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安全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焊接安全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焊接安全论文

焊接安全论文范文1

关键词:大立柱,铸件对接,坡口型式,装焊工艺

 

660MN多功能压机立柱为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设计的大型压机的大型铸件,属铸造箱型结构,重量约252吨,外形尺寸分别为2100×2100×13000mm,由于吨位过大,无法实现整体铸造,分顶部、下部两段铸造,然后周边焊接,对接成一体的铸焊件,材质为GS20Mn5N,碳当量CE=0.46~0.6%,可焊性一般。该压机国内少见,由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轧锻分公司承担制造。博士论文,铸件对接。。如下是对该立柱的对接焊方面做相应的研究。

首先,焊接方法采用Ar+CO2气体保护焊和埋弧自动焊两种,焊材分别选用φ1.2ER50-6及φ4.0 H10Mn2,焊剂选用SJ101。由于对接坡口深且截面较复杂,焊缝质量要求高,为全熔透焊缝,技术标准依据JB/T 5000.3-1998,焊后消应力。博士论文,铸件对接。。生产过程中焊接区域需进行预热、层间锤击、焊后缓冷等多项措施。博士论文,铸件对接。。由于焊后立柱整体的平面度、直线度、垂直度均要求控制在±5mm之内,所以特别强调装焊过程的尺寸控制,严格按照工艺执行,具体如下:

一、装配及准备工作

(1)用角磨机清理坡口表面,再次确认坡口表面无缺陷,检查坡口钝边是否符合要求,及时进行修理。;

(2)检查坡口根部的错边量≤2mm,并进行必要调整,根部装δ=20mm

宽度200mm的内衬圈,预留坡口间隙3mm,装配门字形固定板,预热后焊接;

(3)由金工在两段铸件上划出两个方向的中心线并打标记,以便装配时找正。按设计图将两段铸件分别用方钢垫平放置,立柱四个面分别用水平仪测量平面度,用钢丝测量直线度,用吊线的方法测量垂直度,均要求控制在能加工起来的尺寸公差范围内。

(4)断焊点固,隔300mm焊150mm,焊角20mm,焊前需对断焊区域局部预热,预热温度200℃~250℃;

(5)立柱装配完成后(安装翻身起吊用的卡箍),经检验人员复检后方可施焊,两侧焊缝可同时进行;

(6)焊前立柱外侧用远红外线履带加热片配热电耦控温对焊缝区域进行加热,加热温度200℃~250℃,由于部件对接处较厚,需反复加热,用硅酸铝纤维、石棉布扎紧保温,封底前需对坡口根部进行火焰加热,焊接过程丙烷加热立柱内腔,焊后保温缓冷。

图3 立柱截面图

二、焊接及顺序

(1)首先对称左右两侧立焊封底,采用气体保护焊,同时填充至40mm左右,;

(2)平焊封底,采用气体保护焊填充至40mm左右,弯角处、爬坡处封底焊填充40mm左右;

(3)翻身180°平焊封底并填充50mm左右,采用气体保护焊;

(4)封底后采用埋弧自动焊填充,弯角处仍采用气体保护焊;

(5)随后每次翻身90°,埋弧自动焊填充,填充量据实际变形情况定,每翻一周逐渐增加;

(6)焊完进行后热处理,温度控制在250℃-300℃之间,保温6小时以上,之后缓冷至室温;

(7)探伤要求应不低于母材超声波探伤标准。探伤合格后,进炉退火消应力。

注意:焊接过程中要随时测量立柱的整体形状尺寸,随时翻身,严格控制焊接工艺参数,使各条焊缝的热输入基本达到均衡,有效控制变形,层间需用风铲逐层、道锤击清渣,必要时可采用振动均衡应力,焊接过程用煤气火焰边焊边加热,随时检测焊缝区域的层间温度,应控制在200℃-250℃之间。焊剂烘干温度350℃,保温2小时随用随取。焊接过程中翻身要特别注意安全,操作者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执行。铸件腔体内部火焰预热应注意气体使用安全。

焊接安全论文范文2

【关键词】高层建筑 钢结构施工 施工技术 安全措施 建筑施工 钢结构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各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的要求,高层建筑在近几年得到较快发展。在高层建筑中,钢结构具有强度高、材质均匀、重量轻、制造简便、施工快等较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质量,在钢结构体系施工时,要注重通过技术应用,来控制工程质量,确保高层建筑工程的质量符合要求。

二.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强化施工图纸的会审工作,图纸是工程施工的依据,工程开工前,项目监理机构要组织监理人员熟悉工程图纸与项目有关的规范标准、工艺技术条件,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同时,要组织施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检查施工图纸中的“错、漏、碰、缺”。力争把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减少因图纸问题对工程质量、进度的影响。其次是认真审查钢结构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单位全面指导工程实施的技术性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镀、进度。因此,钢结构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查要针对性和重点,主要内容有:①质量保证体系和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②特殊工种的培训合格证和上岗证;③新工艺的应用;④对工程项目的针对性;⑤质量、进度控制的措施和方法;⑥施工计划(工期)的安排。

三. 塔吊的选择、布置及装拆。

塔吊是超高层钢结构工程施工的核心设备,其施工,对塔吊起重能力和幅度要求不像采用附着式塔吊那样苛刻。另外,采用附着塔吊的造价要远高于同类型起重能力稍小的内爬式塔吊。假如工程设计高度为150m,采用附着式塔吊的塔身高度约180m(其中考虑钢结构3层柱12m,吊索4~6m,吊钩滑轮及小车全高4m,安全操作距离2m等),加上地下部分高度共200m,而采用内爬式塔吊的塔身约为40~50m。附着塔吊的租赁成本要大于内爬式塔吊。因此,从经济上考虑,为节约成本,优先选用内爬式塔吊进行钢结构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吊装是钢结构施工的龙头工序,吊装的速度与质量对整个工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钢结构吊装前应根据结构平面和立面形状、结构形式、塔吊的数量和位置、现场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吊装分区与吊装顺序。

在主体钢结构施工中,通过采取“区域吊装”及“一机多吊”技术可以解决工期紧张与工程量大的矛盾,从钢结构施工流程可以看出,各工序问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选择何种测量控制方法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测量精度与进度。在测量施工中,采取“预先控制”与“跟踪校正”相结合,即在吊装前对楼层柱标高及定位进行测定,并对构件进行标线控制,吊装后在柱梁框架形成前将柱子初步校正并及时纠偏,形成单元体后进行最终校正,这样大大减轻了校正难度,并实现了区域施工各工序问良性循环的目标。

四.高层建筑钢结构安装。

流水段划分(立面施工流水)由于高层钢结构制作和吊装的需要,对整个建筑从高度方向须划分若干个节,一般以钢柱的分段作为节的划分依据。 它既具有总体设计的各项结构上的要求, 又有其固有的单体特征。在吊装时,除须保证单节框架本身的刚度外,还须保证自升式塔式起重机(特别是内爬式塔式起重机)在爬升过程中的框架稳定,因此立面施工流水划分必须注意下列条件:(1)塔式起重机的起重性能(起重量、起重半径、起吊高度)应满足流水段内的最重物件的吊装要求。(2)塔式起重机爬升高度能满足下一节流水段的构件起吊高度。(3)每一节流水段内柱的长度应能满足构件制造厂的制作条件和运输堆放条件。每节流水段(每节框架)内标准节框架和特殊节框架的施工。

高层钢结构吊装一般需划分吊装作业区域,吊装按划分的区域,平行顺序同时进行。在吊装第一节钢柱时,应在预埋的地脚螺栓上加设保护套, 以免钢柱就位时碰坏地脚螺栓的丝牙。钢柱吊装前,应预先在地面上把操作挂篮、爬梯等固定在施工需要的柱子部位上。钢柱的吊点在吊耳处,根据钢柱的重量和起重机的起重量, 钢柱的吊装可用双机抬吊或单机吊装。双机抬吊时,钢柱吊离地面后在空中进行回直。单机吊装时需在柱子根部垫以垫木,以回转法起吊,严禁柱根拖地。钢柱就位后,先调整标高,再调整位移,最后调整垂直度。柱子要按规范规定的数值进行校正,标准柱子的垂直偏差应校正到零。当上柱与下柱发生扭转错位时,可在连接上下的耳板处加垫板进行调整。为了控制安装误差,对高层钢结构先确定标准柱。正方形框架取4根转角柱,长方形框架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2时取6柱,多边形框架则取转角柱为标准柱。

钢柱的安装方法:(1)钢柱安装前应对F一节柱的标高与轴线进行复验,发现误差超出规范的,应立即修正。(2)安装前,应在地面把钢爬梯等装在钢柱上,供登高作业用。(3)钢柱工厂加工时应按要求在柱两端设置临时固定用的连接耳板, 上节钢柱对准下节钢柱柱顶中心线后,即用螺栓与连接板做临时固定。待钢柱对接(指电焊)完成,且验收合格后,再将耳板割除。(4)钢柱一般采用两点就位,一点起吊。

五.高层钢结构焊接

焊接高层钢结构具有工期紧、结构复杂、工程量大、质量要求高的特点,而焊接作为钢结构施工的重要工序,其焊接顺序与工艺参数的选择与施焊水平对工程的“安全、优质、高速”的完成影响重大。一般可以采用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完成超厚钢板焊接的施工(最厚可达100mm)。

高层建筑钢结构焊接的主要顺序为:(1)平面内:应从建筑平面中心向四周扩展,采取结构对称、节点对称和全方位对称的顺序焊接。(2)竖向上:L层框架梁压型钢板支托下层框架梁玉型钢板支托中层框架梁压型钢板支托焊接检验(柱--柱焊接可在梁焊接前进行,也可于之后进行)。(3)柱一柱焊接应由两名焊工相对,两面等温、等速对称施焊。(4)柱梁节头的焊接,一般先焊H型钢的下翼缘板,再焊上翼缘板。一根梁的两个端头应先焊一个端头,待其冷却至常温后,再焊另一端。

六. 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安全施工

安全施工是钢结构施工中的重要环节,超高层钢结构施工的特点是高空、悬空作业点多。在施工过程中,高强螺栓较多,这些零件虽小,但如果从高空掉下去,后果可想而知。针对超高层钢结构施工的特点,采取事前与过程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即事先采取防护措施(如防坠板、防坠器、安全梯、缆风绳等),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坚持日安全巡视制度。在吊柱子时外墙设安全网,吊框架梁时架设临时活动式走道,并随框架吊装逐层升高;拧高强螺栓时在梁端挂设吊篮,焊接时搭设操作平台,另外做到及时铺设楼层压型板以确保施工安全。

七.结束语

高层钢结构施工较为复杂,技术要求较高,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要合理制定施工工艺,充分理解节点深化图,能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和情况来选择机械设备,结合不同结构特点,选用合理的焊机工艺,严格控制施工工艺,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余羊庄 高层建筑中钢结构的施工技术 [期刊论文]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2013年2期

[2]李建楠 刍议高层建筑中钢结构的施工技术 [期刊论文] 《中华民居》 -2012年1期

[3]张世军 浅谈高层建筑中钢结构的施工技术 [期刊论文] 《中华民居》 -2012年4期

焊接安全论文范文3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GB1326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5-0013-02

现代焊接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性先进技术,是制造业重要的关键技术,[1]机械制造和金属结构制造行业急需大量的焊接工程高级专门人才。目前,国内对该类人才的培养基本由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以下简称“材料成型”)和焊接技术与工程(以下简称“焊接”)两个专业承担,开设以上两个专业的本科院校上百所。随着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本科院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优势对这两个专业不断地进行改革尝试。为了更好地促进专业改革,本文研究了国内院校“焊接”和“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通过梳理总结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剖析了“焊接”与“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以明晰两个专业的未来发展走向,使培养的专业人才更加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存在的问题[2-5]

根据资料统计,国内多数学校的“材料成型”专业由热加工领域的1~3个原有专业整合形成。整合主要体现在专业基础课方面,而在专业课方面出现了两种培养模式:一是设置专业平台课按专业方向模块培养,主要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依托自身优势设置了铸造、模具和焊接等其中的一到三个;二是实行通才教育。还有一些院校由原机械类专业合并,涵盖热加工领域知识后形成。而目前开设“焊接”专业的院校已达16所,它是继国家保留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并整合为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之后,国内其他高校逐渐从“材料成型”专业分离出来形成的。

通过对众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发现:对于“材料成型”专业,虽然拓宽了基础,但仍存在专业方向模块培养过窄的弊端以及实施通才式教育的缺陷。对于“焊接”专业,因承袭了原有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的培养思路,知识能力结构培养过窄、过深的弊病更加明显。究其原因在于没有从铸、锻、焊、模具和冲压等技术进步,以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对人才需求变化的高度去准确理解这两个专业各自的内涵和外延,缺乏对“焊接”和“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深度解析,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出现了两个专业知识能力体系偏窄、不系统、不完善等现象。对于“材料成型”专业学生来说,戴上了知识大帽子,却成为了能力单一的专才,或能力弱的庸才,或无能力的偏才;而对于“焊接”专业学生来说,则戴上了知识专一的帽子,成为了能力单一、适应性差的窄才。

二、专业依托的学科发展趋势及行业需求分析

材料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先导。[6]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对材料的力、光、电、磁、声及热等特殊性能及其耦合效应的要求,对材料的高强、高韧、耐热、耐磨和耐腐蚀等性能的要求,以及对材料与环境协调性的要求都在日益提高。通过在微结构不同层次上的材料设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新材料开发,复合化、低维化、智能化和结构功能一体化的新材料在生物、信息、能源和生态环境等领域不断涌现。

材料是以一定使用性能和经济价值进入社会应用领域。材料通过加工制成结构件、设备及装备,在冶金、机械、化工、建筑、信息、能源和航天航空等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现代社会大量的需要掌握材料加工技术的人才。

材料加工的范围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大量的新材料的涌现推动了材料加工过程向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和超精密化技术方向迈进。现代材料加工已超越传统冷、热加工的范畴,与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力学、机械学、电学、控制学和计算机科学,以及新型高性能材料的研发有着相互依存和彼此促进的密切联系,并成为再制造工程的关键技术支撑之一。因此,只有掌握多学科交叉知识,并具有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人才,才能满足现代材料加工行业对人才的需要。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主要研究材料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组织与结构形成规律和控制技术。[6]当代材料加工技术和相关工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程问题包括:材料的表面工程、材料的循环利用、材料加工过程模拟及虚拟生产、加工过程及装备的自动智能集成化、材料加工过程的在线检测与质量控制、材料加工的模具和关键设备的设计与改进以及再制造快速成形理论与技术等。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的发展方向是:液态凝固成型、固态塑性成型、粉末成型、材料的净或近净成型等精密成型与处理、维纳加工、多场协同作用下的加工、表面工程、特种和异种材料连接、加工过程的模拟与智能化控制、材料循环再生利用技术,以及针对体积损伤零件及新品零件的三维快速成型技术等。[6]

教育部在20世纪末从铸、锻、焊、模具和冲压等技术发展进步,以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对人才需求变化的高度,为适应21世纪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在材料类专业中设置了“焊接”专业,而在机械类专业中设置了“材料成型”专业。[7]

三、两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分析

了解两个专业的学科门类、专业类以及专业依托的基本学科,准确理解基本学科内涵、专业名称内涵、相关学科以及学科间的联系,对于研究专业人才的培养极为重要。

1.“焊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焊接”专业属于材料类专业,材料类专业的共同特征是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基本学科。该学科研究各类材料的组成及结构、制备合成及加工、物理及化学特性、使役性能及安全、环境影响及保护、再制造特性及方法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制约规律,并研究材料与构件的生产过程及其技术,制成具有一定使用性能和经济价值的材料及构件的学科。[6]“焊接”专业人才培养应体现材料学科与工程学科的基本内涵,并侧重研究焊接结 构件的生产过程及其技术。

焊接技术工程追求优良的宏观性能,但是工程结构的宏观性能与结构材料的微观组织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宏观性能的优劣取决于材料微观组织的状况。从材料连接的微观角度考虑,焊接机理复杂,加热热源、材料成分、母材的组织与性能、焊接应力与变形等因素对焊接质量影响极大,须以实验科学为基础,既重视具体细节问题,又考虑众多影响因素,通过改变材料微观组织来获取优异宏观性能。“焊接”专业是以连接技术为手段、以材料结构为加工对象、以过程控制为质量保证措施、以实现产品制造为目的的工科专业。

因此,“焊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为:培养具备材料科学、力科学、机械科学、电科学、控制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焊接工艺及设备、焊接生产、焊接质量控制与检测、焊接过程自动化控制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工作,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科技人才。

2.“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材料成型”专业属于机械类专业,机械类专业的共同特征是以机械工程为基本学科,该学科主要围绕各种机械产品与装备,开展设计、制造、运行、服务的理论和技术研究。[6]“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应体现机械工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程学科的基本内涵,侧重研究机械产品及装备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技术。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技术是指“材料”成型,而非“构件”成型。它通过控制外部形状和内部组织结构,使材料变成满足使用功能和服役寿命预期要求的各种零部件及成品。材料成型方法采用液态凝固成型、固态塑性成型、粉末成型、材料的净或近净成型等精密成型与处理、材料连接以及三维快速成型技术等。它不仅指成型工艺,而且还要对成型过程实施在线检测与质量控制。“材料成型”专业包含材料的成型设计、成型工艺和成型质量控制。对于设备的电控设计研究则不包含在本专业。

因此,“材料成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为:培养具备机械科学、材料科学、力科学、电科学、控制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材料加工理论、成型工艺及装备、材料成型过程自动控制和先进材料工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组织与管理,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科技人才。

3.两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辨析

“焊接”和“材料成型”专业分别属于两个不同专业类,应以充分体现各自专业类的鲜明特征作为确立各自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石。通过分析“焊接”和“材料成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专业依托的基本学科不同。前者依托材料科学;后者依托机械科学。第二,对相关学科重要性的排序不同。前者相关学科的排序为力科学、机械科学、电科学、控制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后者相关学科的排序为材料科学、力科学、电科学、控制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第三,二者研究的知识领域不同。前者研究焊接工艺及设备、焊接生产、焊接质量控制与检测、焊接过程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后者研究材料加工理论、成型工艺及装备、材料成型过程自动控制和先进材料工程等领域。第四,研究的对象不同。前者研究构件;后者研究机械产品及装备。

虽然两个专业都属于材料加工工程学科范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技术涵盖材料连接技术,但是根据对“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可以看出,“材料成型”专业从机械工程学科的角度出发,侧重培养掌握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技术的人才,而“焊接”专业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角度出发,侧重培养掌握焊接技术与工程的人才。需要指出的是,“材料成型”专业的知识体系应包含焊接核心知识,能力体系应包含焊接应用能力。两个专业对焊接知识能力要求的范围广度和内容深度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可见,“焊接”和“材料成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重大差异。

四、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特色分析

高等本科院校在确立这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在符合高等工程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体现专业类的明显特征,根据自身在全国高校同专业中所处的位置确定专业办学定位,即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为科学研究精英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复合型,还是工程技术应用型。同时还应根据办学历史形成的专业办学优势,例如依托的行业等,并结合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使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出明显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31-40.

[2]邹家生,朱松,郭甜.以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以江苏科技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102-107.

[3]孙凤勤.“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1,11(2):21-24.

[4]常庆明.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2,(5):402-407.

[5]陈拂晓,张柯柯,郭俊卿,等.普通工科院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实践[J].科技咨询,2008,(6):116-117.

[6]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0-137.

焊接安全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中职学生;焊接技能;理论与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8.1

一、注重科学理论教育

加强专业的科学理论知识教育,让学生们了解理论知识对实际操作的指导性,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际操作中的各种问题,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理论知识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实际操作来源于理论基础,尤其是对金属材料的特点、类型、组织结构、热处理知识,以及各类焊接方法,焊接种类,焊接工艺设备应用,焊接条件等等。为提高学生的焊接技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比如,普通碳素结构的钢Q235材料,碳含量低,用手工电弧焊焊接性能较好,常温下在焊接之前和焊接之后都不需要热处理。其抗拉强度在400兆帕级左右,屈服强度大于等于235兆帕,有"等强度,同成分"的理论指导,我们则选用酸性结构钢焊条E4303。焊缝的形状和尺寸,焊接质量和生产率由焊接参数直接影响。

同样,焊条,焊接电流,焊接层数,焊接电压、焊接速度等焊接技术的调整和实际应用都需要理论基础作指导,理论知识为实际操作保驾护航,如果知识一味的加强实训而忽略理论知识,焊接技能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会停滞不前。

当然,在理论教学方面,避免太偏太难,言简意赅,防止打消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老师提出问题,在焊接的过程中,有哪些因素会对我们人身造成伤害?这时候会有学生经过观察后回答,触电,焊接时的弧光刺眼,烟尘,还有四处飞溅的焊渣等。回答的很对,但不够全面,需要指出的是,还有烫伤,焊接过后几分钟后,焊缝处看似与周围颜色一样,但是焊缝处温度和焊渣的温度还是很高,稍不注意,一旦赤手触碰,就会造成烫伤。这样的一种"实践-理论-再实践"过程,就是一个提高的过程。

二、形成良好的"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深入学生内部,与学生一起制作焊接一些简单小工件,对比老师与学生焊接质量,以优秀者为榜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形成良好的相互帮助的学习氛围。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际焊接达到一定的水平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相对优秀的和较差的分为一组,优秀的为师父,较差的为徒弟,师带徒,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提高。让学生自身看到自己的强项和弱项,进行互补,交流经验和学习心得,从而快速提高焊接技能。定期进行小组比赛,以验证成效。

这样整体实力都会得到提升,再根据现在的实力,重新分组,再次提高。

三、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焊接技能竞赛,以赛促学

定期组织开展焊接技能竞赛,并有荣誉和奖品进行激励,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老师评定结果时要公平公正公开,指出学生们焊接过程中的问题及焊接质量,让学生们心服口服。竞赛内容为30%焊接理论考试和70%焊接技能比赛,综合评分。锻炼学生的"四到",即:听到、看到、闻到、摸到。

听到:在焊接过程中,听电弧的燃烧声音,以及击穿熔孔的爆破声,通过声音来判断焊接时的电流大小,判断背面成形的大致情况。

看到:在焊接的过程中,双眼要认真注视着熔池的情况,时刻注意控制熔孔的大小,以及上一个焊点与这一个熔点的重合面大小,焊接缝隙的质量,以及其他外部问题及缺陷。

闻到:在不同的工况下,焊接的过程中,用鼻子闻,判断不同的焦糊味儿来判断,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摸到:焊接之前,用手触摸需要焊接的断面打磨的情况,方便能够更快的完成焊接工作。

灵活运用"四到"基本功,即能打下坚实的焊接基本功,这"四到"的基本功,既是独立的又相互依托。要求学生从实际操作中才能领略各自的奥妙。

四、安全第一,保护自身安全,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在手工焊接过程中,会释放有毒气体、有害粉尘、弧焊的强光辐射,另外,焊条和焊渣较高的温度,会影响人的安全和健康。

安全不只是口号,要印在学生的心里,不懂得保护自身安全的焊工,焊接技术再高超,一旦出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最后都是徒劳。焊接时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保护好眼睛及面部,焊接时戴好面罩,敲打焊渣时,高温的焊渣飞溅到眼内,严重时造成失明。

观看焊接事故视频和安全操作视频,讲解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让学生们从内心意识到严重的后果,留下深刻印象,增强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以后就会在自己焊接过程中,加倍注意。

五、实训为主,理论结合实际,强化实际动手能力

有时候讲解理论知识,同学们难免会觉得枯燥无味,哈欠连天,对纯理论的知识一点不感兴趣,这就需要老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手能力强,不怕吃苦,抗疲劳精神强大,这是中职学生们最明显的优点。注重实用性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有了理论知识的指导,实训环节必不可少,并且是提高学生焊接技能最为重要的环节。将抽象而繁琐的理论应用于实际操作,以形象具体和鲜活生动的事例体现出来,呈现在学生们的眼前,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动手欲望,兴味无穷。建立实训室,学生课上或课外都能够有条件锻炼焊接技能;利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为学生讲解;外出参观工厂工人实际焊接操作,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很难继续提高。

制造问题,让学生们思考为什么,比如:焊接热输入因钢板受热面积过大,整块钢板受热不均匀,最后造成钢板严重变形和角变形,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再讲授应力、变形的理论知识,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并且很好理解。

另外,条件允许,可以与校外企业合作对学生进行实地培训,进行"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给学生一定的工作任务,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完成实习目标,提前接触社会,既能锻炼自己的焊接技能,又能与别人建立团结协作的良好关系,从而能够更加的方便吸收和学习焊接技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结束语:焊接专业的教学,必须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产生求知欲,主动去摸索焊接的技巧和奥秘,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焊接安全论文范文5

关键词 电站锅炉;异种钢焊接接头;应力与寿命分析

中图分类号TK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3-0156-02

0 引言

电站锅炉受热面管子在火电机慢慢朝着大容量、高参数发展后,要求电站锅炉的用钢必须达到高性能要求,也就是说当金属壁周围环境的温度高于580℃时,我们选择耐热钢主要依靠蠕变强度和抗氧化性能两个指标,例如较好的奥氏体、马氏体耐热钢(TP347H,TP304H,T91);相反的,如果金属壁周围温度低于580℃时,为了降低经济花费,一般选用铬钼低合金耐热钢,所以在遇到受热面管子进行连接时,不同的材料需要相互焊接会出现不少的问题。

1 异种钢焊接接头早期失效特征及判据

1.1 焊缝近熔合线部位的马氏体组织[1]

据有关试验数据给出的信息,位置固定的异种钢焊接接头的蠕变断裂很少,要么在焊接热影响区断裂,在母材以及在熔合线上发生断裂的也不少,通常断裂位于铁素体钢一侧居多。因为较大合金元素通常与焊缝近熔合线区域有联系,这就导致有浓度梯度,近熔合线的焊缝,由于相对复杂的一侧存在于珠光体耐热钢上,马氏体过渡带、富马氏体的混合组织通常也会夹带在其中。

1.2 异种钢接头的热应力[3]

由于不同的不锈钢以及不同的低合金耐热钢它们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奥氏体不锈钢一般比铬一钼钢的线膨胀系数大30~50%。因此大部分异种钢接头破坏的原因之一是在高温时异种钢接头的熔合区存在热应力。由于奥氏体钢的导热系数较低,热膨胀系数较大,因此在焊接热循环、焊后热处理以及运行中的加热与冷却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快速加热与冷却时,焊接的接头处会产生出较大的热应力,故在该温度下材料的蠕变强度小于热应力时,它就会跟工作应力相互叠加到焊接接头,从而导致接头的蠕变断裂。

1.3 蠕变断裂强度

蠕变断裂Rr-tr试验数据表明,由于等温线经验公式为t=AR-B,故金属材料的蠕变断裂强度按该公式以及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和对数变换,通过线性回归方程Y=A+BX计算出试验点,最后将试验点在双对数直角坐标系上表示出来,从而可以预测出蠕变断裂强度的时间可以达到10万个小时。

1.4 典型的寿命评估方法

1.4.1 修正的函数法:

1998年10月电力工业部颁布了“火电厂超期服役机组受命评估技术准则”,标准号DL/T654一1998,该准则评估了过热器管和再热器管道的安全性以及用修正的法对剩余寿命作出评估,这也为高温条件下的再热器管和高温条件下过热器管的监督运行的重要依据。

1.4.2 L―M参数法:

L一M参数法是一种模拟在高温条件下的爆管过程,它克服了在实际温度、实验温度不同时直线外推方法预估和测量寿命时间的弱势,因此转折点会更早产生,L一M参数法预测结果比其他方法更准,比如等温线法,各国学者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都采用这种方法。

1.4.3 持久强度外推法:

持久强度外推法从理论上介绍了断裂时间与应力的相互关系,高温部件的寿命估算用此方法后,进一步用实验来拟合A、m值,在使用持久强度外推法蠕变寿命时,应力的敏感性大。

2 异种钢接头高温高压状态下长期运行蠕变断裂机理

1)焊接因素:焊缝金属界面、焊缝、热影响区等几个区域组成了焊接接头。由于焊缝要经历熔化、结晶和热循环等一系列过程,因此焊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冶金过程。由于焊接热循环是一个特殊的热处理过程,它具有具有加热、冷却速度快,熔池体积小,最高加热温度高,热源是移动热源,温度梯度大等特点。特别是在焊接时,熔池化学冶金过程反应不平衡发生很正常,电弧烧损、母材稀释也时有发生,金属先加热,再熔化结晶,之后转变不平衡合金元素,这个流程是热过程,反映出热影响区金属的固态相变。因此这些小区域的金属组织、合金成分产生不小的改变,接头各区域变化更大的组织性能体现在电站炉异种钢焊接中。

2)应力因素:接头失效断裂的外因是接头承受的应力,温度应力、焊接应力、介质应力是接头在运行状态下承受的三种应力。几种钢的线胀系数差异见表1。

表1试验钢种及焊材的线膨胀系数

由上表所知,要想获得质量良好的异种钢焊接接头,在不同的铁素体之间的焊接中,低匹配或者中匹配焊接材料是最佳选择;由于两者含合金比例相差很远,TP347H+R102中的焊接Cr相差的含量为17%,R102侧含量差高于7%~17%,焊缝中的Cr含量差也超过上述比例,用Fe基或Ni基焊材都有上述情况出现。碳迁移程度可以看出很大,在熔合区,界面性能严重恶化,蠕变的强度下降,蠕变塑性趋近于0。所以早期失效倾向在上述异种钢焊接接头中发生严重;由于两者都是高合金钢范畴,TP347+T91的焊接合金面临情况变化不太大,9%~10%的Cr含量相差量,即使是替换成Fe基,或者Ni基焊材。因为Cr合金对焊缝的稀释作用,焊缝金属中,Cr含量大于10%,小于19%,对于T91,Cr碳化物的形成由TP347中都有的Ti和Nb被有效的阻止,这两种元素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让合金元素强化组织再固溶,铁素体基体是固溶的有效地方,而且Ni能很好地组织碳迁移,脱碳层相对减少,从而让焊缝铁素体侧是非碳化物元素,拥有不错的蠕变强度和塑性,界面性能变好。

3结论

由机理探讨和实验数据比较,在600℃以上,几种异种钢焊接接头的早期失效倾向能用焊接接头蠕变断裂特性能来给出结果。采用热输入TIG脉冲焊机集中焊接时,由于异种钢焊接接头会发生高温蠕变断裂,高温度低应力脆性开裂属于其范畴,孔穴型蠕变断裂的形成机理不难解释,应该是与其断裂机理一致,如果焊接的热处理工艺合理,高温寿命主要取决于焊材匹配,才能获得常规检验合格的异种钢焊接接头。

参考文献

焊接安全论文范文6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施工;质量控制;问题;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对建筑工程电气施工常见问题的预防对提升建筑质量、保障建设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其也是影响建筑安全性能的重要冈素之一,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对一个项目施工时候,通过对施工各个阶段和整体项目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预防,依据项目在不同阶段的施工要点做出科学合理的指导,促进整体项目质量的提升。但是,由于建筑工程电气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受到人员施工,材料设备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加上对质量的评判缺乏一定的严格明确指标,质量管理过程变得更加庞大而复杂,只有不断的分析易出现的问题的原因,并及时的提出预防措施,实施对工程各个环节的技术控制,才能保证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顺利进行,让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远。

二.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存在的问题

1.施工方资质及其承包

有部分工程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工程不按正规建设程序办事,私雇资质等级不符合要求的设计人员及施工单位甚至是个人进行设计或承包,受其技术水平的限制,致使一些安装工程达不到规定指标的要求。

此外,对于住宅区、大中型厂房、综合建筑物等的变配电房电气安装工程或柴油发电机安装工程,由于业主另行发包和总承包单位的分包,使大部分工程由另外的施工单位进行安装。由于某些工程存在监理,监督不到位等现象,造成竣工验收时现场存在问题较多,许多工程所提供的竣工资料无法满足要求等。

2. 主要电气设备和材料质量问题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个别厂商试图通过降低产品质量来谋取利润,例如,电缆的抗腐蚀性差、耐压耐温性差、绝缘电阻小;导线的电阻率高、熔点低、绝缘性差、温度系数大等。开关、插座导电值与标称值不符,导电金属片弹性差,接触不良,易发热,达不到安全要求,塑料产品阻燃低、耐温、安全性能差等。

3.等电位系统未做电位联接

等电位系统必须联接良好才能保证建筑内的所有导体处于零电位状态,使人身免受受电击伤害。日常施工中,有部分施工人员错误地认为这些管道都自然接地,电位联接无关紧要。一旦与带电体接触就将对人身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4.导管敷设时未严格按图施工留下诸多隐患

由于施工人员在敷设导管时未认真看图,导致很多隐患。例如,穿线施工作业中常容易出现导管细、导线多的现象,造成管内空间余量小,散热面不够,加快了导线绝缘层老化速度,降低使用寿命,难以补救。

5.避雷系统引下线部分的质量问题

避雷系统对楼房尤其是南方地区的高层建筑的保护作用非常重要。在避雷系统安装施工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部位是引下线部分,设计人员在轻型彩钢屋面板上设置镀锌钢筋作为避雷网时,避雷接地极测试点说明不妥(防雷接地极和避雷网施工中,焊接不符合要求;接地极电阻测试点设置不符合要求等。

三.常见问题的预防措施

1.电气安装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种,为保证施工质量,监理部门应协助业主认真审查承包和分包单位的资质!并提出审查意见,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选择施工单位。

2. 电气设备、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保管员应协同监理工程师首先检查货场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核对设备、材料型号规格、性能参数等是否与设计一致。清点说明书、合格证、零配件等,进行外观检查,做好开箱记录并妥善保管;主要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等。 对材料质量有怀疑时,应现场封样并及时送至当地有资质的检测部门进行检验,合格后方能进入现场投入使用。

3.强弱电线路及管道的敷设:首先要做到以图纸为主,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管线规格、型号及敷设方式进行施工,要注意的是人防、设备层、楼梯间等处的暗管敷设,以及墙壁开关,插座管路,无吊顶房间处管路,电源进户保护管和电信入口保护管的敷设。其次是电缆桥架和金属线槽的安装,最后是线路管线的防腐等保护,确保线路的安全通畅。线路敷设中有几个重要细节:

(1)对于有吊顶的房间,要做好吊顶内跨接地线的焊接和防腐,消防报警线路和电话通信系统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布设。

(2)电缆桥架和金属线槽安装要做到横平竖直,支点间距符合要求。

(3)按照施工规范要求,零线,相线,保护接地线的颜色要加以区分(通常相线为红,绿,黄等色,零线为蓝色,接地线为黄绿双色线)。

(4)穿线完毕后要对线路做绝缘检测(选用500 V,0~500 MΩ的兆欧表测量,照明线路绝缘电阻不小于0.5 MΩ,动力线路绝缘电阻不小于1 MΩ)。

4. 新建工程应尽可能利用建筑物金

电气施工中接地包含了防雷接地,电气设施保护及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以及电气设备工作接地三个方面,首先要保证接地底板之间的贯通,以及柱与底板焊接的牢靠性,同时要做好接地电阻的测量,如果接地电阻值过大,需要增加人工接地极,以减小接地电阻值。属导体作为防雷装置,利用建筑物内钢筋作为防雷装置更安全;可靠和美观,因它们在建筑施工中已连接成一个整体,这就自然形成了法拉第笼,能更好地平衡室内电位,获得良好的均压效果,从而更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内的设备和人身安全.

四.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崛起,并逐步渗入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生产的各个角落中来,不仅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对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条件,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是整个建筑行业的灵魂,不仅密切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连接在一起,而且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是否稳定,因此,如何加强对建筑工程电气施工的质量管理控制,是所有建筑行业工作人员必须深刻思考探索的问题,我国建筑行业正处速发展的时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依旧有着许多缺陷需要理性面对。

参考文献:

[1] 刘士发 浅谈住宅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存在的问题与预防措施 [期刊论文]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年13期

[2] 冯联伟 浅谈住宅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存在的问题与预防措施 [期刊论文] 《广东科技》 -2007年8期

[3] 党景荣 建筑电气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期刊论文] 《科技创业家》 -2011年12期

[4] 杨建文 浅析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常见问题与预防 [期刊论文] 《科技资讯》 -2008年13期

[5] 于纪丽 建筑电气安装环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期刊论文]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年24期

[6] 梁家雄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问题面面观[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