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机械设计的兴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机械设计的兴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机械设计的兴趣

对机械设计的兴趣范文1

关键词:机械设计;教学;实验;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2―0055―02

《机械设计基础》是近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必修课程。在南京农业大学,修读该门课程的主要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工程管理等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授课对象不同,教学计划安排的课时也比机械类专业的学生要少一些,因此该课程的教学与机械类专业的课程教学有不同的特点。下面分几个方面谈谈作者的教学体会。

一、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都是非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其中工业设计的学生在大二的时候学习这门课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程管理的学生在大三的时候学习这门课程。尽管这门课程是必修课,但是学生对这门课程并不非常了解,学习兴趣并不高。尤其是工业设计的很多学生,高中都是学美术的,基础非常差。因此,最重要的是去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一般而言,绪论是第一次课,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用。任何一门课程的“绪论”,都要谈到“为什么学”、“学到什么”以及“如何学”的问题。作者在讲授这一章时,结合农业机械发展的特点,从传统的“牛拉耕田”、“拖拉机耕田”到“现代农业机械”,从古代的“马车”、“普通汽车”到“现代汽车”,以及现代汽车的主要组成,内燃机、牛头刨床的主要组成及工作原理等,通过这些简单易懂的例子,使学生了解到现代机械仍然以机械工程为基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工科学生必须具备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才能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及日后技术革新打好基础。

同时,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准备了非常多的案例、动画和录像,以理论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比如在讲“平面连杆机构”时,准备了“契贝谢夫四足步行机”的录像,非常的形象和生动。讲死点时,有飞机起落架、夹具等的动画,同时结合讲解,学生就非常容易接受和掌握,有比较深刻的感受。

二、注意内容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机械设计基础》 的前半部分主要是机械原理的内容,内容从高低副与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到轮系,这是一个整理的学习过程。尤其是高低副与自由度,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如何把复杂机械的机构运动简图画出来,这部分掌握好了,对后面的几种机构的学习很有帮助。此外,速度瞬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学生在《理论力学》的时候就学过速度瞬心,这与《机械设计基础》的速度瞬心有何区别?这一点要介绍透。同时,结构的压力角、传动角如何画出,等等,这几章有很大的连贯性,在讲解过程中切忌过快,要学生掌握好才行,多让学生做一些习题,否则影响后续章节的学习。

三、提炼关键内容,有重点地授课

《机械设计基础》是两门课的综合,前半学期主要是高低副、自由度和一些常用机构,后半学期主要介绍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设计与计算等。前半学期机构的学习比较系统,基本上是在介绍了自由度、速度瞬心、压力角和传动角的知识以后,一个机构一个机构地学习。后半部分的内容非常繁多且零散,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普遍反映不太好学,缺乏头绪。因此,这门课程的学习一定要有一条主线。笔者认为,本课程教学时,要结合课程设计的内容,进行有重点的学习。

以“齿轮机构”为例,这一章的内容非常多,也是这门课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这一章的学习,一般需要五六个课时的学习。笔者在这门课程的学习时,主要是抓住“渐开线的性质与特点”和“一对齿轮啮合过程”等主线开展教学。其中渐开线是这章学习的基础,所有牵涉到齿轮参数计算和啮合的知识的,都牵涉到渐开线。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主线,逐步开展教学。

四、结合课程设计和实践进行授课

南京农业大学开设的《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有课程设计和创新设计。一般课程设计有两到三周的时间,是设计单级圆柱斜齿轮。一个学生一个设计题目,给出的斜齿圆柱齿轮各种传递的功率、输入转速、传动比等参数不同,要求学生通过查手册,独立设计出该对斜齿圆柱齿轮和减速箱系统。这个比较重要的是齿轮传动、带传动、连接、轴、滚动轴 承等几章的内容。在讲授这几章的内容时,都要结合课程设计进行授课,比如齿轮材料的选择及其热处理方法、齿轮设计时参数的选择、齿轮受到的轴向力切向力和径向力的计算等。通过结合课程设计的内容进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程设计,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意识

《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主要有三个实验:机构运动简图与自由度、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轮、带传动系统综合实验。在这三个实验中,都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尤其是第一个实验,一般在第二次或者第三次课程的时候做,有非常多的简单机构,让学生去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在这些实验中,指导老师大概介绍了一下之后,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指导老师在一旁讲解与指导。通过实验,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学生独立地去思考。

笔者认为,《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的设计过程,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工程意识。因为不管设计和制造任何机械,一般性能越好,功能越复杂,成本就越高。在设计过程中,要让学生结合实际和性能要求,去查各种手册和图册。手册和图册里面的推荐值一般都是一个范围,学生要结合经济性和实际要求去选取。要教导学生去参考前人的经验,但是又不要照搬前人的经验,要鼓励学生去积极创新。

总之,《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在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要结合所教授学生的特点,去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有重点地进行讲授,以让学生能学好这门课程。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和经济意识,鼓励学生不断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杨可桢主编.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谢振宇.《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方法探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04).

[3]倪向东等.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1).

对机械设计的兴趣范文2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以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的飞跃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和现代控制科学等与机械科学不断交叉融合,使传统的机械科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机械的概念和机械设计过程相对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变,对工程设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还相对比较陈旧,存在很多问题,还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无法培养出符合要求的工程设计人员。因此,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改革势在必行。

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与课程设计脱节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学生进行的第一次比较正规而全面的设计,由于其涉及课程多,知识面广,且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较大的工作量,因此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以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的后续,是在将机械设计课程完全授完之后再进行课程设计。一方面这样使得学生对机械设计课程中某些知识点的理解、记忆产生了断续;另一方面,由于单纯针对授课,学生对课程设计与实际工程中很重要的知识点理解的不够透彻,从而使课程设计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不必要的复习上。同时,由于课程的断续,在课程设计开始阶段,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题目从最开始进行重复式的机械设计基本计算,又花费了一般2?3天的时间。加上事先对设计题目没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和思考,学生自身又有一定的惰性,临时抱佛脚,缺乏系统思维,乱抄乱设计。这都使得设计过程时断时续,时间紧张,问题层出不穷,直接影响毕业设计乃至毕业后的社会工作,给学生和社会造成了很不必要的浪费与困扰。

1.2 设计题目单一化

传统的课程设计重点是巩固和加强所学的理论知识,设计题目和给定数据多年不变,只需要按设计任务中给定的数据、方案及规定的设计方法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即可,形成相互抄袭的后果。学生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教师缺乏新思维,师生同受其害。同时,传统课程设计题目与专业、毕业设计相关度不大,使得学生所学专业课程无用武之地,缺乏学习兴趣,设计与专业课程学习不同步,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充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3 计算机绘图欠普及

传统机械课程设计,手工绘图贯穿始终,工作强度大、效率低。加上空间想象力不足和缺乏工程设计经验,学生面对二维设计图纸难以想象出机器的整体结构,导致学生对设计缺乏全面认识,似懂非懂,极大地影响了设计的积极性和质量W。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AD技术及work、Pro/Engineer三维设计软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日趋广泛,使机械设计思想、设计方法与设计手段都发生了极大变化,这些变化对面向新世纪的高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培养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1.4 协作与团队意识差,缺乏创新意识

以往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每个学生一个题目,题目类似而参数不同。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各自为政,互不往来,缺乏沟通与交流,虽然能够巩固单个学生对所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却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协作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而现实生产中,任何一个机械设备不可能单靠一个人就设计完成,也不可能单靠某一个人的设计方法就能完善所需要的功能,必须集思广益、广泛讨论。因此,必须在学生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与团队意识,使其逐步与社会接轨。

以往的课程设计由于时间紧张,工作量大,老师往往忽略或不明显鼓励学生的创新设计,从而局限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学生单一的、互不协作的课程设计,时间紧张,思维狭窄而受限,就更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才能。即便是学生有好的想法,也因为没有充裕的时间考虑,没有老师的认真点拨和严密的思考论证而流产。

创新是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动力,现代企业产品和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更多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去推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作为机械类学生第一次比较系统而全面的设计训练,必须充分利用其契机,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为社会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1.5 考核制度不完善

传统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分二、三、四周三种模式,所布置设计任务根据时间不同稍有区别。在这几周的课程设计过程中,大多数同学都很认真,能够脚踏实地地进行设计,因此对自己最后辛苦所得的成绩也比较在意。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考核主要包含了三个部分:图面成绩50%(包含草图和抄正图成绩)、平时成绩30%和答辩成绩20%。但图面成绩和平时成绩实际上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成绩,老师们各凭印象标准,自行决断,并不能像正式考试那样给出一个让学生一目了然、欣然接受的成绩,考核缺乏标准性和透明度。这既有可能造成学生成绩评定的不公,又可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即便是答辩成绩学生相对心里有数,但倘若老师们在答辩过程中所问问题难易有所偏颇,也极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毕业设计产生不好的影响。

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2.1 课程设计与理论教学过程相融合

改变课程设计与教学脱节的问题,就必须在机械设计课程开始阶段将课程设计任务布置给学生,使课程设计与教学相同步,把课程设计分部、分阶段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分步完成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带着设计任务听课,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课程内容,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思索自己设计任务中的若干问题,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与老师交流、沟通,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效果,逐步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较为宽广的空间。

在最近两年的机械设计课程中,将课程设计与教学相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有了更大的积极性和更好的课堂效果,而课程设计过程中又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与以往相比,单最开始的方案设计和基本计算就节省了3天时间。由于课堂讲授与课程设计同步进行,课程设计中的常见问题、难点、重点大部分学生已经心中有数,遇到问题大都能自己解决,或在书本中随手就能翻到,既节省了学生自己的时间,也节省了老师的时间,使老师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解答设计中个别的疑难问题。而最后的答辩,学生对常见问题的掌握程度由以往的63%增加到了85%,引申问题的掌握程度由50%增加到75%,疑难问题的掌握程度由33%增加到50%。图面质量也大幅度提高,常见绘图错误减少二分之一,局部结构错误减少三分之二,没有发生整体结构错误。

可见,无论是设计过程中对遇到问题的解决能力,还是最后的绘图效果和答辩结果,都取得了比以往更好的效果。这表明,将课程设计融入教学过程中是非常可行的。

2.2 题目的多样化和实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挑战是最好的催化剂。选择一些多样化、具有实用性和挑战性的题目,加强专业特色,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可以培养其工程设计的理念。例如,机械设计专业学生可布置机床传动装置、石油工程系学生可布置钻井和抽油机中的机械传动装置、机电专业的学生可布置六自由度机械手等方案。

信息社会,交流是共同提高的重要手段。参考其他院校引入一些新的题目,从题目的质量和数量上提高设计的质量。也可结合机械厂所拥有的设备,选择合适样机进行现场教学后,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改进。例如,各类传统和数控车床、铣床等传动装置的设计。这既有助于学生后期的毕业设计,也有助于与学生工作后的工作相接轨。

2.3 改革设计手段,加强计算机的运用能力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多在三年级进行,学生已经学完了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对CAD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和了解。同时,由于在机械设计课程开课的同时,已经布置了设计任务,可以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兴趣学习某一种设计软件。早期的CAD技术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而Solidwork和是参数化的三维CAD/CAM软件包,具有零件三维造型功能、装配设计功能、工程图功能以及仿真分析功能等,正逐渐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技术。学习和掌握某一种或多种设计软件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设计能力、设计效果是一个全方位的尝试。

两年多以来,教研室已在多个班级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鼓励学生采用计算机绘图,结果表明学生对CAD技术软件有很好的掌握,同时对work和Pro/Engineer三维软件具有很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所有采用计算机绘图的同学在进度上都比手工绘图的同学快,且在绘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较少。尤其是采用三维软件绘图的同学,绘图过程中对设计对象的结构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能发现更多问题,提出更多更好的结构方案。这无疑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另一方面又激发了其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2.4 分组设计、分组考核,加强团队意识

课程设计任务布置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设计题53目比较类似但又不同的几个学生分为一组,组成=个团队。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除了自己的课程设计之外,也了解同组其他同学的设计内容、设计方法及设计思路,拓展学生设计的知识面。同时要求学生积极为其他同学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谋划策,检查并指出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设计方法和结构设计问题,督促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以往老师们要逐一检查每个学生的设计计算、结构方案和设计进度,结构方案类似的学生所犯错误有很多类似或雷同之处,需要花费老师大量的时间去纠正和讲解。分组设计可以指定小组长除督促同小组成员的设计进度外,定期集体检查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将大多数问题查阅资料后自己解决,部分疑难问题讨论后不能解决得,等待和老师讨论。这既有利于锻炼学生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加强沟通,培养团队协作和团队创新的能力,同时还节省了老师和同学的时间。如此分组之后,学生课程设计的进度大幅度提前,以前那种等待老师讲解和等待老师解决问题的现象基本消失,所有同学都能在指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工作量,学生由于完不成任务而二次答辩的现象也不复存在。

加强课程设计过程的监督,考核制度透明化是提高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考核制度透明化,可以在设计伊始就向学生公布考核过程中老师主要的考核标准,评分依据,同时接受同学的监督,鼓励同学提出好的意见、建议。这将使得学生心中有数,做到心态平和地将所有精力放在设计任务上。

以往课程设计的考核与答辩是单个学生逐一进行,既浪费时间,又不能充分体现学生掌握知识的全面性。学生分组设计之后,将考核与答辩均分组进行。考核过程中注重小组的整体进度与表现,同时兼顾个人。这有利于督促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激励,共同进步。而答辩过程中除共性问题外,注重个性问题的问答,将问题普及到每一个人,不再是针对个人的设计。这有助于督促学生加强与小组成员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其团队意识,拓展其知识面。这都使得学生掌握了更多的设计知识内容,拓宽了其知识面,同时也培养了其团队协作的能力和其团队意识。

2.5 课程设计与机械创新大赛相结合,注重后续培养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与机械创新大赛相结合,作为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新平台,注重学生的后续培养。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目标之一即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课程设计的时间毕竟很有限,最长的不超过一个月,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持续、漫长的过程。课程设计之后,继续引导有较强创新思维的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将是一个更加重要的过程18]。

燕山大学创新基地是机械学院为众多机械爱好者提供的学习和交流场所,有许多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每年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多种创新竞赛,例如机创杯“机械争霸赛”、科技制作大赛、滑翔机航模比赛、小型智能机器人比赛等。而由教师们指导的学生科技作品在全国大赛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例如学生科技作品《健康节能饮水机》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天津赛区比赛中获得第五名及二等奖的好成绩。

为提高学生对课程设计兴趣,把大赛作为一种标杆,引导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本着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后续教育,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的培养,满足国家对社会紧缺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的需要。

3.结束语

21世纪是科技、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需要的是“能力型、素质性”人才。为了适应人才发展的需要,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将逐渐从培养设计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发展。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也必将越来越注重学生设计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切、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对机械设计的兴趣范文3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 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5-0113-02

《机械设计基础》是高职院校机械及相关专业的基础类课程,其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机械零件的基本理论,具有初步分析、设计、运用和维护机械装置和设备的能力,在专业教学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1][2]该门课程理论知识较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基础知识薄弱、缺少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听课时往往会觉得枯燥乏味、昏昏欲睡,容易失去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影响到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在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存在主动性差,动力不足,对学习缺乏自信等特点,但这些学生普遍较比较活跃,好奇心强,目的清晰,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3]学生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动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考试获得优秀的成绩,进而可以获取奖学金,或者为了顺利毕业等;2.学习有用的知识,为将来学习专业课作准备,或者为胜任以后的工作、实现自己与机械有关的理想;3.出于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对机械设备的内部结构及联系,对机械设计过程方法等的好奇,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主动学习;4.证明自己,获得成就感,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同,这类学生通常比较优秀和自信,能通过努力学习获得教师的表扬和嘉奖,促进自身更加投入到学习中。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很少是单一的,通常是以上几点的综合,只是主次顺序不同,并且学习动机在不同时期也会随着各种因素而改变,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所表现出的学习兴趣也就因人、因时而异。学习兴趣是牢固掌握知识和提升学业成绩的保障,可促进学生努力训练,推动自我终身学习,对成功成才具有特殊意义。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求知的积极性,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受到历代教育家的广泛重视。[4]

要增强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一、树立良好的职业观

职业取向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是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兴趣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如果职业取向与专业方向一致,学生就会主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为将来工作打好基础,从而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表现出激情和浓厚的兴趣;反之,学生则主要是为了成绩而学习。因此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对专业知识的授课有很大帮助。

在职业取向上,大部分高职学生向往高尚、体面和有钱的职业,例如金融财务、行政管理和科技工作者等,而只有极少部分学生首选职业技术工人。这主要是因为对高薪和体面职业的追求,导致学生不太愿意从事蓝领阶层的职业技术工作。目前我国劳动市场技术工人严重缺乏,尤其是高级技工人才。在劳动力普遍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下,高级技工人才却越来越呈炙手可热之势,越来越多的高薪聘请高级技师的报道出现。从普通技术人员到拥有与管理人员地位相当的“技能型专家”,其职业发展空间巨大,并且已经得到企业和社会的尊重和肯定。[5][6][7]

因此,首先要使学生了解蓝领职业技术工人的真实现状,清楚自己的未来,引导他们走出职业取向的误区。

二、明确学习目的,消除盲目性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典型机构和常用零部件的性能特点、用途和设计思路。这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知道《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在专业设置中的作用,从该门课程中可以学到哪些知识,在其他哪些课程中需要用到这些知识,并列举以后工作中可能用到的知识,消除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盲目性和应付考试的心理。

三、联系实物,学以致用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书本、课件和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如果只是通过课本和在课堂上理论地学习机械设计,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将会很快流失,学生非常希望见到机械零件实物及其实际的应用场合,这样可以加深其感性认识并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对于有条件展示实物的课程,可以通过直接展示零件及其在机械中的应用场合,给学生可触摸的真实感,然后通过机械零件工作场合的实际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设计。教师主要负责引导学习和解答疑问,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获得记忆深刻的专业知识,又能让学生学会利用工具书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带传动章节中,可以通过展示平带、V带、圆带和多楔带等实物,以及带的应用实例,并设置一相似的V带传动题目,让学生有目的地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通过该过程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课程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而且记忆非常深刻,还掌握了解决类似问题的基本能力。学生从中可体会到一种成就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对该课程的兴趣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四、掌握教学难度,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就感是学生克服困难的动力和求知兴趣的源泉。在学习中获得良好的成绩,学生感到满意,对学习的动力也就越大,兴趣也更加浓厚,从而产生良性循环。通过克服困难、探究事物本质及因果联系获得的良好成绩或者取得的成果,才会成为兴趣的源泉。

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掌握教学任务及专业对本课程的要求,而且要熟悉授课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合理的教学难度和教学节奏;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对学生的评分、评语上,要公正、恰当。教师要随时准备给学生以肯定和表扬,这种肯定和表扬不仅仅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重要,而且对学习有进步的差生或者在某些方面做得好的学生更为重要,影响效果更加良好。

例如在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中,在选择需要测绘的模型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选取难易程度比较适合的模型,使学生通过动手和深入思考,能完成实验内容,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巩固已掌握的知识,又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加以肯定,让学生对学习更加有信心和兴趣。

五、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课堂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影响。枯燥乏味和严肃的课堂氛围容易使学生疲劳和注意力分散,而愉快轻松的课堂气氛,可以让学生在谈笑中学习到知识,让他们认为学习是一件可以很愉快的事情,这样学生就可以保持充足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授课时应当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慈祥亲和且不失幽默感,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自己被关爱。例如在授课过程中,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要多给予引导和鼓励,对调皮学生要耐心教育等。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机械设计基础》同其他专业课程一样,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不断地研究、实践和总结,以此来促进教学方法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杜子文.高职《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7,(14):158.

[2] 李国斌,桂艳.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2,(30):21-22.

[3] 练缤艳,黄书生.关于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J].职教论坛,2012,(5):90-92.

[4] 郭戈.关于兴趣教学原则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12,(3):119-124.

[5] 刘桂云.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的比较优势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30):136-139.

对机械设计的兴趣范文4

    强化机械设计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强化实践,延长机械设计训练周期

    通常在新生入校之后都会进行专业教育。然而新生刚进入大学,对有些概念和专业方向以及教学培养计划中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并不能很好理解,到第六学期开始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时,忙于应付各单科,而无暇总结和体会课程之间的关系,达不到好的效果。课程组先后增设了入学专业教育、新生研讨课、课外科技活动小组以及跨年级的专家学科前沿课程等环节,通过这些环节使学生增强了对学习对象的认识,明确了设计训练长周期的实际意义。例如:课程组教师利用班导师的便利条件,从大学二年级开始组织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仿人按摩机器人手臂”分获吉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和“挑战杯”长春工业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超声波消除应力装备”获得“挑战杯”长春工业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机电创意之星”的3D烤地瓜机、“星星之火”团队的多功能炭火烤箱、“三维之旅”团队的Q版高达等作品分获3D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吉林省赛区一等奖、二等奖。“树墙自动修剪机”、“健身洗衣机”、“双座健身储能自行车”分获“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东北赛区一等奖、二等奖。在实验方面,加强了机械专业基础实验项目和实验室的开放。机械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技能和创新技能,就必须注重实践教学,课程组重新构建了机械设计实验教学体系,机械设计实验包括:基本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型实验。在增设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基础上,新开设了机械基础虚拟实验,利用ADAMS、ANSYS软件培训学生机械运动学、动力学仿真能力。学生在完成必做的基本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基础上,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研究型实验条件,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研究。使学生深化和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淡化了教室与实训室的界限,充分发挥了工程环境的教学优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调整重点,增设机械设计讨论内容

    学习是温故知新的过程,只有在前面基础之上的不断积累,才能够有所超越。在有限课时内,必须调整讲授内容,增设习题讨论环节。对于逻辑性强、有明确清晰传承关系的理论推导内容,借助于参考教材比较容易掌握,应该简明扼要,主要安排在课后学生自学。对于经验性公式和具有模糊性设计参数的学习内容,尤其是相互制约影响的参数之间关系的理解和取值趋势,应该重点讲解,将教师丰富的经验知识传达给学生。

    利用网络等多种教学平台,将学生常见问题以及讨论过程和结论,提供给更多学生学习与思考。课程组积极为上课教师提供讨论素材,以科研成果作为教学案例,大大地充实了机械设计讨论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大型焊接件残余应力消除装备的研制与开发”项目的研究上,教师和学生通力合作、勇于创新,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和研究成果,将研究情况引入课堂,作为教学案例,在机械设计课程讨论中予以体现,使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及实际应用。

    (三)在不断培养的过程中强化创新意识

    机械设计在重视基础理论学习之上,还要重点培养学生发散性创新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提高设计效率是未来设计工作者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因此,必须适当增加培养创新意识的途径。在课程设计中,课程组严格执行学校的相关规定,保证教师投入的精力。每年更新课程设计内容,鼓励教师在指导课程设计的选题上围绕科研项目的具体内容提出,使课程设计更多地反映新成果和新技术。

    多年来此项制度一直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在一些项目中本科生甚至作为项目完成的主力队员,在此方面,课程组教师已积累了丰富的指导经验。由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完成的项目达十余项。在机电工程学院06级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学生自主提出了设计题目“园林树干养护溶液喷施机”、“塔式分层独立旋转餐盘的创新设计”、“涡流式黑板擦”并进行了相关设计,效果良好。实践表明,此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其对本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了解了科研与生产实践相互促进的作用。

    课题训练,提高学生设计适应能力

    注重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既是我们的一贯思路,也是我们的一贯做法,并且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的规范要求,取得了众多的成果。在实践中我们将科研成果及时、有效地转化在教学活动之中,主要在三个层面展开:展示学科学术前沿、提升课程教学水平、扩展研究性学习空间。即以科研成果展示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跟踪国际先进水平,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以科研成果提升课程教学水平,强化实验课程的工程背景,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以科研项目带动和支撑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实现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其早出成果,出好成果。

对机械设计的兴趣范文5

关键词:CAD 制图;高职;设计教学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1.200

0 引言

在高职院校实际开展机械设计专业教学活动过程之中,想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以及全面掌握,更好的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术能力,进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这些都需要给予电子制图软件CAD技术充分的重视。就从当前而言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专业教学应用计算机制图CAD软件的应用情况来看,很大一部分问题的存在造成计算机制图CAD软件技术难以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怎样具体实现该技术在机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成为了高职院校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1 高职机械设计教学过程中CAD 技术的应用现状和问题

1.1 计算机制图软件CAD技术的应用现状

在很多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专业授课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学的就是图纸绘制的基本能力,若单纯的凭借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来进行绘制图纸,则很难具体的绘制图纸所表达的整体内容,并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阻力进而觉得机械设计这门课程太难,产生厌学的思想。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计算机制图工具CAD能为学生提供与机械设计相关的绘图辅助工具,这一制图专业软件还能实现对图纸数据的完整记录,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在计算机制图软件CAD三维设计绘图中,其技术在实践上表现出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的优化。

1.2 机械设计教学中计算机制图软件CAD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1)师资队伍的问题。在计算机制图软件CAD技术的应用中,由于专业教师匮乏,造成这一技术很难发挥出自身的实际作用。在教学中,学生对计算机制图软件CAD技术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2)教学方法滞后。教学手段的滞后造成计算机制图软件CAD技术优势作用难以有效的发挥。在实际教师授课过程中依旧采用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输,没有对学生计算机制图软件CAD技术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进而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2 计算机制图软件CAD技术的运用完善策略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快速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化,这不仅是高职院校在教学方式上的转变,而且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切实考虑。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2.1 从实际出发,在教学当中使用多媒体软件进行教学

在课堂中利用多媒视频设备进行教学,让学生对学习知识更加具象化,教师在传授CAD制图技术应以实际出发,让学生发现机械设计CAD制图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以及改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以多媒体视频设备进行教学的方式在高职院校课堂中授课的时间还不是很长,课堂授课教学还是应以教师引导为主。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确定其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CAD制图的对于机械设计的学习作用,高职院校的机械设计课程,应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进行对教学内容的更新,从而让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跟上时代步伐,在高职学生通过CAD制图技术的学习看到社会对机械设计人才的需求,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应穿插一些关于机械设计的成功案例,从侧面让学生了解到机械设计这门课程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 CAD制图技术教学在机械设计课程之中的实际作用。

2.2 激励教师进行课程改革,促进机械设计制图教学的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只是将机械设计课程的内容以灌输填鸭式的方法传输到学生思维当中,这种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已经跟不上时展的需求。这种传统式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对教师所讲知识不能充分理解,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教师在讲授进行机械设计CAD制图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新的教学方式,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逐步开展机械设计CAD制图教学,要让学生在课堂当中学习到机械设计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在课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在实践当中观察机械设计CAD制图教学的作用与效果,从而让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这一技能。

2.3 CAD制图技术与机械设计教学之间的关系

很多同学将CAD制图技术与机械设计教学科目混为一谈,计算计制图软件CAD技术只是一个软件应用,它是机械设计课程知识学习的具体体现方式,学习好机械制图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计算机制图软件CAD技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CAD制图技术能将机械设计学科的知识表达的更加清楚且在使用电脑进行工程制图时更加方便快捷,学好机械设计学科能有效的应用CAD制图工具。

3 结语

在高职院校学科之中机械设计课程是立体感比强的课程之一,计算机制图软件CAD技术的运用使学生更加全面的学习到机械制图设计相关知识概念。因此,转变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式,让每一个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仲威.高职机械设计教学过程中CAD技术的应用探讨[J].科技与创,2016(07):123.

对机械设计的兴趣范文6

1 关于高职机械设计教学中的CAD技术

在高职机械设计教学中CAD应用的现状。

设计专业是需要进行图纸绘制的,而人类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不能够对所有的细节进行完全管理,而CAD技术的二维图形数字化的能力正好解决了这个难题,能够辅助设计师进行图纸的绘制,也能够对图纸的整体数据进行全面的记载。在我国的高职机械设计教学中,CAD技术的应用也有利于学生对于设计知识与理念的能深入理解,对具体零件的设计中,CAD技术能够帮助老师进行装配,装拆,总装等设计图的讲解,对加强高职机械设计教学的有效性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对于三维问题的讲解上,CAD技术就存在着致命的缺陷,需要进行改良。

2 高职机械设计CAD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现象

2.1 高职院校的CAD教学师资队伍不全面

在高职院校中,专业性的CAD教师缺少是导致CAD教学无法正常进行的重要原因,在高职院校的CAD教学中,CAD项目繁多,且学生选修的项目冗杂,比如机械管理,专业设计等等,这都需要专业性的CAD教师来进行教学。但是高职院校的CAD教师师资队伍不全面,CAD教师数量少,且CAD教师的专业知识与CAD教学能力存在着不足,导致学生无法得到专业性的CAD指导,不能开发出学生的CAD潜力,让学生感觉到CAD教学的乏味,表现出消极对待的情绪。

2.2 没有利用高职院校自身拥有的高科技教具来进行学习,浪费学习资源

当今我国高职机械设计CAD教学中最大的问题还是老师的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落后,我国高职院校的机械设计CAD教学中仍有很多问题与情况,传统的教学模式仍旧影响着高职机械设计CAD教学,在课堂上最主要的还是老师的讲授,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忽略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在高职院校,为机械设计CAD教学专业都配备有专业的实践教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样也能提升实践技能。在高职机械设计CAD教学中,对学生的教学不能停留在知识和单独的理论上,这样培养出来的机械设计人员仅仅只是知识性的学者,而不是高素质的机械设计动手型人才。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职机械设计CAD教学专业已经开始结合学校所配备的高科技教具进行教学,需要摸索更适合机械设计CAD教学的教学模式,为我国高职机械设计CAD教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3 探究高职机械设计教学中应用CAD技术的手段与措施

3.1 结合实际,通过多媒体教学来让学生对机械设计CAD教学知识进行立体理解

随着电脑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应出现了多种教学用多媒体课件。这就代表着课堂上的多媒体技术将成为教学的助力,代表着学习资源在不断进行更新。首先,自从在课堂中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学生被琳琅满目的教学素材所吸引,对机械设计CAD教学专业学习产生了兴趣,但是这是由老师带领讲解的,想要更好地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就必须将多媒体教学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机械设计CAD教学技能的应用技巧,达到多媒体教学的真正目的。其次,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时间不长,在课堂教学中并未达到不可替代的地步,老师还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所以老师还是要做出巨大的努力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能学到有用的知识,对于机械设计CAD教学,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飞快发展,机械设计行业规律与专业知识更新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老师要注意教材与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所结合,通过CAD教学让高职学生在学习中能及时了解到专业机械设计人才市场中的动态也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将机械设计行业的实时新闻结合到机械设计教学中,帮助学生在进入社会从业前对行业有着深入的了解,带动学生对机械设计CAD教学的认知度更新,做到对学生进行动态教学,达到高职机械设计CAD教学的目标。将这两点结合考虑,老师今后奋斗的目标是要努力把多媒体教学与CAD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有机的结合到一起。

3.2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带动机械设计CAD教学的发展

传统的机械设计教学中是通过老师对教材的讲解,将机械设计的理论知识注入到学生的思想中,属于半强迫性教学模式,并且这样的讲解生硬,导致学生老师的讲解会理解不充分,所以老师要注意在机械设计教学过程中制定教学计划,逐步进行CAD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通过二维系统进行学习与理解,而且对建设现代化高职课堂也有着一定的作用。还有老师在讲解知识的时候要注意知识的循序渐进性,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呈阶梯状,避免学生们失去了学习机械设计知识的兴趣与劲头,这是最不妥善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着重将那些不易理解的抽象的专业性的教学知识点进行具体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利用图画,声音等高科技教具的方式对学生的头脑内感官造成记忆的刺激,有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学重点上,加强学生思考能力中二维系统的建立,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高职机械设计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改革机械设计CAD教学方式是高职教育的必经之路,需要老师与学生的不断探索,才能达到完善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