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经济的特殊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经济的特殊性范文1
旅游文化是旅游景点所体现出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在旅游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是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沟通的加强,文化价值进一步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旅游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旅游文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旅游业的发展都是以该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来吸引游客,旅游文化的昌盛能够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我国许多著名旅游景点都是以悠久的民族文化为吸引力,例如北京故宫、长城,山东曲阜,都是利用传统文化来发展旅游业。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使我国传统文化得以弘扬与流传。旅游文化对于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不仅表现在能够提高旅游景点的经济收入,为旅游景点带来大量的外来游客,而且能够为该地区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间接地带动建筑施工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其他行业的迅速发展。第二,加强旅游文化建设可以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旅游业不仅仅包括旅游景点,还包括饭店、旅行社、宾馆、交通运输部门等等。旅游业提高服务质量能够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为旅游业创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旅游业具有特殊性,旅游业的工作人员与旅游景点都能够体现出旅游文化。旅游业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管理水平都直接影响到游客的旅游质量,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第三,我国旅游文化在协调旅游环境中有着决策作用。目前我国旅游环境较为复杂,矛盾较多,这就需要旅游管理部门与履行社加强管理,在管理工作中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改善旅游环境,使旅游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在协调管理工作中,旅游文化是其参照的基本原则,只有从旅游文化的角度才能够统筹全局,才能够使协调工作上升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层次,才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旅游市场中鱼龙混杂,环境较为复杂,如果没有设立基本原则,就会导致矛盾激化,难以有效地解决矛盾。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是建立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旅游文化比较重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因此旅游文化在协调旅游环境中有着决策作用。第四,我国传统文化是旅游业打造旅游品牌的基础。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较为丰富。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传统文化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特色。要想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要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业,就必须加强旅游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差异性,这就导致旅游文化之间缺乏可比性,相互之间的竞争加剧,各旅游景点可以根据本地区的传统文化来打造出自己的旅游特色,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由此可见,加强特色旅游文化建设,打造独特的旅游品牌,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第五,旅游文化能够促进旅游业的经济增长。从旅游业的发展史来看,一个地区文化的独特性往往会转化为推动旅游业经济发展的潜力,旅游业已经实现了由经济型向文化型的成功转变。这就说明,旅游文化是旅游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旅游业经济的逐步增长,不仅仅是依靠旅游人数的增加,更是因为旅游业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旅游文化能够引导旅游业健康持续地发展,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综合提升。旅游业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对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能够促进旅游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反之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旅游文化比较注重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会为经济效益的实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旅游业具有行业特殊性,这就需要提高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综合效益的实现。
三、加强中国旅游文化建设的举措
旅游经济的特殊性范文2
我国区域特色旅游资源的分布及其特点
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武威市是我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相对独特,类型丰富,集聚度高的地区,具有自然资源、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品种多样化的特点。武威市拥有自然旅游资源24个景区,人文旅游资源83个景点。从分类上包含了6大类旅游资源的全部类型,分别占有地理人文景观类4个,水域风光类6个,生物景观类5个,古迹建筑类18个,休闲求知健身类7个,购物类5个,总计45个类型,占旅游分类中74个类型的60.8%。
历史遗迹的独占性。武威市拥有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中占重要地位的文物与景点,铜奔马与出土地雷台汉墓、西夏碑与西夏博物馆、百塔寺(遗址为阔瑞与萨班凉州会商达成归顺中原条款所在地)、弘化公主墓、中国第一座沙漠公园、河西早期石窟之一天梯山石窟、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等。还包括8个距兰州市最近,在甘肃省和西北地区占重要地位的旅游资源,绿洲观光农业区、西凉古都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少数民族风情区、保存较为完好的长城、天池与典型祁连山古冰川地貌、距城市最近的冰川分布区大雪山、沙漠地貌与沙生植物景观、亚洲著名的沙漠平湖民勤红崖山水库等,充分体现出武威市珍贵独特旅游资源。
人文地理的过渡性。武威市旅游资源表现出人文地理、生态景观序列化。武威市从西南向东北、从高海拔到低海拔依次分布着高山河谷地带、山前绿洲地带和沙漠地带三条自然景观带,也就是从南到北依次呈高山森林草原、少数民族风情—平原绿洲、人文景观-大漠风光三大特色旅游带。这三大特色带地域分异明显,特色鲜明,三条带又紧密相连,在比较狭窄的区域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景观组合。空间上系列化的自然旅游资源,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物质基础。
武威市旅游资源又具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沉淀的丰厚性。武威市是佛教文化传播的重地、东西方物种互换、推广、传播的试验与中转站,历代强势民族的东进和西出,均在这里建立和留下独特的文化遗迹,同时又是各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沿丝绸之路各线的古驿站、古城和古长城独具特色,记录着丝绸之路上英杰的传奇事迹;河流的变化与沙漠的侵入使绿洲移动、城池变迁,沙漠中的古城奇迹般的遗存;武威市还是凉州乐舞诞生、边塞文学繁荣之地,历代名人豪杰在此留下智慧的思想和高尚的精神,成为武威旅游产业发展的精神文化支柱和活的灵魂。区域内少数民族有“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武威市现有文物保护单位543处,被列为市县以上文物保护点305处。其中全国文物保护单位5处,分别是雷台、文庙、西夏碑、百塔寺、天梯山石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8处。保存比较完整的有武威文庙、罗什寺塔、海藏寺、大云寺,民勤的圣容寺、瑞安堡、天祝的天堂寺等古建筑、天梯山石窟、莲花寺、松涛寺、百塔寺等。
区域特色旅游业发展现状
基础设施建设带动资源初步开发。2002年以来,武威市通过各种渠道投入近1.6亿元资金用于景区(点)的新建、改建、扩建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使主要景区(点)的道路、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一批以历史文化、生态农业、沙漠风光和民俗风情为特色的旅游产品进行了初级开发并推向市场。基本形成了以天祝“三峡”为代表的南部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游,以凉州文物古迹为代表的中部历史文化游,以民勤红崖山水库为核心的北部大漠风光和自然生态游三大格局。配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服务接待能力不断提高。经过多年的发展,武威市旅游业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较为完备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现有旅游涉外星级饭店6家(其中三星级3家,二星级3家),其它社会宾馆、饭店、招待所、旅社50多家,客房2914间,床位6396张,高中低档相结合,基本上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
系列旅游文化活动效果初显。武威市利用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通过举办各类专场文艺演出、展览、大型宣传促销活动、座谈会、研讨会等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活动,尤其是通过连续举办八届“天马”国际文化旅游节暨经贸洽谈会,提高了武威在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打造武威“中国旅游标志之都”、“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中国葡萄酒的故乡”、“世界白牦牛的唯一产地”四张特色品牌,树立了武威开放开发的新形象。经济合作与交流更加频繁,经贸合作与招商引资的步伐加快,带动了产业经济的联动发展。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兴未艾,对带动武威市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武威市从事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有十多家。主要产品有手工地毯、挂毯、刺绣、编织、木雕、文物复制、字画、土特产品、风味食品、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等旅游用品。
旅游经济的特殊性范文3
摘要:“门票经济”是一种短期化行为,由此而产生的旅游门票的价格乱象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旅游市场秩序,阻碍了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要树立“旅游经济”的观念,以平均利润率为基准,充分兼顾旅游产业链的利益均衡,才能使旅游门票的价格合理回归,促进旅游产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关键词:门票经济;旅游经济;产业链;价格乱象
“稳增长、调结构”是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改革举措。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产业也同样面临稳增长调结构进行产业升级的问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这种发展也主要是低级的、低端的发展模式,即存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初级模式问题——“门票经济”无疑是其典型特征。如何推动当前的“门票经济”向“旅游经济”转化。笔者以为,旅游产品是一个较为特殊的产品,无论其生产与消费,都有着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征,如某些旅游产品的公共物品性质、自然垄断性质等,而且产品的种类不同,生产与消费以及价格机制的形成不同。作为一个提供给消费者消费的旅游产品,因其特殊性,所以,是当前少数依然要接受政府管控价格的产品。
1.“旅游门票”与“门票经济”
1.1“旅游门票”
“旅游门票”是游客购买旅游产品的支付凭证,也是旅游产品提供者的收入凭证。我国学者是这样定义旅游门票的,“旅游门票是指对游客开放的各种旅游景点所收取的游览参观费用的票据”[1]从这个定义不难看出旅游门票和戏票、电影票在本质上并无多大区别。
旅游门票问题是上世纪90年代之后,才引起重视的,在此之前,由于受到改革的局限性,旅游景区仅仅作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门票的价格一般是象征性的、普遍不高,对旅游业的影响不明显,而未能引起重视,但90年代之后,受价格改革的影响,我国学者开始关注旅游的门票价格问题。2005年北京的六大景区涨价,引爆了全国很多景区跟进,出现了涨价风潮。实际上涨价风潮上世纪9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了,从各地出台的价格治理的法规中不难看出。如“1997 年,国家计委、旅游局联合发出《关于加强旅游价格管理整顿旅游价格秩序的通知》。1996 年,陕西省开展旅游市场价格专项治理工作。2000 年,全国开展旅游价格检查。2005 年山西省旅游局调查研究旅游区(点)门票涨价问题。广东现行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办法。”[2]这都客观说明旅游门票的价格存在的问题,需要出台政策法规予以控制的状态。
1.2“门票经济”
所谓的“门票经济”是基于门票价格的认识,是与门票价格乱像分不开的。尽管各地出台了很多门票价格的治理措施,但迄今仍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也依然为广大旅游消费者所诟病,各地旅游景区依然在和政策措施博弈。于是学者将这种现象厘定为“门票经济”。
门票经济的技术性界定在本文的讨论中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将“门票经济”等同于“旅游经济”,旅游经济是旅游作为一个产业而出现的经济现象。这里问题的着眼点是:将门票收入视同旅游收入和将旅游产业的整体收入作为旅游收入是不同的。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眼光看,前者是狭隘的发展观念是不能持久的价格形态;而后者是基于系统的广义的发展观念,是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合理的价格形态。
2.价格乱象与“门票经济”的危害
2.1价格乱象
所谓价格乱象就是价格的不正常,这种不正常是指严重的偏离旅游产品的价值,但由于旅游产品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其价值的本身难以测算,这在客观上让价格失去了参照,使得旅游价格难以找到合理的定价目标。此外,供求关系和外部环境(政策制度环境)和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又强化了价格的扭曲。致使门票的价格似乎难以趋于合理。门票的价格畸形形态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
一是超低价甚至免费,在2005年由北京六大景区涨价引领的涨价风潮中也有的地方反其道而行之,如杭州的西湖免费游览;[3]上海拆除公园“价格围墙”,近九成公园免费开放;[4]2005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辽宁出台全省旅游景点门票一律不得上涨的规定;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综合性经济效益。但这种价格也遭到质疑,由于当前国民意识国民素质等问题的制约,对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旅游景区超低价门票或者免费开放,如果没有有效的约束会酿成“公地悲剧”。[5]
二是无限制涨价。一般而言,价格合理会增加市场主体的信誉和提高竞争能力,而旅游门票的价格超高则会适得其反,门票的高门槛挡住的仅仅是普通的消费者和低收入游客。但有人则并不这么认为,根据供求规律的作用,价格具有调节消费的功能,恰恰是这种高价格可以控制游客量,减缓景区承载的缺陷,尽管这一观点同样受到很多学者的质疑。
价格乱象突出的表现就是第二种现象,价格超高,严重偏离价值,多数学者分析门票价格上涨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主要给出了两个理由,一是增加收入、二是限制客流量以保护资源。在笔者看来,就算通过高价增加收入,最终也是不可持续的,在市场不成熟的早期,或许可以,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消费理性的回归,这种严重超高的价格会因游客的减少而不会增加收入,势必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2.2“门票经济”的危害
门票经济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判定一个区域的旅游业发展好坏,其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主要看门票收入的多少。这就是典型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短视行为。这种短视行为的危害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依靠景区的自然垄断性而任意涨价、乱涨价使得价格与价值严重扭曲,这本身就是对市场正常交易秩序的破坏,严重损害了广大游客的利益,而这一点对于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景区存在这样的问题,就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也损害了社会效益;
其次,这种自然垄断性,由于景区与景区之间存在差别(如5A级4A级3A级等的不同),景区中也存在类似“级差地租”的情况,这样就为经营高级景区的经营者带来超额利润。但如果没有很好的利益均衡机制予以制约或再分配,这对经营较次景区的经营者显然是不利的。
第三,破坏产业链平衡损害整个区域经济利益。旅游产业是与其它产业关联性很强的产业,最密切相关的有:交通、食宿、购物、娱乐等等。而门票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区别可以有下边的公式表述:
门票经济=景区门票收入
旅游经济=交通收入+食宿收入+购物收入+娱乐收入+景区门票收入
一个游客到某地旅游总的支出是有一定数量限制的。我们设想一个游客本次旅游的计划支出是5000元,产业链各环节支出一样、收入一样:那么它不是把这个钱全部消费在景区门票上的,是分配到至少是上述产业链的五个环节中,而门票收入仅仅是五分之一,即1000元。在5000元的消费支出一定的情况下,那么各产业链环节之间的收入是此消彼长的。如果门票定价不是1000元而是2000元则意味着其他四个环节平均每个环节减少收入250元。根据平均利润率规律,其它四个环节要弥补亏损的250元,势必要提高自身产品与服务的价格。而这样做,正是各地普遍出现宰客现象、强买强卖丑恶旅游现象的肇因。于是我们不难看到门票经济不仅损害了产业链其它环节的利益也对整个旅游产业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最终整个区域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会遭到破坏,如果失去了这个5000元的游客,意味着整个区域减少了5000元的销售收入。
3.由“门票经济”向“旅游经济”转化的对策措施
3.1树立“旅游经济”观念并确立原则
首先,作为地方政府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管理者,要能够平衡个产业链之间的利益关系,兼顾旅游经营管理者、政府、游客三者的利益关系。其次,要是门票价格合理,要充分尊重平均利润率规律,动用各种经济杠杆甚至使用行政干预手段遏制垄断利润的形成。
3.2对旅游产品进行合理的分类作为定价基础
笼统的探讨门票价格问题没有实际意义,为了平衡个旅游产业的产业链利益,理顺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要把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进行分类,根据不同分类的特点觉得其价格机制的模式,不能搞一刀切。从大的方面看,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大致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社会公益型、资源保护型和商业投资型。[6]
首先,社会公益型,这类旅游产品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质,如城市公园、少年宫、图书馆等等。这些景点景区的投入维护等等由政府埋单,具有事业、半事业单位的性质,因此,其定价原则应当是“公平第一兼顾效率”可以实行低票价甚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免票;其次,资源保护型。这类景区具有自然垄断的特征,如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等。这类景区景点,一般属于历史文化遗产或自然遗产,其传承与保护十分重要,围绕“保护为主适度开发为辅,以环境的承载力为限”适度提高价格的原则;第三,商业投资型,主要是度假村、主题公园以及各种现代人造景观。这里旅游资源要坚持“以平均利润率为主线,以质论价,兼顾产业链利益”的定价原则。
3.3 强化财政杠杆作用
财政杠杆主要体现在“收”“支”两条线上,针对上述划分,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划分可以搞的更细一些,来确定税收的多少与财政预算支出的多少,再再分配这个环节上平衡各种利益关系。
3.4建立基于产业链的利益均衡机制
基于“旅游经济”的视角来确立价格机制,本身就是要兼顾个产业链之间的均衡发展。和上述的财政杠杆协调同步的是,区域经济体或地方政府,有必要建立旅游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旅游产业关联性强的产业或企业是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的来源,这些基金的使用按照平均利润率的规律安排在整个旅游产业中的使用,如可以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因抑制景区门票价格而为景区经营管理者造成的损失等。
4.小结
旅游产品性质的复杂性决定了其价格形成机制的复杂性。“门票经济”阻碍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且在此工程中破坏了旅游产业链的利益均衡,最终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只有摒弃这种观念,树立大旅游大市场的意识,以“旅游经济”的视角对旅游产品进行分类确立定价基础、兼顾旅游整体产业链的发展,以平均利润率规律确立总体定价原则才能解决当前损害消费者利益、影响市场秩序的不合理的门票价格乱象,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为其转型升级奠定基础。(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贵州财经大学旅游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张文菊,杨晓霞1我国旅游门票研究综述[J]1人文地理, 2007,(02): 58-62
[2]何丞,温梅兰,朱韶华,等.完善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研究简写报告[J].粤港澳价格,2005,(1):33-37.
[3]“免费西湖”拉动相关产业大发展—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公园免费开放的做法与启示[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4):13-14.
[4]俞丽虹,谈毅敏,谭进.上海近九成公园免票[J].华人时刊,2005,(5):12-14.
旅游经济的特殊性范文4
关键词:湘西旅游;土特产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要使得土特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不错的销售反响,不仅要严把质量关,做好产品的设计包装也是极为重要的。将包装设计同商业需求相互结合起来,并向其注入创新的动能,也成为土特产包装设计发展策略的内在要求。据此,本文对湘西旅游土特产包装设计所做出的策略研究分析,也便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湘西旅游土特产包装设计的问题现状
湘西地区的土特产作为旅游产业中重要的可创收项目,虽然有着各式各样的优质产品,但是由于土特产品的包装设计问题,也使得产品的销售量大打折扣。关于包装设计的具体问题,简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品包装设计中所运用到的文化元素过于笼统,缺乏特色性的文化“符号”。湘西地区集聚了许多少数民族,例如苗族、侗族、彝族、瑶族等,这些不同少数民族的风情特色也是不同的。但是在湘西土特产的包装上,却未能将这些特殊性的元素内容充分地展示出来。究其原因便在于当地人民对于包装设计缺乏认识。湘西地区的许多生产者并不理解艺术设计的内涵与重要性,认为产品仅仅需要一个包装就行了。关于如何实现艺术化的设计,如何使得产品看起来更加精美,当地许多土特产企业是了解不深的。举例来说,湘西地区的辣椒、苗服等元素对于不同的村寨来说,其来源、发展历程等历史背景是不同的,但是在包装上印有“辣椒”“苗服”等字样、图案则将这种差异性完成同化,从而减少了这种文化的差异性与特殊性。第二,包装设计仅限于盲目的拼接和组合,并且在设计过程中对于计算机网络的依赖较为明显。虽然计算机网络在当前社会得到了普遍性的利用,但是过于依赖网络而完成特色产品的包装设计,也极大限度地降低了包装的创新性与吸引力。从当前湘西地区的实际包装设计情况看来,许多经营厂家认为运用计算机完成简单的元素拼接,便能够获得设计的需求。但是这种盲目随意的元素组合只会让消费者觉得缺乏深层文化底蕴,也欠缺了视觉上的艺术享受。事实上,湘西当地拥有自己的特色文化,设计师在设计旅游产品包装时,应当结合此类文化,用心把传统元素与符号进行转换、整合、艺术处理之后,妥善融入包装中,才能够使其发挥出应有的审美效果。第三,存在过度包装的现象。有的湘西土特产出现了过度包装的问题,也就是包装所消耗的材料过多,成本过高,或是包装过于华丽而丰富,背离了其原来的功能等。比如在设计包装时,将产品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起来,而消费者剥开层层的包装之后,发现最后得到的产品其实小的可怜,或是价值根本和包装不对等,由此就会产生失望感。比如一些保健品、酒、茶叶等,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过度包装问题。这样一来不但会造成很大程度的资源浪费,还容易污染环境,甚至于引发奢侈之风,危害社会利益。
二、湘西旅游土特产包装设计的可行性策略
要提升湘西旅游土特产包装设计的品质,概括来说应当从以下方面加强把握力度:第一,湘西地区要加大力度培养出能够满足市场化与艺术性设计需求的专业性人才。通过设计人才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土特产包装的科技含量,同时人才的培育也能够帮助本地区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脉搏与消费者心理,从而极大地提升包装的附加值。对于湘西地区的土特产品来说,只有坚持设计人才培养战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包装设计的创新力落后的现状。除了设计人才的高素质要求之外,对于包装人员的技能素质要求也要与时俱进。举例来说,当产品有着精美的包装设计,但是从业人员未能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将这些优势体现出来,那么富有特色创意与科技含量的包装也不能将其真实的样貌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所以,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于湘西旅游土特产包装的设计有着极为重要的效用。第二,将湘西地区的特殊文化融入到产品包装设计之中,从而提升包装的艺术品味。民族的本身就是世界的,而土特产本身也就被赋予了地方特色性要素,所以将这二者之间的特殊性相互结合起来,设计出更具美感的包装,那么不仅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厚重底蕴都能够得到彰显,与此同时这种充满湘西特色的包装也可以令消费者产生感情上的契合与共鸣。将民族优秀的、有益的产品发扬与传承下去,使得土特产品成为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商品,也应当成为包装设计者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第三,走出“过度包装”的误区。有些厂家企业在产品包装上有着错误的认识,认为只要进行繁复的包装,那么产品的价值也就能从中得到凸显,实则不然。过度的产品包装不仅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破坏污染生态环境,同时这种铺张浪费的包装方式也是毫无必要的,并不对消费者享受产品起到提升性的作用。同时这种包装材料的滥用还会加剧生活垃圾的产生,并且这种不正当的竞争方式也带有一种消费欺骗性。当一些产品的包装价值远远超出产品本身价值时,那么这种假冒伪劣的“高档产品”也是徒劳的。第四,消除过去包装设计中的错误影响,改善湘西旅游土特产包装中的深层结构。在以往的包装设计中。往往会忽视了“人文因素”的体现,所以包装设计就仅仅只是一种名义上的“包装”。而要使得设计者的理念能够适应当下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则还需将“以人为本”的概念融入到产品设计的创意构想中。湘西旅游土特产要想从外观包装上打动消费者的心理,从而吸引消费者愿意为之买单,那么要深入挖掘更具人文特性的内涵,并真正做到从消费者的需求与角度考虑包装问题,所设计出的包装才能更加体现出人文关怀。举例来说,有些包装的设计为了突出表现其构造的独特,于是在设计中将包装全部复杂化,并且这种复杂化的设计并未给消费者带来惊喜与美感,而是觉得其“累赘”。所以这种缺乏人文因素的设计也不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更不能经受住市场的检验。
三、结语
包装设计是一项重要任务内容,不仅直接关系到土特产的外形美观程度,也会对消费者的喜恶与产品销量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因而,只有不断推动湘西旅游土特产品从外观包装设计上进行革新,才能逐步提升土特产的品质价值,并且帮助生产经营企业实现更多的经济利益。这进而也带动了湘西旅游的创收,促进了整个地区经济的和谐稳步发展。
作者:杨静 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罗明金.湘西旅游土特产品包装设计的现状及发展探析[J].包装工程,2009(11):162-163+169
[2]樊佳,胡雨霞.土特产的“地域风情”包装[J].包装世界,2009(03):84-85.
旅游经济的特殊性范文5
关键词:世界杯;节事;特殊节事经济;巴西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5)01-0076-05
2014年全球体育界的重中之重,无疑是6月到7月在巴西举办的第20届世界杯。相比于上届世界杯举办国――足球文化并不发达的南非,巴西可谓让足球来到了最为热爱它的土地上。在“足球王国”的巴西土地上,诞生了一代又一代的足球天才,并有五次夺得世界杯、永久保留雷米特杯的辉煌历史。在巴西,足球是一种信仰。同时,对任何国家而言,如果能举办世界杯这样的体育赛事,必然能够极大地刺激经济的发展。巴西人民对于迎接世界杯到来的积极热情,原本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早在2013年的联合会杯举办期间,巴西各界就进行了不同规模的示威游行,对世界杯的举办持不满态度,今年以来这种抗议示威活动依然陆续出现。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当地时间6月28日,世界杯进入淘汰赛阶段,但示威者又聚集在体育场外举牌抗议。把足球当作信仰的巴西人的种种表现令人大跌眼镜:巴西人居然不喜欢世界杯?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中国对于体育赛事的申办热情持续高涨。作者以节事经济理论为指导,以文献资料法为研究方法,分析了巴西世界杯举办前后一系列风波的原因,对于我们正确评估节事经济特别是如世界杯的特殊节事经济,以便日后科学地申办筹办世界杯等特殊节事,避免不必要的负面效应,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节事的概念
节事“FSE”(Festivals&Special Events)源自西方的事件及事件旅游的研究领域。对节事的研究,西方学界主要从节事对旅游业、经济两个方面的影响展开探讨。国际旅游科学专家协会曾于1987年提出了“重大节事”的界定标准:至少吸引100万旅游者;资本投入至少相当于5亿加拿大元、7.5亿德国马克或25亿法郎;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在某种程度上是“必看(must-see)”的节事。世界杯无疑是重大的体育节事。
中国学界对于体育节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北京奥运会的后续影响上,并从节事经济开发的角度,探讨了奥运会在刺激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效应。的确,北京奥运会可视为重大体育节事的成功典范,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国际形象等多个层面为中国带来巨大了收益,在中国改革开放向前迈进的关键历史阶段,可谓打上了一剂强心针,大大推动了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自然、人文环境的优化提升。在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其他城市也陆续举办了重大的体育或其它领域的节事,如上海的世博会、广州的亚运会、深圳的大运会以及今年南京的青奥会。
2.巴西世界杯抗议风波的原因分析
2007年,巴西申办世界杯成功,当时,举国欢庆,全民都十分激动。这不仅缘于巴西人热爱足球,更因为很多人看到了借此良机提振巴西经济的希望。然而,在世界杯筹办期间,各种负面消息持续不断,由于体育场馆及相关配套设施的修建需要巨资并消耗极大的人力物力,工期一再延误,筹办工作本身就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同时,巴西人民对世界杯到来的热情也在慢慢消退,反而渐渐将其视为一个严重的负担。
按照惯例,世界杯前一年的联合会杯在同一国家举行,实际上是世界杯的一次“预演”,国际足联用以检验东道主筹备工作的成果,弥补漏洞与不足,因此这项赛事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恰恰是在联合会杯期间,巴西发生了“创下20年来最大规模”的示威活动,蔓延全国近百座城市,上百万人走上街头,进行抗议。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世界杯筹办工作的一次严重打击,并且随着事态的发展,人们也将抗议的矛头直接对准了世界杯。
爆发示威的直接原因,竟然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问题――公交票价从3雷亚尔涨为3.2雷亚尔。在警方采取过于强硬的措施导致100多人受伤后,矛盾迅速激化,抗议群众以井喷之势上涨;后来,尽管许多市政府取消了提高公交票价的政策,示威活动却没有停止,仍然继续扩大,直指政府和国际足联在举办世界杯过程中的资金浪费与腐败问题。有着光荣历史、堪称巴西人心中圣地的马拉卡纳球场,也将作为世界杯的开幕式与决赛举办场馆,在此次示威中,抗议人群围绕在球场周围,打出了这样的标语:“要教育和医疗不要世界杯”、“世界杯就是浪费钱”。这种不满情绪一直持续到了世界杯开幕前夕。2014年5月21日,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就再度出现罢工,从公交司机、民事警察到大学教师,纷纷走上街头进行示威。
向来对足球充满热情的巴西人,对世界杯的感情必然是十分浓厚的,平心而论,他们不可能不欢迎世界杯的到来。之所以喊出了“不要世界杯”的口号、持续地罢工游行示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背后是许多弊端问题积累后爆发的结果。考察巴西世界杯抗议风波的深层原因,可以发现以下几点:
(1)巴西的经济近年来疲弱不堪,民怨积淀已久。贵为“金砖四国”之一的巴西,虽然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其综合国力与发展潜力居于领先地位,但就自身而言,其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势头早已放缓。2011年,巴西经济增速由去年的增长7.5%迅速跌落至增长2.7%,2012年仅为增长0.9%,2013年也不过回升为增长2.3%,与此同时,巴西经济还面临着通货膨胀率长期居高不下、经常帐赤字恶化、资本外流等困局。通货膨胀等问题,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活质量,通胀率持续走高,使得民生状况每日俱下,自然会加剧民众的不满情绪。
(2)巴西政府在筹办世界杯过程中效率过低、账务不透明,使得世界杯相关工程的建设成为巴西巨大的经济负担,并引发了民众广泛的质疑。随着世界杯的不断临近,巴西世界杯场馆设施修建的严重迟缓等问题,已经无法遮掩,而暴露在世人面前。到了2014年初,按协议本应在2013年底之前必须交付使用的世界杯12座球场,竟然仍有6座尚未竣工,其效率之低令人瞠目结舌。问题更严重的是,2014年5月有报道表明,根据巴西审计机构的数据,“目前巴西已经花掉了原先计划投资117亿美元中的70亿美元,但原先规划的96个主要工程中只完成了其中的36个。已经支出巨资却成果甚微,不能不让这笔巨款的实际支付者――纳税的巴西人民产生极大的愤怒。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抗议者在口号中反复强调,要把投资应用于关系民生的教育、医疗,而不愿投资在世界杯筹办,后者效率低下又不透明,且政府长期存在腐败之风,让民众有理由怀疑资金是否全部都用在了场馆建设上。
(3)国际足联利用其垄断者的身份,在与巴西政府的合作中攫取了经营世界杯的大量利益,巴西政府在这一合作中居于弱者地位,“世界杯经济”能让巴西人在多大程度上受益,巴西民众对此也持怀疑态度。创立了世界杯的国际足联,随着体育商业化的日益推进,向来是“世界杯经济”的最大赢家,一手操控着世界杯的收益分成,逼迫举办国接受极为不平等的收益分配条款。上届南非世界杯,国际足联与南非在签订的条款中获得了极为不合理的特权――免除国际足联在南非的全部收益的应缴税收等,结果,该届世界杯国际足联的收益骤增到87亿美元,让国际足联几乎拿走了南非世界杯收入的3/4,而巴西世界杯也同样有如此的分成协议。这种情形,怎能不让巴西人民对世界杯给自己能够带来多少真正实惠,产生深深的担忧?因此,有关世界杯的抗议,民众除了指责政府的效率低下外,也将矛头对准了敲骨吸髓式榨取世界杯利润的国际足联。凡此种种原因,世界杯的到来,反而引发许多巴西人的巨大不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巴西世界杯的一系列波折警醒我们,世界杯不同于其他体育节事,衍生着“特殊节事经济”。因此,在世界杯申办前,要在赛事准备、最终利益得失等方面做好科学、系统、严密的评估,并严格按照设计的科学方案执行,才能从举办这类重大体育节事中最终收获经济、社会等多领域的正面效应。这就需要我们认识世界杯在节事经济效应层面上的特殊性。
3.世界杯的特殊节事经济
基于奥运会、亚运会等体育节事成功举办的信心,加之中国人有着强烈的世界杯情结,因此,从民众到媒体,一直热衷于讨论中国申办世界杯的可能性。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也曾在中国成功举办2007年女足世界杯后积极表态“相信中国(主办世界杯)没问题”,更刺激了中国人民的热情。民众对世界杯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兴趣,不仅在于这项体育赛事本身的吸引力,还因为世界杯作为与奥运会、F1大奖赛并列的世界三大体育赛事之一,显然会带给举办国丰富的经济与社会收益:
(1)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筑业、制造业的发展。世界杯需要有十余座城市的十多座球场作为比赛场馆,比赛要在1个月内进行,32支参赛队伍和来自全世界的数十万球迷将在这1个月内辗转多个城市参加和观看比赛,这就不仅要求主办方要提供十余座先进的体育场馆,同时要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和良好的交通,这对于主办国而言,既是挑战,也是发展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从体育馆到宾馆、消费场所乃至居民区的改造、兴建,从市内交通到城际交通的维护、新增线路,是主办国为办好世界杯所进行的必要准备。无疑,这将极大地刺激建筑业、制造业的发展。
(2)带动就业。建筑业、制造业的大力发展,必将创造可观的就业需求。据报道,日韩世界杯期间,韩国“为此获得24.5万个就业机会,就业率创下199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纪录”。
(3)直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足球是毫无争议的世界第一运动,喜欢它的球迷几乎覆盖了有人类居住的地区,世界杯作为足球的四年一度之狂欢,更会吸引以数十万计的球迷前往观看,同时,也乐于在主办国观光游览,感受主办国的风土人情,世界杯对于旅游业的刺激是最直接的,也是效果最显著的。据统计,2010年世界杯“给南非旅游业带来了31亿美元的收益”。
此外,世界杯还将促进主办国娱乐业、金融业、服务业、环保业、高新技术等多个行业的发展,总之,节事经济的刺激具有综合性,绝不仅限于某一行业的突飞猛进,而是有利于主办国全面地进一步对外开放、吸引投资、拉动消费,不仅对于全世界人民来说是四年一度的狂欢节,也是主办国一次难得的经济起飞良机。
不过,我们需要看到的是,节事经济并非只有正面的积极效应。其短暂性等特征,容易让观察者受节事经济所带来的短暂繁荣所影响,忽略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准确评估节事经济的整体价值。世界杯看似与奥运会、世博会等均属重大节事,但实则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衍生着“特殊节事经济”。这也是为什么热爱足球的巴西人民,面对世界杯没有一概热情欢迎,反倒有大量人群进行抗议的原因。
办好世界杯不容易,要想从世界杯中获利更不容易,这是由于世界杯自身的特殊性以及掌控世界杯的国际足联的特殊性等多重因素决定的:
(1)世界杯是以国家为单位而非以城市为单位来进行申办的,比赛场馆散布于多个城市,从而极大地增加了筹办赛事的综合成本,需要十分雄厚的综合国力作基础,才能保证不让筹办所消耗的巨大人力财力物力成为严重负担。奥运会、亚运会这样的体育盛会,论参赛人员规模比世界杯大得多,但集中于一个城市来举办,不仅便于集结人力物力进行统一修建,也能通过大面积的基础设施建设让整座城市焕然一新,收益显著;世界杯则需要在多地斥巨资于每一地修建、改造一所足球场,不仅成本更高,工程建设进度在各地必然不统一,日后的持续性利用也成问题。事实上,以日韩世界杯为例,大部分新场馆将只举行3至4场比赛,此后日本部分新场馆日后将不被使用,而韩国足球联赛的上座率不高,回收建造场馆的费用将遥遥无期。
巴西世界杯在这一问题上更有着明显的教训。很显然,巴西经济的持续疲弱、巴西政府以及工程建设者的效率低下等因素,使得巴西在承担世界杯筹办这一重任上显得十分吃力,最终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在场馆的选址上,巴西幅员辽阔,12座球场彼此分布较为遥远,有的球场处于偏远地区,连自己的球队都没有,日后也较难加以利用。这警醒我们,申办世界杯须做好相当丰富科学的准备。
(2)世界杯经济的另一点特殊性即为国际足联的存在。对于体育节事经济而言,主办方经营赛事的收入主要包括以下几项组成部分:赞助商的资金支持、赛事转播权的出售、相关纪念品的出售。相比之下,门票的收入反倒不是最核心的部分,以上三项均可谓富含暴利。对国际足联而言,自南非世界杯以来,已经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运作方案来确保自身获得利润的最大化:从授予某一国家世界杯的主办权开始,就签订了有利于自己的诸多协议,包括全部收益享受免税、有权不受汇率兑换限制等条款,并在赛事举办前后,严格保证对世界杯品牌的垄断。这一系列措施让国际足联在南非仅纪念品销售一项上就攫取了40亿美元的巨额收入,并且还享受免税!受害最大的,无疑是东道主,主办方付出了巨大成本,但在体育赛事本身的经营上,只能得到较少的收益。从南非到巴西,再到今后的俄罗斯、卡塔尔,国际足联均与之签订了同样的条款。这意味着,评估世界杯是否值得申办,一定要将国际足联的因素纳入到整体的评判体系中来,只有考虑到这一方面,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3)由于世界杯在体育行业中享有全球范围内极高的关注度,对世界杯经济的收益更容易作出过于乐观的虚高评估。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四届世界杯,主办国无不对借世界杯提振本国发展滞缓的经济抱有重大期望,在短期内也确实大大刺激了生产总值的增长,促进了个人消费和就业机会的增加,但随着比赛的落幕,这种繁荣也会大幅缩水。德国经济学家测算,2006年世界杯对本国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最多为0.25%。另外,在评估世界杯经济的得失问题上,还要考虑多重情况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例如,巴西世界杯期间,许多城市、工厂将在比赛期间放假,这对于工业产出也会造成一定损失。
故而,世界杯经济可谓一柄双刃剑,举办世界杯并不一定意味着获得巨大收益,也有可能如同巴西一样,因为造成了一系列经济负担,激化了矛盾,又被国际足联攫取了大部分利润,从而遭到民众的强烈抗议。
清楚这一局面,并非让我们远离世界杯,而是要科学合理地准备世界杯的申办,谨慎而全面地评估举办世界杯所带来的各方面效应,力争把世界杯对东道主有利的一面发挥到最大化,带来的问题减少到最小化。巴西与中国同属“金砖四国”,在基本国情的许多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巴西在这次世界杯举办期间所遇到的一系列困局,对于中国将来申办世界杯乃至其他重大体育节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
4.世界杯的特殊节事经济对中国的启示
对世界杯等具有特殊节事经济效应的重大体育活动而言,决定民众是否支持举办、举办过程是否顺利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民生状况。申办世界杯不同于申办奥运会,如果说后者更多地是考量一座城市的经济实力,那么前者则是考量国家整体的综合国力。因此,申办与否一定要量力而行,审慎评估世界杯为本国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切不可急功近利、为了短期内的经济刺激而盲目追逐主办权,否则很容易变“蛋糕”为“包袱”,反倒成为激化社会矛盾的加压器。
从整体上看,世界杯带来的经济收益,更适合“锦上添花”,而不适宜“雪中送炭”。世界杯为主办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所最终带来的,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取决于主办国自身是否有足够强大的经济承载力,是否有足够详尽的筹办计划与积极的建设效率。如果主办国社会和谐、经济发展迅速、公共设施有着良好基础,则能够保障世界杯这类重大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也就能把世界杯的巨大收益转化为经济进一步增长的新鲜动力;如果主办国经济疲软、民众对政府的不满较高、政府效率低下,那么世界杯在筹办期间所付出的巨大成本,就会引发重重社会矛盾,同时也进一步加重建设成本,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最终获得的收益,甚至弥补不了这期间付出的种种代价。
对中国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水平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如今已成为国民生产总值位居第二的国家,整体上社会和谐、民生状况良好,而社会主义制度又有着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因此,初步具备了申办世界杯的条件,但仍然需要选择合适的申办时机,力争让世界杯经济顺应经济增长、对外开放的总体形势。申办世界杯等重大体育节事活动,要制定科学系统、详尽细致的筹办方案,并积极予以落实,从而实现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重领域的收益最大化。具体而言,须注意以下几点:
(1)节省建设成本、增进建设效率。这一点至关重要,能在筹办阶段最大限度地减轻民众负担,减少质疑与批评,赢得民众对该体育节事的广泛支持。
(2)理性评估世界杯等“特殊节事经济”的收益,既不宜太过乐观也不宜太过悲观,并根据评估控制成本、改进筹办方案等等。
(3)做好问题预案,预先考虑到筹办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来自方方面面的困难,并提早安排好合理的解决对策。仍然以巴西世界杯为例,政府先是对民众抗议形势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当事态逐渐扩大时,一系列应对措施又存在着明显失误,以至于矛盾冲突的局面愈演愈烈。如果能够早先做好相应的准备,及时安抚民众情绪,并满足民众一定的合理诉求,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局势,保障世界杯的平稳筹办与进行。
旅游经济的特殊性范文6
关键词:环境教育 旅游 休闲 体验经济
旅游休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可持续性问题
旅游与休闲产业常被视为是无污染的产业与经济活动,因此,在许多地方,尤其是乡村地区,常被视为拯救地方经济发展的万灵丹(Lane,1994;Butter,1998;Lesley,2001)。在“以量至上”的价值观影响下,传统大众旅游模式一直是国内旅游发展的主要形态,致使旅游产业开始面临可持续性的挑战。绝大部分的旅游活动均以旅游地为空间载体,随着旅游地快速开发给旅游地带来巨大利益,各种环境问题、旅游产业运行欠佳等课题不断涌现。如何提升旅游业综合效益与优化、升级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加速旅游休闲产业转型与升级是我国旅游产业未来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依据主体性分析,旅游产业可持续性问题包括经营管理、消费市场与监督管理等三层面,初步归纳当前课题包括:经济利益驱动导致旅游业管理落后、旅游资源粗放开发与环境管理失衡造成严重破坏及污染、市场机制影响下地方性的失落、旅游产品多样性与内涵不足影响旅游质量等常见现象。我国同时拥有丰富旅游资源与巨大客源市场,是发展旅游产业的良好条件,但未来当游客们的环境意识觉醒后,对旅游产业的可持续诉求将增强。因此,重新审视旅游产业的发展课题,尝试不同的解决途径实有其必要性。
导入环境教育对旅游休闲产业转型与升级的重要性
许多学者对“环境教育”进行了定义,但其主要精神不脱离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伯利西会议(Tbilisi)中对环境教育的定义“环境教育是一种教育过程。在过程中,个人和社会认识其环境,及组成环境的生物、物理和社会文化成分间的交互作用,得到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并能个别或集体地解决现在和将来的环境问题(UNESO, 1977;杨冠政,1998)”。因此,环境教育是着重个人与社会、自然环境间相处与互动的学习过程的教育。
近年国内环境教育的学术论述快速积累,但多为教学理论或在社会教育的实践性等导向,与旅游相关的研究则多与生态旅游有关,限制了环境教育的运用层面。分析环境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核心价值,可发现其特质包括:环境教育既可融入多学科领域之中,亦可在各学科中析出有关环境教育学习中所需的知识与涵养;环境教育具有“教育有关环境(education about environment)”、“从环境中学习(education in/from environment)”与“为环境而教育(education for environment)”的发展概念(Palmer,1998)(见图1);环境教育是一种生活伦理、哲学与生活态度的培养过程。故环境教育的发展形式之一即为“透过环境中的学习发展环境知识与技能,以影响态度改变,进而达到‘为了环境’的教育目的”。
旅游与休闲产业是一种符合体验经济理论的产业。体验决定经济价值的取向,消费者购买体验是在花费时间与金钱享受一连串的体验积累。故唯有让消费者享受到满意的产品与服务,使其拥有独特价值经验,才能摆脱简单的价格竞争。当前我国社会迅速发展,人们在充满物质生活的空间压力下,对旅游与休闲的需求与质量要求快速提高,导入环境教育后的旅游产业有助于提升其体验经济的价值,相关的优势初步归纳为:
在旅游地资源上,增加环境可持续性机会:透过环境教育第二项特质中教育“有关”环境,于环境中学习的基本精神与目标,可促进旅游规划者积极了解场所特质,进行具有地方独特性与场所精神的合理开发。
在旅游市场上,影响产业升级与转型:透过环境教育导入可改变旅游产品内涵,通过环境资源的分析进行新的旅游产品设计,亦可间接带动旅游产业服务与管理人员的创新培养。
在游客层面上,直接或间接影响其环境行为与态度:好的旅游活动规划可以提供良好的环境体验,既可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亦是体验经济所诉求的核心目标。
在经营管理上,促进旅游地资源维护与合理利用:旅游环境教育的学习者也包括旅游或解说导览人员、开发者、规划者、经营管理者与旅游地的原住民、社区团体等。长期开展以环境教育为目的的旅游规划与概念培养,能间接促进经营者与地方社群对旅游地环境资源的维护与管理态度。
环境教育途径下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的可能模式
前旅游产业的基础在特殊性的环境资源,当旅游发展思维过于注重在景区的人工开发,而忽视地方与自然环境的连结性,造成旅游资源的流失。本文认为,环境教育与旅游产业的结合途径除生态旅游模式外,亦可以转化深度环境体验概念或活动做为旅游产品或融入旅游规划。尽早理解旅游环境资源中自然与人文资源的复合性质,充分分析与运用于旅游管理、产品设计与相关产业上,才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解决途径。应利用环境教育导入的契机重新审视发展途径,提升传统大众观光质量或促使其转型。本研究结合我国台湾地区当前发展经验,基于消费对象、发展方法与优点分析、相关案例的归纳,提出三种可结合环境教育途径的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模式为参考。
(一)以学校、教育团体为对象的教学旅游模式
此旅游模式以学校机构、学生或其它相关的教育人员团体为主要的旅游对象,优点在于对象属性较单纯,可针对不同的学龄层或教育工作者等对象,针对旅游地资源进行有关环境知识学习的教学旅游设计。运用旅游地环境资源独特性,亦可促进旅游地规划与经营管理者对相关游憩机会的新思考。在此模式下需要注意:充分掌握旅游地的环境资源,进行合理地、不造成负面观感地规划开发;利用旅游地中自然或人文环境资源,进行适地性的教学活动是重要的发展方式。
在台湾地区较成功的案例中,以台湾林务局运用森林游乐区的环境资源发展的自然教育中心系统为代表。此案例藉由政府机构管理的环境资源,聘用专业的环境教育人员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发并活化公共财的利用。除提供学生在优质户外环境中的学习机会,也由较好的环境体验过程促进教育者与学生对环境保护的了解。2010年台湾通过《环境教育法》后,经环境教育场所设施的认证,许多民营的休闲农场、社区或企业组织的休闲园区亦加入市场化竞争并提供专业教学人力、产品开发等,间接提升旅游的质量。
(二)以一般社会大众为对象的乡村旅游模式
导入环境教育途径的乡村旅游对象主要是面向一般社会大众群体。此模式依托乡村地区的优美农业景观、特色产业文化或具有传统风情的人文聚落做为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以增进游客认识并关怀不同地区的特殊性。同时,也影响经营管理者开始提高旅游空间的质量与多样性,促进当地居民建立地方感。经由此过程后也才能有机会促进所有旅游相关权益者对旅游环境的可持续能有初步认同。在此模式下,需要关注的是进行旅游规划、开发与产品设计时,应对乡村景观的成因与传统聚落文化的根源进行充分调查与了解,摒弃规划者与开发者独断的旅游想象,反映出区域的特殊性与地方性,提供消费者更多样的旅游体验选择。
近年台湾地区发展了许多地方企业经营的产业文化馆或由乡村居民、社区经营的休闲园区、农场。这类场所利用其现有的优美景观或旅游设施,导入环境教育概念的旅游产品或改善场所环境设计。如台湾苗栗县苑里镇的有机稻场,即是台湾知名粮商在NGO团体的环境教育专业人员阶段性辅导下,以当地优美的稻作农村景观发展稻米文化的环境学习中心。来访的游客遍布台北、新竹、台中等都会区,而凭借此类环境学习中心的营运,亦可间接达到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形象建立。
(三)以深度旅游为目的的生态旅游模式
生态旅游是一种已具有环境教育精神的旅游模式,一般选择生态旅游的游客多数为有较高环境素养的社会人士。针对此类消费者为对象的旅游模式应重视环境资源的维护与管理,发展具高质量、原真性的自然环境或人文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规划概念。为维持高品质的旅游环境,此类消费者虽属小众,但为符合使用者付费精神其多愿付出高额的旅游费用购买旅游产品。因此,国内应重新审视当前对于生态旅游的相关规划与开发模式,改善已异化的生态旅游地。尤其是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地应加强环境维护与承载量管理,建立与当地住民良好的互动,才是维持生态旅游可持续经营的有效途径。
生态旅游是一种在规划发展上较严苛的旅游产品,即便在较早导入环境教育途径的台湾地区亦仍在努力发展,例如近期国家公园与林务局两个政府单位利用辖区内管理的国家步道资源进行生态旅游产品开发,鼓励邻近步道的社区组织带动居民共同投入营运与领队、解说人员培训。另外,也有NGO的环保团体与掌握丰富环境资源的政府相关机构合作进行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或场所营运的尝试。
结论
综上,在旅游规划中导入环境教育目的或内涵,对于促进旅游与休闲产业的发展具有正向影响。但是当前国内对于导入环境教育的旅游规划多仅聚焦于生态旅游的规划结合方面,使得环境教育的运用层面受到限制。此外,在导入环境教育途径的过程中,尚有其它瓶颈需要首先处理,例如对于环境教育融入旅游或生态旅游的研究过于倾向教导、训诫方式。环境教育虽名为教育,但必并仅使用一种教育手段。环境教育的过程除环境知识层面的建立,亦需要透过体验过程影响其环境态度与行为的转变。因此,持续传统教育方法中教条、口号的训诫方式并不是较好的取向。另外,具有环境教育素养的相关专业或管理人员在现阶段也较为缺乏,应尽快厚实、创新旅游产业相关人员环境教育发展能力的培育才是相关的解决之道。
此外,旅游产业发展必须同时关切经济的可行性,经济发展也不应超出生态可承载的范围,以及地方社区的社会伦理,如此才能兼顾经济成长、环境保护,及自然与文化资源保育的可持续目标。因此,公、私部门推动旅游与休闲产业的转型或升级时,应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利用环境教育的导入,重新积极整合自然、文化与人类环境,以确保旅游地环境质量、旅游产品的多样性、消费者的满意度与经营管理者友善环境的态度皆能正向成长。
参考文献:
1. Lane, B . What is rural tourism? [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1994, 2
2. Butter, R and Hall, C M. Image and Reimaging of Rural Areas[M]. Butler, R W, Hall, C M and Jenkins, J (eds.). Tourism and Recreation in Rural Areas.. Chichester: Wiley, 1998
3. Lesley, R and Hall, D . Rural Tourism and Recreation: Principles to Practice [M]. CABI, 2001
4. UNESO. Intergovernment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EB/OL]. http:///images/0003/000327/032763eo.pdf,1977
5. 杨冠政.环境教育[M].台湾明文书局,1998
6. Palmer, J A .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M]. Routledge,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