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安全环保意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加强安全环保意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加强安全环保意识

加强安全环保意识范文1

【关键词】油田 井下作业 安全环保 管理意识

油田井下工作具有脏、累等特点,且工作环境相对恶劣,因此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如果对于存在安全隐患没有及时发现并解决,往往会给整个油田的开采工作、人员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影响工程的进展,带来经济损失。因此需在井下的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按照正确的操作规范进行工作,减少安全隐患,加快油田工程的进展。

一、油田井下作业安全环保意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油田井下安全环保管理意识

虽然油田的井下工作经常会出现安全事故,但是部分油田的管理部门依然没有足够的安全环保意识,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不够重视,没有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或者管理制度缺乏针对性,油管井下作业安全环保的管理制度过于简单,没有实际意义。此外工人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会按照自己的工作经验操作设备,而没有严格的遵守相关的说明或者制度,对于安全[患视而不见,存在侥幸心理,为油田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

(二)没有落实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

领导部门没有将安全排查工作落实在实际工作之中,通常不能对井下存在的问题一一排查,而是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安全排查工作,导致安全隐患不能及时的排除、解决。另外,油田的井下工作需要大量机械设备的支持,但是部分机械设备老化,经常出现电压不稳、漏电等现象,一旦与油或者空气中的油分子发生接触,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三)危险物品的管理存在问题

油田的井下,设置有火工品库以及射孔单库。但是在实际工作之中,两个库内的材料、设备等没有按照标准进行的摆放、分类,各个物品之间的距离、与墙面的距离等都没有按照规定操作。另外,放射性原料库,没有及时的进行通风,或者通风效果不佳,与通风口的距离不达标。由于存放的都属于危险物品,虽然油田井下的工作必不可少的材料以及设备,但是存放不达标依然会成为安全隐患的源头。

(四)应急措施不达标

由于油田井下作业的特殊性与敏感性,需要设置相应紧急措施以及出口,但是在往往会出现安全措施不达标的现象,如消防设备存在缺陷、逃生演习效果差等。当安全事故发生时,会导致工作人员没有应急的举措,不能再第一时间做出自救、就他的反应,进而可能会使自己丧失生命。另外,管理部门对于安全应急设备的管理不合格,导致设备在外,妨碍油田井下的相关工作,甚至在工作中,对应急设备造成损坏,使在事故中不能应用,给油田的工作带来影响。

(五)环保工作质量差

油田经常是在河边、海滩等地方进行开采,所以油田的井下环境较阴暗、潮湿,排水不便等问题,致使很多管线浸泡在水中,这个问题长期不得到改善,就会加速管线的老化、腐蚀速度,一旦管线在潮湿的环境中发生穿孔的现象,就会发生石油泄漏的问题,危及整片的工作环境,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

二、解决油田井下作业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油田井下安全环保管理的意识

加强对油田井下作业安全环保管理意识,必须先从领导做起,加强对安全环保的宣传,使井下工作人员能够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使工作人员能够按照规范操作设备,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尽量的减少井下工作环境的安全隐患。领导部门可以通过集体大会的方式,宣传井下作业安全的重要性,播放油田事故的相关视频,强化工作人员对于生命的保护意识,从而提高所有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环保意识,并配合领导工作。

(二)落实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

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是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方式。领导层可以设立专门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小组,对油田的井下工作进行定期的排查,且排查周期不能过长,如果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周期相对较长,就失去了工作的意义。安全排查工作可以每三天进行一次,且对于比较隐蔽的地方应加大排查力度,及时的发现并解决,杜绝安全事故给作业人员以及油田的进度带来威胁。另外,实行实名举报的方式,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及时的进行核实,对于情况属实者,进行精神或者物质方面的奖励,将安全环保的相关管理工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三)合理管理危险品

在井下,对于反射性物品应按规定及时的通风,并保证距离通风的合理距离。而火工品库以及射孔单库内存放的材料以及设备,应及时的进行分类管理,每种物品之间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物品之间发生反应,引起安全事故。对于微危险品的管理,也应设立相关的管理部门,不需要太多的人员,却需要对工作有认真、细心的态度,能够科学、合理的管理相关危险品的,与安全隐患排查部门相互监督,并实行绩效考核的制度,奖惩结合,共同促进油田井下作业安全环保的管理工作。

(四)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措施

应急措施,是在突发事故情况下,紧急的应对措施,如逃生。在油田的井下,应设立多处专门放处应急设备的地点,且设置醒目的标识,更需要教工作人员如何正确使用设备进行应急。另外,油田的领导部门,应及时的对工作人员进行逃生演习,使大家能够在事故突发的情况下,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反应,降低安全隐患带来的不良影响。

(五)加强井下的环保工作

对于井下的输油管线,应放在合理的位置,避免将管线在外,或者浸泡在水中,防止管线出现穿孔的现象,导致石油泄漏,污染水域。针对这样的问题,可以将管线深埋、采用耐腐蚀的材料或者在管线的表面加防护壳等措施,减少管线穿孔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

加强安全环保意识范文2

【关键词】环艺设计 安全环保意识 生活

1加强安全环保意识,提高生活质量

想要提高生活质量,舒适安逸的环境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想要拥有一个合适的环境,就必须在设计的过程中,加强安全环境保护意识。设计者如果在设计的过程中能够时时想到把安全环保的理念融入其中,那不仅仅是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安逸舒适的环境,还能够使我们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自从进入到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周边随处可见以一些环境不达标的地方,这些地方普遍存在于发展落后的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人身上的伤害,使我们在这些地方生活的十分乏力,不舒适。这些地方的产生,往往就是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安全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和缺乏安全环保意识,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设计不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喜好。所以加强安全环境保护意识,是每一个环艺设计师应该做的,他们安全环保意识增强,往往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

2加深对环境保护了解和认识

环境,是我们生活质量最直观的反映。如今的社会环境已经大不如前了到处是飞沙尘土,雾霾天气,环境的保护和维持是一个环境设计师在环艺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并认真分析的一个问题。如果想要给人们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空间,就必须要加深对环境保护的了解,只有一个环艺设计师真正了解了如何去保护环境,才能在设计的过程中有更深的安全环境保护意识。加深对环境的了解不仅仅是在网上或书籍中查找资料,更应该去实地考察一番,如有可能的话,也要给周围附近的人们做一个调查问卷,只有这样,环艺设计师们才能加深对当地环境的认识,设计出更好的作品。环艺设计师们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后所设计出的美好作品,不仅仅能提高我们周边的生活氛围,也能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和身心健康。

3合理布局,提高环境质量

简单,便捷,舒适,这就是现代人对身边生活环境的要求。简单不是在设计中精简设计,化繁为简,而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发挥其空间想象力,建设出赏心悦目的立体空间建筑的同时也使其看起来简洁明了,更加具有艺术感。这就要求环艺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将平实朴素的内涵包容到有限空间的每一个地方,使其看起简单明了,但有富有内涵。设计师在设计中重要的是利用其有限的空间,将其布置的合理,让人们身处其中能够轻而易举的感受到舒适自在的气息。这有合理的布局,才能让整座建筑看起来更加不凡。合理的布局,也能够将自身周围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周围存在的隐患不仅仅是由于人们的生活活动所引发的,更是由于设计者考虑不周所导致的。一个合理的安全布局能够使空气流通的更加顺畅,能够预防一些安全隐患。

4设计环保,用料安全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发展,我们平时在设计时所用到的材料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每一种新型材料的问世,也是对我们自身使用时的所受到的一个考验。虽然大多数的材料能够让我们的产品更加不凡。但是,其中有一些材料是对我们身体有害处的,是属于劣质物品。虽然这些材料能够使设计变的更加方便,让我们的生活因这些产品变得更加舒适,但他们也在损害的我们周围的环境和我们身体健康,让环境变得恶劣,身体变得更加糟糕。在我们的周边就有许多因为材料使用不当而导致的祸事。选择材料是根据设计者的设计来决定的,所以,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谨慎处理安全环境问题,在选择材料时一定要尽量选择一个些天热材料,比如橡胶,大理石之类的。此外选择材料一定要选择一些无毒无害的材料,防止对我们自身和环境造成伤害。一个高明的环艺设计师必然能够在设计的过程中避免破环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5寻求设计正确策略

一个正确的策略能够让一个公司逐步壮大,一个正确的策略能够让一个国家繁荣富强,所以正确的策略能够是许多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不可能的事情变得可能。可持续发展策略是我国想要快速发展必须沿用的一个策略,它不仅仅是能够提高环境质量,还能让我们的发展更加快速,不必毁而后治。所以一个合格环艺设计产品必须要遵循这一伟大的发展政策,它不仅仅是让环境变得更好,还能为我们剩下更多的资金。将可持续发展政策沿用到环艺设计中就必须要选择可再生资源,以免以后造成不必要的环境污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导致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影响社会的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能耗过高,环境被破坏,是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一直所遭遇到情况,这也是一个环艺设计师所要面临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他所做出的产品也是不合格的。所以想要加强环艺设计的安全环保意识,就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策略,这是十分必要的。

6结语

总而言之,安全环保意识对于环艺设计来说是非常重要,加强安全环保意识对于环艺设计师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环艺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把安全环保意识放在首位,他们才能设计出符合当展趋势的设计。安全环保的环艺设计作品是环艺设计师的追求,也是我们的期望之物。

参考文献:

[1]查波.应用型环艺设计专业软件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6).

[2]魏欣超.论环艺设计教学中玉石文化与景观小品的结合[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04).

[3]顾云亮.高等院校环艺专业景观设计理论课教学探索实践[J].艺术教育,2014(05).

[4]凌秋月.浅析黎族民居造型在环艺设计手绘教学中的重要性[J].艺术科技,2014(02).

加强安全环保意识范文3

今天,社会环境破坏日益严重,毒奶粉、毒面粉等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对稀有保护动物的各种滥杀滥捕犯罪行为也非常猖獗。这就需要今天的高中生成为明天社会环境保护的建设者、参与者和决策者,他们是保护社会、保护地球、保护人类的一代,因此,高中生的环保教育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策略

1、立足教材内容,加强环保教育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依据和根本。教学不仅要立足实验教材,还要在此基础上挖掘其中与环境教学相关的内容,尤其是教材中的一些“隐性”的环境知识,这样可以将课堂教学与环保教育统一起来,有效的培养高中生的环保意识。在现代高中的生物教材里有很多关于生态环境的知识内容,在课堂上,教师要利用好这些教材知识与环境保护很好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教材中“遗传病”知识可以结合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疾病,影响人们的健康,通过遗传,还会威胁到人类的子孙后代,需加强环保意识。这样,生物课堂不仅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而且还将环保意识深深印在学生的心理里。

2、注入现代科技教育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保护生态环境教学中,不能光只是讲现在环境遭到破坏的情况,这样容易会让学生出现悲观、消极情绪。在课堂上,教师还要把现代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加入到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现代有很多人正在为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积极做着贡献。可以让学生了解现代基因工程,利用基因工程可以培育杀虫防病的菌类,这样农作物在生长时就可以不打农药,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生物科技可以生产再生能源,将植物纤维素转化成清洁燃料,把秸秆变成沼气和氢类能源等,让学生看到希望,看到科学的力量。

3、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要让学生从思想意识里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就要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到环保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如今,水资源不断被污染,我们生活的可用水越来越少,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水资源枯竭,水资源危机已经是个全球的问题。要保护我们的是自愿,可以从生活中做起,不使用含磷洗衣服,合理的使用化肥,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植物可以刻通过生物科技来防御并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农药对水和突然的污染。现在很多有益动物成为大家的盘中美食,例如青蛙、鸟类等,被大量的捕杀了,这就破坏了自然界的食物链,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农害虫急剧增加,因此我们要加强生态意识,拒绝这些美食,从根源上断绝对生物链的破坏。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从自己身边的事做起,学习来源生活融入生活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4、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加强安全环保意识范文4

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3—0043—01

环境保护问题是当前人类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环保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全民的环保意识,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化学教学中应该怎样渗透环保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深挖教材,联系实际,树立环保意识

教师在给学生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要把环保知识融入其中,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课本,结合环保常识,联系环境污染的事例,积极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例如,在教学《空气》一课时,我没有停留在简单地介绍空气成分和大气污染上,而是提出了一些问题,如现在空气中哪些成分增加了,这些成分的增加将引起哪些后果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展开讨论,从而得出结论。 这样不但使学生了解了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还认识到大气污染造成的危害,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在教学中增加一些具体数据,如全世界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每年有1500万人因环境污染而丧生等等,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保意识的培养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应该延伸至习题课。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有关环保方面的试题,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去了解环保、关心环保。为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具有启发性的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把平时所学的知识用到实处,鼓励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亲身参与环保活动,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

二、规范实验操作,改进实验方案,强化环保意识

1. 实验操作规范化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保证。学生实验要求学生的基本操作规范,药品的取用、物质的称量和加热、玻璃仪器的洗涤等都应做到准确规范,操作熟练。但在教材中,大部分实验的药品用量都未给出具体要求,往往让学生很难把握药品的实际用量。教师应确定用量和浓度,这样既方便施教,又方便操作,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方法,同时节省药品,减少环境污染。

2. 做微型实验,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微型化学是近年来提倡的一种新型实验操作技术,它以尽可能少的试剂来获取所需的化学信息,它具有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节省实验材料和时间、污染少等优点。 在微型仪器装置中进行实验,其试剂用量是常规实验的数十分之一至千分之一,排污量也大大降低,对师生健康有益。做微型实验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3. 改进实验方案及仪器装置,发展绿色化学。化学实验总是伴随气体、液体或固体产物的生成,这些生成物绝大多数是有毒或有害物质。实验产生的有毒气体直接影响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散发到空气中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所以,我们要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改进实验方案及仪器装置,尽量减少实验产物对环境的污染。中学化学实验进行环境保护改进的范例有很多,如实验室制O2有三种方法,我引导学生从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等角度考虑选择H2O2和MnO2,因为这种方法具有节约能源,生成物无污染的优点。

三、在课外活动中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加强安全环保意识范文5

在生物教材中,涉及环境保护的内容有很多。教材中还有很多其他内容也具有环保教育价值,如何恰当地利用教材中的环保素材,传授给学生环保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够积极利用教材中的环保教育资源,对于环保教育乃至整个生物教学活动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了“光合作用”以后,学生了解到绿色植物对于控制大气中氧气的浓度、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调节气候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借此给学生介绍:当前地球植物覆盖正在急剧减少,被称为“地球之肺”的热带雨林仅仅在过去的四十年间就已经消失了一半;与日本百分之六十的森林覆盖率相比,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远远低于百分之二十的警戒线等内容。结合刚学习的知识,学生对于绿色植物的减少所带来的环境危害会认识得更加清晰,会有效地树立学生保护绿色植物的理念。

二、密切联系日常生活来加强环保意识的渗透

生物学科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尤其是生物学科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更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发生着直接的联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素材都可以作为我们进行生物环保教育的资源。因此,教师在进行环保教育的时候,可以尝试着把它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从关注身边的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来渗透环保理念。例如,日常生活中的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都可以让我们为环保事业作出贡献。这样,把环保教育用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不但会让环境保护变得更加具体实用,同时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实践能力,为“绿色之美”能够在生活中实现发挥出力量。

三、结合社会热点渗透环保教育

环保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在生活中,一些事件一旦涉及环境保护问题,很容易会演变成社会热点问题,这些与环保有关的社会热点对于我们的环保教育工作者来说也是十分有价值的教育素材。教师在生物教学活动中,可以围绕着教学内容,结合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有效的环保渗透。例如,在给学讲到“食物链”的知识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食物链在环境保护中的意义,笔者就给学生举了一系列的例子,最典型就是“水俣病”。人以动物和植物为食,那么人与自然因依靠食物链而有了联系,动物和植物又是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而生长的,当环境里有了汞污染,通过一些微生物的作用汞变成了有机汞,水里的鱼类吃了这些微生物,有机汞就在鱼体内富集,附近的人们吃了这些鱼,有机汞进入人体神经细胞,引起蓄积中毒就会患上水俣病,这严重损害了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给整个生态环境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对于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并不陌生,而结合“食物链”的知识进行环保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会利用食物链的知识更专业的分析环境污染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影响,既加深了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理解,也强化了环保在学生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四、利用生物实验深化环保意识

加强安全环保意识范文6

《2008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当前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形势十分严峻,突出表现为生活污染加剧,面源污染加重,工矿污染凸显,饮水安全存在隐患,呈现出污染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态势。农村环境面源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障碍,农村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污染问题必须首先予以重视与解决。然而,由于农村面源污染形式上具有分散性、不确定性、污染源多样性等特点,其治理本身也是一个难题。在我国农村,面源污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化肥、农药和地膜污染;二是畜禽排泄物污染;三是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对这类污染而言,往往会产生执法失灵现象。所谓执法失灵就是通过单纯的立法与执法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或者依靠单纯的立法与执法进行规制效果甚微的一种法律实现低效率情形。具体而言,化肥、农药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必备要素,畜禽排泄污染隐蔽而不易控制,且污染标准把握不一,农村生活垃圾与农民生活习惯与环保意识相关,长久以来农民生活在城市生活之外,不懂得爱惜身边的环境,更不懂得如何保护环境。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笔者认为需要对农村农民环保参与意愿进行调查研究,其一是了解我国农村农民的环保参与意愿情况;其二是分析影响农民环保参与意识的相关因素;其三,针对以上二者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供政府及立法部门决策,以利用它们的公共资源为农民环保参与意识的加强提供科学的支撑,为解决我国农村的面源污染问题寻求一条切实可行的出路。

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与抽样方式

本项研究是在湖北省委重大研究课题《湖北省水资源保护体制机制研究》和湖北经济学院校级青年项目《法社会学视野下的基层环保执法实效研究》的支助下,通过暑期赴湖北三个农村地区――洪湖、梁子湖、随州周边农村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展开的,本论文所使用的所有数据均来源于本次调查所收集的问卷。本次调查共收集问卷800份,有效问卷758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4.75%,其中涉及洪湖问卷218份,随州问卷144份,梁子湖问卷396份。

(二)变量的测量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农村村民的环保参与意愿,为了使这一变量具有可操作性,笔者将环保参与意愿分解为四个可供进一步研究的测量指标:一是农民的环保参与认知,这是农民参与环保的认知性指标,二是农民参与环保的支付意愿,这是农民参与环保的间接参与性指标,即农民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来作为对环保的支持,三是农民的行动参与意愿,因其行为具有偶然性与随意性,笔者将其称为农民直接参环保行为中的非正式参与指标,四是农民的组织参与意愿,因其行为参与具有正式性,笔者将其称为农民直接参与环保行为中的正式参与指标。其关系可见图1:

三、样本分析

(一)农民参与意愿调查统计

统计显示,关于“你知道以上行为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吗”这一问题,有79.4%的受访者认为知道,有20.6%的受访者不知道,说明农民对农村面源污染认知情况较好;关于“为了保护环境,你愿意负担一部分费用吗”,有83.2%的受访农民认为愿意负担,只有16.8%的农民表示不愿意,说明农民对农村污染治理的支付意愿较好;关于“如果要求畜禽的粪便集中处理再排放,你会配合吗”,有87.1%的受访者认为会去配合,只有12.9%的受访者认为不会去配合,说明农民对于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具有很好的积极性,这以行动参与也可称为农民的非正式参与;关于“如果有水资源保护协会,你会参加吗”,有74.6%的受访者认为会,有25.4%的受访者不会参加,说明农民参加农村自治组织的积极性较高,这是对环境保护正式参与的体现,但正式参与的比例要略低于非正式参与。具体可见表2(注:表中已剔除无效数据)

表1 农民参与意愿调查统计 (N=758)

调查项 结果 频次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环保认知 对面源污染的认知 有认识 469 61.9 79.4

无认识 122 16.1 20.6

间接参与 环保支付 愿意 544 71.8 83.2

不愿意 110 14.5 16.8

直接参与 非正式参与 会 556 73.4 87.1

不会 82 10.8 12.9

正式参与 会 556 73.4 74.6

不会 189 24.9 25.4

通过上文的描述,我们可以初步了解湖北农村农民参与环保的意愿普遍较高,这集中体现在农民的间接参与意愿与非正式参与意愿上,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农民对农民面源污染的认知度并非很高,从绝对百分比来看,对其有了解的农民只有61.9%。另外,农民以参与环保组织的方式正式参与环保的意愿较非正式参与弱。

(二)假设与检验

1. 假设

我们对影响农村农民认知与参与环保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假设,当然,假设是建立在经验之上,我们可以利用回归分析验证假设的真伪。

假设1:农民的环保认知会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个人因素,如年龄、教育背景、收入等,这些也可称为影响农民环保意识的内生因素;二是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农民的务农项目、政府的有效宣传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等,这些可以称为影响农民环保意识的外生因素。

假设2:农民的环保参与行为会受到其环保认知以及其它个人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这种参与既包括直接参与,也包括间接参与。

2. 统计检验

对于假设1,年龄、教育背景、为定序变量,其务农项目与政府是否进行了有效宣传属于定类变量,而自变量环保认知属于二项分布的定类变量,且各变量间存在共线性可能性不大,因此可直接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不同类型变量对农民环保认知的影响。

从表2可知,农村中农民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收入、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与其环保认知间无显著关系,而政府宣传与务农项目情况对农民环保意识的影响非常显著。结合本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相对农民的个体特征,社会环境因素对其环保意识影响更大。为了进一步分析这种影响具体表现,我们对政府宣传情况既农民务农项目分别与农民环保意识状况列关联列表如表3。

表2 农民环保意识logistic回归似然比检验结果

效应 模型拟合标准 似然比检验

2倍对数似然值 卡方 自由度 显著水平

截距 3.235E2a .000 0 .

个人因素 性别 324.142 .661 2 .719

年龄 324.813 1.332 2 .514

教育背景 332.125 8.643 5 .124

收入 324.862 1.381 3 .710

社会因素 政府宣传 331.140 7.659 1 .006

务农项目 343.600 20.118 2 .000

经济状况 327.209 3.728 2 .155

注:性别:1=“男”,2=“女”;年龄:1=“20岁以下”,2=“21-40岁”,3=“41-60岁”,4=“61以上”;教育背景:1 = “小学及以下”,2 = “初中”,3 =“高中”,4 = “中专”,5 = “大专”,6 =“本科”,7 =“硕士(研究生)”,8 =“博士(研究生)”收入:1=“20000元以下”,2=“20000-30000元”,3=“30000-40000元”,4=“40000元以上”;政府宣传:1=“有”,2=“没有;务农项目:1=“农田耕作”,2 = “水产养殖”,3 = “畜禽养殖”;经济状况:1=“有发展”,2=“无发展”。

表3 环保意识与影响因素交互表(附卡方检验结果)

自变量 因变量 环保意识

有 无 卡方 自由度 双侧显著度

政府宣传 有 116 15 8.772a 1 .003

无 348 106

务农项目 农田耕作 102 60 39.975a 2 .000

水产养殖 278 39

畜禽养殖 15 5

从表3看,政府宣传的有无对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对于不同的务农项目,环保意识具有明显差别,统计显示水产养殖户较农田耕作户与蓄禽养殖户环保意识更强,其双侧显著度的值为.000,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水产养殖户的生产生活与水相关,而水的污染对于他们来说更加敏感。

我们再来验证假设2,农村环保参与是农民将自身的环保意识转化为环保行为,因此,对于影响环保参与的一个重要自变量无疑是环保意识。另外,根据上文的分析,对于环保参与,我们需要分类展开检验,一是对于直接参与的分析,另一类是对于间接参与的分析,当然,在直接参与影响因素分析中,还要分为正式性参与与非正式性参与,以下logistic回归结果。

统计显示,农民的环保意识、教育背景、收入情况、务农项目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对农民环保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具体来说,农民的环保意识、教育背景、收入状况、务农项目以及当地的经济状况等对于农民间接参与或直接的正式参与环保行动具有显著性影响。结合回归结果分析,具有环保意识比不具有环保意识的农民更具有为环保支付费用以及参与环保组织的意愿,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状况越好以及当地的经济状况越好,农民具有为环保支付费用以及参与环保组织的意愿越强,至于性别、年龄、政府宣传等对于农民环保支付以及参加环保组织的意愿影响不显著;此外,教育背景、务农项目对农民的非正式参与环保(日常的环保行为)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对于定序变量教育背景而言,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日常自觉参与环保的意愿越强,而如环保意识、性别、年龄、收入、政府宣传、经济状况等因素对农民日常环保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表4 农民环保参与logistic回归似然比检验结果

效应 似然比检验

卡方 显著水平

间接

参与 正式性 非正

式性 间接

参与 正式性 非正

式性

截距 0 0 0 . . .

个人 因素 环保意识 9.951 8.218 0.705 0.002 0.042 0.401

性别 2.675 1.649 4.304 0.262 0.949 0.116

年龄 0.634 10.558 3.189 0.728 0.103 0.203

教育背景 9.919 33.761 13.984 0.078 0.004 0.016

收入 6.978 19.617 0.633 0.073 0.02 0.889

社会 因素 政府宣传 0.025 3.042 2.156 0.876 0.385 0.142

务农项目 6.665 11.668 10.146 0.036 0.07 0.006

经济状况 23.78 28.309 2.99 0.00 0.00 0.224

注:环保认知:1=“有”,2=“无”;其它变量见表3。

四、提升环保执法效率的社会机制构建

(一)我国农村大部分农民都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环保参与的意愿也较强,但需要加强引导与培育机制建设

从统计数据来看,有61.9%的被调查者具有环保意识,愿意参与到环保行动的比例为73.4%,这表明大部分农民都有农村环保的意识,但从我们调查的现实情况来看,这种良好的意愿没有转化为农村广大农民的日常行为与组织行动。

在对本文假设1的检验中,我们发现农村中农民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收入等反映农民个体自身特征的因素与其是否具有环保意识无显著关系,而农村社会环境因素对农民环保意识的影响非常显著,因此,当前政府部门应急迫解决的问题并非是设法立刻提升农民的环保意识,而是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引导机制、培育机制鼓励农民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让农民们的主观意愿实现向现实的转换。

(二)可以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试点,推广环保经验,建立农村地方环保常态机制,实现示范效应

农村环保需要农民参与,而农民参与环保又会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在本文对假设2的检验中,我们发现,农民的环保意识、教育背景、收入情况、务农项目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对农民环保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具有环保意识比不具有环保意识的农民更具有为环保支付费用以及参与环保组织的意愿,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状况越好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越好,农民具有为环保支付费用以及参与环保组织的意愿越强,因此,农村环保试点的选择应至少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该地区要有比较好的教育基础设施与环境,当地农民及其子女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二是该地区农民的收入应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只有具备较高的收入水平,农民才可能有精力与财力投入到农村环保事业中来;三是当地经济发展较好,且有为农村环保提供支持的财力,这也是建立环保激励机制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