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避免暴雨灾害的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避免暴雨灾害的措施范文1
关键词 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滚石
中图分类号P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5-0141-02
0 引言
珠海市是地质灾害高发区,主要发生在雨季,2013年5月22日发生了2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11小时降雨量高达318.5mm,由于强降雨,珠海市主城区香洲区共计发生地质灾害92处,造成了较大的财产损失。
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对此次暴雨引发的地质灾害进行了统计分析,对珠海地质灾害防治具有实际意义。
1 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此次暴雨在珠海市香洲区共发生92处地质灾害,根据珠海国土局组织的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地质灾害主要分为滑坡、崩塌、滚石3类,详见表1。
表1 地质灾害分类
2 地质灾害形成原因分析
2.1珠海市地质构造
珠海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中南部,珠江口的西岸,在大地构造上为中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与南岭间构造带的复合部位,也是华夏地向斜的东南延伸部分,地质构造复杂,自侏罗纪以来,经多次构造运动,珠海市区域岩浆活动强烈,中生代(燕山第二、三期)酸性的花岗岩面积侵入启遍布全区,珠海市区岩石基底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
2.2滑坡
珠海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为滑坡,占全部地灾总数的53%。
1)由于珠海市岩石基底为燕山期花岗岩,花岗岩中长石矿物风化产物为高岭土,因此各风化带均含有高岭土等粘土矿物,遇水易软化;
2)珠海市前期建筑边坡一般仅在坡脚部位建有挡土墙,坡顶建有截水沟,坡底建有排水沟,坡面未进行加固治理,由于边坡开挖后坡体应力重分布,坡面2m~3m深度内卸荷裂隙发育,并且在各种地质应力作用及生物风化作用下,表层土质松软,强度降低;
3)由于截水沟长期未进行清理,坡顶排水沟内淤塞,排水能力降低,在强降雨作用下形成坡面径流,使坡体失稳。
实测典型的滑坡剖面见图1。
图1 滑坡剖面
2.3崩塌
崩塌占珠海发生的地质灾害总数的37%,为珠海地质灾害的常见类型。
根据地质灾害调查,珠海发生的崩塌一般为中小规模,发生崩塌的边坡一般为开辟建筑场地而形成的岩质边坡,坡度一般大于70°,多为沿结构面不利组合形成的楔形体破坏。
发生崩塌的主要原因:
1)由于花岗岩属硬质岩石,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了大量的构造裂隙,由于节理裂隙不利组合形成了不稳定的楔形岩体;
2)边坡开挖后未进行有效治理,结构面暴露后进一步风化;
3)由于暴雨使地表水流对结构面产生冲刷、软化,降低了结构面的抗剪强度,使楔形体失稳而产生崩塌。
实测典型的崩塌地质见图2。
图2 崩塌剖面
2.4滚石
滚石占珠海发生的地质灾害总数的9.7%,为珠海地质灾害的重要类型。
由于珠海属花岗岩地区,自然山坡上均分布有大量的花岗岩风化残留体(孤石),一般呈球形,于地面或嵌入坡面内。
发生滚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表面流或径流作用,冲刷了出露地表的孤石底部的土质,使孤石失稳,并且在重力作用下,沿山坡滚落,形成“滚石”。
图3 滚石剖面
3 地质灾害的防治及减灾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调查,珠海地质灾害的主要对象为建筑边坡,主要诱因为强降雨,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主要在强降雨期间及强降雨后6小时以内。
地质灾害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结合工程治理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每年雨季来临前,应对建筑边坡截、排水沟进行清理,确保建筑边坡排水设施正常的功能,使边坡排水顺畅,清理坡面上高大的乔木;
2)对发生滚石危害较大的自然边坡上的孤石进行地质调查,对存在失稳可能的“孤石”进行加固或清除;
3)对所有建筑边坡进行地质灾害普查,对危害较大稳定性差的边坡进行工程治理;
4)对新开辟的建筑边坡应严格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的规定进行治理;
5)在暴雨期间及暴雨后8小时以内人员应避免进行山谷地带,并尽量避免靠近未进行治理的边坡,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4结论
珠海是地质灾害高发区,主要在雨季集中暴发于建筑边坡,采取以上防治措施能有效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频次,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并能节约地质灾害发生后的治理费用。
参考文献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避免暴雨灾害的措施范文2
关键词:气象灾害;农业生产;影响分析;防御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ypes and features of main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the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on the analysis, and proposes to the main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defense measures, think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o provide reference.
Key words: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mpact analysis; prevention measures
S161
1、气象灾害的种类和特点
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暴雪、干旱、雷电、冰雹、大雾、大风、低温、高温、霜冻、冰冻、寒潮等造成的灾害。江西境内气候复杂多变,尤其是近年来因气候变化等原因,各种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具有发生种类多、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的特点。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大风、冰雹、霜冻、寒潮、连阴雨、雨(雾)淞、雷暴等十多种,一年四季都可能有灾害发生。
2、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对农业影响最大的是干旱和雨涝,不仅发生频率高,甚至相伴出现,危害也最重。其次是低温、霜冻、连阴雨等,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影响,但发生频率较低,危害相对较轻。
2.1 干旱。是指因久晴无雨或少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而形成的一种气象灾害。《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中将干旱划分为5个等级,并评定了不同等级的干旱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①正常或湿涝,特点为降水正常或较常年偏多,地表湿润无旱象;②轻旱,特点为降水较常年偏少,地表空气干燥,土壤出现水分轻度不足,对农作物有轻微影响;③中旱,特点为降水持续较常年偏少,土壤表面干燥,土壤出现水分不足,地表植物叶片白天有萎蔫现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④重旱,特点为土壤出现水分持续严重不足,土壤出现较厚的干土层,植物萎蔫,叶片干枯,果实脱离,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的影响,对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一定影响;⑤特旱,特点为土壤水分长时间严重不足,地表植物干枯、死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影响,对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较大影响。干旱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干旱的主要防御措施:①根据旱区分布调整作物布局,种植耐旱作物品种;②灌溉时采用灌溉和滴灌技术,节约用水;③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四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开发空中水资源,抓住有利的天气条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2.2 暴雨。是指24h降水量达50mm或以上的强降水。按其强度又分为3个等级,24h降水量50.0~99.9mm为“暴雨”;100.0~249.9mm为“大暴雨”;250mm以上为“特大暴雨”。暴雨容易引起河流泛滥,淹没粮田,诱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暴雨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及时收听收看气象部门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加固堤防,疏通河道,检查维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二是及时组织抢收或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内涝淹死作物;三是维护房屋农舍,防止大雨冲灌致使房屋或围墙垮塌;四是避开容易发生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的危险地段。
2.3 冰雹。是指由积雨云中降落的、一般呈圆球形透明与半透明冰层相间的固体降水。冰雹发生时经常伴随着狂风暴雨和电闪雷鸣。冰雹极易砸伤人畜、毁坏禾木,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冰雹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对成熟的作物要及时抢收;二是在多雹地带,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地貌环境,破坏雹云的形成条件;三是多雹灾季节,农民下地劳作时要随身携带防雹工具,同时气象部门要适时开展人工消雹作业,以降低灾害损失。
2.4 大风。风速≥17m/s、风力≥8级的风称为大风,常分为北方冷空气南下大风、雷雨大风、台风侵袭大风3种,又以北方冷空气南下大风为最多。大风不仅能摧毁农房、庄稼、树木和通信设施,而且能引起飞沙走石,伤害人畜。大风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及时加固蔬菜大棚和果树,二是切断户外危险电源;三是减少户外活动,尽量不到田间劳作。
2.5连阴雨。是指连续5d以上有降水,且累计降水量≥30mm的天气过程。连阴雨期间,雨水多、湿度大、光照少,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成熟作物的收获,连阴雨对蔬菜、棉花、大豆、花生的品质影响较大,发生在播种期的连阴雨致使播种推迟,导致庄稼欠收减产。连阴雨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根据气象预报,及时做好粮食抢收抢晒工作;同时做好隔湿防潮,以防霉变;二是连阴雨期间做好清沟排水,防止内涝和渍害;三是为农作物喷洒农药时在药液中增加粘着剂,如把适量的植物油、豆粉、淀粉等加到药液中,以保证施药效果。
2.6潮寒。是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过程。由于冷空气的入侵,使气温在24h内剧降8℃以上,而且在这一天内最低温度又在4℃以下;或48h降温10℃,最低气温在4℃以下,称为寒潮。寒潮过境时,常伴随6~8级的偏北大风,使沿途气温骤降,容易引发冻害,对农业、畜牧业造成危害。寒潮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在寒潮来临前,对于已浇越冬水的作物,要划锄、松土、通气,二是寒潮来临时大棚内温度下降,造成棚内作物生长放缓,因此要增大肥水供应;三是对大棚进行加固,防止大风掀棚。
2.7 低温冻害。是指某一时段、某一地域内出现的气温明显偏低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的一种天气现象,可分为冷害、寒害、霜冻和冻害4种类型。农作物冻害是由越冬生态条件超出抗寒能力而引起,冻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降温强度和低温持续时间长短,但与品种、播期、播量、土壤、耕作质量及水肥管理等方面也有很大关系。因此,防御冻害即使作物与越冬生态条件相适应。防御冻害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培育和选用抗寒品种,搞好品种合理布局,并根据品种春化特性,合理安排播期和播量;二是提高整地质量和播种质量,培育壮苗越冬;三是可采取灌水、中耕保墒、镇压防冻;四是增施磷钾肥,做好越冬覆盖。
3、气象灾害的防御对策
3.1 气象灾害防御是防范与减轻气象灾害活动的简称,是对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调查、评估和防灾、减灾等活动的概括。气象灾害防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做好气象灾害可能对农业、交通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影响的预防工作,又要做好气象灾害发生后的应急、救援等工作。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涉及的部门比较多,只有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明晰相关部门的防御责任,促进部门间的有机联动,才能真正实现对气象灾害的整体防御。
避免暴雨灾害的措施范文3
一、研究区域及方法
1研究区域
北京郊区是暴雨灾害的多发地区,暴雨诱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对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研究表明,北京雨带受地形影响,呈东北—西南走向:密云是20世纪80年代和2000年以后北京的降雨中心;房山不仅是北京20世纪90年代降雨高值区,还遭受了2012年7月21日的百年一遇特大暴雨,导致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次调研将以北京房山区和密云区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远郊暴雨灾害易发区作为研究地区,对北京远郊易灾区居民进行预警响应调查,调研地点的选择兼顾了当地暴雨发生情况、暴雨灾害易损性及乡镇分布(图1),图1中红色区域代表调研乡镇的空间位置分布。
2调查问卷设计
“公众响应”是指当政府某级暴雨灾害预警信息时,公众为规避损失而采取的相应防范措施。公众响应的暴雨预警级别代表了公众响应等级。公众响应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根据公众理解科学的模型,人口特征、认知、媒体传播和社会信任等一系列因素是影响公众响应的重要因素。为此,围绕这些主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获取相关基础数据。调查问卷共设定21个调查问题,相关指标设计包括三类:一是公众基本类型(包括性别、年龄、学历、收入、财产、家庭成员和受灾经历等),二是公众对暴雨预警信息的认识水平(关注水平、了解程度和信任程度),三是公众对暴雨预警的响应情况(响应条件和能够承受的应对成本)。
3采样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易灾区居民进行采样,并以实地问卷调查为主、结合座谈问询为辅的方式开展问卷调查。2014年9月3—15日,调查人员赴北京房山区和密云区对居民进行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居民响应问卷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373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371份,研究地区的具体调查问卷数量如图1所示。4数据分析为了对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分析,首先对调查问卷的描述性指标进行变量赋值。其中,二值变量采用0、1赋值,如性别指标;有序变量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赋值,如将预警响应级别(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预警响应以及不响应)由低到高赋值为1~5。最后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调查指标的统计特征。Wilcoxon-Mann-Whitney(WMW)检验是一种适用于非正态分布样本的双样本中位数非参数检验方法,本文利用WMW检验分析公众认知水平的差异性以及公众响应等级的差异性。
二、结果
1基本信息1)公众基本类型统计结果表明,被调查公众的平均年龄为42岁,最小为14岁,最大为89岁,平均在京年限为35.8年;男性191人,占51%,女性180人,占49%;从个人财产方面来看,有房产比例为77%,无房产比例为23%,有私家车比例为37%,无私家车比例为63%;从月收入来看,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占52%,3000~6000元占43%,7000元以上占5%;从学历情况来看,小学及以下比例为11%,初中为29%,高中为15%,专科为19%,本科为25%,硕士占1%。2)公众受灾基本类型北京远郊区易灾区的暴雨致灾类型多样、后果严重(图2)。由于农村地区大多还是砖瓦平房,房子进水受灾比其他后果更为常见;农村公共交通稀缺,暴雨灾害加重了出行不便,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同时暴雨导致庄稼减产,影响农民收成,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总体来看,暴雨造成房屋进水、出行不便和庄稼被冲淹的比例共达83%,严重时暴雨灾害还可能引发山区泥石流灾害并致人死亡。2公众认知水平1)关注水平“时常关注”暴雨预警居民占51%,关注程度“一般”的居民占38%,另有11%的居民并不关注暴雨预警信息。若把关注程度“一般”的38%居民归为不关注的群体,那么有半数居民不主动关注暴雨预警信息。电视和短信是目前远郊区居民接收暴雨预警信息的主要渠道,其次是收听广播,而利用网络、手机软件和朋友间相互转告等渠道的比例基本相当,且比例不高(图3)。这可能与城市郊区网络普及程度不高、乡镇中年轻人相对较少等因素有关。通过乡镇中竖立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灾害预警也是另外一种提醒居民的预警渠道,但其比例同样较低。此外,远郊区还有少数居民从未收到暴雨预警信息,说明预警信息的覆盖面还有待完善。总体来看,电视和短信是城市远郊区居民接受预警信号的两种主流渠道,而网络、手机软件等预警渠道在远郊区的利用率较低。为了反映不同预警接收渠道的有效性,表1给出了不同预警渠道的公众关注水平。可以看出,电子显示屏和朋友相互转告渠道的“时常关注”水平相对较高,在60%以上;短信、广播、电视和网络4个渠道的“时常关注”水平也在50%以上;而通过手机天气软件“时常关注”预警信息的比例只有35%,反映出通过手机天气软件的预警信息有效性比较低。因此应当加强手机软件,如微信、天气预报预警软件的科普宣传,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主动通过这些渠道获取天气预警信息。为进一步了解北京远郊区暴雨预警信息的覆盖程度,我们选取以往具有代表性的暴雨预警案例进行问卷调查:一则案例是令北京人民印象深刻的“7•21”特大暴雨过程,另一则案例是在调研前不久发生且了蓝色预警的2014年9月1日暴雨过程。调查表明,2014年9月1日接收到预警信息的人群比例达到71%,比2012年北京“7•21”暴雨过程46%预警接收率有明显提升。可以看出,近两年来预警信号的接收覆盖得到明显改善,这与气象等部门长期重视预警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预警信息渠道、提高预警信息传播效率等诸多努力有关。2)了解程度与信任程度北京远郊易灾区居民“非常了解”及“了解”暴雨预警信号的比例之和为60%,而“不确定”和“不了解”的比例之和为40%,整体以“了解”暴雨预警信号的居民居多。对暴雨预警信息持“非常信任”或“信任”态度的比例之和占62%,持“一般”态度的比例占35%,另有近3%的居民对预警信息“不信任”或“非常不信任”。若采取保守估计,将持一般态度的35%人群归为不信任,则不信任率近40%,因此暴雨预警的“信任”与“不信任”比例约为3:2。3)认知水平差异性表2给出采用WMW检验分析男性和女性居民对于预警信号认知水平的差异性。可以看出,对预警信号的关注水平在不同性别公众之间差异并不显著,而了解程度和信任程度在男性和女性间却差异显著,男性对暴雨预警信息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相比男性则更加相信预警信息。3公众响应等级1)预警等级与响应公众比例在调查问卷中发现,几乎无人了解暴雨预警的分级标准,即使在部分问卷中将预警分级标准标注在问题旁边作为参考,也几乎无人关心,而只是通过对蓝、黄、橙、红的直观感觉来选择是否采取响应措施,反映出公众不具备识别气象指标的专业知识,不懂、也不关心各级预警的阈值含义,而只看重预警等级的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暴雨预警的响应公众比例分别是38%、57%、77%和92%,说明每提升一个预警等级,响应人数将提升15%~20%。可见预警等级对响应居民数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气象部门预警分级标准的确定应十分慎重,既不能设计过低而草木皆兵,也不能设计过高导致公众疏忽大意。此外,不论预警等级如何,城市远郊区居民中仍有8%的人群对预警信号置之不理,并且当暴雨蓝色预警时,仍有62%的居民无动于衷,这部分人群的暴雨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应给予重点关注和科普教育。2)响应措施易灾区公众面对暴雨预警采取的响应措施很多,39%公众将不出门,12%的公众会转移到安全地点避雨,9%的公众对雨情保持密切关注并注意人身财产安全,尽量减少出行或携带雨具的公众各占8%,6%的公众在收到暴雨预警信息时要修缮房屋以防漏雨,还有部分公众需要检查排水、关窗户、收拾院子和庄稼,并在暴雨预警时不开车或将车辆停放在安全地点。3)公众响应等级差异性分析公众响应等级是指公众响应时的预警级别,公众响应等级由低到高分别对应蓝色预警响应、黄色预警响应、橙色预警响应和红色预警响应,而公众“无响应”意味着在更高级别响应。公众对预警信息的响应等级受到公众特征和公众认知水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表3给出采用WMW检验分析各因素的公众预警响应等级差异性。可以看出,男性响应等级高于女性,对预警信号了解程度高的人群的预警响应等级高于了解程度低的人群,这与表2中男性与女性了解程度的差异性分析相一致。说明女性对预警信息更加敏感,采取应对措施比男性更加积极。另一方面,男性群体虽然对预警信息关注度较高,但响应积极性不够,可能在应当采取响应措施时因盲目自信而造成应对不足。由于女性对预警信息敏感性更高、预警响应更积极,但该部分人群容易缺乏理性而造成响应措施不当或过度。因此相对于男性群体而言,女性群体应是预警知识的重点普及对象。另一方面,不同学历、收入等人群的响应等级也存在显著差异。低学历者的预警响应等级低于高学历者,低收入者低于高收入者。这是公众平衡响应成本与收益的结果。公众采取响应措施意味着需要付出一定的响应成本才能获得一定的收益。低收入或低学历的普通人群,付出一定的响应成本(如避雨时间、修缮费用等),可能将规避掉更大的财产损失,为自身带来正收益;而对于学历高或收入偏高的一些人群而言,时间成本等相对更高,因此预警响应等级相对偏高。综合而言,影响预警响应等级差异性的因素有性别、学历、收入以及对预警信息的了解程度。预警信息的普及教育应结合人群的类型和特点,针对性地加强宣传教育。
三、对策建议
避免暴雨灾害的措施范文4
关键词: 公路;立交桥;暴雨;灾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U448.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暴雨灾害实例
2012年7月21日特大暴雨导致北京主要交通管网多处积水,积水危害严重的地点主要发生在立交桥处,据报道有20多处,严重地点有车辆人员被淹。而类似灾害在北京近年曾连续发生,“住建部曾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过对351个城市的调研,发现在2008-2010年的3年间,全国有62%的城市都曾发生过内涝事件,内涝发生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就在编写本文的8月29日零晨左右受“布拉万”台风影响,笔者目睹了沈阳降雨两小时只有22 mm,楼下下穿式立交桥已无法通车,小型车辆由人行道缓慢通过。
二 灾害成因分析
现从作者目睹实例分析,该下穿式立交,穿过三条铁路线,两侧有挡土墙封闭外水,但在两端分水线处与桥外两边汇水区没有封闭工程,虽然两小时20 mm降雨也不能保证车辆安全通行。降雨过程中由于泵站启动排水,车辆畅通,但雨停时交警已阻止车道通行。由此可见,是外水的汇入,超过泵站设计能力,道路积水,造成灾害。上午10点查看桥底积水痕迹在35厘米,车道早已通行,而人行道应有积水15 cm,并在排水井口往上冒水,低洼处应有少许的水向下流向桥底路面。
从上述现象分析,如果降雨50、100、150 mm将发生更深的积水,不仅交通受阻,而且会形成淹车淹人的灾害。从积水的过程分析,灾害的发生是有下面几点造成:
1下穿桥涵道路汇水区模糊:虽然桥涵两端下挖处分水线外侧道路有逆坡处理,桥两侧有挡土墙封闭,但分水线与外排水区没有封闭工程,造成汇水区域模糊,有数倍桥涵汇水面积的外水汇入,降雨后期开始有外水汇入,形成桥底积水。
2汇水区没有完全封闭:在人行和非机动道,设计一般采用非机排系统,机排汇水区应该与非机排汇水区要严格封闭,才能保证最低处道路不形成积水。但实例中的人行部分汇水只有15厘米的路肩,造成人行道汇水向下溢流,汇水区失灵。
3排水工程设计标准低:人行道属自排系统,24小时后仍有积水,形成积水说明自排系统不畅,自排系统设计标准低。同时也看出机排能力不足,20 mm就不能保证正常通行。
4排水工程单一:截水沟、透水混凝土路面、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储水池、调蓄池等一些阻水、延迟、削峰工程没能充分利用,增加了应急机排负担,造成小雨就成雨害。
5排水管理系统没有报警功能:从全国立体交叉工程暴雨灾害看,立交工程积水不宜通行没有设置报警功能,造成车辆淹水,甚至人员伤亡。
三 防治措施
分析全国的多城市在不同降雨下(30-100 mm/一次)均有连续发生交叉工程积水成灾的事例,主要有三大因素造成:一是道路交叉工程汇水封闭不严格,外水汇入;二是设计标准偏低;三是防灾意思薄弱排水措施单一,为此防灾措施从下面四项工程入手。
1汇水区设立封闭工程:总结全国立交工程暴雨灾害,在雨量30-50 mm就已形成严重淹水问题,说明汇水区有外水流入。现以图1为例分析外水汇入的危害及完全封闭的好处,图中下挖两端间敞开部分是设计机排汇水区面积3600 m2, 如果有可靠封闭工程,外水不会流入设计汇水区,如果汇水分区界限没有具体的可靠的封闭工程(如分流槽、截水沟、封闭坎、阻水墙等),外水在不同的雨强时会有不同面积暴雨汇入。现按(1)式计算汇水流量,假设不同外水面积汇入,对在相同的设计能力下桥下道路汇水深度进行计算。计算成果列入表1中。
图1 下穿式立交桥排水封闭区示意图
立体交叉道路排水的地面径流量计算:
Q=qψF (1)
式中:Q-- 雨水设计流量(L/s).
q--设计暴雨强度[L/(s・hm2)];其中北京设计降雨强度经验式
q=2001×(1+0.811×Lg(n))/((t+8)0.77)(L/S•hm2) (2)
式中:n设计保证率年份;t降雨历时分钟
ψ--径流系数;
F--汇水面积(hm2)。
表1 不同外水汇入面积积水深-设计暴雨(3年5分钟)
图2. 水深水量曲线图
从计算成果中看出,如果封闭系统严格阻断外水的流入,道路就不能积水,即能保证交通正常运行,也就不会有暴雨灾害发生;相反如果发生外水流入,即使有一倍设计面积的(这是很容易发生的,因为下穿道路处于最低处)的外水汇入,也会造成淹没车辆的灾害。大于一倍的面积汇入就要造成人员的伤亡。
2提高设计标准:近年道路下穿式立交桥暴雨灾害的惨痛教训,应引起相关部门认真研究,转变设计理念,对下穿式立交排水工程,根据工程所处位置、可能引起的灾害程度,区分等级,下穿式立交桥是暴雨灾害频发和灾害最重的工程,应比城市地面排水有明显的区分。城市立交排水标准大多是3年一遇(有的还低于3年标准),只能够抵御30-45 mm/h的降雨。对比美国城市排水设计标准,城区排水10年一遇,而低洼区高达50年一遇,公路排水25-100年一遇(见表2)。从城市长远发展,我国应该开始提升排水设计标准,机排排水规范下限设计保证率应提到20%。北京、广州等城市连续发生超过100 mm/h降雨,相当百年一遇,所以根据重要程度上限可提高到1%。立交汇水区中非机动车道也应高于城区排水设计标准,因为一旦非机动车道排水不畅,会转移灾害到机动车道。
表2公路暴雨频率排水设计标准(重现期)
**引自“公路排水设计规范”1998版
*引自《Highway Drainage Manual Maryland》1981版[13]
3设计综合排水工程
我国近年在城市雨水水资源利用、生态城市建设等方面获得很多研究成果,对于减少地面和道路径流,增加地下水资源有些工程措施是可以利用在排水工程中:如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混凝土、储水池、蓄水层,就可以应用在下穿式立交工程中,用以增加路面入渗率减少径流系数,提高对暴雨的抗御能力。综合排水工程包括:
拦:设立严格封闭区,利用导流沟、渗透截流路面、护堤、护栏将外水阻流在汇水区以外,保护下穿路面在设计标准下无积水。渗透截流路面(见图1)设在下挖线两端,结构形式参照文献[7]。
排:按道路工程位置、引起灾害损失程度区分排水设计频率,设置应急机排泵站。
渗:在汇水区路面,采用高渗透混凝土或渗透沥青混凝土,增加入渗系数,降低径流系数,将雨水渗入高空隙率的垫层中,拦蓄一部分降雨量。
蓄:对于非常重要排水工程增设地下蓄水池,将部分雨水拦蓄在水池中以作城市水资源利用。
减:在透水路基层中设置半透水坎,减缓含水层水流向下移动速度,延缓地下水汇流时间,削减汇水峰值。以减小积水水深。
表3中列出拦、排、渗、蓄、减防暴雨综合治理措施不同工程的主要设计参数,
表3下穿式立交暴雨防灾工程措施主要参数
表4中计算出如果采用不同防暴雨措施,能够对相同的设计排水标准时对桥下积水深度的影响,如果采用综合措施后,即使在3年一遇暴雨设计排水能力下,也能将百年一遇暴雨灾害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不会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表4综合排水措施对暴雨径流桥下积水的减缓作用
4工程增设测报和报警系统
下穿式立交桥两侧应设置雨量水深测报显示系统,并对引起灾害水深设置自动灯光报警,提醒车辆行人,可避免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该系统增加投入很少,但社会效益百倍千倍。
参考文献:
1、张碧琴,王大伟,韩朝峰.城市道路积水成因分析及线性排水设计[J].道路工程,2009(3):102-104
2、王峰,万芸,陈金锥. 城市道路下穿立交排水优化设计[J].交通科技,2009(4):78-80
3、厉金明.透水性沥青混凝土面层在南方城市道路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4):105
4、王建伟. 下穿式立交桥雨水系统设计[J].中国给水排水,2002,18(1):65-66
5、郑琴,周文献.对下穿式立交桥排水问题的探讨[J].给水排水,2008,34(11):44-47
6、王保军,葛宪滨,张宇.透水性沥青混凝土面层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2):122-125
7、张悦.关于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若干问题和对策[J].中国给水排水,2010,26(16):41-42;47
8、裘书服,陈珂,温家洪. 2007年7月重庆和济南城市暴雨洪水灾害认识和思考[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9,32(2):50-54
9、朱思诚,任希岩.关于城市内涝问题的思考[J].行政管理改革,2011(11):62-66
避免暴雨灾害的措施范文5
关键词:山洪灾害;成因;防御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fense status quo of the Huangyan River basin flood disasters and cause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ood disasters occur, the appropriate defensive measures.Key words: flood disasters; causes; defens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 言
“中国蜜橘之乡”──黄岩,位于浙江黄金海岸线中部,但经常遭受台风袭击,黄岩溪是黄岩母亲河──永宁江的发源地,做好黄岩溪流域山洪灾害预防减灾工作,有效防御山洪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黄岩溪流域两岸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尤为重要。
一、黄岩溪流域概况
黄岩溪位于台州市黄岩区境内,是黄岩的母亲河――永宁江的发源地。黄岩溪地势西高东低,流域面积100km2,主流自大寺基至永宁溪全长26.8km,上 游河宽20~40m,下游河宽70~90m,为典型山溪性河道。主要支流有大溪坑、龙潭坑、栗树坑、黄坦溪、乌丝坑、干坑溪、洋头溪等。
二、历史主要山洪灾害
黄岩溪流域内据不完全统计和当地村民回忆,历史上发生的主要的山洪灾害有:
(1)1990年、1992年、1997年、2002年四年遭受较大的洪灾,尤以2002年16号“森拉克”台风影响最大,损失299.08万元。
(2)2004年遭受7号强热带风暴“蒲公英”、14号台风“云娜”、18号台风“艾利”、21号热带风暴“海马”共4次热带风暴和台风的严重影响和袭击,台风、洪涝灾害破历史记录。其中14号台风“云娜”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
(3)2005年7~10月连续遭受5号“海棠”、9号“麦莎”、13号“泰利”、15号“卡努”、19号“龙王”共5个强台风袭击。其中“海棠”过程雨量达到657mm,“麦莎”降雨量达到339mm,“卡努”最大风速创历史记录。连续受灾造成严重损失。
三、流域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一)、现状非工程措施
本流域为山洪易发地段,几乎每年遭受台风袭击,虽然流域涉及的乡、镇政府也组织编制了全乡、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用来指导全乡(镇)的防洪工作,但无预警预报设施系统,加之对山洪灾害没有定量判别标准,山洪灾害预见性较差,防御难度较大。同时,乡镇政府也曾多次对黄岩溪两岸人民群众进行防洪知识普及宣传,但老百姓防灾意识淡薄,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加强非工程措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二)、现状工程措施
(1) 主要水库工程
黄岩溪流域内现有山塘水库一座,为黄坦水库,水库集雨面积4.29平方公里,库容5.15万立方米。
(2) 堤防工程
流域内防洪堤大多数河段多为天然岸坡或简易干砌石护岸,堤身薄弱,抗冲能力差。防洪堤经过多年的运行,且年久失修,大部分遭受过台风的侵袭损坏,抗御洪水灾害的能力大大降低。
(3) 堰坝工程
流域内现有拦水堰25处,分布在黄岩溪各干支流上,堰高0.8~1.5m不等,堰长30~90m不等。其中一条为橡皮坝,位于大溪村,主要拦蓄水量供电站发电。其余主要用于消能或灌溉引水。
(4) 存在问题
流域内现有防洪堤及护岸因资金及交通等原因,大都未按标准修建,防洪能力差。流域内一些村民安全意识薄弱,侵占河床建房现象时有发生。防御山洪灾害的工程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流域山洪灾害成因
(1)暴雨集中,降雨量大
该流域为我省浙东地区暴雨中心之一,每年夏秋季节都要受台风侵袭,台风雨往往雨量集中,强度大,来势迅猛,而流域上游洪水汇流时间短,并携带大量泥石,破坏性很大;而流域中下游地段则进入河谷盆地,地势趋于平坦,洪水流速较缓慢,经过多条支流汇集后,洪水量往往大增,下泄不及时便会殃及两岸村庄及农田安全。
(2)山高坡陡,山谷狭长,山洪暴发来势快,陡涨陡落。
(3)河道过流能力不足。
(4)堤防标准低,大多数河段多为天然岸坡、土堤或简易干砌石护岸,堤身薄弱,抗冲能力差。
(5)局部河段有占河建房现象。
(6)人类活动
在五、六十年代,由于农民防治山洪灾害意识淡薄,流域山区森林曾被大量砍伐破坏,造成山洪灾害频发。近几年,流域内农民为了增加经济收入,不顾客观条件,盲目毁林开发农业,不合理的砍代和耕作方式引起较大水土流失。
(7)地形地质、水文气象
流域内部分山区山体土层单薄,土壤贫瘠、疏松,地质构造条件不利于植被生长,森林涵养水土能力弱;山区地势陡,稳定性差,受到强降雨短历时暴雨时,容易引起山体疏松,而导致水土流失及泥石流、滑坡的产生。
五、山洪灾害特点
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破坏力大等特点,危害很大。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滑坡,常造成人员伤亡,毁坏房屋、田地、道路和桥梁等,甚至可能导致水坝、山塘溃决,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通过对实例调查分析,本流域山洪及泥石流灾害具有以下特性:
(1)季节性汛期4~10月,特别是主汛期7~10月,是山洪灾害多发期,期间可能发生多次山洪灾害,具有季节性强、频率高的特征。
(2)突发性山丘区小流域面积和河道调蓄能力小,河道坡降大,流程短,洪水持续时间较短,但水位涨幅大,洪峰流量大,洪水过程呈尖瘦峰型。降雨产流迅速,一般只有数小时,产流到出现洪峰流量往往也只有十几小时,其洪水特征是陡涨陡落,最大洪峰模数达到平时洪峰模数的几倍至十几倍。由于激发山洪的暴雨具有突发性,导致山洪灾害的突发性,山洪暴发历时很短,成灾迅速,在山洪过境瞬间造成巨大损失。
(3)易发性由于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预警预报设施不完善,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洪灾损失。加之对山洪灾害的规律性研究不够,没有定量判别标准,以往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操作性不强,山洪灾害预见性较差,防御难度较大。另外,山区群众习惯依山傍水建设家园,也容易产生山洪灾害。
六、山洪灾害的防御措施
山洪灾害防御措施主要有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
搞好政策、制度及体系的建设
政府要建立健全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指挥机构,落实防灾责任制体系,加强领导,组织部署检查与督查,搞好群防群治,完善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体系,履行各自职责,做好山洪灾害的防御工作。
建立和完善监测与预警系统
加强防汛的信息化建设,综合运用雨情、水情预报信息,进行科学调度,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通过对各类监测数据的整合、查询、分析,从而提高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效率,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是山洪灾害防御重要的非工程措施,是现在科技发展的重要体现。
加大宣传、普及防灾知识
加大宣传山洪灾害的相关常识和防御山洪灾害知识的普及工作,增强广大群众的自我防护能力和意识,让群众用科学实用的防洪知识来避灾、救灾。群众有了自我防护意识,了解了山洪形成的原因,了解了山洪的特征,就会提高警觉性。
加强流域治理和管理
做好黄岩溪小流域治理的规划,加强重点区域的防洪工程建设,搞好水毁工程修复,加大对病险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力度。对可以治理的地质灾害点采取开挖、削坡、固脚等多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对一些极容易引发山洪灾害的安全隐患点和屋顶山塘,落实专职巡查管理人员,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尽最大的努力降低山洪灾害的发生。
避免暴雨灾害的措施范文6
1、地理概况:康平县隶属沈阳市,位于沈阳市北端。东依辽河与昌图县毗邻,南连法库县,西界彰武县,北与内蒙古科沁左翼后旗接壤。该县地处辽河平原中上游,居辽河西岸。地势为西高东洼,南丘北沙。西及西南部为低山丘陵,中部和东部为平原。辽河为东部界河,其支流马莲河均由北向南注入辽河。境内辽河沿岸土质肥沃,温度适宜,适合种植各类农作物,是粮谷的主要产地。北部地域广大,草场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牧业和林业。
2、气候概况:康平县地处欧亚大陆东部,位于中纬度黄金气候带内,在亚洲季风气候区北缘,属于受季风影响的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干冷同期,光照充足,寒冷期较长,温度的年较差和日较差均大。春季干旱大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严寒少雪。年平均气温7.4℃,最冷月平均气温-14.3 ℃,最热月平均气温23.9℃,历年平均最高气温13.0℃,历年平均最低气温2.4℃。年平均降水量522.5毫米;其中6-8月降水量350.1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7 %。年无霜期170 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775.9小时。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大风、干旱和雷暴。
3、水文概况:康平县境内有辽河等8条河流,均属于辽河水系,总长248公里,流域面积1935平方公里。辽河在康平境内长度为52.7公里,流域面积 89.2平方公里,在康平境内经山东屯乡、北四家子乡、两家子乡流至郝官屯镇老山头,接纳公河、八家子河、李家河南流,经孟家船口东南流,至小塔。境内有大、中、小型水库14座,总容量2104万立方米,以中部的卧龙湖为最大,容量为9626万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2.62亿立方米,可利用地表水为6220万立方米,可利用地下水为1.34亿立方米。
二、暴雨特征及环流背景
1、暴雨特征:本地受夏季季风影响较晚,雨季较短,暴雨洪涝灾害一般集中出现在夏季的7月和8月两个月份;形成暴雨洪水往往具有突发性特点,给洪涝灾害防御代来较大的困难。资料显示1959-2013年年平均降水量522.5毫米,夏季350.1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7 %。55年当中日降水量≥50毫米降水总次数为83次,夏季69次,占总次数的83%。1997年8月20日一日最大降水量达194.8毫米;降水强度: 1小时最大降水量达47.0毫米(1997年8月21日); 3小时降水量达111.1毫米(1997年8月21日)。统计表明,本县暴雨发生无明显的规律,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偏多,60年代和21世纪初偏少。资料记载1984、1985、1986、1988、1993、1994、1998、2005年夏季先后出现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给全县工业、农业、交通、电力等造成巨大损失,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
2、环流背景:康平县地处中纬度偏北地区,出现暴雨主要有两类天气系统影响。
第一类是西风带低值系统,包括气旋、切变线、低涡、槽和锋等带来的暴雨。这类暴雨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大,可造成大范围的洪涝。
第二类是低纬度热带天气系统,包括热带气旋、东风波等,减弱北上,其低压或云系造成大范围的强降水,导致严重洪涝。
三、暴雨灾害典型事例
1、1984年8月降雨量达346.1毫米,是常年的3倍,相当于常年整个汛期的降雨量,低洼地区发生严重内涝。
2、1985年8月降水218.4毫米,辽河出现多年罕见的洪峰,本县出现历史罕见的外洪内涝。
3、1986年7月-8月上旬,由于辽河上游连降暴雨,本县受外洪侵袭。沿河4乡镇有39个居民组、5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受灾面积达1.5万公顷,其中0.7万公顷绝产。
4、1988年7月16特大暴雨。日降雨量达175.3毫米,县内一些企业受灾,部分仓库、厂房进水,直接经济损失120万元。
5、1993年6月份降水特多,月降水量达238.5毫米,6月23日降特大暴雨,日雨量达133.0毫米,10分钟29毫米。水淹农田8000亩,有四五十户人家进水,倒房十多间,8家企业仓库进水。
6、1994年7月中旬-8月上旬降水持续偏多,7月13日晚有6个乡镇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全县大部分乡镇受到不同程度内涝、外洪侵袭。内涝面积2.5万公顷,外洪0.7万公顷。
7、1998年年降水量844.2毫米,为历史极值。其中7、8两月降水特多,月降雨量达292.7毫米和222.9毫米,分别比常年多135.9毫米和105.4毫米。全县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内涝,内涝面积2.2公顷。
8、2005年8月13日22时25分至14日凌晨3时19分,我县有10个乡镇普降大到暴雨。其中康平镇、郝官、柳树乡降大暴雨,康平镇雨量达140.2毫米。据调查:全县农田水淹面积29.18万亩,成灾23.3万亩。城乡房屋入水1942间,倒塌1244间。冲毁路面路基5KM,桥18座,涵洞10个,部分乡镇供电中断,导致直接经济损失1120万元。
四、暴雨灾害防御对策
康平县境内有辽河等8条河流和14座水库,以中部的卧龙湖为最大,易涝耕地面积50多万亩。沿河和临近水库的乡镇是暴雨防御的重点。在暴雨季节来临之前,县政府高度重视,把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通过召开会议部署,制定防御措施和实施方案,形成多个部门联动的防洪抗涝防线,力争把暴雨灾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1.农业部门: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检修农田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防止内涝;加强农作物防灾抗灾救灾工作。一方面做好农田玉米等农作物的管理,全面开展清沟排渍,减少积水,降低地下水位,预防渍害发生。一方面指导群众做好玉米扶壮工作,对倒伏的玉米,采取支架绑立等措施,尽量减少灾害损失。
2.水利部门:要在洪水即将发生之前,要积极做好抗御暴雨洪涝灾害的物资储备及设施维修工作。检修农田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针对薄弱的水利设施进行修筑、维护和增设。加强河道和水库
的巡查和维护力度,做到排洪或泄洪处于良好状态。在暴雨易发阶段,预先将水库水位排底,防止洪水到来时满堤决坝等事故发生。即将发生洪水之前,加强堤防、河道险工险段、溢洪道、输水洞等安全隐患排查。对水库、涵闸、泵站、农田排涝排洪道及堤围的加固。增加排灌设备,加快内涝的排泄速度。在暴雨来临前做好抢修物质和设备的准备工作。一旦发生洪灾,迅速抢险,做到万无一失。 3.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安排辖区各幼儿园和小学停课,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随时做好停课准备,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在校学生安全。城区道路中心区域积水深度超过三十五厘米的路段施行交通管制,禁止车辆及人员通行;协助危险区域人员撤离或者转移;取消大型活动和群众集会,疏散与会人员。
4.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5.电力: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
6.城区:在暴雨期间,做好城市排涝,尽量不要外出,尽可能绕过积水严重地段,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井、坑、洞中;在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居住时,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住宅楼底层居民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应移装在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触电伤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监督建筑施工单位停工;在城市危险路段和危险建筑物附近设立警示标志,并加强警戒。
7.气象部门:在暴雨易发季节,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针对技术装备、监测网络、预报服务等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积极主动走访县水利部门开展汛前调研,详细了解境内河流和水库重要防汛参数和指标以及除涝能力、防洪能力、河道泄洪量、各闸口的警戒水位高度、险工地段等信息,在暴雨来临前做到心里有数。暴雨易发季节期间,气象值班员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每次暴雨来临时,加强与省、市气象台天气预报会商,根据上级预报,并结合实地气候特点,及时预报未来天气,通过传真、气象预警信息平台、显示屏、大喇叭等方式,及时将预报预警信息发送到全县有关部门及领导。出现暴雨天气过程,每隔2-3个小时向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发送本区域内降水实况,为防御暴雨洪涝灾害,避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发挥气象部门职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