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行业背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影行业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影行业背景

电影行业背景范文1

2010年10月,一部点击超5000万次的《老男孩》,让微电影(Micro film)进入大众的视线,并迅速风靡起来。

艾瑞市场咨询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在线视频行业市场规模为62.7亿元,版权资源仍是竞争重点。预计2012年视频行业版权市场将更加活跃,市场规模将实现翻番,达到126.3亿元。在此背景下,保守估计,微电影市场容量也已经远超100亿元。诞生于草根文青气息中的微电影,正在商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商业价值潜力大 新媒体创平台

6月18日,华谊兄弟公告宣布,与中国电信天翼视讯共同合作的微电影频道正式上线,双方在“微电影”产业方面展开全面合作;6月19日,腾讯视频与中影数字电影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正式达成微电影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宣布将在近期推出“微影院”等原创视频单元,并落实青年导演扶植、原创视频激励等一系列合作项目;6月20日,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旗下百视通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与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手进行精品影视内容的版权合作和联合运营,并将在百视通平台开设“微电影微剧频道专区”……

从2010年优酷《老男孩》超5000万点播开始,2011年一年内,逾2000部微电影问世,井喷态势使业界毫无争议地公认当年为“微电影元年”。这一现象说明,微电影的发展潜力无限,效益巨大,而就在这一背景下,许多企业实行强强联合,推动微电影市场的发展。此外,新媒体的平台使电影收视可以无处不在,而无线互联技术的发展,为微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技术可能。

“高级定制”传播策略新 满足需求潜力大

作为中国移动互联网基地的定制剧,《变身母女》是灵思沸点首次的“客户埋单”——也正是从此开始,微电影营销从纯粹的市场试水转向正式的商业合作。在这种情况下,广告主的需求通过微电影的形式得到满足和表达,商家对这种“讲故事”的创意营销方式非常感兴趣。广告客户为一部微电影投入百万元,获得的是在网上数千万次的点击观看,以及在各大电视台、地铁、公交上播放的机会,相比病毒视频较短的生命周期,一部微电影可以持续很长时间,传播价值物超所值。

在今年主推微电影的“2012土豆映像节”上,继高露洁360°牙刷成为独家总冠名后,百威啤酒也成为金土豆单元的冠名商。“面对新时代的消费者,品牌必须用新潮的、独特的方式与他们互动,我们相信这是一个正确且有效的策略,能够更好地去评估我们的品牌推广活动,并与我们的目标消费群产生联结和互动。”高露洁方面表示。

电影行业背景范文2

关键字:青春校园;电影类型;多元化发展,台湾电影

一、中国青春电影在大陆的多元化发展

大陆电影史上有这样一个划分,第一代导演到第六代导演,每代导演都有各自不同的辉煌,近二十年来,都是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引领的时代。新世纪2000年的到来是大陆“青春电影”的一个新的阶段,呈现出了更加繁冗复杂的局面。主要集中表现在第六代导演的兴起,由地下转入到地上,这样可以调动更多的资源进行电影的创作。一批年轻的导演如贾樟柯、王小帅以及顾长卫、徐静蕾等在不同领域发展的导演的加入,给大陆的“青春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因为网络的发展迅速,也加速推动了如《青春期》、《老男孩》这些青春系列的微电影的发展,这些因素同样也使得从2000年以来中国大陆的“青春电影”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二、中国青春电影在台湾迅的迅速发展

台湾电影对于中国电影而言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孙蔚川在《当代台湾电影》一书中说到, 1982――1986年的新电影运动,是台湾电影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笔,当时台湾的一群年轻的电影导演为了挽救低迷的电影市场做出来很大的努力,他们向西方学习现代电影,在艺术上进行大胆的尝试。从这个时候开始台湾电影渐渐的形成了独立的艺术品格。

进入21世纪以后,台湾电影还是延续这上个世纪90年代的低迷状态,时光追溯到2002年,随着电影《蓝色大门》的上映,许多人从此爱上了青春电影,这部电影的上映被称为台湾“青春电影”蓬勃发展的里程碑,而且也帮助台湾电影行业逐渐从九十年代的低估中恢复过来。随着2006年由陈正道导演的青春电影《盛夏光年》的成功上映,台湾电影行业出现重大转折,帮助台湾电影行业正式进入了“青春电影”时代,而在2008年底在全国上映的《海角七号》被称之为是台湾电影复苏的标志。近几年随着电影《我的少女时代》、《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艋胛》等这些青春电影上映以及上亿的票房,台湾电影的市场开始回暖,2015年《七月与安生》诞生两个金马奖影后,至此“青春电影”开始成为了台湾电影标志性的影片类型。

三、青春电影的创作差异

(一)叙述策略的不同

近十年以来,青春类型的电影一跃变成我国最受欢迎的电影类型,始终占据电影行业的最高点。当代的青春电影所选择的题材往往都是从大家都喜爱的小说中取材的。比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便是辛夷坞的小说,电影《致青春》将文学与影视相结合,大部分观众都是之前就已经读过小说,因此在还未上映之前,观众对它就有着超高的期盼。

小说的文学画面与电影的紧密结合,就像柳鸣九说的:“传统的关于不同体裁形式中有不同的美学原则,艺术规律与技巧方法的条律已被打破,空间艺术的造型方法被引进了小说这种时间艺术部类,在现代小说中出现了绘画化与影视化的艺术现象。”

(二)青春电影的成长背景与文化

麦茨以前说过:“电影与生活的形似性,不是建立在影像与原物之间,而是建立在影像与早已建成的文化范本之间,观众对电影的感知本身便包含着文化的符码,过去被看作是‘自然的’真是的形似性,实际上是依附于文化常规的。”对现代人而言,了解一部电影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将电影带入一个与之对应的年代,通过领略当时的历史和文化才能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它。

从2000年以来,在青春电影方面,出现了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以及一部份新晋的年轻导演共同编导出了繁荣而又复杂的局面。第六代导演大多出生在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他们年轻的时候却正好是国家经济复苏的改革开放时期。他们的成长伴随着祖国新旧体制以及新旧观念的转折,这些经历或多或少的对他们在未来创作的取向有一些影。 出生在80后的新生代导演也是特殊的一代,他们的成长见证了祖国从贫困落后发展到如今的经济大国。他们以青年的状态率先进入了信息时代的前沿,率先接触到新事物,因此他们的作品表达得更具有自己的个性。青春的气息、私人情感、都市文化以及流行的网络文化都是他们的表达重点,商业化的意图比较偏重,这种在商业上的成功使许多人都认为他们的作品缺少了艺术的味道和一些文化的担当,对他们产生了质疑。

电影行业背景范文3

奢侈品与电影业有着很长的蜜月期,奢侈品牌为电影工业提供华丽的服装配饰和资金赞助,而电影植入以及电影节的红毯也成功捧红了无数品牌。现在这个蜜月期还在延续,但随着更多的品牌开始加入到争夺电影植入和电影节赞助的席位中,这种已经被使用了几十年的电影营销策略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不再有那么直接的效果。在IWC万国表的全球市场传讯总监Goris Verburg看来,奢侈品牌要想继续在电影营销的道路上走下去,需要更多地思考品牌价值的契合问题,并发掘更多的合作形式,而不仅仅满足于把品牌Logo放到电影节红毯的背景板上。

C:奢侈品牌借助电影来营销自己已经是一种很常见的手段,你是怎样来考虑与电影行业的合作的?

V:我们最初跟多数品牌一样,请到电影圈的名人来佩戴我们的腕表,通过他们的声名和影响力来推广IWC的品牌。随着接触的影星越来越多,我们就开始想,是不是可以跟他们一起做一些有意思的项目,比如拍微电影、宣传照等。有了这些合作之后,我们继续把项目延伸到电影节上,不仅仅是赞助电影节,而且与电影节合作颁发奖项,并让与我们保持合作关系的影星参与我们的电影节活动、担任主持人,在这个平台上去整合我们在电影行业的营销资源。虽然在好莱坞,产品植入的做法很常见,但通常我们并不会主动去找电影做植入。如果收到了某部电影的邀约,希望能够让我们的腕表出镜,我们也会考虑这部电影的主题、环境和情节是否适合我们的品牌和产品。会买机械表的人群其实很小众,所以我们的目标客户也是小范围的人群,这跟电影会覆盖到的宽泛的观众很不一样。因此如果从财务上合理分配资源的角度考虑,我们会认为在电影节上的投入能够更精确地找到这些目标顾客,与他们发生更直接的交流。

C:这其中你并没有提到邀请与你们有合作的影星来拍广告,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V:这是出于品牌定位的考虑。一般而言,请明星拍广告做代言的品牌,更多的是想要吸引年轻消费者。我们的顾客大多是沉稳的商人,他们很清楚自己是谁,不需要靠一只腕表来给他们下定义。对他们来说,跟品牌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多地是去分享它的价值。所以作为一个成熟的腕表品牌,我们也应该更多地去与顾客做价值层面的交流,而不是告诉他们,我们请了哪个名人来拍广告,这定义了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说到底,明星和广告都是在分享同样的品牌价值,也在使用同样的平台,但我们把它们当做两种不同的资源,来实现不同的市场策略。

C:奢侈品牌结合电影做营销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V: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品牌与电影或者电影节等平台是否有可以共享的价值,在文化上是否契合,是否让人们能够从我们的合作中看到共同想要表达的内容。这需要把你的整体营销策略和品牌的传播目标都考虑进来,并配合广告、橱窗展示、媒体、社交媒体、CRM等全渠道资源来为项目造出声势。其次,当整合资源的时候你需要把思路打开,发掘更多的合作形式。比如你可以把手上的明星资源跟电影平台去结合,帮助电影推广,也可以一起拍微电影或者设计一个奖项。你可以尝试更多深度的合作,而不仅仅满足于把你的Logo放到红毯的背景板上。

C:对比好莱坞,你们与中国电影业的合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电影行业背景范文4

关键词:婚礼;微电影;剧本;视觉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能力也越来越高,人们对于生活的要求也逐年提升,尤其是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建设新生代力量的80后、90后,十分关注生活的品质和生活幸福指数。而婚庆行业,进入中国只有短短几十年,国内的婚庆行业发展脚步与国外婚庆行业发展相比,显然已经滞后。对于强调生活幸福指数的中国来讲,婚庆行业已然成为朝阳行业,婚庆消费也伴随着婚纱摄影、婚宴酒店、婚庆策划等服务的快速成长发展并日渐成熟,作为婚礼动态影视化新宠儿的婚礼微电影,不仅在婚庆产业链中开发了新的市场,也在网络世界中掀起一阵时尚浪潮。

1婚礼微电影产生的背景

近年来,婚纱摄影消费为了能够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创新服务,从一开始单一的婚纱摄影写真,到提供写真和视频双管齐下,也是与时俱进,持续创新。而“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型视听模式,以其题材丰富、制作精巧、收视方便、互动性强等特点,正通过新的媒体平台得到越来越多受众的关注和喜爱。很多追求个性化的年轻消费者都在婚礼中融入了微电影环节,用时尚新颖的方式讲述自己的爱情,见证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这种别出心裁的婚礼摄像模式在很多城市已经悄然兴起,受到新人们的追捧,拍个婚礼微电影已经成为时下最潮的爱情纪念方式。

2婚礼微电影的概念

电影是由一个意念、一种情绪、一种感觉开始的,经过编剧的巧思组合,将它写成剧本,然后就是由创作者们殚精竭虑的工作。[1]而婚礼是每个人人生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当下,许多年轻人开始不满足于仅仅在大屏幕上播放婚纱照或者传统婚礼视频,尝试用微电影的方式来表达。

当电影遇到婚礼,当爱情历程再次录播,于是就产生了爱情微电影,又叫婚礼微电影,它是个性与时尚的完美映像结合,是艺术与情境的生动唯美再现。那么婚礼微电影与传统的婚礼视频有什么差异性呢?

(1)内容不同。传统的婚庆视频是就是以即将结婚的新人为拍摄对象,通过一首歌,根据歌词来设计新人的故事,或者用一些新人拍婚纱照的视频花絮,配一段音乐,然后制作视频,充其量只能作为婚礼现场播放的VCR。婚礼微电影是根据新人的爱情故事、求婚场景等写成剧本,拍摄成一部婚礼短片,每个故事都是唯一,每部婚礼微电影都是私藏纪念。

(2)质量不同。传统的婚庆视频往往一个人就将所有任务都包揽了,所以视频质量粗制滥造。婚礼微电影的拍摄往往是一个团队,从导演、编剧、摄像等人员配置,摄像机、后期剪辑、作配音乐等硬件设施,所以最后的视频往往达到了电影的质量。

(3)阵容不同。传统的婚礼视频往往是新郎新娘两个人,而婚礼微电影是可以举家上阵,甚至亲朋好友都可以在里面参演角色。

3如何拍摄婚礼微电影

现在很多新人都把自己的婚礼微电影全权交给影楼,虽然省心,但是费用太高,而且很多影楼直接拿固定模式的故事剧本来拍,或者干脆拿一个爱情MV来偷龙转凤当成婚礼微电影,这样,不仅没能表现出新意,还失去了微电影拍摄的初衷。笔者建议,如果真的想要用微电影记录自己的爱情,在自己没有能力完成的情况下,去专业的微电影工作室拍摄应成为首选。为了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婚礼微电影,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经历,详细介绍婚礼微电影的拍摄流程:

(1)寻找微电影工作室:首先看下他们拍摄的样片水平是否达到自己所有希望的要求,其次看下视频的色调是否唯美,视频质量是不是大高清,一般来说现在拍摄设备至少要使用佳能5D2以上的设备,然后确定性价比满意后,最后看下他们的工作室是不是具有一个专业团队,导演、编剧、摄像、剪辑师、化妆师等,可以问下如果需要拍他们那边出几个人,每个人的分工情况。

(2)构思剧本:剧本是一个电影的灵魂,就像写作一样,是非常个人化的,以至于任何规则或许都一钱不值。[2]婚礼“微电影”讲的是新人自己的故事,突显出自己的情节,其剧本也必须由新人亲自参与商量定制,将专属于自己的爱情故事以及偶尔的矛盾摩擦告诉编剧,使其情景重现,让剧情更加丰富饱满,当然,在构思过程中也参考各种大片的经典情节和台词,设计一些穿越搞怪,但主体一定是要属于信任自己的故事,将一起走过的那些感动的、美好的、浪漫的、温馨的片段用专业化的镜头和手法记录,使之成为自己的专属爱情纪念。

(3)寻找场地与演员:根据剧本确定的场地,应提前去踩点,比如公园、商场、学校等地点,拍摄前需要提前与相关人员沟通,商议是否愿意提供拍摄的帮助。演员方面,除了新人自己以外,可以邀请亲戚朋友来充当群众演员,也可视情况在最后送上各自的祝福,这在婚礼现场,会有很好的互动效果。

(4)排练台词:由于是微电影,所以电影中的人物不仅是人,电影中的对白也不只是对话。[3]这就需要在确定拍摄之前,新人应先把剧本和台词熟悉,特别是对白。在拍摄过程中只有台词熟悉之后,才会关注情感、表情、表现力等方面,才能够让整个微电影有更好的效果。

(5)拍摄制作:在拍摄过程中,新人要对自己要求高一点,不要紧张,多来几遍。在拍摄完成之后,新人审看自己微电影的时候,对画面的色调、质量与背景音乐是否达到自己满意要求。

4婚礼微电影的优势

(1)市场前景好。目前婚庆微电影只能说是才刚刚兴起,真正做婚庆微电影的很少,更多的是打着婚庆微电影的旗号拍一些简单的婚礼MV,或者叫短片,而且做微电影的公司还是很少。他们很多是跟着拍婚礼短片、婚礼MV等业务掺杂在一起的。同时这个市场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拍摄婚庆微电影的消费群体比较喜欢创新、喜欢时尚、喜欢玩。

(2)视觉感受新颖。亲朋好友们齐聚一堂,在婚礼开始前,现场会很乱很吵,当婚礼微电影在一开始播放,不仅能够让大家安静下来,还能够能给在座的对新人一种感性上的认识。而新人作为婚礼微电影的主角而被看,在婚礼微电影的播放过程中,在看与被看的动态过程中,看者与被看者都获得了一种视觉上的愉悦感,透过婚礼微电影,新人的爱意能够让宾客深受感染。

(3)传播速度快。微电影作为新兴事物,从制作到播出都是基于网络平台,目前国家并没有严格的审查机制,这也使得微电影获得了更为宽松的创作空间。婚礼微电影上传到网络上后,人人皆可参与评论,让新人也感受一番做男女主角感觉,而每一个人的评论和转发也参与到了微电影的宣传过程中。

5婚礼微电影的发展趋势

“婚礼微电影”是不能完全取代婚纱照,因为很多人还是很迷恋那定格的瞬间,但它作为一项升级服务,将与传统婚纱摄影。总之,婚礼微电影的发展之路充满希望与荆棘,婚礼产业的发展也如是一般,而可以确定无疑的是,婚礼微电影开启的视觉文化审美浪潮定会影响深远,未来,新时代的年轻人更易接受,因而更具市场,更具有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史蒂文・卡兹(Steven D.Katz).电影镜头设计[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34.

[2] 史蒂文・卡兹(Steven D.Katz).场面调度影像的运动[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278279.

电影行业背景范文5

郑将伟德福思定位为“娱乐互动营销专家”。这个定位的基础就是大数据,“社会化媒体生之前,我们通过传统媒体得到的回馈是有限的,无法从中分析出规律和趋势。但是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一切就变得容易了。”

“我们是基于互动的模式。与传统广告模式不同的是,我们很在意聆听,不会是一上来就说。”郑殉讲道,“比如我们会尝试先在不同平台抛出不同的话题,像雷达一样扫描出我们的精准受众在哪里,包括他们的兴趣、年龄、性别、职业、地域等等,再针对他们不断优化营销策略和选择的媒介。”

为了精准观测受众注意力的变化,伟德福思建立了一套数据评估和舆论监测系统。是否有水军出动?是否遭遇恶意攻击?观众的态度是期待还是唱衰?这些内容都在监测之内。

伟德福思有自己的微博系统,同时也在开发电影影响力评估系统,以此来支撑对不同项目的判断。此外,伟德福思还跟互联网大公司,比如腾讯和360的工程师进行合作,做专业的数据挖掘和系统开发。

2008年成立的伟德福思,已经为《泰坦尼克号》3D版、《猩球崛起》、《将爱情进行到底》、《失恋33天》等众多影片做过前期营销活动。

“可以说我们正好踩在了中国电影以及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两条快车道上。我们公司同时满足了两个业的特点,加上又是最早一批专注于娱乐互动营销的公司,所以我们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整个的业背景。”郑殉说。

中国电影飞速发展过程中生的问题,也为伟德福思创造了巨大的施展空间。在《失恋33天》之前,中国电影的许多链条都是缺失的。这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电影立项评估机制。“中国电影大部分的立项都还是凭借个人喜好、从业经验及判断。但近几年来。我们发现电影市场的变化还是非常大的。”

随着90后成为观影的新生力量。以及二三级影院的飞速发展,电影传统经验能起到的作用似乎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凡是商业电影就要充分考虑到市场及消费主体的飞速变化。“这种敏锐度一方面依靠意识,另一方面,就是来自于大数据时代背量下的社会化媒体聆听及分析。”

在这样一个不太“靠谱”的行业中,伟德福思刻意保持了一份低调。郑殉一直希望能先把项目做好,搭建一个比较完善的平台,然后再打品牌。但是电影行业发展的速度显然超过了他的预想,于是在伟德福思的计划中,培养人才,包括和大学合作、建立学一体的分公司,将会是未来的重点。

对伟德福思来说,电影传统的项目化模式会局限公司未来的成长。所以在开展传统业务的同时,伟德福思也在往商业领域拓展,将娱乐和商业进行嫁接。

电影行业背景范文6

随着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逐渐深入,电影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分支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钻石模型,结合电影产业本身具有不同于货物贸易的特性,提出从融合的角度,借助新媒体发展的契机,增强外贸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电影业;钻石模型;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4-0001-02

1 选择波特钻石模型的原因

电影行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与文化创意具有相同的特性,正是这些特性决定了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更适用于此。

(1)电影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的行业,特别强调人力资本等高等要素的培育。没有长期的专业培养和教育,是不可能从事电影行业的创造性的工作的。电影行业又是一个特别强调创新的行业,而这正是迈克尔・波特理论的核心,波特认为创新是形成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

(2)迈克尔・波特强调企业组织与结构的变化和企业的竞争欲望与创新冲动对竞争优势的作用。电影行业恰恰就是一个特别强调创新冲动和标新立异的行业,没有创新冲动和标新立异,就没有创意和文化。

2 电影产业钻石模型分析

2.1 生产要素

(1)融资结构不够完善造成资金要素缺乏。当前中国电影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是以股本融资为主,融资额度有限。同时,中国电影融资的担保体系相对不完善,小额投资、私募资金和间接的融资所融合的资金很难得到回馈和保障。

(2)银幕数量增长迅速。数字银幕、3D银幕、IMAX银幕都是整个电影产业技术革新的具体表现。中国数字银幕迅速增长,2012年总量达到13118块,位居世界第二。

(3)专业电影管理人员缺乏。电影产业的国际竞争,不仅仅是影片本身的竞争,更是管理人员素质的竞争。目前电影业管理人员在专业性不强,在国内市场过度营销,不正当竞争,在国际市场不熟悉国际市场运作模式,不擅长电影的国际营销流程,又不能清楚分析电影观众的消费心理,严重阻碍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4)新生代导演数量缺乏。目前国内少数创作者对影片商业性的理解仍然片面,以血腥、暴力、恶搞和低俗为噱头,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现象还未能杜绝。在国际上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导演为数不多,青年电影创作还没有形成规模化和品牌效应。

2.2 需求要素

纵观中国的国内电影市场,自身需求基数较小,但增长迅速,趋势向好。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有消费能力的人群还在持续增加,这表明中国的电影产品的市场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巨大,国际市场需求情况却不容乐观。近年来中国“功夫片”在国际市场广受欢迎,但类型过分单一,热潮之后难免显得后继乏力。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审美预期、语言等方面的差异造成解码失真,使中国的电影影片在国际竞争中产生较大的文化折扣问题,导致目前国际市场需求十分有限。

2.3 相关及支持产业

相关及支持产业是指国内是否存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

(1)衍生品行业。

电影产品制作周期较长、影片前制、拍摄和后制中的复杂性、分散性的特点,决定了电影产业的发展需要其他相关产业配合与支持。但相关及支持产业一直是中国电影产业的薄弱部分。2013年全国电影产业总收入达到276.8亿元,其中票房收入217.7亿元,非票房收入45亿元,非票房收入占比仅1/8,与美国非票房收入占比2/3相比,仍然处于小规模发展期。

(2)产业园区建设。

目前中国主要的十大影视基地,如横店影视城、上海影视乐园、中山影视城等。这些影视基地对中国的电影事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已知的十大影视基地外,目前中国已经立项通过审批的影视基地有110余家,除此还有很多在建的项目和计划建设的项目。而新建影视基地中,95%的项目投资过亿元,总投资约500亿元。

但在国产影视剧的粗制滥造问题仍然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先前建设完毕的不少影视处于亏损状态下,中国的“好莱坞”、“华莱坞”真正能够做到名副其实的并不多。在中国电影市场不断壮大、电影产业不断扩大的条件下,众多“影视产业园”如何能够真正挑起中国“好莱坞”的重担,尚需时日。

2.4 企业战略及同行业竞争

(1)企业战略方面。

电影制作企业通常存在大片扎堆儿恶战、影片主题单一,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导演、演员人才稀缺,人文精神缺失等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电影产业化发展的不成熟表现。另外,国产电影存在对中国的文化品质和特色不重视,盲目地模仿好莱坞的高科技和娱乐性,而丧失本国文化特色和底蕴,丧失真正的竞争优势。

电影相关企业战略结构不合理。缺乏国际化的市场营销观念及方法,没有把电影产品看成一种商业产品使得中国电影产业无法赢得更多的国际市场,是电影相关企业在营销的观念上的重要缺陷。

(2)同行业竞争方面。

在电影发行和放映方面有一定程度垄断因素存在,但具有全国性垄断势力的大院线还没有形成。在电影发行领域,内地发行公司约300家,民营企业占90%,外资目前仍不被允许参与电影发行环节。如表1所示,中影集团、上影集团、华谊兄弟、博纳影业、光线传媒、等排名前10位的公司占据了发行市场80%以上的份额。

表1 2011-2012年发行主体市场份额占比

中影华夏华谊光线博纳美亚华乐视安乐星美其他

201138.624.32.04.28.11.60.10.21.119.8

201242.025.69.36.33.32.51.51.21.07.3

数据来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在电影放映领域,万达影院、中影星美、上海联合等10家院线排名前十位,且近三年排名基本无变化。目前中国现有国有电影发行单位2000多家,拥有境外影片全国发行权(无进口权)的公司有两家,分别是国有独资的中国电影集团发行公司和由19家国有电影股东单位组建的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拥有国产影片全国发行权的国有制片单位31家。

这几家公司几乎垄断了中国内陆的整个电影市场,其他的电影公司都是一种小而散的模式存在,跟上述几个大的电影经济公司相比基本上没有竞争力,垄断的存在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

2.5 政府扶持

纵观任何一个电影事业发展良好的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等,其政府的支持无一例外的成为产业良性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

为支持国产电影的海外拓展,2004年广电总局批准成立中国电影海外推广中心(后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同时,近几年广电局以及国家电影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频繁推出政策,给发行、放映方以补贴,如《关于返还放映国产影片上交电影专项资金的通知》、《广电总局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进资本投资广播影视产业的实施意见》等。

但是应该注意到,由于中国电影行业起步较晚,相关政策仍不健全,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1)目前补贴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电影主管机构对电影行业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意识形态导向、价值观导向层面,而对电影业作为文化服务贸易的重要产业以及其出口的重要潜力认识不够,重视不足。

(2)中国版权制度建设仍有待加强。如中国的《让子弹飞》在国内上映3天就出现高清盗版,海外也已出现盗版,这样就很难有下游市场开发。国外有惩罚性赔偿,但是中国没有,只有损失赔偿,令人望而却步。中国版权制度建设任重而道远。

2.6 机会

(1)数字化是近年来引领电影变革的核心技术。当前,全球的很多影院都拥有2K、4K、IMAX、3D、IMAX3D等5种数字放映技术。这些新科技的引入改变了电影产业原有的结构,体现在电影产业制片、发行和放映等环节上。制片环节来说,数字化提升了整个流程的效率,降低了成本,为创新生成提供了更多时间与空间上的保障;发行环节上,原有的发行渠道被拓宽,有限电视网络、宽带网络以及卫星传输成为了新的放映渠道。

(2)视听新媒体,以及随之涌现出的视频网站成为电影业重要窗口和延伸。目前土豆网、酷6网、搜狐视频、爱奇艺、豆瓣电影、10多家电影网站,已成为电影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上的重要传播平台。

(3)合拍片数量增加,为国际市场进入提供契机。近年来,西方一些电影发达国家的合拍片比例都很高,如英国达60%以上,意大利达40%以上,法国也逼近40%。全球化背景下,合拍是大势所趋。合拍电影为中国电影走出国门创造机会。中国2009年至今,每年立项报批的合拍片数量在60部左右;2009年至今,中国的合拍片数量已经连续两年保持了10%的数量增长比例,2011年甚至比2010年同期增长了30%。

(4)海外并购。中国电影企业也开始借助资本运作进入国际电影市场。2010年橙天嘉禾娱乐集团宣布以1.94亿港元(2500万美元)收购好莱坞传奇影业公司3.3%的股份,成为首个入股好莱坞影业的中国公司。2012年大连万达集团和全球排名第二的美国AMC影院公司签署并购协议,并购总交易额26亿美金,之后还将投入5亿美元运营资金。万达收购AMC公司后,将同时拥有全球排名第二的AMC院线和亚洲排名第一的万达院线。

3 对策

针对提高中国电影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主要分为三个层面:政府、行业协会层面,中间层渠道,核心层为电影产品层面。

3.1 政府、行业协会层面

政府职能需要转变,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为电影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政策支持。通过参与GATS、RBFS等国际服务贸易谈判,为中国电影业发展争取主动,尽量营造一个健康、宽松的宏观环境。

(1)对前端制作方面:进一步强化信息透明度,及时披露审片标准,避免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扭曲和曲解,以避免制作核审过程中影片的自我现象。多鼓励创新,鼓励电影作品的多元化发展,丰富电影类型,协助、支持青年电影制作人的成长,并将相关补贴用于此。

(2)对后端发行和放映环节:对于这些盈利性环节,让市场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政府在这一环节的角色是监督管理者,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遏制票价乱象。不断

提高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深入,知识产权保护已经从传统版权保护扩大到了在线内容盗版问题。

3.2 渠道层面

在传统渠道构建方面,通过海外并购和合拍电影等方式,进一步拓展传统受众范围和传统渠道规模。利用借船出海办法,充分利用海外资源帮助电影产业提高渠道竞争力。

在新渠道构建方面,抓住新媒体的发展机遇和三网融合的契机,凭借电影产业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借助各种方式进行产业链横、纵向并购以及跨行业合作,如电影频道走出去、并购海外在线视频公司等,从而达到宣传中国文,减少文化折扣问题的目的。

3.3 电影产品层面

针对目前电影产品自身竞争力不足影响海外推广的问题,需要通过人才战略来解决。

(1)培养现有青年导演、编剧。进一步实施青年导演、编剧等扶持项目,给青年电影人才成长机会,支持新锐导演、新演员面孔参评国际奖项,提高国际辨识度和国际知名度。

(2)加强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力度。目前国内电影类专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对电影行业的经营、管理、宣传、推广等很少涉及,也是导致相关专业人才难求的原因之一。

(3)吸引复合型人才。吸引财经、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优秀人才进入电影产业领域,重点坚强创作、技术、经营、管理等各类专业交叉培养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4)引进海外高端人才。注重海外创意、研发、管理、经营等高端人才的引进。

参考文献

[1]Akbar Marvasti and E.Ray Canterbery,culture and other barriers to motion pictures trade[J].Economic Inquiry,2005,43(1):39-54.

[2]Marshall Reinsdorf and Matthew Slaughter,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and Intangibles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0.

[3]张庆威,吴国蔚.中国去工业化问题研究与展望[J].国际贸易论坛,2012,(3):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