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数学数学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数学方法范文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来学习,作为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以下笔者就谈谈,对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理解和认识。
一、何为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步骤,它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在教学的初步阶段,掌握数学方法至关重要。目前初中阶段,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整体思想、化归思想、转化思想、归纳思想、类比思想、函数思想、辩证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方法等。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所使用的方法中,往往都体现着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数学教学的内核和重中之重,而数学方法则是数学教学的更为具体的内容。如果说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那么数学方法则是数学的行为。学生在不断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之中所积累的经验,会逐步地抽象和升级为数学思想。在初中数学教材中集中了大量的优秀例题和习题,它们所体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固然重要,但其蕴涵的数学思想却更显重要,作为一个执教者,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训练,要善于挖掘例题、习题的潜在功能。
二、熟悉课程标准,适时渗透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是数学教学之根本,课标中明确对数学方法和思想的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即“了解”、“理解”和“会应用”。三个层次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课标对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层次,如要求学生“了解”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和函数的思想等。要求“理解”和“会应用”的方法有:待定系数法、消元法、降次法、配方法、换元法、图像法等。在教学中,要认真把握好“了解”、“理解”、“会应用”这三个层次,不能随意设置难度,否则,学生初次接触就会感到数学思想、方法抽象难懂,高深莫测,从而导致丧失学习的信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许多数学思想和方法是一致的,两者之间很难分割。它们既相辅相成,又相互蕴含。只是方法较具体,而思想则抽象。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数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把握好渗透的契机,重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决问题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以致达到数学思想的境界,使得数学方法和思想相互渗透。 如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课本《有理数》这一章,在数轴教学之后,就引出了“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而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的全过程单独地放在绝对值教学之后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住这个逐级渗透的原则,既使这一章节的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又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易于接受。
三、适时提炼和概况,将数学方法与思想完美结合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提炼和概况非常重要,它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在数学教材中数学思想、方法分散在各个不同部分,而同一问题又可以用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我提炼、揣摩概括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这样才能把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落在实处,才能让数学方法和思想完美结合。如讲“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时,可启发学生去发现确定解析式的关键是求出各项系数,可把他们看成三个“未知量”,告诉学生利用方程思想来解决,那学生就会自觉的去找三个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组。在这里如果单讲解题步骤,就会显得呆板、僵硬,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渗透其他与方程思想有密切关系的数学思想,诸如换元、消元、降次、函数、化归、整体、分类等思想,这样可起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熟悉课程标准,把握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三个层次,要善于捕捉时机,善于从具体的问题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不断向学生渗透、强化,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建构全面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全面提升数学素养,最终有效应用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课程标准.
[2]罗连慧.《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情境探索》,《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9).
[3]张自力.《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0.2.
初中数学数学方法范文2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数学方法;数学思想
数学是一门灵活多变的学科,它对方法和思维的要求是很高的。教数学的关键不在于教知识,而在于教学习方法。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灌输,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不断锻炼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形成合理缜密的思维模式。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转换数学方法和思想,提高学习水平。
一、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内在联系
在画一幅画的时候,我们会先明白该画什么,画出来大概会是什么样子,然后根据效果构思怎么画。数学方法就是画这幅画的过程,而构思怎么画就是数学思想。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互相关联的,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数学问题,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在长期累积的过程中,这种思考性的数学方法就转化成了数学思维。
数学方法,顾名思义是对具体问题实施的具体解决方法,具有科学性和专一性,是建立在数学思想上的解决方法,体现出了数学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方法。数学思想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解决的前提是有一个完整的解题思路。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这样能直接解决数学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当然前提是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这样才能够主动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学习程度
新课改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掌握解题方法,最后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做出分析,整理出合理的解题思路并做出解答。
教师在刚开始教学时就要抓住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例如在讲到勾股定理的时候,教师不必在公式运算上做过多的讲解,而是要针对取值范围及经常会遇到的关于3、4、5,6、8、10的题目做出思路的讲解。还有就是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做出全面、详细的讲解,让学生解除心中的疑问。在让学生“小试牛刀”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思考题目的时候往正确的思路上靠拢,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对问题做出解答。例如在解方程的时候,有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方法,学生在初次解方程的时候,会一个方法一个方法地套用看是否合适,教师这时应该指导学生从题目的哪些细节看出可以运用何种方法作答。要做到最短时间内解方程,不仅要掌握合适的解决方法,关键还是要多练习。俗话说“熟能生巧”,只有多练习,才能够灵活掌握解题方法。
教师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时候,只要做到点到即止即可,不必刻意在学生已经掌握的基础上增加难度,可能教师的想法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从而对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负面影响,教学不仅打破学生原有的学习水平,而且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对负压下的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三、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教学手段
1.循序渐进。数学的学习是由浅入深的学习,在初一的时候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初二的时候是对知识的少量运用,初三的时候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因为每个阶段的要求不一样,所以每个阶段教师都应该因材施教,对知识有整体性的把握,然后做到适时施教,让学生在掌握的时候既不会因为知识的跨度过大而掌握有困难,又不会让学生思维一团乱。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把握好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在一定的教学规律下让学生跟着规律走,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只有通过对学生的了解选择确定的教学方法才是最适合学生的。
2.难易结合。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是一个从普通到特殊,难易结合的过程。例如在教全等的时候,首先教简单、明了的两个图形的全等,然后把它放到复杂的图形中,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找出全等的三角形,并在条件之间转换证明它的全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在简单易答的问题中培养简答的解题思维,让学生掌握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自己解决一些稍微复杂的问题,从中得到满足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初中数学数学方法范文3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数学思想;数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2-0050-01
一、理解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关系
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若把数学知识看作一幅构思巧妙的蓝图而建筑起来的一座宏伟大厦,那么数学方法相当于建筑施工的手段,而这张蓝图就相当于数学思想。
实际上,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内涵与外延,往往难以界定,在初中数学中,许多数学思想和方法是一致的,两者之间很难分割,它们既相辅相成,又相互蕴含。
二、把握《课程标准》关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不同层次要求
《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了解"、“理解”和“会应用”。
数学思想主要是让学生达到了解层次,包括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和函数的思想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数学思想在课标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来,教师有必要指出来,让学生了解。比如由一般向特殊转化的思想,方程(组)的解法中,就贯穿了这一思想,让学生了解,有助于深入学习。数学方法有的只求了解,有的则要求理解或会运用。要求了解的方法有:分类法、类比法、反证法等;要求理解或会运用的方法有:待定系数法、消元法、降次法、配方法、换元法、图像法等。
在教学中,要认真把握好“了解”、“理解”、“会应用”这三个层次。不能随意将“了解”的层次提高到“理解”的层次,把“理解”的层次提高到“会应用”的层次,不然的话,学生可能会觉得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抽象难懂、高深莫测,从而导致他们失去信心,给教学带来困难。
如初中几何,教材明确提出“反证法”的方法,且说明了运用“反证法”的一般步骤,有的教师可能会觉得有讲头,而详加讲解,并要求学生学会;但《课程标准》只是把“反证法”定位在“了解”的层次上,对照起来,这样的教学就失“度”了,拔高了,其结果恐怕是花费了许多教学时间,但收效甚微。
三、采用合宜的方式教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所谓“合宜”,就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中心,循序渐进,合理安排。
1、整体设计,由浅入深。
数学思想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方法也有难有易,因此,必须分层次地进行渗透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全面地熟悉初中三个年级的教材,钻研教材,按照初中三个年级不同的年龄特征、知识掌握的程度、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可接受性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次地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整体设计是由浅入深地组织教学的前提,只有从整体出发,才能充分把握思想和方法在什么时候、面对什么问题,需要浅教还是深教,也只有从整体出发,面对同类问题,体现逐步加深的过程,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更加有成效地获取完整的认识。
2、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渗透“思想”和“方法”。
这里的“数学知识”指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等。《课程标准》说得很清楚,数学知识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等,另一方面是指思想和方法,而思想和方法是“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因而应该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渗透的契机,重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决问题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并在过程中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机结合,要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领悟蕴含于数学之中的种种数学思想方法,切忌生搬硬套,和盘托出,脱离实际等错误做法。
3、体现“特殊—般—特殊”的思路。
数学思想和方法属于高级的知识,这些知识应当从具体的解题实践中总结出来,然后通过迁移训练,使学生真正领会这些思想和方法。这个过程常常需要多次反复。知识的掌握往往要经历“特殊— 一般—特殊”的实践过程,思想和方法的掌握更是如此。这个过程要求教师从具体(特殊)的数学问题出发,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形成一般性的思想或方法,但要明白这种思想和方法的意义,还需要学生回归到具体(特殊)的数学问题中去,只有这样,思想或方法才能在学生心中比较牢固地建立起来,在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时发挥指导作用。如此循环往复,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不断提升。
4、培养学生自我提炼思想和方法的能力。
初中数学数学方法范文4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数学思想 数学方法 渗透手段
1.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走向高中阶段的过渡期,也是夯实知识底蕴的基础期,数学是初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相比于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初中数学难度逐渐加深,并且涉及一些规律性的数学思想。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想,并将其化为解题方法将有助于学生解题速度与准确率的提高,还能够拓展并丰富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和能力。
2.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对初中数学的重要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
2.1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
事物体现于外在的面貌千差万别,内在却可能具有丰富的联系,甚至就是两个本质类似的事物。数学题库里的题目浩如烟海,学生能够做完的仅仅是其中非常小的一部分,然而,同样是完成相同数目的题目,有的学生就能够触类旁通,而有的学生则只对做过的题目有印象,换一种形式和面貌出现就解不出来,这种现象就是有没有形成数学思维造成的差别。数学思想往往意味着一种规律性,掌握了规律就等于在某种程度上掌握了事物的本质,学生一旦养成了一定的思维习惯,不仅是在做数学题和学习数学这门科目上,即使是在生活中的其他领域,也往往会具有较强的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相比而言更具思想与主见,故而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培养是一件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事情。
2.2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比较清晰的印象,从而帮助学生对学科整体进行认识与把握,如果说知识体系像一张网的话,那么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就像是网中连接每个知识点的脉络,有了思想与方法的指引,学生就可以很好地把各个知识点融会起来,从而形成相对完善的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目前虽然教材减少了一些知识内容,却在无形中加强了对数学方法及思想的要求。教师有意识地采用一定方法加强对数学思想或方法的渗透将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与成长,并为学生高中阶段乃至大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3有助于学生完成压轴题的解答
压轴题是人们对试卷中最后一道大题的普遍称呼,之所以称其为压轴题就是因为这道题非常难,相比于整个试卷中的其他题目,它往往更着重于考查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很多同学对于压轴题都无从下手,不得不放弃这道分数重量级的题目。如果教师能够在日常教学中适当地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的掌握,将有可能使一部分同学面对压轴题时不再束手无策。而且,一般数学题目的给分都是按照步骤来进行,学生完成到每个步骤就会获得相应的分数,即便这部分同学无法将压轴题全部解答完毕也不至于一无所获。
3.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
初中数学中涉及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比较多的,而且也有一些细微的、应用面积很小的方法及思想,对此可能多数同学会有不同的感触与收获,以下就介绍一些比较普遍及重要的数学思想或方法的渗透。
3.1教会学生使用四两拨千斤的“化归”
化归思想是初中数学经常涉及的思想之一,它指的是经由一定转化后将待解题目转化为已解决题目,还可以将复杂题目变成简单的问题[1]。这种思想的应用是相当广泛的,尤其是在综合题中,题目条件一般比较分散,很难找到正确的解题途径,此时采用化归思想后,就可以把题目中隐深的含义充分挖掘出来,学生可以更快地发现解题思路。比如分式方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在解分式方程时,首先要将其转化成已经学过的一元二次式方程,再进行计算就变得容易得多。另外还有三角形的问题,很多题目中都是要将非直角三角形通过虚线进行补充,作一条高线等,使其变成直角三角形,这样就可以利用勾股定理等进行解答了,教师要在相应知识模块中向学生进行介绍,经常反复多次学生是能够触类旁通的。
3.2教会学生使用独辟蹊径的“数形结合”
与化归思想类似,数形结合同样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解题的具体方法,这种思想或方法的重要价值在于它在解题时非常有效,往往能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因为数与形一直都是数学领域的根基,把这二者结合起来后,不仅可以借由数量计算将图形的性质进行表示,而且可以通过比较直观的图形将数量关系表现出来,这就使得学生在解题时有了一种比较适用的备用思路,当一道代数题目看起来比较难时,就可以灵机一动,是不是可以转化成图形的形式?当一道几何题目看起来似乎无解的时候,也可以拿出备用思路,万一转化为代数形式会不会找到答案?当学生在日常的训练中形成了这种思维并加以磨炼后,考试当中什么题目可以进行数形结合几乎就有一种本能的感觉了。数形结合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函数与图像间有比较明显的对应关系,另外,平面的点对应着有序的实数对等也是典型的数形结合[2],此外还有圆及统计图表等多种形式,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3.3教会学生使用抽丝剥茧的“分类讨论”
分类讨论的思想与方法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因为很多问题随着对象属性的变化,结果也会有不同情况,这就需要学生能够针对不同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将题目可能涉及的情形进行分类,从而化繁为简,将事物本质更好地呈现出来。一般在综合题目的解答中容易应用到分类讨论的方法,这也考查学生思考得是否全面,分类是否准确,等等。一般来说,当教师将这种思路教给学生并进行适当点拨后,学生往往能够很快地适应这一解题思路,因为初中数学中多数分类讨论题目的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
4.结语
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与数学知识三者密不可分,彼此相互联系也相互依存,初中数学教师应认识到这一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着力把握,将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更好地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够使学生形成数学思维,进而满足素质教育提出的目标和要求。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数学方法范文5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又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目前初中阶段,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整体思想、化归的思想、转化思想、归纳思想、类比的思想、函数的思想、辩证思想、、方程与函数的思想方法等。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方法,毋用置疑,必须指导学生紧紧抓住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是这一数学链条中的最重要的一环。许多数学家和教育家历来强调对中学生的数学思想教育,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在初中数学教材中集中了大量的优秀例题和习题,它们所体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固然重要,但其蕴涵的数学思想却更显重要,作为一个执教者,要善于挖掘例题、习题的潜在功能。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一、 了解《数学新课标》要求,把握教学方法
所谓数学思想,或曰数学意识,是学生从数学学习中获得的基本思维方式。如果把具体的数学知识看作是血肉,那么数学思想就是骨骼,具体的数学知识是数学的外显形式,是“躯体”的构成部分,而数学思想则是数学的内在形式,是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工具,是“灵魂”的组成部分。。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序时就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若把数学知识看作一幅构思巧妙的蓝图而建筑起来的一座宏伟大厦,那么数学方法相当于建筑施工的手段,而这张蓝图就相当于数学思想。
1.新课标要求,渗透“层次”教学。《数学新课标》对初中数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了解”、“理解”和“会应用”。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和函数的思想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数学思想在《数学新课标》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来,比如:化归思想是渗透在学习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方程(组)的解法中,就贯穿了由“一般化”向“特殊化”转化的思想方法。
2.从“方法”了解“思想”,用“思想”指导“方法”。,在初中数学中,许多数学思想和方法是一致的,两者之间很难分割。它们既相辅相成,又相互蕴含。只是方法较具体,是实施有关思想的技术手段,而思想是属于数学观念一类的东西,比较抽象。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数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以达到对数学思想的了解,使数学思想与方法得到交融的有效方法。
二、遵循认识规律,把握教学原则,实施创新教育
要达到《数学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渗透“方法”,了解“思想”。
2、训练“方法”,理解“思想”。
3、掌握“方法”,运用“思想”。
4、提炼“方法”,完善“思想”。
初中代数教材列方程解应用题所选例题多数采用了图示法,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图形的直观性和具体性,引导学生从图形上发现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学生掌握了这一思想要比掌握一个公式或一种具体方法更有价值,对解决问题更具有指导意义。
再如在讲“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自制圆形纸板,进行运动实验,让学生首先从形的角度认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然后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两圆的位置关系反映到数上有何特征。这种借助于形通过数的运算推理研究问题的数形结合思想,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渗透;这样不仅可提高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还可培养学生的数形转换能力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方程思想: 众所周知,方程思想是初等代数思想方法的主体,应用十分广泛,可谓数学大厦基石之一,在众多的数学思想中显得十分重要。
所谓方程思想,主要是指建立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教材中大量出现这种思想方法,如列方程解应用题,求函数解析式,利用根的判别式、根于系数关系求字母系数的值等。
初中数学数学方法范文6
一、加强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是初中数学学科领域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初中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材中有诸多反映,每一项数学知识内容在发生、发展、运用过程中,都隐含着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大致归纳有以下诸种:化归思想、分类思想、换元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对应思想、符号思想、集合思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断地对学生进行逐步渗透,提高渗透意识是教者有心、学生无意、教者反复逐步对学生施加影响与熏陶。在此过程中,对于知识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做到初步地感知和直觉并达到初步理解和运用:使学生由朦胧到清晰,逐步领悟蕴含于数学知识之中的各种思想方法,内化成为自己的数学素养。
二、避免课堂上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
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告诫自己要上数学课了,要认真,不能马虎,同时要鼓励自己,我不畏惧数学,我喜欢迎接挑战。除此之外,鉴于数学课几乎每节之间都存在衔接的特点,还要复习一下前几节课所学的知识,为学习数学新知识作铺垫。预习一下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对疑难点或弄不懂的地方作些标记,以便上课时重点解决。在课堂上要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必须做到认真观察,即认真地观察老师的演示过程,板书的解题格式,甚至是一举一动,因为有时老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往往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点拨作用。稍不留神你就可能错过一个让自己受到启发的机会。但只认真观察而不认真思考也是无效的,人接受各种信息还必须处理,那就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用意何在;思考同学们的每一次回答是否严密无误;思考理解新知识的其他途径;思考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这样才能做到细嚼慢咽真正地消化。当然勤学好问也是听课时提倡的,一旦碰到不理解不清楚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来,不能有什么顾忌,尽量把疑问当堂解决,这样不仅为课后巩固提供了方便,而且也为自己节省出学习时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一定要注重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师要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
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处理、运用好教材,要发挥教材内知识的形成过程与例题的典型示范作用,在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教学方法的同时,加强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开发;要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鼓励学生收集、整理数据,积累一些数学素材,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要多选择在现代和未来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的数学知识,丰富现有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和机会。“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因此,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最为有效的办法是使学生有机会亲自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专题活动、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求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爱因斯坦曾这样描述数学:“为什么数学比其他一切学科受到特殊的尊重,一个理由是,它的命题绝对是可靠和无可争辩的。”数学思维是按照一定的形式和方法进行的,它的理论是按照严格的逻辑推得的。如几何的推理过程要求步步有理,言必有据。此外,数学思维要求定量把握事物间的量的关系,要求具有一定的精确性。数学思维总是围绕解决某一问题而展开,如数学概念的建立,一个定理的推证,一种新的算法的形成都是通过数学思维寻找、探索其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实现的。因此,数学思维就被赋予探索的性质。探索的结果,必然有新的联系的产生,新的规律的出现,这就是创新的结果。
四、数学学习与数学思维有密切的关系
数学学习主要是通过数学思维来实现的,数学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又促进数学思维更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数学学习不仅要学习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习思维的方式、方法,因为方法论是最重要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