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管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1

[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科特点 研究生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学科特点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应用工程科学、技术科学、数学、系统科学及社会科学知识,对人员、物资、设备、技术、能源和信息等组成的各种系统进行设计、评价、决策、改进、实施和控制的一门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管理学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具体表现如下:

l)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作为管理学里的基础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自其诞生就呈现出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的特征,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立、发展与完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如现代数学的发展为研究复杂性管理问题提供了方法与理论基础,现代信息技术拓展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领域,现代心理学为人因工程提供了研究手段。作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重要组成的工业工程专业,其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的特征表现得十分明显,不仅利用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进行观察、实验、研究、设计,同时还需应用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知识。同样,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等专业,其学科的发展与科学研究也需要综合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与管理理论。

2)基础学科与领域的拓展性。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学的理论基础,是管理学体系的基础学科,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工程方法的结合,其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学的基本问题,其研究成果可为管理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与策略指导。同时,管理科学与工程本身的研究方法与技术以及其它领域尤其是工程科学领域的技术与方法的发展,使得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具有拓展性。例如,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并得到广泛应用,工业工程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数理统计、工程技术、运筹学、系统工程、现代心理学、信息技术等都在工业工程的研究问题中得到很好的综合应用,其研究领域也从制造业扩展到商业、运输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和政府部门。

3)理论研究与应用的结合。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学门类的基础学科,为其它管理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技术与方法。管理科学与工程也是为解决现实问题而诞生的,例如工业工程的目标是为了提高系统生产率与优化资源配置,对各种生产要素统筹分析、合理配置,促进系统协调有效的运行,追求系统整体优化。从以上特征可以看出,工业工程是一个工程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离开产业应用的纯方法或理论研究,是与这些特征不相容的。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则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管理问题,通过建立信息系统来优化管理效率。而管理科学专业则是以数学、经济学及计算机应用为基础,去分析企业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更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人才定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各种培养模式的交叉和融合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复合型人才培养是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教育的必然方向。其复合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管理科学与工程科学的复合。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而管理科学与工程就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融合了管理科学、经济科学和工程技术,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培养学生对管理知识和工程技术的掌握,才能大道复合型人才培养目的。

2)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复合。管理能力是一项应用性、实践性、技能性等特点很明显的复合能力,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与生产相结合、设计与操作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应用基本知识和方法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3)专业性、创新性和创业性复合。专业性是指管理科学与工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性是指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业性是指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要求具备创业意识、开拓能力。

高校有责任加快培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需要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人才需求。

三、培养模式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遵循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需求,为研究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总体运行方式。课程体系设置、特色学科建设、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导师指导作用的发挥、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和提高培养质量的途径等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培养模式。复合型培养模式将有效整合这些要素,协调作用以实现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目标。

1)培养方案制订。培养方案指引着研究生培养的方向,因此一定要从学科的发展概况、优势和特色,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要求、课程设置、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进行科学整体规划,其中培养目标是指导方向,课程设置是主体框架,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是重点。在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应该明确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在培养能运用管理理论进行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方法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应体现理论性和应用性。核心课程包括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等;主干课程因专业而有所差异,如工业工程专业可以设置人因工程、物流工程等课程;课程体系还应该包括方法论课程,如系统工程、决策方法和模型、预测方法、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等。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是指论文选题紧扣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前沿,追踪研究热点并结合中国工程、技术、管理中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开题报告形成论文的基本框架;中期报告是对所研究的问题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学位论文是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深入的分析和阐述,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和具有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

2)特色学科建设。学科是大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承载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加强社会服务功能的平台,是大学建设的核心和根本。加强学科建设是实现大学使命和价值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高质量研究生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基础,是进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产生创新成果和造就学术大师的前提,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一体化的核心环节。加强学科建设就是要培养一些特色学科。只有形成特色学科,才能实现特色教育,从而体现出整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如重庆理工大学围绕“理工+经管”建设特色学科,形成车辆工程、机械装备、材料科学、电子及自动化、会计、经济管理等特色学科,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

3)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的核心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针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学科交融和应用性极强的特点,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其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①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化、教学实训企业化。创新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实验、实践教学为辅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将大量的实验实习环节搬到实践基地,聘请实习基地的管理专家和技术人员作指导老师,一方面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让他们切身体验到一个管理者应具有的能力和素质,一个优秀员工应具备的能力与职业素养。通过潜移默化,完成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企业管理者素质和创业精神培养。

②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特色突出化、创业方向多元化。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分析,基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交叉、渗透和融合的特点,对工业工程、工程管理、信息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增加创业教学模块融合于整个教学体系之中,重点培养学生从工业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等几个方向突破,培养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创业人才。

③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过程实践化、实践教学岗位化。充分利用教学基地打造管理科学与工程“创业型”教师,进而改进教师“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将课堂教学与企业创业、经营管理等密切联系,教材内容与岗位(职位)管理实践相互融合。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提前加入教师们的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带动和促进创新创业型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

④教学方法创新――授课形式多样化、学生体验主导化。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鼓励专业教师采用“学生体验主导”方式,通过软件模拟、企业场景模拟、企业运作模拟、企业角色模拟等形式,将创业教育与科学知识、管理能力相互渗透。尤其是案例教学形式多样,通过大量案例教学,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业创新的激情会得到显著提高。

⑤师资队伍建设――走出去、请进来、产学互动。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生教育,不仅要充分发挥校内优势,更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本着“走出去、请进来”原则,鼓励教师将科研应用于实践,到企业兼职,再反过来充实和丰富教学。另外,聘请校外的企业家、成功人士到学校开设讲座,与学生对话、沟通和交流,启发和鼓舞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⑥教学管理创新――教学管理服务化、评估反馈循环化。将学生和教师的组织与管理与教学评估反馈紧密结合,转变教学的“管理”功能,增强教学管理的“服务”功能,形成“计划-执行-评估-反馈”的良性循环系统,在总结经验、剖析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效果。

四、结论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宽、分布广、招生多,在高校研究生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其学科特点与人才定位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基金: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g2013201)以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203002、102309)资助。

[参考文献]

[1]马庆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定位与人才培养.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2).69-78.

[2]汪应洛.当代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发展与创新.管理学报.2005,2(1).1-3.

[3]邹树梁,张彩平.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复合型培养模式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5).142-145.

[4]张凤,李爱华.面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课课程群建设与优化研究.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0(4).151-152.

管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2

论文摘要:“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西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经济的全球化直接推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全球化,用全球化的视角分析教育领域是全球化研究在方法论上的一个重要贡献,也是高教研究的一种新兴学术研究范式。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旨在通过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为经济组织运行达到最佳状态提供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方案,必须也必然确立“全球化”教育理念。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席卷整个信息社会,经济全球化必将导致人才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不仅表现在人才定义与观念、使用与流动、竞争与评价、环境与待遇的国际化,更突出地表现在人才素质与培养的国际化。本文着重探究全球化理念在管理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的理论与实践。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有效适应经济社会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战略是第一战略。我国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高层次的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管理能力与国际视野的新型管理人才。人类社会需要管理,管理需要科学,管理科学业已成为信息社会促进经济优化发展的重要手段。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作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定量研究组织的决策、运营与管理模式规律,其研究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工具性两个特点,其学科性质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国际标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高素质管理人才是有效适应经济社会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是院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观念。经济全球化亚需革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确立全球化教育理念:其一人才国际化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必不可缺少的基础和条件;其二树立全球化教育理念是高教领域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现实选择;其三全球化管理理念是适应管理革命和管理科学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其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适应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和培养价值由均衡、渐进、学术型向复合、应用、创新型转变的客观需要。

人才队伍靠教育事业培养,人才素质由培养模式决定。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渠道,培塑全球化战略理念、革新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索全球化条件下我国高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方略是时代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加强我国现代化建设、推进经济社会转型意义重大。

二、全球化视域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的特征与面临实际

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给该专业的受教育者制定一个培养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培养方案。这一培养模式集中体现了该专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并且规定了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特征,其实质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一)全球化背景下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特征

一是人才培养目标为管理型人才。具有综合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更强调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性。相比专业型人才,要求具有更“宽”、“专”、“交”的知识结构、具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管理能力,具有更高的管理、组织、执行的综合素质和岗位拓展能力。

二是人才素质要求与国际社会趋同。应该具备以下的基本条件:全球视野、创新能力、复合型知识结构、高信息敏感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学习能力、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国际化的运作水平与能力等,这业已成为国际通行的高素质管理型人才的衡量标准。

三是人才培养方式要求走向国际化。具体体现在:目标认同国际化,能否适应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管理型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体制的多样化,例如方兴未艾的国内外联合办学模式正成为拔尖人才的成才渠道;课程设置综合化,更着眼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教育手段现代化。另外,还有学生来源的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国际化、人才培训的国际化等。

(二)管理型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及根源

当前,在管理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矛盾问题。总体而言,一是专业设置与分类不规范,二是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三是培养模式“社会化”程度有待提高。具体而言:一是以学术标准设置的课程模式应对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矛盾。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目前,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多是“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模式。片面强调专业知识传授,对学生毕业后的多元社会工作环境和角色重视不够,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管理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应坚持以下原则和方向:注重综合素质培养、体现学科发展前沿和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二是工科主导的培养取向与管理型研究生实用价值要求的矛盾。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一门横跨经济、管理、数学、系统、信息、计算机、工程技术等多学科门类的交叉学科专业。但诸多院校把它截然列为工科专业或文科专业,而不是回归管理学这一社会科学的学科本质,单方面强调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管理能力的培养。

三是缺乏健全的管理实践平台和浓厚的管理实践环境氛围。管理实践、实习环节少,实施困难.管理型人才对研究生能力素质要求较高,要求有较多的管理实践活动,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课时、经费、场所等因素的限制,造成管理人才以课程式的学习和考试型的评价为主,造成与管理实践相脱离、理论学习多、管理实践少甚至缺乏的局面,管理学硕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本科化,忽视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本科教育某种程度上只是时间上的延续和理论层次的简单提升。

四是管理型人才培养的师资要求高与院校符合要求的导师少的矛盾。管理型人才需要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双重核心素质,其培养对导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导师有较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而且也要求导师具有丰富的社会管理经历和经验,但现实中这种学、管兼修的“双师型”导师十分匾乏。 三、全球化视野中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的战略实施

(一)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内涵清晰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针对国际化视野下现代化建设对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把培养目标定位为专业管理型应用人才。具体要求是;一是要具有坚定的政治素养;二是要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在本领域内有较坚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和系统工程学理论基础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三是要具有综合的能力结构.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可从事专门管理工作,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或从事生产、经营和服务等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运作、评价和咨询等工作;四是具有扎实的创新能力.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不仅要求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更需要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

(二)模式选择

一是确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创新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构成当前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想体系。“以人为本”主要体现了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把社会所要求的、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才放在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注重能力”主要体现了培养人才的内容和重点。在培养对象上,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在培养目标上,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尤其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上,以应用性为主,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创新教学”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和教学模式上。通过积极探索,形成了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相适应的开放的、灵活多样的“两主三多”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多种互动方式、多种导学模式进行教学。

二是构建“综合性、学习型、开放式、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平台.注重人才培养方案整体优化.专业、专业大类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主线,构建“平台-模块”式的培养方案。专业培养方案的结构:在公共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上,设置若干个课程模块,课程体系坚持学术标准和应用标准的统一。“综合性”是指知识结构的综合性、能力与素质构成的综合性,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与分析能力,掌握系统思维与分析能力。“学习型”指确立终身学习理念,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意识与技能.综合性、学习型、开放式、国际化的是辨证统一的,倡导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变化中的管理实践的进行互动。

三是实施“学习+管理+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借鉴“双元制”模式,即以德国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由社会和院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这样,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的技术,毕业就能很快地顶岗工作,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这种模式曾被誉为德国经济振兴的“秘密武器”。亦可借鉴CBE模式,即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基础,它的核心是从管理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通过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能力分解表(课程开发表),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四是推进教学体系改革优化。首先是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是必须以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为核心,重点突出信息社会管理特色。要用全新的观点重新审视课堂理论、具体实践与人员素质的关系,对培训教材按照社会实际需要进行结构和内容上的调整。其次是教学方法改革。对教学方法进行新的探索,采取导师指导与专业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坚持研究生培养统一标准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贯彻系统理论学习与科研并重的原则,采取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等教学方法,实现从“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向“以学生为中心、导师为主导”的互动教学方法的转变。再次是学习方式改革。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应改变被动式接受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建立以发现和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模式,同时积极参与到各种部队管理实践中,实现学与用的互动。

管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3

摘要:国家警务发展的法治化实践和警务化管理的纪律设计,要求警校完善学生警务化管理的科学化、法治化建设。这对维护学校稳定,实现教育目标,维护学生权益,以及提升学校风险管理机制都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警务化;科学化;法治化

当前,各警察院校都在积极调整战略、提升发展内涵。深刻认识警察院校基本学生管理模式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警务化管理的育人功能,对全面提高警察院校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警察院校是为公安、监狱、劳教系统输送各类高素质警务人才,其人才培养作为一种特殊的专门的职业教育,需要通过警务化管理的法治化和科学化,以人民警察的标准要求警校学生,培养学生警察意识和警察观念,训练他们的警察作风。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建设对专业人才培养与工作实践的衔接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一、主体建设

主体建设是提高当代警校大学生所需职业素养的建设。在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单一机制改革对行业性、特色性很强的警校发展效能有限,系统科学的充分利用可安全、有效、正确地推进警校教学质量管理开发。①实现警校学生的主体建设则是系统科学的充分利用的一种。实现对警校大学生的主体建设,有利于提高警校学生个人素养,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有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需要从培养警察大学生忠诚意识、法治意识和公共服务意识等方面入手。

1.忠诚意识

铸造警察大学生忠诚警魂是当代公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也是警察院校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通过建设公安高校特色大学文化,充分发挥大学文化对学生浸渍濡染的作用,达到培养学生深厚的警察文化素养、培育学生的警察忠诚意识的目的②。

2.法治意识

培养警察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对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警察大学生法治意识是警察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警察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未来社会的支撑主体,塑造其正确的法治意识,直接影响到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整个社会法治文明的程度。

3.服务意识

志愿服务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高质量的服务意识已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警察大学生应该自觉培养服务意识,把服务意识的培养作为接受教育的重要部分,有助于警校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社会认同感,从而为未来的工作助力。

实现警察大学生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建设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关注警察大学生自身人格发展需要,帮助警察大学生认识自身的社会价值,培育职业情感、认知职业责任。第二,在方法上,树立学习典范,帮助警察大学生树立职业道德的主体性精神典范。第三,在实践中贴近社会现实,以学校和工作岗位合作作为纽带,建立有职业特色的主体性道德伦理教育体系。

二、制度建设

1.学生管理制度建设

实现警察院校优良管理的制度建设对学院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具有促进作用。学生管理制度能让警察院校学生在长期交往、特殊管理下自发形成并被学生无意识接受的行为规范。一旦这样的行为规范形成,外部制度内化进入每个警察院校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便会为学院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提供持续动力。警务化管理是独具特色的公安院校和公安机关共同的管理模式。③警察院校的人才培养作为一种特殊的专门的职业教育,就是要通过严格、规范的警务化管理, 以人民警察的行为准则来要求警校学生,培养学生的警察意识和警察观念,训练他们的警察作风,打造他们的警察形象,塑造他们警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实现警察教育和警察岗位、警校学生角色和人民警察角色的“无缝对接”。

学院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是实现警察院校优良管理的制度建设的基础。制度建设是指可供人们选择制度安排的范围,是使人们通过选择制度安排,追求自身利益的增进受到特定的限制。实行警务化管理的科学化、法治化是警察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特色和优势,决定了警察院校特殊的培养目标和特殊的学校性质,决定了警察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同时更决定了警察院校特定的制度建设机制。作为这种特殊人才培养模式核心体现的警务化管理的科学化、法治化,本质上必然是为培养未来高素质警务工作人员服务的,育人是其根本宗旨,警务化管理的育人功能是其内在的本质性功能,这就要求有一套优良的管理的制度建设机制与之相配合。

2.学生权益保障制度建设

学院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的实现是警校学生权益保障建设的保障。警校学生是学院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的实现的最终、最大受益者。这种收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学院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的实现有利于为学生权益提供法律保障。警察院校的学生接受特殊的警务化管理,在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上会从法律的角度出发,为在今后从事法治工作、处理案件打下了基本的法律常识基础。学生权益保障法治化的实现需要警察院校的领导、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潜移默化的给学生灌输不可或缺的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其二,学院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的实现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近年来,警察院校为了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在对学生进行警务化管理的同时,采取了很多措施使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得到大力加强。④

学生权益保障建设对学院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工作的完成有指导作用,学生权益保障建设是学院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的实现的重要目标。学生的在校活动、教师的工作方向、学校的决策制定等活动与学生权益保障建设都息息相关。学生权益保障建设对学院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工作的完成的指导作用,尤其体现在为学生生活、学习方面管理方法指出了方向。学生管理和权益保护的法治化的实现同时,也对警察院校警务化管理法制化、科学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警察院校在警务化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法治权益保障意识的培养,而这也更有利于学生个人法治素质的提高。

3.学生法治活动激励机制建设

学校实行激励机制的最根本目的是正确诱导学生学习动机,使他们在实现学习目标同时,实现自身价值,增加其满意度,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关乎学生是否积极进步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在警察院校学生管理活动中也是一样。无论什么样的活动的展开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警察院校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法治素养培育和激励,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警察院校特色、时代特点和学生需求的开放激励体系。例如,从校园守法行动量化考评机制,警察大学生法制活动服务奖励机制,警察大学生实习基地法治实践能力考核奖励机制等。

三、环境建设

警察院校环境是警察院校师生员工赖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条件。警察院校环境建设的目的就在于为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和改善一系列条件。环境是由诸种条件构成的。所谓环境建设实际上指的是对构成环境的诸种条件的建设。⑤可以说,环境建设是警察院校各方面得以开展的基础,是促进师生员工勤奋学习和工作从而形成优良校风的条件,对警察院校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起着促进和保证的作用。

1.硬件设施建设

硬环境一般是指较易进入人们视觉的因素,具有较强的物质性。比如,设施环境、教学环境、娱乐环境、生活环境等。警察院校的硬环境建设对教师和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具有强调作用。通过构筑校园的自然生态环境,包括园林建设、实行警务化管理建筑、景点与人文景观,教学与生活设施以及绿化与清洁工程等,通过硬环境的建设为警务化管理的科学化、法治化制造良好的氛围。

2.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是指物质条件以外的诸如政策、文化、制度、法律、思想观念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众所周知,人都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发展,而学校是育人的场所,理所当然地要有方向明确、相对独立、品位较高的文化环境。警察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警察文化和校园文化双重特点,它是警察院校师生在特定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具有警察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例如,举办模拟法庭,表演法制情景剧,悬挂“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从我做起”横幅,举行学生签名仪式等。

四、实践建设

学院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为专业型人才培养中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当前法治警务已经成为世界警务改革的共同方向。我国警务改革要求走警务法治化建设之路;尊重法治精神;倡导警察院校学子对法治的认同和信仰;完善警务规范;拓展警察职能,兼顾各方利益诉求。这样的变革必然导致警务改革面对与警察院校专业型人才培养的机制衔接问题。而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的完成则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教育方法等方面具有指导作用,从而使其更有利于专业型人才培养与警务和法治建设的机制衔接问题的解决。

法治中国建设对警务人员的法治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警务法治人才开发利用建设也需要靠警察院校培养出更合格的学员,警务管理的法治化、科学化建设因此显得更加必要。专业型人才培养,对实现学院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提出了时代性要求。当代警察大学生专业水平的高低将影响今后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进而影响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加强公安院校大学生专业水平培养有十分重要意义。专业型人才培养与警务和法治建设的机制衔接问题,需要警察院校的学生在学校要有法治思维、正义感、责任感,成为一名合格的警务人才;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要有法治精神,要成为一名合乎时代精神的法治工作者。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要有创新精神,要紧跟时代步伐。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国家警务法治人才开发利用建设中的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贡太雷.系统视域中警察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变革与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4(1).

[2]林平,吴小虹.公安高等院校大学文化与学生忠诚意识的培育[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12).

[3]卜安醇.论警察院校环境建设[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997(2)。

[4]张洪波.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问题探讨[J].公安研究,2010(7).

[5]吴诚,罗旭.警察院校警务化管理与其职业素养培养研究[J].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2009(5).

管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4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被认为是国际贸易的福音,也是对上海建设全球物流中心的关键支撑。

随着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实,贸易自由化将扩大货物自由流动的空间,促使越来越多的各国货物到自贸区进行集散周转,自贸区内企业的数量和种类将大幅增加,自贸区的货物自由贸易、金融自由流通,以及进出口服务贸易会更加活跃。而自由贸易活跃度提高,必将利好国际航运、国际货代、港口、保税物流等多个直接相关产业,开启一场物流“盛宴”。与此同时,上海自贸区对物流的影响也不会仅仅停留在自贸区内的物流企业,它将带动整个上海乃至华东地区的物流业的成长和发展。物流行业信息在不断地给我校(东华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带来利好消息的同时,对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等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我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目前在全国排名第7位,属于5星级专业,并且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直接依托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还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点和物流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具备上述学科融合、专业领先的优势,更应大胆创新,提出具有创新性、可操作和可复制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思路,为培养高端物流人才进行有益的探索。

物流管理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及经营管理。它具有学科范围广、实践应用性强、系统性强的特点,要求在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中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物流管理能力的培养,还应注重学生的物流工程实践技能的培养。但是,目前在工程实践技能的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当前加强物流工程实践技能培养的手段之一是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大量的教学案

例、现场图片及视频录像等,但学生或是看了热闹,无法真正深人领会,或是由于教学材料设计得不合理,使得学生对物流工作有“低端、脏、乱、差”等印象,因而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正确择业。

(2)我校作为一所教学与研究并重的重点院校,在教学中还要强调专业的科学研究活动。如果仅是呈现实例、案例和操作性技能知识,片面地强调应用性、实践性,而没有仔细设计呈现的方式和过程,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从实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这就与研究型大学的要求不相符,也无法很好地实现研究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

因此,本文针对当前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形势,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设计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使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既保证有扎实的实践性,又能超越定位于一线物流作业的做法,将专业的实践性与专业的科学研究相联系,创新性地设计一些教学资源,引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与实现对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

高端物流管理人才是当前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的一个重要部分。国内外已经有一批教育研究者对这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些理念与方案。对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定义,体现在理论与实践兼具,具有全局观、整体观、创新能力这几个方面⑴。从实际来看,美国一项物流从业人员的教育程度和专业结构的调查结果显示,高端的物流管理人员具有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方面的专业知识。他们对物流管理概念,包括从简单的仓储、运输到综合物流、全球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有全面、深人的认识M。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州立大学等知名大学均提供以工程、管理科学和供应链管理策略为主的本科课程,其课程内容不但注重应用性和实用性,而且兼具理论和研究特性。

在培养方式上,针对各种教学对象,国内外也有一些有益的探索。在本科教育中,李庆明提出了“宽口径、重基础”的培养目标。在研究生教育中,孙卫等对美国的案例教学、计算机模拟、课程讲座等实践教学手段予以肯定[4]。刘峰涛等以东华大学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培养为例,采用项目管理理论中K作分解结构(WBS)方法,提出物流工程硕士培养管理思路[5]。刘丹提出了“产学研”教学理念与校企互动机制,从课程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教学两方面完善教学计划&。王晓锋构建了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以物流实验室为平台,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分为社会实践、物流案例教学、课程实践、物流模拟实验、认知实习和专业实习、物流设计大赛、毕业论文等,并进行系统化研究与实施,使之成为一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全程实践教学模式[7]。针对案例教学,张剑芳提出适应多元化的物流教育需要,注重多种形式的案例教学方法w。刘彬斌将过程管理理念引入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物流学教学与评价质量控制方法:95。

总体来说,无论是对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定位,还是人才培养的方式设计,都已经有了--些成功的探索。但是针对我校的实际,仍需要设计一整套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方案。本文在以下两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1)提出基于创新性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新方案,为探索创新性、应用型高端物流人才培养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2)提出基于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建设思路,包括基于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理论体系建设、物流案例群的贯通式建设、物流实践环节的一体化建设、物流课程群的平台建设四个方面。这些建设方案不仅应具有创新性,而且应具有可操作性,为高校物流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和改革提供新的可借鉴的方法。

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

1.基于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群建设框架

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该体系中,课程群体系的建立是实施课程群建设的基础,如何建立适应创新性物流T: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和基于能力体系的课程群

2.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的三阶段培养体系

通过广泛调研,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对以下两类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

(1)适应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国际物流服务人才,包括海运或航运管理、港口管理、报关报检、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2)适应国际化都市经济与生活发展要求的城市物流设计规划和服务人才,包括物流园区、第三方物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急物流、逆向物流、港口物流、国际采购、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城市配送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针对以上两类物流专业人才均需具备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技能与素质要求。笔者认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不仅是传授知识,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发挥主动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因此,提出了物流管理专业能力培养的三阶段培养体系,将教学定位由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

第一阶段:基础能力的培养。包括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管理素养的培养。这类能力在大一、大二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的培养中落实。

第二阶段:专业技能的培养。通过物流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教学、案例教学与企业业务模拟、第三方物流模拟、国际物流模拟等一体化的专业系统综合性实验教学,强化学生理解物流业务,熟悉物流运作,逐步掌握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业务分析与运作优化方法,提高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能力、供应链建模能力。这类能力的培养在大三的教学中落实。

第三阶段:从业能力的培养。通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供应链实践等专业综合性课程,以及社会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物流设计大赛等实践形式,让学生从实验认知到企业实践直至综合应用中提升物流系统规划能力、供应链设计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缩短学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实现“供”与“需”的无缝对接。这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三阶段培养体系下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

以三阶段能力体系为框架,归纳分析各能力框架下的知识点,并进行知识点梳理与整合,确定物流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知识体系。研究物流管理理论的传授与物流实践能力培养的融合体系,最终确立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基础能力培养为基础,展开物流管理基础、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电子商务物流四个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进一步理顺课程教学内容,保证群内课程知识点的连贯性与群间课程的协同性。课程群划分方案见图2。

三、基于核心课程群的建设方案

1.基于课程群的物流案例群贯通式建设

(1)建设群内的贯通式案例教学模式。物流管理专业教学需要大量的案例作支撑,但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基础能力培养课程:大学外语类、高等数学类、计算机类、管理学、会计学、应用统计学、运筹学、微观经济学等是传统的案例教学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简单应用层面,学生只能了解某个理论知识的应用,而不明白为什么应用,以及在什么业务环境下应用,造成了案例教学与物流实践的脱节。因此,以课程群的形式将多门相关课程绑定,建设群内各门课程的贯通式案例,让案例能够贯穿在课程理论教学中,并在多门课程中进行综合应用,真正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地将案例融人到物流专业教学中。

(2)通过企业实践、物流设计大赛等建设案例库。真正好的案例一定来源于企业实践,通过学生的企业实践收集企业案例素材、全国物流设计大赛等方式,师生真正参与的企业案例才更具有典型性,更能深人进行研究和进行企业实践应用。因此,应通过各种方式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案例的编写,以完善案例库。

2.基于课程群的物流实践一体化建设方案

基于课程群,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实施物流实践一体化方案,包括“一个目标、三个阶段”。即围绕培养创新性、工程实践应用型高端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分为三阶段实施的物流实践教学。包括第一阶段物流体验性实践环节,结合物流综合管理课程群理论教学开展实验,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第二阶段物流专业系统实践环节和第三阶段的物流综合应用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从业能力。二-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按照认知一实践一综合成用逐层递进,形成一种全程不间断的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系统架构如图3所示。

3.基于课程群的教学平台网络化建设

为保证课程群建设的效果,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将相关信息上网,才能实现及时有效的沟通,并将最新成果及时展示和分享?因此,不同于一般的课程建设,我们根据四个课程群组织开发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群网站,实现课程群的教学资源共享,为师生交流搭建了良好的互动平台U

四、结语

本文提出了基于创新性T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新方案,以及基于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建设思路,包括基于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理论体系建设、物流案例群的贯通式建设、物流实践环节的一体化建设、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群的平台建设。本文的研究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多方位要求下的高端物流人才培养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可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缩短学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实现“供”与“需”的无缝对接,这对提高物流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管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5

关键词 管理决策 实验教学 课程体系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esign Thinking Discussion on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Curriculum

CHEN Fei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Quantitative Economics,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Liaoning 116025)

Abstract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experiment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resolve the issues of corporation management and make a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and applied in developed countries, while in China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tage. So it is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search the form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anagement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establish a perfect experiment course system. It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models of management disciplines, and also cultivate the management quality and innovation spirit for students.

Key words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curriculum design

管理决策能力是现代企业家为维持企业生存所必备的素质,而科学决策是企业家知识的综合体现。因此,在管理领域唯一获得过诺贝尔奖的西蒙(Simon)指出:“管理就是决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美等国家学者将运筹学以及优化理论的应用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和管理学领域,使得管理决策的数学化、模型化和电子计算机化成为可能,标志着管理决策真正走向科学化的道路。现代决策理论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成为管理科学专业的重要基础和主干课程。但目前我国管理决策的研究和教学多偏重于理论方面,大多数企业管理决策问题的解决仍依赖于领导者的经验、才能和智慧,属于以定性判断为主的极具个人艺术特征的传统管理决策分析方法。而管理决策理论与实践脱离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缺乏大量具有创新精神、掌握现代管理决策技术、高综合素质的优秀管理人才。

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但由于现实情况约束,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决策当中,只能够将学生的操作性训练放置在学校内完成。而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缩短学生的岗位培训时间,是高校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不仅肩负着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任务,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现代管理决策理论与方法的接受。为实现这一目标,完善的实验课程体系设计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 管理决策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设计目标

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设计必须同专业属性、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以及理论教学的体系与内容相符合。基于经济管理活动的特点,管理决策实验课程需解决的问题包括:实验教学与企业管理间的匹配问题、验证性实验向创新性实验的过渡问题、封闭环境与开放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管理决策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设计与建设,应有利于探索保障经济管理实验教学高效运行的长效机制,有利于推动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发展,有利于打破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瓶颈。具体目标可归纳为:(1)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应与理论教学相一致,满足管理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2)实验教学的出发点是引导学生在校内完成社会实践,训练学生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适应能力;(3)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完成从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实验、再向创新性实验过渡,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和自主创新的能力;(4)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最新的管理科学技术与手段的应用,多学科交叉设计实验方法。

2 管理决策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管理决策实验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企业管理意识,利用现代的管理决策工具分析和解决复杂的管理决策问题,并能够把分析结果快速有效地应用到现实管理问题当中。因此,建立完善的管理决策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管理决策实验课程拟解决的问题与应达到的效果,在实验课程设计时应遵循以下思路。

2.1 提高对实验教学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提升对实验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是深化管理决策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前提。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演化为大众教育后,在人才培养方面,为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统一,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始赋予实验教学新的使命,并把实验教学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只有实验教学才能验证知识,消化并巩固知识;只有实验教学才能培养动手能力,形成专业素养;只有实验教学才能启发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我国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实验教学起步较晚,缺乏独立完善的管理决策实验教学体系和相关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品主要是在课堂内由教师演示,且实验内容要严重滞后于理论教学,导致教师和学生对实验教学都不够重视。因此,为建立完善的管理决策实验教学体系,首先要提高对实验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明确管理决策理论、实验和实践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2.2 紧密围绕培养目标,多学科交叉设计实验课程内容

管理决策实验涵盖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多门学科内容,如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运筹学、计量经济学等。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侧重点也不相同。因此,实验课程体系设计应反映培养目标的要求,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

2.3 实验课程内容设计要具层次性,引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实验课程内容应具有层次性:基础性实验,掌握管理决策实验的基本内容和操作方法;综合性实验,对基础性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引入企业管理决策案例;创新性实验,学生自行收集资料,并动手设计实验内容,给出解决方案和分析报告。本文通过“库存管理决策与模拟”实验来演示实验课程内容设计的层次性。第一,介绍确定性存储模型和随机存储模型以及相关软件操作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企业库存管理的基本内容与解决方案;第二,给出不同情况下企业库存管理案例,让学生自行确定库存管理方案,分小组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及管理成本,并给出分析报告;第三,为与经济现实相符合,将产品需求量、订货备运期等多个参数设定为随机变量,让学生理解数学模型的局限性,并让学生自行收集和整理企业的生产、销售和库存的相关数据,使用随机模拟方法追踪企业的库存变化,发现库存变化规律,设计实验步骤并给出理论支持。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理论到实践,由确定到不确定的思路分层次设计实验课程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2.4 优化实验教学课程评价体系

实验课程评价体系的功能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实验完成情况和操作分析能力进行综合打分,而且还要对实验教学方向和学生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实验教学课程评价体系应满足下述要求:第一,实验过程记录,针对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过程记录表,学生在完成每一步骤实验后,详细填写实验结果、遇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第二,撰写实验报告,在给出完整实验结论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严谨性,以满足企业需求为导向;第三,实验结果讨论,组织多种形式的学生讨论,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借鉴他人的研究思路,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和团队合作精神;第四,鼓励实验创新,在实验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提出新的实验思路、使用新的方法和技术予以肯定和加分。

2.5 完善实验室建设,共享网络资源

实验教学体系设计与实验室建设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实验教学体系的确立必须以实验室建设为前提,没有完善的实验室建设支撑,实验教学体系确立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同时,实验室建设也必须服从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要求,否则就会迷失方向、缺乏标准。现代实验室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利用学校内部的校园网进行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和实验环境。这需要实验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借助省或校级精品实验课程建设平台,创建丰富的实验网络资源。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下载视频教学课件、学生实验手册、软件使用说明、实验案例等等;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向实验教师请教实验问题,或在小组成员间展开讨论;还可以通过登录校园网中的实验操作系统,在校外完成实验,并通过管理系统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3 结语

作为从事管理决策实验教学的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管理决策实验的教学内容和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实验教师还需要注意的是:(1)经济市场的多变性和企业管理的不确定性,决定了管理决策实验方案的多样性,学生需要在实验过程中提出多种假设,并加以验证或否定。尽可能淡化实验结果的对错观念,鼓励学生大胆决策,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2)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驱动法,鼓励学生自主收集实验案例和数据资料,使用新的方法和模型完成实验任务。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企业管理科技竞赛活动,通过各类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实验兴趣。(3)由于基础知识和能力差异,导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不均衡,受益较少的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为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教师在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方面要精心设计,让学生在有限的实验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 黄燕琳.管理实验在管理教学中的作用探讨[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4.8.

[2] 李维纯.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发展新模式[J].实验式研究与探索,2012.7.

[3] 林云华.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措施[J].教育科学,2010.9.

[4] 马占英.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作用及设计技巧[J].科教经济市场,2008.12.

[5] 吴利玲等.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体系建设若干思考[J].科教信息,2009.35.

管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6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科院校;专业建设;兰州理工大学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

1.1 专业内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管理门类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该专业直接以信息化建设的人才需求为目标,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社会在社会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非盈利组织等从事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等工作的,综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1.2工科院校背景下的R堤氐惴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融信息技术、管理为一体的复合性、横断性、应用性专业,它具有理工渗透、文理交叉、经管结合的特点,是一个新型的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的专业,它涉及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社会学、行为学等多个不同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不断与其他学科融合,并吸收其他学科成果,最终形成了自身的专业特色。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内容

2.1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如何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有利于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创新人才的教学模式,培养大量的信息技术创新人才,这既是当今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改革与发展要求,也是时代赋予高等院校教学的新任务。从多年的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中,结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实际,在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最终得出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是:紧跟社会需求变化,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行“一技之长”和“分支模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围绕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加强教学模式的研究等。

2.2专业建设模式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建设不是信息技术、管理科学、数学、运筹学的简单相加,其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因此,我们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建设的模式应该是:“教学与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监控”,建设在教学与课程体系的建设中,专业方向可根据学科、专业发展及社会需求变化随时进行调整,以使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能适合社会的需要。培养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骨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专业知识,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教材建设需要全面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选择适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材,做到专业与实践相结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许多课程必须有相应的计算机条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地通过上机进行实习。

2.3建设的内容

(1)专业定位和能力定位

根据社会需求,本专业是培养面向在社会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非盈利组织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以下能力:①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等现代管理理论和知识,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②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方法及实现技术,具有一定的经济系统分析与数量分析、建模与计算的能力;③具有熟悉企业信息组织、检索与存储、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④有企业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及开发、管理与维护的实践和初步经验;⑤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搜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⑥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⑦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所有学生在具备上述能力的同时,强调在大专业下分小方向,根据学生不同兴趣,让每个同学都有“一技之长”。

(2)师资队伍建设

具备良好的师资力量,是培养人才的必要保障,所以建设优质的师资队伍是本专业建设的重点之一。通过引进外部人才,一方面,吸引本专业的优秀硕士,博士毕业研究生或企业信息化工程师到学院工作,扩充专职教师队伍,组建本专业教学团队。另一方面,聘请兼职教师,邀请部分在社会工作岗位上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专家学者参与到学校的实际课堂教学中来。留住内部人才,加强内部人才的培养,针对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的情况,制定由教研室主任牵头,课程组负责人组织对课程按精品课程进行建设,通过集体备课、公开教学评比、一对一帮教等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选拔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带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路,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向应用型实践教学方式转变。

(3)提升办学条件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是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竞争,所以提升专业建设的办学条件十分关键。

①教材建设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深化专业发展特色,其中发展专业特色的根本就是在教材建设上,其中就需要加大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兰州理工大学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教材建设方面,多年来按照学校制定的《兰州理工大学教材管理办法》,积极选用教育部推荐的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或被规划为面向21世纪的教材,或公认水平较高的优秀教材。这些教材的内容有利于素质教育,适应市场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强调特色,根据本校学生实际基础,本系教师主编、参编公开出版教材多部。

②实验环节

根据专业建设要求,增大设备经费投入,完善实验教学条件,培养更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其中关键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强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训,这就要求不断充实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实验设施和实践基地。目前,兰州理工大学新校区拥有1个ERP实验室,1个省级电子商务重点实验室,基本能满足各门课程的实验要求,专业实验室正在积极建设中。

(4)加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中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素质以必须够用为准,专业基础与基本技能以专业所需为度,侧重技能培养,专业技术与综合技能以信息系统设计、信息技术及管理为主;提高专业综合知识与技能、综合素质以拓展知识为重。

①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中包含:基础系列:含外语、数学、计算机技术等,强化基础技能培训。计算机课程实施始终贯通,从基本软件的使用到高级专业软件的掌握,一条线到毕业。管理科学系列:管理学原理、运筹学、管理决策分析、企业经营管理等以应用为目的,将教学内容c课程体系优化组合,强调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系统设计系列:操作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结构及算法、数据库、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子商务等内容,强调实用性,先进性,加强现场教学,社会调研等活动。专业拓展或提升系列:一方面进行专业拓展,如开设管理系统工程,系统模拟,系统仿真等课程以拓展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进行专业提升,如设计高级统计软件分析、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提升专业技能等。

②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主要课程为计算机导论、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结构及算法、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常用统计方法与软件、管理学原理、运筹学、管理决策分析、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认识实习、软件开发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③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在满足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设计必备要求的同时提供学生拓展的空间,为了适应专业及学科的新发展,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开设了相应的选修课;课程内容每年均有拓展变化,做到少、精、新。通过开设选修课,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强化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充分满足了学生的不同知识需求。

(5)加大教学监控力度

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是学院建设的重中之重,为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与建设达到预期目标,在学院制定的保障专业教学质量措施的基础上,成立由系负责人、核心课程负责人组成的专业建设小组,做到小组成员每学期随机听课,把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纳入到监控之中,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管理与监管体系。健全和完善学院专业建设与管理的规章制度,指定专业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监督检查制度,每年定期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进度与质量进行检查、评价和整改。

(6)完善教学质量评估

整个教学质量保证与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体系由:学校监督组、学院督导组、专业建设小组督导、教研室主任随堂听课制度、教学管理相关制度、教研室教学研究、学生教学意见反馈等组成,围绕教学质量监控的工作资料翔实。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估,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三、不足及改进

3.1实践教学应提高质量及水平

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对专业高级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时间教学环节组织困难、可操作性差、而操作中又要求与理论教学体系紧密结合等特点,我们的实践教学环节分为4大系列模块:实验系列,如VF语言、数据库原理、管理决策分析等的验证性和设计性实验操作,结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设计实训,以动手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侧重技术应用能力训练。课程设计系列,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设计,主要培养系统设计工程师需要的基本技能,真正体现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实,包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结合社会实践,形成现场实务教学,培养各岗位工作能力。论文(设计)系列,以信息搜集、处理、应用、系统开发与设计为主,结合管理决策撰写毕业论文,培养岗位技能及科研能力训练。

3.2学生培养与就业实施联动

在制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计灵活的人才培养方案,既要高度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拓宽实践渠道。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研究,实践机会,可以针对某个合作企业的某些具体问题设立了一些研究项目,组织学生在该企业的资助下开展研究。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又提高了他们的科研能力,同时还能促进合作企业的创新发展。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学生在未来就业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提高我校学生就业的质量和水平。

3.3分类培养

信息类人才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软件开发、技术研发人才,另一类为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人才,社会对于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型人才的需求比较广泛,需求量大,因此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迫在眉睫,所以作为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展开对于学生的分类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对于专业方向偏好,制定不同的培养类型,让学生的未来的学习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张彤.浅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J].科学教育论坛,2006(4)

[2]张劲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研究[J].情报杂志,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