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的研究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仓储管理的研究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仓储管理的研究现状

仓储管理的研究现状范文1

【关键词】仓储管理 现状 发展

一、仓储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一)什么是仓储管理。

仓储管理就是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资所进行的管理,是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过程。具体来说,仓储管理包括仓储资源的获得、仓储商务管理、仓储流程管理、仓储作业管理、保管管理、安全管理多种管理工作及相关的操作。

(二)仓储管理在物流管理和整个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仓储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仓储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从物流的发展史可以看出,物流的研究最初是从解决“牛鞭效应”开始的,即在多环节的流通过程中,由于每个环节对于需求的预测存在误差,因此随着流通环节增加,误差被放大,库存也就越来越偏离实际的最终需求,从而带来保管成本和市场风险的提高。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从研究合理的安全库存开始,到改变流程,建立集中的配送中心,以致到改变生产方式,实行订单生产,将静态的库存管理转变为动态的JIT配送,实现降低库存数量和周期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仓库越来越集中,每个仓库覆盖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大,仓库吞吐的物品越来越多,操作越来越复杂,但是仓储的周期越来越短,成本不断递减的趋势一直没有改变。从发达国家的统计数据来看,现代物流的发展历史就是库存成本在总物流成本中所占比重逐步降低的历史。

2.仓储管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仓储及其管理对于物流系统的重要意义,我们还可以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从供应链的角度,物流过程可以看作是由一系列的“供给”和“需求”组成,当供给和需求节奏不一致,也就是两个过程不能够很好的衔接,出现生产的产品不能即时消费或者存在需求却没有产品满足,就需要建立产品的储备,并进行有效地管理,将不能即时消费的产品储存起来以备满足后来的需求。供给和需求之间既存在实物的“流动”,同时也存在实物的“静止”,静止状态既是将实物进行储存(包括仓储),处于静止是为了更好的衔接供给和需求这两个动态的过程。

(1)仓储能对货物进入下一个环节前的质量起到保证作用

在货物仓储环节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能够有效的防止伪劣产品流入市场,这样既保护了消费者权益,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产厂家的信誉。通过仓储来保证产品质量,主要要进行两个环节:一是在货物入库时进行质量检验,看货物是否符合仓储要求,严禁不合格产品混入库场;二是在货物的储存期间内,要尽量使产品不发生物理以及化学变化,尽量减少库存货物的损失。

(2)仓储能够为货物进入市场作好准备

货物作为商品要顺利进入市场满足购买者需要,必须在货物进入市场前就做好准备。仓储能够在货物进入市场前完成整理、包装、质检、分拣等程序,这样就可以缩短后续环节的工作时间,加快货物的流通速度。

(3)仓储是加快商品流通,节约流通费用的重要手段

虽然货物在仓库中进行储存时,是处于静止的状态,会带来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的增加,但从整体上而言,仓储不仅不会带来时间的损耗和财务成本的增加,相反它能够帮助加快流通,并且节约运营成本。在前面讲仓储的必要性的时候已经谈到过仓储能够有效的降低运输和生产成本,从而带来总成本的降低。

(4)仓储还是保证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流通)、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物流过程中属于流通领域,而仓储优势物流系统的重要环节,因此,货物的仓储过程不仅是商品流通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也是社会再生产和整个经济活动得以顺利惊醒的保证。

二、我国目前仓储管理的现状与加强和改进仓储管理的对策

(一)我国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

1.仓库数量大,但布局不够合理。由于各行业各部门为了满足各自的需要,纷纷建立自己的仓库,导致仓库数量众多,他们都在经济集中地区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设仓库,以至于仓储布局极不合理,造成了部分地区仓储大量剩余和部分地区仓储能力不足的两极分化局面。

2.仓储技术发展不平衡,很多企业对提高仓库作业自动化、机械化的认识不足。一些大型企业的现代化仓库拥有非常先进的仓储设备,包括各种先进的装卸搬运设备、高层货架仓库等。而很多仓库作业仍旧靠人工操作。这种仓储技术方面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严重地影响着我国仓储行业整体的运作效率。

3.仓储人才缺乏,仓储管理人才更不多。发展仓储行业,既需要掌握一定专业技术的人才,也需要善于操作的运用型人才,更需要仓储管理型人才,而我国目前这几方面的人才都很匮乏。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的物流人才缺口50万,仓储人才尤其是仓储管理型人才缺乏也很严重。

4.仓储管理方面的法制、法规不够健全。我国已经建立的仓储方面的规章制度,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有些已经不适合实际情况。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仓库法》,仓储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不强,仓储内部的依法管理水平也比较低下,所以仓储企业很难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企业的利益。

(二)我国仓储管理的长足发展。

我国仓储业发展势头良好。自20世纪末经济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同时带动了仓储业的发展,对仓储业的发展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型的现代化库房开始出现在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大中型城市,以满足地区发展对物资流通的现代化需求。

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和硬件设施也随之建立起来。现代商业体系的建立引导着仓储业向着合理、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外贸进出口的快速增长也促使中国仓储业与国际物流体系的快速接轨。

到2003年底,中国内地现代化自动库已经超过200座,每年还在快速增加。在仓储业硬件设施得到改善的同时,仓储业的管理水平也 在不断提高。高高校纷纷建立物流专业。为仓储管理现代化提供了人才。各种社会物流培训机构的出现满足了企业发展对物流人员知识更新的要求。

政府管理机构对仓储业的发展起到的引导和规范的作用,所颁布的物流技术标准等对仓储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种技术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出台为仓储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为中国物流业业国际接轨提供了保证。

(三)加强和改进我国仓储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物流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物流最基本功能的仓储及其管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加强和改进仓储管理。

1.加强仓储基础设施建设;

2.加快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统一、公平有序的现代仓储市场体系;

3.加强仓储资源的整合,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

4.加快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仓储信息化管理;

5.引进并培育仓储专业人才,完善培训体系;

6.建立健全仓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三、仓储管理的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趋势

为了更好地加强和改进仓储管理,以促进我国仓储业的发展,我们还必须对仓储管理的发展阶段和未来趋势给予充分的重视。

(一)仓储管理的发展阶段。

1.人工和机械化的仓储阶段

这阶段物资的输送、仓储、管理、控制主要是依靠人工及辅助机械来实现。物料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传送带、工业输送车、机械手、吊车、堆垛机和升降机来移动和搬运,用货架托盘和可移动货架存储物料,通过人工操作机械存取设备,用限位开关、螺旋机械制动和机械监视器等控制设备来运行。机械化满足了人们对速度、精度、高度、重量、重复存取和搬运等方面的要求,其实时性和直观性是明显优点。

2.自动化仓储阶段

自动化技术对仓储技术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相继研制和采用了自动导引小车(AVG )、自动货架、自动存取机器人、自动识别和自动分拣等系统。到上世纪70年代,旋转体式货架、移动式货架、巷道式堆垛机和其他搬运设备都加入了自动控制行列,但只是各个设备的局部自动化并各自独立应用,被称为“自动化孤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工作重点转向物资的控制和管理,要求实时、协调和一体化。计算机之间、数据采集点之间、机械设备的控制器之间以及它们与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可以及时地汇总信息,仓库计算机及时地记录订货和到货时间,显示库存量,计划人员可以方便地作出供货决策,管理人员随时掌握货源及需求。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仓储技术的重要支柱。到上世纪70年代末,自动化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生产和分配领域。 “自动化孤岛”需要集成化,于是便形成了“集成系统”的概念。在集成化系统中,整个系统的有机协作,使总体效益和生产的应变能力大大超过各部分独立效益的总和。集成化仓库技术作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中物资存储的中心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集成化系统里包括了人、设备和控制系统。

3.智能化仓储阶段

在自动化仓储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实现与其他信息决策系统的集成,朝着智能和模糊控制的方向发展,人工智能推动了仓储技术的发展,即智能化仓储。现在智能化仓储技术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21世纪仓储技术的智能化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上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研究采用巷道式堆垛机的立体仓库。1980年,由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研制建成的我国第一座自动化立体仓库在北京汽车制造厂投产。从此以后,立体仓库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建成的立体仓库有300座左右,其中全自动的立体仓库有50多座,高度在12米以上的大型立体仓库有8座,这些自动化的仓库主要集中在烟草、医药保健品、食品、通讯和信息、家具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等传统优势行业。在此基础上我国对仓库的研究也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我国还处于自动化仓储的推广和应用阶段。

(二)仓储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日新月异,仓储管理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其主要表现是:

1.实现“零库存”管理

目前,“零库存”的概念已为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零库存并不是等于不设库存,而是对某一企业或组织来说,把自己库存向上转移给供应商或向下转移给零售商,以实现自己的零库存。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零库存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2.整合化管理

整合化管理就是指把社会的仓储设施,各相关供应商、零售商、制作商、批发商,甚至客户的仓储设施进行整合,以达到企业库存管理的优化。也就是说在供应链管理的框架下,实行仓储管理,把相关仓储管理的作业或设施进行重建。

供应链管理下的仓储管理,能够在动态中达到最优化这一目标,在满足顾客要求的前提下,争取尽最大努力降低库存,从而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益。

3.计算机化与网络化管理

计算机,它具有高强度记忆功能,能把负责的仓储管理工作进一步简化并大大提高效率;它具有准确计算能力,使人们增强了对它的信赖;它可以对临时变化进行应付,对临时需要进行适时处理。因此,计算机已经成为库存控制信息系统的核心,作为对各项管理业务发出企业指令的指挥中心而起到重大的作用。

仓储管理的研究现状范文2

( 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 要:作为企业正常运营中的重要管理内容之一,仓储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而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也日渐增加,物流供应链间实现共赢的理念开始得到广大企业的认可。但生产加工企业仓储管理中存在着明显“牛鞭效应”,导致企业大量无效仓储的产生,加剧了企业的负担。对此,生产加工企业必须要从仓储管理现状入手降低运营成本,需要而向企业物资管理展开合理配置和管理优化。根据以上分析,来看中小企业仓储管理当中的问题,例如,储存结构设计不合理、仓储管理制度不健全、仓储管理人才管理不善、仓储管理技术落后,提出加强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具体策略,可以使用ABC 管理方法,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增强企业员工的素质和工作效率,规范仓储位置的管理。本文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在仓储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解决这些问题,让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中小企业;仓储管理;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146-02

收稿日期:2015-02-15作者简介:张明伟(1992-),男,黑龙江密山人,本科。研究方向:管理学;王欣兰(1971-),女,山东文登人,博士。

研究方向:物流成本管理。

一、中小企业仓储管理现状

目前在中国的一些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没有进行信息化和一些简单的应用的发展,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很低。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自身的局限性,在仓储管理的发展也受到了一些阻碍。没有专业的人才去管理仓库,企业也没有那么大的规模,自身资金又少,没有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以致于管理混乱。企业的领导层对于仓储认识程度不够,重视程度也不足。职位职责不够明确,没有规范的规章制度,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与仓储管理相关的理论

1. 仓储的定义及功能

仓储是把库房内的货物在指定的地方储放。仓是仓库。就是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对企业的产品进行存放和保管的地方。它可以对物品进行保护和存放。储是储存,是把企业在产品进行存放和保护的行为。仓储也就是对库房内的货物进行储存和有效的保管。

2. 仓储管理理论

仓库管理是对库房内的货物所进行管理,是根据对库房内的货物进行计划、组织、控制与协调的过程。仓储管理是对针对仓储的业务活动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组织和安排,从而保证仓储作业过程中的有序进行。仓储管理主要是针对仓库内的货物进行合理的安排,对仓库内进行和里的并布局设计及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来对仓库的管理。仓储管理目的是用最合理,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来保证货物的仓储,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来达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三、中小企业仓储在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 储存布局设计不合理

中小企业管理不到位,管理水平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企业决策者对仓储管理的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企业领导只把工作的中心放在销售和生产方面;只考虑货源而引起货物的损坏和其他问题。中小企业在仓储管理中布局非常不合理,存储空间大概占四分之三,其余的空间只有仅仅的四分之一。没有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库房的设计,这种布局存在占地面积的使用效率会大大降低。

2. 仓储管理制度不健全

中小企业的仓库的管理模式还是局限于传统的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还是无法到对物资管理上的集约化和精细化的标准。在储位管理上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没有明确具体的包装,信息以及产品的日期,具体的规格尺寸和货物类型等等因素。企业的仓库管理人员对于出库的货物都没有进行详细的记录,以及相关责任人的签字,对于入库的商品没有填写入库通知单,最终导致账面上的货物与实际的货物不符,没法明确企业的库存,从而影响企业的下一步的规划的考虑。与此同时对货物的管理也极为不合理,货物随意摆放随处可见。

3. 仓储管理的工作人员素质低,缺乏专业人才

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大多也都是没有经过专业系统化的培训,科学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素质水平也不高,没有工作经验。都是一点一点自己去摸索。中小企业的仓库管理员工都没有掌握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技术技能,大都是一些老的员工,仅仅凭借以往的经验来对仓库进行管理。工作时间无所事事,做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企业的部门地区管理出现盲点,造成随意摆放、管理混乱造成企业资源上的浪费、企业成本上的增加。另外企业为了提高仓储管理水平而引进的专业的设施设备、信息化管理的软件也没有人会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去成本的增加。

4. 仓储管理技术和设施设备落后

企业管理上的混乱,仓储区域划分的不合理与仓储管理技术上的不足有着极大的关联。仓库的管理人员对于出入库的商品还是采用传统的手抄记录,人工测量统计等办法。这也就大大降低工作的效率,无法进行数据的有效分析、采集和管理,导致信息上的不统一,造成极大的偏差。只有少数的中小企业采用先进的管理系统进行工作,但也仅仅是进行账目上的统计,没有发挥它的最大效益。

四、中小企业仓储管理的应对策略

1. 采用ABC 分类法进行管理

ABC 分类控制法是按照仓库内货物的种类,品种以及资金占用的情况进行分类,对于企业重要的部分进行重点控制。这种方法是对传统管理方法的升级和优化,对企业的货物进行主要,次要的区分和管理。有效利用仓库的空间,实现更加趋于合理的专业的物品管理区域。采用这种分类方法能够有效的物品进行划分,合理的分类和管理。运用这种方法,最终对中小企业进行合理的规划,有效的管理,规范流程,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2. 合理布局和规划,实现仓储现代化

对库房进行科学合理布局规划,提高仓储利用率,合理分配库房内的每一寸土地。过窄和过宽的仓库道路都合理,应该进行科学的规划。过宽的话会占用其他部分的存储空间,如果过窄、太小不利于货物的运输。所以仓库内的道路宽度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安排。

3. 加强对仓储管理员工的素质和绩效考核

提供员工的素质能够有效的提高仓储管理水平。企业可以对现有员工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加强仓库管理人员对工作的认识和学习的积极性,运用专业的知识来改变他们对工作的具体做法。企业提高选拔人才的标准,提高企业仓储管理人员入职的门槛。同时要想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企业也应该提供优厚的待遇福利,是实行公平的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福利,改善员工的工资待遇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这种做法也有利于激励员工工作的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创造企业效益。

4. 提高机械化和制动化水平

提高仓库管理的机械化应该从装卸搬运方面着手,企业应该购置专业齐全的搬运装卸设备,同时做好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例如企业对于比较重的货物采用叉车来有效地解放劳动力,节省人力、节省成本。注重机械设备与技术的结合来提高工作的效率。运用专业的系统理论和仓储物流技术,进行合理的作业。同时对仓储管理理论方面的研究,进行技术创新,并与专业的机械设备相结合,减少工人的工作任务量和强度,来实现提高仓库管理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

五、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仓储管理越来越重要,对于传统的仓储管理方法取其精华,不断发展。对于中小企业的改进需要从认识和观念开始,在制度之加以规范,合理规划仓储的布局和设计,提高员工的素质,规范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同时企业也从自身条件考虑,主动改变,不断实践探索。希望本文对中小企业仓储管理有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企业良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江明. 中国仓储业发展调研报告[J]. 中国科技信息,2012,(4):37-38.

[2] 李辉. 我国仓储型企业发展战略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2,(6):423-424.

[3] 赵海涛. 我国现代仓储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科技发展,2013,(7):103-104.

仓储管理的研究现状范文3

[关键词]制造型企业 仓储 仓储管理

一、引言

仓储管理是指对仓库以及仓库内储存的物资所进行的有效管理,是为了充分利用仓储资源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的过程。仓储管理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仓储管理的布局、设施和人员配置等一系列良好规划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行有效的仓储管理,可以达到优化企业物流管理体系的作用,节约企业运营成本,有效的调节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制造型企业的仓储管理更多的是体现在采购与生产、生产与销售之间。

制造型企业是指生产资料成本在企业成本所占的比例较高。具体的说是指企业日常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对于所售产品的原材料的购入,并对这些原材料进行加工、装配。制造型企业在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其中一条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而目前仓储管理在制造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起到的就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作用。就制造型企业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要想获取更多的利润,其中一条有效的途径是就是对于物流的严格把控,而仓储在整个物流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包括原材料的加工,成品的搬运、配送这些内部的生产物流的效率的高低,都会直接影响着企业成本运行。

随着通胀影响加剧,劳动力、原材料成本的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制造型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制的更小。仓储管理作为制造型企业日常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牵扯到诸多因素:购入原材料、产品的生产、制成品销售等生产流通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因此仓储管理为制造型企业中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提供着重要的决策依据,它可以有效跟踪市场信息,以及为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管理过程中提供了预警机制。目前大多数的制造型企业在考虑到风险分散、及时回收成本等一系列问题过程中,加快了出货、进料的频率,但是现行的体制是大多数的企业采用手工操作的措施,效率极其低下。这样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资本浪费,还会使得管理层在做决策的时候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因此建立科学、完善的仓储管理体统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意义深远。

二、制造型企业仓储管理的模式和分析

1.制造型企业仓储管理的内容

制造型企业仓储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仓库的规划和布局、仓管人员和设施的配置、出入库运作管理、仓储物资保管(涉及到各种物料资源的分区管理)、半成品以及成品的收发及退货管理。

2.制造型企业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

管理形式粗放、单一,技术相对简单落后,物流管理缺乏系统化。制造型企业仓储管理的管理模式大多数是在是以手工操作为主,并未结合现代的管理技术。目前大多数的制造型企业的内部的物流体系,即仓储管理尚未实行一体化的管理制度,不论是从原材料的入库,还是制成品的出库都没有实行一体化的管理方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仓储管理更具有灵活性,要同整个市场来协调,而现行制造型企业的仓储管理模式不论是管理方式,还是技术水平都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由于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物资预测系统,制造型企业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预测的物资需求往往会和实际的物资需求相脱节,这样很容易造成物资的存储、供给以及需求信息的脱节,从而使得这个仓储管理很难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目前大多数的制造型企业在日常的仓储管理的过程中体系较为混乱:在库材料的随意摆放,不合格品、余料与合格的出库产品的混放,这些很容易造成在日常的盘库过程中,库存数量模糊不清,账实不符;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机制,在原料的领用上,都较为随意,这样很容易造成空间浪费、资金闲置。制造型企业的物流相对于其他一些行业而言,是较为落后的,虽然大多数的企业都加大了物流硬件设备的投入,但是由于物流缺乏系统的连贯性,往往会造成物流资源的浪费。

目前大多数的制造型企业的生产流程就按照订单进行生产的,按订单的生产很容易使得的实际生产所需物料与预期的物料产生偏差。这样做往往会在订单完成之后,有一些原材料尚未完全使用,退回到原材料仓,然而这些按订单生产所剩余的原材料,在下次重接的订单生产过程中其实是很难用到的,但是原材料仓不得不为这些余料安排出空缺的位置,因此这样做必然会加大企业的成本负担。由于缺乏专业的操作人员,因此得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许多业务操作的不够规范,原材料的领用、余料的管理以及废品的处理都很容易由于缺乏专业的操作人方式而使得在仓储管理过程中造成资源的浪费。

传统制造型企业实行仓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企业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不连续,因此在日常的仓储管理过程中储存是极为重要的,只注重储存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当代市场的发展。现代市场的发展,必然会要求制造型企业将专注点转移到物流体系的其他方面的建设,比如运输系统完善、仓储设备、技术的更新投入。我国制造型企业的仓储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有的虽然实行了一些有效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运用的程度不高。管理方式较为混乱,目前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对于仓储管理的认识较为片面,仓储管理知识较为淡泊。他们认为仓储管理更多是出、入库的管理。这种只注重现场管理而忽视整个仓储管理流程的管理方式,往往会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仓储管理成本较高同时高成本的管理方式及其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由于缺乏专业的仓储管理人才。这样及其容易使得整个仓储管理受到制约。

制造型企业要发展仓储管理,除了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之外,还需要操作性人才的支持常规性工作。就目前的情形来看,在制造型企业中从事仓储管理的操作人员,大多是高校直接毕业的学生,由于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在正常的工作过程中,动手能力较差。即使仓储设备、技术的及时更新,由于专业型人才的匮乏,也会造成日常的仓储管理中,效率低下。除此之外,不规范的业务操作,还会造成物料在领用过程中的浪费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三、制造型企业仓储管理的对策

1.创新型制造企业仓储管理观念

随着通胀影响加剧,劳动力、原材料成本的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制造型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制的更小。建立科学、完善的仓储管理体统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意义深远。这种创新性的仓储管理理念,要依托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专业性的从业人员,完善的仓储管理体系,从来达到完善整个仓储管理机制的目的。

2.做好仓库布局、做好现场作业管理

在仓储空间的布局中,首先考虑的是运输的便利性。制造型企业,大多是通过生产来获取企业的经营利润,因此在从事仓储管理的过程中,从原材料的进货,到成品的出货都要充分考虑到与运输工具接口的便利性。针对仓储管理的位置选择上,目前大多数的制造型企业的仓库是与实体的职能部门分开的,因此在选择仓库的位置时,除了考虑企业本身生产的便利性之外,还要尽可能的考虑场地的租用费用、交通的便利性、仓库的整体布局以及边缘客户的分布状况、周围物流渠道分布状况等等一系列因素。

在仓库的布局和划分上,先是确认仓库的存储位置,然后根据仓库所处的位置对库区进行划分,一个完善的制造型企业的仓库区域必须划分以下几个部分:存储区、生产区、办公区。存储区主要是负责原材料的入库、挑选、装卸、出货等;生产、办公区域主要负责是对于整个生产活动的计划、协调、控制等宏观区域的整体把握。在划分仓储区域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考虑物品流动的线路,然后根据这些具体线路设定各个区域,包括产品包装、装卸、拣货等区域,最后再根据产品的生产周期的长短,对库区产品进行合理的规划。

要使制造型企业能进行有效的仓储管理,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存储空间的合理利用。在进行存储空间划分的过程中,首先要划分的是最为重要的空间,即物流仓储空间的划分,其次需要划分的是回收空间,划分回收空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区分产品的好坏,从而达到提升产品品质的目的。对于工作人员的休息区域也要进行划分。要有针对性的对仓储空间进行有效地划分,对于仓储空间的划分可以通过原材料的种类、制成品的价值等等一些列因素进行划分,这种清晰的划分方式,有利于操作人员,管理人员节约时间对仓储物资进行有效的盘点和管理。

3.健全在库保管机制、优化库存管理

制造型企业在进行仓储管理的过程中,要考虑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仓储系统设制、库存管理、具体仓储的操作作业。仓储系统的设置关系到制造型企业日常供应链工作管理过程中的核心环节。要建立一个合适的仓储管理系统就必须是以仓库配送为中心,充分考虑周围的交通、地域、环境等综合因素,然后再以这个中心出发,选取专业的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才。关于库存管理这一部分,由于制造型企业对于成本的管控是比较严格的,因此在库存把控的过程中应以保证产品质量前提的基础上,充分把控运营成本,追求合理库存。例如在谈到制造型企业如何降低成本的过程中,许多企业都考虑到零库存管理,以销定产。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企业独立的库存成本核算中心。仓储作业操作,这部分关系到仓储管理的最核心的环节,它包括原材料的入库、成品的出库、盘点以及一系列具体的操作流程。在原材料进库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卸货,再根据进货单,验收货物,然后借助企业的现代化的操作系统,完成产品信息的登记,最终确认产品的入库信息。

关于制造型企业在建立库保管机制时,要加强在库产品的信息统计、财务账单管理,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产品的质量是制造型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基础,因此在建立在库保管机制的时候要强化质量管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规范企业仓储管理行为准则。除了上面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之外,还要考虑到安全、养护方面的管理,因此目前国内一些制造型也考虑到HES等过程管理方案的过程管控系统。

4.加强仓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

在制造型企业所面临的仓储管理的问题中,有一点值得考虑的就是专业人员的匮乏。为了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可以加大员工的培训机制,定期对员工进行业务技能考核。对于合格的员工给予奖励,对于不合格的员工,再次进行培训,直至通过为止。也可以采取处罚措施,有奖有罚,以奖为主。

目前大多数的制造型企业在仓储管理上都采用了企业管理系统,比如ERP系统、K3系统等等。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影响仓储管理的日常的操作模式,还可以通过这些技术及时有效的跟踪物品、提高产品的生产、流通过程中的精确性,减少人工成本和库存成本,精确库存信息,最终降低制造型企业在生产、存储过程中的费用。但是这些系统的实际运用状态并不完善。因此在引入这些系统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些系统的实际运用价值,以顾客为导向,实现信息完整、完全的交互,完善数据仓库信息的建设。具体的改善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点:在原材料入库上,要借助这些系统完成信息的记录,比如具体的存放状况,具体的入库时间;在产成品的出货上面,由于系统可以自动的得出出货单据,因此为了保证信息的完整对应性,库管员要核对出货单据正确性,检查出库产品与发货单据上产品是否相一致,然后再更新产品的出货信息;盘库操作,采用了这些技术可以提高盘货的效率,直接将盘点结果反馈给终端操作者,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库管员就要定期合适盘点信息的正确与否。

四、总结

仓储作为物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制造型企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仓储管理进行合理规划是制造型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高绩效的仓储管理能有效提高制造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并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陆靖:菲亚特公司仓储管理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04)

[2]肖建辉.浅谈仓储管理[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06)

[3]李军:第三方物流进行仓储管理的研究[J].城市建设.2010(18)

仓储管理的研究现状范文4

1.1通过定岗实现人力资源的整合

在电厂仓储物资管理的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论资排辈”的人员管理方式,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对仓储物资管理人员进行招聘,通过创设公平公正的企业用人环境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对仓储物资管理人员进行定岗管理,实现员工队伍的优化,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

1.2通过培训实现员工素质的提高

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过程中,组织员工去先进的企业与单位进行交流学习,吸收新的知识与新的理念;聘请专家到电厂进行讲课,促进员工素质的提高;在实践的过程中对所学的新知识与新理念进行运用。一方面要注重员工对库管专业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要加强员工现代化管理与生产方面的知识,从整体上实现仓储物资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1.3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电厂仓储物资管理的全过程都离不开管理人员的责任心,责任心是决定一名仓储管理人员能否站在电厂大局角度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处理问题尤其是应急问题的关键。

2合理改进仓储场所与设备

2.1库房的合理安排

在对库房进行安排的过程中,要依据电厂仓库中物资的特点进行合理分配,按照物资的特性设立不同的仓库,例如钢材、五金、设备、电气仪表等,都需要安排单独的库房进行存储。同时仓库在位置选择的过程中同样需要考虑物资的特点,存储、装卸较为困难的物资的库房一般放置在一楼或者靠近道路、交通方便的地方。

2.2仓储装备的合理配备

仓储物资管理现代化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仓储场所中的自动化基础设施。在仓储物资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配备储存设备、计量装置与搬运机械等,要确保这些设备的现代化与自动化,提高仓储的整体现代化水平。

3深入推进仓储物资管理信息化工作

随着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逐渐发展成为生产要素之一。只有掌握更多的信息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获得高质量、低成本的信息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电力物资种类繁多,资金量占用大,在管理的过程中难度也很大,实现仓储物资管理信息化能够从整体上掌握物资实况,提高记账的效率。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是实现仓储物资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方式,通过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生产管理与经营管理系统之间的对接实现物资管理环节的简化,能够实现物资管理的可控、在控,确保仓储物资管理的过程中做到经营成本降低与管理效率提高。

4构建有效库存控制模型

4.1库存控制关键点

第一,订购点。订购点指的是电厂仓库中某物资应该进行采购补充的数量点。如果订购点提前,将会导致该物资仓库存储量的积压,增加订购成本;如果订购点推后,将可能出现缺货情况,对生产造成影响,产生缺货成本。第二,订购量。订购量指的是某物资库存量在订购点时需要进行采购的数量,如果订购量过多,将会导致该物资仓库存储量的积压,增加订购成本;如果订购量太少,将会造成订购次数增加,使订购成本增加,同时存在不满足生产所需的风险。第三,存量基准。存量基准中包括最高存量与最低存量,其中最高存量指的是最高物资储备数量,最低存量指的是物资库存数量维持的最低界限。

4.2有效库存控制模型

4.2.1实现电厂之间的联合仓储

电厂在设备设计及型号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为电厂之间实现联合仓储奠定了基础条件。电厂应该与地理区位靠近的其他电厂谋求仓储方面的合作,每个电厂负责仓储不同的配件,从而降低单个电厂需要配备的配件种类与数量,从根本上降低仓储物资管理方面的成本。

4.2.2在供应链管理理念基础上形成库存管理模式

供应链管理模式包括VMI、JMI、CPFR3种。与其他制造业相比,电厂的物资需求具有计划性不强、不确定性较高的特点,需要依据具体配件的消耗情况或预期的使用情况对配件的采购进行申报,在申报之后供应商再依据订单进行生产。在供应链管理理念基础上形成库存管理模式,能够实现对物资供应的横向协调与控制,一方面能够提高物资提供的保障度,另一方面能够降低库存的数量。其中VMI较为适用于电厂仓储物资管理。

5统一制定物资编码

在仓储物资管理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物资编码。首先,电厂需要对所有的物资进行科学编码,通过物资编码体系的建立与健全来完成电厂仓储物资的编码工作。其次,对电厂仓储的所有物资进行编码是一项非常复杂并且繁重的工作,而且不同工作人员对编码工作的理解存在差异,这就更增加了编码工作的难度,因此要由专人来负责仓储物资编码工作,通过专人管理的方式来提高编码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此外,要对编码负责人进行全面的培训,提高负责人的工作能力,减少工作中重码、错码问题的出现。

6提高仓库管理水平

6.1通过准确的管理计划实现仓储物资管理

在仓储物资管理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物资需求管理与计划管理,促进仓储物资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由生产部门、计划部门与物资部门共同进行管理,实现管理计划的及时、准确。生产部门要依据生产的实际需求提出物资需求计划;计划部门在接到物资需求计划之后要对供货期进行了解,依据库存的实际情况制定采购的计划;物资部门在接到采购计划之后要对货源进行及时的落实与采购,确保物资供应。

6.25S库存物资管理

第一,整理。物资管理人员要对仓储物资进行定时巡视,明确仓库中物资的状态,每月进行物资保管人员之间的相互盘点,每季度组织所有物资的全部盘点。第二,整顿。对物资要按照相关的保养与保管方式进行管理,做到合理定位编号,实现入库与出库的便利。针对一些易燃易爆的物资要在独立的仓库中进行存放与管理。第三,清扫。要按照相关的库房管理制度对库房进行清理,确保储物的环境干净整洁,在库房中禁止吸烟。第四,整洁。实现整理、整顿与清扫工作的规范化,在管理工作中习惯性地加以执行。第五,素养。不断提高员工的素养,将库房管理提升到企业文化的高度。

7结语

仓储管理的研究现状范文5

【关键词】A物流;仓储信息化;建设

一、仓储与仓储信息化概述

(一)仓储管理及仓储信息化概念介绍。仓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物流仓储系统的布局和设计、库存的最优方案选择、仓储作业的具体操作等,在物流企业的具体仓储管理中,仓储布局、库存管理及具体的仓储作业执行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这三者的配合程度及效率,会对整体仓储管理产生重要影响。仓储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完成物流仓储全过程的协调、管理与控制,以实现从商品出发地到最终客户的所有中间过程服务。具体地说,物流仓储信息化实际上就是协调物流仓储的每一个业务环节,构建一个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管理机制,提高系统内部信息共享和管理效率的体系。常见的物流信息化手段包括:条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无线射频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合理、恰当的选择和运用相关手段,实现仓储信息化,是提升企业的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二)仓储信息化对仓储管理的作用。物流仓储是物流企业消耗成本最高且业务难度最大的环节,影响企业的根本利益,物流系统产生的效益来自于整体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的下降,而这和物流信息的畅通、及时是分布开的。首先,物流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信息化手段可以将这个系统打通,让不同环节的参与者,如生产企业、物流公司、购买者等更加顺畅的进行合作,提升物流运作效率,提升第三方物流的价值创造了。其次,仓储信息化可以配合仓储管理业务开展,通过信息化的授权、监督机制,企业可以对物流仓储的各环节、相关部门与人员进行更高效率的监督与激励。最后,仓储信息化实际上可以创造一个更加优越的数据环节,让物流企业了解仓储需求,及时的配置和调整资源,满足仓储管理效率改进的基本要求。

二、A物流仓储信息化现状

(一)A物流有限公司及其仓储介绍。A物流有限公司(简称A物流)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中等规模的连锁第三方物流企业。该企业的仓储管理不仅仅涉及到仓储管理的仓库管理环节,还涉及到入库和出库环节。其流程是:确认入库———入库管理———确定出库,在确认入库和出库方面,分别包括以下流程:收件———分类———检验———确认,确认———提取———检验———发包———配送。而在入库管理中,则必然与企业日常仓储管理的其他出入库环节、日常管理机制、盘点与报损等制度相关联。可见,A物流的仓储管理流程是较为繁琐的,整个价值链环节涉及到许多企业和个人,涉及到企业内外部的许多因素,其仓储管理的效果将会较多的受到价值链相关环节的影响。

(二)A物流仓储信息化建设背景。A物流在及北京、广州、成都及武汉等地都拥有仓储基地,总仓储面积为29000平方米,其中浦东的仓储面积为105000平方米。从仓储的基础来看,地区的仓储面积较大,近年来开始逐步向周边区域进行仓储扩建。这就使得企业的物流仓储压力增大,而仓储信息化则是提升物流企业总体的管理效率、确保物流业务流程标准化等的关键所在,也是该物流企业发展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为达到提升物流综合效率与质量的目的,A物流开始了仓储为核心的物流信息化建设。

(三)A物流仓储信息化主要措施。A物流仓储信息化的主要措施如下:(1)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开展物流作业链的信息化管理。A物流在2009年建立物流信息化系统之后,不断更新和完善信息系统,截止到2014年10月,A物流的物流信息系统已经覆盖A物流多数仓储部门,使得A物流的总部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各门店的库存及配送情况。(2))无线射频技术。无线射频识别(RFID)是通过一种无线电讯号和微芯片标签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的通讯技术,RFID电子标签(RFIDTags)来实现存储和远程读取数据。RFID电子标签能够被应用于任何物体,通过无线电波对物体进行身份识别,接收的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过程无须人工干预,可在各种恶劣环境中工作,可以克服条形码使用效率低、容易出差错、信息容量有限等不可克服的缺陷。

三、A物流仓储信息化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信息化系统没有满足全部仓储业务需求。A物流仓储信息化的管理效率不理想,特别是信息化的流程没有很好的得到落实,部分业务仍然采取传统手段进行,这就表示其仓储信息化不完全覆盖仓储业务需求。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规划,但是A物流却不愿去做这样的规划,或者一段时间就停下来,导致后期很难有发展。因此,企业必须构建一个符合信息化要求的业务流程,对业务的具体程序、对应部门与人员进行合理的批判。然而,在缺乏统一规范的情况下,物流信息化的应用会极大的受制于物流企业自身的技术实力和资本实力,这就导致目前A物流仓储信息化系统的成本较高,而A物流的起点很低,而市场上缺少适合A物流起步的信息系统,就导致其采用的信息化系统本身不完全符合企业仓储业务要求。

(二)仓储的标准化不足。针对前文提到A物流仓储信息化建设中,仓储效率不高的问题,联系企业实际情况,其主要原因在于仓储信息化缺乏与之配套的标准化机制。物流仓储信息化的运行,与物流仓储标准化存在密切关系。借助现代化手段进行仓储管理是仓储信息化的关键,然而这个信息手段必须建立在匹配的标准机制基础上,覆盖全部仓储流程。但是,目前该物流企业的仓储相关作业都没有必要的标准化规范,运行不规范也就无法运用信息手段。同时由于信息化的不规范,以至于企业在信息系统开发时,往往是直接委托给软件公司开发,或者直接购买相关专业软件。这样一来,A物流实际业务流程和信息流之间存在差异。就A物流而言,形成在国企基础上,主要是中铁,中海运等国家主要运输企业,这些大型企业本身同各相关部门联系密切,市场竞争压力小,就使得其资源整合动力缺乏,其结果就是垄断市场继续占据市场主要成分,但是不断出现的中小物流企业也在低价竞争中无法联合实现资源整合、提升企业竞争力而越加困难。

(三)仓储信息化的技术设备匮乏。结合前文介绍,A物流的仓储信息化效率较低,这与前文分析的仓储标准化低、信息化与需求匹配低有关,而这个问题最终形成的根本则是信息化手段不足以真正的达到其业务需求。目前A物流仓储信息化发展中,虽然企业开始引用物流信息化技术,但是所取得的成效却非常有效。例如,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服务在大型企业的应用比例为23%,在大型物流企业的应用仅为12.5%,在中小企业基本是空白。企业对物流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足,资金投入不够;据分析物流行业的信息技术总体投资占总额的比例还不到0.2%,与国际物流巨头对比投入2%以上差距比较大。基础技术服务应用比例趋少,整个物流的仓储信息化整合就相对困难。

(四)仓储部门人员的信息系统操作能力有限。与A物流的仓储信息化建设水平不足有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专业的信息化人才。物流仓储信息化人才分为两类,一类是具备将信息技术与物流专业技术相结合的能力,成为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战略型人才;另一类是能够将信息技术与物流专业技术相结合,能够熟练操作具体业务的中低端人才。目前A物流仓储信息化方面,这两类人才都极为短缺。截止到2013年,A物流的从业人员中,大专学历的物流专业人才不足20%,本科学历的物流专业人才不足18%,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物流专业人才不足6%,在A物流企业中,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是高中及以下学历。并且,A物流并没有仓储信息化研究与应用的较高专业人才,这就导致A物流较少拥有自主创新的物流信息技术,而是通过引进且较少更新升级物流信息系统的方式实践仓储信息化,这显然会阻碍A物流仓储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四、A物流仓储信息化改进建议

(一)结合仓储业务需求优化信息系统。A物流的仓储信息化并不完全符合自身的业务需求,企业需要更细致的分析业务需求,构建覆盖全部业务的信息化机制,才可以提升其效率。A物流可以学习成功企业的经验,例如,沃尔玛的仓储信息化以物流仓储及配送中心为枢纽,将POS机以及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收录和更新的物流信息及时进行处理并启动相应的物流服务机制,极大的提升了物流服务效率。但是目前A物流实践仓储信息化的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建立具备现代信息系统的完备高效物流配送中心。现代物流活动是建立在配送中心的基础之上的,建立现代化、适应信息化应用的配送中心才能使企业的物流活动更加顺畅。

(二)推进仓储标准化。针对A物流的仓储标准化程度低,导致仓储信息化发展受限的问题,解决仓储信息化建设不足,就必须关注仓储标准化建设。提升A物流的仓储信息化建设,需要注重仓储信息化中的标准化机制建设:实行统一的包装、卸载方式、工作流程和服务,为标准化做出铺垫,这对A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物流标准化主要包括:物流用语和物流计量的标准化、物流数据传输和交换的标准化、物流作业的标准化、物流服务的标准化。物流标准化是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物流合理化的重要内容。物流标准化涉及面较为广泛,具有很强的国际性,对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及时进行技术升级与设备更新维护。要实现仓储信息化就要不断加大对信息技术和设备的投入力度,包括物流的基础设施以及原有设施的改造等;对于A物流而言,信息技术应用除了遇到资金和技术的不足的问题外,在信息数据的深入分析方面A物流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如,沃尔玛有专门负责物流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的SMART系统,每天不间断的收集信息,分析数据,对物流信息作出合理调配,并扩大到数据挖掘,从而能快速获得市场需求,对物流的把握程度和精确。但是这样的部门设置在A物流中还比较少,A物流对信息部门的认识就是对计算机等硬件的维护,在数据分析方面则相当薄弱,这显然是应当着手改进的地方。

(四)提升仓储人员信息技术培训。发展仓储信息化战略时,A物流需要关注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提升。一方面,A物流需要加强对现有仓储信息化战略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主要立足于再学习和再挖潜,充分提高从业人员的能力,加大教育培训投入,建立一整套有效的员工培训机制。制订中长期员工培训计划,合理划分培训层次,使培训制度化、经常化。将人才的教育与培训结合起来,以储备一定数量的后备人才,特别是高级专业的技术人才。对高级管理人员结合业务发展,定期进行前瞻性的培训,同有关院校联合办学,提高现有员工的学历,改善其知识结构,进行学历再教育。

综上所述,仓储信息化对现代物流企业的物流运作效果与质量提升具备重要意义。A物流在仓储信息化逐步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特别是由于企业物流信息化的覆盖面不足、物流标准化匮乏、仓储信息化的设备与人才不足,缺乏完善的内外部保障机制等,极大的约束着企业的仓储信息化。后续发展中,A物流需要结合自身需求,合理的调整物流仓储的信息化方案,强化设备、人才与保障机制建设,在物流标准化与信息化技术基础上,推动物流仓储业务发展,提升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

作者:王晨曦 单位:西安外事学院物流管理1201班

【参考文献】

[1]刘礼蓉,李晓.浅析现代物流仓储管理的特点和任务[J].管理科学,2014(17)

仓储管理的研究现状范文6

供应链管理提出了全新的库存观念,突破了传统库存思想的限制。A钻探公司所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钻井企业库存控制方法加快周转、降低了库存,提高了经济效益,持续提升了仓储管理水平,尤其是提高了库存控制水平,对于同类型集团型企业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模式;库存控制;方法;效果

传统的库存思想认为库存是维系生产与销售的必要措施,是一种必要的成本。供应链管理提出了全新的库存观念,最大特点就是通过整合供应链各个环节资源实现集成式管理,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仓储是集团型企业的重要物流资源,因此应该推行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库存控制。本文以集团型企业A钻探公司为例,研究集团型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库存控制方法以及实施效果,对于同类型企业具有借鉴意义。

中国石油A钻探工程分公司(简称A钻探公司),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直属专业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公司业务范围涉及地质勘探、钻井、测井、录井、井下作业等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的各个环节,国内业务分布在23个省市自治区,国际业务遍及18个国家[1]。随着石油钻井行业转型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石油企业承担的物资保障工作量愈加繁重,现有硬件条件、外部环境和日益增加的物资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如何提高仓储管理水平和效率,满足物资需求、保障生产,是石油企业工作中关注的重点。A钻探公司引入供应链管理模式后,在保障生产的前提下,面对各种不利因素和实际困难,保持了很高的仓储管理经济指标,所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钻井企业库存控制方法加快物资周转、降低了库存,提高了经济效益,持续提升了仓储管理水平。

1A钻探公司物资仓储管理的现状

A钻探公司物资仓储管理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以集中采购为核心,专业化归口管理为手段的统一管理。这是从以物资短缺、大储备保生产为标志的计划管理,分散采购、分散管理,各企业仓储管理自成体系过渡而来的。伴随着A钻探公司的重组改制,物资仓储管理也逐步纳入统一规范管理的轨道。A钻探公司物资采购管理部组建后,成立了物资管理处,全面负责A钻探公司物资仓储管理业务。以建立和完善A钻探公司物资仓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仓储管理及操作行为,提升仓储工作地位为目标,三年内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物资仓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针对仓储业务各工作环节编制修订了多项A钻探公司企业标准,对仓储管理工作提出了统一规范的标准和要求。

2A钻探公司引入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原因

A钻探公司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引入是基于以下原因:为了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随着石油钻井行业对仓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物资管理专业的单位,A钻探公司急需加强仓储管理整体水平。面对库容小、库房设施简陋等不利因素,如不探索新的仓储管理方法,那么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资供应需求将成为一句空话。为A钻探公司今后的发展、生存着想,也必须大力加强仓储管理,巩固基本功,确保仓储方面专业、高效的服务质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先进的仓储管理理论来指导整体工作就成为必然趋势。而供应链管理理论作为企业物流方面的先进管理理论,经过国内外企业的大量应用,证明在仓储管理面临的新环境下,是指导工作切实可行、有效、先进的理论。在战略合作意识、诚信共赢思想、科学管理手段,引领企业管理活动的今天,可以说企业物流管理,已经全面进入到了供应链管理的时代。而库存控制是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在上述环境下,采用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指导库存控制方面整体工作,是毫无争议的一种选择。

3A钻探公司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库存控制方法

A钻探公司管理人员通过集体调研和商讨,确定了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库存控制方法的基本思路是:以计划为中心,全面了解掌握钻井生产动态,强化物资保障供应,细化管理流程,促进执行力建设,积极推行代储代销,降低营运成本;抓好供应商管理,推行战略供应商合作,保持器材物资供应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把好验收入库关口,杜绝假冒或劣质产品进入生产环节;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在质量、价格、交货期、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估,优胜劣汰,动态考核,从源头抓起,保证采购质量,降低采购风险;做好生产所需物资信息的收集,积极和各级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在规范各项工作同时,理顺工作流程,优化程序,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A钻探公司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摒弃传统的实物库存控制思想,将一体化、集成化、全过程的管理方法,应用在库存控制方面的工作,从寻源、计划、订单、仓储、考核等各方面开展库存控制,而不是单纯的在仓储管理工作中进行控制,方法如图1。

3.1采购寻源采购寻源是供应链管理理念下库存控制的第一步。主要是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推行联合库存控制。传统的物资管理观念中没有超越企业的边界,把供应商看成讨价还价的利益博弈对手,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突破以往框架,重新定位与供应商的关系,并与供应商结成利益一致的合作伙伴[2]。虚拟供应链使各企业摆脱供应链上的从属地位,供应商感到平等和安全的情况下,在库存控制过程中,供应商往往起到很大的作用,具体到代储代销的执行,需要供应商的大力支持。目前,除燃料油外,其他绝大部分类别物资均按照代储代销模式进行管理,未使用前由库房代保管为顾客资产(属供应商),使用后予以结算。库房在确保必要的账务库存后,剩余实物建立顾客资产不进账。据了解,石油企业代储代销涉及的物资会有数千种之多,但钻探公司代储代销涉及的物资则不太多。

3.2制定计划制定计划主要是基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是以计划为中心,促进物资组织预见性和准确率,加快周转,减少积压。及时了解掌握钻井生产物资需求,强化生产组织供应,围绕油料、化工、钻机设备配件等物资组织重点、难点,加大用料分析和计划管理,实行以月度计划为主,补充计划和临时计划为辅的计划上报模式。同时,根据总公司井型、钻井工艺技术变化等信息,及早考虑相应物资保障,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和预见性,努力做到“多批次,少批量”,达到“供的上,保的住,不积压”的目标,以加快物资周转。加强沟通协调,坚持每周与设备维修供货厂家等进行业务对接,核实计划、供料情况;积极到钻井队等用料单位进行回访,了解所供物资的使用情况及用料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与总公司技术部门、设备管理部门联系,反馈相关信息。针对成品油供应、技术提速中的钻头改型,化工料品种、用量等变化情况,与技术、采供部门沟通,加快审批程序,为钻井生产持续提速提供物资保障。

3.3管理订单管理订单是供应链管理理念下库存控制中很重要的方法,具体而言就是对采购订单的管理,精确掌控供应商送货情况。采购订单管理是根据企业市场的用料计划和实际能力以及相关的因素,所制定的切实可行的采购订单计划,并下达至订单部门执行[3]。对供应商送货情况的精确掌控是从企业层面对其供应商的正确选择,A钻探公司的产品供应部负责对供应商送货情况进行评估,并对供应商送货流程进行合理监测,最大程度地防止供应商出现延迟交货、供应商送货不足、供应商不送货导致订单作废等违约现象的发生。并对订货日、交货期限、订单有效期限、作废订单等做出相应的约定,以便最大程度地防止送货不足等现象的发生。

3.4仓储管理仓储管理这一步的目的是抓好标准化库房管理,夯实基础,从而摒弃传统的实物库存控制。把物资供应、仓储作业作为研究对象,围绕物资的接运、验收、保管保养、库存控制、发放、配送等管理环节,建立各环节的标准化管理流程、规范和标准,实施可控制、可量化、可考核的标准化管理,开展标准化库房建设。各服务部按照标准,对库区进行清理、整顿,对库房物资进行归类定置摆放,对新到物资确保不出现发串、发乱现象。公司针对一般材料控制标准,下达各库房库存控制指标,定期考核,确保“合理库存保生产,期末库存有下降”。组织各库点每月进行一次盘库检查,做好盘库记录和盘库分析,合理调整库存结构,降低资金占用,提高库房利用率。

3.5进行过程考核进行过程考核是供应链管理理念下库存控制的最后一步。通过对库存控制过程的考核来指导后续工作,摒弃单纯的只运用奖励和惩罚两种手段的考核方式,将考核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坚决杜绝为了考核而考核的弊端。促使职工改进工作方法,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新。该企业针对员工工作前瞻性不够、工作流程不熟悉等情况,要求各岗位人员要在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列出一周、一月及日常工作流程,通过列表等方式,明确工作内容,变事后控制为事前预防。保证管理层对安排的工作不遗漏,并抓好各项基础资料的完善和规范,使工作有可追溯性。自行设计改造了“传输带伸缩支撑架”、“吨袋简易吊索具”、“料台铁板安全改造”、“传输带导向板”、“木板衬垫堆码方法”、“钢丝绳盘吊钩”、“装卸使用铁板”,解决了物资装卸及堆码的瓶颈问题。其中实施传输机接力、各种装卸机具配合装卸,改变了传输机只能装车不能卸车的弊端,采用双环4钩代替吊带吊装吨袋化工,使每车15吨袋装卸由30分钟降低到16分钟,装卸速度大幅提高;大力推广托盘使用,使化工料存放由每平方米1.33吨增加到2.04吨,整体库内存放量增加三分之一,提高了装卸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该企业抓好仓库和井队材料员的管理,解决好末端管理。针对仓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细化管理措施,不定期巡井检查,帮助、指导、监督井队材料员搞好井队仓库的管理;督促井队材料员及时收集反馈井队材料使用状况和需求信息,严格按照总公司物资管理制度和钻井队现场管理规定入库验收、管理和发放物资,保证到井物资验收签字手续齐全,材料消耗明细清楚,单井核销及时真实,账务数据准确,防止材料隐性流失,确保井队材料消耗真实可靠。

4引入供应链管理模式后的库存控制效果分析

表1是A钻探公司引入供应链管理模式后,其仓储管理指标的变化。从表1中可以看出,引入供应链管理模式后,该企业的库存控制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而言,A钻探公司引入供应链管理模式后,库存控制的效果表现在仓储管理效率逐年提高和开创了库存控制管理新模式。

4.1仓储管理效率逐年提高在引入供应链管理模式后,该企业的仓储管理效率逐年提高。近几年随着钻井队的增加和水平井增加,物资采购量和发出量逐年增长,但库存周转次数逐年增加,周转天数逐年减少,说明在物资保障量增加的同时,物资周转加快,资金利用率提高,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4.2开创了库存控制管理新模式A钻探公司在引入供应链管理模式后,开创了库存控制管理的新模式。库存控制方面产生的创新理论和技术,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可推广性和可复制性,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其它物资管理领域,将有力地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其整体经济效益。特别是对于与A钻探公司类似的集团型企业来说,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大全编委会.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大全[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9:60.

[2]武海飞.敏捷供应链环境下IBM战略性供应商评估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