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供应链管理的原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供应链管理的原则范文1
关键词:供应链;战略模型;运作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供应链管理战略模式作为一种新的业务流程模式,供应链管理在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供应链管理战略模型在企业竞争中是分析企业战略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模式。这种战略模式在竞争力分析中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即自身的横向关系的分析,内生能力分析以及纵向关系的分析。
横向分析主要是企业将自身的供应链模式与同类竞争对手进行对比分析而得到结果。纵向上主要是将企业当前的供应链模式与以往的供应链模式对比分析得到的综合评判结果,这两种战略管理模式对于供应链模型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在这方面应当不断的加大对供应链物流的调整力度,以保证企业在这方面拥有一定的竞争力。
1 供应链管理战略概述
供应链管理战略是企业发展中的一项综合性工作,这对企业管理水平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具体而言它可以分为供应战略、经营战略、物流战略和设施决策等内容。同时这项工作的完善也能巩固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
(1)供应链管理战略的概念。企业为了对客户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需要建立一个反应快速灵敏的供应链战略管理模式。这也是供应链管理产生和发展的一个根本动力。建立供应链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用先进的理念考察和调动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企业与相关的行业厂商相互联系构建战略联盟也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往往与供应商、制造商之间存在密切的经济往来,无论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都像一个巨大链条将各种功能不同的企业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为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供应链的顺畅运行[1]。通常在企业发展中都要建立一个很好的供应链以保证企业在正常的经营中能提升企业的运作效率。例如在新产品的开发中,销售企业首先对产品进行相关的设计,然后交由生产型企业组织生产。
(2)供应链管理的特征。企业供应链的建立都是有较强的互补性的企业建立的战略联盟机构。这里所说的互补性都是企业之间由于性质和功能不同而产生的合作空间。例如生产型企业专注于产品生产和品质的提升,营销性企业则专注于产品营销策划,这两种类型的企业就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间,也是巩固战略联盟的重要基础。
2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1)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会因供应链的完善而提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环境也越来越激烈,企业为此纷纷将自身竞争力的提升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因此企业对构成自身竞争力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比较分析,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提升供应链最大化的效益。供应链的成分比较简单,企业之间大都是单项合作关系,但是这种合作对企业之间的供应链质量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基础上企业之间应当能够通过他们在合作上的关系和基础更加重视企业之间的协调性和秩序性。在合作之前,企业应当能够通过供应链条的不断完善而加强企业之间在合作项目上的默契性。因此在企业建立和优化自身供应链质量的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大对供应链质量的管理力度。
(3)供应链的建立应当始终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基础。消费者需求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当前个性化消费已经在市场上普遍出现和存在。而且在这样的基础上,未来个性化消费还需要不断呈现出新的发展需求。为此,企业应当对消费者的需求做出更加迅速和快捷的反应才能满足市场的竞争需要。因此企业在建立供应链的过程中应当更加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更为重要的是要对消费者的这种需求做出更加迅速的反应。这一点应当成为企业供应链管理战略中的一条重要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3 供应链管理战略模型的建立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项战略在企业中的建立是经济发展必然趋势,也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和运作效率的必然之举。为此企业应当更加重视这一战略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具体而言企业供应链管理战略模型的建立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首先确立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原则。关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目标在上文已经有所论述。基本目标的设立必须遵循以上几种原则,对于他们的建立不但需要在这样的过程中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系。同时对于这一战略的基本原则还应单给以更大程度的支持。在这样的基础上应当不断加大他们对核心问题的审视和思考。
(2)建立与供应链管理相对应的组织部门。作为一项战略,在设计和实施过程当中必须建立相关的工作部门。为战略的开展和实施建立相关的基础和根本动力。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应当不断加强他们之间的基本联系。而且还应当优化人员配置和部门管理规范。供应链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他首先需要协调内部部门之间的联系,其次还要协调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
(3)加强对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评估和测试。任何一项系统的运作都需要经过不断的完善和调整,尤其是对于刚刚建立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应当及时的对系统的运转效率,部门工作等会内容进行科学的评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
供应链管理的原则范文2
【关键词】涉农供应链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下,完善而稳定的涉农供应链管理是涉农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工具。理想的涉农企业能够为涉农供应链上的企业组织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链上合作企业的优劣也将会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发展和成长,进而影响到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水平。对于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水平高低的评价,需要建立一套精准、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能力较强的评价模型。这对于涉农供应链管理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一、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由于涉农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所以在建立指标体系的时候应该结合涉农企业的特性和供应链的特性,既要注重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目的性、科学性又要遵守以下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也可以叫作可实现性原则,涉农供应链的特点决定了其绩效评价工作的复杂性与繁琐性,因此,在构建评价指标时要确保其可操作性。在构建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时,要注意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实际意义,使构建的指标具有可操作性。
相关性原则。指共性与个性相关的原则,涉农供应链也有一般供应链的特性,可以理解为涉农供应链也是由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顾客等要素组成的系统,是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知识流等运动的集成。涉农供应链又是一种特殊的供应链,主要是指把具有生命体征的动植物、微生物等作为主要原材料,进行生产、加工、制造及分销直至消费者的过程。对涉农供应链的研究需要结合一般供应链的共性,同时突出涉农供应链的特殊性。[1]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也可称作可度量性原则。为了确保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公平准确,在确定其评价指标时,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以使评价结果具有可度量性。对于一些可量化的指标,一般采用定量指标,但是定量指标不能包含所有的评价信息而取代定性指标,因此在评价指标中还需含有定性指标,保证评价指标的全面性。[2]
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评价原则。
尽可能多方面的搜集信息,实行多渠道、多层次和全方位的评价,有助于尽可能全面且有重点地反映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同时也有助于增强绩效评价的可实现性。例如,经常综合运用上级和下级考核、专家打分评价、同级评价、消费者评价等多种形式对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水平进行评价。[3]
二、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绩效评价对涉农供应链上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其效果并不显著,主要原因就是各个节点上涉农企业的评价指标不一致。因此,在涉农供应链中,绩效评价从实施之初到最终结果的运用都存在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影响涉农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效果。本文归纳总结了涉农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不一致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外部影响因素
理论与技术因素。理论与技术因素在涉农供应链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中更应该注重理论与技术因素的考核。在涉农供应链原材料的供应阶段、产成品的运输阶段、贮存保鲜阶段以及销售阶段对运用的先进技术理论进行考核,有利于涉农供应链的优化重组,提高涉农供应链管理的绩效。因此,使用先进的无公害、电子商务、冷链保鲜等技术对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具有较大的影响。
经济与社会环境因素。经济与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影响涉农供应链管理的国内以及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经济以及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主要影响涉农产品的市场销售环境,比如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能够对涉农供应链的节点企业产生很大的影响;社会环境能够给涉农产品提供强大的政治保证,其中国家政策是涉农供应链的最大支持。因此,经济与社会环境因素都会给涉农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内部影响因素
涉农供应链内部流程机制。供应链哲学的本质是将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功能进行集成、共享和协调,达到减少浪费和提高供应链绩效的目的[4]。因为涉农供应链的内部流程牵涉到链上所有成员的生产经营运作,所以绩效评价指标就能够将各成员之间的绩效联系起来,构成涉农供应链的整体绩效。涉农供应链的整体绩效越高,也就说明节点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的一致性越高。
核心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主导作用。在组成供应链的所有成员中,会存在一个强势企业,凭借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将其他的成员吸引在自己的周围,形成协调一致的网链结构,该企业就是核心企业[5]。在涉农供应链中,也存在这种核心企业,它既能通过自身的协调作用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益,又能够通过在供应链中的主导作用使涉农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指标得到统一。
各节点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系统整体功能取决于系统要素的功能以及要素间的关系[6]。涉农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优劣直接影响到涉农供应链的整体绩效。整体绩效越高,说明各节点企业的合作关系越融洽,也进一步说明各节点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一致性程度越高,通过相互竞争进一步改进本企业绩效评价目标和方向。
三、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初步确定与筛选
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按照指标构建的原则,从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出发,构建的能够全面评价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的指标体系。文章通过重复使用专家打分、分析筛选的过程,将那些代表性不强的指标剔除,留下符合研究对象目标指标。经过采用平衡计分卡这种相对平衡的方法,从以下五个方面筛选和确定具体绩效评价指标。
(一)财务子系统绩效评价指标
企业财务效绩评价指标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效益、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等。本文选取财务绩效评价指标首先通过阅读已有的文献,筛选出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边际收益、利润增长率等144个指标,将重复率最高的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企业运营成本、营业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现金周转率以及资产负债率等8个指标选出备用;然后参照2002年国家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修订)》,从财务效益、资产营运、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进行精简,通过社会打分调查筛选出平均分高并且方差小的5个指标: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周转率、企业运营成本、营业收入增长率、资产负债率。
(二)环境子系统绩效评价指标
涉农供应链环境子系统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主要是站在财务角度和环境质量角度的角度思考的。财务角度就是指企业发生的环境问题而产生的财务影响,这一角度主要选择了环保投资率;环境质量绩效是指各节点企业的加工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环境信息的批漏。该角度主要选择包装回收率、原材料回收再利用率、资源消耗率、环保满意度、环保设备的合格率、产品绿色包装使用度、环保目标的制定、环保违规率、可追溯机制、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检疫力度等12项指标。其中删除了环境违规率、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两项指标,因为企业对这些具有负面影响的指标考核的时候会缺乏一定的真实性。最终确定原材料回收再利用率、资源消耗率、环保满意度、环保设备的合格率、产品绿色包装使用度、环保目标的制定等6个指标。
(三)利益相关者子系统绩效评价指标
在本文研究的涉农供应链中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农户(原材料供应商)、其他节点企业(供应商、生产商、零售商等)、顾客以及政府部门。在确定该子系统指标时主要根据已经阅读的文献筛选出308个指标,按照重复个数进行排序,选出重复个数在两个各及其以上的指标21个,其中在选择其他节点企业的指标时主要考虑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信息共享程度以及节点企业之间的信任程度等。最终确定链上企业合作关系柔性、顾客满意度、各节点间信息共享的准确度、上下游企业的信任度、契约企业流动率、应急预案的齐全度以及政府的扶持情况等7项指标。
(四)业务流程子系统绩效评价指标
根据涉农供应链的特点和关键绩效指标评价方法,按照涉农供应链管理的包装、采购、库存、运输、配送以及销售等模块与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关系初步筛选出了产品包装费用、原材料采购成本产品需求比率等21项指标。在社会调查阶段根据打分表删除了企业抗风险能力、产品出厂周期等13项指标。最终确定产品包装费用、原材料采购成本、库存周转率、供应链节点间运输总成本、企业产品的产销率、企业对市场需求反应时间、货物配送的及时性与产品市场占有率等8项指标。
(五)学习与创新子系统绩效评价指标
该子系统主要是确立企业创造长期的成长和改善就必须建立的基础框架,也就是目前和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以此来弥补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实际能力和实现突破性业绩所需能力之间的差距。本文主要从员工学习和企业技术创新两个角度确定绩效评价指标:员工培训率、企业科研投入比例、龙头企业对农户的指导频率、管理者的创新欲望以及企业专利技术的拥有率等5项指标。
四、结语
通过构建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对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进行评价,有利于每个节点企业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也有利于我国涉农企业的良性循环。只要涉农供应链上的每一个企业,都努力提高自己的供应链绩效水平,就会使涉农供应链管理绩效水平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刘永红,陈德良.绿色冷链综合绩效指标设计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011):32-34.
[2]罗蕴玲,李景焕,白玲.食品冷链整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17):156-157.
[3]中国物流产业网:http:///2014年4月3日.
[4]查敦林.供应链绩效评价系统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
[5]蔡惠芬.浅析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J].管理科学文摘,2007 (03).
供应链管理的原则范文3
1有关后勤物资采购和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1.1供应链的含义
关于供应链的含义,最早的观点认为它是企业生产中的一个内部过程,把企业从外部采购回来的原材料经过生产转换及销售这类活动,然后传递到用户或者买方。随着经济的发展,供应链的观念也在发展变化,有观点认为供应链与供应管理和采购相关,主要用来表明与供应商相互之间的关系。目前来说,供应链通常指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围绕着核心的企业集团,通过控制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首先采购原材料,加工制成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最后通过销售渠道送到消费者的手中,这种把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连接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的模式就是供应链,这时的供应链更加注重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
1.2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全面的规划,并且还要进行组织、计划、控制和协调的管理模式就是供应链的管理,主要表现为集成化、同步化和整体化。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来源于物流管理,因此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经历了由传统物流管理到供应链管理的变化过程,目前的观点认为供应链管理还应包括业务流程的整合过程和组织间的协调活动。
1.3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后勤物资采购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后勤物资采购包含了后勤物资采购、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通常可以这样定义其含义:后勤物资采购形成的供应链,以满足铁路部门的后勤保障需求为依据,通过执行组织、计划、控制和领导等职能,对采购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加以控制,把物资及时供应给有需求的铁路部门,这样的一个联系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和铁路系统最终用户的网链结构模式就是后勤物资采购供应链管理。
2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后勤物资采购的意义
2.1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的铁路后勤
近年来铁路部门提出了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推进后勤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要求,该要求是为了适应国家和铁路建设的新要求、交通运输发展的新变化、坚持经济建设与交通发展的方针。要想全面建设现代化的铁路后勤,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后勤的各个方面,集中力量解决影响和制约后勤发展的各种矛盾,推进管理的科学化进程。作为铁路后勤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资采购把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引入到采购的全过程,从而有利于及时发现物资采购中出现的新问题,并且寻找物资采购的新思路新途径,从而促进后勤建设的发展,保障其现代化的实现。
2.2满足铁路系统大后勤的发展要求
铁路系统的大后勤建设是发展现代化铁路后勤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后勤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现代化后勤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具有中国特色铁路发展新道路,坚持后勤建设与国家经济的发展相融合,集中精力构建新型的物流体系。对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后勤物资采购的研究,立足于铁路系统的物流体系建设,通过引入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理念,依靠社会保障资源和国家的物流体系,逐步形成现代化的物流体系,实现了供应商直达配送的保障,对现代后勤建设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铁路系统大后勤的稳步形成与发展。
2.3实现后勤保障效益最大化
后勤保障的终极目的和追求就是实现保障效益的最大化,这也是铁路后勤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后勤建设必须要坚持效益优先,要坚持投入少、效益高的后勤建设与保障发展道路,做到整合资源、勤俭建设和集约发展,尽最大努力实现后勤建设的质量、速度和效益的统一,做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坚持综合平衡的原则。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渗透到后勤物资采购中,有利于科学化的进行采购,有利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从而保证了物资采购科学健康的发展,提高了保障的效力。
3在供应链管理条件下优化后勤物资采购
3.1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供应链管理具有科学性,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后勤物资采购品种多、采购量大和涉及面广,必须要重视管理工作科学化的实现,要对物资采购的管理科学化进行不断地探索。供应链管理强调战略性的、全局性的观点来处理和看待问题,要做到各节点间相互融合的统一整体性。后勤物资采购的出发点是供应链,通过供应链的相关概念指导物资采购,从而适应市场经济新体系,推进采购的科学化进程,实现效益性和经济性的有效统一。因此要从思想上加强全局认识,使铁路用户、供应商和采购单位处于一种相互联系的整体中。作为经济链中的一个重要节点,物资采购需要把采购过程中的采购单位、铁路用户和供应商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要放弃自身利益,实现整个过程合理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以整体性和全局性为基调的供应链管理方式,合理的优化了各节点的运作过程和运作方式,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优化,保证供应链的最佳状态。
3.2灵活运用各种政策
在后勤物资采购过程中要注重管理的有效性,灵活的运用各种政策。供应链作为一个纽带,把铁路部门和供应商紧密的连接在一块,形成了一个双赢的系统。铁路和供应商在这个系统中各取所需、各谋所利,这种关系在平时的物资采购中更为凸显。铁路部门要想使后勤物资的质量更好、保障效益更高,应在采购供应链管理中对需求方面加以重视,努力创新寻找新突破。可以采取让供应商在早期进行参与的策略,让他们能够准确的获悉铁路系统对物资的功能、质量和数量上的各种需求,从而使物资生产和供应更加具有能动性和客观性,确保供应链更加合理科学。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铁路部门作为最终的用户,需要采取灵活的方针策略,保证物资供应最大效益的实现。
3.3明确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性
后勤物资采购的供应链管理,必须先要满足铁路后勤的物资供应需求,还要把效益科学和保障有力作为主要目标。供应链管理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是适时适量,作为后勤物资采购的关键因素,适时适量也是实现保障有力的重要依据,通过对组织、计划、控制和协调等活动的管理,确保铁路部门需求得以及时满足,同时也达到了效益最高和资源库存最小;其次是质量保证,质量标准作为铁路后勤物资采购中的重要保证,要求所采购的物资必须具有质量稳定性,质量过高和过低都不是最终目的,过低就满足了各种需求,而过高会造成相对价格比较高,增加了购买成本,也会造成浪费;最后是费用最节省,后勤物资采购的整个过程都要考虑到效益的问题,在购置费用较少甚至短缺条件下更应考虑该因素,在供应链管理的全过程与各个方面,都要坚持勤俭建设、艰苦奋斗的原则,要充分运用各种采购策略,尽量降低总费用,在保障各种需求基础上,实现各利益关系的互赢互利。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铁路系统的后勤物资采购问题,通过分析后勤物资采购的含义内容,提出了在供应链管理条件下的物资采购问题,并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资采购的对策,为后勤物资采购提供了有效的建议,对加快后勤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虽然供应链管理应用于后勤物资采购的历史比较短,但是其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也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突破。
参考文献:
[1]邱林,戴强,胡柏.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后勤物资采购问题探讨[J].中国储运,2010(1).
[2]刘洪民.高校后勤物资采购供应商的管理初探[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5).
[3]宋清芝.浅谈铁路部门后勤物资采购与付款的内部控制[J].科技资讯,2010(31).
供应链管理的原则范文4
【关键词】循环经济;供应链管理;绿色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面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缺陷及其带来的危机,各国都在努力探索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模式。1992年6月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世界各国就可持续发展问题达成共识,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按照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也加快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步伐,总理在2005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了适应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企业生产的供应链管理也要进行战略性变革,即将企业创造价值的活动与环境协调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过去单向物流方向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以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一、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缺陷及其带来的危机
在高度工业化的今天,全球一直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的矛盾。气候变化趋势提醒我们,除非大幅减少资源消耗,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否则到2100年,地球温度将比现在上升6度,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贫瘠、空气污染、水资源匮乏,食品生产减少和致命疾病扩散等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本特征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物质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持续不断地排放废物破坏生态环境,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其结果必然导致自然资源的短缺和枯竭,并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我国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环境与资源压力。我国主要自然资源,如耕地、森林、水资源、石油、天然气、矿产等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资源短缺相伴的是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污染严重,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特征依然明显,在持续多年的高增长背后,是触目惊心的高能耗、高物耗和对环境的高损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要高出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要高出10倍以上。中国要打破世界经济增长的“怪圈”——人均收入在1000~3000美元的经济增长阶段,资源和环境的紧约束导致经济滞缓甚至逆增长的状况,就必须转换发展路径和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供应链管理要求
循环经济的概念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代表了环境与经济相协调的发展趋势。传统经济的物质流动模式是开环型的,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循环经济的物质流动是闭环型的,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强调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相结合,要求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立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循环经济以“3R”为最基本的实际操作原则,即减量化原则(Reduce)、再使用原则(Reuse)、循环原则(Recycle)。这些原则一是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量,改变商品的过度包装,从源头节约资源,尽量不生产一次性使用的产品;二是不断重复使用消费品,尽量延长消费品的使用寿命;三是将使用过的废物变成再生资源,制造新的产品,而不随意排放废物。
循环经济要求人类在生产和消费的所有领域都能做到物尽其用,不给环境造成危害,其对供应链管理的技术要求就是在传统工业经济的线性技术范式基础上,增加反馈机制。在微观层面上,要求企业纵向延长生产链条,从生产产品延伸到废旧产品处理和再生;横向技术体系拓宽,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和无害处理。在宏观层面上,要求整个社会技术体系实现网络化,使资源实现跨产业循环利用,综合对废弃物进行产业无害化处理。
三、循环经济模式下供应链的特点
(一)管理目标更加多元化
循环经济下供应链管理目标更加多元化,主要表现在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的合一。首先,协调客户需求与供应商的原材料之间的流动,降低企业的存货成本;其次,强调供应链企业间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循环利用;最后,实现废物利用,提高企业的废物处理能力,提高企业能量的循环利用能力,降低企业对环境的破环与污染等。
(二)物流网络更加复杂化
在传统的供应链网络中,主要包括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销售到最终用户的消费的正向物流网络。循环经济下供应链管理不仅仅包括正向物流网络,而且还包括逆向物流网络。具体表现在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废物、回收物的循环利用,因此,循环经济下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相比,更加复杂,更需要科学合理的物流规划和组织。
(三)供应链节点企业类型更加多样化
所谓供应链是指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所有涉及到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循环经济下供应链节点企业类型更加多样化,传统供应链节点企业类型一般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不同的行为主体,而循环经济下供应链节点企业类型不仅仅包括以上几个方面,还包括废物使用者和处理者等。
四、面向循环经济的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指由原材料供应商提供资源,经由制造商进行生产,通过分销商/零售商销售给顾客进行消费,最终产生废弃物,对这一过程进行管理。主要包括:物资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等。传统供应链中的资源流主要是“供应商—制造商—物流服务商—分销商/零售商—顾客”方向的单向流动。如图1所示,传统供应链是从供应商到顾客方向实现了以物资流为主线的单向流动。为了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经济效益,必须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响应性、敏捷性,实现物料转换功能及准确地满足每一个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在企业间进行交易时产生了供应商与制造商、制造商与物流服务商、物流服务商与分销商/零售商、分销商/零售商与顾客之间信息流的小循环,其中,下游企业将自己的需求信息以及购买信息反馈给上游企业。由于存在着信息传递的“长鞭效应”,所以信息失真很大,所以需要对供应链管理进行调整,将供应商与制造商、制造商与物流服务商、物流服务商与分销商/零售商、分销商/零售商与顾客之间进行大循环。供应链管理系统调整后的结构如2图所示;修正后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仍然是以供应链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并没有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事实上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如:从原材料获取到产品的制造、运输、使用过程等都会产生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态平衡。其中还包括对物品的再循环利用,出于质量因素的返修、退货行为,这些因素都改变着供应链中各种资源的流向。
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社会呼唤一种能够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供应链管理图。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物质流的良性循环,资源的减量化与减少废物排放与污染环境,在降低废弃物流比例的同时,尽量提高回收物流的比例;能量流的高效流动,提高能源的转化效率,减少排放到环境中的废能,尽量减少物质的运输、装卸搬运等活动;信息流的通畅与信息共享。而这些要求和措施实施的重要保证是对现有供应链进行战略性转变,循环经济模式为新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指明了方向。新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如图3所示。物资流在这里分成了两类:一类是正向的,一类是逆向的。正向的是传统意义上的物资流动的方向;逆向的是回收或退货等原因带来的物资的反向流动图。回收的物品或是退货,先进行分类,对功能完好、外观破损的产品,可以通过物流服务商向二级市场或其它市场再配送;分类中发现可再加工的产品,则发送到制造商那里再生产;而对材料还可再利用的产品,能重新当作再循环使用的则送到原料供应商循环使用;不能再循环使用的部分分检出来作环保性处理,以免造成环境污染。信息流仍然是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共享及循环使用。
在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供应链仍然以物质流为主,伴随着信息流、价值流和能量流,实现物质和能量的高效利用以及物质的闭路循环,对现存企业的能量流、物质流以及信息流等进行重新集成,形成供应链管理中的循环模式。在此系统中,不仅有顺向的物资流,还包括了逆向的物资流、信息流、商务流,是一个循环的系统。它考虑了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环境问题,注重对于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五、循环经济下供应链管理模式评价
(一)循环经济下供应链管理的经济效益评价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供应链管理越来受到企业的重视,采用供应链管理有利于企业减少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循环经济下的供应链管理是在传统的供应链的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比一般的供应链管理具有更大的优势。
1.有助于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
通过对供应链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优化,从而减少企业的总成本,这是循环经济下供应链管理的经济目标,体现了节约的原则。
(1)节约原材料的采购成本
循环经济下的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尽可能地采购无毒、无害的原材料,减少了企业为处理废弃物所造成的成本。与此同时,循环经济下的供应链管理促使企业采取集中采购、联合采购以及准时制采购的方式从而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
(2)采用清洁生产方式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大量的余料,循环经济下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在生产完成之后进行现场清理,这不仅节约了原材料和能源,而且控制了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可实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目的。
(3)进行废弃物回收再利用。
一般的供应链管理是开环型结构,而循环经济下供应链是闭环结构,企业对从采购、生产、销售以及消费的全过程所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处理、再利用。这种方式减少了资源的开采,进一步节约了原材料采购成本。
2.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要求有更舒适的生活环境。若企业能顺应这种趋势,竞争优势会更加明显。循环经济下的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要求企业实行绿色制造,产品绿色设计,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进而使得企业有更突出的竞争优势。
(1)产品层面的绿色设计
循环经济下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研究产品的绿色设计,提高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环保型产品;另外,循环经济下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尽可能使用可以回收或者可以降解的包装材料,这些措施可以从末端降低环境治理成本。
(2)企业层面的绿色制造
循环经济下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遵守节约、环境友好和最优化原则,原材料供应商尽可能生产无毒无害、可再生、可重复利用的原材料;制造商完成生产之后,对生产车间进行清理,回收可利用的资源,同时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企业生产对环境带来的负荷。通过这种方式,降低企业的总体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循环经济下供应链管理的社会效益评价
1.有利于保护环境
循环经济下供应链管理在采购过程中,促使企业采购无毒无害的原材料,从源头上增强环保意识;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料,进行清理,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减少了环境的负荷;对生产末端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从末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有利于节约自然资源
循环经济下的供应链管理改变了过去生产对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以及高污染的弊端。循环经济下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采用可降解、可再利用的原材料进行生产,这有利于原材料的重复利用。制造商或回收商对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
3.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应用到供应链管理中有利于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构建降耗、节能、降污、增效的资源节约型生产体系,实现以尽可能少的环境代价和能源、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曲格平.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大趋势[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1(6):10- 13.
[2]赵玮.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供应链管理[J].科研管理,2005,26(2):50-51.
[3]包菊芳.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供应链绩效评价[J].技术经济,2006,25(11):8-9.
供应链管理的原则范文5
什么是物流管理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管理的定义为:“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可见物流管理的目的是“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其管理对象是“物流活动”,即与物流功能相关的活动,包括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因此物流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以最低的成本向用户提供满意的物流服务,最根本的指导原则是保证物流合理化。
什么是供应链
我国国家标准对供应链的定义:“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和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因此,供应链指的是籍渠道关系把产品和服务导向市场的关联企业的顺序组合。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物品交换产生了渠道关系,供应链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相互依存的。为了反应当今的买方市场特征既供应链是由客户驱动而非供应商驱动的趋势,供应链也常常被称为需求链。因为供应链中产品形态变化的过程是其价值不断增加和服务增值的过程,所以也被称为价值链。如图1所示
当然,实际的供应链并不是一条线。由于通常在供应链系统中有众多的供应商,包括供应商的供应商,和众多的客户,包括客户的客户,实际上是一个“供应网络”,所以也有学者认为:供应链是由涵盖不同活动过程中的上下游企业链接而成的组织化网络,这个网络的功能就是开发双向最终客户交付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什么是供应链管理
早在1982年,著名的管理大师Oliver和Webber就应用了供应链管理这一术语。其后通过在销售渠道研究、协同与合作、生产与分销、网络中库存的分配与控制、生产计划层次等方面的研究,给予了扩大和完善,形成了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国家标准)。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主要领域有:供应(Supply)、生产计划(Schedule Plan)、物流(Logistics)、需求(Demand),同时还包括以下内容:战略性供应商和用户合作伙伴关系管理,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供应链的设计(全球节点企业、资源、设备等的评价、选择和定位),企业内部之间物料供应与需求管理,基于供应链的用户服务和物流(运输、库存、包装等)管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管理、生产集成化计划、跟踪和控制,企业间资金流管理(汇率、成本等问题),基于Internet的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等。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在总成本最小化、客户服务最优化、总库存最小化、总周期时间最短化以及物流质量最优化等目标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以实现供应链绩效的最大化。
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1、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更高级的形态。从物流管理发展的历史来观察,经历了五个阶段:物流功能个别管理阶段,物流功能系统化管理阶段,物流管理领域扩大化阶段,企业内物流一体化管理阶段,供应链物流管理阶段。可见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发展过程中顺应企业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物流管理进入了更高级的阶段,从作业功能的整合到渠道关系的整合,使物流从战术的层次提升到战略高度,是传统物流管理的逻辑延伸。
为了适应物流的发展,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于1998年修订了物流的定义:“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的,为提高产品、服务和相关信息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流动储存效率和效益而对其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显然,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涵盖了物流的概念,用系统的观点看,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的子系统。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最新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的定义。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认为:供应链管理是联系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主要功能和基本商业过程、将其转化成为有机的、高效的商业模式的管理集成。它包括了上述过程中的所有物流活动,也包括了生产运作,它驱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营销,销售、产品设计、财务和信息技术等过程和活动的协调一致。物流管理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对产品、服务和相关信息从生成点到消费点的有效率和有效果的正向和逆向流动和储存的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部分的供应链过程。显然供应链管理囊括了物流管理在内的各个有关的管理环节和流程。
2、供应链管理是对互动界面的管理。供应链是由通过协同合作来共同制定战略定位和提高运作效率的一些相互关联的企业组成的,供应链管理是对在运作能力、信息、核心竞争力、资金以及人力资源与条件都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多个企业之间的关系管理,因此具有互动的特征。
3、供应链管理是协商的机制,物流管理是一个计划的机制。物流管理中,主导企业通常是制造商力图通过一个计划来控制产品和信息的流动,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本质上是利益冲突的买卖关系,常常导致存货向上游企业的转移或成本的转移。供应链管理同样制定计划,但目的是为了谋求在渠道成员之间的联动和协调。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分享需求和当前存货水平的信息来减少或消除所有供应链成员企业所持有的缓冲库存。这就是供应链管理中“共同管理库存”的理念。
4、供应链管理强调组织外部一体化,物流管理主要是关注组织内部物流一体化。物流一体化和供应链一体化基本模式分别见图2和图3。物流一体化管理是指把从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交付,对企业物流的全过程进行统一管理,即站在企业全局的角度而非部门的角度上,运用系统化的方法,寻找物流的合理化状态。供应链管理认为只有组织内部的一体化是远远不够的,供应链管理是一高度互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同步考虑不同层次上的相互关联的技术经济问题,进行成本效益权衡,比如要考虑在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存货以什么样的形态放在什么样的地方,在什么时候执行什么样的计划,信息共享的深度,实施一体化管理后所获得的整体效益如何在供应链成员之间分配等。
5、供应链管理对共同价值有着更大的依赖。物流管理是通过对存货时间和地点的精确定位来创造价值,通过对订单管理、库存、运输、仓储管理、物料处理以及包装管理等活动的有效控制,以廉价高效的方式来寻求满足客户需求,实现企业和客户的价值增值。
供应链管理的原则范文6
[关键词] 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战略
一、对几个有关概念的界定
1.供应链
供应链(Supply Chain)的概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但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定义。它最早的出处是源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 1980年出版的《竞争优势》一书第二章中关于“价值链”的概念。
我们可以把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指由三个或更多的参与产品、服务、财务和信息等在供应商与顾客之间双向流动的实体( 组织或个人)组成的集合。
对这一定义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供应链复杂性的三种水平:简单供应链,扩展供应链与复杂供应链。简单供应链,由一个企业、一个供应商和一个消费者组成,共同参与上游和(或)下游产品、服务、财务和(或)信息流动;扩展供应链,还包括直接供应商和直接顾客对上述活动的参与;复杂供应链,包括从最初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之间所有实体对上述活动的参与。
2.供应链管理
凯吉・彼得(Kraljic Peter)和夏皮罗・罗伊(Shapiro Roy D)分别于1983年和1984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文章中首先使用了供应管理这一说法,但并没有给它明确的定义,后来,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的概念、基本思想和相关理论在美国迅速发展。1986年物流管理委员会(CLM) 对SCM做了定义,即SCM是一种关于企业外部顾客和供应商的物流管理。在这一定义中,将供应链管理视为物流管理的一种形式,可能是由于物流管理也是企业的一个功能模块,它也有关于资源和信息流管理的因素,这些都和供应链交织着。
目前,供应链管理的定义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管理哲学。作为一种哲学,供应链管理并不是把供应链看作是一组互相独立的、执行各自功能的环节的集合,而是采用系统方法把供应链视为统一的整体。因此,供应链管理是一组理念,即供应链包含的每一个企业的经济行为都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链上其他企业,最终会影响到供应链的整体绩效。
第二,供应链管理是一系列执行管理哲学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共享信息;共同承担风险和分享收益;开展合作;树立共同目标,都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核心理念;整合流程;建立和维护长期伙伴关系,等等。
第三,供应链管理是一系列管理流程。例如,1998年日本学术团体SCM研究会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对供应链管理做了如下定义:它是将整个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业务看作一个完整的、集成的流程,以抬高产品和服务的顾客价值为目标,跨越企业边界所使用的流程整体优化的管理方法的总称。
虽然针对“供应链管理”这一概念已经有了许多不同的定义,我们仍然认为可以对它下一个比较完整且具有概括性的定义。供应链管理涵盖了多个企业、多种商业活动,以及这些商业活动在供应链内部进行的跨部门、跨企业的协调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供应链管理,是为了提高企业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效,对供应链内某一企业内部与跨企业之间的传统业务职能和跨越这些职能所采取的合作策略,进行系统性、战略性的协调。
二、供应链管理战略
1.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含义与实施这一战略的必要性
一般来说,供应链管理战略是一个企业特别是核心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最重大问题上的选择取舍。一个企业是供应链上的一环,如果它拥有这个供应链上最稀缺的资源,那么它就是这个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对一个企业特别是核心企业来说,制定、实施正确的供应链管理战略具有必要性。虽然通过供应链的有机整合,企业能够显著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但是在日常的运作过程中,供应链管理的完全整合仍然是非常困难的。这主要因为:首先,供应链中生存着许多不同类型的成员,其目标和利益是有差异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如何有效地集成这些成员是一个难题;其次,供应链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随时间而不断地变化,不仅顾客需求和供应商能力会随时间而变化,而且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会随时间而变化。因此,要充分发挥供应链的作用,就应制定和实施供应链管理战略,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实现双赢甚至多赢。而且,从我国加入WTO有关服务方面的承诺可以看出,我国企业面临着全方位开放与动态开放的压力。企业要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继而发展壮大,就必须制定和实施供应链管理战略,积极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持续发展的要求。
2.供应链管理战略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
(1)竞争战略。随着IT(InformationTechnology)技术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是以全球企业为平台的市场竞争。而且,现在信息传递无障碍、无时滞,使响应时间成为十分重要的竞争要素。另外,企业面临资源获取难度加大,社会利益的压力例如环保要求,客户在产品的个性化、及时化和便利化等方面消费需求的变化等一系列问题,这对企业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应链管理必须建立一个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和以客户需求为基础的系统,能充分体现信息技术在供应链各环节中的作用,提高供应链的效率,从而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物资储备、产品库存等方面的成本,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核心竞争力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竞争力是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一个企业如果拥有核心竞争力,就能获得丰厚的长期回报,就能生机勃勃、不断发展。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赢得竞争的基础和关键。对供应链管理来说,加强企业特别是核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要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要集中企业资源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化经营,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在经营管理、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与同行的差异。在发展自己与他人上述诸多方面的差异中,就可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可以提高消费者特殊效用的技术、方式、方法等,而这些有可能构成今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2)协调战略。它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第一,关系协调战略。其目的是建立互信互利的伙伴关系。为了建立这种关系,供应链上各企业在合作的不同阶段,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实现彼此关系的协调。
在最初合作阶段,要增进互惠互利的基础。这时,双方相互承诺的交易,应该是清晰的、现实的;双方都有能力完成这一交易;交易对双方都必须是有利的;在关系建立前还应当仔细研究有关法律和制度,并以之作为这种关系的有力保障。另外,双方达成的协议应该形成比较详细的书面合同。
在合作过程中,要妥善解决各种冲突,尤其要发挥核心企业在解决冲突中的重要作用。供应链需要以某一企业为核心,核心企业应承担起供应链管理包括解决冲突的主要职责。解决冲突的主要方法是及时沟通、磋商,按程序办事等。
在深化合作阶段,要增强相互认同。供应链上各企业由于制度、规模、所在地域不同等原因,会导致经营思想、价值观念、工作风格、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因此,供应链上各企业需要相互认同,以增强彼此之间的亲合度,有效地消除各种摩擦。
第二,利益协调战略。供应链上的企业是利益共同创造和合理分配,但企业间也存在着利益冲突,有意或无意的损害供应链整体价值的创造。供应链管理中的协调,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供应链管理的上述难题,以供应链整体价值的创造和合理分配为核心,构建供应链的利益共同体。实施这一战略,要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
第三,信息协调战略。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与国际互联网的应用,使供应链效率的提高更多的取决于信息管理技术水平。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管理流程,而且改变着企业间的联系。因此,应当建立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共享系统。通过共享信息,使供应链上的企业及时做出或调整他们的生产经营策略,实现链上企业现有资源的高效整合、优化配置,实现其价值最大化。
第四,运作协调战略。为了增强了解、加强合作,应该在供应链企业之间进行定期集中交流。其交流的重要方式可以是建立供需协调小组并开展活动。供需协调小组在必要时做一些组织协调工作,在日本企业中是很常见的。欧美的一些企业也非常重视这种跨企业的协调小组活动。但是,据调查目前我国企业供需双方对建立这种小组的热情并不高,大约只有百分之十几的企业建立此种组织并开展活动。今后,我国供应链企业应当重视这一问题。
(3)集群文化战略。这里所说的集群文化,也可以称为供应链文化,是指供应链企业在长期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信念,它包括价值观、经营哲学、道德准则、管理制度、员工心态,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企业共同的风范和精神。它所倡导的信任与合作精神、商业理念和行为规范、积极创新和奋发向上的事业态度,是供应链运行机制的文化基础。如果供应链没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基础,各节点企业的文化便会互相冲突和抵触,从而影响供应链管理的效果。因此,必须对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的文化进行系统整合,增强它们之间的亲合度,以便有效地消除供应链中各种文化的摩擦,以及由此导致的系统内耗。
当前,制定和实施集群文化战略特别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培养合作共赢意识。在供应链中企业之间的经营关系不再是零和博弈关系,而是一种正和博弈的双赢关系。因此,供应链上的每个企业都应当培养共赢意识。在合作中,既要考虑自身利益,还必须考虑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利益。
第二,确立整体优化思想。在供应链中,客观上存在着企业个体利益之间、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要解决这种冲突,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与办法。但是,这些制度办法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思想基础即供应链上的企业都要有整体优化思想。所以,确立整体优化思想对供应链管理十分必要。
第三,提倡相互信任精神。美国学者戴明曾经指出:“一个系统要想实现效率最大化,信任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信任,人员、团队、部门,以及分公司之间就不可能合作。如果没有信任,每一个成员都将致力于保护自己的眼前利益, 这将会对自身,以及整个系统造成长期的损害”。在供应链管理中,要把提倡供应链成员的彼此信任,作为实施管理的重要环节。
第四,培育风险共担理念。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存在着预测不准、需求不明、供给不稳定等现象,甚至形成“牛鞭效应”(即需求朝着供应链上游方向被逐级放大的现象)。这一效应会增加供应链上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控制难度,导致生产过剩危机。而且,链上企业对自身利益的本能追求,使合作自始至终都存在着道德风险。因此,在供应链管理中要培育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理念并把它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