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理论的来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理论的来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理论的来源

科学理论的来源范文1

【关键词】体能训练;技术创新;理论创新;科学探究

1、前言

在现代技术高度分化的与高度综合的今天,体育科学技术的分工越来越细,体育科学研究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作为竞技体育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高度重视,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不同的运动项目除了有自身的特点外,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打破传统的训练模式,结合不同项目的特点创新训练理论,进而创造出不同的技术训练,已经祸不单行。在体能训练中理论创新除了结合运动解刨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康复学外,还要结合运动训练学的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对已有的训练理论加以否定肯定再否定。最后形成成熟的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体能训练理论。

2、体能训练伴随竞技体育和人体运动能力需求的变化而发展的

有关“体能”的概念来源,早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期间国际运动医学会就成立了“国际体能测试标准化委员会”,并制定了标准体能测试的六大内容;身体资源调查、运动经历调查、医学检查与测试、生理学测试、体格和身体组织测试、运动能力测试等。对此拉森提出了构成运动员体能的10大因素包括:防卫能力、肌力能力、肌爆发力、柔韧性、敏捷性、协调性、平衡性、技巧性和心肺耐力。同时,1983年熊斗寅和卢先吾合译的《体育运动词汇》中的身体负荷能力Physical capacity 也译为身体能力或“体能”。在1984年出版的《现代汉语新词典》中有关“体能”的解释为:指人体个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等基本身体素质与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走跑跳投等两部分构成。何雪德1等根据“体能”一词在文献中出现的时间和频数,推测“体能”概念可能是1983年项群理论的提出后,体能与技能相对应而存在,体能这个概念日益被教练员、运动员所接受和使用,同时在对外学习交流时“体适能”的传入和中国特色化,体适能也日益融合到体能概念中,并逐渐流传开来,确定下来,特别是1994年开始对足球运动员体能测试”的炒作,使“体能”一词家喻户晓。美国健康体育休闲舞蹈学会对适能的定义是:适能是个人运作的能力,适能好的人具备下列条件:配合遗传的适度器官健康以及应用现代医学知识的能力。足够的协调、体力和活力以应付突发事件及日常生活。团体意识和适应团体生活能力。充分的知识和了解以决定面临的问题及其可行的解决办法。参加全面的日常活动应有的态度、价值观和技巧。有利于民主社会的精神和道德特质。适能包括5个部分体适能、情绪适能、社会适能、精神适能、文化适能2。

3、体能训练所应遵循的科学原理和方式

在体能训练领域国内外现如今也是百花齐放,有很多门派对于同一训练的效果所使用的训练方式持不同的意见,这就要求有基本的训练理论产生,在中国的体能训练中有普遍出现大训练量,大训练强度的状况。这是因为教练员大多对于体能训练所遵循的原理有所不懂,在体能训练中强调一节训练课的时间不能超过90分钟,纵观所有的运动项目,除了马拉松比赛时间超过90分钟之外,大多项目都是在90分钟之内完成,这一原则的把握就要求在体能训练中时间不要过长,另外一条训练原则要求在训练当中要求运动员在训练中所做的动作姿态控制,假如锻炼的是运动员的肱二头肌,运动员手持哑铃必须身体保持正直,建议坐在板凳上进行练习,为什么要坐着却不是站在呢?这是因为在直立的情况下训练的着重点不如坐着,因为站着的时候下肢在神经调配下会自愿参加到训练中帮助上肢运动,这应的训练效果就有违背训练的最终目标,另外一个就是训练中要注意呼吸的调节,在训练中有很多训练状况是运动员自身感觉负荷很大,就会要紧牙关,屏住呼吸,这样就打破了正常的呼吸节奏,进而影响到血液的载氧能力。中国运动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力量大,但却容易受伤,这种情况不能归结到运动员的特质状况不好,这是因为人体中639块肌肉,在传统的运动训练中有很多小肌肉群得不到锻炼,进而导致人体整个运动链中力的传导流失很多,比如排球运动员的主公手,就必须有发达的上肢力量作为扣球的保障,但是对核心躯干的力量训练也不容忽视,因为很多球都是在跳起的状态下扣杀球,在空中运动员躯体处于失重状态,将全身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上肢,身体躯干保持直立,通过下肢的起跳将下肢力量传导到上肢,经过核心躯干,整个运动链都是处于一个运行状态,才能挥出有力的扣杀球。最后在训练中姿态的控制还有预防运动伤病困扰的作用,比如一个做深蹲的运动员,在承载很大负荷以后做蹲起,膝盖如果超过脚尖,那么躯干所承受的压力对膝盖的损伤将会最大,因为阻力臂大于力臂。这时候承受的负荷最大。再一个就是起的时候注意发力点,做蹲起要到达的的训练效果是强化膝盖周围的肌肉,进而保护膝盖。但是很多运动员的膝盖经过大力量训练之后都会膝盖有损伤。根据上述的例子可以肯定的到处训练原则的遵循,是与运动训练理论的支持有关的,这些训练原则都是根据人体在运动中生物力学,生理学等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4、结语

原理是人们对训练认识的结果,是对规律的反映。原理是主观的反映客观规律。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为了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会依照相应的原理去制定一些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就是原则。训练原理的产生也同样遵循上述规律,训练规律它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人们要把握运动训练规律,掌握训练原则。3运动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训练过程。体能训练始终都是运动训练过程中不同训练年度,不同运动项目其身体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比重、负荷量也有所不同,就是在一个训练年度里因为不同的训练时期,不同的训练阶段,不同的个人特点而有所不同。在体能训练中有很多训练原则就是遵循哲学中的原理比如说;循序渐进,在运动训练中对于一项训练内容的训练讲究一个循序渐进的这是因为人体的生理反应是有周期性的同样一个刺激在长时间的一个刺激都身体就逐渐适应,如果不调整符合就不会有新的刺激参与到训练中,这样就失去训练效果。系统训练,为什么要系统训练,这是因为运动员是一个有机体,在做出某一个动作的时候,全身上下都在协调配合完成动作,另外运动员的身体也是逐渐适应训练,假如一开始就进行爆发力力量训练的时候,很容易受伤,并且不会出成绩,这是因为运动员连基本的力量训练都没有进行,爆发力是力量与速度的结合,没有力量谈何爆发呢!从实际出发,就涉及到运动的项目实际,运动员自身条件的实际,目前所处状态的实际,在训练中就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全面的科学的处理好专项训练。

【参考文献】

[1]何雪德,龚波,刘喜林.体能概念的发展演绎着新时期训练思维的整合[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2):9-13.

科学理论的来源范文2

【关键词】科学实在论;反实在论;科学理论;客观实在

二十世纪的科学哲学,可以说是在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中走过来的。真理问题一直是科学实在论者与反实在论者争论的焦点。近年来,众多的哲学家对这个问题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更是使其成为了科学哲学的核心争论内容之一。

概括说来,科学实在论是一种关于科学目的、科学活动、科学理论的本质的元理论。它以两种预设为前提:预设一是科学的目的是给实在一种为真的概括性描述;预设二是科学理论由它们的正确性和客观性作出评价。简而言之,可以说科学实在论是科学哲学中探讨科学理论与实在之间关系的理论。也就是探讨意识之外的“实在”是什么?科学理论与实在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科学实在论者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成熟的理论术语能够指称实体。科学实在论的核心信条是:科学理论中的专有名词有所指称,并且科学理论中的定律近似真理。

科学实在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其哲学理念来源于古希腊的朴素实在论,坚持严格的因果决定论观点,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有产生的必然性;科学实在论的科学观来源于19世纪物理学和化学之中兴起的科学原子实在论。而反实在论的基本立场则植根于洛克、休谟等实证论者的经验主义传统,强调感觉经验的唯一实在性,认定不可观察的理论实体不存在。

近代早期的科学实在论者对不可观察的理论实体的实在性做了假设,他们认为科学理论的客观性就在于其真理性,而其真理性就是理论与外在世界的一致。他们认为科学的目的是尽可能地说明自然现象的必然因果性,并在形而上学的意义上使用“实在”、“接近真理”等一些概念。反实在论者则认为科学的目的是提供经验上适当的理论,而不是假定一个与外在世界一致的真理,他们认为实在论者的假设是不精确的形而上学概念。在量子理论中,严格的因果决定论模式已经不能说明微观粒子的状态,这使科学实在论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显然,科学实在论者将其对宏观世界的实在论解释直接延伸到对理论实体的实在论解释是不合理的,也因此他们不得不修正了一些观点。当然,争论双方的思想理论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到现在有的人甚至认为二者间的分界已经变得模糊。

科学实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塞拉斯、莱普林、普特南、波义德、史密斯、夏佩尔和哈瑞等。反科学实在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强调范式作用的库恩、主张无政府主义的费耶阿本德、推崇工具主义的劳丹和主张建构经验论的范弗拉森。

塞拉斯是科学实在论的创始人,他认为可以从科学理论的正确性中推出实体的存在,强调理论实体的客观存在性以及其在认识论上的意义。他认为,讨论理论实体的存在也就是讨论科学理论中的名词是否有指称对象,即看能否找到任何实体来满足理名词所需的各种标准。对某种理论实体是否存在进行判断的前提条件是:一些关于某种理论实体存在的观察命题是真的;有理论表明,如果这些命题是真的那么那种理论实体就存在着;上述这种理论是正确的理论,它适用于所观察的这种现象。

普特南是当代最具有影响的实在论者,他认为实在论是唯哲学,它使科学的成功不再依靠奇迹。普特南早期曾持明确的科学实在论立场,他主张从历史社会的指称理论出发来论证理论实体的存在。他认为成熟科学中的理论名词是有指称的,电子等理论实体是存在的,否则人们就不能运用含有这些理论名词的理论去说明自然现象。他还主张相继的科学理论中的名词具有共同指称对象,否则人们就不能够应用之前的任何理论。这些可以从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科学家们的研究实践中得到证明。他认为成熟科学中的理论术语近似地为真。后来在一些反实在论者的猛烈攻击下,他放弃了形而上学实在论的立场,而转到了内在实在论立场上。

史密斯认为:科学实在论是这样一种学说,它宣称科学方法是什么存在和什么不存在的标准,真理在这里包含指明世界像什么。而费耶阿本德认为:科学实在论是普遍的、知识的,假定世界独立于我们收集知识的活动,是形而上学和工程论的结合。劳丹则认为,实在论者坚持科学的目标总是要找到对于自然界更加逼真的理论。

布里奇曼是持鲜明的反实在论立场的代表。他通过操作分析来否定物质实体的客观存在。在他看来,科学研究中必须采用“操作分析”的方法,所以所谓的物理实在是由科学家们自己的操作活动所决定的,也是他们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通过所使用的仪器确定下来的东西。所以可以说物理实在是科学家自己的操作活动的总和,而不是存在于操作活动之外的客观实在。从这个角度看,他否定了时间、空间、微观客体以及场、真空等物理对象的客观存在,认为所有这些名词都不反映任何的客观实在,而只不过是仪器操作的同义词。他认为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事物是客观地存在着的;人们借助于仪器所认识的只是仪器活动本身,而不可能是仪器操作之外的任何客观实在。布里奇曼给反实在论提供了许多从操作主义立场提出的论证。

到了后来,反实在论者关于理论实体的存在问题认识也受前人的影响。逻辑实证主义者强调观察名词与理论名词的区别,把可观察性作为实在性的标准,否认理论实体的存在,认为电子、力场、遗传码等等不过是一些理论虚构或逻辑结构。历史社会学派从相对主义立场出发,也否认理论实体的存在,认为科学中前后相继的理论是不可比较的,因而不能说它们共同使用的科学名词具有共同的指称对象。

科学实在论是一种肯定科学语言意义的客观性,坚持科学语言指称外部实在的理论。反实在论则相反,它否定科学语言的意义的客观性,否定科学的语词或语句指称外部实在。这场争论由社会历史学派的内部扩大到社会历史学派的外部,吸引了各种不同观点的人参加,从而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双方争论不休没有结果,后来罗蒂藉此提出了一种既非实在论又非反实在论的“后实在论”的新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笛卡尔主义的认识论模式是“镜喻式”的虚构模式,以这个模式为基础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全属无谓的争论,应予以彻底否弃。

审视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会为我们更好地认识理论与实在的本质和关系提供有力的参考,所以有必要认识双方争论的方法、立场以及论争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相关理论新的发展趋势。现在的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分歧从总体来看,已经与传统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间的争论不同。要解决的问题除了是否存在相对于理论名词的客观实在、以及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外,还要在承认经验能为我们提供客观的信息,科学是合乎理性的事业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探讨承认理论与实在的关系问题,来解释科学为什么会取得成功,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等等。

【参考文献】

[1]涂纪亮.实用主义: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

[2]李艳芳.科学之实在论浅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

[3]赵秉峰,胡海波.二十世纪重大哲学问题回顾[J].学术交流,2001(5).

[4]郭贵春,成素梅.当代科学实在论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社会科学,2002(02).

科学理论的来源范文3

科学革命的实质是什么?科学进步的图像是什么?换言之,科学革命变革的主要实体是什么?科学发展的模式是什么?国外学者对此问题做出了形形的回答。

一、国外学者的回答

波普尔(K.Popper)认为,科学是人类心灵的壮丽探险,科学的本质就在于永无止境的探索。他把“问题”作为整个科学探索的起点,运用“可否证性”(falsifiability)或“否证”(falsification)概念,提出了科学进步的四段图式;P1(问题1)TT(试探性理论)EE(消除错误)P2(问题2)。这个图式周而复始,永无止境。显然,波普尔把理论看作科学变革的实体——科学革命是科学理论的变更,因此理论是暂时的、脆弱的,它随时都可以被一次否证。

本世纪60年代初,库恩(T.Kuhn)出版了他的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在这本小册子中,库恩反对逻辑经验主义把科学的发展看成是各种货色一件件地或—批批地添加到不断加大的知识货堆上。他力主动态地、历史地看待科学的进步,把科学的发展视为常规时期和革命时期交替出现的过程。他不满意波普尔把理论看作科学变革的实体,他的科学观的核心是“范式”(paradigm)概念。库恩给范式赋予多种含义(有人统计共有21种用法),从“一种具体的科学成就”到“一组特定的信念和预想”。综而观之,它是由理论要素、心理要素以及联合这两个要素的本体论和方法论要素组成的,每一种要素内又包括五花八门的具体内容。库恩认为科学革命就是抛弃旧范式,采纳新范式。他利用范式概念建立了下述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

库恩开创了以科学史料为基础来考察科学哲学问题,探讨科学发展和知识增长规律的先河。继库恩之后,又有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劳丹等人的学说汇入其中,形成了一股历史主义的潮流。

拉卡托斯(I.Lakotos)既不满意波普尔的否证主义,也不满意库恩范式的模糊性和选择范式的非理性标准。为了强调科学发展的连续性和科学进步的合理性,他提出了研究纲领的模式。在拉卡托斯看来,科学总是以研究纲领的形式向前发展的。科学发现和评价科学理论的基本单位是研究纲领,它是一个有结构、有层次的整体。研究纲领内部有相对稳定的“硬核”,外部是柔韧多变的“保护带”,还有一套解决疑难的机制,即助研究法(heuristic)。硬核是约定的,是作为研究纲领未来发展基础的、最普遍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原理,它比范式具有更大的稳定性。保护带由各种辅助假设构成,当遇到反常或否证时,保护带可以通过调整辅助假设而达到保护硬核的目的。当研究纲领失去解释力和预测力时,它就会因逻辑的和经验的原因而碎裂,人们就会抛弃这样的退化的研究纲领,而采纳进步的研究纲领,这是科学革命的基本原理,是一个自然的新陈代谢过程。

在同库恩的论战中,费耶阿本德(P.Feyerabend)描绘了他的科学发展模式。他认为科学有一定的“韧性”,人们总能够从许多理论中选出一种可望取得成功的理论,即使遇到巨大困难时仍可加以坚持,而置大量反证于不顾。在这一点上,他不赞同波普尔关于理论总是被不断驳倒的观点。有了韧性,我们就不必用顽强的事实取消某一理论了,我们可以使用其他理论T′、T″、T″′等,即对现行的理论进行调整,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增生原理,容许不同理论的并存。在这一点上,他又坚决反对范式的绝对统治。在费耶阿本德看来,科学之所以不断发展,正是增生与韧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劳丹(L.Laudan)把科学看作一种解决问题、定向问题的活动。他同意理解和评价科学进步的工具是较一般的大理论,而不是单个的具体理论。他认为这种大理论不是范式或研究纲领,而是所谓的研究传统。研究传统为发展具体理论提供了一套指导方针。它们中的一些构成了一种本体论,以—般方式详细阐述研究传统所属领域中的基本实体的类型。研究传统中具体理论的作用,就是通过把经验问题还原为研究传统的本体论,来解释这些经验问题。研究传统还概括了这些实体相互作用的方式。研究传统也往往说明某种程序,它构成这一传统内的研究者所愿意接受的合法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论原则广泛包括试验技术、理论检验和评价方式等。简而言之,研究传统就是有关领域的一组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做”与“不做”。在劳丹看来,科学革命不过是竞争着的研究传统之间的特别引人注目的一次决定性冲突所带来的研究传统此消彼长的新格局。

为了说明科学革命的实质并描绘科学进步的图像,其他西方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库恩的范式论进行了批判、修正和改造。例如;尼古拉斯•麦克斯韦(NicholasMaxwell)的“形而上学蓝图”、斯尼德-斯台格缪勒(Sneed-Stegmüller)的“理性重组”(S纲领)、夏佩尔(D.Shapere)的“域”(domain)理论等,我们对此不拟一一加以介绍。在这里,有必要提及苏联学者凯德洛夫(Б.М.Кедров)的观点。

凯德洛大是从列宁关于革命的普遍定义出发来论述科学革命概念的,他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方而对“革命”概念进行厂逻辑分析,并详细论述了科学革命的三个特点。在此基础上,他对科学革命做了下述定义:“所谓自然科学革命,应当首先理解为研究和说明自然现象的观点本身的根本转折,用来认识(反映)所研究的对象的思维结构本身的转折。真正的自然科学革命的实质恰恰在于思维方式这种急剧的转折,恰恰在于由已经陈旧的科学认识方法向新的进步的科学认识方法的转变。”以此为根据,凯德洛夫把历史上的科学革命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革命——哥白尼革命——从外观到现实性,第二类革命——康德革命——从不变到发展,第三类革命——“自然科学最新革命”(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的称谓),第四类革命——科学技术革命。在凯德洛夫看来,这也是在科学史上先后发生的四次革命。鉴于这个问题本文作者已有专文论述,此处不拟赘述。

国外学者的探索是难能可贵的,他们构造的实体和模式都从不同方面或角度说明了科学进步的事实,包含有部分的真理性。但是,他们的实体似乎都没有抓住科学革命的实质,他们的模式也不完全能说明科学发展的历史实际。波普尔把科学变革的实体视为理论,他涉及的层次似乎偏低,结果他的四段图式导致了走马灯式的“不断革命”。劳丹的研究传统、凯德洛夫的思维方方式,指的都是科学的哲学基础或科学中的哲学成分,其涉及的层次恐怕偏高,把它们的变革看作是科学革命的实质,似乎也没有深中肯綮。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费耶阿本德的韧性原理和增生原理,尤其是库恩的范式,又显得过于庞杂,使人不得要领。

那么,科学革命的实质或科学革命变革的主要实体究竟是什么呢?弄清这个问题,才能比较正确地描绘科学进步的图像。而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首先从分析科学理论的结构入手。

二、科学理论的基础或框架——科学观念

不少人承认,科学革命的最关键的因素是重建科学理论的基础或框架。然而,人们对这样的基础的理解却不尽相同。有人认为科学理论的基础是这门科学的经验材料、基本理论原理和基本概念的总和;有人认为它是基本理论的、逻辑的或哲学的思想观念;有人认为它是本体论和方法论的信条;有人认为它是世界图像、研究的普遍方法、解释的思想、知识的构架;还有人认为它是认识活动的全部综合,其中包括主体及其目的和任务,认识的手段、方法和条件,知识的认识作用和体系,等等。

说起来,爱因斯坦对科学理论的结构是有真知灼见的。他在谈到科学理论时这样写道:“科学一旦从它的原始阶段脱胎出来以后,仅仅靠着排列的过程已不能使理论获得进展。由经验材料作为引导,研究者宁愿提出一种思想体系,它一般地是在逻辑上从少数几个所谓公理的基本假定建立起来的。我们把这样的思想体系叫做理论。”爱因斯坦以理论物理学为例,说明科学理论的完整体系是由基本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是有效的基本关系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构成的,其中前两者是科学理论的基础或根本部分,它们不能在逻辑上进一步简化。在爱因斯坦看来,所谓基本关系,就是基本概念之间的根本关系,他往往又称基本关系为基本假定、基本假设、基本公设、基本公理、基本原理、基本定律、基本命题等。爱因斯坦在一些场合还把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统称为基本观念,或曰科学观念。这样一来,科学观念就是科学理论的基础,它也是科学理论的逻辑前提或框架。

例如,牛顿力学的理论基础是:具有不变质量的质点,任何两个质点之间的超距作用,关于质点的运动定律。在狭义相对论中,就是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以及同时性概念等。

科学观念(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虽然在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中仅占很少的比重,但由于它是最核心、最抽象的部分,因而反映了科学对象的最深刻、最本质的联系,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从中可以导出原先料想不到的结论(如从狭义相对论的前提导出质能关系式),甚至还隐含着“尚未理解的东西的残余”,它的更隐秘的根源有待于人们进一步去揭示。

爱因斯坦十分强调科学观念在科学理论中的显著地位。他认为通过最少个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的使用,就可以尽可能完备地理解全部感觉经验的关系。他甚至认为理论物理学的目的,就是要以数量上尽可能少的、逻辑上互不相关的假设为基础,来建立概念体系,如果有了这种概念体系,就可能确立整个物理过程总体的因果关系。

关于科学理论的基础的来源、特点及其与感觉经验的关系,爱因斯坦有一段原则性的论述(他虽然是就物理学而言的,实际上也适用于其他理论科学):“物理学构成一种处在不断进化过程中的思想的逻辑体系,它的基础可以说是不能用归纳法从经验中提取出来的,而只能靠自由发明来得到。这种体系的根据(真理内容)在于导出的命题可由感觉经验来证实,而感觉经验对这基础的关系,只能直觉地去领悟。进化是循着不断增加逻辑基础简单性的方向前进的。为了要进一步接近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听从这样的事实:逻辑基础愈来愈远离经验事实,而且我们从根本基础通向那些同感觉经验相关联的导出命题的思想路线,也不断变得愈来愈艰难、愈来愈漫长了。”

三、科学革命是科学观念急剧而根本的改造

科学观念是科学家或科学共同体借助于经验事实的提示,通过思维的自由创造和理智的自由发明而抽象出来的。它在逻辑上不能再加以分析,是不能再简化的一种逻辑元素,其中包含着人们当时还不甚理解的东西。因此,它反映了在科学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人们对科学对象的认识,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科学认识的界限,只具有相对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反常现象和新的经验知识无法纳入这一框架之中,它自身的尚未被理解的残余也充分被揭示出来。这样,原来被视为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的东西不再是“基本”的了,它从科学发展的形式变为科学发展的桎梏。只有打碎旧的科学观念,科学发展的潜力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时,科学革命的时机就成熟了。

科学革命并没有抛弃已有的经验材料和经验知识,而只是改变了理解这些材料和知识的准则,确定了它们的合法地位。彭加勒说得好,只要人们不把那些用实验确证了的理论推到极端,“它就会有十分清楚的意义”,“只有它溶化到更高级的和谐中,它才能消失。”科学革命打碎的只是科学理论的旧框架,摧毁的只是科学理论的旧基础。爱因斯坦谈到这一点时说过,这里的基础这个词,并不意味着同建筑的基础在所有方面都有雷同之处。从逻辑上看,各个物理定律当然都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上面的。建筑物会被大风暴或者洪水严重毁坏,然而它的基础却安然无恙;但是在科学中,逻辑的基础所受到的来自新经验或者新知识的危险,总是要比那些同实验比较密切接触的分科来得大。基础同所有各个部分相联系,这是它的巨大意义之所在,但是在面临任何新因素时,这也正是它的最大危险。

在科学革命中,即使是旧的科学观念,也并非统统被抛弃,其中一部分是辩证的扬弃。旧科学观念中的一些只是丧失了自己以前独有的统治地位,从以前的不正确的、与事实不符的壳体中解放出来,被赋予新的意义。它们原有的真理颗粒被保留下来,并作为从属成分有机地溶入新科学观念之中。

从历史上的科学革命来看,科学观念的改变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1.彻底取代。如以地球为中心的观念被以太阳为中心的观念取代,原子不可分的观念被原子有内部结构的观念取代,超距作用被媒递作用取代,目的论和神创论被进化论取代。2.旧名新意。如道尔顿的原子论虽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原子论,但他把纯哲学思辨变为科学的论证,给原子论以真正的科学内容。又如经典力学中的质量、惯性、时间、空间等基本概念在相对论中已被赋予新的含义和内容。3.合理推广。如力学中的相对性原理在狭义相对论中被推广到光学和电磁学,在广义相对论中又被从惯性系推广到加速参照系。4.辩证综合。如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被综合为波粒二象性,分立的粒子的概念和连续的场的概念被综合为物质波的概念。5.包容蕴含。如能量子概念否定了“自然无飞跃”的传统观念,但这只在微观过程才显示出来,在经典系统中,由于h很小(h=6.626×1027尔格•秒),使得分立的能量谱实际上无法区分而连成一片,这时能量的连续作为极限情况被包括在新概念内。6.独辟蹊径。如自然选择、光速不变原理、等效原理、海森伯测不准关系、泡利不相容原理等都是在科学革命中提出的新观念。

对科学革命中原有经验知识的地位和科学观变革方式的考察,使我们清楚地看到,科学革命尽管使科学本身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在新旧科学理论体系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继承关系。同时,也可以看到,科学革命的形式不仅有库恩所说的“危机”型,还应该容许其它形式存在,如“综合”型、“推广”型等等。

革命性变革最深刻的普遍特征是形成新理论体系的实体基础,而这样的实体基础就是科学观念,因此科学革命的实质是科学观念急剧而根本的改造。

在这里,我们之所以选择“改造”这个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汉语中,改造一词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是,“就原有的事物加以修改或变更,使适合需要”;其二是,“从根本上改变旧的、建立新的,使适应新的形势和需要”。这样,“改造”一词就能恰如其分地描绘出科学观念的各种变革方式,体现了科学中的革命与继承的辩证关系。我们在“改造”二字前加上“急剧”和“根本”两个修饰语,无非是从速度上和程度上强调科学观念的改造是迅速的、彻底的,而不是缓慢的、逐步的、局部的、审慎的、尽可能少破坏的。因此,我们所谓的科学革命,指的是一种整体性的革命,这既可以针对整个科学而言(如历史上的三次科学革命,即以哥白尼的《论天球的运行》和牛顿的《原理》为标志的革命,以道尔顿的原子论、达尔文的进化论、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为标志的革命,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标志的革命),也可以针对某一学科而言(如物埋学革命、化学革命、生物学革命等)。至于某一学科内部某个理论体系中的个别科学观念的变化,我们一般不称其为科学革命,而把它视为科学观念的局部变革(也有人称之为“局部革命”或“小型革命”)。这种变革虽然也是科学观念的部分质变,但并未引起整个科学观念的根本质变。

把科学观念作为科学革命中的变革的主要实体,一个优点在于它的明晰性,因为它不像范式、研究纲领等那么庞杂、含混。更为重要的优点在于它的合理性。科学观念是属于经验成分(经验知识、具体的理论等)和哲学成分(本体论、方法论、自然观、思维方式等)二者之间的中间层次。—方面,它是科学理论的基础,与科学具体理论本身紧紧相联。另一方面,它又是高度思辨、高度抽象的产物,与哲学成分密切相关。它既不像科学理论那么脆弱,易受实验触动;也不像哲学成分那么僵硬,难以改变,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一定的可变性。这就避免了波普尔、库恩等人的观点的缺陷。

在这里,有必要从更广阔的视野上稍加考察。事物的本质基础并非建筑在这一事物的范围内,而是以这一事物的全部因素为基础。基础属于这一事物,同时又不完全属于它。在一定的关系中,基础应该是内容丰富的,基础是体系的决定性的属性。作为科学理论的基础的科学观念正是这样,它决定着科学理论的性质:它属于科学理论体系,但在某些方面似乎又超出了科学理论体系的范围,因为它具有浓厚的哲学色彩。严格地讲,像本体论、方法论、思维万式、自然观等哲学成分,并不是科学理论体系之内的东西,它们是外在的。把科学革命的实质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哲学成分的转变是不妥当的,因为科学革命毕竟不是哲学革命,科学革命变革的主要实体只能在科学自身中寻找,而无须到哲学中去寻找。

科学革命的最关键因素,科学革命的核心是形成本质上全新的基础。不过,在科学观念发生急剧而根本的改造的同时,科学理论也会焕然一新。也就是说,新的科学框架不仅能容纳已有的经验知识,而且还能容纳许多新的经验知识,而这些新知识是无法纳入旧科学框架中去的。另外,由于科学观念与那些哲学成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新科学观念对旧科学观念的否定,必然耍伴随或导致新的自然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等的全面变革。因此,笔者尝试给科学革命下这样一个定义:科学革命是科学观念急剧而根本的改造,与此同时,也伴随或导致科学理论、自然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全面变革。科学革命这一概念是关于科学进步的辩证诠释的基本概念。

四、科学发展的“进化一革命”互补图像

作为科学理论基础或框架的科学观念具有完整性、内在统一性和进一步发展的能力,这些逻辑构架起着组织、建立以及解释科学理论的作用,并调节和控制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因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比较深刻、比较正确、比较完全地反映了科学认识对象,从而具有巨大的现实统摄力量和潜在的容异功能。科学观念一旦建立起来;它的现实统摄力量就会不断地得以发挥,它所统辖的研究领域的知识不断积累,且日益成熟和完善。在科学发展的一定阶段,科学观念原有的潜在容异功能也会转化为现实性。也就是说,它可以作为一种研究指导纲领扩展到其它领域,甚至把与它不相协调的经验知识容纳进来或暂存起来。这时,科学观念对科学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科学呈现出相对平静的发展趋势,知识的增长主要表现在量的积累上。这就是科学的进化时期。进化时期主要是科学家在已有的科学观念指导下进行的定向研究时期,这也是科学理论的多产时期。

从牛顿的《原理》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到19世纪末,物理学大体经历了两百多年的进化时期。在这段漫长的时间内,经典力学的基本观念被物理学家作为研究传统而接受下来,决定了他们的思想、研究和实践方向。牛顿力学起初主要处理质点问题(质点力学),后被推广到流体和刚体,流体力学和刚体力学就是在牛顿所提出的科学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力学的基本观念又被引进光学、热学和电磁学的研究中。尽管热学中熵的概念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电磁学中的场的概念,都是超出牛顿力学的基本观念之外的新东西,但是它们分别通过对分子热运动进行统计解释和通过以太的力学模型的运用,而把这些具有革命性的新观念纳入到力学框架之中。

科学的进步会引起它的基础的深刻变革。在进化阶段的后期,科学观念已基本穷尽了它的统摄力量和容异作用,科学理论也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到了顶峰。这时,科学观念通过修修补补已无法容纳大量的反常现象,而且各理论体系之间发生的概念问题也越来越暴露出已有科学观念的局限性。这时,唯一的出路就是对这些科学观念进行根本的改造,提出新的科学观念,这就是科学发展中的革命时期。在这个时期,那些具有哲学头脑、思想活跃、敢于背离陈规旧说的科学家,往往成为科学革命的主将。

相对地讲,科学革命时期一般是不太长的,如历史上的三次科学革命所经历的时间分别为144年(1543~1687)、61年(1803~1864)和33年(1895~1928)。哥白尼-牛顿革命之所以持续时间最长,是因为它要摧毁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教条,而这些教条在将近两千年间一直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并被经院哲学当作毋庸置辩的真理。而且,当时科学成果和科学思想的交流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远不如后来那么频繁和自由。尤其是,这次革命要总结人类有史以来的关于自然的知识,建立第一个真正的近代科学体系——牛顿力学。在哥白尼《论天球的运行》问世时(1543年),欧洲人所具有的力学知识是否像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所了解的那么多,还是值得怀疑的。但是,到这次革命的终结,牛顿力学已牢固建立起来,能够说明天上和地上所遇到的一切力学现象。照此看来,百余年的革命并不算长。第二次科学革命之所以持续时间较长,是因为这次科学革命的带头学科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组学科(主要是化学、生物学和物理学)。这样一来,科学观念的变革发生在不同的领域,而这些科学观念彼此又不甚相关,一个学科中的科学观念的变革对另一个学科中的科学观念的变革没有什么直接的影响。于是,革命的持续时间势必要稍长一些。

科学的进步就是“进化-革命”的无穷系列。在进化时期与革命时期之间,也可能存在库恩所说的危机阶段,这在世纪之交物理学革命的前夕表现得尤为明显(但是,不见得每次科学革命前夕都有一个危机时期)。危机是科学革命的前夜,旧科学观念摇摇欲坠,新科学观念尚未诞生或尚未巩固之时,就是科学的危机时期。不过,科学发展的进化-(危机)革命阶段只是为叙述的方便而提出的理想模式,它们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它们就像电影中的一串串渐隐镜头,当一串场景的最后几幅画面还未完全消失时,第二串场景的开头几幅画面就逐渐溶入,致使两串场景相接处的几幅画面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正如劳丹批评库恩时所说的,常规科学并非像库恩所描绘的那样“常规”,科学革命也不像库恩所断言的那么“革命”。因此,我们拟提出“进化-革命”互补图像来描绘科学的发展。在这里,“互补”的含义有二:其一是进化与革命互相转换,即进化转换为革命,革命又转换为进化,周而复始,以至无穷,而每一次循环,都使科学发展到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其二是进化与革命互相渗透,这不仅表现在二者的衔接处,而且也表现在二者的过程之中。例如,18世纪基本上是科学的进化时期,经典力学的基本观念不仅在力学发展中表现得生机勃勃,而且也指导着其他学科(例如电学、热学、化学等)的研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康德在这个时期提出的星云假说,把发展的观念引入自然科学,这是超越于经典力学的新观念。拉瓦锡的氧化说和元素概念也否定了燃素说和燃素概念(燃素说是在经典力学基本观念指导下提出的燃烧理论)。这一切,都是在进化时期科学观念所发生的局部变革,或像有人说的局部革命或小型革命。同样,在革命过程中也伴随着一些进化。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的狭义相对论标志着物理学一个领域的革命的开始,而普朗克1906年通过对爱因斯坦的电子运动的方程的修正进而得到的动能的表达式,以及闵可夫斯基1908年提出的四维世界理论,都不过是狭义相对论的自然进化而已。

因此,如果把事物的发展比喻为波浪式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话,那么科学的进步则可以形象地描绘为具有小波纹的滚滚向前的大波浪,或以大螺线为轴心而攀援上升的小螺线(等于把一个长而细的弹簧绕成螺线)。这就是科学发展的“进化-革命”互补图像(尽管它也是一个不尽恰当的模式)。后一个比喻显然与黑格尔的下述命题有某种相通之处:“科学表现为一个自身旋绕的圆圈,中介把末尾绕回到圆圈的开头,这个圆圈以此而是圆圈中的一个圆圈,因为每一个别的支节,作为方法赋予了灵魂的东西,都是自身的反思,当它转回到开端时,它同时又是一个新的支节的开端。”

参考文献

Б.М.Кедров,ЛениниНаучныеРевалюции•Всте-ствазнание•Физика,Издательства《Наука》,Москва,1980.

李醒民:简论凯德洛夫的科学革命观,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1985年,第1期。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许良英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1版,第115页。

科学理论的来源范文4

如果不具备科学素养,都存在着“迷信”的可能性。

“迷信”的定义:非理性地相信某种行为或仪规具有神奇的效力。迷信是对某一些事物迷惘而不知其究竟,可又盲目地相信其说。“迷信”的含义更多的倾向于“盲目的相信、不理解的相信”。

理论上,如果不具备科学素养,都存在着“迷信”的可能性,即使是有些从事科学工作的人,如果没有科学素养,也会抱某种迷信(如迷信巫医、易经、风水、算命)。与迷信对立的是科学的方法。科学是一种允许自我证伪的动态开放的可靠方法(科学不是任何科学理论),讲究的是形式逻辑和证据。而迷信是无条件接受,不允许质疑、没有形式逻辑、不需要可靠证据,是盲目相信。说迷信科学,就如同说迷信数学——未来人可以说今天的人“迷信”落后的数学理论(如平面几何),但不能说迷信数学,因为数学就是方法。

(来源:文章屋网 )

科学理论的来源范文5

关键词:经济学;发展;自然科学;人造市场;科学发展的道路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5-0001-04 收稿日期:2009-08-15

当前,经济学的发展走到了一个瓶颈状态,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对现实的解释,都需要有新的突破。本文从四个方面讨论经济学发展的相关问题。

一、吸收科学发展的成果:经济学自然学科基础的更新

无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经济学,都有其自然科学基础,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自然科学理论及其方法的基础之上的。近百年来,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经济学的发展也应该随着相应的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自然科学基础是物理学中的力学,主要是牛顿力学即经典力学(或称古典力学)。西方经济理论形成时期,在物理学界,正是牛顿力学兴盛时期。西方主流经济学使用了经典力学的基本范畴和方法作为自己的基本工具范畴和方法,并将这种状况保持至今。

例如,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工具范畴有弹性、均衡、均衡的变化以及均衡的稳定等等。这些基本工具范畴都是从物理学中的经典力学引入的。

在物理学中,如果,一个物体当一个力作用其上时发生变形,当这个作用力撤去后又回复原状,那么,就说该物体是“弹性”的。西方经济学引入这一范畴来分析商品需求的特性:将价格作为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力”,较高的价格,将需求量压到较低的数量。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是用来度量作为作用力的价格使需求量“变形”的程度。同理,需求的收入弹性就是用来度量作为作用力的收入使需求量“变形”的程度。需求的交叉弹性就是用来度量作为作用力的相关商品价格使需求量“变形”的程度。在西方经济学中,这种分析也用到商品供给、货币和资本的市场特性分析等各个方面。

在物理学中,“均衡”是指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一个系统或系统中物体所处的状态,并将这种状态作为常态来分析物体或系统的状态。西方经济学引入这一范畴来分析微观经济主体与市场、宏观经济主体与市场的状态,并将其看作是常态。在微观经济学中,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消费者的状态是最大效用,这是消费者均衡,看作消费者的常态;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厂商的状态是最大利润,这是厂商均衡,看作厂商的常态;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市场处于供求相等的状态,这是市场均衡,看作市场的常态。在宏观经济学中也是这样。

同样,西方经济学中的均衡变化、均衡稳定等分析,也都是从物理学中经典力学引入的,这里就不再一一说明。例如,对市场价格运动的分析。西方主流经济学由供给和需求均衡说明市场价格决定,由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说明市场价格的变化,由稳定性分析说明市场价格的波动。但是,市场价格运动的统计数据与这些分析结果很难对接,从而也就难以由这些分析说明现实价格的运动。但是,如果拓宽思路,从古典力学方法的局限跳出来,使用电学的方法,将统计所得到的现实市场价格运动数据,分解为高次谐波、9次谐波、7次谐波、5次谐波、3次谐波等,则可以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提供一条新思路。

经济学的自然科学基础就宽于西方主流经济学,他不仅使用的古典力学的范畴,而且更加借重于生物学。例如,马克思将从产生、发展、衰退、死亡的过程来考察社会经济形态,这就来源于生物学的基本思想。再例如,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论述,就像是描述一棵大树的生长过程:商品就如一颗被埋入地下的种子,它长出两片叶子即价值和使用价值,在此基础上,长出货币和资本等树的主要枝条,剩余价值、工资、资本的循环、资本的周转……就如同众多的树枝和树叶,最后长成资本主经济制度这样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总之,不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经济学,都有其存在的自然科学基础,经济学的发展需要与自然科学基础的发展相适应。因此,时值21世纪的今天,我们需要随着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来更新经济学的学科基础。

二、从现实经济生活中吸取营养:经济学研究内容的丰富

一位伟大哲人曾经说过: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经济现实,是现实经济的理论总结。然而,现实经济生活是不断发展、不断变换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日益丰富。这日益丰富的现实经济中所出现新经济现象,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养分。经济学要充分地从现实经济生活中吸收养分,才能不断完善,向前发展。

我们以关于市场和经济调节机制的理论为例。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完全可以自动调整社会经济,主张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的作用,这也成为20世纪30年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主导思想。然而,1929年~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引发的大萧条,给西方经济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认为市场机制不可能自动的完善的调整社会经济,主张国家干预和政府调节。这又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凯恩斯理论推动了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

目前,关于市场和经济调节机制的理论认为有两只手:一只手是市场经济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另一只手是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然而,时至今日,现实经济生活又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现象:“人造市场”,它既不是传统的“自然市场”,也不是传统的“政府干预”,它是人造的市场,它的运行规则不是自发的,而是人为的。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人造的手”。最典型的就是现在的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上的金融产品,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是由金融工程设计和制造出来的,他的运行规则是由金融工程设计的,是人为的。相应地,与金融市场及其产品设计相关的学科也成为“金融工程”。工程不同于科学,科学是发现和研究事物本身存在的规律,工程则是依据科学所发现的规律设计和制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产品。对于当前西方的金融市场,金融财团是主导者,金融产品的设计必然符合这部分人的需要和目的。正是这种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的设计,加剧了金融市场从发展到繁荣,再到泡沫高涨,最后泡沫破裂引发金融危机,进而引起全球经济动荡。这一系列过程都对世界经济运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种以金融市场为代表的“人造市场”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为经济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养分。

经济学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些新事物的出现,吸收现实经济所提供的养分,丰富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实现自身的发展。

三、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马克思经济理论与西方经济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是连续的,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是连续的,科学的发展也是连续的。人们总是在前人的认识基础上不断推进科学的发展,经济学也不例外。因此。,经济学的发展一定要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养分,不断发展。经济学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既包括经济学,也包括西方经济学的合理部分。西方经济学理论有其合理的成分,但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在其学科基础上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经济理论对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有着深刻的分析,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我们需要继承和发展。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理论中关于产品市场的理论,就阐明市场运行来说,基本上是合理的。但是,微观经济理论本身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作为需求分析基础的效用理论,没有解决对效用的度量问题;其次,作为供给分析基础的生产函数,没有解决资本的度量和以资本作为自变量的新古典生产函数的存在性问题。而需求与供给是微观经济理论的两个根本理论基础。然而,这两个问题都可以在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得到解决(白暴力,1996、2006)。

微观经济理论中关于生产要素价格决定和收入分配理论,从科学的角度看,基本是一个虚构的理论,是用来粉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因此,这个理论具有不可解决的内在逻辑缺陷和外在理论困难,难以自圆其说(白暴力,2002)。

宏观经济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宏观经济运行,揭示了这种经济的矛盾,并在其总体框架之内提出了解决对策。例如,宏观经济理论指出,在纯粹的市场经济中,必然会出现“总有效需求不足”,并由此导致“经济衰退”,对此,提出了相应的需求管理政策。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由于不能深入到社会制度层面研究,宏观经济理论不能解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矛盾根源,也就不能提出解决这些矛盾的根本方法。例如,对于“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宏观经济理论不是从社会制度层面说明,而是从人类心理角度来说明,因此,难以提出根本解决的方法。同时,这也产生了一个理论困难: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经济基础。现代西方经济理论正在力图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在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马克思经济理论准确地解释了“总有效需求不足”的“微观经济基础”。经济学认为,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雇用工人没有生产资料,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雇用工人的收入被限制在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水平上;劳动力价值与雇用工人创造的价值之间具有固定的缺口,这个缺口的积累必将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进而导致经济危机和衰退(白暴力,2005)。

对于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的金融――经济危机,普遍认为是由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引起的。不少西方学者认为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缺乏金融监管和合理的金融秩序。其实,次贷危机的原因还是在于以房屋为代表的产品卖不出去,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其根源还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这个制度下,工资被限制在劳动力价值的水平,工人即使贷款买了房,也无力偿还贷款。这样一来,厂商资金链断裂,由此引发了次贷危机(白暴力,2008)。这正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解释。

由此可见,经济学的发展要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不仅要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更要坚持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

四、遵循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的两条道路

科学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如果遵循这些规律,我们就可以顺利地推进科学的发展,就会事半功倍;不遵循这些规律,则会一事无成,至少事倍功半。经济学也是这样。因此,经济学的发展也要遵循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的道路通常有两条:一条是基本范畴的分解和深入,另一条是理论从特殊向一般的演进。这正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第一条道路:基本范畴的分解和深入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基本范畴,对基本范畴的分解和深入研究是科学理论发展的一条重要道路,每一次对基本范畴的分解和深入都会带动学科质的飞跃性的发展,使该学科在一个新的层次上展开。这是一个无限的过程,每一次对基本范畴的分解和深入所带来学科质的飞跃性的发展,都只是这个无限过程的一个阶段。

例如,物理学中基本粒子的研究,在初期,人们认为分子是物质的最小基本粒子;后来,进一步发现分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人们认为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基本粒子;再后来,人们又进一步发现原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又分解为质子和中子;再往后来,人们又发现了光子、……、轻子、夸克等等。每一次对基本粒子的分解和深入认识,都使得物理学取得了质的飞跃性的发展。当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基本粒子是无限可分的。

经济学同样如此。例如,早期,人们笼统地认识到商品具有价值,建立了价值的概念;后来,认识到商品同时具有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概念分解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再到后来,价值概念又进一步分解为价值、交换价值、使用价值、价值实体、价值形式、价值的转化形式等等。

(二)第二条道路:理论从特殊向一般的演进

建立更一般的理论,将原有理论归纳为这个新的更一般的理论在特殊情况下的特殊理论,是科学发展的一条重要道路。科学的这种发展是一个无限的进程,每一次从特殊到一般的发展都只是这个无限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从人类认识的本质开始讨论。

1 科学的内在矛盾

人的认识能力,一方面,“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恩格斯,1950;原版,1878)。这无限的认识能力只有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无限进程中才能得到实现。另一方面,人的认识能力,“按它的个别实现和每次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恩格斯,1950;原版,1878)因为,个人“总是在客观上被历史状况所限制,在主观上被得出该思想映象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所限制”(恩格斯,1950;原版,1878)。这是人类认识能力的内在矛盾。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因此,人类认识的内在矛盾也就必然表现在真理之中。一方面,所谓绝对真理对应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因而也只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无限进程之中。人类“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样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愣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出神,就再无事可做了”(恩格斯,1972;原版,1888)。另一方面,任何具体的真理都被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所限制,是有限的,因而都只是相对真理。“如果人们在研究工作中始终从这个观点出发,那么关于最终解决和永恒真理的要求就永远不会提出来了;人们就始终会意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知识必然具有局限性,意识到他在获得知识时所处的环境对这知识的

制约性”(恩格斯,1972;原版,1888)。

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这一内在的矛盾,还表现为具体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一方面,具体真理,就它是人类无限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就它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来说,具有绝对性。另一方面,就它自身的局限性来说,它具有相对性。因此,具体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这些矛盾性,进一步决定了科学理论的矛盾性。首先,一切科学理论,作为绝对真理只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无限进程之中,任何具体的科学理论都具有局限性,因而都只是相对真理。其次,任何具体的科学理论又都具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两个方面,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矛盾统一。这个内在的矛盾最充分地表现为任何具体的科学理论都有一个适应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它是正确的,从而表现出绝对性;然而,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它就是不正确的,就不适应了,从而表现出相对性。

2 科学的辩证发展

既然任何具体的科学理论都是相对的,都有一个适应范围,那么,随着自然和人类历史的发展,与任何具体的科学理论相适应的客观范围都会被突破,同时,原有的科学理论就会被更高级的科学理论所取代。下面,我们讨论这一规律的实现过程,即科学发展的辩证道路。

由于任何科学理论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因而必然具有内部矛盾。这种内部矛盾的存在是绝对的、正常的、必然的,是任何理论内部所不可避免的(恩格斯,1972;原版,1888)。所以黑格尔说:“在一切种类的对象里。在一切表象、总念和理念里,均可以发现矛盾,知道并认识一切对象之矛盾性乃是哲学思考的本质”(恩格斯,1950;原版,1817)。不过在原理论的适应范围内,这种内部矛盾表现不出来,这个理论是无矛盾的,前后一贯的,逻辑统一的。但是,一旦客观事物的进程突破了原理论的适应范围,一旦原理论与新的更广阔的客观范围冲突时,原理论的内部矛盾就明显地表现出来,这个理论就表现出存在着内部矛盾、前后不一的地方。这正是恩格斯所指出的:“今天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认识都有它隐蔽着的、以后会显露出来的错误方面,同样今天已被认为是错误的认识也有它合乎真理的方面,因而它从前才能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恩格斯,1972;原版,1888)。

一方面,原理论的内在矛盾是原理论与新的更广泛的客观条件矛盾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它的显明化又是原理论与新的更广阔的客观条件不相适应的明确标志。所以,原有理论内部矛盾的显明化,就把用更高级的理论代替原理论的任务提到人脑思维的议事日程上来了。

从何处出发使原理论过渡到更高级的新理论呢?出发点不在别处,正是原理论已显明化的矛盾。黑格尔说:有限物“以内在界限而建立为自身矛盾,通过矛盾,它被驱迫推动而超出自身”(黑格尔,1977;原版,18(2))。

怎样从原有理论通过矛盾过渡到更高级的理论呢?既然理论内部矛盾的存在是正常的、必然的,那么,任何在原理论范围内,通过在个别问题上的修修补补,通过解释、注释来消除矛盾的试图都是图劳无益的。这些试图不仅不能推动理论前进,而且由于其不可避免的牵强附会,使原理论大失光彩。这只不过是用新理论取代原理论必然性更加显明的表现罢了。

要解决原理论内部的矛盾,只有用更高级的理论取代原理论,这个更高级的理论应该是适应于新的更广阔的客观范围的更广阔、更一般的理论。但是,它不是对原有理论的简单否定,而是辩证的否定,即扬弃。具体地说,就是把原理论“降为”(黑格尔,1950;原版,1817)新理论在特定范围内的特定形式,或者说,把原理论降为新理论的特殊。这同样是由人类认识能力的内在矛盾所决定的。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任何具体科学理论的相对性,因而它要被否定,要向更高级过渡;另一方面,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决定了科学理论的绝对性,因而它又不是被简单否定,而是被降为特殊而保留。

关于科学理论发展的这个辩证道路,黑格尔作了最精彩的论述:“为了争取科学的进展……唯一的事就是要认识以下的逻辑命题,即否定的东西也同样是肯定的;或说,自相矛盾的东西并不是消解为零,消解为无,而是基本上仅仅消解为它的特殊内容的否定;……它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比先行的概念更高、更丰富;因为它由于成了先行概念的否定或对立物而变得更丰富了,所以它包含着先行的概念,但又比先行概念更多一些,并且是它和它的对立物的统一”(黑格尔,1977;原版,1812)。关于矛盾解决的方式,马克思也作了同样的论述:“我们看到商品的交换过程包含着矛盾和互相排斥的关系。商品的发展并没有清除(Sweep away――《资本论》英文版第103页)这些矛盾,而是创造了这些矛盾能在其中运动的形式,一般来说,这就是解决实际矛盾的方法。”(马克思,1972;原版,1867)

同样,新建立的更高级的理论也是具体的理论,因而也有其适应范围,它也同样会由于自身内部的矛盾而扬弃自身,过渡到更高一级理论。

总而言之,人类认识能力的内在矛盾,决定了任何科学理论都具有内在矛盾;在其适应范围内,矛盾不表现出来,一旦超出这个范围,矛盾就表现出来,并且显明化;正是这种内在矛盾将使原有理论过渡到更高级更一般的理论;这个更高级的理论把原有理论包含在内,将其降为相对特殊的理论形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包含原理论的对立理论;新的理论又会由内在矛盾的驱动,进行同样的运动,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再过渡到更高一级的理论。这就是科学发展的辩证道路。科学正是通过这个无限的进程而发展的。

科学理论的来源范文6

 

一、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践能力

 

1.实验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和纽带。它通过对科学理论的具体演示,给学生一个实在可见的感性事物,达到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升华,提高其学习效果,使全体学生都能够灵活便捷地掌握科学理论。

 

2.科学理论来自于社会实践,又反过来指导社会实践,这就需要一个“实践——经验——理论——实践——经验”的过程。实验课就是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演示或亲自操作,来印证所学科学理论的正确性,使他们灵活地、具有创造性地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使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也创造性地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这样不但使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培养,而且缩短了尝试的时间,从而达到了使科学理论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的目的。

 

3.在教学方式上,把实践教学融于理论教学中,使实践教学贯穿于每一堂课,能实物演示的就不要照本宣科,学生能亲自动手操作的就不要单靠讲解演示。如在讲电器控制技术这一章时,几乎每周都安排学生实训,要求学生不但会分析各种电路、会接线,还要在出故障时会检修、会修理。方法是,每次学生完成实训后,不要学生拆卸,然后指导教师在每一台上人为设置故障,让学生在下次实训时先完成故障检修,再进行新的科目。

 

二、处处为人师表,教人须先教心

 

在绪论课教学中,通过使学生了解电工技术飞速发展和电能的广泛应用,尤其是三峡电站的建设规模和投入使用,让学生懂得了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从而把学习本课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兴趣和献身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评价、学习和仿效,所以教师应注意处处为人师表。比如:充分备课,严谨治教,体现认真负责的精神;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学内容结合生产、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课堂内容要讲得对、讲得清、讲得活、讲得精,对教材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向学生交待清楚,敢于在学生面前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以自己的行为来熏陶和感染学生,在各方面都给学生起表率作用。

 

三、认真钻研教材,课前充分准备

 

教材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依据,教师只有熟悉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在备课中紧紧围绕教学点,挖掘能力点,渗透德育点。比如:在学习有源电路这一内容时,要确定电动势、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电位法、公式法、全电路欧姆定律、回路电压定律等方法求得其解。这样做,可以开阔学生思维,提高其应变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须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以及渗透德育兼顾。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项目外,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熟练技能的机会,如日光灯电路、电动机控制电路、低压配电盘的安装调试等,都可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在实验室独立操作。演示和实物教学,可结合实验课进行。如楞次定律,左、右手定则,旋转磁场,电磁继电器,单相、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等,可采用演示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都带着一种好奇心,头脑中不时产生一连串的问号,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边解答,把抽象的电工理论变得具体、生动,学生深深感受到了学电有趣、学电有用。

 

四、注重实践环节,培养综合技能

 

讲完电工课理论后,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到变电站、学校配电房、泵房或锅炉房去参观实习,以使学生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看到在实验室看不到的设备。通过实习教学,能使学生对电力系统及运行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为学生学好后续相关课程奠定基础。

 

在课程设计方面,如安排有模拟实习“照明线路设计与制作安装”、“配电板制作与安装”、“电力拖动设计与制作安装”等。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最佳途径,只要思想上重视,物质上保障,工作中认真,就能搞好实践性教学,就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

 

2014年,为实施校企联姻的办学模式,我们和省内几家加工企业达成意向,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学校为企业代培学员,企业为学校提供长期稳定的实习场所,为毕业生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和就业开辟了新的途径。在实习期间,教导处为学生制定了详尽的实习计划并安排专门的实习指导,要求学生遵守工厂的管理制度,按时上下班;还要求学生每天记实习日记,每周布置实习任务,每月结合实习内容,安排理论考试一次;常常联系工厂的师傅,对学生答疑解难。专业指导老师也能及时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让学生结合专业理论,对工厂的电器设备、生产工艺、电气控制技术、自动化控制水平进行观察认识、分析提高,最好提出改进的建议,使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有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