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供应链安全管理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供应链安全管理方案范文1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果蔬供应链中质量安全管理的意义
关中―天水经济区(以下简称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战略要地。经济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通过跨区域分工与合作,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并将果蔬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
果蔬供应链中的质量安全,是指果蔬质量状况对消费者健康、安全的保证程度,也就是用于最终消费的果蔬,不得出现因原材料、包装或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上存在的质量问题对人体健康、人身安全造成任何不利的影响。然而由于果蔬产业流通环节多,在流通过程中,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较高,加之果蔬市场化程度和贸易专业化程度的快速提高对产业物流产生了较高的要求,产业发展的瓶颈已经从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另外,由于果蔬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其发展影响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而且还将关系到果蔬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基于以上背景,为保证果蔬安全到达目的地,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根据经济区果蔬产业供应链的发展现状,对果蔬供应安全进行分析,并对果蔬供应运行过程的影响因素、相互关系开展具体研究,旨在构建新型的安全高效的果蔬供应管理方案。因此发展现代果蔬物流业,尤其是果蔬供应链中质量安全管理,不但可以解决大市场与小生产之间的矛盾,果蔬质量安全问题一直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 关中―天水经济区果蔬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贸市场是经济区果蔬流通的主体,但是传统的果蔬供应链中农贸市场只为交易主体提供场地,缺乏流通主体的多元化,导致无法实现果蔬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一体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生产、运输、储藏、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销售和质量安全等环节全部考虑在内,通过有效的衔接提高果蔬供应链的效率。但经济区果蔬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未能实现集约化经营,制约了果蔬质量安全控制
关中―天水经济区果蔬生产主要以个体农户为主,分散式经营模式使得农户处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分散式经营规模过于狭小,在市场的种植过程中往往导致果蔬跟风式种植,品种单一且产品质量难以控制,甚至于会出现果蔬产品易被污染等现象。
(二)缺乏先进的果蔬冷藏保鲜技术
果蔬采摘后进行冷藏运输可以有效延缓果蔬进入衰老阶段,从而防止果蔬的解体、腐烂、变质等,有效降低了果蔬流通环节的损失,减低物流成本。部分发达国家果蔬供应链全程实行冷藏保鲜运输,冷藏技术使用率较高,比较而言,经济区果蔬冷藏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相对较低,每年因腐烂变质的果蔬占全部流通果蔬的比重较大。因此,供应链过程中果蔬冷藏保鲜技术成为制约经济区果蔬产业流通的最大瓶颈。
(三)供应链系统内部衔接还不够紧密
伴随着果蔬产品的商品化的进程,经济区果蔬产地与消费地分割状况愈益明显,供应链就越发重要。目前经济区果蔬市场的销售大多以现货交易为主,使得各流通环节相对独立,供应链各环节连接不够紧密,形成各自为政的状态,减弱了供应链的竞争优势,市场信息也被动地传递给供应链的源头,致使难以对现有的果蔬供应链实现高效管理。
(四)物流信息系统内部还存在偏差
果蔬产品对物流信息系统的有较强的依赖,不准确的信息会削弱物流系统的效率。经济区果蔬产业供需主体间信息交流有限,而主体间监控仅限于价格发现,很难将果蔬质量因素考虑在内,很多情况下仅依靠市场调节,有时会引发流通渠道冲突。再则由于供给过程中的信息化程度偏低,各环节的果蔬质量安全信息难以被有效记录、储存和传递,对果蔬质量安全问题事前预警、事中监控和事后追溯都很不利,从而各环节内物流信息的不对称会滋生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就目前而言,经济区现有的果蔬供应链模式组织化程度低,各环节彼此间难以形成有效的质量安全监控措施。在对经济区调查后发现,果蔬供应链上,果蔬批发市场的经纪人是物流信息的集散中心。他们信息沟通渠道相对简单,即便他们掌握采购量、采购品种等信息,但所有信息都是局布的,导致这种物流信息系统应用具有有限性和不完整性。
(五)制度法规建设不健全,质量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
在管理制度层面,由于质量管理体制的协调性不够,现行果蔬安全管理实行“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体制,距离果蔬质量安全全过程管理还有一定差距;再者,管理政策实施缺乏受众认知,消费者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加上目前经济区果蔬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市场认证、竞争管理等相对缺乏,使得果蔬安全管理无法建立优质优价机制,从而导致现有管理政策无法调动农户对果蔬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在法制法规方面,也因为法律法规的强制力不足,依然未对供应链各环节信息要求、监管部门责任进行明确划分。
再者,质量安全标准作为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一种共同技术依据,但经济区果蔬质量安全标准缺少生产规程、产地环境、检测方法标准等。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的调整,提出农业生产向产业化发展,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并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但经济区标准体系未能和国家标准体系接轨,主要有:一是质量安全标准交叉、滞后甚至是相互间矛盾;二是现行的质量安全标准未能完全和国际标准对接;三是还经济区还未形成系统的质量管理标准体系。
(六)果蔬类产品风险性评价背景资料缺乏
当前经济区果蔬中的农药残留以及生物毒素等的污染状况尚缺乏系统监测资料,一些对消费者健康危害大而流通环节又十分敏感的污染物的污染状况以及对健康的影响尚缺乏数据资料和定点主动监测网络。而在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等就已启动了“全球环境监测规划/食品污染与监测项目”,建立了固定的监测网络和比较齐全的污染物监测数据,而我国果蔬类产品风险性评价背景资料,如生产系统、废弃物管理系统等的资料相对缺乏,使得果蔬质量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根治。
三、关中―天水经济区果蔬供应链中质量安全管理的途径
针对经济区果蔬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为加强经济区蔬菜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出如下治理措施:
(一) 实行集约化经营,建立高效的协作式供应链质量管理体系
果蔬产品质量安全的市场治理,需要供应链上每一个参与主体及消费终端都参与。对于经济区而言,在果蔬生产领域,应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普及新模式、改善生产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探索集约化经营的新路子,培育大型的果蔬产品龙头企业,把分散的小农户整合到现代化的农产品供应链中;在销售环节,通过完善服务体系和品牌建设,扩大宣传,进而提升其在区域乃至在全国市场的影响力。另外,果蔬产品供应链的效率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各成员之间的协作关系,因此应确立果蔬产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以及销售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区果蔬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在果蔬采购、配送、运输、流通加工、销售等阶段,实行严格的科学的进场检测以及随时抽样检查,尽可能降低果蔬产品质量的不安全性。
(二)引进先进的果蔬冷链物流技术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
目前,随着我国果蔬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和条件的不断改善,果蔬产品冷链物流得到较快发展。经济区应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果蔬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水平,加强果蔬生产、加工、销售各节点的技术改造与升级,全面推动果蔬产品冷连物流的现代化进程。在冷链物流领域,经济区还应探索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果蔬产品冷链物流指导准则与良好操作规范,实现从田间果树到消费者果蔬质量安全的全过程控制。
(三) 完善严格的果蔬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和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当前由于经济区果蔬产品流通渠道多、规模小、路线长、市场准入门槛低、参加人员复杂等原因,增加了果蔬产品在流通领域被有害物质污染的可能,也给市场信息传递和质量监控增加了难度。对于经济区来讲,应在现有《农业法》等法律及其配套法规基础上,应制定如下措施以保障果蔬产品质量安全:其一,出台与果蔬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对果蔬产品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生产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其二,制定并完善果蔬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除对现行标准予以梳理,实施GAP、HACCP、ISO9000/14000、GMP和CAC等标准外,还需加强果蔬供应链标准建设,推进整个供应链ISO22000(GB/T22000-2006)标准的建设与实施;其三,进一步推进由基地认证向产品认证转变,严格果蔬质量认证程序并加强认证监管,提高认证的社会公信力。
(四)建立完善的果蔬产品风险性评价体系
对于经济区而言,完善的果蔬产品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内容不仅包括果蔬产品生产系统的风险评估、废弃物管理系统的执行风险评价、对以健康风险为主的果蔬生产系统的评估,还包括针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风险评估。本地区果蔬生产基地有关中平原、渭北旱塬、天水川道、商丹盆地等,气候条件相对优越,但缺乏对重要水源地、重要湿地等的保护,应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干扰果蔬产品风险性评价,也要避免系统风险评估所需基本资料的收集及适用性评估失实等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果蔬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潜在变量,建立有序多分类离散选择模型,最终实现果蔬产品安全风险预警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何俊涛、王飞,我国生鲜蔬菜供应链问题及优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
[2]刘中英,胡莲,基于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J].中国物流与采购
[3]李晋,冷链中生鲜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及其策略[J].农产品加工,2008(9)
供应链安全管理方案范文2
[关键词] 食品安全 追溯 条件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食品安全危机频繁发生,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农产品是食品的源头,如何对农产品有效跟踪和追溯,建立有效安全机制,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是个重要的课题。RFID的特性使其应用于农产品安全管理有很好特性,通过其相应信息系统,达到对食品的安全管理。在农产品追溯系统中,对农产品属性,以及参与方处理的信息进行有效标识是基础,对相关信息的获取、传输及管理是成功开展农产品追溯的关键。
一、基于RFID的食品安全追溯
追溯(Tracing)是指从供应链下游至上游识别一个特定的单元或一批产品来源的能力,即通过记录标识的方法回溯某个实体来历、用途和位置的能力。
把RFID应用于食品安全追溯,必须从其源头就插入RFID标签,应用RFID的具体方式如下:(1)在食品或原材料源头由公司加入RFID标签,写入食品或原材料在源头的基本信息,如产地、出产日期、储存方法及食用方法等。(2)通过仓储、运输环节到达食品加工厂,标签中添加仓储、运输环节的信息。(3)加工厂完成食品加工,将原料和辅料的原始记录和加工过程的信息写入RFID标签,并与产品个体或包装对应。(4)监管部门检验检疫信息写入。(5)仓储、运输、分销、配送等物流环节信息写入。(6)到超市、餐饮、快餐,以及饭店,再将这一层信息写入实现跟踪链的最后环节。
经过这个流程能实现从整个链上追踪食品的各环节。具体实施过程中利用RFID食品标签有两种方法来进行追踪:一是从上往下进行跟踪,即从农场、食品原材料供应商-加工商-运输商-销售商-POS销售点,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查找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确定产品的原产地和特征;二是从下往上进行追溯,也就是消费者在销售点购买的食品发现了安全问题,可以向上层层进行追溯,最终确定问题所在,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问题产品的召回。
RFID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让食品行业实现两个最重要的目标,一是彻底实施“源头”食品追踪解决方案。二是使食品供应链过程完全透明。
二、实施RFID食品安全追溯的条件
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中,企业对产品及其属性以及参与方的信息进行有效标识是基础,利用RFID技术对相关信息的获取、传输以及管理是成功开展食品跟踪的关键。实施产品跟踪与追溯,要求系统具有“可靠、快速、精确、一致”的特点,有效地建立起食品安全的“预警机制”。
1.统一的食品供应链物流管理。采用RFID食品标签技术可以对食品供应链全过程中的产品及其属性信息、参与方信息等进行有效的标识。进行食品跟踪与追溯要求在食品供应链中的每一个加工点,不仅要对自己加工成的产品进行标识,还要采集所加工的食品原料上已有的标识信息,并将其全部信息标识在加工成的产品上,以备下一个加工者或消费者使用。这好比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任何一个环节断了,整个链条就脱节了,而供应链中跨环节之间的联系比较脆弱,这是实施跟踪与追溯的最大问题。所以需要供应链所有参与方就实施食品跟踪与追溯要求达成一致,结成战略联盟。由于我国食品物流面临的新环境,要解决与食品物流密切相关的食品消费多样快捷化要求、食品安全卫生控制、食品企业规模扩大等问题,我们需要从源头抓起,建立统一的食品供应链物流管理。
2.确定食品供应链全过程中跟踪追溯信息。建立各环节信息管理、传递和交换的方案,从而对供应链中食品原料种植、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跟踪与追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妥善处理。
3.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在进行跟踪与追溯的整个过程中,供应链中所有的参与方需要就彼此之间交换信息的内容、表述和形式达成一致,交换的数据需要标准化。为了确保信息流的连续性,每一个供应链的参与方必须将预定义的可跟踪数据传递给下一个参与方,使后者能够应用可跟踪原则。供应链各个节点之间信息交换可以采用EDI、Email、传真、信笺等方式。在发生产品质量问题时,这些问题可以在供应链中的不同环节,由消费者、分销商,或上游供应商发现,主要步骤如下:发现质量问题;传递发现的问题的有关信息;确定有关供应商的原因或信息;确定有关的批号,要么在库存中,或者运输中,或者已经发出去了;确定其他有同样质量问题的批号,并采取纠正行动。在食品供应链中,信息系统主要有3个显著的功能: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递、信息的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可信性、速度、准确性、一致性和风险。
三、RFID本身苛待解决的问题
1.全球统一物品编码问题及频段标准问题。农产品供应涉及面很广,从原产地到加工厂、包装、检疫甚至餐厅等环节。如果编码不统一,又或者整个链上的频段不统一,势必给读写、查询、跟踪及回溯带来很大的不便甚至无法实现RFID带来了的任何便利;因此通过GS1和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制定统一编码和确定中国使用频段是技术关键问题。
2.降低成本问题。如果说现在什么影响RFID的爆发式大规模应用,价格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真的做到单件产品不论蔬菜鸡蛋都贴有RFID标签,势必要求标签价格非常低,像现在的条码一样,成本能做到基本忽略时,大规模的爆发应用也就随之发生了。
3.RFID标签可靠性。RFID系统使用无线电波在贴电子标签的农产品外包装与主机读写器之间传送信息,它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包装电子标签,读写(应答)器,天线和主计算机。尽管现在各行业对该系统的优点强调很多,但实验证明,被包装物将影响标签识读率(如水为25%,大米为80.6%),包装标签的方向也对识读率有影响。因此设计确定可靠和RFID标签包装结构和包装工艺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方炎高观范新鲁陈华宁:我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研究[J].农业质量标准,2005,(2)
供应链安全管理方案范文3
关键词:船舶制造 生产管理 控制
1.引言
船舶制造是航运业的基本生产活动,是航运业利益的源泉起点。现代航运市场是一个发展成熟、竞争激烈的市场。目前,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缓慢的增长期,一些国家甚至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这也直接导致了航运业上游产业造船业的发展受限。从全球范围来看,船舶制造供给能力已严重过剩,其发展的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制约力量显著加强。船舶制造业是一个投资大、风险高、利润微薄的行业。在此背景下,船舶制造企业就需要苦练内功,提高基础管理能力,而管理控制则是提高此项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特就此展开探讨,以期对管理界和实践界有所启迪。
2.船舶制造的生产安全管理
船舶制造生产现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作业环境。无论是在地面平台,还是在船舶船坞码头,由于生产工种多、生产工艺复杂,生产现场总是呈现多方位的立体交叉工作状态。同时,由于船舶是一种特殊的产品,高空作业、密闭舱室、有限空间作业多,所以,必须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械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大多数船舶制造的安全问题最直接的原因是与设备的因素相关,因此,对于确保船舶制造的安全,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实行高效、高质管理的基础;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是落实制度,确保正常管理秩序的关键;科学的管理模式则是取得最大管理效益的手段。
2.1不断健全管理制度
就船舶制造企业而言,安全管理制度应覆盖企业中的各个层面,是从上到下都必须遵循的准则。企业管理领导、船舶生产管理者和船舶检验员都应该承担各自的责任、体现各自的职责,确保船舶生产的安全。使得企业的管理者对船舶生产安全的监督、指导、支持和服务有章可循。
2.2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关系船舶生产安全管理重要责任的人员被认为是确保船舶制造安全的关键人员,不断提高这些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实现船舶制造安全的重要保证。提高船舶生产制造管理人员的素质应是当今船舶制造安全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2.3积极创新管理模式
随着船舶制造业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竞争形势的日益激烈,船舶制造企业更是在迎检、应急安全保障、履约等方面惟恐不及。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的好坏、消耗与效益的高低,强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强调安全管理重心前移,决不能仅停留在宣传教育,而必须落实于行动。科技应用的目的需要强化,必须融会贯通、相互促进。我们在强调安全管理中人的因素的同时,决不应该忽视对管理本身的诊断和剖析。
3.船舶制造成本的管理控制
船舶制造属于复杂制造,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船舶制造的主流模式是多企业分工协作,跨企业船舶项目管理和生产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协作企业制造资源难以管理、上下层计划难以保持一致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复杂产品项目的执行。
制造成本在经济学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制造成本也是制造企业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无论是制造企业的战略管理决策、投资决策还是技术决策都必须考虑制造成本这一重要因素,对不同方案的成本进行分析比较,是制造企业进行各项决策的前提条件。
3.1船舶制造雇员的费用控制
目前的劳动力成本普遍上涨,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员工工资费用占船舶制造成本费用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所以有必要就各个工种的搭配及其雇佣成本费用问题进行分析和控制。由此可见员工定编定员问题的确是船舶制造公司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处理好了可给企业带来效益,处理的不好便可能成为企业产生沉重的包袱。
3.2船舶生产制造的生产资料管理和费用控制
对船舶生产制造的生产资料管理和控制来说都较宏观。对船舶备件生产资料管理还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①分清主次,重点管理;②确定生产资料的消耗规律;③合理确定生产资料的使用范围;④科学合理规划库存量。
4.船舶的检验与维护保养管理
为使船舶在各方面满足船舶规范及有关规定的要求,船舶从设计、建造、检验到最终交付购买者使用之前,验船机构对新建船舶,从审查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开始,以及在船舶建造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检验、试验和试航,直至签发各种船舶证书为止的一系列工作。在交付使用之前,有计划地对船舶进行预防性维护保养工作,可以获得诸多的实际效果。从而降低在检验中乃至交付使用后发现问题的概率,提高船舶的使用率,这就等于缩短了船舶的生产流程时间,增加了企业的生产能力。
为了进一步控制船舶的维护保养,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4.1加强常规维护
现实工作中,船舶技术管理人员应当指导船员严格执行企业所规定的维修保养制度,有效地对机械设备进行适时维修保养,避免维修保养计划流于形式,要想降低设备故障率,就必须了解设备故障发生的一般规律。加强船舶及其机器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是降低其故障率、保证设备可靠性的根本所在。
4.2有计划地选择保养项目
把待交付使用船舶设备的维护保养纳入日常工作中去,认真贯彻执行船舶的保养计划。根据购买企业的经营方式,选择适宜的保养项目。在日常工作中收集保存船舶维修记录的历史资料、有关船舶购买企业的资料等信息。与航运部门紧密配合,掌握船舶航次动态,为选择合适的修船厂作足充分准备。
4.3严格管控维护保养过程
对于维护保养项目,要从船舶的整体加以考虑,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作出判断,在船舶维护保养过程中,注意维护保养级别的制定。在维护保养过程中,舶技术管理人员应自始至终搞好机务监督,进行质量跟踪考核。
5.船舶制造企业供应链的规划管理
船舶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应该从企业的战略高度来考虑,从整个企业发展的全局进行规划。在规划管理时,必须量力而行、层次分明。任何一个船舶制造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再局限于自身内部的生产管理,而是与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紧密联系。
5.1建立战略管理理念
企业管理决策层的理念,对供应链管理能否完整有效地运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管理决策层必须从战略高度,而不是从局部实施的角度进行考虑。
5.2组建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
船舶从设计、建造、检验到最终交付船东,并投入运营,需要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船舶制造的订单也是千变万化的,供应链企业也是变化的,内部结构调整或者总体形态都会改变。在供应链管理的业务流程中,发挥该机构的评估、实施、维护和调整供应链以及对合作伙伴进行绩效考核的作用,使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及其竞争力得到不断加强和巩固。
5.3构建科学合理的供应链管理业务流程
供应链管理的优势在于通过对整个供应链的物料流管理,使之更加快捷、稳定地贯穿企业整个流程。企业的管理决策层必须进行细致的市场分析,在网络化管理的基础上选择供应商,再有层次地分步骤实行供应链管理,构建科学合理的供应链管理业务流程。
5.4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选择购买客户方面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购买商是供应链的支撑,没有购买商的合作,船舶制造企业就如无源之水。船舶制造企业应选择合适的购买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购买商的需求融合到船舶制造企业的供应链中,同时,要准确把握合作关系的发展趋势,并采取适当的措施积极地加以防范,规避风险。
高质量的船舶产品和低水平的船舶产品价格是如今船舶制造企业占领市场的一对既相互对立又不可缺少的条件。在当今买方市场强化,世界运输服务行业一体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下,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是船舶制造企业别无选择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付捷.船舶维修保养管理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6.
[2]黄涛.船舶制造成本分析与控制[D].大连海事大学2002.2.
供应链安全管理方案范文4
食品安全追溯的具体知识和理论
ISO 9000将可追溯性定义为:跟踪目标对象历史、应用、位置的能力。当对象为产品时,可追溯性与以下内容相关:①原材料和成分;②加工历史;③交货后产品的分布和位置。可追溯最初起源于欧盟的疯牛病事件―1996年3月6日,疯牛病爆发,英国政府承认疯牛病对人类有致命危害,导致欧盟多国牛肉销量下降,给多国的农业尤其是畜牧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同时也给欧盟各个国家的食品监管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扭转该局面,欧盟从1997年开始逐步研究建立食品追溯制度。最初食品安全追溯的提出,就是为了能够快速锁定问题食品的范围和责任,能够实现快速的召回,避免危害的进一步扩散。
从原则和目标上来讲,食品安全追溯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正向追踪,即实现供应链上游到下游的信息跟踪,进行信息记录,将产品流和信息流有效结合在一起,明确地记录下来。另一部分是反向溯源,在第一步正向追踪的基础上,销售商在发现缺陷产品时,通过链路了解到产品的来源以及出现问题的环节,从而实现从供应链下游向供应链上游的溯源。
现在普遍所说的食品安全追溯,实际上是全供应链的追溯。全供应链里会涉及到多个参与方,具有可追溯性的合作伙伴。当产品流顺供应链自上而下流动时,信息流和它也相匹配。在具有可追溯性的参与方内部实现追溯,产品自供应链上游接收发送至供应链下游即生产企业,这个企业内部的过程称为内部追溯;在两个具有可追溯性的合作伙伴之间,两个供应链条相邻的企业之间的信息记录、信息交换,称为外部追溯。全供应链追溯就是将无数的内部追溯和外部追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跨供应链的可追溯性。
对于企业本身来说,并不需要对供应链上所有的追溯信息全盘掌握,只需要“向上一步追溯”和“向下一步追溯”,将其产品来源信息和产品输出信息记录完备。当供应链上的每一个企业都实现“向上一步追溯”和“向下一步追溯”,那么全供应链就能够被连接起来,实现全供应链追溯。
食品安全追溯是保证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实际上是基于风险管理的安全保障体系和信息记录体系,也是“事前防范、事后补救”的重要手段。实现食品安全追溯有3个重要的步骤:一是内部流程要进行标准化统一标识;二是要建立关联链接,做好关键信息记录;三是要求每个企业都能够做到“向上一步追溯,向下一步追溯”。做到3个关键点后,一旦发生问题,即可按照从原料、成品、上市到最终消费的整个链条所记载的信息进行追溯,快速缩小问题范围,准确查出问题环节,直至追溯到生产源头,确保召回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将有问题的产品在最短时间内找出来,避免其流通到市场上,对消费者产生危害,也避免没有问题的产品受到牵连。
食品安全追溯能够带来的好处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总结。①对于企业而言,能够提升供应链的透明度,提高供应链的效率,能够快速问题定位,同时维护企业声誉,树立积极形象。②对于政府而言,食品安全追溯是食品质量监管的一种很好的手段,能够促进食品质量提升,从而保证饮食安全,同样对于风险预警和召回也是一种好手段。③对于消费者而言,追溯是一种保护消费者的有效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罹患疾病的风险,让消费者积极主动地接收到相关的信息,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④对于整体商业环境而言,能够促进与消费者信任关系的建立,促进整个行业和市场的健康发展。
于颖就企业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她指出,对于企业来说,食品安全追溯能够帮助其做到以下几方面内容。①风险防控:迎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产品质量和安全管理、防伪工具、精准召回。②成本控制:食品安全追溯涉及到物流和信息流的整理,这个过程就是一种供应链的优化,包括企业做运营计划、损耗管理、现代化高效物流等。③提高效率:改善生产/操作过程、优化库存管理、提供扩展包装信息、品牌保护。④创造新机会:提升品牌价值、提升消费者满意度、提升服务质量。消费者期望他们购买的产品是安全、优质且质量稳定的,企业应当保证这一点。
食品安全追溯的现状与发展
食品安全现已成为世界性问题,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和组织对食品的识别、登记、标签表示、召回均做出明确规定。例如,欧盟《基本食品法》第18条明确要求,凡是在欧盟销售的食品(包括进口食品)必须可追溯,否则不允许上市。食品信息法规((EU)No 1169/2011)要求必须确保消费者通过互联网等方式购买预包装产品时,在购买前免费获得食品名称、成分列表、营养数值、保质期、储藏条件、原产国等强制信息。美国的《公共健康安全与生物恐怖应对法》(2002年)规定了将食品安全提高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提出“实行从农场到餐桌的风险管理”,明确产品生产和食品进口要求。
近年来,我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自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提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以来,几乎每年都有关于食品追溯工作的文件下发。2015年10月1日,新《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2015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2015]95号),推动采购可追溯产品,营造有利于可追溯产品消费的市场环境,提出了要统一标准、互联互通:要完善标准规范、发挥认证作用、推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多方参与、合理推进、挖掘价值、扩大引用。
在追溯系统建设方面,目前中国食品安全追溯的系统、体系较多,如商务部的“全国肉菜流通主体追溯系统”、农垦局“农垦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北京农业局“北京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伊利、蒙牛、茅台、五粮液等企业的自有系统,电商阿里也有“满天星”计划等等。由于存在多样的追溯系统,随之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追溯码、追溯标签。
于颖表示,正是由于现在食品溯源体系标准不一,所以市场上追溯情况较为混乱。现有追溯系统在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促进监管方式创新、保障消费安全等方面取得成效,但是存在统筹规划滞后、制度标准不健全、推进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我国未能实现完整的食品供应链追溯,另外追溯系统之间互不兼容,不规范、不统一、信息“孤岛”等造成供应链的反应迟缓和不确定性,这些都是我国食品追溯存在的问题。
应用于全球的统一标准―
GS1全球统一标识系统
GS1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一个中立的、非盈利的国际组织创立,其致力开发用于提高跨国供应链的效率和可视性的全球标准和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可以应用在许多领域,如物流、医疗、移动商务,食品安全追溯也是该解决方案的一个主要应用领域。
目前,GS1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广泛应用于商业、食品、物流、建材、服装、医疗卫生、出版、金融保险和服务业等领域,每年为全球快消行业节省约3000亿美元。在中国,目前有100多万家商超采用商品条码技术,95%以上的快速消费品采用商品条码;有超过25万家企业已经申请或使用上了商品条码,成为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商品条码数据达到5700多万条。
GS1全球统一标识系统中包含的内容有3个方面,第一,编码标识:使用全球唯一的标识符(标识关键字),为参与方(人、产品等)制作编码。第二,数据采集:能够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条码(包括一维条码、二维条码)、电子标签的形式表示。第三,数据共享:使用标识和条码符号,转换为计算机可以采集的数据,并能够进行关键商业信息的交换。以上3点是GS1的重要支撑,基于这3个重要支撑衍生出了一系列应用问题,包括如何进行追溯、数据质量的提升、进行电子优惠券的管理等,贯穿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GS1全球统一标识系统使用关键字来进行编码标识,即使用一串全球唯一代码,不会重复。目前已有11种标识关键字,可以标识产品和服务、参与方和位置、物流单元、可回收资产、资产、服务提供者和接受者关系、文件、托运货物、装运货物、优惠券和零部件,这些贸易过程中的对象。
关键字就是物品编码,经过编码之后,该体系中还可添加扩展信息,可将关键字和扩展信息放在同一个条码符号里进行表示。GS1应用标识符是由明确定义的标识符集合,用于连接物理/逻辑时间和与其相关的信息或业务信息。GS1体系里有超过100种应用标识符,其中7个用于表示关键字(GTIN,GLN,SSCC,GRAI,GIAI,GDTI,GSRN),45个用于贸易项目属性(净重、批号、有效期等),28个用于物流单元属性(包含贸易项目数量、毛重、总容积等)。
GS1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在追溯领域
的应用―GS1追溯解决方案
GS1全球统一标识系统针对食品安全追溯专门制定了相关的全球追溯标准(GTS),此追溯标准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与GS1全球统一标识系统整体标准一致,只不过是将其中可以应用在追溯里的内容提取出来。
GS1追溯解决方案起始于2007年,目前正在做2.0版本的升级。该标准由来自18个国家的73名专家所编写,提供了一套在供应链中基于GS1标准实施追溯的工具,可准确快速定位问题并移除不安全或缺陷产品,尤其是避免各系统潜在冲突,减少不必要成本,易于实施。
GS1国际追溯标准由4个部分组成,即GS1全球追溯标准本身(追溯参与方和角色、追溯对象、数据和过程、追溯商业需求和规则)、行业应用指南、基于标准的实施(有一个全球追溯评估)、应用支持。
讲堂中,于颖主要介绍了全球追溯标准本身的内容―追溯标准实际所分为的7个部分。
①介绍追溯的参与方和角色:明确的指出承运方、第三方物流、制造商、加工方、零售商、销售点、仓库、分销中心政府等等在追溯过程中都是重要的参与方。追溯并不是生产企业一个人的责任,想要实现全面追溯,所有参与方都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②追溯数据:既包括主数据(参与方和产品)、交易数据(装载信息、物流信息、批次或单品信息),也包括一些非公开的信息等,这些都是追溯过程中需要记录的信息。在追溯过程中,这些数据并不一定全部都需要实现。
③追溯对象:规定需要明确追溯对象,需要检索其历史、使用、位置的物理实体。根据行业控制的不同,决定是要追溯一批货物、物流单元、非零售单元或零售单元。
④追溯过程:GS1国际追溯标准中将其划分为5大类,18小步。5大类分别是计划和组织、主数据整理、追溯数据记录(这些是属于追溯过程中前期铺垫的一个过程)、发起追溯请求和信息使用。
⑤行动步骤:前一部分内容中提到的18小步的主要角色和参与者。
⑥商业需求:GS1国际追溯标准列出了20项商业需求,如贸易项目全球唯一标识、追溯对象发起者和接受者必须采集追溯对象标识。
⑦商业规则:GS1国际追溯标准列出了28项商业规则,如品牌拥有者/追溯对象发起者必须了解追溯对象详细信息,并能够响应追溯请求、追溯对象接受者必须知道追溯对象来源。
GS1国际追溯标准能够帮助企业满足食品质量和安全标准的最高要求。它完全覆盖了ISO 22005认证对食品安全、食品安全追溯的要求,并且包含了大部分认证或法规中关于食品安全追溯的要求。
成功案例分析及总结
在对标准概念进行初步解读之后,于颖对智利Subsole S.A.公司葡萄追溯、德国Westfleisch肉类产品追溯、新疆特色瓜果追溯、四川茶叶追溯、全聚德烤鸭追溯、吉林大米追溯、中法跨国食品追溯-青刀豆罐头等数个国内、国际上成功进行了食品安全追溯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她表示,这些成功案例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包括:①掌握相关知识,分析成功案例;②分析自身情况,建立工作框架、组成团队(追溯相关的部门);③根据成本、管理等要求,明确追溯目标和范围;④按标准设计技术方案并实施,要保证建立的系统能够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换;⑤建立文档资料系统并开展内部培训;⑥系统持续改进,定期进行内部测试。
于颖提到,明确追溯范围,首先要明确追溯精度,决定是要做品类追溯、批次追溯还是单品追溯。其中品类追溯只需利用商品条码追溯,能够起到确认主体责任,确保供应链透明化的作用。批次追溯需要利用商品条码和批次号,能够达到的效果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追溯与召回。单品(有防伪、防窜货需求,每件产品都不一样)追溯需要利用商品条码和产品序列号,能够防伪、防窜货,保证进行消费者分析与互动。确定追溯精度时,并不是说越精确越好,还需要从成本、科学等化方面进行判断。为了让消费者更快识读,可以将商品条码和批次号统一放在二维码中,从而使消费者能够利用网络了解关键字背后对应的信息。
目前在中国,关于物品编码的权威机构是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它是统一组织、协调、管理我国商品条码、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技术的专门机构,于1988年成立,隶属于国家质检总局,1991年4月代表中国加入了GS1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在全国有47个分支机构。2000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开始跟踪国际方面的追溯工作,并且最早将食品安全追溯的概念引入中国,现在看到的很多追溯过程中的术语、概念,最早都是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翻译并引进国内的。十多年来,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不断研究符合我国的追溯技术,以及探索技术的实际应用,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
供应链安全管理方案范文5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供应链;可追溯制度
中图分类号:F252.1 文献标识码:A
追求整体系统成本的最小化,是供应链管理的终极目标。经历禽流感、三聚氢胺、苏丹红、瘦肉精、地沟油、皮鞋奶……等一系列震惊全国的食品安全重大事件后,食品供应链管理的安全性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关乎人的生命,保证食品安全是供应链管理的首要目标。
1 食品供应链的特性
食品供应链既有供应链从供应源到客户源所有网链结构所具备的一般和共性特征,也有其自身的特殊和个性化特征,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食品供应链长而复杂。食品供应链从种植、养殖到屠宰、加工,再到流通与餐饮业,横跨一、二、三产业,环节多。(2)生化性和隐匿性。食品是有机产品,极易受生产、加工、储运环境影响而变质。(3)时效性。生鲜食品食用时力求保持鲜嫩;对生产、加工、贮存时间要求十分严格,过期就会变质,变质后凭感官很难觉察。(4)食用性。供人食用是有别于其他商品的最重要特征,若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件,就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5)公共安全性和社会性。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将引发社会恐慌和整个供应链的崩溃,甚至给全行业带来灭顶之灾。禽流感和三聚氢胺事件就是前车之鉴。
食品供应链的特性决定了它的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只有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求其系统成本的最小化。
2 建立基于安全的食品供应链的必要性
2.1 食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路径多、难于监管。从农田到餐桌,一头是2.5亿的分散农户,另一头是13亿的消费者,食品生产规模小且高度分散。缺乏核心企业,种养殖业生产以个体农户为主体,食品生产小作坊多,生鲜农产品的销售以集贸市场为主。难于监管或根本无人监管,是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
2.2 食品安全隐患存在于供应链的各环节。生产环节:化肥、农药、生物制剂等大量使用及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加工环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规模过小、生产条件简陋、环境卫生差、标准化程度低,管理混乱,滥用食品添加剂, 是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诱因。流通环节:冷链物流及相关设施落后,多数食用农产品未经任何加工处理或只经初加工。在运输、储存中极易污染、变质。许多食品未经检验就在农贸市场直接销售。
2.3 食品供应链的基础薄弱。食品供应链各环节的物流基础设施薄弱,在运输上冷藏运输率只有40%左右,特别是生鲜食品批发、零售的冷链物流建设十分缺乏。由于生鲜食品物流环节多、时效要求又短,在加工、储存、运输、销售过程极易变质。
2.4 社会道德沦丧,诚信缺失,金钱至上。从生产者到经营者,不论是个人或是组织,普遍缺乏职业道德,无视法律,以追逐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为达此目的甚至敢于冒违法犯罪的危险,渗杂使假、制假、贩假。
3 建立基于安全的食品供应链
3.1 供应链的管理应以食品安全为首要目标。“食品”最突出的是安全性。失去了安全性,不仅失去了自身的商品价值,还会危及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国家的安全。因此,对于食品行业而言,保证产品的安全是企业的第一目标。而追求成本的最小化、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的次要目标。“三鹿奶粉事件”,导致三鹿集团的破产和全行业遭受到灾难性的打击,充分证明了确立食品安全为第一目标的必要性。
食品供应链是食品安全的载体。因此,应将食品安全的监管置于整个体系之中,与政府、行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相统一,整个监管体系的运行才能更科学、更有效。
3.2 建立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监控体系。食品安全问题可能会发生在食品供应链的任何一个环节。因此,要确保食品安全事件不发生,就必须要建立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监控体系。
(1)建立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从源头抓起,加大对种、养殖业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种子、化肥、农药、饲料)及土壤、水体的安全监控,建设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确保产品不被污染。(2)在生产加工环节,对原料和辅料进行检测,严禁加入《食品安全法》明令禁止使用的各种化学添加剂、着色剂、防病剂、增味剂。(3)建立食品安全采购系统,阻止有危害的食品进入供应链。(4)建立冷链物流系统,推广全程冷链物流,保障物流过程中的食品安全。(5)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防止食物安全事故发生。
3.3 构建应对食品安全事故快速反映的信息共享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应对食品安全事故快速反映的信息共享平台。现代物流是建立在网络信息技术基础上,现代信息技术(感测与识别、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与再生、信息施用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在现代物流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构建供应链管理快速反映信息共享平台创造了条件。
食品安全事故带有突发性、涉及面广、危害大、社会影响大的特征。因此,处理食品安全事故的时效性往往是成败的关键。设想,三鹿集团如能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就采取有效措施,后果也不会如此。可见,“快速反应”对处理大型突发事件的重要性。食品安全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快速反应性”。安全事故一旦发生,系统必须立刻启动,在第一时间查出事故的源头。尽快与相关合作伙伴取得联系,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安全事故处理做到快速决策、措施得力、处理结果透明公开。这不仅关系企业的形象和信誉,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3.4 在供应链内部建立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确保食品安全。新的《食品安全法》统一了食品的国家标准,避免多个部门的“标准”相互打架,为供应链内部建立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确保供应链内部产品质量标准的统一,无论企业处在供应链的哪个环节或具体生产经营何种产品,都有相应的质量标准执行。
应尽快全面推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这是一套贯穿整个食品供应链的国际标准。包含了相互沟通、体系管理、过程控制、HACCP原理和前提方案等关键要素。从要素和体系包含的内容来看,食品供应链上的企业如果都能够参照标准建立体系,并严格执行,就能实现有效的食品安全供应链管理。
3.5 提高食品供应链上企业集约化程度。针对我国食用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规模小,高度分散的特点,提高食品企业的集约化、信息化水平,培育和壮大食品供应链的龙头企业,以取代个体农户分散生产、小作坊式生产经营方式,是食品安全的可靠保证。
“三鹿奶粉事件”一个沉痛的教训是,整个乳业大厦是建立在农户分散饲养的沙滩之上。反之,比三鹿集团小得多的北京三元集团,之所以能在席卷全国的三聚氢氨风潮中经受住考验,就是有自己独立的奶源基地,实行了规模化的养殖。三元集团并购三鹿集团后,认真地总结了“三鹿奶粉事件”的教训,提出,“将奶源基地建成企业生产第一车间”。即在奶源和加工之间建立直接的、没有任何中间环节的安全保障链。连奶牛的饲料配方都是统一的,使奶品质量得以保证。三元集团用自建牧场和承包牧场、租用和购买奶牛等多种方式,将农民分散的土地、奶牛重新组织,进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农民以合同工的形式为集团打工。这样既保证了农民收入,又保证了产品质量,解决了农户分散生产难以进行质量监管的有效措施。
3.6 实施标识管理和可追溯制度。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从食品生产的源头开始控制管理,才能实现标本兼治。目前,我国实行“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己具备基本条件。新的《食品安全法》,强化了生产经营者作为保证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并规定了对不合格食品的“召回制度”,为企业建立“可追溯制度”奠定了法律基础。2010年2月6日国务院决定,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设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具体承担委员会的日常工作,为加强食品安全提供了组织保障。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食品安全追溯提供技术支持,利用条码技术对食品的属性(批次、有效期、保质期等)、参与者、位置等标识进行记录,是进行食品安全跟踪的重要依据。RFID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应的信息。通过条码技术、RFID技术对食品供应链全过程、每个节点进行有效的标识,建立各个环节信息的识别、管理、传递等,对供应链中食品原料、加工、包装、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跟踪与追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妥善处理,为食品安全追溯提供了依据,使食品安全更加透明和可控。
4 结 论
保证食品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全方位进行监管。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是合作伙伴间的协作一致,这也是供应链管理能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在供应链协作企业之间,形成了一条保证食品安全的生产线,不仅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需要,而且也是保持整个供应链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两者相得益彰,从而赢得市场先机。
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基于安全的食品供应链管理,由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将分散的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者置于整个供应链管理之中,以契约的形式加以约束,通过经济杠杆的作用,引导和规范生产经营者的行为,是企业加强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协作,强化“自律”作用,保证食品安全问题的最为有效的形式。
参考文献:
[1] 邓汝春. 供应链管理[M].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 黄中鼎. 现代物流管理[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 王骏. 供应链管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 郑金英. 基于食品安全的食品供应链综合管理探讨[J]. 商业时代,2008(35):16—17.
供应链安全管理方案范文6
利用现代物流技术手段,以电子化食品供应链管理为支撑,开展食品安全追溯显得尤其重要。首先,电子化食品供应链管理为食品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
利益所驱,食品安全防线越来越单薄,有些铤而走险的不法分子甚至置生命安全于不顾,假手有害化学原料香港再次检出三聚氰胺超标鸡蛋;“毒奶粉”登堂入室出入各大商场;毒大米、以及苏丹红辣椒、鸡翅。随着我国进入WTO,我国的对外贸易已完全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因此必须遵循国际准则。在食品方面,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要求对出口到当地的食品物流必须能够进行追踪和追溯。欧盟管理法规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在欧盟范围内销售的所有食品必须能够进行追踪与追溯,否则就不允许上市销售。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要求在美国国内从事生产、加工、包装或掌握人群及动物消费的食品部门以及外国从事向美国出口上述食品的相关部门,应向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进行登记,以便进行食品安全追踪与追溯。随着我国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增长,越来越多的食品将出口到欧盟、美国等地区和国家,为了符合欧盟食品安全跟踪与追溯的要求,避开技术壁垒,促进我国食品质量的提高,增加我国食品的国际竞争力,我们必须实施食品物流跟踪与物流追溯。在过去几年里,不少国家均不同程度地相继发生过食品安全问题,由此,许多国家出现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在我国,食品安全同样不容忽视。食品生产企业规模过小、管理混乱的问题在我国还是比较严重。这形成了影响食品加工环节安全的最主要的因素。其次, 超量使用或滥用食品添加剂, 也是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诱因。此外, 物流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应用也不容忽视。
在美国,为了积极参与食品物流“供应链管理”,地方卫生局和联邦政府的许多部门都雇用流行病学专家、微生物学家、食品检查员以及其他食品科研专家,采取专业人员进驻食品加工厂、饲养场等方式,对食品物流供应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构成了覆盖全国的联合监管体系。与此相关的便是食品召回制度。作为对食品安全监控的补充,在美国,食品外包装上都有一个编号,包含着产品的各种信息,比如原料来源地、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就好比是产品的身份证,一旦出现问题,能很快找到厂家,甚至具体的加工责任人。而在处罚方面,也十分严格,以马里兰州为例,该州要求肉、蛋、奶等都必须标明保质期,如果不标,或者不按照保质期销售,就要遭受重罚甚至坐牢。
应该说,这种食品物流“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而之所以能够做到这点,也是因为美国从事食品生产、加工与销售的多是大企业,几乎不存在无照企业或者家庭作坊式企业,因此掺假现象极少。这一方面是因为经过多年的竞争和优胜劣汰,绝大多数缺乏实力和信誉的企业都退出了“舞台”,而留下的往往是一些在资金、管理和诚信方面都经得起考验的企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美国人看来,食品安全属于国家安全的范畴,它影响的不只是经济发展,还会影响到民众的健康乃至一个国家的安全水准,这一点,有过“非典”经历的中国人应该很有同感。
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带有很强的短期行为色彩,通常是在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之后,各有关职能部门才会行动起来,并且大都只会处罚不会指导,以处罚代监管,所以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大头婴儿奶粉、有毒瓜子、注水猪肉,通常是采取突击式的检查,阶段性的进行专项整治,一旦风头过去,很容易产生反复。问题的关键还是管理机构没有采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来对其实现全程监管。在国外,GMP(优良制造标准)保证了生产加工符合安全卫生食品应遵循的作业规范,HACCP(危害分析的临界控制点)建立了行之有效的预防性控制保障体系,如果企业自己发现生产加工的食品有质量安全问题,可以主动进行召回,这样企业可以免于处罚,否则将会面临极其严重的处罚。企业之所以能够进行主动召回,是因为通过物流EAN-UCC(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可以跟踪和追溯产品的流向。
在物流流通中:多数农产品仍以未加工或初加工的形式在农贸市场、街头巷尾直接销售。这种流通方式如果缺少了必要的检验程序和监督手段, 食品安全事件将难以避免。我国冷链物流及相关设施落后,跨地区、跨国界的食品贸易在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同时, 使微生物与有害物质污染的可能性增大。在对食品供应链上诱发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专家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以电子化食品供应链管理为技术支撑,以EAN-UCC(全球统一标识)系统为基础,运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进行食品安全追溯。
利用现代物流技术手段,以电子化食品供应链管理为支撑,开展食品安全追溯显得尤其重要。首先,电子化食品供应链管理为食品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在互联网环境下为客户提供快速服务,不仅提高了食品供应链的信息传递效率,也为实现对食品在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的快速追踪提供了基础。其次,EAN-UCC系统为食品安全提供了追溯平台。物流中的RFID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食品全过程追踪的方案。在复杂的、多步骤的供应网络中,RFID系统建立起了从源头到消费整个过程间的可靠联系,为进行食品安全追溯提供了良好的规范。对此,有关专家建议,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是一套非常有效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路径,通过条码能追溯到产品的生产班组、时间、流程。中国近年才引进这一概念,一些矿泉水、方便面大企业正在推广。但农产品要做到这一点比较困难。一是农业企业对此意识淡漠;二是我国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规模化不大,农户、小作坊太多,根本就无从管理。专家认为,欧洲之所以能建成该体系,得益于农产品企业的大规模化,而中国农业的零散、分散特点不利于该体系建立。在我国,一种理想化的模式是让一家大型农产品企业收购集中单一农户产品,并对其进行检验、贴标。
物流 EAN-UCC系统为食品安全提供了追溯平台。由于食品供应链中跨环节之间的联系比较脆弱, 建立有效的信息的获取、管理与交换机制是成功实施食品安全跟踪与追溯的关键。食品的属性、参与者、位置等标识等是进行食品安全跟踪的重要信息。而EAN-UCC系统就是通过在食品供应链中的每一节点, 不仅要求对自己加工成的产品进行标识, 而且还采集所加工的原料上已有的标识信息, 并将其全部信息标识于加工成的产品上, 以备下一个环节使用, 从而形成环环相扣的链条。消费者只要通过信息查询检索工具就可随时了解食品的整个生产、加工、运输与销售情况, 这将极大地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RFID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食品全过程追踪的方案。沃尔玛等大型零售企业的成功实践表明,RFID系统不仅能够确保食品供应链管理过程中高质量的数据交流, 而且也使食品供应链完全透明化。在复杂的、多步骤的供应网络中RFID系统建立起了从源头到消费整个过程间的可靠联系, 为进行食品安全追溯提供了良好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