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范文1
在辞旧迎新的那段日子,首都北京民众生活中出现了一件喜人的大事,那就是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由全国主办的“台湾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展”,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文化享受,而且让大陆民众开始更多地了解和熟悉台湾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了。
根志优就是在这个时候被人们所知晓。知晓的理由是整个展场所有的宣传画上那行赫然大字――艺术总监根志优,自然还有深层次的知晓理由,就是展场的独特、艳丽、青春、舞动的艺术效果。
根志优谈起他的这次展览艺术创意,心底里的喜悦不自然地溢于言表。用他的话讲,这里积攒了他太多的梦想,太多的期待,他多年梦想把台湾少数民族全面系统地推介出去,没想到这次在北京实现了。正因为如此,当全国给他机会,表示相信他、信任他能够做好的时候,他把毕生的智慧全都贡献了出来。
全国对展览展场布置的主题格调要求是突出热情、歌舞、迎客的氛围,体现台湾少数民族同胞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秀品质,使观众通过观看这次展览,切身感受到台湾少数民族部落的远古时代和现实境况。
根据全国的总体设计理念。根志优与全国工作班子进行反复探讨,共同研究,逐步形成了展览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艺术手法表现上,注重软与硬、现实与理想的对撞和咬合:竹屋是很传统古老的东西。却是台湾少数民族同胞赖以生存的住所,将它置于展厅最宽敞的地方,周边再配以竹竿架起的用来风干食物的竹架。一个浓缩的古老的传统的台湾少数民族部落便跃然眼前:而环绕展厅四周墙上的,则是用现代的超视距的大玻璃进行组合,窗窗相连,窗变成了无限长的历史文化长廊。里面盛载着丰富的台湾少数民族知识。这种现代与传统结合上的大写意,无形中为这次展览定格了艺术主题。
在颜色的搭配和运用上,注重冷与暖、冬天与春季的反差和结合:台湾少数民族同胞长年生活在大山丛林中,尽管因多年来的各种因素导致其生活窘迫,但他们所处的自然景象非常地美。为更加准确地表现现实,在展场的主色调上,采用了台湾少数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色调,即蓝天白云、四季如春、花团锦簇的一派春之景。虽然,恰逢北京大雪交加、北风刺骨、寒意袭人。但当你一走进北京民族文化富,你就会被这春意盎然、载歌载舞的现场气氛所融化,仿佛进入了一个美丽的春天。
在视角的考量上。更多地是注重体现原野开阔、山林空旷之感。台湾少数民族同胞由于深居老山丛林,其屋外的视野比起城市来那开阔得多。为尽可能地表现这一特定的居住环境,展场结合民族文化宫的实际,采取了整个展场一体化、三个展厅的层次化、视野上的开阔化的布展模式。一进门,连接三个展厅的是屋檐式的台湾少数民族14个族群的图腾,在厅顶的屋檐皆采用弧形制作,看上去有融入蓝天白云之间的感觉。再抬眼向前,你就能越过竹屋、花柱、竹架,看到最里面的生活馆的大荧屏,一层层、一波波,极目远眺,一览无余。而引导你前行的图腾地贴,则是你第六余光的延伸……
艺术成果背后的故事
显然,“台湾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展”获得了空前成功,来自各方面的赞誉接连不断。特别是来自北京民族文化富那些艺术家们的首肯。让根志优长出了一口连日来久压心中的担忧和顾虑之气。
担忧和顾虑不是没缘由的。
这么多年来,虽说一直在从事台湾少数民族事业,在台湾岛内也大大小小地举办过很多场这样或那样的展览展出,但当全国合联和他商议要办一个系统地全方位地介绍台湾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大型展览时,当全国请他出任这次展览的艺术总监时,根志优除了兴奋之外,那就是担忧和顾虑了:毕竟自己从未举办过这么大的展览,毕竟这次大型的展览是在人才云集的大陆举办,毕竟自己能否胜任这个艺术总监职位自己心里实在没底。
可担忧归担忧,任务一旦接下来,就一定要办好。这是他根志优的品性,更是台湾少数民族同胞身上那种不服输、不肯输的恒心与毅力的具体反映。
为了展场的设计,根志优和全国工作人员前后十几次来到北京民族文化宫,拍照、尺量、度步、测距,他恨不得将展馆搬进自己的心里,好让他随心所欲地用来设计。记者好奇地问他,你是学设计的吗?他诡秘地随之一笑,我聪明呗。就这样,根志优凭着韧性和认真,一笔一画,一张纸一张纸地设计,渐渐地快摞成了半人高。待平面图完功接着开始做3D效果图。
其实,真正困难的还是这次展览的实物搜集。
根志优讲,有时为了弄到一件实物,他和同事不惜驱车12个小时,比如从台北开车出发,先去台东。再到屏东,最后返回台北,一个来回就得十几个小时。现在他已经不知在台湾岛绕行多少圈了。这还不算,最要命的是你看上了这件实物,可人家不一定给你,就算你给他钱、再多的钱,人家都不卖。有一次,他通过朋友寻访到一件非常稀有的实物,说好了时间他朋友与那对拥有实物的头目夫妇等他。可是,在路上由于塞车他晚到了半小时,人家已经向朋友表示出不愿给了,说你朋友不遵守时间、不尊重他们,头目夫妇准备走人了。就在这时他到了,头目夫妇一看是他,马上笑脸迎了上来,还怪他为什么不直接跟他们说实物的事。原来根志优和这对夫妇早在很多年前就认识了,那时,他是到部落来采访来的。像这样的事,根志优说还有许多,不少实物都是在靠以前和部落长辈与兄弟姐妹们的关系,大家帮忙才弄来的。
设计图纸、搜集实物,直至最后进工厂车间制作,根志优都步步紧跟,整整大半年,他都不知道什么叫时间了,台湾一北京。民族文化宫一工厂,就那几条线。整日里就是一个“忙”字。在临展的最后半个月,他与全国工作人员一道,几乎每晚都是工作到深夜二三点钟。有时更晚,而第二天又会早早地有人叫你起来,新的工作又在等待着你,你只得在寒冷的冬天再用凉水往脸上冲一把,以求刺激已经麻木的神经。至于饭菜还是不是香的好吃的,似乎味觉早已失灵。
正是在这种拼命苦干的精神下,此次展览上的上万幅图片、40多部影像、400多件实物才得以展现在世人面前。
大山里锻炼出的勇识
根志优出生在海拔1000多米的台湾苗栗山区,台湾少数民族赛夏族群一个部落长老家庭。那是块土地非常肥沃却很贫困、自然景色非常美丽却很落后的山林之地,根志优打小就在这里生长。他依稀记得,小时上学需要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11岁那年才有了电灯,住的是茅草屋,吃的是粗茶淡饭,他成长的记忆里有的只是贫困和落后。有一次,他指着山下灯火通明的地方问爷爷,为什么他们那里那么亮?爷爷说,那是他们那里有了电灯,我们现在还很贫困,等你长大了,你要到那里去学习,但学成了一定得回来帮助自己的族人。
在根志优的生命里,他永远要感谢和铭记的
一个人就是他的爷爷。他是随爷爷长大的,父亲在城里工作,回家的时间很少,是爷爷教给了他一切。教给了他胆略、知识、智慧,以及赛夏人的文化――赛夏祭祀仪式和祭祀语言(他们没有自己文字记载,只有口授的语言),教会了他如何面对黑暗。如何长大成人。
为锻炼他的胆识,根志优清楚地记得,在他七八岁的时候,爷爷俩兄弟在打猎时常常带着他来到深山里,到了晚上,他们就在一个稍为空旷一点的地方。点上篝火,然后告诉他让他在这里一边烤着火一边等着他们,他们出去打猎一会儿就回。可是,他左等不见他们回来,右等还是不见他们回来,渐渐地他开始害怕起来,四周只剩呼呼吹响的风,风中夹着野兽撕裂的叫声,他害怕地哭了起来……前几次他哭时爷爷就回来,后来再哭也不管用,或者要等好长一段时间爷爷才回来,慢慢地,他就不再哭了,就静静在篝火旁等待。再后来,他的胆子越来越大了。直到他大了的时候,爷爷才告诉他,那是他们在训练他做一名赛夏勇士的胆量,他们始终在他的附近,一直在观察着他,也是在暗中保护着他。
4年前的冬天,根志优继承了部落长老的位子,原因是长年在城镇打工的父亲告老还乡不久。未能享清福就因积劳成疾突然辞世。此事给予根志优以极大的打击和苦痛。他在深深自责未能克尽孝养之时,又惊闻台湾少数民族平均寿命的短暂。遂十分忧虑其悠久的传统文化会因长辈们的渐渐离世而失传。这样一来,他便备感肩上的重担十分沉重,这也无形中使根志优在一贯的急忙脚步声中,徒添了一些深沉而丝丝的忧伤。
长辈们交代给的使命
根志优一路走来。始终没忘爷爷的祖训,即使大学毕业后,即使山下、城里、外面有太多的诱惑,根志优的工作重点都离不开为少数民族乡亲尽点心、出点力。
那是20年前的事情了。刚刚毕业踏入社会不久的根志优,没有像父亲一样选择在条件优越的城里上班,而是依照爷爷的谆谆教诲,选择一条扎扎实实帮助族人的道路。从此,根志优在这条路上。为抢救台湾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优秀瑰宝、为推介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帮助族人尽快脱贫致富,艰苦工作,无悔无怨。
20年来,根志优餐风宿露、跋山涉水,走遍了台湾岛上所有的少数民族村寨,深入到少数民族竹屋、茅草棚、田边和丛林中,与各族群老人同吃同住,聆听请教各族群的历史、习俗、传统、语言、祭祀、歌舞活动等,拍摄、了解并记录了大量的原始素材,积累了数以万计的影、像、声和图文资料。而每一次采访或每一次与长老头目交谈,他们谈论最多叮嘱最多希望最多的就是,无论如何要他将自己民族的这些语言、这些文化传承下去。
在日积月累的采访、调研、搜集过程中。根志优渐渐地对这个大部分仍居住在深山丛林中的民族越发熟悉了,他根据经验和老人们的教诲,把少数民族14个族群按人居情况划分为部落,并给部落定义:有3户人家以上(含3户)住在一起。其耕田、日常生活都不离左右的,均称其为部落。这样,台湾少数民族共被划分为828个部落。如今。不仅他的这个认定得到了族人和社会的认可,而且828个部落的长辈们、长老和头目。根志优都跟他们接触过、深谈过,他们之间已经有了非常深厚的感情。
有一对老夫妇,儿女们都外出打工,老两口子就靠扎扫帚条卖钱糊口。当根志优把他俩的情况介绍出去以后,他俩为了感谢根志优对他们的宣传,硬要把根志优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扎的扫帚送给他作为纪念。现今,两位老人早已故去,但那条扫帚却依旧静静地矗在根志优的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根志优每每看到扫帚,总会想起两位老人慈祥的面容。
1998年,根志优将自己所拍摄的少数民族资料经过整理加工,制作成《台湾部落寻奇》系列片,并在台湾东森电视台播出。一时间,热情、善良、智慧、勇敢、淳朴的台湾少数民族新形象。在台湾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些过去对这个部落民族持有偏见的人开始有了新的认识。而根志优这个原本普通的名字,亦随之响亮开来。
血管里流淌着的责任
在与族人的长辈们长期接触中,根志优深深地感到,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相当厚重,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也正在逐渐消失,必须尽早尽快地给予挽救。
他是这么想的也努力这么去做。几年前,根志优从拍片推介开始转向全方位地宣传,做节目、去演讲、办展览,这次与全国合作,首次全方位系统地向大陆介绍台湾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更是给了他一次机会和尝试,尽管这种尝试在台湾至今还没有过。
与此同时,根志优还意识到,仅做些挽救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更要实实在在地投入到帮助族人的行动中来。他的这个意识来自于一个偶然。那是在他的节目正红火的当口,他再次来到一个部落遇到了曾协助他拍片的一个哥们,俩人就聊了起来。这位哥们告诉他,他走后的七八年,部落没有任何改变,部落的族人收入也没有增加。听到这里,他心有点儿疼。自此,根志优开始不再拍片了,而是在整理资料的同时,写书、办活动,努力为族人办些谋福祉的事。于是,他成立了“台湾少数民族生态农业协会”、 “台湾少数民族物产有限公司”。
随着两岸关系越来越好,民间的交往越来越多,特别是大陆游客台湾游呈上升趋势,根志优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走到哪里宣传到哪里,宣传台湾少数民族居住的优美的自然风景,宣传少数民族地区盛产的土特产和农产品,他认为,大陆游客台湾游应当增加台湾少数民族居住地深度游这一项,这样不仅可以更多更好地宣传台湾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通过旅游过程中的购买力会给台湾少数民族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进而改善和提升他们的生活。
在根志优的计划里,还有两个亟待实现。
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范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赶秋节;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
中图分类号:TP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5-0210-04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some advanced digital technologies as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has adapted i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project.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digital technology protection methods and the advantages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ethnic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taking Catch the autumn festival in Xiangxi Autonomous Prefecture for example to recommend feasible and digital solutions by the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Key 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Catch the autumn festival;digital technology;virtual reality
1 引言
早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就开始有了利用数字技术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意识,并在90年代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1世纪以来,各国对“非遗”的重视度越来越高,纷纷采用法律、政策、教育、技术等形式来保护和传承“非遗”,但由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受到其依存条件和当代人民对其的保护意识程度的限制,这些传统的保护方式显得差强人意,若要长久的保护和传承“非遗”,充分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显得十分迫切。数字技术(Digital Technology),是一项与电子计算机相伴相生的科学技术,它是指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各种信息,包括:图、文、声、像等,转化为电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数字“0”和“1”后进行运算、加工、存储、传送、传播、还原的技术,数字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民用安防及电子数字计算机、数控技术、通讯设备、数字仪表、电子产品、军队装备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数字技术不仅能很好地将传统方式保存的“非遗”数据记录下来,还能利用它所包含的虚拟现实技术还原与拯救许多濒危的“非遗”,同时还能使“非遗”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百花齐放的中国文化。
2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文化大国,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遗”中占着很重要的部分,它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传承下来的具有本民族特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明和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止,我国列入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38个,位居第一,其中属于少数民族的“非遗”有三分之一左右,包括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新疆《玛纳斯》、朝鲜族"农乐舞"、蒙古族呼麦、蒙古族长调、贵州侗族大歌等。
虽然国家对“非遗”保护工作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是随着人们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变化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的民俗民风已经渐渐被人们所遗弃,人们的保护意识也逐渐淡薄,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1]。我们时常可以从网络、各类媒体上了解到各种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正在面临诸多问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延续的决定性因素――传承人,正在不断锐减,很多掌握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年事已高,年轻人又因经济效益低下又不愿继承,因此面临着传承断代、后继乏人的问题;“非遗”政策走样的问题也时有发生,随着国家对“非遗”的重视程度提高,地方政府却借着“非遗”的评审,拼业绩,导致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申遗”成功后,利用“非遗”的补助政策等优势条件来快速发展当地的经济,却忽略了对“非遗”必须依存的环境和物质条件的保护,导致非遗的根基被侵蚀、破坏;管理“非遗”保护的专业人员匮乏,队伍不够稳定,素质有待提高[2],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这个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因为从事语言文字翻译的人才非常匮乏,就直接给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带来了影响和制约,比如2010年中国台湾最后一个会说巴则海语的人――97岁的原住民潘金玉去世,这一语言就随之消亡了。因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等数字化技术来解决“非遗”保护和传承中遇到的问题显得十分迫切。
3 非遗的数字化保护
3.1 非遗的现有保护方法及不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根本的特性在于遗产的“无形化”和“活态化”[3]。所有遗产均通过口、手、肢体、行为和技能来表达,因此不具备实物特性;由于它的完成过程和传承系统完全依赖于人,这就决定它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活态”化性质。目前而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通过以下方法:第一,保护非遗传承人,如:家传式,师徒式。第二,旅游与开发的方式,如:建立民俗村。第三,学校教育方式[5],如:通过将非遗融入到课堂教学与实践中。第四,博物馆、图书馆保存方式,如:各地的民族文化博物馆都存有大量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
虽然这些方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仍存在些不足。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通过口耳相传来表达,保护非遗传承人的方式也会因为人类生老病死和偶然的事故使得非遗极有可能在瞬间消亡;旅游与开发的方式可以为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非遗在这种环境中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从而失去了其原真性;学校教育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非遗的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有时学校的环境和师资力量有限,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博物馆、图书馆保存的方式通常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对“非遗”进行保存、整理、分类与记录,但这种方式主要以书籍、音频等形式保存,容易出现老化、失真的现象,且安全性低。
3.2 非遗的数字化保护技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历史遗存,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是研究人类文明发展的珍贵材料。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数字化的保护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被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目前主流的非遗数字化保护技术如下:
3.2.1 非遗的数字化保存技术
非遗的数字化保存与存档技术其本质就是数字保护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与储存。以前,虽然有利用传统的摄影录像等技术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这些方式保存的资料已出现了失真情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精度图形图像设备相继产生,更精确真实的数字化保存与存档技术也随之诞生。其主要的数据保存技术如:三维扫描技术、数码摄影技术、利用录音笔录音技术等,通过这些数字化的保存技术所形成的数字档案精度高,且易保存、复制,可以节省大量的存储空间。
3.2.2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通过多种数字化技术的融合,模拟、仿真、复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法。人们在虚拟现实的“非遗”环境中,犹如身临其境,可以全方位的感受非遗的方方面面,此外,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交互性,用户可以通过做一些简单的操作,便可以从虚拟现实环境中获得相应的反馈。这种方式充分展示出了虚拟现实技术在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大优势。
3.3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优势
虚拟现实是指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它利用3D的动态效果模拟现实生活某部分场景使用户身临其境,用户能通过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力觉、运动等感知周围环境及其变化,就像身处现实环境一样,同时可以自主做出不同的动作,而且能够得到实时响应,感受“非遗”的魅力。其特点是:人戴上设备之后就能处在 “非遗”环境中,能感受其中所有的事物,并能够与其进行互动,体验其带来的美妙,与现实生活难辨真假。
虚拟现实技术保护“非遗”具有原真性,它能够在虚拟现实中环境中添加许多因自然灾害和社会变迁而消失的“非遗”赖以生存的环境因素,记录和还原出“非遗”的原真面貌,使依赖原生态的“非遗”得以重现,让大众可以切身体会“非遗”的魅力,对非遗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虚拟现实技术保护非遗的可传播性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非遗数字化,可以高速、便捷的在网络上传播,也可以方便、迅速地进行检索、调用,这种方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用户只需穿戴基本的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在数字博物馆中搜索想要了解的知识,就可以进行体验,并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实现共享。
虚拟现实技术保护非遗的成本低,虽然这种方式在前期开发、收集资料与建模投入的成本较高,但其后期的维护成本较低,与传统的保护方式相比,其总成本要远低于传统方式[5]]。
4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苗族赶秋节系统的实现
4.1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目标:创建一个现实世界(赶秋节)向计算机空间投影的虚拟世界(数字赶秋节),并模拟真实世界人在该场景的活动,以及实现实时赶秋节资料交互查询。
设计思路:搭建赶秋节虚拟世界,然后将虚拟世界移植入虚拟交互平台软件中对场景进行驱动,并设置交互。
4.2 系统组成
赶秋节做交互系统一方面要表现赶秋节场景及活动的可视化信息,另一方面要满足实时交互的需求,因此从系统的组成上主要有两部分,即计算机空间世界中的虚拟赶秋节场景和该虚拟空间的驱动控制平台。系统组成如图所示。
4.3 系统实施流程
赶秋节虚拟现实系统的搭建主要有两部分工作,即视景生成和场景驱动。
4.3.1 视景生成
赶秋节数据库的搭建
考虑到赶秋节承载环境的复杂性及高度还原的困难性,必须先深入湘西地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当地居民口述,查找当地资料、县志,亲身体会现有的赶秋节习俗等,取得各项原始数字资源,它包括拷贝记录和模拟创造两种,主要是文字、图像、音视频、三维对象。然后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合分类,并进行数字化,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其一,把赶秋节的文献、图片、影像等实物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数字化转化、存储。其二,把赶秋节实践的场所、道具等,进行数字化文字、图像、音像记录,进行分类整理和存储。其三,用数字化技术将赶秋节活动的动态过程,进行动态、立体、高清晰地记录,分类整理和数字化存储。
最后利用分类存储的数字化后的数字资源搭建赶秋节非遗数据库。
虚拟环境建模
赶秋节的元素很多,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场景活动是建模的重点。为了在虚拟场景中展示逼真的赶秋节,利用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图形绘制技术、立体声合成和立体显示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建模,实时生成三维图像,构建虚拟环境。
4.3.2 漫游交互平台实现
赶秋节虚拟交互平台与虚拟场景的交互“实时”的。通过对虚拟场景中的虚拟角色的控制,可以对场景进行自由的漫游,还可以通过鼠标点击场景中的场景、活动、人物的点击来实时查看赶秋节的信息。漫游系统的交互设置按功能来划分主要有以下几个模块:
①界面交互。包括漫游系统启动画面选项卡设计,浏览地图功能,漫游路径选择,功能切换等与交互界面相关功能。
②角色运动。包括人物运动动画在场景中的驱动,对象运动在场景中的驱动,对象动作的键盘、鼠标等的控制。
③信息查询。基于鼠标位置在虚拟场景中获取有关赶秋节的各类信息。
4.3.3 虚拟交互系统的
利用互联网技术,基于网页的浏览器。该系统拥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它很好地展现了赶秋节,突破了传统展示、宣传的单向性。在此系统中用户可以全面了解到赶秋节的各种信息,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共享,不仅有声有色,网站还能实现和用户的交互,戴上设备,用户就可以亲身体验赶秋节。其次,该系统突破了传统赶秋节现场活动展示、展览的时空、物质条件的限制,为赶秋节的跨时空、跨族群的宣传、传播创造了条件。最后,它可以很好地满足各类需求,如赶秋节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因此它提供了灵活的视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极大的方便在线虚拟旅游事业的发展。此外,由于网络的便捷性和广泛传播性,赶秋节系统使得赶秋节信息不只是典藏和研究,更具展示功能和有教育意义。
5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5.1 保护对象的选取
在我国在法律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进行规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能区别其文化的利益性、具备人权因素、具备其非物质性。利益性是指从我国历史、文化、艺术等多角度深层次的进行观察,能够发现其具有的独特的文化价值标准,并能够在这一独特文化标准的基础下产生一定的利益,其表现形式可以是经济发展价值,也可以是民族精神文化的传承;人权因素是指符合对于当代人权的保护要求和有效的促进民族或者社会团体乃至于个人之间的相互尊重要求;非物质性是指以非物质形态存在。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是符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特色文化。
5.2 关键技术的使用
虚拟现实技术是多种技术的综合,目前已经在医疗、游戏等多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要想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非遗”的原生态环境和物质载体,展现其原生态特点,仍然离不开虚拟现实的主流技术的支持。
(1)动态环境建模技术
虚拟环境的建立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内容,这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动态环境建模技术,其主要就是通过获取所处实际环境的三维数据,利用三维数字设备和软件,建立“非遗”的虚拟环境模型。目前该技术在矿业与铁道行业中都有应用,通过模拟的方式简化了一些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
(2)实时三维成像技术
实时三维成像技术就是在建立了精准的模型后,在足够的时间下生出不同光照情况下的各个物体的精准图像,并且由于是“实时”,因此图像的更新需要达到一定的频率才可以满足“实时”这个要求。在这种技术的支持下,“非遗”环境的动态变化就可以清晰展现出来。
(3)广角立体显示技术
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双目的立体视觉起了很大作用,人看周围的事物时,由于两只眼睛的位置不同,得到的图像略有不同,这些图像在脑子里融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关于周围事物的整体景象,用户的两只眼睛看到的不同图像是分别产生的,显示在不同显示器上。在虚拟现实的“非遗”环境中,用户要想体会到环境的立体感,这一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4)传感技术
虚拟现实中需要使用各种传感设备,并且虚拟现实对传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传感技术是虚拟现实中的一项关键内容。虚拟现实中的传感设备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用于人机交互而穿戴于操作者身上的立体头盔显示器、数据手套、数据衣等传感设备;另一是用于正确感知而设置在虚拟现实环境中的各种视觉、听觉、触觉、力觉等传感装置。借助传感设备,用户不仅可以从视觉上感受“非遗”,还可以从听觉、嗅觉等多方面可体会“非遗”带来的民族魅力。
(5)人机交互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其最大的特性就是交互性,这一点需要依靠人机交互技术来实现。该技术主要通过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以有效地方式实现人与计算机的对话。在虚拟现实的“非遗”环境中,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实现用户与虚拟环境的互动。
5.3经费投入与经费保障
经费保障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分析:国家政策支持、时代需求、自身所带来经济效应。
国家政策支持层面:每年国家都会下拨巨款用于“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比如根据网易财经报道:为了抢救、保护昆曲,从2005年开始,国家每年投入专项保护经费1000万元,截至2009年,已实际投入5000万元。自2006年起到2014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35.14亿元用于非遗保护,其中30.4亿元对地方开展137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986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保护工作予以支持。
时代需求层面:虚拟现实技术现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众多行业都已开始纷纷试水虚拟现实技术,2016年Oculus Rift、 HTC Vive以及PlayStation VR等三款主要的虚拟现实设备都将上市,日本一大学打算利用这些虚拟现实设备模拟海啸发生场景以帮助民众更好的应对海啸。娱乐电商行业也开始尝试,如:娱乐影视公司IMAX计划设立第一批提供虚拟现实(VR)内容的实体场地,阿里巴巴启动Buy+计划将建立VR购物商城,eBay与零售商Myer合作推出了首家虚拟现实购物应用等。虚拟现实技术逐渐的大众化,其成本也会随着其应用范围扩大而相对的逐渐缩小。
“非遗”自身层面:虽然赶秋节数据库的搭建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以虚拟现实技术来保护民俗文化无疑可以成为一个新的旅游点,可以结合网络和虚拟技术推出网上赶秋节体验游,这可以给网站带来更多流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甚至可能带动当地的旅游发展,从而形成赶秋节网站的良性经济发展。同时,赶秋节利用虚拟技术的实现,为更多的“非遗”提供了技术模板,相应的也节省了大量的财力。
6 结束语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其在“非遗”保护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都在积极探索利用其进行“非遗”的保护,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非遗”数据库建设的统一标准还待规范、“非遗”数字化开展工程量巨大、真正意义上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来保护“非遗”还只停留在理论方面等。针对上述问题,应从技术、人才培养、研究思路等多方面、多层次对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非遗”进行保护策略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魏玉江.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金田, 2014(10).
[2] 覃志鹏. 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11):53-56
[3] 高力群, 杨波. 虚拟现实技术在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 大舞台, 2015(3).
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范文3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跨文化 少数民族 程设置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跨民族文化交流日益广泛,培养跨文化少数民族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必然。为培养适应整体少数民族人才模式的跨文化高素质人才,高校少数民族教育者首先应树立跨文化教学理念,设计和制定出适合我国文化和国情的培养方案,在培养少数民族创新型人才教育过程中加强少数民族学生跨文化理念与实践能力培养。跨文化教育应有显著的时代性和相当程度的普及性,强调互动性,主张多语性。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各民族之间文明不断融合、碰撞,虽然民族间差距已经缩短,但文化差异依然存在,跨文化交流随时会出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在文化的多元发展趋势下,处理好跨文化交流中的普遍价值追求与民族个性独立的关系,即如何既要坚持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又要避免破坏本民族文化传统,是当前培养少数民族创新型人才的首要问题。
我国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汉语是各民族的族际共同语,不管是“民考汉”学生还是“民考民”学生在学习中都会遇到语言问题。这一问题影响少数民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还会给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带来不便。例如,“民考民”少数民族学生因缺少汉文化知识,考研、考博领域就会相对窄;就业不仅面临语言障碍问题,而且还要解决文化冲突。下面就由两类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即“民考汉”和“民考民”少数民族学生来探讨培养少数民族创新型人才的问题。
尽管“民考汉”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方面比“民考民”少数民族学生占优势,但母语文化知识的缺失影响他们在各行各业发挥作用,也使他们在本民族交际中产生困惑。希日娜依女士指出:“大多数‘民考汉’少数民族学生的朋友当中,汉族最多,与汉族在一起感觉很自在,很轻松,但与本民族成员的交往有些紧张,跟‘民考民’没有共同语言。他们想跟本民族的人交往,但因母语能力和文化上的差异而不敢,在与本民族交往中一直有恐惧心理。从择偶心理看,‘民考汉’与‘民考民’有一定的差别。”①
因此,要想使少数民族学生成为具有双语双文化的创新型人才,离不开对教学课程与实践的改革。在高校少数民族教学中开设民汉跨文化课程与社会实践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少数民族学生的跨文化知识和对比能力欠缺
目前,少数民族学生的跨文化知识到毕业时仍处在单语单文化水平上。
少数民族学生能否掌握扎实的跨文化知识及对比、分析能力直接影响他们以后的学习与工作。跨文化教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各文化素质涉及以语言文字为工具的两种认知、情感、操作等诸多因素,跨文化知识的提高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思维能力有直接关系,跨文化教学在培养少数民族学生高层次文化认同及文化交流的同时,还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力和综合力,进行全面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精一兼数、由多边而突出一面、开拓一面的能力。
从目前我国培养少数民族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双重性和文化双重性性质来看,跨文化教育任重道远。我们必须认识到,跨文化知识或跨文化对比不仅是两种文化的鉴赏力,更大程度上是人际关系能力、生存能力。鉴赏力是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源泉,也是达到和谐共处的主要途径之一。如果说提高少数民族创新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是我们的教育目标,那么加强跨文化教育则是必由之路。
跨文化教学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可能性
第一,开设跨文化课程是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近几年,为适应社会对实用人才的需求,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探索,尤其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各民族语言与文化的频繁交流和本科教育观念的转变,给当前少数民族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其中,语言文化问题是少数民族学生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
加强跨文化课程教学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培养少数民族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跨文化课程是文化的艺术对比,学习跨文化课程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创造水平的最佳途径。文化是人生体验的民族精神表征,隐含着对生活的思考、价值取向和特定的意识形态。民族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精髓。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艺术,包含着人们的爱憎情感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学习跨文化课程是了解人与社会关系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接触到支撑表层现象的深层精神,即文化中根本性的思想观点、价值评判,如不同民族文化采取的不同视角及其体现的不同景象、对这些视角和景象的思考等。只有通过跨文化课程获得对其他民族的深层次了解,少数民族创新型人才方能在民族合作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人文社科的一个重要分叉,跨文化课程教学在少数民族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现实状况却不太乐观,尤其是少数民族跨文化课程在专业方面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现行少数民族教育,过于专注基本技能训练,民汉跨文化课程教学理应纳入少数民族教学体系中。
要使少数民族学生更好适应不同文化群体,合理解决学习、就业、生活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就应该在学习母语文化的同时应了解和熟悉汉文化,学习汉文化的同时也不缺失母语文化。开设民汉双跨文化课程,能让少数民族学生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第二,开设跨文化课程,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扩大少数民族学生的受益面。面向全校少数民族学生开设民汉跨文化课程选修课,让少数民族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和汉民族文化的异同,防止出现只知道汉文化而缺失本民族文化的尴尬局面。改革传统的大学文化课教学模式,增加文化课程的内容和次数,已成为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化课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议题。
开设民汉跨文化课程,一是为高校少数民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提供必要条件;二是为高校培养少数民族创新型人才改革试点提供训练基地。
随着交际的多样性和复杂化,少数民族学生更加重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我国少数民族学生跨文化知识水平逐年提高。未来少数民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自然也要做出相应调整。交际的多元性、民族性、文化性和交际需求的提高,要求将培养少数民族创新型人才的教学重点转向加强跨文化课教学和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上来,开设跨文化选修课甚至必修课的条件日益成熟。
开设民汉跨文化课程的具体过程
第一,民汉跨文化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民考汉”学生的文化课程仅限于汉文化课,对母语文化了解甚少;而“民考民”学生的文化课程尽管有少许的汉文化课程,但远不能与汉民族学生,甚至“民考汉”学生的汉文化程度相提并论。因此要从“民考汉”,“民考民”学生各自的特点出发,设置跨文化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民考汉”学生跨文化课程培养目标应倾向于母语文化知识的加强;“民考民”学生跨文化课程培养目标应倾向于汉文化知识的加强。
组织优秀学生参加民汉跨文化课程培训。活动主要在高年级学生中进行,也可以让大一有兴趣的较优秀的同学参与。面向全校开设民汉跨文化选修课,让学生了解民汉跨文化知识;举行文化课竞赛;结合平时选修课堂上的表现和竞赛成绩选拔基础扎实、对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作为第一阶段的培训人选。培训活动主要在周末和假期进行,通过讲解优秀的文化异同案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意识,为将来从事科研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民汉跨文化课程的开设及以后能否长期顺利开展,除了自身有效的组织管理外,还必须有学校相应的配套政策支持。其一,对参与学校每年举行的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课竞赛的学生,可根据其参加课外科技研究工作的情况及获奖等级,给予创新学分。其二,民族学院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每年的全国大学生民汉跨文化课竞赛及院内的文化课竞赛。其三,学校承认参加指导学生课外科技研究工作教师的工作量,并对指导工作成效显著的教师给予相应奖励。
总之,高校教育体系应调动一切可用的资源,设置跨文化课程,为少数民族学生个性发展及培养其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最大发展空间,这是深化大学少数民族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大学少数民族教学质量、培养 21世纪创新型高素质少数民族人才的新途径。
(作者为西北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
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范文4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方式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对文化进行传承,而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场所是学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方式可以有哪些?我们该如何评价?是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本文试以凯里学院开展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解答。
一、加强科研投入,切实保护传承基础
通过对某一事物进行科学研究,可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内在属性和发展规律。高校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活动的投入主要有这几方面作用:通过科研活动可对少数民族语言、风俗、艺术表现、建筑等进行深入的研究,挖掘出该民族的的历史、文化等特征,通过深入分析研究,了解该民族的精神内核。这样,一方面可最大限度的通过相关民族研究活动的结果,留存其民族原生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将对少数民族的研究结果与主流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后,我们可寻找双方不同的特点,从大的研究层面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而加强科研投入,可利用经济力量的导向作用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通过学校的科研支持,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更为侧重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上去。而这些课题都是研究人员考虑到学校自身的特点,再结合地区民族文化而提出的,是有针对性、有目标的科研任务,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播、保护、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一个有效的系统的组织机构可为事物发展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支持。而建立相关研究部门或基地,一方面可保证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课题能够进行下去;另一方面能将科研人员进行有效地组织,避免了资源和时间的浪费,以争取在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中取得更大的进步与更多的成果。争取建立起完善的科研体制,从而有效率地进行同时同步的传承工作和教学活动。凯里学院正是看到了一个好的组织机构对科学研究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研究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加强了原生态民族文化科研平台建设。该校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申报并获准成立了省级人文社科基地“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吸引了一大批校内外科研人员,有效地推动了基地建设和原生态民族文化理论研究;二是设立民族教育研究中心和原生态民族歌舞中心管理机构,使得该校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体系趋于多样和完整[2]。仅在2011年度,这两个中心的专职及兼职研究员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少数民族文化科研成果就有100余篇[3]。总之,通过建立相关研究机构可为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提供力量保证。而从研究的角度出发,对少数民族实物进行留存可为日渐消失的文化提供实物依据,宣传展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唤起广大民众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和传承有重要作用。首先,它有助于人们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文化内涵和精髓。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在传承和发展当地民族文化上具有低层次性和迫切性,宣传展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能促进民族文化在民众生活中的应用,可以注重对乡风民俗的培养,让民众在生活中产生运用本民族优良文化的习惯。其次,宣传展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并能够促进本民族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007年,凯里学院在原来“苗侗文艺馆”的基础上完成扩建“苗族侗族文化博物馆”,其目的是把该校多年来收集整理的民族民间文化加以保护、研究,使之成为有别于其他同级院校的一张精美的名片和对外宣传的舞台。在这一基础上,校方多次划拨专项资金供博物馆去民间收集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实物展品,包括清水江文书及其他苗侗生产生活实物。建立“博物馆”是较好的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活态保护的方式,因为最能继承保护文化原有价值的大多是最传统的传播方式,随着“博物馆”的建立,能让“人际传播”这种最接近其原始状态的继承保护方式,通过“苗族侗族文化博物馆”得以实现。博物馆能使用多样的方式方法保存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民俗状态等,这不仅对其保存有相当重要的价值,而且也可以满足科研者们的需要[4]。该校的这一举措,一方面使得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通过参观等方式丰富自己的民族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还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保护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实物,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更多可供查看的物质实物。
二、合理设置课程,转变学习模式
“课程”与“文化”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课程是文化的精华表现,是文化传承的必要手段,文化是课程的重要载体,是理解和认识的总结。一方面没有“文化”就不可能产生“课程”;另一方面,如果缺少“课程”作为手段,那么“文化”传承在学校教育中就无从体现。而课程的设置方式可影响教育接受体———学生的感受和后续学习效果。在民族地区高校设置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体系时的思考方向是要让民族文化知识进入课堂,在各学科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知识[5];要从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出发;要从如何让外民族的学生对所学习的少数民族文化由没兴趣向好奇、由好奇向最后认同这个民族的角度出发;最重要的是课程设置要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正是从这点出发,凯里学院从2004年9月起就启动实施了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体系建设。近几年来,特别是升格为本科院校以后,该校进一步明确了“办特色之校、育特质之才”的办学思路,着力打造以原生态民族文化教学科研体系为核心的办学特色,有效地推动了“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目前该校的民族文化教学课程体系设置形式如下图:图1凯里学院民族文化教学课程设置形式图同时在教学课程改革方面,近年来,在教育部的号召下,凯里学院民族文化教学课程开始尝试进行改革,不但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而且采用互动交流教学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初步的成绩。同时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教学研究也正在开展,凯里学院曾多次组织教师召开民族文化教学课程教学研讨会,并积极听取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课程建设的意见。通过构建“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特色课程体系”,该校的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在课程中引进少数民族文化,可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从而主动接受少数民族文化,进而达到了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承的目的。
三、通过校园活动调动学习兴趣
与相对单调的课堂学习相比,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而校园活动可采用的多种手段,也可以对少数民族的多种文化形式进行多方位的展现。这样一些直观的展现形式能够使得学生主动投入少数民族文化活动中,进而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承[6]。在凯里学院,标志性的几项少数民族校园活动分别为:每年一度开展的以苗族反排木鼓舞文化为元素、与现代健美操动作相结合改编成的反排木鼓健身操比赛,已经举办到多届的凯里学院少数民族原创歌曲大赛,少数民族知识竞赛,苗侗风情艺术作品展等。这些着眼点不同、展现形式不同的校园活动,积极鼓励并倡导学生参加。而具有民族特色的表演、活动,则使学生在参加活动或者是观看活动的过程中对地区的民族文化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从而不自觉地了解和传承了少数民族文化。当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校园人文环境和学生生活时,本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将与其他地区的民族文化产生文化的碰撞交流,并不断地在交流互动中进行开拓与创新,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得到发扬光大的同时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少数民族文化在继承中得到发展和进步。
四、“引进来,走出去”,构筑传承网络
文化的传承并不只体现在学校教育中,在高校进行文化传承教育时,如何充分利用外界资源,同时对社会进行反馈,也是高校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需要关注的问题。除了与政府社会进行合作,获取政策及经济方面的支持外,凯里学院还聘用当地一些土生土长的民间歌师、绣娘、手工艺人等作为兼职教师,通过开设培训班、开展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等方式,将地区的民族文化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另一方面除了“引进来”,还需“走出去”。学校的文化传承教育不应局限于在校学生,我们应该看到学校之外还有很多教育接受者,只有将社会文化传承的范围扩大到学校以外,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本质意义。凯里学院从“服务地方”的立足点出发,每个学期都会与当地教育局合作开办针对乡镇一级中小学校长的管理培训班。这个“校长班”所设置的培训课程中就包含有关于州情、当地民族文化的内容。通过对乡镇中小学管理者进行民族文化培训,可以让这些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管理者明白当今社会并不是主流文化才是“唯一”的文化。引导他们认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进而在日后的教育教学管理中积极主动地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如在课程设置中,结合当地情况适当开设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艺术、少数民族体育等课程[7]。通过以上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可以通过由外在到内核、由基础到提高、由形式到精神的传承教育形式所构建的全方位的传承教育网络,使少数民族文化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实现传播和传承,真正实现多元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多元文化共存、共生的理念。
参考文献:
[1].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2]扶蓉.湖南少数民族民俗旅游深度开发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
[3]凯里学院.2011年科研成果汇编(内部资料)[G].凯里:凯里学院,2012.
[4]谢琛.贵州侗族大歌的当代传播方式研究[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2007.
[5]黄家锦.学校教育视野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8.
[6]张雪梅.民族地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与实践———以凯里学院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9).
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范文5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资源;开发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社科研究规划项目。
项目名称: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研究,项目编号:13E048
1.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存在的方式
如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存在的方式为族群式的传递、集会式的表现、零星的开发和钟摆式的发展。族群式的传承已经成为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一个主要的传递方式,正是因为这种传承方式决定了其集会式的表现形式,在传统节日中,会以表演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我国的地域辽阔,文化资源丰富多样,由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体育文化拥有明显的差异。我国拥有56个民族,历史上这些民族都传承着很多不一样的民族体育活动,但是这些多样的传统民族文化发展较为缓慢,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大多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竞技性比较薄弱,加上没有专业的指导方案与技巧,使得民族体育文化一直停留在原来的样子,没有得到提高和发展,从而使得民族体育项目中其它重要的特点没有显现出来。
2.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2.1教育体制比较落后
相关部门对民族体育文化的教育不够重视,有些教师在体育教学方面也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上课制度也不能够积极的改善,使得学校的教育体系不能够发挥积极作用。除了学校之外,也没有专业的培训机构提供少数名族传统体育学习的平台,现存的培训机构制度也不完善,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管理制度也有待改善,这样导致了对民族文化感兴趣的人也不能够找到合适的学习平台。很不利于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阻碍了民族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2.2对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不够
目前,我国在少数民族体育资源的开发上没有投入人力和物力进行探究,归根结底是对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不够,对民族体育资源的研究力度不够使得相应的理论知识比较薄弱,理论体系的不完善对人们学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产生了阻碍,进而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播方面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样很不利于体育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发展。
3.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3.1转变学校体育教育制度
有关政府部门应该对教育制度进行完善,应该高度重视师资力量的建设,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有严格的要求,注重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课程的探究,寻找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学内容上也应该提升层次,有关的教育机构要实施有效的监督。在进行学校教育的同时也要提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培训机构的专业水准,使得更多对传统体育文化感兴趣的人也能够参与到体育文化知识的学习中。在有关部门的监督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下,通过学校和相关培训机构的配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会有新的进展。
3.2更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素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一个冷门,很多学院里面都没有直接开设这个课程,爱好者都只能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学习,但是为了更好的传承与发扬传统体育文化,多数学院也开始陆续建立起专业课程,这就要求有更加专业的体育教师进行教学,必须革新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注入新鲜血液,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与开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吸收,学习进而继承和发扬。
此外,体育教师也应该多渠道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勇于探索创新,为祖国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3.3加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宣传力度
现如今,人们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还比较浅薄,而能够有效传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途径比较少,所以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进行宣传,通过学生社团、广播等方式宣传体育相关的知识,让学生们能够对民族体育文化加深了解,提高对体育文化知识学习的兴趣,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学习体育文化知识,保证民族体育文化知识能够得到有效的传播,另一方面,相关的培训机构也要顺势而发,加大招生力度,以传承为先,加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有一个了解和学习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利用。
4.结语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已经逐渐被人们了解,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陶冶情操,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提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只有加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宣传力度,改善学校体育教学制度和增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才能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更大的效益,才能使得我国的优良体育文化传统得到更好的发扬与继承。
参考文献:
[1] 田祖国,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
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范文6
关键词:壮汉双语教育 质量提升 壮民族文化 丰富发展
壮汉双语教育在新时期面临自身生长与多元文化共生与互补的问题。学校教育须在此基础上合理设计教育教学,实施民族变迁教育,引导少数民族文化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一、壮汉双语教育质量与壮民族文化发展的关系
壮汉双语教育与壮民族文化具有多层关系,第一层是包容关系,其次是交叉关系,最后是并列关系。
1.壮汉双语教育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普及民族文化知识。文化是教育的内容,通过教育,可以传承和发展文化。壮汉双语教育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普及民族文化知识:一是壮汉双语教育可以通过学校等多种途径和方式,组织学生和群众学习民族文化知识,普及民族文化知识,使接受教育的人懂得传承壮民族文化的必要与紧迫性。通过壮汉双语教育活动,可以普及壮民族风俗习惯,培养对壮民族文化的认同与感情。二是高质量的壮汉双语教育是与本土文化融合为一体的。壮民族文化通常具有本土特点,高质量的壮汉双语教育与当地社会需求相一致,符合当地社会的教育发展现实,使学生容易掌握本民族文化知识,也容易获得群众的接受和理解。[1]
2.壮民族文化的发展对壮汉双语教育质量的促进。壮民族文化的发展反过来对壮汉双语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推动作用。壮民族文化是壮族学校的环境氛围和办学风格的集中反映,它不仅可以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还可以影响人的思想、态度观念等。积极、健康、向上和丰富的壮民族文化,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它能有力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人格品性;优质的壮汉双语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积极性,促进人们对壮汉双语教育的了解、理解和认同。
3.壮汉双语教育质量发展与壮民族文化发展具有同一性。壮汉双语教育质量发展与壮民族文化发展具有同一性。这可归结为两层意思:一是壮汉双语教育质量发展是以壮民族文化的发展为基础的。壮民族文化越发达,发展得越好,越可能为壮汉双语教育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创造更和谐的社会氛围,从而使壮汉双语教育获得更多社会关注和认同;二是指两者的发展以彼此为前提。壮汉双语教育质量的发展要以壮族文化的发展为前提,壮族文化的发展也要以壮汉双语教育质量的发展为前提。彼此是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提升壮汉双语教育质量促进壮民族文化发展的途径
1.明确壮汉双语教育目标,提升壮民族文化发展的新动力。明确壮汉双语教育目标为传承壮民族文化的同时,要使之走向文化共生。与包括汉民族文化的其它民族文化的共存共荣。使壮民族文化的发展增添新动力。我们强调共生的民族文化发展目标,是追求社会与人的和谐生长,是壮民族教育处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壮民族文化不可能独立而存在,也不可能独立而发展。离开了大的文化背景,脱离了多民族文化的土壤,壮民族文化将难有立足之地。因此,壮汉双语教育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做好目标定位,承担文化传播之重任,在文化交融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当针对壮民族文化的教育目标,注意对壮民族文化教育目标、发展目标、人文目标等方面,积极开设民族文化课程,探索发掘壮民族课程的文化内涵,提升壮民族文化在现代化发展中形成的文化“共生”生成机制。
2.更新教育内容,促进壮民族文化的丰富。要与时俱进,更新壮汉双语教育内容。将共生的教育理念植根于课程体系建设中,促进壮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壮汉双语学校要大胆革新教育内容,增设民族特色的校本文化课,大力开展双语教学,“将少数民族的发展纳入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使其文明得以传承和延续。”[2]
3.改进教育方法,加快壮民族文化的发展。改进教育方法,依照壮民族文化特色与教育功能选择,学校应强调共生视域下的壮民族文化与壮汉双语教育要素之间的相互融合,追求壮民族社会环境与人文诉求的和谐与发展。在日常生活中,传播壮民族文化,同时,注意用国家文化教育学生,使其具有民族文化素养的同时,也要坚持国家文化理念。老师还应深入研究民族文化,通过研究挖掘民族文化精华,将之渗透于民族意识形态和价值追求中,通过国家文化的视角,拓展壮族文化的发长空间,挖掘并提炼当中的文化共生特征与精华,研究其传承机制与发展机制,推动壮民族文化在新时期的良性发展与自觉创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