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经济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经济理论

旅游经济理论范文1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旅游者行为;前景理论;心理账户

中图分类号:F59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9-0209-02

所谓旅游者行为,是在旅游者意识支配下产生的,是旅游者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而旅游者行为贯穿整个旅游活动的全过程,反映了旅游者购买和消费旅游产品的心理过程和特征[1]。因此,要正确分析和预测旅游者行为,必须对旅游者的心理活动进行相应的分析。

旅游者行为是由旅游者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所决定的,要受到许多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在分析旅游者行为时,必须充分考虑影响旅游者心理的各种因素及其各自的影响程度。传统分析方法过度强调旅游者的理性,对于一些旅游者行为的解释不准确。这就需要在研究旅游者心理决策过程中更注重情境因素和体验因素,关注对旅游者心理变量的分析[2]。

一、传统的旅游者行为分析方法的缺陷

(一)传统旅游者行为的分析方法

1.国外的旅游者行为分析方法

国外传统的旅游者行为分析的理论是建立在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上的,一般采用定量分析,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利用研究自然科学和人类行为合理性范式的实证主义的模型。这种方法到目前为止仍然在旅游者行为研究方面占主流,具有代表性的是:克朗普顿模型,莫提荷模型和伍德塞德模型[2]。这些模型是将旅游者的行为过程进行概括,绘制行为流程图,从而将概念框架简化为更具操作性的旅游者行为模型。

2.国内的旅游者行为分析方法

国内旅游地理学学者对旅游者行为的研究是定性分析了感知环境、最大效益原则和旅游偏好是如何影响旅游者决策行为的[4]。在研究分析方法上,运用普雷德的旅游者决策矩阵分析了城市居民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和可达机会[5];利用旅行距离决策模式分析了中国城市居民到访率在空间上的分割[6]。

国内旅游经济学学者认为,旅游者行为的基本模式是旅游者行为的刺激―反应模式。这一模式是描述旅游者行为在各种刺激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旅游者“黑箱”的中介作用过程,产生一定反应行为的全过程,并应用无差异曲线及预算线,建立旅游者效用分析模型进行分析和比较旅游者行为[1]。

(二)传统旅游者行为分析方法的缺陷

传统旅游者行为分析模型是进行定性的框架分析,难以论证一些诸如情绪和感觉的作用等重要问题,只能进行影响旅游者行为因素种类和影响方式的分析,不能明确具体因素影响旅游者行为的程度。而且传统分析方法认为影响旅游者作出决策的某些因素是可以替代的。这些问题使得我们需要引入一种更注意情景因素和体验因素的观点,不仅要关注对旅游者心理变量的分析,而且还要注意到旅游者是怎样形成认知、情感判断、意图、实践和游后评价。

二、行为经济学及其行为分析方法介绍

(一)行为经济学的基本思想

行为经济学是以人类行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 借助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它对个体和群体的经济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的研究。它有效借助于可控试验、调查等方法以现实为基础来构造理论,在对主流经济学的假设现实化的基础上提出人的行为的非理性,通过实证方法验证传统理论的有效性,同时建立能够正确描述人类行为的研究框架和经验定律[7]。

(二)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1.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认为,在人们的选择过程中存在两个阶段:初始阶段描绘和刻画行动,结果和可能性,随后是评价阶段。在决策的描绘和刻画阶段,人们会运用各种各样的编辑方式来简化问题,合并事件或结果,并去掉那些共同的部分等等[8]。

2.心理账户

按照经济规则,金钱不会被贴上标签,它具有替代性。但在心理账户中,金钱却被归于不同的账户类别,不同类的账户不能互相替代[10]。所谓心理账户就是人们在心理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账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则。由于心理账户的存在,使人们在行为决策时常常偏离基本的“经济人”理性原则。

心理账户对人们的决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由于心理账户的影响,人们在决策时,常常在心理上为各种活动划出一个名义界限,虽然界限是名义上的,但界限相互之间的内容通常是不能代替的。如果目前的决策与沉没成本归于同一账户时,人们就会考虑沉没成本[10]。

心理账户提供了一种事前和事后不同方向的分析[10]。因此,在分析行为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情境因素。

三、行为分析方法在旅游者行为分析中的应用

(一)应用前景理论分析旅游者行为

旅游者在进行旅游之前,会对这次旅游有一个预期的期望值,在旅游者进行决策的描绘和刻画阶段,这个预期的期望值就构成了前景理论中的参照点。由于旅游者收集的资料及其本身的因素影响,每个旅游者最后形成的期望值是不一样的,因此各自的参照点的选择也是不同的。

旅游者在决策的描绘和刻画阶段中,会分析和比较几个备选的旅游目的地各自的期望效用,然后同旅游者预期的期望值进行比较,得出具有最大效用值的那个目的地作为最后的旅游选择。例如,两个旅游者,小王和小李,小李喜欢自然风景,因此在香港和九寨沟的选择比较中,九寨沟就是对于小李具有最大效用的选择。而小王喜欢城市景点和购物,则香港对于小王来说是更好的选择。

在旅游结束后,即评价阶段,每个旅游者的真实旅游感受是不同的,将其感受与参照点相比较,可以准确地得出其价值函数是获利还是损失,算出其感受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和横向比较。比如,小李和小王都去了香港,因为小李更喜欢自然风光,因此就对这次旅游期望不高,而香港的城市风光给他很好的印象,他玩得很愉快,相对于他的参照点,他赢利了,因此他对这次旅游评价很高。小王却乐于城市景色和喜欢购物,对这次旅游期望很高,由于在旅游过程中安排的购物活动不是太贵就是物品没吸引力,她没买到合适的商品,相对于她的参照点,她亏损了,所以她对这次旅游评价不好。这就充分地解释了不同旅游者的同一次旅游对同一旅游地的不同的旅游感受。

(二)应用心理账户分析旅游者行为

旅游者作出旅游决策时,旅游者本人的收入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认为,来自不同心理账户的收入,对其作出旅游决策的影响是不相同的。由于不同的账户的边际消费倾向是不同的,这将影响旅游者所作的决策。在实际研究中,应考虑不同的边际消费倾向,使研究更贴近实际。

心理账户导致了人们在评估收益和损失时,是依据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假设游客小张准备游览一个景点,他花30元钱买了票,没马上进去,而是去买饮料了,等他回来准备进景区时,发现票掉了,他会再买一张票进去吗?此时,小张有很大可能就不会再买一张票了。而假设小张是在到景点门口的时候,发现自己刚刚掉了30元钱,他还会买票吗?此时小张是有很大可能会买票的。这是因为在前一种情况下,买第二张门票的30元钱与第一张票的30元,被记入同一账户,这导致成本变成60元,多数人认为成本超过预算太多变得不可接受。相反,在第二种情况下,现金的损失没有被记入游览账户,而记入另外一个账户,因此,只是导致多数人认为自己穷了一点,而不会感觉到看风景的成本过高。

四、结论与讨论

在研究旅游者行为这一问题中,利用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充分考虑了旅游者在决策过程中和旅游后评价过程中的体验因素和情境因素,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将旅游者的理性趋利性和价值感受性统一于正常个体当中,可以定量的分析旅游者的心理感受,使得研究细化,有助于解释旅游者行为中的复杂现象,使结论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由于行为经济学本身的发展还不充分,理论和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在研究中还有各方面的问题,利用这一分析方法解释旅游者的行为得出的结论还应该再进行检验。行为经济学方法中的主观的因素过多,进行重复实验也不好掌握,利用这一方法得出的结论的解释力度有欠缺。

总之,借助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分析方法,对旅游者的行为研究是一个促进,为旅游者的行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研究中充分重视旅游者的心理感受。随着行为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完善,用其来对旅游者行为的解释必将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1] 罗明义.旅游经济学分析:方法・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2-22.

[2] [美]Abraham Pizam,[以]Yoel Mansfeld.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M].舒伯阳,等,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79-84.

[3] 董志勇.行为经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6.

[4]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0-37.

[5] 王家骏.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址――旅游决策行为研究[J].西京论苑,1997:49-62.

[6] 吴必虎,唐俊雅,黄安民,等.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J].地理学报,1997,(2):97-103.

[7] 刘继云.经济学中的行为研究[J].财经科学,2006,(3):70-74.

[8] 刘瑞霞,邬冬华.不确定条件下判断和决策的新领域――前景理论[J].运筹与管理,2005,14,(2):14-18.

[9] Kahneman, D.Experienced Utility and Objective Happiness: A Moment-based Approach[M].New York: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and the Russell Sage Foundation,2000.

[10] 李国平.行为金融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56-167.

Analysis of Tourists’ Behaviors Based on Behavioral Economics

LI Bin, YANG Xiao-xia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旅游经济理论范文2

关键词:资源理论;旅游经济;竞争优势;少数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F59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7―0072―07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这些资源独具特色,分布相对集中。由于历史等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普遍特点是比较落后,扭转这一落后的局面,是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关键。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往往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带动着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产业,在当地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少数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伴随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的退化、破坏和逐步消亡的问题也变得日趋突出。而由资源退化、破坏甚至逐步消亡的状况又严重威胁着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经济学意义上,构成少数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旅游资源是有价值的,它能够产生租金,即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然而,这种资源及其产生的租金是否可以持续地存在,是少数民族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认为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关键在于除了发展旅游资源优势外,还要考虑如何让这些资源可持续利用下去。因此,本文将深入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优势的可持续问题,我们将Peteraf的资源创造经济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模型拓展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优势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并引入了企业家型政府和支持系统、旅游资源保护及资源拥有者的积极性等因素,以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本文简称连南县)为例,来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竞争优势的机理,希望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参考思路。

二、资源理论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竞争优势的获取

资源理论的学者认为组织之间存在着资源和能力的差异,即资源是不同的,不同的资源造成企业的竞争差异。其中,资源的异质性和不可流动性是企业创造租金的基础,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成长的关键所在(Barney,1986,1991;Collis,1991;Dierickx & Cool,1989;Foss,1996;Mont-gomery & Wemerfelt,1988;Peteraf,1993;Rumelt,1984;Teece,1986;Wemeffelt,1984;)。巴尼(Barney,1991)总结了以往的研究,提出了一个资源理论模型,认为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组织的资源能力特征,如果资源具备了异质性和不可流动性特征,那么这样的资源是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模仿的(来自于历史依赖、原因不明和社会的复杂性)、不可替代的,这样的资源让组织具有了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中,旅游资源的特性对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中,也应该考虑对旅游资源发展和积累的路径,以便使少数民族的旅游资源具有异质性和不可流动性的特征,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竞争优势。

Peteraf(1993)结合Wemerfelt(1984)和Barney(1986,1991)等人的观点,更进一步提出了一个资源创造经济竞争优势的模型,认为异质性资源、不可流动的资源、事后的竞争限制和事前的竞争限制的共同作用产生了企业的竞争优势。这是因为:(1)资源异质性(Barney,1991)在效率上“优于”另外一些资源,它们能够更经济或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能够带来竞争优势。(2)事后为维持租金而对竞争的限制,其目的在于通过抵制模仿和替代等方式以确保资源的稀缺性,进而减少租金的耗散,这是保持资源异质性和维持竞争优势持续性的前提条件。(3)不完备移动性,即由于这些资源的特异性而导致完全不可交易,或可以交易但交易行为将导致价值的降低。(4)事前限制竞争,即在其他组织建立一个优越的资源位势就应该限制对该位势的竞争,如果战略要素市场是完备的和没有受到限制,但战略实施也是需要成本的,就只能期望获得一般水平的回报(Barney,1986)。

在Peteraf(1993)模型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特征和经济发展特点,加入了企业家型政府的作用、支持系统的作用和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拥有者的积极性等要素,构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竞争优势的框架模型,如图1所示。我们认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优势的获取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旅游资源的特性,这种能够取得旅游经济竞争优势的资源特性主要有:民族旅游资源的异质性,是旅游资源租金产生的关键;事后限制竞争、民族旅游资源不完全流动和事前限制竞争,是租金可持续的原因;企业家型政府的作用和支持系统,是租金有效实现的关键因素;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使拥有者有积极性,是防止租金耗散的保证。本文以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为例,根据图1模型来阐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优势的获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1、民族旅游资源的异质性特性

民族旅游资源的异质性是指某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是独特的,是与众不同的,民族旅游资源的异质性是少数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Barney(1991)认为异质性的资源是有价值的。这种有价值的资源才能创造租金(即创造利润)。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大多有着独特的异质性特征,这些资源主要包括少数民族浓郁的民族文化资源、原始的自然景观、民族传统手工艺、特色农业资源等。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是以瑶族文化旅游资源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有:反映瑶族生活原貌、瑶家人奇特生活方式的三排瑶寨,保持着古朴淳浓民族风情、神奇秀丽、独一无二的南岗排瑶古寨;它们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祥和而古老的民族气息。三排瑶寨、南岗排瑶古寨房屋建筑都比较传统,寨里的村民穿着少数民族服装,民族气息浓郁,他们保持着独特的、古朴淳浓又奇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同时,瑶家人生活方式奇特,服饰五彩缤纷,以真诚纯朴热情好客而闻名远近;瑶家人独具魅力神韵的民间艺术令观者欲醉痴迷,如以庆祝丰收、表演传统民间歌舞为主的瑶族《耍歌堂》、《盘王节》,独特的文化资源成为连南重要的旅游热点项目。自政府主管部门把连南瑶族风情游作为旅游热线推出后,国外的游客慕名而来,港、澳、台及内陆游客更是络绎不绝。连南正是具备了这些有价值的异质性资源,才创造了资源的租金,为连南瑶族地区旅游经济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2、拥有事后限制竞争的条件

资源理论认为,如果这些异质性资源容易被模仿,就难以维持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创 造事后限制竞争的条件,只有这样,旅游资源租金才可能持续。事后限制竞争的条件主要是,民族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完全替代和不可完全模仿的特性,如由历史原因形成、社会复杂性和原因不明等因素都可以造成事后限制竞争。所以要开发的旅游资源应该是难以模仿的资源,不被模仿的资源可能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历史依赖性或这些资源造成成功的原因不明确。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恰恰是由于其历史的原因、本民族长期生产和生活的积累而形成的,很难被其他地区所模仿。如连南是排瑶的世居地,国内外任何一个瑶族地区都没有似连南排瑶在一个固定地域历史如此悠久,积聚承传民族优秀文化内涵如此深厚,创造出瑶文化的奇迹(姜永兴,2002)。同时,连南瑶族的南岗排,建于宋代,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它是全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最古老、独具特色的瑶寨。在这样的历史中形成的古老的文化旅游资源是独特的,是其他地区不能够模仿和替代的。因此,这种资源有着独特的价值,本身就具备了资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由此产生的旅游经济的优势也不会被取代和被侵蚀。

3、民族旅游资源不完全流动性

除了具备资源异质性外,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还应同时具有不可流动性,才能获得地区的旅游经济优势,保证旅游资源租金的可持续,否则这种旅游资源会被模仿和替代。有一些学者对资源的不可流动性特性进行了阐述,主要有:有些资源离开了特定的组织就成为没有用途的资源(Dierickx,Cool,1989),有的是具有“转换成本”的资源,这些资源留在目前的地区(比到其他地区)更能发挥其价值(Montgomery,Wemeffelt,1988);还有的是一种“共用专用性资产,即这些资产和其他资产结合在一起时,才能产生更高的经济价值”(Teece,1986),或是专用性资产,即资源移动有非常高的交易成本时,也会形成资源的不可移动性(Williamson,1975;Rumelt,1984);因此,具备了上述某一种特征的资源,也就具有了资源的不可流动性。

同样,如果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具有了上述特征,他们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也就是一种不完全流动的资源,这样的资源特性,保证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竞争优势的存在。也就是说,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的发展在于他们存在特定的旅游资源,而它具有不可完全流动的特征,这样,民族文化资源只能留在当地,离开了特定的民族地区,它们就失去原有的价值,而不是原来的民族文化的面貌。旅游者更愿意在少数民族地区来亲身体会和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其原因是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异质性和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转化成本太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是同文化资源的拥有者(当地群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是一个共同体,是缺一不可的,只有他们在一起,才能真正体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如在连南瑶族的传统文化中,有长鼓舞、灯笼舞及别具瑶族婚礼的“伴亲”、“争踩床”等活动,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如果缺少了瑶族群众就无法进行;他们最具规模的传统节日是“耍歌堂”,其目的在于庆祝丰收,预兆来年风调雨顺,十分隆重。耍歌堂实质是排瑶的大演习,民族服饰大展览,民间文艺大演展,民俗习惯的总体现,是民族文化综合体。歌堂之日,瑶家男女老少全都穿上节日盛装,珠光宝气,五彩缤纷,倾巢出动,尽情娱乐。这些不仅仅是他们的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旅游节目。瑶族文化旅游资源是一种异质性资源、转换成本高、具有共用专用性资产和专用性资产的特征,它不仅独特,而且具有不可完全流动特征,如果这些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开发、保护和传承,它们就成为连南县旅游经济竞争优势获取的关键所在。

4、拥有事前限制竞争的条件

Barney(1986)认为在其他组织建立一个优越的资源位势就应该限制对该位势的竞争,如果战略要素市场是完备的和没有受到限制,战略的实施也是需要成本的,就只能期望获得一般水平的利润回报,如果其战略要素市场是不完备的和有限制因素的,组织就会拥有事前限制竞争的条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竞争优势的获取也需要有事前限制竞争的条件,这主要体现在充分了解本地区资源特性、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的基础上,能够制定出合理的战略规划,培养自己的旅游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实现战略要素市场的不完备性。几十年来,连南旅游业朝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方向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新建了一批宾馆、酒店等旅游配套设施;加强对外宣传,培训导游人员,挑选一批能歌善舞的瑶族男女青年组成歌舞队,随时为游客表演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歌舞等节目。为提高该县民族地区人员的文化素质,近年来,连南提出了“打实教育牌”的战略决策,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自治县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加大民族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扩建民族小学、新建民族高级中学的决定等。但是,应该看到,连南旅游业的战略要素市场虽有了一定的不完备性特征,但这种不完备性还不是很显著。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还有待加强,已开发成旅游景区的瑶寨中,村民们没有得到过政府有关旅游方面的基本培训,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提供让游客满意的旅游服务,这样的状况是不利于连南瑶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所以,连南还应该努力实现战略要素市场的不完备性,如在旅游人才培养方面,考虑建立旅游学校,培养本民族的旅游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在旅游产品和服务方面,设计本民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精品等。

5、旅游资源得到保护和提高资源拥有者的积极性能够防止旅游资源租金耗散

无论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还是文化旅游资源,如果不合理开发和保护,这种资源就会失去或流失。同时,资源拥有者的积极性不高,也会影响到资源的保护问题,所以,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热情也十分重要。目前,在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文化旅游资源的退化、破坏和逐步消亡的问题。许多学者提出了有建设性意义的开发和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策略,他们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内部因素出发,认为当地政府和开发商要充分考虑这种文化旅游资源拥有者的利益,提高他们保护文化资源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保护文化资源(刘旺、张文中,2002;吴晓萍,2000;王希恩,2000;单纬东,2004,2006;杨晓霞,2004;)。因此,寻求已开发或未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的有效途径应该是什么样的利益分配和制度安排,才能更好地解决合理开发和保护文化旅游资源的问题。合理的激励制度安排能够保证文化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应该成为文化旅游资源合理开发、保护的关键。从保护文化旅游资源的内因人手,来制定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策略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文化旅游才能得到持续发展,获得的经济租金才不被耗散。

我们对连南县的实际调查表明,连南瑶族地区的旅游开发给当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当地村民的收入也比以往有所提高,但是,与一些利益集团相比,村民的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这主要体现在:他们不认为自己得到的好处比旅游开发商和主管部门的干部多,也没有得到一定的股份,他 们没有旅游开发的决策权,主管部门和旅游开发商在旅游开发中没有征求当地群众的建议。如在南岗千年瑶寨,当地群众反映,旅游部门原先给村民做过许多承诺,但最终还是没有实现,主管部门给景区内村民的补贴是一座房子一年20元/门,当地群众大都认为开发了景点,带给他们的也只是热闹了许多(单纬东等,2006)。同时调查还发现,在目前已开发成为旅游景点的瑶寨中,寨中大部分原住者都搬迁到山脚居住,寨上几乎只剩下老人和一些旅游工作人员,这样脱离了人的活动的建筑物更加快了其风化的程度,对游客来说,他们想看到的就是当地居民原原本本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只见物不见人的场景。所以要保持瑶寨的可持续发展,还要考虑如何保持瑶寨的活力和生机的问题;同时,老一辈的村民都愿意保留自己的传统文化,也向往城市的现代生活,而年轻一代一般愿意生活在城市,不愿意再过传统的生活。一些村民不懂保护属于自身的资源,村民为了让住所变得更加高级,把原来几百年的老房子给拆除,并在原地建立红砖水泥楼,特色建筑受到破坏或拆建或残旧破烂,失去了观赏价值,破坏了原有的文化资源。同时,当地少数民族的一些特色的文化传统、服饰、手工艺等也在逐渐失传。

6、企业家型政府和支持系统的作用

我们认为,在经济不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如果要取得旅游经济上的竞争优势,旅游资源的租金得以实现,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拥有企业家型的政府。所谓企业家型的政府是指政府具有企业家精神,即勇于创新、敢承担风险和责任、追求责任、能够自我激励,愿意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创新意识和能力强,在解决各种问题时,有较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了这样的政府,对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就有了重要的保证。但是,目前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不完全具备这样的企业家精神,尤其表现在勇于创新、敢承担风险和责任、追求责任方面做得不够,比较保守,意识、观念、价值观不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利益分配方面,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当地少数民族的自身利益。有的少数民族地区的领导班子不务实,发展旅游的口号喊得比较多,最后根本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在工作中出现短视行为,只求立竿见影的利益而忽略长远的利益,许多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保护,导致了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的破坏,更加限制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开发,旅游主管部门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

政府除了具备企业家精神,还要做好发展旅游经济的支持系统工作。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局部的旅游开发问题,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同时也需要其他行业的支持,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政府的宏观调控就非常重要,不能仅仅依靠开发商或几个部门来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应该是加强整个地区的协调和规划,否则每个利益集团仅仅考虑的是自身的利益,这样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流失。政府的支持系统包括:交通道路的修建、金融机构的支持、政府提供服务系统、提供旅游服务型人才和旅游设施设备的建设,以及开发旅游市场。据我们在连南的调研,连南县政府在旅游战略规划上,发挥了一定的企业家精神的作用,他们为了把资源优势变成吸引游客的旅游拳头品牌,成立了有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旅游开发领导小组,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同时,县委、县政府还组织班子成员对全县的景点、景区和待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调研,挖掘景点的文化内涵。为了全面提升民族旅游的品位,连南县政府还组成考察团,携同旅游专家、教授,先后到广西、湖南和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考察旅游发展情况,学习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进而对全县的旅游进行科学的、更深层次的规划、设计,形成了把三排瑶寨扩建成“中国瑶寨”的可行性报告,向上级申报南岗千年瑶寨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活动,以提升连南旅游产品的品牌。县旅游部门与省、市旅游部门紧密合作,积极组织港、澳、珠三角等地旅游团到瑶山旅游观光,发展连南县的旅游业。与此同时,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一些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如该县的旅游服务设施设备的建设还不够,特别是对当地旅游人才的培养还认识不足,措施不够,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旅游需求市场的开发是租金实现的关键所在,没有市场,在好的旅游资源也不能成为获取经济优势的源泉,资源也不能转化为经济财富。由于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区位条件较差,交通不便,再加上本身营销力度不够,旅游资源需求市场就很难扩展,从而影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三、结 论

资源理论说明,如果一个组织的资源具备了异质性和不可移动性,同时还具有事后为维持租金而对竞争的限制和事前限制竞争,这样的资源就可以让组织获取竞争优势。本文把资源理论拓展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优势的获取上,并根据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引入了企业家型政府的作用和支持系统以及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资源拥有者的积极性等要素。在对广东连南县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得出这样的结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优势获取的关键在于它们的旅游资源的特性,如果这样的资源具备了异质性和不可移动性,同时拥有事后为维持旅游资源租金而对竞争的限制和事前限制竞争,再加上企业家型政府和支持系统的作用,以及充分保护旅游资源和发挥少数民族地区人民保护旅游资源的积极性.就会让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租金可持续而不被耗散,因此,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就可以获得旅游经济的竞争优势,可以进行持续的旅游经济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完全可以以自身的旅游资源为基础,获取地区的经济竞争优势,本文的这一结论也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参考。

旅游经济理论范文3

采用最常用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来评价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其计算公式为:TC指数=(出口―进口)/(出口十进口),其取值范围为(-1,1)。如果TC指数大于零,表明该类商品或服务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TC指数越接近于1,表明该类商品或服务竞争力越强;如果TC指数小于零,则表明该类商品或服务不具国际竞争力;如果TC指数为零,则表明此类商品或服务的竞争力与国际水平相当。2001—2008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虽为正值,但数值都比较小,表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不强。2003年,由于受“非典”影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明显下降,降至2002年的1/2,表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减弱。2004—2006年,虽然体情况有所好转,但总体来看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仍偏弱。2006年之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TC指数不断下降,从0.17一直降至-0.43。特别是2009年,入境消费额比2008年明显下降,而出口消费额比2008年增加了21%,旅游服务贸易进口首次超过出口,TC指数由多年的正值转变为负值,表明微弱的竞争优势已经转变为微弱的竞争劣势。2011—2013年,出口只增长6.6%,而进口增长了77.1%。在逆差增大的情况下,旅游服务贸易TC指数呈现向-1接近的趋势,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下降明显(详见表4)。

二、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

(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带动出境游消费持续增长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使居民出境旅游消费需求日益旺盛。我国出境人数增长与GDP、人均GDP增长保持同步,出境人数与GDP、人均GDP的相关系数高达0.98;而出境旅游支出的增长虽然落后于出境人数、GDP和人均GDP的增长速度,但增长趋势仍保持一致,出境旅游支出和GDP、人均GD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和0.88。可见,我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与经济发展高度正相关,出境旅游支出与人均GDP的相关度要高于出境旅游支出与GDP的相关度,说明随着居民个人收入的增长,出境旅游消费的欲望明显加强。近些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经济下滑明显,失业率剧增,居民可支配收入明显下降,入境游客消费意愿降低,这些因素使得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转为负增长。

(二)国外对我国出境游限制减少,出境游手续办理愈加简便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居民出境游范围不断扩大,并得到多国和地区的政策扶持,出境游限制越来越少,程序愈加简便。在出境旅游方面,我国境内居民可以通过“自由行”等方式赴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欧洲、美国等地旅游,满足了居民旅游多样化需求。同时,部分周边国家为吸引我国游客,也纷纷推出免签或落地签政策,简化了出境游签证办理手续[1]。

(三)人民币持续走强和银联卡结算便利化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公布的对我国出境旅游市场消费特征的调查发现,从2004年开始,境外购物一直是我国出境旅游者花费最高的项目,而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到旅游者在境外的购买力,因而人民币汇率成为我国游客在境外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2]。2005年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主要出境目的地的货币(例如美元、港元)升值幅度较大,如2001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为1美元=8.2770元人民币,而到了2013年该汇率为1美元=6.1932元人民币,升值幅度约为33.6%;2001年人民币兑港元的汇率为1港币=1.0608元人民币,而到了2013年该汇率为1港币=0.7988元人民币,升值幅度约为32.8%。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导致旅游服务贸易进口(出境游)价格降低,对整个出境旅游形成较有力的推动作用。此外,人民币实现跨境结算,在境外使用和接受的范围越来越广,接受银联卡的商家越来越多,便利了我国游客的境外购物消费。我国公民出境主要集中在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国家、韩国、澳大利亚等,这些国家和地区均开通了ATM(自动取款机)/POS(销售终端),接受中国所有的银联卡。随着中国游客购买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推出诸多针对中国游客的服务,包括提供中文导购员、中文购物标识等[3]。

三、对策建议

(一)高度重视旅游购物,增加入境旅游消费与发达国家相比,旅游购物占我国旅游总体消费的比重偏低,仅为28%~30%,而发达国家此比重高达50%~60%。其原因在于,我国旅游业仍处于大众化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发展方式较为单一,对于门票经济的依赖性较强,而旅游购物仍是旅游产业链中比较薄弱的环节。[3]因此,首先要重视和发展旅游购物,促进入境旅游消费。将地域文化与时尚元素相结合,将地方特色与现代文化、现代工艺相结合,创新研发旅游产品和纪念品,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从而不断提高旅游购物占旅游消费的比重。其次,可借鉴韩国乐天、新罗免税店以及台湾升恒昌免税店的营销方式,在有条件的城市打造国际购物天堂,注重购物场所的人性化设计、经营服务水平、营销网络构建、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为境外游客购物提供免税或退税便利,并提供信用卡支付、网络支付等便捷服务。

(二)大力发展旅游业,夯实旅游服务贸易基础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的出现以及不断扩大,从根本上反映出我国旅游业基础薄弱,发展滞后。因此,促进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力,首先应大力发展我国的旅游业。一是大力完善连锁酒店体系、餐饮、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增加有效供给,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二是整合旅游资源,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和旅游线路,在保持传统观光旅游优势的基础上,加快开发休闲度假旅游、商务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地域文化体验、民俗旅游、主题公园等旅游产品和旅游路线,以适应多样化、多层次的市场需求;三是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强化旅游企业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四是加大对旅游宣传和旅游营销的投入,建立多语种的国家旅游宣传推广网站,加强对国家旅游形象和优秀旅游品牌的宣传推介。

(三)加快我国旅游企业“走出去”步伐要进一步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支持和促进我国有实力的企业到海外投资旅游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合资或并购的方式获得国际知名品牌及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商业模式、产品研发技能、国际化管理人才,实现旅游企业的品牌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提高我国旅游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进而实现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旅游经济理论范文4

关键词:分形理论;旅游景区系统;规模结构;空间结构

中图分类号:F590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3-04-18

作者简介: 王恒(1982-),男,辽宁大连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旅游管理系教师,理学博士,研究方向:经济地理与旅游开发管理。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W2012229;大连市社会科学院2012年度一般(独立)课题,项目编号:2012dlskyb304;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优秀青年人才成长计划,项目编号:2012XJYQ01;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3XJLXBSJJ005。 长期以来,旅游景区系统结构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1-4],但是,对系统的规模结构特性少有文献涉及。本研究拟运用分形理论对旅游景区系统的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复合研究。

一、研究方法

旅游景区系统结构包括规模结构与空间结构两个方面。规模结构指一定区域内景区规模的层次分布,揭示景区规模的分布规律(集中或分散),反映景区系统从大到小的序列与规模的关系。空间结构是指旅游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聚集程度及聚集状态,它体现了旅游活动的空间属性和相互关系,是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是区域旅游发展状态的重要“指示器”[5]。

本文拟根据分形理论,结合旅游景区系统结构的基本特点,采用规模分布维数和空间关联维数两种分形维数对旅游景区系统的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研究,通过计算各景区系统的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分形维数来考察景区系统结构的分形特征。

(一)规模分布维数的测算

借鉴刘继生和陈彦光[6]的研究成果,引用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分形测算方法,设想一个区域,其中分布若干旅游景区,采用景区接待游客人次描述景区规模等级。设定景区接 其中,A为常数。当D1时,规模分布较为集中,中间位序的景区发育较多,景区系统规模分布较为均衡;D∞时,所有的景区规模相同;D0时,区域内只有一个景区。这两种极端情况在现实中一般不会出现。规模分布维数的高低表示区域旅游景区规模分布的状态,从而反映了景区系统的等级结构特征。

(二)空间关联维数的测算

旅游景区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空间相互作用是客观存在的,运用分形理论中的关联维数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景区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借鉴陈彦光和罗静[7],刘继生和陈彦光[8]等的研究成果,引用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测算方法,定义旅游景区系统的空间关联函数:

式中:D为关联维数,反映了系统要素空间分布的均衡性,取值范围一般介于0-2之间。当D0时,说明景区分布高度集中于一地(形成一个首位景区);当D2时,表明景区均匀布局。一般情况下,点列(r,C(r))并不完全呈对数线性分布,而是存在无标度区。

二、实证研究

(一)研究区域及其旅游景区的选择

(二)旅游景区系统规模结构分形特征

三、结果讨论

由图2可见,旅游景区系统在一定的测算尺度内明显表现出分形结构特性,即从数理意义上讲,景区系统的规模结构是分形的。分布大致为两个阶层,表现在双对数坐标图上即点列形成两条线段,这是一种双分形(bi-fractals)结构[9],即景区系统规模分布是双分形的,系统尚未形成较为优化的结构,旅游流总量规模的整体效应欠佳。其中,年接待游客人次45万以下的中低位序景区规模偏低,D=0129,分维较小,表明景区规模分布较为分散,等级规模差异性大,首位景区垄断性强,旅游流分布不均匀,各景区间旅游吸引力不均衡。

形成这种双分形特征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景区系统中的中心性高级别景点的存在[10]。全市景区系统明显存在数个一级中心性旅游景区和多个二级中心性景区,因此分形结构呈现出二元化趋势,这意味着在不同等级层次上分维数值发生了突变,景点体系在等级规模分布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对称破缺[11]。同时,作为首位景区的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贡献率过大,在全市的景区系统中占有绝对的垄断地位,其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大连市景区系统的发展及演进,从而阻碍了景区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由于高级别景区的中心性作用较强,产生了较高的屏蔽效应[12],减少了新景区产生的几率,使得在系统内部开发新景区相对困难。

由图3可见,景区系统空间结构具有整体的分形性质,表现在双对数坐标图上即点列总体上呈直线排列趋势。关联维数D=0552,表明景区空间分布高度集中,这与采用基尼系数(Gini)测算的结果相符合[13]。虽然系统内个别景区之间距离较大,如冰峪旅游度假区到世界和平公园的直线距离为1952km,东鸡冠山景区到安波温泉度假区为1493km,但大部分景区之间距离相对较小,目前区域旅游主要集中在以大连市区为中心的旅游“金三角”地区,三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最为典型,且均位于南部半岛地区,旅游开发空间布局很不平衡,造成城市旅游区超负荷运转,而其它很多地区的旅游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地理位置、交通状况、资源禀赋、自然及人文景观环境、客源市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集聚和竞争以及决策者行为等方面,其中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尤为重要,直接影响旅游景区开发的时序和程度。笔者研究表明[13],大连市旅游交通网络连通性不高,β指数为1429,平均最短径路长为19,还有待改进。

四、优化措施

大连市旅游景区系统的优化目标在于提高整个系统对外的旅游吸引力,可以从调整系统的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两个方面入手。

系统规模结构的优化途径包括:加速扩大中低位序景区的规模(以年接待游客人次45万为界),借助大连市区旅游中心地的品牌效应,加强市场宣传力度,增加游客对其旅游认知[14]的程度,提高系统整体的对外旅游吸引力。各景区应采取差异化发展模式,系统内部要尽量避免屏蔽效应的产生,通过规模、等级和类型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不再是孤立、分散的个体,而是构成一个有机的旅游景区系统,力求达到单位空间功能的最大化,提高系统的整体性,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协同效应。

优化系统的空间结构应根据目前区域旅游开局不平衡的态势,构筑便捷畅通的旅游交通网络,加强景区系统内各要素的空间关联性程度,整体的对外增加其旅游吸引力。其中,南部区域可以在高级别景区的共同屏蔽处开发出新的旅游景区,完善系统内部旅游交通网络结构和配套程度,增强景区间的相互吸附率,形成更大的旅游景区系统。北部区域,可以在现有的高级别景区开发新的旅游景区,例如开发大连市区至金州以及北三市(普兰店、瓦房店、庄河)旅游沿线上的新景区,提高现有线路的利用率;此外,还应提升长海县的通达程度,提高整个大连市旅游交通网络的连接程度。

五、结论

1.大连市旅游景区系统规模结构具有分形特征,呈二元化趋势,中低位序景区规模偏低,分维数D=0129,景区规模分布较为分散,等级规模差异性大,首位景区垄断性强,旅游流分布不均匀,各景区间旅游吸引力不均衡。

2.大连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具有分形的特征,关联维数为0552,景区空间分布高度集中,旅游开发空间布局不平衡,城市旅游区超负荷运转,其它地区旅游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空间结构有待于调整。

3.大连市旅游景区系统的优化可以从调整系统的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两个方面入手,目标在于提高整个系统的对外旅游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Wilson A J. A statistical theory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models [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1967(1):253-267.

[2] Weaver D.B.Peripheries of the periphery:Tourism in Tobago and Barbuda[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 25(2):292-3l3.

[3] 吴必虎,唐子颖.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分析——以中国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为例[J].人文地理,2003,18(1):1-5.

[4] 卞显红.长江三角洲国家AAAA级旅游区空间结构[J].经济地理,2007,27(1):157-160.

[5] 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分析及其发展透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5:9-10, 53-54.

[6] 刘继生,陈彦光.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J].地理研究,1998,18(2):82-89.

[7] 陈彦光,罗静.河南省城市——交通网络的分形特征.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1(2):171-177.

[8] 刘继生,陈彦光.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J].地理研究,1999,18(2):171-172.

[9] White R, Engelen G. Cellular automata and fractal urban form:a cellular modelling approach to the evolution of urban land-use patterns [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1993, 25(8):1175-1199.

[10] 戴学军,林岚,许志晖.基于分形方法的旅游景区(点)系统等级结构研究——以南京市旅游景区(点)系统为例[J].地理科学,2006,26(4):244-250.

[11] 刘继生,陈彦光.Davis规律与Beckmann模型的数理等价性——城市体系等级结构的宏观-微观对称性分析[J].经济地理, 2001,21(2):231-23.

[12] 席建超,葛全胜,成升魁.旅游资源群:概念特征、空间结构、开发潜力研究[J].资源科学,2004,26(1):91-98.

旅游经济理论范文5

关键词:国际化经营 国际化经典理论 旅游企业

旅游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内涵

企业国际化问题研究颇受理论界关注,关注的焦点也逐渐从制造业企业向服务业企业转移。本文从以往的相关研究成果入手,探讨旅游企业国际化内涵问题。

企业国际化表现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国内市场逐渐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此观点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北欧瑞典学者的成果—“优泼萨拉国际化模型”,即认为:企业国际化是一个渐变过程,表现为企业对外国市场逐渐提高承诺的连续形式。企业国际化的渐进性主要体现在企业市场范围扩大的地理顺序和企业跨国经营方式的演变,如图1所示。

企业的国际化是企业有意识地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国际化经营是指“直接面向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以产品出口或外部资源利用为导向的企业经营活动”,并进一步将企业国际化细分为观念、生产、营销、研发、资本、人力资源、CI等方面的国际化(唐晓华等,2006)。

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斯蒂芬(Stephen Young,1989)教授认为,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所有方式”,具体包括产品出口、直接投资、技术许可、管理合同等活动。

企业国际化是双向的国际化过程。鲁桐(2007)认为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由国内企业发展成为跨国企业的过程。并且 “从广义上说,国际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它包括外向型国际化(Outward)和内向型国际化(Inward)两个方面。尤其对一些后发展型跨国企业而言,企业的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其中,外向国际化的形式主要指直接或间接出口、技术转让、国外各种合同安排、国外合资合营、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内向国际化活动主要包括进口、购买技术专利、三来一补、国内合资合营成为外国公司的子公司或分公司(鲁桐,2007)。

从上述定义中不难得出:企业将经营活动从国内市场扩展到国际市场,一方面可以为自己的产品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范围内更经济地取得有关生产要素,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再就是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经营活动,对于增加本国外汇收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促进宏观经济繁荣均有重要意义。正是由于上述这些因素,企业经营的国际化成为普遍发展的时代潮流,国际化经营也成为企业战略经营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唐晓华等,2006)。

服务业的国际化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伴随着当今世界分工模式的发展变化,国际化形式逐渐从简单的服务贸易过渡到占主体地位的国际直接投资。

综上所述,就国际化的内涵而言,不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国际化都是企业由国内企业逐渐发展成为国外企业的过程,即包括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两个阶段,即本文基于鲁桐的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思想,认为也应该从这两个方面研究旅游企业国际化问题。

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其适用性研究

(一)垄断优势理论及其适用性

1.垄断优势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又被理论界称为“海默-金德尔伯格传统”(H-K Tradition)。该理论基本前提是市场的不完全性,认为市场的不完全性同时也是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与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最大的区别,企业的垄断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技术优势:技术、知识、信息、无形资产等要素;二是规模经济:跨国公司非生产的规模经济性,如集中研发、集中销售网络;三是资本和货币优势:凭借实力、无形资产及信用等级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低成本融资;四是组织管理优势:跨国公司拥有的经验丰富、素质更高、训练有素管理人员优势和高效运转的组织结构优势在对外直接投资、经营规模逐步扩大过程中通常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2.垄断优势理论对旅游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适用性。垄断优势理论所包含的规模经济优势在作为传统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企业的海外扩张过程中同样体现出了它的重要性。规模经济优势既可以看作是在部分旅游企业国际化推进中的重要动因,也可以看作是部分企业国际化达到一定程度时的成果体现。

当然,部分学者以往的研究成果中谈到了垄断优势理论并没有较好地解释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原因,但是解释了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形成的条件(张幼文、金芳,2005)。纵观当前全球一些著名企业的实践操作,作为传统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企业在海外扩张过程中,采取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行国际化扩张的企业并不多见,目前世界著名跨国旅游企业大多数是以特许经营和管理合同等非股权方式来扩大规模。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及其适用性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Raymond G.Vernon)(1979)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起始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见图2)。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旅游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适用性。关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思想中体现着一种从拥有先进技术优势到最后即将失去技术优势过程中,企业采取的一系列尽可能的延长企业的盈利周期跨国经营措施。由于旅游企业国际化过程并不涉及太多有形产品生产技术问题,相比较而言,此理论更适合解释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扩张。

(三)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及其适用性

1.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由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Kiyoshi Kojima)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提出。他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

2.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对旅游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适用性。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是从产业的高度来探讨国际化问题。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资产业顺序是从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再向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这一投资顺序的演进符合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部分发达国家企业将国内处于衰亡期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也正是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写照,从这点来看,该理论恰好补充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不足(杨齐,2009)。

部分国家的旅游业也会在某个发展阶段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由于各国要素禀赋差异,因而旅游业涉及的要素相对价格也存在差异,比如劳动力成本。为了追求要素组合合理化,当一个国家旅游产业要素密集度较高的那种要素相对价格上升时,就使该国旅游产业可能处于比较劣势状态,将该国旅游产业转移到涉及要素价格相对较低的国家就可作为一种解决办法。

(四)内部化理论及其适用性

1.内部化理论。1976年,英国学者巴克莱(Peter J.Buckley)和卡森(Mark C.Casson)最早提出内部化理论。其主要思想是:企业将外部市场内部化,用企业内部交易来代替市场交易,将知识的配置和使用置于统一的行政管辖之下,避免市场不完全对市场经营效率的影响。

2.内部化理论对旅游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适用性。内部化理论源于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在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认为:在资源配置上有相互替代的两种方式—企业和市场,当企业代替市场时,企业利用市场机制进行交易的费用会降低,此时企业不得不面临管理费用上升问题。事实上,现代跨国企业依据内部化理论进行经营是因为中间产品不完全竞争可能导致外部交易成本过高的情况的存在,而采取一种回避策略—即一种将外部市场内部化处理,用企业内部交易来保证企业经营效率的做法。旅游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将同样面临着中间产品市场环节不完全竞争的情况,这些中间产品环节有可能涉及旅游企业的专利、技术诀窍、营销渠道、商标、信誉等。因此,旅游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内部化理论对其采取合适的方式处理中间交易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五)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及其适用性

1.国际生产折中理论。1977年,英国学者邓宁(John H.Dunning)首次提出了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后来进行了不断补充完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跨国企业国际化程度、类型和价值增长行为问题。折中范式理论的核心由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个部分组成,被称为三优势原则(OLI Paradigm)。

2.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对旅游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适用性。企业实现国际化扩张中应用国际生产折中理论,需同时具备上述三个优势。对于旅游企业国际化经营而言,与区位优势相关的因素包括东道国整体旅游市场的规模、发展潜力和发展状态、以及旅游设施、东道国政府对在该国进行FDI的政策支持力度、旅游吸引物的数量和类型、政治环境的稳定性、本国与东道国之间文化及心理距离(Kundu 1994;UN 1993)等,这些因素状况良好往往会对跨国企业产生特别的吸引力。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其适用性研究

(一)小规模技术理论

小规模技术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威尔斯(Louis T.wells)1983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拥有为小市场服务的生产技术,这些技术具有劳动密集性的特征,成本较低,灵活性较高,特别适合小批量生产,能够满足低收入国家制成品的需要。

(二)技术地方化理论

1983年,英国经济学家拉奥(Sanjaya Lall)在《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一书中提出了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行为的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

技术地方化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通过对境外技术的引进、吸收及改进,在企业更适合的经济条件下生产出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这不是一国企业简单复制模仿别国企业的技术,而是企业在技术引进时进行的再创造过程。技术变动的本质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能够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形成自己特有的优势。市场的开拓和科技知识的新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技术创新的程度,企业可以利用技术变动性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更加符合本地条件的再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本身也得以提高发展。技术的变动过程带有再创新的性质,因而拉奥指出,尽管在发展中国家具有的小规模、标准化以及劳动密集等特征的技术变动也可能同样给这些国家带来特有的竞争优势。

(三)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旅游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适用性分析

由于早期发展中国家多是以制造业作为自己的主导产业,服务业尚不发达,因此20世纪80年代末相继出现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和技术地方化理论多是针对制造业而言的。但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旅游业也可以从这些传统理论中找到适合本产业发展的思想拿来指导旅游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实践。比如,小规模技术理论谈到的“特殊产品优势”—提供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点的产品,旅游企业就可以在跨国经营过程中结合市场需求提供具有本国民族文化特点的服务产品,因为针对在东道国境内活动的本国消费者提供服务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项业务,在某些时候它甚至可以成为压倒性的经营优势。

企业国际化经营其他相关理论及其适用性研究

(一)企业国际化阶段论及其对旅游企业适用性

1.企业国际化阶段论。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过程研究是有关企业国际化经营理论研究领域重要方面之一,此方面的代表性成果是20世纪70年代北欧瑞典学者Johanson和Vahlne的研究成果—“优泼萨拉国际化模型”(即UIM模型)。该理论把企业的国际化看作为一个过程,同时认为企业国际化是企业在境外逐渐提高承诺的连续形式。

企业国际化经营由易到难的渐进性发展过程在上述两位瑞典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遵循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海外相邻市场,最终到全球市场的地理顺序,逐步扩大市场范围的过程;经历不规则出口、利用独立的销售代表或商进行出动、建立销售分支机构到在国外建立生产和制造工厂阶段的国际化经营过程。

对于企业海外渐进式发展规律的解释,他们认为可以从市场知识和心理距离两个方面来理解。

在UIM模型之外,20世纪七八十年代,Bilkey & Tesar(1977)、Reid(1981)、Czinkota(1982)等提出应该将国际化看作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即企业不断创新并产生新观点的一个学习过程。这些观点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是基于Rogers的创新扩散理论(Rogers,1962)。Luostarinen & Hellman(1993)提出了内向型国际化的理论,并认为传统理论研究中忽视了内向型国际化重要性。

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国际化理论不断发展,Bamberger & Evers(1993)提出了五阶段国际化模型。分别为国内导向阶段、出口准备阶段、被动国际化阶段、主动国际化阶段、全面国际化阶段。

2.企业国际化阶段论对旅游企业的适用性。关于企业国际化阶段论:北欧学者提出的国际化阶段论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是一个渐进深入的过程,尽管它的最初适用对象是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问题,但对我们认识旅游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旅游企业在初涉国际化业务时,市场知识有可能是非常匮乏的,需要不断地通过企业的亲身实践来积累市场经验,逐步融入到国际化扩张的浪潮中。另外,国际化阶段论的渐进思想还来源于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过程遵循心理距离由远及近的原则(心理距离包括语言、文化、政治体系、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等)。据此,旅游企业在国际化扩张的过程中似乎也可以考虑在市场选择的战略部署上有一个次序的安排。比如中国旅游企业可以考虑首先选择本国周边所谓的“大中华文化圈”涉及的韩国、朝鲜、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待国际化经营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尝试跨跃大洲到更远的国家和地区寻求发展机遇,当然这是本文初步的推测,具体中国旅游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市场选择难题的解决有待综合各个方面的问题来考虑。

(二)经营国际化的带动论及其对旅游企业适用性

1.经营国际化的带动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得以维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国际化经营“推力”和“阻力”之间达到了平衡。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推力”的增加和“阻力”的减少都有可能产生促进作用。经营国际化带动论把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推进看作是因为一些“推力因素”带动的,这些“推力因素”推动亦或刺激了企业从本国市场进入国际市场,成为解释企业愿意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有力依据。经营国际化带动论表现有以下几种形式:

订单带动论。在众多的调查研究成果中,不难发现企业初期直接出口往往是因为海外客户主动送来的大量订单。在企业初期直接出口过程中,汇率变化、运费下降等经济因素产生的影响并不大。初期主动送上门的海外订单对企业来说意义重大,一方面,企业通过这些订单了解到一些诸如海外市场需求等关键信息;同时,也有可能规避企业初期出口的风险,增加企业的海外扩张信心,推动企业大胆地开展国际化经营活动。

客户带动论。客户带动论认为当企业的客户进入国际市场后某些服务需求依旧存在,那么此前为这些单位提供服务的企业可以采取跟随战略顺势进入国际市场继续服务于自己的这些客户,同时在国外不断地寻求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机遇。跟随原有客户进入国际市场比起其他类型的国际化进入方式,相对来说风险要小很多。这样的方式在为企业节约一定市场开发成本的同时,还降低了企业在境外发展的市场不确定性问题,因此可以说客户带动的进入方式为企业进一步进行国际化扩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竞争带动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当一个企业开始了海外市场的扩张,其他的竞争者往往会很快追随而来,行业内的主要厂商会在海外市场同样展开激烈的竞争,这一点在寡头垄断市场表现尤为明显。企业为避免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是不会任由其他企业独占海外市场做大做强的。

2.经营国际化的带动论对旅游企业的适用性。关于经营国际化的带动论: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迈出第一步往往需要前期做很多准备工作,也有一些企业是因为海外客户的订单主动送上门来的时候,促使其开展国际化经营。“订单带动论”对旅游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开展同样具有较重要的意义。在国际交流频繁的时期,旅行社、航空等部门在国际市场上彼此给予机会、合作发展将是一个对彼此有利的长久之计。当然对于一些服务型企业而言,在国内可能已经通过其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信誉培育了一大批忠实客户,随着这些客户跨出国门的脚步加快,一些企业为了能继续服务于他们随之开展境外服务。“客户带动论”给很多企业带来了发展的动力,因为由客户带动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将大大减少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风险,企业拥有熟悉的客户,至少初期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成本进行海外市场开发。事实上,服务业中的旅游、银行、保险、广告商等不乏有采取“客户跟随”战略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企业。

参考文献:

1.唐晓华,王伟光.现代国际化经营[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鲁桐.WTO与中国企业国际化[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3.Vernon,Raymond.The Product Cycle Hypothesis in a New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1979,41(4)

4.Kojima Kiyoshi.Transfer of Technology to Developing Countries-Japanese Type versus American Type. Hitot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ics,1977a,17

旅游经济理论范文6

【关键词】核心—边缘理论;空间结构;整合研究;黄河三角洲

空间结构的研究是旅游规划研究领域的热点,也是旅游学中研究的重要话题。空间结构的研究几乎都离不开城市或旅游城市。现代系统论的观点认为,旅游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旅游业的进步和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对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整合方面的研究基础上,运用核心-边缘理论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城市旅游进行整合优化研究,深入挖掘城市旅游空间整合的手段,尽可能地促使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在短时期内发生变动,最终使旅游城市空间结构向有序化方向发展。

一、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1)国内外研究。国外旅游空间结构始于20世纪60年代,国内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空间相互作用研究、空间组织形态研究、旅游流研究以及旅游资源的研究。而运用核心边缘理论研究的学者如:Jundgren、Hills两人都强调了边缘地区对核心地区的依赖程度。Weaver通过核心-边缘理论的模型对安提瓜、巴布达群岛等进行了实证研究。国内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有:李炳宽(2009)、方世敏(2012)对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张敏(2012)空间结构模式研究;另外,还有运用各种理论对空间结构进行深入研究的,如高楠(2012)、李红波(2011)运用点—轴理论阐述了空间结构;王佳(2011)的共生理论;尚雪梅(2010)的社会网络理论;王思琪(2012)、庞闻(2012)的核心—边缘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对推进空间结构的优化、整合、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丰富了该理论的整体结构。(2)小结。1966年,弗里德曼(Friedman)在他写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提出了核心-边缘理论,这一理论主要是研究经济空间结构模式的理论:区域的发展需要创新,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核心地带,我们称为“核心区”,而其他相关的地区地带我们称之为“边缘区”;核心区处于统治地位,处于前沿地段,边缘区的发展依赖于核心区的带动,两者的关系也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变化和调整。核心-边缘理论在研究旅游空间结构整合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省,包括德州、滨州、东营、烟台、潍坊和淄博等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也是全国最年青的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约4500平方千米。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面积5450平方公里。黄河三角洲地区1992年就成为国家自然保护区。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主体城市,其海岸线长350平方千米,占全省的1/10。黄河三角洲独特的自然环境吸引着众多的植物和生物,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价值,特别是油气资源。总之,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土地资源、海洋资源、生物资源都很丰富;交通也是四通八达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12处、5A景区1家、4A景区3家、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6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58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本文以2005~2010年旅游人数作为研究黄河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变化的基础数据来分析。研究过程中的数据来源于山东省旅游政务网、山东旅游网、《山东统计年鉴》、山东旅游统计网上政务综合平台、山东统计信息网等。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的方法来进行研究,旅游结构及其演变规律基本上都采用城市地理学上的这两种方法,而实践证明这两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效果非常显著。

1.首位分布方法。马克杰斐逊在1939年研究发现:一个国家的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规模差距,比其它相邻位次城市的差距大得异乎寻常,这已经构成一种规模。称为城市首位律。城市首位度: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比,反映该国该地区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聚程度。城市首位分布是指城市规模分布中首位度比较大的城市分布,称为城市首位分布。总的来说,城市首位度的高低与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成反比。本文是通过运用黄河三角洲地区六个主要城市2005~2010年的入境旅游人次,基于城市首位分布理论,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入境旅游发展空间的不均衡度,其公式为:S=P1/P2,式(1)。公式中的P1、P2分别是旅游规模第一位的城市入境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规模第二位的城市入境旅游接待人次,而S表示旅游规模首位度,这里的旅游规模用的是黄河三角洲地区以六个主要城市入境旅游接待人次来说明,以此来证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各城市的入境旅游业的发展的总体水平。

2.位序-规模法。奥尔巴克(FAerbach)在1913年发现了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需要城市规模和城市规模为序的关系来界定。并从美国的城市人口资料和5个国家分析得出公式:其中Pi是按人口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第i位城市的人口数;Ri是第i位城市为序;K是常数。后来经过罗卡特、辛格、捷夫等人对公式做了如下改变:PiRiq=K,对此公式分别取10为底数,可转换为下面的公式:lgPi=lgK-qlgRi,式(2)。将公式(2)放到旅游区域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中,令P为城市规模,R为城市按旅游规模排序后的位次,K、q为常数。然后对城市规模进行线性回归分析。|q|>1,说明城市旅游空间分布不均衡,首位分布显著;|q|

3.影响制约因素分析。第一,资源禀赋度是通过资源优势来反映的,我们可以利用下面的公式(式3)来评价旅游资源禀赋的黄河三角洲地区之间的差异。本文以2009年黄河三角洲各城市入境旅游接待量为例,代表入境旅游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资源优势度、旅游接待能力等相关因素,利用SPSS12.0进行相关分析,来研究黄河三角洲地区相关城市入境旅游发展空间各影响因素与结构差异与之间的联系。Rj=■L■N■,式(3)。在该公式中R代表城市的资源优势度,Li代表不同资源的权重,本文的1A、2A、3A、4A、5A级旅游景区(点)分别赋1、3、5、7、9分;代表j城市拥有1A到5A级景区(点)个数。第二,我们也可以用搜集现成的数据来分析黄河三角洲入境旅游人次的影响因素,这种调查分析法:比较直观、直接、更形象、通俗易懂。所以本文采取此方法来分析。

三、黄河三角洲地区入境旅游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1.根据核心-边缘理论分析。随着区域入境旅游业的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区域空间结构分为初期水平均衡、空间核心集聚、空间边缘扩散和空间高度均衡等4个阶段,并呈现出聚集形、扩散形、离散形和均衡形等空间结构形态。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几个城市,呈现出的发展态势不一样:有的发展比较快速,有的发展比较慢,其原因很多,但绝大多数都与该地区的资源禀赋、环境条件、地理位置、可进入性、旅游设备设施状况等因素有关。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入境旅游业受其可进入性、环境条件、资源丰富状况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入境旅游人次的多少进行排序,依据公式(1)计算出黄河三角洲的城市入境旅游规模首位度(表1):

表1 黄河三角洲城市旅游首位度变化

从中可以看出:(1)黄河三角洲入境旅游首位分布大体上比较均衡。黄河三角洲入境旅游城市首位度的,充分各项指标充分显示出空间结构形态以集聚型为主要方面,黄河三角洲入境旅游空间结构的核心作用及其明显。从首位度变化表上来看,2005年的首位度相对比较低,变化不大,但2006~2007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首位度急剧增加,幅度比较大,2008~2010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首位度有所下降,但这三年趋于均衡。总体上黄河三角洲还是处于入境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域。2010年烟台市的入境旅游人数占全省的17.74,入境旅游收入占全省的21.2%,另外,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东营市、潍坊市、淄博市所占的比例也比较大。黄河三角洲地区这种入境旅游首位度状况短期内还是处于均衡。我们应该积极发挥主要城市的带头作用。(2)黄河三角洲地区入境旅游首位度分布不断减弱,后来渐渐平稳。2005~2007年,黄河三角洲地区入境旅游首位度分布呈现出平稳态势但总体上说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处于不均衡的状态,极化作用显著。2008~2011年每年增长的幅度在2左右,说明黄河三角洲的其他城市如:滨州、德州等地区的发展态势开始好转,黄河三角洲各城市扩散作用不断增强。

表2 2005~2010年黄河三角洲入境旅游城市位序规模回归分析

2.位序-规模法则。核心-边缘理论的位序-规模法则来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入境旅游业发展水平。旅游空间形态基本上可分为离散型、集聚型、扩散型和均衡型。如表(2):

通过上图表及数字模型显示:黄河三角洲地区入境旅游空间结构呈现出集聚均衡的特点。黄河三角洲东部地区的烟台市是经济强市,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是沿海城市,知名度高,特别是入境旅游的吸引力强,这样就分别形成了核心区和边缘区,两者的关系互相依赖、互相联系,密不可分。但核心区起到了带动作用,边缘区依赖性比较显著。

3.核心-边缘结构形成的影响机制分析。通过位序-规模分析,验证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入境旅游空间结构是以东营、滨州为核心形成的核心-边缘结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核心区的作用,分析影响核心区的关键因素,有利于带动边缘地区,也为边缘区域和其他类似的城市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黄河三角洲各城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突显。以2009年的相关数据为例,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入境旅游收入与资源优势度、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旅游接待能力(星级饭店数)等利用搜集的相关数据来分析,探讨影响黄河三角洲区域的入境旅游发展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1)资源禀赋度。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是说明该地区旅游业发达的关键性因素,是吸引旅游者的核心所在,是影响入境旅游收入的重要因素。2012年各市实现旅游总收入4519.7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其中,入境旅游收入29.2亿美元,增长14.6%。A级旅游景区达583家,新评66家。其中,5A级景区7家,新评2家;4A级景区145家,新评19家。省级旅游度假区27家,新评1家。其中以核心城市东营市为例:共有2A级以上景区23家,4A景区1家,3A景区9家,旅行社116家,出境组团社9家,星级饭店29家:其中五星2家,四星4家,全年接待游客779.2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684亿元,国内收入54.2亿元。住宿业和餐饮业359家。这些数据足以说明黄河三角洲核心城市-东营的资源优势。(2)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该地区的入境旅游人数,进而影响该地区的经济效益。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效益就越好,相反,经济效益就差。所以我们的任务是必须提高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这样才能带动该地区旅游行业的稳步发展。其中核心城市东营市实现2012年全年总产值2676.35亿元,第三产业(旅游业)增加值662.36亿元。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上涨势头。(3)城市规模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和规模的大小也是影响城市发展层次的因素。城市第三产业的比重直接影响到城市规模和城市化发展水平。黄河三角洲区域的入境旅游空间结构与第三产业比重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核心-边缘区的都必须优化整个城市的产业结构,提高经济的增长速度,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入境旅游业迅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4)交通状况。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可达性比较顺畅。特别是黄河三角洲旅游空间结构与公路交通、水运交通和铁路交通之间关系密切,入境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是离不开交通的,这说明黄河三角洲地区交通的可进入性对该地区入境旅游业的发展起着生死存亡的作用。黄的河三角洲地区的公路四通八达,方便快捷。(5)对外经济条件。国际交往程度高低直接影响整个城市的知名度和该地区的经济效益,进而影响入境旅游业的发展程度。黄河三角洲地区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与国际交往程度存在特别显著的关联,所以我们必须加强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各个旅游城市的国际交往力度。比如:滨州市2012年对外经济收入33.67亿美元,淄博对外经济30.63亿美元,潍坊市的对外经济80.8亿美元,德州市的对外经济14.36亿美元,烟台对外经济是342.94亿美元等。(6)旅游星级饭店。目前,旅游行业的竞争是服务的竞争和旅游形象的竞争,而接待能力是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空间结构与星级饭店的数量是呈现正相关关系。说明我们星级饭店服务水平和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提高接待能力、服务水平,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来吸引更多的入境旅游人员。如:滨州市5星级1家,4星级2家,3星级5家等等。

四、总结

(1)结论:本文充分运用了核心-边缘理论的首位分析法,非常好地解释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旅游空间结构差异和整合优化研究,得出下列几条结论:第一,首位分布和为序-规模法则能很好地揭示黄河三角洲地区旅游空间结构形成的特点,这样有利于进行旅游空间结构模型的应用和促进定量与定性方法的结合,促进其他方法的拓展。第二,黄河三角洲入境旅游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状态。但扩散作用也在不断显现。第三,经过相关分析发现:资源禀赋、旅游接待能力、经济状况、城市规模、交通可进入性等是影响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核心-边缘空间的影响要素。黄河三角洲地区想要把入境旅游业快速发展起来,得高度重视这几个相关要素带来的影响。(2)不足:本文的相关研究丰富了核心-边缘理论的内容,也增加了理论广度和研究的领域,同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此项研究只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入境旅游人数进行了研究,加上收集的数据有限性,所以还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领域和范围,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未涉及的其他城市和国内旅游进行全面研究。第二,数据时间范围跨度较小:此次研究的时间仅仅在2005-2010年,对黄河三角洲整个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进程进行更客观和完整的阐述,还需要更长的时间。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旅游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另外,收集的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没有全面考虑国内旅游状况,这需要接下来进一步探究。

参 考 文 献

[1]唐仲霞.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入境旅游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旅游论坛.2011(8):73~77

[2]段荣.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江苏省入境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9):37~42

[3]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344~

345

[4]卞显红.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及其形成机制分析[J].商业研究.2010,62(5):63~66

[5]Hills T.L.,Lundgren J..The impacts of tourism in Caribean,A Method

ological stud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77,4(5):248~267

[6]S.Smith.Regional analysis of tourism resources[J].Annals of tourism Re

search.1987,14(2):254~275

[7]黄细嘉,黄贵仁.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九江红色点缀型旅游区的构建[J].求实.2011,11(4):61~64

[8]梁美玉,史春云.长江三角洲城市-边缘结构的演变[J].旅游论坛.

2009,2(2):229~233

[9]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10]山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2012年山东省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disp/tjgb.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