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服装设计的要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服装设计的要求范文1
【关键词】服装设计教学 设计与工艺结合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227-02
服装设计中的设计是有计划和策划的进行服装的创作,而工艺是指人们利用工具对存在的材料和半成品进行加工,最终做成一件成品。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与他人,而工艺的目的是进行使用,正是二者的不同导致目前的服装设计教学一直在探索设计与工艺结合的教学模式。由于服装设计教学更多的是注重设计、审美和艺术,往往不注重对工艺技术的培养,加之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目前服装设计教学还有形成完善的设计与工艺结合的教学模式。服装设计作为一门具有实用价值的学科,不能单纯的进行构想,因此要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对工艺与服装设计的联系,采取积极的措施实现构想的实施。
一、服装设计教学中设计与工艺结合的教学内容
服装设计教学属于实用美术的范畴,其本身包含着艺术和手工技艺两个因素,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培养应用型和综合型专业人才作为教学目标,建立起以设计和工艺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
1.对服装设计的教学
设计与工艺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商品意识、经营意识和市场意识的培养,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市场调查分析服装设计的定位,将流行的服装设计的图画表现形式与色彩搭配理念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加强对设计与工艺结合教学模式的理解和认识。比如学校可以进行模拟平拍,对学生设计的服装进行虚拟平拍,让学生对了解具体的设计流程,更好的掌握所学的技能。
2.对服装结构设计的教学
在进行服装结构教学时老师可以采用灵活的结构制图教学模式,训练学生的结构制图能力,实现学生制版打板能力的提升,比如老师可以将学生设计的代表性服装与成衣课程结合在一起,按照固定的比例进行制图裁剪,由浅到深进行服装结构设计教学的开展。另外,在服装结构设计在教学中,老师要根据款式的变化对学生提出不同的放缝和打板要求,并根据款式的实际纸样进行有效的实践和训练。同时,老师要逐渐增加学生服装结构设计的难度,让学生在服装设计中灵活进行打板,并可以根据样衣要求进行打板,从而通过这样的实践性极高的活动提高校学生的服装设计技能。
3.对服装材料工艺的教学
为了更好的完成服装设计的目标,学生必须对服装材料进行详细理解,为此,在服装设计教学中要对学生开展服装材料工艺教学。在服装材料工艺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面料和辅料的知识,还要增加学生对面料各方面性能的理解,包括面料的结构、风格与特色、服务性能和成型时的状态。在开展服装材料工艺教学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实现服装设计与工艺材料应用的有效结合。比如在设计一套晚礼服时,要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材料的选择,然后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晚礼服制作,使制作的晚礼服顺畅平整。
二、如何促进服装设计教学中设计与工艺结合教学模式的实现
1.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对服装平面图进行标准化
服装平面图在服装设计中的主要作用是让服装设计的效果图更好,而在现在的服装设计教学中对服装设计的效果图十分重视,而往往忽略服装平面图的存在价值,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服装平面图的重视度不够,在教学中的涉及范围不够或不进行过多的补充说明。为此,要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加强对服装平面图的标准化,并在服装平面图的制作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严格、准确和仔细的绘制,而不能进行盲目的设计,否则将导致后期的服装设计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让服装设计与工艺出现断层,使最终做出的服装不成功。另外,教学过程中要对完成的服装平面图进行反复的讨论和修正,保证其正确无误,实现设计者的设计的服装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模糊工艺与设计的学科差异
设计教育的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形象敏感度,并通过原有的知识理论体系形成符合要求的项目模型,然而工艺教学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服装设计过程中往往是根据特定的社会条件和市场条件出发,需要设计者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在对服装设计发展趋势的预测过程中,又往往需要设计者利用自身的形象思维进行预测。但是服装设计作为在理性思维制约下进行的组织活动,应该采用逻辑思维为主,形象思维为辅的原则。可见,服装设计过程中设计与工艺是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可以实现二者的融合。因此,在服装设计教学中要模糊工艺与设计的学科差异,采用设计与工艺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既具有良好的艺术基础又具备娴熟的工艺技术。
面对时展和物质水平提高对服装设计提出的严格要求,服装设计教学提高自身的重视,在教学中开展设计与工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服装设计技能时实现自身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为自己的服装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彭赞乐,刘胜利;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探讨[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6):128- 130.
服装设计的要求范文2
[关键词]高校;服装设计;教学改革
[DOI]10.13939/ki.zgsc.2016.31.198
服装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是社会文化中政治、经济、审美的综合体现。同时,服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习俗、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我们可以通过服饰来了解某个民族的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服装设计行业亟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服装设计教学研究受到高校的重视。各高校加大对服装设计专业的重视程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积极改进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服装设计教学水平。研究高校服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不仅有利于提高高校服装设计教学质量,而且对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1高校服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实践环节
目前,许多高校服装设计课程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教学。在高校服装设计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依据专业教材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但是服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育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实践环节的缺乏导致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缺失,学生的知识只是停留在理论面上,无法得到实践检验。同时,学生在上学期间和假期缺乏到企业实习的机会,这导致学生缺乏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将理论实际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1.2专业基础课过多
我国高校服装设计课程往往重视学科的系统性和顺序性,缺乏对市场需求的了解,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缺乏实用性与针对性,一些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连最基本的服装设计工艺与服装构造都不懂,导致服装设计与企业服装生产环节相脱节。另外,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十分重视素描、水粉等基础绘画课程,但绘画课程并不等同于服装设计。学校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绘画课程上,导致学生缺乏对服装设计的全面了解。无法充分认识服装造型、结构、剪裁工艺等技能的重要性,忽视服装设计具体技能的锻炼,导致学生缺乏服装设计技能,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1.3教学内容滞后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服装设计专业存在着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模式陈旧的问题。大多数高校的服装设计教学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教师只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学生没有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在落后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由于缺乏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无法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另外,由于一些教师固守成规,缺乏对市场行情的了解,教育观念落后,无法根据社会审美的变化更新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在参加工作后,由于缺乏对市场经济的了解和先进的知识体系而无法适应企业工作。
1.4重艺术轻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在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十分注重服装设计的艺术效果,但是,他们设计出来的衣服缺乏实用性,导致服装设计与市场需求脱节。这是因为,一些学生缺乏对服装设计行业的了解,总认为只要学习服装设计,在毕业之后就会成为有名的设计师,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从事服装制图、剪裁、打版等技术性的工作。另外,一些高校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十分注重服装设计的艺术性,而忽视了服装设计的技术性。这种华而不实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高素质、综合型服装设计人才培养。
2高校服装设计教学问题的对策研究
2.1加强实践教学
首先,增加实践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了解服装设计的理论知识,缺乏服装设计实践锻炼。学生在进入企业后,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缺乏导致学生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多元化的需求。而服装设计专业的实践性特别强。因此,在高校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应开展实践课程教学,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和企业培训机会,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而且能够使学生深入现实生活当中,充分了解服装设计的行业环境、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及工作程序等内容。为此,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最后,教师参加企业培训。教师参加企业培训有利于教师深入了解市场经济的人才需求,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加强服装设计技能,从而提高服装设计教学水平,实现高素质创新型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目标。
2.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只学习基本的专业知识是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不仅要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而且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教学内容,在讲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穿插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经济社会。
2.3重视市场调查
首先,依据市场需求确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教学目标直接影响专业课程的开设,并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培养必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因此,高校服装设计教学应充分了解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预测服装市场的发展前景,根据市场经济对服装设计人才的要求,确立相应的教学目标。具体而言,高校服装设计教学应根据经济社会对实践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要求确立服装设计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服装设计技能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其次,根据市场需求修改教学计划。最后,在高校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市场需求修改教学计划,重视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在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加入实践课程、企业实习等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4合理安排专业课程
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应重视专业课程的安排,专业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为此,高校应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使学生系统掌握服装设计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服装设计技能。同时,高校也应注重课程安排与市场需求的结合,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设立相关课程。例如,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实践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校应充分重视经济社会对实践型人才的需求,设立实践课程,加强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高校应重视服装设计技能课程,加强学生的服装设计技能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结论
服装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随着人们对服装的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的提高,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工作成为高校教学改革中的重点。虽然各高校积极重视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但是,一些高校的服装设计教学仍存在着缺乏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滞后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加以重视。为此,文章从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及课程安排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对策。完善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不仅能够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而且对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服装设计的要求范文3
关键词:中职;服装设计;教学策略
如何行之有效地培养中职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服装设计兴趣与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我们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师的思考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分析了笔者从事服装设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中职服装设计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1中职服装设计教学现状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中职服装专业开设服装设计是时代需要,是学生就业所需。中职服装专业毕业生不断走入社会,出现了种种不适应企业要求的症状,我们不得不反思在中职服装设计课堂教学中存在了问题。笔者根据目前中职服装设计教学实践归结服装设计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1教师师资“薄弱”
目前中职服装设计课程大部分是由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担任,这部分教师虽是具有较好的专业素养,但专业技能层次不齐。原因是老师自毕业以后,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简单线条似乎就是他们的生活工作轨迹,服装设计的实践离得越来越远。学校的教学也是纸上谈兵,这种只有枯燥的理论,没有较强的企业实践,这样的教师教学是没有说服力的、苍白的。所以,学校缺少的是从企业一线从事服装设计实践,甚至服装营销方面的师资力量。
1.2教学形式枯燥
目前中职服装专业服装设计教学大多沿袭了传统的教学弊习,以理论说教居多,以“教师讲授———学生练习”形式为主;教师的讲授也多局限于教室、书本、学校实习车间,缺少实践演练。但中职服装毕业生就业要求,服装设计必须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时代潮流的把握能力,这就要求一线教学中务必以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企业岗位要求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形式。
1.3教学实践与企业要求差距较大
目前中职服装专业实行着“2+1”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学校的前两年要集中学习服装理论知识,第三年到企业实训。问题是我们的学生到企业实训期间却出现了较大的不适应症状,大部分服装中职生只能做服装制作工、剪线头工、整烫工等体力活岗位,对于服装设计岗位无法入手,究其缘由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服装设计教学脱离实践,与企业要求差距较大,学生不能满足企业岗位的要求。
2中职服装设计教学策略
2.1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名服装设计教师要努力通过各方面的学习不断充实和专业素养,通过各种渠道锻炼自己的服装设计能力。在服装设计课堂教学中不能光讲不练,要敢于以身作则,示范引领,加强互动教学。教师要用自己的服装专业技能征服学生,获得个人魅力指数,这样的教师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服装设计的热情。所以,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是服装设计教学的首要策略。
2.2服装设计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那怎样来提高学生对服装设计学习的兴趣呢?“有效性导入”将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我们在学习第二章服装造型设计———《服装造型与部件设计———口袋设计》这一课时,在上课前的几分钟教师可以给学生做“口袋贴画”引起学生学习口袋设计的兴趣,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实践性就此拉开,这样很容易把学生带入到你的课堂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会使你的课堂氛围变得活跃。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服装设计教学的策略之一。
2.3服装设计教学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西方有句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服装设计课来说,有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个蒙娜丽莎。曾经笔者做过一课两上的尝试,在服装设计课教学《帽子造型》中,笔者先用传统的方法讲解,赏析不同造型的帽子,逐一讲解帽子的特点,不仅使笔者口干舌燥,学生也无精打采。后来笔者换了种方法,把具有代表性的帽子造型分给不同的小组讨论。然后让各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表赏析与设计意见,其他同学相互补充,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他们“头脑风暴”后的见解让笔者很是惊奇,设计的“帽子造型”也眼前一亮。笔者从中受到启发,要灵活运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除了注重情景创设、教师讲解等常用的教学方法,更要注重以讨论、头脑风暴等教学方法来展开服装设计教学活动。可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服装设计教学的策略之一。
2.4服装设计教学要大量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其独特的形、声、景扣动学生的心弦、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例如,在第三章服装色彩设计———《服装色彩的对比》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展示服装色彩搭配的对比效果图,或在服装秀视频中,让学生主动寻找服装色彩搭配的对比、和谐,或请学生尝试在多媒体软件上设计服装色彩的对比,在不断的尝试、比较中体验、感悟服装色彩的对比。这样,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在轻松愉悦的中感受、体验、欣赏、创造服装色彩设计。可见,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是服装设计教学的又一策略。
作者:戈民霞 单位:江苏淮阴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勇.服装设计与制作教学初探[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5).
[2]高柸.在服装设计课堂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的必要性[J].张家口职业学院学报,2005,18(2):36-37.
服装设计的要求范文4
论文关键词:独立院校;服装设计;人才培养
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中对独立学院的规定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这种规定明确了独立学院的性质,它既不属于公办、也不完全意义上的民办高校,而是公办性质、民营机制运行的一种新体制。独立学院的创立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大创举,在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发挥了其应用的作用,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严重不足的问题。
在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下,其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应该有别于“一本”或“二本”艺术设计专业所培养的服装设计师和服装工程师,而是应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加强学生的使用能力培养。本文将以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为例,基于独立学院的办学特征,探寻应用型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将其上升为理论高度,然后将其在独立院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推广。
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独立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必然选择
由于独立学院在创办之初都是依托“母体”的资源进行办学的,因此多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设施和设备、师资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均沿用“母体”本科院校的方法和方式,这既不符合国家和社会对独立学院发展的要求,也不符合学生及家长对独立学院的期望。教育部明确提出,“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经过近年来的办学实践,培养高素质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独立学院的共识,大多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复合型”,还有少数独立学院定位为“创新型”。
服装设计专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装行业和专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大对实践环节的培养,培养学生在款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和服装工艺制作等环节的操作能力,要加强学生对服装材料、服装市场和服装设备等方面的操作和运用,才能满足服装行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独立学院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区别于“一本”或者“二本”院校培养服装设计师或服装工程师,而应该培养应用型很强的服装设计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因此独立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唯一的选择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学院从办学之初就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强应用、善创新”的人才培养原则,强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创新思维、开拓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自2003年开设服装设计专业以来,一直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通过“服装设计工作室”、服装专业校企合作等教学模式,加大对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力度,培养了一批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的服装设计人才。
二、独立学院应用型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服装设计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发展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的定位,培养目标定位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不同层次与类型的服装院校在其专业设置和教学定位的不同。独立学院培养的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层次的专门人才,所属其中的服装设计专业因其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是区别于高等服装设计教育模式中的以工科为主的第一种模式和以设计为主的第二种模式。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在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服装设计工作室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和“职业资格鉴定模式”等教学模式,做到“五个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法训练与创造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内教学和教外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来培养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目前实施成效显著,学生多次在全国,特别是省内获大奖,学生技能有很大的提高。
(一)“服装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服装款式设计的能力。“服装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是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学院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最有特色的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服装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可以强化实践性教学,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服装款式设计方面动手难的问题,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是一种十分有利的模式。
“服装设计工作室”, 顾名思义是围绕服装设计进行的, 目的在于解决教学领域里如何学好, 做好服装设计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 首先要运用合理的设计方法, 然后再进行提升、超越, 创作出新的思想和思路。在服装设计工作室里,专业老师将事先设计好的服装设计项目布置给专业学生,让学生根据服装市场和服装企业对服装产品的要求,遵循服装设计的程序和规律,结合专业学生的灵感和对流行的把握和运用,将其用服装设计图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往在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对强调服装设计的艺术性,而忽视了服装产品的市场性和工艺性;在服装设计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中,将服装市场和服装企业对服装产品的要求加入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使专业学生设计的服装产品更加适合服装市场和服装企业。
在“服装设计工作室”里,教学内容以《服装设计学》等相关课程为主线,包括造型基础、时装画技法、服装色彩学、服装结构设计和样板的制作、服装工艺制作等,以及一些以服装相关的辅助类选修课程;改变以往单一环节的教学模式,力求将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和服装工艺制作等三个主要环节融会贯通;把服装设计理论、专业学生艺术创作的灵感与服装市场和服装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同时以服装产品开发等项目教学为主线,将服装设计理论运用于服装产品开发过程中,解决服装设计过程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的整合上,以《服装设计学》为主线,把服装设计专业主干专课程纳入到工作室的统筹管理,对各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增加以服装设计相关的学科前沿和边缘内容,模拟或把企业服装产品开发模式和项目引入工作室,与实际生产进行零距离接触。
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服装设计工作室”是校企共建的产物。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将服装企业产品开发的项目引入“服装设计工作室”教学中。在服装产品开发和“服装设计工作室”教学过程中,专业老师和学生按照服装企业对服装产品的要求,发挥自身对服装艺术设计的能力,将自己的设计理念融入服装产品的开发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加培养了学生服装产品开发的应用能力。
(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服装结构设计和工艺制作能力。服装设计“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是学校依托服装企业在服装加工设备、服装高级技术人才以及对服装市场的熟悉和了解等资源优势,培养学生对服装市场、服装行业和对服装产品开发和加工等技术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就业“零距离”。服装设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服装结构设计》和《服装工艺制作》是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两个很重要的环节,而且其实践性很强;同时我国服装设计人才培养中重设计轻工艺的现状使学生服装结构设计和服装工艺制作能力一直很弱。服装生产企业则在《服装结构设计》和《服装工艺制作》等环节有着丰富的实验经验和高技术人才优势。 转贴于
“服装专业阶段性教学实习平台”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服装结构、服装样板制作、成衣工艺制作和服装材料为主线的实践技能课程,包括服装结构学、服装工艺学、服装材料、工业制板、工业生产管理等课程。我们整合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所有实践性环节,将其分成四到五个不同的模块,然后在不同的学期安排一定的时间下到服装企业进行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在实践性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服装企业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具有高级技师资格的师资,模拟服装流水生产的场景,来提高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在服装结构和成衣工艺制作的动手能力。同时《服装结构》与《服装工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线,充分依托服装企业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加强计算机在服装款式设计、样板制作、放码、服装企业管理等方面应用的实践教学,而这些教学实践环节的实现都是通过下到服装企业来解决的。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学院2007开始和江西文丰服饰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共建“服装设计专业阶段性教学实习平台”,来解决学生在《服装结构设计》和《服装工艺制作》环节中的动手能力。
毕业实习环节也是加强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校企合作共建“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实习基地”,为毕业生的实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实习平台。在毕业实习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熟悉服装产品开发过程的程序以及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制作等相关环节技术要求,为毕业设计和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毕业实习的安排上,根据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将本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在第六学期全部结束,从第七学期开始,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兴趣,选择不同类别的服装企业的进行顶岗实习。同时学校对毕业设计过程也进行了改革,在毕业生进行实习的过程中,学校和服装企业根据企业生产特点拟订在本企业毕业实习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及大纲,再由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在“毕业生实习基地”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服装企业提供相关的加工设备和条件,让毕业生在服装企业完成毕业作品的设计和制作,毕业生只要在学校规定的答辩和作品展示的日期将作品带回学校答辩和展示。
(三)”职业资格”教育模式培养了学生就业能力。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并重是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我国现行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重视学历教育,而忽视职业资格教育,从而导致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现在我国开始推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这为高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了机遇。
独立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要把传统学历教育与服装职业资格教育完美地结合起来,通过把服装设计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服装市场运作等知识相结合。学校通过学历教育提高了专业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修养,通过职业资格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独立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将国家对服装职业资格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纳入课程内容,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进行培养和考核。在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推行“双证”制,即学生毕业时,既要拿到毕业证也要取得服装设计相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注重学历教学和职业资格教学相统一的原则,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对“服装设计师”或者“服装设计定制工”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尤其是对操作能力的要求,加大学生证服装结构设计和服装工艺制作等能力的培养,使其顺利通过国家职业技能资格鉴定,达到相应的服装职业资格要求。从历年的学生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成绩来看,效果还是明显的。
三、独立学院应用型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观现阶段各独立学院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过程,普遍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没有自己的特色
当前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分的依赖了母体,因此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计划都照搬母体的。服装设计专业仍然沿袭一本或二本院校的重设计、轻技能的人才培养理论,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倒提高。服装设计专业从招生到培养等整个过程都沿袭一本或者二本院校的模式和方法,使培养学生同样缺乏服装设计专业相关的实践能力和服装市场运作能力,但又由于招生时文化水平和艺术水平较低,同样也不具有服装设计师和服装工程师所具有的艺术素质。
(二)服装设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不足
现行独立学院办学机制,造成了独立学院的师资过份依赖母体、自身师资建设严重不足,尤其是具有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高级工艺师等技术性师资的缺乏。
在当前我国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师资有二种极端现状,一类师资是“学院派”,有很强的理论知识和美术功底,但缺乏服装设计市场运作能力和成衣制作能力;另一类是“工厂派”,有很丰富的服装生产和制作经验和服装市场运作能力,但缺乏对服装设计系统知识的掌握和艺术眼光,这些都为服装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造成了障碍。
独立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要加强自己的教师梯队建设,将更多青年教师派到服装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增强服装设计专业教师的动手能力;或者学校聘请服装企业一些生产技术人员来校任教,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服装设计实践性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独立学院主要靠自筹经费谋求发展, 政府及社会投入的资金很少, 实验室及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投入相对较大, 因此实验室及校内实习基地资源非常有限。独立学院多半依托母体学校的实验室资源,只建设少量自己的实验室甚至根本就没有自己独立使用的实验室。而且服装加工和检测设备日新月异,更换和淘汰速度快,使本来就严重不足的教学设施更是雪上加霜。
服装设计的要求范文5
高尚的道德素养与全面的艺术素养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在服装设计教学中,作为“教书育人”的最直接实行者,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正如孔子曰:“亲其师,则信其道。”服装设计教学中,教师的亲身传教就学生而言,是一种榜样的树立。为使学生能在原本枯燥的服装设计教学实践中乐于接受和理解老师的工作。实践也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不仅容易接受和理解、还易为学生所灵活应用,激发动手灵感。因此,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展现服装设计理论的奥妙之所在,不失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捷径。
1 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意义
现代社会,源于人们的生活需求,服装设计也在日益更新,高速发展。服装设计不仅是一种产品设计,更是一种艺术创作。当今这个追求时尚,追求个性的年代,服装设计多元化的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在人们享受服装美的同时,也要求服装设计师有更全面的素养,更丰富的信息,更独特的创造个性。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使服装设计专业学生适应这一以创造为本质属性的行业要求,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样才能抓住服装设计创新这一永恒主题,实现服装设计教学的可持续发展。①
对于一位有现实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教师来说,关键是如何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师生合作,探究,呼唤教师关注学生这一动态生命体,为了学生计,教师应该让学生大胆设想,充分讨论,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在服装设计教学引导,启发,归纳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探索中学会探索,在创造中学会创造,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既定目的。
2 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设计教学工作的内容和方式也有了变化和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因地制宜,根据学生的智能水平和接受程度,及时赋予它新的内涵和艺术化的手段,使服装设计教学工作与时俱进,顺应新时代的发展。②因此,服装设计教学工作更应该注重方式与方法。
2.1 追踪溯源法
服装设计相关理论看似简单,其实不然,需要具有扎实的艺术功底基础,较强的设计综合能力,为今后能够掌握并且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做准备,这不仅是制约学生专业角度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其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尺度,有着其外在的表现形式。众所周知,服装设计都有着其特定的实践背景,试问一个毫不理解实际运用之人如何能灵活在实践中运用服装设计理论?缺乏文化土壤的服装设计理论教学只能是无源之水,缺乏生命力。不可否认,一个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只有广泛接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才能激发创新灵感,不断提高设计水平。正基于此,在服装设计教学中,要从源头上培养学生服装设计创造思维。因此,在传授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经常鼓励学生阅读艺术和设计相关书籍,引导学生不断地涉猎各种艺术门类,并学会触类旁通,经常分析美的事物,接触高雅的艺术和环境,从而提高自己的欣赏和鉴别能力,激发创作灵感,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刻理解审美艺术以及设计原理相关理论,从而为将来在实践中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③
在编写教学课件时,笔者以服装设计理论所涵盖的服装历史、面料识别、设计、平裁、立裁、缝纫、服装市场营销等方面,从相关理论中选择符合这些章节的理论,追踪溯源,配备照片,现身说法,让学生领略服装设计运用的意境,鼓励学生通过创造性想象,以自己的眼、自己的脑去观察世界,思考世界,将无数形象在头脑中储存起来形成表象,设计服装时再将记忆中的表象经过分析、选择、归纳、整理,重新组合成新的形象这便是所要培养的形象思维。如:可以运用现有的服装设计工艺手段,使面料呈现凹凸的立体效果,折叠或转曲成螺旋状外形,营造新奇别致的服装效果,以迎合现代年轻人追求时尚,追求个性的需要;又或将贝壳表面的斑斓的色彩与丰富的纹路应用于服装面料图案色彩的渐变中,以迎合某些女性对于服装艳丽的要求;将具有喜羊羊等家喻户晓的动漫形象应用于服装装饰设计或零部件设计,以迎合孩子们对于某个形象喜好的需求等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领会服装设计教学的真谛所在,灵活运用服装设计所学理论,真正创作出优秀的服装设计作品。
2.2 身临其境法
不可否认,服装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基本功的训练必不可少,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基本技能,这也是服装设计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如:面料识别、设计、平裁、立裁、缝纫等专业技能,学生只有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够真正融会贯通。服装设计运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一种无止境的学科追求,不同于有些自然科学,如何将服装设计理论应用于实践往往无法具体量化,缺乏可操作的具体标准模式。因此,我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探索出身临其境教学法,通过发现,通过想象,鼓励学生深刻理解服装设计的相关理论,让学生于寻常之处发现出实践运用之所在。实践中,鼓励学生发现人所不能发现之处,让学生领会到服装设计学习的本质在于创造性思维的灵活运用,充分发挥探索精神和想象力,以所要解决的问题为中心,由一点向四面八方多个角度联想开去,突破已知领域,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而在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进行创意构思。在题材中创意,如自然题材、历史题材等;在服装造型中创意,如方形轮廓、圆形轮廓等;在服装色彩中创意,如中性色调、对比色调等;在服装面料中创意,如印花面料、皮革面料等;在工艺手段中创意,如拼接、刺绣、编结等。
总而言之,要充分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去思考服装主题与服装造型、理解色彩搭配以及面料、工艺等的关系,创造出最佳创意方案。如:借学校举行服装设计大赛的契机,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多看,多学,多揣摩服装设计的实践基础,通过各种服装设计工艺运作过程的学习、分析,使学生敢于想、敢于做,使学生对服装设计从实践的角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便于学生将这诸多理论和技法应用到服装设计后期的实践中去。
3 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之思考
服装设计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在教学中,角度的选择,控制的灵感,信息的技巧等,无不受老师教学理念和创作技巧的支配。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受自身智能水平,经验阅历所限,心中所想难以在服装设计中表现出来。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则情况必然大为改观。总而言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言传身教的意义在于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服装设计工艺的把握能力、对灵感瞬间敏锐的感知能力,就服装设计的面料、工艺、设计,经过一定组合方式的组合,加强实践运用,创造出优秀的服装设计作品。唯此,才能为服装设计教学持续地、健康地、蓬勃地发展从源头上打好基础。服装设计教学不仅要考虑学科的文化背景、形式的独特个性、学生的接受水平,更重要的是赋予教学一种理念,一种文化的传达,灌注服装设计教学更多的文化含量和更高的人文关怀,以达到实用性与教育性的完美结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学生为本的角度研究课堂设计,通过言传身教,使课堂教学更能引起学生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共鸣,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期达到服装设计教学应有的目的。这不仅是素质教育对服装设计教学的外在要求,也是服装设计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保证。
服装设计的要求范文6
关键词:服装设计;逆向思维;图案设计服装设计中的逆向思维是指服装设计师将构思的问题进行颠倒、逆转、反面和对立等变化,将构思问题的特性和状态推向极限,改变习惯性构思问题的方式,从反方向或其他新视点对问题进行重新构思,形成更具个性化、时尚性和创意性的设计成果。[1]随着服装设计潮流的不断变化,逆向思维应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服装设计师的逆向设计奠定了基础,促使国际服装产业实现不断进步和发展。
1造型设计中逆向思维的应用
造型设计是对服装款式的基本设计,是服装设计师按照设计思维对造型要素进行设计,从而使服装产生特有的艺术效果。[2]服装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决定服装的最终样式。设计师对服装采用不同的服装语言进行立体化设计,从而使服装拥有一定的空间结构,造型设计与服装立体效果有很大关系,造型的合理性和完整性决定了服装呈现的立体效果。为了使服装的款式达到新颖、时尚、个性化的要求,很多服装设计师应用逆向思维对服装的款式进行设计,形成与常规服装款式风格迥异的个性化造型,对消费者产生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增加购买欲望,提高企业的经济发展。
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的“一块布”和川久保玲的“旧式服”和“乞丐装”等作品就是造型设计中逆向思维应用的代表例子。三宅一生在“一块布”系列设计中呈现了一种松弛、简约的风格,整体设计中没有省道,仅有作为衔接的极少开剪,打破了常规服装造型的基本模式,形成独具创意的设计成果。川久保玲按照从零开始的设计原则,坚持服装悬垂、堆褶、包缠的造型特点,完全摆脱传统的服装造型形式。
2色彩设计中逆向思维的应用
色彩设计是服装设计师按照一定的设计思维对色彩进行搭配,从而形成视觉效果不同的服装,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色彩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服装的情绪波动和美感认知,服装色彩甚至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和日常生活状态。色彩是影响服装效果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色彩设计是服装设计师进行服装设计工作的重点。随着服装设计师对逆向思维认识的不断提高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服装设计师在服装色彩设计时应用逆向思维,打破消费者对色彩的常规视觉感受,产生独特的色彩美感,并对消费者的视觉和心理形成巨大的冲击力,促使服装设计产业向多元化、纵深化方向发展。
艾尔莎・夏帕瑞丽是20世纪杰出的时装设计大师,在她的时装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绯红色、粉红色、虞美人色甚至大红色和大绿色等视觉效果较强的色彩,夏帕瑞丽通过各种色彩的逆向应用,形成全新的视觉感受。
3图案设计中逆向思维的应用
图案是指有装饰性的图形或花纹。服装设计师按照艺术构思,结合技术、经济和工艺等条件对服装的装饰纹样进行设计,从而满足某种使用功能,达到美化、装饰的目的。图案设计使服装设计成果更具艺术性。随着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服装的样式、美感、图案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服装设计师应用逆向思维对服装图案进行创造,才能满足消费者对服装的各种要求,增加购买欲望。很多设计师将图案创作灵感转移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将杂志、电影和电视中的素材图像作为基本图案进行创造、拼接,形成新的图案,赋予图案新的设计意义。
Dior著名的设计师加里亚诺2003~2004年秋冬季服装会上,了一系列视觉效果带有强烈冲击感的服装作品,在众多作品中,加里亚诺将中国书法作为服装图案并以此设计了一系列作品,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和支持。很多现代服装设计师将大针脚图案、流苏装饰、毛边和缝迹线等作为服装图案,并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和购买。
4材料设计中逆向思维的应用
材料是服装构成的基本要素,分为服装辅料和服装面料。材料是服装的呈现载体,材料设计在服装整体设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3]设计师通过对服装材料的创新和设计可以形成新的造型、款式。很多设计师综合考虑服装材料与使用性能、质地之间的关系,采用逆向思维对服装材料进行再次设计或将不同种类的服装材料进行混合、运用。设计师将各种塑料材质、木质材料、合成材料和金属材料作为设计基础,应用逆向思维进行创新,打破传统服装材料的使用规则,改变传统服装材料对人们产生的视觉效果,拓展服装材料的选择范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赫莫特・郎是奥地利著名的服装设计师,常常将抽纱、丝绸等传统材料与新型材料相结合,如在普通材料的T恤中粘贴羽毛,将橡胶与抽纱黏合起来形成新型的服装材料,并带给人们较强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
5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服装的要求有了新的提高,逐步向个性化、新颖化、时尚化方向发展。[4]越来越多的人产生求异心理,这就对服装设计师产生更高的设计要求。现代服装设计师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人们不同的视觉需求和心理需求,不断拓展自己的设计思维,从反方向、其他视点进行设计,才能满足人们对服装的较高要求,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对服装产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笔者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和文献,从造型设计、色彩设计、图案设计和材料设计四个方面研究服装设计中逆向思维的应用,供大家参考。参考文献:
[1] 周立尧,程鹏,师佩兰,吕尧.浅析设计思维与方法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2,15(14):4748.
[2] 李薇红,武超,薛瑰一.浅议服装教育中大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13(1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