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范文1

[关键词]学前教育;心理学;要素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39-0140-02

学前教育心理学经过长时间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其逐渐形成独立、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专门学科。该学科最早单独成立于西方国家,而关于学前心理教育的相关理论资料,中国早在周朝就有记录,而较为著名、关于学前教育的历史文献资料为《颜氏家训》,其涉及的教育内容较广,体现了学前教育的相关理念。在现阶段的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要区分幼儿心理教育与学前心理教育之间的区别,避免研究对象出现混淆。

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相关概述

学前教育心理学最初起源于西方国家,随着教育心理学逐渐发展成独立的学科门类,学前教育心理学逐渐具有初步的系统轮廓。[1]教育学具备完整系统且正式独立的时间为19世纪中期,随着《大教学论》的问世,初步形成教育学的理论基础。[2]同时期,赫尔巴特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设想:教育问题可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探究。该理论观点、设想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思想雏形,也使得教育学研究带有哲学含义。19世纪末期,西方心理学研究实验室正式成立,该研究部门的成立也意味着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专业性、系统性的科学项目。心理学在早期的文献资料中,关于教育领域的著作主要有《初等心理学与教育》和《向教师谈心理学》。西方国家教育心理学建立的标志在于《教育心理学》的出版,该部著作在理论框架上将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相区别,使前者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中国古代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文献早在殷周时期就有涉及,如《周易·蒙》在文献记载中描写了孩童对接受教育的渴望,从文字记载的内容上看,中国早期已初步认识个体的教育心理。在《礼记·内侧》记载的内容中,较为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以10岁作为接受教育的初始年龄阶段,并且在教育形式上注重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同时注重道德方面的教育。在宋朝前的朝代中,主要使用秦朝的教育模式。随着佛教、道教文化理论的兴起与发展,教育体制逐渐受到影响,教育学者在教育内容与形式上,实行兼收并蓄思想,将佛教、道教、儒家文化与先秦教育模式相结合,由此使儿童在接受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接受心理、内在等方面的教育。

二、学前教育心理学发展阶段研究

(一)初步形成与发展阶段

伊万·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作为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以及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创始人,其理论学说与早期行为主义相结合后,形成具有教育心理学性质的理论学说,即新理论學说认为刺激性物质在接触和产生联系的过程中,能够调整外在形态与内部结构,由此适应新环境与新物质带来的影响。从行为学的角度来看,外界因素所带来的刺激,对于个体的外在与内在成长具有较大影响。

随着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该主张理论与意识形态能够与学前教育心理学的认知主义相互结合,使得即成理论与新型理论相互融合,由此形成新的教育理论知识。[3]心理学研究专家皮亚杰在此方面的研究中,将个体的知识结构定性为同化、适应以及协调的过程。同领域专家布鲁纳则在相关理论著作中,认为认知结构属于主动汲取外界知识的过程,被动灌输知识的形式容易影响个体的内在成长。主动型的认知行为,其核心在于旧知识的更新,以及内外知识的相互结合。

学前教育心理学此前主要将重心放在智力培养的工作上。[4]在人本主义的发展背景下,不能只重视个体智力方面的教育,还应重视个体的情绪因素,以及内在需求等,确保个体在接受相关教育活动时,能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

(二)分离、独立阶段

直至20世纪80年代,学前教育心理学逐渐从教育学中分离,形成一门拥有完整理论体系、独立的科学门类。[5]20世纪80年代初,《幼儿教育心理学》在内容上,主要针对幼儿的教育情况进行了研究、论述,该项著作的出版也是幼儿阶段心理学发展的里程碑。由于学前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心理学要素较为宽泛,在研究内容与方向上与幼儿心理学存在一定差异。二者理论体系上具有相似性,但在研究对象上具有明显差异,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其年龄分布主要在0岁至6岁,而幼儿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其年龄主要分布在3岁至6岁。在21世纪的社会、科技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过程中,脑科学逐渐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越来越大,而学前阶段作为学习能力培养、思维训练的关键时期,在该阶段内,儿童的脑部发育属于黄金时期,该时期外界因素能给予儿童内在更多刺激,使儿童在相关的内在引导上,获得心理与脑部的培养。

三、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实施意义

学前教育心理学作为专门性学科,在现代教育体系上,其早已成立专门的教育专业,用以储备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相关人才[6]。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良好的学前教育能够给予个体和社会等有力的发展条件。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学前角度主要针对内在因素,即心理因素、性格因素、品格因素以及智力因素等,上述因素对于个人成长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影响个体的价值观念形成,另一方面影响个体的智力水平与道德品质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完备的学前心理教育,对于社会安定以及持续发展等,能够提供稳定因素与发展因素。

(一)个体意义

对于单独的个体而言,其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为学前阶段,心理学专家皮亚杰在其相关理论与研究项目中,认为个体所具有的认知发展能力体现出持续性和阶段性等特点。个体在儿童2岁前的发展阶段中,主要依靠运动感觉与外界形成联系,作为初步的外界信息获取形式,对于个体认知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具有重大影响,甚至在2至7岁的阶段中,对个体的前运算能力具有重大影响。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在出生后,其智力水平开始升高,在10岁的成长阶段中,其智力水平的提升速度开始放缓,直到18岁青春期,个体的智力成长水平升到最高水平,而后的成长阶段中,个体的智力水平逐渐放缓并有下降的趋势。从相关研究资料中可以看出,学前阶段是个体智力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该时期内提升儿童智力水平能够获得较好效果。

学前阶段不仅是提升智力水平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塑造人格品质的关键时期。人格品质作为个体素质的主要反映项目,在个体成长上具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之间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最初阶段为儿童阶段,即7岁之前的阶段。该阶段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友爱、责任感和团队意识等方面的良好品质,此外在个体情感与性格方面也具有较大影响。在大量的资料、数据以及实际案例的研究基础上,可以发现身心发展存在缺陷的儿童,其成长阶段存在多种要素的缺失,同时不良的外界环境也是导致儿童身心存在缺陷的主要因素,如教育与医疗设施的不完善等。部分7岁年龄段的儿童,在受到良好的内在引导与教育上,可以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项目,如一部分学前儿童对于普通学校所传授的知识,能够进行理解并练习。学前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能够针对儿童的内在心理与智力发展特点等,使儿童可以获得更多关注,使其在情感与内在需求上能够得到满足,避免学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身心上的缺陷。

(二)社会意义

从社会角度来看,个体接受教育对于社会稳定与发展而言

具有重要意义。学前阶段的心理教育、引导以及价值观建设等,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供给。从个体的角度上看,学前教育及其心理教育,能够在心理层面、精神层面以及品格方面给予个体良好教育,使其在智力等方面的内在因素成长中,能够以较高水平实现个人价值。学前阶段的教育质量对于个体后续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奠定作用,学前阶段不单是智力开发的过程,也是个体综合素质塑造的重要时期。社会运转离不开科学技术、经济活动以及生产制造等,而人作为主要的社会个体,其受教育质量不仅影响到社会安定,还影响社会的未来发展。改善和创新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实施形式,一方面能够使个体获得较好的个人成长经历,另一方面可以为社会安定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对此,在当前的学前心理研究与工作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理论研究质量与实施质量,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前心理教育的实施水平。

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范文2

关键词:中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课堂教学效益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059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如何更好地进行职业教学并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人才,是关系到未来中职学生发展的大事。那么,怎样才能满足这些需要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注重师生互动等教学心理技巧、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但是,目前的状况并不乐观,已有的大量研究表明,有相当一部分中职生在学习、生活和未来就业等问题上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中职生的心理困扰现有哪些?针对不同心理健康类型的中职生,教师该如何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又该如何进行合理的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效益呢?下面,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教师拥有一颗爱心,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是教学效益提高的动力源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责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教育工作是塑造完美心灵的职业,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所以学生要有健康的心理,教师首先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者、组织者、指导者,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受到挫折、发生危急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加以排解。韩愈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真正内涵并不只在于传道和授业,更重要的是解惑。这不仅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不懂的知识,为学生解决他们所不明白的学习疑问,更需要教师理解学生的心理,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者和维护者。并将这种意识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为教育教学创设良好的心理背景、心理氛围。同时教师要始终怀有一颗爱学生之心,宽容和理解学生,维护其自尊心,减轻其心理压力,对学生予以情感支持。因此,作为一名心理教师不仅应掌握有关的教育技能,更应具备健康的、较高水准的心理品质。郭沫若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死读书把活人读死,读活书把死书读活”。为了教学生读好书,拓宽视野、塑造完美的人生,教师仅仅有课本中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懂得社会心理学,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灵活地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关注中职学生心理现状,发现其心理特点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新策略

当今社会,信息经济飞速发展,青少年还没有完全分辨是非的能力,尤其通过网络接触到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很容易引起他们跟风模仿,这将对他们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造成一定的冲击,尤其是中职学校的学生因不能升读高中而得不到社会的肯定,他们的自我认识很低,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而在行为方面多表现为偏执,教师若不及时加以引导,则容易出现心理疾患或误入歧途。再加上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职生面对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加大,他们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交友恋爱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俄罗斯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者想从各方面去教育一个人,那么这就应当从各方面了解这个人,要了解他的一切优点和缺点,了解他平时的一切言行习惯等。”也就是说,教学的中心与重心是人,而不是书本。要保证课堂效益的高效性,必须多渠道地接触学生,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家庭教育、社会影响、思想动态、知识层次、爱好等,这不仅要求教师倾注于爱的情感,更需要教师从细节中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心理反应,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对学生情况全面把握,了解细节是教育好学生的先决条件,更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必要环节。

三、教师巧设目标,注重课堂艺术,凸显教学优化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实践中,心理学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体现在:

1. 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教育心理学中,由于本学科自身的特点,每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表现形式和侧重点各不相同。在制定中职教育教学目标时,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特色和学生特点,在课堂中设定合理的分层目标。例如,在教学学生个性心理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指明学生对该部分内容掌握的分层目标。明确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是理解认知、分析数据、调查汇总;较高要求是学生达到基本要求后,能用自己所学的基本规律,把持自己良好的心态,塑造健康的个性心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人生。

2.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作为心理学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捕捉学生心理问题的各种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针对每位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妥善地处理突发的心理问题,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3. 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

教学活动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带着积极情感学习,思维认识活动就更加积极活跃,学习起来就更加主动、轻松愉快。在心理学课堂中,如果师生心灵相通、关系密切,就能较好地促进有效教学。因此,教师应努力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用鼓励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用成功体验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教师对学生一定要一视同仁,在给优生“锦上添花”时,一定要注意为中间生和暂差生“雪中送炭”,使其所有学生在课堂上其乐融融,同时,一定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积极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塑造学生自信完美的心灵,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这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总之,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教师自身的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成功教学的关键所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模式、课堂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依据课堂的条件,运用自身的精湛的教学艺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曦.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课堂行为差异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9).

[2] 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心理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范文3

关键词: 发展心理学 学前教育 中小学教育 教学应用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在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重要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在各个年龄时期的心理特点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差异。在教育领域,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各个年龄层次不同的心理特点,从而更好地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和了解,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师的职业化水平,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国家的教育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一、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心理学主要在于揭示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方向性和顺序性及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心理学的前身是儿童心理学,至今已有130余年的历史。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发表《儿童心理》一书,可以认为是儿童心理学的早期经典著作;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儿童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一批研究儿童心理学的先驱者,并在研究领域各学派呈现相争的局面;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文章的标题,可以认为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从此更明确。发展心理学历经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开始趋于成熟,在社会各个科学领域和教学领域备受关注。

二、发展心理学在儿童早期和中小学教育中的意义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给经济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尤其是犯罪年龄越发呈现低龄化的态势,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在儿童早期和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心理学教育,可以更好地实现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目标和期望,有效地防止青少年犯罪,促进我国新一代学生思想道德品德和心理健康。在教育改革领域,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促进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实现教育体制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不断健康发展。

三、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发展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在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成型,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心理,从而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1.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学前教育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早期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幼儿教育过程中,很多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落后。尤其是在当前的一些私立幼儿园,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旗帜,在幼儿园大力实施小学化的教育,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个体差异性,所实施的教育缺乏个体性和差异性,使得幼儿过早地接受一些小学化的应试教育。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幼儿的喜好和个性特点,从而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幼儿的心理教育、人际关系、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和塑造,达到幼儿健康成长的目的。

2.发展心理学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发展上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只是在社会的大环境之下,中小学生对于一些善恶还不能进行明确的划分,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出现一些选择上的偏差。尤其是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中小学生在面对学习上的压力、社会上的压力等方面,容易出现不健康的心理。此外,对于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如离异家庭的孩子、独生子女家庭和一些留守儿童等,更需要在心理上给予特殊的照顾和抚慰,以消除不良情绪,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纠正学生的不良情绪,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并且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3.发展心理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发展得如火如荼。教育体制的改革,总会伴随部分教师、家长和学生的不适应,严重者会导致一些抵抗情绪和偏激情绪的产生。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消除教师和家长及学生的不良情绪,帮助他们纠正应试教育理念上的偏差,更好地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总结起来,发展心理学在教学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发展心理学可以应用于德育教育的领域。德育教育是当前我国学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教育,也是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重点关注的教育。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其次,发展心理学可以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和新课程改革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发展心理学对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树立学生积极的心态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说:发展心理学可以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总而言之,作为一门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学科,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为教师在中小学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可以帮助我国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范文4

[关键词] 心理学;教育改革

一、教育改革的意义

党的十报告强调,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人是教育过程当中最基本的要素,而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推动了我国的现代教育改革。

二、教育心理学对现代教育改革的实际效能

教育心理学自诞生以来,不断汲取教育学、心理学及各个领域的最新成果,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等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推动了教育改革的进行。[1]

近年来,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构建中国教育心理学体系、素质教育的心理学基础、学与教的理论等研究领域,教育心理学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倡多元课程设置等等观点已经深入到教育教学改革中去,为我国的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

具体到实践中,教育心理学主要集中在教学的有效性与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教师职业素质与专业性发展的研究、青少年德育、美育心理的研究、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开发、教学心理与课堂效率的研究等等方面。这些研究,在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改善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智力开发,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以及对于课程体系的改革等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国的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对现代教育改革的实际效能

学校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传授给学生所有的知识技能和所有问题的解决答案,只重视知识技能的教学是不符合人的发展需要的。当前,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流,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总结人本主义心理学对现代教育改革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1.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在教育活动当中,要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最终让学生实现自我实现。[2]

2.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要培养思想上、专业上全面发展并且有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3]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一方面,在教育内容上,要扩大教学领域,加强各学科间的渗透。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3.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一方面,我们要理解、尊重、关心学生,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另一方面,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4]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营造灵活、开放的创新教育环境。其次,教学方式要多层次、多样化,创新化。最后,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四、发展心理学对现代教育改革的实际效能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转变。学生主要的受教育时期是儿童青少年阶段,这一时期恰好也是他们身心快速发展变化的时期,怎么样让教育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相适应,需要从个体心理发展与心理适应的角度来给予研究和指导。

1.教育教学需要发展心理学的指导。德育工作、美育工作如何展开,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和开发智力,如何安排课程、如何编写教材等等问题的回答都要考虑到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需求。[6]

2.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发展心理学的指导。当前,大中小学都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的心理压力、情感困扰和社会适应等心理问题依然存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是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更加关注的问题。

3.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需要发展心理学的指导。比如关于情感发展与情感教育、校外环境中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健全人格以及生涯规划、环境变化背景下的心智进化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五、讨论

除此之外,还有认知心理学关于大脑工作原理和对学习、记忆、认识功能的研究;生理心理学对视觉、听觉、运动系统和神经网络的研究;语言心理学对语言记忆结构和语言学习模型的研究;社会心理学对学生人际关系和个体社会化的研究。随着心理学的新进展、新范式、新概念、新方法的产生,必将会对我国的现代教育改革产生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大俊,胥兴春.近20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J].心理科学, 2005, 28(6):1418-1420.

[2]胡敏.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6, 21(3):86-87.

[3]程健康.人的全面发展与现代教育改革探索[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26(4):6-7.

[4]张 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改革[J].河南社会科学, 2003, 11(5):208-209.

[5]程爱梅.论现代教育改革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科教文汇, 2007(2):138.

[6]李雪凤.论发展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 34(3):214-216.

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范文5

一、教师要高度重视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问题学生的“问题”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通过学习与实践,我分析问题学生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成的。造成这些问题学生的因素很多,我认为主要是家长与老师给小学生的要求高,达不到要求时,家长和老师的批评,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从而使得他们的焦虑情绪较重,成为问题学生。并且由于学生自我意识的脆弱,生活阅历的浅显,抗挫能力较低,因而更易产生心理障碍。

2.深入了解每个学生

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哪些是班上的问题学生,问题学生中哪些是性格有问题,哪些是行为习惯有问题,哪些是学习上有严重问题等,作为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针对不同问题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心理教育方法。

二、教师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做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

1.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

能否培养出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全面、和谐的人才,家长及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小学生,一天中的学习生活就是学校与家庭两点一线。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举一动都有很大的感染力。可我们农村学校的家长,年轻的都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糊口,留在家里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不识几个字,没有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学校的教师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2.教师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

教师应当全面深入地学习健康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及咨询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自觉地运用科学的理论梳理好自己的情绪情感,调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指导、解决学生存在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心理现象,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

3.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不管是心理问题学生还是行为问题学生,他们都有很强的自尊心,这些问题学生的自尊心受挫,呈现出心理障碍。作为老师要多关心他们,对他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掌握一定的自我心理调节技术。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渗透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

我校设立心理咨询室,我是心理咨询组长,设立了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等,掌握了我校哪些学生是问题学生。对这些问题学生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个别与集体心理健康辅导,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矫治。召开问题学生的家长会,对家长进行专题心理教育,让家长掌握一些心理教育知识、技能,再通过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与教育。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家庭成员关系

1.协调师生关系

教师对学生不理解、不信任会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教师的认知偏差会带给学生心理上的压抑,出现攻击行为。少年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榜样之一,是公正的代表,遭遇问题时,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关心与爱。如果教师缺乏包容心和耐心,不能以平和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更易叛逆。教师对学生缺乏尊重,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会使学生的心理遭受严重的创伤。

2.协调亲子关系

民主宽松的家庭可以给学生一个温馨的港湾,专制严苛的家庭会造成家庭成员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易养成孩子孤僻、专横的性格。因此,对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必须以家庭为起始点,以全体家庭成员的优良品质及和睦的关系为依托,同心协力为每一个生命营造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

3.协调同学、朋友间的关系

学生除希望得到教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被同学、朋友接纳,渴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尤其是小学生,若同学、朋友关系不融洽,就会呈现孤独、苦闷、郁郁寡欢的情绪状态。我们要鼓励学生去交朋友,在日常交往中建立相互理解、信任、关心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取得进步,克服紧张、恐惧、自卑、孤独、偏见、敌意、猜疑、嫉妒等不良心理。

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范文6

关键词: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

身心健康是中学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体育教学不仅要增强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要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学可使学生处于自我感觉良好、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使学生了解、掌握、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作为学习领域的心理健康,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状态,增强自尊和自信,形成坚强的意志和品质。体育教学首先是社会过程,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沟通”与“合作”的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1 新世纪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

未来的学校体育,无论从教育观念还是教材形式都要逐步适应时代的要求,应把只重视增强体质和运动技能的教学转变到全面增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方面来。所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所下的定义包括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三个维度的概念。现代心理学和人体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是同一的,心理和脑的发展同身体、生理的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人的心理活动依附于人的身体之中,身体是“载体”。人作为有机体,身心是一体化的,心理不能单独存在,正如身体离开心理的调节也不能存在一样,尤其在青少年时期更应该加以观测和教育。过去,在人们的观念中只注重体育的强身健体功能,往往忽视其健心功能,体育教师只重视运动知识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从而没有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育人功能。

2 在教学中教师自身的要求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本身首先要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具有高雅的气质、优秀的品行、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注重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现代化教育理论水平,提高教育心理学素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从正面教育、影响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上体育课的作用和意义。中学新课程改革强调“健康第一”、“快乐体育”,情景教学是进行快乐教学的一种全新尝试,在这种情景下可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消除心理障碍。由此可见,运动与健康和心理是密不可分的,它也涉及体育教学课的气氛。所以体育教师不能单一地讲述和枯燥地练习,要在情景教学快乐的基础上完成各种体育动作,让学生掌握所教的知识、技能,形成与社会生活实际相适应的教学内涵,增加体育课的成就感及实用性,并且能使学生在快乐中完成教学内容。

3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3.1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体育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相互交往性。这种交往可以使群体中的成员在体育运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产生情感上的相互感知、沟通,从而增进了解。由于体育运动的集体性和公开性,在体育运动中的人际交往能够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发展、融洽关系、团结协作,这也有助于心理健康。心理认识和自我概念的提高,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了解,使人摆脱了心理的障碍。一个人具有正确的自我观,就意味着他能客观地认识和对待自己。体育运动有助于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的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暴露自己的缺点,发现自己的优点,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对自己的潜能和长处发扬广大,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努力改正和克服,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3.2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本身的身体素质基础和对不同体育项目的爱好,制订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进行个性化培养,特别是根据每个中学生原有的身体基础,确定体育达标的目标,开展提进率考核,使每个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自我实现的快乐,从而增强中学生的自信心。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准确把握学生的信息,如哪些学生弹跳好,哪些速度快等等,以便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力所能及的要求和目标,使其在课堂上体验胜利与失败的情感,激发其树立“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的进取精神。对学生的进步一定要予以评价和赞美,从而使其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3.3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强意志

同文化教学过程一样,体育运动也需要自觉主动的意志。如在篮球比赛过程中,需要靠自己做出一个又一个的抉择并实施进球计划,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主动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一切都需要经过自我的努力与实际的体验。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觉主动的精神,去追求胜利,赢得快乐。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的果断、勇敢、自制、顽强的意志品质。因为,中学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最重要的阶段,意志行动能够毫不犹豫,当机立断,也许就能取得成功,而当遇到事情时犹豫不决,就会错过很多机会。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引进团队合作和决断取胜的竞技项目,可在锻炼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培育学生的果断性。因为果断性来自于丰富的实践经验,要多在各种情境下训练和总结获得,而体育运动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小结

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社会的发展,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智力发展、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竞争能力、自主人格、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要受心理素质的影响。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范畴。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按教学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严格执行教学常规,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朴实的作风,而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毅力等,往往会通过具体的言行表现出来,对于这些要认真对待,善于观察学生的举止言行,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真实反映。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心理健康教学和体育教学相结合,真正促进学生身心两健,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