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病理学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谈谈对病理学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谈谈对病理学的认识

谈谈对病理学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教学方法;病理学;教学质量;青年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064-02

病理学课程是医学院校中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作为一门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病理学在临床类专业的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该课程专业性强、跨度大、难度大,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在病理学教学领域,青年教师承担了大部分的教学任务,因此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是一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病理学青年教师角度,谈谈关于如何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具体如下。

一、与时俱进,更新、完善医学知识储备

病理学博大精深,其发展与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免疫学等基础学科和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多种临床学科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尤为重要的是,该学科要以解剖学、组织学等为基础,并且随时吸收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使自身内容不断丰富、深入。从应用角度来看,病理学是一门能够直接指导学生如何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实用性学科。青年教师初上讲台前,应多方面扩充知识量。首先,青年教师应围绕教材进行课前准备。既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明确教材上的重难点,又要参加集体备课,并多请教高年资教师。进而,青年教师应保证熟读教材,做到教材内容了然于心。然而,虽然教科书的内容包含了临床上典型的疾病,但往往落后于现阶段的研究水平。这就要求病理学教师在掌握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的同时,能够与时俱进,时时更新、完善医学知识储备。通过了解目前临床疾病的发病状况,补充讲解最新的研究进展,来帮助学生认识临床疾病的发病率和诊断、治疗状况。因此,一方面,青年教师要查阅相关的书籍、论文,熟络与每一章节所涉及疾病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该类疾病的最新的病理分型和临床分级等知识点,确保所有知识点准确无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另一方面,青年教师也要多参加各种知识讲座、学术报告,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相关前沿知识,及时更新本学科知识。

二、钻研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提高教学水平

病理学的知识点多而难,往往给人需要反复死记硬背才能掌握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使许多刚刚接触病理学的学生产生畏惧情绪,因此如何讲好病理学的第一节课就显得非常重要。作者认为,第一节课的授课重点应主要放在突出病理学的实用性、包容性和趣味性上。如,以临床最常见的几类疾病为切入口,通过实例说明病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以临床疑难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为切入口,介绍病理学在整个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病理学的实用性;介绍病理学和不同学科相互交叉发展的历程,突出病理学的包容性;营造一种清新活跃的课堂气氛,或介绍一些有趣、容易记忆的病理学顺口溜给学生,增强病理学的趣味性。通过这些方法打消学生对病理学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病理学理论教学的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学生上课容易走神。因此,为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作者在授课过程中穿插难易适当的临床病例的分析,同时有机结合课堂提问;在制作幻灯片时注重文字知识与图片展示相配合,适度使用动画和视频。多媒体如果使用得当,可以画龙点睛、事半功倍。首先,图片的使用便于学生理解文字知识。如,疾病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往往是可以推导的,通过先结合典型图片对疾病的镜下表现进行讲解,再推导肉眼观察时的病理变化,最后将疾病的临床表现一一推演归纳出来,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病理学内容较多,如果制作的幻灯片含较多的文字则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因此,幻灯片只列出内容索引,辅以适量的病变典型的图片,而课堂精华部分是教师讲解幻灯时引入的知识点和重难点。其次,视频的使用便于学生将生硬的概念融入生动形象的记忆中。讲解抽象内容时使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动画短片,使抽象内容具体化而便于理解掌握。如,讲解血栓形成这一抽象过程时,播放正常的血流状态和由血管内皮损伤引起的血栓形成的整个过程的动画短片,帮助学生了解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概念,形成形象、生动的记忆。通过这种授课方式,作者观察发现,学生上课时的热情高,注意力集中,课堂上对病理变化的掌握非常好。所以,笔者建议青年教师在授课中适度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依赖幻灯片授课[1],有效保证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对知识点的掌握上。

有调查表明,大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只能持续10分钟左右。针对这一特点,作者授课时根据学生听课的情绪,每个章节内容后引入一个与所讲内容相关的临床病例,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做出病理诊断并提出诊断依据。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也能提高听课效率,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机结合提问,通过问题式教学法督促学生养成复习、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因材施教

作者授课的对象是临床和护理专业的学生。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均未系统地学习过病理学知识,曾学习过的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大部分已经遗忘,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没有直观的印象,因此在学习相关的病理学知识时就显得力不从心。针对这一特点,作者在备课时,每章内容之前都会加入相关的解剖和组织学的内容,以便适当进行复习。学生反映,经过简单的复习,在学习病理变化的时候有了对比,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如讲解泌尿系统疾病时,先复习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以及肾脏的肉眼和显微镜下的正常结构,然后讲解发生各型肾小球肾炎时,肾脏的肉眼和镜下变化。前后进行对比讲解,学生很快就能掌握病变所在。另外,临床和护理专业的教学目标不一致,所以制作课件和授课时,应该以各专业采用的教材为依托,适当地增减难度和深度。

四、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

好的师生关系对于促进学生学习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2]。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也需要提高自己在学生中的信任度。首先,青年教师应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很多时候。在教学间歇会有学生代家人来询问笔者关于某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这时要珍惜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努力解决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对于自己熟悉的问题要详细、耐心地解答,而对于不熟的内容则通过查找资料或咨询专家来给学生一个合适的建议。切不可敷衍了事,随意作答。其次,青年教师应积极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笔者建议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建立课后辅导答疑平台,既能了解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并帮助其提高,又能了解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手段等是否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以真心和爱心对待学生,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青年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既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和品德修养,在日常工作中丰富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又时刻结合病理学研究进展,拓宽教学思路。教师应做课堂教学的引领者,不仅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地不断学习,而且勇于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多角度、全方位的讲授病理学知识,在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秀琴,李景田,吴石佳.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3):82-83,93.

谈谈对病理学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执业兽医资格考试;2009年;体会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是对兽医从业人员的一种准入考试,目的是评价兽医从业人员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1]。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是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通行做法。《动物防疫法》和《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对推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都做出明确规定,提出具体要求。开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既是全面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兽医制度与国际规则接轨的要求,更是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新型兽医制度建设的一件大事[2]。2009年10月17日是全国首次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笔者参加了此次考试,并取得了助理执业兽医师资格。下面谈谈参加全国首次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体会,以为其他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考生提供参考。

1端正态度,正确认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重要性

1.1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是新时期形势的要求,是国内兽医制度与国际接轨的标志

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目的是通过考试提高兽医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技术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以为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人才保障。

1.2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是执业兽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执业兽医是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兽医工作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执业兽医通过开展动物疫病预防、诊疗和咨询等服务活动,减少因动物疫病引起的畜牧生产损失。另一方面,执业兽医通常是动物疫情的第一发现人或报告人,是疫情控制的主要力量,在动物疫病防控中起着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的前哨作用。

1.3推行执业兽医制度,是我国兽医事业与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通行做法

推行执业兽医制度是全面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和《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执业兽医的诞生,将对提高兽医队伍整体素质和从业能力,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保障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在兽医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1.4兽医是控制禽畜药物安全、药物残留的重要人员,需要受到尊重和重视,其从业制度也要得到规范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兽医工作将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执业兽医资格证成为进入兽医行业的“门槛”。同时,随着城镇居民饲养宠物的增多,动物诊疗、动物保健等机构的业务也会十分红火,其技术水平也会受到养宠市民的关心[3-4]。

2基础知识的储备

此次参加全国首次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笔者能够通过助理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个人认为前期的知识储备十分重要。这是因为此前参加了畜牧兽医大专自学考试,对全国首次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涉及到的学科内容并不生疏,如中兽医学、动物生理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传染病学等,因此勤奋学习积累各种有关兽医专业的知识十分重要。

3制订复习计划

2009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分基础科目、预防科目、临床科目、综合应用共4科,知识涵盖15门学科。因此,必须根据时间制订一个复习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复习相关内容。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应试指南(上、下册)是高效复习的书本,它紧紧围绕2009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将15门学科内容精辟概括。因此要想通过考试,对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应试指南(上、下册)应最少看2遍并识记一些重点内容。这次考试从报名到考试只有3个半月的时间,合理安排好时间很重要。具体时间安排如下:把学习内容分成15门学科,每4 d看完1门学科,紧接着用2 d时间复习刚看完的那门学科,最后剩下时间则用来总复习,把15门学科重新复习1遍。

4题型分析

2009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分基础科目、预防科目、临床科目、综合应用4科,其中基础科目包括动物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法律法规;预防科目包括兽医微生物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学、兽医公共卫生学;临床科目包括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和手术学、兽医产科学、中兽医学;综合应用包括猪疾病、牛羊疾病、鸡疾病、犬猫疾病、其他动物疾病。试题基础科目中以兽医病理学和兽医法律法规2门学科的内容最多,主要是要掌握疾病病理变化和了解兽医行业执行的法律法规。试题预防科目中以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寄生虫学的内容最多,主要要求掌握细菌的结构、病毒特性、消毒方法、抗原抗体以及寄生虫的分类和防治。临床科目中以兽医外科学和手术学、兽医临床诊断学、中兽医学的内容最多,犬的手术试题内容占兽医外科学和手术学这门学科的比例最大,用中药方法治疗疾病最多。综合应用则以犬、牛、羊疾病为主。

5多做真题,以适应考试

2009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共4科,涵盖15门学科,都是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考试,分为4张试卷,每张试卷100道题,每张试卷分值为100分,4卷总分值为400分。4张试卷均为机读式选择题。根据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生指导手册中的题型示例,笔者在网上找到一些相关的资料练习,通过练习,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从弱项着手重点复习从而更好地适应考试。

6参考文献

[1] 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委员会.2009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应试指南(上、下册)[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 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委员会.2009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谈谈对病理学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理论教学 医学 多媒体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181-0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并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计算机教学也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

1 多媒体与医学教学

多媒体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

基础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其所研究的关于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及其规律为其他所有应用医学所遵循。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毒理学、分子生物学和流行病学。因其涉及学科和门类多,既有基本理论,也包括了图片、模型,甚至动作、声音等,与其他教学相比,对其教学手段有更高的要求。

2 多媒体医学教学特点

在医学教学中更应该注意讲课的方法,技巧及授课的质量。多媒体技术集声、影、文、图等为一体,应用于医学教学中可创造出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汇的视听环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应用多媒体课件以大大降低教师课堂上的劳动强度,将教师从粉笔,黑板中解放出来,将主要的精力集中于内容的讲授中,学生也可避免不必要的笔记,便于学生自学,增加思考时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1)体现学科专业。医学理论教学涉及内容、学科范围、知识涵盖面均很广泛。多媒体教学可以将生动逼真的视听信息融于教学过程中,将图像、动画、视频、音频及文字资料同步表达,将抽象且无法用语言描述清楚的教学内容予以模拟,使学生接受更为直观、深刻,为学生提供一个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平台;同时,多媒体教学的多种方式进行图像讲解,容易将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图像串联在一起,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求知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多媒体教学的这些优点,可为医学理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突出理论重点。传统医学理论教学手段难以表达复杂动态的变化过程,多媒体技术可以生动表述医学教学中抽象的理论和多种动态变化过程,特别是一些医学专业特有的概念。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采用动作设计,并辅以适当的图像、文字、声音,动画般加以演示,可以生动的再现医学抽象深奥的理论,使其过程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由抽象的理论上升到具体的认识过程,便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述肾动态显像反映。肾功能特征时,应用三维动画将显像剂在肾小球或肾小管中的摄取、转移及排泄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该显像的掌握及临床应用的理解。突出了教学中的重点,增强了教学效果。

(3)强调图像可视。医学理论教学中,涉及各种医学影像或者图片,需要教会学生对各种图像进行识别、分析,利用图像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进行判断。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声像兼备,信息量大,教学需要的大量图像可以通过多媒体清晰显示,教师对图像的讲解更为方便、生动,能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形象生动的展现教学内容;同时,使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图文信息,对疾病的影像表现认识更为直观、深刻,加深学生对理论及疾病特征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和渎片能力。

(4)促进知识扩展。多媒体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精通医学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还要求教师掌握基本的微机应用知识、相关的操作软件、一定的网络知识及扫描仪、数码相机等电子仪器的应用技能,有利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同时,在教学中,也能够促进学生对多媒体的学习和应用。

3 多媒体医学教学应用形式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与发展,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临床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增加教学信息量,实现教学互动,是医学理论教学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下面结合教学的体会,就如何恰当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医学理论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1)动态描述的内容宜用多媒体。医学理论教学中,涉及到很多动态过程的内容,比如血液流动、心脏跳动等,采用传统讲授方式,不仅花费教师精力,学生仍难于理解。利用多媒体动画形式使整个血液流动场景在大屏幕上动态进行。这样,学生可以直观看到,便于直观地认识和理解。

(2)理论抽象的内容宜用多媒体。运用课件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教学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对比较抽象,在讲解过程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如果使用多媒体课件以动画来表现,就可以直观地展示。这样的教学方式直观,生动,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

(3)文字说明的内容宜用多媒体。课堂例题,各种背景资料介绍,仪器分析中的流程图等需要大量文字说明的内容适合采用多媒体形式。这样可为课堂教学增加信息量,节省时间,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大量的知识点,提高教学效率,也有效地缓解了学时压缩后的矛盾。

(4)大量板书的内容宜用多媒体。对于一些重要的概念或定义,教师要在黑板上书写,这样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讲课的节奏。但板书不易保存,且耗时较多,多媒体教学则有速度快,信息量大,给学生课后留下足够的独立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只有真正地将多媒体教学和医学理论教学形式有机地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姜立萍,杨光燃,钱冬梅,等.提高肾内科见习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J].中国病案,2011(4).

[2] 张丽平.PBL教学法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3).

谈谈对病理学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生理学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重要学科,其中许多理论都具有特有的复杂性和抽象性,课程开设在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而且其内容与学生未来的工作有一定的差距,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够清楚地意识到今日的学习对未来的工作有何意义,因此,容易变成被动学习。常言道:兴趣是爱好的先导,更是学习的动力。要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好这门重要课程,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动力着手,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现就这一方面谈谈粗浅的看法。

1如何展开兴趣教学

1.1让学生明确每章节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

在讲授每章节前,将该章节的主要知识内容清楚、生动、准确地告诉学生,讲明其在生活中的具体意义,使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以引起学生对知识的重视和求知欲。例如在讲解/尿的生成和排出一章时,开场白就告诉学生肾脏的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以排出毒副产物,如果其功能发生障碍,严重者会产生尿毒症,而尿毒症、透析、换肾等词在生活中都听说过。另外,还告诉学生每次考试都有一个问答题在这个重点章节,这样一来,学生自然就重视起来,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就很容易掌握有关肾脏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了。

1.2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教育手段也日益先进起来,从传统的粉笔加黑板到幻灯机、从投影仪到闭路电视、从计算机多媒体到计算机网络。现在,在各高校应用较为普遍的是计算机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因为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兼具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效果,具有清晰、美观、活泼生动和信息量大的优势。特别是计算机教学的多媒体动画更具特色。因为许多生理过程是微观的、动态的、抽象的,例如:物质的跨膜转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尿液的浓缩与稀释、眼的调节过程、耳蜗基底膜的振动与行波理论等等,这些理论用语言文字解释,往往费劲大,学生还不易理解,而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则变得简单明了、容易接受。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特别是其动画演示功能,不仅使课堂教学从内容教学向过程教学转变,使学生从强迫记忆转向理解记忆,还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从而大大地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

1.3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性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不断生疑、思疑、解疑的过程。设疑是一个思维过程的始动环节,是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一种教学艺术,它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焰,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并引起学习的兴趣。例如,眼的调节过程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内容,如果平铺直叙地讲,学生不感兴趣也不易理解,在讲解之前,我们设了这样一个疑问:在眼不调节的时候,正常眼前6m以内的物体,根据光学原理成像在视网膜之后,人眼此时是看不清物体的。为了看清物体,是不是随着物体的移近,我们要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远离之呢?伴随着幽默的后退动作,学生们大笑起来,显然不是!那么在生活中我们是如何看清近处(眼前6 m以内)的物体的呢?眼的调节过程是怎样的呢?带着问题,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计算机多媒体动画演示的协助下,同学们轻松愉快地接受了这段知识。

1.4师生情感交流的必要性

医学专科生常自认为毕业就是失业,丧失学习动力,缺乏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关心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信任感。年轻教师的成长经历告诉他们,认真学好生理学,在专升本、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就占了先机。为学生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学好生理学就成了好的学习动机。

1.5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生动、图文并茂、信息量大等优点,直接刺激学生的感观,在有效的时间里提供大量的图文信息,立体地多层次地展现人体的奥妙,动态地反映机体生命活动过程,开拓了学生的视野。生理学中一些纯理论、抽象的内容以动画、图表形式解决,简洁明了,不显枯燥,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深对理论的认识,提高理解和记忆能力。

1.6基础为临床服务,基础教学要紧密联系临床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学科,是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学科及内科、外科等临床学科学习的基础。学生普遍对临床知识感兴趣,教学中不妨引用临床病例,讲解一些基本的临床知识,联系疾病与正常机体活动的关系,进一步说明机体稳态调节的重要生理意义。既说明了机理,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为今后的学习作了铺垫。

1.7重视生理学实验课,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生理学实验不仅巩固和加深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和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生理学动物实验中,放手让学生操作,诱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解决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团体协作、合理分工的工作能力,这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途径。

1.8介绍医学发展史上重要的人和事

模范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学中介绍生理发展史,介绍重要的一些人和事,一方面丰富并解释教学内容,一方面又给学生提供了榜样。介绍各种现代科研技术的创立及创造者们因此而获得的成功和荣誉,介绍他们的奋斗历程及其对未来世界的影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鼓励他们向科学家们学习,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2总结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是提高生理学教学效果的关键,我们在总结各位前辈及同仁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生理教学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卢建中.有关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几点看法[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2,(7)

谈谈对病理学的认识范文5

1.知识目标:了解人类社会和生物社会的区别和联系,从中归纳出主旨。

2.能力目标:训练和培养学生筛选有效信息解读科技文章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作者以平等的心态对待自然与生物的思想,培养学生尊重生物,热爱生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筛选主要信息,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作品主题。

难点:训练和培养学生筛选有效信息解读科技文章的能力。

科普说明文的阅读就目前情况来看,还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一是因为学生对这些文字有与生俱来的恐惧感,不喜欢这样的文字;一是老师在上课时不能很好地摆正语文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知识的传授这二者之前的关系。

设计这节课的目的是要学生熟知阅读科普说明文的两个方面:一是科学知识的解读;一是语文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由对科普说明文的理解过渡到语文能力的培养上面。

预习要求:

1.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了解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生平及代表作,基本解决生字读音,熟悉全文的主要内容,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2.结合所学生物知识,搜集一些群体生活的动物的资料,说说它们的社会行为有哪些特征。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地球全貌、蔚蓝大海、百鸟飞翔的自然图片)“在这个由亿万星球所组成的璀璨银河系中,有一颗美丽的星球,它有蓝色的大海,绿色的森林,还有无数的生灵在她广袤无垠的怀抱中繁衍生息。而我们人类就是其中的一员,与万物一同呼吸,共生依存,从鸟儿那里我们学会了飞翔,从鱼儿那里我们学会了遨游,自然万物总是带给我们无限的灵感和生存的智慧。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美国科普作家刘易斯.托马斯的《作为生物的社会》,从这位医学家,生物学家的独特视角去观察这些生物的世界,去做一点新的思考,获得一点新的启迪。”

二、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社会和生物社会的区别与联系。

2.学会筛选信息,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作品主题。

3.学习作者以平等的心态对待自然与生物的思想。

三、预习检查

作者作品

1.刘易斯・托马斯博士(Lewis Thomas)1913年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和内科学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纽约市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研究院)院长,并荣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2.《细胞生命的礼赞》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无怪乎自1974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18年来由好几家出版社印了二十多版,至今畅行不衰!年过花甲的刘易斯・托马斯的名字因这一本小书而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以至于在他接连抛出后两本书时,书商都不用再作广告,只喊声“《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新著”就够了。

四、融入作品,换位思考

(学生分组合作交流,复述概括)选择你感兴趣的一类小生物担任它的发言人,假设你们是一群蚂蚁、一群蜜蜂、一群鲱鱼或粘菌细胞,为了维持生计,你们在大家庭中需要做哪些事情?自读课文,试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复述你们的集体生活,并从文中找出概括你们群体生活特点的句子。

是一个明确学习流向的自主阅读体验过程,也是一个复述概括的训练过程,注意在复述的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发现每种动物都具有人的习性这一共同特征 。

明确:总结概括生物的社会行为的特点:分工明确,会交流会合作,步调一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与人类社会非常相似。正如刘易斯・托马斯所说“作为有着生命的生物种类,似乎与人类一样有自已的社会组织,不论是从个体还是从群体的角度看,生物的行为或者社会性真是太像人了。”

五、探究主旨

1. 快速浏览课文,圈点勾画出文中能表现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3分钟后检测同学们准确把握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多媒体出示检测题)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各句的表述是正确还是错误,并能从文中找出依据:

(1)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人类的行为,说人类的确很像远远看去的蚁群,反过来蚂蚁像人类,这种看法得到生物学界的普遍认可。

(2)许多生物,作为独立个体,不会有什么思想,但作为群体,比方说蚁群聚集在蚁丘边,经过筹划,思考,谋算,便形成集体智慧。

(3)“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让人为难”,说明蚂蚁的很多行为与人类相似,我们却不去承认这一事实,作者意在讽刺人类自大心理,也是作为人类的作者面对生物的社会进行的反思。

(4)人类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比蚂蚁的联系更密切,比海鸟的行为同步,我们经常感到我们联合智慧的意识更强。

(5)文中结尾,引述乔曼的论述,巧用锯齿与整体大锯的类比,再次强调个人的孤独静默有助于发明,它也是一种探索,这种探索是孤独的,静思的。

没有采用传统的学生圈点勾画、分条陈述,教师整理得出结论的处理办法,避免学生把文章解析的支离破碎从而缺乏立足于文本整体的阅读体验和思考,用自拟的涵盖全文信息点的表述题检测方式给了学生自由感知、思索的空间。从整体上把握学习流向,及时反馈,查漏补缺,进可攻退可守。

明确:错误。信息来源第2段,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说人类像蚁群。

明确:错误。“筹划,思考,谋算”逻辑顺序颠倒。

2.明确:正确。让学生再找出文中表现人类盲目自大的心理的语句。如:“最让我们不安的是”,“魔魔道道的小机器”,“即使有这样的东西,它们也绝不可能跟我们相关”等等。

3.明确:错误。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虽然”、“但是”。

4.明确:错误。与文中倒数一、二段意思正好相反

小结:通过5句话的辨析得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六、拓展探究

作者在《细胞生命的礼赞》中说“现代人的麻烦,是他一直在试图使自己同自然相分离。他高高地坐在一堆聚合物、玻璃和钢铁的尽顶上,悠晃着两腿,遥看这行星上翻滚扭动的生命。”你是否同意作者对“现代人”的阐述,结合本文及你所了解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一个透过字里行间来感受作者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文本情感的总结,而是以同类材料牵引的方式进行整合和提炼强调自主思考,学以致用。作者在阐述生物的社会性现象时,所采用的视角很有意思,一方面故意以人类高高在上俯视低等生命的姿态拼命证明人类的优越,不承认生物的普遍社会性;另一方面,又以客观、平等的语调用大量的实例证明人和动物没什么两样,戳穿人类的洋洋自大,文章就这两种论争中娓娓道来,越辩越明。文字渗透出的生命平等理念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反思也是值得我们汲取借鉴的,或者说这比文章本身的知识更重要,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生发点。

明确:在探究时注意先读懂题目的关键字抓住“同自然分离”“高高的”“聚合物、玻璃和钢铁”,体会人类忽视了从自然中来的源头,有征服者的高高在上的姿态以及作者对其讽刺之情,此外在具体探讨时注意“内联外引”,文中哪些语句和思想和本段材料是一致的,必须进行整合;其次反思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感来进行自我解剖与总结。

七、当堂训练

10月4日是世界动物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则公益广告,请你为这则公益广告配一段50字以内广告词。

八、课堂小结

蓝天,白云,绿地,山川,还有无数的生灵,才让这颗蔚蓝色的星球多姿多彩生机勃勃,所以就让我们相生相惜,相依相存。

教学手记:主要想利用本课设计来探讨自然科学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的教学指向问题,以及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理念的认识。

谈谈对病理学的认识范文6

在哲学的“语言论转向”后,形形的“本质主义”遮蔽了对艺术理解的多样性的事实昭然若揭。文艺复兴以后的“透视法”就是逐渐被构成主义构成的一个“本质主义”。比起帕诺夫斯基和冈布里奇,艺术理论家布里秋鲜为人知,但是他的“A-U关系理论”,使超越“透视法”这一“本质主义”成为可能。“本质主义”崩溃后的21世纪“比较美学”要致力于总结人类开放的想象经验,充分认识那些不能仅仅在语言意义上理解的艺术表现方式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 比较美学/语言论转向/本质主义/构成主义/想象经验/表现形式/“A-U关系理论”

王琢(以下简称王):岩城教授,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的访谈。二十一世纪伊始的2001年3-4月,您在暨南大学中文系以“比较美学”为题进行了系列讲座,这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因为暨南大学中文系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的“比较文艺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所以我相信您的讲学一定会对这个学术基础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加强国际学界间的交流,进一步开拓学术视野——您的“比较美学”似乎也有这方面的期待吧?

岩城见一(以下简称岩城):是的,我期待着通过这次游学中国,加强相互了解,促进今后的交流合作。其实,“比较美学”的重要性就在于世界上的文化是多样的,世界上艺术的生成方式以及人们的意识构造和知觉构造也是多样的,所以我们无法使其还原成一个固定的标准,我们必须在此基础上理解人类经验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我认为,“美学”不仅仅是讨论艺术和美的学问,而是一种阐明人类经验开放性的理论,从这一意义上说来,它必然是一种“感性论”。时至今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超越历史的“真理”和唯我独尊的“本质”已经对世界上层出不穷的问题束手无策。在“人和计算机组合成的网络”里,我们每一个“参与者”的身份,是技术决定论和社会构成主义都无法确定的。面对世界这一大网络和无以计数的小网络,我们每个“参与者”的使命就是通过参与,组成一个个小的共同体,再对大的网络产生影响。由此看来,我更应该感谢暨南大学给了我“参与”的机会。

王:您太客气啦。首先,让我们从您最近在《常规之病》(《文艺研究》2000年第4期,李心峰译)一文中所批判的“本质主义”说起。我觉得,后现代主义所要消解的“中心”,正是频繁出现在人类各种文化语境中的形形的“本质主义”。技术决定论和社会构成主义在当今世界所处的尴尬境地,应该是我们理解“本质主义”崩溃的前提。也就是说,曾几何时,技术决定论和社会构成主义都以“本质主义”的面目君临世界,并对人们的意识构造和知觉构造产生过绝对的影响?

岩城:关于技术决定论和社会构成主义,村田纯一从“技术解释学”的角度进行了批判研究。技术决定论的产生,无疑是以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基础的。从某种角度说来,人作为社会的一个个体与生俱来都有被技术所决定的一面。而认为人类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由技术决定的,就走向了“本质主义”。在这一点上,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的批判也是不彻底的。当某一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势必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为技术决定论——这种“本质主义”的崩溃埋下伏笔。而社会构成主义则认为,技术自身无法决定其自身的成立与否,是“社会因素”决定技术的成立并限定其功能。人的行为方式是由社会所决定的,所以研究的重点不是个体的行为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现象,而是决定其本质的社会结构。也就是说,在争夺“本质主义”的话语权的角逐中,技术决定论和社会构成主义都各执一端互不相让,最终为自身作为“本质主义”的崩溃创造了前提条件。认识到这一点,对我们理解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极有意义。比如,女权主义者J.维克曼对人工生育技术的批判,就很有启发性。现代生育技术,可以使不孕的女性拥有孩子,但是却有两个不可避免的后遗症:一是不孕者被打上了“病”的烙印,二是不能解决孩子与母体的“血缘关系”问题。而后者作为意识形态上的问题,又被发达的生育技术进一步强化了。

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确实不断为我们人类提出很多新的问题。比如,近年来基因技术成绩骄人,但是如果把“基因人”造出来,这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我想无论是谁,只要不乏最起码的想像力,就不难想象出“克隆人”的技术普及后的世界会多么可怕!

其实,无论技术决定论还是社会构成主义,似乎都忽视了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先决条件,前者过分强调了技术作为“物质”的重要性,后者又过分突出了社会作为“构成”的重要作用。显然,“技术决定——本质主义”和“社会构成——本质主义”都试图以自己的价值判断为“常规”,这在进入后现代社会生活的今天,成为人们批判的对象也在情理之中。那么,作为“本质主义”的技术决定论和社会构成主义,在美学和艺术学领域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岩城:在美学与艺术学史上,从十九世纪中叶起,“纯粹艺术(为艺术而艺术)”与“社会的艺术”之间的争论不绝于耳。从某种角度而言,艺术也是一种技术。但是,一般认为,艺术并不需要诸如某些科学技术那样的专门技术知识,而对于艺术,人们自始至终关注的是其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等“软件”方面。显然,如果把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的科学技术看成“硬件”的话,艺术当然属于“软件”。技术决定论一般倾向于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社会构成主义往往坚持“社会的艺术”的主张,二者之间的论争此消彼长,构成了文学艺术史上的一个个不同的艺术流派。在今天看来,一旦某一流派形成并进而要对其他流派做统而化之的尝试之时,也就是这一流派的艺术主张变成“本质主义”之日。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界的“透视法”,其最初风靡世界显然是技术决定论先拔头筹,而最终“透视法”得以成为衡量所有美术作品的“常规”,亦有社会构成主义参与其中。所以,“透视法”作为美术史上的“本质主义”,不仅只是“技术决定论”或“社会构成主义”某一方使然,而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王:当然,这也充分说明“本质主义”形成过程的复杂性。与美术史上的“透视法”相仿佛,世界文艺思潮史上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等也都曾经作为“本质主义”的尺度而对文学史的编写产生过不小的影响。比如,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就曾经分别被冠以浪漫主义诗人和现实主义诗人的桂冠。以“透视法”为“常规”去考察古代艺术作品时,会不会也出现类似的现象?

岩城:在暨南大学的讲座中,我曾经举埃及第十八王朝时代的一幅绘画作品《庭院》为例,分析了以“透视法”的“常规”为尺度解释这一作品时产生的误读:索尔索在《认知与视觉艺术》(1994)中认为这幅画视点的“不一致”是人类“初期的标准表现”。这与现代图象学创始人帕诺夫斯基在《作为“象征形式”的透视法》(1924/25)中把《庭园》视为“立面图与平面图的组合”,认为这幅画没有体现出“近代的、物体与空间的高度统一”的观点如出一辙,都是把“统一的绘画空间”作为“常规绘画”的前提。帕诺夫斯基的传人冈布里奇也认为儿童的绘画是“概念图”。显然,以这种“先入观”来观赏古埃及的绘画作品以及儿童的绘画作品,势必产生“概念图”和“解说图”等错误的结论。这就是被“透视法”所构成的“本质主义”在美术史研究中的体现。

同样的情况在音乐美学史上也不乏其例。达尔豪斯在《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音乐美学》(1988)一书中批判了由社会所构成的“纯粹音乐”等“常规意识”。他认为,在音乐方面人们所标榜的“纯粹音乐”是以十九世纪欧洲的奏鸣曲为代表的器乐,这种观念不仅在作曲家的意识中根深蒂固,在普通听众也是如此。而此前——十八十九世纪之交逐渐普及了交响曲也是标准的音乐。这一时期,人们即使对“没有文本的音乐”也会“发挥想象力使其转换成文本”。也就是说,历史上的作曲家所面对的是纯粹的音的艺术,而受容者(听众)则反其道而行之。作曲家要“把文本转换成音”,听众却要“把音还原成文本”。到了二十世纪,听众的接受方式又发生了变化:人们普遍“无视声乐与标题音乐的文本”,往往把“有文本的音乐”变成“脱文本的音乐”。可见“纯粹音乐”作为“常规意识”也是在社会历史中被不断地构成着。

王:似乎应该这样理解美学/艺术学上的“本质主义”的“常规意识”:某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取得强势——霸权,进而在规定了同时代的艺术发展方向的同时,对此前乃至此后的艺术表现形式产生绝对的影响。“本质主义”对此前的影响,归根结底是对历史文本的“误读”,这不利于更加行之有效地总结人类的感性经验;对此后的影响,则是作为定型化的传统阻碍新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和发展。我们今天强调“本质主义”崩溃的意义,是不是应该以这种认识为前提?

岩城:是的。对历史文本的“误读”,除了《庭园》,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例证。关键是这些形式各异的“误读”,最终往往都以不屑一顾的态度将其研究对象纳入“他者(the other)”行列。这对我们总结人类的开放经验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为世界之所以成为大千世界,宇宙之所以无边无际,关键就在于其开放性上。而如果以某种堪称霸权的“本质主义”的“常规意识”为标准,势必使这种生机勃勃的开放性受到压抑,从而阻碍人类感性经验的拓展。在现代艺术方面,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新兴的艺术家为了突破传统的禁锢,不得不使自己进入一种非常的状态下进行创作。从西方美术发展史看来,二十世纪初的先锋派艺术对“常规绘画”提出了挑战,为人们留下一个新的课题——绘画不再是表现什么,而是如何表现。这当然导致了人们对艺术表现形式的不断探索,而每一次探索都伴随着对绘画本质的追问。从印象派到野兽派,从立体主义到超现实主义,从画框内静态的表现艺术到画框外动态的行为艺术,从毕加索所描绘的形象中,从杜尚搬进艺术馆里的工业制品上,人们都不难发现对“绘画何为?”或“何为绘画?”的不断质疑。正是在这种不断求新的努力下,作为“本质主义”的一系列“常规意识”,才一个个不攻自破,土崩瓦解。

王: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学也走过一条大抵相同的道路。从印象派诗歌到意识流小说,从艾略特的《荒原》到乔依斯的《尤利西斯》,十九世纪以来形成的一些文学观念一再受到冲击……这应该是文学艺术必然追求创新的历史使命。不过,我们更应该注意到每一次创新,或每一次对传统的“常规意识”造成冲击时,方法论方面所具有的威力。

岩城:是的,我们应该看到,人类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认识论乃至方法论上的突破。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文艺理论界曾经进行过一场“形式主义论争”和“艺术价值论争”。这两个论争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修正或克服“纳普”对文学观念上的激进倾向。尤其是艺术价值论争,平林初之辅的《政治的价值与艺术的价值》(1929)率先提出问题,他不是以简单的二元论——或政治或艺术的观点来研究问题,而是从艺术原理上探讨在为政治服务的前提下的艺术论的艺术评价的可能性。但是此后的论争渐渐偏离了平林的方向,只是把“政治他律论”和“文学自律论”摆在了非此即彼的敌对立场上。当然,我今天老话重提的目的不是为了作出孰优孰劣的价值判断,而是提醒大家不要忽视当时来自于“纳普”之外的哲学家三木清(1897-1945)的声音。三木清留学德国,师从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对也有相当的理解。他留学回国后,致力于新解释学的日本化建设。在关于“艺术价值论争”中,他抛弃“政治”与“艺术”的二元论立场,提出了“新人本主义文学”的主张。三木认为,古典人本主义是“个人的发现”,而新人本主义的主题应该是“社会的人”(《新人本主义问题与文学》1933)。在《历史哲学》(1932)中,三木明确指出,人的身体,不仅只是自然的存在,而是在历史中变化改造了的“社会的身体”。所以,他主张,如果说人不仅仅是自然性的存在,那么他也不是被历史性和社会性所决定的存在;通常情况下,人是既被社会所规定,又不断地反作用于社会的“表现的存在”。也就是说,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三木清就找到了克服“政治他律论”和“艺术自律论”这两种“本质主义”的方法。

王:这场关于艺术的“政治价值与艺术价值”的争论几乎在当时就传到了中国,胡秋原就直接受到了平林初之辅的影响。他们一方面承认文艺应该具有的政治价值,一方面又强调这种政治价值不等于艺术价值。他们都试图分解艺术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文艺理论。显然,这种艺术自主论倾向与艺术论的政治目标是根本冲突的,文艺理论作为其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要求艺术成为为政治革命服务的工具。其后相当长时期内中国文艺政策上的“政治价值第一,艺术价值第二”既可以看作是“政治他律论”和“艺术工具论”的基本准则。可见,平林初之辅和胡秋原等艺术自主论者都没有找到克服“政治他律论”这一“本质主义”的方法。从这一角度看来,三木清的“社会的人”、“社会的身体”和“表现的存在”确实是一组极有意义的概念。“艺术自律论”、“自律美学”或“纯粹艺术”受到批判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过分强调了艺术自身作为一种特殊技术的作用,忽视了艺术是在更大的文化语境中生成的基本事实;而“政治他律论”显然过分突出了社会构成的力量,忽视了艺术以及艺术创作主体在技术方面对社会的反作用。这是三木清对我们的最大启示。

实际上,为了摆脱各种各样的“本质主义”的束缚,许许多多的艺术家和哲学家都作出了很多努力,为我们今天在后现代生活状态下探讨“本质主义”崩溃的问题作出了大量的思想积累。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所接触的后现代对现代的解构都是一定社会历史状态下的产物。所以,我们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重新阅读现代经典时,一定要有所警惕。

岩城:首先,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后现代思想家对现代的非难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当时的文化语境的左右。后现代对现代的“本质主义”的质疑、批判、解构,无疑是因为这种“本质主义”的“常规意识”给艺术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障碍。三木清参与的“艺术价值”论争就有这方面的初衷。也就是说,大正(1912-1926)末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在享受西方现代化所带来的恩惠的同时,也开始陷入了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昭和恐慌”(1930-1931)。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始终以西方为模范,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代性转型上取得了成功;日本一直以亚洲最强自居,并进而向周围国家强行推行帝国主义侵略政策。也就是说,军国主义者为了摆脱“昭和恐慌”的危机,在国际国内政治上强行推行“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国策,为日后的对外侵略作舆论准备。在这种大的文化语境下,有识之士——一部分哲学家和艺术理论家纷纷尝试在哲学乃至艺术理论领域内探讨解决危机的方法。“艺术价值”论争就发生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

三木清作为一个哲学家,在一系列著述中十分关注意识形态与情感逻辑问题。因为某种意识形态只有当其渗透进“社会的人”的身体之中,才能成为被彻底“构成”了的“本质”,所以必须探究这种“本质”在“情感逻辑”层面上的特征。情感逻辑,是指情感(pathos)作用于人的意识之下,规定人的情感方向的逻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一种意识形态是如何作为“常规”被“制度化”的。“常规”是植根于意识所无法控制的情感层面上的意识形态。在情感逻辑支配下的“常规”是科学所无法控制的,与其相反,科学自身却由于得到情感的支持而大行其道。只有达到一种“病”的状态,“常规”才能确立。正是因为“常规”具有这种“病理学”的症候,所以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反省的自觉。

王:可以说,从“病理学”的角度看取“本质主义”的“常规意识”,这对我们当今社会具有很强的预警功能。因为我们作为个体的“人的身体”,是在社会历史中被“构成”了的“社会的身体”,所以我们更应该十分关注我们的“社会的身体”是被如何构成的。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可以不断地反作用于社会的‘表现的存在’”。社会构成主义的终极目的,无疑是要把某种意识形态渗透进个体的意识所无法控制的情感层面里来。比如,当今国际政治生活中不时被新闻媒体提起的日本教科书事件、公职参拜靖国神社事件以及美国国会人权委员会关于中国人权问题的提案等等,都可以看作是一部分“社会构成主义”者所玩弄的小伎俩。问题是,生活在后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是不是应该以批判和解构的态度,对当代新闻媒体的“社会构成主义”策略予以极大的关注?

岩城:当代新闻媒体在贯彻“社会构成主义”的战略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对其持批判乃至解构的态度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本质主义”的“常规意识”是植根于人的情感层面上的,所以在“突发事件”时,往往是难以控制的。这从当今世界某些局部地区的紧张局势中也是可以一目了然的。其实,作为后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就应该在各自的知识领域内对这些问题予以关注。从比较美学的学理上看来,所有“本质主义”的“常规意识”,都是某一特定时期的人类感性经验的具体表现,而这种经验对进一步开放人类的感性经验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把这些“病态”的“常规意识”还原成感性论,指出其作为“本质主义”的根源之所在,进而寻找对其进行超越的方法,这才是我们比较美学所面临的任务。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被社会“构成”的“常规”变成“本质”继续顽强地生存在“知觉”的世界里。知觉比起概念性思考,更加接近于情感,而在外界看来,由于人们普遍认为这种“本质”直接与感觉相关,所以就连知觉亦无法自觉到其本身“被构成”了的事实。这当然是一个虽然在道理上说得清楚,但在感觉上却难以接受的事实。所以,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达尔豪斯认为,“纯粹的音乐”的规范,不是“认知心理学上的现实”,而是“被构成的听觉”。知觉心理学必须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想要作为研究对象的知觉以及自己的知觉本身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历史的印记。当然,这种清醒的自觉是难乎其难的。在与美学艺术学的关系上,标榜自身具有自然科学客观性的知觉心理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很多艺术理论都以之为理论支柱。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无视这样的事实:心理学把致命的先入观带给了美学艺术学。

王:先入观,是决定论和目的论作为“本质主义”“常规意识”的基本表现。我们虽然对此是恨之弥深,但却不能简单化地“一言以蔽之”。就是说,为了揭示某种先入观作为“本质主义”的危害,我们必须做更多“证伪”的工作。您在暨南大学讲学时,举出德国艺术理论家G·布理秋(G.Britsch 1879-1923)对《庭园》的研究,似乎就有这样的考虑。

岩城:这应该说是一种策略。无论是谁,你都不可以说“本质主义”必然崩溃,而一定要实实在在地指出作为“本质主义”为什么必然崩溃。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提起德国的布理秋的目的在于:他是与帕诺夫斯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美术理论家,但是他生前却没有著作问世,只留下研究笔记,由他的朋友整理成一本一百多页的小册子,这与著述等身的帕诺夫斯基适成对比;然而,他却在自己有限的艺术理论实践中找到了使“透视法”这一“本质主义”土崩瓦解的方法。这是最让我钦佩的。

埃及十八王朝的《庭园》也是布理秋关注的焦点。他的结论与索尔索的“视点不一致”和帕诺夫斯基地“平面图与立面图的组合”完全相反。为了论证这一点,他对古埃及绘画以及儿童绘画的表现生成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儿童乃至幼儿的涂抹绝不是单纯的手臂运动的痕迹,作为一种表现,在实现的过程中已经受到了特有的表象实现逻辑的左右。比如,儿童绘画时,为了绘画,首先要把画纸与周围其它物体——桌子(前景)区分开来,画纸放在桌子上,则桌子就退到背景中。布理秋认为,前景(A)与背景(U)是不可分割的关系。由于画纸和桌子之间的这种A-U关系成立,绘画才可能在画纸“中”实现。反之,涂抹就有可能延伸到画纸之外。因此,手臂的偶然动作和作为表现的涂沫之间已经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飞跃”。正是这种最初的表现,才有可能把表现区分为有意的或无意的。也就是说,作为艺术创作行为的A-U关系,以不断重叠的方式向“表现”的实现努力。从《庭园》看来,整个画面为U,则池塘为A;池塘再为U1,则树木为A1;树木为U2,则……为A2……儿童绘画也是按照这一逻辑进行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索尔索的“视点不一致”、帕诺夫斯基的“平面图与立面图的组合”以及冈布里奇的“概念图”等价值判断,都是在“透视法”与“知觉理论”互为表里的“本质主义”的“常规意识”的支配下,遮蔽了古埃及绘画艺术以及儿童绘画艺术的丰富蕴涵。

其实,布里秋的理论,对理解西方中世纪的艺术也是很重要的。可以说,他为我们提供了“艺术多样性标准”,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以后还要找时间谈得更详细些。

王:希望岩城先生今后多与中国学界交流。

1998年10月,日本美学会第49届全国大会在京都大学召开。我们注意到,您所主持的“主题研究会”有两个主题:一是“日本美学艺术学的历史进程与课题”,一是“‘病’的感性论”。从言语表述看来,前者比较传统,后者比较前卫。而“‘病’的感性论”似乎可以看作是二十一世纪日本美学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从总的价值取向来看,前者有清理“现代性的”、“本质主义”之功,后者则有“后现代性的”、“本质主义”崩溃后的探求。

岩城:第49届日本美学大会“日本美学艺术学的历史进程与课题”,旨在于反省日本美学艺术学的发展史,探讨美学艺术学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方向。关于这方面的课题有:日本近代美学艺术学的发展,西方思想的受容方式,近代日本美学艺术学制度化的历史及其问题,日本近代美学艺术学的历史发展和其他学科程的关系,日本美学艺术学与美术史、艺术批评、展览会、美术教育的关系,日本近代美学艺术学在亚洲的影响。

“‘病’的感性论”,则是对二十一世纪美学发展方向的展望。这一方面的课题比较广泛:作为艺术理论的近代自律美学的病根,艺术理论与批评中的作家崇拜,独创性神话的病理学,精神分析学与美学的相互作用及其问题,艺术类型等级制的病理学,“美术馆”制度之病,体现在女性主义美学和美术史上的文化之病,文化史上生老病死的表象与艺术表现的变迁,东西方哲学的直观主义艺术理解的暴力性,东西方艺术论中有关艺术之病的言说,现代艺术及哲学中病态趣味与审美意识批判,现代艺术的“尚新”之病,“病”的表象与“丑”的美学,文化之病与原始主义礼赞,失语症的感性论,等等。

在这次大会上,与会者就上述两个主题提交了近二十篇论文,会后由日本美学会编成论文集《美学艺术学今日的课题》(1999)出版。其实,正如您刚才所说的那样,第一个主题比较正统,第二个主题比较激进。正统的,大家不言而喻;激进的,大家难免心存疑虑。关于“‘病’的感性论”,我们确实论证了很长时间,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们筹划编写的《感性论》(1990)算起,几乎近十年。感性论,时至今日已经得到了更多的理解。实际上,强调“感性论”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还其本来面目。这看我最近出版的《感性论——为了被开放的经验理论》(2001)的标题和副标题上就可以一目了然。“病”,显然是直接借用病理学术语,试图在生理和精神等层面上,探讨人类、尤其是现代人的审美意识以及一般经验中的病态现象,进而使重新思量人类感性经验的路向得以拓展。这与二十世纪比较受欢迎的文化研究等的取向是比较接近的。

王:我相信,这次大会的两个主题,尤其是“‘病’感性论,也会对中国学界有所启发。其实,我们不难看出,您和您的同事们致力于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建构非本质主义、非决定论和非目的论的人类感性论——开放的经验理论,这当然是要以对“现代性”本质主义、决定论和目的论的理性神话质疑、批判和解构为前提的。这自然牵涉到对现代和后现代的认识问题。我认为,哈桑对后现代的评价比较全面:“后现代主义的学说锤炼了我们的感性,使之善于感受事物的差别,使我们更能包容诸多无常规、无标准的宇宙事物。”(《革新/更新:人文科学研究的新视角》1983)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不仅只是一面旗帜或一个口号,而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基于人类被开放的感性经验的思维方式。

岩城:在后现代批判现代性的文化语境中,“本质主义”的崩溃昭然若揭。后现代论者往往从笛卡尔、康德甚至黑格尔、尼采入手,对“近代主体论”和“理性”精神等加以批判,与此同时,现代科学技术也受到了无情的批判。海德格尔就认为,现代技术决定论的确立,使得艺术沦为技术的奴隶,成为一种文化工业。而更多的批判者,比如盖尔诺特·拜迈就对康德理性哲学的片面性进行尖锐的批判,他们认为,康德哲学的理性被当作“人的尺度”,而非理性则被认为是“非常规”、“病态”和“疯狂”,这是我们必须予以排除的;作为男性原理的理性的胜利,最终也变成了由“女性的自然,以及自然的女性的”所支配的历史。(《理性的他者》1983)这一观点里,显然融入了福科的从反面看待历史、以及拉康派所继承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论。这样考察近性历史的深层心理,就可以发现,强行压抑自然的理性正是一种“病”;所谓“理性的主体”,可以说“是理想、同时也是疯狂”。康德以及同样受到批判的德国观念论——黑格尔的问题就在于,产生于近代启蒙运动的理性这一历史构成物,被人们当作非历史的人的“本质”、“本性的自然”,人的其他方面则被作为“理性的他者”所排斥。拜迈试图重新认识受到排斥和压抑的人类内外统一的自然的历史,以便唤醒“新的自然哲学”所带来的“新的文化”,使“理性的他者”不再受到支配和排斥。可以说,这种观点简明易懂地揭示了后现代对现代的批判的特征。欧美后现代的现代批判,也给我们日本学界带来了勇气,批判美学和生态美学方兴未艾,并且,还有从欧洲引进的对现代美术史和美学体制及其理论的批判、性别论等都生机盎然。

诚然,在此我无意于涉足对后现代之现代批判等大的题目,这一是因为我对接受拜迈所倡导的宏伟的自然哲学感到力不从心,二是因为我认为,对学过一些西方哲学的人来说,都不难看出,后现代对康德和黑格尔等的批判显得过于简单化了。所以,我只是想对海德格尔和拜迈提出一点质疑:康德所要从事的不是建立本质主义的理性,这正如他的著作的标题所示,是“理性的批判”。人,就其本性而言,毫无疑问都具有在超越经验时反省经验并且为其规定方向的能力——理性,因此当生命有限的人把理性适用于经验时,常常会暴露出犯错误的可能性。在明确这一点的基础上,就要不断对人所具有的这种超越论的可谬性(谬误推理)加以反省。这才是康德“理性的批判”的主旨。正是在此意义上,康德才把他的批判哲学比喻为治愈被谬误所困扰的病(疯狂)的“泻药”。黑格尔也不像海德格尔和拜迈所批判的那样,是一个继承康德,用高不可攀的“绝对精神”来处理一切的哲学家。黑格尔是剔除一个个意识活动中无意识地犯下谬误的构造(病根)的思想家。所以,如果说康德是温文尔雅的内科医生,那么黑格尔则可以说是对患者毫不手软地挥舞手术刀的外科医生。

总之,我们现在所要从事的不是对现代性简单化的批判,而是要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从而深刻理解“本质主义的崩溃”的必然性。就是说,我们仅只站在后现代的旗帜下,为“本质主义的崩溃”唱挽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一定要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工作实绩,把“本质主义”送上后现代的祭坛。

王:岩城先生对布里秋“A-U关系”理论的研究,正体现了这样一种脚踏实地的追求精神。这无疑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模特”。用岩城先生的话说,我们不可以简单地断言,欧洲中心主义就是本质主义,就一定必然走向崩溃。我们必须有根有据的指出文艺复兴后的“透视法”在不知不觉的历史中被社会构成为“本质的标准”,以此为唯一的“本质的标准”,就会遮蔽对艺术多样化理解的可能性;以此为“本质的标准”,我们也无法理解西方中世纪的美术作品。这可以说是岩城先生为我们在方法论问题上提出的一个忠告。

岩城:忠告倒谈不上,这只能说是我在研究中的教训。把“东方”和“西方”对立起来的想法本身也是一种“本质主义”。因为时至今日,“东”“西”也是在互为关联互为影响的变化之中,所以,我不赞成泛泛而论的“欧洲中心主义”的提法。如果批判“欧洲中心主义”的话,这一批判本身就是“本质主义”的,因为其学理上的立论基点是与之针锋相对的“东方中心主义”。

坦率地说,我把“布里秋的艺术论”这一“西方思想”引进来,就是要尝试着使人们从西方艺术理论、或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东方人的理解东方艺术的先入观中解放出来。我的基本观点是,不可以在本质上把“西方”和“东方”割裂开来,我们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学习各种理论,并将其应用于艺术理解的实践中。这种实践性的思考本身既可以孕育出超越“本质主义”的可能性。从一般意义上说来,相对于“欧洲中心主义”,我们提倡“东方的独特性”,这或许容易被人理解,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也是一种“本质主义”。日本学界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而今天我们依然有重蹈覆辙的危险。所以,我认为,对这种危险倾向要时刻保持警惕,并进行坚决的批判。

王:在时下中国学界一边倒地批判“欧洲中心主义”的潮流中,能够听到岩城先生的反对意见,是难能可贵的。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其实,中国学界批判“欧洲中心主义”的根源在于对“东方”乃至“中国”走向“世界”的焦虑,在意识或潜意识的层面上,有“东方中心主义”或“中国中心主义”等“本质主义”在作崇。在后现代的文化语境下,克服或超越形形的“本质主义”,将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学习”过程。这是岩城先生在暨南大学讲学时给我的最大启发,也为我们今后长期对话留下了话题。

岩城先生,2001年8月,第15届国际美学大会将在日本东京召开。二十一世纪的第一次国际美学大会在亚洲的日本召开,这之中的美好祈望是意味深长的。您作为大会筹委会副委员长,能否谈谈大会的有关情况?

岩城:按照国际美学会的惯例,每一届国际大会都要确定下下一届主办国等事项,就是说,第15届大会由日本主办是第13届(1995)大会决定的。二十世纪后半叶,随着各个人文科学学术分野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批判,人们越来越多地把研究视野投向欧洲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这就是国际美学会把二十一世纪首次大会放在亚洲召开的文化背景。可以说,今年8月日本第15届国际美学大会,将是一个不再有“他者(the other)”的“同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