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险市场调研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产保险市场调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产保险市场调研

财产保险市场调研范文1

关键词:市场营销;保险公司;财产保险

一、引言

目前,我国正向市场经济体制迈进。发展市场经济,就要求各行业注重以市场营销理论为指导,进行营销管理。财产保险一直是保险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 ,市场营销是基层的保险机构主要的业务活动。市场营销管理指导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如何解决保险机构面临的问题和机遇,根据本地市场的实际情况,构建合理的营销策略,促进我国财产保险业务的发展,深化财产保险市场管理体制的创新,增强财产保险公司的实力,都十分迫切。在保险业中,尤其是财产保险业中全面引入营销策略,十分必要。所以,研究适应市场发展的营销策略,促进市场竞争的规范有序 ,势在必行,具备较强的实践意义。

二、太平洋保险公司财产保险业务营销策略存在问题

(一)调研预测薄弱,市场定位欠缺

现代营销的基础是建立在市场调研和预测之上的 ,而营销的关键是对于销售市场的有效定位。如果管理者企业本身的经营理念不够开放,方式较为单一,将会大大制约市自身的发展,做出失误的决策。分业经营以来,支公司由于受到业绩考核的压力,不仅未增加相关人力及资金,由于内部撤并调研机构,减少调研人员,市场调研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对于市场的总结基本依靠市场人员零散的口头反馈,导致该项工作进展十分缓慢。受此影响,支公司相关联的市场资源的细致分工、方向性市场的选择、对公司进行产品研发建议等活动便无法顺利实施,由此,市场本身的定位更是无稽之谈。现阶段,在财险市场上,与支公司竞争的的诸多公司,对于其公司本身的发展及产品的前景,几乎都没有给予准确的定位。天河支公司现在出现的简单模仿与相互低水平竞争的局面,表明了其基本没有自身明显的经营特色,细分的市场的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二)销售渠道过于单一,对市场的挖掘潜力不大

国内恢复财险业务后,大多数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比较滞后,习惯于旧时的依靠公司外勤拓展业务,销售方式则以兼业等简单的形式。缺乏系统完善的营销体系。天河支公司也基本属于此情况,对传统的营销渠道依赖性过强,而且一直保持这样的模式,没有去寻求新的变化;在业务恢复前期,这种方式曾经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过及其重要的作用,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在竞争激烈的财产保险市场发展迅速的今天,这种方式已不再适应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财产保险公司的业务拓展需要寻找新的拓展途径,以提高公众财产保险意识及财产保险商品的销售量。

(三)服务机制有待进一步细化和提升

长期以来,公司对财产保险服务已经是习惯性忽视,而主要的精力放在销售保险产品和理赔服务方面,导致保险公司日常基本性的服务丧失,也显示了服务机构及相关制度建设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近年来,虽然公司推行”三个中心”的全方位发展建设,增添了许多技术设施和人力资源,并且开通全天市民服务专线,开发出一些延伸服务项目,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可总体而言,公司的服务体系的建设与服务品质的提升等,仍与国外财产保险客户及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差之甚远。在员工中还没有普及”一切为了顾客的满意”的敬业精神,使良好的服务理念贯穿于公司服务活动的全过程,函待落实。

(四)创新能力不够,对市场变化反应速度不快,服务水平不高

由于较低的人员素质和保守落后的观念,一直制约着支公司长期以来的发展。公司虽然具有一定严格的规范制度,公司上下能够严格部署开展相应的工作,也曾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可是内部人员并没有发挥主动性,以积极的市场参与者的身份,去思考公司的部署与区域内市场的结合,既能够实现公司经济增长,满足自身的利益需要,又能体现出支公司自身优势,促进创新,能够迅速地做出对市场的变化的反应。所以,传统的固定化的经营模式,直接导致支公司而没有主动挖掘客户需求,而且营销人员思维长期处于局限之中,往往是被动的为客户提供服务、提品,服务水平离满足客户深层次需求有较大的距离。

三、太平洋保险公司营销策略的制定及实施

(一)差异化的市场定位

公司应采取的差异化策略,市场需求必须放在首位。具体是指应该通过包括险种差异、服务差异、人员差异、形象差异等。公司不单单是依靠内部的的优势,如:众多业务员的广泛的人脉资源,尤为重要的是以符合市场规律的方法 ,以先进的营销技术,良好的服务,在已发掘的客户群里,建立自己的相对竞争优势。。

当然,也并非意味支公司仅仅局限于重点客户的业务。对于区域内所有目标客户,差异化的市场定位也可以体现在针对不同的企业,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例如,以讲信誉和提高服务质量赢得个人客户、民营企业;并进一步以良好的服务承诺及售后服务,拓宽国有企业市场:以提供便利的投保服务及优质的服务进一步开拓集体企业;以加强沟通,招聘与政府关系良好的业务人员,维护和开拓政府部门业务。

(二)以客户为导向的营销策略及实施

以顾客为导向的组合营销策略,就是根据4Ps营销理论与4Cs理论的结合,支公司应该以客户为重心,强调与客户的沟通,把4Ps因素,即产品(Product )、价格(Price )、渠道(Place )、促销(Promotion组合起来,制定营销策略,满足不同客户群的需要。

支公司采取的组合营销策略应该充分发挥优势,抓住有利的市场机遇,但是也应该克服天河支公司的不足。具体讲,支公司差异化的市场定位策略应该是以个人、民营企业等为重点客户群,重点满足他们对公司产品、服务的需求,同时也开发政府部门客户。对于差异化的市场和客户群,应采取不同的组合营销策略,以实现产品的销售。

渠道( Place )、促销(Promotion )是公司的重点工作方式。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太平洋保险公司营需要加大自身的发展,首先须做好宣传,然后建设营销渠道。市场上不断有新的营销渠道出现,所以公司必须采用多样化的营销方式,以获取不同的效果。而这就要求公司的管理层必须保持对当前市场的足够的意识,实现多种销售方式并存的销售渠道,以最大程度突破目前销售的单一模式。在销售产品的同时,公司要保证加强服务的质量,为客户提供合理周到的售后服务, 这也有利于提高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服务质量的提高和不断创新可以增加公司的美誉度,为公司拓展新的产品品种提供良好的基础。

(三)对于太平洋公司实施客户建设的建议――建立有特色的服务机制

要根据太平洋公司的网点分布广泛,拥有大量的客户群、不断增长的信誉度等现状和发展方向,借助便利的信息技术,首先做好客户关系的整体规划。是建立特色服务机制的前提是拥有良好的客户关系基础。全面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及相应的业务关系重组、业务调整,规范提升信息技术等进行全面规划,把太平洋公司本身独特的竞争优势转化为健全的服务优势,培养”人有我优,人忧我新,人新我全”的公司主要竞争能力,这就是特色服务机制,致力于做到”客户至上,效率第一”。

其次要工作人员深入市场调查,以明白不同客户的切身需求,用信息技术收集存储客户信息。可以把客户信息细致分类管理,建立的客户电子信息存储库,,为不同客户群的进一步挖掘

做好成分的实施基础。公司还要加强自身的创利能力,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制定公司今后各种险种的研发、相应的营销和特色服务的策略,以确保客户满意度。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公司在自身规模、推广品牌,通讯设施等领域的硬件优势,加强与有关单位的合作,全面整合服务资源,并进行优化管理,大力发展特色服务机制。例如:整合汽车生产商、4S店的服务资源,增加紧急救援服务,发展形式多样的VIP会员服务等;另一方面,不断了解客户需求价值的增长变化,保持定期与客户的双向沟通,如:电话、茶话交流会、会员日等多种形式,与客户建立连续沟通关系。在维系老客户的同时,着力发展识别新客户、细分消费市场和开发特色产品等战略项目,赢得公司的长久发展。

再次,选择优秀的客户经理,加强管理。对于公司众多的人才,择优选拔,建立一只高素质高能力的客户服务队伍,是维系与客户管理的重要桥梁。对于业务,采取市场细分原则,责任到每个负责人。并定期加强对员工的考核,坚持工作原则,惩罚分明,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然后,调整公司传统的运营模式,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互通交流。太平洋保险公司部门分类细致,但也会造成各部门之间的隔阂。因而,通过组织结构调整和部门优化,剔除对客户无价值的流程,打造一个灵活多变的业务团队,才能确做到提升以提升客户满意度为首,提升企业的业务效率。

(四)加大技术投资,积极进行新产品开发

针对本地中小企业、个人客户群在经济发展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新风险、新需求,太平洋保险公司在行业中各种优势均处领先地位,因而提出开发新产品的建议。一方面注重个人保险产品的开发。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应的本地市场客户群在不断拓展,个人财富不断,因而在财产安全及个人社会责任的保障市场对保障财富的需求也在上升。如在不断普及的家庭财产保险市场份额,在保险制度健全的国家,其比例已超出80%,但在我们本地市场份额不足10%。太平洋保险公司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存储和处理系统,更有效地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管理,管理人员可以花费大量的时间拜访客户;通过各种活动和客户进行交流。加强对客户市场细分程度,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因地制宜地开展业务。太平洋公司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开发网络保险业务系统,方便客户办理业务,并吸引新的客户的加入。

二是大力改革,为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企业着力推出特色保险产品,如增加各种职业责任保险和信用保证保险,更多地保障客户的利益。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我国法律制度建设日益完善,广大民众的维权意识也日益高涨,社会上各种维权成功的案例已层出不穷。而个人信用消费制度广泛施行以来,使大量企业、个人或集体都承担着各种责任和信用保险的风险性提高。而我国现存保险市场仍不够健全,比较缺乏相关的职业责任和信用保险产品,这些险种在我国市场,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四、总结

目前,我国正向市场经济体制迈进,发展市场经济就要求各行业注重以市场营销理论为指导进行营销管理。财产保险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经营活动,离不开市场营销管理。营销策略在我国的运用处于初级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以”生产”、”产品”为中心的营销思想,难以适应变化复杂的外部环境。在保险业中,尤其是财产保险业中全面引入营销策略十分必要。因此,研究营销策略,对加快财产保险业务发展,深化管理体制创新,提高经济效益,增强财产保险公司实力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白冬虎.试论我国保险的网络营销[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S2)

[2] 陈燕.对企业财产险发展思路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1(14)

[3] 沈南宁.我国金融保险业的共享服务建设――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共享服务平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1(12)

[4] 张环宇.传统保险营销和保险网络营销的结合[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01)

[5] 本刊记者.车险还可以这样买[J].商周刊.2010(17)

[6] 胡赛,计琳.财产保险公司车险客户满意度研究[J].浙江金融.2010(09)

[7] 万妍.电销车险服务提速[J].商周刊.2010(22)

作者简介:

财产保险市场调研范文2

关键词:中国人寿财险;营销策略;优化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1

当前在国际上很多大型保险公司都已经开始关注具有无限潜能的中国市场,而我国即便在成功入世的多年之后,保险行业依然比较薄弱。面对着当前我国乃至于整个世界的保险行业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的保险行业不但需要正确看待外国保险公司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做好充分的应对,同时还要充分地认识到这种挑战将会带来的机遇以及更加先进的经验,需要清楚这种外来的冲击是否将会给中国的保险行业带来更大的利益。因此,需要扬长避短,对营销策略进行一定的优化和创新。

一、中国人寿财险行业的市场定位要求

当前中国人寿财险行业最需要注意的就是短期经济利益以及长远利益之间的平衡,必须保证在短期的经营活动当中获得最大化的利润;而在长远的目标上,则需要以成本效益作为经营的基础,投入人力和财力来建立起更好的营销体系。

(一)保证财险市场体系的多元化

所谓财险市场体系的多元化,指的是投资本身和保险主体的多种成分以及多种结构,换句话说也就是公司本身进行投资的主体不但需要有国有成分,同时还需要有非国有成分;不但需要有中国大陆的资本成分,同时还要有港资成分,提供非常多样的保险产品面向客户,这就是保险公司的投资主体多样性。另外,不但要有专门针对保险业进行投资的部分,同时还要有向中介进行投资的部分;不但要有对直接保险业进行投资的部分,同时还要有对再保险行业的投资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保险市场的需求。

(二)保证财险市场功能的多元化

所谓财险市场的多元化功能,它指的是国家的保险市场最终成型最重要的一个标志。财险市场实现多元化功能的主要体现包括这样的几个方面:实现风险转移,排除可能产生的损失;提供完善的、全面的风险管理服务,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社会损失;对社会资金进行一定的融汇和流转,保证社会经济水平能够更加平稳地发展。

保险市场实现功能多元化需要具备一定的因素才能够实现,而且这是一个比较缓慢的渐进过程。当前我国的保险市场尚且还不够完善,因此多元化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实现。但是随着我国的保险行业市场逐步前进,实现更加多元化的市场功能并不遥远。

二、中国人寿财险进行市场营销的策略优化

中国人寿财险的营销策略主要是依托于寿险服务,并将其视为产品,将市场作为中心,满足不同的客户的需求,进而实现整个保险行业经营目标的市场活动,它同时也是当前市场营销应用于保险行业的主要体现。伴随着如今保险行业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客户的需求也成为了主要的市场导向,因此,实行正确的经营策略将变成保险行业前进的方向。

(一)保险产品方面

通常在保险单位当中,产品都是一个保险公司最主要的生存和发展的重点,因此怎样对产品进行合理设计,保证其形成独特的风格进而抢占市场显得非常重要。

首先,保险产品的设计思想必须围绕公司的经营策略来进行,立足于市场环境,利用市场调研结果来设计一些具有特色的产品;另外,在设计的方法上,需要将公司所具备的整体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结合市场需求,吸取已有的产品成熟之处,借助公司精确的计算进行论证之后才可以正式推入市场。

除此之外,就是需要推出一些与市场上少数固定群体所需求的保险项目相符合的保险种类,目前我国的很多保险公司对顾客进行全面服务的意识都已经深深融入在了企业文化当中,有很多保险公司在推出保险产品种类的时候除了常规的养老保险或者是医疗保险等几乎没有具有个性化的保险项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高危职业或者特殊职业开始产生有针对性的保险需求,因此保险公司可以推出一些特殊保险项目,以此来服务于这些特殊群体。

(二)保险价格方面

无论在任何形式的商业竞争当中,在价格上适当“做文章”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合理的定价以及理性的控价才能够最直接地实现实力的集聚。而当前在我国的保险行业当中对保险产品的定价依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适当控价。

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保险公司的运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进而降低保险产品的费用,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优化。其一是利用保险中介,比如或者经纪人等来进行业务拓展,将自身的机构和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精简;其二则是全面普及电子化办公,提升工作效率,节省不必要的人工操作,借助高科技手段来降低经营成本。

(三)保险分销方面

当前大部分的保险公司都使用直接营销的方式来进行营销活动,而所谓的直接营销指的是借助支付薪水的方式来让业务员向客户进行直接的介绍和宣传,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风险,保证业务量。但是这种方式往往会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导致效果不佳。因此,加强网络营销的建设也成为了很多保险公司进行企业营销策略的主要优化方式。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网络化时代也正在不断地普及,它让信息产业发生非常大变革的同时也给其他的行业带来了影响,包括保险行业在内。这种信息化的分销模式和传统的分销模式相比,不但能够降低成本,还能拓宽业务空间。在保险行业当中应用互联网来进行分销渐渐地也变成了非常受欢迎的优化营销策略方式。

三、结语

对保险营销策略进行优化并不是简单的工作,一个比较成熟完善的保险市场也需要经历长时间的转型才能够完成,当前我国尚且还处于单纯追求保险费用的收入阶段转型到保险经营的长远效益阶段,尚且还没有到达追求保险产品的质量阶段。而相对的,在保险公司处于保险市场激烈的竞争过程中,不但要保证收益,更重要的是保证业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郑波.国际竞争环境下中国保险营销策略研讨[J].商,2013(10).

[2]姜娟.P保险公司互联网保险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14.

[3]于巍.中国人寿行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

财产保险市场调研范文3

关键词:政策性保险 产品 特点 市场营销 必要性 问题 建议

政策保险是由政府举办,以某些特定政策的目的,通过商业保险的一般做法并给予扶持政策而举办的保险。政策性保险一般由国家投资设立的公司或由国家委托商业保险公司经营。这类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所承保的保险项目的经营风险一般较高,但是地方政府会从财政税收或者相关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或补偿。政策性保险一般具有非盈利性、政府提供补贴与免税以及立法保护等特征。政策性保险的概念的出现意味着政府公共财政与保险制度之间的结合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与保险制度的结合。

一、政策性保险的分类

目前国内开展的政策性保险主要包括社会政策保险和经济政策保险两大类型。

1.社会政策保险即社会保险,它是国家为了稳定社会秩序,贯彻社会公平原则而开办的,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社会保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强制建立的社会保险基金,参加社会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如果丧失劳动能力或意外失业,社会保险会给予他们必要的物质帮助。社会保险在本质上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帮助国家稳定社会秩序,贯彻社会公平原则的一种社会组织和制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社会保险主要是通过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然后通过一定范围内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统筹调剂工作,使社会保险基金在劳动者遭遇劳动风险能够给予必要的帮助。社会保险为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但凡符合享受社会保险条件的劳动者,即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合法的劳动合同,或者按规定缴获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公民,均可享受社会保险所提供的一切待遇。

2.经济政策保险是国家从宏观经济利益出发,对某些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实施保护政策而开办的保险,它为实现促进国际贸易目的而开办的输出保险、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为实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目的而经办的信用保险、为实现农业增产增收政策目的而经办的农业保险以及为实现国民生活安定的政策目的而经办的国民生活保险。经济政策保险是国家为实现国民生活安定的政策目的而经办的国民保险。

二、政策性保险的特点

1.强制性。法律规定民众参加政策性保险投保具有强制性。同时强制保险公司不得拒保。

2.独立性。政策性保险投保机构一般由商业保险公司成立合法独立机构或者政府另外成立专法设置机构承办此类保险的各项业务。

3.私法契约。政策性保险虽为政府依照相关法律设立,但根据保险的本质,政策性保险权利双方仍为私法契约关系,权力双方的相关权利和义务关系仍应适用私法规定。

4.账户独立。部分保险已设有独立账户,保险人必须以专款专用、无盈无亏方式经营。

5.保人有订立契约意愿依旧为契约的生效要件。由于政策性保险由政府所举办,造福于广大群众,因政府为实现某些公益政策,保险公司有权对于被保险人行使代位权。

三、政策性保险市场营销的必要性

1.市场巨大的需求潜力亟待挖掘

众所周知,我国保险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内保险需求持续不断增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国保险业的蓬勃发展。面对市场潜在的巨大需求,随着政策性保险的不断介入,保险行业也进入了重新洗牌的时期,面对这样的时机,只有采取积极主动的营销策略,把潜在需求变为现实需求,把现实需求变为对自身产品的需求,才能在竞争中进一步发展壮大。否则,将逐渐失去市场份额,并被市场所淘汰。

2.市场主体多元化加剧了财产保险市场竞争

在保险业开放之前,我国产险市场只有寥寥几家财产保险公司,而且市场份额由几家大公司稳定占据,但是随着近年来保险市场进一步开放,保险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保险公司应通过探索适合自己的保险营销道路,采取积极主动的营销策略,来维持甚至扩大市场占有率。

四、政策保险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政策性保险营销比较滞后。尽管近年来我国政策性保险营销在营销观念上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提高,但是由于政策性保险的政策性,在营销上还大多依靠政府政策强制的力量,距市场营销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2.顾客导向不明确。企业决策的基本前提就是顾客需求。理想状态下是顾客有什么需求,保险公司就设计什么产品。然而针对政策性保险来说,目前仍是推出什么产品,客户就买什么产品,由于政策相对于市场变化的滞后性,政策性保险产品还无法跟随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保险供给不适应保险需求。

3.市场细分不充分。每个人的需求都是不同的,因此一个市场内的顾客也是有差异的,他们根据自己不同的身份和特点,对保险产品不同的需要,企业应根据顾客的不同需要对市场进行细分。但是目前在我国,大部分保险公司不分城乡,收入高低,实行撒网式推销。使得本来意图保证社会和谐和稳定的政策性保险无法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

4.营销策划不全面。营销学不仅仅是研究产品上市之后的销售问题,更重要的是在产品开发之前对市场进行预测、分析、调研。外国保险企业进入我国市场之前会进行科学严谨的市场调研与分析,因此他们进入中国市场时,其经营策略、产品开发、销售方式很快会适应中国特点。而我国保险企业却经常忽视市场调研这一重要关节,以致无法弄清消费者最迫切的需求,如“酒后驾车险”由于缺乏前期调研和论证,一推出就遭到多方面的强烈反对,以致很快就夭折了。

5.营销观念陈旧。营销观念是企业的一切营销活动的基石,营销观念的陈旧、错误,必定会导致一次满盘皆输的营销行动。营销不是卖东西、促销、做广告,而是一个涉及企业各个部门,贯穿产品产、供、销各个环节的管理过程。因此,一次成功的营销活动,一定要制定科学的营销战略,采取有力的营销策略,在严谨的科学数据和市场分析的指导下进行系统、严密的市场活动。

五、政策性保险营销建议

1.产品策略

以顾客的需求为中心在营销活动中,顾客的需求是营销活动的中心和所有营销活动的导向。如何才能抓住顾客的心理,正确了解顾客的时机需求,才是成功营销政策性保险的保证。否则,闭门造车,以主观意图为制造产品的依据,都是不科学并难以成功的。因此,一种政策性保险产品不可使每一位消费者都满意。因为消费者消费的心理千差万别,对政策性保险保障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在产品战略上就得从市场细分开始,定位目标购买者,对已有险种进行完善,满足目标消费群的需求。

2.保险价格策略。价格是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作为政策性保险,其价格又有一定的政府政策调控的因素在内,因此如何合理地确定产品价格,又如何通过价格竞争去有效地占领目标市场,这是营销的关键。因此,必须重视数据积累和相关信息的收集,科学精算,使费率科学合理。

3.保险促销策略。一是要加强对政策性保险知识的宣传。政府监管部门要牵头普及政策性保险知识,培育政策性保险的需求。同时整合各界的资源,使其发挥更大的效能。通过不断宣传政策性保险知识,提高全民的保险意识,使保险的潜在需求变为现实需求。二是要加大保险新闻宣传力度。作为保险宣传企划部门应选好结合点,找准切入点,进行新闻宣传。

4.保险信用策略。“无论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基本的伦理规范都是任何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准则。”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建立失信惩戒制度,强化保险信用建设。政策性保险信用已明文写入保险法,效果却不明显。由于失信的成本太低,导致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屡禁不止。为此,监管部门必须尽快制定对失信的处罚办法,让失信者付出昂贵的代价,通过法规强化保险的信用建设。

六、结束语

目前国家政策性保险的营销还处在初期的摸索阶段,很多的观念和方法都还不成熟,因此政策性保险的营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广大学者和一线工作者共同研究和努力,探讨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营销之路。

参考文献:

[1]王飞编著.《保险营销实战》,中国市场出版社

财产保险市场调研范文4

(一)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预算的优点

首先,预算管理利用业务、信息、资金及人才的系统化,清晰的表达了分权授权,以及企业战略的业绩评估等,来完成对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清晰的反映企业需求,进而做出合理的战略规划,为企业价值和经营情况等方面的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因此其是现代财产保险公司必不可少的管理模式。

(二)财产保险公司财产预算管理现存的不足

(1)大多数的财产保险公司的业务保险期限仅为一年,这类短期的保险极容易受外界因素(例如国家宏观调控、人均GDP等)的影响,而造成管理成本在风险性上要远远高于其余普通企业;(2)财产保险公司在理赔、保险过程中,弹性范围相对较小;(3)很多财产保险公司虽然应用了财产预算管理,但是在执行时仍有很多问题,如在费用使用之前增加了预算前置审批、预算审核等手续,在使用之后又增加了预算评估等手续,这些原因导致财产保险公司的预算管理很容易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在开始时做得很好,但是最后仍无法进行;(4)预算管理过程中由于企业领导的不重视,往往导致执行力度不够,目标预期不明显,容易出现两个极端,最终使得员工积极性受挫;(5)预算的价值不明确,致使管理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用;(6)各财产保险公司因一些预算人员水平缺少大局观,缺乏算大帐的能力,另外公司对市场调研不充分,有着低估保费、高估赔付等问题,这些问题致使公司经营的指导、牵引作用被大大降低了。

二、财产保险公司中财务预算的实施内涵

(一)必要性

财务预算的职能是:不但可使得公司决策明朗化,还可对生产经营整个流程进行有效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愈演愈烈,面对国内多如牛毛的财产保险公司,单个的财产保险公司要想存活并在市场中得到不断发展,必须具备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而其中财务预算管理就是其中一条很好的发展途径,财产保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能否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是公司可否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一,因此财产保险公司中财务预算具备鲜明的必要性。

(二)特殊性

因为受到政策、外部环境及公司内部发展的影响,财产保险公司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造成财产保险公司具备着多样的、不确定的和动态的预算特性,并且对财务预算的结果很难给出一个清晰的结果,因此财产公司财务预算的管理功能对企业来说就将取得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占据着公司内部工作中很大的比重。另外财产公司的业务对象与普通的工商企业相比较,它的成本具备鲜明的风险性及不确定性,以上这些特性造成财产公司在成本管理方面有着很突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三、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预算的控制要点

(一)建构以责任为主体的科学预算模式

目前,我国的财产保险行业相较国外仍然欠发达,且经济效益不理想,保险人及单位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保险市场仍存在很大的不规范。面对这种情况,财产保险公司应该积极建构出以责任为主体的科学预算模式,实现分类预算、分开考核、加强控制。具体方法如下:(1)要正确认识预算是覆盖于企业经营整个过程的、全方位、全员参加的预算,因此为了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具备充足的严肃性、权威性及有效性,必须成立对应的组织管理部门,指导各相关部门职责范围内的预算工作。由公司领导亲自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并成立相应的办公室,从核心上系统进行预算管理的进行。(2)销售部门要科学调研市场动态、深入研究本公司自身特点,准确定位自身发展步骤。对市场中有潜力、规模大的机构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在确保公司利益的前提下,抓住市场机遇,努力开拓新的渠道。对市场规模小,竞争相对激烈的市场,应该加强对其的管控力度,最终实现公司盈利的不断增加。(3)业务部门要对公司的业务实行细化区分,分险种、费用及成本制定预算指标,按照各渠道、各险种所具备的风险高低,制定相应的费用政策及奖励惩罚措施,并且积极的鼓励业务人员开发新渠道、新业务,并有效降低业务赔付成本。(4)财务部门要加强公司内部绩效考核指标权重,保持公司上下一心,以公司整体为核心,积极开展公司业务。(5)人力资源部门作为职工薪酬、人数、岗位职责预算的责任部门,要对全年薪酬指标使用情况负责。

(二)科学考核和分析评价制度的建立

要实现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预算的合理控制,必须建立长效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监督、分析,使公司财务预算达到预期目标。首先,公司预算监督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各种与财务预算有关的工作进行科学的研究和讨论。准确的分析和评价预算控制部门的执行情况,评估和审议各种预算单位提出的预算要求,及时对市场环境的政策进行跟踪并根据具体的情况提出预算修改意见,最终将评审的结果交给公司的决策层进行实施。其次,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报告,一是建立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制度,做到月度有简要说明,季度有重点分析,年度有全面检查,回头看年初预算情况。二是定期跟踪预算差异,对预算差异较大或问题较严重的机构给予预警提示,并与年度绩效考核挂钩。三是对各种机构、险种和销售渠道经营成果的评价、考核和分析,以保证公司经营策略的准确性。再者,严肃考核制度,严格考核不仅是为了将预算指标值与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进行比较,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改进以后的工作,也是为了对员工实施公正的奖惩,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奖惩兑现是保障预算目标完成的重要环节,只有奖惩兑现才可保障预算的严肃性,确保管理过程各环节的衔接。最后,建立科学执行控制的预算审核评价机制。在公司内部的运行过程中必须进行内部预算审计制度的建立,及时对预算编制进行调整、修改,同时对程序的规定性、质量以及执行的效果进行严格的审核,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日常的监督;对管理委员会的重大仲裁和预算调整行为进行审查,同时对各个预算主体的提交报告进行跟踪和审计;科学的评估预算监控系统的质量,减少预算纠纷的出现,避免出现对预算编制和结果的权利操纵。

(三)切实提高财务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作用

为了保证财产保险公司的预算方案切实得到执行,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各单位及机构做到信息互动,使得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切实得到发挥,各种预算有据可查。财务部门虽在预算管理中发挥着牵头并组织该项工作的作用,但要消除“财务预算是财务部门的预算”错误认识,财务部门在预算工作中主要任务是:一是要做好预算的整理编辑工作,统筹规划好公司整体预算配置,并负责对各项预算的编制、沟通及协调,将预算汇总申报预算委员会进行审核。二是下达预算后,财务部门按月根据财务报表数据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查找预算偏差的原因,提交预算委员会进行讨论,及时调整预算。

(四)加强预算工作的覆盖面

预算不但总部要做,各分支机构也必须要做,不但要做好总的预算,各业务部门还应该做好分预算,预算还可细分至险种,针对某种险别进行预算,也可做好长期、近期预算。另外企业预算控制仅仅为财务部门进行完成,这往往会造成财务预算的局限性,因此,在企业实际预算控制过程中,必须要消除“财务部门掌管财务预算”这种错误认识,明确财务预算是由经营者控制的,经营者对财务预算的编订、执行及结果均要负有全部责任,并且充分增强预算工作的覆盖面,这样才可保证财务预算的准确、有效性。

四、结语

财产保险市场调研范文5

关键词:保险产品 保险营销 保险需求

一、我国保险营销的现状

(一)经营主体不断增多

自我国在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以来,我国保险业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保险业的市场主体由最初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垄断经营,发展成多家并存、共同分割市场的局面。截至2008 年末,中国保险市场主体达到130家,保险中介机构2445家,机构136634家,资产总额达到3.3万亿元。现阶段,我国共有保险集团公司8家,保险公司102家。其中,中资产险公司27家,中资寿险公司30家,中资再保险公司2家;外资产险公司15家,外资寿险公司24家,外资再保险公司4家。[[1]]加入WTO后,我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程度逐渐增加,保险企业将面临更大范围的市场竞争。

(二)保险需求日益多样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险需求的范围不断扩大、保险产品的种类日益增多。我国居民不但拥有了一定的保险理财知识,而且风险意识也逐渐增加。人们在关注保险产品的基本保障功能之外,越来越注重产品的衍生功能,如分红、融资、贷款。据统计,2002年产险市场主要是车险产品,所占比例达60.6%,寿险主要是分红产品,占比达49.31%。[[2]]

(三)营销队伍不断壮大

1992年,美国友邦将营销体制传入我国后,为了扩大产品销售额,各保险公司纷纷组建自己的保险营销团队。到2009年底,全国有保险营销员2905804万人,寿险营销员2569490万人,产险营销员329124万人。通过保险营销员实现保费收入4126.91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37.06%。[[3]]

二、我国保险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营销理念落后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保险企业在营销理念上虽然有一定的进步,但依然不能摆脱传统营销理念的束缚。传统营销理念即产品理念和推销理念,其主要特点是企业围绕自身产品和公司利益开展营销活动,不考虑或很少考虑顾客利益。在我国保险业的起步阶段,整个保险市场还是一片空白,因此产品理念和推销理念可以为保险企业带来可观的短期收益。但是,随着我国保险市场日益壮大,这种以产品和公司利益为出发点的营销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而我国的大部分保险企业仍然秉持传统的营销观念,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具体表现为:过度重视营销业绩,忽视产品服务;盲目开发保险产品,不进行市场调研;看重短期经济效益,忽视顾客关系的建立;强调物质利益,忽视企业社会形象等,其结果使保险企业看不清顾客需求,产生“营销近视症”,不利于长远目标和利益的实现。

(二)保险产品同质性高

在产品研发方面,保险公司之间经常是创新少、模仿多、形式单一。一家公司推出新产品后,其他公司紧随其后,纷纷效仿。与一般产品相比,保险产品的开发相对复杂,会涉及到大量的数理计算。这种产品的模仿,虽然为企业节省了一定的成本,但是却造成了保险市场上类似产品过多。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各保险险种结构的相似率达90%以上。[[4]]从长远来看,这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不但不利于保险业的良性发展,也不利于保险公司打造自身的独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三)分销渠道不健全

保险产品是一种非渴求产品。在现代保险市场中,保险公司普遍采用直接营销渠道和间接营销渠道相结合的渠道策略,将保险产品传递到顾客手中。直接营销渠道是由保险公司的内部员工直接与顾客接触,进行产品销售。由于企业人员有限的约束,我国保险公司主要利用保险人、保险经纪人等中介机构,扩大保险产品的销售。但是,我国保险业的中介体系还不完善,普遍存在中介机构越权、保险信息隐瞒和欺诈、不守诚信、承保与理赔冲突、销售误导等问题。

(四)保险营销员的整体素质较低

从整体上看,保险行业的营销员的从业标准较低。由于保险产品没有生产过程,一旦研发出来,就可以重复使用。所以,保险产品的初始质量都是相同的。顾客对保险产品质量的感知之所以参差不齐,主要原因在于保险营销员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部分保险公司为了快速抢占市场,大量招聘营销人员,并且不提供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由此造成了保险营销员重业绩轻服务、个人信用度低、服务水平差、营销诱导等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保险企业的社会形象和信用等级,为保险公司的后续发展埋下了隐患。

三、我国保险营销的创新途径

(一)转变营销理念

如果说传统的营销理念是“以产定销”的话,那么现代营销理念就是“以销定产”。现代营销理念的侧重点在于满足顾客的需要,坚持顾客至上。在现代营销理念的指导下,保险营销不仅包括推销,还包括售前的顾客需求调查和产品设计开发、售中的附加服务项目和售后的核保与理赔。一切营销活动的开展都是围绕满足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需要进行的。在竞争激烈、顾客需求多样化的保险市场,保险企业必须转变营销理念和思维方式,建立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新型营销理念,正确指导企业开展保险产品的营销活动。

(二)产品服务多样化

1.对人身保险来说,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开展与投保人切身利益相关的服务项目,加深投保人对保险产品的感知。比如提供免费体检和咨询,开展营养保健、投资融资、理财知识等方面的讲座。

2.对财产保险来说,保险公司可以为投保人提供免费清洁、定期安全检测、专业维修与护理等优惠的服务项目。在与投保人共同抵御风险事故的同时,让顾客充分体会到公司附加服务的独特性。

(三)营销人员专业化

1.完善激励措施,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效结合。在明确保险营销员的法律地位和劳动关系的基础上,为保险营销员提供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具有竞争性的物质激励,增加保险营销员对企业忠诚度;

2.加大约束机制,实施标准化管理。将保费收入、保单持有率、顾客满意度、退保率、职业道德等指标纳入到考核范围中,增加保险营销员的量化考核指标,定期对营销员进行专业水平测试;通过分解服务程序,建立标准化的服务行为规范,并配合相应的奖惩措施,鼓励营销人员自觉遵守。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注重文化激励。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特有的文化形象,它是意识形态上的一种内在控制。对保险企业来说,通过开展标语口号、仪式、典礼、文化沙龙、主题演讲等一系列活动,把保险企业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变成所有员工共有理想,让营销员自觉监督和调整自己的日常行为,增加营销队伍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四)营销渠道多样化

1.利用网络营销,拓宽直销营销渠道。网络营销是一种新型的保险直销模式,通过建立E时代的网络营销系统,实现交易双方的实时互动。保险企业不但可以及时洞察市场的需求情况,改进产品和服务,还可以增加保险营销的主动性,与顾客进行有效的沟通。网络营销系统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市场调研、顾客满意度调查、网络广告、有奖销售、发送电子邮件等。除此之外,保险企业还可以采用电话营销、媒体营销等低成本的营销渠道策略,降低企业的销售成本和顾客的时间成本,减少渠道运营支出,提高保险产品的价格优势。

2.开展多途径合作,拓宽间接营销渠道。通过与其他金融组织合作,如银行、证券公司等,开发多种形式的营销渠道,使新型的保险营销渠道与传统的营销渠道达到有机结合。

结语

我国保险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入世后,将有更多、更有实力的国际大型企业进入国内保险市场。我国保险企业必须改变“以保费论英雄”的营销模式,通过理念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渠道创新,增加自身的经济实力和营销能力,从而带动我国保险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粟芳.保险营销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版

[2]刘锦憬.我国保险营销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企业研究,2011年1月第2期

财产保险市场调研范文6

[关键词]产品特性,配套资源,影响因素,营销平台

当前国内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主要是“大而全”和“小而全”的经营模式所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经营链来看,从展业、承保、再保、防灾防损、查勘、定损、理赔、追偿到产品设计和资金运用无所不包;二是从所经营的产品承保的标的来看,既包括了有形的财产也包括了无形的责任、保证、信用,以及虽有形但难以估量价值的人的生命和身体。

根据中国保监会对财产保险公司经营险种的分类,包括了法定强制保险、机动车辆保险、投资型保险、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工程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船舶保险、货物运输保险、特殊风险保险、健康保险、农业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其他等16类产品,虽然针对较为特殊的农业险和健康险业务已经批准了一些专业公司经营,包括车险也批准了一家专业公司经营,但绝大多数产品新公司、老公司一般都在经营。这就导致了经营和管理资源的分散,难以集中形成经营特色,从而使得产品难以得到有效的深入发展——技术含量高的产品难以突破,而传统的企业财产险、货运险、意外伤害保险产品的竞争日趋激烈。

纵观整个市场,保险资源的分布不合理、不均衡,产品的供需矛盾突出。

一、影响产品营销的原因

(一)综合因素

现有产品的数量多而绩效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沿用了多年的一批老产品的保险保障功能已滞后于市场实际需要,亟待更新改造;二是1994年由人民银行统颁的一批财产险的费率距今已12年时间,需要根据经营数据重新厘定,此外,如高科技新兴产业的风险等级归属需要确立,以便于明确其对应的费率;三是新产品开发的创新体系未能得以建立,创新的有效性受到影响,在监管机构报批或备案的数量庞大的产品中有相当数量的产品雷同;四是不同的产品所需要的资源和能力不匹配。

(二)产品的专业特性导致经营所需资源的差异性

保险人必须关注自己的产品结构,将适合自己经营的主打产品逐渐突出,形成经营的特色。这首先需要经营者正确地认识各类保险产品的专业属性和经营所需要的资源特性。

1.产品的专业特性

财产保险公司所经营的产品承保的标的既涉及了固定的和移动的有形财产,也涉及到了无形的责任、保证、信用以及虽有形但难以估量价值的人的生命和身体。按照承保方式和赔偿方式划分,财产保险又可划分为第一损失保险和赔偿方式、不定值保险和比例赔偿方式、定值保险和赔偿方式以及重置价值保险和赔偿方式。如企业财产保险、机动车辆保险属于“不定值保险”,而货物运输保险则属于“定值保险”;家庭财产保险适用于“第一危险赔偿方式”,责任保险有“期内发生式”和“期内索赔式”两种确定责任保险的责任事故有效期间的方式,赔偿限额分为每次事故赔偿限额和累计赔偿限额;对于意外伤害保险来说,人的生命和身体是无价的,发生事故时是以保险金额为给付限额,采用的是“定额保险合同形式”,不适用于财产险的补偿性原则,也就不存在代位追偿、重复投保、超额投保和不足额投保的问题;而信用保险则又是唯一不适用于“大数法则”,而是以被保险人的信息为承保基础的特殊产品。从保险合同订立的期限来看,虽然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的多数是合同期为一年的保险产品,但也有超过一年期的工程保险:甚至时间更长的“长尾巴”的产品责任险,同时也有少于一年期的货物运输保险、旅游险,甚至是以小时为保险期限的航空人意险。从理赔来看,有的涉及到代位求偿,有的要冲减有效保额(如企业财产保险),有的由于不足额投保需按比例赔偿,有的要扣除免赔,有的仅包括不超过保额的施救费,而船舶保险还包括了共同海损、救助费用、施救费用,责任险一般还包括法律诉讼费……。由此可见,财产险公司所经营的保险产品不同种类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2.产品的配套资源

目前有些产品如责任险、保证险、信用险、健康险在各家财产险公司的业务中占比过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如责任险有赖于与民事责任相关的法律的制定、保证保险有赖于全社会诚信的提高和信用体系的建立、健康险有赖于医疗体制的改革与医疗行为的规范以及客户的诚信,同时也有来自保险人的原因,例如:缺乏经营管理经验、缺乏专业人才、缺乏数据和信息技术支持等等。从产品经营的侧重点划分,笔者将其大致划分为四类:拓展型、管理型、服务型、混合型,其所需要的配套资源各有侧重。

(1)拓展型。如家庭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企业财产保险,投保标的多,风险分散,“大数法则”可以得到最好的应用,关键在于销售方式的创新,要在拓展方式上下功夫。

(2)管理型。如机动车辆保险、短期健康险,共同的特点是保源丰富,需求广泛,关键是能否通过有效的管理实现盈亏平衡进而盈利;企业财产保险的日常出险率低,不必像出险频繁的车险需配置数量众多的售后服务人员及资源,但其标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需要的是专业的保前查勘和理赔查勘定损;卫星、桥梁、地铁等特殊风险保险还有赖于承保公司的品牌和再保险的分保支持;健康险产品需要具有临床医务经验的专业核保核赔人员以及管理水平好的定点合作医院;信用险是唯一不适用于“大数法则”的,它是以被保险人的信息为承保基础的,需要保险公司具备能够做出专业风险评价的人才、信息、经验以及IT系统。

(3)服务型。如以旅行者为目标的含意外伤害保险、财产保险和责任保险在内的旅行综合保险,其产品的经营和管理并不复杂,关键是能否有配套的服务及时响应。

(4)混合型。机动车辆保险的经营重点在于核保核赔的管控,经营服务网络、零配件报价系统以及快速便捷的服务等。既是管理型的产品,更是服务型的产品;进出口货运险既要积极拓展,又需要加强风险管控,不仅要建立一支了解国际贸易知识、进出口货运险特性、海商法的展业和核保核赔队伍,还需要在境外建立广泛的理赔检验机构,以做好在境外受损货物的损失查验工作;投资型保险产品既要选择好销售渠道,积极拓展客户,同时更要有赖于资金运用的成效。通过以上从不同角度对保险各类产品专业属性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产品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需要不同的资源和能力来加以支持,否则是难以深入的。由于上述产品要求经营者具备不同的资源和能力加以支持,但资源和能力具有有限性,因此,对于目前财产险公司经营的主要产品按类分析,有利于认清产品各自的专业属性和对特定资源的要求,避免盲目经营。

二、产品营销平台的建立

保险这一无形产品比有形产品更为复杂,涉及到条款、定价、渠道、单证、IT、宣传、服务、风险管控、销售策略、公司品牌以及企业文化等要素。产品创新的过程实质上是公司多种资源和能力整合的过程,也正因为如此,一个新产品所涉及的要素越多,防止新产品被复制的能力就越强。而与此同时,产品的构成要素中出现的不配套或错位又恰恰是影响产品绩效的环节,需要在实际营销过程中加以关注,根据实践,笔者提出影响产品营销的10个主要因素:

(一)目标客户

在确立了经营战略之后,就要对所提供的产品进行准确定位。“定位”(pos沁on)一词是由两位广告经理艾尔·列斯和杰克·特罗首先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定位是对产品的一种创造性工作,定位的对象不是产品,而是针对潜在客户的思想,是对潜在客户心智所下的功夫。也就是说,要为新产品在潜在客户的大脑中确定一个合适的位置。定位是首先从市场出发,从探求客户的心理着手,去了解他们的需求,之后再动手设计产品。保险保障功能是保险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在,客户之所以投保就是因为其产品存在所能够承保的风险,通过保费的支出获得一旦在保险期内发生保险事故即可得约定的经济赔偿或给付的承诺。实际经营中,产品缺乏细分,目标客户不清晰,甚至是目标客户与所推出的产品之间错位,无疑会对产品的经营绩效产生较大影响。为此,保险公司在有了一个好的产品创意之后,要明确产品所指向的目标客户,之后要通过科学的市场调研方法掌握客户的需求,形成产品概念,之后再逐步深入细化,与公司的营销资源相配套,使之成为形象清晰、定位准确的产品。

(二)费率厘定

面对今天这样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保险市场,保险产品的定价不仅要考虑由纯损失率构成的费率,以及由经营成本构成的费率,预定承保利润率构成的费率,连同为防止费率椭定而设定的费率浮动因子,还应根据目标客户的消费特性和心理特点分析该产品的价格弹性,再决定营销过程中应采取的价格调整策略一维持、下调、上浮。该上浮时却下调,或反之,都会导致产品价格的错位,影响销售业绩和产品的盈利。

(三)渠道选择

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目标客户,需要差异化的销售渠道,例如:复杂的产品需要业务员与客户进行面对面的沟通,直销较为适宜。而功能简单,缴费便宜,一目了然的家财险、个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旅游保险等产品则适合通过网络和电话销售,否则,将因为相对于保费过高的投保成本而抑制潜在客户的投保动机。理财型的保险产品通过银行销售为宜。

(四)交易系统

要根据产品所投放的渠道开发配套的出单交易系统,例如,通过银行销售的就要考虑到产品能够在银行窗口快速核保或免核保出单,网上销售产品的出单系统又有其所特有的要求和特点。

(五)产品宣传

要通过有效的宣传向目标市场说明自己能够提供给消费者的价值,以及与市场同类产品客观相比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不同的产品定位就决定了对应的广告的诉求点、形式、传播途径、投放量的不同。如机动车辆保险新产品的宣传应当选择在车辆销售场所、办理车辆和驾驶证有关手续的场所、长途客运车站和车厢也是很好的宣传场所。要注意所选择的媒体和新产品的目标客户一致性的程度。值得提示的是产品宣传的投放量要服从销售目标,而并非越多越好,过量投放不仅浪费企业有限的资源,而且易导致消费者心理逆反,边际效益递减,同时还可能使服务与管理跟不上业务规模的发展,形成广告的负效应。

(六)产品包装

原本设计的是一款针对高端客户的保险产品,具有保障功能多,保障程度高的特点,但却为客户提供了一份没有高端感觉的与一般产品无异的普通的保险合同,产品形式没有与核心产品相匹配,降低了产品在客户心目中应有的分量。

(七)客户服务

该提供配套附加服务的却没有提供服务,例如,出国旅游人员在境外由于对语言、环境等的不熟悉,对产品附加的紧急救助等服务的需求加大,此类产品如果没有相应的境外服务为配套,产品必然是不完整的,客户所购买的产品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八)产品名称

保险产品是客户正常情况下不需要,而一旦发生意外又最需要的转嫁风险的特殊商品,如果将产品所保障的风险直接列为产品的名称,是非常影响客户的消费心理的。因此,对于保险产品更要充分考虑到推广地区目标客户的消费心理,例如:有的寿险产品起名“红利来”、“老来福”,不仅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更是喜庆吉祥,迎合了目标客户的心理需求,与产品本身的特点相吻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产品名称需在符合保险监管机构对产品名称规定的基础之上,针对目标客户的心理特征精心加以策划。

(九)销售时机

不同的产品由于特定的目标客户和保障功能,需要选择适合的时机推向市场。还以上述的旅游保险为例,就应当紧密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日和黄金周,选择在元旦、春节、“5.广、“10.1”等旅游黄金周前推出,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十)专业销售队伍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