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范文1
关键词:新时代;美育;公共美术;课程;改革
2019年4月1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求各高校要把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部属高校须于2019年9月1日提交美育工作实施细则。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是指导和推动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南。由此可见,新时代,公共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公共美术课程的发展及其现状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7年,教育部出台《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根据该文件,全国84.6%的大学为所有学生提供公共艺术课程,高雅艺术进校园已有13年。已为学校美育政策体系制度建设更加完善打下坚实基础。《上海市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宣布,未来三年,全市所有高校应要求提供公共艺术指导并记入学分,每个大学生在学校期间至少参加1~2门艺术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美育教育水平。2017年黑龙江省出台《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全省普通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通知》文件,要确保在2017年底前开设公共艺术课程。与此同时,2019年《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明确学分,大学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其专业教学计划。每个学生必须至少参加一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并在学习期间通过考核。目前参照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规定,要求普通高校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本科教学计划。每个学生必须至少参加一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并在学习期间通过考核。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等,对于实施学分制的高等教育机构,每名学生必须通过学习,获得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至少2学分,修满规定学分方可毕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将选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教育部的下属“211工程”学校和省重点学校应开设上述课程。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其他院校尽快开设。明确高等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教育特色等的优势,提供任意艺术选修课程或实践活动,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高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大纲》介绍了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实施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公共艺术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素质教育一部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但各省在实施该课程时基本没有统一的课程大纲。该课程有艺术介绍、音乐赏析、歌剧赏析、戏剧赏析等,没有实行统一规范的教学大纲课程。2019年教育部出台的意见中,有了决定性的基础指导文件,课程建设才有了依据,各省出台政策建立完善美育工作,公共艺术课程有待改善和完备。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日渐使我国高校学生拥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公共美术教育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十分重要的内容,公共艺术课程通对大学生艺术理念的灌输,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功能,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力,从而达到学生身心合一全面均衡发展。
二、改革的建议
第一,以世界的高等职业艺术教育为研究背景,以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为主线。从学校实施公共美术教育现状调查入手,分析主观、客观等各方面的因素,在新时代重视美育思想下,以国内外美育课程设置为研究资料,以高职公共美术课程改革为研究基点,解决公共美术教育体系普遍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美育的实施普遍意义。形成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科学且有目的地对课程设计、目标、内容等研究设计,形成系统的研究中的问题,然后获得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案,系统的课例等记录和分析,形成量化的研究指标,再以充分的实践证明形成结论,形成系统有效的研究。第二,对公共美术课程、美术艺术活动设置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促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发展。公共艺术课程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有机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内容上的创新,包括课程结合高职院校自身院校、专业等特色、特点设置哪些课程,以及如何设置。公共美术课程人才培养是艺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制定各学年公共美术教育的工作计划、实施具体步骤、教学等工作思路,制定系统、科学、完备的教学规划和目标评价考核体系,确保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质量提高和教学收获的实际效益。第三,公共美术课程的融入艺术实践性研究:多样化的教学途径,应当将教学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去,不拘泥于课堂,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等,有效的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途径:搭建校园艺术展示平台、组织课间课后欣赏活动、线上微课、校园媒体平台互助、组织校社团交流等方式,2019年《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印发文件中要求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进行修订,学生艺术团队成员的选拔、挖掘,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微课平台展示课,学校的艺术实践活动应该让众多学生乐在其中的参与。第四,公共美术课程的融入思政课堂的实践性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公共美术课堂、德育与美育之间课堂融合的研究等。在新时代美育思想下,紧跟时代潮流,公共美术教育课程中思政也是课程设置的一部分,融入思政课堂德育教育,促进公共艺术教育在提高教师和学生素质方面的作用。
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范文2
关键词:新时代 体育教师 转变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5-0042-02
1.前言
体育教育是一个涉及两亿多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领域,是当今时代赋予体育工作者无可推卸的历史责任,而且伟人们曾经说过“少年强,则中国强”,所以新时代的体育教师要具备新时代的品质要求,敢于承担新时代的使命,更要走在先进知识的最前沿,不断更新出科学的、系统的、符合时代的教学手段。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新时代的体育教师。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文通过参考大量文献以及收集了大量资料对体育教师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
(2)访谈法:本文通过对最前沿的体育教师以及体育专家进行了访谈,得到了非常有价值的经验。
3.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时代要求
3.1社会的变迁促进教师的角色转变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从人工生产转向机械工业生产到信息化生产,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转换等,而社会文化形态的转换则主要指的是社会价值观念及建立于其上的生活方式的转换,例如从重视群体生活到重视个体生活,再从文化中心主义转为相对主义和多元主义等等。人类社会文明史已有上下五千多年了,而如今社会正处于一种由工业制造社会向信息传递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当今的时代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当今的社会已经迈入信息爆炸的社会,互联网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类的活动方式与生存方式,作为人类基本实践活动之一的教育,也不可避免的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
传统教育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符合工业文明、为工业社会服务的教育,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说传统教育就是“工业制造化教育”。在信息技术方面特别是互联网技术,正在从根本上动摇和腐蚀现行教育的基础,催生出符合信息文明、为信息社会服务的新教育,这种新教育必将要求教师角色的重新建立。在信息知识时代,教师将承载着更大的压力。教师的最适当的角色就是为学习者提供帮助、服务,并且自身也在与学习者的对话中去体验、去创造、去研究、去反思和创造;另外,教师应该扮演一个助学者的角色,从学习者的个性需要出发,去提供帮助、建议和终身且全方位的服务,在转型了的未来社会,教师角色必然会成为具体的互动学习过程中一种相对的多重的角色。
3.2知识的更新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知识的引领,知识随着科技社会的推进,其自身也在不断的更新中。石中英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导言中提到的“一方面,教育是知识筛选、传播、分配、积累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知识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与载体,离开了知识,教育就会成为无米之炊,各种各样的教育目标也就无法达成”。而值得一提的是,教育对知识的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来完成的,所以教师教什么、怎样教,与知识的内容及性质也是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说,教师角色转型本身也是知识转型中的一部分。
伴随着知识转型,知识性质和知识增长方式发生变化,教育呈现的方式也在变化,教师观念和学生观念同样在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必然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型。人们常用韩愈《师说》中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来概括教师角色,许多新的提法,如“知识的使者”“学生的守护者”“知识信息的给予者”等等,其内涵也是“传道、授业、解惑”。但是教师不能再做“填鸭者”,不能再做“自说自话”者,而是要放下面子,用自己的教学艺术促进与帮助学生之间的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合作与对话,教育的过程不仅是知识交流的过程,是肢体教育的过程,是心灵沟通的过程,更是生命对话的过程。
3.3教育改革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大脑”,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蓝图,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和途径;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其理念、结构、内容、实施、评价、考察和管理方面都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对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因此,课程改革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型。在传统课程中,教师是知识信息的传授者,是学生活动的管理者,是课程行进的执行者,但在新课程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是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者;在传统课程里,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度的独白式教学方式,而新的课程要求教师建立与学生发现学习、掌握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及活动学习相适应的新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师生之间要有真正精神上以及信息上的相遇与生命之间的对话。
3.4教师专业化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型
专业的学识对教师来说是最基本的武器,在新时代要求的是一种新的教师形象的重新建立,要求的是教师更具专业化,要求的是一种对教师角色的重新规定。我们知道,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各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采取的一项共同的战略措施,可以说,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历史要求,是全球视野内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和必要趋势,不断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是实施科教兴国、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需要。
4.新时期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4.1不断创新、开拓进取的思想意识
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思维,这是21世纪新教育环境下所要求教师应具有的素质,这也是21世纪教育的时代特征。只有具有创新思想的教师,才能真正担负起21世纪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历史重任,完成振兴民族的伟大使命。另外,随着新世纪知识经济和信息教育的高速推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方式等不断的焕然一新,体育教师作为最基础的第一线工作者,不仅仅是新教育理念的践行者,更多时候是新理念、新方法的开发者,体育教师只有在体教育教学实践中敢于创新、突破,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才能在21世纪新的教育环境和要求下找到更加适合新世纪培养合格人才的途径和方法,更好的促进体育教育教学的发展,为更高一层的教育教学打好基础。
4.221世纪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具备的文化素质
教师的文化素质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结构及其程度。它在教师素质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教师的职业活动中最基本的素质。特别是随着21世纪教育改革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们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必备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的去学习,不断的及时掌握新知识、新理论,走在时代的最前沿,把握信息知识的时效性;走在学生的最前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文化知识与学生的个性相结合,发挥学生的最佳思维。同时,体育教师应该扩大阅读范围,饱读各科有用之书,给予学生更广阔的思维教育。
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范文3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音乐通识课程;创新性
音乐通识课程是音乐审美教育依托的载体,也是实现高校课程育人目标的必备条件。在现代信息、科技与通信技术的支撑下,我国社会逐渐步入新时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教育纵深融合、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多样文化思潮与音乐艺术形式纷至沓来,不仅改变了高校学生音乐审美观念、音乐欣赏习惯、音乐知识汲取渠道,且良莠不齐的音乐相关信息也在影响着高校学生的价值观、文化观。作为高校美育体系内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音乐通识课程建设及实施需要秉承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不断探索音乐通识课程与时代审美语境、文化环境、学生个性化诉求的契合点,依托完善课程体系、新颖的课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素养、文化品质与思想水平,以此保证高校通识课程适应新时展趋势。
一、新时代高校音乐通识课程创新思路
新时代高校音乐通识课程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持续性且动态化的工程,既需要立足新时代、着眼当下、面向未来,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融合时代元素、时代需求及时代审美观念,又需要围绕与依靠高校学生,根据其认知水平、兴趣特点、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提供能够为其未来发展、融入社会做足准备的音乐通识课程教育。因此,在创新高校音乐通识课程前,需把握新时代特征,结合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实际情况对音乐通识课程的创新进行谋篇布局与细致安排。
(一)信息时代:互联网+音乐通识课程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人才综合素养、专业技能、创新精神、文化品格与道德品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音乐通识课程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以中西方音乐艺术及文化形式为主要课程内容,兼顾音乐基本理论知识、音乐文化,着力通过音乐通识课程对高校学生实施美育、智育,并以提升高校学生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正确文化观念等为核心目标。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支撑下,高校学生信息获取习惯及方式发生了深刻调整,能够接收到的与音乐相关的信息也愈加多元。互联网的开放性与便捷性、各类媒介平台的逐利行为,势必会导致互联网空间内传播的信息中不乏虚假、负面、非理性信息,不良文化思潮及错误的文化认知,会冲击高校学生音乐审美观念,导致其文化价值观模糊、文化品格滑坡[1]。为消除信息时代对高校学生思想认知的负面影响,高校音乐通识课程需依托“互联网+”优势整合更加前沿、先进、科学、系统且丰富的课程资源,打造移动式、泛在性、开放共享的课程平台,让学生时刻受到优秀音乐文化的浸润,能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与特长选择课程学习内容,并在开放平台内交流文化、生成文化。同时,在音乐通识课程实施上,也应当借助现代教学媒介、教学软件、教学技术,增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性,真正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二)文化自信时代:渗透文化教育要素
伴随着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愈加频繁,文化融合程度更加深入,大量“西为中用”“中西合并”的音乐作品层出不穷,在推动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同时也衍生出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高校学生成长在我国最为繁荣富强的时期,见证了我国各个领域的突破性成就,学生对中国文化、政治、经济、体制的认同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受到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加之高校学生思辨能力薄弱,其尚未树立接纳、包容、开放的文化态度,文化价值观模糊且易动摇,不能以辩证观、发展观、普遍联系观看待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高校音乐通识课程,肩负着情感教育、文化教育、价值观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责任,为筑牢高校学生文化自信,在课程建设中需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素,以课程实施为媒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能够辨析社会内多元化音乐文化思潮、辨别音乐形式及作品的优劣,可以在认知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高校音乐通识课程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课程育人功能的必然要求,更是适应文化自信时代需求、激发学生文化自觉性的必由之路[2]。
二、新时代高校音乐通识课程创新性的实现路径
新时代,高校音乐通识课程创新性的实现,需要立足实际、顾全大局、聚焦问题、着眼长远发展,通过课程内容的调整及课程实施模式的优化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效率达成音乐通识课程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高度人文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及实践力量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一)创新高校通识课程建设,深化课程文化内涵
1.以音乐通识课程为载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音乐通识课程建设需超越知识、跨越学科、融合领域,指向学生个体精神状态与全面和谐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作课程建设的宝贵财富与精神动力,在原有音乐通识课程体系、内容的基础上将优秀传统音乐作品、美学思想、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独特思维方式等巧妙融入课程建设中,并结合本土音乐发展历史、演变历程等渗透文化的交融与现代化创新,进而通过音乐通识课程促成学生正确音乐审美观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蓬勃情感[3]。例如在音乐通识课程中嵌入“古典诗词歌曲”“本土戏曲”“本土民俗”等内容模块,结合美育及文化教育基本要求,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对不同内容模块进行组合及综合性运用,如“古典诗词歌曲”中精选不同时期的作品,使学生在接受音乐审美熏陶的同时感受到我国古典诗词的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与思想美;再如“本土戏曲”模块以本土戏曲文化为主,让学生感受民间智慧、体悟音乐价值,在认知本土文化的同时对课程学习产生浓厚兴趣。2.在音乐通识课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音乐通识课程建设中,可以将其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与行为习惯,使学生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在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与表现的前提下,以音乐历史、音乐作品等为载体,使高校学生形成爱国主义情怀、树立远大职业理想、坚守诚信基本原则、与人友善相处,是发挥音乐通识课程德育作用的应有之义。如在音乐通识课程建设中,有意识地引入我国音乐家、作曲家、词作家的事迹,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我国音乐发展道路的艰辛,认识到有识之士对我国音乐发展的巨大贡献,能够从音乐作品中体会到音乐家们的民族情愫、坚毅品格、精益求精品质、不畏艰难的精神等;再如引入当代民族音乐作品,使学生体会到当代音乐家的民族寻根,领悟何为音乐的民族化、大众化发展,可以是学生树立正确音乐文化价值观念,形成坚持以国家利益至上的高尚情怀。
(二)创新高校通识课程实施,改进课程教学模式
1.构建“翻转课堂”,重塑教学结构“翻转课堂”是信息时代下课堂教学新模式,其以互联网空间、信息技术为支撑,将理论知识讲授环节前置到预习阶段,在课堂上由学生自主学习、师生或生生协作形式高效率达成课程实施目标,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音乐学习需求。高校通识课程实施以“翻转课堂”为载体,可以重新塑造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更加充足的情感体验、文化浸润、音乐实践机会,再配合融入文化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音乐通识课程体系,可以真正实现音乐通识课程的创新性[4]。首先,保证线上有资源,结合课程目标、课程体系及课程实施预设效果等,广泛整合图文、音频、视频、动画等资源,注重音乐教育与美育、智育、德育、劳育的跨领域整合,以丰富的课程素材拓宽学生音乐知识面,促成学生“全球视野”。其次,结合学生预习成效组织开展课堂线下活动,如小组合作式学习、项目驱动式学习、情境体验式学习、问题引导式学习等,指导学生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辨析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性,深入品悟音乐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音乐实践技巧。最后,高度重视师生交互,坚持以身示教、大言希声,以此达成春风化雨的音乐通识课程实施效果。2.搭建“泛在平台”,领略音乐魅力新时代下高校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不再满足于一味地接受教材或教师讲解的音乐知识,而是倾向于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结合自身兴趣爱好、音乐特长等广泛涉猎多元风格、流派的音乐。为此,高校音乐通识课程实施需要依靠“泛在平台”,在平台上设置三大模块:一是资源模块,定期各类音乐会视频、音乐领域相关成就、创新型音乐风格及作品等,使学生随时随地获取前沿音乐信息,满足学生了解音乐、感知音乐的多样化需求;二是任务模块,负责向学生预习任务、实践任务等,引导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三是交流共享模块,各专业师生可以在该模块内分享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讨论自己对音乐通识课程教学与学习的看法、交流我国音乐文化发展趋势并提出建议等,可以将音乐通识课程平台塑造为“文化交互阵地”,使学生领略音乐魅力,产生传承音乐文化的自觉性,并形成接纳、包容的音乐观念。
三、结束语
新时代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社会文化价值观日益多元的时代,高校音乐通识课程作为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秉承与时俱进的理念高度重视课程建设与课程实施的创新性,既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体系并切实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与行为习惯,又需要依托互联网+优势改进课程实施模式、搭建泛在式课程实施平台。
参考文献:
[1]薛莹.信息化时代下高校艺术类音乐通识课教学改革建议[J].中国文艺家,2021,(07):71-72.
[2]刘天华.高校音乐通识课教学改革与美育课程建设研究[J].艺术评鉴,2021,(11):100-102+114.
[3]刘天星.简析素质教育下的高校音乐通识教育改革[J].高教学刊,2021,7(13):140-143.
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范文4
(一)新时代背景下农村中学生英语口语
交际能力必须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相对集中,在此背景下,加之信息时代特征的日益明显,农村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与时展的主题相融合,不断更新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观念,更加深入突出强调对真善美的探索,在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中注入学生对社会文明传承和社会建设的重要责任,实现农村中学生的培养质量与城市中学生的初步一致,同时进一步提升农村中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
(二)新时代背景下农村中学生英语口语
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正确的、科学的、先进的理念来统筹和引导新时代背景下,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要充分运用当前最新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研究成果,不断充实到教师队伍之中,要通过教师优秀的教学过程,切实将学生对英语口语的热情激发出来,切实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运用英语口语,营造积极向上的,全体学生都关注的英语口语交际表达环境,让学生在环境中逐步提升和成长,使农村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沿着健康可持续进步的方向发展。
二、新时代背景下农村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现路径
(一)要在具有时代感、特色感和自由平等
的空间中提升农村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意识新时代背景下,要提升农村中学生的各种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就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意识和表达意识,要让学生主动开口,主动交流和表达。英语口语的提升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慢慢提升的过程。教师要注重长时间跟踪和激发学生对英语口语锻炼的热情,避免学生一时的热情而造成半途而废。同时,由于农村相对封闭的环境,要积极获得学校和政府的支持,建立学生口语交际提升能力的基地,也可以与相关外语学院和学校联合,不定期送学生到相关院校进行交流,也可以邀请外教参与到课堂的交流环节之中。
(二)要在追求真善美的价值尺度下引导
形成农村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新时代背景下,农村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建立,关乎农村中学生长远、健康的全面发展,关乎农村中学生群体的价值判断,是武装和提升农村中学生的必要途径,也是未来整个社会发展、整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关键所在。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二语言,是他们了解世界,了解国外的最好的途径和渠道,因此,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世界文化和全球文化以及一些国外国家情况的介绍,可以让农村的学生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外面的世界,通过文化和环境的了解,进而提升学生对外语的热情,提升他们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积极性。
(三)要通过营造良好环境保障新时代背景
下农村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建立新时代背景下,农村中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必须依靠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充分发挥。同时,学校要多方面形成联动,为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创造环境。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在学生的英语考试中,增加相应的英语口语应用和表达。农村家庭由于环境的限制,不能将孩子送到更适宜的英语机构中锻炼和学习,因此,家庭要积极支持学生在家中运用英语口语,有条件的家庭要为孩子创造条件,提升他们英语交际的物质环境。从学校自身来看,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为学生配置相关的英语口语锻炼的设施和基地。学校要制定相关的英语口语锻炼机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英语交流之中。如学校可以拿出一定的空间,建成英语角,利用学生休息的时间,可以组织不同年级的学生到英语角进行英语口语的锻炼和交流,相关的辅导教师也可以对其进行指导和教育,进一步营造浓厚的英语口语交流环境。
三、小结
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范文5
关键词:新时代;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高校绘画教学,尤其是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正处于发展与探索时期,其基础、实践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正在逐渐进行发展与完善。而在新时代教学改革环境下,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绘画特性,已成为教师思考的重点。因此,笔者结合新时代民办高校绘画课程特色和素质教育教学要求,提出了一些改革设想。
一、民办高校中基础绘画课程的特色简述
民办高校绘画教学相对于其他高校绘画教学而言,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培养针对性。其基础绘画课程不仅包括素描、彩绘、速写等课程教学内容,也包括绘画技巧的实践与绘画内涵的解读[1]。民办高校绘画课程重点在于,在培养学生绘画知识与素养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学生艺术、人文、审美等综合性的教学特色。
二、新时期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改革意义
现今在社会各方面的深化发展中,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更注重其所具有的素质。与此同时,教育领域的改革要求,也侧重于学生的主体性、品质、技能的综合性发展。民办高校作为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绘画教学改革已成为提升民办高校实效性、竞争性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期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改革,不仅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中学生基础差、绘画作品缺乏内涵和精神的弊端,也有助于体现出绘画教学课程所具有的培养学生艺术、人文、审美等综合发展性的特性,从而提升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新时期的可持续竞争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三、新时期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改革策略
(一)转变绘画教学改革理念,突出学生主体性
新时期民办高校应依据我国教育领域“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转变传统绘画教学中“以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教学,学生跟学”的教学理念,更新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教学为辅导”的教育理念,从而实行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改革的有效发展[2]。这就需要高校做到:首先,提升绘画教学以及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改革重要性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如,高校通过“增加课时”或开展“绘画教学座谈会”、“优质教学评比”等活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突出学生日常学习的主体地位;其次,改变学生学习理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创新发展;此外,改变传统绘画教学中“像不像”、“如不如”的评价理念,注重学生自身艺术内涵以及个性化的全面提升。
(二)改革绘画教学方法,创新绘画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手段的创新是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改革的重要实施对策,也是教师革新传统绘画教学的重要思考的课题。笔者结合新时代人才发展需求和教育改革要求,提出以下几项设想:
第一,实行多元化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绘画教学的学模式。这就需要教师在绘画基础理论与绘画技能教学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目标性、层次性的开展启发式、示范性教学。例如,教师在讲述素描绘画技巧时,在明确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知识掌握与个性发展的差异性,进行启发性引导,通过一对一示范性指导,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第二,通过教学手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优化基础绘画课程教学中的绘画特性。首先,在明确民办高校绘画教学目标和培养要求上,革新并完善原有的各阶段教学教材内容、教学计划、教学体系,从而设计出具有符合新时代学生发展要求的课程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强化学生绘画理论与实践技巧的理解和应用[3]。例如,开展“一对一”指导临摹课程,使学生通过对不同优秀绘画作品的临摹,以及教师启发性、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和审美鉴赏能力。其次,实行开放性课程特色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多元化、全面化的发展。例如,在教学题材上,除传统绘画课程具有的风景写生、人物素描等,添加个性创作教学题材。在绘画理论基础上,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尤其在学生实践学习过程中,通过“一对一”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从而强化学生对绘画技巧的进一步掌握和认知,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教学目标。此外,改变传统“以师为主”的教学方法,实行“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传统的“以师为主”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艺术思维的创新发展,影响了学生对绘课程的学习兴趣,并降低了教学效率,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则有效改善了这一弊端。例如,教师利用多元化包括对话法、演示法、多媒体、探讨式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效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强化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对知识掌握的能动性。
第三,在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手段中,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发展,从而深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绘画作品,并适当地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绘画竞赛”、“学术交流会”、“学生个人画展”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包括审美价值、艺术修养、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实现新时期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在准确掌握高校绘画课程特色的基础上,依据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采用全新的绘画教学方法和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手段,从而实现教师“一对一指导”并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绘画教学改革,进而将民办高校绘画教学特点展现给学生,提升学习质量和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朱勇.\谈应用型民办高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设想及思路[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15):82-83.
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范文6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课程改革 理论框架
一、核心素养诞生的时代背景
要准确把握“素养”或者“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必须从它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入手进行了解。在当今具有重大影响的核心素养的研究框架中,核心素养指的是在进入21世纪这个信息时代,人们对工作、生活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新特点和新要求。
“核心素养”从“能力为本”的教育观念发展而来,它是课程改革的DNA。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为首的发达国家,先后开展了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课程改革。80年代后期,世界各国又相继开展了“以标准为本”的教育改革。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能力观”的进一步发展,基于传统基本素养的能力标准的局限性日渐暴露,传统“能力观”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新时代背景下学习结果的新要求。因而各国的教育目标都在逐渐的向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这一三维目标发展。而“能力”这一词也已经无法代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教育目标的新期待和新要求,由此催生了“核心素养”一词。“核心素养”作为能够帮助人实现自我价值,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所不可或缺的能力技能,体现了教育的本质意义,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彰显了整个时代的生命力。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带动了资源、技术、信息的全球化,各国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日益增多,培养能够包容多种文化、适应时展的新时代人才成为大势所趋。
二、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中的“素养”一词,指的是人们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一定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过程和结果。这里的素养不同于知识、能力和态度本身或者他们的和,而是三者的综合化,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由此可见,“素养”所囊括的意义范围比“知识”、“能力”一词而言更为广泛。“知识”、“技能”指的是人所具备的能够满足个人在W习、工作的生活中的基本需求的具体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相对而言,“核心素养”既包括传统教育理论中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是指个体为了发展成为一个健全的人而在特定的情境中所必须掌握的不可或缺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它强调个体能够利用一定的方法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不只是强调某一具体的学科知识。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对个人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而是更加注重促进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对更高目标的追求。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矫正了过去或者只重视知识,或者只重视能力而忽视情感态度的教育缺失,进一步完善了素质教育的理念。素养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也为教育改革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三、核心素养的特征
1.共同性和关键性。核心素养的共同性是指它面向全体社会成员,而且不仅仅局限于特定的学科和特定的领域,而是适应所有的情境。它区别于具有职业性的专业素养,指的是每个社会成员实现自我价值和促进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是社会群体所共有的素养。核心素养的关键性则体现在核心素养重视对个体获得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生活所必备的关键素养的培养,贵精而不贵多。
2.个体性和发展性。核心素养的个体性是相对于其共同性而言的,人作为独立发展的个体,在个人成长发展的不同阶段必然会体现出个人的自主发展的特性。核心素养的发展性是指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培养,其培养过程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3.融合性和广泛性。核心素养的融合性旨在发展个体在获得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生活所应具备的基本的综合性的素养,是个体在教育和生活中所能获得的共性的素养,而不特定指向某一学科,具有一定的融合性。
四、我国建构核心素养理论框架的建议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基于国际教育改革经验,并依据我国国情和教育实践,我国核心素养的构建需要指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根据时代特点,着眼于终身学习的视角,构建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和连贯性的核心素养理论框架。
核心素养理论框架构建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应该培养怎能样的人和怎样培养这种人的问题,这不仅涉及到教育和整个社会未来的发展,而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因此,在构建核心素养理论框架的过程中,要注意征集切身利益者的意见和建议。
总之,我们应紧随国际上构建核心素养理论框架和教育改革的脚步,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在世界教育改革中夺占先机。
参考文献:
[1]蔡清田.核心素养在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角色[J].全球教育展望,2016(2).
[2]黄四林,左璜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国际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