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温故而知新的理解和体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温故而知新的理解和体会范文1
意思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温故而知新”有四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三为,温故,知新。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头再看以前看过的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第四,也是我认为正确的解释,是指通过回味历史,而可以预见,以及解决未来的问题。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师应该具有的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
温故而知新的理解和体会范文2
关键词:化学;“反刍”教学法;应用
一、“反刍”理论
反刍是指“偶蹄类的某些动物把粗粗咀嚼后咽下去的食物再返回到嘴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咽下。比喻对过去的事物反复地追忆、回味。”(《现代汉语词典》)。反刍式化学教学的核心在“反刍”,强调学法。主要经历“提出问题”(粗吞),“分析问题”(细嚼),“解决问题”(吸收消化)三个基本过程。反刍式化学教学是一种非常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便于操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反刍”教学模式实践
1.化学概念的反刍
教学过程中遇到有些概念,非常抽象难懂,乍一接触,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听课时感到似懂非懂,甚至在一段时间内,也不能接受下来。如在学习晶体的概念时,学生感到十分困难。晶体的结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确实存在的客观物质。这叫学生如何去感受和认可呢?无论老师讲得多么生动,学生还是对晶体结构形成直观认识。从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物质到微观粒子结构,这一思维跨度太大,学生难以接受这是十分正常的心理反应,作为教师不应急于求成,可以引导学生暂且先记住常见晶体的结构,继续后面知识的学习,等学完本章知识以后,再回过头来,重新去认识“晶体”,借助于晶体特点及其对可见的有形物质的作用来确认其存在的真实性。(这就是“反刍”,后面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前面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可能有的教师认为这样会造成学习知识的夹生饭,这一点不必担心,因为我们还有反刍的机会,通过后面知识的学习,我们会从更高、更深的角度去认识以前不能理解的知识,甚至理解得更深入、更透彻。例如,原电池、电解池、电镀的概念,也需要不断地反刍、再反刍才能被消化和吸收。
2.化学规律的反刍
化学规律是科学家们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不断归纳、总结出来的正确理论。对化学规律的理解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如化学平衡原理的理解与应用,学生不易掌握,教学中应先让学生弄清化学平衡的条件及特征。在学生了解了这些基本内容(粗吞)的基础上,通过对溶解平衡的理解和迁移,让学生建立起化学平衡是个动态平衡的概念(细嚼),思路清晰以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只有让学生对化学规律不断地进行反刍加工,才能使其对规律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不至于做题时束手无策,无的放矢。
3.知识应用的反刍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理论联系实践,才会使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如对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浓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来解释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进而推及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得出总是吸热方向的反应速率对温度的变化最敏感,变化幅度最大,从而得出温度变化导致平衡移动的方向;教师再通过巩固习题随堂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与学生一起完成问题的答案。化学解题的过程就是一个逻辑思维的过程,力求严密、正确、完整。
4.知识复习的反刍
在期末复习阶段,首先,要练习读题、审题,注意抓住题意关键,寻找答题突破点;其次,要善于分析和仔细把握题中的隐含信息,灵活应用简单方法。如已知有机物的分子式确定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可以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中到边,最后通过命名来检验。这样就避免了遗漏或重复,做题后要注重反思,提高答题的准确度。这样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三、“反刍”教学的体会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明了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学习化学不可使学生形成模式化的思维方式,能够举一反三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学生提出的有创造性的问题,及时给予充分的认同并应善于精讲点拨,训练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和科学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在对理论知识不断反复的回顾中得到升华。
温故而知新的理解和体会范文3
一 课堂导入的理论要求
1.课堂导入要具有趣味性
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这种心理情绪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所以,如果课堂导入充满趣味性,学生就会体会到学习是一种精神享受,从而能更加自觉主动积极地学习。
2.课堂导入要具有针对性
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首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教学内容不同,课堂导入的设计就应不同,教学对象不同,课堂导入的设计也应有所不同,但前提必须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服务于课堂教学。
3.课堂导入的材料要具有新颖性
新颖的导入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新时代的高中学生不仅富有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新颖的富有时代性的信息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学生参与的兴趣就会越浓,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越好。
二 课堂导入的基本方法
不同的教师上课,课堂导入的方法会有很大不同;即使同一位教师上课,如果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课堂导入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运用的课堂导入方法有如下几种。
1.情景导入法
情景能引发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的情智,启迪学生的灵感。比如,我在讲译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4 Unit2 Sporting events时,我就在讲台上摆放奥运会的吉祥物五个福娃,在五个福娃下面写上“北京欢迎你”,在黑板前横挂大红条幅,上面写着“Beijing will host 2008 Olympic Game. The motto of Olympic Games: Faster, Higher, stronger.”条幅上方画着蓝、黄、黑、绿、红五个圆环,通过如此的精心设计,仿佛把同学们带到奥运会的现场。这样自然而然把学生引入新课的学习情景之中。
2.故事导入法
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对其进行整合,改编成生动有趣的小故事,通过绘声绘色的导入,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比如,我在讲Module 8 Unit 1 The Written World 一课时,就采用这种方法。我讲述的是一个英国的穷孩子Pip,某天被邀请到村里最富有的哈维汉姆小姐家做客。当Pip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踏入这所老房子时,遇到了哈维汉姆小姐收养的女孩埃斯特拉,但埃斯特拉是个傲慢又刻薄的女孩,根本不把Pip放在眼里。这令Pip很伤心,他暗自下决心要成为一名绅士好让埃斯特拉不再歧视自己。这样的故事导入令学生充满了好奇。
3.以旧带新导入法
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新知识有内在联系的已学过的知识,按温故而知新的原则,或进行对比,或进行突如其来的提问,以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自然地引入、接触进而理解新知识,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例如我要讲一般将来时,就用现在进行时导入。把现在进行时的时间状语一改,时态也就跟着出来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导入要有较强的相关性,方可以旧拓新,温故而知新。
4.表演导入法
通常在学习了课文后,学生们可以按照课文内容表演。如果运用表演来导入新课,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导入Module 6 Unit1的project时,前一天我就安排了几位学生认真预习了新课,排练了这两个英语故事。第二天上课时请这几位同学表演这两个故事,学生们兴致盎然地地看着、听着、欣赏着,接受新的语言知识,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从而顺利地导入所学内容。看了表演后,学生们对整个故事情节印象深刻,很容易说出哪一个表演属于Physical,哪一个属于Prop。接下来新课的学习、内容的了解、课后的背诵就轻松自如了。
5.音乐导入法
有研究表明音乐营造气氛使学习效率比过去提高至少五倍。这种导入法特别对于上午第四节课或下午课更有效。例如导入Module 8 Unit4的project时,我让学生听了不同风格的音乐,如Jazz、Swing、R&B、Blues等。几分钟的音乐欣赏会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用音乐营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他们的共鸣,完全激活了他们的大脑。
6.图片录像导入
向学生展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图片或录像,并对图片进行简单的提问,使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有了直观的了解与认识。这可以突出教学目标语言、降低任务呈现的语言难度。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些方式不一定单独呈现,可混合使用。例如:
个案: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四Unit 1 Advertising Welcome to the unit。
导入手法:用提问、图片展示来导入。
导入目的:学生了解广告及广告的两种类型。
导入工具:多媒体。
导入步骤:
第一,向学生介绍本课主题,并且展示广告图片(图1、图2、图3)。
第二,教师提问:Which piece of ad do you like best?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These advertisements are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 which encourage people to buy a product or service or believe in an idea.
第三,教师再展示图片(图4、图5、图6)。
教师提问:Are they advertisements?
学生回答。
教师给出肯定答案:They are also advertisements. They are meant to educate people about health, safety, or any other issue which affects public welfare. They are
called “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s”.
第四,教师再提问:Where can you find these ads?
学生回答。
第五,教师把话题导入到接下来要学习的教学内容中。
三 在设计导入时教师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首先,课堂导入,要注意时间不宜过长,3~5分钟为宜。若导入时间延长过多,就会使导入显得冗长,从而影响整节课的进程。
其次,“导”无定法,切忌生搬硬套,这样才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新鲜感。
最后,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教学过程的结构也是一个系统。导入、呈现、理解、巩固和结尾五者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如果只重视课堂导入,而忽视其他环节,那么再精彩的课堂导入也不会达到预想的结果。
四 结束语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巧妙的教学导入,形式不拘一格,变化多样,其目的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学生由“要他学”变成了“他要学”,课堂教学也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是值得我们研究探索的。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注意反省和更新科学观和教学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英语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温故而知新的理解和体会范文4
【关键词】一节;英语课
我虽然从事教学工作三十多年了,教过高中、初中和小学的英语课,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教育这个硕大无朋的百花园里,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如何上好一节英语课?是我不断探索的课题。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点滴体会,谨供同仁参考。
1.以学生为中心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家卢梭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因此,在组织课堂内容时必须考虑到所讲授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感受有血有肉的鲜活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的核心是做到心中有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应作为教学活动的主题,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环节。如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班级中学生的结构等。对学生的这些情况,在备课时必须掌握,调整教学进度,安排教学的内容。上好一节英语要能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能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整个课堂要聚焦于学生的需要而设置。
2.以遵循语言的交际性为原则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最本质功能。学习语言的最好方法就是运用语言。因此,我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使用英语,这些机会可以是一些设计巧妙的问题,几个模拟的情景,一个讨论、一次演讲或辩论等。如在日常的上课前可以对年、月、日、天气进行谈论提问What day is today? Today is Monday… What date is today? Today is May 10th , How’s the weather in Wrumuqi? 或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t’s sunny.等等,这样学生对提问、回答星期和月份及天气的句子单词已不陌生。在学习英语课本七年级上册Unit8 When is your birthday?和在七年级下册Unit6 How’s the weaher? It’s raining时,学生们已可以将这些内容熟练地活化为实际,增强了课堂英语交际用语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以新旧知识相互联系, 温故而知新
《论语》中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对教师所传授的新知识感到困惑。这时,一些教师会袍怨学生的基础太差、素质太低,而没有注意到自己在传授新知识的过程中是否遵循了“从易到难”的原则。 而在实施这一原则时,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对学生来说,已经学过的并掌握了的知识就是最容易的知识。因此,在传授新知识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来帮助他们扩充知识库。如在学习《新目标》八年级上册Unit8时,How was your school trip?学生初次接触过去时态,如在讲解与过去时态有关的话题时,“Did you go to the zoo last Sunday? No, I went to the aquarium.",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提出这个问题,那么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动词要用过去式来回答。但是,如果教师先问学生“What do you do on weekend/Sunday/Saturday? I play tennis.、I do my homework.”对这一类话题,学生们会很容易回答。然后,教师可以启发式的提问:"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教师有意的把did和last weekend重读或下划线,以引起学生们的重视,老师帮助学生回答I played tennis。I did my homework.这样类似的问题重复多次,重点强调过去的时间和动词的过去式。这时,我们会发现,学生们似乎有说不完的动词短语去表达自己在过去所做的事。也就是说:复习已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识以求融会贯通。
4.信息量适中
教育学理论的可接受性原则规定:“科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这就需要老师,明确教学目标,了解教学内容,并备好课堂的各个环节。有些教师因为在课前准备不足,尤其是在备学生方面做得不够,导致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出错;有些教师过高估计学生的接受能力,于是,课堂容量过大,整节课中师生都像是在打游击,放一枪换一个地方,结果,重点没有突出,难点也没有突破,一节课就这么完了。乍一看,似乎教了不少东西,但真正的教学效果却不好;有些教师则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准备的内容不充足,使整节课的教学松松散散,学生也因为觉得内容没有挑战性而提不起精神。因此,一节课的容量定要根据教材、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来决定。教师要确保在每节课中都为学生搭建知识的平台,让他们在这个平台上学习知识,在每节课中能积累、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既不会在课堂上“消化不良”,也不会“营养不良。
总的来说,一节能让师生乐在其中并收到理想教学效果的课才能算是好的英语课。“教无定法”,教师应根据自身与学生的实际去实践新课程,把每一节课上好,让学生爱学英语、乐学英语。
参考文献
[1] 高级英语自学系列教程.
温故而知新的理解和体会范文5
(1)课堂备课模式墨守成规
一些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根据教参抄写教学大纲,对教材的理解不透彻,致使教学的目标不明确,甚至出现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不一致的情况,譬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某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是“掌握课文语言的技巧和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这样的教学目标未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珍惜和热爱,仅仅对小女孩的遭遇产生怜悯之情,所以学生不能够完全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
(2)课堂教学模式缺少互动性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注重学生的共性,而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培养,在课堂之上,教师灌输性地传播知识,机械性地要求学生掌握,譬如《悯农》一诗,教师往往要求学生掌握字词的理解,以及理解写作的背景和珍惜粮食的思想感情,而没有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感同身受农民伯伯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及,譬如“日”、“汗”等字眼,缺少一种情境展示的渲染。
(3)教学模式实践性内容的缺失
课堂的实践问题牵肘着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小学语文课堂重视知识的培养、课程的安排、作业的布置和考试的加强,却缺少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设计了教学的问题和答案,仅仅照本宣科地教会学生掌握这些问题的答案,而没有鼓励学生主动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一直不高,难以真正体会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仅仅一纸空文。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建议
(1)设置合理的备课模式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和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设置清晰合理的教学备课模式:首先,在课堂开始之前,通过研究教材的精髓内容,搞清楚教材所传递的信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结合学生每个阶段学习的知识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预先设置适合学生课堂学习的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将教学目标具体化。其次,教学目标具有集中化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教学目标要体现出教材内容的整合能力,既要囊括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也要体现语文教材的教育特色,旨在让学生的学习达到较佳的效果,同时提高学习的兴趣。再次,教学目标的体现环节是课堂,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通过发挥语言魅力和应用动作神态等,掌握课堂的焦点,让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尤其是针对那些爱做小动作的学生,课堂教学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让教学的每个环节环环相扣。最后,为了让学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克服困难的信心,教师在备课的同时,应该引导学生认识教学的目标,在课堂教学的前一天,给每个学生布置好作业,提前做好课本预习,譬如生字的学习、课后题的思考、课文的朗诵等。
(2)设置互动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互动活动开展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当家作主”,从以往被动型的学习状态,蜕变成主动型的课堂主人翁。譬如故事类型的课文是学生学习交际能力和提高理解能力的重点部分,因为此类的课文生动,而且蕴含的信息量高,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要根据课堂的内容,为学生设计角色,模拟故事内容进行互动交流。比方说:《草船借箭》一文,教师课堂上的教学任务是分析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认识课文的生字和重点词句。课文内容讲授完毕之后,播放课文对应的电视剧片段,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周瑜、诸葛亮、鲁肃和曹操等角色,模仿故事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性格等,让学生的课文学习融入实践体会环节,提高理解和接受知识的效率。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启发诱导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转化成课堂主动探索的热情。
(3)发挥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课堂的实践是指让学生能够娴熟利用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过程中:首先,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促使其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的增强。其次,鼓励学生举一反三,提出质疑,供以师生共讨。一方面是通过阅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习的精神气,另一方面是掌握课文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模仿课文进行小练笔,在练笔的过程中,熟悉字形和辨析字义,并主动找出课文中尚未理解透彻的地方,然后提出质疑并通过讨论进行解决。再次,巧用记忆规律,教会学生“温故而知新”的能力,新课堂开展教学互动之前,前一天安排学生学习生字和朗诵课文,然后在第二天以复习的方式掌握前一天预习的内容,以此加深知识的掌握和课文的理解,起到“温故而知新”的实际效果。
温故而知新的理解和体会范文6
关键词:预习目标;听课效率;寻找语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4-0176-01
一、抓好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感知具体知识材料的第一步。英语的预习,主要是指学习对有关英语知识或短文的阅读和思索。要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就要提出明确的预习目标(内容)和采取具体的预习方法。
预习目标(内容)应该包括课堂上老师要讲授的各方面的内容:读课文,记单词,掌握句式,理解内容等。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前提,也是提高听课效率的可靠保证。预习可使学生初步熟悉教材,发现疑点和难点,找出自己的薄弱点,为下一步听讲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并打下一定的基础。预习可分为单元预习和课前预习。新教材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编排,这里主要讲一下,如何进行单元预习:
1.找出该单元的中心话题,即该单元的中心内容,可先看一下待预习的单元的大标题和第二课的内容。如:Junior English Book (A) Unit 9,大标题是Come and meet my family, Lesson33中的 Family Tree也是围绕着“Jim’s family”为内容而展开的,涉及到的人物有Jean Green, Harry Green, Jeff Green, Jim, Kate和Li Lei.故本单元的主要话题就是“确认人物”。
2.明确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如语法项目、句型及词汇等。这点可以参照每单元后面的Checkpoint中的Grammar及Useful and Expressions.
3.找出本单元的疑难点。这可通过浏览每单元第4课书中出现的语言现象,在课后注释中又没有涉及到而自己又没有把握的问题作为疑点、难点;凡是在本单元Checkpoint中出现而自己无法解决的知识点,即:重点,也可以说是难点。
我国古代军事家孙子有一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指对自己和自己的对手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才可能有充分的准备,也才可能克敌制胜。预习就是“知己知彼”的准备工作,就好像赛跑的枪声。虽然赛跑规则中不允许抢跑,但是在学习中却没有这一规定,不但允许抢跑,而且鼓励抢跑。做好预习学习,就是要抢在时间的前面,使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二、学会课堂听讲
要想学好一门功课,听课是关键。一位优秀的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不仅是知识,同时还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正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于渔。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不只是每篇课文所要掌握的单词、文章中出现的新的短语、句式等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引导,学会如何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学习,感悟英语表达的方式、情感,把握英语表达的特点、规律。
课堂上应该认真听讲,努力在课内解决在预习中的问题,并作好课堂笔记,把教师提供例句、材料等备份下来,以便复习时可以查阅。然后要注意一些语言在特定环境中的运用,特别是习惯表达法的运用。在运用中,要主动地用英语回答、讨论和提出问题,并注意角色扮演或做游戏等活动。有一小部分的学生怕害羞、怕出差错,不敢开口讲,尤其是当教师邀请他们在班上用英语进行对话或表演时,他们主动参与更少。俗话说:没有缺点,就不会进步。从缺点中得到知识。所以,学生应该注意模仿并主动与教师配合,做一名好演员。不要怕出错,但忌重错。还有整理错题集,进行一次、二次练习。我认为:今天不会说,明天会说,是进步;今天说得少,明天说得多,进步更大;别人这样表达,你能那样表达,你就有了创新。只有大胆实践、体会,才能得到巩固提高。
三、加强课后复习
复习是预习和上课的继续,它将完成预习和上课所没有完成的任务,这就是在复习过程中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运用的技能技巧,进而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使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并且通过归纳、整理达到系统化,使知识真正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知识链条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复习过程中,既调动了大脑的活动,又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也在理解的基础上得到巩固记忆。孔子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过的东西,如果不及时复习,过上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遗忘。在复习时,要注意知识的重现率,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对比,及时复习巩固,尽量把当天学到的知识当天就予以掌握和巩固。
四、独立完成作业
独立思考、认真作业、理解提高是学生对待作业的正确态度。
首先要做好作业的准备工作,把预习、上课、课后复习衔接起来;其次要审好作业题、善于分析和分解题目;第三要理清解题的思路,准确表达,独立完成作业;第四要学会检查,掌握英语作业的特点,及时进行自我订正。
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思维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无论学哪一门功课,课堂上老师讲的,笔记本上记的,课外阅读的……等等,都是书本上的知识,要把他们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使自己能够自如地运用,就必须通过作业实践来转化。
五、参与课外活动
要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包括打好基础,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搞好课外学习,包括主动进行课外阅读,积极参加社会英语活动,抓住一切机会及时用英语跟别人交流,这些,都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