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语文课程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语文课程教案范文1
高职大学语文课的改革和建设与高职专业课的改革和建设相比相对迟缓,成效也不够显著,甚至许多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没有设置大学语文课,其原因在于高职人才培养定位要突出职业性和专业性,课程设置需强调“实用”与“够用”,而高职学生都是普高或职高毕业,已经经历了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因此被认为已经具备了“够用”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再开设大学语文课则是“不够实用”而“挤占”了专业课学时的。这种看似合理的观点,成为高职不设语文课的理论依据,造成语文课程的缺失。很多院校选择只开设《应用写作》《沟通与表达》等等其他与语文相关又看似更为实用的课程,大批语文老师不得不转而去承担一些文科类专业的课程或开辟新的文化类选修课。仅有少部分院校或专业保留了大学语文课,任课教师在新的形势下尝试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情况总体上亮点少、特色少、成效少,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程改革的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改革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文章很多,观点也大致趋同,基本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例如,从语文课程的定位和标准方面,认为大学语文要与高职教育接轨、与高中语文衔接、要注重实践教学、为专业服务、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教育和后续发展服务、继续发挥语文工具性的功能等。但从实践层面看,如何把这些理论观念贯彻体现在具体的课程中,还需要具体扎实的建设工作。
(二)伴随课程改革的教材建设呈现出繁荣景象,但大致雷同,良莠不齐
教材体例上,大都为模块化:或保持传统,以各类文体或文学史为模块;或稍加改革,以人文精神为模块;或从使用功能出发,以“书写篇、听说篇、读写篇”等为模块。在内容上,多以文本阅读加课后思考题为主,辅助阅读和训练的内容相对单薄,形式不够多样、缺乏创新性、训练目标不够实用和清晰;另外,与教材配套的网络资源还很缺乏,由于“生活处处皆语文”,因此,可用做语文课的教学资源相对较多,似乎俯拾即是,但恰恰如此,教学资源建设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实用性、创新性,开发和建设的力度还远远不够。
(三)任课教师有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动念,但改革理念和综合素质需要提升
教师是改革和建设的实践者,由于大学语文课程在很多高职院校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因此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工作也没有像专业课程改革那样有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在压力不足、动力不够的情况下,教师的改革意识和改革实践相对滞后。另外,语文课作为文化基础课,它的基础性、理论性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性也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教师改革创新的思路,很多老师仅是在理论上和教材建设上有所突破,真正的教学实践还较为传统,“吃老本”的现象比较普遍。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学情分析
准确深入地把握学生的情况,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建设有实质上的指导意义。我们对当前高职学生语文学习及语文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作出如下学情分析:问卷从学生对语文能力的认知、对自身语文能力的评价、对大学语文课和语文能力的关系认知、对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一)在高职生对语文能力的认知问题上
大多数学生认为从事工作之后最重要的语言应用能力是“听”和“写”,而且认为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的表达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大多数学生会担心走入职场后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会成为限制或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说明,大多数学生已经意识到语文能力对其今后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听、说、读、写”四大语言应用能力的作用的认识还是存在一定偏颇,只重视“说”和“写”,对“听”和“读”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二)在对自身语文能力评价中
问卷显示出大部分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词汇贫乏、句式单一、语句不通,学生大都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量偏少,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不足,人文知识底蕴不足,文化意识淡薄。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文化精神的给养。大多数学生认为高职学生在大学期间有必要对书面和口头表达、文学修养、阅读赏析等语文能力进行培养,提高语文能力的需求和渴望度很高。
(三)在对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和语文应用能力的关系问题上
大多数学生认为由于课时少,大学语文课程对提高语文应用能力的作用不大。实际上,这只是学生浅层次的认识,语文课作用的发挥并不仅仅在于学时的多少,语文能力的提升仅靠课堂有限的时间是很难立竿见影的,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画龙点睛,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为后续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大部分学生对大学语文课提高人文素养、扩充人文知识、开拓人文视野表示认同,而且认为能够提高审美修养,丰富心灵世界,因此,重要的是教师如何能够通过课程改革和建设让大学语文课真正起到以上作用。
(四)在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方面
在教学方式上,大部分学生更喜欢互动型、实践型、任务型的教学方式,只有少数学生喜欢教师主讲的方式;在教材内容上,学生普遍不喜欢学习文言文,也表现出学生们古文功底薄弱,对传统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和认同;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应重于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并且认为开展与大学语文相关内容的讲座对提高语文学习和应用能力很有帮助。这反映了学生们的兴趣点较为广泛,不喜欢古板、单调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更容易接受互动式、参与式的教学。从学情分析来看,对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可以给出以下几点提示:(1)课堂上多采用互动式、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对于大学语文学习的兴趣,要跳出高中语文教学模式,课堂上增加讨论时间,多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2)依据学生的学情来安排授课内容,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既要注重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语言能力的培养,更要以“人文精神”为主线,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还要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把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发挥语文提升个人修养、指导现实生活的作用。(3)教学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可采用“一老师一专题”的形式,围绕某一专题深入剖析,指导学生学习,拓展学生是视野。语文教学不只局限于课堂,还可以开办文化、文学讲座,作为大学语文课程的补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再建设思路
(一)从“大语文观”出发,搭建模块化金字塔式的课程体系
以大学语文课为核心和顶端,向下延展模块,这些模块既独立又相互补充,共同架构起既可深入又可拓展的学习体系。即:大学语文课下分课堂内、课堂外;课堂内模块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两类,课堂外分为语文活动、文化讲座;必修课分为大学语文课、应用写作课。选修课可以包括文学史、文学鉴赏、写作、口才训练等等,课下语文活动与讲座更可以丰富多彩,灵活运用。把课内与课外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保留大学语文课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兼具的课程性质和定位。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言语实践,如各类文体的写作、诗歌朗诵比赛、辩论会、语言艺术大赛、书法比赛、课本剧等注重强化语文教育的实用功能。把学生的思维视角从文学作品带到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洞视社会,明辨是非,选择人生。如图1所示。
(二)以精品课或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任务驱动,建设大学语文课教学和学习的资源库
教学资源建设以教材建设为基础,再进一步进行教案、教学任务、语文活动方案、课件、微课、慕课、网络链接平台等的建设。努力形成纸质出版物、光盘、网络、数字化多媒体资料等多种形式的“立体化”系列教学资源库。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开发在线课程资源。按照课程教学要求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标准,积极开发课程的基础资源和拓展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资源创造条件。
(三)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课程群组等建立
学生个人学习空间和师生互动交流平台,实现课程学习资源上传、信息检索、疑难解答、相互讨论、作业提交网络化、信息化。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和执教的能力
教师的能力首先体现在是否能把一堂课教好。教师应将语言形式的教学转化为文化视野教学,将教师传授为主转化为学生开放学习为主;在教学实施中,鼓励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通过开展集体备课、说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单元设计以及观摩课、研究课等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加强课程改革与创新,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孙艳红 单位: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大学语文课程教案范文2
论文摘要: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存在着对大学语文网络教学资源的误解和对资源库的不当建设,本文就这些现象提出整合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构想。整合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需要校校合作、校企合作,需要体现高职特色,需要弥补语文应用中“表达与交流”的内容。建设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平台,还应注意资源利用市场的开拓,以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一、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建设缺乏高职特色,定位欠科学
2003年起高职高专课程开始被列入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当年高职高专课程占了评审总数的18%,近两年所占评审比例逐渐上升,但仍无法和普通高等院校相比。这说明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远不及普通高等院校,大学语文也不例外。当前,许多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建设受普通高等院校影响较大,从教学设计到教学模式,甚至教学内容都“似曾相识”,没有充分体现出当代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的特点。
2.各自为政,出现大学语文“网络糙品”
在国家教育政策的积极鼓励下,各高职院校纷纷上马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建设项目。然而由于各自为政,无法整合教师力量,导致网络精品课程良莠不齐,有的内容陈旧,有的设计简单,还有的“囊中羞涩”,点击几个栏目都属“尚在建设中”,而最集中的问题是未能实现资源共享。
3.难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造成精品语文课程被闲置、浪费
2009年7月以来,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连续12个月对2003~2009年获批的793门高职国家精品课程学校网站运行状况进行了监控。结果显示,有171门课程可访问率始终保持在良好(可访问率超过80%),其中却无大学语文的踪影。国家级精品课程尚且如此,可以想象省级精品、校级精品的情况。看来,不断改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支撑网站条件,确保网络畅通,及时更新和完善课程网上教学资源,保障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已迫在眉睫。
二、整合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意义
目前,我国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建设出现的问题令人堪忧。种种弊病已经阻塞了教学名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高效的教学成果、宝贵的教学经验等重要资源的传播和利用。因此,我们有必要组织相关机构和人员,有计划有步骤、规范地整合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以有力促进各高职院校的合作,进一步传播先进教学理念,展示优质教改成果,这对提升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总体资源占有水平、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三、整合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思路
1.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共建共享资源
由于未能整合教师力量和欠缺专门的技术维护,各高职院校网站上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大多处在“一家之言”、“闭关自守”状态,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资源共享。要改变这种窘态,必须走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这条道路。各高职院校应更新观念,突破“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保守思想,共建大学语文精品课程资源平台,集思广益,共同推进大学语文的教改工作。优质的教学资源要发扬光大,还需先进的网络设备及维护技术,否则,即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在校校合作的同时,还需校企合作,由专门运营、管理网络的企业参与这项工程,共建共享大学语文精品课程资源。这种运作模式在我国语文基础教育方面已不乏成功案例,如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中国语文网、语文新课程资源网等,均是整合全国数百所一流名校及数千一线老师的课件、教案、试卷、备课素材、论文和作文等资源,由企业进行技术维护的网上资源平台。
2.以高职为特色,科学定位大学语文
从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的阐述,可以看出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兼有人文性和工具性。这意味着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无论在哪所院校开设,均应发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增进大学生文化修养的作用。但高职院校相比普通高等院校有自己的特殊性,它的职业教育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这就明确了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主要内容是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高职学生的文化修养侧重于扎实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而且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还有人文基础知识底子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应融合职业教育的人文性、工具性、基础性与时代性特点,在中学语文教育基础上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而无需完全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培养通才”目标把阅读教学博大精深化。高职语文还应在阅读熏陶下,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注重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同时应照顾到专业特点,在文科学生方面凸显应用写作的工具性,提高文科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在理工科学生方面注重提升阅读能力,增强思维训练。高职大学语文惟有走出普通高校语文这片庐山,方能不迷失自我,在科学定位中成就“风景这边独好”。
3.以课程为中心,化整为零整合优质资源
鉴于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品种繁多,参差不齐,而且未能完全反映高职特色,未能满足文、理、工、农、医等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因此,应打破传统的以某校某教材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为单位来整合网络资源的做法,改以化整为零的方式,以模块组合为网络资源框架。为体现职业教育的人文性、工具性、基础性与时代性特点,高职大学语文的网络资源可分成“文学阅读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大母模块。“文学阅读鉴赏”下设“中国古典文学鉴赏”、“中国现当代文学鉴赏”、“外国古典文学鉴赏”与“外国当代文学鉴赏”四个子模块;“表达与交流”下设“普通话训练”、“朗诵技巧与艺术”、“演讲技巧与艺术”、“辩论技巧与艺术”、“应用写作训练”与“师生作品欣赏”六个子模块。
以课程为中心、化整为零整合优质资源的具体做法是将来自各高职院校的不同教材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内容以作品为纲进行整理归纳,有关作品的文献资料、电子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思考练习等内容均可放入“文学阅读鉴赏”、“表达与交流”两大模块。“表达与交流”模块内容突出了高职大学语文工具性特点,这些内容在现有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中很少见到,然而却是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许多高职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已涉及“表达与交流”内容,也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只是未能系统总结。因此“表达与交流”模块内容的建设是对现有高职大学语文的良好实践,是弥补以往语文应用项目网络资源的空缺。
应用这种模块形式整合网络资源便于师生上传精品资料,不一定要等到整门精品课程评估验收结束后才“千呼万唤始出来”,而且整门大学语文精品课程也未必能做到处处精彩时时领先,所以应用模块形式整合网络资源将会大大提高建设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的效率。而它的最大优点是能快捷地满足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师生工作学习的需要。通过共建共享资源,高职大学语文师生既能推进语文课程建设,又能各取所需,这应是“不拘一格建资源,抖擞语文快人心”的乐事。
4.以服务教学为宗旨,开拓资源利用市场
开拓资源利用市场,首先要使资源平台能立体辐射各地高职一线语文教师与广大学生,要确保网络畅通,师生可以随时访问网站,进行交流学习。其次,资源平台应依托强大的师资队伍,及时更新与完善网上资源,用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专业的教学指导信息、热门的前沿资讯与生动的课外瞭望等内容不断吸引广大师生利用语文网络资源。再者,可以合理利用物质刺激,提升师生利用资源的积极性。资源平台可免费分配给合作院校师生一定的下载资源点数,争取资源利用市场的先机。同时鼓励广大师生通过上传优质资源获取点数,以成为免费用户。当然也可以充值购买点数以获取优质语文资源,此举亦可为校企共建资源助力。
四、结束语
鲁迅先生曾就怎样对待外来民族文化问题提出了著名的“拿来主义”,他说“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称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称为新文艺”。这个“拿来”观点与网络资源的“整合”观点不谋而合。高职语文教师应顺应21世纪网络时代、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构建语文网络教学平台,整合语文网络资源,实现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立体互动、双赢共进的发展目标。缺失资源的整合,高职语文也不能自称为精品语文。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李克东.网络教学环境[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3]黄玲青.“六位一体”课程模式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8(10).
[4]刘超.浅谈网络环境下的高职大学语文教学[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3).
大学语文课程教案范文3
关键词:艺术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转型
党的十以来,国家已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弘扬,文化艺术产业群的人才需求量大幅增加。而肩负着培养艺术文化人才使命的艺术高职院校,也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文化艺术产业的繁荣而蓬勃发展。
众所周知,高素质文艺人才的培养既离不开专业技能的学习,也离不开艺术人文的熏陶。可是由于目前艺术专业教学最为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就业,因此,在艺术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重视专业课而轻视公共文化课的现象。大学语文课作为艺术高职院校传统的公共文化基础课,也时常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因此,如何正确定位大学语文在艺术类专业院校存在的价值,探索艺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转型发展的可能,增强大学语文课程在艺术专业学生眼中的魅力,成了我们不得不慎重思考的课题。笔者力图结合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浅析艺术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向“人文艺术教学”的转型。
一、完善功能定位,体现前瞻性与科学性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基础课。它的基本特点就是基础性、工具性与审美性、人文性的统一。艺术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教学转型的关键是体现课程定位的前瞻性,实现从单一课文教学到培养学生艺术人文底蕴的跨越,形成比较完善的将人文通识教学与艺术专业技能有机结合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模式。针对艺术高职类院校的特点,大学语文课程应主动改变以往作为辅工具学科的地位,积极将知识体系与艺术专业课有机结合在一起,为专业教学服务,为专业教学铺路,为专业教学拓宽思路。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全面提升大学语文教师自身艺术综合素质。因而,笔者认为艺术院校大学语文教师功能定位应为“人文艺术教师”,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定位为人文艺术课程。
必须强调的是,这种转型是科学性的:不是取消语文教学的独立性,完全“唯艺术专业是瞻”,而是将艺术职业教育的专业理论、职业道德、审美品位等有效地渗透进文化课堂的教学;不是将大学语文教学与艺术专业理论教学模糊化,而是在继承传统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标准的基础上,考虑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实现过程中,体现鲜明的艺术职业学院文化教学的特色,真正实现相辅相成。
二、调整教学目标,体现艺术专业性与创新性艺术高职院校学生一般在高中都极为系统地学过语文课,在识字、语法、词汇、修辞及相应的文学知识掌握上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在没有升学压力的艺术高职院校,语文老师不是教学生某个技巧、某类知识,为他们将来就业、谋生做准备;而是教学生怎样更好地认识他人、接纳自我、体悟人生、融入社会――这才是大学语文课的真正魅力。所以,教学目标转型应该定位为: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的基本人文通识能力,尤其要注重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水平,为在舞台上刻画角色性格心理提供帮助。而教学难点则是:怎样寓艺术职业熏陶于语文教育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
文化市场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艺术人才,一个具备高素质人文素养的艺术演员的特征不仅在于“演技”,更在于拥有丰厚的艺术积累,真实地展现形态各异的内心世界和情绪风貌;不仅与观众,更与自己进行情感对话,使观众得到精神世界的满足与艺术审美的愉悦。在最高层面上来说,人文艺术素养决定了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修养、艺术品质,从而决定了其艺术之路的长度与宽度。为此,笔者认为还应特别提出能力目标,即以艺术表现为参照,重视学生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的展现,辩证、多角度看待人文艺术作品及身边的事物,帮助他们树立主流而不刻板、正面却不单调、积极但不盲从的“三观”,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正确及时地运用相关语文知识为自己的艺术创造服务。这是对语文教师的一个重大挑战,要求语文教师不但有扎实的语文功底,而且对学生所学的艺术专业要有热情与研究。
三、分析特殊学情,体现针对性与“双赢”性文化通识教育在艺术高职院校难出好成绩是常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消极认识导致学生不重视
大部分学艺术的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而这些学生包括他们的家长都一致认为:文化课程学不好是木已成舟,而唯有学好专业才有好的出路。因此,必须针对这种观念的片面性与误导性,凸显语文对人生发展、专业教学的引导与辅助作用,来积极转变学生及家长对语文学习、对文化课程学习的消极认识。
2教学内容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艺术生总体上是一个喜好新颖、追逐时髦的群体,他们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效仿兴趣。但是,对于一些语文教材,他们大多称为“骨灰级”的课本,很多语文知识见过、学过就是没用过。现在的高职类语文教材种类繁多,但根据艺术高职生的特点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却是凤毛麟角,所以,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基础成绩偏低且性格孤僻、不擅长去寻求帮助的学生而言,更难以接受常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最后他们只能放弃学习。
3文化与专业难以齐头并进
学生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艺术高职院校的专业课(尤其是舞台表演类)相较于理科高职院校的专业课,对学生的心力、体力的要求非常高。很多学生反映经历了专业技能课、早晚练功课的“折磨”之后,都希望好好休息、好好放松――而此时一般是上文化课的时候,加之枯燥的教学内容以及一些文化老师的不理解,他们的文化学习兴趣自然降至最低点。如果要扭转局面,就需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结合艺术作品来教大学语文。惟其如此,才可能实现大学语文教学与艺术专业教学的“双赢”。
四、践行教学改革,体现立体化与双师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转型策略,笔者认为必须从教学内容、方法、考核等方面整体地作出改革,而不是单独一方面的调整。具体概括,就是依据“三化一组合”来进行大胆的尝试:
1教学内容特色化
语文老师要了解、热爱艺术专业,找到与学生共鸣的结点,并努力培养自己的艺术特长。艺术高职院校的语文老师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天天与艺术专业打交道。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闲暇之余可以有意识地去艺术专业课堂观摩、学习。平时利用网络媒体掌握艺术文化的最新进展,了解艺术市场的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还可以与专业老师保持紧密沟通,交流心得。总之,唯有与艺术专业全方位、立体化的融合才能避免教学无针对性或与学生专业学习联系不紧密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跳出所选定的教材内容框架,根据自己的判断删减语文教材指定的学习内容,增加与学生专业学习相关的艺术人文教学内容。比如,针对表演艺术专业的学生,我们在介绍世界名著的同时,就可以引入名著改编戏剧(影视)的欣赏、讲学;而减少应用文写作的内容,加大经典演讲稿、国际大专辩论赛的辩词的学习,就是针对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最好选择。当然,编写针对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教材是最终的目的,但也要考虑不同艺术高职院校的侧重与办学情况。
2教学方法多样化
认真研究双板教学、翻转课堂等新教法,微课、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新模式,对固有的教学知识组成进行碎片化重构,再实现数字资源化。按照与艺术专业课“共建共享、移动互联”的原则,依托世界大学城学习空间和掌上大学云平台,建设艺术人文教育资源移动学习平台,努力实现课程教案、教学PPT、正式教学视频、“第二课堂”视频、相关知识点资源全部上网。最大限度打通语文课文与艺术作品的隔阂,以创新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为中心来构建艺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格局。当然,我们要明确:多样化的手段只是为达成体现艺术专业性与创新性的教学目标服务。
3教学考核立体化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建立多角度评价体系,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邀请艺术专业学科带头人或校企合作专家适时评价和管理学生在大学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成效。课程考核把学生满意率、艺术专业教师满意率、社会满意率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最终综合成绩参考语文教师、艺术教育专家、学生、家长多方意见,以1∶1∶1∶1的比例综合给出,凸显过程考核评价。以笔者的尝试为例,面对戏曲表演专业的学生,大学语文考核就从“听、说、读、写、演、评”六项能力入手,前三项环节以学生互评为主,后两项环节邀请专业老师、家长代表共同打分。这样的方式虽然操作较为烦琐,但将艺术修养与人文素养考核统一了起来,为大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4“两翼型双师组合”
人类文化起源千差万别,但“诗、乐、舞”原为一体无可争议。可以说,最早意义的文化传承,应该也是将广义的语文与音乐、舞蹈结合起来教学的。只是随着社会分工、职业的多样化,课堂教学内容分类也趋于精细化。“两翼型双师组合”的推出正是基于这一文化起源的大胆尝试。“两翼”是指:艺术与人文是学生飞翔的两翼,缺失一翼或两翼发展不均都对学生发展有不利影响。“双师组合”是指在课堂上,由语文教师和艺术专业教师所形成的,针对某一教学任务的组合。比如,面对广义的舞台表演类文本的语文教学――戏剧、舞蹈、音乐表演的剧本,以及音乐、台词鉴赏和毕业应聘文本设计――表演专业教师难有站在人文艺术宏观角度的理论分析;文化老师长于高屋建瓴的鉴赏品评,却不能在学生面前感性展现。所以,可以将专业表演教师请入语文课堂,互取所长,针对具体的“唱、舞、演、诵、赏、评”等教学任务,通过现场示范、交流品评、鉴赏研讨等方式,调动课堂气氛、提升学习效率。该组合的适用范围虽有局限,但却是教学内容、方法、考核等方面立体化改革的一大亮点,即使在拓展语文教师综合人文内涵方面也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连榕.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大学语文课程教案范文4
通过汉语经典传承民族之魂,正是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使命。从此意义上讲,该课程也与童蒙教育一样,具有启蒙性质,有别者唯有对象而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懵懂稚嫩的小学生面临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用通俗易懂的人文经典涵养其品格,恰逢其时;而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大学生则面临各种纷至沓来的诱惑,如何把持自己不被西化的狂潮淹没,尤须开设一批大文科通识课程强势介入高等教育环节,对其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再启蒙。这既可以调节大学生的思维习惯、文明素质单一西化的倾向,又可以让他们真正恢复民族自信心,为未来的民族复兴做好最生动坚实的心理铺垫。作为通识启蒙教育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它只有坚持大文科教育理念,以文史哲一体化的语文经典为基础、以文化传承为方向,真正成为一门老师爱教、学生爱学的高校必修再启蒙通识课程,其存在价值才会不言自明。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的逐渐强大,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这个昔日曾被妖魔化的国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掀起了汉语学习的一股股热潮,很多地方还建立了孔子学院。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汉语“听说读写”,试图更深地认识“中国速度”,体味汉字这种神秘的象形文字背后隐藏的文化密码。文化传播从来都是双向的交流活动,为了向世界科学地传播民族文化,帮助世界对中华民族建立真实、立体、丰富的知见,我们必须盘点家底、自我认知。无论是自我认知,还是帮助世界建立真实的中国形象,都不能停留于机械的转介说明阶段。活的文化与文字、文学的持久的美密切相关。汉字“法天象地”的创造历程让我们感受到神奇的宇宙大美,让我们领略到华夏先人的智慧之美。每一个汉字都是一本书,一个世界,一座文化的宝库,一个审美的舞台,是一个衔接宇宙先天与人类后天的脐带。从汉字,到汉语言、汉文学、汉文化,这是一个美的链条。只有民族的母语审美能力成熟了,提高了,民族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文化之美,也即是民族化的美的创造才能征服世界,才能真正的走向世界。只有充分民族的,才是充分世界的。在十七世纪德国四分五裂的时代,民族作家席勒正是出于德国文化启蒙和统一的紧迫要求,才写下了《审美教育书简》这本小册子,希望德国人能从独特的民族审美中重拾自信,最终实现民族振兴。五四时代的先生甚至提出以“美育代替德育”。蔡先生的提法当然有待商榷,不过以审美教育代替功利教育,以汉文化之美熏陶学生,指引他们,在高度的物质文化条件下过一种艺术化的人生,却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实也只有深入到这个层面去解读、传播华夏文化,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如何以母语审美教育来自我认知、建立真实的中国形象,杭州师范大学的何二元副教授做了大量的工作,他的自编教材就体现了这一思想,以文史哲一体化的“母语审美教育”代替单纯的“语文教育”,通过提高审美能力来强化语文训练,在感受汉文学与文化之美的过程中感受汉语之美。这与当年站在新文化的立场上提出的“文学的国语”(审美的国语)的设想是吻合的。简而言之,为实施民族文化复兴战略,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校启蒙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理应纳入高等院校的必修课程体系。作为世界文化交流和民族文化传播背景下的母语审美教育,它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信息技术时代的雅俗共赏
狄更斯的《双城记》有一句十分精彩的话:“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其实这段话也非常适于当下的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然而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甚嚣尘上已经使得这个时代陷入一种空前的精神危机之中。时代的症候引起了审美趣味的多元化、低俗化,作为审美主要形态之一的文学也趋于商业化与边缘化。面对种种病态的审美趣味和这一系列乱象横陈的文学现象,在这样一个尊重个体人权、强调平等意识和话语独立的时代,我们不可能以权威的身份令行制止,只能通过长期的经典教学展开“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式的审美熏陶。健康的趣味多一分,病态的趣味便少一分;经典的美熟悉一点,低俗的美便陌生一点。此消彼长,经典的审美教育总有发挥作用的空间。然而,“经典”教育已经陷入了尴尬的处境。拿文史哲来说,随着读图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全面来临,青少年们对孔孟老庄等圣贤经典、对荷马、但丁所代表的文学经典大多视若无物,束之高阁,倒是对网络影视、娱乐游戏情有独钟。面对这种现象,包括大学语文在内的所有通识课程恐怕都应该在教材教法上作出相应的改革。
(一)教材:经典阅读、时尚快读与审美理论导读三者有机结合据母语教育专家何二元副教授研究,语文学科创建于上世纪初,具体标志是1904年癸卯学制,这个学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分科教学的起点,国文成为独立学科。在此之前,中国学术是文史哲不分的,如叶圣陶所说,“整个就是一个语文学科”,也就是所谓“大语文”或者“大文科”。分科是对语文学科内容的分解,文学、政治、历史、地理、常识等等都成为独立的学科。那么,现在,既然要正本清源,为“大学语文”课程重新定位,就必须回到“文史哲不分”的那个原点。其实,从这个原点生发出来的汉民族早期的母语美文也都是叩问人生、沉思天道,超越了简单的“为文学”、“为人生”而“文学”,大多是上升到形而上层面的“天问”之作,譬如《庄子》、《老子》等。原点出元典。这些“文史哲不分”的元典既可以让我们领略母语丰富的张力和表现力,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还可以让我们循着“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的汉字长河,感受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元典字字皆可入门,入文情审美之门,入哲思智慧之门,入民族文明之门,鉴于此,大语教材实应加大元典的选入比例和教学的力度。其次,在当今学科化、专业化已成难逆趋势的背景下,“文学”意义上的审美早已成为知识界的口头禅,“文学”大众化、审美多元化在适应人们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之外,也给人们造成了一种“无中心,无主流,存在即合理”的审美错觉。许多流行的所谓“美学原则”作为现代“自大”症的垃圾副产品,已经背离了真实原则。“美”固然不是真、善,然而,最高、最正的美却离不开真、善。鉴于此,大学语文课程理应在这个信息泛滥、经典缺失、审美多元的时代,对青少年进行必要的审美引导。在教材编选时,简要介绍文学鉴赏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作品中披沙拣金,选择阅读和分析鉴赏的能力,培养他们纯正健康的审美趣味。
(二)教法:信息技术环境中的综合教学我们处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影视充斥的网络时代,网络信息技术时代的是非利弊,论者多矣,已无解说的必要。不过,单从教学手段而论,教师引导下的大学语文课程网络化可以有效打破“一本教材、一套教案、一份多媒体课件包办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立体认知,给学生留下广阔、开放的思考空间,延伸课堂教学于课外。何二元副教授在这方面仍然是开风气之先者,他每堂课必用网络。作为“大学语文终身义工”,他曾免费建立了“大学语文研究”网站。在网站里,示范了许多精彩的教学案例。从网站里各信息点之间的立体网状链接,到“二元教学”课程实例里的“知识点”之间的相关性、对比性链接,整个网站给人“如入山阴道中,目不暇接”之感,更有如《华严经》“帝网重重”,相互映发之效。如前所述,民族元典与文学经典理应是大语课程必不可少的母语审美与思想圣餐,对其品读决不能成为快餐文化式的饕餮之举。何况,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已经为这一过程扫清了诸多障碍,提供了各种辅助学习的便利平台。这种便利长一分,对经典的理解便应深入透彻一分,而绝不是采用偷懒的做法:用网络搜索代替记诵吟咏,用相关视频代替文本阅读,拾他人唾余代替独立思考。网络技术只有以其工具性的存在服务于“人”对宇宙人生的直面叩问,才能发挥其价值。网络链接的大量运用,跨文类、跨学科、跨文化等现象在有限时空的频繁并置,大大凸显了知识(视界)之间的丰富联系,也因此造成了强烈的对比效应。鉴于此,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也可以适当地运用比较教学法,以收振聋发聩、开权显实之效。例如,学习应用文写作,各类公文文种之间因用途不同,在基本格式与写作要领上会体现出一定差异,不过,从制发程序、发收方向上看,许多相近文种又可以归为一类。鉴于此,我们可以把各类公文模板乃至各式古旧公文的影印件排放在一起,开展形象生动的比较教学,这比起单纯概念层面的辨析和机械的特点分析自然要好得多,庶几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何二元副教授为旅游专业学生讲导游词的写作,不仅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与“最佳东方旅游网/旅游频道/精彩讲词”建立超级链接,引导学生在比较借鉴中学习范文的优长,而且特别拈出“杭州西湖导游词”与“浙江金华概况导游词”为例,说明导游词与景点解说词之间略有区别,导游词通常采取移步换景的写法,而景点解说词则相对比较静止。这两者说到底俱属应用文范畴,为了告诫学生导游词“不应该如何写”,他还更进一步从反例入手,比较了写景抒情散文和“导游词”等应用文的巨大差异。在《何二元自编讲义》中,从编排体例、章节设置到讲义演绎,我们随处可体会比较教学法的无穷妙用。《讲义》有如导游,时而来往于文学、音乐、绘画、摄影诸域,时而穿梭于雅俗文化之林,时而会心于文论、文本之互证,时而惊异于文学、科学之融通,给我们留下了最逼真、最丰富的“比较教学”样本。
三、结语
大学语文课程教案范文5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教学 问题 改革对策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开设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了,早在建国前、建国初很多大学都开设有这门课程。1952年院系调整后,这门课程中断了20多年。直至1978年,经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倡导,大学语文才得以重新开设。
作为一门大专院校里开设的基础学科,大学语文承担着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审美鉴赏水平与人文素质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的独特性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我认为,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应突出发挥其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目的和作用,使其具有其它学科不能代替的重要作用。
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的新生语文基础差,写作和表达能力都有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都没有很好地形成。美国学者约翰钱斐在《决定一生的八种能力》一书中提出,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人格,思考能力,了解过去、创造未来的能力。[1]所以大学语文在培养和塑造学生的人格和创新意识方面还面临很艰巨的任务。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但就大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还远远不能达到这些培养目的,教学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难题与困境,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语文已经日益成为一门“边缘化”的学科,学生重视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
随着整个文学的“边缘化”,大学语文也日益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沦为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正如吕永林先生在《语文突围与人文突围》一文中所说:“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所面临的严重问题绝不仅仅是语文教育自身的问题,也绝不仅仅是语文教育内部的问题,说到底,在我们时代语文教育所遭遇的危机源于整个人文教育所遭受的危机。”
(二)学校和相关的教学部门重视程度不够,课程的权威性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与政治理论课和英语相比,大学语文课程要求的松散性导致了它在基础课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地位,学生没有学习压力与动力,而与专业课相比它更是由于缺少“实用性”,得不到学校与有关部门的重视,久而久之其地位就越来越低。
(三)师资队伍不稳定,课时分配少,很难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与专业课老师相比,教授大学语文的老师好像不需要专门的知识与技能,许多老师宁愿选择教授受到学校重视的专业课,而不愿选择评职称慢、出成果少的大学语文课,所以学校在师资的安排上也不稳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同时在课时分配上时间太短课时太少,教学任务很难完成。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对策
大学语文教学无论在教师还是学生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问题和矛盾。要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使之更好地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应用技能,我提出如下对策与方法。
(一)教学理念上的转变。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永恒地传承和更新人类文化,而大学处于这一使命的核心地位,虽然由于高校扩招,大学已非精英教育,但建设我国未来的精英却大都出自大学,或者说经过大学熔炉冶炼的大学生们有更高的机率成为国之脊梁”。[2]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仅仅以传授有限的语文知识作为教学目标,而要在更高更深远的层次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明传承意识。大学语文具有不可替代地提高学生内在素养和文化素质的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它通过优秀的作品来感染人、打动人从而起到教育与感化的作用。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紧紧把握这一理念和目标,从对单篇课文、单一知识点的讲解和传授到深入对整个人文精神的渗透和人文意识的培养上,都要高屋建瓴地认识到大学语文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上的调整。
1.确立以点代面、以史带文的授课方法。
大学语文教材目前有很多版本,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自考语文课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徐中玉等主编的《大学语文》和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步高与丁帆主编的《大学语文》,这两种教材的编写体例代表了大学语文课本的两种基本编写方法。一是以不同的体裁为选择标准,同一体裁内部汇集了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二是以文学史的发展为线索,选择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代表篇目。我认为以文学史为主线的编写方法相对科学,更具可行性。
初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基本是按照课文体裁来编排的,如果大学语文教材编排依然遵循这样的体例,会引发学生思想上的疲沓,而从文学史的发展角度来编排,则可以从文学史的角度使学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大致的了解和掌握,弥补初高中语文教学的漏洞,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但是不管哪种体例都是通过对名篇的学习、欣赏达到对学生思想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在讲课过程中我们应该改变初高中的就课文讲课文的方法,在讲解某段文学史的发生、思潮、影响之后重点把握某一代表性篇目,让学生在特定文学史的背景下完整地体会和把握篇目,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我们应该避免那种把大学语文当作“高四语文”的一成不变的高中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全新的视角下对整个中国文学做整体的透视和全面的把握,扩大、提高学生的文学视野与欣赏名篇的能力,同时也拓展教师的讲课思路。
2.创新教学语言,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使学生发挥学习积极性。
很多人把大学教育理解为灌输与传授知识,其实教与学是密不可分的,所谓教学相长正是这个道理。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学生的学从侧面也对教师的授课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一些教师认为只要备好课,把教案的内容讲出来就行了,其实这是一种消极的、不正确的教学思想。备课只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大量的工作要体现在课堂讲授的每一分钟里,作为大学语文教师,言谈、举止都会成为激发、鼓励、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很重要的暗示和动力。课堂教学语言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甘棋庭先生在《当前〈大学语文〉课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提出的讲课“三趣”教学法值得借鉴。讲课“三趣”谓之:理趣、情趣、谐趣。理趣是用丰富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深刻的思想,阐发深奥的哲理,寓哲理于情味之中;情趣是讲课联系日常生活作绘声绘色的描述,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接受所讲授的内容。谐趣是讲课过程中机智巧妙地运用幽默、讽刺、戏谑等手法。在这“三趣”中理趣和情趣是目的,谐趣是手法,通过幽默、讽刺等手法达到思想上教育、引导学生,情感上打动、感染学生的目的,使他们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受到启发和熏陶,从而改变认识上的误区和情感上的缺陷。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高效完成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一些教师反映,在课堂上学生只带了眼睛耳朵和手,看听记成了大多数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大脑的闲置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效率,也不能发挥创新思维能力。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应充分设计一些课堂参与问题,在讲解之后进行提问与互动,这样能充分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中,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人和自主创新思考的对象。
3.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扩成知识面,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和收集资料的能力,达到“大语文”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有限的课堂延伸,变“小语文”为“大语文”,是语文老师都应思考的事情。其实很多高职学生的课余时间是较充裕的,只是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养成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会自己学习,不能自我督促,所以很多时间浪费了。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上举一反三地提出一些没有讲解的专题,让学生课下自己去图书馆找资料,自己思考一些与专题有关的东西,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使其养成创新和思考的好习惯,同时对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也大有好处。语文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习的效果也不可能像一些专业课一样立竿见影,所以更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终生学习的重要性。
(三)考试方式上的改革。
考试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提倡素质教育不应该完全废除考试,但是如何利用考试这个杠杆来调节激励学生的学习是大有思考空间的。
目前很多的高职院校考试还是以一张试卷来衡量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成绩。这种考核方法使很多学生养成了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学习惰性,语文学习的启发性、创新性、参与性没有体现出来,也极大地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久而久之则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其实,语文学习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期末的考试受时间、考核方法的限制只能是以考查掌握的知识点为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动态的成绩不能得到有效的体现。纠正这一方法的对策就是把最终的成绩分成几个部分来确定,我们可以在学习完一个专题或一段文学史之后,布置一些具有启发性和讨论性的小专题,让学生写出具有个性观点的小论文作为最后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
由于高职学院的特殊性,语文学习更应突出实用性和工具性的特点,结合这个目的我们可以在课堂和课余时间进行演讲、朗读、和交际等方面的实际训练,把这些成绩作为期末重要的参考部分,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期末的书面成绩更为公平和合理。
注释:
①[美]约翰著.钱斐译.决定一生的八种能力[M].九州出版社,2006.
②李晓梅.强化语文能力,提高人文素养,促进文化建警.四川警察学校学报,2008.4,VOL20,(2).
参考文献:
[1]陈兆金.关于大学语文学科性质及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语文学刊:高教版,2007,(3):71.
[2]吕新梅.从“边缘化”的困境中突围――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而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J].桂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
[3][美]约翰・钱斐.决定生的八种能力[M].九州出版社,2006.
大学语文课程教案范文6
【关键词】网络;大学语文;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通过科学评估本校学生的需求,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编制出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指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1]网络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开发,本质上属于网络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课程设计中被广为运用,且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我国因为起步较晚,网络技术与课程整合还处于“小整合”形态的初级阶段。为了满足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多样化选择需求,我们结成校际联合研发课题组,有幸获得陕西省教育厅的立项支持,试图通过基于网络技术的课程研制来创立网络化课程文化,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以提高课程选择的灵活性、多样性和适应性。基于网络的大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便是陕西省教育厅立项课题的子课题之一,本文即是这一子课题的研究成果。
一、基于网络的大学语文课程形态及发展趋势
(一)“小整合”形态及其引发的新问题
1.课程实施层面的“小整合”形态
所谓“小整合”,是指网络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因其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它必然是以学科、问题、知识或资源为中心,而不是像一些论者所认为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其课程形态大致可归结为三类:[2]一是借助网络技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加以校本化处理,在实施层面进行网络化教学;二是将原有的校本课程和网络资源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网络特征的新型校本课程,譬如利用唐诗研究网开设唐诗鉴赏课;三是借助局域网和专题学习软件进行专项学习或训练,譬如名家名著导读、写作训练等。“小整合”形态的基本特点是停留于课程实施层面,将网络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点缀,甚或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而已。
2.“小整合”引发诸多新问题
因其未将网络技术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课程体系中,“小整合”导致教学实践中出现许多新的问题。这里仅从课程资源中的生命资源角度,对“小整合”的消极面及其引发的新问题简要归纳如下。
从教师角度来说,其特长的发挥和基本功历练有可能受到压抑。网络技术辅助教学相比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是巨大的进步,然而因其先天具有“以学科、问题、知识或资源为中心”的消极面,需要教师既有对教学内容的驾驭能力又有很好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教师倘若单纯为了追求时尚而装点门面、哗众取宠,就有可能只顾忙着播放事先制作好的网络化课件,使课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工具”喧宾夺主,既不能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其掌握知识的情况,又缺少恰当的板书、适时的讲解,更谈不上生动言语之诱导、形象神态之感染。课堂教学活动原本是千变万化的,通常会有预料不到的情况发生,需要教师随机把握、灵活应对,并由此显示出教师的教育艺术和调控能力,进而收获意料之外的良好效果。教师一旦变成放映员,其教育艺术和专业特长的发挥便会受到严重压抑,长此以往甚至影响其教学基本功的历练,一旦遇到机器故障等特殊情况,教学活动则难以为继,教学目标更是难以实现。
从学生角度来说,其想象力、创造力及个性化发展也都有可能受到制约。课堂教学一旦变成教师点鼠标、学生看屏幕的“人机对话”,就等于丧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众所周知,文本阅读的过程是通过感悟、体验而再造形象的过程,尤以再造形象为关键,借此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及素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受其原有知识经验所决定,客观上具有差异性,对于内涵复杂而丰富的文本的解读,必然是因人而异的。如果把充满无限想象空间的语言艺术制作成简单的视频、图像,在使人一目了然的同时,也淡化了“披文入情”的情感体验,抹杀了语言艺术的想象空间;而写作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倘若从头到尾只见机器不见人,听着音箱里的声音、看着屏幕上的图像,其想象力、创造力及个性化发展便会受到制约。
(二)“大整合”形态代表了网络化课程建设的趋势
1.网络技术和课程全方位整合的“大整合”形态
网络技术和课程全方位整合的“大整合”形态,就是将网络技术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课程体系中,使网络技术与课程的内容、结构、资源及实施等融为一体,以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这是网络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高级形态,就课程资源的组合方式而言,目前主要有两大类型:[2]一是专题式组合,就是以专题内容为主、下设相应的功能窗口。例如:阅读校本“古典文学”课程分为“唐诗”、“宋词”等专题,网络信息资源也相应设置这样的专题,每一专题之下再设置诸如“图书阅览”“论点选粹”之类的“相关链接”,以及“教师教案”“学生论坛”等,使教师教有所评、学生学有所依;二是分级式呈现,就是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呈现可以无限分级的优势,有机地组织起校本课程的信息网。譬如第一级窗口为大学语文校本课程,第二级窗口为各门校本课程如“阅读与鉴赏”、“网络文学批评”等,下设第三级专题窗口,如“鲁迅小说品鉴”、“跟帖:一种独特的批评文体”等。专题之下再设置“作家生平”、“代表作品”、“专家评论”、“教师观点”、“学生论文”等。“大整合”形态是课程学习资源库的呈现,就是先建立校本课程网络资源库,再依托网络资源库建设成套的校本课程。
2.“大整合”何以能代表校本课程建设的未来趋势
大语课程具有深刻的审美移情性、全面的基础性和广泛的社会应用性。[2]因此,大语教学必须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必须拓宽课程学习渠道和知识运用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情感态度、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从而养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因此,只有通过校本课程建设形成开放性课程体系,才能沟通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与其他学科之间、乃至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增加弹性,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因而必须树立和坚持“大整合”理念。[3]“大整合”所具有的因需设课、对教师要求更高、与学校资源融合而生等特点,使其成为比较理想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代表了校本课程建设的主流。
首先,“大整合”既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的,又是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具体课程和专题的,故能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其课程设计从学生兴趣爱好和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其课程内容重视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其课程结构注重加强与学生课外生活相结合,其课程实施能让学生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其课程资源让学生在阅读时既可迅速浏览海量信息又可于精读中解决学习困难,让学生在写作中既可瞬间获取大量素材又可通过自由发表体验到写作的乐趣。
其次,“大整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水平和信息素养。只有当教师具备了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并通过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走在学科发展前沿和网络技术运用的前列,才能真正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才能在奠定学生大学语文基本功的同时提高其运用网络技术手段搜索、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也才能从课程建设的高度寻求校本课程开发的生长点,为学生提供日益丰富的课程内容。
再次,“大整合”必须是和学校硬件设施如校园网、实验室、图书馆等方面的情况相适应的。只有当校园网所提供的课程资源无限丰富,它才能超越工具和媒介层次,为学生提供任由选择的课程内容。也只有当实验室、图书馆等在网络平台上链接为一个整体,网络所具有的任意链接和无限共享性等特点才能在课程实施中得以体现,与网络相匹配的多媒体终端、教学课件才能更好地延伸出情境创设、教学过程记录、教学成果展示以及专题学习等多种新功能。
二、网络化课程开发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未来的大语课程能否如网络游戏般使青少年迷恋
经调查发现,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普遍性存在着,极少有人以学为乐。优等生往往表现为比一般的学生更刻苦,更懂得自律。尽管我国教育部为了缩小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的质量差异已付出了很多努力,然而由于名校更容易争取到优质生源,教育部的诸多努力要真正奏效,想来旷日持久。如今,人们借助网络,只需一个月时间就能上完美国哈佛大学等名校的顶尖教授所教的基础课程,而且几乎是同步的[4]。正所谓强者恒强。这样就使得学生的择校行为、名校情结日益加重,其负担便随之加重,以学为乐自然是难以实现。人们对教育的思考可以有不同的层次。我们身为教师,坚信基于网络的校本课程开发应能达到寓教于乐的境界,使学生不再以学为苦。众所周知,网络游戏风靡全球,曾使无数青少年沉溺其中而难以自拔,同时也让社会各界人士为了下一代能够戒除或预防网瘾而大伤脑筋。层出不穷、花样迭出的网络游戏,从最初的设计到功能的实现,大可以“嫁接”到课程开发上来,经过吸其精华弃之糟粕的扬弃之后,未来的大学语文学习能否如网络游戏一样使青少年学生迷恋?事实上,早期的游戏机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学习机,只是其助学功能未能像游戏功能一样受人青睐,为什么?怎么办?
(二)怎样避免网络信息无限丰富的负面影响
网络在提供极为丰富的大学语文学习材料的同时,也会使学生感到目不暇接、精力分散,这从负面上说是有消极影响的。学生若不具备一定的接受能力、反应能力、自控能力,学习效果便要大打折扣。另外,多样化的大学语文教学课件,在研制时往往倾向于将大量资料融入同一个课件中,要避免学生尚未看清楚重要的内容、或是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就过幕,抑或是避免课堂教学流于大量的资料传递,这些当然都是容易做到的。然而,该怎样避免让学生对海量信息望而生畏、走马观花或是心生厌倦?
(三)如何构建理论与社会实践并重的课程结构
这里所谓“通过实践培养能力”,是说大语课程建设理应重视实践型校本课程的开发,即教学内容以调查、采访、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等社会实践活动为主的校本课程。合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课程资源,以参与社会活动为部分教学内容,很值得提倡。例如:让学生到生活中接触活生生的语言材料,丰富自己的语文学习资源库;到群众中收集民间故事、民间谚语和民间歌谣等。尤其要引导学生在参加校内外文艺活动、参与社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学语文课程,培养与读写能力密切相关的观察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整合信息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甚至可以将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纳入网络化大语课程目标体系之中。问题在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语文校本课程,应该如何构建理论与社会实践并重的课程结构?这是很需要人们认真研究的。
参考文献:
[1]鲁艳.校本课程:概念必须正确理解[J].教育发展研究,1999(12).
[2]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王荣生.语文课程标准所预示的范型转换[J].教育研究,2003(2).
[4]赵小敏.新词汇[J].读者,2012(1).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2011年度立项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通识课程辅助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BY98)。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