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范文1
学科综合化体现了现代课程的发展趋势,是学科间学习领域的扩展,是素质教育理念在实施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图通过课程与教学的变革来打破传统的课程缺乏内在联系、课程内容脱离实践、课程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使课程更加贴近实际,符合少年儿童知识学习的综合性与系统性特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为音乐学科走向综合提供了指导方向与目标。
二、加强初中音乐学科综合化研究体现了音乐学科自身内在的规定性
音乐学科是在横跨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的,是一门具有独立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艺术学科。以审美教育为主旨的基础音乐教育之所以倡导“综合”的理念,根本的要义在于“综合”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面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有益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音乐学科走向综合既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更是音乐学科本身内在品性的体现。
三、加强初中音乐学科综合化研究是音乐教学实践发展的必然诉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在实践中倡导音乐学科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其它艺术学科的综合以及音乐与其它非艺术学科的综合,以期实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的教育目标。然而,在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标准》的要求,如何实现学科的综合还是一个有待深入探究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国内目前区域之间初中音乐教材版本不一,又给初中音乐学科的综合化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一个更大的挑战。加强综合化的研究与实践是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加强初中音乐学科综合化研究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应然路径
中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范文2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渗透;审美教育;研究
一、前言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不仅需要向学生讲授音乐知识,促进学生音乐技能的提升,还需要促进审美教育,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由于在促进审美教育的过程中,音乐学科本身具有很大的优势,音乐教材本身具备自然美、社会美及艺术美为一体。审美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应该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发展,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让学生在掌握音乐知识的前提下不断促进审美能力的提升。因此,必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培养。
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1.审美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德国美育家席勒提出想让一个感性的人变得理性就需要促进其审美意识的增强。在快速发展的今天,美学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美学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主张美学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渗透,美学教育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
2.音乐审美教育是实现美育的关键途径
在音乐教学中促进审美教育是实现美学教育的关键途径,鉴赏音乐感知音乐是音乐学习的重要组成,也是整个音乐活动的基础。在人们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够对音乐本身有一定的认识,还能够产生一定程度的共鸣,能够满足自身的审美要求,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及音乐鉴赏能力能够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
三、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促进审美教育的有效渗透
1.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努力同新课标保持一致
相比较其他学科,音乐学科在审美教育的渗透过程中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在促进学生审美教育渗透的过程中需要明确音乐学科的特征,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及促进审美能力潜移默化的提升,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初中音乐课程的特点,不断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不断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丰富,从这个培养目标出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在音乐的海洋中遨游,感受音乐的美感,学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美,这样能够促进音乐教学模式变得更加美好,在教学中将审美意识逐渐地渗透给学生。
2.从兴趣出发,引导学生感知音乐的美好
兴趣是推动学习行为开展的动力,对于初中音乐学习也不例外,所以想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需要找准学生的兴趣点,选择具有欣赏价值的内容,唤起学生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这样在兴趣的推动下促进学生对音乐感知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时候,本身这首歌曲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当贴近,无论是歌曲的曲调还是歌词都和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贴切,在这首歌曲中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并且获得很好的审美体验。
3.利用创设情境教学法,让学生体验音乐美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需要充分利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带来的优势,让学生体验音乐美,只有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美,才能增强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新课标背景下所强调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凸显,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关键是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感悟体验音乐。但是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中,主要的原因是缺乏一些情感方面的引导,所以利用创设情境法开展初中音乐教学,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产生某种情感,进而主动地学习音乐,充分感知音乐带来的美感。例如在学习《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到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情感,并且能够满怀深情地将这首歌曲演唱出来,强化情感的升华。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模拟一个歌曲比赛的现场,自己当评委和选手,这样在学生相对熟悉和感兴趣的情境中能够对音乐畅所欲言,充分感悟到这首歌曲的情感,真正体验音乐的美感。
4.在音乐教学中促进音乐美学教育的升华
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仅仅是简单地强调学生对于歌曲的演唱,很少重视审美的内涵。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多元化的美,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认知有限,生活常识有限,所以对于音乐的欣赏往往比较局限,在进行音乐审美的时候不知道如何下手,所以需要教师不断促进教学内容的整合和优化,由于初中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能力不强,所以很难将一系列的音乐作品有机地整合起来,发现其中的联系,进而促进音乐美的升华,促进审美教育的有效性。因此,需要教师积极有效地引导,在学习音乐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分类,将具备相同元素的音乐作品放在一起,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作品中的审美内涵,拓宽对音乐审美的视角。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尝试着对这些歌曲进行对比,对比歌曲表现的内容,从而对于音乐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不断的对比、总结过程中找到审美的落脚点,促进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渗透。
四、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本身就是一门美学艺术,初中阶段作为小学阶段同高中阶段的衔接阶段,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需要侧重对于学生音乐意识和音乐素养的培养,不断促进学生审美意识及审美能力的提升,在教育方面教师需要重视音乐学科本身的特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综合课程改革的需要,促进音乐教学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
参考文献:
[1]林秀清.浅谈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J].音乐时空,2015,(21):179.
[2].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8,(05).
[3]王丽萍.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J].科技信息,2007,(11).
中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范文3
德育与音乐素养培育对研究生整体素质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当前高校研究生德育的发展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德育方法缺少创新,形式单一。而音乐教育有其自身的优势,在德育中引入音乐素养培育的手段,把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引入德育的范畴,不仅能够创造良好的德育气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感共鸣,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最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海大学研究生工作以研究生艺术节为突破口,与上海音乐学院开展“音乐为媒双育人”活动,以合唱比赛、音乐欣赏、专业讲座、结对互助的形式,创新了研究生德育的思路和形式,收到良好效果。
一、开展“音乐为媒双育人”活动的背景及成因
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提出:“我们培养的研究生要是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高尚、心灵美好的人。”2006年上海大学第三届研究生艺术节上,上海大学和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达成协议,邀请12名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作为艺术节的指导教师,正式开启了“音乐为媒双育人”活动。“音乐为媒、互助互补、德育为本、共建双赢”,既让音乐教育专业的“小老师”的专业知识得到实践,又能够使上海大学研究生音乐素养得到培育,两者相辅相成。直至目前,已有60名上海音乐学院的研究生连续5年加入到上海大学研究生艺术节的音乐指导工作中,受到了广大研究生的青睐,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适应研究生德育的需要
首先,研究生德育应适应当前社会形势,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以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为最终目的。在德育中引入音乐素养培育的手段,有选择地将与德育内容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形式引入其中,从而达到德育教学的目的。
其次,在信息技术、网络传媒发达的今天,来自高校外部的多元文化影响越来越大,社会性成为研究生德育体系中的要素之一,必须将局限于校园的研究生德育扩展到整个社会环境中。教育资源互补,运用先进文化和高雅艺术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德育。
研究生德育在当前形势下突出表现为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即研究生、教师、学校等的互动。在现阶段,研究生德育已不是简单的由主体到客体灌输过程和客体被动接受的情形。随着德育模式和理念的更新,客体对主体的公平和对等要求已越来越强烈,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发生了转变,传统意义上认为的被教育者就是客体,而教育者才是主体的观念也在改变。
(二)迎合不同专业领域研究生培养的需要
现阶段,研究生的专业技能教育属于专才教育,随着专业学科、研究方向的不断细分,容易忽视全面素质的培养,易造成学生知识视野的狭窄。非音乐专业的研究生适当走出实验室或课堂,接受音乐熏陶对自身成才是很有必要的。音乐专业的研究生,由于实习基本都以中学为主,实践方式基本以单方向灌输为主,难以达到对自身眼界、知识的扩展。而“音乐为媒双育人”活动就完全不同了,音乐专业研究生与其他专业研究生进行交流,互相影响,这也就更好地贴近了我们提倡的主体性的教育模式,实现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双赢,实现艺术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共进。
二、“音乐为媒双育人”活动的开展方式
为陶冶研究生的高尚情操,让艺术渗透学习生活,提高研究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展现研究生的时代风貌,上海大学与上海音乐学院在研究生艺术交流方面进行了积极合作。
(一)以合唱比赛为主线,奠定音乐素养培育的基础
首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的研究生指导小组进行了一场自我风采展示活动。同时,来自上海大学23个学院的负责干部分别对自己的学院和专业进行介绍,通过双向选择,达成结队,为之后一个多月的合作奠定了了解和信任的基础。接下来,上海音乐学院的“小老师”从选曲到发声练习、和声关系、音乐处理,为上海大学研究生进行合唱的专业辅导。同时还在上海大学研究生网站上开设了“音乐每日一课”专栏,内容不断更新,涉及乐理知识的答疑、发声方法示范、和声关系合唱声部的难点解析等方面。上海大学研究生艺术节举办6届以来,合唱参加队伍和参赛人数逐年增加,质量也不断提高,成为研究生乃至整个上海大学活动中参与面最广、影响面最大的活动。
(二)以音乐欣赏等为辅,创新音乐素养培育的形式
“音乐为媒双育人”活动除了以研究生合唱比赛为重要载体外,音乐欣赏、专业讲座、结对互助等形式的实践活动也贯穿于整个研究生艺术节活动中,使两校真正形成互补互助、共建双赢的局面。不仅开展在上海大学的校园和教室,还融入了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的生活中。两校研究生通过合唱比赛排练的结对互助,长期只在音乐的范畴内钻研的音乐学院的研究生来到上海大学这样的综合型大学,扑面而来的是新鲜空气和丰富养分,听各种各样的讲座,参加各种形式的校园活动,和上海大学同学一起走出校园,进行素质拓展,德育生活变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三、“音乐为媒双育人”活动的作用
“音乐为媒双育人”活动的初衷是提高研究生的音乐素养,在实践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却远远超出了预期。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
研究生德育在任何时期都应该以坚持主旋律教育为基础。在新形势下,培养研究生热爱祖国、拥护党、服务人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研究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目的,而音乐素养培育在其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上海大学研究生合唱比赛力求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作为中心内容贯穿于比赛的全过程。例如,2006年“树社会主义荣辱观,铸中华民族之精魂”到2009年“建国六十年,民族大团结”和2010年“泮池涌清泉,和声颂世博”等,每一届比赛都是一次展现时代主题,弘扬民族精神的同声歌唱,激发了广大研究生爱国、爱家、爱校的美好情感。
(二)锻造团队精神的熔炉
锻造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也是研究生德育的重点。自举办研究生艺术节以来,参与的人数逐年增加,2011年,有近千名学生参赛,每一个团队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胜利,有一种强烈的意识――竞争,有一股顽强的力量――凝聚,有一个坚定的观念――集体。合唱是一种集体艺术形式,它既要求每位成员发挥出自己的激情和嗓音,还要求队员间必须彼此协调合作,统一服从指挥,形成和谐的旋律。学生互帮互助,辅导教师耐心辅导,齐心协力,体现出集体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搭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桥梁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为媒双育人”活动以提高研究生音乐素养为宗旨,通过研究生在大学校园的引导作用,架起了一座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桥梁。
首先,合唱本身就是构建和谐的过程。古人讲,五声和则可听,五色和则成文,五味和则可食。合唱要求发挥每个人声音的作用,并达到整体和谐,减少或消除个体发音差异,呈现美妙和声和韵律。
其次,不熟悉的个体合作共事,创造和谐。合唱让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研究生走到了一起,和谐相处,从陌生到熟悉,进而成为朋友。大家来自不同院校,通过合唱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围墙,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流,“见解因视角而碰撞,文理因艺术而交融”,知识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成熟,交往更加自如,人际关系和文化氛围更加轻松和谐。
最终,经典音乐成为了校园文化的视听热点、评论焦点。正是这种明亮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有力地促进了研究生德育的创新。
上海大学与上海音乐学院开展的“音乐为媒双育人”活动,至今已经历5年实践,两校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使两校研究生陶冶了艺术情操,开阔了知识视野,凝聚了团队力量,感受了珍贵友谊。研究生德育通过音乐素养培育的媒介真正深入人心,也开辟了研究生德育教育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王乐英.浅谈音乐教育中的德育[J].大庆社会科学,2001(2).
[2]白月桥.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曹理,何工.音乐德育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杨继英.音乐与素质[N].北京:中国教育报, 2001-11-2.
[5]周奇迅.西方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启迪[J]. 广州: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
[6]孙扬.新时期研究生德育模式研究[D]. 北京:清华大学,2003.6.
中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范文4
1.调整教学计划。
1.1增加乐理知识的部分内容;基于学生学习乐理知识的愿望以及他们对乐理知识不太了解的现状,应适当地增加部分乐理知识,如节奏,音的长短,音名和唱名,曲式结构等等。这些乐理知识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唱歌曲、欣赏音乐、学习简单的乐器演奏等。
1.2增添部分流行音乐及通俗音乐;我们音乐教材上的内容包括了中国的民族音乐、交响乐、合唱曲目、西洋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歌剧音乐等等,都是比较经典和严肃的音乐,流行音乐和通俗音乐几乎是空白。因此很多学生对于音乐课没有兴趣,有些学生上课甚至不愿带着课本来,加入这部分内容也是时展的需要和学生求知的需要,可以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1.3增加学生自己的演出欣赏;课本上往往都是一些名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固然优美,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可是往往使学生觉得离他们的距离很远,有些学生很想学习音乐,但总觉得没有自信心,因此在教学中增加部分本校学生的演出欣赏,通过欣赏、分析身边人的作品,缩小他们与音乐的距离,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觉得原来自己也可以做得很好。
2.改进教学策略。
2.1加强师生互动;学生最怕的是教师的“一言堂”,音乐课也是如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如在乐理课上:加一些节奏练习让学生加上身体动作拍奏,通过身体的动作让每位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强了对节奏的掌握;在声乐课上:加进一些有趣的练声方法,把深奥的声乐练声生动化,让学生觉得学习唱歌原来可以是件很轻松的事情;在音乐欣赏课上:加进让学生模仿表演的机会,通过学生自身的表演体会作品的内涵。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多听听学生的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使自己的教学更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2.2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初中音乐欣赏虽然有一些配套的音乐磁带,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欣赏需要。
为了让音乐欣赏更加吸引学生,教师可以加入很多多媒体手段,如寻找vcd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件制作中插入视频,即满足了学生的欣赏需要,又增强了上课的效果。这样欣赏课的情境就会在优美的多媒体教学中建立,一些本来不爱上音乐课的学生也会被吸引,欣赏课的教学效果也能越来越好。
2.3拓展音乐教学的空间;学校可以开展许多校园文化活动,如一年一度的合唱比赛,主持人大奖赛,十佳歌手比赛,器乐比赛,舞蹈比赛,才艺展示比赛,还有校园电视台等等。在课堂中,结合这些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和动员,为参赛学生进行辅导。使学生的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也更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3.改进教师管理策略。
3.1加强在职音乐教师的培训,大力实施“人才强教”,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面对城市现代化、信息技术发达的现状,我们的音乐教师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多接受、多学习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对现有师资进行在岗培训。内容可包括:①音乐基础知识。让教师熟练掌握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和音乐常见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进一步加强教师音乐审美能力。②音乐基本技能。让教师全面掌握音乐教学的基本功:歌唱能力、钢琴演奏能力、弹唱能力、即兴伴奏能力、器乐演奏能力等。③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引荐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优秀成果和国外著名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发展教师的创造性。④文化素养。音乐教学不仅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渗透,与舞蹈、影视、戏剧、美术等姊妹艺术学科相渗透,还包括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渗透,加强教师各方面的文化素养,使教师对教材掌握得更深、更精,理解得更透彻。另外,坚持大力实施“人才强教”战略,不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师德规范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不断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建立长效的师德建设机制。以此加大音乐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改变目前我国音乐教师学历程度偏低,实际教学能力薄弱的现状。
中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范文5
一、教学模式的研究过程及方法
以“音乐教师教学设计模块化研究”课题实验为载体,以中研班、基地校、市区教研、教学实践周、全员行动等一系列教科研项目为主要途径,围绕“演唱教学”,开展了持续、大量的研究。七年的从容坚守,七年的风雨兼程,围绕基于课标的备课上课,我们形成了“音乐教师教学设计模块化研究”系列课题资料,推出了“‘424’音乐教师教学设计新模式”,同时也涌现出一批精品课例:《故乡的小路》在北京第二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上交流研讨;《嘹亮歌声》参加全国唱歌教学比赛获一等奖;《甜甜的秘密》、《友谊的回声》、《我是中国人》在山西省义务教育音乐学科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展示交流。
这些优质课呈现出太原市针对演唱教学共性的思考、判断,呈现出课堂教学共通的特征、脉络,为此,我们提出“演唱教学四步四环节三栏”模式。
四步:指教学设计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多听音响。
音乐教学设计要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按照与音响相结合的原则,伊始于对音乐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只有当教师在音乐中获得了感性的经验,我们昔日提出的关注作品的一系列点(作品的风格、特色的乐思、教学的价值、相关的背景等)才可能是具象而深刻的。
第二步——思考关于教学的两个问题。
我认为是“讲什么”和“怎么讲”。而“讲什么”比“怎么讲”更重要。
第三步——落实课标精神,分解课标要求,写出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
教材是准绳,课标是依据。课标就是公民在某一学科所应达到的学科素养。我们所要做的是强化基于课标的意识,同时,提高分解课标的能力。如《嘹亮歌声》中轮唱的学习,课标要求:学习和了解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第四步——构建教学流程。
四环节:指教学流程的四个环节。即:
感受歌曲。一上课,直奔音乐的主题。
当歌声响起来的时候,学生感受到的是扑面的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而非为导而导的尴尬,大大节约了时间。
学会歌曲。教学中,教师充分借助录音范唱、教师教唱等手段,帮助学生尽快学会歌曲。
实验中,常常遇到质疑。有人会问:学生跟着录音唱几遍就能学会歌曲吗?事实证明,学生大多在跟录音范唱三五遍之后,能随范唱录音轻声演唱歌曲。当然还必须转变一个观念,即学会歌曲不是演唱课堂首要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在挖掘音乐要素的基础上唱好歌曲,在细腻的表现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因为演唱教学的原则是不要等技术成熟之后再进行艺术处理。
“当堂训练”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学生获得自信表达的勇气,从而不断追求高品位的欣赏与表达,这是音乐学科所追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栏:指教学流程的三个栏目。
通常,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流程包括两栏:教学环节、组织过程。教学环节究竟怎样转化为组织过程呢?其教学的核心是什么?组织过程又怎样有效地为实施教学环节服务呢?其达成的目标应该是什么?我们在教学环节和组织过程两者之间加入了“依托形式”。如:在“感受歌曲”环节,以《甜甜的秘密》一课为例,依托了打击乐伴奏的形式;在“学会歌曲”环节,以《故乡的小路》一课为例,依托的是听唱、教唱、模唱等形式;在“唱好歌曲”环节,以《我是中国人》一课为例,依托追求装饰音演唱效果;在“表现歌曲”环节,以《友谊的回声》一课为例,依托和声烘托的形式等。这些依托的形式丰富了音乐学习的途径,同时,其本质恰恰正是音乐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1.关于演唱教学内容的四点建议:
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文学化”、“德育化”现象,音乐教师首要的职责是给学生提供学习音乐的机会、足够的音乐知识和正确的学习音乐的方法。
讲哪些音乐内容呢?正确的照本宣科很重要。“照本宣科”不是好的教学行为,但如果能够做到“正确的照本宣科”,也基本达到了课标、教材的要求。教材中有着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教法。教学内容包括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全部的内容,且形成体系、具有坡度。一些长期淡出我们视野的教学内容应引起关注:打击乐的学习、律动的学习、字母谱、图形谱的学习、歌表演和表演唱的区别等。
知识技能的学习要与演唱等实践活动相结合。同时,正确理解知识技能目标,把握音乐课程的实践性,强调知识向技能转化。
演唱教学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演唱教学的目标是唱好歌。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因此,有感情地演唱是教学的核心内容。有感情不是来自文学的解释和脸谱化的表情,而是来自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来自领会演唱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2.关于演唱教学方法的四点建议:
迅速学会歌曲。反思:一首歌是否需要那么复杂的教学过程?回顾目前我们的教学,学会一首歌几乎占据了整个课时,一首歌真的需要这么复杂的教学过程吗?总揽我们的学歌经验,歌曲是不是唯有视谱才能习得?在反复实践中,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视谱,只有整体的聆听,只有聆听之后有针对的指导,学生在绝对新课的情况下,大约十五分钟左右基本学会了歌曲,包括在过去也许会有许多老师认为一课时学不会的比较难的歌曲《我是中国人》等。由此可见,教师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对歌曲做艺术化的诠释。反思:什么是真正的“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不难看到这样的课堂和设计:导入、感受、学唱、拓展很详细,唯独怎样唱好只有一句话:“下面我们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怎么有感情?学生不得而知;歌曲美在哪里?情从何来?学生雾里看花。殊不知,怎样有感情地歌唱正是审美的重点。审美需要深度实践,审美需要亲力亲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音乐中学习音乐,对音乐产生持久的兴趣。为此,作为促进者的教师,首先要对作品有艺术化的诠释。
示范、模仿、实践是有效的学习音乐的方法。反思:究竟什么是正确的学习音乐的方法?源于音乐学科重体验的特性,自主、合作、探究、创作不一定是音乐教学最为重要的方法。而音乐学习中贯穿几千年的聆听的方法、整体的方法、示范的方法、模仿的方法、练习的方法历久弥新。
教师基本功是帮助学生不断体会音乐的手段。反思:什么是音乐教师教学的技能?音乐教师唱、跳、奏等基本功在课堂上不是昙花一现的展示,它是音乐教师特有的、有效地帮助、指导学生不断体会音乐的手段和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要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
3.关于合唱教学的建议:
在和声中学习合唱。合唱教学中,我们仍然应充分发挥听觉体验是学习前提的作用,借助音响或老师的示范,给学生提供清晰的纵向的和声效果,引导学生在和声中学习合唱,提高学唱效率。
目前,太原市“演唱教学四步四环节三栏”模式正在全市推广应用,从示范校的情况来看,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音乐教师的角色转变了,音乐教师课堂上所要做的就是运用不同的形式、技能,帮助学生不断体会音乐的美;
音乐教师的手段转变了,她们把“咬文嚼字”、“穿靴戴帽”请出了课堂,取而代之大显身手的是音乐教师的范唱、演奏、指挥等基本功。
如果用三个“度”来形容现在的课堂:那就是有速度——课堂高效;有深度——充分揭示了音乐作品的表现力;有温度——学生音乐学习的状态积极而持久。
中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范文6
关键词: 音乐教学 “协同效应” 新课标背景
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音乐教育应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音乐教育从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转移到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素质轨道上来。同时,也给广大音乐教学工作者带来新的思考: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搞好音乐学科的教学?如何发挥音乐教学的“协同效应”?等等。
由于音乐学科内容丰富,涉及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音乐与创造及音乐与相关文化诸多领域,使音乐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学科。而且,搞好这门学科的教学对教师素质、课内外教学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要真正提高音乐课的教学效率,实现音乐课程目标,就必须发挥音乐教学各要素间的“协同效应”。这里说的“协同效应”是指德国学者、斯图大学教授哈肯创建的一种系统科学理论。该理论认为:系统内的各个子系统既独立运行,又有关联运动。当关联运动占主导地位,各个子系统之间会产生“协同效应”而提高整体功能,从而达到1+1>2的效果。音乐学科的教学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各子系统相互协调,一定会使音乐教学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音乐教学中的“协同效应”。
一、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相互融合
音乐的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音乐与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方面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将音乐与社会生活、自然环境中的众多领域相互协同起来,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轻松地学习和表现音乐,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感受与鉴赏是学习、领会音乐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曾指出:对于非音乐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没有意思。所以,音乐教学必须立足于听,培养学生良好的感受能力。了解音乐中的真、善、美,在鉴别中欣赏,在欣赏中鉴别。实际上,在感受和鉴赏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产生表现的欲望。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艺术表现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用音乐的形势表达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情感,在音乐表现活动中享受美的愉悦和陶冶。然而,当学生音乐表现能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照着谱面和台词表演便不再能够满足学生创造的欲望。图尔斯泰曾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应该说音乐表演、音乐鉴赏和音乐创作使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得到进一步的激活。有价值的音乐创造离不开相关文化的支持和滋养。在创造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学习、运用知识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文化素养也会相应提高。
二、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之间的横向联系
我国早期的“乐教”就是“歌、诗、乐、舞”的综合活动。早在原始社会,诗、乐、舞交织在一起,没有明确的界限,《吕氏春秋》载:“昔诸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逐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说明了原始艺术中具有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现象。《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要求:“认识音乐与姐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特征是非常重要的。”舞蹈、美术、戏剧等姐妹艺术在本质上与音乐艺术相通,具有相互促进作用。
音乐被称为流动的美术,美术被誉为凝固的音乐。音乐通过优美曲折的旋律线条和浓淡相宜的和声色彩感染听众;美术通过错落有致的画面形象和远近高低的立体节奏给观众以视觉冲击。音乐与美术结合起来从视听等角度共同作用于审美对象,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音乐与舞蹈之间更是难以割裂;翩翩优美的舞姿总是与美妙的音乐相伴;音乐的节奏或快或慢,节拍或强或弱,舞者的情绪亦随之起伏。音乐与舞蹈相互依托、相映成趣。可以说,没有成功的音乐就没有完美的舞蹈。音乐和戏剧也有着水融般的联系;戏剧塑造人物形象和展开矛盾冲突均离不开音乐的烘托,音乐为戏剧情感的表达插上了翅膀,使剧情更加生动,更富感染力。
三、音乐学科与其他文化学科相互协同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音乐与中文、史地等学科的协同,因为这种协同叫人“看得见,摸得着”。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音乐作品,它们表达了人们不同的思想感情,浓缩了社会的现实生活。中国的文学向来就和音乐融一体,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无一不可吟唱。文学比较注重情感,而音乐无处不孕育情感。可见,人文学科和音乐学科的教学是相通的。音乐课特别是音乐欣赏课的开设,为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修养,为加强音乐文化与其他学科文化的联系筑起了一座桥梁。音乐教材越来越具有人文性,其他教材也开始注意美学观点和人文思想的渗透,这为加强音乐文化与其他学科文化的联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种联系,推进协同教学。
一般认为,音乐艺术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没有太多的直接联系。但实践证明,音乐教育与这些学科同样可以协同,并且这种不能明显看到的协同效应是非常特殊的,有时几乎是非常重要和惊人的。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精辟总结,我的科学成绩成就很多是从音乐中启发而来。他酷爱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的乐曲,从古典音乐中他体会到万物是和谐的、相通的。他的朋友音乐教育家铃木先生说,音乐启发了爱因斯坦对宇宙的观察和想象,进而发表了相对论。这足以说明音乐教育与这些科学课程教学具有相同的重要性。
在音乐教学中注意“协同效应”,各学科、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界限模糊了,虽然不再有明显的界限,但并没有抹杀各学科和各部分内容的联系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有一种全局观念,认识到自己所教的这一部分是同一个整体的不同部分,使它以一种恰当的比例与其他部分融合交叉,以达到一种整体效果。
四、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
广大音乐教师实践中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学校音乐教育必须包括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课堂内外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课外音乐活动和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毫不夸张地说:只有课堂音乐教学而没有课外音乐活动是不完整的音乐教育。一般来说,课外音乐活动,是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在课外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能够接触较宽的知识面,接受较大的信息量,符合青少年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善思好动的生理心理特点。它与课堂教学二者都是贯彻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必要手段。
音乐的本质构成是严密的、科学的,而音乐教学的形式又必须是生动的、活泼的、开放的。它不同于其他学科,音乐教育更注重于感觉,这是由音乐的本质所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富于律动的、具有音乐性的学习环境,显得至关重要。而这个学习环境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上是不行的,必须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音乐教育已进入了一个开放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教学电视、多媒体、网络、甚至各种社区音乐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校条件。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面会进一步拓展,审美能力进一步提高,创造性得到进一步发挥。由此可见,课外音乐活动是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生动有效的形式。
需要指出的是,协同性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音乐教学变成即兴的和具有审美趣味的活动,还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教师的角色相当于咨询者、指导者和顾问。在音乐艺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精通音律,而且要懂得从舞蹈、美术、戏剧等姐妹学科中汲取营养,求索新的感悟。在与相关文化基础知识的协同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其实和其他非艺术学科一脉相通,互为补充。总之,音乐协同教学要求教师有驾驭全局,把美学原则贯彻到音乐教学各部分活动中的能力,有即兴找到活动最佳方式的能力,要求教师成为多面手。
在音乐教学中发挥“协同效应”是新课标背景下搞好音乐教学的必然要求。通过“协同效应”的发挥,音乐教学各子系统或者说各要素间相互渗透,相互协调,相得益彰,发挥音乐教学的最佳功能。这样能大大提高音乐学科的教学效率,使既定的音乐教学目标真正得以实现。这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21世纪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郑和钧.协同教育与素质发展.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4.
[2]孙孔懿.教育失误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