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的经济现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中的经济现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中的经济现象

旅游中的经济现象范文1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F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2-0135-02

旅游业的发展持续升温,鉴于旅游业的独特性,全国各地都争相发展。然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旅游业的发展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人们对于发展旅游业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旅游业并不是传统意义上人们所认为的“无烟产业”或是“绿色产业”。相反,随着旅游发展的不断深入,所带来的旅游影响正逐步凸显,在很多情况下,发展旅游带来的迫害性已经远远超过了所带来的收益,在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各种问题也随之凸显。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等三个方面。

一、经济问题

在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的过程中,经济问题是首要问题,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给旅游目的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的收入,也可以增加当地政府的税收等。但同时经济问题也成为旅游发展中的一大制约。

(一)资金匮乏

资金匮乏制约旅游目的地发展,很多人认为发展旅游的投资相对少,见效快,但要想较好发展旅游目的地,既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又需对外宣传促销,这就需要一定的资金保证,尤其是后续投资要有所保障,但就目前很多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而言,都只是集中在前期投资上,后续追加往往不足,制约了旅游目的地的发展。

(二)经济漏损

很多旅游目的地由于受到资金的制约,不得不借助外力来发展旅游目的地,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开发,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接连不断的经济漏损问题。欧阳润平教授等(2007)认为自然景区发展中存在五类经济漏损现象:“一是以外地投资者为利益主体的高息分红型经济漏损;二是以外来旅游从业人员为受益主体的工资、福利型经济漏损;三是以外国投资经营者为受益主体的龙卷风型经济漏损;四是以少数不良企业为受益主体的败德型经济漏损;五是社区失和导致的道科西型的经济漏损。”[1]

(三)盲目开发,粗犷经营

随着旅游发展形势走好,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逐步扩大,但接下来的却是盲目跟风状况,主要表现在开发与经营方面。目前,我国旅游目的地部分投资开发者思想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其投资行为是旅游目的地政府主导下的企业经济行为,旅游经营者首先垫付旅游资源开发的启动资金,然后接待旅游者获取经济利益。基于此目的,他们一发现某地有资源可以利用,便仿效别处进行盲目投资;在开发经营时,多为了节省开支而采取粗放式经营;在当地资源吸引力减弱时,便转移目标,形成“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短期投资。由于缺乏统一的前期规划,导致项目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旅游产品雷同、单一化等情况。另外受自身素质制约,经营管理水平有限,这也阻碍着旅游目的地的发展。

(四)利益分配问题

利益分配问题会对旅游目的地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然而,旅游目的地利益主体的多样性和利益关系的复杂织在一起,给旅游目的地收入的分配带来诸多障碍,造成各利益主体间的矛盾。任何一方利益得不到保障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发展旅游目的地中应加以重视利益的分配问题。

二、社会问题

旅游目的地发展过程中所凸显的社会问题,主要涉及到旅游目的地文化异化、目的地居民诚信以及旅游目的地的安全等问题。

(一)文化异化

随着旅游的发展,大量游客不断涌入旅游目的地,由于很多旅游目的地地处偏远山区的乡村,因此在游客涌入的同时也将工业化带入这些地区,这就形成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并列,现代设施与传统风物杂陈的现象。使旅游目的地原有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居民认为旅游服务业的收入要比农业收入高,所以放弃了他们传承已久的农耕文明。另外,受到外来工业文明的影响,很多旅游目的地居民会认为城里人代表着先进的文化,便开始一味地模仿,无论是生活方面或风俗方面。为了吸引旅游者的目光,很多目的地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才举行的仪式或表演,逐渐被外来文化同化或者成了舞台上的民俗秀,却失去了其应有的原始性和乡村性。

(二)诚信缺失

旅游目的地文化异化,居民的意识形态受到冲击,原有的淳朴民风与朴实本性遭受挑衅,旅游目的地无不中弥漫着恼人的商业气息,漫天要价、拉客、宰客、蒙客现象盛行,原来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也逐渐缺失。如贵州省黔东南的朗德上寨,原本是一个有着独特民族文化恬静和谐的苗乡,然而随着旅游的发展,村民们质朴的本性几乎消失殆尽,置身其中,会让人觉得失落,出自他们手中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说成是全天然自制的,然而这一切却又是与事实背道而驰的。此外,诚信缺失问题不仅仅是表现在村民之中,旅游企业中也随处可见,因此,旅游目的地发展中的诚信缺失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三)安全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郑向敏(2003) 认为旅游安全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分析。广义的旅游安全是指旅游现象中的一切安全现象的总称。既包括旅游活动中各相关主体的安全现象,也包括人类活动中与旅游现象有关的安全事态和社会现象中与旅游活动相关的安全现象。狭义的旅游安全是指旅游活动中各相关主体的一切安全现象的总称。它包括旅游活动各环节中的安全现象,也包括旅游活动中涉及人、设备、环境等相关主体的安全现象;既包括旅游活动中安全的观念、意识培训、思想建设与安全理论等“上层建筑”,也包括旅游活动中安全的防控、保障与管理等“物质基础”。[2]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而言,旅游者的财产人身安全问题受到保障是发展旅游目的地的前提条件,安全问题制约着旅游目的地的发展。

三、生态问题

旅游目的地发展过程中的生态问题主要涉及到目的地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之上。

(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随着旅游“城市化”现象的日益加重,发展旅游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也随着旅游的发展而日趋严重,旅游目的地原有的自然生态特色正逐步消失。由于盲目开发引起的森林砍伐、围湖造田等行为,严重破坏了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另外,随着大量旅游者涌入旅游目的地,生活垃圾随处可见。由于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有限,这些垃圾等得不到妥善及时的处理等情况也使得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如果找不到妥善处理的方法,这样的情况还将伴随着旅游的发展越来越严重。

(二)生态环保意识淡薄

意识可以反作用于人们的活动,具有指导作用,由于受自身文化素质的影响,一些旅游目的地地旅游经营者、政府、旅游者等生态环保意识薄弱,这将会反作用于其发展活动。就旅游经营者而言,由于小农意识浓厚,只注重眼前利益,而不考虑长远利益。受到利益的驱使,盲目开发,乱占耕地、伐木采林、过度的商业化运作等现象使旅游目的地开发成为破坏性开发, 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就政府而言,主要表现在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体制方面。使得旅游目的地发展过程中无法可依,这势必导致生态环境受损。就旅游者而言,由于缺乏生态环保意识,自然会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小结

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对于旅游目的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居民增收等问题有着积极的带动作用,但是随着旅游目的地的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经济、社会、生态问题也不容忽视,这将不利于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本文认为要想使旅游目的地沿着健康可持续道路发展,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赢”的效果,首先就是要正视这些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这是保证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保证。

参考文献:

旅游中的经济现象范文2

 

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活动产生于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旅游活动关注的焦点集中于旅游活动的经济作用,并随着闲暇时间的私有化和商品化、旅游活动的商品化和社会化而倍受注目。我国旅游业发展二十多年的历程及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三步走的台阶式发展模式也证明发展旅游业即为开展旅游活动。“旅游搭台,经贸唱戏”、“旅游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拉动内需”、“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市)”的提法及在实践中的推广更是出于旅游活动的开展可以达到创收外汇、平衡国际收支、增加税收、拓宽就业渠道的经济目的。旅游发展中的泛经济性是一把双刃剑,在对旅游目的地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造成对东道主地区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消极影响,经济短视而秩序混乱、环境污染而加剧恶化、文化传统扭曲而丧失、社会风气败坏而沦丧。从东道主社区角度考虑,旅游发展中的非社区性造成旅游发展的非持续性,主要体现为: 

(1)“旅游飞地”现象 

“旅游飞地”现象是指旅游或休闲活动空间虽然依托的是当地的土地和旅游资源,但与社区主要地域单元相分离,成为旅游直接经营者的特区。旅游消费的物质和从事服务的中高层人员基本来自外地,旅游收入“漏损”严重。旅游发展对当地发展的关联度小、联带作用弱。旅游的乘数效应便大打折扣,甚至有可能造成当地资源的“低价出售”,甚至是为微小经济所得而支付环境、社会、文化上的高昂代价。 

“旅游飞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目的地的经济基础及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发展产生刚性约束,目的地供给潜力扩张有限,为了发展旅游经济,增加了对外部需求的依赖程度,使旅游目的地成为发达经济体的“飞地”。这就是经济久发达的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的“悖论”:希望通过发展旅游壮大经济基础,但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身资本基础、开发与管理经验和企业家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及发展旅游经济激烈竞争的现实,使目的地经济体不得不依靠来自体外的投资和管理,从而造成“贫困化出口”,旅游业发展的带动效果大打折扣[1]。 

(2)“旅游孤岛”现象 

“旅游孤岛”现象指旅游活动发生地与旅游地所在社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界限可是有形的实体边界,也可是无形的意态界限,旅游者与当地平民的社会联系被切断,旅游活动空间孤立于东道社区空间。整个旅游行程中,旅游者生活于周密策划的场景中,他们目光被掮客左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旅游活动空间被舞台化,旅游者很难得出有关这个国家和地区的真实生活的基本结论。 

(3)“新殖民主义”现象 

“新殖民主义”现象指旅游业发展中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监督权四权分离,相关利益者之间地位及关系的不平等,特别是旅游活动的经营管理权掌控于旅游中介企业,社区居民主体地位往往忽略,形成“契约”形式隐掩下,旅游业直接经营者对东道社区旅游发展的控制、干涉与旅游利益的掠夺、剥削。 

鉴于“旅游业并不象一系列急功近利者所说的那样是一种灵丹妙药”,[2]改变旅游发展模式,构建经济与环境、旅游相关利益者间的和谐关系,凸显社区参与旅游的主体地位,走可持续旅游发展之路便提上议事日程[3]。可持续旅游发展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重点强调:代内代际公平;旅游开发利用应以环境可承载能力为限;在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旅游经济。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的实践落实即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实现社区旅游一体化成为其最佳模式选择。联合国大会在1969年发表了《社会进步与发展宣言》,指出公民参与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1995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通过《可持续旅游发展》,制定了《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强调“旅游发展目标要符合经济期望目标和环境要求,不仅要考虑当地的社会与自然结构,而且要尊重当地的居民”,“促进公众参与”。1997年6月,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球理事会联合制定颁发的《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应将居民作为关怀对象,并把居民参与当作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不可缺少的环节。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主要内涵是:从社区的角度考虑旅游目的地建设,以社区发展与旅游发展的互动理论指导旅游区的总体规划和布局,通过优化旅游社区的结构提高旅游流的效率,谋求旅游业及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和最优化。 

 

二、问题的解释——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1.系统论下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的结构形式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体。”旅游系统是旅游要素按一定结构形成的具有特定旅游功能的有机体。社区旅游系统是隶属于旅游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社区旅游的主要倡导者墨菲在《旅游:一个社区方法》一书中,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旅游业对社区的影响及社区对旅游的响应,及如何从社区角度去开发和规划旅游[4]。他把旅游目的地的当地社区作为一个生态社区,构筑了一个社区生态系统。社区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于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生命,它构成食物链的基础,过分地索取会导致植物的减少和自然退化。当地居民被看作是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他们作为社区吸引物总体中的一部分,既要过日常生活又要作为社区展示的一部分。旅游业类似于生态系统中的捕猎食者,而游客则是猎物。旅游业的收益来自游客,游客关心的是旅游吸引物(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及娱乐设施)和服务,这是“消费”的对象。这样吸引物和服务、游客、旅游业、当地居民便构成了一个有一定功能关系(生物链)的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份。它们的比例是否协调,关系到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在旅游社区生态系统中,当地居民要素往往是被忽视的对象,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阶段和程度往往是低层次的。重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反映当地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想法和的态度,减少居民对旅游的反感情绪和冲突,是维持、协调、维护旅游社区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 

2.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社区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研究热点之一,其理论尤为在企业管理方面影响巨大。相关利益者指“任何可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群体或个人,或者在一定程度上遭受其影响的群体或个人。”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认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与参与,企业应追求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个别主体利益。旅游活动中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主管部门、旅游直接经营者、当地社区居民、旅游者[5]。在众多的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中,旅游经营者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旅游者寻求旅游需求满足最大化;政府主管部门探求管理效益最大化,当地社区往往是被忽视的利益主体,社区居民处于旅游发展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地位被边缘化。可持续旅游发展要求顾及全面、均衡发展。社区旅游发展就是要解决社区与政府、社区与经营者、社区与旅游者的不对等地位问题,实现社区经济、社会、环境、文化效应的最大化。 

3.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践描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在旅游的决策、开发、规划、管理、监督等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要,并将其作为开发主体和参与主体,以便在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艰难而漫长的时期,要实现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社会文化结构的转型,实现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区广泛参与旅游发展,可以促进当地社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增进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提高自身环境适应能力。我国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践中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古镇游”、“胡同游”、“民俗游”、“乡村游”如火如荼开展,成都的“农家乐”、北京的“民俗村”、山西的“大院”、江南的“水乡”、云南的“民族家庭旅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参与旅游已蔚然成风。 4.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践困境。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势头良好,但既受社区居民民主意识淡薄、经济发展落后、知识水平有限、参与意识不足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受旅游目的地产品开发程度、旅游供给与需求的变化、自然与人文环境的优劣及市场价格波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存在一些问题,面临种种困境。

第一,侧重于经济利益诉求。我国目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多侧重于经济利益诉求,追求旅游的正效应,关注收入的增加、就业机会的获得、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活动热情高涨,甚至出现过度参与的现象,如直接参与旅游经营活动出现的随意设摊兜售,强买强卖;野导遍地,误导行骗等。单纯经济利益的追求,造成旅游地过度商业化和人工化、环境进步恶化与非自然化、文化失真与伪装化等结果。这些消极影响又造成旅游地吸引力减小,游客体验和满足程度下降,游客数量减少等恶果。恶性循环的结果是社区与旅游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第二,社区参与层次低。inskeep(1993年)通过案例研究表明,社区参与主要表现为象征性参与、被动参与和伪参与。pretty(1995年)提出社区的参与大体分为七个层次,即象征性参与、被动式参与、咨询式参与、因物质激励而参与、功能性参与、交互式参与、自我激励式参与。胡志毅(2002年)把社区参与的历史历史进程划分为个别参与、组织参与、大众参与和全面参与四个阶段[6]。我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在参与层次上,停留在社区咨询和象征性参与这两种形式上;在参与阶段上,大多处于组织参与阶段,个别成熟旅游地进入大众参与阶段,尚未进入全面参与、促进社区与旅游发展的双向互动,形成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阶段。

第三,社区参与力量对比弱小。旅游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政府、企业、社区、非政府组织、旅游者等。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政府处于主导,政府和开发商决定旅游开发;社区缺乏知情权,力量弱小,不足以抗衡强势集团;民间组织发育不全。强势的政府和公司与弱势的社区居民难以平等对话[7]。社区居民的弱势地位不仅体现在经济收入上,还体现在政治地位和利益表达的能力和渠道方面,社区居民没有机会参与制定“游戏规则”。在观念上,社区居民被歧视;在土地征用中,没有主动的决定权;在政策上,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在行政管理上,是被管理的对象。

三、制度安排——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通过经济参与、政治参与、环境参与、文化参与、心理参与,在旅游规划、开发、经营、管理、监督各环节,多领域、全方位、高层次广泛参与,达到提高社区参与意识、维护社区整体、增强社区权力的目的,实现社区旅游一体化,走可持续旅游发展之路。

1.经济参与。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利益相关主体间的协调与合作。一方面,通过对开发者、经营者经济活动中负外部性的约束,形成多元化的利益补偿机制。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让社区团体及居民介入旅游经营活动中,给当地社区带来持久的经济利益。所获收益为社区共享,用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居民生存环境[9]。

2.政治参与。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和参与能力,参与旅游规划和旅游发展决策。对社区居民进行旅游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提高社区参与意识;赋予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决策建议权,把社区参与意志内化为社区权力,上升为主管机构的决策,实施于旅游规划、开发、经营、管理、监督各环节中。

3.环境参与。保持社区生态与环境平衡,营造和谐良好社会环境。社区参与旅游地环境政策的制定,监督环境政策的实施,参与环境保护设备、设施、机构的组织和活动。敦促旅游企业在开发和经营活动中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致力于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和谐共建的良好社会氛围。

4.文化参与。防止民族历史文化虚无主义,增强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减少旅游文化交流中,对社区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异化。强化社区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确保传统文化核心的传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舆论、媒体等多种途径,增强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社区归属感,减少社会张力,促进社区的整合。

参考文献:

[1]厉新建.旅游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瓦伦·史密斯.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c].南宁: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185-201.

[3]孙九霞,保继刚.从缺失到凸显: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脉络[j].旅游学刊,2006,(7):63-68.

旅游中的经济现象范文3

论文关键词:民俗文化 保护 旅游开发 辩证关系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矛盾统一的辩证关系,重点说明两者之间辩证地存在着统一关系。

旅游开发作为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所普遍采用的方式,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本质上体现为一种辩证的矛盾统一关系。

一、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

我国二十多年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实践与理论探讨中,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旅游开发带来的浓厚商业文化侵蚀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强势现代流行文化冲击着民俗文化。受到侵蚀、冲击的民俗文化,改变着拥有这类民俗文化的地域群体的整个价值取向,改变着群体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这种改变体现在物质、精神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在民俗文化变迁历史进程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突变特征。

与主流的汉文化相比,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属于稀缺的文化资源,弥足珍贵,突显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适当的方式极易转换为经济价值。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各地普遍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以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以摆脱贫困为单一战略目标或者为主导性目标,忽视了这样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旅游开发必然会把强势主流文化引到当地,使当地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完全暴露在外来文化环境中,当地以落后经济为基础的弱势民俗文化必然会受到经济实力较强的异文化的强烈冲击、以及旅游开发所具有的浓厚商业文化对传统的朴实的民俗文化的冲击,在仅以追求经济利益导向的旅游开发背景下,导致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流失、甚至丧失。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核心资源在于独特的、稀缺的、原生态的民俗文化,通过旅游开发,将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厚的经济收益,改善贫困的生活条件,但旅游开发过程中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却随之削弱,被强势文化逐渐同化,宝贵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资源逐渐消失,旅游吸引力也将随之消失,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设想终将成为泡影,依靠旅游产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也成为不切实际的设想。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构成了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对立关系。

二、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统一关系

实际上,旅游开发在科学合理的政策指导下,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会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旅游可唤醒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性、增加民俗文化价值、提高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豪感等。开发民俗旅游“既是挖掘民族文化、展演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被价值化的过程”。

因此,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两者之间并非单纯的矛盾对立关系,应从民俗文化所处的客观现状来看待旅游开发对民俗地区文化的正面效应。旅游开发作为民俗文化经济价值的转换器,在转化价值的同时,也承担着宣扬民俗文化、挖掘文化价值的角色。在宣扬文化与挖掘文化价值的过程中出现的伪造现象,并非仅仅存在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个别现象,因此,对于恶意伪造行为,应以政策法规手段进行有效管治。在宣扬文化、利用文化获取经济价值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过度商业化现象,也并非是仅仅存在于我国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独特现象。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与民俗文化保护相背离的一些现象,其根本原因并非在于旅游开发本身,而是在于旅游开发目的导向设置出现偏颇。根据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依托的文化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因果与依存关系,一个民俗地区的旅游开发首先应是保护民俗文化、其次才是发展旅游经济。在没有保护好民俗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只能是“杀鸡取卵”、难以实现长期发展。因此,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应是保护、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围绕着首要任务的次要且平行的任务才是转化民俗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获得经济利益。

依托某一旅游项目保护、传承、挖掘某一个或某些民俗文化事项,以旅游的六大要素形式呈现给游客,在保护、传承、挖掘、呈现独特文化的同时,可以自组织地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收益的顺势转化。现实中,在策划旅游开发项目时,往往首先考虑这个项目能获得多高的经济收益、能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多大的带动作用,而不是以能否保护好一个或几个文化民俗事项为首先考虑的问题。正因为这样本末倒置的民俗旅游开发理念,导致了与民俗文化保护不和谐的现象及文化破坏大量出现并难以扼制。

民俗地区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性、关联性。一旦某个民俗地区的特色文化流失或消逝,其经济价值也会随之消减。因此,民俗文化保护是根本,无论是政府的政策、旅游开发项目、还是来自各方的力量,都应以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为核心,这样文化价值可持续转化为经济价值才有根本保障。

因此,以民俗文化保护为核心导向的地方政策指导方针的确立、旅游开发的角色定位与开发理念的重新审视,成为加强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统一关系的重要前提。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政策引导将旅游开发统一到文化保护的大系统内,协调文化保护与经济收益的矛盾性,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经营理念的创新提高两者的内在一致性,建立起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可以遏制民俗文化的流失与变迁速度。

参考文献:

[1]钟敬文,董晓萍.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6.(11):11-17.

[2]李援朝.中国民俗文化知识读本[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3.

旅游中的经济现象范文4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荷兰病”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荷兰石油和天然气业迅速发展却抑制了其它产业部门,最终导致了通货膨胀上升、制成品出口下降、收入增长率降低、失业率增加等现象,使荷兰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结构调整危机。因此,经济学界将这类某一产业部门异常繁荣,其它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象称为“荷兰病”。在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实践中,存在着以云南丽江市、湖南张家界市、海南三亚市、安徽黄山市和四川阿坝州为代表的以旅游业为单一支柱产业,区域经济发展高度依赖旅游业的旅游地。林毅夫(1999)曾指出经济发展的真实涵义不是一个或几个产业鹤立鸡群式的增长,而是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刘伟(2002)通过对中国1992~2000年经济发展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指出如果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超过一定比重,就会降低农业和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单纯强调发展第三产业,只能促进经济的短期增长,之后却会步入长时间的衰退。这类旅游地虽然通过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获得了“第一桶金”和巨大的荣耀,但其区域经济却形成了过度依赖旅游业的“困局”,使其它产业发展面临更多的困难。“荷兰病”现象的出现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Corden & Neary(1982)作为研究“荷兰病”的代表,在假定充分就业状态的基础上,构建了“荷兰病”经典理论模型,指出自然资源大开发将导致支出效应、资源转移效应、去工业化现象和汇率升值现象。Auty(1993)、Sachs & Warner(1995)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审视“荷兰病”效应,提出了“资源诅咒”假说。在国内,学术界常以“荷兰病”来警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过分依赖某种自然资源的危险性(刘佳,2009;龚秀国,2010等)。

“荷兰病”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学术界已经意识到“荷兰病”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客观存在,但是还缺乏系统研究。Copeland(1991)和Chao & Hazeri & Laffargue(2006)提出小型城市生产要素过分集中于旅游业,容易产生“荷兰病”,制约其它产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Javier Capó Parrilla(2005)等通过分析西班牙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在经济上过度依赖旅游业而导致的“荷兰病”是其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远落后于欧盟其它国家的重要原因;徐红罡(2006)提出了“荷兰病”在中国资源型旅游地中的作用机制;Javier Capo & Antoni Riera Font & Jaume Rossello Nadal(2009)证明了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和加那利群岛过度依赖旅游业发展,出现了“荷兰病”现象;Ashworth & Page(2010)也指出旅游业能够给区域带来持续的经济利益,但高度依赖于旅游业的区域经济却从旅游业获利较少;左冰(2011)提出旅游发展有可能产生“荷兰病”效应,会对地方经济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徐文海、曹亮(2012)认为旅游服务部门的扩张可以提高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从而挤出那些以牺牲贸易品部门发展为代价的生产因素;钟伟(2013)在提出要科学认识旅游业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尤其是旅游业的“去工业化”现象;吕观盛(2014)提出地区经济对旅游业的依赖程度与地方经济脆弱性之间存在的强关联度。

基于此,以丽江、张家界、三亚、黄山和阿坝五个旅游地为研究对象,创造性地提出了“荷兰病”型旅游地的新概念,并系统阐述了“荷兰病”型旅游地的内涵特征、形成机理和识别流程,基于1997~2014年五个案例相关统计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进行了“荷兰病”型旅游地识别的实证研究,以期能够引起学界对“荷兰病”效应的关注和研究。

二、理论解析

(一)“荷兰病”型旅游地的概念

“荷兰病”型旅游地是笔者在《旅游后现象理论体系构建研究》一文中提出的。通过笔者对国内外学术资源数据库的系统检索,尚未发现关于此现象的系统研究,但已经有学者提及或关注到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旅游的负面经济影响研究中提到过度依赖旅游业会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陈东田、吴人韦,2002[1];李天元,2006[2];谢彦君,2006[3]);二是有学者提出过“旅游经济依赖型目的地”、“旅游资源依赖型城市”和“旅游经济体”三个与此类似的概念。项怡娴、保继刚(2007)提出旅游经济依赖型目的地是指旅游产业高速发展、其它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且发展相对滞缓,城市高度依赖旅游经济的旅游目的地[4];魏敏(2010)提出旅游资源依赖型城市是指具有良好的旅游资源禀赋,城市因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而兴起或发展壮大,旅游资源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旅游业是支柱产业,旅游收入相当于该城市GDP的50%以上的旅游城市[5];李军、保继刚(2011)提出旅游经济体是旅游业在地区经济总量中占较大比重的经济体,比较典型的有张家界旅游经济体、黄山旅游经济体等[6]。

本文参考上述三个概念的界定,并结合计量经济分析的相关原理,认为“荷兰病”型旅游地是指旅游产业异常繁荣,其它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国民经济发展高度依赖旅游业的旅游地。具体而言,?定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荷兰病”型旅游地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旅游业是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单一支柱产业,旅游收入相当于GDP比重在5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国内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中缺乏旅游GDP的统计数据,而目前国内外关于旅游卫星账户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本文采用魏小安(2000)[7]的观点,根据支出法(即旅游收入÷GDP)计算旅游收入对GDP贡献率,并将其称之为旅游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

第二,“荷兰病”型旅游地国民经济发展与旅游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即计量经济分析中的协整关系。

第三,旅游业是“荷兰病”型旅游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荷兰病”型旅游地旅游收入对国民经济发展存在因果关系,即计量经济分析中的回归关系。

第四,“荷兰病”型旅游地国民经济发展对旅游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较高,即旅游业的波动会对国民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

需要强调的是,本文研究的“荷兰病”型旅游地主要是以云南丽江市、湖南??家界市、海南三亚市、安徽黄山市和四川阿坝州为代表的地级市。随着行政区划级别的不同,旅游收入相当于GDP比重的标准也应该有相应的调整,行政区划级别越高,该比重应该越小;反之,行政区划界别越低,该比重应该越大。

(二)“荷兰病”型旅游地的特征

1.经济发展滞后性

“荷兰病”型旅游地往往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徐红罡(2006)曾指出旅游业为不发达地区提供了发展机遇,旅游资源是其最可利用的经济资源,但是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目的地经济发展却与其它地区的差距很大[8]。“荷兰病”型旅游地的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均处于相应大区域内下游水平,经济总量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2.支柱产业单一性

单一支柱产业城市在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较为常见,一般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资源型城市,如石油城市大庆、煤炭城市大同、铜矿城市铜陵等;二是产品型城市,如汽车城十堰、钢铁城攀枝花、化纤城仪征等。根据“荷兰病”型旅游地的定义可以看出,“荷兰病”型旅游地是以旅游业为单一支柱产业的旅游地,旅游收入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超过半数,是一种新型的单一支柱产业城市,兼具资源型和产品型两类的特征。

3.外部经济依赖性

旅游业是一种外部依赖型产业,影响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如收入水平、闲暇时间、游客偏好等都是由客源地相关要素决定,旅游目的地自身无法控制;而旅游活动本身的季节性以及突发事件对旅游业的冲击等扰动因素更是不在旅游地的可控范围之内。对于“荷兰病”型旅游地而言,旅游产业是其唯一的支柱产业,是区域发展的经济命脉,旅游产业的外部依赖性决定了“荷兰病”型旅游地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外部依赖特征。

4.产业结构空心化

产业空心化即区域内非物质生产的服务性部门产业比重远超过物质生产部门的比重。“荷兰病”型旅游地由于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到旅游开发中,抑制了其它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以旅游业为单一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一支独大的单一产业结构。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空心化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并不完全是坏事。但是,“荷兰病”型旅游地在经济尚不发达,经济总量较低的情况下却过早地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导致区域内旅游产业的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不完善,产业转型难度大。

5.发展风险潜在性

“荷兰病”型旅游地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是隐性的,其经济发展风险的凸显过程与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科学家所做的“温水煮青蛙”试验类似。当未发生扰动因素的影响时,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带来的财富和荣耀犹如“温柔的陷阱”将区域经济发展的隐患屏蔽。但是,一旦出现扰动导致旅游产业的衰退或波动,由于缺乏替代产业或接续产业的支撑,加之本身经济实力较弱,极易导致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危机的爆发。

(三)“荷兰病”型旅游地的形成

1.市场需求条件

相关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300美元时,就会有旅游需求产生;当人均GDP达到1 000美元时,就会有对临近地区或国家的旅游需求产生;当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以上时,就会有远距离国际旅游需求产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物质生产部门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国民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这就促使人们的需求结构从注重物质需求转向重视精神需求,为旅游需求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大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人们的工作时间相对减少,而闲暇时间逐步增多,为旅游需求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时间条件。因此,旅游顺理成章地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这一需求的出现,成为旅游产业大发展的重要催化剂,引爆了各地旅游产业的大开发,有力地带动了“荷兰病”型旅游地的形成和发展。

2.旅游资源条件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活动的客体,是供旅游者参观游览的基本要素。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客体。旅游资源条件是“荷兰病”型旅游地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Prahalad & Hamel(1990)曾指出区域资源的稀缺性和独特性决定了该区域发展的能力[9]。“荷兰病”型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往往都是品质极高的资源,如丽江市、张家界市、黄山市、阿坝州的核心旅游资源均是世界遗产甚至是双遗产;三亚市被称为“东方夏威夷”,其海滨旅游资源品位冠绝全国。“荷兰病”型旅游地就是由于其独特稀缺的高品质旅游资源,才吸引了数量巨大的游客不断前来,形成了区域经济对旅游业的高度依赖。

3.产业基础条件

旅游地产业基础条件主要包括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两大类。由于“荷兰病”型旅游地在旅游业大发展之前交通区位条件一般都较差,因此,只有首先大幅改善旅游地的可进入性,才有可能招徕大量的游客,如丽江市、张家界市、黄山市、阿坝州、三亚市等“荷兰病”型旅游地作为经济并不发达的区域非中心城市却都拥有民航机场,且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统计,除黄山机场,其余四个旅游地机场吞吐量均位列全国机场前50位[10]。在完善交通可进入性的同时,为应对大量涌入的游客,“荷兰病”型旅游地还会大量开发建设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需求的旅游设施,如丽江市、三亚市的高星级酒店数量均为全省第一,其它“荷兰病”型旅游地的高星级酒店数量也位居全省前列。因此,“荷兰病”型旅游地在发展历程中,都经历过大规模投资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条件的阶段。

4.比较优势陷阱

在具备了上述三个基本条件的基础上,由于旅游开发给旅游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区域荣耀,旅游业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中“比较优势”明显的产业。这种“比较优势”形成了区域对旅游开发回报的高预期,导致区域过度投资和扶持旅游产业发展,而对其它产业发展的投资和扶持力度却严重不足。谢彦君(2006)也指出,国民经济对旅游业的依赖程度过高会削弱区域的经济基础[11]。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虽然也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但却引发了区域经济结构不稳定性和支柱产业单一的敏感性,使得区域经济发展落入了“比较优势陷阱”并导致“荷兰病”型旅游地的形成。

三、研究设计

(一)“荷兰病”型旅游地识别流程

根据上文对“荷兰病”型旅游地内涵的界定,“荷兰病”型旅游地的识别流程如图1所示:步骤1:计算旅游收入相??于GDP的比重,若超过50%则进入步骤2;步骤2:识别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搜集、处理数据和建立分析模型;步骤3:“病情”初诊,即回归模型估计,运用变量平稳性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和回归模型估计的方法检验旅游收入与GDP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和因果关系,若同时存在则进入步骤4;步骤4:“病情”复诊,即回归模型修正,对步骤3中估计的回归模型进行拟合度检验、异方差检验和自相关检验,确定最终的回归模型和旅游收入对GDP的弹性系数。

(二)“荷兰病”型旅游地回归模型估计

1.平稳性检验

变量的平稳性是指变量之间的统计规律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变量的平稳性是计量经济分析的基本要求和进行协整检验的前提,只有模型中的变量是平稳的,计量经济分析结果才有效;反之,如果模型中含有非平稳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分析中的估计和检验将失去意义,出现伪回归(Spurious Regression)现象并得出错误的结论。

在计量经济分析之前必须要检验数据的平稳性,本文将采用ADF检验法对“荷兰病”型旅游地旅游收入与GDP构成的时间序列是否是平稳的时间序列进行检验。

2.协整检验

协整指的是多个非平稳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是平稳的,即对于两个时间序列{Xt}和{Yt},若yt~I(1),xt~I(1),且存在一组不为零的常数α1、α2,使得α1xt+α2yt~I(0),则Xt和Yt之间是协整的[15]。协整关系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尽管两个变量序列为非平稳序列,但它们的某种线性组合却可能呈现稳定性,则这两个变量之间便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即协整关系。例如,Xt和Yt是两个随机游走的变量,但存在Zt=Xt-λ1Yt可能是平稳的,则Xt和Yt之间就是协整的,λ1即协整参数。

协整关系检验常用方法有两种,本文将采用EG检验法对“荷兰病”型旅游地旅游收入与GDP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进行检验。

3.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是计量经济分析中确定变量之间相互关系最基本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被解释变量(自变量)的已知值或设定值来估计或预测解释变量(因变量)的均值。对于双变量模型而言,在给定解释变量X的前提下,可确定解释变量X与被解释变量Y之间的总体回归函数(1)以表明Y的平均状态随X的变化规律。

E(Y|X)=f(X)(1)

如果解释变量X与被解释变量Y为线性关系时,式(1)可进一步明确为:

E(Y|X)=f(X)=β0+β1Xi (2)

其中,式(2)即为总体回归函数,β0、β1即回归系数。本文的回归模型估计就是在“荷兰病”型旅游地旅游收入与GDP之间建立总体回归函数并对其回归系数进行估计。

(三)“荷兰病”型旅游地回归模型修正

1.拟合度检验

回归函数对应的样本回归线本质上就是对样本数据的一种拟合,即使对于相同的样本数据,回归参数估计的方法不同拟合出的样本回归线就有可能不同。拟合度检验就是检验回归模型与样本观测值之间拟合程度的方法,是在对被解释变量Y总方差分解的基础上,通过可决系数(R2)的大小来判断模型的拟合程度。本文的拟合度检验就是对“荷兰病”型旅游地旅游收入与GDP之间的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进行检验。

2.异方差检验

在回归模型提出的基本假定中包括有同方差性的假定,即对于所有的i(i=1,2,…,n)都有Var(ui)=σ2,即ui同方差。σ2为随机干扰项相对其均值分散程度的度量。如果E(ui)=0,即σ2度量了被解释变量Y的观测值围绕回归线E(Yi)=β1+β2X2i+β3X3i+…+βkXki的分散程度,所谓同方差也就是指相对于回归线而言,被解释变量的所有观测值的分散程度是相同的。因此,可将模型设为:

Yi=β1+β2X2i+β3X3i+…+βkXki+ui,i=1,2,…,n(3)

如果其它假定条件不变,则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方差为:

Var(ui)=σi2,i=1,2,…,n (4)

就具有异方差性(Heteroscedasticity)。因此,所谓异方差就是指被解释变量观测值的分散程度会随着解释变量变化而发生改变,即产生异方差的原因是某个解释变量发生了变化,可得:

Var(ui)=σi2=σ2f(Xi) (5)

异方差的检验方法根据其产生原因不同的假设,有多种方法,本文将采用怀特检验法对“荷兰病”型旅游地旅游收入与GDP之间的回归模型否存在异方差进行检验。

3.自相关检验

自相关(Auto correlation)也即序列相关(Serial correlation)指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间存在某种相关关系[12]。在回归模型的假定中有随机误差项无自相关性的假设,即ui的不同观测值之间是无相关性的,也即是:

Cov(ui,uj)=E(ui,uj) (i≠j) (6)

在计量经济学中,通常用自相关系数ρ表示模型自相关的程度。由于随机误差项ut与滞后一期的随机误差项ut-1的均值为零,因此,自相关系数ρ可表示为:

ρ=■ (7)

由于ut-1为滞后一期的随机误差项,自相关系数ρ即为一阶自相关系数,其取值范围为-1≤ρ≤1,ρ的正负即可判断回归模型的自相关情况,ρ0则存在正相关,ρ=0则为不相关。本文将采用DW 检验法对“荷兰病”型旅游地旅游收入与GDP之间的回归模型随机误差项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进行检验。

四、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丽江市、张家界市、三亚市、黄山市和阿坝州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较高,但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旅游产业异常繁荣,但其它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荷兰病”特征。根据上文确定的“荷兰病”型旅游地的识别流程,五个城市2014年旅游收入相当于GDP均超过50%,出现了明显的“荷兰病”征兆,需要对其“病情”进行诊断。因此,本文根据产业经济学和国民经济学相关理论,假设旅游收入(TR)对GDP增长具有拉动作用,即旅游收入增加能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建立了如下双对数回归模型(见式(8))。其中,Yt表示经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减处理后第t年的GDP,lnYt表示其自然对数;Xt表示经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减处理后第t年的旅游收入,lnYt表示其自然对数;β1表示常数项;β2表示旅游收入对GDP的弹性系数,μi为随机干扰项。

lnYt=β1+β2lnXt+μi (8)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所涉及的原始数据主要是1997~2014年18年间的五个案例地GDP和旅游收入的相关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为1997~2014年的五个案例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考虑到通货膨胀等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本文运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五个案例地18年的GDP和旅游收入统计数据进行了平减处理。以1997年作为基期(=100),测算出1997~2011年平减后的GDP和旅游收入指标值。其中,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三)识别结果与比较

运用Eviews7.0软件对丽江市、张家界市、黄山市、阿坝州和三亚市进行“荷兰病”识别的计量经济分析,发现五个案例地都属于“荷兰病”型旅游地,具体识别结论如下:

1.丽江市

GDP和旅游收入的对数时间序列均在5%的显著水平下二阶单整;在1%的显著水平下,GDP与旅游收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经怀特检验,不存在异方差;经DW检验,存在自相关,运用广义差分法可消除自相关,最终回归模型为:lnYt=2.174435+ 0.789041lnXt。表明丽江市市旅游收入对GDP增长存在因果关系,旅游收入每增加1%,GDP增加0.79%。

2.张家界市

GDP和旅游收入的对数时间序列均在1%的显著水平下二阶单整;在10%的显著水平下,GDP与旅游收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经怀特检验,不存在异方差;经DW检验,存在自相关,广义差分法修正后,仍然存在自相关,运用柯克伦―奥克特迭代法进行修正,消除自相关,最终回归模型为:lnYt=5.754662+ 0.621947lnXt。表明张家界市旅游收入对GDP增长存在因果关系,旅游收入每增加1%,GDP增加0.62%。

3.黄山市

GDP和旅游收入的对数时间序列均在1%的显著水平下二阶单整;在5%的显著水平下,GDP与旅游收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经怀特检验,不存在异方差;经DW检验,不存在自相关,最终回归模型为:lnYt= 7.705846 + 0.494478lnXt。表明黄山市旅游收入对GDP增长存在因果关系,旅游收入每增加1%,GDP增加0.49%。

4.阿坝州

GDP和旅游收入的对数时间序列均在1%的显著水平下一阶单整;在5%的显著水平下,GDP与旅游收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经怀特检验,不存在异方差;经自相关检验,存在自相关,经广义差分法修正后,仍然存在自相关,运用柯克伦―奥克特迭代法进行修正,消除自相关,最终回归模型为:lnYt=10.24047+ 0.308709lnXt。表明阿坝州旅游收入对GDP增长存在因果关系,旅游收入每增加1%,GDP增加0.31%。

5.三亚市

GDP和旅游收入的对数时间序列均在5%的显著水平下一阶单整;在10%的显著水平下,GDP与旅游收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经怀特?z验,不存在异方差;经自相关检验,存在自相关,经广义差分法修正后,仍然存在自相关,运用柯克伦―奥克特迭代法进行修正,消除自相关,最终回归模型为:lnYt=0.485603+ 1.066209lnXt。表明三亚市旅游收入对GDP增长存在因果关系,旅游收入每增加1%,GDP增加1.06%。

五、结论与展望

旅游中的经济现象范文5

一、中国旅游经济的现状分析

(一)旅游从业人员服务质量低。

旅游行业属于服务行业,旅游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比的就是服务质量。目前,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旅游服务质量并不高。首先,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重视度不够。很多旅游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的旅游企业不能体会到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性,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也很弱,甚至对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的提高漠不关心。其次,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速度与旅游行业服务质量的提高速度不协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旅游业也随之迅速发展。1999年实行黄金周制度对旅游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一夜之间,各大景区旅游者爆满,出现游客露宿街头,抢饭吃等现象,餐厅工作人员,景区工作人员,酒店工作人员等旅游从业人员根本无法应付这种人员爆满的状况,更不用说提高服务质量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旅游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旅游从业人员也就将提高服务质量的事情抛诸脑后了。再次,我国的旅游从业人员普遍学历不高。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中职院校,高职院校,综合性大学等陆陆续续开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导游等旅游相关的专业,培养了大批的各个层次的旅游专业的人才。但是,这些人才,尤其是本科学历以上的高学历人才真正从事旅游行业的并不多。目前在行业内的从业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低的现象,这就增加了旅游企业提高整体服务质量的难度。

(二)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机制不健全。

我国旅游发展的历史比较短,所以从制度上来看,还存在机制不健全,行政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第一,我国的旅游行政管理体质错位。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该是旅游行业的服务机构,但是目前,我国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官僚气很重,虽然国家对其进行了改革,但是改革并不是很到位,我国目前的旅游行政管理综合性不够,服务性也欠缺。第二,我国的旅游法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很多旅游经济行为是用行政法规来规范和约束的,缺少专门的针对旅游行业的法律法规,现有的法律法规很多已经与现实经济发展严重脱轨,导致旅游消费者在遭遇侵权时,维权,索赔等非常困难,直接影响旅游经济的良性运转和发展。

(三)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粗放。

国外的旅游经济属于产业经济,而国内很多地方的旅游经济尚且处于门票经济阶段,旅游经营者在经营的过程中出现旅游线路产品单一,个性化服务很少,粗放发展等问题。

二、促进我国旅游经济良性发展的措施

(一)整体提高我国旅游行业服务质量。要发展我国的旅游经济就必须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的服务质量,我国的旅游业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旅游服务质量是旅游经济不断提高的主要途径。首先,要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增强我国旅游从业人员的道德、专业水平,要不断满足国内外旅游服务的质量需要;其次,吸引更多的旅游专业人才加入到旅游行业当中来。专业的旅游从业人员离开旅游业转而从事其他行业的原因是我国旅游行业内总体薪酬,福利,保障等各方面跟不上,随着年龄的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很难转岗等。因此,为了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到旅游行业中来,就要在这些方面狠下功夫。

(二)加大对旅游行业的投入,提高旅游业的硬件保障。要想避免出现假期旅游高峰期出现的抢饭吃和露宿马路的现象,就要在旅游业硬件上增加投入,提高旅游景区的接待能力。这样可以有效的调整旅游经济的供给和需求,有利于做到旅游行业的质价相符,诚信经营。

(三)完善旅游行业法律法规,规范旅游经营行为。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旅游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调整旅游市场秩序,当旅游消费者遇到侵权事件时能够顺利维权,通过奖罚机制调动旅游经营者的发展积极性。

旅游中的经济现象范文6

 

关键词:青岛市 旅游需求 旅游供给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青岛的旅游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崂山风景区的尝试性开拓、即墨温泉的开发、沿海一线风景区的改良以及城市容貌的改进,都给青岛的旅游经济带来了勃勃生机。近年来,青岛的旅游业始终以平稳的步伐向前发展,2002年,青岛市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50.52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10%,而到了2006年,青岛市旅游业更是持续快速增长,接待海内外游客2886.45万人次,增长14.7%;旅游总收入达325.2亿元人民币,增长百分之26.7%。旅游业收入在青岛的GDP中占据了极大比重,且仍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给青岛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无穷动力。但与先进城市相比,青岛的旅游经济还存在不少差距,其自身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旅游经济的供求机制理论 

 

旅游经济学中采用旅游需求与供给均衡的分析方法是最常用的。本文将对旅游经济的供求机制理论做简要阐述: 

旅游需求产生的最基本决定变量包括旅游支付能力、充足的余暇时间和旅游动机。在这三个变量同时得到满足的时候,旅游需求就表现为现实旅游需求。要增强旅游需求的有效性,也应当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旅游需求需要有更多、更长、更集中的余暇时间。自我国实行周五工作制及三个黄金周假期后,国内旅游的蓬勃发展的现实表明,有充足集中的余暇时间对旅游需求的市场化十分重要。其次,要增强居民的旅游支付能力,这需要政府在收入分配制度上进行改革。以上提到的两点,旅游从业者依靠其自身根本无法实现,使得这两个因素成为外生变量而无法掌控。然而旅游动机却可以通过旅游从业者在旅游供给上的努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 

旅游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价格向旅游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具体包括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的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等。发展旅游产业必须有与旅游需求相适应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核心依托是旅游景点的开发。而不同类型的旅游景点会形成不同的旅游体验;即便是相同的旅游景点,不同知识架构和审美背景的旅游者也会形成不同的旅游体验和评价。因此,旅游景点的开发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意满足不同的游客对旅游景点的不同要求。旅游交通是出行的前提,一方面游客更愿意到容易到达的地方度过自己的闲暇时间,另一方面,良好的交通条件使得游客不必将时间浪费在路上,同时提高了城市的整体形象。住宿设施包括饭店、旅馆和近几年流行起来的家庭旅馆等。住宿设施的数量以及舒适程度和价位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旅游供给的有效性。 

通过对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的内含层次分析,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需求和供给都能进入旅游经济循环,有些不良的旅游供给不但不能促进旅游需求的实现,而且可能搅乱旅游供给市场,抑制旅游需求的形成。要想使旅游经济能够有一个持续、有效、快速地增长,必须保证旅游供给增量的有效性,推动旅游供给存量的有效化。 

 

二、青岛旅游经济的供给及优劣势分析 

 

本文提到了旅游需求是一个外生变量,其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游客具有相应动机才能使得旅游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增加,而旅游从业者无法直接决定其增加与否。然而,从业者可以通过完善旅游供给间接影响旅游需求,从而带来旅游经济的增长。我们结合青岛旅游业发展的现状着重从旅游供给上分析青岛旅游经济的优劣势: 

1.青岛旅游产品的供给。青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及后天培养的一系列人文旅游资源成为青岛发展旅游经济的优势力量。2002年、2003年及2004年,青岛市重点旅游项目投入资金分别达到30亿元、34亿元和33亿元。2003年4月,海尔集团、青岛啤酒博物馆、青岛港、华东葡萄酒酿酒有限公司一次性通过国家旅游局专家组进行的示范评审,获得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称号。仅2004年,青岛市的4家工业旅游示范点就接待海内外游客53.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854万元。工业旅游已经成为青岛大旅游格局中的独特一翼。同时,2003年至2006年,青岛还“生产”出了度假旅游、观光旅游、海洋旅游、节庆会展旅游、体育健身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7大系列产品。正是旅游产品的日益丰富,使青岛的旅游品位得到提升。据有关统计研究表明,2006年,海内外游客在青岛的平均停留天数已达到3.5天,比2005年整整多出一天半。近两年来青岛市推出新旅游景区(点)22个,从而使青岛市旅游景区(点)总量达到88处。一系列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都极大地促进了青岛旅游业的发展。

但是在旅游产品的供给上青岛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主要表现在: 

(1)缺乏具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品牌。富有纪念意义的旅游商品是体现旅游特色的最好凭证。从青岛旅游商品发展的历程来看,居多的是日用品和一次性消费品。 

(2)青岛市的旅游环境不理想。首先,青岛的夜生活不发达。在冬季往往七八点钟街上就少有人来往,一些商店也早早关门,在春夏的旅游旺季,一些主要景点营业时间仅维持到八点,通宵休闲可供游客游玩的旅游景点屈指可数。其次,个别景区服务态度差,欺诈游客的现象屡有发生。饮食、旅行社、近郊游等行业每年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欺诈顾客的现象,2007年5月1日执法人员仅在一个景点就抓获30多起“黑照相”事件。这一系列与青岛美丽风景不符的现象必然会阻碍青岛旅游经济更快的发展。 

2.青岛市旅游交通。近年来,青岛的交通设施也在不断完善。青岛公路交通十分发达,已建成济青、胶州湾、西流、双流、潍莱、栖莱、青银等7条高速公路,成为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拥有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最长的城市。2004年4月“新”青岛流亭国际机场启用,青岛与韩国之间国际旅游新航线开辟,2004年崂山风景区太清大通路段改造及太清至八水河步行栈道等工程建成,随着全市主要道路的通畅,青岛交通也带动了青岛旅游经济的增长。 

然而,青岛的交通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的,其主要症结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