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创业对社会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创业对社会的影响范文1
1、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内涵
我们不能把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等同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具体的且操作性强的针对大学生就业阶段的指导工作。而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上位概念,指就业创业教育理念融入高等教育,并根据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和个性特征而需要实施的教育,这种教育是阶段性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就业心态和增强社会竞争力。
2、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定义
宋春宏在《思想道德修养》中指出:“社会适应是指对社会环境的一切刺激能做出恰当的正常反应。”“张锐戟等编写的《大学生成才导论》认为适应能力实际上是一个人调整自己以达到适合自己状态的能力。”所以,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目标的一项综合竞争力,其中社会实践能力和择业就业能力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几个维度:(1)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择业观念;(2)知识储备和职业技能;(3)人际交往能力;(4)应对挫折能力;(5)社会实践能力。综上两点所述,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的是一种社会竞争力,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就业价值观、就业心态和就业硬实力。“就业创业教育就是培育学生如何选择和创造职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引领社会的教育。”
二、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1、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择业观念的养成
从九十年代至今,大学招生规模日益增大,又加上国际金融风暴和信贷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就业难成为了大学生长谈的话题,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剧。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特别是“90后”一代从小生活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面对就业压力,他们往往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且大学生会受到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择业观仍然被薪酬、区域、行业等因素束缚。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能同时关注到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从低年级起,通过职业规划、职业生涯指导和职业性格测量等手段,帮助学生制定发展计划,明确职业目标,引导大学生切实转变就业观念。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建立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掌握自我调节和心理减压的方法,化压力为动力,舒缓心理问题,增强社会适应性。
2、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能激发大学生对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渴望
高校开展就业创业教育,通过就业数据的统计、就业评估和就业创业调研等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创业信息。学生能对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有很好的把握,能充分了解到各行业所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能深刻体会到自身所欠缺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化“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他们会意识到在打牢基础知识和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重视自身的性格形成和能力提高,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注重发展个人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提高社会适应力和社会生存力。
3、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好坏是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大学生的沟通方式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同时也衍生出许多新问题。例如:网络虚拟化程度过高,影响了人际交往的真实性。这种过度理想化的人际交往方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能通过开展就业论坛、职业规划大赛、模拟面试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来引导大学生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来交流感情、切磋学问、探讨人生从而建立深厚而稳固的感情。这可以促使大部分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虚拟社交工具的大学生走出宿舍、走出网络、走进真实的校园生活。同时高校通过就业创业教育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将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有选择性的引进校园,为大学生和社会之间的交流提供有力的沟通平台,促使大学生扩展交往的空间,与社会、与世界进行对话,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4、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能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
挫折的产生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大学生总会或轻或重或多或少的遇到学业上和生活上的挫折。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能寻求积极有效的途径来促进大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首先,通过改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和丰富课程内容,高校就业创业相关课程可以通过呈现就业创业的经典案例,来让大学生对挫折有着冷静且客观的分析,并积极探寻战胜挫折的方法,使大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锻炼面对困难的意志力。其次,同时高校也可以邀请企业家或校友来校以讲座或座谈会的形式,向大学生讲述就业或创业的切身经历来激励大学生勇敢应对挫折。第三,策划挫折教育系列活动,例如在模拟面试中加大面试压力和难度,把挫折教育融入就业创业教育的大课堂,让大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沉着面对挫折,从各方面找出受挫原因,从而积极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渡过难关,战胜挫折,提高今后到社会上解决困难、应对挫折的能力。
5、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要求学校有一套完整的联合培养体系,要求将学校、产业和研究机构有机的融合,构建三维的教育模式。高校通过与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的交流或以共建形式的合作,充分扩展大学生的实习实战教育形式,创建就业见习基地和创业实践基地,完善各类创新类、体验类、见习类和孵化类基地,为大学生开展社会就业实践或创业训练,模拟体验社会就业单位及岗位的真实情景。高校通过扩大与社会的交流,积极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并通过丰富的实践教学形式和创新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社会实践类活动中来,不仅仅可以使学生检验自身所具备的素质和职业技能是否与将来社会工作岗位的需求相符合,还可以对认知结构改善和重建,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和职业规划,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以后的工作和社会的适应夯实基础。
三、结语
大学生创业对社会的影响范文2
高等院校由于在信息资源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使其成为网络社会发展的前沿。在高等教育过程中,研究大学生的网络社会行为以及网络社会对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研究采取何种教育对策以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利用网络社会资源促进大学生创业蓝图的构建;并研究网络社会教育模式在哪些方面对我国传统素质教育理论与方法进行改革创新,这些都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并提升大学生创就业成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
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实践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关注,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社会调查,分析大学生的网络社会行为,总结网络社会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所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并探讨网络创业的各种优势和阻力因素;致力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形成利用网络社会资源辅助大学创业教育的新模式。
一、网络社会给大学生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网络社会促使大学生创业产生的主要因素。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国内大学生对网络创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可度不断上涨。互联网高速增长蕴含的巨大商机,直接激发了和网络接触最频繁的大学生群体的创业热情,这是网络社会促使大学生创业产生的最主要因素;另外,利用互联网创业具有成本低、风险小、见效快、市场广阔等独特优势,非常适合在校大学生。
2.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纵观近几年我国大学生
网络创业的典型模式,包括网络技术创业、个人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相关领域等。其中,电子商务领域创业由于门槛低、风险小,尤其适合初涉商海的大学生创业者。
电子商务由于其产品种类丰富、足不出户方便快捷的购物体验、相对市场更低廉的价格等特点,在网络逐步发达的当下,获得迅速崛起和发展。未来的世界是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混杂的世界,电子商务的主流化发展趋势,为大学生网络创业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3.网络创业教育从无到有。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各大高校通过设立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成立培养班等措施,从网络创业理论与实务出发,积极进行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然国内高等教育中,创业教育特别是网络创业教育刚刚起步,尚需加强和完善,以使大学生网络创业者能够获取创业所需知识、技能的直接补充和选择。
4.考验心理承受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大学生网络创业收益较小、成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大学生自身普遍存在好高鹜远、眼高手低的现象,且缺乏社会经验和职业经历。因此,网络创业的大学生需要减少创业的盲目性,加强心理承受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这是大学生网络创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二、多角度多层次调查大学生网络社会创业现状
本文采用走访调研、问卷调查、座谈和个别访谈等形式,获得筹备创业、创业初期和成功创业的大学生和社会人士,对当前网络社会创业形势的看法,以及对比中西方、其他院校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教育实践,多角度和多层次地调查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利用网络创业的现状和问题。
1.网络社会开辟创业新领域。2014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大量普通高校毕业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面临的却是用人单位招聘岗位的下降。在巨大的就业压力和蓬勃发展的互联网行业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投身新兴行业,自主创业符合社会需求。
调查显示,中国网络经济平均增速约30%,拉动就业作用显而易见。到目前为止,互联网行业带动的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已超过1000万人,互联网不仅让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革命性变革,同时在各个经济层面的发展中,发挥不容小觑的作用。
2.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与条件。当前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选择网络创业,不少在校学生也加入网络创业的行列。然而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成功率并不高,调查显示,只有2%-3%的大学生网络创业者获得成功。
大学生创业者需要在分析网络创业现状的基础上,了解网络创业的条件:主要分为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两方面。外部条件包括:社会对大学生网络创业行为的认同度;风险资金的支持;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网络创业方面法制建设的健全性等。
另一方面,内部条件主要指大学生创业者需要提高自身能力,包括:需要树立全新的人才观,重视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培养自己的创业人格、创业者思维和创业技能;在思想和精神上锤炼自己,善于设计和规划自己的未来;广泛获取创业经验,积极实践,培养自己的创业能力。
三、网络社会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措施
从网络社会的视角理解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才能形成指导大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创业的教育新模式。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思想,以学校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纲领性文献为核心和原则,坚持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的指导措施,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1.转变就业观念,转变教育观念。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让大学生不再单纯作为求职者,而是自主称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挖掘大学生的创业潜能。同时,转变教育观念,将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依托专业优势开展创业实践。不能将创业教育局限于技能层面,创业不单是掌握某种技能或技巧,而是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的深层教育。
2.培养网络社会大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我国高校开设的创业教育系列课程较少,对学生的创业精神培养尚不成熟,尤其是网络社会的飞速发展,过去的“风险投资”、“创业管理”等课程不能紧跟时展需求,可对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开展网页设计等网络技术相关课程。
另外,可以开展一系列与大学生网络创业相关的校园创业活动,如设计大赛、网络营销能手大赛等,邀请知名企业家参与和提供支持,用成功企业创业和管理案例,引导启发大学生主动思考,掌握创业要领。
3.搭建网络创业实践平台。创业教育是实践教育,创业实践是创业教育的具体实现途径,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国部分高校成立了创业园、创业工作室,为缺乏创业经验和经营
场地的创业者提供政策扶持;同时,整合网络社会资源搭建创业平台,注重积累,强调实践,这必将对掌握有限社会资源、创业理论与实践经验不足的大学产生重要作用。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利用互联网信息交流的便捷性特征,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在使用互联网方便生活的过程中,开发创造性思维并积极投身实践。
4.产、学、研、创、网相结合。将创业教育与生产、教学、科研、互联网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创业教育发展。为学生配备创业教育导师,实行创业教育导师制。导师在创业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和专业知识,转化科研成果;另一方面,帮助大学生将转化的科研成果推销到盈利平台,可解决科研资金紧张问题,从而推动新的科研成果产生。在学校和导师的通力合作下,将成果研发、知识转化、学生创业、互联网商机更好的协调融合,使之互相促进和发展,提升创业教育的层次和高度。
四、网络社会大学生创业教育价值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在挑战我们的传统价值观。如今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历史未曾有过的全新社会,他们身上已经深深地打下互联网的烙印,大学生在网络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现状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大学生对网络的高度关注,表达着个性化的网络观念。通过网络,他们能获取大量信息,能够认知世界,并积极快速地加入社会大众,这不仅能推动网络社会的发展,反过来网络社会的资源也能很大程度上帮助大学生创业、就业,创造新形式的社会财富。
在这个背景下,网络社会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极高价值。这种互联网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创新重点知识的传授和技能上的培训提高,更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品质的树立、培养和挖掘,是对大学生与生俱来的追求卓越、成就事业、体现价值的激情或者说本性的开发、疏导和锤炼。通过结合互联网形势,我们能够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工作机制,以网络社会资源为依托,建立健全教学、就业、科研、对外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共同参加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协调机制;能够统筹创业政策扶持、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和创业辅导服务等工作,明确分工,切实加大人员、场地、经费投入,建立长效机制。
根据网络社会发展对创业型人才的新需求,我们针对学生成长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通过创业教育的实施和创业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使学生在具备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心理品质的同时,不仅成为知识的拥有者、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成为具有开创性社会发展的推动者。
大学生创业对社会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生创业;创业条件
在国家政策和人们思想转变的推动下,创业成为越来越多在校及毕业大学生的选择,新一代的年轻人不再热衷于父辈眼中的金饭碗,而是想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拥有自己的事业。创业对于大学生来说有利有弊,受多方面影响,这其中也有许多内在外在的必要条件,金融危机作为资本、货币市场上不能忽视的一座冰山,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对其创业的冲击也不容小觑。大学生创业的第一步就要与资金打交道,没有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很难有一个良好的开头,而金融危机对各个市场带来的影响就体现在货币资金上,所以在金融危机与大学生的创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个关系是由金融危机主导的,它对创业会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打击市场上众多潜在的经济利益。
一、金融危机对各方面的冲击
(一)对进出口的影响
进口和出口行业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容小觑,而他们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也是最直接的。危机在从金融层面转向经济层面的过程中,出口业首当其冲;另外人民币因金融危机而升值,美元则在同等程度的贬值,造成中国出口到国外的商品价格不断上涨。金融危机时期我国进出口公司的营运压力也会日益增大,其原因就是在危机中很多国家的内需逐渐缩小,从而我国产品市场份额随其逐渐缩小。
(二)对各行业的影响
具体到行业,外包公司和跨国公司业务首当其冲,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其减少用人数量;制衣业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的影响也会很大。金融危机的存在使得世界船舶业融资的形势也日益严峻,西方许多银行因此暂停了船舶融资业务,所以其对船舶行业的影响也不容小觑。还有就是对技术人员的需求。
(三)许多资产的价格如土地、股票增长幅度过快
对预期态度偏离实际情况而乐观过度,导致实际资本积累过多,特别是将许多资金转向投机性较强的房地产市场,这种情况在金融危机中越积越多最终造成了房地产、金融泡沫。
(四)普遍的过度投资
在对经济持续增长的预期持乐观的态度下,以及信贷的增长迅速和大量流入的外部资金推动力下,危机前各国普遍出现的现象即过度投资,不但对外部资金的流入有了更大的吸引力,而且,更为严峻的是快速增长的金融资产等一系列虚拟经济的投资使得众多资产价格被快速提高。
(五)贸易持续逆差并不断恶化
各个国家的贸易状况在危机前不断恶化,逆差也在随之扩大,国内资产和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及本币汇率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使得国家对维持本币币值的信心下降,同时对经济的持续增长产生了忧虑,经济在外部的冲击面前变得一触即溃。
(六)对就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导致各大企业公司的收入状况不容乐观,甚至出现负增长的局面,为了缓解这种现象对企业来说最好的办法便是裁员,节省开支。而裁员对即将或已经毕业大学生和在职人员来说是重大的打击,对他们这些个体而言即意味着失去工作的机会,失去了生存的条件,社会不稳定因素随之上升。
二、大学生创业的条件
大学生创业是现在社会上最普遍的现象,如果家里有一定的经济支持,大学生的创业过程或许会比较容易,如果只是靠自己的拼搏努力,困难可想而知。即使有了人和,也离不开其他的一些条件。
(一)拥有敢创业的精神
大学生创业动力的源泉便来自于创业精神,其是创业者的支柱。拥有创业精神,可以让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信念坚定,走向成功。创业大学生最离不开的便是开拓创新精神和敢于承担风险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只有具备了承担风险的勇气和敢于冒险的精神,才能在创业的过程中有远见有想法。
(二)创业经验
在校园内较长时间生活的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的了解,特别是在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市场业务开拓上,很可能缺少脚踏实地的干劲。所以在创业前要去各个机构企业实习学习一段时间,积累一定的经验,在创业时少走一些弯路,经验的积累是创业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在为自己的创业之路铺路。
(三)外部环境影响
大学生的创业动力还会受社会创业环境以及对大学生创业舆论导向的影响。其创业的成功也离不开政府对创业活动的支持。政府应从各个方面给予创业者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创业的成功也会带动整个社会的活力,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经济增长、为国家的GDP做贡献。
(四)金融环境良好
整个金融市场环境处于正常状态对大学生的创业来说很重要。一个各方面机制运行完善的社会可以给创业提供一个好的平台,有一个顺畅的过程,使创业者在创业初期有信心继续坚持下去。如果金融市场不稳定势必会给大学生的创业带来重创,创业离不开资金,若整个市场背景都处于资金的不稳定状态,那创业的稳定又从何谈起。
三、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产生的最明显的外在原因便是货币政策的变化和宏观经济环境。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经济经历了长达10多年的经济繁荣期,这一时期,西方国家货币政策非常宽松,人们对经济预期的乐观态度引起了大规模的超前消费,使抵押贷款的扩张加速。没有偿债能力的个人获得贷款的规模越来越大时,过度负债、资产泡沫便产生了。由此说明泡沫的产生离不开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这两个因素也使得泡沫最终破裂。自主创业的毕业大学生是新创业人才群体,但他们对社会的认知有限,创业的经验不足,因此,在创业方面会遇到很多障碍。首先,大学生创业机会鉴别能力较弱。现代社会产业发达,物质丰饶,基本步入经济微利时代,但因为金融危机的原因,社会和家庭消费需求下降,行业之间存在很大的投机性,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创业项目的选择显得尤其重要,但是在校园内生活的大学生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能力相对不足。其次,大学生信息资源获取能力缺乏。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在创业中不论人脉关系还是资金问题都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融资渠道开拓能力和人力资源获取对大学生创业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另外,大学生有没有处理好团队内部关系的能力和对创业团队进行明智的选择也非常重要。根据数据显示,大学生创业的成活率一般不高,其主要的原因就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内部会出现分歧。大学生处于快速成长期,变化性较大,而创业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过程,必须构建一个优秀的团队并坚持合作到底。创业对高度自信和坚持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但现在的中国还没有形成像美国硅谷那样敢于冒险、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来自文化上的压力也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挑战之一。首先是家庭上的压力,父母一般希望孩子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大学生选择创业意味着与父母的意见不一致,而创业的过程又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在大学生的心理上无形中增加了一把锁,因此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更要坚持自己的信念。金融危机存在的时候整个金融界的投资都会比较小心,投资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来得到利润,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公司的市场价值在下降,风险投资商所司的资产以及其拥有的股份的价值也在缩水,于是对他们而言最安全的方法便是放弃投资。虽然金融危机造成了投资商的小心投资,但它对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单方面看,中国更快崛起的机会就要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寻找,之前国家4万亿元的投资可能让我国产业发展更快。全球的金融环境不好势必导致国家发展有潜力的、核心能力高的新产业和新方向,这种新发展方向的定位,就会让大学生创业的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站在一条线上,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创业的人带来了机遇。机会总是与挑战并存,创业能否成功离不开创业者能力和资源可获取性。作为社会群体中最有活力和激情的群体,大学生也会在危机爆发时信心受到打击。政府虽然会采取多种方法增强创业者的信心,但是对快要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来说,面临人生路上的重要抉择,选择创业还是到运营成熟的企业从基层做起是对自我定位的很大挑战。创业过程会充满不确定性同时他还需要各个方面的思维和行动上的创新,甚至是颠覆传统,这一点不同于专门的工作或企业的经营管理,它需要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具有坚定的信心。不可否认,许多社会和经济转型的契机都来源于金融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创业的大学生部分可能成为以后新型创业文化发展方向的领头羊。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消费者消费能力下降,金融危机的到来,引起部分企业的倒闭与裁员,一部分人没有了经济来源,失去工作的人首要做的事就是节省钱财,抑制自己的消费,购买力因此下降,除了生活中的必须品之外,不会考虑其他弹性大的物质。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创业资金有限,而在金融危机下,整个投资界的投资会比较谨慎,所以融资更成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资金充足后,工作经验也是创业必不可少的因素,它是大学生创业一个很大的门槛,而金融危机会直接导致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社会经验不能投机取巧,必须通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慢慢积累。
参考文献:
〔1〕饶文方,许学军.重大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5-7.
〔2〕吴海兵,吴瑞清,王奇.大学生创业成功之关键[J].时代经贸:学术版,2006,(4):6-7.
〔3〕陈石清,伊文斌.加强创业能力培养力促大学生就业[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29):131-133.
〔4〕马开贵,宋夏伟.金融危机下大学生自主创业前景分析[J].企业家天地月刊,2009,(2):53-55.
〔5〕袁永平.金融海啸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硅谷,2009,(13):119.
〔6〕李昊.广东大学生创业(问题)调查———寻找困境与出路[J].知识经济,2011,(14):66-67.
大学生创业对社会的影响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危机。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更为了鼓励全民创业,国家给予大学生创业以诸多的政策支持和鼓励,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然而从实践来看,尽管我国大学生创业积极性较高,创业人数和规模不断增加,但创业成功率并不理想。根据数据统计,大学生创业成功最高的浙江省也仅仅在4%左右,全国这一数据更是仅仅为2.4%。可见,我国大学生创业之路走得十分艰难。
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与大学生自身的创业特质和创业能力有关,也与政策支持、商业环境、学校教育息息相关。
一、内部因素
大学生是创业的主体,大学生自身所具备的各种素质和能力是创业成功与否的基础。
一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质。所谓特质是指在性格中存在的,并不容易改变的部分。首先,创业需要自信和勇气。每一个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都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坚持自己的选择, 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不气馁、不退缩,具备这种素质对创业至关重要。其次,创业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大学生创业不仅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选择,更与国家政策支持、父母的希冀和学校的培养息息相关,还关乎创业团队成员的发展,因此大学生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最后,创业需要正确的价值观。这也是创业的关键所在。
二是大学生的个人能力。首先,大学生要具备捕捉商业机会的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社会经济活动异常活跃,市场变化多端,创业者要能敏锐地从纷繁芜杂的商业信息中捕捉到机会,这也是创业的基础能力。其次,学习能力。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商业模式、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大学生创业者会接触到很多新生事物,这就需要创业者有很好的学习能力。最后,领导与协作能力。创业需要发挥个人的才能和智慧,但更多的要依靠整个团队协作。大学生创业者要具备整合资源的能力、与团队成员协作的能力,这也正是对创业者的领导、合作能力的考验。
二、外部因素
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大学生创业影响巨大,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是大学生创业之路的重要一环。
一是家庭的影响。一方面,家庭经济状况是大学生创业的基础。事实证明,家庭经济条件越优越,大学生创业的意愿越高,承担创业风险的能力越强。另一方面,父母的态度。现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溺爱容易造成孩子畏首畏尾,缺乏独立自主意识,这对于创业之路而言是巨大的阻碍。反之,如果父母持开明的管教态度,凡事征求学生的意见,对大学生创业会起到推动作用。
二是学校环境。学校是否有帮助大学生创业的成熟服务体系,关乎大学生创业的成败。有的高校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制定了休学创业的学籍规定,解决了大学生在创业和上学时间上的冲突;有的高校根据大学生创业的表现给予一定学分,可以免修部分课程,极大鼓励了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有的高校筹集了大量的创业基金,对创业的大学生提供资金和场所上的支持,还指定了一批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给大学生的创业模式进行引导和帮助。这些措施的出台都直接和间接地鼓励了大学生的创业行为。
三是社会环境。从政策层面看,国家出台了诸多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包括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有关17项收费优惠政策等法规及一些地方性法规等,内容涉及大学生创业贷款支持、免收工商注册费用等具体细则,为大学生创业之路扫清了政策障碍;从社会氛围来看,在全民创业的时代,创业成为一种风潮,引领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挑战自己,寻找自身的价值。
总之,创业的成功需要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学习中储备知识,在社会实践中提升个人能力,丰富从业经验,在困难中磨炼心智,全方位提高创业素质;同时,大学生将来的成就跟高校教育挂钩,高校要加强创业教育,使当代大学生具有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创业素质,最终促进大学生创业行为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大学生创业对社会的影响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7-0144-02
近些年来,随着大规模的高校扩招,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长、外加失业、失地及经济增长速度缓慢等因素,无法满足新增就业人口的需求,国内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创业成了一种社会趋势,并在全国迅速推广开来。
大学生创业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且可以推动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大学生通过把自己的兴趣和梦想结合在一起,进行自主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拥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由于大学生兴趣性格以及所学专业的不同,因此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创业。大学生创业能够锻炼大学生的胆魄、毅力、勇气等。大学生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可以培养竞争精神和创新意识,并且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真正地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虽然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自己坚持不懈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这些品质也是大学生创业所必备的。
一、大学生创业总体状况
从大学生创业的原因上来看,大部分的大学生是由于自身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他们希望通过创业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但同时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是想逃避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或者是为了生存被迫选择创业。从大学生创业的领域来看,我国大学生大多数选择传统行业进行创业,其中包括家教、销售、餐饮服务业等,相反,新兴产业涉足较少。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传统行业具有较低的技术和资金门槛,因此对大学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除此之外,这些行业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盈利模式,降低了创业风险,但是这样成熟的行业中竞争压力相对较大,很难在领域内占有一席之地。再从大学生创业的参与情况来看,参与创业的大学生的人数较少。很大一部分学生毕业后会选择考研、公务员、教师等这一类相对稳定的工作,也有一部分大学生不选择创业是受传统观念“创业难”的影响,创业不仅对创业者的个人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还需要有经济的保障和支持,因此,大学生创业参与者相对较少。
大学生创业失败的概率比较高,主要原因在于三方面:创业者素质、创业细节和创业环境。创业者素质的高低是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创业细节包括启动资金以及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都应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创业环境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大学生创业往往会遭到亲人、师友的疑惑和反对。这是因为我国的创业文化氛围还不浓厚,大多数人还没有自主创业的意识,他们认为创业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人脉关系,经济基础不足和缺乏社会经验都会导致创业的失败。除此之外,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创业失败会对他们造成巨大的打击,使得他们不敢轻易去尝试。任何经济形势上的风吹草动都会令他们放弃。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的企业由于普遍需要的资金和技术要求不高使得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考验的大多是大学生缺乏的市场管理和营销能力,而非是技术与知识。
二、大学生创业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广泛缺乏市场意识
很多大学生在创业前没有对市场进行深入考察与分析,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了解市场需求,更不了解目前消费者的需求。他们的核心支持往往体现在技术上,却从不考虑市场营销方面的问题,从而导致很多产品研究出来没有市场或者不能打开市场,没有市场、没有盈利就意味着创业的失败。
(二)大学生创业经验不足
对于刚刚迈出大学校门、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讲,他们往往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缺乏实战经验。大学课程倾向于应试教育,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学生被动接收已有的理论知识,对于理论结合实际运用的少之又少。他们可能会写出一份成功的创业计划书,但是他们不知道从一份抽象的创业计划书到具体的市场运转,需要多久的理论与实际的相互磨合才能实现整体操作,而这些经验教训不是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就能取得的。另外,大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与外界社会接触较少就导致他们不懂得成立了公司之后如何建立财务制度、人事制度、行政制度等等。对自身能力的不合理定位也会导致他们的盲目自信。他们不了解什么是市场开拓、市场分析、市场定位、市场效益、市场风险等这些专业的知识,盲目自信和自大导致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遇到挫折便束手无策,这些因素也成为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困难
创业要想成功,首先要有足够的创业资金。因此,创业资金缺乏是创业的首要阻碍,也是制约大学生创业工作难以启动的重要原因。大学生创业资金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自筹资金、政府资助、天使筹资、银行贷款等。家里赞助资金很显然不是所有创业大学生都能具备的条件,只有极少数的创业学生拥有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又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政府资助有限,残酷的现实表明,大学生创业资金筹措困难是其一大问题。
(四)心态不成熟,心理压力过大
大学生创业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多大学生生活在应试教育下,由于长期接受学校教育,很少参加实践活动,他们的社交能力不是很强,初入社会,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压力,当遇到挫折时他们可能会因为不成熟的心态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校园与社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刚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还需要一定的过程去适应。大学生心态不成熟表现为对现实的盲目和茫然。大学生的盲目表现为自身的盲目自大、盲目跟风创业、盲目乐观,从而导致对社会、市场的认知程度相对较浅。茫然表现在对社会的不确定性和快速变化不能及时适应,不知道创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需要一次又一次地磨炼才能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因此,大学生需要改变心态,增强抗压能力,拥有更高的心理素质,才能在创业路上走得更远。
(五)学校政府创业教育不充分
目前,很多学校普遍反映创业氛围不足、学生的创业激情不高,即使有创业项目也不能及时得到专业教师和学校的支持。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理念,目前很多高校教师虽然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在创业实践中经验较少,不能为学生创业项目进行系统指导,使大学生创业得不到保障,创业知识、创业能力满足不了创业的需要。我们在宣传、指导上力度也相对欠缺,不了解相关的创业扶持政策,学校领导和教师在获取创业知识途径方面也相对迟缓。因此,要想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必须加强和完善创业教育、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为创业者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创业指导。
三、“双创”环境下大学生创业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创业教育
根据学校专业特色建立创业孵化基地,使优势资源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加强创业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品质,锻炼他们的创业能力,为以后的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大学生对创业的不认同和消极态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冒险精神和社会适应力。同时,创业孵化基地可以为成型的项目提供各方面的支持,有专业的教师进行详细指导,确保项目的持续发展。
(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大对创业课程的投入
在大学生初进校园时就要对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慢慢渗透,使其在大学期间能够为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合理的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知识能力,从而规划出自己适合的职业,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加大对创业课程的投入,加强创业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大学生尽早地接触社会,增加创业经验。增加创业课程可以以优秀的学术论文和先进的创业思想为指导,创新教学方式,更进教学思维,更好地融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中。
(三)加强校园实践团队建设,加强优秀创业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共同兴趣爱好组建学生教师创业实践团队,发挥高校辅导员作用。创业教师队伍不仅包括经验丰富的高校指导教师,还需要有外聘的创业成功人士,针对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咨询服务和其他帮助。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观,培养良好的创业素质。
(四)政府积极完善金融服务制度,为大学生搭建创业扶持平台
政府在大学生创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进一步放宽贷款政策,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困难的问题。积极创建专业的创业扶持机构,加强与高校的交流,为高校实施创业项目提供绿色通道,加强互动交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另一方面,出台更多的创业优惠政策,加大监管力度,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更多的创业者提供创业机会。
参考文献:
[1] 盖迪.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的研究与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2,(5).
大学生创业对社会的影响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F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233-01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49万人,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部分大学生希望通过创业的方式实现自身的价值,可面对创业的风险又没有足够的勇气走上创业之路。笔者将从个人、家庭、学校及政府和社会等四个方面对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
(一)个人因素
首先,创业是一种风险投资,需要创业者具备谋略和全面的知识体系。大学生在缺少相应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从参加创业大赛提出的创业计划书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缺乏对市场的调研分析和对竞争对手的了解,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和可实践性。因此,对于创业知识的欠缺成为了许多拥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的困扰和阻碍。
其次,创业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创业者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拥有运筹帷幄的能力。虽然“90后”的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能够通过互联网、新媒体等渠道获得大量的新知识,但他们毕竟身处校园,缺少社会的历练,缺乏社会经验和公关技巧,导致他们在创业的过程中常常难以应对商场上的应酬和人际关系的处理。所以,缺乏实践经验和对社会的了解是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再次,创业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社会活动,要求创业者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90后的大学生多数在顺境中成长,没有经历过挫折,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许多大学生在创业之初热情很高,屡次碰壁后才发现自己并没有真正做好吃苦耐劳和坚持不懈的心理准备,热情锐减,一部分人甚至因此一蹶不振。因此,心理素质不强也是部分大学生最终放弃创业的原因之一。
(二)家庭因素
现今绝大多数父母传统的就业观念还没有彻底改变,他们认为只有稳定可靠的“铁饭碗”才是理想中的好工作。由于缺乏对创业的正确认识,担心孩子在创业过程中吃苦受累,所以他们大都不支持子女创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和动力。另一方面,大学生经济还没能独立,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致使大学生创业之初融资渠道不畅,因此创业资金多数要由父母资助。然而很多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富裕,在供养大学生学费和日常生活费用之余,不但拿不出创业资金,反而会因为担心创业失败经济利益受损而对子女创业加以阻挠。
(三)学校因素
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创业教育方面还处在相对落后的地位。尽管一些高校开设了创业课程,但多数任课教师自身缺乏创业经验,在讲授过程中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不足。学校较少做出对大学生创业的持续地、有力地支持,对创业项目的孵化缺少具体的帮助措施。
(四)政府和社会因素
面对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些保障机制,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园区、创业教育培训中心等以此鼓励和帮助大学生创业。然而,这些政策和做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办理手续过于繁琐、限制条件过多、政策缺乏连续性,甚至由于缺乏宣传力度而不被大学生知晓等问题。在政策落实过程中缺乏相关机构的配合,一些部门、金融机构、企业慑于大学生创业的高风险拒绝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二、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对策
(一)大学生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创业者要有才、有胆、有识,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具备抵抗挫折的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若想走上创业之路,就必须重视创业素质、品质的自我培养,注重提升自己的能力,进一步磨练自己的意志。认真参加学校开设的创业指导课程,阅读创业指导方面的书籍,增加创业理论知识的储备。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比赛、兼职打工、参与市场和社会调查等活动来接触社会,了解市场,积累经验。通过各种媒体搜集创业政策和信息,加强对创业环境的认识。
(二)家庭方面需转变观念
家长和亲友应转变传统的择业观念,摒弃“铁饭碗”的思想,在思想上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具备条件的,给予力所能及的资金支持。
(三)学校应不断完善创业教育
高校要在现有创业课程基础上,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引入模拟实践创业环节。聘请有创业经验的人士从事兼职教学,开设讲座,与学生交流互动,激发学生创业兴趣。加大创业的宣传力度,向学生传达国家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学生创业成果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