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管控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力安全管控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力安全管控措施

电力安全管控措施范文1

关键词:电力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2.065

0 引言

电力工程顾名思义就是与电有关的工程,而电作为一种能源,它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从而决定了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如果电力共层施工单位不能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就容易引起电力事故,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故此,在电力工程施工中,要积极的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施工现场出现安全隐患,从而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确保工程项目顺利施工。

1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是工程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于电力工程而言,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就当前电力工程施工现场来看,由于施工单位没有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使得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这些隐患的存在给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一旦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出现安全问题,不仅仅会影响到工程施工进度,同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影响到社会的安定。故此,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中,施工单位必须重视安全管理工作,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加强施工现场每一个细节的管理,避免现场存在安全隐患,让施工作业人员在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下作业,从而确保工程在规定期限内顺利完工。

2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对安全管理的不重视

就当前电力工程施工来看, 许多施工单位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盲目的赶施工进度,对现场安全管理还不够重视,在施工现场没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口头上向作业人员强调注意安全,没有付出实际行动。

2.2 现场人员安全意识比较薄弱

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比较薄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低。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管理中没有全面的落实安全检验工作,不注重安全管理工作,从而容易留下许多安全隐患。二是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较低。电力工程施工作业人员的文化水平不高,其安全意识比较低,他们在施工过程中比较随意,如机械设备的使用,由于对机械设备缺乏认识,容易出现意外事故。

3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3.1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管理是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施工企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施工现场,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来,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从而更好地规范施工现场行为。

3.2 加强安全教育

首先,要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更好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要将安全管理工作责任落实到施工管理人员的身上,从而促使施工管理人员主动地去参与到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其次,要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要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将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重点交代,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规范他们的行为[1]。

3.3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

作为施工管理人员,意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要主动地投身到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去,在施工现场,要对施工各个环节进行重点排查,排除一切安全隐患;要做好电力设备的管理,避免电力设备受潮,要将设备的操作流程及使用说明张贴在机械设备上供操作人员阅读,在设备使用完后,要及时的做好设备的防潮工作,对那些长时间不用的设备要及时移除施工现场,避免增加施工现场负担。同时要协同监理单位,共同监督现场施工,杜绝一切不规范的施工行为存在,加强施工检查,待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另外,施工企业还应当成立专业的小组,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排查,排查安全隐患的存在,如线路是否破损、机械操作是否灵活等,从而避免安全隐患的存在[2]。

3.4 加强安全监管

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为了确保工程现场施工安全,加强工程安全监管有着重大意义。监管的目的就是确保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工程企业只有加强安全监管,才能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效率,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方面,施工企业必须对工程施工现进行全方面的检查,尤其是一些特殊的环节,要重点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对工程施工环境进行监测,对工程安全管理进行监督,进而更好地规范工程施工行为,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3]。

3.5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就目前来看,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问题的发展其根源就在于电力工程相关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使得具体工作缺乏依据,处于混乱的局面。针对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为了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施工企业就必须根据工程建设需求,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同时,要完善责任制,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相关责任落实下去,从而更好地规避安全风险的发生[4]。

4 结语

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中,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关系到工程施工质量,也关系到工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施工企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施工企业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加强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要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从而降低施工安全事故,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雪峰.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施工质量管控策略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8):47-48.

[2]蒲尔充.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J].今日科苑,2015(11):74+92.

[3]廖长成.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4(12):249-250.

电力安全管控措施范文2

[关键词]安全控制措施;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应用

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两方面的风险:一方面为电力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为电力设备陈旧带来的备用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给电力调度运行带来极大的影响,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威胁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电力部门必须采取手段,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不断提高电力调度运行的管理水平,采取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保障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满足市场需求,实现电力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1.电力调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电力企业电力调度运行存在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1)操作失误。电力调度运行过程需要倒闸操作,如果操作失误,就会引起安全事故,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2)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管理流于形式,没有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对上岗人员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信息传递不及时;工作效率低下,工作内容重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3)检修计划及申请不规范。电力部门规定,在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维修之前,需要编制相关的检修计划及检修申请,并交由电力调度部门进行审批,但是由于目前电力调度系统存在漏洞,不少电网检修工作都是在没有指定计划的前提下进行的,这就导致电力设备检修效率低下,疏于管理。

2.电力调度运行管理中的安全控制措施

2.1安全控制措施的内涵

电力调度运行存在的工作风险以及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要求电力部门相关单位必须强化电力调度的安全控制措施,做到对风险的有效预防。电力调度运行管理的安全控制措施包括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和保障、采用更加可靠的新技术、提高检修力度等若干方面,电力部门通过这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能够有效减少电力调度过程中的风险,提高电力运行的安全稳定。

2.2安全控制措施在电力调度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2.2.1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

电力行业存在的风险和隐患与操作人员有很大关系,如果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安全意识不够,就很容易造成操作失误,引起安全隐患,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制定安全控制措施首先要从“人”入手,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首先要开展安全知识学习讲座,在员工上岗之前对其进行全面的安全知识教学,使他们能够了解相关的技术操作规范,提高安全意识。其次,还要向员工进行安全事故通报,使其认识到安全事故带来的严重后果,举一反三,从中吸取教训。最后,还要培养员工学习安全知识的主动性,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在具体的措施实施过程中,企业要不断创新培训手段,提高安全培训的效果,通过“师徒结对”等方式,强化新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确保电力调度运行工作的稳定。

2.2.2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和职业素质

操作失误也是造成电力调度运行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电力部门还需重视对工作人员业务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具体的培训方式包括三种:1)企业内部培训。企业在新进员工上岗之前要对他们的业务能力进行考核,并根据业务能力的不同,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提高调度员操作的规范程度,使员工能够满足上岗需求。2)外送培训。企业应根据电力调度运行工作的进展情况,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外送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完成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3)专家专题指导。有能力的企业还可以组织专门的专家指导,对员工进行更加深入的技术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具体的技术培训内容可以是关于设备的具体操作和维修,也可以是针对某一次电网事故的具体分析,同时,在培训之余,还要留出专门的时间到现场进行实地的观察,直观的了解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与现场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交流,进一步对加深电力调度运行管理的相关知识的理解。

2.2.3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稳定离不开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只有完善了管理制度才能使工作人员的行为做到有章可循,确保他们能够按照制度办事,减小风险,提高可靠程度。具体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力企业应当根据国家相关行业规范及法律法规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管理制度,以实现企业的良好快速发展。2)电力调度运行工作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具体的管理制度可以采用分级管理的方式,将从事调度工作的人员分级别划分,使命令传达及时准确,自上而下加强制度执行力度。3)此外,电力企业还需要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调度运行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违规操作行为,并进行纠正和处理,使工作人员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减少事故的发生。在实际电力调度工作中,电力企业相关部门要严格审核各个项目,及时发现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并做好指令票的记录工作,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走正规的审批流程,避免各项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2.2.4加强新技术在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这些技术的使用能够大大减少电力行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电力调度运行效率。电力企业应当积极引进这些新技术,促使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发挥新技术的巨大作用。目前比较先进的电力调度运行新技术有两种,一种为能量管理系统,另一种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1)能量管理系统是建立在电网广域检测系统之上的,电网广域监测系统简称WAMS,它由四个子系统构成,能够实现对母线电压和发电机内电势等数据的实时测量,并完成数据分析,做到对电力调度运行的监控。一个完善的能量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发现电力调度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加以改善,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2)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现变电站内部的综合自动化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主要依托于数据库技术,借助现代通信手段,实现变电站内部数据的资源共享,为各类数据建立统一的数据库,便于后期的操作、查询、处理,进一步提高调度运行的管理水平。

结束语

电力调度运行关系到国家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现阶段,电力企业内部存在的种种问题,降低了工作效率,影响了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稳定,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损失,甚至带来人员伤亡现象,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电力部门相关企业应当加深对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视,根据现有问题采取必要的安全控制措施,不断提高上岗人员的安全意识、工作技能,严格制定和履行相关规章制度,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电力供应的安全可靠程度。

参考文献

电力安全管控措施范文3

关键词:安全控制;电力调度;运行管理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电力资源的依赖和需求量大幅上升。然而在电力企业发展的同时,由于安全控制措施不到位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损耗,还直接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安全控制和管理,提高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性,尽可能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来说迫在眉睫。

1 电力调度运行风险管理概述

伴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电力系统也随之不断更新,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但电力系统的扰动作为一种随机的行为,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这就使得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所以,加强对电力调度运行的风险管理是提升电力系统安全性的重要举措。

1.1 全面认识电力调度运行中的风险

电力企业是一项综合性企业,在其正常运行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为企业的调度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来自于电力市场的风险,主要是由于市场上各电力企业未能在价格上达成一致或者是电力负荷存在很大的波动性,导致在实际的交易过程中,很少有企业能客观的认识到其中的问题,给企业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也是电力调度运行风险管理的关键和重点。另一方面是备用风险,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也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用电和工业用电量在大幅上升,然而陈旧的电力设备无法满足市场的大量需求,故而不能有效地保证电力调度的正常运行。所以,电力企业需要以提高线路稳定极限运行为出发点,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动力,尽可能的降低电力调度运行的风险性。

1.2 电力调度运行风险管理的措施

做好电力调度运行风险管理工作是电力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加强安全控制的必然要求,从现阶段的发展形势来看,对风险进行控制势在必行。

首先做好事前控制工作,针对市场的实际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营计划,做好材料以及原料采购等工作,立足于企业的发展实际,合理引进新技术、配备新设备;其次做好实时控制工作,这就需要调度人员一方面始终坚持严谨仔细的工作态度,尽可能的避免出现负荷不稳定的现象,另一方面不断提高自身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处理能力,如输电备用责任和分配、输电网电压和潮流控制、输电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监视、反映市场交易的变化情况以及输电控制的继电等;最后需要做好事后控制工作,强化通信功能,使市场参与者能有效地与控制中心进行相应的信息交换,建立大区电网模型,以有效的进行电力调度的运行。此外,事后费用分析也不容忽视,主要是费用交易偏差的定义和补偿、网损补偿和输电容量利用等的分析。

备用风险控制作为电力调度运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电力企业管理者高度重视,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入手,真正实现各司其职、共享备用、企业共赢的局面。

2 安全控制措施在电力调度运行管理中的运行

2.1 强化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

据相关研究表明,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操作不规范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所以电力企业需要不断强化其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一方面加强并完善现场工作,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与体系以降低失误率,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调度员的责任意识。具体做到以下两点:

2.1.1 培养调度员的责任意识。强烈的责任感可以提高调度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在实际的工作中,首先严格审核与调度有关的各项项目,对于其中不合格的项目及时责令当事人重新办理,并认真填写和审查指令票;其次仔细核对设备编号、停电范围以及相关措施的落实情况,严格执行工作票"三审"制度,真正实现由操作人填写操作票、进行初审并签名,再由监护人审核并签名,通过后再经调度管理者复审签名后方可执行;最后不断建立健全员工考核机制,切实有效的提高工作票以及调度指令票合格率,从而提升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性。

2.1.2 提高调度员的操作规范。规范的操作可以有效的提高电力企业运行的安全性,这就需要企业从内部发展实际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操作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做好分工合作工作,以不断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此外,积极做好相应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并实时根据天气等外在因素以及内在的运行方式等因素做好紧急预警措施,尽可能的避免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加强新技术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

2.2.1 建立完善的能量管理系统。所谓的能量管理系统简称AEMS系统,是建立在WAMS基础之上的,其中WAMS是由动态测量系统、同步定时系统、通信系统和中央处理机共同组成的,它可以测出同步定时各母线电压和发电机内电势的正序分量等的空间矢量族。这可以有效的实现动态状态估计、监测发电机的动态行为或其他震荡现象,从而对电力调度运行进行实时监控。首先,完善的能量管理系统可以适应电力市场机制的要求,在其正常运行中能够有效地降低因调度运行以及相关的技术决策而带来的经营性问题;其次,进行全网范围的运行分析,AEMS系统能够有效地估计整个的运行状态,实现动态调度,同时还能对各个电厂进行有效地安全评价,对评价时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加以整改;最后,可以有效实现对事故连锁发展的预防性自动控制。

2.2.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变电站是电力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电力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其以高新科学技术为基础,以有效地数据通信为手段,以达到有效地信息共享为目标。使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需要企业做到:一方面,建立实时数据库,以解决因手工写票和操作失误而产生的安全威胁;另一方面,实行数据共享,以提高调度运行管理水平,从而实现对系统的安全实时控制。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其安全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就使得电力调度运行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全面认识电力调度运行中的风险,从而采取合理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提高调度运行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可见,要想真正实现电力调度的安全运行,就必须做好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强化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加强新技术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相信在所有电力企业调度人员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电力系统将会合理有效的运转,并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殷继焕.论油田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管理途径[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8,2(7).

[2]李斌.规范电力调度保障电网安全[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8,21(21).

[3]张文鹏.浅谈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控制性[J].华章,2010(24):238-240.

电力安全管控措施范文4

关键词:风险管理;电力生产作业;作业过程;风险控制

1 电力生产风险管理的内涵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是基于风险闭环管控的理念,实现风险超前管控,重点强调系统性、规范化和持续改进。这是一个系统化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模式,超前防范生产经营过程种潜在的危害给电网、设备、人身及环境等带来的损失。风险是伴随着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的,基于这个认识,电力企业生产风险管理要基于业务活动过程风险辨识与管控,不能游离于生产经营活动之外,以免出现“就风险讲风险”的“两张皮”情况。在电力生产作业过程中电力企业可以对作业存在的危害进行辨识、评估实现风险量化。通过引入先进的管控策略,提前预警、提前策划。

2 生产作业过程的风险控制

2.1 作业准备阶段 ①计划管理。在编制工作计划时,年度作业计划需统筹生产、基建、营销工作,根据人力、物资时间等资源安排,需包纳所有涉及输、变、配电生产运行设备的作业任务。作业计划应明确作业任务、时间、作业文件、作业风险及相应管控措施。作业部门及班组要依据自身实际作业情况,按照标准化操作与检修的时间,系统性、综合确定计划工作时间(计划停电起止时间)与计划作业开、竣工时间。针对人员安排不合理带来的风险,需开展班组承载力分析,合理安排人员完成作业量。针对任务安排不合理风险,企业在进行任务安排时要严格执行月、周工作计划目标,确保人力、物力的调配合理,综合系统进行时间与质量、进度、安全的关系分析,合理分配工作量,使工作人员顺利完成工作。②现场勘察与物资准备。对于大型的、作业任务较复杂的作业,相关责任人应组织开展动态风险评估。开展现场勘察,确定需要停电的范围、保留的带电部位、作业现场的环境、条件及其他作业风险,明确必要的材料、设备、机械、车辆、作业机具及其他安全工器具等。

2.2 作业过程阶段 ①在进行作业之前,须召开班前会对工作任务、人员分配、带电部位及现场安全措施进行说明,告知相关工作人员危险部分及防控危险的措施。明确工作条件、工作内容及工作注意事项。相关人员还需对作业机具、安全工器具、施工机械等工具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使用。②作业文件执行,相关人员应做好作业所需的安全措施,包括装设围栏(遮栏)将带电设备与停电设备分隔,悬挂安全警示牌。针对交叉作业、复杂作业、有触电危险的危险地段等风险大的工作区域须设立专责监管在作业实施整个过程中,须严格执行作业文件操作流程。③作业变化管理,作业变化涉及的东西很广泛,如:文件的修编、电网方式调整、设备状态改变、作业流程变化及环境的变化等,变化管理是检验风险管控常态化的标志,将变化管理全面融入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过程中。

2.3 作业结束阶段 ①工作任务完成后,依据工作任务具体情况以及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层级,必须将设备恢复工作许可前设备状态。生产现场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到岗到位,做好验收记录表或检修试验记录,进行电力作业的验收工作。并且还要组织进行班后会,讨论工作完成情况和期间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改进措施。②作业回顾。作业回顾作为作业风险管理闭环管控的一个体现,从作业任务出发系统地评估出整个作业过程存在问题,有效进行辨识和评估,抓住问题实行闭环管控,而不是简单的依从,被动的执行。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应该重点解决好这些问题。

3 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3.1 风险管理有效加强技术监理 技术监管是对电力生产的产品质量、设备状况、工艺过程进行的管理状态及过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严格规定了工作、检测手段及评价标准、许可制度、检查和落实的责任等。电力安全风险管理不仅仅是制定与落实管理制度、评价项目的风险等级,同时也对技术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进行风险评估,这就有利于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2 风险管理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基于以往电力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教训,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措施与预防安全事故计划。相关电力企业通过利用从电力系统已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中总结的经验教训及改进措施,为今后出现类似的问题做好预防,起到支持作用。所以,通过对类似企业安全~故的总结经验,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企业须对重大事故发生的诱因进行研究、分析,掌握发生的规律,得出风险管理的对策与技术用于电力生产经营。

3.3 风险管理促进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应用使得安全管理更全面、规范、科学、系统,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更加巩固了企业的安全基础。在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过程中,电力企业已形成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一个核心、两个体系、二级安全网的管理组织框架,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安全生产的进行。

3.4 风险管理实现安全控制工作 风险管理过程中形成对风险的各种控制策略,这就需要保证责任制的执行、落实,真正意义上保障生产顺利进行。作业责任制的落实方式不仅为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关键在于使安全管理无遗漏,从而保证了各项制度的执行,使作业过程中检查、整改、评价等有效落实。

电力安全管控措施范文5

【关键词】:供电公司;电费风险管控;策略探讨

1、导言

电力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终体现在电费资金的回收好坏,也决定着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因此,加强电费资金风险管理与控制是电力企业的首要核心工作,其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销售收入能否真正实现,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电力营销全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2.1电力营销风险来源

具体来说,供电公司面临的电费风险大都可以归为电能实际使用部分和真正收取报酬部分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损失。不过造成这种差异的风险源是十分复杂的,而且难以归类。但是,从大体上讲,公司损失的电费是由不同客户间业务往来中管控漏洞造成的风险差值决定的,即不同的客户对公司电力营销的影响不同,所以,风险情况和损失情况也不相同。究其原因,这与客户业务来往过程中存在的营销风险有关。就电力企业本身而言,电力风险主要来源于总体还未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即便近几年来企业越来越重视电费风险,在管控上下了大功夫,却仍旧是探石过河,前景堪忧。

2.2管控环节漏洞造成的电力风险

电力管控环节存在的风险要素大致可分为业务扩展管理要素、电力安全风险要素和电费安全风险要素3点。在与客户合作洽谈时,如果电力供应公司没有事先详细了解要进行的电能供应业务的背景,那么,在开展电力销售活动时,电能输送和电力管理成本一旦出现估计偏差,或者存在一些不合法的用电项目,就会给公司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从公司管理层来讲,公司客户类型不同,用电覆盖范围就会扩大,供电途径和使用对象都会变得复杂。每日的电能出入流量都是一个庞大的数据,那么,在审核电能使用项目明细的过程中,就可能存在一定的疏忽,或是在拓展营销业务、订立合同中存在漏洞,与客户出现不必要的意见分歧和电费纠纷等。另外,即便度过了前期业务开展阶段,到具体的营销利润获取阶段时,还是可能会存在比如缺乏完善的电能自动计量数据系统,未及时更换远程可控制电表等问题,从而导致在电费收取过程中出现偷电或者漏电的行为,严重的还可能会导致用电数据被篡改,业务数据被删除等信息数据安全事故,使公司利益受损。还有一类,也是最常见的一类就是电费拖欠,它是电费安全风险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客户由于各种理由而拖欠、少给电费的行为,使得资金不能及时收回,给供电企业的正常运行埋下了潜在的经济风险。

3、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策略

3.1创建电费风险内控系统

电力企业电费风险管控工作最根本要从电力企业内部做起,主动强化自身的风险内控体系建设,发挥内控系统对风险的防范与规避作用,以此来抵御风险,为电力企业建设与发展创造安全、有利的内部环境。第一,创建客户信誉等级评估制度。客户的信誉等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电费回收效率,供电企业有必要针对客户的信誉状况展开调查、分析。参照客户以往的缴费及时性,电费回收过程中,其配合的积极性,来对客户实行等级划分,分成高信誉等级、中等信誉等级,低信誉三个等级。对于大型企业客户,则要时刻关注其经营运营状况、经济效益等,实行电费回收风险预警机制,提前科学预测出大型客户的缴费能力;同时,也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客户缴费情况等重新规划等级,对客户进行新一轮的等级评估。第二,完善制度、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电力营销过程中的电费风险防范工作需要健全完善的制度的支持。

3.2实施灵活多变的风险管控策略

电力营销过程中电费风险管控工作应该主要本着以下思路展开:第一,控制风险出现的概率;第二,控制风险后的损失;第三,前两种方法不奏效时,设法转移风险。这三大思路简单说就是:风险防范、风险损失控制、风险转移。电力企业要根据自身经营、发展情况,所服务的客户类型、信誉状况、服务状况等来灵活、巧妙地做出风险管控策略选择,不同的管控策略有着不同的特征和优势,供电企业可以有取舍、有侧重地加以利用。第一,风险防范策略。主要通过前期科学的调查、预测与分析,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坚决规避,从根源上杜绝风险的发生。例如:某客户申请用电,却发现此客户信誉等级较低,且其用电项目违背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或者该客户所经营项目不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就要从根源上杜绝其用电申请。例如:某高信誉等级客户,由于经营不善,拖欠电费,对于此类企业应该实施中途断电政策,以此来规避风险。此外,要加大对工作条件、技术等优化改造力度,例如:引进远程集中抄表系统,以此来提高抄表工作效率与准确性,减少人工成本,同时,规避错误风险。第二,风险损失控制策略。风险损失控制策略则是指在电费风险问题出现以后,通过采取补救措施来最大程度地控制风险损失,减少企业的损失,从整体上维护供电企业的经济利益。第三,风险转移措施。风险转移策略也是现代化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也就是电力企业预先创建一套风险防控转移机制,当风险酿成损失后,将经济损失转移给第三方。较为常见的风险转移形式为:合同转移、银行票据转移等。第四,自主自留风险控制。这是一种自备型风险管理策略,当供电企业发现任何一种风险规避、防范与转移策略都不奏效时,企业就需要从自身入手,自主承担损失,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提取坏账准备金,从而缓解企业的危机。

4、结语

在市场环境中,风险是不可规避的,这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如此,在电力营销过程中也是如此。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规范风险管控措施,在有限的范围内,采取相应的风险防控方法尽可能地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少风险发生后造成的经济损失。只有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才能保证电力企业在市场中的占有率,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推动电力营销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勾艳云.电费风险管控系统的构建与实施[J].东北电力技术,2013,07:44-47.

[2]赵清扬.关于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控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4:39.

电力安全管控措施范文6

[关键词]电力建设项目 施工现场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073-01

前言

近年来,国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工程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安全经济效益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显得尤为突出,这就给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电力工程建设又不同于一般工程建设,涉及高电压、高空作业等一系列危险因素较大的工作,具有人员杂、技术尖、专业广、交叉作业多、大型机械设备使用频繁的特点,且与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何保证电力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就成了电力工程施工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影响电力工程施工的危险因素分析

从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家能源局的《2013年电全国力安全生产情况》中可以看出,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对电力的需求。但是,当前电力安全生产仍然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人身伤亡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2012年,电力建设人身伤亡责任事故起数6起,死亡21人,同比上升50%和200%。(2)外包队伍发生的电力事故多发。2012年,外包单位共发生人身伤亡责任事故17起,死亡35人,占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79%和81%;发生较大以上人身伤亡责任事故5起、死亡20人,占较大以上人身伤亡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83%和95%。(3)触电、高处坠落、坍塌人身伤亡事故多发。2012年,因触电、高处坠落、坍塌导致的事故起数分别占总起数的31%、27%、22%,死亡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24%、41%、17%。由此可见,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概况起来主要为五不到位:(1)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心不强,导致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2)盲目抢进度,抢工期,导致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3)现场安全管控流于形式,导致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4)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较差,导致思想认识不到位;(5)过重追求效益,不注重安全生产投入,导致施工现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不到位。

二、强化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的管控模式

1、建立有效的考评体系

(1)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网络。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网络,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将安全生产目标具体落实到人,形成上下贯通、分级管理、层层落实的目标责任体系。

(2)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承包,提升安全生产履职能力。在按照“安全生产目标分级控制” 的原则,将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将各项指标落实到岗位、到个人,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各自职责、考核机制和奖惩方式。同时将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横向对比,使每个考核单位和个人可以辩证的的分析自身的优势,客观认识存在的差距,准备找准自身的定位,从而形成互比互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

(3)发挥目标考核导向作用,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完成,必须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工作绩效考核机制,是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效完成的重要保障。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必须切合实际,推行逐月考核兑现的量化考核方式,将考核结果与效益工资挂钩,同时将安全生产作为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指标以及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

2、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各种作业风险,安全保障工作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风险管理为基础、以流程管控为手段、以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以安全生产目标为指引,通过精神文化建设、制度系统建设、行为规范建设和物质保障建设,开展有效的安全生产保障工作,营造安全生产人人自觉行动的良好氛围,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管控的良好格局,从而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3、建立现场安全监督体系

现场专职安全员的履职能力、履职效果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宣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执行和安全监管工作的有序开展。明确专职安全员的岗位职责,充分发挥专职安全员的岗位职能作用,增强专职安全员的履职能力,有利于增强现场安全监察力度,全面提升安全监管效能。

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环境、人员、设备等因素复杂多变,很多时候受天气、工期、进度的影响,造成盲目赶进度,抢工期,在工作安排时忽视安全要求,甚至置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于不顾,这个安全生产埋下了很多的隐患。此时作为专职安全员必须明确自身定位,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积极协调沟通,协助工作负责人优化作业现场安全措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作业效率。同时作为现场管理人员,应给予专职安全员最大程度的支持,协调生产和安全之间的关系,使专职安全员真正担负起工作责任来,提高安全监管的整体素质和制度执行水平,充分发挥安全监督体系的作用,保证各项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4、建立风险管控体系

风险管控是对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针对工程施工作业,不仅要关注作业本身的分析,还有关注其他作业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作性质、复杂度、风险情况、交叉作业、施工用具、施工时间等方面对作业项目开展风险辨识和评估,并充分考虑影响作业项目实施的各类因素,提出风险管控措施,并以量化依据来界定作业项目安全风险等级,明确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从而对整个作业项目安全风险进行管控,最大程度的降低和减少作业过程中可能参数的危险因素。

5、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建设涵盖了增强人员安全素质、提高设备设施水平、改善作业环境、强化责任落实等各个方面,是企业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强化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实现安全生产“可控”、“在控”的重要“抓手”。通过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将施工作业的每一个步骤进行分解,辨识出每个步骤存在的安全风险,从而制定出安全可行的作业方法。同时员工按照标准化作业程序,认真执行制定出的安全组织、技术措施和施工步骤,控制作业风险,保障作业过程人员生命和设备安全,提高工作质量。

6、建立安全教育培训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中,设备是基础,管理是手段,人员素质是保证。员工从懂得安全规定到自觉遵守安全规定,有一个长期学习和反复实践的过程,通过开展有效的教育和督促手段,可以抓好员工的思想教育。

电力建设施工往往伴随着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不确定因素多、安全意识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自我防护能力低 的特点,因此安全教育必须实行全覆盖,无死角,多模式,易理解的方针,将全体员工融入到大家庭的安全氛围中,同时利用多种宣传模式和手段,将安全生产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易于理解、易于掌握,不断向员工灌输安全知识,使广大职工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促使员工安全行为由被动接受变成自觉行动。

三、结束语

通过考评体系、保障体系、监督体系、风险管控体系、标准化管理体系、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作,充分发挥了超前预控、全程监管、岗位保障的强大合力,有效的解决了施工现场的综合协调问题,解决了现场施工之间错综复杂的安全管控问题,提升了电力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专业化水平,保证了现场施工得到实时有效的监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