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与服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供应链管理与服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供应链管理与服务

供应链管理与服务范文1

关键词: 鸟巢;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模式;场馆赛后运营

中图分类号: G 80-05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2-0110-04文献标志码: A

自从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后,奥运场馆以及鸟巢的赛后运营已经成为政府、投资者和运营商的共同关注点,同时也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1国内外有关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的研究文献综述

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大型体育场馆赛后运营的理论研究基本都是从体育场馆的建筑设计、投资运营以及经营策略3个视角进行的,很少站在服务运营的角度,对大型体育场馆服务供应链进行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归纳起来,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方面[1-11]。

1)关于某个大型体育场馆赛后经营管理的现状及其改革对策的研究。主要是从体育场馆企业管理体制的角度,针对国内体育场馆企业在不同管理体制下的经营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市场化或企业化改革为取向的改革对策和建议。

2)从大型体育场馆企业经营模式的角度, 并通过对比国外大型体育场馆企业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经营模式的特点,归纳了当前某个大型体育场馆企业主要的经营管理模式及其适用问题,提出了一些适合大型体育场馆企业的运营模式的建议。

3)从某个大型体育场馆企业经营管理效益评估的角度,对场馆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评估。主要是参考国内外管理效益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 运用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财务管理理论、系统论等,并立足于场馆企业实际的运营管理情况,研究体育场馆企业赛后经营管理效益评价的要素及主要内容。

4)从大型体育场馆企业市场开发与利用的角度,研究场馆企业经营模式的适用性。学者们从市场开发的层面和营销策略的视角,对赛后体育场馆企业可持续利用的诸多因素、市场开发特征、开发原则、内容及经营思路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5)从大型体育场馆投资、融资模式的角度,研究因大型体育场馆投融资主体的不同而对场馆企业赛后经营管理模式的影响。

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对本文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然而,纵观国内外文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 在对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研究方面,研究视角基本都是基于大型体育场馆建筑类型、投融资方式、经营策略,很少针对大型体育场馆的服务运营,更少对大型体育场馆的服务供应链进行研究。2) 对于大型体育场馆企业和大型体育场馆建筑这2个概念的界定比较模糊。目前,研究文献所涉及的大型体育场馆有时是指大型体育场馆产权的所有者或者产权所有者委托的相关组织机构,即大型体育场馆企业,有时又是指大型体育场馆建筑本身。3) 目前的研究文献过于强调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体制和投融资方式对运营管理的影响作用。4) 在研究视角上,基本是基于还原论的方法,对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系统进行分解研究,只注重研究局部系统的运营管理,并经常以局部系统的研究代替全局系统的研究,而得出最终全局系统运营管理的结论。很少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去研究运营管理过程中系统各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协作关系。

然而,事实上,无论大型体育场馆的投融资方式对其运营的管理体制如何影响,也无论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环节在其经营中处于何种地位,众所周知,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离不开“服务”(包括公益服务和专业服务),对其运营管理的研究也需要围绕“如何才能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这个主题;因此,本文从系统科学的视角,运用管理学理论、供应链理论、价值链理论、服务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系统工程方法等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基于服务供应链的鸟巢赛后运营管理模式。

2基于服务供应链的鸟巢赛后运营管理模式的构建

2.1鸟巢及运营管理相关概念的研究与界定

鸟巢是指国家体育场。鸟巢建筑与鸟巢运营企业的概念是不同的。鸟巢建筑一般是指鸟巢建筑这个资源,具体包括鸟巢的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而鸟巢运营企业则是一个组织,是从事体育场馆经营活动,以场馆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组织。鸟巢运营企业可以通过对鸟巢中的软、硬件资源的规划、组织、控制、整合等活动,为客户提供满意、优质、高效的体育场馆服务。

运营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交付或者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作以及改进[12]。据此可知,所谓的运营管理是由企业设计出来的、能够对其所拥有的软硬件资源进行高效利用,以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管理系统。运营管理的主体是企业,运营管理的客体是资源,运营管理的媒介是运营管理系统。

因此,鸟巢的运营管理是指对鸟巢运营企业服务创造和服务提供的系统进行设计、运作以及改进。同时,鸟巢的运营管理也是指鸟巢运营企业为了完成其服务的创造和为客户提供满意、优质、高效的服务,而对其所拥有的体育场及相关的各种资源等进行规划、整合、组织、控制、优化等的过程。鸟巢运营管理的主体是鸟巢运营企业,客体是体育场及相关的各种资源,媒介是鸟巢运营管理系统。

综上,鸟巢运营管理的关键是设计高效的运营管理系统,核心是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体育场及相关的各种资源,其目标是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包括公益服务和专业服务,以下都简称服务)。

2.2鸟巢运营的服务供应链

鸟巢运营企业为了完成其运营管理的目标,即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必须拥有一个高效的运营管理系统,以便充分、最大限度地利用体育场及相关的各种资源,来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纵观鸟巢运营企业的运营可以发现,其服务运营过程主要包括鸟巢服务的采购、鸟巢服务的集成、鸟巢服务的销售、鸟巢服务的保障这4步相互关联的链式过程。这个链式运营过程再加上最终享受鸟巢场馆服务的客户,就构成了鸟巢运营的服务供应链。

其中,鸟巢服务的采购主要是指对体育场馆产业相关服务的采购,例如体育竞赛表演服务、体育俱乐部健身服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育休闲旅游服务、体育培训服务、体育健身指导服务、体育比赛服务、体育健身用品销售服务等服务的采购。鸟巢服务的销售是指对鸟巢相关的各种服务进行市场开发和销售,具体包括鸟巢无形资产的开发与销售、鸟巢服务的营销广告、鸟巢服务的营销策划等。鸟巢服务的保障主要是指为鸟巢服务提供支撑的服务,具体包括洗浴服务、餐饮服务、日用品销售、停车服务、票务服务、信息网络服务、鸟巢维修服务、体育场馆产业人才的租赁服务、体育场馆器材的租赁服务、鸟巢服务的预定等。而鸟巢服务的集成是指鸟巢运营企业本身的运营管理,主要是对逐渐聚集到鸟巢服务供应链上的各种体育场馆服务企业所提供的服务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整合,并为这些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进一步对各种体育场馆服务企业围绕鸟巢服务供应链形成鸟巢场馆服务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支持。

2.3基于服务供应链的鸟巢运营管理模式

供应链管理是目前运营管理的一种先进模式,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供应链管理的应用范围由最初的制造业扩展到了服务业,服务供应链已成为服务业运营管理的一种新模式。

综上所述,鸟巢的服务运营是由鸟巢服务采购、鸟巢服务集成、鸟巢服务销售、鸟巢服务保障这四步链式关联的服务供应链完成的;因此,本文提出的基于服务供应链的鸟巢运营管理模式是将鸟巢的服务供应链看作是一个能够整合体育场馆服务产业的运营平台(体育场馆服务产业园),而鸟巢服务集成商(鸟巢运营企业)就像是一个体育场馆服务产业园区的运营管理机构,它通过对体育场馆服务产业运营平台的规划、组织、协调、控制、整合等活动,吸引大量的鸟巢服务供应商、鸟巢服务销售商以及提供鸟巢服务保障的商家等各类体育场馆产业相关的企业,充分、高效利用鸟巢及相关的各种资源,在鸟巢服务供应链这个运营平台上进行相互协作、相互竞争,最终形成鸟巢场馆服务产业的集群效应,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体育场馆服务。

3以服务供应链为运营管理模式的鸟巢服务运营管理系统框架

任何一种运营管理模式都需要高效的运营管理系统来支持。基于服务供应链的鸟巢运营管理模式也不例外,它也需要一个高效的,以服务供应链为运营模式的运营管理系统来支撑。

在鸟巢以服务供应链为媒介进行服务运营的过程中,围绕着鸟巢服务这个目标,所有提供鸟巢服务的服务提供商、销售鸟巢服务的销售商,以及保障鸟巢服务的保障商都会在鸟巢服务集成商(鸟巢运营企业)的运营战略和运营管理策略引导下、以鸟巢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不断地进行相互协作、相互竞争,并逐渐演化成鸟巢场馆服务产业集群。

由此可知,在基于服务供应链的鸟巢运营管理模式中,其服务运营的关键是设计一个高效运转的运营管理系统,以便合理地组织和充分地利用鸟巢资源,并协调好鸟巢服务供应链中各服务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竞争关系,为鸟巢场馆服务产业集群的演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运行环境,从而,更好地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体育场馆服务。

因此,以服务供应链为运营管理模式的鸟巢服务运营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应包括:1) 合理地组织和充分地利用鸟巢及相关的各种资源;2) 通过公平、公正的服务运营战略和服务运营管理策略,有效地组织和协调鸟巢服务供应链中各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和相互竞争关系;3) 合理地规划和整合鸟巢服务供应链上的服务提供商、服务销售商、服务保障商所提供的服务;4) 为鸟巢场馆服务产业集群的演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运行环境;5) 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体育场馆服务。

按目前传统的基于还原论的设计思想,要设计具有上述功能的鸟巢服务运营管理系统,需要将整个运营管理系统逐层进行功能分解,并依据分解的功能设置相应的功能管理模块实施相应的管理。其研究的重点在于整体运营管理系统的功能分解。研究方法一般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从运营管理系统的顶层功能开始进行逐层分解,逐层设计。

然而,众所周知,虽然一个系统是由许多基本元素所组成的,但是,反过来,将这些基本元素堆放在一起时,却未必能还原出这个系统。这是因为系统构建的充分条件是这些基本元素的相互作用。同样道理,即使我们能够准确地分解并设置鸟巢运营管理系统的所有管理子模块,但是,离开了这些管理子模块的相互作用,也同样无法还原出鸟巢运营管理的系统。

由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中的定义“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综合体”可知,基于还原论所设计的鸟巢运营管理系统忽略了系统构成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系统对元素的整合作用;因此,鸟巢运营管理系统的构建应该采用自底向上的系统构建方法,并考虑到由系统中相互关联的诸元素进行的相互作用。

本文拟从系统科学的视角,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方法[13-16],提出如下观点:1)鸟巢服务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系统;2)该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系统是由鸟巢服务供应商、鸟巢服务销售商、鸟巢服务保障商、鸟巢运营企业这4类行为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协作所动态演化出来的,这4类行为主体是鸟巢运营管理系统的构成元素;3)在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系统中,各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4)在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系统中,各种类型的行为主体都具有决策能力和自适应能力,能够进行分析决策和学习提高,并能通过自身的适应能力去优化自己的战略或改变自己的运行策略;5)鸟巢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系统是由上述4种类型的行为主体不断地进行行为主体之间以及行为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协作、相互竞争而演化发展出来的动态系统,这个演化出来的鸟巢服务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

据此,鸟巢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系统是由鸟巢服务供应商、鸟巢服务销售商、鸟巢服务保障商、鸟巢运营企业这4类行为主体元素相互作用、相互协作而动态演化出来的。而研究的重点是鸟巢运营企业应该如何设计合理的服务运营战略和服务运营管理策略,才能有效地组织和协调鸟巢运营企业服务供应商、鸟巢运营企业服务销售商、鸟巢运营企业服务保障商在服务供应链上的非线性作用关系,并演化成鸟巢场馆产业集群。研究方法采用自底向上的系统构建方法。自底向上的系统构建方法的步骤为:首先,研究和分析鸟巢服务供应商、鸟巢服务销售商、鸟巢服务保障商这3类行为主体的服务供给策略、供给方式以及相互之间的交互规则;其次,研究并规划鸟巢运营企业应该采用的运营战略和运营管理策略;第三,研究并规划鸟巢运营企业与其他3类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则;最后,通过对系统中这些微观组成元素的相互作用,构建动态的鸟巢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系统。

4鸟巢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模式的分析

4.1鸟巢运营现状

鸟巢,即国家体育场为第29届奥运会的主会场,它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建筑面积25.8 万m2。目前,鸟巢已经被北京市政府收回,由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运营管理,属于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隶属于北京市国资公司,并且不作任何冠名。作为市民眼中的北京市地标性建筑,鸟巢的运营不仅要考虑到经济效益,还要兼顾社会效益,主要是公益效益。这就对鸟巢提出了一个很艰巨的任务。

由相关的调研可知:目前鸟巢场馆的运营团队有110人左右,一直致力于打造3个世界级:世界级品牌、世界级景观和世界级活动。已举办了诸如国际足球邀请赛、图兰朵大型文艺演出、鸟巢冰雪节以及鸟巢嘉年华等活动。同时,鸟巢还在以下4个方面积极策划相关产业的开发:1)鸟巢旅游,包括场馆旅游、奥运旅游和建筑旅游。主要目的是增加鸟巢的内涵和娱乐性。2)紧随其后的鸟巢旅游产业链的开发,其中包括酒店、餐饮、纪念品等项目。其目的是辅助鸟巢旅游业,以吸引游客。3)鸟巢文化表演,也就是之前谈到的大型文艺演出或者演会唱等。4)体育赛事,其中包括鸟巢策划的重大赛事,也包括租场活动。另外,鸟巢还进行无形资产的开发策划,包括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包厢开发和公益活动的举行等。

4.2鸟巢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模式分析

从鸟巢的运营现状来看,鸟巢场馆的运营已经初步具有了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模式的雏形。然而,在构建由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家体育场公司)、鸟巢服务供应商、鸟巢服务销售商、鸟巢服务保障商这4类行为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协作的服务供应链动态运营管理系统的过程中,负责运营的国家体育场公司还没跳出传统的场馆运营模式,只是重点经营文化表演、体育赛事、会展、场馆租赁、传统旅游等传统的场馆业务,没有立足于体育场馆服务产业去经营更多的体育场馆相关的服务,以突出体育场馆服务产业的特色,形成鸟巢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体育场馆服务产业的集群效应,致使鸟巢陷入到与表演业、会展业、传统旅游业、零售业等其他服务产业激烈竞争的红海之中;而且,在鸟巢服务运营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有效、合理的服务运营战略和服务运营管理策略,也无法更好地整合和集成大量的鸟巢服务供应商、鸟巢服务销售商、鸟巢服务保障商等企业到服务供应链上,以形成鸟巢场馆服务产业的集群效应。

4.3关于优化鸟巢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模式的建议

本文依据鸟巢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系统的理论框架,对于鸟巢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模式的优化提出如下建议。

1)构建鸟巢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以便能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来系统地整合鸟巢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中的服务流、信息流、资金流。

2)构建鸟巢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的仿真平台。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来对鸟巢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系统中的服务运营战略、服务运行管理策略,以及服务供应链中各行为主体的非线性关系等进行仿真研究,从而能够有效避免鸟巢在实施相关的服务运营战略和服务运行管理策略上的盲目性。

3)在对体育产业的服务市场进行详细分析和调研的基础上,尽快找到体育场馆服务的蓝海。

4)逐步将鸟巢场馆服务采购的重点转移到体育产业相关的服务上来,比如:对体育竞赛表演、体育休闲、体育旅游、全民健身,体育俱乐部活动、体育培训、体育健身指导、各企事业单位的体育比赛服务、体育健身用品销售等服务的采购。

5)加强鸟巢服务供应链中的服务保障环节。吸引更多优质的进行鸟巢场馆服务保障的企业,加快形成鸟巢场馆服务的产业链效应。鸟巢场馆服务的保障主要包括洗浴服务、餐饮服务、日用品销售、停车服务、票务服务、信息网络服务、鸟巢场馆维修服务、体育场馆产业人才的租赁服务、体育场馆器材的租赁服务、鸟巢服务的预定等。

6)集中力量,研究并设计合理的服务供应链运行环境,大力吸引更多进行鸟巢服务销售的企业集聚到鸟巢的服务供应链上,依靠专业销售公司的力量,来推销鸟巢场馆的各项服务。鸟巢场馆服务的销售主要包括鸟巢无形资产的开发与销售、鸟巢服务的营销广告、鸟巢服务的营销划等。

7)鸟巢经营业务的重点应该转移到对体育场馆服务产业的整合与集成上。要对逐渐聚集到鸟巢服务供应链上的各种体育场馆服务企业所提供的服务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整合和集成,并为这些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进一步,对各企业围绕鸟巢服务供应链形成鸟巢场馆服务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支持。

8)鸟巢运营企业应该尽快设计合理的鸟巢服务盈利模式,以减轻高额运营维护费用的负担。

5结束语

本文从系统科学的视角,运用管理学理论、供应链理论、价值链理论、服务理论、蓝海战略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系统工程方法等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基于服务供应链的鸟巢赛后运营管理模式,并构建了相应的基于服务供应链的鸟巢赛后运营管理系统的理论框架。最后,通过对鸟巢基于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模式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目前,鸟巢场馆的服务运营已经初步具有了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模式的雏形;然而,鸟巢运营企业在吸引文化表演、体育赛事、会展、场馆租赁、传统旅游等业务进行服务供应链构建及管理的过程中,没有立足于体育场馆服务产业去吸引更多体育场馆相关的服务,以突出体育场馆服务业务的特色,加快形成体育场馆服务产业的集群效应。因此,鸟巢应该尽快从与表演业、会展业、传统旅游业、零售业等服务产业激烈竞争的红海中突围出来,找到体育场馆服务的蓝海。同时,还需建立完善、有效、合理的蓝海服务运营战略和服务运营管理策略,更好地整合和集成大量的鸟巢服务供应商、鸟巢服务销售商、鸟巢服务保障商等企业到服务供应链上,以形成鸟巢场馆服务产业的集群效应。

参考文献:

[1]王刚.关于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和引入BOT投资方式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3):24-26.

[2]倪刚.BOT融资方式参与体育场馆建设的实用性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11-14.

[3]鲍明晓,林显鹏,刘欣葵,等.奥运举办城市体育场馆建设、运营与管理[J].体育科研,2006,27(5):1-10.

[4]李文生.对中外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比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2):27-28.

[5]曹可强.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4):22-25.

[6]朱永强,陈元欣.梳理与借鉴:优化我国体育场馆经营模式的构想[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4):75-76.

[7]韩开成,刘杰.论大型体育场馆的营销创新[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5(12):7-8.

[8]韩开成,顾长海,云欣.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4):32-34.

[9]张元文,叶玮玮.华东地区大型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研,2003(5):19-21.

[10]闵健,柳伯力,胡艳,等.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体制研究[J].体育科学,2006,(9):6-12.

[11]张大超,彭金洲,张瑞江.中外大型体育场馆管理体制的比较[J].体育学刊,2004,(3):120-123.

[12]Richird C.运营管理[M].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2007:5-6.

[13]陈禹.复杂性研究的新动向:基于主体的建模方法及其启迪[J].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3(1):43-50.

[14]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周晓牧, 韩晖,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47-51.

[15]霍兰.涌现[M].陈禹,译.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1:52-54.

[16]Wikipedia.Agent Based Modeling[EB/OL].[2012-12-28].http:///wiki/Agent-based_model.

供应链管理与服务范文2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绩效;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02

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时其对于公司绩效有着极大的影响,如何在不同的供应链管理中执行相关的管理策略以达到较高的企业效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活动的协调,实现最佳业务绩效,从而增强整个公司业务的表现。因此企业不能片面地追求诸如采购、生产和分销等功能的优化,而应该从总成本的角度考察企业的经营效果。

一、供应链管理概述

供应链,其实就是由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构成的物流网络。同一企业可能构成这个网络的不同组成节点,但更多的情况下是由不同的企业构成这个网络中的不同节点。在分工愈细,专业要求愈高的供应链中,不同节点基本上由不同的企业组成。在供应链各成员单位间流动的原材料、在制品库存和产成品等就构成了供应链上的货物流。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从单一的企业角度来看,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的有效性管理,表现了企业在战略和战术上对企业整个作业流程的优化。整合并优化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的业务效率,使商品以正确的数量、正确的品质、在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时间、最佳的成本进行生产和销售。

因此,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应包括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或零配件供应商),制造商(加工厂或装配厂),分销商(商或批发商),零售商(大卖场,百货商店,超市,专卖店,便利店和杂货店)以及消费者。近年来随着全球制造的出现,供应链管理在企业运营中得到普遍应用,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摸式。由于目前国际市场竞争激烈、顾客需求等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技术迅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供应链管理日益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供应链管理能够随着发展和变化不断修正和强化计划的内容,直至计划执行的最后一刻。因此供应链管理能提供进一步的有效决策支持信息,使得企业能够评估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事件和客户需求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二、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以最少成本,使得客户能够在正确的地点取得正确的产品,让存货降至最低,但仍旧能够提供给客户优异的服务,并缩短产品生命周期,以适应环境的快速变化。

应用供应链管理会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实际效益,很多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策略后,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产业的竞争加速、产品的周期变短、信息技术带来的冲击,供应链管理重要性越来越明显。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如果不采用快速流程方法,很有可能面临被时代淘汰的命运。所以需要有效的管理方式来解决时间上和弹性变动上的问题。美国是最早提出供应链管理的国家,企业注意到除了降低制造成本之外,还需要提升开发能力才能促使企业成长。无论在运输、仓储流通上,都必须结合各厂商、客户,形成快速的生产业务流程,形成应付信息时代的管理方式。因此,供应链管理可为消费者、制造商、供应商等创造价值,它会使消费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收到货物;对制造商而言可以最小化由于产品库存短缺造成的销售损失,最小化库存和相关成本,并使制造商为顾客和分销商提供最好的服务水平;它更能提高供应商的满意度,使之更好地与制造商的物流周期协调一致,以避免库存过多或短缺,减少原料报废,并向制造商提供更高的服务水平,获得较高回报。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并逐步加大步伐,对供应链管理的支出逐年增长。一方面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有力的通信和优化工具;另一方面很多大型企业、知名公司在企业实践中证实了供应链管理的价值,因而出现了其他公司竞相追随的发展形势。尤其在目前国内的经济发展氛围中,游戏规则的改变,更日益强化了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三、供应链管理体系的优化

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来讲,是一种价值创造的手段。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要使整个供需体系产生最大的价值。供应链的价值与赢利能力紧密相关,赢利越高,表明供应链管理也就越成功。事实上,供应链中所有的信息、商品和资金的流动都会产生成本,因此,对这些流动元素的有效管理是供应链管理成功的关键。供应链管理本质上就是通过对供应链各节点之间信息流、商品流和资金流的管理来获得最大价值。

供应链管理与企业主要业务密切相关,优化企业业务并创造价值。据有关调查表明,对于从未实施过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如果实施供应链管理可以带来大约20%的成本节约。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已经为公司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经济利益,一方面这些利益包括传统供应链的职能如库存控制、采购和订单履行;另一方面能在整个公司的范围内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供应链管理的正确实施更是要贯穿于整个公司的战略活动,范围从产品的销售和设计部门到财务部门。而供应链管理的成功基础在于必须在公司之间实施供应链管理,因为优化整个供应链需要各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优化供应链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为达到主要的营运目标,应积极采取措施,以保证供应链管理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一)实施新的经营管理模式

实施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包括企业管理要实现从职能管理到面向业务流程管理的转变,注重整体流程最优的系统思想,建立扁平化组织,充分发挥每个人在整个业务流程中的作用,面向客户和供应商整合企业业务流程,利用IT技术协调业务分散与管理集中的矛盾。实施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可以帮助企业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正确数量的合格原材料、零部件和产品。这是一种“共赢”的局面——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顾客等可使信息快速、准确地流动,从而使各方都获得最大效益。企业实施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后,可以提高企业整体经营决策水平,从而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机会。

(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供应链管理中,不但有双赢理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手段把理念形态落实到操作实务上。关键在于将企业内部供应链与外部的供应商和用户集成起来,形成一个集成化的供应链。而与主要供应商和用户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即所谓的供应链合作关系,是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此阶段企业要特别注重战略伙伴关系管理,管理的重点是以面向供应商和用户取代面向产品,增加与主要供应商和用户的联系,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一致性,实现信息共享等。企业应通过为用户提供与竞争者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或增值的信息而获利。

(三)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在市场经济形势下,产品的价格是由市场来决定,由消费者来决定,而不是由商品制造商和供应商来定,但是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成本是可控制的,利润的产生来源于价格和成本的差价,因此企业想提高利润,只能是降低成本,而不可能依靠提高价格。企业想降低成本可通过生产环节、原材料环节、运输环节等加以控制。

(四)适当并适时减少资金投入

企业运营应尽量减少投入资本,集中存货,减少库存。企业如果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快速生产,合理销售,具有很低的存货,对于企业来讲能够使销售策略稳定,保持较好的品牌形象,使企业获得长久的收益。如果企业通过大量库存的方式来满足市场需求,不仅占用了大量的企业运营资金,还会使企业承担一定的市场销售风险,也许大量的库存会带来商品的滞销。

(五)合理增加收入

企业增加收入,可以通过改善计划的制定减少库存短缺,缩短发货时间改善服务水平等途径获得。尤其是通过供应链管理可以使企业改善服务和降低库存水平这两个目标同时实现。企业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可以极大程度地缩短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时间,进而提升有效的提升与改进服务水平,通过时间管理的变化,快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企业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可以获得多方收益。据有研究表明,实施供应链管理后企业内部总供应链管理成本(占收入的百分比)降低超过10%,中型企业的准时交货率提高15%,相应的这种类型的企业生产率提高超过10%,对一般企业而言订单满足提前期缩短25-35%,如果对于绩效良好的大型企业其资产运营业绩提高15-20%,中型企业的库存降低3%,绩效良好的大型企业的库存降低15%,在现金流周转周期上比一般企业保持40-65天的优势。

企业之间的严峻竞争,加速了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谁能以最快捷的速度、最低廉的成本将定制化的产品送交顾客手上,谁就能赢得市场。尤其对于一个囊括了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的采购,产品的制造与装配、包装与暂存,产品的运输与配送,分销与销售以及最终交付用户和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多重业务和关系的企业,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提升整体竞争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从提品、服务和信息来为用户及股东提供价值,并且能够出色的管理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用户关键业务过程的全部业务流程。随着企业之间竞争逐步转化为供应链管理之间的竞争,完善与反映迅速的企业供应链体系将是决定企业未来命运的主导因素。

著名企业如联想、海尔等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取得的巨大成绩,有力地证明了供应链管理是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式下,适应市场竞争的有效途径。随着供应链管理的不断发展,供应链管理将越来越显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有效的供应链管理除了会给企业带来效率与效能上的变化之外,还会因此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提高企业对客户服务的反应速度,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识别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以及应对市场的敏感度等。因此,积极优化供应链管理,使企业不断完善和发展,最终能有效提高企业的总体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保新.用供应链打造价值优势[J].电子商务世界,2004(12).

[2]曾繁荣.供应链管理与成本控制[J].商业研究,2004(11).

供应链管理与服务范文3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供应链运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及时、有效信息的传递,实时把握市场需求,并根据实际需求来确立相应的生产、经营和物流运作,因此电子商务为推动信息的有效传递和管理、发展电子物流乃至供应链管理奠定了基础。为此,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呈如下新的特点:

1.管理信息化

当今市场在急剧变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取得持续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掌握用户需求的变化和在竞争中知己知彼。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推进供应链系统中信息共享的关键,改进整个供应链的信息精度、及时性和流动速度,被认为是提高供应链绩效的必要措施。

2.横向一体化与网络化

“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集成业务流程、与供应商和客户建立协同的业务伙伴联盟。

3.生产经营的敏捷柔性化

全球性市场竞争的加剧,单个企业已经难以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敏捷制造面对的是全球化激烈竞争的买方市场,采用可以快速重构的生产单元构成的扁平组织结构,以充分自治的、分布式的协同工作代替金字塔式的多层管理结构,注重发挥人的创造性,变企业之间的生死竞争关系为“共赢”关系,强调信息的开放和共享、集成虚拟企业,而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实现敏捷制造提供了可能。

4.物流系统化、专业化

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上升为企业经营中重要的一环,其经营的绩效直接决定整体交易的完成和服务的水准,尤其是物流信息对于企业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和商品的流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物流活动必须综合起来,进行系统化管理。

总之,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弥补了传统供应链管理的不足,它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延伸到供应商和客户,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和客户的客户,建立的是一种跨企业的协作,覆盖了从产品设计、需求预测、外协和外购、制造、分销、储运和客户服务等全过程。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的优势

供应链管理是多层次、多目标的系统工程,随着供应链赖以生存的市场环境的不断发展,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任务也在不断变化。在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时代,供应链管理有如下几点优势。

1.有利于保持现有的客户关系

电子商务使竞争从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化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直接加强了供应链中企业与客户间的联系,并且在开放的公共网络上,企业可以与最终消费者进行直接对话,从而有利于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保留住现有客户。

2.有利于促进现有业务增长

通过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各相关企业对产品和业务进行电子化、网络化的信息管理。同时,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对供应链中各企业实现有组织、有计划的统一管理,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供应链管理达到更高的水平。

3.有利于开拓新的客户和新的业务

通过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无论是企业还是客户都会从中获得利益,企业产生新的业务增值,成本降低,实现“双赢”目标。

4.有利于提高营运绩效

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不仅能使供应链的各相关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缩短需求响应时间和适应市场变化的时间,还能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使客户能够获得最好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实现最大增值。

5.有利于分享需要的信息

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交易涉及信息流、产品流和资金流。供应链中的企业借助电子商务手段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部分或全部的供应链交易,从而有利于各企业掌握跨越整个供应链的各种有用信息,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以及供应商的供货情况,同时也便于顾客网上订货并跟踪订货情况。

6.有利于快速反映顾客的反馈信息通过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全天候的工作,及时了解顾客的反馈信息,不仅提高了为顾客服务的时间效力,而且还提高了为顾客服务的忠诚度。

三、对未来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的展望

电子商务对于制造和分销的重要性无疑是先进的供应链管理。如果以高速和低成本与客户和供应商进行交流和协作是有效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那么完全电子化的供应链(e-chain)就是对未来的展望。而支持未来供应链管理的信息系统将是ERP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建华.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比较[J].商场现代化2006,(457):147-149.

[2]张福荣.电子化供应链管理[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

[3]胡军.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6.

供应链管理与服务范文4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中小企业 趋势 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067-01

供应链管理是围绕着核心企业运作中集成的管理思想和统筹整套方案最优化,在企业日常运行中肩负着计划、实施和控制的功能。

中小企业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通过供应链集成管理和系统性管理,提升企业的市场敏感性和响应性,要让供应链系统无缝对接。

一、 供应链管理运作分析

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动态的、系统化的物流模式,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要形成供应链一体化的形态和价值。

1、 中小企业供应链通过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数据利用先进技术使用分析工具和技术应用数据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利润,既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又能运用高科技增加附加价值。

2、 供应链物流管理技术更新快,要创新技术,必须大力增加资金投入,聚焦核心竞争力为供应链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提供供应链操作的灵活性和高效率,同时降低供应链运作风险。

3、 供应链信息化平台建设,运用运筹理论和管理实践相结合,让信息技术及网络化技术和物流定量分析对众多约束条件数据化,通过模型利用信息化定量决策来对管理目标和约束条件之间寻求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

4、 供应链物流服务创新转型,塑造企业品牌。供应链服务创新是从服务能力供给角度展开的,对供应链服务进行细分。

5、 政府应提供一个制定政策、标准和公平竞争的环境,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供应链管理的新认识。

二、 供应链管理发展现状

供应链管理在中小企业起步晚,管理现状比较落后,对供应链管理的认识存在局限性,还不能正确的定位,无法做到统筹管理企业。中小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从供应链模块管理到管理咨询,也试图为客户专门打造个性化服务,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 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核心是满足客户需求,实行多渠道处理订单。客户无论何时何地下的订单,要求货物无缝快速传递,企业为满足需求,根据线上和线上线下经营承诺,快速线上处理订单,却带来一系列的售后问题,终端客户的需求无法满足,终端环节的失误无法解决,导致信誉下降,不但没带来收益,而且还让企业陷入两难的境地。

2、 供应链管理过分强调降低成本带来革新技术的阻力。供应链管理目标之一是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企业要创新技术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大多数的企业在资金投入上仅能维持供应链管理技术的现状,根本无法开发新技术,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3、 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建设信息化平台,很难实现信息共享。企业供应链一体化管理系统,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但由于投入资金的限制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大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停留在起步阶段,信息资源共享更难以实现。

4、 供应链物流没有形成标准化管理,物流标准化是供应链管理提高效率的重要举措,我国在建立供应链物流标识标准得到了公众的认可,但还有很多企业无视行业标准,自行打印自身企业为准的产品标码,不但浪费了资源,加重企业负担,还严重影响企业间信息流和物流的有效衔接,降低运作效率。

三、 供应链管理发展的未来趋势

1、供应链管理应在企业间的整个流通领域中形成良好的供应链关系,企业双方树立长期合作共赢意识,为了各自利益最大化,相互信任,持续合作,有利于提高企业诚信,培养双方的忠诚度,实现信息共享,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建立双方合作联盟,提高竞争优势,更好地发挥各企业的作用。

2、供应链管理应以整合平台资源为突破口,完善供应链管理每个节点的网链作用,通过核心竞争力融合互通,聚集分散资源实施系统创新和模式创新,优化整个供应链资源。加快产品服务平台建设,打造标准统一的品牌,吸引更多的企业加盟合作,制定平台交易标准规则,合理分配利润机制,促进企业间资源共享,加快平台网络信息化集成,完善企业间同一平台建设。

3、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应以先进技术发展为突破口,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发展。供应链管理中要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射频识别技术(RFID),进行信息24小时跟踪,采用TM S、W M S等专业物流信息系统,并实现与集成商、企业客户信息系统的对接,促进服务集成商过程可视化系统的建设实现网上动态交易处理。

4、供应链管理运作中应招聘专业知识和操作性人才,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生产力,熟悉企业生产运作整个流程和具有商业经验的人才,不但能更好的掌握新技术,并能使用新的技术工具设备,能更好的掌握新方法的同时,可以提出更好的改进方法,完善供应链管理中操作的不足。

5、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供应链管理作为新兴行业整合主力军,政府应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供应链的发展,制定标准的行业规则,并为其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经济秩序的环境,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公众对供应链管理的认识,让社会切实认识到供应链管理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供应链管理主要是通过统筹、计划、实施、运行控制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各种活动,并且让服务水平充分得到客户的认可,通过整合整条供应链资源,同时控制系统总成本最优化,实现集成技术有效结合终端客户,形成有组织、有效率的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陈迎欣.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自适应供应链系统研究[J]供应链管理 ,2010( 29)

[2]朱文和.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供应链智能化物流配送服务[J] .物流技术,2010(13):172―173.

供应链管理与服务范文5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高校餐饮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Shallowly discusses the universities din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Wu Xinsheng

(Henan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Abstract: The content and its the significance manages which throughthe analysis universities dining supply chain, this article proposedthe establishment highly effective din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should take several questions.

Key word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universities dining

高校餐饮改革作为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部分,既有尊重教育规律,为学生服务的教育属性,又有逐步实现企业化管理,尊重经济规律,讲求经济效益的产业属性。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进行,高校餐饮管理如何面临挑战,适时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思路和方法,创新餐饮管理,建成符合高校后勤特点的新型管理运行机制成为重要命题。

当今世界各种技术和管理问题日益复杂化和多维化,这种变化促使人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也发生了变化,逐渐从点的和线性空间的思考向面的和多维空间思考转化,管理思想也从纵向思维朝着横向思维方式转化,供应链管理作为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渐受到重视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与模式,对搞好高校餐饮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的研究最早是从物流管理开始的,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它把不同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最早人们把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放在管理库存上,作为平衡有限的生产能力和适应用户需求变化的缓冲手段,它通过各种协调手段,寻求把产品迅速、可靠地送到用户手中所需要的费用与生产、库存管理费用之间的平衡点,从而确定最佳的库存投资额。因此其主要的工作任务是管理库存和运输。现在的供应链管理则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的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

2、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到四个主要领域:供应(Supply)、生产计划(Schedule Plan)、物流(Logistics)、需求(Demand)。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主要指制造过程)、满足需求来实施的。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计划、合作、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零部件和成品等)和信息。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并且寻求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这两个目标往往有冲突)。

二、供应链管理在高校餐饮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高校餐饮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高校餐饮管理是高校后勤工作的组成部分。餐饮管理供应链指从食品的采购、加工到最终销售的链状结构,包含采购管理、库存控制、仓储管理、制作管理、客户服务、会计核算、人力资源、餐饮营销等内容,它以服务师生为核心目标。其基本特征表现为:(1)从高校餐饮供应链的社会功能看,高校餐饮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种属性,高校餐饮供应链必须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求得一种平衡,餐饮供应链管理过程也就是二者最佳价值结合的追求过程。(2)从高校餐饮供应链的功能特点来看,作为服务行业,餐饮供应链的核心是为高校消费者提供优良的餐饮服务,因而围绕服务工作,提供高质量的饮食服务,包括内在质量和外在环境,以及卫生、环保等,及时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动态处于高校餐饮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位置。(3)从高校餐饮供应链流程管理来看,餐饮供应链管理由对供应链各节点的环节管理转向面向供应链流程的系统管理,即转向餐饮供应链的组织决策、配送管理、信息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及绩效评价管理等。

与传统管理方法的区别。餐饮供应链管理思想的第一个管理目标是降低物流成本。通过掌握比较简化的管理方法,把运营成本、物流成本控制在合理的低位水平上。在餐饮成本上通过让采购人员、餐厅管理人员全面理解生产成本函数表达的深刻涵义,掌握并运用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调控主副食在低成本价位上运行。第二个管理目标是优化定置管理。根据主副食生产加工的规模和产量的要求,把餐厅的空间布局、设施设备及用具放置、场地生产空间安排与劳动者的组织分布进行优化,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第三个管理目标是根据最佳人力输出,较高的加工效率,最节省的能源消耗,科学确定标准当量、标准器皿或盛量工具,实现计量方法标准化管理。第四个管理目标是对餐饮主副食加工生产的微观物流过程进行优化,从程序和顺序上解决最佳生产物流的效果问题。当然,在大学餐饮供应链管理中,如果没有物流信息化为基础的智能决策系统,也可以完成餐饮供应链管理的意图和要求,只是在精确性和效率上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建立高校餐饮供应链管理应重视的问题

要成功地实施高校餐饮供应链管理,使供应链管理真正成为有竞争力的武器,就要抛弃传统的管理思想,把后勤餐饮企业内部以及节点之间的各种业务看作一个整体功能过程,形成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体系。通过信息、生产和现代管理技术,将餐饮经营过程中有关的人、技术、经营管理三要素有机地集成并优化运行。通过对生产经营过程的物料流、管理过程的信息流和决策过程的决策流进行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将企业内部的供应链与企业外部的供应链有机地集成起来进行管理,达到全局动态最优目标,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对餐饮供应提出的高质量、高柔性和低成本的要求。

为了适应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必须从与生产产品有关的第一层供应商开始,环环相扣,直到为最终消费者服务,真正按链的特性改造企业业务流程,使各个节点企业都具有处理物流和信息流的运作方式的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因此,对高校传统餐饮管理模式的改造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餐饮供应链系统管理的设计。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和快速反应能力已经成为制胜的重要砝码,管理同技术结合的餐饮供应链系统设计在餐饮管理中尤为重要。除了利用信息技术为企业日常的内部服务获取效益外,在整个餐饮现代化系统运用过程中,对餐饮各个点的所有信息进行整理、汇集、传递和反馈,充分挖掘并利用这些信息数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实现为企业增效的目的。餐饮成本控制是实现企业增效的关键点之一,可以利用供应链管理中的库存管理理念,对原料及供应商进行采购跟踪,并根据厨房及各部门领用的每个环节生产所需时间长短的报表,实现对库存量的实时监控,防范餐饮企业日常管理的漏洞。

通过对贯穿供应链的分布数据库的信息集成,产生餐饮管理的关键数据。所谓关键数据,是指订货预测!库存状态、缺货情况、生产计划、运输安排、在途物资等数据。为便于管理人员迅速、准确地获得各种信息,在系统设计时应充分利用电子数据交换(EDI)、Internet等技术手段实现供应链的分布数据库信息集成,达到共享采购订单的电子接受与发送、多位置库存控制、批量和系列号跟踪、周期盘点等重要信息,加强对各个环节点的监控和管理。

2.适应餐饮供应链管理的组织系统重构。现行企业的组织既然都是基于职能部门专业化的,基本上适应可制造性、质量、生产率、可服务性等方面的要求,但不一定能适应于供应链管理,因而必须研究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流程重构问题。为了使供应链上的不同企业、在不同地域的多个部门协同工作以取得整个系统最优的效果,必须根据供应链的特点优化运作流程,进行企业重构,确定出相应的供应链管理组织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应采取的结构形式。

3.研究适合高校餐饮供应链管理的质量标准和绩效评价系统。供应链管理不同于单个企业管理,因而其绩效评价和激励系统也应有所不同。新的组织与激励系统的设计必须与新的绩效评价系统相一致。在餐饮管理中,质量标准存在于采购、库存、加工卫生、就餐环境、制作标准等环节,最重要的是保障餐饮卫生安全。

绩效评价系统包括有两种含义,一个是对物流的绩效评价,一个是对人的绩效评价。物流的绩效评价是对餐饮供应链管理的流程优化是再造的过程,不断降低成本控制。人的绩效评价就是结合餐饮供应链管理的特征,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质量效益评价,不断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4.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和人才储备。餐饮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参与服务生产全过程,为顾客提供面对面的服务。即使科技水平飞速发展,餐饮企业的服务也不可能完全由机器所替代。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顾客对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顾客希望享受到富有人情味、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对餐饮企业员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员工是餐饮服务的实施者,只有较高素质的满意员工,才能提供满意的服务。因此,现代餐饮企业必须创新管理理念,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和人才储备。

高校餐饮工作经营头绪多,工作也比较繁琐,为此,要有新思路、新突破、新举措来解决目前面临的新问题和新矛盾。餐饮供应链管理还是一个新的领域和思路,在这里谈到的仅是对一些顶层设计的探讨和研究,更深层次的研究还待进一步开展。

作者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立君.餐饮企业人本管理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1:56-58.

[2]袁苹.餐饮经营管理刍议[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45-47.

[3]马平均.高校餐饮便捷式管理初探[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5,3:36-38.

供应链管理与服务范文6

关键词:传统物流;现代供应链;管理;转变;策略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已经进入供应链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管理模式的比对,物流企业必须认识到转变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传统物流将被供应链管理模式所取代。物流企业也要不断创新,增强创新意识,发挥出供应链管理的作用,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1现代供应链管理分析

现代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物流企业,也就是通过对物流企业资金和信息的合理控制来建立管理网链体系,供应链中可以包括多家物流企业,为物流企业带来收益,降低物流企业的运营风险,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现代供应链管理实际上就是集成管理的一种体现,可以对物流企业进行事先计划和管控。现代供应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采购,二是制造,三是运输,四是储藏。现代供应链不仅注重企业的运营成本,更注重服务质量,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社会竞争力。供应链管理就是对物流企业的所有活动展开管理,最终实现一体化管理。要想实现供应链管理目标,物流企业就必须降低内部库存量,合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自身的风险应对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

2传统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传统物流管理和现代供应链管理必定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传统物流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现代供应链管理更加注重整体性,供应链也是物流企业展开管理工作的关键依据和依靠。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对于内部库存量有新的理解和认识,虽然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不断缩减库存量,但是库存也是必须存在的,可以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供应链管理属于新型管理手段,更适合物流企业的发展需求,能够统筹协调,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相比而言,西方国家采用供应链物流管理方法的时间比较长,经验比较丰富,我国和西方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面临较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外包装需求,二是系统信息化管理,三是供应链安全问题。物流行业属于服务行业,物流企业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整合企业现有资源,实现企业一体化管理,推动物流行业的发展。供应链管理是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物流行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3传统物流向现代供应链管理转变的必要性

传统物流向现代供应链管理的转变实现了物流系统的共通,可以把各个系统连接在一起,保证物流管理的协调运作,也只有实行供应链管理才能保证运输货物准时送到客户手中,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供应链管理可以提高采购效率,缩短采购时间,供应链实现了物流企业和用户之间的无缝对接,供应链具有多种功能,而且每种功能都十分强大。供应链管理也增强了物流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企业之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更好地保证了企业的稳定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物流企业处理物流订单的周期会缩短,而订单又是物流企业商务环节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缩短订单处理周期可以缩短货物运输周期,订单处理周期可以平均缩短3天,进而提高企业资金的循环周期,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在开展供应链管理之前,物流企业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就要对企业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并结合企业内部实际情况制定供应链管理方案,明确供应链管理目标和方向。其次,物流企业需要对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供应链管理工作开展的最终目的就是满足用户的需求,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此,企业供应链管理必须建立在用户实际需求的基础之上,从实际出发。最后,物流企业还需要对物流市场进行分析研究,整理出具体的数据,为企业供应链管理提供可靠依据。物流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发展,不仅要提高效率,还要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供应链管理系统能够及时更新客户的信息,对客户的需求量进行统计和整理,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满足客户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物流管理中,为物流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提高物流企业内部重组的能力,提高物流企业的反应速度。

4传统物流向现代供应链管理转变的策略

4.1加速物流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

第三方物流实际上就是充当客户和供货方之间的中介。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对于第三方的要求不断提高,第三方的服务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层次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从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物流行业起步的时间比较晚,发展速度也比较缓慢,服务水平也需要提高,与西方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在新形势下,物流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物流企业必须顺应时展,从传统物流向第三方物流转变,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物流企业要想提高服务水平就必须不断开拓新的业务,扩大物流企业的规模,注重服务质量,坚持诚信做事的原则,提高自身服务效率,有针对性地开展供应链管理,实现各个企业互赢互利。物流管理对于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和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但是,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开展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企业缺乏专业的物流管理人员,现有的物流管理人员专业性较低,缺乏物流管理实践经验,导致物流管理过于形式化,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物流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也比较低,导致物流管理手段单一,管理理念和模式比较落后,物流管理水平比较低。

4.2优化内部业务形式

在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下,基本的业务流程已经具备,但是,传统物流管理模式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物流运输的路线不合理,增加了物流运输的成本,而且运输货物的批次也不合理,导致用户无法在指定的时间内收到货物,降低了用户对物流企业的信任度,也降低了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是市场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客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物流管理模式无法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三是物流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物流管理的难度,而且物流管理的执行难度也比较大,相对复杂,物流企业很难掌控这个过程,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新形势下,物流企业必须更新管理观念,采用集成化管理手段,站在客户的角度,把物流业务发展成企业的核心业务,把供应链管理贯穿于企业发展全程。除此之外,物流企业还必须不断增加一些特殊,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物流企业业务形式对于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有很大影响,要想实现现代供应链管理目标,企业就必须优化内部业务形式。

4.3建立支持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物流企业的数据信息数量在不断增多,物流企业必须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在新形势下,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变为信息和数据的竞争,物流业务任何一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也需要大量的信息作为支持。但是,在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下,物流信息会分布在不同的平台上,这样无论是信息的处理还是利用难度都比较大,信息的利用率比较低。对此,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物流企业必须建立供应链管理平台,管理平台的建立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整合物流企业的信息和数据,提高信息和数据的利用率。供应链管理平台可以把企业物流业务各个环节结合在一起,实现企业业务的信息化管理。我国物流企业在开展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合理地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物流管理水平,以实现发展目标。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也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物流企业就更要转变管理模式,发挥出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优势和作用。传统物流向供应链物流管理转变对于物流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和综合素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企业必须认识到加强人员培训的重要性,加大人员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定期派遣管理人员外出参加专业化培训,丰富管理人员的实践经验,提高物流管理人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进而提高物流管理人员的专业性,更好地满足供应链管理需求,保证物流供应链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新形势下,物流企业只有找到适合自身的管理方式,才能从众多的物流企业中脱颖而出,才能吸引更多客户的目光,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也是物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供应链管理模式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企业需要把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和供应链管理模式结合在一起,互相补充。

5结语

虽然物流行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物流行业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此,人们对物流管理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在新形势下,传统物流管理模式的弊端不断凸显,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也无法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对此,物流企业必须从传统物流向供应链管理转变,结合企业内部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供应链管理方案,提高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竞争力,发挥出供应链管理的优势和作用,推动物流企业和物流行业的发展。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物流企业还必须建立信息管理平台,整合物流企业的信息和资源,提高信息和资源的利用率,为供应链管理提供数据和依据。物流企业还需要增强创新意识,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不断丰富业务形式,全方位地开展物流管理工作,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在新形势下,物流企业要采用集成式管理手段,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焦洁.传统物流向现代供应链管理转变的策略[J].现代国企研究,2016(14):206-207.

[2]邓振华.浅谈传统物流向现代供应链管理转变的措施[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7):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