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技艺的价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族技艺的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族技艺的价值

民族技艺的价值范文1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民族品牌;经济人类学

1劳动价值理论的评述

1.1劳动价值理论观点描述

劳动价值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政治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劳动价值理论由商品理论、货币理论和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三部分组成。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其中,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是由其所凝结的抽象人类劳动量的大小来决定的。商品所包含的抽象人类劳动是劳动者的具体劳动耗费在商品经济关系中转化变成的结果。抽象人类劳动的凝结表现了主观具体活劳动耗费所产生的客观社会效果——满足社会需要的有效的劳动的含量。

商品的价值量同样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来计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是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即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起着支配作用,通过价格的运动来表现。而价格的运动又离不开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市场的调节产生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这需要政府采取措施,把市场经济下价值规律的调节机制的消极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1.2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对价值理论的评述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人类社会工业化、市场化的初期,其目的是为划清劳动与剥削的界限,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价值创造过程中,除资本、土地和劳动力外,先进技术、科学知识、经营管理和信息等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生产因素。尤其是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它的不断创新与推广对社会财富积累的贡献越来越大。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的“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已造福于民”。科学技术对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创造具有重大的作用,通过人这一劳动主体把科学技术融入到其他生产要素当中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从而产生出多倍的劳动生产率的劳动者创造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也即科学技术的运用使人类的劳动不断地起着自乘的作用。现代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立足,更需要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经营和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制度作为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它的产生不过是把社会价值共意得到一种稳定性存在的保证,把道德秩序转化为一种权利秩序,它为社会的共同价值标准和交换行为规范、组织原则以及知识技能等等的人类发展的创造物,提供了一个基本的世代承续的社会机制,保存了人们交换行为和关系的模式,并且通过使价值共意合法化和固定化,而扩大了社会交换的范围。这种外部意志的强加力协调着人们的行为动机,并促进或阻碍价值的创造。例如,我国当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股份制逐渐成为公有制主要形式,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劳动者创造价值有激励作用。

2民族品牌的价值来源及构成

2.1从商品的二重性看民族品牌的价值来源

(1)从商品的使用价值分析。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马克思在这里就强调了满足人们需要的是物的客观存在。物的这种“有用性”离开了商品实体就不存在了。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商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层次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既包括物质的,也有精神的,还有社会的。从另一角度看,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概念从另一角度分析了商品对消费者的满足。“一个人”对一物所付的价格,绝不会超过,而且也很少达到他宁愿支付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因此,他从购买此物所得到的满足,通常超过他因付出此物的代价而放弃的满足;这样,他就从这购买中得到一种满足的剩余。他宁愿付出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部分,是这种剩余满足的经济衡量。这个部分可成为消费者剩余”。这种消费者剩余既可能是商品本身所具备的,也可能是消费者的“发现”,还可能是消费者的心理感受。

民族品牌的“有用性”承载于其产品上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的同时,在买方市场的今天,消费者购买民族品牌更多的集中在精神和社会需求层面。人们在购买民族品牌享受其基本的“有用性”的同时,更能够感受到爱国主义,振兴民族产业,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品牌走上全球化品牌的趋势的欣慰。可以说,消费者在购买民族品牌所得到的精神和社会层面的上满足,远远高于他所为此支付的价格,也远远高于一般商品所提供的“消费剩余”。

(2)从商品的价值分析。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告诉我们,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人的筋肉、神经、脑等的一定生产消耗”。这种劳动耗费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算的,即劳动时间的长短决定商品价值的大小。这里说的商品的价值高低对来说,既表现在商品的内在质量和基本功能上,也表现在商品的外在质量和辅助功能、美学功能上;既表现在商品带给人们物质需要满足程度的差异上,也表现在商品带给人们精神、社会需要满足程度的差异上,也表现在商品带给人们的精神、社会需要满足程度的差异上。民族品牌与非民族品牌以及其他非品牌商品的本质差别即在于劳动投入量与数量的差异。由于人们对民族品牌商品投入的劳动从质和量两个方面都高于非民族品牌商品的投入,因此品牌商品就包含更多的价值和交换价值,就能满足人们更多、更高从层次的需要。

2.2民族品牌的价值内涵与构成

(1)民族品牌的价值内涵。

品牌价值的内涵可以界定为被消费者认可的品牌所赋予产品的物理功能上的情感和体验附加值。由于其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所以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总资产的著称部分之一。在既定的劳动投入条件下,民族品牌价值取决于生产者特殊劳动投入和市场认可的契合程度。本文主要谈及民族品牌的文化内涵。

品牌文化的积累使得产品不仅仅作为实用价值的载体而存在,更使得产品在内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品牌文化更是以一种价值符号来传到产品的理念、价值观念和特殊效用,并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同,进而转化为品牌的经济价值。

(2)民族品牌的价值构成。

从传统的角度看,民族品牌价值的构成要素不仅包括资源组成、技术工艺、文化特征、广告与形象等也包括安全性、实用性、特殊性所带来的效用(包括生理和心理)。民族品牌价值和其他品牌价值一样,生成过程本质上并无差别。所不同的是,民族品牌价值中更多的包括劳动者的复杂劳动。本文主要讨论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

王成荣在其著作《品牌价值论》中运用品牌经济价值曲线分析了品牌价值的构成,认为品牌价值大小取决于生产者者特殊劳动投入量与市场与社会认可程度的契合点。当两者值较高时,经济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亦然。但是当前者值较大,后者值较小时,民族品牌经济价值较小,甚至为负;当前者值较低,后者值较高时,民族品牌经济价值较大。所以,我借鉴王成荣的品牌经济价值构成理论来说明民族品牌经济价值构成,并认为民族品牌价值在其经济价值构成方面与传统品牌的经济价值并无差异性,只是民族品牌更能使消费者从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得到更高层次的精神效用(民族自豪感、荣誉感等)。

3民族品牌发展的制度性依赖

制度作为价值共意合法化或者说一种社会的游戏规则,必然会对经济过程产生影响。经济主体行为在不同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制度等约束下将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制度要素在经济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核心地位。

3.1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对制度的依赖

产品和服务是民族品牌的载体,也是民族品牌经济价值增值的核心。产品创新是民族品牌提升的第一组成部分,它主要集中在新产品的开发、新包装的设计与运用、新技术的创新和运用、新产品的市场推广等方面。服务价值也是构成民族品牌价值的有一个组成部分。良好的服务质量创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也可以使产品因良好的服务而增值。

民族品牌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过程中投入大量的生产资源、技术、资金和信誉保证等以使民族品牌经济价值得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制度因素无不为民族品牌提升给予支持和保障。制度是以对努力成果的承认和保护,来建立激发努力的激励机制,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来源的。在一个封闭性的制度模式中,最重要的发展基础,或许就取决于经济主体的努力程度;而在一个开放的制度模式中,其他因素的介入,或许在某些情况下,会比努力程度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如政府对先进技术引进的激励、对高级人才的优惠待遇、以及其他的政策性支持和财政倾斜。

这些年来,大家目睹了我国众多民族品牌如健力宝、活力28、乐百氏等等本土品牌一个个被外资收入囊中之后,汇源的举动确实触动了国人敏感的神经。这些民族品牌的消失殆尽无不反应了当前国内民族企业发展的艰难和政府对民族品牌重要性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政府应基于民族品牌发展更好的环境和关怀,以必要的合理的措施保护民族品牌的发展壮大。

(1)政府应主导国家品牌计划,扶植优势产业区域、产业集群重点突破。

(2)制定一系列完备的政策性保护和扶植措施。

(3)政府从长远利益考虑有必要干涉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民族品牌与外国品牌的并购。

3.2民族品牌营销传播创新对制度的依赖

除了民族企业产品本身的创新,对民族品牌进行有效的营销传播活动同样是提升民族品牌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民族品牌营销也需要投入资源,而资源是价值转换的前提。制度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民族品牌传播过程中也担任重要的角色。制度对信息资源获得的可能性以及获得的效率直接影响了民族品牌传播的速率和传播广度。因此,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信息平台,为民族品牌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借鉴很多发达国家在利用首脑外交渠道为自己的企业在海外拓展市场的做法,开放国家外交资源,扶植企业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

3.3民族品牌文化创新对制度的依赖

民族品牌文化是民族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的核心。民族品牌物质文化是民族品牌文化的实物体现,民族企业通过产品、品名、标示、包装等方面体现民族品牌文化的是想和品牌价值观。民族品牌文化战略是民族品牌精神贯彻、品牌价值提升和顾客品牌忠诚的实现过程。

那么,作为文化“三层次”中的制度的文化使价值共意合法化和固定化,既是物质文化的精神化,又是精神文化的物质化。制度文化的这种两面性质促使了价值观共意在民族品牌文化中的实现和创新。制度要素在强化或淡化因民族文化差异而致使的经济主体出发点差异上的影响也极为重要。从民族企业内来看,经济主体成员对民族品牌文化创新的努力程度及其效率大小的状况,依赖于制度要素的动力机制塑造,因此,一个落后的制度模式,在强化民族品牌个性和品牌文化创新出发点差异的同时,也就压抑了人们的经济努力,闲置了人们的选择范围和对随机因素的利用可能,使整个民族品牌的经济发展表现出呆滞的特征。因此,政府应给予民族品牌文化创新的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得民族品牌文化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品牌的国际化更具有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1]郑怡然.有效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新解释[J].江汉论坛,2002,(2).

民族技艺的价值范文2

关键词: 沙雅县 生物双语教学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增强各民族学生的祖国意识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促各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在沙雅县推进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本民族语言文字为辅的双语教育,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培养民汉兼通少数民族人才的战略举措;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和进步,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工作,把推进双语教育作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作为推进新疆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任务,摆在了特殊重要的地位。我们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双语教育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增强做好双语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2. 沙雅县民族中学生物双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发现的问题

2. 1 沙雅县由于学生来源差(来自于各社区的低保户家庭、做生意的家庭),家长的文化素质低,他们把孩子看做赚钱工具,每次农忙季节就带孩子去劳动,这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学生回家后家长的关心、照顾不够。孩子做作业及复习时家长根本没有给他们辅导的能力。

2. 2 沙雅县有些民族中小学由于汉语和双语教师紧缺,学生没有掌握在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知识。上中学以后存在着跟不上学习,厌学及旷课等情况。

2. 3 到现在没有跟生物双语教材配套的光盘,辅导材料。

2. 4 生物教材的难度大,涉及的范围太广,实际生活应用内容太小。有时连老师都不能理解课文,学生就更不喜欢学了。考试试题与教材不符。

2. 5 没有优秀教案,教师用的汉语参考书不够。

2. 6民族中学双语教学中还存在一个这样问题,学生上课中可以听懂,也可以看看懂,但说话真说不出话来,这是生物双语教学上一个重大的问题。

3. 加强沙雅县民族中学生物双语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3. 1 对教师的思考

双语教学的的瓶颈是师资问题,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一个好的双语教师首先应是一个优秀的学科教师,其次才能成为一个双语教师;同时,双语教师的汉语水平也是激发学生热爱双语课程的先决条件。在几年的探索实践中,认识到生物双语教学应由生物教师担任而非其他专业教师。由非专业教师担任的生物双语教学对知识目标的理解不深、不透,出现弱化学科知识的现象,忽略了学科知识应有的难度和深度,在教学上给人不饥不渴的感觉,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长此下去,会使双语教学失去它原本的意义。

3. 2 对教材的理解

在沙雅县目前开展双语教学的学校大都是原版教材和统编教材的结合,有的学校还有翻译教材。综合起来,每种教材都各有利弊,什么样的教材是适应目前生物双语教学的教材呢?校本教材在此时呼声甚高,对教材情有独钟,但限于人力、物力和学识水平的高低,也制约了校本教材的编写。但这是一个方向,也是双语工作者们要努力的地方。

3. 3 不能将双语课上成汉语课

在沙雅县、库车县、轮台县等几所民族中学调查了生物双语教学展示课。能被展示的应该是代表本地区、本阶段的优秀教师的课了,但调查后总对一些双语课产生疑问:这是双语课还是汉语课?课上老师全部用汉语授课,学生傻呆着……所以作为生物双语教学的工作者,迫切需要一个有教学导向性的双语教学评价标准出现。

3. 4 双语教学不能急于求成

双语教学要循序渐进,它是一项实验,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许是漫长的,所以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对待这项实验。作为双语工作者,应更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切实把双语教学作为提高学生运用汉语能力的一种手段,去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学会生活和思维,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增强汉语的工具性、文化性和社会性,最终提高用汉语“摄入”和“表达”的功能,实现双语教学的目的。

3. 5 建立健全完善双语教学工作制度。

做好双语教学工作,制度保障是前提。各W校制定双语教学工作、教师工作量化、教学成绩奖惩等一系列制度。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双语”教学实施方案,统一安排,扎实部署,稳步向前推进,进而保证学校双语教学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科学的开展。

3. 6 实行双语教学工作校领导包组负责制。

各学校成立双语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校长总负责,双语副校长主抓的校领导包组负责制。领导班子成员切实起好模范带头作用,落实责任,深入教学第一线,采取推门听课,不定时间抽查等形式,检查教师备课教案和学生作业批改情况,并及时在会上予以总结评价,指出优缺点,扬他之长,补己之短,在全校上下形成一心一意抓教风和勤于学习的新学风。

3. 7 制定发展规划及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有效落实教学活动。

各学校为了规范双语教学工作,提高双语教育教学质量,制定工作发展规划。在日常教学中从计划、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考核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要求,严格教学环节的管理。整体上做到双语教学工作有规划、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

3. 8 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各学校严格执行《新疆双语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按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表、作息时间表、任课教师安排表,开齐开足所有课程,确保双语教学任务的按时完成。

3. 9 严格教学管理,合理评价学生。

各学校本着“质量立校”的宗旨,针对双语教学工作,提出“校风好、教风正、学风浓、管理严、质量高、有特色”的办学目标,主抓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做到平时考查、期中考查与期末考查相结合,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个学生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档案。

3. 10 创新校本教研,推进课程改革。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工作是学校提高双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源泉。清除束缚教研工作发展的“瓶颈” ,必须以转变观念为前提,以创新机制为保障,主题活动为载体,只有不断学习、模仿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给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新鲜血液,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些观念,才能推动课改前进的步伐。

总而言之,对待双语教学,我们要一边学习,一边研究,一边积累,一边突破。针对目前沙雅县生物双语教学的现状,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上很下功夫,要从传授知识向知识与能力培养并重转变;从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从教师的单向传递向师生间的多向交流转变;从单一目标向多层次(全面发展与注重个性发展)转变。教学中注意落实全面性、主动性、整体性、发展性的原则,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艺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条件,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要学会“倾听”,要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丰富课堂师生的互动关系,营造富有人文庀⒌目翁梅瘴В从而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使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大宣传力度,在教育系统和全社会开展学前“双语”教育工作的学习宣传活动,为“双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创造强大的社会舆论,以赢得社会和家长的认同、支持。坚持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从幼儿抓起,从教师抓起,重视并扶持幼儿教育的发展。鼓励少数民族幼儿进入“双语”幼儿园和“双语”学校接受学前教育。

参考文献:

[1] 王旭东.关于双语教学的思考[A].北京:人们教育出版社,2003:66:72―77.

[2] 马文华.正确看待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62―67.

[3] 王晓梅.现代化进程中库车县教育现状及对策[G].乌鲁木齐:社会科学院,2005,151.

[4] 陈学金,腾星.新疆喀什、和田地区双语教育的实地考察与对策研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10―15.

[5] 马文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的问题与展望[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27(4):5―12.

[6] 赵德忠.新疆双语教育的若干思考―在新疆双语教育研讨会上的讲话[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27(1):5―13.

[7] 尤努斯・ 居玛,李进,努尔古丽・热合曼.少数民族地区生物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电子世界,2014(14):389-390.

[8] 尤努斯・ 居玛.沙雅县双语教学现状及主要措施[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1):85-87.

民族技艺的价值范文3

【关 键 词】少数民族 传统技艺 消亡 蓝靛瑶 印染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拥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①。其中提到构成民族的要素包括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主要指建筑、纺织、编织、印染、刺绣、雕刻、酿酒等传统技艺领域)应归属于构成其民族要素的经济生活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生活又包括生计和物质水准两个方面,准确的讲少数民族传统技艺更多的属于物质水准方面,但是在某些特定区域和时期它也应归于生计方面,如广南县那洪村的蓝靛瑶,从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靠提取蓝靛为生,蓝靛经济在村社经济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蓝靛一直是这个时期那洪村蓝靛瑶的主要货币来源。依据黄光成提出和设计的民族文化结构模型,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又对应划归其民族文化结构中的业缘和物缘中。那么,在现代化的不断冲击下,少数民族的传统技艺也在不断消亡,这必然会引起其民族构成要素――经济生活和其民族文化内部结构(主要指业缘和物缘两部分)的变动,进而影响其民族构成和民族文化的稳定性。如何应对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的消亡,是任其消亡或促其消亡,还是尽量挽救,已经成为摆在各少数民族面前不可回避的难题。下面笔者以云南省蓝靛瑶传统印染技艺(包括蓝靛的种植、提取技艺和印染技艺)为例,探究少数民族传统技艺消亡的原因,从价值角度探讨应对其消亡的方案并对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价值进行比较分析。

一、少数民族传统技艺消亡的原因

从政治方面来看,政治的牵引是影响少数民族传统技艺消失的首要原因。其中主要包括、科学技术普及等方面。以后,蓝靛瑶普遍拥有了基本上足以维持生计的稻田,加之能“问耕”到用来种植蓝靛的山林越来越少,使得稻作农业成了村社最主要的产业,蓝靛种植规模越来越小,原料(蓝靛)的减少直接削弱着蓝靛瑶蓝靛的生产。在“科学技术普及”被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后,省(区)、地(州、市、盟)、县(市、区、旗)、乡(镇、苏木)等各级政府也建立了农村科学技术普及制度,建立了固定的科学技术普及机构,依托县、乡、村建立三级科技网络和上级予以资金支持,广泛开展科学技术宣传和普及活动。先进的现代技术理念及其产品以不可阻挡的趋势深入到蓝靛瑶各个村寨,极大地改变着他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触及甚至改变着他们传统的思维方式、消费意识、审美观念,他们开始以积极或半积极的态度接受工业布匹和化学染料,传统的蓝靛印染技艺逐渐被人们淡忘并淹没在现代化的浪潮中。

从经济方面来看,市场经济逐渐渗透到少数民族的村村寨寨,现代城市廉价的、实用的工业产品大量的涌入,使得少数民族的传统技艺逐渐被现代化技术所取代,走向消亡。工业布匹和廉价化学染料对当地市场的占领,使得蓝靛的价格过低,打击了蓝靛瑶生产蓝靛的积极性。很快,市场经济就开始主导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蓝靛瑶的村寨基本都与市场体系相连,村民的日常生活都通过集市和村中的小商店来借助市场运转,村民的生产无论是前期投入,还是产品流向,都更多地倚重与市场。根据市场导向,蓝靛瑶开始开发山地经济林木,使得他们几乎没有耕地可以种植蓝靛了,同时也就导致了传统印染技艺的消亡。

从思想方面来看,随着少数现代教育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普及,“现代”科学知识逐步深入人心,改变着少数民族群众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一旦传统和现代都被人们所接纳,必然会导致“厚此薄彼”现象的发生,追求现代的同时,传统的技艺开始被人们所淡化。据调查,河口县的蓝靛瑶,1990年以后,青年男女喜穿汉族流行服,节庆喜事才着民族服装。这使得蓝靛的提取技术和印染技术逐渐失去了传承的土壤,无法继续传承下去。

此外,人口的增长和自然环境的制约也是影响少数民族传统技艺消亡的因素之一。人口的增长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对自然环境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许多的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的存在是依赖于丰富的自然环境的,一旦人口过多,有限的资源被大量分配和破坏,自然环境恢复期延长或不能恢复就使得大量传统技艺的生存空间受到威胁。蓝靛瑶蓝靛的种植一般都认为只有种在火烧地上才可生长,随着人口增长和森林的减少,使得蓝靛瑶几乎已无多余土地来种植蓝靛。

二、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的价值分析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的消亡,我们该如何应对?是任其消亡、不闻不问,推崇“现代”,还是尽力挖掘挽救、保护开发,拯救“传统”?笔者认为需要有个选择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价值。我们这里所指的价值包含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我们坚持有价值予以拯救,无价值或价值较小的在改造无效的情况下,进行必要的整理后任其消亡的原则。既然有了标准和原则,下面我们结合云南省蓝靛瑶的印染技艺,就如何应对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的消失进行具体的分析。

少数民族的传统技艺如果以破坏环境,威胁生态平衡为代价而存在,那么我们就该对他进行改造,如不能改变,就要在考虑其文化价值时,进行必要的保存与整理,然后任其消亡或促其消亡。如蓝靛瑶在历史上长期处于游耕经济状态,“避居山野,专以伐木种靛为业。……此种民族之住居无有一定,全视山林之繁茂与否为定度,若彼所住之地山林被其砍完,则迁其他山林之繁茂之地矣”②或“刀耕火种,故足迹所至,林箐难存,箐伐尽则他徙”③。虽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蓝靛瑶的这种游耕并没有对生态环境造成大的破坏,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刀耕火种开始暴露出了它的生态破坏性,受到政府和人们认识。至此,以火烧地为唯一适种地的蓝靛也就种植的规模越来越小,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蓝靛从蓝靛瑶的种植史上逐渐消失了。

少数民族传统技艺既是其民族构成要素的组成部分,又是其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文化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传统技艺,既是各少数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也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特色,充分表现了技术和艺术的融合,反映了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民族心理特点,是民族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传统技艺与少数民族的吃、住、行、穿、娱乐乃至生产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具有文化价值的传统技艺,我们要在其消亡前进行积极地保护和传承,既使它已经消亡,也要进行再次发掘和挽救,然后以整理为史料或其他方式将其保存下来。如蓝靛瑶的印染技艺,就在政府的支持和很多学者的努力下以史料的形式基本保存了下来,并随着发掘的深入不断的完善。这样就使得少数民族传统技艺成为科学技术史上重要的史料和未来科学技术的重要参考资料。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人们发现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具有的价值不仅表现在可资科学研究方面,而且还蕴含着极大地开发潜力。其经济价值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技艺的商品化、产业化已成为其市场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一是传统器物的市场化。如一些民族地区大做民族服装生意,将自己制作的服装打入国内、国际市场。二是更为普遍的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旅游业逐渐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蓝靛瑶的印染及纺织刺绣等急需抓住契机、发掘潜力,努力展现其经济价值。

当然,对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的价值评估和应对策略的选择,不是由其中某一个价值所决定的,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做出选择,妥善处理。

三、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价值比较分析

现代科技不断地冲击着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传统技艺在挣扎中走向消亡。从价值角度来看,并不认为传统技艺被现代科技所取代就证明现代科技比传统技艺更有价值。

现代科技“造成了传统文化与价值的消失、崩溃与断裂”。现代科技的强势介入将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价值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应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避免遭受过多的破坏。

现代科技带来廉价商品的同时,其实用性也打了折扣。如合成蓝靛使用的苯胺和邻苯二甲酸肝能导致人体急性和慢性中毒,对呼吸道、中枢神经及肝脏均有一定损害。

我们承认必须对阻碍少数民族发展的落后传统技艺进行改进或替换,但也要留意现代科技带来的副作用,使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共同展现其价值,提高少数民族生活质量,促进少数民族更好更快的发展。

四、结论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飞速发展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对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的冲击也是不可避免的,少数民族传统技艺潜力的挖掘和价值的体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待少数民族传统技艺要求我们有一种人文主义的思考,既要看到其不足之处,也要认识到其重要性―是各个少数民族长期生产、生活的结晶,是民族要素,民族文化和中国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民族的权利。在少数民族地区应本着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优势互补,价值最大化的原则,避免“一边倒”,正确认识传统技艺、现代科技与民族、经济、自然、社会和人的关系,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寻找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发展道路。

注释:

①斯大林全集,第2卷.1953.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94页

②民国《新编麻栗坡特别区地方志资料》

③民国《马关县志》卷二

参考文献:

[1]黄贵权.本土民族学视野中的靛村瑶族―那洪村蓝靛瑶文化的调查与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28-29

[2]张跃.中国民族村寨研究[C].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363-365

民族技艺的价值范文4

摘要:水族马尾绣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其独特的审美艺术价值、民俗信仰价值、技艺传承价值。目前水族马尾绣面临着一步步失去独特性,传承人保护不到位等问题,因此保护和弘扬马尾绣手工技艺的工作迫在眉睫。水族马尾绣的保护应将其文化资本转变为经济资本,进行资本化运作,以“活态”的方式将其保存与发展。本文主要是从以对马尾绣传统文化内涵的再发现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走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道路相结合的道路、培养与保护马尾绣人才这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保护的资本化运作方式。

关键词:水族马尾绣;保护;资本化

一、相关概念

1.马尾绣

马尾绣是指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是水族人民在悠久社会历史中创造出来并世代传承下来,是水族妇女智慧的结晶,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技艺传承、民俗信仰、审美艺术等价值。2006年,水族马尾绣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尾绣这种水族特有的民间传统工艺,主要是流传分布于三都境内三洞、中和、延牌、塘州、水龙等乡镇的水族村寨,用于制作背带、女性绣花鞋、女子服饰、童帽、鞋垫、包等,图案多以花、鸟、鱼、龙、蝴蝶、牛等为主。

2.文化资本

布迪厄在其著作《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中首次提出了“文化资本的概念”,指出文化资本三种存在状态:“(1)具体的状态,以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的形式;(2)客观的状态,以文化商品的形式(图片、书籍、词典、工具、机器等等)(3)体制的状态,以一种客观的形式存在。因为这种形式被赋予文化资本一种完全是原始性的财产,而文化资本正是受到了这笔财产的庇护”。其中文化资本的“客观的状态”,就是物化的状态,例如书籍、绘画、古董、道具、工具及机械等等物质性文化财富。由此可以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为布迪厄所说的“文化资本”的客观状态[1]。戴维.思罗斯比以布迪厄文化资本概念为基础在其论文《什么是文化资本》中从经济的广泛范畴上解释文化资本是以财富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的积累,这种积累境界可能会引起物品和服务的不断流动,与此同时,形成了本身具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商品,并将文化资本分为有形的和无形两种形式①。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本化主要是指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确定鲜明的文化主题,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的行为。水族马尾绣独特的审美艺术价值、民俗信仰价值、技艺传承价值,以及面临着一步步失去独特性,传承人保护不到位等问题,保护传承的资本化运作是必然的选择。因此,本文将从以对马尾绣传统文化内涵的再发现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走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道路,培养与保护马尾绣人才这四个方面对马尾绣的资本化运作进行分析。

二、马尾绣保护与传承的客观要求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精神文化消费已成为人们最主要的消费需求,越是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物质产品越能得到消费者的重视与喜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所创造出来的体现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独特性的文化形态之一,水族马尾绣是水族人民在悠久的社会历史中创造出的属于本民族的独特的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刺绣。在消费经济的背景下,水族人民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与完善生活方式,将马尾绣实行产业化经营,这确实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为资本的最好方式,但是由于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马尾绣产业化后的产品一般都是建立在消费者的需求上,容易造成为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使得产品丢掉文化的核心内涵,以及大批量的复制生产使得马尾绣产品失去其独特性。马尾绣的制作技法非常繁杂,并且每一道工序都是纯手工制作,比如一张背带从材料的准备到成品制作完成需要约52道工序,耗时将近1年,是一件非常耗时耗力的技艺制作。当前的艺人们为了很快的制作出马尾绣用于销售,对制作的材料没有以前考究,直接从市场上购买材料,导致如今大多数马尾绣工艺品质量明显下降,产品纹样趋同,并且非常大众。

传承人在马尾绣的保护与传承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随着水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进入以及对当地的冲击,马尾绣的传承面临着一个断代的尴尬局面,如今掌握马尾绣完整技艺,具有深厚功底的妇女越来越少,且大部分年事以高,而年轻一代的女子受现代教育、升学、工作、打工潮的影响,她们知识结构,文化结构已发生明显改变,其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们更愿意接受学习能够带来更高经济价值的主流文化,而不是学习马尾绣技艺,因为不能帮助自己解决生计问题。据统计,目前获得贵州省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的仅有韦桃花、宋水仙两名,获得黔南州州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的有王金花、王玉蕊、韦引妹、石玉翠、潘水爱等10几名,因此,吸引更多马尾绣传承人是将马尾绣技艺传承下去的关键所在。

鉴于此,马尾绣作为水族社会历史发展的智慧结晶,是水族的更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我们应该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以保护为前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护马尾绣传统手工技艺以及体现的水族人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然后再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将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

三、水族马尾绣的价值分析

1.审美艺术价值

艺术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它是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是人类思想、情感、追求的外在表现,并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马尾绣无疑就是内涵深刻的艺术品。其具备了“浅浮雕感,华美精致,造型抽象夸张,线条饱满流畅”②特质,图案抽象古朴,组合灵活多变,想象力丰富,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和视觉效果,并且还具有着深刻的内涵,它是水族先民民族精神与审美思想的集中体现。从马尾绣图案纹样的文化内涵可以窥视水族人民源远流长的文化观念和哲学思想,它以可视的符号、形象、色彩、款式传递着水族文化发展的信息③,这些都使得马尾绣具有较高的审美艺术价值。

2.民俗信仰价值

马尾绣是是水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族文化的有形载体,蕴含着水族民俗、信仰文化的深刻内涵。水族原始信仰丰富,主要有自然、祖先和鬼神崇拜三类。马尾绣传统图案种类众多,有凤凰、蝴蝶、鱼、鸟、龙、牛、水波等,这些图案对于水族人民而言具有特定的象征含义,它能够反映水族的,展现了水家人崇尚自然、追求灵性、信奉祖先的特征。马尾绣在水家人的生活中有独特意义,在发挥其实用功效的同时,更包含着水家人对幸福生活的祈求和希冀。如在马尾绣产品中总是出现花、鸟、鱼、虫和谐的出现,这就体现了水族人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不可以随意破坏大自然之物,要与之和谐相处。马尾绣的绣品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寓意,比如背带中央不可缺少的“大蝴蝶”图案,寓意了一个广为流传的蝴蝶救人的民间故事,为感谢蝴蝶的救命之恩,同样希望在“大蝴蝶”的保护下母子一辈子健康平安,长命富贵。

3.技艺传承价值

马尾绣是传承了千年的独特刺绣工艺,是水家人智慧的结晶。马尾绣沿袭最古老的刺绣技法,工艺繁杂,图案精美,被誉为刺绣艺术的“活化石”。其制作分为六个步骤:制作马尾线、框定图案、填心、镶边、订金线和装订。这种绣法有两个好处:一是马尾毛质地较硬,图案不易变形;二是马尾毛不易腐烂变质,经久耐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马尾绣依然保留着古老的刺绣技法与工序,其考究的用料、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针法,赋予了其极大的传承价值。

四、水族马尾绣资本化运作的对策分析

1.以对马尾绣传统文化内涵的再发现为基础

传统文化价值的再发现,不是指传统文化具有的历史价值、知识价值,而是基于现代诠释,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通过重新梳理、总结和运作,实现传统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④。马尾绣是水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属于本民族独特的优秀的手工技艺,其工艺复杂,成品具有浅浮雕感,华美精致,造型抽象夸张,线条饱满流畅具有极强的视觉张力,蕴含着水族妇女对生活的真切感受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研究水族民俗、民风、图腾崇拜以及民族文化的珍贵艺术资料,考究的用料、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针法,赋予了其极大的传承价值。而对于水族马尾绣文化内涵的再发现是不能拘泥于此,必须要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找到其文化资源的资本价值,这里的资本价值是与现代文化相适应的,比如马尾绣工艺中的绣花鞋,可以把其制作成高跟样式,除了增强鞋子的美感,同时也满足消费者对高跟鞋与民族工艺品结合成品的需求。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水族马尾绣的资本化必须是以市场为主导,只有建立在以市场的需求的基础上,水族马尾绣的资本化过程才能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实现文化资本到文化产品的转换。随着人们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的增强,物质文化消费已经不能满足其内心的需求。这就意味物质文化的追求不能够使人们得到满足,人们的追求重心由物质转向了精神文化,文化的历史、哲学、美学、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等属性变成了娱乐、休闲、感觉、兴趣、互通和体验,成了大众文化⑤。在这样的经济发展趋势下,水族马尾绣更应该要是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保护其文化内涵的同时,即马尾绣的传统手工技艺以及所蕴含的属于水族的精神文化,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实现资本的转换,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有利于水族马尾绣的保护。特别是要对消费者的文化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主要有个人影响因素、心理因素(动机、兴趣、认知)两点,这对一个消费行为的产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一个消费者由于个人的文化素养以及思想观念使其具有购买马尾绣工艺品的动机,在对马尾绣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他会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包括工艺、文化内涵、市场行情等,这个信息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利就会决定其对马尾绣产品的兴趣与购买欲望,最后在考虑到马尾绣产品的工艺精细程度、色彩的搭配、造型、价格的合适的情况下产生购买的消费行为。因此,针对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的过程,马尾绣艺人以及经营者要对即将开发的马尾绣产品进行市场定位,拥有什么样文化主题的产品?什么样的搭配?什么样的价格?是最能够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因此,只有以市场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为基础,才能做好马尾绣手工艺的开发,并实现资本转换。

3.走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道路

所谓文化产业,足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目的,以充分发挥文化的知识功能为主要内容,从事文化产品生产,提供文化服务而获取社会经济效益的文化经济法人实体的总称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本化运作,走文化产业道路是符合当下社会发展趋势的,水族马尾绣是属于民族文化,那么其则属于民族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定义的基础上,民族文化产业可以理解为以民族文化资源为第一生产资料的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集合成社区或社会认可的规模程度,通过将民族文化资源、人才、技术、资金、企业或组织等生产要素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蹂合为文化产品,将之投入市场成为文化商品售卖给消费者,实现其使用价值,换取经济利润的过程⑦。马尾绣的民族文化产业道路一定能够利用其文化资源创造经济价值,可是产业化的大批量复制生产容易导致商品的趋同性,导致民族文化产品毫无特色而言,这从长远来说是不可行的道路。

“创意”从本质意义上是创新的意思,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对发明和创新的关系的论述颇为到位。他称:“当一个新的构想在实验室被证实可行的时候,工程师称之为“发明”(invention),而只有当它能够以适当的规模和切合实际的成本,稳定地加以重复生产的时候,这个构想才成为一项创新(innovation)”⑧。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发明与创新的关系,发明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发明的升华。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中的“创意”(创新)就需要有新的理解和阐述:这种“创意”不是仅指学者们的研究思路和学术成果上的“创新”,那还只是“发明”,只有将这种“发明”与市场结合,对其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传统资源规模性转化和传播,使得社会共享,实现文化资本的价值增值时,才能称之为文化创意或文化创新⑨。所以马尾绣走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道路是必然的,因为只有在现代消费需求的基础上,且要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下,对马尾绣的文化内涵以及核心技艺进行再发现,这样就达到了所谓的“发明”,然后将这种“发明”投入市场,实行社会化、产业化经营,这样不仅能够弥补文化产业的大批量复制生产导致产品的趋同性,并且在文化不断创新中,使水族马尾绣的文化内涵得到保护并且手工技艺以及精神文化得到发展,这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4.培养与保护马尾绣人才

马尾绣技艺的传承和保护离不开传承人,传承人是技艺以及技艺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的载体,技艺得以传承下去必须是以传承人为主体的。对原有马尾绣人才的保护以及培养出新的马尾绣人才需要做到以下两点工作:(1)加强对马尾绣原有传承人的保护与关注。对于马尾绣传承人,要让他们意识到马尾绣在水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独特性。并且也要让他们感受到马尾绣能给其带来经济价值与社会地位的提高。(2)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是传承马尾绣的关键所在。对于现当代,青年人不是外出务工,就是在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初高中学业,对于马尾绣的重要性意识不强,或者可以说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这些问题都足以使马尾绣技艺失传。因此,培养青年人才是关键。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具有资本属性的。因此,实现水族马尾绣保护与传承,我们应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在以保护为前提的情况下,实现马尾绣保护的资本化运作,这样既能实现马尾绣的保护传承,同时也能转换为经济价值,促进水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注解:

①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②钟茂兰.瑰丽多姿的西南少数民族服饰[A]

③余强.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C].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1).

④施炎平.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传统文化的价值重建与再创[J].文化视野.2007.

⑤李昕.符号消费――文化资本与非物质文化遗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

⑥刘文颖.民族文化产业化与区域民族经济发展研究――以大理市喜洲镇周城白族村为例[J].哲学与人文科学,2011.

⑦刘文颖.民族文化产业化与区域民族经济发展研究――以大理市喜洲镇周城白族村为例[J].哲学与人文科学,2011.

⑧彼得・圣吉,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M].上海:三联书店,1998(5)

⑨彼得・圣吉,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M].上海:三联书店,1998(5)

参考文献:

[1]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澳)戴维・思罗斯比著,潘飞编译.什么是文化资本[J].与现实.2004.(1).

[3]钟茂兰.瑰丽多姿的西南少数民族服饰[A].余强.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C].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1).

[4]施炎平.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传统文化的价值重建与再创[J].文化视野.2007.

[5]李昕.符号消费――文化资本与非物质文化遗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

民族技艺的价值范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佐证材料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3-0129-0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致力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1998年启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公告活动,2001年公布了首批19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3年10月又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概念深入人心,其保护工程也在各国声势浩大的展开[1]。中国政府为了抢救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于2004年8月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200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履职尽责工作的意见》,要求全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工作,2006年2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要求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按照文化部统一部署,各省市也积极开展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评审工作。

内蒙古师范大学领导十分重视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整合学校民俗学、民间文学、民族音乐、民间美术、民族体育、科学技术史等相关专业人员共同组建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08年5月正式成为教育部重点人文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内蒙古工作站。自中心成立后,先后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作为项目保护单位,组织申报“科尔沁潮尔史诗”“蒙古族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蒙古象棋木雕制作技艺”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其中“科尔沁潮尔史诗”、“蒙古族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成功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蒙古象棋木雕制作技艺”被评选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近年来,中心成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调查、申报、评审等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在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工作中,申报书的撰写是非常重要的步骤,本文试图就申报书撰写中佐证材料的问题谈一些个人认识,以为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尽微薄之力。佐证材料是申报书中的关键内容,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要求出发,充分论证该项目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标准,所以是决定项目能否通过的重要保证。我们只能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入手,在申报书中就申报项目进行佐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2]有关学者已经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条件做出科学、细致的说明。如从传承主体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以杰出传承人为依托,没有杰出传承人不能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承时限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具有悠久历史,时间不足百年者不能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承形态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以活态的原汁原味的传承为基本特征,非活态的、原汁原味的传承项目不能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品质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没有重要价值者不能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申报的项目必须是当地的地域标志性文化,必须具有普世价值[3]。

为了地方基层单位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条件,正确有效的撰写申报书,尽量使申报项目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条件,我们一般希望申报书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论证:(1)各族人民世代相承;(2)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3)项目的价值和影响。

一、 世代相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赖特定的人群和特定的环境而存在的,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要保护其文化形态,更重要的是要对其进行“传承”[4]。由此可见,“世代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也是评审过程中需要满足的首要条件。所谓“世代相承”,一般是指就是该项目的传承时间在百年以上,传承体系明确,各代传承人清楚。如果项目申报书中撰写的传承时间不够,或者传承谱系断裂,都会影响项目的申报。如某年“某某大饼制作技艺”申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于1938年开始主营掉炉大饼,传承时间不足百年,明显不符合申报条件,无法通过也在意料之中。当然,这只是特例,绝大多数申报书都能确保传承时间。但是我们注意到为数不少的申报项目,确实拥有足够的传承时间,民族特色也很浓厚。如库伦旗申报的“布鲁”,进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肯定通得过。但“布鲁”的申报材料中,在介绍历史渊源时,其佐证材料也只是说“历史悠久,流传广泛”之类泛泛的言语,缺乏强有力的证据。下一步项目经自治区推荐得以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在区外专家对相关项目不了解的情况下,单凭这些空洞的介绍显然不足,可能会影响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常可以用出土实物和古籍中的记载来佐证项目的传承时间。如蒙古族的养马术作为传统知识类项目完全可以进行申报。2008年笔者之一曾前往一些盟市调查蒙古族养马术,了解到在通辽科左后旗有人十分擅长养马。蒙古族养马术可以包括养马、相马、疗马、驯马等内容,分开申报自然可以,但将养马术作为传统知识与技能进行整体申报,效果更好。当然,作为马上民族,养马术的传承历史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完全可以加入出土文物和古籍记载作为佐证材料,不但有助利于申报,更有利于将来的保护与研究工作。据笔者所知,距离科左后旗最近的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语文办公室就藏有6卷《马经全书》,另外在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分别藏有《十二技能俱全三种骏马及其他诸骏马的特征》、《马头明王相马经》、《相马三十六鉴》、《相马宝鬘治疗法明鉴中药名录》等相关古籍,若能对其进行研究,并与田野调查中所得资料相比对,互为参照加入项目申报书中,这些内容定会为申报增色不少。

另外,科尔沁地区拟将科尔沁土语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眼下语言的抢救和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极为重要。语言的实物佐证很难找到,或许能从地方书籍中查询一些资料,所以田野调查就极为重要了。然而语言的调查与研究是一项科学性要求很高,有很复杂的工作,需要运用多学科、多手段的研究方法。现在自治区乃至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保护工作刚刚起步,尚未顾及或者说难以承担民族语言以及各地方言土语的普查评审工程,所以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保护范围也仅限于口头文学。

二、 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及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则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民间自发形成、延续的一种自然而然的活动。申报材料不但要体现该项目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更注意阐述项目本身为群众在生产、生活所提供的便利,如勒勒车制作工艺的产生,方便了游牧民族进行迁移;蒙古族由于经常骑马,常会产生骨折,于是催生出与之相应的蒙古正骨术等等,更可以提出该项目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以及审美品位。

同时,申报书中要注意该项目并非是在个人号召或政府指令下举办的有违群众心愿的形式化活动,而传承人也不必特意以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为对象。虽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或弘扬过程中,确实存在发挥过重要组织、领导及协调作用的行政官员,以及热心学习传统文化、号召社会关注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但如果这些人本身与传统艺人、匠人不具有正式师承关系或水平尚无法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标准,是不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条件的。

所以在撰写申报书之前,一定要深入项目传承地进行客观实在的田野调查工作,发现最具代表性的项目,真实地将其记录和描述下来。切不可不愿意下苦工夫做实地调查,以仅凭借自己的想象,或随意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趣味、或按照当前的政治口径和政策要求乱改乱编,随意拔高项目的思想性、艺术性[5]。只有坚持以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作为普查工作的指导原则,撰写的项目申报书才能内容翔实而又具有说服力。

现实生活中,传统表现艺术、体育竞技项目确实多有既符合传承人条件,又身为政府官员的人,在申报书中只需统一以传承人身份标注,尽量避开官员、学者身份,以显示申报项目的群众性,因为这些虚衔确实与项目以及项目的传承没有必然联系。虽然不是传承人申报,但传承人担负着项目的传承和发展,切不可轻视。明确并且保护传承人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得强调传习人的培养。通过传承人的传授,传习人学习、接受、掌握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技能,从而进一步发展该项目。[6]这些内容均为民间自发形成、延续的,不能全靠政府行政手段或者自己杜撰。

而文化表现形式,则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既不是单一的物,如建筑、乐器,也不是单一的人,如表演者、制作者,而是将物与人紧密连接在一体,构成完整而稳定的文化行为系统。例如通辽申报的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马具是物,肯定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艺人当然也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马具的制作技艺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另一方面,文化表现形式也不易进行人为的分裂,这点在地区辽阔的很典型。

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但过去的蒙古族部落多在现今已被人为分割的行政区划及边缘地带,如传统的科尔沁地区就包括在现今通辽、兴安盟和赤峰三个市级行政区划内。因此,具有同样文化表现形式的项目可以以民族分布的人文地理的范围为基础,同一民族、部落的相邻市、县进行联合申报。一些盟市申报的项目已经进入自治区或者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他盟市如果存有类似的项目,也可以进行申报,如果新申报的项目价值没有先行申报的项目价值高,可以进入扩展项目;但如果后者价值更高,更具有代表性,则可以评为同档次或取代前者而成为该项目的代表作。这就要求后者申报书的佐证材料丰富有说服力,而评审专家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情形下,一定会做出合理的决定。如赤峰阿鲁科尔沁旗申报勒勒车制作技艺获批,2008年笔者前往通辽调研,扎鲁特旗也有勒勒车制作工艺,完全可以继续申报。阿尔昆都勒苏木的蒙古包制作技艺也可以申报。

三、价值和影响

申报语言、礼仪、节庆类项目,要求这些项目代表一种活态文化,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功能,本身就有其价值和影响。若申报项目属于传统表现艺术、传统知识与技能,则需要在申报材料中体现出项目本身的绝活、绝技。我们以传统技艺为例,来看如何将此类项目的价值论述清楚。

手工艺品中所蕴含的绝技是成品的非物质的文化表现形式,所以将制作技艺完整(但不是全部)的展现出来,是此类项目通过评审的关键。全区各地起先普遍以音乐、舞蹈等传统认识上的文化项目进行申报,而忽略了传统技艺类项目的申报。最近认识到手艺也是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以各地申报传统技艺类项目数明显增多,当然,其中肯定有企业商业利益的驱使[7]。但并不是什么东西后面加上“制作技艺”,就符合条件的。通辽申报有两个传统技艺类项目申报多次,但总是未得通过,原因就在于制作技艺没有达到评审要求,当然,项目本身是否达到要求,可以再讨论。

进行评审时特别关注两点,一是项目中所列手工艺品是否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如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勒勒车制作技艺”传承人评审中,某人将制作小型工艺品勒勒车的照片添加到申报书中,画蛇添足,显然制作工艺品与真实的勒勒车大不相同,能够制作传统勒勒车的工匠不一定能制作工艺品的勒勒车,而能够制作工艺品勒勒车的艺人未必制作得了实际生活中使用的勒勒车,二者没有对价关系的。二是现在的技艺是否是传统技艺的延续,如果有明确的传承体系,比较容易判断,但是据称是传统工艺的复原,则着实不好评断,一般主要以是否使用现代的化工材料、是否使用现代的机器生产,成品外形、性能特征能否与现存历史实物相符合为评判标准。

内蒙古蒙古族传统工艺失传,大部分是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牧民生活向现代化变迁所导致,从失传时间上来看其实并不长,一些老手艺人或许还保留有这种工艺,只不过这些工艺品在现代生活中不用了,所以他们也就不制作,这有待我们进一步发掘,也是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点。还有些老人即使不知道完整的制作工艺,但知晓其中的某一部分,经过有心人大规模的调查、寻访,逐渐将失传的工艺进行还原。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去蒙古国进行调研,那里蒙古族某些传统工艺保留的情况比较好,内外蒙在一些项目上完全可以互相补充。这种传统技艺的复原工作,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使用传统的材料和工具真的恢复了这种技艺,其作品如果达到古代作品的水准,并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认可,复原的技艺当然可以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内蒙古师范大学今年申报的“蒙古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就属此例。内蒙古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在解放之后一段时间内还是存在的,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后,国内大力推广玻璃钢弓,角弓逐渐淡出。项目传承人在二十多年的时间内,遍访内蒙呼伦贝尔、赤峰、阿拉善、锡林郭勒等盟市,从老艺人口中逐渐还原角弓制作技艺,并前往外蒙寻求弓箭专家、著名制弓艺人的帮助。除了进行田野调查,他还从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查阅清代蒙古文古籍《射箭要诀》、《宝常聚之破窗射箭经》,从中找寻传统角弓制作技艺的线索,终于复原蒙古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他使用的原材料和大部分的工具都没有现代化用具的痕迹,制作出的角弓完全能和历史实物相对应,得到了、北京、哈尔滨等地民俗、民族体育、传统工艺、技术史等学科专家的称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专家实地考察后也肯定了这项复原工作。制弓技艺也最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如果项目名义上称古代的技艺的复原,却无法将复原工作清楚完整的“复原”出来,甚至实际操作中使用的是现代技艺,这就很难通过评审。这些项目无论在名称之前冠以何种“贡品”“宫廷”“王府”“御膳”等字样,终究不能算是传统工艺而被列入保护对象。

除了复原技艺外,我区大部分是民族类传统技艺的申报,这些项目在本民族间广为流传,传承谱系很容易弄清楚,但是如果缺乏“技艺出众”的论证,普遍性太强,不具有典型性,尤其在传承人评审中,更需加强传承人技艺出众的佐证材料。一般来说,传承人技艺的获奖证书,编著的教材书籍,平面、声像媒体对传承人技艺所做的宣传报道,专家学者以及研究人员对该项技艺调查后的调查报告、论文等科研成果或者是传承人为传承、提高技艺所做的文字性记载与实物标本,上述材料都是极好的佐证材料。如在“某某蒙古族缝纫技艺”传承人的申报中,申报书A不仅将制作服饰的技艺详细描述,而且特别提到传承人将传统手工缝纫制作技艺用文字记录下来,编著出版物。申报书B则仅仅写到传承人师从母亲学习缝纫技艺,技艺特点没有交代。自然A较B好。其他奖励、称号等佐证材料亦如此类,不再赘述。

此外,申报书要极力反映出申报项目的最大价值。有些民族地区的群众活动包含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各遗产间具有明显的无法割舍的文化联系,不建议分列申报,最好是协调各方资源,将众多分散的项目合为整体,用“文化空间”的名义进行申报,以突出项目的最大价值[8]。

四、 结语

申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申报书一定要以真实性、整体性为原则,充分挖掘材料,对申报项目进行论证。当然,在撰写申报书时,行文一定要流畅,要把阅读对象想象成对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未直接接触过或者不十分熟悉的人,进行清晰说明和介绍遗产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另外,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项目申报专题片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而申报书实际上是专题片的脚本,更不能轻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材料文字向图像的转化的个案解读以及拍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可参见相关论文[9]。

当然,在评审过程中,也不是只看申报书而下决定,还需听取在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和学术方面有研究的文化学者、民俗学家、民族艺术家以及当地的老艺人的意见,必须尊重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防止主观臆断,坚持以积极的、科学的、客观的态度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工作。

我们将某一文化表现形式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抢救、保存、保护和振兴该项目,以利于弘扬民族、地域文化。我们应该始终怀有“申报是手段,保护才是真正目的”的申报意识。

参考文献:

[1] 乌丙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由来和发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3):5-11.

[2]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1-2.

[3] 苑 利,顾 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13.

[4] 甘 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靠“传承”[N].新京报·文化副刊,2005-07-06.

[5] 刘锡诚.论新一次民间文学的普查、申报与保护[J].河南社会科学,2007(2):7-14.

[6] 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J].西北民族研究,2006(3):114-123.

[7] 董 杰.“鸿茅药酒事件”及其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8-21.

民族技艺的价值范文6

手工技艺类文化资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类别,在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手工技艺就有89项,占到了总数的1/6,数量之多毋庸置疑。这反映了国家与社会十分重视传统手工技艺的抢救保护,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传统手工技艺在仍然具有存在的市场和价值。事实上,长期以来,现代文明一味强调的流水化、无差异化生产方式早已对具有“活态流变”、“区域嵌合”生产共性的手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这无疑使手工生产的独特的产品具有独特性和稀缺性,使其由普通的生活产品逐渐转变为稀缺的工艺品或艺术品,由普通的生活生产用具逐渐具有欣赏或收藏的特质。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形态具有独立性,在物质材料齐备的前提下,即可实现不需要借助更多的外在条件,因此其经济价值的实现具有直接、丰富、灵活的特点,经济价值的实现模式也更容易与现代的金融模式融合。

一、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特点

(一)文化性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文化属性。在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包含了创造者和当地区域的个性与人性,同时包含了当地民族的民族性和特性,融合了当地民族的信仰与价值观。手工技艺与其产生的手工艺品体现了当地人民对世界的理解和心灵的追求,蕴含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智慧与丰富的创造力,包含制作者的民族情感,能引起人们的情感沟通。

(二)稀缺性

在经济学领域,把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分为两类:自由取用物品和经济物品。自然取用品是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的,其数量相对是无限的,取用时不用花费成本。经济物品需要生产,生产需要使用资源,因而需要成本。在既定资源下,其数量、质量和种类都是有限的,只能满足人类的一部分需要。换句话说,与人类无穷的欲望相比,经济物品的数量、质量和种类总是不足的。这种不足就是稀缺性。在稀缺性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得更为突出,目前许多地区的手工技艺都面临失传的境况,同时许多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材料稀缺的局面。

二、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经济价值开发模式

经济开发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价值形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在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条件下的价值实现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开发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增加资金投入,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提供更好的传承、保护、创新条件,使之更加安心地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并践行“无论是有形文化遗产,还是无形文化遗产,都应该在确保文化遗产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尽可能进入市场,并通过切实可行的市场运作,完成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潜能的开发”。

(一)作为文化商品进入文化市场

我国在历史上就是手工艺大国,在世界手工艺领域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世界承认的手工艺传统大国。随着上世纪工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手工业制品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逐渐被工业产品所取代,纯手工制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难见身影,手工技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影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今十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强烈,追求个性与品质成为现在人们新的需求。手艺及其制品越来越为公众所喜爱和珍视,凸现出现代价值,已呈日益增长之势。宣纸、织锦、青瓷、紫砂、花丝、景泰蓝、雕漆等越来越重新回到公众的视野,成为新的消费宠儿。

目前紫砂、宣纸等文化商品在近年来日益成为文化市场上的宠儿,价格日益攀升。同时更多的手工技艺面临消失,光明日报2012年5月曾报道出“滩头年画——仅剩一家在持续生产”,“通道侗锦——货源充足了,市场成问题”等面临十分困难的手工技艺类产品,面对这些问题,要尽快把这些手工技艺类产品转变为文化商品,进入大城市的文化市场,在市场竞争中,融入城市百姓生活。

(二)作为民俗特色商品进入旅游商品市场

对于不适用于转化为文化产品,同时具有浓厚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的手工技艺,要积极使之转化为当地旅游产品。对于不适用于转化为文化产品,同时具有浓厚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的手工技艺,要积极使之转化为当地旅游产品。在同样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开发的韩国,资本已经注入到非物质文化这块有着巨大潜力的市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开发,不但为韩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使韩国的文化与价值观通过非物质文化这个载体得到传播。在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开发为承载传统文化的服装、面具、玩偶。表演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地和各大宾馆表演。同时,韩国非常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宣传,电视、公共交通的移动广告,甚至香烟盒也成为宣传的阵地,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经常在电视等公共媒体上进行宣传。韩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品化开发模式和实践力度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三)作为艺术品进入艺术品信托市场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艺术品价值的品种,这些品种具有投资和升值的潜力,比如紫砂壶工艺,玉雕工艺,核雕工艺等。在艺术品投资拍卖市场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这些品类,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自身经济价值的实现,也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顺应市场潮流,提高技艺,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实现另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