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发展的对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乡村发展的对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乡村发展的对策

数字乡村发展的对策范文1

关键词:沈阳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在整个社会的公共文化体系构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沈阳市文化体系建设呈现出迅猛的发展趋势,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比较大的进展,尤其是社区文化的活跃,使得城市基层文化建设登上了一个新台阶。但乡镇和村级的文化建设仍然比较滞后,农村的基础文化设施、活动项目、文化队伍等,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文化发展以及农民的需求,加强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是我们迫在眉睫的课题。

1沈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1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不足。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但是,由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导致沈阳市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价格都比较高,给人们提供的文化资源比较少。贴近农民和农村生活的产品和服务比较少,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的形式很单一,参与对象主要是中老年人。有组织的知识型、科普型、高雅的文化活动很少。其实很多农民非常喜欢阅读一些农业科技书籍和科技类报刊,但这些书农村的图书室很短缺。绝大部分农村图书室图书的数量不多,有的几百本,有的几千本,有些乡村的图书馆的书籍很陈旧,破损也比较严重,翻阅的几率很小。一些乡村图书馆里的书籍大部分都是社会捐赠的,或者是扶贫捐赠,农民很难看得懂。很多乡村的农家书屋只重建设不重管理,服务手段单一,农民很少光顾,农家书屋成了摆设。

1.2缺少人才。人才问题是制约沈阳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沈阳农村既缺少管理人才,也缺少经营人才。县级图书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也不合理,有一部分工作人员知识水平不高,对先进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不会操作,对电子文献和网络设备的管理和使用也不了解,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不适应。沈阳有些乡村的文化馆专业人员少,无法对文艺骨干进行培训,也很难开展业务。

1.3财政投入不足。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农村文化工作的文件都要求增加农村文化经费投入,明确提出要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不低于同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但现在还有很多乡村达不到要求,财政对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投入很少,图书馆的办公经费和活动经费都得自筹。有些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存在“阵地变形”情况。一些公益性文化单位由于没有经费,常常借助经营和出租房屋来交水电费、维修费等,这减少了主营业务的场地,严重影响文化业务的开展。

1.4农村公共义化服务基础设施对群众缺之吸引力。由于文化工作者缺乏,人才不中,加之一些文化工作者自身的水平和资金限制等原因,一些基础设施承载的文化活动要么开展的少,要么缺乏对群众的吸引力,特别是活动过于单一,缺乏创新这一点对吸引群众进行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卡拉OK能够吸引年轻人,但绝大多数村文化大院里没有相应的设备,或者是没有专门管理人员,使年轻人推动兴趣。两样表现的信息资源共享,很多村的国家信息资源共享用的电脑只有一台,根本无法正常满足需要。另一方面,一些文化活动缺少传统文化因素,对农村中的老年人缺少根本的吸引力。而过于传统青少年又不喜欢。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少,文化基础设施很难得到充分利用。

2完善沈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措施

2.1激活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内动力。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既要出钱又要出力。基层需要主抓服务,政府需要出钱投资文化产业,这才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如果只注重基础建设,相关配套的服务跟不上,工作还是不到位。现在沈阳市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推动基层文化的发展,这些问题就需要解决,应该把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内动力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保证基层农民的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得以提高。

2.2增加投入。从沈阳市现在的情况来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最突出的问题是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足。为了适应市场机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该和民间组织共同承担起建设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责任,以实现沈阳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为了促进农村公共文化体系的完善,可以建立“地产与文化千分之一互动”共建机制。以省委、省政府政府为主导,出台相关政策性文件,具体内容为:省、市(县)、乡镇,在做政府性建设工程、房地产开发、建设居民小区的投资总额以及居民购买住房所缴纳契税中提取千分之一的资金用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

2.3扩大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实现图书馆联盟是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图书馆联盟主要是实现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所以,政府应该在数字资源上增加投入,引进人才,促进数字资源平台的开发和建设,借助网络实现数字资源平台的对接,让广大农民读者受益。当然,这需要乡村有网络,有电脑,才能实现数字的共享,才能为农民提供更好地文化服务。这需要一批专业素质比较高的管理人员,建设具有综合服务的文化站,完善现有的文化管理体制,使沈阳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让文化站成为各个乡村娱乐的场所,成为乡村思想道德教育的前沿阵地,进而成为乡镇文化事业发展的平台。

作者:岳红梅 单位:沈阳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数字乡村发展的对策范文2

Abstract: Since entered the "Internet +" era, the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Qianxi'nan Prefecture improves the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in the state, and it is an important task in the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four farm - beautiful countrysid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tent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Qianxi'nan Prefecture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the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经济

Key words: Internet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build;economics

中图分类号:P315.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4-0007-02

0 引言

“互联网+”自2015年被确立为国家战略以来[1],黔西南州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相继推出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战略、“三年会战”、“大电强网”等相关政策,大力推进全州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挥其在全州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和战略性性的作用[2,3,4]。“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分两个层面:一是网络基础设施,主要是指移动通信网络、固定宽度网络、互联网、卫星通信等,二是能力基础设施,主要是指IDC、大数据、CDN、云计算以及与存储等[6],两者互相共同作用。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5,7],目前,黔西南州由于地理条件客观原因,信息化开发不成熟,服务机制不健全,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信息服务缩小城乡差距[7],已经成为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黔西南州发展“大数据”以及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016年计划总投资8亿元,2016年累计完成投资8.7亿元,同比增长24%;市(州)城域网上链带宽达410Gbps;光纤到户(FTTH)覆盖家庭121万户;光缆线路总长度6万公里;3G/LTE基站规模7822个;城市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覆盖规模18.8万户;农村家庭数字电视延伸覆盖4.3万户;高清交互数字电视规模达8.9万户。完成高速3G/4G覆盖670公里;高速公路隧道3G/LTE覆盖54个;高速铁路3G/LTE覆盖60公里。

1.1 电信公司

2016年计划投资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25亿元;光纤到户(FTTH)覆盖家庭规模达32.4万户;光缆线路总长度1.76万公里;3G/LTE基站规模达1501个;城市宽带50M(20%用户)接入能力达20%;农村宽带12M(15%用户)接入能力达11%;农村移动互联网络覆盖行政村比例75%。

1.2 移动公司

2016年计划投资2.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38亿元;光纤到户(FTTH)覆盖家庭规模达61.8万户;光缆线路总长度1.99万公里;3G/LTE基站规模达3600个;城市宽带50M(20%用户)接入能力达19%;农村宽带12M(15%用户)接入能力达14%;农村移动互联网络覆盖行政村比例97%。

1.3 联通公司

2016年计划投资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亿元;光纤到户(FTTH)覆盖家庭规模达26.95万户;光缆线路总长度1.78万公里;3G/LTE基站规模达2721个;城市宽带50M(20%用户)接入能力达19%;农村宽带12M(15%用户)接入能力达14%;农村移动互联网络覆盖行政村比例51%。

1.4 铁塔公司

2016年计划投资2.7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6亿元。

1.5 广电网络公司

2016年计划投资1.5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城市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覆盖规模18.8万户;农村家庭数字电视延伸覆盖4.3万户;高清交互数字电视规模8.9万户。

1.6 多彩贵州“广电云”村村通工程完成情况

2016年计划投资1.4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44亿元;建成光缆5173公里,覆盖905个行政村,新建乡村级机房69个,完成县至乡10G传输平台、州至县波分传输平台的扩容改造。

1.7 小康讯完成情况

2016年计划总投资为21979万元,分别由移动公司和铁塔公司共同投资承建,累计完成投资22513万元,贫困村通信网络覆盖629个。

2 发展数字经济

2.1 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各项基础

一是硬件基A,发展数字经济的前提是具有发达的信息基础设施,黔西南州实施信息基础设施三年会战。二是人才基础,高端人才是黔西南州发展数字经济的最大瓶颈,应加大力度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同时与阿里巴巴等企业合作,专门为黔西南州培养大数据、网络技术、虚拟现实等领域紧缺的技术人才。三是安全基础,安全保障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线,做好黔西南州大数据安全靶场。

2.2 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一是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升级”的工作重点,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推广“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加快出台相关保障措施,搭建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促进工业和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推动产业集群、园区信息化建设,以创建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为契机,搭建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能源化工产业集群服务平台等,推进企业信息化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向产业集群渗透,以工业园区为重点,加快“智慧园区”建设,实现智慧化管理、智能化监控、人性化服务。

3 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当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3.1 面临的困难

①在城镇建设过程中,个别乡镇仍然存在对《贵州省信息基础设施条例》学习不够、认识不够、贯彻不力的现象。如:2016年3月底,义龙试验区修建木咱镇至德卧镇的东峰林大道,在未与义龙通信联建办、安龙县通信运营商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强行拆除通信杆路9公里,损毁光缆27公里,造成木咱镇通信阻断,影响手机用户6000余户,宽带用户700余户,义龙试验区管委会虽已出面协调,但还未得到妥善解决。

②部分单位和企业保护信息基础设施的法律意识还不强。主要是施工方和一些不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部门,造成信息基础设施大面积受损,危害到企业和广大群众利益。

③纵向、横向沟通不畅。通信事故发后,企业未能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报告,导致事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协调和处理。建立健全信息基础设施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行业与行业、行业与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统筹、协调、调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

④网络安全缺乏资金、人才。信息管理在人力、物力、技术等方面都很缺乏,需增加相应的管理技术人才和网络安全资金。州、县行政部门都存在同样的问题,网站维护基本都是外包。

3.2 对策建议

①加大《贵州省信息基础设施条例》宣传贯彻力度,依法保护信息基础设施。通过短信、网站、微博、微信、易信、广播电视媒体、印发宣传资料、张贴标语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的方式多样化进行宣传,提高民众对《条例》的知晓率、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

②加强协调沟通。把黔西南州通信联建办“嵌入式”派驻工信委,一是为工信委做好技术、规划等支撑,将信息基础设施实质性地纳入到城乡建设统筹规划之中,在州人大的监督下,与公检法等联动,优化完善全州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的执法检查机制,加大落实《贵州省信息基础设施条例》的州级执法检查、通报、问责力度,高效推进我州各项信息化建设工作;二是以推进黔西南州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实施为出发点,将落实《贵州省信息基础设施条例》尤其是保护和迁改补偿信息基础设施落实情况纳入到年度考核之中,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创造良好环境;三是按照国家、省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督促联建办加强各通信企业的沟通协调,减少通信设施的重复建设,强化企业共享的规范性,全面清理整治非法共享和共享安全隐患,杜绝非法共享和疏于管理而导致信息基础设施共享安全事故发生,提高资源共建共享率和安全共享率;四是明确责任,出台制度将全州小区、企业单位等室内无线分布系统等室内通信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纳入到小区和企业单位自有预算中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交付,通信运营商负责外部公共区域的通信设施的建设及负责通信接入部分建设和运营管理。

③加强统筹协调,强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会战。在州指挥部的统筹协调下,每个季度召开一次调度分析会,集中统筹解决会战中存在的问题。

④加强财政支持,大力筹措资金。积极争取中央、省级各类专项资金和国家对西部地区符合条件的国家级开发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贴息支持,引进民营企业和社会投资参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4 总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投资增长较为迅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趋势也将增强,从而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对全州建立“大数据”中心呈现出良好势头。目前,市(州)城域网上链带宽达410Gbps;光纤到户(FTTH)覆盖家庭121万户;光缆线路总长度6万公里;3G/LTE基站规模7822个;城市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覆盖规模18.8万户;农村家庭数字电视延伸覆盖4.3万户;高清交互数字电视规模达8.9万户。完成高速3G/4G覆盖670公里;高速公路隧道3G/LTE覆盖54个;高速铁路3G/LTE覆盖60公里。

参考文献:

[1]司文博,鲍宁远.运营商在新r期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讨论[J].世界电信,2016(2):46-49.

[2]胡海波.中国IDC产业发展与监管[J].现代电信科技,2014(11):18-21.

[3]李璐璐.粤西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利用情况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9):171-173.

[4]刘磊,李旭辉.安徽省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其发展战略[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34-35.

[5]朱丹.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8):23-25.

数字乡村发展的对策范文3

关键词:村村通;突显问题;应对政策

我市的乡村广播电视规模建设始于90年代初的“三区”建设和“大庆”建设。1999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实施以来,全市农牧区广播电视建设取得了迅猛发展,在10年时间里,新建(改建)广播电视单收站、收转战、小型有线电视站等广播电视“村村通”站(室)1171座,于2005年全面实现了行政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目标。(1)

2009年起,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利用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技术逐步转向户户通建设。全市广播电视覆盖方式实现了由村到户、覆盖质量由模拟到数字的双飞跃。与此同时,2009年,我市在全区率先开展了广播电视进寺庙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于2011年底全面启动广播影视进寺庙工程,以直播卫星、有线数字、无线数字三种方式实现了全市所有寺庙的广播电视覆盖。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村村通”、“户户通”及广播电视进寺庙工程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村村通”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1 原建广播电视“村村通”站点维护、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1999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施以来拉萨市共建有各类乡村广播电视站(室)1171座,由于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的全面实施,目前,原建站点中只有249座各类站型在运行。机器设备老化且没有定点维修点,操管人员的误工补助太低或及时得不到落实等问题已突显。

2 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和广播电视进寺庙建设项目方面存在的问题

1、交通工具严重缺乏

据调查,基层广电部门用于农牧区和寺庙广播电视设备维护管理的车辆数量少,车况差,有些基层点就根本没有维护车辆,需要维护时只能租车,安全方面得不到保障加之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舍舍通”之后,设备维护管理量大大增加,车辆短缺已严重影响了全市广播电视“户户通”、“舍舍通”工程的维护管理工作。

2、六县县城有线网络严重老化

我市六县县级有线网络自1997年建设以来至今已有18年,期间,各县电视转播台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对有线电视网络进行了线路更换,但是县政府投入资金有限,而各县有线电视收视费资金又不多,所以各县无法解决线路老化问题,目前县城附近干部群众存在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

3、广播电视“户户通” “舍舍通”维护经费紧缺

我市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实施以来,因农牧区电压不稳、雷雨天气频繁以及个别群众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设备烧坏等故障时有发生,需经常性维护管理。目前,新安装调试的户户通设备仍处于设备厂家规定的一年免费维修期内,但从第二年起以及长远考虑,随着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总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已建户户通设备陆续过免费维修期,户户通设备维护资金必将成为影响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成效发挥的重要瓶颈。

3 工程管理严重缺乏技术人员

管理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极为重要的环节,实践证明,农村广播电视网的建设是三分建七分管,工程的后期建设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变成有效通、长期通的保证。(2)

调查中发现,目前各县区广电工作技术人员因退休,工作调整等原因造成广电技术人员缺乏的问题较突出,另外随着设备的不断老化,“户户通”、“舍舍通”设备的维护维修量也在逐渐增大,且广播电视设备属易损消耗机器,在技术含量高的部位自然损坏量增加明显,严重缺乏技术核心人员。

4 提升“村村通”工程的对策

1、对原建广播电视“村村通”站点维护、运行、管理的对策

拉萨地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理环境特殊,海拔高、地域广、交通不便、村落分散,广播电视建设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目前,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前期设备全部由国家投入,但后期的设备维护管理经费,行业渠道无相应配套,造成设备老化。建议:将原建230余座“村村通”广播电视收转站的铁塔改建成调频广播收转站,及时更新设备,并交由当地乡人民政府和村委会管理并使用,同时培训一批广播电视操管人员,每月发放一定的误工费或生活补助,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

2、对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和广播电视进寺庙建设项目的对策

(1)经费方面

建议各级政府将“户户通”、“舍舍通”维护管理经费纳入年度预算中。建议在维修“户户通”、“舍舍通”设备时向农牧民群众和僧尼适当收取设备维修成本费,以缓解维护经费不足并促进他们管理和爱惜设备。

(2)人员、机构方面

由相关主管部门牵头成立地市、县广播电视“户户通”、“舍舍通”维护管理中心、维护队,配置3到5名技术维护管理人员,充分利用目前村组兼职的维护人员,发放一定的管理维护务工补贴。

(3)硬件设施方面

为了巩固广播电视“户户通”“舍舍通”项目建设成果,建议配置性能较好的专用巡查及维护车辆,以保障广播电视户户通及舍舍通安全优质的长期通。

3、转变人才结构、加强人才培训

面对当前广播电视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的状况,建议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人员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对刚参加工作,专业不是广电工程的工作人员选派去内地进行专业培训,激励他们干一行、学一行、学一行、精一行,使他们能成为岗位上的“中流砥柱”。

“村村通”基层工作是全局工作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基础牢固了,才能保障工作的畅通,上级业务部门应加大加强对各县基层广电技术人员特别是设备使用和维修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

参考文献

数字乡村发展的对策范文4

关键词:数字经济;湖南高职教育;商科专业;人才培养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数字经济优势不断凸显,成为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重要推动力。指出,“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离不开大量职业工人和职业技能人才,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不管是生产、流通还是消费环节,将会诞生出更多新的职业和职业技能要求,因此职业教育将会是中国未来高等教育中的两条腿,要持续推动传统职业教育向现代化职业教育转化,为行业和企业供应大量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技能人才。

1湖南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从数字创新要素、数字基础设施、核心数字产业、数字融合应用、数字经济需求、数字政策环境等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中国区域与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年)中指出,湖南在2019年数字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中位列全国第15位。湖南属于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呈现产业集群特点,长沙作为省会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初步形成了“一园五区两山”的产业发展格局。2020年在疫情持续的背景下,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字经济核心技术对湖南数字经济发挥出了巨大作用,湘江鲲鹏首台服务器下线、中国首条“智慧公交”投入使用、“和包支付产业园”的持续发展、长沙高新区互联网企业的上市、5G技术在工程设施等方面的应用、传统零售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获批,使得湖南区域经济转危为机。2020年湖南移动电商、社交新零售、跨境电商、乡村振兴、电商扶贫、网络视频、在线教育、移动办公等细分领域融合创新,逆势上涨。2020年,为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推动湖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湖南省了《湖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但是数字经济在湖南省经济总量中占比依旧相对较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问题主要集中在自主创新能力偏弱、高端复合型人才和应用技能型人才双重短缺等方面。

2数字经济对高职院校商科专业人才的需求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进入新时代,数字贸易快速向前发展,移动电商、跨境电商、农村电商扶贫、社交新零售等行业快速崛起,企业的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对人才的职业技能需求也在不断升级,传统的高职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符合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数字化转型不仅使企业和行业急需稀缺行业的高学历高级人才,也急需经验丰富的职业工人和职业应用型技能人才。因此,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对人才需求更新也是高职院校商科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要认真考虑的问题。高职院校商科不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而是需要把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的数字时代新科技结合起来,转变人才培养思路,以培养具备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人文素养等具有综合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目前在数字经济方面最热门的行业有互联网服务行业、教育和培训行业、农业、传媒行业、移动互联网行业(见表1);而在商科专业方向,互联网/电子商务、贸易/进出口领域招聘需求增长较快,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也是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比2020年第二季度有所下降(见表2);随着出口贸易的逐渐恢复,进出口贸易行业在就业上也受到利好影响,竞争指数相对降低,职位供给比较大,在长沙地区商科方向薪水方面,贸易/进出口行业薪水相对较高(见表3)。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发现,职位供给旺盛的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其竞争压力也是比较大的,体现在企业在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本身求职人员职业素养不匹配的问题,如何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也是高校一直在摸索和研究的课题。

3人才培养瓶颈分析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跨境电商、农村电商扶贫、社交新零售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出现,商科专业人才需求结构也发生变化,同时受疫情持续影响,中美贸易摩擦等各方面压力,2020年大学生就业遭受重大冲击,中小企业校招岗位需求减少,大企业岗位竞争压力激增,导致岗位要求不断升级,不断向名校倾斜,不断向高学历倾斜,出现研究生学历抢占本科生职位、本科生抢占专科生职位的局面,进一步压缩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求职空间,高职院校商科专业人才培养面临巨大瓶颈期。如何为湖南区域经济发展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商科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不断研究的问题。

3.1专业定位偏差。专业定位偏差包括认知性偏差和结构性偏差。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湖南数字经济发展的特性,使得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和标准,但是存在高职院校所开设的商科专业定位不清晰的问题,容易导致学生的专业认知存在偏差,比如国际商务专业学生认为国际商务和国内电子商务类似,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认为营销等同于推销。结构性偏差主要体现在高职商科专业定位及设置结构与企业职业人才需求结构及规模之间的偏差。在数字经济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下,消费模式和销售模式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商科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大有可为,因此,高职院校在商科专业建设方面,应该结合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比如2020年湖南自贸区成立等利好信息,结合本校和企业资源,明确专业定位,为湖南地区经济发展输入应用技能型人才添砖加瓦。

3.2人才培养方式认知偏差。迎合市场需求,追求就业率,过度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忽视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是高职院校容易走入的人才培养极端。高职院校商科专业人才培养应该与社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区分开来,避免陷入重技能轻人文素养的误区,要注重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人文素养的深度融合与综合培养。专业知识是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在课程设置上应从专业对应性、岗位适用性和知识前沿性等方面进行考虑,提高所学知识和岗位需求的匹配度,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实验室建设、学习氛围、教学模式和专业群方面的建设,这些都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对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中国制造2025》报告中提出,高职院校应当向国家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但是当前高职商科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很明显,不利于他们融入企业和社会。如何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教学中,适当融入社会、历史、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艺术、法律、工匠精神等信息,从而全面提升高职商科学生的人文素养,达到商科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为企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也是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深入摸索和研究的问题。

3.3教师队伍培养单一。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也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关键环节。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都是从“高校”到“高校”,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素养较高,职业技能相对缺乏;高职院校引入的高层次人才平时重点也放在了科研能力的培养上,职业技能培养有所忽略,这些问题导致教师队伍培养比较单一和单薄。但是在大数据时代,经济环境瞬息万变,行业和企业也在对用人标准不断进行更新和调整,单纯只追求专业知识授课和科研能力,可能不能为学生提供新鲜的资讯和信息,比如国际商务专业的关务知识,海关每年都会有信息变更,如果教师只守着自己的固定教材认真上课,不去经常与外贸企业交流获取最新信息,所传授的过时的知识对学生也将是无用的。因此,高职院校不仅要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通过创新创业、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也要鼓励和激励高校教师多到企业中去实践学习,多与相关商科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交流和学习,获取最新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也将有助于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

3.4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湖南省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的若干意见,但是具体如何操作及其实施细则条款并没有出台,具体操作细则并不完善。大企业因为人才需求层次不同,一般较少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另外,中小型企业比较注重眼前的利益,缺乏人才培养的长远意识和战略意识,合作意愿和合作主动性不强;同时企业也会担心自己的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担心人才培养成本和人才流失问题。这些瓶颈问题都制约企业不能高质量的参与到高职院校商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中来。

3.5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有待提升。对高职院校商科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环节缺失,将直接体现在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方面。除了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养,部分学生容易出现参与学校组织的校企合作实习主动性不高,学习主动性较差、自律性较差、责任感缺失、不能很好的遵守学校和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等问题。高职院校教师和辅导员应该在平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人文素养宣讲,先成人后成才。

4对策研究

4.1专业定位精准化和动态化。高职商科专业定位应该精准化,在给学生做学前教育和专业宣讲时着重明确学生的职业方向和定位,纠正专业认知偏差。但是根据职业不断变迁的社会现实,专业培养又不能陷入一成不变的困局,要实施动态化的专业定位调整,既要使学生明白所学专业是干什么的,又要考虑学生就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至少考虑3~4年的因为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引发的周期性风险,确保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围绕一个核心内容和方向,在不超出职业方向和定位的范畴内,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学生的学习方向可以根据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和企业用人需求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4.2注重人才培养方式的融合和多样化。高职院校应该根据数字经济背景下湖南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与时俱进的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注重人才培养方式的融合和多样化,培养适合湖南地区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善于根据湖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及时进行高职院校商科专业课程调整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更新,以满足湖南区域经济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商科专业设置应紧跟数字经济发展步伐,深入行业和企业进行调研,通过对商科对应岗位和职业的深入分析,合理调整商科专业设置。

4.3提升教师实践技能水平。高职院校应该加大对提升教师实践技能水平项目的财政投入,鼓励刚出校门的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省培、国培、企业挂职锻炼、参加企业组织的师资“1+X”证书培训,获取行业前沿知识和新动态;鼓励老师带队参加湖南省技能竞赛以及商科行业技能赛项,如互联网+国际贸易赛项、电子商务技能赛项、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技能赛项等等,通过参与技能比赛达到以赛促课、以赛促教的目的,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4.4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积极性。高职院校大力提倡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产学研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通力合作和互相配合。政府层面需要制定和完善能够激励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具体政策和制度,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如政府拨款鼓励企业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中来,企业税收优惠等措施。同时政府联合地方行业协会,鼓励企业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定期举办行业、企业、教师专业知识实操能力培训,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针对学生流失问题,学校可以与企业签订第三方协议,明确“高职院校—企业—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加大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

4.5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人文素养内涵包括法律意识、职业道德、诚信意识、通识教育等内容。高职院校不光要培养商科专业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从商技能,同时也要加强人格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的方向。高职院校应该鼓励教师把人文素养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来,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家、湖南省、行业组织的各项专业技能比赛,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湖南高职院校商科专业人才培养应结合湖南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结合各校发展情况,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教师培养、企业积极性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等方面下功夫,采取适合各校的人才培养路径,为湖南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王博,杨延.职业教育专业定位偏差所致就业风险的应对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8(12):18~23.

[2]吴旻.浙江数字贸易发展的人才瓶颈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20(6):246~248.

数字乡村发展的对策范文5

关键词:农村群众;群众文化;建设标准;措施

1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良好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可以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随着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步伐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多数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步伐远不如农村地区物质文明的发展步伐。为了加快我国新农村的建设脚步,各地区要重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更坚实的精神文化基础。(2)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可以充分挥发农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出大量的农村人才。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农民是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重点,因此地方政府在引导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时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让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文化建筑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思想认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去参加和学习相关文化活动,进而为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贡献;同时,在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部分村民会受到文化建设的感染与教育,主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努力学习的方式进入到各个高校,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另外,在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时,可以促使部分村民认识到自己的长处,然后根据自身情况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为新农村建设作出卓越贡献。(3)大力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有助于先进的理念和思想进入到农村地区,使村民能够利用先进的思想和文化进行耕种与生产,促使相关农产品可以快速投入到市场,这对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不断加快,在农村地区推进群众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还要尽量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这样他们才能慢慢形成较强的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这对推动小康社会的建成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2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群众文化意识淡薄。在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时发现,多数农村居民都存在文化水平不高的情况,由于长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其在思想方面较为落后,对于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不闻不问,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茶余饭后习惯通过打麻将、拉家常等方式来消磨时间,这样就造成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活动无法顺利地推进。长此以往,村民的思想会越来越腐化,越来越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给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2)基层人才缺乏,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落后。目前我国多数农村地区还为建立专业的文化建设工作站,所以在专业的人员方面也存在的严重的不足,这就造成了相关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内容无法全面开展。虽然部分地区已经在农村当中建立了专业的文化建设工作站,但是基层人才严重不足,许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都习惯在大城市工作,很少有人才愿意进入到农村工作,导致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很难开展。另外,个别农村地区已经开展了群众文化建设活动,但是在活动中缺乏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和带头,能够参与到活动的村民非常少。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较差,部分村民为了提高自身的生活品质,只能在平时的学习时间从事一些其他的赚钱活动,无法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到文化建设中。(3)经费投入有限,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缺乏。要想在农村地区顺利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活动,就要投入大量的经费,一旦在建设中出现经费缺乏的情况,势必会导致文化活动很难推进与开展。但是从目前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群众文化活动难以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农村地区没有良好的群众文化基础设施,所以在开展相关群众文化活动时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建设基础设施。但是一些地方由于政府经济紧张,无法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农村原有的建设规划和标准与实际的规划和建设相差甚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其次,由于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相比发展非常缓慢,导致许多投资商和企业不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用来建设农村群众文化基础设施。最后,由于农村资金有限导致许多专业的文化人员愿意投身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最终选择离开农村到城市去发展。(4)基础设施薄弱,群众文化发展阵地流失。由于农村地区发展缓慢,所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与城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而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对基础设施和群众基础有着极高的要求,部分农村只能为文化建设提供简单的场所如文化广场、文化大院以及图书室等,这会严重限制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也不是所有的基础设施在建设完成后就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使用,如部分农村地区的农家书屋基本处在闲置状态,这些书屋平常并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导致许多书籍出现丢失和损坏的情况,甚至在个别农村地区还会出现连书都没有的情况,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5)形式缺乏创新,文化活动开展内容单一。在我国乡村振兴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多数农村地区的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文化活动上存在形式单一内容老套的情况,影响到了农民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不利于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另外,部分农村地区相关基础设施过于落后,农民在参加活动时没有良好的场地,影响到了村民的参与热情和感受,不利于后续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3推进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对策

3.1重视乡村文化振兴,转变传统观念

思想对于一个人的改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通过科学有效的活动来提高农村人员的思想认识,促使更多的文化活动可以在农村中开展。作为地方政府和村委会,要改变以往只重视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中在要求相关村民在活动中多学习一些先进的思想和观念,同时相关部门要制定出相对完善的文化管理制度,确保相关文化活动可以顺利进行与开展。作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要在平时的建设过程中做好日常宣传和引导工作,在宣传时可以在村委会、田间地头以及村民家门口张贴相关宣传资料,同时也可以利用村集体微信群,一些有关文化活动的内容,在必要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可以下拨一部分资金用来鼓励村民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中,对于表现优秀的村民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这样不仅可以推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与落实,还可以确保全体村民应用良好的文化修养,这对日后乡村振兴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2借助乡村人才振兴,培养文化人才

人才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推动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只有构建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使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顺利开展,吸引更多的村民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使村民真正爱上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在满足其精神需求的同时提高农村人员的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这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在乡村人才振兴的背景下,农村和地方政府要重视人才的挖掘与培养。在这过程中,可以采取鼓励人才下乡、人才返乡以及培养当地人才的方式。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要确保每个基础岗位都有专业的人员来管理,同时地方政府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人力定期对这些乡村人员开展培训和教育工作,在年底给予这些基础文化人员一定的物质奖励,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愿意下到基层中开展工作和学习,这既可以推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开展,还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利的帮助。

3.3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开拓投资渠道

在推进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目前我国多数农村都存在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不足和质量较差的情况,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将会限制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开展落实,所以地方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一些高质量的文化基础设施,使农民群众在参加文化活动时可以有良好的活动场地,这对激发农村群众的参与热情有着积极作用。具体按照地方财政部门出台的政策标准进行操作:(1)每年对每个乡村补助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024万元(具体金额按照地区经济条件而定)。(2)专项资金用于信息共享、农家书屋、文艺演出、公益电影放映和体育活动等,所需资金由各级财政共同负担。另外,作为地方政府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农村群众文化设施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可以鼓励社会中的相关企业参与到农村群众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中,通过多渠道融资,不仅可以降低政府的投资压力,还可以确保相关文化基础设施顺利完成。

3.4合理规划设施用地,科学作出决策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能否顺利地开展与进行,与其是否建立了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相关部门在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时要对用地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在用地规划的过程中根据当地村民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切忌在建设过程中不能占用村民的耕地和宅基地,并且在建设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合理,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在建设文化设施时要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行建设,并严格按照相关建设标准,比如对于农村文化广场的建设,要遵循如下标准:①文化广场面积应在500m2左右;②文化广场包括广场(舞台)区、观众区等功能分区;③有健身娱乐器材、垃圾收集箱等设施;④有灯光照明,有电源插座;⑤有不少于一种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年利用率不少于60天(次)。避免在建设中出现形式主义,这样才能使村民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主动配合地方政府和人员开展文化活动,使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朝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3.5注重继承结合发展,创新文化形式

现阶段的文化要想实现健康发展,是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支持与帮助的。所以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首先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积极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然后对一些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要敢于抛弃,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深入挖掘当地优秀的文化,之后再对这些文化进行大力宣传,以确保这些优秀的文化可以得到传承和弘扬。其次,要对当前的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现状进行全面了解,然后结合新时代农村发展情况融入一些全新的元素和理念,积极引入数字化技术,同时也可以对传统的文化内容进行创新。具体要按照如下标准操作:①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②村文化馆要具备综合,图书馆要加强数字化建设。乡镇可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和站(所)整合,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配备专职人员管理。这样才能实现农村群众文化由单一内容向多元化发展,以此在农村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环境。

3.6弘扬先进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农村文化氛围

在农村地区开展群众文化建设时,首先地方政府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并对相关文化活动开展针对性的设计,用实际行动支持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素养渗透在整个文化建设中,确保全体村民能够拥有先进的思想,使其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可以有效抵御不良的文化侵蚀,这对推动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其次对于特色的农村传统文化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建设一些具有地方特点的文化内容,这不仅可以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还可以使一些传统的优秀文化得到发扬,这对提高农村群众的综合素养有着积极作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地区推进群众文化建设,有助于乡村振兴目标的快速完成,因此作为地方政府和部门要重视起来,并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可以加大资金投入、给予政策扶持、引入人才和创新文化内容等,以确保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可以顺利地开展与落实,确保农民群众可以拥有优良的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群众文化研究选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李忠文.浅谈农村群众文化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农家参谋,2021(24):15-16.

[3]罗俊梅,周明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振兴研究——基于“乡风、乡情、乡土、乡贤”视角的思考[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22(02):48-53.

[4]包玲琍.对乡村振兴视角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21(18):19-20.

数字乡村发展的对策范文6

关键词:信息化;城建档案;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信息化下城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城建档案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致使城建档案管理陷入困境。城建档案管理的困境,主要是由于档案管理法制建设不健全、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薄弱和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其具体内容如下:

1、档案管理法制建设不健全

档案管理法制建设不健全,致使城建档案管理工作陷入困境。在城建档案管理中,城建档案执法细则有待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法制建设不健全制约着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2008年1月1日,《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从法律条款上进一步对城建档案工作给予了支持,同时也拓展了城建档案的服务地域,如:城市、乡村都纳入了城建档案的业务范畴,但相应的实施细则尚无进一步修订或完善。另外,城建档案管理的法律意识较低,使得城建档案的行政执法过缓,也造成了档案管理法制建设的不健全。

2、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意识薄弱

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意识薄弱,也是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瓶颈。在城建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说来,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薄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观念亟待转变。在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由于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不足,在城建档案管理实际工作中没有发挥信息化的优势,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城建档案管理的阶段,不利于现代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二是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硬件投入滞后。在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对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投入不足,使得城建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落后。三是城建档案管理的软件系统开发过于缓慢。城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软件系统开发至关重要,当前城建档案管理的软件系统无法满足档案管理人员的需要。

3、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也是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城建档案管理中,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档案收集来源不均衡。总的来说,在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资料的收集管理环节还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在管理权限上,专业部门内部档案收集较多,而外部收集较少,档案资源收集容易存在漏项、空白的地方。另外,在档案资源处理方面,城建档案工作也存在着不规范的地方。盲目收集和没有分类管理,都不同程度地造成城建档案管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因此,优化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二、信息化下城建档案管理的对策

1、意识到位是档案数字信息化管理的前提

城建档案工作人员要树立城建档案信息意识,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应是以人为主体的信息化,归根到底要依靠“人”来推动,同时也是为了促进“人”的更好发展,从而实现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必须到位。城建档案工作人员是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力量,其能动性事关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只有让城建档案工作人员在思想上树立城建档案信息的意识,认识到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城建档案工作人员才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主动关心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事业,认真做好信息化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主动思考社会文献信息系统中各种文献信息的渗透和融合,促使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其他社会信息事业相互结合,共同发展。那么社会城建档案意识在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必然有能动的影响,成为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推动力,提高城建档案信息化技术水平。

2.设备配置是档案数字信息化管理的保障

城建档案数字信息化发展,是推进城建档案管理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有力抓手,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和数字化加工设备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建档案的资源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档案室存放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却因管理方式落后导致利用效率不高,面对使用者的多样化要求,很难高效地开展提供服务。随着信息化设备、技术的广泛应用,档案管理的方式必须跟上信息化的步伐,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配备计算机、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扫描仪、声像防磁柜、微波消毒柜、自动报警器和消防器材,以及各种安全监控等措施软件系统、人员技术等等配套设备来保障,在档案管理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系统软件的操作及推广,建立档案的信息资源操作平台。城建档案管理软件集功能全面、智能、便捷、高效等优点于一身,是疏通信息化建设管理脉络,提高城建档案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在传统纸质档案的管理方式建立在手工操作的基础上,实现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载体分离,而现代电子档案、声像档案的管理,则必须顺应计算机技术、声像技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新形势,才能实现简化立卷、深化检索的目的,使档案实体只作为保管单位进行简易组合,以便于保管、保护和统计,便于作深层次加工、贮存,从而实现档案管理数字信息化。城建档案中心目录及全文的数字化,城建档案信息数据输入是目录中心的基础性工作,对各单位部门每年移交大量的城建档案资料,边整理边输入,从信息源头抓起,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实施纸质城建档案和数字城建档案“双套制”工作模式,避免重复劳动,不但能节约人力和财力,而且也会大大加快了城建档案信息数字化的进程。

3、规范服务模式是档案数字信息化管理的核心

档案服务是档案工作的核心,档案工作通过服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档案事业充满生机与活力。城建档案的数字信息化发展,可以使各项工作更趋于规范化运行,按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形成城建档案数字资源库集群,并通过高速网络及数据互操作技术,将这些数字资源库集群连接起来,建立数字城建档案的数据仓库与交换中心,实现数据共享,更好地为城市建设服务。这些数字化的城建档案信息关乎城市未来的运转,既影响相关决策机构的判断与决策,更会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城建档案的数字信息发展可以使城建档案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更加高效快捷,更能发挥效益。城建档案数字信息化发展有利于城建档案的开发,城建档案的数字化给城建档案信息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为深层次服务提供可能,应当着重把握档案服务模式创新。如何更好地创新服务方式,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新的档案需求和更好满足需求的服务方式。建立档案网页,开展网上利用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网络直接登录城市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信息查询,不仅可以满足用户对查率、查准率的要求、还可以对查询结果可进行显示、排序、转存、打印输出等功能。同时,城建档案数字化还可以支持社会各部门开发专业应用系统或建立其他专业的信息服务平台,如支持城市道路交通智能化、城市环境保护智能化、住宅小区智能化、城市建设管理智能化、城市生态建设或改造虚拟现实等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档案信息服务利用网络化,档案管理工作自动化,档案信息管理法制化。

结束语

城建档案数字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应分阶段、分步骤稳妥实施,重点加强对珍贵、重要、易损和利用频率高的城建档案和现行公开文件的数字化转换工作,逐步实现馆藏纸质档案和照片、录音、录像等档案的数字化,建立数字资源库。实现档案管理历史性的跨越,从而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全社会信息化同步发展,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提供快捷有效的档案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 姚万军.浅析新时期档案的管理、构建及组卷工作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