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健康教育学学习心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健康教育学学习心得范文1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教育部针对目前我国学生课业负担重、心理压力大的状况,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与研究方案,突出“健康第一”的思想。其目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来吸引学生,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运动中去,并在运动中掌握锻炼的方法。达到自我放松、自我调节,消除心理障碍的目的。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历程中身心发展充满生机的一个最宝贵的阶段。这个阶段,心理的表现往往比成人更为敏感、情绪状态较为紊乱,再加上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在体育课上往往出现反常情绪,形成心理障碍。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活动,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找出学生产生异常情绪的原因。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一、体育课常见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1.焦虑紧张心理
焦虑是一种发作性或持续性出现的焦虑、紧张、恐慌、担忧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的唤醒水平的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学生在学习中。由于对自己的运动能力产生怀疑,就会出现这种现象。如在支撑跳跃教学中,大部分同学跃跃欲试,争先恐后,而总有一部分同学提心吊胆,害怕完不成动作被同学嘲笑,造成练习中身体放不开。动作变形,越发紧张恐惧,产生焦虑情绪。这部分学生一般性格比较内向,过分关注自己,由于自身条件(如身材矮小、过胖)而产生自卑,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甚至害怕上体育课。
2.抑郁悲观心理
抑郁是指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症状。青少年的抑郁一般是因挫折而产生的情绪上的抑郁。在球类教学中常发现,一部分学生因紧张气氛而动作变形失去得分机会导致丧失信心,产生抑郁悲观心理。这部分学生一般是抑郁质的,表现为多愁善感,一旦受挫折,就表现出苦闷、悲观的情绪,对学习失去兴趣。
3.对立逆反心理
学生对立逆反心理主要表现在学生对抗教师的言行,甚至拒绝接受老师的教育。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情绪正处于不稳定时期,教师过于严厉地训斥体罚学生,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引起学生的不满和反感,对立情绪迅速、强烈地表现出来,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产生心理障碍。
4.孤独自卑心理
这类学生大多对自己缺乏信心,却又不能忍受失败,总怕被同学们看不起,害怕被人嘲笑,因此不热心集体活动,产生自卑心理。这种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处理同学之间关系,把个人得失看得太重。对成绩好的同学充满敌意,缺少朋友,受到其他同学的冷淡,久而久之,产生孤独自闭的现象。
二、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
1.培养主体意识,增强自信心
焦虑只是情绪的变量,它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主要还取决于认知变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适宜焦虑水平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启发学生全面认识和对待各种问题。多鼓励和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有利因素和潜力,使启发式教法与创造性学法有机统一,在内容上强调发现学习,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在形式上强调“过程自主”,多为学生提供获得成功体验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从自我肯定中得到满足,在轻松的气氛中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进行体育锻炼,并在运动中增强自我意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2.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的个性差异很大,有的性格孤僻,有的爱出风头,自由散漫,但其自尊心却都特别强。面对这部分学生,老师要信任、尊重他们,采取真诚、严肃、认真的态度,去感染他们。当他们遇到挫折,情绪低落时,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精神饱满、热情洋溢的姿态出现在课堂t,用自己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对学生表现出真诚无私的爱,使学生感到无限的温暖,从而消除他们的消极情绪,提高士气,活跃气氛。对表现突出的学生,采取鼓励性评价,使其获得心理满足,对有违常规的学生严禁使用带有侮辱性的评价,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们感到批评是善意的,在心中产生“波纹效应”,精神上受到巨大鼓舞,从而保持乐观、愉快的学习情绪。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充满信心,能大大地减少学生对立情绪的产生,消除紧张对立的心理。
3.精选教材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学学习心得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体育教学
[作者简介]冯守东(1965-),男,河南淮阳人,河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河南开封475001)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076-02
伴随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趋于严重,其引发的负面效应愈加成为高校、政府和社会公众都关心的议题。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人才,而追求个人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则是高校实现育人目标的基本前提和要求。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高校培养全方位人才的必要手段。然而,心理教育存在复杂性和综合性特征,不能仅仅依赖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达到教育目标。本研究认为,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心理健康是对人的心理精神状态良好的基本描述。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是相对的概念,但又不仅仅指没有心理疾病,而强调对环境和自我有积极主动的认知和接纳。国内学者张声远概况了三个心理健康的标准,即“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控制自己”,这十二个字的标准较好地体现出对心理健康状态的不同维度的要求。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各种压力源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现状已经不容忽视,有相当数量的在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的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有关资料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人数已达30%,在总休学、退学人数中有50%是因为心理疾病的缘故。这些心理疾病或者亚健康状态表现为以下问题:一是大学生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缺乏对自我的合理认知,一些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生理特征、经济条件等而具有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而还有部分大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或者既往学习成绩较好而具有天然的优越感,难以同其他同学相处;二是大学生难以有效地认识社会,当前经济社会的转型期,一些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不良思潮从社会吹入校园,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形成了畸形的社会生存观念,将坏风气和不良习惯带入校园,容易引起与他人的冲突;三是大学生难以有力控制自我,自控能力的降低对于大学生的学业维持已经成为了关键障碍。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传销、赌博、恋爱等无法自拔,难以控制好自身的行为,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心理问题的积累往往会在特定情境和条件下引发各种冲突和意外后果,给当事人造成各种难以挽回的伤害。可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二、高校体育教学的心理健康功能分析
体育活动对于心理健康具有潜在的正向功能,这已经为国内外的研究所证明。1986年美国学者R.K.Dishman根据1750名医生的资料整理发现体育活动对抑郁症的疗效达85%,对焦虑症的疗效达60%。国内的心理工作者也研究比较了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价值和意义,如杨昭宁通过对大学生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进行16PF的数据差异比较,发现大学生运动员更具有高乐观性、高敢为性、高幻想性、高稳定性等积极人格特质,指出体育对心理有保健作用,运动能促进心理健康,提高适应能力,增进个性完善。对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言,高校体育教学课堂也可以发挥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为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发挥作用。
1.体育教学课程通过强身健体,实现由身到心的锻炼与防护。高校的体育教学是一种双重过程的实现,既是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即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过程,也是育人、育心包括使学生在情感上获得愉悦和快乐体验的过程。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可以促使大学生获得强健身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升其自我锻炼的技能以及身体素质的不断优化;而身体与精神的健康是高度关联的,获得优越的身体条件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形成积极心理健康状况的前提,各种体育运动强身健体、陶冶情操,能够为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
2.体育教学能够帮助大学生的调整情绪和缓解心理压力,具有重要预防功能。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糟糕的情绪能够显示出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疾病化的可能倾向。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各种表情、行为等外在表现,是其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一些不良情绪,察觉其不正常的心理活动。同时相关研究已经表明体育锻炼具有减轻、缓解、转移和治疗某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功能,能够使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宣泄。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安排一些富于娱乐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能使参与的学生转移情感,忘却烦恼,体验到运动带来的快乐,提高自信心。
3.体育教学能够增加人际互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提升集体归属感和抗挫折心理。由于各种社会和家庭方面的成因,导致当前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校园的生活中出现各种人际交往障碍,缺乏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等,由此形成孤僻、自闭、抑郁等诸多心理问题,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部分学生尽管身在集体之中,与人为伴,但内心却十分孤独。有因觅不到知己而焦急的,有为不被理解接受而烦恼的,有敞开心扉对待别人却又抱怨别人忽视自己的。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个集体内的同学在各种团队性的体育活动中能够面对面地相互交往、进行团队合作和互助,这些身体锻炼中的健康互动能够帮助大学生找回团队和集体的归属感受,形成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也能够帮助大学生打开心扉,解决人际交往中的不适合障碍。
4.体育运动还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自我认知,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不断完善自我。“自我”是一个心理学意义上的概念,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其中,身体层面的良好“自我”有助于增进精神层面上的健康“自我”。相关研究表明,肌肉力量与情绪稳定性、自信心、外向性格和身体自尊呈正相关,且力量训练的增强会使个体的自我意识显著增强。体育教学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强烈的实践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大学生会表现出较强的主体意识,会在精神自我与身体自我的不断互动中、在主观评价的自我与他人感受的自我的不断激荡回应当中,获得相应的、综合的、多方面的感受和评价,从而更好、更客观地塑造正确的自我。
值得注意的是,体育教学不仅能够预防疾病,甚至还可以发挥心理治疗的作用。事实上,有学者认为,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运用自我说服、自我鼓励等方法,使其消极情绪状态得以合理地宣泄,从而激发兴趣、热情,保持心理和谐与平衡。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尽管体育教学在客观上具有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但如果高校在体育教学课程设置中缺乏对心理健康教学方面功能的重视,就很难真正让体育教学发挥更好的作用。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1.应当确立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教学理念。理念是实践的先导,只有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正向功能,才能为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奠定基础。这种教学理念必须在学校层面建立起来,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内容与方式等设计中,应当积极考虑相关内容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积极向具有良好心理功能的教学内容倾斜。体育是将躯体和心智统一起来的最容易调控、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是体育锻炼、健身、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应当加强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相关研究,发现更为优良的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内容设计方案,实现其心理健康教学功能的最大化。
2.应当加强对体育教学师资的相关培训力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没有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就难以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功能。对于心理疾病的预防,需要体育老师成为“探测器”,敏锐发现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绪、性格和心态问题,帮助出现心理问题苗头的大学生发现症结之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和疾病预防;对于出现心理问题的同学,需要体育老师成为“咨询师”,能够从体育运动、身体调养等方面给出相关的知识和建议。因此,体育教学的关键是要加大师资培训的科学化力度,要使得体育教学的老师具备较为丰富和先进的心理学知识,尤其注重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科学联系。
3.应当使用各种教学工具和技巧,提升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涵。不同年龄、性别、专业和地域的大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层面都有着因人而异的丰富体验,体育教学应当根据不同同学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着重对心理问题和情绪状态问题明显的同学形成聚焦,帮助他们检验自身的问题和困境,这就要求体育教学中应当融入各种具有心理学内涵和趣味的游戏、活动等,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形成不同的教学方案。例如,对待部分容易急躁、情绪容易冲动的大学生可采用下棋、慢跑、太极拳等缓慢持久的运动项目来进行干预;遇事容易紧张的学生应鼓励参加像篮球、足球、排球等公开的、激烈的体育竞赛或竞技性强的游戏,因为比赛的紧张激烈感能够对紧张心态形成有效地锻炼;如果学生性格孤僻,则可选择篮球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通过团队式互动的频繁刺激,可以慢慢地改变孤僻习性,形成良性的人际交往。
4.应对教学效果建立积极的评价反馈机制,以此为动力不断修正和提升体育教学质量。要想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在体育教学中真正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就不仅需要动员教师发挥作用,更根本的还在于在教学活动中,能够不断促使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面对面的积极互动。这就需要从教学绩效方面着手,通过教学质量的绩效评价和考核来形成对体育教学不断改进的根本激励。体育学习的评价具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往往以外显行为技能作为评价指标,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学习成效容易显现的特点,对每次体育课程都提出明确的质与量方面的要求,并及时运用同步反馈信息进行评价,以此形成教学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反馈循环,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变施教因素,调节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减少负面情绪的危害,积极促进正面情绪的提升,从而积极发挥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杨雨丰.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经济发展导刊,2008(16).
[3]庄静.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36).
健康教育学学习心得范文3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健康教育学学习心得范文4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老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教师,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
教师教育工作内容包括发展性教育与补救性教育两项重要内容。发展性教育主要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进行培养促进,补救性教育则主要是对心理处于不良状态或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帮助,使之恢复正常状态。我们不能够等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才开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样就顾此失彼,得不偿失。我们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方面,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好和谐平等的集体,让每一个孩子能够生活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环境之中。
二、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校园的教育教学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
创设和谐、宜人、优美、安全、舒适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地成长。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健全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实施心理教育,利用学校的隐性课程校园文化,把这无声的教育与有声教育相结合。如设立心理教育专题板报,成立心理教育校刊,开设心理图书阅览室,开展心理专题手抄报等做法,可营造一种浓厚的心理教育氛围,起渗透性、暗示性的作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心理教育。
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自我。
三、心理健康教育伴我成长
俗语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教育只有真正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才能够取得最大的效益。学习的过程就是大脑活动的过程,孩子们的一切感知都是通过人的各种系统反映给大脑,大脑再指挥人体器官进行各种行为。教育工作者要能够让孩子们乐于学习,要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孩子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达到自愿学习,自主学习的状态,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快乐,老师教得轻松。
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己经不再是主体作用,而是引导主体孩子们的作用,是主体的服务者。孩子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各式各样,学习也千姿百态,这就意味着教师要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即因材施教。学习的类型各异,有的先天性能优越,有的天生不尽人意。这就注定了教育工作中要作两项工作:一是心理健康素质培养,主要是教育与培养个体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学业事业成功。二是健康心理维护,主要是使个体形成并维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从而能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发展。
健康教育学学习心得范文5
关键词:案例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硕士;教学模式
一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中案例教学模式的开展
心理健康专业硕士教育近几年发展较快,一些地方师范院校凭借师范教育的心理学类课程的班底,相继增设心理健康教育硕士专业并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但由此产生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也日渐突显。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教学上往往不能突破长期习惯的传统惯例,仍然延续局限于教室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科中心教学模式。其实早在2009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曾经强调指出,教学内容上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方法上要重视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为此各校心理健康教育硕士的培养上都做出了一些改革与尝试,特别是积极实施案例教学改革。国外的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但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发展时间短,培养经验不足,以及案例教学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加上不同的人对其理解上的差异、教学管理改革滞后等所带来的负面制约作用,这些改革与探索的效果多半不甚理想。
二案例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的适合性
案例教学是在模拟实践领域中实际问题情境,通过比较分析、讨论、交流互动和探索尝试等方法,学习者获得融合性知识,并提高实际职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2]。最初并不是直接产生某一个学习理论,而是产生于教学实践。1880年,哈佛大学率先开发了案例分析法(CaseAnalysisMethod),后由哈弗商学院用于高级管理精英的培训。这是最早实际运用案例组织教学的例子。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才有人将其运用在教师培养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上。所谓“案例”,就是对实际情境的一个描述,它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是一个事件,包含内容、过程、性质还有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作为教学的“案例”,不同于教师的举例,它一般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复杂性、整体性等特征。教学中,案例的作用是能够对知识进行重新组织。建构主义认为,认识隐含在情境中,人的理解是对情境自我建构的结果。传统教学中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按照词语逻辑关系、理论意义、以一种良好的结构预先组织好的,这与真实的现实情境所隐含的知识完全不同。这也是为什么经常我们在学校中学会的知识却难以在现实中用来解决实际问题[3,4]。与其它教育硕士专业相比,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是最适合也最应该采用案例教学模式的,其培养目标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系统的专业知识没有绝对要求。而且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实际工作本就经常性面对一些特殊情境,其整个教学活动并不绝对依从于课程的内容体系,而是要根据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随时调整并做出决策。
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实施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中开展案例教学改革,既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也有着实际的客观需要[5]。但是经过一段实行之后,往往感到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难以认定;似乎教学改革的效果也没有象预想的那么突出,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对案例教学的理解。在案例教学的实际运用中,存在着简单化庸俗化的理解,认为案例教学就是举例子,顶多就是多联系实际。其实案例体现的是实际职业情境,它是为整个人才培养服务的,而不是为个别教案服务的。案例教学要求,教学要从案例出多发,以情境问题为锚点来组织知识教学,打破原有以概念或理论意义来组织的知识体系,而不是简单按照传统教材内容的顺序。在理论与实践这一维度之间,案例教学可以有多种程度、性质和类型。第二,案例教学中案例来源。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依据,又是教学的有效组织者。有人认为,案例教学开始于案例形成之后。这种观念指导下,往往会把案例绝对化,要先把案例编写好,甚至购买现成的案例。这种案例教学属于简缩版的案例教学,将案例视为教学的唯一指针,隔离了与实践的关系,最终重蹈传统教学的覆辙。案例教学的全部过程必须包括案例形成,具体案例形成过程又包括案例的识别、体验、描述、概括等。案例与案例库要开放地、动态地始终保持与实际情境的联系[6]。第三,案例教学中教师教学理论素质与教学实践能力。实施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理论素养,和精湛的教学实践能力。案例教学远不是一个教学方法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理论上思想观念的问题。它要求教师对案例教学有深刻的理解,能够抓住案例教学的精髓,综合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方法,比对比分析、讨论交流、团体合作和尝试探索等。不存在单纯的案例教学的方法,它更应该称作一种教学模式。第四,学校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学校有关教学管理制度对案例教学的支持性,是否合理配套,也是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与案例教学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很多,比如,已经形成的人才培养方案、教育硕士教育实习见习制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教师业绩考核制度和学生课程考核的有关规定等。
健康教育学学习心得范文6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心理健康 教育方法 措施
近年来;我国中职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逐渐展现出来,社会对于技能人才的高需求使中职教育呈现出勃勃生机。而高节奏、高风险、高竞争、高压力的社会发展变化也对中职学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教育突出强调人格的全面发展,不仅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注重学生的情感、兴趣、态度、需要、信念等情感目标的实现,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稳定的情绪及调控能力,完善的意志品质及承受挫折的能力,完善的个性特征及创造能力等心理品质,以满足企业对中职人才的全方位要求。中职学生从初中而来,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和复杂的社会竞争环境,往往在心理上产生诸多心理困惑问题,因此,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更为迫切。
我校是典型的农村特色学校,学生全部是农村孩子,社会环境的影响甚大,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存在个性偏差、厌学、网隐、早恋、逆反心理严重等心理问题。因此,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得不重视起来。
造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来自社会影响、家庭环境、教师的教育方法和中职生自身等因素:
1、社会影响。社会上种种不良因素的干扰以及人们对中职生的偏见,使得中职生出现了许多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
2、家庭影响。家庭教育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些家长文化素质较低,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或家庭关系紧张,缺少温暖和爱,使学生性格畸变。而溺爱造成的危害则日趋严重,更成为一个重要因素。
3、学校教育不当。除了中职教育体制不能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普遍存在以普教方式管理职教的情况外,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时采用不当的方法,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4、学生自身心理因素。由于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松散,动力不足等因素影响,不断地诱发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5、已进入社会的同龄人的间接影响。看到许多同龄人过早的进入社会就业挣钱,也使在校生产生心理负担,导致无心学习。
以上几方面原因从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职学生的性格畸变,难于管理,从某种意义来说,制约了中职教育的发展。然而,普遍的情况是,中职学校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的培养,对中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关注较少,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势比较严峻。本文通过剖析中职学校的现实状况,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和措施,为中职学校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参考。
一、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应有现实针对性。
1、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展开心理教育。
新生主要是适应性教育,应帮助新生尽量多地了解学校的方方面面,尽快适应新环境,根据新的环境特点使其快速地调整个人行为,培养乐观思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许多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根源在早的时期,因此,在新生入学之际先进行心理状况普查,给他们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重点登记备案,坚持追踪调查。另外,可针对新生开设心理卫生保健课,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调控和自我激励的能力,以便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之中。
二年级学生主要是突出人际交往教育。二年级的学生心理波动小,这时应激发他们主动树立良好心理品质的积极性,克服交往障碍,提高交往艺术,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正确处理与异性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乐观豁达,积极进取。可以向学生传授心理发展类的课程,如《性别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供不同需要的学生选择学习,侧重心理发展引导,激发他们的内在驱动力。
毕业生主要进行岗前心里导向教育。大多数学生随着毕业的临近会出现心理焦虑和心理危机,学校应加强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向工作,引导学生求职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摆正自己的位置,调整好自己的期望值。学校应成立专门科室,开设《择业心理》、《社会心理学》等,目标是帮助学生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努力争取,良性发展。
2、针对学生性别特点,开展青春期心理教育。
针对中职生的性别和心理特点,采取讲座、辅导等形式对他们重点传授一些心理知识、心理调试方法,并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学习、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学会自己妥善地解决。如了解一些青春发育中的性心理卫生问题,了解青春期常见疾病的防治,学会正确对待性角色,学会保护自己。帮助他们清楚男女的生理差异和心理差异,明白男女智力互有特点,但总体发展没有高低之分,要自尊、自强和自信,使心理教育更为细致周到,讲究教育策略。
二、以德育教育为主线,健全学生人格。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符合德育的大方向,通过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把思想道德所规范的一切内容统一协调起来,完善每个学生的人格素养。当前中职学生的人格障碍主要表现在没有远大的理想,缺乏社会责任感,自私自利,承受挫折能力差等。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缺乏全面理解,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落后,甚至一片空白。有的学校将工作重点放在少数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和诊治上,忽视大多数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的需要,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主动性,难以达到目的,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首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建立起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开拓教育效果的前瞻性,有的放矢的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从维护心理健康逐步转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心理潜能的发展程度制约着人格的发展。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但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发展的方向可能是不同的。一旦学生生而有之的心理潜能被充分发掘出来时,就会成为一个具有很强的独立民主意识、很强的创造性、智力充分发展和品德十分高尚的人,这也是心理高度健康以及人格全面和谐发展的标志。
三、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体现职教特色,打好进入职场的心理基础。
由中职学校本身的培养目标所决定,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应以职业
心理教育为主要内容,学校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增强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竞争的观念,既要有参与竞争的勇气,又要有做好参与竞争的准备,提高自身的素质,锻炼心理的承载量,使自己拥有竞争的实力,在竞争中提高。因此,在职业心理教育中应根据学生的能力、气质、性格、兴趣等个性特点,结合社会需要和有关职业信息,对学生进行职业心理教育,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气质,在职业选择时,尽量要考虑所选职业和岗位与自己气质特点的适应性。通过职业心理教育,使学生懂得人的性格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在求职择业以及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应努力克服消极的性格品质。发扬积极的性格品质。
开展职业心理教育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职业心理教育是一个过程,渗透与整个中职教育中,而不仅仅是毕业时的就业指导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持久性的育人工程,要靠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应把它自然地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教师要善于挖掘一些显性的或隐性的心理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影响,逐步提高学生认识品质、意志品质、个性情感品质。二是职业心理教育重在促进学生的职业成熟,重视为学生选择就业方向提供良好的指导和服务,促进其提高职业认识、职业兴趣和职业决策等方面的能力。
四、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引导职能。
在教育实践中,特别是班主任的日常班级管理中,更应准确的了解、把握学生心理障碍的度,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并有的放矢的进行纠正。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对清除学生的自闭心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中职生大部分在初中阶段都有过后进生经历,平时经常遭受嘲讽和讥笑,自卑心很强,不敢面对同学和老师,同时又渴望被关怀,因此,班主任应对他们特别关爱,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和他们交朋友,帮他们树立信心。另外,班主任应善于使用表扬艺术,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关心学生。对学生的赞扬要体现在具体细微处,一点点的进步,也要非常郑重的予以夸奖,让学生不断地从中得到鼓励。
五、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以活动课为主,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心理学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的以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教育,方式方法宜多样化、灵活化。教师根据心理知识并围绕学生特点组织相应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心理体验,提高心理素质。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可参与制订计划,参与设计活动,参与自由讨论,充分开放自己的心灵,在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助、他助活动中实现学生心理互助的目的。
著名的心理学家克洛捷茨指出:人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人在活动中认识周围的环境。中职生由于特殊的心理特征,更需要在活动中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意志、性格和能力。因此,采用多种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诱导和调适,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适应环境,学会生存,提高自信自强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活动中要注重三方面内容:一是要注重问题与经验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自主话动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然后引导学生将这种经验与自己面临的问题联系起来。二要注重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教师做学生平等的朋友热心的参与者,忠实的旁听者,不妄加评价,不草率否定等,但也不等于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三是要注意把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把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延伸到课外和校外,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活动课程网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开展活动课程就是使学生能及时发现自身问题,并找出解决的方法。
此外,学校还要施行以下措施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
1、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最后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这是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的。同时应对学校进行整体改革,端正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个使学生心情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为了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正规有序地开展,中职学校要配备专职教师承担心理辅导课或承担少数学生的心理咨询。这种心理咨询在形式上有别于班主任、任课教师找学生谈话。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主动找教师寻求帮助,教师则有的放矢的给予科学有效的咨询和辅导。在方法上,教师要充分接纳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一起寻求可行的良策。
3、创设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学校在环境布置上要精心的设计与构建。尤其在学校内部环境的建设上,以“美”、“特”、“新:’来装点布置。校园内教室、宿舍、走廊、话动室都能做到美观洁净,而各式宣传橱窗、画廊黑板报上丰富多彩的内容能使学生流连忘返。教师、学生的一些文艺作品的展示,增添了学校典雅怡人的文化氛围,更给全校师生带来了一个探索世界、捕捉信息、展示才艺的广阔空间。
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