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经济实施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经济实施方案范文1
【关键词】数据采集通讯装置;数据采集控制器;GPRS中心路由器
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防止各企业单位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开发区加强了对自备井的监测管理,根据相关的政策法规,在有自备井的企业安装了流量计和自备井监测系统,以实现远程监测自备井流量和运行状态,进而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
一、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范围自备井概况
管辖范围内有自备井20眼左右,现场没有计量手段或者计量手段不完善,不能作为计量收费的依据。现场大多安装的是超声波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安装条件比较苛刻大多安装现场不符合条件。所以选用电磁流量计。
二、自备井监测站系统概况
每个采集通讯装置为计算机监测网络上的一个注册监测点。它在监控中心的指令下将测得的监测数据上报。
现场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通讯装置、数据采集控制器。
通讯装置选用的是深圳宏电的H7118 GPRS DTU,它的特点是:使用方便、灵活、可靠、数据终端永远在线、支持点对点、点对多点、中心对多点对等数据传输。
采集装置选用北京欣立伟SCR399采集控制器,作为系统的主要控制设备,它适用于各行业,各种场合中的检测、监测及控制的自动化。强大的功能使其在独立运行中,或相连成网皆能实现复杂控制功能,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采集控制器主要功能是采集流量计瞬时和累计流量以及故障信息。再通过通过无线电台通讯方式(MODBUS协议)传到控制中心操作员工作站。
设计断电报警功能:如果企业为了减少或者不显示流量故意断电,就会断电报警,通知值班人员。
需要在流量计二次仪表的旁边安装一台控制柜,内配置为:SCR399采集控制器、空气开关两个、深圳宏电的GPRS远传设备H7118C一套、UPS一套。
通讯系统结构图如下:
三、监测中心办公室
监控中心是系统的控制管理中心,由该中心向各监测点监测及通讯命令,收集监测数据,监督或设定设备的运行状况。
主要设备包括:监控计算机、无线通讯设备、打印机等。
监控主机实现对各检测站状态的自动巡检、各检测站的远程控制和参数组态、测量参数的计算、累计、报警处理,实现对系统数据库管理和维护、系统数据、状态、趋势、工艺流程显示、系统数据报表、事件报表生成。
注:在原系统进行添加修改,在开发过程中如软件点数不够再追加投资。
四、监控软件的设计
主画面包括:用户信息、功能模块、系统退出菜单.
数字经济实施方案范文2
关键词:决策,决策科学,科学决策
中图分类号:N04;G35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6.03.009
Abstract: Based on four case studies and the definition of decisionmaking examined in 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y Work: Principles and Methods” (GB/T 10112―1999), we think that the decisionmaking includes two stages, i.e., decision planning and decision. Decision planning refers to the formulation of objectives and their implementation plans, and post decision refers to the evalu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the target and its implementation plan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Keywords: decision making, decision science, science decision
决策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宏观而言,与国家的管理、发展息息相关;微观而言,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尽管对决策的研究已经上升到了决策科学的高度,但决策一词仍存有多种定义,使用也颇为混乱。这既不利于科学决策,也有碍于决策科学的发展。
决策以往的定义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 “方案选择说”,即认为决策是行动方案的选择。如,《现代科学技术词典》认为决策是在几个可能的方案中做一选择[1]。杨洪兰认为决策是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2]。《中国大百科全书・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认为决策就是为最优地达到目标,对若干个准备行动的方案进行的选择[3]。周三多等曾认为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4]。赫伯特・A. 西蒙认为决策是指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大量(实际)可能的备选方案,一个人可能选取其中任何一个方案,通过某种过程,这些大量备选方案被浓缩为实际采用的一个方案[5]。
2. “目标/方案说”,即认为决策是目标的确定与方案的选择。如,《辞海》认为决策是指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寻求并决定某种最优化目标和行动方案[6]。《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认为,决策是指决定策略或方针,或是指决定的策略或办法[7- 8]。
3. “实施过程说”,即认为决策涵盖整个实施过程。芮明杰认为决策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提出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行方案,依据评定准则和标准,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进行分析、判断并付诸实施的管理过程[9]。宋锦洲认为决策是决策主体在洞察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为达成某一或多项预期目标,依据一定准则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的过程[10]。理查德・L.达夫特认为决策是找出问题的机会,然后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决策既包括做出决定前所开展的工作,也包括做出决定后所进行的工作[11]。周三多等沿用路易斯古德曼和范特的解释,认为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12]。
那么,到底决策应如何定义?根据国家标准《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GB/T 10112―1999),概念是客体在人们心理上的反映,定义是对概念的语言描述,用定义描述事物时,必须给出区别特征,定义应准确、适度、简明。因而,可以通过以下4个不同的案例来解析“决策”。
案例1:美国的施乐公司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静电图像复印机,并控制了500项专利,几乎垄断了整个复印机市场,1968年的收入突破了10亿美元。某日企(以下称公司C)很想从施乐的严密掌控中获得一些市场份额,便开始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经调查分析,决定开发小型复印机,并确定采用合作竞争的策略,即以较低的价格转让给本国的“兄弟企业”――美能达、理光、东芝等,与它们共享技术与市场调研结果,同时向无力购买施乐公司复印机的企业推销,以在短期内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并增加施乐的竞争对手,从而防止施乐公司对该企业的强有力的反击。最终,该日企的竞争策略取得成效,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而施乐公司的复印机市场份额在5年内从82%直线下降到35%。
案例2: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的某美国企业(以下称公司K),率先在1976年开发出了数字摄影技术,并将数字影像技术用于航天领域,后于1991年开发出130万像素的数字相机,但直到2000年,该公司的数字产品只卖到30亿美元,仅占其总收入的22%。另一方面,该公司的传统影像部门的销售利润从2000年的143亿美元,锐减至2003年的42亿美元。由于该公司管理层作风过于保守,满足于传统胶片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地位,缺乏对市场的前瞻性分析,没有及时调整公司战略目标和部门结构,加之错误决策,将大量资金用于传统胶片工厂生产线和冲印店设备的投资,既挤占了对数字技术及其市场的投资,又增大了传统胶片生产与销售的退出成本,导致该公司的市值从1997年的310亿美元降至2011年的21亿美元,该公司不得不于2012年1月正式申请破产保护。尽管该公司以专利换贷款而脱离破产保护,但最终只能重组为一家小型的数码影像公司。
案例3:始于1865年的某芬兰企业(以下称公司N),于1967年成为涉及造纸、化工、橡胶、电缆、制药、天然气、石油、军事等多个领域的大型企业。20世纪90年代,该企业因涉猎产业过多而濒临破产,当时的决策层果断地拆分传统产业,除保留移动通信器材和多媒体技术部门外,将其他所有传统产业出售,从而摆脱了濒临破产的艰难境地。尽管该企业专注于传统功能手机产业的研发,并成功地连续15年占据全球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但该企业固守已不适应于当时市场的塞班操作系统(Symbian OS),其手机全球销量第一的地位于2011年第二季度被苹果及三星双双超越。2014年,该企业的手机业务被微软收购,后者启用了新的手机品牌名“微软Lumia”。
案例4:某博士(以下称博士L)参与政府采购与工程招投标评审十多年,拟出版专著《招标投标实务》,并期望由出版社出资立项和销售。该博士在和出版社磋商后,决定将书稿改为问答形式,以满足适应于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的文化快餐的需求,尽管这意味着书稿的目录和正文全部要重写。该博士完成书稿后和出版社联系,要求对书的封面设计进行调换并坚持调整书名,出版社接受了上述建议。该博士在此书出版后利用竞争情报对其进行宣传和营销,最终此书在再版前已印刷5次,京东也为此书在很多新闻网页上做了广告。
上述4个案例的决策均涉及目标及其实施方案。其中,案例1是一个决策成功的范例,公司C的目标是开发小型复印机,采用了合作竞争的实施方案,不仅在短期内迅速扩大市场份额,也有效防止了施乐公司对公司C的反击。显然,在决策中,目标必须清晰,若没有相应的实施方案,决策就是纸上谈兵,而实施方案须围绕目标制定且应可行。
案例2是一个决策失败的经典例子。尽管公司K是最早开发出数字摄影技术并研发出数字相机的公司,但由于该公司也是胶片的发明者,期望通过传统胶片生产而垄断市场,故没有充分利用自身数字摄影技术领先的优势而及时调整公司战略目标,最终错失良机而濒临破产。显然,制定一个正确的目标是决策正确的先决条件。
与案例2不同,案例3的公司N制定一个正确的战略目标,不仅在20世纪90年代摆脱了濒临破产的境地,且此后15年一直占据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其中,在中国和芬兰的手机市场份额曾分别高达60%和70%以上。但是,该公司的实施方案没有及时调整――始终固守已不适应于当时市场的塞班操作系统。显然,不仅决策的目标要正确,而其实施方案也须与时俱进。
案例4是一个目标及其实施方案都进行调整的决策成功的范例。决策目标从《招标投标实务》的出版调整为招投标领域的问答式图书的出版;反之,若没有调整原有的目标,即使出版社同意出资出版,也绝不会有连续印刷5次并再版的可能性。决策目标的实施方案也从完全依赖出版社销售调整为利用竞争情报对其进行宣传和营销,以确保半年内有一个良好的销售业绩。因为任何产品在面市半年内若没有一个好的销售业绩,就说明它的研发设计或营销策略有问题,换言之,就是原有的决策有问题。显然,在原有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根据相应的条件或变化的环境对原有目标进行调整或修正其实施方案是很有必要的。
上述的决策的“方案选择说”未将目标的制定作为决策的核心,而决策均涉及为什么要做(目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能否实施(目标的可行性)以及如何做(方法与策略)。决策的“目标/方案说”虽将目标作为决策的一部分,但缺乏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对原有的目标及其实施方案的评估或修正,难以适应当今环境条件时常骤变的形势,更难以应用于军事领域。如1935年,中央成功四渡赤水,这充分反映了需要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进行决策的调整。决策的“实施过程说”将决策实施的整个过程都作为决策的范畴,这不仅在理论上扩大了决策的外延,在实践中也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以案例4为例,决策的目标是图书出版,因而,至少在图书出版之前意味着“实施过程说”的过程还未结束。而在此过程中,很多因素(如印刷厂的选择)对于决策者(博士L)而言都是不可控的、也是无须控制的。该决策者只需围绕该书的营销来考虑实施策略。例如,书的差异化战略――书名除了要与书的内容一致之外还要与其他政府采购或工程招投标的书相区别,封面与书脊的图案设计不仅要能体现出书的主题或风格,还要能达到书名醒目之效果――以便读者在书店或图书馆的书架上能迅速找到该书。
因而,上述的决策的“方案选择说”“目标/方案说”和“实施过程说”均不能完全反映出决策的内涵,基于国家标准《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笔者认为,决策是目标及其实施方案的制定,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对它们的评估或修正,即,横向而言,决策包含密不可分的两部分――目标与实施方案;纵向而言,决策包含了两个阶段――“决策规划”和“后决策”。其中,决策规划(decision planning)即实施之前目标及其实施方案的制定,后决策(postdecision)即实施过程中的对它们的评估或修正。
决策与决定不同,前者是战略性的或至少是经过系统分析才予以实施的,并包含了后决策。而决定可以是战略性的,也可以是战术性的,还可以是临时的决定。此外,决策不仅包含了目标的制定,也包含了实施方案的制定,也就是说,决策可能包含有多个决定。
对决策术语的厘定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处在快速发展转型期,将决策区分为决策规划和后决策,这无论对于提升公共决策还是商业决策的科学性都是有益的。无论是决策规划还是后决策,都与信息的搜集、分析密切相关,而竞争情报是一种旨在决策而将所需信息的搜集与分析相集成的方法论 [13] ,因而,在决策中,应当充分利用竞争情报。
注释
① 差异化战略是使自身形象或所提供的产品、服务等与竞争对手有明显的区别,以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
参考文献
[1] 现代科学技术词典[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
[2] 杨洪兰. 现代实用管理学[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
[3]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编辑委员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 中国大百科全书・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M]. 上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1.
[4] 周三多, 陈传明, 鲁明泓.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M]. 3版.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5] 西蒙 H A. 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M]. 杨砾, 韩春立, 徐立, 译. 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8.
[6] 辞海编辑委员会. 辞海 [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6.
[7] 李行健.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语文出版社, 2004.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 [M]. 6版.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2.
[9] 芮明杰. 管理学:现代的观点 [M]. 2版.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10] 宋锦洲. 决策管理:概念、模式与实例 [M]. 3版.上海: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14.
[11] 达夫特 R L. 管理学 [M]. 7版.范海滨, 王青, 译.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数字经济实施方案范文3
一是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动员大会。省、市创业服务年活动动员大会后,我局及时召开了全局创业服务年活动动员大会,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宜春市创业服务年活动动员大会和省、市领导的讲话精神。动员会上,局长、局党组书记单玉生同志作了动员讲话及工作部署,要求创业服务年活动要以机关效能年活动成果为基础,紧密结合统计工作实际和特点,提高认识,突出重点,强化责任,切实把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领导,健全组织。为加强创业服务年活动的组织领导,切实把创业服务年活动落到实处,成立了以局长、局党组书记单玉生同志为组长的创业服务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秘书科,具体负责创业服务年活动日常工作。
三是精心组织、认真学习。认真学习了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有关支持创业方面的政策文件、法律法规,以及《宜春市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并就我局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
数字经济实施方案范文4
关键词:CDIO;数字媒体;课程群;教学改革
2010年9月,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启动课程群建设。其中,数字媒体课程群共有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通信、三维动画设计、AutoCAD与工程制图、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游戏设计等9门课程,还有12名教师。
数字媒体技术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各类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技术,是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中国,数字媒体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领域,该行业有望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我国每年这方面的人才缺口达15-20万左右,因此数字媒体人才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目前,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和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都开设了数字媒体专业,与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相比,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方面更有竞争力。
在新形势下,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快更好地将学生培养成符合浙江师范大学十二五规划中要求的创新型专门人才和复合型应用人才,一直是数字媒体课程群教师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目前,浙江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课程群的教学同其他高校并没有太大区别,基本按照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3个环节进行。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实验内容的更新既不能与业界发展同步,又与当前社会需求脱节,使得学生难以学以致用;实验时数也偏少。长此以往,这势必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数字媒体课程群内的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不是增加了实验学时就能解决上述问题呢?以国外高校或社会上的培训班为例,针对此类课程的教学多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在1:3左右,虽然大量的实践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动手能力方面的问题,但学生对实际项目的操作能力仍然不够。同时,目前的教学方法还会造成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强调个人学术能力而忽视团从协作精神、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开拓创新能力培养等问题。
数字媒体不只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更是高科技综合性工程,相比软件开发等传统的计算机工程领域,它更需从业人员有较强的系统工程技术能力,尤其是项目的构思、设计、开发和实施能力,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甚至外语沟通能力。数字媒体课程群教师通过大量的调研工作,在比较多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认为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能改善上述问题,有利于调动广大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目标。
1 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目前国内外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源自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将研发设计到生产运行的完整生命周期作为实践教育的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欧美20多年工程教育改革实践的积累,系统地给出可操作性非常强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以及检验测评等12条标准。迄今为止,已有多达几十所世界知名的大学加入CDIO相关组织。在此模式下培养的学生也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我国先后有汕头大学、清华大学和香港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开展了不同程度的CDIO教学改革实践,特别是汕头大学起步较早,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果,其提出的EIP.CDIO模式在国内多所高校都得到了应用。
2 CDIO模式下的数字媒体课程群教学改革
目前,国内外的CDIO教学改革模式多种多样,有的侧重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有的侧重学生行业技能培养,希望学生是“零适应期”,从本科一毕业就马上投入具体岗位工作。面对多种选择,数字媒体课程群教师在广泛研究、试点实践和精心总结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自己的CDIO教学模式。
2.1 CDIO模式教学改革的步骤
结合目前开设的课程和师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将CDIO模式教学改革分为以下5个步骤:①CDIO相关教学理论研究;②基于CDIO的数字媒体课程群培养目标修订;③CDIO教学大纲修订;④根据CDIO教学大纲的能力体系结构确定教学内容和建设教学资源;⑤基于CDIO的课程考核方法制订。
课程群教师通过重点研究CDIO工程教育模式,找到将其与数字媒体课程群中课程相结合的方法,并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数字媒体课程的基于CDIO的教学方法。
2.2 CDIO模式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设计
数字媒体课程群教师充分研究CDIO模式教学理论,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调研等方式了解国内类似专业的CDIO模式教学改革实施情况,结合数字媒体课程群特色设计出具体的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如图2所示,反映出数字媒体课程群从社会需求到培养目标、制订CDIO教学大纲、课程及课程设计的全过程。
数字媒体课程群教师将CDIO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4个阶段的数字媒体工程内容作为学生能力培养理念,将数字媒体技术相关工程教育视为一系列服务性工程产品制造过程,并以层次化的架构组织师生的学习活动;通过精选试点课程获得实践经验,提炼出一个以课程群整体为单位进行考量的知识传播和创造模式。
2.3 CDIO模式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以三维动画设计课程为例
CDIO模式有3个较为重要的部分直接影响教学改革最终效果,分别是培养目标、教学体系和考核方式。下面我们以三维动画设计课程为例,给出数字媒体课程群CDIO模式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教师可深入三维动画设计相关企业,对三维动画产品的设计或制作流程进行调研,组织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专家、专业教师、三维动画一线从业骨干,对三维动画相关工作岗位的作业过程和作业技能进行分析,制订适合三维动画设计课程的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实施和岗位能力标准,进而制订相应的课程体系,确定教学目标。三维动画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和具体要求如表1所示。
2)明确教学内容体系,设计教学实施流程。
三维动画设计课程的项目化特点突出,因此整个课程体系架构在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上。教师根据CDIO课程大纲的能力体系架构,提出以“项目为载体、能力训练为主体”的新课程改革体系,具体分为理论、实践和职业技能3个体系。此外,三维动画设计课程特别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设计出的教学流程为在实践中学习和在学习中实践。CDIO模式下数字媒体课程教学基本流程如图3所示。
3)建立完善的CDIO考核体系。
数字媒体课程群的CDIO考核评价主要分为两部分,即教师评分和学生互评。三维动画设计考核方案如表2所示。
3 CDIO模式在数字媒体课程群中的教学改革成果
经过2年共4个长学期和2个短学期的CDIO教学改革实践,数字媒体课程群先后对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通信和三维动画设计3门专业选修课程和多媒体综合设计1门综合实践课程,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CDIO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包括:①总结出适合数字媒体课程群的CDIO实施方案;②总结出CDIO教学流程;③修订了CDIO教学大纲;④根据CDIO教学大纲的能力体系结构确定教学内容和建设教学资源;⑤总结出CDIO课程考核方法。
数字经济实施方案范文5
关键词:审计 科学理念 管理科学化
0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党和人民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社会各界对审计监督的期望值也越来越大,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审计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和指南,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不断提高审计执法水平和审计项目质量,努力打造审计项目管理科学化,提升审计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服务的新境界。
1树立科学审计理念,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科学审计理念,就是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审计工作的灵魂和指南,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根本目标,把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实现审计工作科学发展作为有效履行职责的重要途径。
1.1准确理解和把握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审计监督是手段,审计服务才是目的。要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就要把推进依法审计、维护民生,推进改革和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审计服务要着眼于促进改善民生和社会和谐,审计监督要注重关系民生和社会和谐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热点问题。
1.2树立大局意识,强化效益审计意识。科学审计理念本身要求审计工作行政成本最低化、审计成果最大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层次上研究和分析问题,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能,推动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
1.3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审计制度建设。发现和查处被审计单位违规违纪的问题,要从数字和问题背后的根源进行分析,深入揭示体制和机制层面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促进制度完善。既要坚决查处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又要着眼社会长远发展。
2抓审计项目管理,做好审前准备工作
古人云不打无准备之仗。做好审前准备工作对完成每项审计任务至关重要。只有编制内容详尽,具有可操作性的审计实施方案,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审计实践。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2.1明确审计目标,细化审计内容。审计目标决定审计内容,审计内容为实现审计目标服务。细化审计内容就是要根据审计目标的要求,有选择的确定需要查明的具体经济事项。细化审计内容应该有确定的审计范围和重点,应该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
2.2找准审计切入点,突出审计重点。选择审计项目时要选择重点投资项目、关系民生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突出审计重点,是选择对实现审计目标有重大影响的审计事项。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要认真分析审前调查取得的资料,结合以往的审计成果,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线索,确定审计重点。
2.3科学全面系统,明确审计步骤和方法。确定审计步骤和方法的原则是能够指导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具有可操作性,并且能够减少随意性,避免审计资源浪费。为确保审计工作质量,审计人员应根据审计实施情况,适时调整审计实施方案,进一步确定适用的审计步骤和方法。
2.4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审计责任。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应当明确审计组长、主审及审计人员各自承担的责任,建立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应定期检查审计项目档案,对查出的问题予以通报,进一步强化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
3抓审计方法创新,推进公共财政审计一体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审计的需求增加,人们对审计的要求提高,广大审计工作者不得不认真总结经验、寻求科学的方法,努力提高审计质量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3.1实行专项审计,做到“两个结合”。一是专项审计与财政预算执行相结合;二是专项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要将部门审计、预算执行审计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有相地结合起来,统筹安排,上下联动,开展行业“一条龙”审计,既避免了多次进点,又节省了审计成本和时间。
3.2注重审计过程,做到“四个落实”。严格按照审计准则和规范开展工作,实行三级复核,认真把好审计程序关、法规应用关、资料取证关、报告质量关,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规不当以及审计程序不到位等不符合要求的,坚决纠正,不留后患。在具体实施中做到’‘四个落实”,即领导责任落实、宣传工作落实、督办措施落实、审计结论落实。
3.3创新审计方式,实现“四个转变”。审计方式从真实合法型审计向绩效型审计转变;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转变;分散型向行业型转变;单纯的查账型向查账与调查相结合的转变。
3.4探索审计手段,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对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采取同级审计与上级审计相结合的方法;二是账面审计与清点固定资产相结合;三是抽查业务档案与清理收费票据、银行账户、库存现金相结合;四是传统审计方式与计算机辅助审计相结合。
3.5推动审计成果转化,提升效益审计。审计人员要做到勤动脑、勤动手、勤动笔,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审计资源,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注意发现带有普遍性、倾向性及深层次的问题,向政府各部门提出有价值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形成高质量、高水准的审计“精品”。
4抓审计监督内容,揭示制度和管理层面上的问题
从审计实践看,当前开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监督,在监督内容上应更广泛、更深入、更注重从现象看本质,这就要求在监督内容上做到“五个必审”:
4.,对单位的“家底”情况必审。抓住财务活动的源头,摸清单位资产负债和“家底”。从而揭示行政事业单位财经管理制度落实不够严格,财产物资管理混乱的本质问题。
数字经济实施方案范文6
关键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职业教育攻坚计划;试验区实施方案
作者简介:王为东(1973- ),男,河南确山人,中原工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教育法、法制史。
制度创新、先行先试是设立各类试验区的初衷,也是试验区建设的主要任务。自2008年省部共建河南(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协议签订以来,河南省积极通过制度创新推进职业教育实践和理论水平的提高,在省级层面出台了十余份和职业教育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其中《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决定》,教育部、河南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以及《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规划(建设)纲要,对职教事业的发展和试验区建设有重要影响,体现着当前河南职教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的主要成果。同时,三年来的职教实践也初步检验并校正着制度创新的方向。下面简要梳理试验区设立以来河南省在职业教育制度创新方面形成的标志性成果,并结合三年来职教攻坚计划及试验区建设情况对制度创新的特征做初步总结。
一、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及其特征
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设立以前,河南省通过积极主动的制度创新,遏制了1999年以来职业教育急剧滑坡的局面,取得了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发展的成绩,为试验区落户河南创造了条件,也奠定了试验区制度创新的基础。
省部共建试验区协议签订后,河南掀起了一股“职教热”,职业教育的理论成果推陈出新,职业教育指导或协作机构蓬勃发展,职业教育实践屡创新高。不仅省委、省政府积极为试验区建设提供政策支撑,各省辖市也密集出台关于职业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制度创新呈现出爆发性特征,制度的系统性、层次性及可操作性显著提高。其中河南省政府以豫政[2008]64号文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决定》,对未来4年河南省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全面、深入、具体的规定,是奠定试验区建设基础的重要战略举措,是试验区首个重大制度创新。它对2008年到2012年间的职教投入、教育规模、职教重点形式及重要生长点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比如计划到2012年筹资100亿人民币作为职业教育攻坚经费,到2012年职教在校生规模达到262万人(中职教育达190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规模的50%以上;高职教育达72万人)。为了切实完成计划目标,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作为未来职教发展的重点形式,将民办职教为代表的多元化办学作为未来职业教育的重要生长点。计划落实的保障条件也较为具体明确,不仅大力开源,筹资投入职教,而且切实节流,大幅减免涉及职业教育的各项税费。攻坚计划的制订体现了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和信心,更可贵的是,为执行该计划各省辖市相继出台具体措施,省政府全程监督,为计划的严格、全面执行打下良好基础。
河南省职教攻坚计划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是比较全面、系统。计划不仅对攻坚计划的意义、思路、原则及组织领导等详细阐述,还罗列了十项明确具体的政策措施,尤其是在附件中不厌其详地将经费筹措及职责分工分解到各级政府机构及部门,明确职责以保证监督有据;计划内容涵盖了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师资队伍、保障机制等各个方面。其次是比较明确、务实。计划制订的目标如筹资总量及分解渠道和数额、职教总体规模和各层次规模等非常具体,关于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计划目标也明确切实,便于执行和监督;计划关注的重点主要是政策措施、保障条件及分解责任,对争议问题如发展职教的责任主体是政府还是企业等搁置不论,反映了尊重既定体制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竭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务实态度。再次是具有顺时、应景的特征。顺时是指攻坚计划的出台确实是顺应试验区而来,不可否认有壮声势、造场面、加油打气的成分,这在政府主导的现代化模式中是常见的政策技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应景是指攻坚计划既要为试验区创造优越条件,又不具备突破现有体制的权能,实施计划的条件掣肘受限,因此对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许多问题难免采取鸵鸟政策。比如对产学研结合问题的政策缺乏新意,对落实职业资格证作用的问题也全无突破,这些都使计划带有应景的色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障碍。
二、省部共建试验区实施方案及其特征
2009年5月22日,河南省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为协议的具体实施作出翔实明确的安排。实施方案目标清晰、重点突出、措施到位、保障有力,是试验区建设中具有法律效力的指导性规范。
实施方案明确了试验区的指导思想是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先行先试为主要功能,以体制、机制、模式创新为主要方式。试验重点为中职教育发展的新机制、职业教育办学的新格局、职教服务社会的新模式、职教质量提高的新途径、基础能力增强的新路子、终身教育构建的新体系。围绕以上重点积极试验如下内容:首先,通过建立广泛的职教网络、开展针对农村的职技培训、继续“职业教育强县”创建活动、扩大职业院校对农村的招生规模、建立农村免费职教制度等形式,探索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其次,通过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才观和教育观,把扩大中职规模作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新机制。再次,通过探索多元化办学体制、发展民办职教、推进职教集团化办学、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等方式,构建职教办学的新格局。第四,通过实施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实训基地建设工程以及薄弱职业学校建设工程,探索提升职教基础能力的新路子。第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以职业道德教育和技能培养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途径。第六,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重原则,开放办学,探索构建终身教育的新体系。实施方案同时设计了五项保障机制,除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研究指导和加大宣传力度以保障发展环境的改善外,还规定河南省主要从加大经费投入、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等方面提供经济保障,而教育部则从加大政策支持方面提供制度保障。
以政府规章形式出台的实施方案除了具有层级高、效力强、内容全面、结构完整等一般规范性文件的特点外,还有以下特征:首先是立意高远。和攻坚计划相比,实施方案立意于探索职教体系和发展的新模式,着眼于加快中部地区职教改革,因此其目标和功能显然不同。它超越了经费、规模等简单的数字化目标,而更关注体制、机制、模式等具有规律性和长效性的制度要素;它追求的功能主要是“先行先试”,对试验结果的期望比较理性和科学。其次是重点突出。不仅明确列举了六个试验重点,而且每个重点都指向制度创新,都和职教实践中的难点、热点紧密结合。尤其和河南省情相适应,提出以职教服务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对比:天津试验区以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为重点,三峡库区试验区以提升移民素质和就业能力为重点),并找准了切入重点的兴奋点,如提出通过建立职教网络和农村免费职教制度,以及继续实行职教面向农村扩招和创建职教强县等制度,切实增强职教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功能;再如提出建设三个工程(示范学校建设工程、实训基地建设工程、薄弱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来实现对职教基础能力的提升,既便于实施又容易检验实效。实施方案的第三个特征是平台受限。虽然比攻坚计划立意高远,但由于试验区是教育部面向全国甄选,至少有5处国家级职教改革试验区同时在建,所以试验区建设的责任主要在省,改革试验仍受限于现行体制的束缚,对职教发展中的痼疾仍持漠视态度。尽管提出“以就业准入制度为突破口,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但仅重复惯常的要求,如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责令其限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云云,显然难以有效突破。对敏感或者争议问题,如民办职业院校的政策倾斜问题,仍持回避的态度,与公众对职教改革试验的殷切期望相比,实施方案仍稍嫌保守。
三、发展规划中的职教制度及特征
在试验区建设的过程中,相继有《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等规划问世,这些规划都将职教制度的发展作为重要内容。
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是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拓展和深化。受文本性质决定,《建设纲要》主要阐明了人力资源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支撑和保证作用,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职教制度并没有提出具体目标,而是对“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1]相关目标的重复和强调。与此类似,《十二五规划纲要》关注的焦点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规划也奠基于攻坚计划和试验区实施方案,不过提出了比较明确的目标,如“到2015年,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分别达到210万人和104万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占高中阶段比例达到53%”[2]等等。这两份规划纲要都不以职业教育为重点,但都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单列一节阐明其地位和预期规划。
2010年12月下发的《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保障措施等四大块都涉及职教制度,其中第四章是对职业教育的专门规划。首先,明确了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和实现“三化协调”相适应的发展目标,突出强调各级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要求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其次,规划了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具体措施,包括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地位和待遇、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教助学政策、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第三,通过增强职教集团发展活力、调动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推动职教集团化办学。第四,立足河南实际、适应中原经济区需要,提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积极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而不是仅仅发展“去农化”职业教育。第五,强调发挥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制度创新的功能。中长期教育规划对河南职教未来发展的方向把握准确,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协调一致,重视涉农职业教育,但也存在制度建设缺乏明确目标、对职教实践中的重点难点作为不大的问题。
上述规划对职教制度的设计具有共同的特征:首先是目标空洞、重复多。三大规划的目标都来源于攻坚计划或试验区实施方案,没能提出具体、明确、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目标。十二五规划和中原经济区规划属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上借鉴攻坚计划或试验区实施方案本无可厚非,但都把“加快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和“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攻坚”作为规划目标,显然过于空洞。中长期教育规划理应对职业教育未来10年勾画清晰蓝图,但其提出的目标仍是“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职高职相互衔接、职前职后相互沟通的具有河南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和攻坚计划的目标毫无二致,没有体现中长期规划对制度创新及发展远景应有的建树和作为。其次是逻辑混乱、协调性差。三大规划作为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所规划的内容应有合理的逻辑性和良好的协调性,对于攻坚计划和试验区方案由于专业性强、期间短等原因没能理顺的问题,理应尝试解决。然而三大规划在关键问题上逻辑不清,如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问题,教育规划一方面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另一方面又提出“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尽快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的55%以上的目标”[3]。由于减少干预、加强统筹的机制当前还没有形成,而现行政绩考核方式又导致发展目标层层加码,地方政府虚与委蛇甚至弄虚作假的逻辑根源就在于此了。协调性差体现在三大规划对就业准入制度和行业企业的职教责任问题的设计流于空泛,这两个问题是保证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发展动力的关键,涉及人社管理、工商管理等多个部门,必须提出和相关部门密切协调的方案才能推动解决。三大规划都由政府主管部门协同相关部门制定,本来是设计解决方案、提高协调能力的良好平台,然而在这方面却鲜有创见。
四、试验区制度创新在实施中的特征
上述制度创新成果都指向同一个目标,体现为同一个成果,那就是河南职教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以中长期教育规划为代表的三大规划历时未久,还谈不上实践的检验;试验区实施方案虽然规定了半年一次的联席会议行使领导和监督,但主要是靠河南省的推动;三年来河南省推动职教发展的主要载体就是攻坚计划,不仅制定了明确的目标,而且规定了扎实的实施、监督和考核措施,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从攻坚计划实施情况的反馈材料可以看出,当前制度创新在实施中呈现出鲜明的不均衡特征。
首先是观念态度的分化。一方面是省级政府机构强调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4],而且制定了繁琐细密的《贯彻落实全省职业教育攻坚动员大会精神情况专项督导检查评分标准》,把各级政府对攻坚工作的态度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则是部分企业、行业和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仍持鄙薄态度,甚至一些地方政府也对攻坚计划执行不力。《河南政府教育督导团关于全省贯彻落实职教攻坚动员大会精神督导检查情况的通报》指出“个别县(市、区)政府对职教攻坚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安排部署不力,发展职业教育信心不足”[5],由此带来行业、企业、部门办学整合力度不够,攻坚联席部门之间协作力度不强,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攻坚经费投入不足等,导致实践中对攻坚计划的推进速度差距较大。其次是体制机制创新的悬殊。公办职业教育受惠于现行体制和攻坚计划,体制机制创新的动力较足,发展比较显著;而现行体制包括攻坚计划对民办职教的影响力较小,民办职教对制度创新的要求响应乏力,体制机制创新的动作不大,在制度环境中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比如成功的职教集团化办学都以公办职教为核心和主体,校企合作成效显著的也集中于公办职教,以公办为主体的办学模式发展顺利,而“民办”和“民办公助”办学模式则步履维艰。再如在发展机制方面,尽管明文规定“对民办职业院校在发展政策上要与公办院校一视同仁”,但在具体保障机制上对公办院校是“应当的”,对民办往往是“可以”;对公办院校的支持明确具体,对民办则往往是“力争”,在资金帮扶、项目审批、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许多方面的歧视成为民办职教的隐痛。而当前民办职教比较弱小,鼓励扶持犹恐不足,似是而非的“一视同仁”造成的明伤暗痛,更销蚀了民办职教制度创新的积极性,导致当前在体制机制的创新方面公办、民办职教的悬殊。再次,保障措施的差异。主要基于不同层级财政收支体制的不同,也和政绩考核标准以及对职业教育的观念态度相联系,攻坚计划实施过程中呈现出随行政层级不同对职业教育保障措施有别的特征。省政府负主持之责,对由省政府负责的保障措施严格落实,但“市、县之间重视程度不一,市级政府普遍高度重视,县级政府举措略显不力”,“没有及时、足额拨付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个别地方政府本级财政投入的职教攻坚专项经费较低”。面对不同层级对职业教育保障措施的差异,省政府在要求各地完善多渠道筹措攻坚经费机制时,连用了5个“落实”,这与其说表明了坚决的态度,不如说是对个别地方保障无力的指控。
河南职教改革试验区设立以来,积极主动的制度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为职教改革试验的顺利进行和职教攻坚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但制度创新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是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因循和回避。必须加强对试验区制度创新、先行先试功能的认识,推动试验区真正以制度创新为使命。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委会:《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解读》.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