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1

为进一步推动以产权制度为重点的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结合县级实际,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具体来讲,就是做好上下内外四个方面的工作。

对上学政策、要政策,引导企业改革

要选拔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组成强有力的工作专班,直接挂靠县体制改革办公室。其职责就是研究中央、省、市关于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的重大决策及相配套的各种政策;研究入世后县域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人才政策、产业政策、资金政策等,给地方政府和企业当好参谋,指导全县企业改革。

对下靠激励,营造改革氛围,清除改革障碍

--政策激励,挖掘潜力,推进企业改革。要通过制定各种激励措施,成立企业改革小组,明确职责和任务,调动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改革,使改革工作真正成为社会工程、民心工程、温暖工程。

--政策扶持,解决富余人员的去向问题。一是要加强就业引导,培植就业增长点,解决好职工的转岗和再就业。要引导待业人员认清就业形势,转变择业观念。二是政策扶持。一方面发挥地方教育部门人才、场地(学校)优势和劳动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熟悉企业用工优势,对下岗职工进行技能培训、新技术培训、委托培训,使整体素质得到提高,适应转岗需要;另一方面对于自谋职业搞经营的职工,可考虑免征税费,在所需场地、设施、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劳动部门将其享受的救济金一次性支付给本人,作为启动资金,帮助发展生产。

对内抓创新,拉动企业改革

--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在改革的思路上,要使县域企业全部退出国有阵线,彻底实现民营化。在改革的深度上,要力求改规范、改到位,不能一步到位的,要积极创造条件,最终实现民有民营。对于严重资不抵债在短期内难以寻求和培育收购主体,条件尚未完全成熟的企业要慎重破产。在改革的广度上,要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新的改革形式,用新的运行机制,推进企业改革。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下大力抓好职工的教育培训,造就更多的优秀管理人才;要采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到企业工作,改善企业人员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要强化管理手段,实现管理创新,要在基础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有大的突破,增强企业造血功能,巩固改制成果。

--加快配套制度改革。一是加快政企职能分开。县级政府一方面应通过制定和执行调控政策,搞好基础建设,提供社会服务,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应注重在制度上创新,政策上指导、舆论上强化,而不能脱离实际干预企业改革。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现状进行改革。要按照公司制要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科学合理运行机制。二是优化企业改革环境。首先,大力整治企业三乱,减轻企业负担。将企业的收费问题的列入县体制改革办公室统一管理,按收费标准向部门返还,对于部门的擅自收费行为,经查实后,县政策要追究相关单位主要领导责任。其次,整顿企业周边环境,加大依法治厂的力度。对于重点企业可进行挂牌保护;对于厂贼地霸要重拳出击,公开处理,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再次,加强部门整体联动,增强为企业服务意识。计划、工商、财政、金融、税务、土地等部门要制定支持、引导、服务乡镇企业改革的配套政策和措施,解决好企业在资产评估、土地使用、债务处理等问题,特别要认真对待和妥善处理好企业改革中的债务悬空问题。三是加大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可通过以下办法解决:对于有能力缴纳而拒缴欠缴的企业法人要依法强制执行;公布职工个人帐户,让职工督促企业按时缴费;加快破产企业拖欠资金的回笼,力争清欠率达50%以上。同时还要加大扩面征缴力度,搞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广筹资金,为企业改革保驾护航。

对外找出路,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2

【关键词】预算会计;改革;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财务和税务体制进行改革的速度逐渐加快,政府的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和主要的管理制度也在进行变更,与此同时,预算会计制度也在进行完善和改革。但是,由于一些问题的存在,导致预算会计改革不能很好的进行,如不解决这些问题,将对日后的预算会计制度产生不良的影响,故而,作为事业单位,要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且制定出一套较为完善的改革方法和对策,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和解决,方能为今后的预算会计制度做出较大的贡献。下文将对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和解答,并且根据我国现行预算会计的基本情况,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提供一套较高效率的策略,为预算会计的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我国预算会计的现状

预算会计在我国各大行政事业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中都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属于非企业会计类型,主要进行预算资金的核算过程及结果的提供,核算一些超支的情况,或者进行一些财务的预算等等,往往在各级单位中,起到了比较关键的作用。为了适应国家的管理需求,近几年我国的财务和税务正在进行改革,这项改革也推动了预算会计制度的完善和改进,但是,由于体系不规范、核算的内容不是非常的全面,不利于进行财政风险的防范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导致其改革的进展较为缓慢,并不能从根本上对这些已知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所以,很好的正视这些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然后,还需要进行有效的策略规划,方能很好的进行处理,下文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

由于近几年我国的各项改革的推进,所以,预算会计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我国的预算会计没有进行较大、较为有效的改革,导致现阶段依然有很多不足之处存在,那么,是哪方面的哪些问题阻碍了预算会计的改革呢?下面将进行逐一的分析。

第一,会计的体系不是非常的规范,不能提供较为详细和丰富的政府单位的财务资料。我国的预算会计体系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主要包括有财政总预算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和行政单位的会计,在实际的运营当中,由于体系不是非常的规范,导致各种不应当发生的问题频频的发生,将预算会计的体系,与政府财务会计的体系进行不正规的等同,是发生这些问题的关键性原因,导致预算会计的体系不规范,不能够为各级单位提供出一套完整的、详细的、丰富的财务资料,所以这也就导致了预算会计不能进行很好的改革,导致了制度完善的脚步逐渐的变慢,因为政府并不是企业,追求的不是利益的最大化,政府的职责是向公众提供服务,为社会的广大人民谋取福利,所以,不能将预算会计的体系等同于政府的财务和会计体系,各级政府也要尽快的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正视问题的存在,进行有效的解决。

第二,核算的内容不够全面和完善,不利于进行有效的财政风险的防范。在预算会计的工作中,由于核算的内容不够精确和完善,再加上一些难免的疏漏存在,所以及会常常导致影响财政风险的防范,对于日后可能会发生的财政问题难以进行有效的解决。而各级政府和事业单位,也不能全面的将财政状况进行真实的体现,不利于进行很好的财政管理和监督,另一个方面,政府的负债等的相关的情况,也不能很好的进行记录,及时和有效的向上级反映,从而引起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发生,在预算的核算过程当中,由于资料的不完善,管理规章制度的不完善,人员的疏漏存在,也会导致核算不能很好的进行,影响最后的结果,对财政造成不良的影响,不能很好的应对财政风险的发生,为财政日后的发展留下了许多的隐患。所以,各级单位要加强财政风险管理意识,加强核算的资料全面性,从多个方面对问题进行改良,对不足之处进行提高,以自身的切实行动,来杜绝财政的不良影响的发生。

第三,核算的基础比较的落后,制度不够完善,也会阻碍预算改革的改革。由于我国的预算会计的制度不是非常的完善,再加上核算的基础比较的落后,所以一些问题难免会发生,虽然现行的制度操作起来较为便捷,并不麻烦,但是缺点也是极为的明显,不能对预算资金的效果进行有效的分析,财政的最后成果容易被人操作和利用,有些不法人员甚至可能将数据进行改动,使账面实际显示的数值与实际的数值不一样,这些问题的发生已不在少数,所以相关单位的有关部门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和完善,彻底的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

三、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的对策

根据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制定有效的改革策略,是极为关键的一步,走好这一步,对预算会计的今后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简要的分析相关的策略和对策。

第一,制定完善的准则,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约政府的会计行为。按照国际上的惯例,对会计准则的框架进行沿用,制定一个主要的基本准则,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条例,以切实的行动,解决预算会计中存在的主要的问题。准则和和规范的制定,可以非常有效的制约政府的会计行为,杜绝类似的问题频频发生。对现有的规则进行完善,再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发现其不良之处,及时的进行改革和完善,这一点是非常的关键的,在基本的准则之中,要对权力和地位进行相关的规定,各级单位和部门都要遵守相关的准则,不允许任何影响财政风险的事情的发生,只要制定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准则,并且严格的进行执行,相关的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的解决,所以各级部门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要认识到问题的所在,发生的原因,改革的关键和基础,如何进行有效的改革才能阻止问题的一再发生,这一点非常的关键。所以制定出一套可行的准则,严格执行规范,制约政府会计的行为,是解决我国现行预算会计问题的关键一步,对预算会计的改革的推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度,为新的政府会计标准的制定建立巩固的基础。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度,对预算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非常有效的进行解决,对预算会计的改革的推进也能够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医院、高校等单位,其会计部门已经在使用新的权责发生制度了,其原有的制度正在进行改革。所以这项任务的推进是非观有效的也是很关键的,根据对新的权责发生制度的使用和采纳,可以为政府制定的新的会计标准做出有效的贡献,可以为其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为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根基,所以采用新的权责发生制度是必需要进行的,各级政府和相关的事业单位,有关的部门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以自身切实的行动,实际的表现,来促进新的改革制度的推行,为日后的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做出自己的贡献。

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3

在“十”会议结束之后,积极推进林业改革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中最为主要的内容与关键。众所周知,林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林业改革也进一步改善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生态建设。但是,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我国林业改革在推进与深入的过程中衍生出了大量的问题,这便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化与完善。

2现阶段我国林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2.1改革资金过少,营林方式过于粗放

现阶段,我国林业改革在投资渠道中仅仅局限于政府拨款,并没有在多元化的发展潮流中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要知道,林业改革中资金的投入从本质上决定了林业产业改革的效果,并且牵制了我国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影响了我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在林业的发展中,由于受到投资资金的限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均会受到影响,甚至我国部分林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并未形成完整且系统的管理模式,导致营林的方式过于粗放,林业管理人员的工作过于形式。近些年,我国一些地方建立了公益林区,但是由于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所建立的公益林区在进行改革中无法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农种植的兴趣,阻碍了林业的发展与进步。

2.2林权流转要求比较高

通过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暂行规定》的了解,可以得知林权抵押贷款只能由有资质的森林评估单位所服务与评估。但是,根据我国目前森林评估单位的现状分析,我国森林评估单位的数量比较少,甚至在部分基层地区不存在森林评估单位,这种情况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额资产评估项目,导致投资人投资无门现象的发生。众所周知,林权流转的规定是禁止公益林流转的,但是目前我国并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平台。

2.3管理机构与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我国林业改革中离不开制度与机制,现阶段我国针对林权管理以及公益林的管理并没有设置相应的机构,很多地区的林业管理机构仅仅为临时机构,这样的人员管理不仅具备较大的流动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林权管理以及公益林管理缺乏规范性以及连续性。此外,对于我国公益林补偿管理机制而言,仍旧需要进行完善,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公益林的补助比较少,无法真正调动起群众经营管理的热情与积极性;其二,林分质量比较低,其结构缺乏合理性,对森林的整体功能无法发挥其作用与影响力;其三,我国所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公益林的抚育以及砍伐有所限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林农经营的积极性。

2.4林权抵押贷款在推进过程中过于困难

在我国林业改革之后,虽然提高了人均到户率,但是从整体角度分析,林地的地块比较零碎,并且人均所得面积比较小,用于抵押贷款的金额也不高,这种情况下影响了我国部分地区林权拥有者的贷款积极性,无法真正推动林权抵押贷款的工作。即便在当地能够抵押贷款,但是从整体角度分析贷款的金额比较小,这种模式下的林农贷款积极性还是无法从根本上推动林权抵押贷款。此外,林业改革之后导致林权抵押贷款的程序变得比较繁琐与复杂,加上我国公益林的比重比较大,公益林的抵押贷款会受到限制,从而导致林权抵押贷款推进问题变得非常棘手。

2.5其它问题

我国相关部门需要对林产品市场进行规范,并且强化林业科技服务,作为一项含技术性与专业性的工作,林业工作的发展对我国林业改革的推动起到重要作用。在现实情况下,林业科技的转化能力比较低,特别是部分基层单位,在推广科技成果上十分困难,对林业改革的发展起到制约。

3深入推进林业改革有效性的措施

3.1建立管理机构,逐步完善管理机制

为从根本上保证我国林业管理工作所具备的连续性与持续性,则需要林业单位积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与管理机制。其中,要积极对林业管理机构进行考核,并与上级部门协商实施编制制度,从而保证从业人员的稳定性,避免出现人员的流动化。此外,还要实施减免税费的措施,将林业改革的减税项目进行落实,避免出现反弹现象。林业改革之所以在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是因为管理制度不完善,目标责任没有得到落实,因此,基于此,林业改革中需要将目标责任制度进行落实,完善规章制度,实施林业补偿金兑换制度。比如,在南方林区的改革中,针对管理制度相关单位制定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经过深化改革与完善政策中,将集体林业作为主要的发展机制,并且将资源增长、农民增收作为了主要的发展目标。由此可见,只有建立相应的制度,才能进一步促使我国林业发展更加规范、稳定、协调。

3.2实施分类经营改革

持续推进分类经营改革的方案,争取将林区划分为公益林以及商品林两种类型,其中在公益林中进行科学管理,并且在相应的范围内放活商品林。其中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一些林场可将难以管理的山林划分到职工名下,使其作为工资林,实现林场职工的自主经营;积极加快采伐试点改革的步伐,并且要保证林区在改革之后树木的采伐限额不变,对伐区做出合理的安排,保证采伐指标的合理性;将林业经营者对商品林的采伐自逐渐下放,进一步激发林业管理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将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提升到标准工资水平;增加公益林的补助标准,其中值得注意的一点便是地类不同,那么相应的补助标准也应不同。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分类经营改革和提高管理的积极性。

3.3扩宽林业的投资途径

从本质上而言,林业是一项生产周期比较长,资金投入比较大,收益比较缓慢的发展产业。目前,为从根本上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国林业在改革中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但是,我国投资融资的渠道比较单一,仅仅依靠政府的支持,不仅会阻碍林业的发展,并且也会加重国家的负担。因此,需进一步扩宽林业的投资途径,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招商引资以及项目支持。南方林业在改革中将拓宽林业投资途径作为主要问题与目标,并在政府部门的号召下,将当地知名企业与林业发展进行融合,实施两者的结合,让当地企业为林业进行投资,这种情况下不仅会提升当地经济的发展,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宽了林业的投资途径。

3.4进一步推进林权的流转

在林业改革中最为主要的手段便是林权的流转。林权的流转不仅能够增强我国林业在发展中的动力与活力,并且能够进一步促使我国林业资产形成市场化。南方林业改革中,进一步落实了国家所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工作的通知》,并且在改革中将林权的确认证进行发放,加快了贷款、保险等金融业务的落实,进一步健全了林权价值的评估体系。因此,需积极建设林权的评估体系以及评估平台,从根本上提升林权流动中所产生的服务质量以及服务效率,使其能够在保证森林社会效益的基础上适当地放宽政策,从而让有经济、有实力的人员参与到整个建设之中。

3.5其它措施

健全林业的三防体系,首先要落实森林防火工作,建设防火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将所发生的事故追溯到个人身上,构建有效的林区防火长效机制;其次要将林业中的有害生物防治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对林区森林防治系统进行完善,从根本上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主动性;最后,要加强对林区资源管理的规范,要大力打击破坏林区的行为,保护林地、林木以及野生动植物的安全。

4结语

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4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对策;宁夏彭阳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177-02

彭阳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涉及全县156个行政村779个村民小组54 686户23.5万人。全县纳入集体林改面积13.03万hm2,其中退耕地造林5.04万hm2,有林地2.47万hm2,疏林地0.17万hm2,灌木林地0.37万hm2,未成林造林地3.67万hm2,荒山宜林地1.31万hm2。

1 林改工作进展

2009年8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将彭阳县确定为全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林业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反复研究论证,将草庙乡和白阳镇确定为该县林改试点乡镇,制定了实施方案,于2010年3月召开全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会议,全面安排部署,强化政策措施,狠抓任务落实,着力推动生态型林业向生态经济型林业转变,林改试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初步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目标。

2 林改工作存在的问题

按照“先行试点、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草庙乡、白阳镇2个乡镇开展了林改试点工作,其余10个乡镇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了林改阶段性工作,但工作成效不明显。部分乡镇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林改措施不得力、工作进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导致林改工作相对比较滞后。

3 林改工作对策

为进一步加快彭阳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程,确保2012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该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勘界确权、资料归档、林权证发放等工作,迎接区政府的检查验收,提出如下建议。

3.1 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和市政府办公室文件,以及自治区林业局2012年4、5、8月召开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研和促进会议精神,2012年10月,区政府要对集体林地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基础改革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全县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市、县关于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做好林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被动应付、等待观望等畏难情绪,下决心采取硬措施,加大林改工作进程,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如期完成。

3.2 注重宣传,营造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舆论氛围

为了使广大群众真正认识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及其深远意义,要采用悬挂横幅、开设专栏、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宣传林改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逐步消除群众的思想疑虑,增强群众参与林改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农民群众对林改政策的知晓率达到100%[1-2]。

3.3 严格政策,进一步规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内业档案

严格按照《彭阳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规范林改工作操作程序,按照林权登记县、乡、村和林权所有者四级备案的要求,统一表格规格样式,统一组织填写,统一装订归档,做到一组一盒、一户一卷,使林权档案管理全面有序、科学规范。林业部门要利用GPS等先进技术设备,对集体林地实地勾图作业。各乡镇要扎实做好集体林地调查摸底、勘界确权、规范档案、登记发证等工作,使集体林地确权率、林权证登记合格率、档案管理合格率均达到100%。

3.4 强化管理,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费专款专用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为了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县财政专门安排了林改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林权改革办公设备的采购、图表的印刷及村、组干部工作经费补助。办公设备的采购和图表的印制具体由县林业部门负责落实,村、组干部工作经费补助待各乡镇完成勘界确权任务,上报各种表册后,由县林业和生态经济局将林改补助资金一次性拨付乡镇[3]。

3.5 加强领导,强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责任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次生产关系的大调整、经济利益的再分配,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真正形成“县级直接领导、乡镇负责实施,村组具体操作、部门搞好服务”的工作机制,切实把林改工作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加快生态彭阳建设,加快扶贫攻坚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务必于10月底之前完成12个乡镇36个重点村的改革任务,其余村组要同步推进,确保12月底前全面完成主体改革任务。

3.6 严格考核,确保林改目标实现和工作有序进行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纳入乡镇年终考核范围,建立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在年度考核中奖优罚劣。县林业部门要将林改的任务、目标、责任层层分解到乡(镇)、村组,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彭阳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责任、目标和任务指标。县上成立林改督察组,加大督查检查力度,并将督察情况在全县范围内通报。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形成强大合力,推进林改工作健康有序进行。要高度重视林改纠纷调处,切实做好各类林权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民政、国土、林业等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切实做好行政界线争议、土地权属争议、林权争议等各类争议的调查处理工作,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在林改中不认真履行职责、工作作风不实、落实政策不到位,造成乱砍滥伐林木、群众集体上访等严重问题的,要追究有关领导责任[4]。

4 参考文献

[1] 徐济德,许传德,黄东,等.福建林权制度改革的调查与思考[J].绿色中国:理论版,2005(12M):12-16.

[2] 李然,严立冬.我国林权改革制度窥见[J].当代经济,2005(2):59-60.

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5

关键词:高校;流管理专业教学;问题;对策

近几年,物流热一直在升温,各大高校为适应这种社会的需求,在物流管理专业的设置中数量越来越多。在这种迅猛发展的态势下,由于种种因素导致许多问题的出现。面对这些问题,学校该采取哪些策略以应对?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如下。

一、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缺乏

近年来,由于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在招生中加大了招收数量,使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这种师资力量的缺乏,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而且体现在教师的水平上。我们知道,一个高水平的物流师资都是经过系统而严格地培训的教师,他们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在实际中,我们的物流的师资来源于管理类、经济类的教师。一些院校所接收的高学历的师资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经验,造成师资力量的薄弱。

2.培养目标不够明晰

院校在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的过程中,对学生将来从事怎样的工作这一问题,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在专业培养计划中给予准确地回答,显得很模糊,进而在具体的教学内容的选择过程中出现很宽泛的状况。学校希望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一种万能的物流人才,这是难以实现的目标。

3.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实践环节薄弱

就物流管理专业而言,这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该专业只有在物流的实践中才能够真正地体验得到物流工作的要领。就当前而言,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实践环节特别薄弱。在实际中,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实践一般只安排1~2周的时间的见习,这些见习活动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尤其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

4.教学检测手段单一化

就其学科性质而言,物流管理专业的性质主要偏重于文科。学校在对该专业的考查过程中,一般只是在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进行一次考试。学生为了应对考试,平时学习投入得不够,但是在考试之前仅仅根据学科的要点进行记忆,同样能够通过学校的考查。这种考查检测的手段存在单一化。

5.设置课程体系中欠合理

课程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依据。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如果不够合理必然会影响到课程知识的机构,会影响到学生的所学能够在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目前,物流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的设置过程中,一些学校没有从学生将来的实际需要进行设置课程,导致有什么学生就上什么课的状况出现。

二、完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改革对策

1.积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

鉴于当前师资队伍的缺乏状况,学校有必要对物流管理专业教师队伍进行建设。笔者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启动高校物流师资的培训,特聘一批具有物流实践和理论功底的专家展开系统的培训。当前国家教育司已经在物流师资的培训上加大的力度,但是还不够,尤其是涉及的面积不够广。高校应该选派本单位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进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使这些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到管理的各个环节实践中充分地体验。高校的物流教师必须到物流企业进行定期的参加调研和实践活动。高校还可以选派物流教师到国外进修交流。

2.课程体系进行科学设置

当前,尽管已经设立了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指导委员会,不过指导委员会对各个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指导毕竟是有一定的限度。特别是在物流管理课程体系设置中,还没有具体的纲领性的文件。所以,高校应该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在课程体系提供出报告材料,为教学指导委员会提供重要的课程体系进行设置参考。与此同时,应该容许各个高校在某一范围内自行设置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3.做好实践环节教学工作

我国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环节存在着偏少的状况,特别是实习基地的建设很不完善,教师物流实践经验缺乏。鉴于此,学校有必要想尽一切办法有效地促进校企之间的合作,加强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的管理力度。如果学校条件许可,院校可以建立物流实践工厂,这有助于物流模拟教学活动的展开。

4.促进教学方法与模式的革新

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性特别强,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枯燥的讲授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学生难免会感到枯燥无味。鉴于此,进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进行积极地革新,这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投入物流管理专业的学习活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着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培养目标不够明晰、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实践环节薄弱、教学检测手段单一化、设置课程体系中欠合理等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做好实践环节教学工作,促进教学方法与模式的革新,以此促进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强,孙艳,闫博睿.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物流科技,2012

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6

关键词:自主性;多媒体;资源;学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0-112-01

一、课堂组织不力,难以发挥学生自主性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大家都在尝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但在有些教师组织的活动中不难发现:表面上看似乎照顾到了所有学生,人人都在说,都在做,可是只要近距离地深入到个别小组,就会看到,有的学生完全是在聊一些与探究问题无关、甚至与教学无关的话题。我认为尽管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如果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时,教师给每个小组下达“任务”、分配“工作”,小组内也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教师可在征求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在小组内指定组长、副组长;或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让他们承担不同的职责,形成最优组合。每组有组长,有记录员……各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各派一名代表发言,并且不断地角色互换,这样是不是就能关注到更多的学生呢?再如设计的活动习题能否照顾到全面,如《利用经纬网定位》以竖排为经,横排为纬,首先指明任意一个同学的方位,再让其他同学确定自己的方位并提问(特别是学习相对困难的和默默无闻、不爱发言的学生),由于答案的各自独立性,每个学生的参与无形中得到了加强。还如教师或其他同学说方位找此方位同学,学生的警觉性也极大的提高,不仅训练强度大了,而且像捉迷藏一样,趣味性增强了,学生思维的速度提高了,每个学生都兼顾到了,课程标准是不是更水到渠成地实现了吗?

二、过多使用多媒体教学

充分利用多媒体是教学改革的必然。因为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创设赏心悦目的学习情境,并以境激情、以境引趣、以境助学、以境促知,因而使学生学得快捷,理解得透彻,从而事半功倍地提高教学效率。不过,我们也会看到一些课热热闹闹的下来,电脑一关,黑板空白,没有留下任何让学生回味的东西。所以,多媒体教学确实好,但传统的教学手段仍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板书、板图、板画。经过精心设计的板书,使教学内容的精华,是知识的骨架,使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有利于学生对照教科书进行复习巩固。另外,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在黑板上边讲边绘制一些板图、板画,学生通过图文转化、绘图、填图等手段,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并在头脑中建立了空间概念,同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海陆的变迁》一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加以展示板块运动(碰撞挤压与张裂拉伸)、大陆的漂移,也可以让学生将各大洲轮廓描好,然后按轮廓剪成卡片拼一拼、做一做、填一填,学生印象也会很深刻。不仅利于学生对“大陆漂移”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还有利于学生领略科学的研究方法,增强动手实践意识。

三、学法指导不够,学生不会学地理

随着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态度日渐平和亲切,教学方式、方法出现了多样的变换,使得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不断的提升。有时就会难以控制情绪,造成课堂混乱。作为地理教师,应该联系学生、课堂实际,适当挖掘教材、调整教材内容,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及时捕捉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多用身边鲜活生动的材料因势利导,灵活恰当地根据学生反应与参与的状况调节教学节奏和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学法指导,如引导学生学会聆听,学会作笔记,查阅地图及资料、使用工具书、类比、归纳等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在成绩中感到乐趣,还因为成功的学习感到了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感到地理学习中大有用武之地,激发了兴趣。例如我们在讲地图上的方向时仅限于通常地图的识别,即使有教师把《地图上的方向》单独开课,对学生有关的如何在野外判别方向(在没有地图的时候)较少涉及,完全背离了课程标准倡导的要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理念,不仅不利于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建立,还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乡土地理的学习,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贫乏,缺乏合理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