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技术专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低碳技术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低碳技术专业

绿色低碳技术专业范文1

内容摘要:随着世界贸易环境友好趋势加强及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召开,面对世界经济体制的低碳与节能转型,我国的工程建设面临抉择,一方面要求工程项目的低碳标准达到国际要求,另一方面要使低碳经济建筑的理念得到广泛接受。低碳经济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标准不仅仅需要工程设计的节能考虑,还需要工程建筑的节能考虑,以及建筑选材的绿色化标准的考虑。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低碳经济与WTO新绿色贸易标准的提出对我国工程造价的影响及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趋势。

关键词:WTO 低碳经济 工程造价 标准化

引言

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召开,标志着世界领域的低碳环保大赛正式开始,以美国为首的低碳国家纷纷作出低碳能源的战略规划,在未来10-20年的时间内削减自己国家的碳排放量,WTO也出台了新的法规和技术贸易政策用来限制市场中的高碳排放量的产品,用碳排放税的形式限制高排放和高污染企业的发展,利用合理和科学的限制手段保证世界范围内的碳排放量维持在一个标准化的空间内,这其中不仅仅针对衣物、食品、资源、汽车等等,甚至还针对建筑和工程。欧洲早在1980年就开始了生态建筑的建造,美国也是最先提倡工程自主产生新能源可持续使用的国家之一,工程造价受到WTO新标准的要求,也受到低碳经济体发展条件的限制。对于我国工程项目工程造价的低碳化和绿色化发展方向,我国应该探索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WTO技术标准与低碳经济对工程项目的要求

随着国际市场分工的细化及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加强,WTO和低碳经济对工程项目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低碳经济发展的初衷是为了降低全球二氧化碳和污染气体的排放量,国际组织和各国非常关注全球变暖的问题,为了应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应该加强工程建筑的低碳标准和节能要求,要强调绿色化建筑和低碳工程的稳定性,要保障我国工程项目的发展遵循低碳经济的发展路线,尤其是在工程造价的建设工程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单位工程造价以及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等环节加以改进和优化,在工程的建筑、安装、市政等施工阶段工程预算及工程结算与决算、工程审计与估价、定额编制与管理、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工程监理、工程招投标及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中注意低碳经济理念的引入,认真分析工程项目建设中各种低碳化的投入与维护。

低碳工程的设计要求与标准

低碳排放的标准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近一步降低碳排放量,让原有的污染降低到最小,让排放的污染气体可以最大化的降低。对待工程类的低碳建设需要不断的增强工程项目的低碳建设标准,提高建设合理性和科学性,改变以往的建设方式和建设理念,采用新型的建设原料和设计理念,以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促进低碳工程的发展,低碳经济体制的不断提高是对工程项目结构和工程项目建设的新一轮挑战。

在设计低碳工程的结构时,结合成功案例开发新的设计理念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参考具有已建或在建该类建筑经验的设计师的理念,可以获得一定的建设标准概念与信息,比如瑞典的冰雪自流建筑、奥林匹克国际办事处的节能建筑中引用的采光设计、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自然通风、巴林银行的自然风力发电,这些设计灵感来源于设计师日常生活的细心观察,需要不断的进行试验才可以引用到实际生活和实际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去。

低碳经济工程造价要求与规范性

(一)低碳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建设要求

工程造价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也就是一项工程通过建设形成相应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需用一次性费用的总和。这一含义是从投资者―业主的角度来定义的。第二种是从市场的角度来定义的,工程造价就是指工程价格。即为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低碳经济环境下对工程造价的主要建设要求是:节省建造用料,降低用料的碳排放量,选用环保材料、绿色化材料建设工程项目;工程项目设计的低碳化和绿色化,利用绿色建筑和环保建筑可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强自身能源的供给与可持续利用及发展;加强工程项目的低碳化道德性和教育性价值,如果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的社会低碳价值和绿色化教育价值,这样会大幅提高整个社会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加强每一个社会人对绿色化经济的认识。

(二)低碳经济环境下工程造价的规范性

低碳经济环境下的工程造价规范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工程造价的大额性。低碳经济时期要发挥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用,其工程造价的建设金额都是非常大的,动辄数百万、数千万,特大的工程项目造价可达百亿人民币。第二,工程造价的个别性、差异性。任何一项工程都有特定的用途、功能和规模,在低碳经济模式下对每一项工程的结构、造型、空间分割、设备配置和内外装饰都有具体的要求,掌握绿色化的工程质量和低碳化的工程选材是关键,节能产品的差异性决定了工程造价的个别性差异,每期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不相同,使这一特点得到了强化。第三,低碳经济下工程造价的动态性。任何一项工程从决策到竣工交付使用,都有一个较长的建设期间,在建设期内,往往由于不可控制因素,产生许多影响工程造价的动态因素,低碳经济的建设要求也是一样,如建筑设计变更、材料、设备价格、工资标准以及贷款利率、汇率的变化等,都必然会影响到工程造价的变动。第四,工程造价的层次性,工程造价的层次性取决于工程的层次性,一个建设项目往往包含多项能够独立发挥生产能力和工程效益的单项工程,一个单项工程又由多个单位工程组成。低碳经济发展要求我国工程造价有三个层次,即建设项目总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和单位工程造价。如果专业分工更细,分部分项工程也可以作为承发包的对象,如大型土方工程、桩基础工程、装饰工程等。第五,工程造价的兼容性。工程造价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工程造价除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外,征用土地费用、项目可行性研究费用、规划设计费用、与一定时期政府政策(产业和税收政策)相关的费用占有相当的份额。

低碳环保理念下我国工程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一)建立健全低碳环保工程的法律制度

我国发展低碳环保工程的首要任务是要开辟出一条符合我国发展现状的环保工程法律制度,利用法律作为限制环境保护和工程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限制高排放和高能耗的建筑类企业发展,在市场竞争中逐渐淘汰高能耗和高排放的企业。在国际化市场竞争中我国的环保工程发展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的阻力和影响。发达国家对生态设计指令涉及的产品范围不断扩容,从耗能产品扩展至能源相关产品,而有关具体用能产品的实施措施也在不断扩充,使我国低碳技能产业发展的门槛也在不断提高。近年,欧盟《确立能源相关产品生态设计要求的框架》相继生效了5类产品的实施细则,不仅针对产品能耗进行要求,还对环境冲击的项目予以管制。欧盟对《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废弃电气电子设备指令》也进行了修订,2011年2月3日,欧洲议会通过的WEEE指令修订案,提高了针对碳排放建筑的建筑要求和设计要求。鉴于此,我国需要不断建立健全我国的环境保护立法和建筑类节能环保型立法,用法律保护我国的绿色建筑业发展,用法律引导我国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

(二)注重低碳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工程造价与工程项目的发展需要新型的专业化素养较高的专业人才,他们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基础,有全面的和系统化的知识模型,低碳工程的设计、开发、建设都需要这些人才的参与。围绕低碳经济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对人才、学校优势资源的需求,应寻找结合点,灵活选择合作形式,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共建联合实验室,如:BIT-EDS数字化协同与创新技术中心、北京理工大学-美国物理声学公司无损检测技术联合实验室、CSIT-BIT船舶数字化生产系统联合研究室等。这些联合实验室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工程训练中心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提高了实验教学综合水平。低碳环境下我国工程项目建设需要人性化地提高参与者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水平,以及全面的培训工程经济知识和低碳能源的节能环保知识。只有培养好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工程经济相关人员的操作水平,才能更好的与社会责任相结合,满足社会需要,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满足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建立中国特色的绿色化工程造价标准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绿色化工程造价的标准应该依据我国国情来制定,如果盲目照搬国外先进经验或许会本末倒置,反而起到阻力作用。从短期目标来看,我国应该提出一些与我国目前状况相符合的标准来评定绿色化工程造价的发展状况是否合理。绿色化工程造价的标准应该主要包括: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选材预算、绿色建筑人员专业素质、低碳排放量的测定、生态保护性与地区和谐性、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再生能力等等。提高我国工程造价的基本标准,能为未来发展绿色化工程造价奠定良好的基础。

WTO绿色贸易标准对我国工程造价及建设的影响分析

(一)我国工程造价相关人员的绿色化和低碳化专业知识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相关人员的绿色化意识不足,低碳环保理念的认识不到位,节能环保与生态平衡的打造概念引入不到位,“低碳理念”和“核心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两根支柱,同样也是建设低碳工程训练中心的基础。在建设工程训练中心的过程中,要实现低碳发展,首先要建立和推行“低碳理念”,投入精力研究低碳工程训练建设的方向,肩负起培养低碳人才的责任。构建专业人员低碳工程训练的思路为:坚持训练规模、训练项目、教学质量、低碳运行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工程训练发展方式转变;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找到资源优势与低碳工程训练发展的结合点,建立稳固的低碳工程训练体系的基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为主要特征,促进工程训练内容的创新和训练方式的转变;以科学管理、厉行节约、高效率为关键点,改进工程训练运行和管理模式。

(二)绿色道德指数将成为绿色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现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但是考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承担绿色道德的企业和个人很少。国际发达国家有些环保意识较强的组织和个人对绿色化道德指数的认识较全面,比如荷兰、瑞士、丹麦、美国、日本等,这些国家不光是在国家政策中引入了绿色经济发展的概念,更多的是在教育和个人思想价值观的道德评定标准中引入了绿色化概念。我国需要建立一个道德评判机制,在发展和建设绿色化社会的同时,将个人道德标准与国家发展利益相结合,这样做可以让个人自发的参与到绿色化建设中,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这样做的必要性和意义,积极参与社会化的低碳改进活动。

参考文献:

1.刘新霞.浅谈建筑施工中工程造价管理.青春岁月,2011,9

2.张丽红.浅谈工程造价管理.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7,8

3.潘永东.天津石化20亿元打造低碳工程.石油工程建设,2009,8

4.付继红.探讨建筑工程造价现状及进行有效控制对策.经济观察,2010,6

5.王红兵,胡爱珍.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现状及进行有效控制对策.福建建材,2011,4

6.黎桥.浅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水利水电工程,2007,4

绿色低碳技术专业范文2

关键词:低碳经济;企业;绿色成本;会计核算

新经济发展理念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必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因此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是当前发展的主流。作为重污染行业的造纸业、煤炭、冶金、化工、火电等企业,因其行业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企业本身也倍受关注。

以造纸业为例,2018年1月,环境保护部《制浆造纸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从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污染预防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及污染防治可行技术四个方面,对制浆造纸业进行规范管理。在2016~2017年,国家更是先后了《制浆造纸企业环境守法导则》《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等十多条通知来规范造纸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这种从国家层面压力的传导以及从消费者层面监督的加强,使企业在做好生产经营的同时,作为社会组成的重要成员,更应对环境负责。而低碳经济发展对企业绿色成本有何种影响、绿色成本会计核算存在哪些问题及如何解决都是我们要探讨的。

一、低碳经济对企业绿色成本影响

低碳经济对企业绿色成本的影响主要在于,在环境保护方面以及废物处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增加。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必须要有足够的基金支持,且具有完善的资金周转链,因此当企业的绿色成本投入比例相对增加时,则在其他项目上的投入资金相对减少,这就需要企业重新做出资金规划和分配,在保证企业绿色发展的前提之下,使得各个项目之间的资金分配更加合理和科学。除此之外,由于绿色时代和低碳时代的到来,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从而使得企业在绿色成本会计核算方面的意义更加深远,这不仅能够引领良好的社会发展趋向,也提高我国整体在废物处理和环境保护上的力度。因此低碳经济对企业绿色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在电力行业或者在传统的煤炭行业,都需要加大对垃圾废物的处理力度,使得绿色经济成为我国发展的标志和未来发展趋向,从而能够呼吁更多民众保护环境。

二、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绿色成本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意识淡薄

企业内的工作人员环境成本会计意识淡薄,是在目前低碳经济下企业绿色成本会计核算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一般企业的发展模型和阶段是,企业成立之初,企业的首要目的是获得经济利润以维持公司的运转,当企业逐渐发展成熟以后,目标逐渐转向为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打开国内国际市场,走向国际,使得品牌的影响力能够继续扩大。企业内的高层管理人员缺乏绿色生产的意识,在废物处理以及垃圾处理等层面的重视程度低下,从而使得产品的后续跟进和维护存在问题,使得平台的群众基础较为薄弱,从而不利于品牌形象的建立。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于绿色成本会计的核算,提高企业内高层管理人员绿色发展的意识,从而使得企业的发展符合国家要求的方向以及时代需求。

(二)企业绿色成本确认有待考量

企业绿色成本会计意识淡薄是造成绿色成本确认有待考量的因素之一。由于工作人员的管理以及措施不到位,使得绿色成本的核算以及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问题。除此之外,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缺乏系统的环境成本考核体系,对相应的规定没有形成规章规范,从而造成企业内的绿色成本出现混乱的现状。此外,绿色发展理念在企业内部尚未形成理论体系,且发展历史的短暂也是造成企业不重视绿色经济的重要原因之一。总而言之,在企业内绿色成本的确认工作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成本数据在核算和确认的过程中出现各种状况,进一步使得企业的绿色成本确认有待考量和考核。

(三)绿色成本信息披露不具有可比性

目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途径主要是年度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环境报告书,年度报告中上市公司均已涉及,但对披露的内容却各不相同,甚至在同一公司不同年份披露都不一致,因此会导致可比性降低。存在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未对绿色成本会计信息的披露做规范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绿色成本会计问题的风险极大,一不小心就会引发巨大的舆论压力和法律后果,因此可以回避不谈的就回避不谈。

(四)绿色成本会计人员缺乏

低碳经济下对企业绿色成本进行会计核算是在新时期不同特点下产生的新的职业,这会造成我国缺乏环境成本会计核算专业人才。缺乏专业人才和专业知识理论的支撑,绿色成本会计核算领域发展进程缓慢,相关工作人员只有通过自身不断实践,在发展的过程中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经过时间的不断打磨,使得企业的绿色成本核算形成规范的理论体系。这一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在企业绿色成本核算方面专业人才和专业知识理论的缺乏是影响绿色成本进行核算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绿色成本会计核算研究

(一)提高绿色成本控制意识

绿色成本控制意识的提高需要国家、社会以及学校等层面做出共同的努力。在国家层面需要制作出规范的相关条例,并制定惩戒制度,使得企业成立人员以及工作人员提高对于绿色成本以及绿色发展的意识。在社会层面通过借助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宣传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并向公眾展示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保护环境对于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公众保护环境的意识,或通过专刊媒体制作专业访谈节目,通过专业人员的讲解补充企业内高层管理人员绿色成本控制的知识。此外,在各大高校专业设置的过程中,也应当设置企业绿色发展理论以及发展历程等相关专业,让学生通过在校专业学习了解有关企业那绿色发展相关的知识。

(二)环境绿色成本确认并制定完善相关体系

在企业环境内绿色成本的确认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高层工作人员将责任进行细分,部门之间做到责任界限明确。绿色成本的确认应当设立专业的部门进行调查和考核,通过公司的支出和收益等各方面的记录来确认企业的绿色成本。绿色成本确认的工作人员应当做到实事求是,记录绿色成本的真实数据,从而达到相互监督的效果。此外,也应当制定完善相应的监督和监察体系,通过设置不同部门进行监督与考核,对绿色成本核算工作进行更深一步的检查和审核,在反监察的过程中完善补充监察和监督体系。通过采取部门内的相互监督不仅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会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这对于提高绿色成本确认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三)规范绿色成本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与途径

绿色成本会计相关信息的披露,其实能起到非常好的监督作用。而规范信息披露的内容和途径,一方面可以使企业管理者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正向促进绿色成本会计核算的规范化。

(四)扩充绿色成本会计人才队伍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不断吸纳人才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的转型和升级。在绿色成本会计核算人才队伍方面也是如此,不仅要加大对本企业内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得其能力得到更深层次的提升,除此之外也要注重对于人才队伍的扩充,通过优越的待遇来吸引更多的人才。现代创新型以及科研型人才不仅注重薪资待遇,对于自身发展方向以及终身学习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企业在制定相应的招纳条件时,也应当考虑到人才精神层面的需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下企业绿色成本会计核算探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通过其意识的提高、体系的完善、监督的加强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使得企业内的绿色成本工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促进企业达到两低一高的目标,从而和谐企业与环境的关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月君,杨琳琳.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环境成本会计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2):65-70.

[2]刘颖.基于低碳经济的企业环境成本会计研究[J].商业时代,2014(5):107-108.

绿色低碳技术专业范文3

一、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主题

全省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节能有我,绿色共享”。低碳日活动主题是“工业低碳发展”。

二、宣传形式

采取媒体宣传、网络宣传、事迹报告会、专题讲座、宣讲团巡讲、技术交流会、展览展示会、现场体验活动、悬挂宣传条幅等多种形式,开展广泛宣传报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宣传内容

(一)开展节能低碳主题宣传活动

通过宣传展示、技术交流、互动体验等方式,积极宣传节能文化、普及节能知识、提升全民意识,培养广大民众勤俭节约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深入报道企业先进技术及典型案例,推广节能新技术和高效节能产品。责任部门:省发展改革委

(二)开展节能低碳进校园行动

以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为重点,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开展贴近学生、形式多样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实践活动,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及科学知识,培育生态文明意识,推动形成勤俭节约人人尽责、节能减排人人担当、绿色环保人人作为、生态文明人人践行的校园新风尚。

在青少年中大力宣传生态环保理念,普及节能低碳知识。在青年中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创新创效活动,组织发动优秀青年走近青年志愿者、青年环保组织和学生社团开展宣传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和短视频、动漫等新媒体手段,倡导低碳生活理念,营造节能环保氛围。责任部门:省教育厅、团省委

(三)开展节能低碳科普宣传行动

广泛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科技示范活动,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节能与低碳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动相关产业的低碳升级改造,引导全社会把使用节能减排创新产品作为一种自觉行动。责任部门:省科技厅

(四)开展节能低碳进企业行动

积极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吉林实施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7-2019年)》,大力宣传并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以多种形式在工业企业、园区宣传一批绿色制造企业的重大技术、典型模式以及标志性产品。重点宣传普及工业领域节能低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知识,引导企业职工自觉参与节能低碳行动,形成良好的绿色发展氛围。组织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单位从自身推动工业低碳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全省低碳日前后开展各具特色的工业低碳发展经验宣传和交流活动。

督促国有企业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高耗能、高污染工艺与装备,发展低碳、清洁、高效能源,推广节能减排降碳新技术、新工艺,持续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带头履行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社会责任。指导省属国有企业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节能、节水、节地及减碳等活动,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加快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切实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国有企业建设。

组织开展“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将生态文明作为职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绿色生活行动,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组织开展“我为节能减排作贡献”活动,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开展以“三比一降”(比创新、比技能、比管理、降能耗和排放)为主要内容的对标竞赛活动,促进完成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责任部门:省工信厅、省国资委、省总工会

(五)开展环境保护宣传行动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全面贯彻落实《“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新《环境保护法》,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充分利用节能宣传周活动引导全民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积极弘扬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理念,通过创新开展全社会宣传教育活动等方式,促使公众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当中来。责任部门:省环保厅

(六)开展建筑节能低碳宣传行动

开展建筑领域节能与绿色建筑宣传,引导绿色生活方式及消费。积极宣传更高水平建筑节能标准,提高建筑门窗等关键部位节能性能要求。重点宣传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的特点,引领节能建筑新标杆。加大绿色建筑宣传力度,推广绿色建筑使用技术、产品和高效运行管理措施。结合旧城更新及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及危房改造等工作,宣传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加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宣传力度,提高运行效率。积极鼓励公共建筑建筑业主及使用人开展能效对标,引导公共建筑物业管理单位设置能源管理岗位,聘任能源管理专业人员,实施专业化用能管理。鼓励农村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建筑按《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50824)、《绿色农房建设导则》(试行)等进行设计和建设。加强农村建筑工匠技能培训,提高农房节能设计和建造能力。积极研究适应农村资源条件、建筑特点的用能体系,引导农村建筑用能清洁化、无煤化进程。责任部门:省住建厅

(七)开展交通节能低碳宣传行动

大力宣传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效,充分利用视频、微信、海报等多种方式,在车、船、路、港领域宣传交通运输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动节能低碳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进港口电能替代和公路绿色拌和站。积极鼓励支持共享单车,倡导公众绿色出行文明出行,营造绿色交通氛围。责任部门:省交通运输厅

(八)开展节能减排农村行活动

大力推广农村沼气、清洁炉灶和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加快推进节水农业,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强化畜禽水产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开展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为主的农业清洁生产示范,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加大技术咨询和宣传培训,引导农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提高节能意识。责任部门:省农委

(九)开展商务节能低碳宣传行动

以“创建绿色商场,推广绿色技术,促进绿色回收”为重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流通领域宣传活动。加大绿色商场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鼓励流通企业按照《绿色商场》标准促进绿色供应链建设,采购绿色商品,开展节能产品促销,在营业场所布置节能环保宣传标识标语,引导绿色消费行为。鼓励流通企业使用节能技术、产品、设备开展节能改造,组织节能技术产品设备供应商与流通企业对接,举办节能技术交流会、改造案例分享会等,促进流通企业发现节能机会,挖掘节能潜力。举办社区绿色兑换活动,采取散发宣传册、图板展示和技术人员现场专题讲座等方式,增强社区居民对再生资源回收的认识。责任部门:省商务厅

(十)开展媒体宣传专项行动

组织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以新闻、专题、访谈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节能低碳理念和知识,宣传接地气、贴近性强的节能低碳技术,发挥新闻媒体作用。责任部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十一)开展节能低碳进机关行动

积极发挥公共机构在节约能源资源中的表率作用,深入宣传贯彻《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三五”规划》,组织各级各类公共机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节能宣传活动,带头普及节能常识,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践行垃圾分类,倡导低碳出行,共享绿色环境,推进节约型机关、节约型医院、节约型校园创建活动,培育崇尚节俭的社会风尚,厚植绿色生态文化,充分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社会深入、持久、自觉行动,以高效的能源资源使用效率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责任部门:省管局

(十二)开展建设美丽家园行动

在城乡妇女和广大家庭中持续倡导节俭养德、低碳环保理念,引导妇女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身体力行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影响他人、奉献社会,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吉林。充分发挥妇联系统所属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作用,开展节能低碳、绿色生活、节俭养德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从而增强妇女和家庭保护生态、节俭节能、低碳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责任部门:省妇联

(十三)开展低碳发展宣传行动

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和《吉林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积极宣传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低碳发展的必要性,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意识,选择优秀案例展示工业低碳发展成果和成功经验,推动工业企业和相关单位开展低碳行动。各低碳试点单位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全省低碳日前后开展宣传和交流活动。责任部门:省发展改革委

四、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协同配合

全省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涉及部门较多,宣传覆盖面较广,任务艰巨而繁重,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领导,精心谋划,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全面开展好本地区、本领域的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

绿色低碳技术专业范文4

各级节能主管部门要积极贯彻落实《“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十三五”全民节能行动计划》等相关要求,积极宣传节能文化、普及节能知识、提升全民意识,培养广大民众勤俭节约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积极配合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展节能公益广告征集评选展播活动,推动优秀节能公益广告在电台、电视台、地铁及公交移动电视网络集中播出。要组织开展企业节能自愿承诺活动,组织新闻媒体进企业系列报道活动,深入报道企业先进技术及典型案例,推广节能新技术和高效节能产品。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开展具有特色的节能宣传活动,广泛宣传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新资源观。

各级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要贯彻落实《“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积极宣传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低碳发展的必要性,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意识,选择优秀案例展示工业低碳发展成果和成功经验,推动工业企业和相关单位开展低碳行动。各低碳试点省市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全国低碳日前后开展宣传和交流活动。

各级教育部门要以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为重点,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开展贴近学生、形式多样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实践活动,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及科学知识,培育生态文明意识,推动形成勤俭节约人人尽责、节能减排人人担当、绿色环保人人作为、生态文明人人践行的校园新风尚。

各级科技主管部门要广泛地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科技示范活动,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节能与低碳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动相关产业的低碳升级改造,引导全社会把使用节能减排创新产品作为一种自觉行动。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 和《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7 - 2020 年)》,大力宣传并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以多种形式在工业企业、园区宣传一批绿色制造企业的重大技术、典型模式以及标志性产品。要重点宣传普及工业领域节能低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知识,引导企业职工自觉参与节能低碳行动,形成良好的绿色发展氛围。要组织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单位从自身推动工业低碳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全国低碳日前后开展各具特色的工业低碳发展经验宣传和交流活动。

各级环保部门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全面贯彻落实《“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新《环境保护法》,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充分利用节能宣传周活动引导全民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积极弘扬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理念,通过创新开展全社会宣传教育活动等方式,促使公众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当中来。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抓住建筑领域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宣传,引导绿色生活方式及消费。积极宣传更高水平建筑节能标准,提高建筑门窗等关键部位节能性能要求。重点宣传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的特点,引领节能建筑新标杆。加大绿色建筑宣传力度,推广绿色建筑使用技术、产品和高效运行管理措施。结合旧城更新及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及危房改造等工作,宣传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加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宣传力度,提高运行效率。积极鼓励公共建筑建筑业主及使用人开展能效对标,引导公共建筑物业管理单位设置能源管理岗位,聘任能源管理专业人员,实施专业化用能管理。鼓励农村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建筑按《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 50824)、《绿色农房建设导则》(试行)等进行设计和建设。加强农村建筑工匠技能培训,提高农房节能设计和建造能力。积极研究适应农村资源条件、建筑特点的用能体系,引导农村建筑用能清洁化、无煤化进程。

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大力宣传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效,充分利用视频、微信、海报等多种方式,在车、船、路、港领域宣传交通运输绿色发展理念。实施一批绿色交通项目,推动节能低碳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制定交通运输重点节能低碳技术和产品推广目录,推进港口电能替代和公路绿色拌和站。积极鼓励支持共享单车,倡导公众绿色出行文明出行,《中国绿色交通发展年度报告》,营造绿色交通氛围。

各级农业部门要继续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农村行活动,大力推广农村沼气、清洁炉灶和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大力推进节水农业,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强化畜禽水产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开展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为主的农业清洁生产示范,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加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示范市和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大技术咨询和宣传培训,引导农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提高节能意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各级商务部门要以“创建绿色商场,推广绿色技术,促进绿色回收”为重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流通领域宣传活动。加大绿色商场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鼓励流通企业按照《绿色商场》标准促进绿色供应链建设,采购绿色商品,开展节能产品促销,在营业场所布置节能环保宣传标识标语,引导绿色消费行为。鼓励流通企业使用节能技术、产品、设备开展节能改造,组织节能技术产品设备供应商与流通企业对接,举办节能技术交流会、改造案例分享会等,促进流通企业发现节能机会,挖掘节能潜力。举办社区绿色兑换活动,采取散发宣传册、图板展示和技术人员现场专题讲座等方式,增强社区居民对再生资源回收的认识。

各级国资委要督促国有企业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高耗能、高污染工艺与装备,发展低碳、清洁、高效能源,推广节能减排降碳新技术、新工艺,持续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带头履行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社会责任。指导中央企业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节能、节水、节地及减碳等活动,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推动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切实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中央企业建设。

各级新闻出版广电部门要组织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以新闻、专题、访谈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节能低碳理念和知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开设专栏,宣传接地气、贴近性强的节能低碳技术。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组织中央和地方电视台,在重要时段循环播放一定数量节能公益广告,在全国范围内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积极发挥公共机构在节约能源资源中的表率作用,深入宣传贯彻《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三五” 规划》,组织各级各类公共机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节能宣传活动,带头普及节能常识,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践行垃圾分类,倡导低碳出行,共享绿色环境,推进节约型机关、节约型医院、节约型校园创建活动,培育崇尚节俭的社会风尚,厚植绿色生态文化,充分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社会深入、持久、自觉行动,以高效的能源资源使用效率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各级工会要组织开展“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将生态文明作为职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绿色生活行动,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组织开展“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活动,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针对长江沿岸环境污染隐患日趋增多等突出问题,大力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活动,提高节能减排水平;深入开展以“三比一降”(比创新、比技能、比管理、降能耗和排放)为主要内容的对标竞赛活动,促进完成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发挥职工节能减排义务监督员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在青少年中大力宣传生态环保理念,普及节能低碳知识。在青年中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创新创效活动,组织发动优秀青年走近青年志愿者、青年环保组织和学生社团开展宣传实践活动。充分利用“青年之声”互动平台、微博、微信和短视频、动漫等新媒体手段,倡导低碳生活理念,营造节能环保氛围。

各级妇联组织要在城乡妇女和广大家庭中持续倡导节俭养德、低碳环保理念,引导妇女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身体力行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影响他人、奉献社会,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充分发挥妇联系统所属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作用,开展节能低碳、绿色生活、节俭养德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从而增强妇女和家庭保护生态、节俭节能、低碳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军队各级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军,强化财力资源集中统管,珍惜和用好宝贵的军费资源,持续深入开展“八节一压”、“红管家、好当家、小行家”、“红旗车分队、红旗车驾驶员”、“红旗船队、红旗船员”评定等活动。研究制订适合军队特点的新能源研发和推广应用政策,组织驻高原、海岛、边防部队新型能源综合利用试点建设。积极推行综合运输,科学统筹运输计划和运力使用,抓好“清煤工程”、既有设施抗震节能综合改造,搞好既有房地产资源调余补缺。积极倡导和建设军营节约文化,着力推进军民融合,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增强资源节约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提高服务保障部队战斗力的贡献率。

绿色低碳技术专业范文5

6月10日的北京晴空万里,烈日炎炎。天气虽热,但前来参观“2012中国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览会”的观众却更热情高涨。观众中有这样一批人,统一骑乘自行车到达北京展览馆,这是来自国管局公共机构节能司的工作人员,他们用这种方式号召大家积极参与绿色出行,让绿色出行由一种意识逐渐成为行为与习惯。

这次展览会是自2005年以来北京发改委举办的第七届国家级专业展览会。如今,“节能展”已成为宣传节能环保政策、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展示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的重要窗口和平台。此次展览会的五大特点是: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成重点;展示先进、急需的节能环保技术新特点;引领低碳家庭新亮点;关注城市节水新焦点;聚焦清洁空气新热点。

置身于这个空前的盛会中,你会被一股股的热流推着前行……一拨拨身背相机的记者穿梭于采访直播和各种主论坛分论坛之中;一群群观众扎堆在“低碳之家”和节能产品周围反复咨询;一串串个人碳排放数据让观众惊奇的瞳孔一次次放大。这里的每个角落都在践行着低碳的理念,传达着节能的信息……

论坛案例实处着手

论坛从来就是各种展览会的重点戏,这次展览会的论坛更是紧紧围绕“绿色产业,创新发展——绿色,让城市更宜居”展开。本届展览会论坛彻底摒弃那种不切合实际的夸夸其谈,而是从小处着眼,每个问题都有实打实的案例,并对案例做具体分析。

最具说服力的是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国际论坛”上,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杨榕对厦门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他说:“厦门属于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应该遵循‘被动优先、主动优化 ’的原则,规划设计时应首先考虑被动技术。采光、通风、遮阳等都属于被动技术,而空调、照明等属于主动技术。也就是说,主动技术依赖得越多,建筑能耗就越大,使用成本也就越高。”

在“城市设计与发展国际论坛”上,上海市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钱平对地下车库灯光也提出了绿色建筑的巧思和创意。“以往地下停车库是24小时亮灯,大面积的地下车库灯光耗费了不少电能。后来我们试用一种叫做‘光通管’的灯光设备,它的顶部在地面,白天只需要简单折射地上阳光到地下车库,就能够取代人工光源,而且不用进行转换就能直接使用。”

而2012中国绿色低碳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则由两场分论坛举办,分论坛主题分别是低碳建筑建材科技创新发展及工业、交通及新能源科技创新发展。论坛上,各行业专家学者对低碳建筑技术、热力节能、绿色建筑规划、低碳经济理念、交通节能动力技术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展望、“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现状和趋势等进行了分析解读。

20余场专业论坛、技术推介和新闻活动吹响了节能环保的集结号,而记者如赶场子般奔波在各种会议的之中,将专家、学者、企业家的声音传向大众。

“绿色生活” 亲密接触

“低碳之家”是人气最高的展区。这是一个互动体验展区,集中展示绿色家装、家庭智能化管理体系和家庭综合节能技术等,为百姓提供实用型的低碳之家解决方案。同时,在现场设立互动咨询和讲座培训区,将节能环保新技术直接地分享于市民。

绿色阳台是一面面立体蔬菜墙,墙上栽种着西红柿、韭菜、生菜等。“无土栽培的蔬菜只需20天左右,就可以摘下来食用。” 工作人员介绍说。

许多人是专门奔着“低碳之家”的无土栽培来的。“我家的两个阳台闲置很久了,这种无土栽培的蔬菜瓜果,新鲜又没有污染 。以前在电视上见过,特想尝试一下,如果能像《养生堂》节目那样,开设科普讲堂,讲解具体的操作程序,那就更好了。”一位先生说。

位于低碳之家展区入门处的“智能客厅”里,小小的智能插座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一个10多厘米长,后接三孔插头线的白色长板,看上去和普通的电源接线板没什么差别。工作人员讲,“这里面的门道可比普通的电源接线板大多啦!用这种插座,您可以完全切断电器的电源,作用等于拔掉插头,做到完全的节电。”

水是生命之源,如何节约用水?有什么节水法宝?是观众最想知道的。

“家里的喷头用时间久了,里面就会有水垢堵塞,总要换喷头,这种问题能解决吗?”一位女士问道。

工作人员展示了一个淋浴花洒。拧开水龙头的开关,花洒里随即喷出了雾状的水柱。关上开关,花洒不再出水,却见一股水流自花洒尾部的小孔里流了出来。工作人员说:“我们在花洒的尾部安装了‘文氏孔’,关闭水流后,花洒里残留的水会通过这个小孔排出去,这样就不会在喷头里形成水垢。 这个喷头上还安装了增压阀,这样喷头在出水的同时还夹杂了30%的空气,在节水的同时也让感官上更加舒服。”

省电的接线板、节水的淋浴花洒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了节能环保确实走进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体验个人碳排放量

今年节能环保展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一进入展厅首先就是政府展区,硕大的电子球形LED屏甚是打眼,滚动播放有关节能环保的知识,另有互动查询屏与电子球相连,人们可以通过触碰查询屏查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还可以在查询屏上写字,几秒钟后,你的字迹就在电子球上显示出来。

针对今年大热的PM2.5问题,此次展会特设了清洁空气技术专区,宣传并展示与大气污染治理相关的技术产品。

工作人员对燃料电池、VOC回收浓缩及装置、清洁汽油、汽车催化转化器、抑尘剂等技术做着祥细的讲解,观众通过与专业人员的深入交流,了解到了什么是PM2.5?如何治理?清洁空气技术为观众揭开了PM2.5的神秘面纱。

可计算出自己一年的碳消耗量的最新节能环保科技成果——碳排放计算器,让参观者纷纷与“绿色生活”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绿色低碳技术专业范文6

所谓绿色信贷,指商业银行在贷款决策过程中,注重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追求贷款生态效益,促进生态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融资方式。其和传统信贷的区别主要有三:一是追求的目标不同。传统信贷追求商业效益,忽视生态效益;而绿色信贷注重生态效益,追求的是商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平衡。二是支持的重点不同。传统信贷支持的重点是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表现为高碳金融;而绿色信贷支持的重点是节能环保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为低碳金融。三是经营的着眼点不同。传统信贷着眼于股东或经营主体收益最大化,忽略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绿色信贷则着眼于金融机构自身经营活动与外部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和有机统一,践行金融机构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绿色信贷是我国经济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化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是对传统信贷的创新和发展,是一种全新的信贷经营理念和信贷操作管理机制,代表着我国银行信贷的发展方向。

在当前经济减速下行、经济面临转型升级巨大压力的宏观背景下,加快发展绿色信贷,显得十分紧迫。

第一,这是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十二五”乃至以后更长时间内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而实现这种“转型”和“转变”,除需政策、科技鼎力支持外,金融支持也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绿色信贷作为金融支持的主要方面,通过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成为推动“转型”和“转变”的重要动力。就经济结构转型而言,其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包括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地区结构等一系列结构的改善与优化。在众多结构当中,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前者是经济结构的主体内容,构成经济结构的产业基础和产业支撑;后者表现为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即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其改善程度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从产业结构角度看,银行在信贷投放上重点支持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限制“两高一剩”行业,可以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同时,银行通过贷款支持企业采用节能减排的新设备、新技术,不仅能够有力地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而且会催生和壮大好多新型产业,进而打造一个围绕低碳经济的产业集群,形成产业积聚效应。此外,银行支持低碳经济发展,不仅会提高第二产业的低碳技术含量从而优化其内部结构,而且有助于扩大服务业的外延,提高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从需求结构角度看,低碳经济发展会改变以大量消耗能源和排放温室气体为特征的传统消费方式,加速消费结构升级,促进城乡居民个人扩大绿色消费,而绿色信贷向个人消费领域的渗透,则可通过向城乡居民个人提供有力的消费信用支持和相关的金融产品,提升绿色消费比重,扩大消费市场总量,提高消费在GDP中的比重,从而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早在2002年11月通过的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提出要调整经济结构,但由于“调结构”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所以尽管官方文件中年年喊,实际上进展迟缓。一旦经济增长出现波动,政府马上搬出“投资拉动”这个省事的“看家法宝”,在结构改革上下的功夫远远不够,以致经济运行中各种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巨大的结构转型压力,通过各种结构优化和改革措施推进结构转型,已经刻不容缓。而绿色信贷作为结构转型的“助推器”和“加速器”,加快发展自是题中应有义。

第二,这是“稳增长”的迫切需要。在出口增长受阻、消费短期内难以大幅提升而政府又不想走投资刺激经济老路的情况下,经济减速是客观的、必然的。但是,要稳定财政收入,改善民生,增加就业,经济又不能大幅下滑,因而稳增长的压力凸显。而低碳经济则是“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是“稳增长”的重要动力源。首先,从投资角度看,企业作为重要的微观投资主体,过去在节能和环保投入方面的欠账非常之多。要达到新的环保标准的要求,实现政府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企业必须淘汰落后的设备和技术,大量增加适应节能环保要求的新设备、新技术方面的投资。由于依托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的低碳技术和服务产品市场需求量大,盈利水平可观,是新的投资增长点,一些企业也会加大这方面的投资,力求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当然,政府也会大力增加低碳设备与技术开发应用方面的投资。政府和企业持续的、规模庞大的投资,将通过乘数效应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其次,从消费角度看,低碳经济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公众消费理念、消费方式的更新,而且能够催生出新的消费产品需求并使之成为拉动消费的现实动力。最后,从出口角度看,尽管现阶段我国还无法大量出口节能减排产品和技术,但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这方面的出口会明显增加,从而为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扩大出口产品需求做出实际贡献。很显然,“稳增长”必须加快发展低碳经济,而推进低碳经济快速发展,又必须加快发展绿色信贷。这是一个非常清晰的逻辑关系。

第三,这是提升国民幸福指数,建设美丽中国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近两位数的高增长,人均GDP现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这种建立在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基础上的高增长,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烦恼和苦闷:好多城市生态环境恶化,雾霾天气接连不断,二氧化碳和噪声严重超标,人们看一眼清澈的蓝天,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都成为一种奢望;工业化快速发展导致耕地面积锐减,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提高,地下水污染严重,水资源供求矛盾加剧;化肥、农药以及各种促早熟的化学制剂过度使用,破坏了农业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农产品受到立体交叉污染,对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削弱了国民的幸福感,使国民幸福指数与经济高增长之间形成了强大反差。党的十提出“全面落实生态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并把前者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提高国民幸福指数,是经济增长的根本目的所在,也是落实十精神、改善民生的本质要求。商业银行在这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商业银行加大绿色信贷投放,着力支持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将有力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国民的幸福感。

第四,这是推进金融转型的迫切需要。经济转型要求金融必须转型。经济转型是金融转型的依据和前提,金融转型是经济转型的动力和推手。由于经济转型必然全面触及原有经济结构并使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因而涉及面广、难度大,需要较长的时间过程。而金融转型作为未来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加快金融转型进程,通过优化金融产品结构、金融组织结构、金融市场结构等,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则可加快经济转型步伐。在我国目前金融结构格局下,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结构中占有优势地位,因而加快绿色信贷发展,促进商业银行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信贷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业务结构等方面加快转型,对加快推进金融转型至关重要。

绿色信贷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央行、银监会三部委联合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要求加强环保部门和金融部门的合作与联动,把强化环境监管与信贷管理相结合。该文件明确提出把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银行对其贷款的前提条件,这可以说是最早涉及到绿色信贷的官方文件。2007年11月,银监会了《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对限制“两高”行业信贷投放,贷款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做出了具体规定。2012年2月,银监会又了《绿色信贷指引》,明确了绿色信贷的支持方向和重点领域,要求商业银行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信贷,在授信流程中强化环境和和社会风险管理,大力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并至少每两年开展一次绿色信贷的全面评估工作。在监管部门的监管政策和制度规则指导下,商业银行对绿色信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逐步提高,绿色信贷“环保一票否决制”广泛推行,绿色信贷规模有所扩大。到2012年末,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已达到1.36万亿元人民币,清洁能源、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电厂脱硫除尘、河湖整治等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类项目,成为其支持重点。兴业银行作为我国首家赤道银行,以支持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为重点,以发展可持续金融为理念,在绿色信贷领域不断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该行制定了科学的绿色信贷战略,健全了绿色信贷准入标准,建立了包括绿色信贷在内的绿色金融认证体系,对绿色信贷项目逐笔认证并进行环境效益测算,完善了绿色信贷管理系统,形成了集产品创投、技术支持、资产管理、营销组织、交易服务、业务合作等六项职能于一体的绿色金融资产运营平台。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绿色信贷在我国尚处发展初期,商业银行在发展绿色信贷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绿色信贷规模偏小。长期以来,受传统产业结构制约,商业银行形成了以制造业客户为主体的“高碳型”贷款客户结构。这一点在大型商业银行表现得尤为明显。商业银行短期内如大幅度减少这类客户贷款,势必影响营业收入,因而这种客户结构占主导地位的现状恐怕还要维持一段时间,这在客观上影响了绿色信贷规模的扩张。节能环保企业和项目大多科技含量较高,投资周期较长,预期效益不太理想,也影响了商业银行贷款积极性。特别是中小企业,没有抵押品,也找不到担保,贷款可得性更低。尽管近两年绿色信贷方面贷款增加较多,但和经济转型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新增绿色信贷数量在年度贷款增量中所占比重仍然较低。

绿色信贷产品品种较少,产品创新力度不足。商业银行现有绿色信贷产品线涵盖的产品品种少,且存在较强同质化倾向,无法满足市场和企业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需求。由于时下绿色信贷对银行业绩的贡献尚小,好多银行在绿色信贷产品研发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不足,绿色信贷产品创新进展迟缓,绿色信贷领域蕴含的巨大的产品发展创新机会,没有得到充分发掘。有的银行在绿色信贷管理上,简单复制传统信贷那一套做法,没有体现出节能环保企业或项目的特点及差异性,一套完善的包括产品特征、业务流程、内控管理、考核体系在内的绿色信贷管理机制尚未形成。

未建立起绿色信贷信息共享机制。商业银行把资源节约、环保达标作为绿色信贷的准入条件,一个基本前提是要充分占有企业这方面的信息,舍此就无法保证贷款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各级环保部门对企业节能环保情况最了解,最有发言权。因此,建立环保部门与金融机构的信息沟通与共享机制,是绿色信贷运行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早在2008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与银监会就签订了“信息交流与共享协议”,旨在建立这样的机制。但该协议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商业银行与环保部门的信息交流渠道不畅,不能顺利、有效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而且企业的环保信息也基本上未纳入央行征信系统。这无疑加大了商业银行的信息搜寻与信息处理成本,影响了绿色信贷业务的拓展。

专业人才数量不足。绿色信贷业务涉及对贷款企业环保信息的判断、环境风险的评估和贷款产品的定价,这些都是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环保技术和信贷业务兼通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来承担。但银行这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银行每年招聘新员工,也大多招收金融、财会专业的毕业生而排斥产业领域的专业人才。这是商业银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一个误区。缺少从专业技术角度对绿色信贷业务进行可行性评估和风险识别、量化的专业人员,也是制约绿色信贷发展的一个因素。

激励机制缺失。绿色信贷所支持的一些企业的产品市场不确定性较大,贷款风险较高,而且商业银行有时还要对某些贷款项目给予利率优惠。从这个意义上说,绿色信贷并非商业银行从纯商业角度出发而发生的商业行为,其中还包含着商业银行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因素。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绿色信贷的政策激励机制,贷款风险补偿金、贴息、奖励政策等补偿和激励措施都付之阙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加快发展绿色信贷的对策措施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要加快发展绿色信贷,把商业银行打造成低碳银行、绿色银行,应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把绿色信贷纳入银行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规划。商业银行应根据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绿色信贷市场需求以及自身金融资源、客户资源、人才资源等方面的资源条件,制订科学的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并将其作为自身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同时,把绿色信贷纳入每一年度经营规划,对计划年度内绿色信贷的规模扩张、客户市场拓展、产品结构优化、风险管控、业绩增长等做出计划安排。

加大绿色信贷产品和管理创新力度。商业银行应增加绿色信贷产品的研发投入,紧密跟踪市场动向和客户需求变化,不断开发设计新的产品和服务品种,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的产品。应尽快推出投资于节能环保项目和具有循环经济概念项目的银行理财产品,并推进绿色信贷产品的资产证券化。要完善绿色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不断创新绿色信贷管理方法和技术,包括风险评估与管理技术、产品与服务定价技术、企业评级技术等。银监会应尽快制定统一的绿色信贷执行标准、风险评估标准、数据统计标准和业绩考核标准,为商业银行建立规范的、能够充分体现绿色信贷特点的绿色信贷管理制度,提供必需的监管政策和监管制度依据。

完善商业银行与政府环保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政府环保部门和商业银行应构建可以共同使用的信息平台,借此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商业银行在办理绿色信贷业务过程中,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也可反馈给环保部门,以使其掌握的企业信息更加全面。央行征信系统应尽快把资源节约、环保方面的信息纳入企业征信档案,使商业银行在确定贷款决策时有所遵循。

构建绿色信贷激励机制。建议对新设备和新技术开发贷款、中小企业部分绿色信贷项目等风险较高的贷款,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同时建立由财政贴息、财政出资弥补绿色信贷损失等构成的财政补偿机制。对发展绿色信贷成效显著的银行,银行监管部门应在新设机构、产品创新、兼并重组等方面,予以必要的政策支持。对绿色信贷应实行有别于一般贷款的差别化监管政策,适当提高其贷款风险容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