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改革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改革方案范文1
【关键词】经济法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030-03
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经济法课程对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有着重大的意义,加之课程本身较强的实践性,这些都决定了经济法课程必须要大力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尽管目前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亟须用新的视角和思路来推进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 经济法教学内容改革的现状和具体方案
1.经济法教学内容改革的现状
与法学专业不同,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远远超过了部门法的范畴,其涵盖了经济法、民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以及商事仲裁、民事诉讼等程序法的内容。但是,目前各专业经济法的学时数均为54学时,明显不够。而在专业总学时数受限的情况下,经济法课程学时确实难以增加,所以,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
学院现有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包括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贸易、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经济法的教学应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法律知识,能够从容应对本专业工作中所遇到的法律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所以,从教学伊始,经济法教学就确立了为专业服务、注重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
在以往的教学中,具体做法是针对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教材、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等。如财会类专业主要讲授支付结算法、票据法、会计法等教学内容,工商管理类专业则讲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劳动法等教学内容,金融学、国际贸易等专业则讲授金融法、国际贸易法、商事仲裁法等,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
但是,随着社会对法律知识的重视,目前各专业逐步认识到了法律知识的重要性,除了经济法外,各专业均在各自新修订的方案中增加了与专业有关的法律课程。如金融学专业与经济学专业开设了金融法,会计学专业与财务管理专业开设了税法,管理学专业开设了社会保障法、广告法等课程,并且均作为专业限选课程。在这种情形下,经济法的教学内容就会与这些课程的内容相互冲突。所以,教学内容必须要做重新调整。
2.经济法教学内容改革的具体方案
基于为专业服务、注重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经济法课程应重视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并结合学生的其他专业课,同时也要与工作中的知识结构相吻合。所以,建议统一将经济法的教学内容设置成以下六个专题,并合理分配学时数。
第一,公司法专题(12学时)。主要讲授公司在设立、变更、终止的过程中的法律规则。要求学生理解不同公司的区别,掌握公司的概念和分类、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法人地位、公司设立的基本条件、公司的合并与分立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债务承担问题、公司的清算制度以及企业财产分配顺序,掌握运用公司法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第二,合伙企业法专题(6学时)。主要讲授合伙企业设立和变更中的法律规则。要求学生理解普通合伙企业与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企业与公司企业的区别,掌握合伙人的责任、合伙企业的法律地位、合伙债务的清偿规则、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的特殊规定,掌握运用合伙企业法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第三,合同法专题(14学时)。主要讲授合同订立、生效、履行、终止的基本法律规则。要求学生理解合同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合同成立以及生效的要件、合同履行中的特殊规则以及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掌握运用合同法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第四,担保法专题(6学时)。主要讲授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五种担保方式的基本法律规则。要求学生理解不同担保方式的区别,掌握保证责任、抵押合同及抵押登记的效力、动产质押与权利质押法律制度。
第五,劳动合同法专题(10学时)。主要讲授劳动合同的订立、解除和终止的法律规则。要求学生了解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掌握劳动合同的特殊条款、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和后果,掌握运用劳动合同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第六,票据法专题(6学时)。主要讲授票据的分类、票据行为以及票据权利等基本法律规则。要求学生了解票据的功能,掌握票据的特点、各种票据行为的有效要件、票据追索权、票据丧失的补救措施等。
采取以上教学内容,既可以避免与专业其他法律选修课程的内容相冲突,也可以达到各专业统一课程名称、学内容、学评价等效果,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 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的现状和具体方案
1.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的现状
在经济法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教学方法的改革,但并没有明显的突破。
第一,教学方法仍较单一。基于法律课程的逻辑传统,传统的教学方法仍以理论传授为主。而在理论教学中,教师们也都特别注重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原理的讲授。但是,和法学专业不同,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法学基础知识非常缺乏,在专业培养方案中无法开设如法理学、民法、商法、行政法等经济法必需的前设背景法律知识。即便是在一年级普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涉及法律基础的部分也相当有限。所以,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对法学思维方法很陌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有限的学时中,既要补充大量法律常识,又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同时还要完成既定教学内容和目标。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倍感吃力,部分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失去了学习该课程的信心和兴趣。
第二,虽然目前经济法教学中均采取了案例教学法,但是大部分老师仍将案例教学简单理解为举例教学,案例的作用仅是为了辅助加深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所以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也仅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因为缺乏相关的基础知识而无法或根本不参与,无法形成良性互动,不能达到案例教学的初衷。另外,案例教学需要系统编写的精选案例,而大部分教师对案例的整理准备不充分,同样的案例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就会显得枯燥无味,也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在经济法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情况尚需进一步加强。经济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针对法学专业的学生,往往可以采纳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旁听庭审、法律文书写作等实践实训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实践能力。但由于学时、条件等各种因素的限制,这些方法不可能在非法学专业学生中简单移植。目前我们主要采取的还是习题训练、课堂提问等简单做法,但效果并不很好,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已成为经济法教学中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2.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方案
提高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最重要的还是提高教师本人的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表现为语速适中、教学表情丰富等基本教学技能,还应重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选择教学内容的顺序,同时,建立起每一章节的知识体系框架,让学生尽快熟悉法律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特别注意课堂语言的通俗化。法律语言的庄重性、准确性决定了法律文本的枯燥和深奥,面对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教师必须要将其通俗化。要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对法律知识进行“翻译”,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对法律知识进行说明,以此来拉近学生与法律知识的距离,让学生对法律知识有亲切感,不再有畏难情绪。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案例教学法的改革方面,教师必须摒弃案例教学就是举例教学的错误思想,在收集案例、选择案例、组织案例教学等环节多下工夫。搜集案例是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实施的前提。可以从《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电视媒体节目上搜集,也能够从《法制日报》等报纸杂志上搜集以及从法律图书馆、中国法律信息网等网站上搜集。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栏目,制作十分成功,并有专家点评,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其中有些案例十分典型,也有一定的理论深度,都是很好的案例素材。选择案例时,一般应注意新颖性、典型性、层次性,即尽可能选择司法实践中的最新案例、有代表性的案例、有深度和广度的案例,这样既能吸引学生,也便于开展提问和学习。案例选得好,案例教学法就成功了一半。在组织案例教学时,要注意教学设计,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事先将案例公布,让学生有充分思考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最后由教师总结分析案例,引出需要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点。
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方面,必须注重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参与式教学,就是教师按照参与方式的要求和途径,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特点,以学生容易接受、便于参与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亲自操作掌握教学内容的方法。可以采取的方法主要有讨论、辩论、换位等。讨论,是指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关心的问题,在上课过程中由学生围绕布置的问题自由讨论发言,鼓励学生争论和辩论。当发言、争论或辩论结束后,由教师进行总结陈述。辩论,是指根据课程要求和社会实践进展,选择若干有争议的观点,在教师和学生的综合选择后定下一个可辩论的题目,将学生分为正、反方和旁观者点评三方。在正反双方辩论后,先由学生旁观者点评,最后由教师评讲。换位,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选择1~2个学时,根据特定教学内容,选取素质较好的学生以教师身份开展教学,教师积极参与提问和总结,以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些教学方法都很容易引起互动。但是,参与式教学也需要充裕的实践教学时间,如何把握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演练磨合。
三 经济法教学手段改革的现状和具体方案
1.经济法教学手段改革的现状
我院经济法课程较早就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在优化教学环境、丰富教学内容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实践发现,目前的教学手段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第一,多媒体教学很容易成为“机灌”式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显示速度快、信息量大等优点,但非法学专业学生本身对陌生的法律名词就很困惑,如果信息展示太快,学生的思维往往跟不上授课进度,疲于记笔记,需要学生理解的内容反而没有很好理解。有学生反映,上课时教师讲的内容,很认真地记了,也懂了,但在案例分析或习题演练的时候却不会做。这样就削弱了多媒体教学应达到的教学效果。
第二,没有真正做到“多”媒体教学。目前,经济法教学已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但很多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有些只是单纯地把板书的内容制成课件。而除了课件以外,没有其他媒体,甚至连黑板的板书也没有了,“多媒体”教学实际上还是“单媒体”教学。同时,老师对多媒体课件也逐渐形成了依赖,课件制作也仅仅采用文字一种元素,课件变成了电子黑板,也容易造成学生视觉上的疲劳。
第三,其他辅助教学手段的利用率不够。目前,经济法已经建立了与教学相关的精品课程网站、Moodle教学平台,并且已经结合使用。学生们普遍反映信息量很大,很有用。但同时也反映有些资源特别是视频教学录像打开很慢甚至打不开,Moodle也常常进不去,这说明学院相关的维护人员投入不足。但是,从自身建设来看,学生的访问量并不高,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资源建设、交流与共享。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平台的功能尚未完全开发利用,学生的其他课程负担较重,这些都影响了辅助教学平台的使用。
2.经济法教学手段改革的具体方案
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完善,要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是课件制作必须体现多媒体教学应有的互动式、交互式、现实模拟性优势特征,要注意文字、图案、视频等多种因素的组合,提高课件的美观与简洁。二是要防止走入多媒体教学的误区,避免过分追求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要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必要的板书对于引导学生学习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每学期还应根据学生反映和教学要求,对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进行修改和完善,使之不断更新和升级,提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经济改革方案范文2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案例教学 运用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社会科学,一般分为微观和宏观两部分来讲授。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它的重要性也日渐显现,被国家教育部规定为财经专业十门核心课程之一。从我们多年从事《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实践来看,我们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同学反映该课程涉及的众多概念、原理对他们来说晦涩难懂。究其原因,可能和经济学理论本身的高度抽象和我们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认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沿用的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靠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应试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使这门课程成了空洞的理论,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而案例教学法在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成功使我们认识到可以把该教学方法移植到《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本项目旨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1 案例教学对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外引课程,其研究内容主要是西方几百年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基本问题,许多理论与我国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国情差异很大,常常会让学生有种“所学非所用”的感觉。同时,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并且它的每一个理论都是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形成的,加之常常会用到大量的图形和数学论证,让学生感到抽象枯燥且难以掌握。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中介载体,将西方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以一种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案例教学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因为经济学案例往往是以现实经济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其中不乏一些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足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吸引他们主动思考、积极讨论,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2 有利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关键之一。传统的应试教育是以“灌输式”、“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机械地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听,其后果是学生只是靠死记硬背学习经济理论,考试一旦结束便统统忘掉,无法形成系统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而案例教学则与之不同,案例教学往往是让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学生置身于事实环境中,主动对案例进行分析、判断和归纳总结,锻炼了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讨论或辩论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集体协作能力等诸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有助于解决所谓“黑板经济学”和高分低能的问题,有助于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
1.3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案例教学给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同时使教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首先,教师要不断地根据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寻找和编撰恰当的案例,这就需要教师不仅有扎实雄厚的理论功底,还要对现实的经济问题有较强的敏感性,并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有深刻认识。其次,案例教学也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提出了挑战。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充当着“导演”的角色,必须对讨论的问题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做出统筹安排,此外,还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做好组织工作,使案例讨论或辩论能够有序进行。最后,还要通过书面报告或其他形式及时对案例教学进行总结。这些均有助于教师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2 我国经济学案例教学尚处在起步阶段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学教育最发达的国家,许多影响深远的经济学教课书都有配套的案例教学资料。如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和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在哈佛商学院,平均每名主讲教师有一名研究人员配合工作,包括案例的收集、调查和编写,并且定期出版案例集供教师选用和交流。我国经济学教育中的案例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对《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高校认为案例教学法只是一种教学方式,是教师个人的事,既没有相应的经费和人力投入,也缺乏组织上的支持。教师由于缺乏财力、时间去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编写工作,加之又不计工作量,直接打击了教师教改的积极性,客观上限制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和推广。
二是选取的案例质量不高,本土化案例库建设滞后。许多高校在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相当滞后,有些甚至直接采用报纸、杂志甚至传记文学的内容,将原始材料不作处理直接拿到课堂上来,缺乏对经济学的专业性审视和洞察,因而也难以做出专业化的分析和评价。有些在案例的选择上以国际案例为主,认为通过学习先进国家的成功案例,就可以结合理论知识研究国内的经济发展情况。但是这些取自国外、直接翻译的案例,因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等原因,不能反映我国的实际,应考虑国际视野与本土背景的结合,因此应该更倾向于国内的案例。目前虽然国内各有些高校已经自己编著了案例教材,但并不理想,缺乏经典案例,而且案例更新也跟不上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
三是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师业务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因为案例教学法本身决定了教师在上课时,不能简单就内容而讲内容,而应对所讲的内容追本求源,通过了解案例的时代背景,掌握案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点和案例分析要达到的目的以及为达到目的应该采用的手段与方法等。由于理解的偏差,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认为案例教学就是把案例介绍给学生,做简单的分析总结。也有的教师把案例教学与教学举例混为一谈,单纯为吸引学生兴趣、增强理论的说服力而引用案例。有的教师角色定位不准确,过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自身应用的“导向”作用。部分教师认为案例教学没有标准答案,应实行开放式讨论,追求热烈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百家争鸣,甚至允许跑题。还有些教师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对学生讨论中的片面言论或错误之处急于纠正,对每个学生的发言都给予评点,学生怕说错,在发言时有顾虑,致使一方面打击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使其不能自由地、充分地展开讨论,另一方面使学生们过于关注教师的评论,不能很好地吸收他人长处,达到相互启发的目的,此外,使整个讨论过程屡屡被打断,教学环节不能流畅进行。
3 实施案例教学的措施
3.1 积极筛选合适的本土化案例
案例教学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案例。必须从我国、国外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取现实案例,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和时效性;要与课堂讲授的内容紧密相关,使学生在所学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自由思考、互相交流和产生思维的碰撞。
案例要尽量本土化。国外案例教学的实施早于我国,也积累了一些好的案例资料,但是,教师应尽可能地采用本土案例。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必须熟悉国内经济发展历程,积极地用所学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去剖析个案,有利于提高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为日后主要在国内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在文化、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只有首先明了国内的经济环境与实情,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国外的经济发展经验并加以借鉴。当然在国内案例占主体的情况下,国外案例也可适当讨论一些。由于我国已加入WTO,经济开放度逐步提高,因此也需要了解国际经济环境,但国外案例在讨论之前教师应给予必要的辅导和提示,如国外的文化背景、体制等与我国的差异[3]。
3.2 积极引导学生适应案例教学
引导学生课前积极准备。在未完全进入案例教学之前,学生要熟悉相关理论、知识及相关技能,并学会运用已学过的多学科知识,从多个角度对问题加以分析和判断;还要有语言表达与心理方面的准备,特别是心理方面的准备。当面对的是刚刚接触案例教学的学生时,最好先由教师对案例分析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必要的引导,同时介绍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初步掌握了案例教学的方法时,可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
引导学生课堂表现与参与。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参与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老师和全体同学面前发表自己的看法的确需要鼓足勇气,需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有时,由于缺乏、甚至没有学生主动、自愿的发言,使案例教学变得十分被动和尴尬,强制提问代替了自由发言,课堂讨论变成了老师的自问自答。因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是案例教学又一成功关键因素。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教师的合理组织至关重要。如教师要有亲切、热情乃至奔放的语言和形体动作,以此感染学生;要善于营造一个平等的、民主的、宽容的、人性化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消除紧张感。可以组织圆桌讨论,而不要一个人在讲台上讲,让学生感到平等亲切。可以组织模拟真实场景进行演练,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采用奖励的方式,对于积极参与的同学给予小小的物质奖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3 多种途径提高西方经济学课程师资水平
《西方经济学》的案例教学对授课老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拟从三条渠道使老师要更多的去接触社会,了解经济的真实运行过程[4]:有计划地选派担任发展经济学教学任务的教师到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挂职锻炼,以提高教师实际工作能力和胜任案例教学的水平;分期分批地组织经济学教师去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统计部门、财政、金融部门调研;积极开展高校与科研单位联合办学,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办法,聘用经济研究院所的科研人员为高校兼职教师。
参考文献
[1] 黄玲.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运用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6):99-101.
[2] 林权,李庆南.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法探悉[J].时代教育,2008(10):65-66.
经济改革方案范文3
关键词:王茂荫;币制改革;结局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095-02
中国人对西方近现代经济思想和经济实践活动产生影响的人物有限,但王茂荫因在清政府时期主张发行可兑换的钞币而受到马克思的重视。特别是他为马克思在《资本论》680余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因此,中国学者对他的关注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本文着重于王茂荫的币制改革作一评述,以期望看看他的经济思想和实践活动对西方有何影响。
一、王茂荫的生平
王茂荫(1798—1865年),字,椿年,又字子怀,安徽歙县人。清道光十一年考中举人,次年(1832年)考中进士。咸丰三年擢户部右侍郎,监管钱法堂。在任期间,因上疏抗内务府大臣肃顺等主张铸造“当十”、“当百”大钱时提出自己的建议,认为那样实行的结果必然引起国内的物价上涨,实为“病国”、“病民”之策。次年他又提出发行可兑换钞币,并规定钞币最高发行额的建议,因此受到朝廷申斥也就是上文马克思提到的事。同治元年(1862年)重新起用,授为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二年后,因母忧辞官回籍,四年后在家乡歙县义成村病卒。一生中重要奏章被后代人编辑为《王侍郎奏议》。
二、王茂荫的币制改革
王茂荫的经济思想在于钞币,其经济实践则是钞币发行后的社会效果和影响。咸丰元年九月他上奏的理财一折中可以看出,如他拟出了十条建议(王侍郎奏议:理财卷),并提出发行钞票。当时,他建议的背景是因为清朝地方已经出现了铸大钱的现实,王茂荫在奏折中建议发行钞票,他的建议受到了政府的采纳,但其方法却多遭到拒绝。也就是说王茂荫的钞票建议被接受下来,但其内容和实质都发生了变化。
王茂荫的币制改革方案是什么?说到底就是要国家发行纸币。纸币实质上是国家发行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而王茂荫在当时是不可能对货币认识那么多的职能,其设想的是:发行纸币的目的在于“用钞以辅银,而非舍银而从钞。也就是说钞币是用来弥补金属货币之不足的,而不是用来取代金属货币的。可见他没有看出:纸币能完全取代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其目的仍然是以金属货币为主,纸币为辅。
王茂荫为何要在这个时候提出发行纸币呢?这主要涉及到清政府当时的财政状况出现了严重的国家赤字。一是流通中需要货币,二是没有更多的铜铸造货币,于是,他想到了取代金属货币的纸币也就是钞币。钞币有哪些优点?他认为:“钞法行之自上,原不强民,然利轻赉与行远,无成色与重轻,较之金银,于民为便。”纸币虽有优于金属货币的好处,但他仅把纸币看成是“不得已而为之之事”。其设想的是:“先求无累于民,而后求有益于国”。从上他对钞币的认识来看:王茂荫没有把钞币的发行看成能够完全取代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应该说是他受其时代的局限。
但他认为钞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能生弊”。怎样防弊?王茂荫提出:“钞无定数,则出之不穷,似为大利;不知出愈多,值愈贱”。钞币的发行:“需行之渐,限之以制”(1条议钞法折卷)。其具体设计方案为:“每岁先铸造钞十万两,计十两者五千张,五十两者一千张,试行一二年,计可流通,则每岁倍之,又得流通,则岁有倍之;极钞之数,以一千万两为限” 。从以上可以看出:他看出“钞虚银实”,两者虽同时进入流通领域,但具有质的差异;然而白银可以扶持银钞行“以实远虚”的效果。因为:“盖国家岁出岁入不过数千万两,以数实辅一虚”,纸币“庶无壅滞之弊” 。
由此可知,他虽然没有准确认识到钞币可以完全取代金属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但他知道钞币的发行量不要超过流通过程的实际需要,这样钞币就不会贬值。
谁来办理“行钞之事”?王茂荫主张交给银号办理。由于“凡民畏与官吏交,而不畏与银号交”,所以“将行钞之事交由银号办理,商民即可无所疑虑” [1]。各银号“领钞后,许家字号记花字于钞之背面,听民人等向银号兑换行用”。作为银号可以给其发行利润,其余的银号则按照其所领的钞币数额,将现银上缴国库。与此同时,国家应该允许百姓使用钞币“随处上纳钱粮”;银号也必须负责随时向持钞者兑付现钱。全国各州县为此都要设立相应地行钞银号。“无论本地、异乡民人,有持钞至者,或作交钱粮,或兑换银钱,均如数兑交” 。这种利用银号,设立各地地行钞银号,类似于国家利用金融机构来发行公债,但他没有,也不可能由此想到政府设立国家银行,国家银行再利用各类商业银行来在各地具体承办这样业务的办法。
三、王茂荫币制改革的结局
王茂荫因提出发行钞币的建议,受到清政府的注意。不久,左都御史花沙纳提出发行不兑换银票的方案,巡防大臣锦愉则提出铸大钱的建议,他们实际是以通货膨胀的方式和名不副实的方式来掠夺民间的财富。对于后两人的主张,王茂荫指出:“臣观自汉以来,不得已而为经国之计者有二:一曰铸大钱,一曰行钞币” 。行钞目的在于流通,若流通不畅,则势必不行;铸大钱“由汉至明,兴者偿数十年矣,而不久即废,以未有能行者”,“折当过重,废罢尤速”。同时指出:铸大钱容易引起“私铸繁兴,物价涌贵”,结果“民情必深惶惑,市肆必形纷扰,而一切皆不敢信行”。这样不但严重扰乱市场正常的秩序,而且导致危害政府信用的丧失,从而动摇清政府统治的基础。但清政府为了解决日渐见肘的财政困窘,于咸丰三年五月根据花沙纳的意见发行了“银票”;八月,铸造当十、当五十的大钱;十二月又发行“大清宝钞”。其结局可想而知,正如王茂荫所述:“兵丁之领钞者,难于易钱市物;商贾之用钞者,难于易银置货。”结果,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定律。当时的社会市场一片混乱,到处民怨沸腾。
为此,作为受命参与者的王茂荫遂于咸丰四年再上《再议钞法折》,提出第二套补救方案。“现行银票、钱钞,均属天下通行,而行远要以银票为宜。欲求行远,必赖通商;欲求通商,必使有银可取”。所以,纸币的能否兑换是流通的关键。他还说:“人知钞不终虚,自不急取。此法每年虽似多费数十万之钱,而实是可多发行百余万之钞”。这说明王茂荫已经认识到纸币的发行必须有一定的实物货币以备随时兑现,这样纸币才能流通,而且这种实物货币数量可以大大少于纸币的发行量。
如何确保纸币在流通渠道中随时兑现?他提出钱店。其分析:“钱银周转,如环无端,而其人分三种:凡以银易钱者,官民也;以钱易银者,各项店铺也;而以银易钱,又以钱易银者,则钱店实为之枢纽也”。若按此办理,流通渠道一畅,银钞、钱钞就能实现其代表的价值,最终通货膨胀也能制止。
然而朝廷难以采纳他的意见,于是他“请旨将臣叫部严加议处,以谢天下,而慰人心” 。咸丰皇帝指责他“知以专利商贾之词率行渎奏,竟置国事于不问,殊属不知大体” 。随后他被调任兵部右侍郎。
四、王茂荫的币制改革对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影响
上文所述他的币制改革中体现的经济思想和经济实践无疑为货币理论提供了活生生的实例。正如郭沫若在《再谈官票宝钞》所说:“不幸他的办法没有被采用,结果只成为强迫使用的军用票,制作既恶,发行又滥,票上虽然明说可以完粮纳税,然而事实上……官家自己便不信用……因此便闹得来‘以钞买物者或坚决不收,或倍昂其价,或竟以货尽为词’,钞票竟博得了‘吵票’的绰号。行不好久,便弊端百生,弄得来朝野骚然,但这罪过是不能怪王茂荫的。不过王是首倡的人,他的奏议并未公布于民间……他当时所受的责难,我们是可以想象到的。”这说明了王茂荫的币制改革不可能有完美的结局,这样其超前的经济思想和具体的实践活动不被后人充分地认识和重视。
当时由于俄国在华的外交人员将此事汇报到国内,后又写入《帝俄驻北京公使馆关于中国的著述》一书,该书后被译为德文,马克思可能通过德文才了解到这一情况,并对王茂荫的自身情况表示担忧。
首先,马克思认可了王茂荫对钞币也就是纸币进一步说就是货币的流通职能的认识。在《资本论》这部划时代巨著中,提到了王茂荫,其中马克思论述“货币或商品流通”时说到:“强制流通的国家纸币是直接从金属流通中产生出来的……”。王茂荫对此的认识前已论述。
其次,纸币也就是货币的实行,当时是由于政府的强制,但在实际使用时纸币必须有它自己的信用,而信用是要有保障的,王茂荫对此有自己的认识,但他没有从理论上去探讨纸币信用产生的基础。马克思认为纸币信用的基础来源于货币支付手段。“而信用货币产生的条件,我们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看还是根本不知道的,但不妨顺便提一下正如本来意义的纸币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出来的一样,信用货币的自然根源是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
再次,马克思认可了王茂荫的将钞币作为可流通的钞票,但对其结局表示担忧。马克思在阐述上文提到的看法后,于文中作了他的83注:“清朝户部右侍郎王茂荫向天子上了一个奏折,主张暗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换的钞票。在1854年4月的大臣审议报告中,王茂荫受到严厉申斥,审议报告最后说:‘臣等详阅所奏……所论专利商而不便于国’”。由于王茂荫受到了严厉申斥,最后审议报告认为“所论专利商而不便于国”,其结局不免令人担忧。
最后,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学者治学的严谨,而马克思在写《资本论》时,更是充分而详细地占有了各种材料,这种治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从王茂荫在币值改革中所反映的经济思想和经济实践活动也可以说对西方的经济思想和具体实践有所启发吧。
参考文献:
经济改革方案范文4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改革
一、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国际市场跌宕起伏和贸易理论空前繁荣的大背景下,传统的专业培养方案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目前仍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到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高等教育大众化必将改变传统的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要充分体现“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同时,在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条件下,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经贸人才总体供过于求的趋势日益凸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整体数量供过于求的背景下,中国偏重理论的传统教育体系又造成了人才的结构性短缺,于是出现了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聘人才也难的局面,而社会迫切需要高素质人才,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同时,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真正从事国际经贸工作的只有15%-20%,多数从事一般经济管理、企业经营工作,尤其是市场营销。这些都给国际经贸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院于2005年设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截止2010年9月,共招收了5届学生650余人。经过5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教学体系,并在不断地优化培养方案。现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存在一定的差距,极大地影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亟待加以调整与变革。主要体现在:一是人才培养定位不清与培养目标不明确;二是课程体系不合理,理论课程偏多且滞后,实践课不足或者实践环节少;三是校内外实训仍需加强。为了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推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不断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质量和水平,对于学院而言,如何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在专业建设方面突出自己的特色,结合自身的条件,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与定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适应面很广的经济学科专业,同时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我国最缺的是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作为一个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院,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围绕“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主线,根据国家和社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需求,确定了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掌握国际贸易业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能力,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复合性应用型高级人才。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外贸公司、外资企业、银行、海关、外汇管理部门、进出口商检部门、对外运输企业、货代公司、涉外法律部门、外经贸管理部门、相关科研教育咨询部门等。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改革
1.根据培养规格中的能力要求设置课程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倾向:一是以学科体系为中心来定位,把学生培养成“研究型”人才;二是过分强调现行岗位操作技能的实际需要,把学生培养成“岗位技能型”应用人才。这两种倾向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前者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后者则忽略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职业选择与迁移能力的培养。一般而言,培养目标的定位就决定了培养规格。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独立学院的特点就是既是本科教育,又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我院的特点,就在培养规格中突出国贸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要求,按照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要求开设专业课。
表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
2.优化理论课程体系
当前,普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理论性强的课程过多、过于抽象和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的问题。而企业希望一个新的业务员能够很快进入到工作角色之中。我院以往的课程体系也比较偏重于理论教学,理论课程偏多,在这次改革中我们特意整合了部分理论课程。比如专业理论课《国际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理论》重复内容较多,两门课合为一门课,修订为只开设《国际经济学》,周学时改为3学时,在第四学期开设。《中国对外贸易》是一门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具体情况有机结合到一起的课程,我们把该课程进行改革,改为《专业前沿知识讲座》,专业教师及专家学者针对当前国内与国际的热点及前沿经济与贸易问题开展讲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拟构建《专业前沿知识讲座》模块,包括以下专题:当前国际贸易领域的最新形势与热点问题; WTO专题;国际技术贸易与服务贸易专题;海关管理专题;国际市场拓展专题等。既让学生了解了宏观形势,又了解了具体相关部门的业务操作。
3.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1)基本能力的训练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必须掌握以下基本能力:外贸制单与审核能力、外贸业务洽谈的基本能力和进出口报关基本技能等。外贸制单与审核能力主要通过相关课程的课内实验练习,使学生掌握主要外贸单证的制作与审核,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很快为企业处理一般的单证业务。外贸业务洽谈的基本能力主要体现在市场的开拓中,通过相关练习使学生掌握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应具有的营销知识,提高业务拓展能力。对于进出口报关基本技能的练习主要通过海关报关实务的学习和职业资格培训。
表2 基本能力训练
(2)专业综合能力的训练
专业综合能力主要是学生处理外贸业务的综合能力,除了专业实习外,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训练。一是国际商务英语,国贸人才对商务英语的应用要求较高,达到熟练应用商务英语的能力,可考取国际商务英语中级以上证书,提高进入跨国公司就业的可能。二是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国际贸易谈判模拟,要求完成每一个环节的谈判,掌握商务谈判的基本技能与技巧,这是外贸业务洽谈中很重要的一项能力。三是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利用外贸实习平台系统V 3.0,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全方位熟悉贸易业务,综合掌握国际贸易流程和各环节的基本技能。
表3 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四、结论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要使所设置的目标能实现,设置的课程真正地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的改进。国贸专业的实践性强,并且由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等各方面的差异和政策、实践不断变化,国贸专业的理论课教学不能局限于单纯的理论传授,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其教学方法需要以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和互动教学为主,并与经济现实连接,使学生融入到现实经济问题中,熟悉其就业环境。实践教学主要采用实验室模拟业务教学,但是毕竟是虚拟的,学生没有切身感受。为此,可以在相关课程中增加手工缮制纸质单证和小组协作共同一项国际商务企划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田明华,宋维明.新形势下北京林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中国农林教育,2006,(3):6-10.
经济改革方案范文5
2014年将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年,也是中国经济改革深化的一年。与2013年相比,中国经济最大的看点是结构的改善。
中国持续三年的经济增长放缓呈现企稳的迹象,但以消费和投资为代表的宏观经济结构在2013年再度失衡,同时房地产泡沫和“影子银行”的扩张加大了金融风险。2014年经济政策的天平将倾向于结构改革和防范风险。
2014年中国经济的走势取决于宏观政策、经济改革、外部环境以及内生动能几个方面的角力。首先,随着潜在增长率的放缓,政府可能会下调2014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其次,防范金融风险的压力上升,金融风险主要来自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和影子银行。
2014年的宏观政策存在趋紧的压力。财政扩张的力度会减小,预计2014年政府财政赤字约为1.2万亿元,虽然绝对额有所上升,但增幅会下降,对GDP增长的拉动也将小于2013年。货币政策会在中性的基础上趋紧,预计2014年M2增长13%,新增贷款9.3万亿元,社会融资总量20万亿元。在汇率方面,人民币将继续小幅升值,2014年人民币中间价将升值1.5%左右。
三中全会是新一轮全面改革的起点,将为未来5-10年中国经济改革标明方向,预计改革方案将涵盖财政体系、金融部门、土地、要素价格、政府职能转换、收入分配、户籍等社会管理制度领域。
改革蓝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增加市场配置资源作用,促进中长期供给能力;二是缩小收入差距,提升消费率,降低储蓄率;三是加速房地产泡沫的破裂。
短期来看,改革对总需求增速的影响有正有负。一方面,减少政府干预经济、打破国企垄断等措施有助于刺激私人部门的投资;另一方面,改革也存在抑制短期总需求增长的机制。中央反腐的深化可能抑制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削弱地方政府一味通过投资追求GDP增长的动力;房产税扩大试点可能抑制房地产开发投资;扩大消费税、房产税,可能变成事实上的增税,抑制私人部门的消费和投资需求。
而2014年宏观经济的最大看点则是,总需求结构的改善。2013年总需求的三驾马车中,消费贡献幅度大幅下降,投资贡献明显上升。我们认为这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2014年消费将重新成为总需求增长的引擎。
我们估算,腐败相关的消费在总消费中的占比约为10%,2013年反腐拖累GDP增长约0.5个百分点。虽然未来反腐会持续,但它对私人消费的负面冲击是一次性的。我们预计,2014年消费将拉动GDP增长4.1个百分点,较2013年提高0.4个百分点。
由于2013年财政扩张力度较大,而且主要用于投资,这大幅提高了2013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2014年财政扩张力度的减弱,货币政策的趋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放缓,预计2014年总体投资将拉动GDP增长3.4个百分点,较2013年显著下降。
整体上,我们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为7.6%,大致与2013年持平,增长动能将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2014年,通胀会上升,预计2014年CPI增长3.1%,PPI将结束通缩。
2014年,尤其需要关注两个风险:一个是个别地方政府违约的风险;另一个是防范影子银行等金融风险可能带来的经济增速下行风险。
经济改革方案范文6
税制改革的目标、基本思路及可行方案
(一)税制改革的目标
“十三五”时期,我国税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成现代税收制度。税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由间接税为主向直接税为主转化,即由现在主要在生产经营环节征税转向后端,在收入、消费、财富三个环节增加税收分布,以此促进和适应经济转型升级、鼓励创新创业和调节收入分配。其中,个人所得税改革是直接税改革的重要内容。
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最有力的工具。目前我国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差距的功能偏弱。一方面,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采取统一的扣除标准。即无论是低收入者还是高收入者都适用统一的扣除标准,不利于利用税收手段调节私人部门的流量资产,进而调节不同收入组别的收入差距。另一方面,我国个人所得税在税收总额中的占比远低于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平均水平。2015年我国个人所得税在税收总额中的占比为6.9%,较低的个人所得税占比影响政府利用税收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的效果。
(二)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西方国家税收政策的基本特点是:低税率、宽税基、少减免、严征管。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目前的情况是税率相对较高、税基偏窄、减免较多。此外,个人收入的税收调节机制有待充分发挥,在改革过程中容易出现贫富差距加大的趋势。1995年,世界银行的报告《世界税制改革的经验》就曾指出,个人所得税应当成为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税种,并具有广泛的税基。
从我国的情况看,有必要在进行税制改革时,在增加职工工资的前提下,把一部分税负从生产者(企业)转移给消费者,并增加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的比重。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整个经济系统的资源分配效率,缩小贫富差距。比如,对于拿平均工资的职工来说,如果增加的工资与多缴的税刚好相等,其收入不会受到影响。因为职工工资尽管有多有少,但从总体上看服从正态分布,只要合理地调节累进税制,就可以做到更加合理、公平地分配税负,收入高的多缴税,收入少的少缴税,收入最少的不仅不缴税,还可以得到各种补贴,从而有效缩小贫富差距。同样,在征收房产税之后,富有的人住大房子多缴税,一般居民少缴税,没有住房的低收入群体不缴税,也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由于增加了住房持有成本,有助于降低住房空置率,抑制房地产市场过度投机。此外,在不改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情况下,通过普遍增加职工工资可使符合个人所得税缴纳条件的人数增加,扩大了税基,而且职工工资增加后会对职工的心理产生积极效应,有利于职工更好地安排消费和储蓄计划,提高社会积累率,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生产。按照一般的思维逻辑,如果给职工增加工资,就可能会降低企业利润,甚至导致企业难以扩大再生产;如果既要鼓励企业增产,又要提高职工工资,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悖论;如果既不增加企业税负,又不增加职工负担,却增加国家税收,看起来也不现实。可是如果从动态的观点来思考问题,却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科学调整税制结构,增加个人所得税等直接税比重,不仅有助于通过增加工资调动普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生产发展,还有利于提高资源分配效率,增加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三)税制改革的方案
我们来考虑这样一个税制改革方案:给所有职工增加一定量的工资,增加的工资由企业发放。为使企业的收支状况不受影响,要为企业减少等量的税负。增加个人所得税征收额度,并且通过设定适当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使得拿平均工资职工的生活水平维持不变。具体来说,就是减少企业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要求企业将减税的部分作为工资发给职工,然后按照递进税制的原则,由职工缴纳个人所得税。
初看起来,似乎是一笔钱转了一个圈。比如职工多得了1000元工资,又多交了1000元的税。企业少缴了1000元的税,又给职工多发了1000元工资,企业的负担也没变。国家从企业这里少收了1000元的税,却从职工手上拿了回来,也没有变。这岂不是在玩数字游戏?但仔细推敲,事情并不简单。因为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各个经济部门以非常复杂的方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改变任何一个变量都会对整个经济系统产生影响。如果我们忽视系统内部的相互联系,认为税制改革只不过是把一部分税负简单地从企业转移给了职工,那么实际上就已经做出如下假设:在改革过程中税负的改变是孤立的,没有对价格体系产生影响。显然,这种假设并不符合客观事实。因为国民经济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需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研究税制改革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不同收入居民组的影响,从而制定出可行的税制改革方案,实现改革的目标。
税制改革的定量分析
(一) 模型的提出
税制改革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提出一个改革思路,却并不一定意味着改革方案可行,需要进行定量分析。在税制改革建议中要回答如下问题:从生产者那里转移多少税负才合适?在税负转移过程中会对整个经济系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各工业部门影响如何?对不同收入居民组的影响怎样?为了模拟税制改革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需要借助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CGE)来测算。
CGE模型由许多非线性方程组成,可分为三大部分,分别用来描述供给方面的生产者行为、需求方面的消费者行为以及市场上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的条件。一般均衡状态意味着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国际贸易、政府财政收支和居民收支都达到均衡。整个国民经济被划分为若干个部门,例如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在工业中还可以细分为重工业、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等。如何划分工业部门取决于研究的需要,分得越细,建模和收集数据的工作量就越大。
采用CGE模型讨论税制改革有如下优点:
第一,保持经济学理论上的一致性。自从Arrow和Debreu奠定了一般均衡的理论基础之后,经过世界各国经济学家几十年的努力,人们已经知道如何通过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把众多的生产方程和需求方程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从而比较清楚地描述各变量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在分析外部冲击或者政府政策变化时,价格和数量都是内生的,因此通过瓦尔拉斯规则可以寻求经济系统整体的一致性。
第二,CGE模型可以用来描述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CGE模型建立在社会统计矩阵(SAM)的基础上,从而将各种投入产出关系与许多宏观经济变量有机组合在一起。CGE模型中描述了各个市场(如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等)的联系以及许多部门(如企业、居民、政府等)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CGE模型可以用来分析各种政策对经济结构、社会福利和各个居民组收入的影响。这些影响将通过非常复杂的网络在经济系统内部传递。如果只注意与某项政策直接相关的部门,就往往会忽略政策对于其他部门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必须把整个经济系统看成一个整体,全面、定量研究某种政策实施的影响。
(二)模型的建立
我们建立一个中国税制改革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框架。这个模型博采众长,包括13000个方程和15000多个经济变量,是一个多部门、多时期的动态模型。
首先,模型包括七个生产部门,农业、乡镇企业、农村其他部门、国有和集体企业、政府和公共服务部门、城市其他生产部门以及其他服务部门。假定在每一个生产部门中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和其他产品,产出单一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遵照最低成本原则,采用多层次的常替代弹性系数生产方程。在第一个层次上,企业使用各种生产要素和中间产品,按照常系数规模方程进行生产。在第二个层次上,采用列昂惕夫分工方式,中间投入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在本模型中劳动力被分为22组,消费者被划分为两组居民。假定资本可以在部门间流动,劳动力在城乡间不能自由流动,在城镇间可以流动。
其次,模型中企业的投入由国内市场以及进口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存在不完全替代关系。城市和农村的居民按照Stone―Geary方程争取最大效益。居民的储蓄被处理成对未来消费品的需求。国内市场的中间产出、消费和其他最终需求组成总需求,其组成方式与国际市场保持一致。
最后,国民收入在四个部分之间分配:企业、居民、政府和公共服务部门。政府税收来源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和各种非直接税。政府补贴和出口退税被处理为负税率。在模型中非直接税主要包括两大类:增值税和消费税。在本模型中所有的税率被处理为外生给定的参数。当然,在今后的研究中也完全可以根据政府财政目标的要求将各种税率处理为内生变量。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模型计算出满足政府财政、福利政策要求的各项税率。在模型中还包括各种非税性政府收费,在今后的改革过程中可以逐步把这些费用改造为税收。模型所给出的一般均衡通常是一组价格和数量,可使所有产品和要素市场实现供给等于需求。每个部门的理论利润都等于零。总投资等于国内储蓄和外资流入之和。
不可否认,模型所描述的一般均衡状态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中,均衡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不均衡是绝对的、长期的。但是,任何不均衡都需要用均衡态来描述。CGE模型提供了一个度量经济系统偏离均衡态的参照体系,这对于定量分析经济改革政策的影响是必不可少的。
在讨论税制改革方案时,需要注意不同方案对国内真实总产出(Real Output)以及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说到底,税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促进生产。只有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才有可能在持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情况下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我们需要检验各种税制改革方案对国内名义生产总值、国内真实总产出、社会总投资、居民储蓄、政府总税收收入、部门产出和不同收入居民组之间的基尼系数的影响。由于调整个人所得税会对价格体系产生影响,因此政策调整对国内名义生产总值的影响要大于对国内实际生产总值的影响。要特别关注税制改革能否促进生产发展。为此,我们利用中国税改可计算一般均衡框架,定量模拟减少各部门企业所得税、削减企业增值税、增加等额个人所得税等不同情景对国民经济产出、投资、财政收入等宏观基本面指标的具体影响。
(三)模型的结果
模型结果显示,在将一部分企业所得税和非直接税转移为个人所得税,并且不增加企业负担、不降低职工生活标准的情况下,可以有效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加社会投资和政府财税收入。这一调整会对经济结构产生影响,改变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改变价格体系。转移的幅度越大,对经济系统的影响就越大。所以,需要按照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和国家工业发展政策来慎重控制调整的幅度和速度,以保持经济系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税制改革要实事求是
需要强调的是,税制改革要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不能简单地照抄外国经验。我们目前的社会环境、收入水平、文化特点、信用体制、金融结构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区别,许多在国外行之有效的制度未必适合中国。因此,在研究改革方案时,需要好好推敲一下隐含在背后的假设,看看是否存在实行的基础,就是说要按照中国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特点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税收制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需要关注以下方面:贫富差距状况、信用体系的健全性及有效性、民众是否具有自觉纳税的意识、政企改革情况等等。从这一点上来讲,这次税制改革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