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发展的调研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发展的调研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发展的调研报告

乡村发展的调研报告范文1

一、少数民族乡村基本情况

(一)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情况:

文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县份,全县共有藏、回等27个少数民族,现有少数民族人口约8294人(其中:藏族7464人,回族606人,其他民族224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3.4%,主要分布在铁楼乡、城关镇、碧口镇、中寨镇、石鸡坝镇、堡子坝镇、丹堡镇、刘家坪乡、梨坪镇、天池镇等乡镇。

(二)少数民族乡及村社分布情况:

全县有民族乡1个—铁楼藏族乡,有散杂居乡镇9个(包括:城关镇、碧口镇、中寨镇,石鸡坝镇、堡子坝镇、丹堡镇、刘家坪乡、梨坪镇、天池镇),有少数民族村35个,合作社53个,社区1个。其中:铁楼藏族乡有11个少数民族村,藏族685户3297人;散杂居乡镇有24个少数民族村1个社区,藏族1018户4167人,回族151户606人。(情况详见:全县各乡镇少数民族情况统计表,略)

二、民族乡村发展成效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族乡村和散杂居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发挥民族乡村资源优势,培育产业发展,加大民族乡村项目资金的投入力度,使民族乡村经济社会有了较快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一是基础设施逐步改善。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民族乡村投入较大,在交通、水利、扶贫、教育、卫生等方面投入资金约16146万元,民族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村容村貌变化很大。整合各类项目资金,着力加大民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集中实施了一批建制村道路硬化、饮水安全、河道治理、危旧房改造等基础建设,极大改善了少数民族乡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是产业培育不断壮大。按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目标,大力培育富民产业。近年来,先后在民族乡村建成花椒产业基地6个,优质核桃基地4个,实施5千亩板栗示范园工程1处,建成了草河坝优质核桃采穗园1处,引导藏族群众兴办农家乐15家,扶持兴办以酿酒、养猪、养鸡为一体的养殖场4家,冷水鱼养殖场1家。

三是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县委、政府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在民族乡村新建中小学教学楼14栋,完善教学配套设施,教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着力解决民族乡村群众"看病难"问题,在民族村建成了卫生室,配备了基本医疗设施和药物,群众就医条件得到根本改变。全县累计向民族乡村发放"村村通"电视接收机1507套,基本实现了广播电视全覆盖目标。各类社会保障优先承担起民族地区保基本、兜底线的任务,持续推进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

四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不懈地抓白马人民俗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工作,出版了白马民俗文化系列丛书,修建了草河坝、麦贡山等6所白马民俗文化传习所。文县被中国民协和文化部分别命名为"中国白马人民俗文化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草河坝、石门沟、案板地、强曲村被列入全国传统村落名录,白马傩舞"池哥昼"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保护名录,麦贡山、草河坝、石门沟被批准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成功举办了两届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节和"火把节",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全县少数民族乡村和少数民族散杂居村社经济社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受自然、历史、经济、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乡村和少数民族散杂居村社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省、市、县平均水平相比还相对滞后,与全国一道同步进入小康社会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欠账大。少数民族村社普遍地处偏远,群众居住分散,环境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投入大,已成为制约少数民族村社发展的"瓶颈".少数民族村社因地域差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制约矛盾突出,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缓慢,特色产业发展薄弱,生存环境恶劣,自我发展能力差,生态环境脆弱,生存与发展的矛盾凸显。全县少数民族村社(非精准扶贫村)需要解决的事项有:人畜饮水、文化广场、村内道路硬化、产业路、异地搬迁等5个方面,总投资约1557.5万元。其中:人畜饮水工程14个村,53000米,投资约79.5万元;文化广场13个村社,投资约650万元;村内道路硬化10个村社,约49.5公里,投资约445.5万元;产业路7个村社,约40公里,投资约360万元;异地搬迁6个村社45户,投资约22.5万元。

二是居住条件差。大部分少数民族村社地处高半山区,居住条件差,自然条件严酷,灾害频繁,土地瘠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困难,个别村社生存环境恶劣。如:梨坪镇九原寨村石界湾社,居住在大山深处,交通险要,出入及不方便,土地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只有老年人居住在村里,很少与外界交流。需要异地搬迁的少数民族村社的群众有:城关镇关家沟村朱家山社5户、中寨镇新寨村5户、石鸡坝镇张家沟村金家梁上社12户、丹堡镇古道坪村刁楼、蓖麻社18户、梨坪镇九原村20户、草坪村1户、金坪村葡萄架社2户。

三是发展资金不足。近年来,虽然县上对民族乡村投入较大,重点对铁楼乡进行了打造,投入相对多一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改观,村容村貌变化较大。但其它散杂居少数民族村社投入偏少,基础设施改变不大,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乡村道路状况还较差;防灾抗灾能力较弱,返贫现象严重。

四是贫困程度深。少数民族村社经济发展缓慢,产业培育不足,支柱产业匮乏,山高路远,靠天吃饭,农业收入微薄;年轻人外出打工,村内大多居住着老人,空巢现象严重。绝大部分群众只能依靠外出打工挣钱,经济收入单一,缺乏持续增收渠道。民族乡村的产业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受自然因素影响大,持续增收渠道窄,稳定脱贫难度大,因灾、因病、因学、因婚返贫的问题突出。据统计,全县少数民族聚居村和散杂居村中,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3500元以下的村有14个,3500元至4000元的有7个,4000元至5100元的有14个,均低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389元。少数民族村社已成为脱贫攻坚战中难度最大、任务最重的地方,与同步实现小康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五是少数民族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少数民族村社群众普遍思想观念守旧,相当一部分人发展思路模糊,发展理念陈旧,创业意识不强,安于现状,不愿接受新生事物;部分民族乡村群众缺乏劳动技能,创业缺乏过硬本领,自我发展能力还不强。

四、几点建议

一是制定少数民族乡村和散杂居村社发展规划。按照民族乡村和少数民族散杂居村社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少数民族乡镇村社规划,有步骤、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少数民族乡村和散杂居村社发展规划。同时,保持规划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在新农村建设和危房改造时要融入民族元素,突出民族特色;倾力打造体现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标志性公共建筑,如寨门、戏台、凉亭、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建设,为各族群众提供充足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少数民族特色的保护与传承发展,与扶贫开发、生态旅游、文化保护和新农村建设等相结合,整合各方资源,统筹兼顾,科学合理规划少数民族村社未来发展。建议拓宽改造演武坪至麦贡山通村公路,修通铁楼乡白马十四寨连村并网公路,改善藏区群众交通条件。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深入实施"两个共同"示范点建设,充分利用好省市"两个共同"示范点建设资金,在重点做好铁楼藏族乡"两个共同"示范点建设的同时,也要兼顾其它散杂居少数民族村社发展,适当将省市"两个共同"示范点建设资金向其它散杂居少数民族村社安排,促进少数民族乡村和散杂居少数民族乡村同步发展。同时,要把少数民族村社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深入推进精准扶贫脱贫,整合项目资金,加大资金扶持,集中攻坚突破,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乡村扶贫攻坚步伐。建议从全县项目资金总盘子中切割部分资金,重点解决少数民族村社水、路、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落实解决,改变村容村貌,改善生活环境。(附:全县少数民族村社需要解决的事项统计表)。

三是优先安排项目。抢抓创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县机遇,为少数民族村社谋划一批以道路、饮水、危房改造、生态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项目,以农田水利、灾害防治为重点的生产项目,以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为重点的民生项目。加强与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衔接沟通,积极主动争取支持,重点争取民族乡村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社会事业项目,尽最大努力把有利于民族乡村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总盘子。按照"十三五"规划,坚持民族乡村项目优先立项、优先投资、优先实施。县涉关部门要在项目和资金的安排上优先考虑民族乡村和少数民族散杂居村社,在交通、水利、电力、农田建设等方面要求县级配套资金的,着力予以整合配套落实。

四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少数民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资金项目上大力倾斜,不断改善民族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对少数民族村社道路建设的投入,把少数民族村社人畜饮水、村内道路硬化、文化广场的修建、异地搬迁、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作为重点,切实解决少数民族群众行路、安全饮水、群众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要大力推进农村电网、通信、网络、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

乡村发展的调研报告范文2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成事之基,谋事之本。人大工作实践证明,什么时候重视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人大决定决议就能符合客观实际,人大监督就能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人大工作就能不断出现新的局面。结合近年来起草调研报告,有三点体会。

一是紧跟时代,科学选题。人大调研选题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原则,选题要围绕党委中心工作,推动政府工作难点的解决,紧贴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题目的选取有多种渠道,可以通过向人民群众发放征求意见表的方式广泛征集议题,也可从代表议案和建议中筛选、采集议题;可以围绕当前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建设、美好乡村建设选取议题,也可以围绕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大气污染防治、新环保法的落地等进行选题;必要时,对突发事件和重大问题的监督,及时进行跟踪调查研究。从而,使选题真正体现关乎全局、关乎发展、关乎民生。

二是深入调查,求是求真。制定切合实际有的放矢的调研计划,调研侧重点在寻找问题,出发点在行使监督权,落脚点在推进有关方面改进工作,维护人民利益。然而在地方人大开展的调研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改进。如在县乡人大调研中,往往是在安排上美其名曰“时间紧任务重”,紧凑的时间安排要么一天要么一上午,匆匆听完相关单位的工作汇报,就赶着时间去看被安排好的调研地点,陪同调研的相关部门负责人转身一变成了解说员。这种看似紧张有序的调研,实则是例行公事,看的是“门面”和“窗口”,忽略的是“后院”和“角落”,听到的是成绩好,忽略的是真正的民情、民意。调查应深入细致,不仅听相关部门的汇报,还要广泛听取参与调查研究人大代表的建议,广泛征求社会意见,要在群众中营造一个愿说真话、敢说实话的良好环境,听真实民声、纳全面民意,从而建有用之言、献切实之策。就不会因只凭听一两次汇报,看一两个“景点”调入调查的误区,使得调研报告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具有广泛性,真正顺民心、合民意。

三是细心研究,反应民意。通常的调研程序为走访、实地查看和召开座谈会,事后把调研报告的任务交给秘书了事,其质量难以保证。提升调研报告质量,应在调查之后,集思广益,相关工委负责人放下架子,及时组织召开调查研究座谈会,邀请工委委员、参与调研的人大代表及社会上对此次调研的问题有所研究的专家,听听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岗位不同角度的见解,必定收集大量信息。经过理性分析与定性分析,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经过去伪存真、去虚留实、去粗取精,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提炼出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的调研成果,最后由秘书执笔,写出来的调研报告,必定会避免与相关部门的工作报告雷同,提请主任会议研究后的调研报告,必定有独到的见解,提供常委会委员和列席会议的人大代表参考,就会做到讲“别人不曾讲过的”话,揭“别人不曾揭过的”丑,说“别人不曾说过的” 理,比“别人技高一筹”,让受监督者不但“诚服”而且“心悦”地接受监督,接受审议成果。

乡村发展的调研报告范文3

5、6月份,乡村振兴服务队××××队,紧紧围绕五大振兴积极开展工作,现将近两个月来的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1、围绕组织振兴方面,我们对所服务5个村的党建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通过座谈交流、入户调查、党员谈话、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摸清各服务村党建基本情况,形成调研报告,并及时将调研情况反馈给镇党委。

2、及时传达市两会情况,组织学习市政府工作报告;学习中央两会精神,政府工作报告。严格落实“”制度,开展主题党日2次,集中学习6次,集中观看灯塔大课堂第十课,组织收看××××干部大学堂·空中课堂直播课程;重温入党誓词;入村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3、通过多方联系邀请××××文化馆副馆长××××、演出部主任××××、合唱团成员××××一行到××××镇考察调研,座谈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形成战略合作等事宜。

4、围绕产业、文化振兴方面,积极联系省××××集团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对所服务的5个村就乡村文明村内文化长廊建设情况现场考察、航拍,研讨文化长廊设计方案,促成该公司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一分田项目。

5、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积极开展扶贫村贫困户饮水安全问题摸底调察,并按时完成。

6、积极配合××××县龙××××镇××××村第一书记到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学习参观交流。

7、积极促进××××村土地流转工作,并联系投资意向人到村实地考察洽谈。

8、前期,为促进××××村村居生态环境提升及村集体产业增收,我们通过协调并组织该村书记到新泰市考察学习黄花菜种植情况,近期服务队对该村黄花菜种植、生长情况进行了多次察看调研,效果明显。

9、按照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要求,××××区纪委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一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学院党委书记××××、××××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等一行7人先后到服务队调研工作并看望派驻服务队同志,座谈交流乡村振兴工作,为服务村送去党建学习资料。

10、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积极申报“××××”典型材料。

11、通过多方联系联合××××中医药大学眼科附属医院在××××镇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光明行动”,为镇域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并联系省××××电台健康××××栏目进行跟踪报道。

12、助力做好乡村防疫工作,积极促成健康××××栏目与镇卫生院健康人才培养合作,协调镇卫生院××××院长参与健康××××栏目直播。

13、为促进农民增收,我们积极联系了解××××家庭农场协会相关事宜,目前正在洽谈中。

14、积极联系好品××××项目,助力××××镇特色××××产业品牌提升。

15、促成线上平台××××与镇上蔬菜批发市场合作,组织视频会议(服务队、市场运营公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平台三方),目前完成框架协议。

16、继续联系××××××××教育发展有限公司进一步交流乡村文化建设规划设计相关内容,探讨深度合作,拟就开发教育实践基地项目进一步考察交流。

17、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完成××××村森林村居及××××村市级绿化示范村申报资料。

18、三夏生产正当时,服务队队员分组调研服务村麦收情况及玉米种植情况。

19、按照区委要求,参加“××××××”全市脱贫攻坚暨乡村振兴工作现场会。

20、通过多方联系邀请××××技工学校×校长到××××镇,就助力乡村产业、人才振兴座谈交流。

乡村发展的调研报告范文4

关键词:女生;体质;调研; 四川藏族

中图分类号:G804.49(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8-1072-03

选择了四川省藏民族聚居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的藏族在校女生作为研究对象,将这次调研所取得的数据,与2000年我国进行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有关四川省汉族乡村地区及我国藏族(指地区藏族,下同)同龄女生有关数据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分析她们体质的特点、规律、变化趋势及存在差异的原因等,为更加全面了解全国学生体质健康及其发展趋势、为我国政府部门制定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发展规划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文先按分层方法抽取研究对象所在地区,然后按随机原则抽取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5所中、小学在校藏族女生共525人,选取标准为常年生活在该地区、父母均为藏族、年龄在13~17岁之间的在校女生。完成全部测试项目的有效样本数为315人,其中13岁女生57人,14岁女生62人,15岁女生69人,16岁女生67人,17岁女生60人。通过文献资料法选取了由我国权威部门公布的在2000年我国进行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有关四川汉族乡村女生和藏族女生各项数据作为比较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测量法采用标准化测量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体质指标的测试。其中,身体形态指标3项(身高、体重、胸围);身体机能指标1项(肺活量);身体素质指标5项(50 m、800 m、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立位体前屈)。同时对血压、脉搏、视力、经期初潮年龄、营养状况等也进行了监测。测试仪器的选用及整个测试过程的实施均符合《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研实施方案和检测细则》、《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研检查验收细则》中的要求,所测数据真实可靠。随机抽样复测按3%比例进行,所得有误指标数据发生率小于5%。

1.2.2数理统计法将所测数据按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少数民族学生数据处理规范要求,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从统计学上找到数据间的量化关系,以便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情况的分析身高是反映人体骨骼生长发育和人体纵向高度的主要形态指标。从表1可以看出,在此年龄段内她们的身高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增高,13~14岁增长最快,平均增长了4.1 cm,此后身高增长逐年放缓,14~15岁平均增长1.8 cm,15~16岁平均增长2.4 cm,到16~17岁时身高没有明显增长。同年龄段的四川汉族乡村女生和藏族女生的身高增长情况与甘孜州藏族女生相似,也表现为13~14岁时身高增长迅速,14~16岁增长平缓,而16~17岁时身高没有明显增长,这也体现了我国13~17岁年龄段在校女生身高增长情况的基本特征。通过表1的数据还可以看出,甘孜藏族女生13~17岁年龄段平均身高为159.7±5.4cm,与四川汉族乡村女生相比(153.1±5.4)cm平均高出6.6 cm, 13岁组平均高出5.7 cm,14岁组平均高出5.0 cm,15岁组平均高出6.8 cm,16岁组平均高出8.2 cm,17岁组平均高出7.3 cm,经t检验二者各个年龄组的身高差异非常显著(P

5.1体重是反映人体横向生长及围、宽、厚及重量的整体指标。由表1可见,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13~17岁年龄段平均体重为50.7±6.9 kg,13岁组平均为48.0±7.01 kg、14岁组平均为50.3±7.2 kg、15岁组平均为50.8±6.7 kg、16岁组平均为52.1±6.5 kg、17岁组平均为52.4±6.9 kg。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该地区女生的体重呈逐渐增加的趋势,13岁到16岁之间体重均匀增长,而到16到17岁体重增长放缓,这与四川汉族乡村女生和藏族女生的体重增长趋势基本一致。甘孜州藏族女生与同龄组的四川汉族乡村女生的体重相比,13岁组平均高出9.4 kg,14岁组平均高出8.0 kg,15组平均高出6.6 kg,16岁组平均高出5.1 kg,17岁组平均高出4.6 kg,经t检验二者各年龄组的体重差异非常显著(P

胸围是反映人体胸腔发育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胸围的大小直接反映测试对象的发育度。表1的数据显示,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平均胸围为(81.8±5.3)cm,13岁年龄组胸围最低,平均为(78.3±5.2)cm,最高为17岁年龄组,平均为(83.7±5.8)cm,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女生的胸围逐年增大,女性的第二性征逐渐体现出来。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的平均胸围比四川汉族乡村汉族女生和藏族女生均大7.1 cm,经t检验差异非常显著(P

从上面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情况来看,四川甘孜州藏族13~17岁年龄段内各年龄组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明显超过四川汉族乡村女生和藏族女生13~17岁年龄段内各年龄组的发育水平,表明在我国学生形态发育指标继续提高,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水平继续呈增长的趋势[1]的同时,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也与全国一样呈增长的趋势。这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当地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有密切的关系,此外,还可能与她们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遗传及生活方式有关,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同时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2.2身体机能水平情况的分析肺活量测试的是人体呼吸时的最大通气能力,它的大小反映了肺的容积和肺的扩张能力,是人体生长发育和体质状况的一项常用机能指标。表2各年龄组的肺活量情况看,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与四川汉族乡村女生和藏族女生的肺活量差别不大,经t检验,甘孜州藏族女生的平均肺活量与四川汉族乡村女生和已公布的藏族女生平均肺活量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从年龄组的情况来看,13~15岁各年龄组的甘孜州藏族女生的平均肺活量要高于同年龄组的四川汉族乡村女生和藏族女生的平均水平,但是16~17岁年龄组的差别不明显。可以看出,生活在青藏高原边缘地带的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的肺活量情况与四川汉族乡村女生和藏族女生的肺活量没有明显的差别,肺活量受高原气候特征的影响不明显,说明该地区女生的肺功能情况与对比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

2.3身体素质水平情况的分析

2.3.1速度和耐力素质的分析根据研究的需要,本研究用50 m来反映研究对象的速度素质,用800 m来反映研究对象的耐力素质。从表3的数据中可知,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各年龄组50 m的成绩分别低于四川汉族乡村女生各年龄组的成绩,13~17岁的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50 m平均时间为(10.1±0.9)s,与四川汉族乡村女生50 m的平均时间(9.4±0.9)s相比,平均相差了0.7 s,经t检验二者差异高度显著(P0.05)。13~17岁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800 m跑成绩平均为(232.5±24.8)s,四川汉族乡村女生和藏族女生800 m的成绩平均为(240.3±35.6)s和(286.9±30.6)s,经t检验甘孜州藏族女生与四川汉族乡村女生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甘孜州藏族女生与藏族女生相比,差异高度显著(P

1 min仰卧起坐常用来反映腰腹肌的力量情况。由表4可以看出,13~17岁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平均1 min仰卧起坐的数量是(18.4±11.7)次,四川汉族乡村女生仰卧起坐平均数(25.6±8.6)次,藏族女生平均为(20.3±11.0)次,经t检验,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与四川汉族乡村女生的腰腹肌力量差异非常显著(P0.05)。表明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的腰腹肌力量素质相对较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缺乏相应的体育锻炼,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在日常生活劳动中针对腰腹肌力量方面的活动较少。

说明:A为仰卧起坐,单位:个;B为立位体前屈,单位:cm;C为立定跳远,单位:cm。

2.3.2柔韧素质和下肢爆发力的分析立位体前屈是衡量一个人腰腹和下肢各关节灵活性和相应部位肌肉、韧带伸展性的指标之一。从表4的数据中我们看到,无论哪个年龄组,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的立位体前屈都比对比对象差,平均比四川汉族乡村女生低2 cm,平均比藏族女生低3 cm,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立位体前屈与四川汉族乡村女生相比,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藏族女生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

立定跳远是反映下肢爆发力(速度力量)的最敏感的指标之一,因此本研究选用立定跳远这一测试指标来反映研究对象的下肢爆发力。由表4可见,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各年龄组的立定跳远成绩均低于四川汉族乡村女生各年龄组的成绩,但要高于藏族女生各年龄组的成绩。13~17岁年龄段甘孜州藏族女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平均比四川汉族乡村女生低7.4 cm,经t检验二者差异显著(P

3结论

1) 与同龄段的四川汉族乡村女生和藏族女生相比,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相对较好,身高、体重和胸围等身体形态指标的发育水平明显高于四川汉族乡村女生和藏族女生,说明在身体形态的发育和身体机能发展方面,该地区女生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但反应身体机能的肺活量指标没有明显的变化。

2) 与同年龄段的四川汉族乡村女生相比,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的身体素质总体上较差,这与我国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继续下降的趋势情况相符。但比同年龄段藏族女生的身体素质要好,说明该地区藏族女生的身体素质相对于生长在高原腹地藏族女生良好的一面,重视发展该地区在校女生的身体素质不容懈怠。

3) 该年龄段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的体质综合发展情况存在不平衡现象,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身体形态的发育,今后,应大力发展该地区在校女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她们的身体机能水平使其与身体形态的水平相适应。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张天成.青藏高原地区学生健康状况分析[J]. 体育学刊,2002,9(2):92-94.

[3] 邹国建,马敏跃.藏汉学生体质状况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7):59-61.

[4] 张春梅,杨俊敏.新疆锡伯族城乡成年男、女身体素质与全国同类指标比较[J].体育科学,2004,24(5):62-66.

[5] 何江川,杨放.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形态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04,11(5):58-60.

乡村发展的调研报告范文5

农民自办文化,是指农民个体或群体依靠其拥有的各类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以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质利益需要为目的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农民自办文化是反映当地的经济基础、文化氛围及农民自身的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近年来,**区文化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配合“四区”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扶持和关心农村自办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农村三项活动,全区各乡镇农民自办文化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全面了解我区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情况,近期,**区文化局组成农民自办文化活动调研组,深入各乡镇和农村,采取听汇报、看材料,现场考察等形式,开展农民自办文化调研活动。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1、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赌博的少了。

2、传承乡土文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今日的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在丰富的农民自办文化中,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办文化不在少数,如,农民读书社、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农民故事会、农民电影放映队(放映各类科教片)等。此类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得越多、越普及,则越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4、增加沟通交流,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聚合功能。由于农民自办文化一般伴生着农民群众的聚合现象,从而也就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群众互动、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其结果往往是有助于促进邻里、婆媳、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乡村发展的调研报告范文6

【关键词】 体型;肺活量;身体素质;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39.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8-0769-02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对学生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分析是研究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特点和发展趋势的一种手段[1]。中小学生体质监测对提高学生体质,制定改善措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重庆市地处我国西南方,学生体格发育历来处于全国中下水平。本文对2008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重庆市监测点校7~18岁中小学生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将城市与乡村学生体质状况进行比较,以进一步了解乡村学生的体质发育特点,为重庆市实施统筹城乡改革试点和建设“健康重庆”提供基础性数据,为提高乡村学生身体素质、改善学校体育卫生和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原则,抽取2008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重庆市监测点校(沙坪坝区和大足县2个监测站城乡中小学各4所,共计8所)7~18岁城乡中小学生共12 197名,其中男生6 109名,女生6 088名;城市学生5 958名,乡村学生6 239名。

1.2 方法 以身体生理功能、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指标为主要研究内容。数据检测按《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检测细则》[2]的要求执行,除耐力测试指标分年龄、性别外(7~12岁测试50 m×8往返跑,13~15岁男生测试1 000 m跑,13~15岁女生测试800 m跑),其余项目均为7~18岁男女生必检(测)项目。

1.3 统计分析 将所测得的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均数比较均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身体形态指标比较 7~18岁各年龄组城市学生身高均高于乡村,除12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各年龄组城市学生体重均高于乡村,14~16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各年龄组城市学生胸围均高于乡村,除15~17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各年龄组城市学生克托莱指数均高于乡村,14~16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 生理功能指标比较 7~18岁城市学生肺活量均高于乡村学生,除12,14,15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生理功能指标城、乡2个群体互有高低,无规律性变化。见表2。

2.3 身体素质指标 各年龄组身体素质指标虽互有高低,但7~18岁总体平均值比较,城市学生力量(仰卧起坐)和柔韧性(坐位体前屈)均优于乡村学生(t力量=6.17,t柔韧性=2.94,P

3 讨论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复杂过程,是各种因素诸如社会环境、经济文化水平、营养状况以及疾病、遗传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3]。重庆市城乡学生身体形态、生理功能、素质总体呈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形态指标平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城市学生形态指标的平均值均优于乡村学生,提示乡村学生可能处于体格加速生长期,因营养摄入相对不足导致生长减缓甚至停滞[4]。城市学生肺活量平均值大于乡村学生,而肺活量指数平均值则低于乡村学生,表现为体重不足、体型瘦弱,在青春发育早期,这一特点更加明显。在身体素质方面显示城乡学生各有优势和特点:仰卧起坐和坐位体前屈城市学生平均值均优于乡村学生;50 m×8往返跑、1 000 m跑和800 m跑乡村学生平均值优于城市学生平均值;城、乡学生50 m跑和立定跳远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城、乡中小学生体质差异与社会环境、生活条件、体育活动,特别是营养水平密切相关[5]。随着重庆的直辖、社会进步、经济条件改善以及实行统筹城乡改革试点、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城乡学生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身体素质的差异有所减小[6],但差距仍明显存在。要提高全市中小学生整体身体素质,必须实行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渝委发[2008]32号)文件精神,对农村地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给予特别关心和特殊扶持[7],切实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4 参考文献

[1] 王晓琴.太原市2005与1985年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和素质状况比较.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1):1 006-1 007.

[2]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70.

[3] 叶广俊,胡虞志,林琬生,等.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4-90.

[4] 季成叶,主编.儿童少年卫生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47.

[5] 李林静.学校卫生学.4版.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3-46.

[6]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3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