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科学理论的局限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行为科学理论的局限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行为科学理论的局限性

行为科学理论的局限性范文1

关键词:管理特征;管理理论;现代企业管理要求

管理活动自古就存在。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管理存在。然而,管理活动真正形成为理论,却是在工业企业产生之后。工业企业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企业管理是随着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百年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度发展,企业管理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科技的发展,使管理工作不断复杂,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管理企业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与需要,企业迫切地要求提高管理水平,把多年的管理经验加以总结,使之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用科学的理论代替传统的管理。最早提出科学管理理论的就是美国的泰罗,泰罗思想的出现标志着企业管理理论的形成。

一、古典管理学派的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学派的管理理论,是人类管理思想史上奠基的管理理论。它实际分为两个系统,一个以美国泰罗为代表,另一个以法国法约尔和德国韦伯为代表。前者称为科学管理学派,后者称为行为科学学派。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学派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泰罗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泰罗重点研究了在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主张一切管理都应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和解决,其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是:倡导工人与雇主要通过“精神革命”进行合作,并提出了一系列提高效率的科学方法与原则,如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对工人进行培训、实行管理与执行的明确分工、管理控制上的例外原则等。泰罗思想主要侧重于企业生产的现场管理。

泰罗之后,还有一些人对科学管理理论做出了贡献。如:甘特,发明了编制作业计划和控制计划的横条图管理技术,使生产组织工作逐步标准化,他还对工资制度更深一步研究,提出“甘特作业奖金制度。”福特,在1914年—1920年首先在汽车工业中创造了流水线生产,把生产的空间组织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工业生产的标准化,为实行生产的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2.法约尔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组织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法国的法约尔。法约尔理论的贡献体现在他的著作《工业与一般管理》(1916年),他提出把管理分为五大要素,即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并提出了管理的十四项原则。他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概括了一般管理的理论、要素、原则,着重研究企业的全面经营管理问题,指出工业企业经营活动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他认为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才是企业管理的中心。

另外,德国的韦伯也是管理组织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认为这是最理想的组织结构,并提出了三种权力种类,认为其中合理———合法的权力是官僚集权组织的基础。其代表作为《社会和经济理论》,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是适应传统封建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需要而提出的。

它具有里程碑性质,影响十分深远。

科学管理理论不但在当时起了划时代的作用,而且对以后管理理论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着重研究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提出了科学的工作方法,严格的奖惩制度等,这对于以后的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它忽视社会条件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忽视了人际关系的研究等,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古典管理理论的局限性,1924年,以美国哈佛大学梅奥教授为代表,创立了“行为科学”的学说,由此管理理论的发展进入行为科学理论的时期。

二、行为科学学派的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学派是一种诞生于近代,形成于现代的管理理论学派。其早期为人际关系学派,是于二十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通过霍桑实验而形成的,其代表人物是梅奥。他的代表作是《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他运用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的行为及产生行为的原因,指出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才是管理的最佳办法。其主要观点是:不能把工人看成是单纯的“经济人”,他们是复杂的“社会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强调领导者的能力。

另外,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是行为科学派的一类。马斯洛认为人是有需要的动物,人的需要有轻重层次,并将人的需要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通过满足人的不同需要来达到激励人员的作用。不过,马斯洛的理论只说明了需要与激励之间的一般关系,没有考虑到不同的人对相同的需要的反映方式往往是不相同的,而且他没注意到工作和工作环境的关系。正是由于该理论的不足,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了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对需要层次理论作了补充。他划分了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界限,分析出各种激励因素主要来自工作本身,这就为激励工作指出了方向。

可见,行为科学理论重视了人在生产中的作用,侧重激发人的创造性。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和组织行为。

三、当代西方的各种管理学说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专业化程度日趋提高,协作关系更为复杂性,各种管理理论随之产生。

孔茨等人把法约尔的行为科学理论发展成为管理过程学派,其基本思想仍然是“每个主管人员的任务就是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使身处其间的人们能在集体内一道工作,以求有效地完成集体的目标”。

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自成一家,他在分析了个人与组织后提出了组织的三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的沟通。给出了协作系统在共同目标下的组织的结构关系,目标是使组织有效率。

西蒙继承了巴纳德的思想而创立了决策理论学派。西蒙等人认为:组织就是作为管理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在他的组织系统中使理论上决策最优和实践上的令人满意二项标准之间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数量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程序,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企业目标。在企业的目标下,用数学来解决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是该学派的特色。

德鲁克所代表的经验主义学派认为,“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在此目的下管理就是对人进行管理的技巧,是用技巧来解决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问题。

经理角色学派认为经理所承担的角色体现了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角色这一概念是行为科学从舞台术语中借用到管理学来的。角色就是属于一定职责或地位的一套有条理的行为。演员、经理和其他人的角色都是事先规定好的,虽然各人可能以不同的方式来解释这些角色。

四、现代企业管理新理论及发展趋势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竞争愈趋激烈,企业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管理学界开始重点研究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的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谋求企业发展,并获得竞争优势。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战略管理理论。1975年安索夫的《战略规则到战略管理》出版,标志着现代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1980年),把战略管理推向顶峰。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迅猛发展,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很快,企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1990年彼得·圣吉出版其所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提出必须进行五项修炼,即‘锻炼系统的思考能力,超越自我,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的远景与开展团队学习”,以建立学习型组织。超级秘书网

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应顺应以下几个趋势:

1.以经营决策为中心。经营决策是对企业整体行为过程和各种经营活动所达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应采用的策略和方针所进行的抉择。它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决定着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2.把人作为中心来管理。企业管理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好人的工作,注重行为科学的研究与应用,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与使用,全面提高职工素质,采用各种措施调动人的积极性,使职工更多地关心企业各方面的工作,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

3.广泛地吸收优秀科技成果。“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充分体现了当代企业的竞争不仅是产品的竞争,还包括技术竞争。当今世界,是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时代,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企业如果不善于利用新技术去开发新产品,就不能牢牢地控制市场,更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企业要根据自己的规模、类型、人员等条件,构建良好的组织结构,建立合适的企业制度,实行集中决策,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授权的管理艺术,调动不同部门、岗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现代管理理论仍在不断地发展中,各学派理论将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必然会有更合理的理论出现。处在经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更应汲取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将之付诸实施,这必将会提高中国的管理水平,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教材编写组.企业管理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行为科学理论的局限性范文2

关键词:西方管理理论;精要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12-0019-02

西方管理理论在管理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包括众多学派和理论的体系。各种不同理论以不同的人性假设为前提,从不同视角,用不同方法对管理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西方管理理论。统观这些管理思想和学说,大体上可以提炼出七个字的精要。

一、严

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以1911年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的出版为标志。泰罗的管理理论使经验管理上升为科学管理,集中表现为一个“严”字。泰罗针对美国劳动生产率远低于设备设计能力的现实问题,提出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他以极严肃的态度研究管理问题,做了大量实验,进行了时间研究、动作研究、疲劳研究、图表管理和成本核算等具体研究,使其提出的管理原理、管理方法和制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不是凭经验和主观意愿进行管理。他强调对工作人员严格要求,对工作过程严格控制。进而明确提出达到相应要求的具体措施,即建立科学的操作方法,培训工人,使他们掌握科学方法,并为生产的各环节定出标准,以规范工人的生产行为;同时,定出劳动定额,实行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促使工人努力工作。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产生后在美国普遍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其管理措施后来发展为制度管理。制度管理要求建立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与规程,严格执行各项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力图实现管理科学化。

二、情

泰罗的理论是把人看作“经济人”,作为生产的附属物,其管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强制性的手段使工人不得不努力工作。这种方法易引起工人的抵触情绪。行为科学理论针对泰罗理论暴露的弱点和局限性,提出了新的人性假设即 “社会人”,主张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按照人的行为规律合情合理地进行管理。行为科学揭示的行为规律表明,人有各种需要,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管理者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使人快乐地工作、自觉自愿地努力工作。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突出了人在组织中的作用,认为组织的实质是人的行为,维持人的协作意愿是实现组织对内平衡的关键。在行为科学理论和社会系统理论的指导下,西方国家普遍开始重视情感管理,对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进行人性化的呵护和关心,实行民主化管理。企业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让员工与企业一起发展,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对工作团队乃至企业的认同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际上,情感管理与制度管理是互补的。制度管理是前提和基础,主要保障日常经营管理的规范性和内部竞争的公平性;情感管理是发展和提升,主要以人性化管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情感管理的运用必须在制度规范的框架内进行,不得侵犯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三、策

从“经济人”假设出发,个人和企业都会对其行为或活动所带来的利益进行测算,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西方管理理论强调科学决策,精打细算。二战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日益大型化,内容复杂化,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发展,企业生产经营受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加大,决策的难度更大,管理者能否正确决策、取得好的效果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这时,特别需要把决策作为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西蒙的决策理论便应运而生了。西蒙十分重视决策的关键性作用,指出“管理就是决策”。他详细分析了决策过程,研究了决策程序,并把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系统理论、运筹学等学科的新成就运用到决策技术之中,提出了实用的决策技术。他强调,管理者必须精于决策,要确立正确的决策前提,依据科学理论,运用科学方法,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科学决策。与决策理论对决策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管理科学理论特别重视决策中运用定量分析方法,甚至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解答,以达到企业的目标。该理论创立了运筹学,提出了一系列以数学和电子计算机为工具,以选取最优决策方案、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科学管理方法。由此,西方学者对定量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产生了不少实用成果。

四、谋

如果说“策”着重于现状分析,那么“谋”还要求对未来进行分析。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的战略管理理论以及系统管理理论、社会系统理论则着重研究了“谋”的问题。战略管理理论学派众多,主要研究制定战略的思路和战略分析的方法。资源配置战略理论认为,企业战略行为就是组织通过改变内部的资源配置方式和行为方式,使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管理者应以环境--战略--组织三者为支柱建立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框架,在正确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制定适当的战略。综合各学派的观点不难看出,战略分析的内容包括对宏观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法律、技术和竞争对手等外部环境的分析,对内部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状况、生产与运行、研究与开发等内部环境因素的分析。系统管理理论为管理者的战略谋划打开了新的思路,它把系统的观念、系统分析的方法引入管理,要求管理者重视整体性,把握系统的层次性、目的性以及环境的适应性,在决策中追求整体优化。社会系统理论揭示出谋划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即维持组织对内和对外两个平衡。上述这些理论无一不突出了立足现实,“深谋远虑”的特点。

五、变

20世纪60年代前的西方管理理论都试图找出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方式,而现实表明,任何一种管理理论都有其特定的适用性。权变理论研究了以往管理理论显露出的问题,认为人是“复杂人”,环境又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没有最好的管理方式,只有最适合的管理方式,任何管理理论都不能包医百病,管理者必须认识内外部可变因素随机应变,寻找最适合于具体情境的管理模式、管理方式。比较管理理论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子公司照搬照抄发达国家、母公司的管理方式、方法出现的“水土不适”问题,指出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各种外部因素以及组织的计划、人员、领导、控制等内部因素都影响到管理和管理效果。不同国家、不同企业的内外部因素不同,管理的方式、方法也应不同。管理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活动,必须注重实效、适用,从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变通。在权变理论形成之前产生的经验主义理论虽没有明确指出管理须随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由于认识到管理是一种实践,要依据从实践中总结的经验进行管理,因而所提出的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和目标管理的方式,也成为企业提高其应变能力的有效方法。

六、魂

日本二战后的迅速发展,引起美国管理学者的关注,美国学者对日本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和比较分析,以求找出日本企业管理的“秘密武器”。美国教授巴斯卡尔和艾索斯在《日本的管理艺术》一书中,概括了日本的经验,提出了“7S”管理模式,即制度、策略、结构、作风、最高目标、人员、技巧。他们把前三个变量称为“硬”因素,把后四个变量称之为“软”因素,认为日本成功之处在于他们重视“软”因素。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美国学者认识到日本并没有高深莫测的理论和鲜为人知的方法,其成功的秘密在于重视人的精神,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日本人把管理工作的关键看成是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起大家共同遵守的信念和价值观,产生一种大家同心协力共赴目标的精神状态。美国学者对日本经验的研究带来了上世纪80年代的“企业文化热”。 90年代,美国教授彼得・圣吉所著的《第五项修炼》,更为突出地强调对人的精神激励。他要求管理者引导人们强化精神方面的修炼,终身学习,追求生命的意义,使人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如同艺术家对待艺术品一般,全身心投入,不断创造和超越,活出生命的意义来。重视人的精神状态,强调抓铸魂,反映出当代经济的增长和企业生产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人力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资源,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发掘出一种新的以活生生的人为重点、能激发人的精神力量的管理模式。

七、新

行为科学理论的局限性范文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ntific management will continue to absorb the new technologies of modern science, further integrate the humanities, philosophy thinking, and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methods, and gradually establish a theory system and management mode with multi-level, being close to true humanity and the management environment.

关键词:管理科学;研究;发展趋势

Key words: management science;research;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B503.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316-01

1管理科学研究及其发展历程

管理科学自1911年泰罗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为标志兴起以来,其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末,以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核心内容是管理职能和管理过程的古典组织理论;研究方法是以经济学为基础,侧重于对物、财及管理过程的管理。

第二阶段:20世纪30到50年代,以梅奥人际关系学说为代表的行为科学理论阶段。核心内容是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是在心理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论基础上,对人的行为以及产生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第三阶段:20世纪60到80年代,以1961年孔茨发表的《论管理理论丛林》为标志的现代管理科学阶段。核心内容是综合利用和移植了数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其自然科学、统计学、法学等诸多学科研究理论所形成的“管理理论丛林”。1980年孔茨再次发表的《再论管理理论丛林》一文,把管理科学归纳为十一种管理理论学说,究其实质,或多或少吸收了其他多种学科的研究结果。

第四阶段:1981年后,进入了对企业文化研究的阶段。主要内容是对企业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的研究。

2管理科学研究方法及特点

2.1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管理科学研究以归纳法、实验法和演绎法为基本方法,这三种方法相互补充,对管理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十年,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主要内容的“老三论”,和以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为主要内容的“新三论”,以及主要用来建立模型和进行定量分析的数学研究方法,也都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学科中。此外,心理学、历史学、法学、统计学、哲学等其他多种学科的理论或方法,也可作为管理科学研究的方法。

2.2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管理科学研究方法显明的特点是有多学科移植性。即指管理科学除归纳法、实验法和演绎法的研究方法之外,主要依靠和移植当代自然科学的主要观点和社会科学的前沿理论予以充实。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新的理论及方法不断诞生,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还会进一步丰富。

多学科移植性特征的成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管理活动本身的性质,为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移植性提供了必要条件。由于影响管理活动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自然因素及政治、法律、社会、心理、历史、文化等多种社会因素。普遍存在的复杂的管理问题,涉及多种学科理论及研究方法,必须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才能解决。二是管理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从事不同学科领域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这为研究方法的移植提供了可能。研究者采用的方法,既与管理科学融合,又带有各自行业的不同特征。他们纷纷从自己的学科领域出发,多角度、多层次研究现代管理科学的相关理论。

3管理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管理科学还存在一些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例如,我国管理科学研究存在思辨研究多、实证研究少,对管理哲学的研究有待深入。

3.1 继续吸收现代科技新成果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管理活动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或进行动态模拟,这将大大促进管理科学向更加精确的方向发展。可见,继续吸收现代科技新成果,是管理科学研究的必然趋势。

3.2 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不断融合科学管理偏向于“物”,侧重于对外在对象的客观描述与分析;而人文管理偏向于“人”,侧重于对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融合是21世纪管理科学研究的重要趋势。20世纪80年代掀起的企业文化研究热潮,就是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趋于融合的具体表现。21世纪是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纪,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必将进一步融合。因此,调整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方向,建立有中国特色、具备东方文化底蕴、具有足够话语权的管理科学体系,是势在必行的。

3.3 哲学思维的应用将更加深入哲学的真谛,在于从一般范畴揭示事物本质,因此,哲学思维是深入分析管理活动的重要基础。西方管理科学自20世纪初形成至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例如,在对“人”的认识上,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复杂人”、“管理人”;在管理理论上,从“科学管理阶段”到“行为科学时期”,再到“管理科学丛林”。这些理论既有其科学性又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要解决当今管理科学的“丛林纷争”就必须借助哲学的辨证思维进行深层次分析,进而提出一般性的管理原理和规律。

3.4 管理理论的跨文化性将更为突显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世纪。因此,21世纪管理科学理论的跨文化性将更为突显。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分析运用管理科学的相关理论,也会缩减不同文化背景下管理思维的差异性。

3.5 管理科学与经济学方法进一步融合从总体上说,经济学主要研究“为什么”,而管理科学主要研究“怎么办”,但二者又是紧密联系的。应用经济学就是在管理科学的参与和帮助下才迅速发展起来的。经济学理论只有通过管理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力量。随着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的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综合管理领域的研究,大多兼有经济学与管理科学两栖性,经济管理科学和管理经济学等边缘学科相继出现。此外,诸多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本身就需要经济学和管理科学共同来承担,要想解决现实问题,就没必要将这两个学科划清界限。获得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管理科学家西蒙,所做的就是关于经济组织内部决策程序问题的研究,这充分说明经济学问题同时也是管理科学问题。今后的管理科学研究,将进一步吸收经济学研究的成果和方法,使管理科学研究的结论能够直接用于解决现实管理问题,从而缩短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之间的距离。

参考文献:

[1]芮明杰.管理科学——现念[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祝恩富等.经济学方法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行为科学理论的局限性范文4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管理;价值取向;人本管理;科学管理

作者:于博

怎么看待教育管理的价值,就有怎样的教育管理价值观,不同的教育管理价值观会形成不同的教育管理价值取向,产生不同的教育管理方法、组织形式、评价机制、激励手段等。可以说,教育管理价值取向对教育管理的成败有直接的影响。而目前教育管理的价值取向有人本管理与科学管理两种。笔者先是对两种教育管理价值取向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种教育管理价值取向结合的作用,希望对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有所帮助。

1.中小学教育管理价值取向

中小学教育管理价值取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本管理,另一种是科学管理,以下分别对这两种教育管理价值取向进行阐述:

1.1人本管理价值取向

人际关系学派认为,很多管理理论过分强调管理的科学与严密,没有认识到人的作用,久而久之,人逐渐成为了机器的附属品。其中比较典型的学者就是梅奥,他主张重视人的因素,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他进行了大量的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研究。总的来说,人本管理价值取向有如下特点:其一,注重人际关系研究,霍桑实验就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人际关系研究,这个实验让管理者转变了以往单纯注重效率的观念,认识到人际关系对个人和组织效率的影响。其二,注重满足人的需要,人家关系理论研究者认为,需要是激励人们的动力,人的行为都有动机,而动机来源于人本身的需要,是其社会和心理层面的反映。大量的行为科学理论家对人的需要开展了研究,其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与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是我们比较熟悉的。

上世纪70年代之后,行为科学理论的影响日深,对教职员工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教育管理学家十分关注,并针对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影响因素开展了研究。教育管理学家们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自我调控与完善,善于进行自我激励;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分析和研究学生的需要层次和结构,进而对校内外的人际关系予以改善。

1.2科学管理价值取向

科学主义在教育管理中比较常用,其来源于企业,带有浓重的市场气息。对教育管理而言,教育管理可以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科学主义思潮在教育管理的应用起源于20世纪初期,当时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水平,生产对工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具备了较高素质的工人开始为子女的受教育权利斗争,很多国家都普及了义务教育。而普及义务教育的结果就是学校数量剧增,教育投入大量增加。但是,当时的教学效率却不高,这让政府和企业界都是十分不满,于是要求教育管理人员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量化、考核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管理人员放弃了传统教育价值取向,接受了与市场经济属性相适应的科学管理价值取向。

总的来说,这两种教育管理价值取向都有其局限性,人本管理过分强调人的因素,认为通过人际关系的改善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实际上这存在很大的难度,是不切实际的,很难在现实中操作;科学管理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认为人只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对于人的其他需求视而不见,本身就带有很强的片面性。

2.结合人本管理与科学管理的作用

人本管理价值取向看重人的情感及心理因素,重视满足人的社会和心理需要;科学管理价值取向关心的是怎么才能更有效率。当代学科高度分化、高度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学者认识到依靠单一的价值取向不可能全面解决教育管理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管理思想就不得不通过融合来提升教育管理的实际效果,促进教育管理的专业化、民主化。布莱克·穆顿在其《管理方格》一书一种就提出了“管理方格理论”,该理论研究的是企业领导方式及有效性的理论,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极端的领导工作方式的出现。无论是极端的科学管理、极端的人本主义,还是极端的人际关系、极端的生产为中心,都难以圆润地解决中小学教育管理问题。“管理方格理论”既高度关注工作,又关心人际关系,满足人的需要,以实现两者的有机协作为目的。

同样认为人本管理与科学管理应该结合的还有系统教育管理学说,其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的基础上,其认为学校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社会、学校、社区之间是密切相联的,学校的教育质量、效率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该学说一方面从整体、系统的角度来看待学校的内外环境、要素,另一方面认为教育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由诸多子系统组成的开放型的系统。长期受到儒家文化与小农经济的影响,我国的教育管理一直有浓重“人治”的痕迹,缺乏科学管理的洗礼;而我们的“人治”并不尊重人的需要,也没有深入研究人际关系对教育管理效率的作用,只是简单粗暴的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对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管理来说,融合人本管理与科学管理两种价值取向不但可以完善我国教育管理的制度基础,还能够更好地激发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在实际的中小学教育管理中,我们应该以科学主义为基础,以人本主义为主导,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进中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

3.总结

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关系到中小学教育事业能否顺利发展,对其价值取向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两种教育管理价值取向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种教育管理价值取向结合的作用,以期更好地促进中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利民.中学教育管理中人本主义价值取向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2]陈君.略论中小学教育管理价值取向[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07).

行为科学理论的局限性范文5

一、中国式管理思想与西方之比较

近代管理思想起源于美国,美国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也一直是世界各国学习效仿的榜样。然而,后起的日本在管理上却比美国还要成功。究其原因,是因为日本人知道什么是管理哲学,他们除了应用管理科学以外,还十分重视经营理念。把民族和社会文化情境融入到管理的思想中去,创造了日本管理的成功。美国式管理的哲学基础是个人主义,日本是集体主义,而中国是交互主义。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不同移民在交融中形成了美国文化。美国人崇尚科学和理性的思维方式,按照规章制度做事情,以法规作为行为准则。美国式管理以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为核心,重视个人能力,崇尚个性和差异,这是其管理哲学的主旋律。从历史上看,日本属于农耕民族,表现为“集体内部的互助合作”的特征,以及安守故土、稳定工作的观念;从地理上看,日本四面环海、国土狭窄、资源贫乏,这种不利的自然条件,造成了强烈的民族危机意识。这种危机感,使传统的农耕文化深深地根植于整个日本社会文化中,对人们的观念、道德、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日本人崇尚集体主队精神,排斥个人主义,避免冲突和内部竞争。每一个日本人都会以集体为中心,全员一致,采取同样的行动;强调个人、家庭、企业、政府等社会各组成部分的紧密结合,人们有着浓厚的团体主义、家族主义观念,对集体有强烈的“依恋”情节。日本还是个善于吸纳外来文化的国家,除了科学的运用管理科学理论,发展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还十分重视哲学理念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喜欢从许许多多的个别存在出发,去发现共同的原理。中国人集中体现为变动主义也就是一切看具体情况,因事而定,因人而异。中国人认为管理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做人就是要搞好人际关系,做事就是要提高工作绩效,搞好人际关系、提高工作绩效就是管理的目标和过程。因此要先会做人,然后会做事,思维上讲究集思广益,发扬民主,善于归纳。中国式管理的原则有许多,而且可刚可柔,可上可下,可阴可阳,但要把握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变动性原则,要在变动中归纳和遵循变动的一般规律。有学者认为中国式管理,是指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西方现代管理科学,并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以及心理行为特性,以达成更为良好的管理效果。中国式管理主张从个人的修身做起,然后才有资格来从事管理,而管理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以“安人”为最终目的,达到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状态。

总之,中西管理哲学各具自己的特点,从深层次看来,也不乏相通的地方。而且优劣共生、利弊相倚,往往具有对应和互补的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家之间全面深入的开放与交流,带来了各国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包括管理哲学交流的冲击和交融。全球范围内的管理哲学总是在各国文化的互相交流、互相融合中不断发展和创新。因此,随着中西管理哲学的深入交流、移植和融合,中国传统管理哲学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改进和重构,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二、中国式管理思想的哲学思考

1.社会文化情境论。任何管理思想起源于其所在的社会文化情境,管理的主体和客体都与人有关,而人是受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约束的,要实现有效的管理,就需要去理解人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哲学观念等。因此,管理思想都有其适用的理论基础和社会情境,一旦脱离了这些情境,可能会出现“生搬硬套”、“水土不服”的问题。从这个视角来看,管理体现的是经验和艺术,必须依据现实的情境来实践、提炼相应的管理思想,并运用成熟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来解决实际管理问题。从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来看,管理更多的体现是一门科学和制度,有许多可以遵循和重复应用的规则方法,从科学管理、决策学派、经验学派到人本学派,管理的艺术成分渐渐凸现出来,这也反映出社会文化发展对人的关注,要求给予人更多的空间和机会,从哲学高度来实现人对全面自由的追求。因此,哲学要求人自由的全面发展,就决定了管理哲学必须是以人为中心。

当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以及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越来越关注人的发展、文化的交融。根据东西方管理整合的趋势,中国的管理必将突破过去对西方管理哲学和思想的崇拜和依赖,必须结合中国现阶段国情和民族文化传统,不断挖掘我国宝贵的古代管理思想,走出一条从学习—借鉴— 应用— 创新— 提炼— 升华的道路,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思想体系。

2.管理中的“和谐”思想。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个性化、劳动者知识水平提高,都要求组织能够快速反应、灵活应变,而基于分工的层级组织制度表现出迟缓和不适应。人地位的变化,使管理系统越来越复杂,管理领域正在从纯理性主义的科学管理转变为关注理性与非理性相融合的管理模式。传统的文化模式,主张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重视自我修养和内心世界的平衡,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融合和社会稳定,凸显我国古代管理哲学强调协调和协作关系的智慧。协调是在自觉、自愿、自主的条件下实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间的行为配合和支持,协调就必然涉及到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和谐机理。管理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怎样协同以实现其有机组合的功能,可以归入“和谐”的哲学范畴。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十分重视不同事物之间的协作和协同,提出了许多有关“和谐”的观点。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于“和合”精神——即透过共生、共处、自立与共同发展而达至大同社会的理想世界。“和”的概念不仅反映了一个组织、一个社会理想的运行秩序,而且反映了达到这种秩序的内在平衡机制。孔子的弟子在总结孔子关于“和”的人本主义管理思想时,提出了“和为贵”的命题,这与现代人本管理核心“团队精神”十分相近。中国古代管理讲“内和”,用现代管理学的语言表达,就是重视管理系统的团队精神和和谐管理。传统的儒家思想为和谐管理提供了哲学的基础,从思想和理论的高度解释了管理的基础,为人们自由的进化发展提供动力。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企业管理者不缺思想,但缺的是如何把中国的管理思想与西方的管理方法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基于目前管理理论应对不确定性的局限性,有学者根据对有关组织系统和谐运行机制的思考,提出了“和谐理论”。陆续在管理科学领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文章,阐述了和谐管理的思想与和谐管理的研究问题,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和谐管理理论体系。这是对已有的管理理论进行学习、引进、消化和吸收的同时并创新提出中国管理模式的有益尝试。

行为科学理论的局限性范文6

赵菁

【摘 要】 笔者认为,对工程项目目标管理原理和方法缺乏正确理解是工程项目目标管理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本文在重申目标管理的涵义和实施过程的基础上,给出了在工程项目这一具体管理情境下的目标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关键词】 目标管理;工程项目目标管理;目标体系

0引言

目标管理(Managementbyobjective,MBO)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于美国,以泰勒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特别是其中的参与管理)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和方法。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由于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从而被公认为是目标管理的创始人。自德鲁克之后,目标管理方面的著述和实证研究颇多,而这一管理制度和方法也逐渐被管理者作为管理技术之一应用到管理实践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各行各业管理现代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如何用管理理论来指导社会各行各业的实践活动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课题。把管理理论应用于工程项目实践,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研究,早已成为建筑业专家学者的历史使命。众所周知,工程项目的目标有没有得到实现是评价一个工程项目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在工程项目管理实践如何用好目标管理理论则成为建筑业项目管理研究的重中之重。

1工程项目目标管理现状

工程项目是否成功的评价标准是看项目是否实现了其既定目标。目前工程项目资源短缺、管理粗放、效益低下现象有增无减,StandishGroup对8400余个项目的研究表明:

16的项目实现其目标;50的项目需要补救;34的项目彻底失败。为了更详细地了解情况的严重性,StandishGroup还进一步对438位项目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其调查问题及结果见表1。据调查大多数工程项目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要么是因为组织方面的问题,要么是对需求缺乏管理,或者是因为缺乏计划和控制,无出其外,然而笔者以为,不恰当的目标设置和不恰当的控制方法才是项目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即不当的目标管理制度是使得情况日益恶化的根本原因。

2工程项目目标管理的内涵

杨文士等将目标管理定义为:“所谓的目标管理就是指:组织的最高层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式和社会需要,制订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主管人员以至每个员工根据上级制订的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的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的依据。”

工程项目是具有一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在一定的限制条件(时间、资金和特定功能)为完成特定任务而进行的一次性活动。工程项目管理则被英国建造学会定义为:“为一个建设项目进行从概念到完成的全方位的计划、控制与协调,以满足委托人的要求,使项目得以在所要求的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批准的费用预算内完成”。可见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保证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

依据目标管理的定义以及工程项目和工程项目管理的特殊性,工程项目目标管理可作如下描述:工程项目管理层(通常指工程项目管理办公室)根据工程项目的情况分析和环境调查,协同项目各参与方提出工程项目目标因素,对目标因素进行详细设计和优化,制订出在整个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体系。并采用系统方法将总目标分解成子目标和可执行性目标,然后将项目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各责任人,把目标管理同职能管理高度结合起来,使目标与组织任务、组织结构相联系,建立由上而下,由整体到部分的目标管理体系。加强对目标责任人的业绩评价,鼓励组织成员竭尽全力圆满地完成他们的任务,并将项目目标落实到项目的各阶段,把项目目标作为可行性研究的尺度、作为项目技术设计和计划、实施控制的依据,最后又作为项目后评价的标准,使工程项目的计划和控制工作十分有效。

3工程项目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

一般来说,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包括: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组织实施,检查和评价四个步骤。由于组织活动的性质不同,工程项目管理组织中的目标管理主要由项目目标体系建立和目标控制两个步骤组成。

3.1 目标体系的建立实行目标管理,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这项工作应从组织的最高层开始,然后由上而下地逐级确定目标,上下层目标之间通常是一种“目的—手段”的关系,上一层的目标需要一定的手段来实现,这些手段就成为下一层的目标,顺推下去直到作业层目标,从而构成一种锁链式的目标体系。

依据目标管理目标体系建立原理和工程项目的特点,工程项目目标系统就是以项目的情况分析为依据提出目标因素,确定目标因素指标,对目标因素按照他们的性质进行分类、归纳、排序和结构化形成目标系统。工程项目目标系统包括三个层次:系统总目标,子目标和可执行目标。其次建立工程项目的目标体系,还必须对目标系统进行优化,最终得到工程项目的目标体系。

3.2目标控制管理中的计划和控制是一双孪生子。未经计划的活动是无法控制的,因为

控制就是纠正脱离计划的偏差,以保持活动的既定方向,没有计划的控制是毫无意义的,计划是为控制工作提供标准的。目标是计划的一种,所以目标管理自然离不开目标控制。

工程项目的目标控制是指按照既定的项目目标来衡量工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并纠正所发生的偏差。即与目标分解结果相对应,将每一目标落实到相应的责任人,建立相应的目标管理组织,采取适当的控制方法和手段,制订控制方案。设立相应的目标管理组织专门负责目标的动态管理和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并进行奖快罚慢,表好惩差。

4 工程项目目标管理的特点

4.1 工程项目目标管理是实施全寿命周期的全面管理

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包括:从工程的项目构思到项目运行结束的全过程。包括项目的前期策划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投产保修阶段和运行阶段(如图1)。目标体系的设置应该满足全寿命周期和全面性要求。工程项目的目标必须包括项目实施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要素,在内容上必须周密。一般来说应该包括:结构分解得到的所有项目单元;项目单元的各个方面,如质量、数量、成本、工期等;项目的全过程(全项目的实际情况、项目各参与方的能力和外界环境做出切实可行的寿命周期),即从项目开始直到项目结束的各个阶段;所有项目参与者的目标;项目所需资源或条件目标如资金管理目标、材料管理目标等,而不仅仅是施工项目的目标管理。

4.2 目标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项目前期就要求设计完整的、科学的目标系统是十分困难的,这是由于在项目初期人们对问题的认识还不深、不全面,人们掌握的信息还不够多。与此同时项目系统环境复杂、边界不清楚、不可预见的因素多,这就使得项目前期设计目标系统的指导原则、政策不够明确,很难做出正确的综合评价和预测。所以项目早期目标系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受到限制,这与工程项目目标设计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是相矛盾的,但又是统一的。只有认识到在项目早期对问题认识 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才能正确地对待所设计的目标系统,这是符合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规律的。由于计划的创新性,要在项目的初期制订详细的、全面的、具体的、正确无误的、完全符合实际的目标系统是不现实的。通常在项目前期进行项目目标总体设计,建立项目目标系统的总体框架,更具体的、更详细完整的目标设计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和设计计划阶段进行。

4.3工程项目目标管理是一个多目标的系统管理工程

项目目标管理中,各目标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成本、工期和质量三大目标共同构成项目管理的目标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某一方面的变化必然引起另两个方面的变化,例如过于追求缩短工期,必然会损害项目的质量,引起费用的增加。任何单方面考虑工期、质量,或者是费用的目标体系设置都是片面的。工程项目目标管理要注意统筹兼顾,合理确定质量、进度、费用三大目标的标准,要在需求与目标之间、各大目标之间进行反复协调,追求它们之间的优化和平衡。

4.4 工程项目目标间的争执是不同利益团体间的争执

目标间的争执,不同目标通常是由与工程项目利益相关的各参与方提出的,目标间的争执,即目标间的矛盾实际就是不同利益集团间的争执。在工程项目目标体系的设计中必须承认和照顾到与工程项目相关的不同群体和集团的利益,必须体现利益的平衡。

4.4工程项目目标的确定必须是切实可行的

任何一个目标体系都是项目管理组织所做出的承诺。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项目各参与方的能力和外界环境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是目标体系得到实现的重要前提。但是在现实中,因为上级的压力、虚荣心、好大喜功、不了解实际情况等等的原因使得人们做出了不可实现的承诺。那么如何做出切实可行的承诺?与风险评估小组合作是一种越来越被业界普遍使用的成功方法。即在正式签署一份执行项目的合同之前,由一位风险评估小组的成员来审查合同中的某些承诺是否切实可行,如不切实际的话,风险评估小组的代表将建议不要签署该协议。

5工程项目目标管理的局限性

工程项目目标管理制度,是一种动态的管理方式。在工程项目中运用目标管理,一方面可以达到项目管理组织的目标,即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员工个人的成就感,这是值得称道的。但所有项目目标的管理制度和方法都有其局限性,目标管理制度也不例外。具体地,工程项目目标管理的局限性表现为:

(1)在项目前期就要求设计完整的且科学的目标系统是十分困难的。

(2)项目批准后,由于目标变更手续的复杂性、目标变更对项目的影响大等原因使目标的刚性非常大,不易改动。

(3)人们往往注重短期目标忽视长期目标,从而导致工程项目的短期行为。如人们常常过于注重工程项目建设期的费用目标,而较少考虑运营阶段的费用目标。目标管理制度看似简单,若有效地付诸实施,还需要组织成员对它详尽的了解和认识,否则可能产生消极效果。

6结语

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也已经有20几年的实践活动了,利用MBO来指导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而获得成效的,固然有之,然而运用不当而致使成效不佳的则屡见不鲜。同其他管理技术一样,目标管理制度本身也有其局限性,并非完美无缺,无法解决工程项目当中的所有难题,同时工程项目管理活动本身又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故实行目标管理,并不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笔者希望通过对工程项目目标管理概念和特点的论述,使大家对目标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进一步的了解,为今后在工程项目实践中用好目标管理这一管理技术有[文秘站:]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杨文士,张雁主编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