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精品课程申报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在线精品课程申报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在线精品课程申报书

在线精品课程申报书范文1

【关键词】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可持续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7―0048―03

一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的现状

1 网络资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中不可或缺割的部分

自2003年教育部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以来,我国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至2010年3月,教育部已经公布精品课程2921门。[1]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为导向,我国逐步建立了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和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课程专家泰勒认为,课程资源是寻求教学目标、选用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及在制定评估方案过程中的可资利用的资源。精品课程资源除了符合一般课程资源的定义外,同时还具有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共享和示范推广这个特点。网络资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保证精品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实施顺利进行的基础。

2 精品课程申报和评审均对网络资源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国家精品课程在申报及评审时都对网络资源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2]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中,对网络资源建设的要求也逐年提高,2010评审时对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要求课程网站运行良好,教学资源丰富,辅教、辅学功能齐全,并能有效共享。此外,教育部还要求各精品课程资源及时更新,每年的更新率要达到10%。

3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的目标

精品课程建设的深入发展,对课程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应该从建设逐步过渡到共享和应用上来。这就要求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不能简单地追求效率、规模和利润,而要实现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课程网络资源包括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时效性,要求注重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要把本学科课程最前沿的知识呈现给学生,实现资源的动态发展。二是互动性,互动性是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最大优势,精品课程要构建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平台,打破因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而造成的教学互动障碍,并通过在线测试了解和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实现课程教学的跨时空性,发挥优质课程资源的最大效益。三是共享性,精品课程借助于信息技术,将优质的教学资源呈现给学习者,并在最大范围内实现共享。

二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精品课程建设是为了实现优质教学资源最广泛的共享,实现这个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源必须优质,二是资源达到最大程度的共享。然而,在现有环境和条件下,这个目标还远没有达到,主要问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网络技术方面

课程网站是实现课程资源共享的重要载体,精品课程资源主要是依托精品课程网站来和共享的。然而,受技术条件的限制,许多高校仍是单门课程形成独立的课程网站,或者有些高校有统一的网络平台,但是存在不同平台之间的兼容性差、开放平台技术实现难度高等问题,这些问题是成为影响课程资源共享的主要技术障碍之一。

许多精品课程网站为评审而制作,缺乏有效持续的维护与更新,依托网站而实现共享的课程资源自然也就无法有效获取。通过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站的课程资源网站地址,对2003到2008年所有国家级精品课程进行链接访问[3],发现2003年度13.2%、2004年度15.1%、2005年度16.8%、2006年度21.8%、2007年年度17.4%、2008年度13.2%的精品课程网站访问失败。即使是能正常运行的课程,其资源的查看和下载也会受到诸多的限制。

课程资源建设的技术规范仍未完全解决。目前,教育部只针对精品课程的录像制定了统一的技术规范,没有对精品课程资源的形式、格式做出具体的规范,开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资源进行分类、定义并以各种不同的格式,导致不同精品课程平台、不同高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自成体系,在客观上无法实现教学资源的大范围有效共享和交流。

2 资源建设方面

从课程资源的开发重点来说,各高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积极开发显性课程资源,如课程教案、教学大纲、习题、实验实习指导、参考文献资料、教学录像等;但对课程负责人或教学团队的教学经验、学生学习经验与体会、师生教学交流心得等一些重要的隐形课程资源却视而不见。[4]此外,课程网络资源的呈现方式比较单一,许多资源就是书本内容或者文字的搬家,忽视情境的创设,没有与内容相关的图像、动画、视频、音频,难以吸引使用者的学习兴趣。

从资源的交互性上来看,大部分精品课程都只重视知识的单向传输,忽视教学的交互性。精品课程项目仅仅是向社会提供了一批可以免费获取的优质资源,而没有为使用者提供相互交流、讨论和共享共建的支持系统。即便有些精品课程也设立有BBS论坛、在线答疑、QQ互动等,但它们仅仅用来信息如布置作业、习题等,缺乏教师和资源使用者之间的讨论与交流。这不但使教师或课程开发者不易了解使用者掌握知识的程度及对精品课程建设的其他需求,而且也会打击使用者学习的积极性。

从课程资源更新情况看,多数精品课程资源在申报和评审时一次性形成,但在后续建设投入极少,更新率低。在课程的申报和评审阶段,各个高校都极为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最大程度实现资源的数字化与网络化,而一旦评上精品课程,不但极少对资源进行更新,甚至有的课程还将其中某些原创性的课程资源卸载。刘川川等人对2006-2008年度的1571门精品课程的调查显示[5],2006年度56.98%、2007年度63.29%、2008年度70.61%的课程资源从未更新,从申报到调查时,经常更新和使用的课程只占该年度课程的10%左右,远远没有达到精品课程年度更新不得低于10%的明确要求。时效性不能够保证,优质性自然就大打折扣。

3 管理制度方面

目前我国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以立项形式进行的,建设周期短,资金一次性投入,建成之后没有相应的检查与监督机制,导致许多课程缺乏维护,更缺乏继续建设的平台。而课程资源建设仅仅作为精品课程立项建设的一部分,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现行的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也存在缺陷。现有的指标虽然对课程资源建设提出了“丰富”“共享”“有效共享”等要求,但并无相应的检查制度或方案来评价和督促这一目标的实现,缺少约束和考评机制,不利于共享的实现。

网络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尚没有得到好的解决。许多精品课程资源都是教师们多年辛苦积累和研究的劳动成果,如果都上网实现共享,就会轻而易举被他人下载、使用,甚至据为己有,成果的产权得不到保护,极大打击了教师参与教学资源开发和共享的积极性。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精品课程被看作是学校的荣誉,各高校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争取和占有教学资源,强化自身的地位和优势,树立学校的形象,对课程资源宁肯重复建设也不愿与其它高校共享。许多课程往往将一些核心的、重要的课程资源保留起来,而只将部分价值不高的资源共享,导致资源只能实现部分共享,大大影响了共享的效果。因此,课程资源建设还缺乏在不同高校、不同省市等更大范围内推进和实现课程资源的共同开发与共享的机制。

三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

1 以课程网络平台建设为基础,加强推广和应用,为课程网络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大力加强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建设,实现对所有精品课程的统一管理和维护。构建专门的精品课程网上资源专用平台,集中管理和各年度的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并提供各级精品课程资源的链接。如北京市教委专门构建了“精品课程网上资源网”,不仅提供了与课程申报和建设有关的丰富资料,还提供了各年度省级精品课程的列表及搜索功能,为学习者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课程资源网址如果发生变更要及时上报和更新,确保网站的连通。

网络技术为精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条件,但是缺乏保证教学资源自由交换的标准,妨碍了教学资源在更大范围共享与交流。由于教育部只是针对精品课程的录像制定了统一的技术规范,没有出台针对精品课程相关网络教学资源的技术规范。因此必须统一精品课程资源信息的技术标准,标准包括课程网络资源的设计流程、模块设置、课程资源格式,并要求提供课程资源的搜索、导航、公告、讨论、访问统计等基本功能模块。

借鉴美国开放课件运动中引入学习支持系统的经验,建立我国精品课程资源应用互动支持系统,在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中提供课程论坛或者类似网络学习社区的讨论区,搭建起建设者、使用者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写作的桥梁,建立起“建设―应用―反馈―建设”的循环机制,保证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持续发展。

2 以内容建设为核心,注重教学的交互性,为课程网络资源可持续发展构筑活力

要加强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精品课程网络资源不仅包括显性的课程资源如课程教案、教学大纲、习题、实验实习指导、参考文献资源、教学录像等,还应该包括师生通过网络交流的各类心得体会或经验、学生基于网络学习的体会或经验、基于网络协同学习的体会或经验等隐性课程资源。通过开发学生协同学习交流平台,一方面可以把教师和学生所拥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兴趣等作为宝贵的课程资源加以利用共享;另一方面可以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协同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学习经验、探索经历和一些非预期的体验,不断充实到课程资源库中去,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目标。此外,还可以借助Blog或知识可视化工具等信息技术,将优秀教师或优秀团队的经验、知识、理念、追求、人格等这些非数字化隐性课程资源显性化。

重视和加强课程资源的交互性。要从应用的角度考虑课程资源的建设,课程资源的建设不仅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还要加强教学与科研实践、教材建设等方面的互动,从多个方面了解使用者对课程资源建设的需求,从而更好推进精品课程资源建设。

及时对课程资源进行更新。真正优质的精品课程资源是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产生和积累起来的,并随着教学和科研的深入而不断更新。精品课程建设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以最恰当的呈现方式最大程度实现各类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和数字化,保持课程网络资源的时效性,为课程资源建设不断构筑活力。

3 以机制创新建设为动力,为课程网络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首先是激励机制的建立,引导和加强课程资源的建设与更新。在职称评定、利益分配、精神激励等多方面鼓励广大教师投身精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目前许多学校也都设立了精品课程建设立项、教学改革项目支持、评优评奖优先考虑等针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激励措施,但这些措施大多停留在精品课程申报层面,而对于获得精品课程称号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激励措施不足。学校可以设立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基金、专门设立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项目等方式,保证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是评价机制的建立,在精品课程评选中,对共享提出更高更明确的要求,将资源建设及其应用情况纳入精品课程考评指标体系。各参评课程除提供现有参评材料外,还必须提供网站运行、课程连通、基本维护及网上资源的点击率、访问的IP地址数、PV流量、资源更新、学生对课程的应用状况及具体效果的反馈等,将课程资源的共享和应用作为课程推荐申报及评审的重要依据,作为课程验收和检查的主要参考,实行动态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有助于监督课程不断加强资源建设,从政策上保证精品课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和完善精品课程网上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授权机制,允许访问者在非商业条件下使用和传播网上课程资源。加强对课程资源版权的研究和探索,既能保证优质课程资源的有效保护,又能实现社会公众对资源的便捷获取。

以政府政策为导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高校间共同建设和开发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实现精品课程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共建和共享。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提出:全面推广和广泛使用“国家精品课程”,积极鼓励高等学校之间的跨校选修课程机制,加强高等学校之间学分互认等,使学生享受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并逐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稳定化、常规化。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共同成立了“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共享中心”;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的西南地区教师教育网络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总之,要把共享和应用作为重要指标,并把技术支持、过程建设与和质量保障结合起来,才能使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产生内在的持续的动力,并有效推进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共享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国家精品课程集成项目[EB/OL].

[2]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教高[2003]1号.

[3]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站[EB/OL].

在线精品课程申报书范文2

关键词: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课;建设标准;实施策略

0 引言

2003年国家教育部正式启动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精品课程经过十年的研究建设与实施,形成了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使部分精品课程有了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和丰富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但是,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精品课程技术落后、共享性差、交互性不强、资源更新不及时等问题。为此,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2]2号),取消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实施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的共享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不是取代精品课程,而是精品课程的继承和发展,它与视频公开课共同构成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对促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精品课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自2003年至2011年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国家级精品课1门、省级精品课8门、院级精品课15门。经过多年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精品课网站开发技术落后。

根据国家、省级精品课评审要求,申报精品课程必须要建立精品课申报网站,各高校结合学校申报课程的具体实际情况和精品课评审标准,建立了精品课程申报和教学资源网站。但由于各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能力的不同,大部分精品课网站都采取静态网站或者ASP动态网站开发技术,存在技术落后,网站访问速度慢的情况。

2)为申报而建站,精品课网站利用率不高。

精品课网站建设的目的是为各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但部分精品课网站建设的初衷却是为了评审精品课,从而申报成功后不注重后继的维护和推广使用,造成精品课网站利用率不高的情况。

3)课程资源获取困难,存在知识产权的争议。

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根据申报的层次在国家级精品课网、省级精品课网和高校精品课网上,而且部分省份并没有专门的精品课网站,除了参加评审的教师之外,其他教师和学生很少知道或访问精品课网站,推广力度不够。与此同时精品课资源开放程度较低,部分课程的精品课网站,由于申报者顾虑知识产权问题,仅在网站上了相关的课程简介、教学团队、教学大纲,虽然提供了教案、教学课件、习题以及视频等资源,但仅仅是链接而已,根本无法下载和访问。

4)精品课的资源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交互性不强。

在精品课程的资源建设上,部分精品课程只是作了评审平台,仅仅是把精品课程的申报表、情况、科研课题情况、获奖情况和课件、教案等无层次的堆积在页面中。而真正的精品课的资源却很少并且缺乏层次,从而精品课的资源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5)精品课教学资源没有随先进技术的不断涌现而及时更新。

根据精品课评审标准要求,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应随教学和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随时对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不断进行更新,同时要保证精品课程资源网站的可访问性。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和复检制度,存在精品课程的负责人、主讲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更新重视程度不够以及精品课程网站设计等问题,教学资源更新滞后。

2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标准

教育部关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2012]2号)文件要求,精品资源共享课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目标,经过国家、省、校三级建设,形成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2.1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团队要求

(1)精品资源共享课要求必须有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其中包括专业教师和教育技术骨干教师。结构合理要求教学团队在年龄结构上老中青结合,职称结构高中级搭配。同时要求教学团队不仅要包括专业骨干教师负责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和课程设计,还要有专业的教育技术骨干教师负责精品共享资源的开发与设计。

(2)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课程负责人必须有深厚的学术造诣,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鲜明的教学特色,同时要求课程负责人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3)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中的专业课建设团队应该体现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特点,既要求专业课建设团队不仅要有专任教师,同时要求有兼职企业合作教师,不仅强调建设团队的教学经历,而且强调必须具有企业经历。

2.2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内容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内容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要求涵盖本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以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在基础知识方面应包括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运算、关系的规范化和数据库设计等。

(2)要求不仅体现本门课程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同时要提供典型案例和系统的综合运用。以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不仅要包含数据库基础知识,同时必须要包含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技能,如SQL Server2008等。

(3)要紧跟新技术、新观点以及热点问题。如随着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讲授的应用技术应随之调整。

(4)应体现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特征,同时内容要适合在互联网上公开,不存在版权等争议,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2.3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资源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资源根据资源类型分为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要求如下。

(1)基本资源主要包括本门课程的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电子教案、电子课件、作业指导、教学参考资源和全程课程录像等,主要体现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

(2)拓展资源体现本门课程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环节,贯穿整个教学和学习过程,主要包括教学案例库、专家讲座库、素材资源库、知识检索系统、仿真实训实验系统、网络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等。拓展资源也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精品课程要求的不同之处。

2.4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技术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在技术上主要包括基本资源建设技术要求、拓展资源技术要求、资源提交要求3个方面,同时要体现技术的先进性,要求利用先进信息化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建设教学与学习兼顾、交互性强的共享系统。

1)基本资源建设技术要求。

基本资源在结构上必须按照课程概要、教学单元、教学资源来组织,或按照课程概要、课程模块、教学单元和教学资源来组织。基本资源根据不同资源严格按指定的格式建设,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可采用doc或docx格式,演示文稿采用ppt或pptx格式,教学录像采用mp4格式。教学课件中所采用的媒体素材符合本要求中对媒体素材的技术要求。基于静态网页的课件或基于服务器的交互式课件必须能够通过常用浏览器正常使用,与硬件平台无关。同时对元数据的格式提出了标准要求。

2)拓展资源建设技术要求。

拓展资源中所涉及的媒体素材、教学课件和演示文稿等遵循基本资源建设技术要求,数据存储采取关系型数据库,要有严格的授权保护,提供统一的应用程序接口、数据导人/导出接口及其说明文档。技术架构须采用分层设计理念,界面设计要尽可能地便于用户操作。

3 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方案及对策

高等职业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必须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的基础上,突出高职特色、突出实践技能、突出教学和学习并重、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新模式。在精品课建设的基础上,针对精品课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工作。

3.1 做好精品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衔接

“十一37”期间建设的精品课程,在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在教学方法创新、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应做好精品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衔接工作。

(1)精品课程的建设团队和课程负责人具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实践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中仍然是主要力量。

(2)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了本学科和课程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仍然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内容要求。

(3)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为了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新技术、新方法有效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将案例教学法、启发教学法、互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多种方法有机结合,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新模式。

(4)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网上作业、素材库、模拟试题资源,同时还包括部分课堂教学视频录像。根据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教学资源要求,将精品课教学资源按照技术要求规范化后可以整合到精品资源共享课中。

3.2 课程教学设计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核心

课程的教学活动必须紧密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来实施。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目的是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质的教学资源,所以课程教学的设计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核心。

课程教学设计是规划设计本门课程要讲授的内容以及讲授的手段和方法。在教学内容上要精心选择知识内容,确定知识内容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同时要根据讲授的内容,确定应用什么手段、什么方法、如何引导学生,寓教育于课程教学,最终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设计应做好如下几方面。

(1)根据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定位,确定课程的性质。同一门课程,课程性质是不同的,必须根据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定位确定课程的性质,如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必须有所不同。

(2)从专业人才培养的全局角度出发,探索和改革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的基本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并提出解决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和口标。

(3)在课程的教学日历安排上,不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罗列、教材目录张贴,必须要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对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同而有计划地进行安排。

(4)在课程的内容讲解上,要逐步细化,落实到章节,甚至到小节,体现知识够用为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防止出现追求全面、深度和新意的教学错误思想。

(5)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重视实践教学的设计,理论是基础,实践是应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倡导理论教学下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资源建设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重中之重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对课程资源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性要求,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基本资源的建设,同时也要加强拓展资源的建设。

1)基本资源的建设。

在基本资源建设过程中要根据课程的性质不同,结合具体的专业和教学实际,确定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日历以及教学课件等。在基本资源的建设上不要过分求全,而必须优质。如课程教学课件的制作,有的只是制作每一章每一节的教材纲目,而不是针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不如直接使用教材更加直观

2)拓展资源的建设。

在拓展资源的建设中重点做好以下几种资源的建设工作:

(1)教学案例库必须根据课程的特色做到经典,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组织安排,同时必须是最新的典型案例库,不要为了满足教学案例的评审指标而盲目地累积案例,有的教学内容有多个案例,有的教学内容根本就没有案例,这是错误的建设思想。

(2)实验实训指导资源库要根据课程的实验和实训教学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组织实验和实训教学,笔者认为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过程中,实验实训指导资源库不仅仅把实验实训指导书简单地呈现就达到了教学目标,必须针对每一个实验和实训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指导,如果有条件应实现虚拟仿真实训教学。

(3)试题库提供各章节模拟考试和综合模拟考试的下载,供学生复习使用。在线自测和考试系统可提供各章节内容的测试和阶段综合测试,建议与试题库有机结合起来。

(4)拓展资源应加强学生和教师的交互性,方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解决,建设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中提供设置权限的师生互动系统。

3.4 加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运行机制

(1)政策与经费支持。为保证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正常更新与维护,对完成建设并且上网后社会反响良好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给予必要的资金奖励和维护费用。

(2)技术与系统保障服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不单是高校的责任,同时要充分利用国家、省和校三级信息技术平台以及国内教育网站和国内门户网站,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网络共享服务。

(3)监督与管理机制。精品资源共享课绝不是建设完成、评审成功就万事大吉,必须要建立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组织专家保证质量,同时保证资源的更新质量、开放性以及安全性。

(4)做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推广和应用。通过媒体和互联网等多种手段加强精品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的推广,促进精品开放课程的广泛应用。

4 结语

随着国家对精品资源课程的重视和推广,各高校都非常重视精品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的建设,但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目的绝不是为了评审,也不是对原精品课的重建,而是要求各高校根据课程的具体实际情况在一流教学团队的打造下,建设一批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优质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有规划的系统工程,所以在建设过程中每一个团队成员都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开发创造性思维,努力打造一个教学理念先进、资源丰富、交互性强的精品资源共享课。

参考文献:

[1]胡来林.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6):80-85.

[2]龙仲芬.关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J].科教导刊,2012(12):34-35.

[3]王重润,李恩,赵冬暖.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J].高教论坛,2010(2):20-23.

[4]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S].教高厅[2012]12号.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2012年版)[EB/OL].(2012-06-01)[2013-07-25]..

在线精品课程申报书范文3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

笔者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精品课程研究的深度与维度,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参照。

(二)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对已形成的事实的考察和研究。笔者将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计划,多方位、多角度搜集我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以揭示我校精品课程的现状,探寻精品课程健康发展的道路。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论 文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二、研究结果

(一)精品课程类别分布

教育部精品课程项目启动十多年,我校精品课程建设成果斐然。截至2013年9月,我校共建设评审出102门精品课程,其中4门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简称国家级建设课),所占比例为3.92%;14门天津市精品课程(简称市级精品课),所占比例为13.72%;66门校级精品课程(简称校级精品课),所占比例为64.71%;18门校级精品建设课程(简称校级建设课),所占比例为17.65%。具体情况如下页图1所示。内容涉及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和“两课”等学科领域。精品课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精品课程年度分布

自2003年始,我校紧跟国家教育政策的发展,非常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如表1所示,我校精品课程建设步伐呈逐年平稳增加的态势。2003—2010年,我校市级精品课与校级精品课两类课程平行有序发展并不断增加,为我校2012年实现建成4门国家级建设课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2009年和2010年,我校还积极探索双语精品课的建设思路,共建设评审出6门双语校级精品课,扩大了精品课程的种类范畴。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了我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精品课程院部分布

我校机械学院、自动化学院和汽车学院三个学院既拥有国家级建设课和市级精品课,又拥有校级精品课和校级建设课,说明这些学院无论从层级上还是从数量上来讲,都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同时,职教学院的国家级建设课“职业教育学”在业界亦有较深的影响;信息学院、电子学院和理学院则从数量上表现出强大的发展后劲,如表2所示。然而,从整体来看,我校精品课程院部发展很不均衡,外语学院等文史经管院部的精品课程建设相对薄弱,这与其他研究者对精品课程的相关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四)精品课程学科分布

根据高等学校精品课程(本科)分类体系,我校的精品课程学科大致可以分为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和“两课”等四类。为了统计方便,笔者将社科部的两门精品课归为“两课”类。我校理工类、教育学类的精品课程一共有94门,占全部精品课程的92.16%,如表3所示。究其原因,可能与我校拥有强大的特色品牌专业紧密相关。我校拥有11个天津市品牌专业:自动化、机械制造工艺教育、机械维修及检测技术教育、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动画、网络工程、交通运输、教育技术学、电子商务。这些专业包括了我校很多特色学科,在国内业界排名靠前,具有重大影响。因此,依附特色学科而建的精品课程亦显示出强大的专业匹配优势。相对而言,我校管理学和“两课”类精品课程还需要加强建设力度。

(五)精品课程进入方式

课程进入方式犹如打开精品课网站的一把钥匙,醒目的进入方式能让学习者非常容易找到课程网站,对利用精品课资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校精品课网站的进入方式主要有三种:教务处主页进入、图书馆主页进入和院部主页进入。图书馆主页进入和教务处主页进入两种方式最终链接的是同一个精品课网站地址,均能找到我校所有的精品课程。但是,通过院部主页能够找到入口的精品课只有26门,占课程总数的25.49%。其中,国家级建设课有2门,占总数的50%;市级精品课有9门,占总数的64.29;校级精品课仅有15门,占总数的22.73%;而校级建设课信息则没有出现在各院部网站上,如表4所示。这些数据表明,各院部在精品课建设上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在课程宣传上还存在很大欠缺。师生为了解信息会经常浏览自己院部的网站,这个途径也是师生最易获得精品课信息的方式,而调查结果却凸显了我校大部分院部对精品课重建设、轻宣传、轻应用的问题。

(六)精品课程可用性

精品课的关键在于建设,核心在于资源的使用,能否成功访问课程网站则是实现课程资源共享的第一关。我校有72门精品课是可以成功访问的,约占课程总数的70.59%。其中,国家级建设课均可使用;85.71%的市级精品课可以使用;77.27%的校级精品课可以使用;只有27.78%的校级建设课可以使用。网站可用性依课程级别高低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精品课不可使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服务器链接不通、网页无法访问、域名解析错误或该地址无效等。国家级建设课因其拥有统一的国家课程平台,技术标准高,维护使用非常方便。而我校其他精品课没有专门平台,基本上都是由图书馆网络课程资源部负责、维护和管理,日常工作比较繁重,导致访问使用率不理想。这从侧面反映出我校精品课网站资源 开放共享性较差,缺乏后期管理维护,从而给师生带来极大的困扰,开放教学理念在精品课中得不到体现,严重偏离了精品课建设的初衷。

(七)精品课程运行质量

精品课程建设的理念是共享,不仅要有科学丰富的课程资源,更要有资源利用的技术保障。如果课程不能正常运行,再好的资源建设亦是无效的。相比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电子教案等课程资源,教学录像作为一种重要而特殊的课程资源,在资源大小和使用难度上对课程建设的技术要求更高。教学录像能否正常播放,是检验精品课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我校仅有30门精品课可以在线点击播放,占课程总数的29.41%。其中,个别录像在播放过程中会出现声音画面不同步或者播放不流畅等现象;有16门课程需要安装插件或者下载后才能播放,占15.67%,然而有些课程虽然下载安装了插件,但是依然无法播放;录像无法打开的课程共有10门,占9.8%;还有17门课程没有教学录像。如表5所示。教学录像文件比较大,占用了大量的网络空间,而课程建设中又会存在带宽限制、无法顺畅浏览以及系统等方面的因素,致使教学录像失去其实际应用价值。这些现象对我校日后教学录像的制作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满足不同带宽学习者的需要,在课程建设中可以考虑提供清晰版和流畅版两个版本的教学录像。

(八)精品课程互动交流

师生互动交流工具的建设是衡量网络课程是否具有开放性的一个重要标志。我校精品课程互动交流工具可用性统计如下页表6所示。在102门课程中,只有34门设置了互动交流工具,仅占课程总数的33.33%。其中,“网上留言”、“网上答疑”和“联系我们”三种传统的异步交流工具应用比较广泛,而像Blog、Wiki和Moodle等新型交流平台,能够很好地促进教学实践和反思,在我校精品课网站中却极少出现。整体而言,我校精品课网站互动交流工具部分建设内容比较薄弱,应该引起课程建设者的重视,要充分考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重视学习者进行人机对话或人人对话的渠道,从而将网络精品课打造成没有学校围墙的第二课堂。

三、几点思考

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共享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资源建设,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校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资源规模优势,但是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亟须我们努力改进,继续完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优质开放教育资源。

(一)精品课程平台存在缺憾

标准统一的技术平台,不但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开放和共享,更能保证课程资源网站的正常运行。我校精品课程由各个参与院部自主确定技术规划方案,独立开发制作,由学校图书馆统一搭建网络平台进行,缺乏一个成熟的课程平台,导致网站的稳定性不高,后期的课程更新和维护更是困难,极大地阻碍了我校精品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共享。

(二)重评建、轻应用现象有待改变

通过表2、表3可以看到,我校各院部的课程建设投入比较大,课程数量很多,但是根据课程进入方式的调查,大部分院部的精品课程应用效果差,开放性和共享性存在缺憾,课程互动性薄弱,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很多课程为评而建,课程申报成功后缺乏更新和维护,缺乏对课程的大力宣传,导致课程变成无人问津的僵死课程。这些现象需要我校主管部门对精品课程建设进行相应的总体指导与规划。

(三)教师团队意识应加强

在课程建设中,我校各院部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各不相同,有的院部组建了自己的精品课团队,由学科教师、教育专家和计算机技术人员等组成,大家相互合作,共同开发精品课程。有的院部则没有组建课程团队,课程建设基本由申报课程的教师负责。这种情况下,主讲教师担负了课程开发者、课程设计者和技术实现者等多重角色,不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课程的资源设计上。因此,导致许多课程网站建设留下了粗制滥造的痕迹,从而使精品的概念在课程中得不到体现,使课程资源共享成为空谈,所以,加强教师的团队意识是当务之急。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论 文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罗双兰,等.国家精品课程与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程的比较与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2):41-44.

在线精品课程申报书范文4

为实现文学精品课网站建设目标,网站的整体设计要凸显其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点,为文学课程的教与学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文学精品课网站的设计主要包括“首页”、“前台显示系统”和“后台管理系统”三部分的内容。

(一)首页设计

在整体上,网站的首页设计要做到界面直观,条理清楚,个性突出,导航设计清晰,操作简易,图像、文字、背景颜色、标题、注脚等风格统一,整体效果舒适顺畅。具体来说,文学精品课网站首页的主要色彩为绿色,绿白相间,网页看起来雅致而有生气,同时,通过调整其透明度,增加层次感。网站的整体布局呈“国”字形。首先,欢迎界面位于首页上部,包括题目和导航栏,其英美文学代表人物莎士比亚和福克纳的照片和课程题目与导航栏目主题一致,和谐美观;导航按钮“首页、课程介绍、课程建设、学习指南、网络课堂、实践教学、师生互动、教学资源、教学研究、政策支持、下载专区”依次排列,导向清晰,节时省力。其次,网站的中间部分由“课程简介”、“课程负责人简介”、“学术动态”、“通知公告”和“教学•研讨•交流”(教学、科研与参加学术交流的展示图片)、“友情链接”六个栏目组成;各模块的内容突出“新”字,语言简洁易读;移动式图片通过点击图片本身可阅读该图片的具体信息。网站首页的下方显示“版权所有”、“技术支持”和“访问统计”等信息。总之,首页的设计要突出个性,保持形式与内容的一致与和谐。

(二)前台显示系统设计

前台显示系统包括“申报网站”和“课程网站”两个栏目。点击导航按钮,便显示“拐角型”的子首页。本部分侧重论述“课程网站”的前台显示系统的结构设计。1.申报网站“申报网站”由“课程负责人情况”、“主讲教师情况”、“教学队伍情况”、“课程描述”、“自我评价”、“课程建设规划”、“申报书”等栏目组成。主要通过文件链接的形式,为专家评审提供材料。2.课程网站“课程网站”包括“课程介绍”、“课程建设”、“学习指南”、“网络课堂”、“实践教学”、“交流互动”、“教学资源”、“教学研究”、“政策支持”和“下载专区”十个栏目。“课程介绍”栏目首页的左侧显示“课程简介”和“课程描述”两个子栏目。“课程简介”简要介绍了《英美文学及选读》课程在英语专业学习中的地位、教学目标、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内容。“课程描述”比较详细地描述了本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安排、教材的选用与参考书目。“课程建设”栏目下设“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教学效果”四个子栏目。“教学团队”栏目内含“师资队伍”和“学术水平”两个下一级栏目。“师资结构”由主讲教师、师资结构、教师培养、梯队建设构成,“学术水平”由教学评估、高职授课、科研统计、获奖情况、荣誉称号、年终考核、突出成绩构成。“教学内容”栏目涵盖《英美文学及选读》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学实施计划、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实践教学内容一览表、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和教改成果统计一览表。“教学条件”栏目包括《英美文学及选读》教学文件、教材建设规划、使用教材一览表、辅助教材一览表、教学方法与手段、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案、网络教学资源一览表、网络教学资源使用情况介绍、教学音像资料一览表、多媒体教学课件一览表。“教学效果”栏目包含《英美文学及选读》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讲课质量”和“综合评价”。“主要教学环节质量”内有辅导计划、辅导记录、批改作业、考试命题、阅卷规章制度、题库建设(链接习题库)、教考分离情况总结、试卷档案、相关讲座及其课件、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科技月活动获奖话剧剧本、演讲稿等。“讲课质量”包括学生信息员反馈、各学期访谈、座谈会情况、督导组听课反馈意见、主讲教师录像(链接“教学资源”)。“综合评价”内含同行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和校内专家及同行评价)、学评教情况(学生问卷调查、访谈、座谈会、学生评教结果)、学生能力测试(试卷分析等)。“学习指南”下设培养目标、学习方法、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四个子栏目。四个导航按钮会链接各自的内容,其中“学习方法”导航按钮会链接若干关于学习策略的文章和讲座。“网络课堂”栏目的首页设有“学习资料”、“学习公告”、“在线自测”、“学习工具”和“考研信息”五个导航按钮。“学习资料”包括英美文学简史、文学术语、文学常用词汇和教学课件。在“学习公告”栏目中,教师会依照教学计划各章节的知识要点、预习任务、课堂讨论题目、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解析、论坛时间安排、学期论文题目、作业反馈信息、辅导安排、测试时间等信息。“在线自测”提供各章节的练习题、模拟试卷和参考答案。“学习工具”包括学习笔记、学习记录、作业管理、词典等常用工具。在“考研信息”主要一些大学的研究生招生信息、推荐书目以及一些公共课和专业课学习指导。“实践教学”栏目下设六个导航按钮,“教学目标”、“学期论文”、“话剧改编”、“表演录像”、“学生创作”和“毕业论文”。各按钮分别链接《英美文学及选读》课程实践教学目标、学生的优秀学期论文、改编的话剧剧本、表演录像、图片、学生的小说、散文、诗歌、话剧等自创作品、各届毕业论文题目、优秀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的内容。“交流互动”栏目首页包括“网络答疑”和“讨论交流”两个按钮。“网络答疑”含有E-mail邮箱和留言板式,“讨论交流”采用在线论坛方式。“教学资源”栏目的首页设有“教学课件”、“习题库”、“教学录像”、“图书馆”和“电影院”五个导航按钮,分别链接《英美文学及选读》教学课件、习题库、教学录像以及英美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图书馆、英美文学名著电影院。“教学研究”栏目首页的导航,“学术论文”、“课题研究”、“专著简介”和“研究现状”,分别链接教学与研究学术论文、课题研究申报书、结题书和课题研究报告、英美文学专著简介、英美文学研究现状、教研计划和活动总结、教学团队教研获奖情况。“政策支持”栏目通过“教育部”、“河北省教育厅”、“邯郸学院”,“外国语学院”导航按钮链接各级别的关于精品课申报、建设、评审、验收、政策、财政支持等方面的文件。“下载专区”栏目为师生提供可以下载的一些辅导材料、讲座、课件、学期和毕业论文写作格式、学习评价标准、教研成果、科研信息等文件。

(三)后台管理系统设计

文学精品课网站后台管理系统的设计合理与否关系到整个网站的正常运行。精品课网站后台维护系统必须具备快速维护与更新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内容的功能。网站后台管理系统的设计要依照前台显示系统的内容,其每一个项目则与前台显示系统中的每一个项目相互对应。后台管理系统(见图1)是管理员和任课教师对整个网站进行维护的平台,它包括首页管理、栏目管理、内容管理和用户管理。文学精品课网站后台管理系统的软件技术平台受执行效率较高的技术的支撑,同时支持SQLServer数据库。是Microsoft推出的新一代ActiveServerPages,具有理想的存储和读取数据的速度和效率,保持较强的可操作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通过科学有效的系统设计,“网站后台管理系统实现了智能化的分布式信息制作、、维护和管理平台,从而使网站的信息管理效率提高,网站更新速度加快,数据质量提高。”[4]258

二、功能设计

文学精品课网站信息系统以SQL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后台数据库,采用ASP网站架构技术,实现文学精品课建设所需要的互动交流、在线阅读、学习记录、在线测试、音视播放、快速搜索、图文移动、栏目链接、修改更新、资料下载十大功能。

(一)互动交流功能

“互动交流功能”通过E-mail、留言板、在线论坛等方式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校内与校外学习者的沟通与交流。留言板和邮件能够满足师生之间的答疑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所有留言通过后台老师的审核后读者方可看到。在线论坛则以教师给出关于英美作家写作特点、作品分析等相关的题目、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在线交流。

(二)在线阅读功能

“在线阅读功能”通过点击导航按钮实现直接阅读所有教学资源,诸如教学文件、习题库、英美文学作品、论文、学术动态、通知公告等文件,还可浏览教师和学生的在教学、科研、文学知识比赛、名著表演、诗歌散文朗诵等活动的图片。

(三)学习记录功能

“学习记录功能”是在“网络课堂”里设置的有益于学生自学的一个学习工具。学生既可以通过点击“作业管理”按钮,完成并提交作业,也可以点击“词典”按钮,查阅、学习英美文学术语和文学教材里出现的生词。此外,学生可通过记录功能记录学习笔记。

(四)在线测试功能

“在线测试功能”设置于“网络课堂”栏目,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拼题来实现在线测试、试卷提交和成绩查询的功能。教师可以检查学生对各个章节教学重点的掌握程度,学生亦可自测学习情况。

(五)音视播放功能

“音频播放功能”能够实现网站所有资源中的音频和视频在线播放,如“教学课件”里的名著电影片段视频、诗歌朗诵录音、“教学录像”里的教师录像以及“电影院”中的英美名著电影和“实践教学”栏目里学生的话剧表演录像等音视频资源。

(六)快速搜索功能

各子栏目首页左侧均设有“导航栏目”、“站内搜索”和“热门文章”三个快捷搜索导航按钮。通过点击导航按钮,或者输入文件的关键词,或者通过移动的热门文章题目,实现快速搜索到相关内容的功能。

(七)图文移动功能

“图文移动功能”包括“图片移动”、“文件名称移动”和“重要通知移动”的功能。“图片移动”便于生动展示教学、科研、活动成果,并通过点击图片可阅读该图片翔实的文字说明;“文件名称移动”用于“学术动态”、“通知公告”、“热门文章”栏目中的内容。“重要通知移动”是在导航按钮下方设置的滚动式简短、醒目的红色文字,用于重要的通知。各栏目中依次出现的图片、文章题目和通知,便于师生查阅。

(八)栏目链接功能

链接功能包括“站内链接”和“站外链接”两项功能。“站内链接”指前台显示系统的一级导航按钮通过点击各按钮链接二级、依次三级按钮的内容。“站外链接”指通过“友情链接”链接列表式或滚动式的各重点大学网站,如耶鲁大学公开课网站以及北京、上海、广东、天津、西安、南京、大连、洛阳、成都等地各大学的英语专业精品课网站,以扩展师生视野,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平台。

(九)修改更新功能

“修改更新功能”通过后台管理系统支持多位教师在同一时间共同补充文学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支持任课教师按照教学需要增删二级栏目的导航按钮,上传新的文字、图片、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料,确保网站教学资源的正常维护,保持网站资源的新颖和前沿。

(十)资料下载功能

文学网站资源丰富,在“下载专区”有很多诸如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习题、课件、音频、录像、论文格式与要求、科研成果等教学和科研资源可在线下载并显示资料基本信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

三、结束语

在线精品课程申报书范文5

关键词:优质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服务;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是普通本科高校按民办机制、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是我国利用现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和优质社会资源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是不断扩大的新的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形式。[1]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

一、独立学院优质教学资源现状

独立学院优质教学资源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的母体资源与社会力量投入资源共同组成的使用于高等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受教育者的人力资本或价值的各种优质资源,包括优秀的教学团队、优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良好的教学条件和资源建设、科学的教学管理,这些都与课程的内涵息息相关。[2]

独立学院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依托母体高校和社会资源,办学设施和办学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满足了教育教学要求,教学资源建设也取得了较大成就。纵观这些年来的发展历程,其在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重视技术平台建设、轻视运行和服务;重视立项奖励、轻视长效激励;重视成果申报、轻视更新维护,出现重复建设等问题。

例如,课程教学资源没有及时补充、更新内容,与教材、课程建设脱节,内容陈旧,不能适应课程和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背离了教学资源建设的初衷,导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同一系列的优质教学资源在申报优质精品课程、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优秀教学团队过程中,因各个申报平台互不相同,评审要求及评审指标存在着差异,使这些优质教学资源需要经过多次整理,在不同的平台上以不同的结构形式呈现,新的申报成果没有能够及时更新旧的教学成果,导致优质教学资源的重复投入和重复建设。

二、独立学院优质教学资源服务体系的建立

教学资源服务是教学资源建设与有效利用的重要环节。所谓教学资源服务,就是集成优质教学资源,通过一定的机构或平台向使用者提供教学资源导航、检索、参考、组织、推荐、传递和交流等个性化服务内容,使用者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自己所需资源的全部活动。[3]与基于文献提供的资源服务相比,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方式更加多样化,提供服务的主体更加多元化。

1.优质教学资源服务体系框架结构

优质教学资源服务联结着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它集成优质教学资源,向用户提供便捷的教学资源服务,满足用户的教育需求。把优质教学资源的服务与用户的需求结合起来才有利于构建健全的优质教学资源服务体系,确保优质教学资源服务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取得成功。

构建优质的教学资源服务体系,整合各类优质教学资源,探索优质教学资源管理与服务的内容和策略,建立优质教学资源服务评价机制,提升独立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建立的优质教学资源服务体系如图1所示。

2.优质教学资源服务体系组成分析

独立学院优质教学资源服务体系由现实需求、服务平台、优质教学资源、管理和服务、资源服务评价组成,各部分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与协作的关系,共同组成缺一不可的完整的系统整体。现实需求是优质教学资源服务与管理的针对性目标,只有了解优质教学资源的现实需求,以现实需求为出发点,建设优质教学资源,才能对管理与服务制订行之有效的策略。优质教育资源服务的实现需要服务平台作为有效支撑。优质教学资源服务还需要政策、技术、资金、团队等方面的保障,并通过对优质教学资源服务体系进行评价完善优质教学资源服务体系,为服务体系中各组成部分、各环节内部及相互间的协作提供有效策略。

三、独立学院优质教学资源服务体系实施

1.优质教学资源建设

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包括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优质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优质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优质的激励和评价管理机制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考虑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时,必须要有整体的、全局的观念。[4]

(1)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优秀教学团队是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主体,能够透彻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将学习需求划分出不同的层次,建设适应学生多样化、自主学习需求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并能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优秀教学团队以学科带头人负责,博士、硕士作为中坚力量,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合理分布,具有较高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和发展潜力的教师队伍组成。

(2)优质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教材是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对专业领域知识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优质教材建设是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保证。优质教材建设应关注前沿领域知识,体现教材内容的基础性、先进性和适用性,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构建立体化的教材体系,包含纸质教材(教科书)、实训教材(实验指导书)、题库、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库、课程教学指导书等。

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解决教学重点、难点、关键内容或文字教材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教学内容建设上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整合优秀教学改革成果,体现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3)优质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倡导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项目化教学、案例式教学、模拟化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4)优质的激励和评价管理机制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综合性、持续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配合,协同努力。通过制订相关倾斜政策,在教材出版、教学成果认定、教师职称评定等方面提高教师参与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积极性;在经费上给予支持,投入经费用于精品课程建设,有效保证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在技术上,按照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思想和方法,结合网络资源建设要求设计功能模块。

针对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目标化管理,从教学团队建设、优质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建立量化考核标准;还应完善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评价体系,建立内在的长效机制。

2.优质教学资源服务平台的建设

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多元化教学资源需求,提供适合他们的教学资源服务是优质教学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优质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应该具有资源导航、检索功能、用户交流功能和信息反馈处理功能。优质教学资源服务平台通过教学资源的组织传递、学生学习的互动交流、学习效果的跟踪评价,为教师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平台。平台主要包括三大模块:教学管理模块、学生学习模块、后台管理模块。

教学管理模块主要实现教师管理课程教学资源的功能,包括课程公告、教学大纲、教师讲义、教学视频、多媒体课件、参考资料、作业评改、考试管理、课程答疑等子模块。

学生学习模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平台,包括教学要点、重点难点、案例探析、习题自测、互动交流等子模块。学生可以利用该模块选修课程、安排学习计划、查看课程内容、提交课程作业、参加在线测试、查看学习成绩、课程学习交流等。

后台管理模块是由平台管理人员完成平台界面定制、功能设计、用户管理、用户权限分配、平台的使用情况统计等功能模块组成。

3.优质教学资源管理与服务

优质教学资源服务体系的建设有助于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效益,协助用户更好地利用优质教学资源,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支持,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因此,优质教学资源的管理和服务是对优质教学资源服务体系质量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质教学资源管理是采取一定的方法,将优质教学资源经过整序、优化,形成便于有效利用的系统过程。按照管理科学的方法将优质教学资源实行项目化管理,包括五个不同的阶段:起始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控制阶段、结束阶段。

起始阶段对应着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团队的决策阶段,决定是否参与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申报活动。计划阶段对应着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团队的策划阶段。这一阶段应认真准备材料,确定参与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申报。实施阶段对应着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申报已经通过专家评审,获得批准;由申报阶段转入优质教学资源建设阶段,重新建立并不断改进优质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在控制阶段,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团队进行自我检查与整改,根据专家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及时更新优质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内容,并显示更新记录,接受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和考察。结束阶段是项目化管理过程的难点阶段,涉及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成果的验收、结题和移交。这一阶段的任务包括:整理纸质的和电子的资料,完善优质教学资源服务平台的功能,检查各项成果,按照要求做好结题验收的准备工作。

优质教学资源服务是面向不同的教育需求和教育背景的用户,采取个性化、差异化的应用和服务形式。教学资源的服务内容包括:把优质教学资源通过服务平台,帮助用户获取利用;建立优质教学资源交流社群服务,增进用户间的相互交流,提高优质教学资源服务水平;通过建立用户反馈平台,接受用户关于服务形式的建议,提高优质教学资源利用效率。

4.优质教学资源服务评价

优质教学资源服务评价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科学原则,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活动,采用优质教学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初期的诊断性评价、中期检查性评价、末期验收性评价等评价手段,对优质教学资源服务体系构建、内容组织、实施条件及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阶段性评价。

优质教学资源服务体系评价方法可以考虑采用教学团队自评、专家组评价,结合学生评价方式,以半学期或一学期为周期,采用定期检查方式。每学期由教学管理部门下达具体的评价内容(评价指标)。教学团队根据这些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完成自评工作并提交自评报告,然后组织专家组进行评价。同时在学校网站上建立学生对优质教学资源服务的评价机制。学生通过优质教学资源服务平台的学习后,根据学习效果对优质教学资源进行评分,使评价效果更加科学有力。最后把优质教学资源按照教学团队自评、学生评价和专家评价排序,对于效果一般、利用价值不大的教学资源可实行淘汰制。采取这种评价形式既能保证评价效果又能提高评价工作效率,使优质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和完善。

四、结束语

独立学院优质教学资源服务体系的研究对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优质教学资源服务体系是传统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的延伸,它在推动独立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倡导教育教学模式多元化、提升学科课程建设、提高独立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春初,易臣何.独立学院教育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体系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3):25-27.

[2]范新会,陈利利,齐华.以课程群建设为主线创建优质教学资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

在线精品课程申报书范文6

关键词:网络教学 辅助教学 互动学习

一、网络教学的优势

随着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日益结合,网络教学应运而生。网络教学具有时空自由,网络技术日益渗透到教与学双边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使教育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已无法适应当前大信息量的教学,资源共享、系统开放和便于协作的特点,使网络教学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界限,不仅使讲授更为生动,而且使双向教育成为可能。它可以弥补传统面授教学的一些弊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广阔自由的教学、科研和学习的空间和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同时也创设了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课程与课程、学校和学校之间动态交流的环境,使学校更快地与世界接轨。网络教学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和国内教育发展的新热点,也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二、网络教学在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的应用

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现在正处于新疆维尔自治区示范院校的建设阶段,在师资、教育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及教学理念等方面与内地高职院校都存在着一定差距;随着学校扩招,教学面积与学生人数增加,由于交通不便和师生比等矛盾,制约了现有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教育部明确规定要做好高职院校教育的质量工程,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应实现网络化。基于以上问题,搭建一个适合昌吉职业技术学院自身教学特点、满足以上需求的网络教学系统已迫在眉睫。

笔者以“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精品课程”自治区课题为背景,针对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需要,构建一个满足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的网络教学系统。对其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拓展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对开展网络教学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而系统能够集中教学资源,并优化其结构,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目前,学院许多专业实验室及实验设备还不完善,软、硬件资源还不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今后,系统还可以用来解决学院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不足的问题,将网络互动系统作为总体信息环境的积极补充部分,充分发挥系统辅助教学的作用。待条件成熟后,可建设学院的网络教学资源库这一系统工程。

2.拓展教学空间,推广网络教学

在学院范围内,教师可利用系统为学生设计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例如调查研究、专题讨论、课后辅导与答疑、研究性学习、CSCL(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等。待条件成熟后,也可以通过系统开展以网络教学为主的教学活动,实现对异地、不同校区学生的培养,还可以面向成人教育。

网络教学系统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虚拟活动学习空间,使学生能按照自身需要和兴趣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3.完善教学过程评价体系

目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以学期末的考试为主,教学过程中的评价相对较弱,本系统能够对学生所参与的各项学习活动进行记录,如学生参与讨论、浏览资源、在线阅读、在线学习、提交作业等,教师可以给这些评价项目设置权重,最终能够得出学生利用系统学习的得分,这样不仅完善了平时成绩的评定,更重要的是注重对学习主体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评价。

而对于学院的合格/优秀课程建设中的教研活动、课外活动、学生作业等指标项,是不受时空限制、灵活的记录与保存方式,也是对即将到来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过程性材料的极佳体现方式之一。

4.为课程建设提供服务

为搞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对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应加强的各项工作做了明确规定,也对精品课程网络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内容: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应实现网络化;精品课程申报、评审与维护应实现网络化,其中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案例、课程简介、教材建设、实验内容等。

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学系统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免去专门为精品课程建立网站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提供的支持有:网络备课: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编辑器方式进行网上备课,可自行创建课程目录,随时随地修改和更新、维护课程内容;网络:及时精品课程相关动态信息,为教师提供相关材料与支持,能实施对课程的管理和版面管理;网上教学活动:支持讨论、答疑、作业、测试等在线教学活动,支持各项统计功能;网络教学管理:支持用户分组管理、账户权限管理、课程安排、课程统计、用户统计等教学管理活动,支持统一数据库管理;教学评价:支持多层次、多角度的网上评价和评审。

三、网络教学系统的功能

通过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以及对国内高校知名网络教学系统的调查分析,开发的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学系统主要具备以下功能:

1.实现管理者和教师、学生等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信息互换和信息共享

由于学院扩招和分校区教学,教学面积与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为了加强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学院要求任课教师每周进行一次晚自习辅导,班主任每周至少开一次班会,借助系统的网络会议和论坛就可以在家里轻松地完成。只要事先做好约定,工作可以随时开展。建立分课程进行专题讨论的论坛,随时可以查看历史记录和访问人次。具有分课程的在线讨论和互动交流的网络答疑形式,记录疑问和解答的讨论信息和教师的答疑次数,教师可以对网络答疑库的信息加以汇总和分析,从中发现教学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改进教学效果,同时便于对教学进行管理。学习者也可以通过关键字匹配、问题勾连技术、全文检索等技术快速得到问题的答案。有BBS公告板与即时聊天。界面设计清晰,有吸引力。

2.实现按学科门类进行网络资源库的建设

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求,资源库中的信息可以包括课程建设的各种资源,如教案、讲稿、课程介绍、习题及详细解答、疑难问题解答、试题库资源、实验指导讲义、实验演示视频教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进度计划、各种不同版本的多媒体课件、课外复习资料、考研指导资料等,也包括案例资源、课题项目资源、讲座资源、论文资源、优秀的学生课程设计或作品、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电子图书资源、视频教程、其他高校的优秀的课程网站资源等。能够方便合理地导航与链接,使教师和学生能方便地通过校园网快捷地检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下载;在一定的管理权限内,教师和学生可以自行上传和修改属于自己的资源;要有开放的资源上传、审核、验证、入库和下载标准,做到高质量的资源库共建和共享,使资源的建设和使用更符合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习惯和使用习惯。

3.对学习者学习过程进行数据挖掘,形成决策支持信息

目前绝大多数的学习系统,已基本具有了跟踪学生学习过程的功能,如美国Lotus公司的Learning Space可以跟踪学员在某一时间访问过哪些文件,访问了多少次以及停留的时间等功能,但是缺乏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及形成决策支持信息的功能。通过管理系统可以对这些过程信息进行搜集、处理,最终形成决策支持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的参考数据,如通过系统分析可以得知学生是喜欢看视频、还是文字性的课程;是喜欢线性学习法还是跳跃性学习法,据此调整网络课程的开发侧重点以及导学目标、方法等。

4.代替教务人员繁杂的工作

系统可以代替教务人员进行教学计划、开课选课、实施计划、考试安排等的制定。

5.承担起和其他系统的通讯工作

例表中的“导入/导出接口”和工具窗口,可以将学生学习的过程信息、报名数据等导入到系统中,或者将系统中的一些基本信息或者决策信息导出为其他的文件格式,如文本格式、Excel格式或者DBF格式等。

基于以上功能,设计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学系统主要有用户角色管理、课程建设和管理、在线学习与管理、资源建设与管理、在线测试与管理和系统帮助功能模块。

四、对网络教学系统的进一步研究

该系统通过网络进行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它不仅能够搜集、加工、处理、组织网络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信息,还要能够从这些信息中挖掘出更多的知识,以便为教学系统和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加强管理系统的服务性。但还需对以下几个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

1.知识挖掘,策略形成

利用人工智能中的数据挖掘技术和推送技术,向不同学习倾向的学生呈现不同的学习策略、学习内容、学习界面、学习顺序及学习方式(而不是传统的CAI只有一套固定的管理知识教学的程序);向决策者提供一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

2.和其他教学管理系统的应用层整合,统一身份认证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各个支撑系统的技术策略、是否允许二次开发、开发人员是否配合等问题。

3.资源检索技术的持续改进

对于系统上各学科各类资源(包括教师上传的多媒体资源及学生论坛帖子及讨论)的高效检索,对于师生获取信息、整合信息来说都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技术。

4.资源库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加强系统安全,对师生的资源进行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张军征.校园网络规划与架设[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刘成新.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