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和纺织服装业的区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纺织业和纺织服装业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纺织业和纺织服装业的区别

纺织业和纺织服装业的区别范文1

论文摘要:浙江的纺织服装业是浙江传统的支柱产业。如何推进浙江纺织业的发展以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要求,是浙江纺织服装业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纺织服装业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分析,提出充分调动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群体的积极性,加快浙江纺织服装业发展进程的建仪。

纺织企业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包含了很多的组织和个人甚至是环境。由于浙江地理经济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在浙江的蓬勃发展,使得浙江的纺织企业有自己的特色。包括经济的环境,政策的支持以及地方的观念都与其他区域有所不同,因此,笔者认为对浙江纺织企业的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进行研究是有针对性和重大现实意义的。

一、各利益相关者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角色分析

1.纺织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分类

“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技术创新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了一定风险的个体和群体”。再根据本文对企业利益相关者定义的理解,结合克拉克森的根据相关者和企业联系的紧密的代表性分法,把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为主要的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和次要的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并将此定义运用在浙江的纺织企业的技术创新中,把关系企业技术创新的利益相关者做了较为细致的分类。

按照克拉克森的定义将利益相关者归纳为两个大类,一类为主要的利益相关者,这些相关者直接或者从较大程度影响技术创新的各个过程,而次要的利益相关者则是间接的或者是较小程度影响着技术创新的各个过程。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对浙江纺织企业的若干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归纳:主要的利益相关者:浙江纺织企业的股东、管理者、员工、消费者、政府、供应商、分销商;次要的利益相关者:特殊利益团体、行业协会、社区、媒体、公众、政治团体、教育机构、专业投资机构、宗教团体、竞争对手。

2.各个利益相关者在纺织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参与现状

浙江纺织企业在加入WTO 后, 受到了国际纺织品服装市场的强烈挑战,主要的纺织品服装进口国家, 不仅没有放松对纺织品服装贸易的限制, 反而进一步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国际纺织行业的竞争给浙江省纺织行业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巨大冲击:

(1)棉纺织行业:浙江棉纺织能力在全国居第6位, 棉纺织品有传统的优势。1998 年棉纱、棉织物出口211 亿美元,占纺织品出口(不包括服装) 的13.6%,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比例较低。经过压锭重组, 浙江形成了以特色纱、色纺纱、精梳纱为主的产品结构, 精梳纱比例已占1/3,色纺纱占1/3以上,产品结构调整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一批以生产大路产品为主`产品档次低的国有企业将面临较大的困难。从总体上看,浙江棉纺织业是一个老行业,债务负担重,装备较落后,入世后,直接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

(2)印染行业:浙江的印染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一位, 尤其以化纤印染为主。虽然近几年浙江引进了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印染、印花设备, 但由于生产工艺、助剂、后整理设备缺乏, 生产、出口仍以中低档产品为主。印染行业已成为浙江纺织服装业发展的瓶颈。

(3)化纤行业:浙江化纤生产能力在全国占居第二位,且近几年合纤的抽丝能力增加较多。1998年全省化纤产量达8017万吨, 占全国总产量的17.6%,其中涤纶丝产量占84.7%,在涤纶丝中,长丝占87.9%。聚酯切片生产能力近10万吨,其原料主要由外省购进或进口。入世2~3 年后,配额在逐步取消,其关税将降至6.6 %的水平,对浙江聚酯切片生产企业将构成一定的威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冲击产生的原因都是因为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不够,导致时至今天我们很多的企业还是保守的企业,先进的设备和一些主要原料必须依靠进口,因此不难看出,浙江纺织企业受到的种种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压力的唯一解决方法就是技术创新。基于这点,笔者认为,对浙江纺织企业的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在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中的参与进行分析并在最终提出符合要求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伦理研究是有必要的。这将有利于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妥善处理,合理有效的调动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和合理有效的分配各方面的资源,最后达成技术创新的顺利实现。

二、技术创新活动的阶段分析

为了更好的了解技术创新过程以进行相关研究。我们按照发展的时间顺序,将技术创新过程分解为创意的产生、研究/开发、设计/试制、生产和市场实现五个阶段。这又可以按照索罗(S.C.Solow)在《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比特理论的评论》一文中对创新的研究把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新思想产生和以后阶段实现的发展两个阶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新“两步论”。本文研究中除开发/研究阶段属于两步论中的第一步外,其他的四个阶段都应该是两步论中的后一步。在文中,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只按五个阶段来进行阐述,并且假设技术创新活动是在一个市场中进行以及市场只由企业,目标顾客和其他环境三部分构成。

1. 在技术创新创意的产生阶段,各个利益相关者在该过程中都有参与

在经济活动中,一项技术的变革和产生的内在动因是追求利润的需要。公司的利润是由产品或者服务的出售来实现的,在这一实现过程中有三个参与部分,作为企业下游的消费者、分销商;代表股东、管理者、员工、供应商利益的企业和买卖实现的除这两部分外的各方面的综合。包括政府、特殊利益团体、行业协会、社区、媒体、公众、政治团体、教育机构、专业投资机构、宗教团体、竞争对手。在这一阶段,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改变会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因为消费者是企业利润的根本来源,企业必须用利润来实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消费者成为了企业进行技术变革的一个重要来源。我们可以把这看成是企业追求利润和生存而被动产生的技术创新思想。另一方面,作为生产经营活动主体的企业,由于企业代表的利益相关者为了在市场上追求利润,或者企业内部的员工有意或无意的技术创新灵感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来源,我们可以把这看成是企业本身追求利润和发展的需要而主动产生的技术创新思想。而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综合部分则是通过前两个部分来影响浙江纺织企业的技术创新。 转贴于

2.在研究/开发阶段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过程重点是技术开发,基本任务是根据本企业的技术、经济条件和经营需要,敏感地捕捉技术机会和市场机会,探索应用的可能性,并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研制出可利用的新产品和新过程。

在这过程中参与最多的是企业这个主体,其中参与的利益相关者应该包括公司的员工,管理者和股东,消费者以及供应商,还有特殊利益团体等次要利益相关者。公司员工主要参与的是新思想的可行性分析以及研究开发,而股东和管理者主要是提供战略和管理上的支持和配合,消费者以及供应商和以特殊利益团体为代表的次要利益相关的参与主要是可行性研究和其他的配合。

3.设计/试制阶段的基本任务是根据技术开发阶段提供的新产品原型或新过程构想,进行工程开发和技术设计,提出可供本企业具体实施的全部技术图纸和技术资料。与前一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投入强度要大得多,受经济因素的约束要强得多,与具体生产条件的结合要紧密得多,应该说,这是创新过程中实习技术与经济结合的关键一环。这一阶段中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情况和上一阶段无太大区别,但是在该阶段中股东和管理者为了给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或组织上的支持,因此他们的参与度都有所加强。

4.生产阶段的任务是把上一阶段的成果变为现实生产力,生产出新的产品或实现新的过程,并解决大量生产组织管理问题和技术工艺问题。该阶段中参与度最高的应该是企业的员工,股东和管理开始监督新技术的产生和新产品的生产。这是一个实现成果转化的过程,因此员工积极的参与,其他利益相关者无明显参与。

5.市场实现阶段的任务是探索创新成果的市场接受程度,进一步考察其技术的完善程度,并反馈到以上诸阶段不断进行改进与完善,最终实现新技术所形成的使用价值和市场价值。这一阶段实现了技术创新追求的经济效益,完成了创新过程中又一次质的飞跃。这是技术创新的最后一个阶段,创新的主体要在这里实现他的新思想,观察技术创新的结果是否满足新思想产生时的要求;技术创新的成果通过消费者,分销商得到证实,或者通过企业自身肯定(但事实上还是通过目标顾客实现,但为了新思想产生的主动和被动性,我们对其进行区分)。

结 语

可见,在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中,各个利益相关者都或多或少的参与。各个利益相关者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并且利益相关者之间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的妥善管理将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积极的影响,可以更好的实现技术创新。

加入WTO后,浙江纺织服装业进一步融入到了世界纺织服装市场主流之中,国际国内竞争更为激烈, 浙江的纺织企业要想增强市场开拓能力, 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就要从企业伦理管理的视角来妥善解决好企业和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进而加快浙江纺织企业技术创新速度,提高产品质量,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最终打造一个坚实的纺织产业,支撑浙江经济的大发展,强壮中国纺织业的力量,促成民族经济的腾飞。

纺织业和纺织服装业的区别范文2

比较中的优势

服装产业是浙江的重要民生产业和对外贸易的传统优势产业。凭借其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地缘上的优势,浙江和广东、福建、山东、江苏等东部省份的服装产业积累起明显的优势,聚集了国内服装的绝大部分的生产和出口能力,确立了“东强西弱”的格局。

中国服装行业“百强”评比活动的开展见证了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壮大,活动分别以销售利润率、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三个指标为依据制作榜单。2009年全国共有128家企业入选,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百强企业数量位居前五名的省分别是:浙江(41家)、江苏(24家)、山东(16家)、广东(9家)、福建(8家)。其中,雅戈尔和森马两家浙江企业同时入选“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百强前十名,森马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入选三个“百强榜”的企业。

集群是我国服装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群内往往以生产某类产品为主,它们在产业链配套、专业人才和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在上述五省服装主产区内部有的依靠外资、有的依托专业市场和龙头企业,形成了众多的产业集群,如杭州的女装,温州的男装和常熟的羽绒服等。

服装产业是一个对品牌比较敏感的产业,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容易受到品牌的影响。同等质量下,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有品牌的服装产品。国家工商局资料显示,服装行业是商标登记中更替最快的行业。据统计,目前我国市场上有10万余种服装品牌,每年有2000多个品牌被淘汰,2000~2005年中国前500名的服装品牌平均寿命只有1.5年左右。2010年,国内新增19个服装驰名商标,累计有144个纺织服装驰名商标和143个纺织服装中国名牌。

“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被誉为中国服装行业的“奥斯卡奖”,其设立的目的是推动中国原创服装品牌的诞生。大奖设立风格、品质、策划、创新、潜力、营销、公众、价值、成就等多个奖项,在已经举办的六届中,共有54项次品牌获奖,其中浙江获得16项次,居国内第一。福建、江苏、广东和山东分别以7、7、4、3项紧随其后。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服装电子商务领域,北京的凡客诚品以直销方式在参与竞争,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成功问鼎2009年度的中国服装品牌创新大奖。

优势遭遇挑战

为了对浙江服装产业的国内竞争力有一个全面的、深入的理解,在上述分析之外,我们还可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持产业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等方面对其作进一步的分析。

服装产业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它密集使用的大部分是初级劳动力,他们往往不需要经过培训或是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上岗。劳动报酬在服装产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往往会达到50%左右,因此,成本优势仍然是现阶段服装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服装行业从业者的生存和工作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工资水平上升了15%,企业的用人成本大幅提高。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波动对服装出口企业的运输成本造成了重要影响,全年企业实际支付的货运费用比2007年至少提高了10%。以电价为例,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0.025元,其中浙江涨幅0.0321元,江苏涨幅0.0301元,福建涨0.0297元。不仅如此,工业用水价格和废水排污价格继续呈上涨势头。

2008年,服装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受到严重自然灾害以及消费信心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消费需求疲软,销售价格下行的压力增加;内需品牌的淘汰速度加快,品牌个数减少,品牌产量控制加强,品牌集中度加强。一些销售覆盖全国的品牌企业推行本地化生产以降低物流成本和市场风险。在国内需求和内需供给形态的转变下,大企业仍然可以基本维持2007年的生产,大量中小企业和处于价值链末端的企业遭遇生存的困难。

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美国纺织品贸易办公室的统计数据,2008年上半年,美国进口中国纺织品服装共计138.3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43%。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进一步扩张,美国失业人口居高不下,消费者对经济的未来走势缺乏信息,消费需求一直呈下降趋势。可以说,国外市场需求不足是中国服装业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主要出口市场如德国、英国等国经济萎缩、消费者需求不振等,对我国服装出口乃至服装产业的未来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1995年7月至2007年7月的十余年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的税率历经了十几次的调整,出口退税率的每一次调整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广大纺织服装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我国的服装出口基本上采取的是“薄利多销”的策略,出口服装的利润率本来就不高,只有4%左右,出口服装退税率的降低1~2个百分点,对服装出口企业尤其是大量的中小型服装出口企业来说都可能是一次灾难。

浙江服装产业无论是从工业总产值还是出货值来看,都保持了较高的发展水平,但是,深入到产业内部就会发现,浙江有大量企业从事服装出口,企业之间处于原子式竞争的阶段。出口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使得单个企业难以获得大到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的市场份额,服装产品价格由市场总供求决定,即服装产业基于企业层面的市场势力缺乏。企业规模小不具备将有限的产品差异加以区别和专门推销并转化为垄断力量的能力;其次,企业的研发能力和资本积累能力薄弱,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等高端要求对原发性的中小出口企业来说高不可攀:再次,简移国内低质低价策略的国际市场挤占路子越走越窄,贸易摩擦和反倾销调查事件频频爆发,产品的国际市场认同度和影响力微乎其微。

企业是产业的微观基础,我国服装产业在国际服装出口市场的市场份额虽然较高,由于缺乏微观基础,服装产业的组织程度松散,出口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屡屡发生,导致中国服装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不明显。

纺织服装领域是我国贸易摩擦和争端的多发领域。2005年1月,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后,技术标准、反倾销、社会标准等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更多的被用来作为限制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口的手段,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剧了这种趋势。如美国自2008年12月1日起,每两周一次中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口统计报告,对中国相关产品进口数量实施监测,并在进口限额到期后对我国输美纺织服装进行密切监控。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发达国家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高科技监控手段,制定各种环保法律法规,

强化环境安全,以起到限制国外服装进口的目的。如检查服装面料的pH值、耐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等。

配额取消后,发达国家进口国频频引用保障措施和反倾销等对措施限制国内服装出口。浙江服装产业尽管发展较快,但仍未摆脱数量型增长的模式,服装产业增长的质量有待提高,浙江服装企业在国外易遭受倾销指控和反倾销制裁。美国和欧盟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国家”的判定使得反倾销取证更不利于我国,“替代国价格”使我国服装企业在反倾销诉讼中处于极不利的地位。这种不利局面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现阶段,浙江服装产业的国内竞争力尽管仍较强,但其国内竞争优势正遇到空前的挑战。受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变动的影响,浙江服装产业的生产成本有进一步加大的可能,而对浙江服装需求却面临着进一步减少的可能。国际方面,由于浙江服装产业的对外依存度较高,国际需求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代表的主要出口目标市场消费需求普遍下降,服装需求普遍下降,居民的衣着类消费支出呈现负增长。国内方面,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对必需品和中低档产品的消费需求增长较快,但中高档服装产品的需求受到严重打击。国际、国内需求变化要求浙江服装产业快速升级转型,从粗放型以规模为主的扩张方式向集约型以效率为主的增长方式转变,淘汰落后产能,加速、国内大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新工业的发展,实现产能格局优化和产业资源优化的目标,重新确立服装产业的新格局。

挑战化为动力

为了稳定并提升浙江服装产业的国内竞争力,首先应该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原有行业协会往往行政色彩浓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干预过多,行业协会应转变职能,将工作重点转到提高协会的内生凝聚力和引导政府资金用于集群内企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上来,打破群内企业创新博弈的“囚徒困境”,尽可能发挥创新的外溢效应,促进群内企业的共同发展。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主要可以关注两个方面,其一是可以更有效的应对可能的贸易保护措施;其二是有助于营造支持国内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

服装产业是一个时尚的产业,服装是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体,设计环节对服装产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浙江服装产业虽然已经具备强大的生产加工能力,但设计能力仍有待提高。设计师是一种拥有专门技能的高级人才,它依赖于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可以通过资助服装设计大赛的办法,帮助企业发掘设计人才,培育一批既有国际视野又深谙中国文化的设计师,将中华文明的传统元素和时尚元素结合起来,增加时装和自有品牌服装的出口,这有助于提高浙江服装产品的档次和价格。

纺织业和纺织服装业的区别范文3

As a livelihood industry and traditional pillar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extile industry enjoys stro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international market. Accelerating the relocation and upgrading of textile industry will lay a solid basis for turning China from a big textile producer to a textile power. Based on systematic analysis on the relocation of textile industry and the practical conditions of the industry,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a hierarchical model to illustrate the patterns of industry relocation and innovation from individual enterprises to the entire textile chain, which includes from the bottom to top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 the system innovation of industrial parks and the integrated innovation of industry chain. Therefore, the study has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极大地冲击了实体经济;2009年全球纺织贸易量骤降,中国纺织行业深受其害;2012年受欧债危机的持续影响,以出口加工为主的中国纺织企业愈发艰难。

从国内来看,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东部等纺织业较发达地区资本相对饱和,本地市场已难以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加之劳动力、土地、能源与原材料等要素成本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产业升级压力增大、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纺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成为必然。

因此,研究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创新模式,或者中国纺织产业转移中的模式创新对于我国纺织行业的转型升级乃至整个国际纺织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特征

当今的产业转移并不是产业简单地在空间上的位移,而是以资本为纽带的要素在空间上的重组。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使得产业转移或重组成为可能。

(2)以产业链的整体协调为基本特征

东部地区的纺织产业在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过程中,产业链整体转移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由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企业)为先导,通过产业链的整体转移和建设,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在当地发展配套或关联产业,实现生产、加工和供应的本地化,使技术、产品和服务能够迅速满足市场的各种需求,也能够实现对企业生产环节的配套支持,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这种产业链的整体转移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同步转移和发展,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和配置效率,推动产业转移速度的加快和规模的扩大。

(3)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过程中更加注重综合优势

在历经金融危机之后,东部地区纺织产业转移更加注重承接地的综合优势,而不只是关注降低成本。因此,中西部省份中产业配套条件比较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方更具有承接优势;土地资源单位价格比较低和物流成本低的更容易被优势产业看好;能源资源充足、服务优质和发展前景广阔的地区更容易被相中;思想比较解放、观念比较新的地区更容易承接转移的产业。

(4)由受制于资源与环境约束的被动转移向谋求发展的主动转移转变

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地区由于在发展初期忽视了环境保护,使资源消耗过度,地表水体、空气等受到较严重的污染,在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这些地区对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加之劳动力成本、商务成本等的大幅上升,这些地区不再是一味的被动转移,而是主动将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进行结合,将一部分产业转移至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二、中国纺织产业转移创新的动因

中国纺织产业转移创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大致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分析。

1. 资本的内在趋利性

资本与要素在空间上重组的目的是寻求效益最优,资本的趋利性是最基本的转移动机。若Ⅱj>Ⅱk,则向j转移。

纺织本质上仍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因此追求更便宜的劳力、原料资源仍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动机,然而现代纺织服装业的产业范畴与早期有很大区别,资本不仅仅是实物资本,包括智力资本、要素资源如人才不仅仅是一般劳动力,还包括设计、研发等知识人才,以及信息资源。对于加工制造业,西部地区的一线劳动力更便宜,然而对于时尚品牌企业,资本更愿意向沿海大城市集聚,即资本不同的流向。

因此,与早期的纺织产业转移不同,正在发生的产业转移常常是双向的,中西部一些区域一方面接受东部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一些企业也将产业资本和设计营销贸易中心向东部沿海转移,以获取市场信息、销售渠道、订单并吸引高级研发与设计人才。而原来在东南沿海的企业,如山东如意集团等,一方面向新疆和重庆等地转移原料加工等传统制造业部分,扩大投资和产能,另一方面又通过资本运作收购意大利、日本等地的高端面料和服装生产企业和品牌商。

2. 外部产业生存环境变化

就影响我国纺织产业转移创新的外在环境而言,主要包括成本上升、劳动力供给不足、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等,这些因素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迫使我国纺织产业进行转移创新。

(1)成本上升

近几年,纺织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2011年8月,我国棉花价格328指数维持在1.9万元/t的高点,国际棉价Cotlook A指数为116美分/磅。同时,随着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全国各主要省市大幅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对东部的纺织产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11年以来,我国又先后有35个省、市、自治区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表 1)。从整体上讲,2011年全国范围的最低工资标准在调整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这种趋势还将长期持续。

从图 1 可以看出,我国纺织产业转移创新分为 3 个层次,从下至上依次为:企业的技术创新、纺织工业园区或产业集群的制度创新、产业链集成创新。

(1)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其内容通常包括产品、工艺、流程、功能等。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各种要素在空间上的重组,从而达到转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目的。例如,2011年,华孚凭借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开发出蜂窝状微孔结构功能性涤纶产品;还首次将日本涡流纺纺纱技术应用于色纺纱生产领域,采用粘胶、棉纤维染色-混棉-清花-梳棉-并条-涡流纺生产的工艺流程,开发出系列涡流纺粘胶、粘棉混纺色纺纱线,填补了圈内涡流纺领域色纺纱空白。同样,恒力集团近年来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了熔体直纺超细旦纤维、超亮光纤维以及吸湿排汗纤维等多个类别不同规格的差别化产品,并迅速转化为工业化生产。

当然,目前我国纺织产业的技术创新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待完善,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有待形成;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少;技术创新投入强度不足,且投资分散;将创新转化为市场价值的能力较差等。

(2)制度创新

针对一个或多个工业/产业园区,需要形成一整套系统的创新机制,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做到“有制可依”。正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所说,当前纺织工业正值产业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纺织行业企业应积极开展机制创新、体制创新和模式创新,有效促进纺织行业的整体提升和全面振兴。

面对中国纺织产业转移创新的现状,需要完善行业科技创新机制和园区协作机制,如: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为支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纺织行业科技创新机制;加强纺织工业领域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科学研究;探索具有纺织行业特点的产学研用新模式,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共建实验室,在高新技术纤维、染整后整理关键技术及环境友好型纺织化学品、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回收利用等重点领域推动建立纺织产业技术联盟;加强各类创新主体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能力建设,建立行业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完善知识产权的有偿共享、保护和交易机制等。这种模式是以有效的政府支持为基础,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设施完善、服务到位的纺织产业基地、纺织产业园区为主要形式的,如新疆的阿克苏纺织基地、江西奉新纺织工业园、四川彭州纺织服装工业园、陕西咸阳纺织工业园等。

当然,体制或制度创新离不开政府或行业协会的指导和参与。只有在政府的参与和支持下,我国纺织产业转移体制或制度创新才能更加顺利地进行。

(3)产业链集成创新

产业链创新可以是从某一位置或节点注入新的元素,从而带来部分或整个产业链的变革。目前,研发创新和品牌营销创新已经成为我国传统纺织制造业从价值链低端走向高端的关键。

现代纺织业是一个典型的创意产业,既存在于依托技术创新的供给型的创新活动,又普遍存在于消费导向型的创新实践中。文化创意具有跨行业跨地区、打破传统产业边界的特殊性,所以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入文化创意的因素,每个结点的创意都牵涉到相关的横向产业的价值链。实践也证明,纺织产品注入的文化创意含量越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市场竞争力也越强。

产业链创新也可以是集成创新,即整合和优化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实现产业链集成创新。例如2011年,华孚通过引进纺织原料、纺织面料开发企业、知名院校等协办单位,打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引导色纺时尚向纵深进行,不断创新整合产业链。

四、结语

产业转移的表象是资源等要素的梯度流动,其结果则是产业转移方和被转移方的升级,转移方通过转移缺乏竞争优势的产业,转而寻找新的产业角色,从事新产品开发,或跨入新产业、新领域和新价值链;承接方则通过接受这些资源和生产要素,增长经济发展动力,创建新的产业,开拓新的产品和服务。中国作为一个纺织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全球产业网络(GPN)重构的背景下,只有通过转移创新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最优配置,也才有可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实现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跨越。

参考文献

[1] 李廷,杨峻,顾庆良. 全球产业网络重构中的中国纺织产业转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 萧琛,胡翠,石艾. “民工荒”的原因、应对与劳工市场制度变革前景[J]. 社会科学战线,2010(11):52-58.

[3] 卢根鑫. 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J].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4):33-42.

纺织业和纺织服装业的区别范文4

展出规模再创新高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已跻身为全球知名度最高、规模最大的纺织行业盛会之一,成为展示科技创新和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引导上下游资源整合的重要纽带,更是业内不可或缺的商贸平台。

本届展会使用了 13 个展馆,展出面积达 15 万m2,来自全球 23 个国家和地区的 3 108 家参展商携最新产品参展,创历届展会之最。超过 6.2 万名的与会观众再创新高,比2010年增加了 10%。

国内知名的面辅料企业悉数登场,参展企业达 2 185家。绍兴、萧山、盛泽、石狮、海宁等纺织产业集群地以展团形式踊跃参展。展会根据产品最终用途分类设置了正装面料区、时尚女装面料区、休闲装面料区、运动功能装面料区、衬衫面料区、牛仔面料区、内衣面料区和辅料区。极具特色的内衣面料区与牛仔面料区吸引了业界众多关注。

海外展团精彩纷呈

展会共吸引了来自 22 个国家和地区的 923 家海外参展商,其中有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韩国、巴基斯坦、西班牙、中国台湾、泰国、土耳其和英国等 12 个国家和地区展团,此外还有奥地利、孟加拉、法国、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独立参展商参展。

来自意大利比埃拉地区的公司展示了优质的男装面料和最新的时尚女装经典面料,以满足国内高档面料采购商的需求。意大利奢侈纺织品生产商Lanificio F.lli Cerruti 1881展示了羊毛、羊绒以及丝绸等高端精品服装面料,公司负责人Daniele Sanzeni先生表示:“展会观众人流踊跃,我们的产品吸引了众多中国买家的关注。”

高档呢绒生产企业英国Hield公司展示了一系列英国顶级精毛纺面料,其中一款Ne 120、嵌入24K金丝线的超细羊毛面料,标价高达 7 500 英镑/m,引发观众惊呼。公司董事长Samer Chamsi-Pasha对展会的买家数量感到十分满意,他认为:“中国纺织产业的不断发展,改变了国内买家采购模式。中国品牌越来越趋于欧化,设计师开始为不同的品牌设计产品并且建立起自己的声望,这不仅推动了中国时尚业的成熟发展,也为我们创造了巨大的商机。”

法国纺织品设计公司Creations Robert Vernet的Benoit Feder先生对展会也有相同的评价:“中国市场的形势越来越好,我们参展 10 年来,今年是参展效果最好的一次。”首次参展的印度尼西亚公司Aditya Birla Yarn展示了不褪色纱线、ABY Flexo弹性牛仔布混纺纱等五大系列产品。公司产品开发及海外业务拓展总经理Balachandra N.R.对展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表示:“这次参展出乎想象的成功,我们和来自中国、亚洲、欧洲、南美以及美国等众多的采购商进行了接洽。”

首次在展会亮相的西班牙展团组织了 12家优秀的参展商。西班牙纺织及辅料行业组织Texfor国际推广经理Marta Castells Germa女士表示:“参加intertextile是接触中国服装业内买家、商、分销商及媒体的最佳方法,每家展商都向中国市场推出了创新的产品。”

台湾参展企业的数量高达 230 家,台湾纺织业拓展会董事长叶义雄表示,化纤纱线和面料是台湾纺织产业的优势,目前 40% 的台湾化纤面料销往大陆,随着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的签署,台湾纺织业会把更多的优质纺织产品带到大陆。

此外,展会设立的Lenzing(兰精)、Invista(英威达)、Hyosung(晓星)和美国国际棉花协会等 4 个纤维展团,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

科技引领创新

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纺织行业对以科技创新振兴产业有了深刻的感悟。众多国内纺织企业为实现尽快转型升级,加快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资源,更加着重于新纤维、新技术的研发,在产品设计和创新上不断探索,推出更多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占领市场。

作为全球唯一拥有 4 种纺纱技术的纺机制造商瑞士Rieter(立达)公司首次参展,展示了由环锭纺、紧密纺、转杯纺和喷气涡流纺等 4 种不同纺纱工艺纺制的纱线,分别具有相应的特殊纱线性能,可为后道加工商和最终用户带来经济性和质量方面的不同优势。

湖北迈亚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薄而暖”的科技保暖概念,了包括活力暖绒和时尚热裤双主打在内的多个系列产品,主打面料采用了活力暖绒和密纱无皱呢等两种高品质创新系列。活力暖绒系列大胆采用比竹炭更加环保的新型碳化纳米科技纤维 ―― 咖啡炭,使织物具备优良的自然蓄热功能和透气性,是商务西装和衬衫的秋冬理想用料。数据显示,咖啡炭比一般PET纤维升温效果更好,以 500 W卤素灯照射 60 min,其蓄热幅度比采用PET纤维可提高多倍。Outlast、Viloft等实用保暖纤维也被应用在本系列中,此款面料不仅确保了衣物的手感,也最大限度满足时尚人士追求“薄而暖”的穿衣需求。

山东南山纺织服饰有限公司推出了 30 多种质地、近万种花型的面料。这次展出的产品亮点之一是其生态面料产品,包括毛/丝、毛/羊绒等天然面料,通过先进的新型技术手段实现有机生产并缩短工艺流程。

为引导纺织企业的新产品研发与新技术的有效对接,展会主办方自2009年开始在展会推出“技术创新空间”展区,引起了极大反响。本届展会,主办方利用“技术创新空间”,安排了 26 场技术推介会,来促成高新技术与面料研发的联姻。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的“冷转印花在尼龙面料上的应用与发展”和“蚕蛹蛋白新型功能面料开发与应用”、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的“天然高科技汉麻纤维开发与应用”等推介会的内容涵盖了新型纤维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新型印染助剂研发、功能性纺织品、企业信息化、新型加工工艺等各个领域,引起了参展企业和与会观众的极大兴趣。

展会专业性与服务不断升级

本届展会上,来自英国、意大利、韩国的参展商组成的花样设计区展示了各类新颖的面料画稿,为中国的面料制造商带来了时尚流行的最新设计元素,提供最新的设计资讯。

展会的流行趋势区紧紧围绕各馆产品主题分别进行面料流行趋势的诠释。2012/13 秋冬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通过“向传统致敬”、“节制生活”、“情感化科技”、“现实之外”等 4 个主题方向来演绎“创意修复”这一核心主题。

展会主办方在展览同期组织了 40 余场专业论坛讲座,内容包括了流行趋势、市场及营销策略、纺织技术、认证及检测、相关法律法规、国际贸易等方面的最新权威信息,凸现了展会信息枢纽作用以及对观众的引导作用。

主办方还分别在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和上海淳大万丽酒店举办了“天虹 • 2011中国纺织市场论坛”和“Planet Textiles 纺织可持续发展会议”。两场重量级的活动组织了众多来自海内外的行业协会代表,著名财经、管理、营销专家,大型企业集团和知名纺织服装企业高层等业内外人士,共同探讨当前复杂环境下的市场新路径和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等话题,吸引了大量听众到场。

纺织业和纺织服装业的区别范文5

关于××区产业发展的思考

目录

一、××区产业发展概述

(一)××区产业发展的基本问题

(二)××区产业未来发展的两个挑战

(三)××区产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四)××区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二、××区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工业化进程分析

(二)产业结构分析

三、××区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定位

(一)概述

(二)产业发展定位的总体指导思想

(三)产业发展的具体定位

四、××区产业发展的空间战略思考

(一)通过“造核”打造区域的增长极

(二)构建“人”字型生产力布局的宏观框架

(三)建构“一城两带三极”空间框架

(四)通过“造势”构建区域发展的“雁行模式”

(五)构建半小时快速道路网,缩小中心城市到各乡镇之间的时间距离

五、××区产业发展的配套措施

(一)提升城市化的内涵,打造城市的引擎

(二)将“招商引资”逐步向“招智引商”方向转变

(三)由注重数量的渐进式发展向追求内涵的跨越式方向转变

(四)打造“湖泊新概念”

(五)采取中心城市带动和周围乡镇推动的城市化路径

(六)大力弘扬本土创业精神,鼓励和扶持本地民营经济的崛起和发展壮大

关于××区产业发展的思考

内容提要:××区是经济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2004年3月,根据国务院和江苏省政府的决定,宿迁市对行政区划进行了重大调整。新的××区现下辖10个镇、4个乡、4个街道。区划调整后,××区区域面积达到836.57平方公里,总人口为81.26万人。区划调整导致××区所辖面积和人口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区划调整的重大决策、抓住区域共同发展的大机遇,需要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加快工业经济突破,进而实现××区在新的平台上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谱写新的篇章,描绘新的蓝图,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本文拟就××区产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产业现状分析、产业发展定位、产业发展的空间战略和产业发展的配套措施等五个方面,对××区工业化的产业发展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区产业发展产业定位空间战略

一、××区产业发展概述

(一)××区产业发展的基本问题

××区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产业技术进步不快,地区产业结构雷同,产业的重复建设,第三次产业发展落后以及该产业内各行业发展的不均衡等等。从本质上看,××区产业的发展存在一个基本问题:

××区产业必须找到在全市、全省产业体系中的位置并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制度变革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但产业竞争力不会因为制度的变革自动地强大起来。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按照迈克尔·波特教授的看法,一个地区产业的竞争力与该地区的要素禀赋、需求条件、相关产业支持、市场结构形态相关,一个地区产业的竞争力就是一个地区的竞争力。这个看法虽然有道理,但不够全面。正是因为全国和世界经济一体化,一个地区产业的竞争力从本源上看应该是内生的,但也取决于该地区产业参与全国和世界产业体系的程度与在其中的位置。何况波特教授对竞争力的内生性变量的把握还是浅层次的。产业竞争力的本源性变量应该是产业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因为我们已经看到有这样的案例即它的要素禀赋、需求条件、相关产业支持、市场结构形态不一定很符合波特教授的要求,但它的产业确有相当大的竞争力,如日本、韩国等等。

我们可以对波特教授的钻石结构作些修改(见下图),给波特教授的钻石体系加一个核心,有了这个核心才能真正发展出自己产业的持续的竞争力。因此,××区产业发展首先要培养自己的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其次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全国和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在产业链中谋求好的位置,进而保持与发展自己在全市经济中的产业竞争力。

附图

(二)××区产业未来发展的两个挑战

××区产业发展在产业规制的变革过程中进行,目标是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与产业组织,使之在全市、全省经济舞台上有强大的竞争力。然而这样的目标实现过程已经遇到了新的环境变化,给××区产业未来发展带来了许多新变数,带来了新的挑战。

1.新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带来的挑战。新经济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1996年12月30日,美国《商业周刊》发表的一组文章中创造性地使用了“新经济”这个词汇。1997年11月17日《商业周刊》再次发表文章,重申在美国的确存在“新经济”。此后美国政府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都认可了这一个概念,使新经济的说法迅速传遍了全世界。当时一般来说,新经济是“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高速发展的经济”。其特征为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经济增长率、高劳动生产效率、高企业经济效益(三低三高)。然而美国经济从1991年4月到2000年3月保持了108个月的增长之后,美国股市出现了大幅度的震荡,以科技股为主的nasdaq综合指数全面下跌,it、网络等被认为是新经济的产业引擎损失惨重,至今尚未完全恢复元气。也正是如此,一些经济学家及社会人士开始怀疑是否真的有新经济;在我国,新经济也仅仅热闹过一阵子,现在似乎也不再有人去关注去研究。

笔者认为,新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不同于工业经济形态的新的经济形态。但是判断一种经济形态是否是新的经济形态不能简单地以所谓的“三低三高”特征为判断依据。判断一种经济形态是否是新的经济形态,要看伴随着新经济形态的表征是否诞生与发展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就好像工业经济形态的背后是诞生与发展了“大机器生产”、“大规模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方式,正是这种生产方式才创造了我们今天所拥有一切财富和生产质量。新经济如果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那么要看目前是否已诞生新的肯定是未来方向的生产方式。我认为这种生产方式已经诞生,这种新的生产方式可归纳为“以网络为平台的智能化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所谓以网络为平台是指新经济形态下生产、交易与信息可以在互联网上同时进行,互联网本身已经具备了作为信息平台(非常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换)、交易平台(电子商务)和生产平台(生产现场的网络控制)这三个平台为一体的基础。所谓智能化是指以智能计算机为重要的技术支持使得生产经营过程是完全柔性且智慧的。智能化比自动化要更高级,是两个不同的层次,自动化是机械的顶峰,但仍然是机械的,智能化则是智慧的。所谓定制是完全按照消费者个人的偏好来生产其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在工业经济时代定制比较困难是因为成本过大也不可能大批量生产,而在智能计算机的控制下则完全可以做到大批量定制生产。如美国的lee公司就宣布顾客只要加10美元,公司就可以完全按照顾客的身材尺寸与其他偏好快速生产其所喜爱的牛仔衣裤。这就是大规模定制生产。又如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以一条生产流水线却生产出多型号多款式不同的别克汽车,这虽然还不能说是完全的大规模定制,但方向性已经非常明确。

新的经济形态与新的生产方式必然产生新的经济运行规则,虽然经济学家们还未对那些新的经济运行规则有充分的研究,但也发现的确存在一些新规则,具体如下:

(1)资本追逐知识。在农业经济时代,社会生产的最重要生产要素是土地,没有土地就等于没有了一切。到了工业经济时代资本成为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资本决定一切,资本可以雇佣劳动力。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财富的增加,社会中的资本越来越充裕,相对于现实消费需求的投资资本已经不再稀缺,新经济条件下,生产过程中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已经是知识即创造性的新知识以及拥有这些知识与创新能力的人。

(2)边际收益递增。经济学中有一著名规律就是“边际收益递减”,这一规律在工业经济时代对经济现象有很好解释。然而,在新经济时代这一规律却受到挑战,例如在软件业中软件产品的开发成本是生产总成本中所占比例最大的部分,它基本是一次性投资,可视为固定成本;而软件开发后的复制生产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软件产品的变动成本接近于0。这样的产品生产与销售对于软件业来说,就是边际收益递增。

(3)规模报酬递增。在工业经济时代生产要素的核心是资本,随着生产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生产的边际产量会下降,导致规模报酬下降,这就是经济学中的“规模报酬递减”规律。然而在新经济中,生产的核心要素已经是知识,知识又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复制,知识的投入不再遵循规模报酬递减的规律,而是遵循规模报酬递增的规律。这一规律也就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教授提出的所谓“新经济增长理论”。另一方面如果产品市场规模大,产品就越能成为新的生产技术标准,就可以制定新的竞争规则,从而获得更大报酬,这也是一种规模报酬递增。

(4)速度战胜规模。全球最大的网络数据传输公司——思科系统公司总裁约翰·坎博斯认为新经济中“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的吃慢的”。这个看法实际上表明了新经济时代速度带来的效益要比规模带来的效益大的多。设想当互联网使我们的信息可以快速分享时,当我们大家都很聪明,你所想到的我也想到时,那么谁有竞争力谁能够获胜呢?显然谁快谁能赢。新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速度可能决定一个企业、一个产业乃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是否有真正的竞争力。

新经济形态下的新的生产方式与新的经济运行规律将对××区目前尚处于工业化初期的产业体系产生两个方面的重大挑战:第一个方面挑战是××区目前产业的生产方式必须尽快地向全省、全国经济发展的新生产方式转变,对目前的产业体系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变简单机械化生产向智能化生产,变大批量标准化生产为大批量定制生产,不然××区产业未来不可能有很强的竞争力。第二个方面的挑战是××区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制度变迁的过程中还必须调整自己的经济运行方式,以适应新经济条件下的新的经济运行规则。这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事,但又是××区产业发展不得不解决的难题。

2.信息技术快速进步带来的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在那些新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更是如此,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技术对产业体系发展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实际形成了一个新兴的产业即it产业,今天的it产业已经不是一般概念中的通讯或电子产业,而是一个产业群,它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现代通讯、信息分析、网络及服务、系统集成、电子商务、通信设备等等产业。这个产业群有其自己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扩展性,即此产业群能够不断地扩展到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因为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对信息的需求,也正是如此,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将对国民经济与人类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第二个特点是衍生性,即此产业群具有自己不断繁衍发展的特点。最早的信息技术产业就是指计算机与通讯产业,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一产业就不断地分化与衍生出一系列相关产业,形成了今天的it产业群。第三个特点是覆盖性,即信息技术产业具有覆盖其他产业的特性。所谓覆盖就是信息技术融入其它产业的生产技术之中,对传统产业的生产技术进行改造,进而改造了这些产业本身。

(2)信息技术产业群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信息产业群的发展,而这一新产业群的发展与壮大首先使一个国家的产业体系发生了变化,其次也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研究发现,信息产业群对gnp的贡献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还不十分明显,而到了90年代中期则有明显增加,从原来的可以忽略不计的百分之零点几发展到2000年的10%左右,其影响已经很大,尽管2000年之后,it产业有些不景气,但它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却依然在增加。信息产业除了直接增加gnp之外,还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首先,信息产业导致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处理,使社会经济决策的正确与快速有可靠的保证。其次,信息产业为智能化生产创造了技术基础,推动了新经济形态的新的生产方式的诞生与发展,进而产生新的生产力。再次,信息产业的发展已经对人类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将来的影响可能会更大,而这必将对未来的社会产生冲击。

(3)信息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改造与推动并进而导致产业本身的变化。信息技术发展对工业经济时代形成的产业体系与产业有重要的改造与融合的作用,例如传统的运输产业主要是帮助客户实现产品与物资的空间位移,最多是所谓的门对门的运送。当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运输业结合后就有了现代意义的物流业,物流业虽然有产品与物资的运送,但其最重要的功能是替代其他产业与企业供应与销售的配售功能,而且是快速准确的参与供应链管理等等。现代意义的物流业在××区还没有起步,相比与其他发达地区,××区新一轮产业发展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配合下使智能化的生产变为可能。智能化的生产要求现有的产业技术与技术设备有极大的提高,即现有的生产技术设备与智能化生产不匹配。而××区的装备产业与全市、全省先进水平的距离还很大,导致许多创造性的设计无法有合适的工艺技术与合适的制造设备。这对××区产业体系与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至关重要。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导致信息产业群的发展变化,直接推动产业体系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还使产业组织形态发生重要变革,例如产业集群的产生、企业网络组织、战略联盟组织、虚拟研发组织、虚拟企业等等。今天,××区产业组织的状态还处于工业经济初期的状态,与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尚不相称,××区产业组织的发展还有相当长的道路要走,这就是一个发展中的挑战。

(三)××区产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1、××区产业发展要全面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我国前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就科学发展观又进一步进行了阐述。因此,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以科学发展观来审视过去一个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和现状,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纠正。

2、××区产业发展要符合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能源短缺将是今后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区产业发展要体现这些要求,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

3、××区产业发展规划要与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相结合。根据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一个地区(高梯度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会逐步向欠发达地区(低梯度地区)转移,这对两地区而言都是有利的,能够促进全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从世界范围看,现阶段国际资本向我国转移的速度在不断加快,特别是转向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从江苏省来看,提升苏南、带动苏中、推动苏北以及开发东陇海线的战略正在实施,苏南地区产业向苏北地区转移的迹象日渐明显。因此,××区产业发展要体现出这一要求。

4、××区产业发展要使工业与现代农业、第三产业发展相结合。××区产业规划的重点是工业规划,考虑到××区目前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落后的现实情况,必须把现代农业、第三产业,特别是生态型农业、旅游业、物流业等也作为××区发展的重要产业统筹规划,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

(四)××区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1、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原则。这两个原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前文已论述,这里从略。

2、重点开发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原则。××区18个乡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存在较大的差异,再加上各自的区位条件不同,因此产业发展不可能像撒胡椒面那样面面俱到、处处布点、四处开花,而是根据各个乡镇的特点,找出切入点和带动点(增长极),重点布局,进而达到整体推进。

(3)“软硬件”建设并重原则。既要加快××区城市化进程和各类园区建设的步伐,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的“硬件”条件,增强产业发展的载体功能;更要加快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优化、观念创新和人才引进等工作,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软件”建设,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区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工业化进程分析

工业化是社会经济结构演进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与水平的重要标志。

表1××区及其乡镇、街道工业化发展水平(2005年)

地区

人均gdp(元)

第一产业比重(%)

第二产业比重(%)

第三产业比重(%)

××区

5087

22.3

45.4

32.3

#洋河镇

7238

9.3

58.5

32.2

陈集镇

4364

24.9

47.3

27.9

中扬镇

3896

56.7

20.6

22.6

郑楼镇

2723

43.1

31.4

25.5

仓集镇

4351

41.2

35.7

23.1

耿车镇

9124

18.9

58.4

22.7

埠子镇

4695

31.2

40.4

28.4

洋北镇

5127

28.6

55.7

15.8

龙河镇

4919

32.5

42.4

25.1

三棵树乡

4078

37.5

42.4

20.1

罗圩乡

3003

44.8

32.8

22.4

南蔡乡

3159

39.9

42.2

17.8

屠园乡

4337

45.0

42.3

12.8

双庄镇

5203

36.3

37.2

26.5

项里街道

3807

2.6

42.9

54.4

幸福街道

3401

36.1

63.9

河滨街道

5598

3.5

25.2

71.3

古城街道

6949

0.8

32.4

66.9

从表1可以看出,××区人均gdp为5087元,各乡镇、街道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异较大,最高的耿车镇为9124元,是最低的郑楼镇(2723元)的3.35倍,但即使是最高的耿车镇按现行汇率计算也只不过刚过一千美元大关,其余乡镇、街道无一超过一千美元,全区人均gdp折合成美元也仅刚过六百美元,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甚至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除四个街道外,其余十四个乡镇的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都比较大,超过30%的就有十个,最高的中扬镇达到了56.7%,部分乡镇三次产业比重呈现“一、二、三”的结构,有的呈现“二、一、三”结构。从全区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高达22.3%,虽然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的态势,但是第一比重仍然偏高,二、三产业发展落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一产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将不断减少,工业和第三产业不断增加,工业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停止并减少,第三产业继续增长,最终形成“三、二、一”的格局。××区作为××区市的中心城区,应发挥城市辐射和带动功能,三次产业结构最终应形成“三、二、一”的格局。

综上所述,××区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初始阶段。

(二)产业结构分析

1.农业

××区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具有生产特色农副产品的条件和基础。××区现种植多种经济作物,如桑蚕、棉花、西瓜、银杏、金针菜,霉干菜、粉丝加工,家禽养殖、淡水养殖,猪、牛、羊等养殖基础也比较好。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区目前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社会,今后农副产品大有文章可作,应当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实现“以工带农、以工促农、以工补农”。

2.工业

表2××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览表(2003年)

所属行业

企业个数

企业数占企业总数的比重(%)

产值

(亿元)

占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农副食品加工业

4

6.90

3.00

16.17

食品制造业

1

1.72

0.07

0.38

饮料制造业

11

18.97

1.96

10.58

纺织业

9

15.52

5.48

29.54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3

5.17

0.59

3.18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

15

25.86

4.28

23.07

造纸及纸制品业

1

1.72

0.11

0.59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和复制

1

1.72

0.05

0.27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

1.72

0.15

0.8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

5.17

0.16

0.86

金属制品业

1

1.72

0.34

1.83

通用设备制造业

3

5.17

0.41

2.21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4

6.90

1.65

8.89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

1.72

0.30

1.62

合计

58

100

18.55

100

现阶段××区产业聚集程度较高的产业有:木材加工业、纺织服装业、饮料制造业(主要是白酒酿造业)。全区5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木材加工、纺织及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饮料制造业这三个产业拥有的规模企业数分别为15、12、11,三者之和远超过了半数。此外,聚集度较高的产业还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即××区的玻璃制品加工产业。电气机械制造业中规模工业企业有四家,规模效应虽不如其他几个产业,但市场前景广阔,今后需要大力发展。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塑料再生和加工业,虽然××区部分乡镇此类企业数量很多,近乎遍地开花,但这些企业中没有一家是属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而且,塑料再生产业在耿车镇铺天盖地,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塑料再生和加工业发展前景广阔,如果切实解决了环境污染和健康破坏问题,有可能发展成为××区的一个支柱产业。目前耿车镇塑料再生产业仅仅涉及的是废弃塑料的收集、分拣、简单加工,属于低层次的,是靠牺牲生态环境、人体健康,依靠简单的体力劳动来获取菲薄的经济利益,还没有真正进入塑料再生和加工业的行列之中。

三、××区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定位

(一)概述

××区产业结构和产业区域分布是由××区现阶段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所决定的。××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主要有: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产业资本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长三角、珠三角以及苏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而导致的部分产业资本向苏北转移。内部环境主要指××区所拥有的政策优势、区位优势、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和已有的产业基础等。目前××区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这是××区产业定位的最大前提条件,这就决定了依托自身所拥有的资源条件而发展起来的传统支柱产业仍然是今后××区加快工业化进程的现实基础、出发点和着眼点。加快工业化走跨越式发展道路要依靠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充分积极调动××区内部各种要素,大力弘扬本土创业精神,鼓励、扶持本地民营经济的崛起和发展壮大;另一条是坚持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项目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大项目带小项目、小项目促小小项目,缩短工业化初期资本原始积累的时间。但应该重视的是,资本和产业转移并不真正取决于招商力度的大小,而是由成本、要素、市场、体制、环境等一系列因素所决定的。招商引资也必须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一个产业总是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安家落户,培育新的产业必须建立在区域的比较优势基础之上。因而,工业化初期资本积累的时间可以缩短、甚至出现跳跃式发展态势,但产业结构变更和定位不能逾越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所以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进行深加工,应该是××区今后工业化的产业方向。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重点发展资源加工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资源加工为基础,实现工农业联动发展。但这并不排斥其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通过其他高新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达到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目的。借助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实际上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进步,但这些新型产业的发展不应该是孤立的,而必须在与其他产业的联系和互动中实现产业集聚、形成新的产业分工。

(二)产业发展定位的总体指导思想

××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选择应成为重点考虑的战略问题,一个地区要真正实现自身发展必须走特色化道路,正如××区市所提出的竞争战略所采取的“差别竞争、特色取胜”。如何将这种战略落实到具体的产业中,这是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有人认为,××区现在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对产业的选择可以采取“来者不拒”的态度,特色会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这种观点将会把××的发展引向歧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同时,××区工业化处于更加复杂的区域和全球化背景中,在这种背景下方向感非常重要。未来××区的产业发展可借鉴以下模式:

1.生态型的资源加工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应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选择。

首先应该科学地认识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人们常常将低附加值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联系起来,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实际上,目前产业发展呈现出两种趋势,即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化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化。我认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并不是“夕阳产业”,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是××区工业化过程或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不可跳跃的阶段。这是因为,产业发展必须要有要素的支撑,目前××区要素禀赋的特点是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但缺乏人才、资本、技术、品牌、管理等要素,区位条件也不佳,这种要素禀赋的特点使得××区在产业选择上必然要走自身资源与外部人才、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相结合,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道路,选择的产业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发展的如轻纺、食品等资源型的工业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且,目前××区的工业化进程又与整个中国区域经济结构转型紧密联系在一起。××区工业化初期所接纳的转移产业恰恰是浙沪及苏南地区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所形成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因此,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区的发展不能违背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即产业梯度转移规律。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并不是要形成产业发展的跨越,而是尽量缩短产业发展的周期,只有借势我国三大经济圈,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快速实现××区工业化跨越式发展,××才能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根据××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目前相当一部分乡镇还处于以农业为主,工业经济几乎为零的阶段,试图走其他的工业化道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从总体上来讲,实现××区工业化唯一的路径选择是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并且将生态要素融入其中。这一点与浙江省有些类似,与苏南地区上一世纪80年代的发展情况也相似之处,××区产业发展道路不能跳跃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直接进入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发展阶段,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要素的支撑。

2.形成富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群。

产业的发展最终在于形成特色,有特色才具有竞争力。特色的形成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有资源只能说明具有比较优势,但并不意味着有竞争优势,要形成竞争优势必须要注重“软资源”的作用,即技术、人才、管理、品牌等相关要素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软资源”的作用,资源再丰富也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软资源”对“硬资源”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软资源”对特色经济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前文已将××区产业定位在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从总体上讲产业远未形成特色。目前产业发展也只能说处于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企业的数量和密度仍然偏小,产品质量缺乏竞争力。同时,企业与企业之间缺乏合作,并未形成企业群。一旦形成企业群,分工与合作的格局必将形成,产业链条必然延伸,同时,社会资本,包括群体创新能力将成为产业持续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力量。根据实地调研发现,××区一部分产业已经形成“企业群”的胚胎,比如说木材加工业,龙河的农副产品特别是粮油加工,以及埠子的小商品市场等,正是因为这些特色产业使这些乡镇相对其他乡镇来说,其经济基础和发展前景良好。政府要加强引导,并给以财政和金融上的支持,促使这些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产业发展方面关键是做好“减法”,使产业朝着特色方向发展,所谓特色,就是“专”、“精”、“尖”。在产业发展方面政府要有一种“慧眼”,有些特色产业现在可能不太起眼,但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很快可以壮大。相反,一部分企业或产业可能“貌似强大”,但可能很快会衰落。目前,××区市包括××区招商引资存在着盲目性,且缺乏方向性,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区域缺乏特色,在工业园区和一些地区企业缺乏必要的联系。尽管事物的发展是由无序到有序的过程,但作为政府必须要加强引导,政府不仅在空间方面要有不平衡的思想,在产业发展上也要有不平衡的思想,使区域产业朝着特色方向发展。产业特色化和后面所谈到的“一城两带三极”的思想是完全统一的,也是与“区域政策产业化”和“产业政策区域化”的思想相统一的。如果要促成“一城两带三极”宏观构架的形成,必须将“城”、“极”、“带”与“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否则“城”、“极”没有具体内容的支持,也不可能发展,进而也就不可能形成产业带。

3.吸收并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

(1)依靠区内外大企业的品牌优势,实现农业产业化。城乡协调发展,不仅是从公正公平角度出发,更重要的是城乡协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有利于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如果能科学地认识当地的区情,将当地的资源与外部的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区是可以走出一条特色化发展道路的。下面举内蒙地区近年走出一条城乡协调发展特色化道路的事例来说明上述道理。内蒙在2003年拿了3个“全国冠军”:gdp增速16.3%,为全国第一;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20个百分点,增速全国第一;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国第一。内蒙的成功在于利用“草原概念”,将传统的“公司+农户”组织形式演变成不仅包括金融、科技、服务等工具,还出现了基地、奶站、饲养小区、合作社、协会等中间组织形态。同时它还实现了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其发展仅仅只有5年时间,1999年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和林格尔与弱小的蒙牛结盟,1999年和林只有2000多头牛,而到了2003年达到6万多头。当地有4万多农户饲养奶牛。羊牛、运输牛奶、营销产品、工厂做工等,和林格尔有10万人被卷入蒙牛所牵动的这个乳业链条里,而和林整个县才有18万人。蒙牛在4年间从中国乳业第1116位,上升到第4名。与此同时,一个贫困县崛起了,城镇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现在和林基地的辐射半径迅速扩张,已经达到350公里左右。蒙牛随后将和林格尔的基地经验输出,在内蒙兴安盟、通辽和北京的通州复制。蒙牛的产业链已经辐射近百万人。走同样发展道路的还有伊利。数据显示,伊利现有奶牛基地3个,签约奶牛22万头,上下游产业链辐射人口也在百万左右。

该模式对××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区划调整以后××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幅上升,如何带动农民致富是需要考虑的战略性问题。利用大企业的品牌优势,采取贴牌生产的方式,促进农业产业化不失为一个重要选择。同时,一个地区资源优势如果要转化为竞争优势,必须要形成品牌,没有品牌就不可能形成竞争力。

(2)内生发展模式和中小企业集群。与内生发展模式相对的是外生发展模式。苏州是外生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经济发展和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是依靠外来资本的投入。温州则是内生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温州在一无资源优势、二无政策优势的情况下,白手起家,依靠自我积累,通过二十多年的时间发展成为中国最具经济发展活力的城市之一。温州内生发展模式通过中小企业集群带来的经济增长令世人瞩目。以温州打火机产业为例,小小的打火机十几个零部件,温州有三千多家相互竞争而又紧密合作的中小企业加工生产,零部件工序的细化、企业生产的专业化、生产企业的工序化、劳动分工的高度深化、地缘上的接近和中间产品市场获取半成品的运输成本极低、工艺和技术等快速创新在企业中扩散,使得温州数千个企业的命运被息息相关地捆绑在一起,形成了企业集群。同时各个企业也分享到了由此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使得温州的打火机以其物美价廉而牢牢占据了世界打火机市场的霸主地位,市场份额达到全球的70%。意大利经济发展的成功也与中小企业集群密不可分,其中小数量之多、规模之小都是其他工业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2000年,意大利全国共有中小企业110余万家,而意大利的人口只有5500多万,也就是说,每50个人就拥有一家中小企业。意大利平均工业企业人数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德国的三分之一、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区有81.26万人口,按意大利每50人拥有到一个中小企业,××区应该有1.6万多个中小企业,如果发展到这个水平的话,即使是一个大企业也没有,××区也会实现工业化的目标。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主要有三种模式:日本模式、美国模式和意大利模式。日本模式主要是围绕大企业而形成的大量为大企业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服务的中小企业,从而形成企业集群;美国模式的中小企业集群则大多围绕高新技术产业;意大利模式则更多集中在纺织品、服装、鞋、皮革、家具、机械等传统产业。美国模式显然不适合现阶段××区经济发展现实,但日本模式和意大利模式应该可以借鉴。日本模式实际上也为“外生模式发展”如何更好地融入和带动××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思路,使“外生式发展”转化为更具生命力的“内生发展”。

温州和意大利的发展经验尤其是温州经验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如何加快工业化的发展路径,也就是要根据经济特色,切勿盲目攀比发展高新技术,万不可贪大弃小、重招商引资轻本地资本。需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尽快形成具有特色的中小企业集群,造就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三)产业发展的具体定位

××区产业发展的具体定位要注意发挥下述的现有资源优势:(1)新兴城市市政府所在地,××区市享有省政府特殊政策资源;(2)交通便利,京杭大运河纵贯全境,京沪、宁宿徐、徐宿淮盐高速交汇于此;(3)职业教育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4)林木资源丰富;(5)农副产品加工、养殖业基础好;(6)林木加工、白酒酿造、纺织服装、玻璃加工、机械电子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要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突出以下几点:

1、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工农联动发展

发展思路:依托现有资源优势,扩大加工规模,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发展农副产品的深、精加工,不断增强产品竞争力。积极发展市场需求大的绿色食品等优质产品,扩展发展空间。

发展路径:

(1)提高西瓜、金针菜、霉干菜、粉丝、无公害大米、草编等农副产品的规模和质量,树立品牌,走品牌扩张的道路。

(2)做大油脂加工业,利用在完成黄海粮油加工任务的基础上的闲置生产能力,生产小包装食用油,使用、开拓自己的品牌,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地方著名品牌。

(3)发展面粉加工业,加大技术改造,开拓面粉中高端市场。

(4)充分利用油脂厂、白酒酿造厂的加工废弃物,大力发展饲料加工业。中国的饲料需求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都将不断增长。

(5)发展鸡、鸭等家禽和淡水养殖,走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的道路。积极发展猪、牛、羊的饲养,尤其是肉类深加工,××区大有作为。

2、做大做强木材加工业

木材加工业在××区有着很好的资源优势,××区市林木蓄积量高达800万立方米,成片林160万亩,农田林网100万亩。木材加工产业基础较好,××区有大小不一的木材加工企业近千家,整个××区市有木材加工企业2000多家,××区58家规模工业企业中,木材加工类企业就高达到15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25.86%,但从总体上看,这些企业规模普遍偏小,15家的工业产值仅为4.28亿元,占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的23.07%,小于25.86%。木材加工业具有吸纳劳动力强、高产业关联度、低投资成本和低投资风险的优点,现有的木材加工企业成功的示范带动作用和较低的资本投入有利于××人民自主创业、投身其中,数量众多的木材加工企业将有利于促进和提升木材加工业的档次,有助于改变当前加工企业中出现的精加工不足、产品附加值低的缺陷,充分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孵化、催生出龙头企业,反过来龙头企业带动木材加工业的整体发展。木材加工业的聚集效应和产业链的延长,将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和提高整个××区的产业档次,如木材加工机械的零部件和整机生产、木材深加工中需要的化学原材料等。

发展思路:大项目带小项目,小项目促大项目,形成蓬勃发展的态势,大小项目一把抓,做大做强木材加工业。建立木材加工产业园区,引导各类木材加工企业进驻园区,发挥产业聚集效应。

发展路径: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大项目,引进一些木材深加工企业,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和新装备,开发生产家具、贴面板、木地板等家居装饰装潢材料,拓展木材加工业在××区的产业链空间,带动下游木材加工业的发展;鼓励本地民间资本进入木材加工业,鼓励小企业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改变木材加工企业普遍偏小的现状,增强市场竞争力。另外,要合理利用林木资源,增加林木储量,增添和保障发展后劲,木材原材料供给要多元化,保障木材原材料供给畅通。

3、迎接发达地区纺织服装业资本转移,抓住发展契机,做强纺织服装业

××全区有2万亩棉田,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纺织服装业的资源优势;目前××区纺织服装业专业化程度较高,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规模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在工业规模企业中,纺织业占到了9家,服装、鞋帽加工业有3家,具备接受长三角及其他发达地区,乃至海外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和市场辐射的基础和条件,具有做强纺织服装业的产业基础。全区20多家服装加工企业,订单很多,但缺乏知名品牌,要加大纺织服装业品牌的建设力度,创建本地自己的品牌。

发展思路:紧跟市场,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发展涤纶高仿真以及锦纶等系列产品;发展高支高密织物和各种功能性纤维;发展高附加值的绿色印染,提高棉、涤棉、丝和合成纤维织物关键印染后整理技术的水平,加强绿色环保、高效节能、功能性等新型整染技术的开发和推广,着重开发生态、环保服装和各种功能性服装,形成服装印染、面料开发到服装出口的完整体系。

发展路径:通过贴牌生产的方式,借助外力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通过引进技术和管理,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完成产品升级换代。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提高服装加工和设计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竞争力。同时,积极扶持规模企业的发展,通过规模企业带动中小服装企业参与业务分包,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区市最大的企业之一——箭鹿集团应加大资本运作力度,超常规发展,争取早日上市。

4、整合饮料业资源,科学地定位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区饮料产业主要是指白酒酿造业。现阶段××区酿酒业聚集程度很高,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10家从事白酒酿造,这10家全部坐落在洋河镇,洋河镇与酒相关企业182家,占全镇各类企业总数的57%。洋河镇号称“酒乡”,拥有全国知名品牌——“洋河”。目前我国白酒市场呈现出新的特点:白酒市场不断萎缩;白酒高端市场的格局已经形成且很难打破;白酒市场区域分布比较明显;白酒广告、营销策略的重要性不断突显;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群体脱离白酒市场;与白酒市场日益衰落相对应的则是啤酒、保健酒、葡萄酒市场份额不断上升。××区要振兴和发展酒类产业必须紧抓这些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战略,通过整合饮料资源,科学市场定位,提高市场占有率。

发展思路:利用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改造传统酿造工艺,积极倡导和参与浓香型白酒的标准制定,巩固浓香型白酒生产基地的地位;深入实施“振兴苏酒”战略,大力塑造品牌形象,避免滥用“洋河”品牌,参照产品原产地保护制度对“洋河”品牌进行规范使用,维护“洋河”形象,提高“洋河”等名优酒档次。面对白酒市场趋于稳定开始出现萎缩的现状,一方面通过整合资源、准确市场地位、不断推陈出新以巩固现有市场,另一方面适应市场变化,加快开发保健酒、低度酒、软饮料以及葡萄酒等果酒系列。白酒市场的区域割据决定了“振兴苏酒”的战役必须首先从江苏突围,要在广告、营销等方面体现白酒市场的区域性,加大在江苏境内的产品推广和宣传力度。白酒消费群体的萎缩(尤其是年轻消费者)是造成白酒市场不景气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想在激烈的白酒市场竞争中获胜必须从命名、口味、酒型设计、包装、品牌、广告、营销上下工夫,有效创造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可以考虑引进国外战略合作伙伴,一方面他们在这一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他们对中国广阔的潜在市场很感兴趣,这也加大了合作的可能。世界最大的酒类公司之一施格兰公司已经在中国这一市场做了开拓和尝试。此外,还应不断扩大啤酒生产规模,迎合“青啤”战略意图,不断提高青啤(××区)在××区地区以及附近地区的市场占有率。

5、利用国电(××区)热电有限公司的属地优势,发展电力相关产业

发展思路:利用国电(××区)热电有限公司的属地优势,充分利用热电站的副产物,如蒸汽、煤渣等,大力发展相关产业如建材业,抓住国家电力短缺、电网改造更新换代等机遇,发展电缆、电力相关设备等产业。

发展路径:以江苏精科互感器有限公司为核心,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扩大投资,提高产量,改变目前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通过资本运作,强强联合,一方面与科研机构合作,获取技术支撑,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把精科公司建成多型号、全系列的互感器生产基地;另一方面与电力公司如苏源公司合作,这样既可以确保产品市场占有率,又可以通过苏源公司注入资本,壮大整个精科公司的实力,做大做强精科品牌。要改变观念,不在于“所有”,即拥有整个精科公司,关键在于做大精科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税收和就业。以苏源电线电缆厂为龙头,做大电线电缆。××地区黏土资源丰富,全区有制砖企业4家,规模都较小,要抓住国电××区热电的属地优势和京杭大运河水运便利的优势,做大建材业。

6、引导、规范塑料再生和加工业

耿车镇塑料再生产业产生的废水、固体废弃物、由于机器设备和制造工艺的落后而产生的废气严重破坏了耿车镇的生态环境。由于缺乏整体规划,使得耿车镇塑料再生产和加工业“户户点火、村村冒烟”,加大了整治和管理的难度。目前,耿车镇水污染已经渗透到地表45米以下,居民用水必须取地表100米以下的深水,如果再进一步不加遏制和治理的话,已经污染的地下水一旦蔓延到整个××区,造成的损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目前耿车镇部分村已经出现的癌症发病率高,甚至出现莫名其妙的疑难疾病与环境污染有很大关系,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损失是巨大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耿车镇是一颗埋在××区边缘的定时炸弹。值得注意的是,耿车镇拥有的三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是木材加工业,这也部分反映了耿车镇塑料再生企业业主的短期经营心理,不适宜人居的环境让他们失去了长期经营的战略思维。

发展思路:集中生产,规范治理,改进设备,提高技术,减少污染,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发展路径:

(1)宣传塑料再生加工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2)宣传塑料再生加工的科学技术知识,加大信贷支持,帮助企业更新设备和改进技术,提高废弃塑料利用率,减少污染。

(3)宣传国家对塑料再生加工业的优惠政策,宣传塑料再生和加工的前景,改变企业主短期经营心理。

(4)设立塑料再生和加工工业园区,利用各种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引导各类企业进驻园区,改变家家办厂、村村办厂的状况,实行集中治理污染,达到聚集经济。

(5)提高产品的加工深度,改变耿车仅仅是废弃塑料分拣的集散地地位,治理污染造成的成本上升和利润下降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来弥补。

(6)坚决取缔无证生产和经营,利用各种政策,例如工商执照发放、税收收取等,提高该行业的进入门槛,新办企业一律进驻园区。

(7)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项目来提升耿车镇的塑料加工层次,提高产品加工深度,使耿车镇的塑料再生和加工业脱胎换骨,真正成为××区的一个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如果处理好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耿车的塑料再生和加工业应该是大有前途的。

7、积极培育服务业

服务业对于促进生产、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区作为××区市中心城区,应该发挥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餐饮、商贸、金融信贷、旅游、社会服务等第三产业的支撑。

发展思路:在搞好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产业完善和升级的同时,重点发展金融业、商贸流通业,着力培育信息服务、旅游、房地产等新兴产业,以此作为对××区开发的有力支撑。

发展路径:在金融方面,重点扩大金融机构的覆盖面,开展新业务,培育和规范发展信托投资公司、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等,让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尤其在直接融资方面。以京杭大运河为载体,充分利用××区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引进新型流通业,发展专业或综合市场,积极推进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提高商贸流通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开辟好的流通途径。

四、××区产业发展的空间战略思考

(一)通过“造核”打造区域的增长极

前文已论述区划调整给××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挑战主要来源于内部,即弱小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与幅员广阔的腹地范围之间极度的不协调,城区(或中心城市)还没有成为全区的核心和统帅;全区不同的区域板块未能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城乡二元结构表现极为突出;城区作为中心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未能发挥区域发展的龙头作用;周围腹地的工业和小城镇的发展也未能对中心城区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过弱,这既构成了经济发展滞后的结果,同时也是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累积循环效应。因此,做大特别是做强中心城区是今后××区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目标,这一点无论是在区划调整之前还是区划调整之后,都应成为毫不动摇的工作中心。目前××区正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在工业化初期阶段,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必然要在区域中形成不均衡的现象,由于各种条件的不同,个别地区会率先发展起来,形成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所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要注重“造核”,通过“核”形成对要素空间的集聚作用,在空间表现上主要以“极化”为主,也就是表现为中心城市的扩大和小城镇实力的增强,如果没有要素长期的集聚过程,也就不会有要素的扩散效应。××区理应是中心城市××区市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但目前这种核心地位并没有突出地表现出来,今后××区要进一步加快发展,使其成为中心城市××区市的“核心”。要想成为“核心”,必须要借助外力和内力的共同作用,将××区建设成为全市的经济中心,同时也要逐步成为文化中心。区划调整以后,××区所辖范围扩大了,这就为××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心城区还没有成为自身的核心,这种现状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区在空间的发展战略上主要表现以“造核”,或者说以打造区域的增长极为主。为促成这样的目标,必须科学地构建区域生产力布局的宏观构架,有利于要素空间集聚。

(二)构建“人”字型生产力布局的宏观框架

从区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大量实例可以看出,社会经济的空间结构如同地区发展的产业结构一样,是区域发展状态本质反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从空间分布、空间组织角度考察并辨认区域发展状态和区域社会经济有机体的罗盘。区域发展状态是否健康,与外部的关系及内部各部分的组织是否有序、萌芽而有活力的因素是否被置于有利的位置等因素有关,分析社会经济的空间结构可以从一个重要方面给出确定的判断标准。各个区域的发展在空间结构上可以表现出某种相似性,根据××区的基本情况,提出以下一些重要问题:

1.国土开发、生产力布局的总体框架是否符合经济增长与空间不平衡性之间的倒“u”字型规律?是否顺应从空间不平衡到较为平衡的客观需要?

2.在不同阶段,是空间集聚还是空间分散可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在把集聚或分散作为区域发展空间战略的重要政策目标下,社会经济客体究竟以什么样的空间构架来实现科学组织的?还是根本就没有空间构架,实行“遍地开花”?

4.社会经济的总体空间组织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基础设施在区域经济组织中的作用,社会经济客体是否与现有基础设施达到最佳的空间吻合?

以上这些问题是××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毫无疑问,虽然××区面积相对较小,但它的发展也不能同时实现均衡发展,也必须符合倒“u”字型规律,即区域发展差距在一定时期内是扩大的,当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区域发展差距会逐步缩小。因此,区域发展必然是先以集聚为主,在集聚阶段要科学地探讨区域发展的空间构架,要与现有的基础设施达到最佳的吻合。××区作为××区市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必须从宏观视角出发来审视自身经济的发展,即必须置身于整个××区市的经济发展,乃至全省和全国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从某种程度上讲,××区的发展事关整个××区市的经济发展大局,其宏观生产力布局的框架必须要考虑其开放性,即“借势”的客观效果。“借势”既体现借“长三角”之势,又体现着借“东陇海”之势。纵观××区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两条高速公路,即宁宿徐和徐淮盐高速公路,理应成为区域发展两条重要的产业带,进而以此来组织区域的经济发展。目前,这两条高速公路并未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这与沪宁高速公路对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何利用高速公路建设××区经济发展的产业带,这是需要考虑的战略性问题。两条高速公路在形状上呈现“人”字型结构,应该将这种“人”字型的框架作为全区生产力布局的重要构架。“人”字型的空间结构目前只是交通框架,并未成为产业带。但从长远来讲,必须将这种空间构架转变成为经济发展、要素集聚、产业发展有效的空间组织形式,真正将其做成××区市乃至苏北一条重要的产业带,成为东陇海线资源加工产业带有机的组成部分。××区作为××区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融入到东陇海线产业带中,要借势东陇海线和长三角实现自身的经济起飞。“人”字型的产业结构不是短期的适应性的对策,而应该成为贯穿整个××区工业化发展的始终,它是实现××区工业化的重要保证。如果两条高速公路未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有效的空间组织,从长远来讲,××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将无法实现。

为了促成“人”字型宏观生产力布局框架的形成,必须注重增长极的作用,增长极是拉动产业带发展的龙头,根据××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可以进一步将“人”字型经济发展的宏观框架概括为“一城两带三极”。“一城”主要是指城区,它是全区经济发展的领头雁,也是区域发展最重要的增长极。“两带”指宁宿徐和徐淮盐高速公路,“三极”主要指洋河、埠子和龙河三镇。

(三)建构“一城两带三极”空间框架

一个地区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必然是一个自然成核阶段,在空间上表现为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这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为“增长极”不可能在各个地方出现,只可能在一些发展条件较好的地方出现,这个规律在××区8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也同样适用。空间格局决定了空间要素的集聚和流动。从近期来看,根据经济实力及各方面指标比较,“一城”和“三极”的地位相对突出。而从长远来看,“一城”和“三极”的发展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规划,也就是说,“一城”和“三极”将会在空间上融为有机的整体。因此,今后首先应在基础设施上进行接轨。由于目前××区大多数乡镇还处于农业时代,空间尚处于无序或者无组织的状况,工业化是推动其进入有序状态的重要力量,但工业化并不是“摊大饼”、“撒胡椒面”,必须要有有效的空间组织形式。“一城两带三极”是对××区空间结构的科学概括,将对宿区城工业化、城市化和招商引资等起到重要的组织作用,乡镇工业园区建设要沿着高速公路进行布局。同时,“两带”将诸多乡镇与中心城市相连接,可以起到“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效果。因此,“一城两带三极”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但在相当长时期内,在“一城两带三极”处于极化为主的阶段,也就是在做大和做强“增长极”阶段时,随着能量的增强,周围地区将会出现新的“极点”,在“两带”上也将会出现新的“极点”,在区域内将会出现围绕着两个一级轴线的二级轴线、三级轴线,区域也将从集聚逐步走向相对均衡的阶段,而且在城区与“三极”,以及其他极点之间将会出现一种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为了促成“一城两带三极”空间格局的形成,必须从更广的视角来考虑××区的发展,前面已经论述的××区工业化产业选择的路径决定了其跨越式发展必须要借助外部的资本、人才等要素与本地资源的有机结合。××区的发展或者是整个××区市的发展已经与发达地区(例如长江三角洲)形成联动发展的格局,如果不借助外力,这个工业化的过程将是非常漫长的。为促成“一城两带三极”宏观格局的形成,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重点是打造三个“增长极”,一是洋河镇,为促成洋河增长极的形成和强大,要建设“一园三线”,所谓“一园”就是洋河工业走廊,向北发展(洋河)、向南推进(城区);“三线”是洋青线(洋河—泗洪县城青阳镇)、徐淮路(城区—仓集)、高速公路的连接线(中扬—仓集—郑楼)。通过修建各种公路将周围的乡镇连接起来,有利于洋河镇对周围资源的整合,做大做强洋河这个“增长极”。另外,第二、三“增长极”便是埠子镇和龙河镇,基本思路是做活埠子,做强龙河,带动其他;整合资源,聚集要素,富集资本。要强化埠子和龙河这两个“增长极”,必须把交通放在战略性地位予以考虑,重点做好“两纵”和“两横”。“两纵”是龙河—耿车和南蔡—罗圩—陈集的公路;“两横”是埠子—洋河和埠子—凌城的公路。

最后,“一城”的重点是“两园”和“两区”。“两园”是××工业园(南下西进),向南形成洋河工业走廊,向西与市开发区相对接。新区工业园(西进北上),向西连接耿车,向北、向东与××新区对接。两区是指××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

“一城两带三极”的空间结构构想对××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用简洁的语言科学地概括了××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这有利于未来××区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其次,体现了××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要注重发展的区域增长极,这是在空间上区域不能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第三,在区域增长极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区与“三极”之间联动发展,以及进一步与其他乡镇之间联动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通过“造势”构建区域发展的“雁行模式”

“人”字型的宏观框架,既构成了生产力布局的宏观框架,也是整合区域资源和实现区域联动发展的重要纽带。因此,可以形象地将××区区域发展比喻一只在天上飞行的大雁,呈现出“雁行模式”,“雁头”是“中心城区”或“中心城市”。同时在两条轴线上布局着全区相当一部分乡镇,如洋河、埠子和龙河等重点乡镇。××区区域发展水平在空间上表现为三个层次:一是中心城区,经济发展相对来说比较快;二是洋河、埠子、龙河等镇;三是其他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乡镇。目前,在三类区域发展上表现出一种空间的断裂性,如何整合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三类区域之间联动发展的空间格局,这将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动力应采取拉力和推力相结合的思路。区划调整以后,腹地范围扩大了,但腹地许多乡镇仍然处于以农业为主的时代,未能对中心城区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中心城区经济发展由于“缺核”,也未能对周围地区发展起到重要的辐射作用。因此,根据目前××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工业化”和“城市化”必须是今后工作的主旋律,“工业化”和“城市化”应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中心城区应加强与洋河镇、埠子镇和龙河镇的联动发展,推动以“中心城区”为龙头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其他乡镇应转化经济发展的思路,采取开放战略,把工业化作为发展战略选择。同时,应将农业产业化作为重要战略来抓。

(五)构建半小时快速道路网,缩小中心城市到各乡镇之间的时间距离

加快建设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快速干道网、缩小中心城区与周围乡镇之间的时间距离应成为交通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联结周围重点乡镇的快速干道网尚未形成,而这种框架的形成可以提高区域空间的可达性,减少空间成本,增强中心城市对要素的空间集聚性。同时,还可以通过级差地租的有效调整,更加科学地进行产业布局,形成中心城市对周边乡镇的辐射带动局面,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新的城镇化,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要素向乡镇集聚的城镇化。

五、××区产业发展的配套措施

(一)提升城市化的内涵,打造城市的引擎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城市对先进生产要素的集聚作用,而不仅仅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即现代意义的城市化主要注重城市功能的提升。作为“一城两带三极”中最核心的“一城”,中心城区与其他“三极”在功能上有着重要区别,它是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区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但目前名不符实。这就决定了中心城区不仅要将第二产业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且要高度重视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现代城市功能的强弱主要体现在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上,城市服务业包括“生产型”的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两大类。两类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又有利于先进生产要素的集聚,这反过来会推进工业化内涵的提升。前文已经说明“软资源”对硬资源作用,也说明了品牌作用,××区的发展(包括××区)在本质上取决了“软资源”,最缺乏的是“软资源”,而不是资金。提升城市化的内涵,就是为了集聚先进的生产要素,或者说集聚流动性的“软资源”。另外,中心城区和周围乡镇的发展要遵循“级差地租”的科学法则,中心城区要发展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工业项目,将附加值较低的工业项目向周围乡镇推,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

(二)将“招商引资”逐步向“招智引商”方向转变

不可否认,现阶段××区招商引资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招商引资来的企业能否在区域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以致最终形成区域发展的特色经济,这确实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根据资料显示,在相当一部分特色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当地政府已经树立一种特色招商意识。例如贤官镇木材加工业和苏州太仓潢泾镇的加弹产业的发展都是从不断完善产业链的层面来有针对性的招商,这与目前我们政府导向“来者不拒”是完全不同的。可以大胆地预测,未来区域经济竞争力主要表现在特色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在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上,这都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如何向特色转变?特色产业的形成在形成初期是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偶然性里面蕴藏着必然性,偶然性里面蕴藏着智慧。基于这样的考虑,××区应该实现“招商引资”战略向“招智引商”战略的转变。“智”是指先进生产要素,包括技术、品牌、管理等要素。因为只有先进生产要素才能提升产业的内涵,增加附加值。

(三)由注重数量的渐进式发展向追求内涵的跨越式方向转变

何为跨越式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无不体现在对客观环境正确的把握,即“顺势者昌,逆势者亡”。所谓的跨越式发展并不是产业的跨越,而是内涵的提升。如何才能实现内涵的提升和跨越?首先,必须要对市场行情和发展态势进行深入地了解。跨越式发展体现着借势和造势的辨证统一,二者结合的根本在于企业家宝贵而稀缺的资源。××区必须树立追求内涵的跨越式发展道路,而不能追求没有方向性的渐进式发展道路。上面谈到内蒙的发展实质上是一种追求内涵的“跨越式”发展的道路,注重品牌,注重特色,在产业发展上注重“减法”。另外,所说的跨越发展也体现在适当时候可采取发展三产来带动二产的发展,二产和三产之间具有互动性。

(四)打造“湖泊新概念”

“两湖”开发应成为政府政策的重要选择。要打造“两湖”文化,打造两湖品牌,两湖应成为建设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结合点。××区在产业发展上存在着以下重要的增长点,或者说可以做出特色的主要是以下几类产业:做好农副产品的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轻纺工业),还有就是在前两类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积累一定经济实力,××区要不失时机地开发“两湖资源”,它是××区城市功能转变的重要标志。所说的开发,是湖泊功能转变,由传统“农业资源意义”上湖泊文化向“休闲”意义上的转变。在农业文明时代,“湖泊”是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需求;在工业文明的时代,“湖泊”是满足人对“资源”的需求;未来将满足人们休闲和体验的需求。现代的“湖泊”文化应该体现着一种深层开放的理念,是××吸引先进生产要素的重大举措。因此,××区在工业化过程中一定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开发与保护“湖泊”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采取中心城市带动和周围乡镇推动的城市化路径

××区市城市化应采取中心城市为主,城镇化为辅的路径,那么对××区则更应该采取中心城市为主,城镇化为辅的道路。但为了不走发达地区所走过的弯路,××区应该选择中心城市为主,在某种意义上,选择的“一城两带三极”就是以中心城市为主的发展路径,将洋河、埠子、龙口作为中心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近期主要将洋河作为重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首先要将城区的发展作为重要的节点,城区作为全区的龙头,在做大园区的基础上,必须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强化功能的意义上来理解城市化的内涵。因此,三个极点未来发展必须要将与中心城市的接轨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而不是孤立的城镇化发展方向。区政府提出的发展洋河工业走廊并与南区的接轨,同时,要将龙河作为一个重要的特色工业区,形成农副产品的加工基地,将埠子作为中心城市重要的商品集散基地,这些城镇的发展必须纳入中心城镇整体的发展战略。因此,要从做大中心城市的战略高度认识三大极特别是洋河的发展。其他乡镇作为中心城市或者中心城市的,在近期的发展可能仍然必须要走城镇化的道路,通过农业产业化来推动工业化的发展,目的在于做强工业,做特城镇,形成与中心城区和三个极点之间的对接。总的来说,依托的是中心城市带动城市化的战略思路,而不是各个乡镇自成一摊,形成“诸侯乡镇”与中心城市隔绝的城镇化。

(六)大力弘扬本土创业精神,鼓励和扶持本地民营经济的崛起和发展壮大

根据实地调研,一些乡镇资产达百万甚至千万的个体老板大有人在,有的甚至在外地投资、兴办实业,应该积极发动和鼓励这部分资本在本地创业、安家落户。完善对民营企业注册、税收、金融、收费等政策,减少审批手续和行政干预。从信贷、资金等多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积极为民营企业上市筹资服务,扩展融资渠道。放宽民资的市场准入领域,凡对外资开放的领域,允许民资进入。同时,大力提倡“服务型政府”的观念,勤政廉政,改变机关作风。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服务效率。进一步增强环境的吸纳力,形成环境建设与××区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进一步优化市场法制环境,继续抓好治理经济环境以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坚持治标与治本一起抓,努力构建确保优良环境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法制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经济学原理》,[美]马歇尔主编,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规模经济论》,顾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版。

3、《产业经济学》,刘志彪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现代产业经济学》,杨公仆、夏大尉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产业集聚论》,朱英明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6、《城市集聚经济》,冯云延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周振华:《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与融合》,《上海经济研究》,2002.12

薛志伟、李嫒嫒:《纺织服装产业:从量变到质变》,《经济日报》,2004.6.7.

宋泓:《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经济日报》,2004.6.15.

[英]劳拉·泰森:《商业计划的善举》,《商业周刊》,2004.6

谢健:《产业发展路径依赖与温州模式发展瓶颈》,《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11

金碚:《中国地区间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可行的战略选择》,《城市经济》,2004.6

傅白水:《资金外流、人才匮乏,“温州模式”即将没落?》,《21世纪经济报道》,2004.1.11.

张福通、谭刚、陈秀珍:《香港特区政府资助产业发展的做法与启示》,《特区经济》,2004.10

金碚:《中国产业发展的道路和战略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04.7

芮明杰:《中国产业发展的挑战与思路》,《复旦学报:社科版》,200401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