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信息化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信息化总结范文1
一、全区教育信息化基本现状
从20__年开始,我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连续五年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至目前,全区累计投入教育信息化资金1000多万元,在51所中小学建成计算机教室48个,配备微机2200多台,在部分学校建成教育卫星宽带网站,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中小学生达到总人数的80。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更新,也促使广大教师的思想、观念,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逐步发生着深刻的转变。
二、20__年主要工作
1、积极争取、认真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项目。
一是在20__年工作的基础上,20__年在梧宅小学、就南中学顺利实施了20__年经济欠发达农村中小学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0多万元,为二所学校配备多媒体教室各一间,计算机教室各一间,配备计算机100多台,为就南中学配备多媒体教室一间。该项目的实施,使就南中学、梧宅小学可以按要求进行计算机教学,全区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得到极大改善。二是组织实施泉州市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并于20__年4月由__区教育局、经济贸易发展局、财政局联合印发《__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至各中小学。现我区已确定48所中小学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校,计划再投入资金约60万,用于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所需设备。三是组织建设泉州市第十一中学课堂教学观摩暨考试网上巡视系统、和高考听音系统,项目投入资金总额60多万。通过争取和实施这些项目,较大地大加快了我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2、克服资金困难,努力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在各级财政和学校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区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上,既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又把重心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点上。20__年,区教育局继续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纳入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各学校及早动手,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拓宽投入渠道,采取学校自筹、企业垫付、个人出资、教育局补贴等多种办法,全年共新建计算机教室10间,新配备微机400多台,多媒体专用教室7间。一年来投入教育信息化资金约100多万元,加强配备,较大提高我区教育信息化配备水平。
3、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
管理工作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环节。为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充分发挥设备效益,我们把建章立制工作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常规工作。一是统一汇编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规章制度,并上传至__教育信息网仪器站网页。二是要求学校必须参考制度汇编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制定计算机室、多媒体室、电子备课室等功能教室的规定、条例、守则、职责等规章制度。并做到平时有检查、制度有上墙、使用有记录,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进行。三是在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坚持"积极预防、确保安全"的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组织、安全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安全防范机制。四是结合平时常规工作检查,组织对各校教育信息化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加强了管理工作。
4、加强使用,努力提高现代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益
教育信息化工作重在使用。目前,我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我们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养,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空间,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加强教育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努力提高现代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益。一是抓紧师资培训,提高师资素质。目前,我区采用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假期培训和平时培训相结合等方式组织信息技术培训。据统计,我区已有20__多人次接受信息技术培训,并有60的教师通过中小学教师中级信息统一考试。现在已拥有一支专兼职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二是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全区所有中学、中心小学及70的完小都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并按要求将信息技术列入初中考查、高中会考科目。三是把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和丰富的网络资源探究面向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作为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重点。我们要求学校教学工作必须加强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努力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已有较多的教师能根
据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和应用场合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的设计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我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信息化建设资金严重短缺,投入欠帐较大,有的学校未付清建设欠帐。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实行"一费制"后,投资贷款、合同欠款偿还困难。
2、发展不平衡,学校之间差距大。目前我区学校之间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明显差异,部分校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应用水平和层次较低,影响了全区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
3、学校计算机教学和网络管理、维护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整合应用能力亟待提高。
4、管理不够科学、规范。部分学校领导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对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不够明确,要求不够具体,管理不够科学,致使信息化建设步伐缓慢,资源得不到很好的整合,应用水平不高。
四、20__年工作要点
20__年,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继续按照"一个中心一个核心一个重点"的总体思路,通过以下几方面工作,促进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
1、抓项目,促建设。积极争取各种信息化项目,力争"农村中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在我区全面实施。要制定项目具体实施办法,落实配套资金,精心安排项目学校,做到项目到校,责任到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要通过项目支持和自建,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力争使全区中学、中心小学和有条件的完小建成按要求配备的计算机室,并使机生比达1:9以上。
2、抓管理,促发展。一是区局、学校要制定、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办法,实行规范化管理。二是强化各类学校信息化设备、软件资源和信息技术教学管理,严格要求学校开齐上好信息技术课,充分利用远教设备、卫星资源、网上资源、项目配套光盘,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三是安排适当时间对学校信息化设备管理使用、课程开设、教师培训、教学应用和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3、抓培训,促应用。一是制定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考核标准,规范培训行为,提高培训质量。二是有计划地进行集中培训和经常性校本培训,达到有条件的学校校长100会使用,教师85以上会使用信息化设备的目标。三是配合省、市有关活动,开展区、校两级教学课件评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摩等活动,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和应用。鼓励有微机室学校的教师,制作教学课件,使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4、抓典型,促整体。一是争取培育一至二个教育信息化工作建得好、用得好的典型,在全区推广。二是区局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年底进行一次专项评估,对教育信息化成绩突出的学校予以表彰奖励。
虽然我区教育信息化水平还不高,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认真落实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下,发动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不断加大投入,我区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就能搞的更快更好。
教育信息化总结范文2
一、回顾过去,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年,经过全市装备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围绕一个中心——建设“*市基础教育网”,并把它作为年度工作主线,贯穿全年工作。
基教网是我市*年的十大民心工程之一,局领导十分重视和关心这项工作,在局领导的带领下我们主要配合和做好以下的工作(我们把它概括为“八个二”):
1、召开两个会议。一是*年4月7日市人民政府在英德召开全市教育工作暨基教网建设工作会议,这个会议是基教网建设的动员大会,拉开了基教网建设工作的序幕。二是*年8月11日在市区召开全市基教网建设培训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操作技术工作会议,学校开展进入接入阶段,这是我们工作目的。
2、形成两份讲话。一份是李副局长在英德动员会议的讲话,讲话的主要内容是传达了近期来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提出我市基教网建设的基本思路、框架、任务、目标和措施。另外一份是温副局长在市区培训会议的讲话,讲话的主要针对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各级要提高认识,明确要求,全力以赴推进基教网建设各项实施工作,认真落实“工程”各项任务。
3、出台两份文件。一份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年5月27日发出的《建设*市基础教育网工作方案》,一份是市教育、物价局和财政局三家于*年11月17日发出的《*市基础教育网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我们认为这两份文件,工作方案是基教网建设工作的纲领性和指导性的文件,管理办法是基教网建设工作物质基础,很好地解决了建网的经费问题,是整个建设工作关键所在。
4、做好两轮谈判。一是线路合作方的谈判。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基教网的最先线路合作方是广电局,但根据“民心工程”要求,只有电信局才能承担完成任务的能力,所以谈判涉及三家的问题了,经过三个月的交涉,最后确定由电信运营基教网的全部线路。二是资费的谈判。起初电信要价非常高,多轮商谈还是不能确定,最后,局领导向市领导进行请示汇报和参考同类兄弟市的价格进行的定型。100M、10M光纤和ADSL专线价格分别为2100、1300和300元。
5、学习考察了两个兄弟。*年9月底,为了建设一个既按省的要求,又符合*实际的基教网中心机房,市教育局温副局长带队信息中心有关同志,先后到河源和云浮两地学习考察了中心机房的建设。通过学习考察,我们初步确定了采用云浮的建设思路进行我市基教网中心机房的建设。
6、开展两项工程。一是中心机房系统环境建设工程。配合机房搬迁,通过政府采购和公开招标,这项工程于*年10月15日竣工验收投入正常使用。二是基教网应用项目建设工程。根据合同规定,*年4月20交付使用。
7、技术方案经过两轮论证审批。基教网应用项目技术方案是基教网建设的核心部分,对此,局领导班子非常慎重,多次请示省装备中心和市政府及有关领导。现在我们采用的技术方案经过两个权威审批,一是省装备中心组织的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批,二是我们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论证审批,并通过市信息中心、公安局和保密局同意。
8、实施两项配套工作。一是机关局域网的综合布线工作,现在我们大楼有124个双线信息点。二是电话的综合布线工作,目前大楼共有118个电话端口。
(二)抓好和落实两大方面工作
1、年度的面上工作
一是办好*市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成果图片展。经过半年多筹备,在*年教师节期间举办了“*市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成果图片展”,共150幅规格1米X2米的图片展板展出,通过成果展览,全面、真实反映*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也是全市建市以来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最好时期的历史见证。市委书记观看后非常高兴并指示在全市8个县(市、区)进行巡回展览。
二是做好乡镇中心小学计算机室验收工作。*年4月份,省教育厅委托省教育装备中心组成验收检查组到我市进行抽查验收乡镇中心小学计算机室。经验收后,目前这些计算机室全部投入正常使用。至*年12月,全市建有电脑室451间,拥有计算机32205台,生机比中学为13:1,小学为43:1。
三是抓好省第二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检查工作。我市第二批实验学校有5所。在5所学校进行了自查的基础上,我市组成检查组进行市级检查验收工作。*年5月下旬,省成立抽查组对我市进行抽查。经过检查,所有实验学校符合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标准,通过命名。其中英德中学和连州中学被评为优秀学校。
四是督好语言实验室的安装工作。*年,按1:1的补助,省给我市乡镇中心小学109套数字语音室。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我们加强与各县(市、区)教仪部门联系和沟通。从签订合同到落实场地、安装施工等环节都加强监督和管理,到目前为止109套已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为我市乡镇中心小学的双语教学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五是管好新课程样本校探究实验的建设工作。按照省的要求,我们对样本校*市一中、英德一中进行场地准备、配备安装和协调落实工作。
2、年度常规工作
一是搞好省配教仪设备分发和仓库搬迁工作。
二是干好学年初和教育技术装备的统计工作。今年信息中心负责了几项全市性的统计工作,包括:学年初报表、基础教育装备调研统计、电教年度统计、图书馆建设调查统计、教育技术装备年度统计工作。
三是组织好竞赛活动和各类培训工作。*年,我市学生电脑制作作品参加竞赛获两个省三等奖,三个省优秀奖。学生机器人大赛获两个省三等奖和一个优秀奖。分别组织参加省级培训的100多人次。
应该说,在过去一年中,我市较好地完成了教育装备工作任务,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基础教育装备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发展失衡。一是与兄弟市相比,有较大的教学设施设备的装备差距较大,尤其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二是就地域而言,农村的中小学和城镇的中小学相比差距很大;就学校而言,总体来说高中比初中好,初中比小学好;就地方发展而言,经济发展较好的县(市、区)其中小学学校的装备也相对较好。三是全市教学设施设备的缺口大,计算机约10000强,实验室和功能室约2000间,还有电教平台和纸质图书一大批。
(二)经费短缺。根据估算,如全面落实“新装备”要求,全市至少投入资金2亿元,而就算全面落实和用足装备经费切块使用政策,全市三年约5000万元,加之各县(市、区)信息化建设的“卖方信贷”项目还有超过1000万元欠债。所以,我市经费任务非常艰巨。
(三)队伍薄弱。首先是队伍数量不足,全市专职的实验员才197人,远远不能满足实验教学需求。二是队伍素质不高,当前的实验员几乎都是教学水平不太高的转岗教师,兼职实验员也就是业余水平了,而且长期缺少培训。三是队伍配备不齐,大部分学校没有稳定的学科实验员或缺少个别学科实验员,跨学科任实验员的情况普遍。四是市、县级装备职能部门缺少“懂技术、懂业务、懂管理、懂沟通”的复合型装备工作管理人才。
二、与时俱进,加快发展,开创我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新局面
今年,我市教育工作会议上也确定了我市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适度超前跨越式发展的方针,提出今后全市装备工作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为中心,立足山区实际,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拓宽经费渠道和工作思路,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装备水平和使用效益,为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做贡献。
(一)用力拓宽工作思路
作为没有人权、财权和物权的市一级装备部门在新形势和新条件下究竟应该干点什么?怎么去干?是很值得深思的。俗话说“需要决定生存,重要决定发展”,装备部门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拓宽工作思路,努力探索并找出新时期装备工作的新路子。结合*市装备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我们将用力做好三方面工作,那就是“一个树立”、“二个转移”,“三个改变”的基本工作思路,:
1、要坚决树立服务教育教学,服务基层学校的思想。*年信息中心下乡调研和指导不够,*年我们要做到经常走下去了解基层学校的情况,真正掌握基层学校新老“三室”(老:理化生实验室,新:计算机室、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的基本情况,知道基层学校需要我们帮助做什么,切实加强对新老“三室”的管理和实验教学工作的指导。并不断加强自身的学科业务水平,提高管理意识和学科实验教学工作业务指导能力,经过一至二年的努力使我们对基层学校的实验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使装备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2、努力做到两个方面转移。根据*装备有规模不平衡的状况,一是实现从“建”、“配”到“管”、“用”的转移,形成“建”、“配”和“管”,“用”并重的工作思想。所以,我们必须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管理和使用上,以抓管理为手段,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为目的,切实强化实验室的管理和实验教学工作,从而提高实验室的投资效益和使用效益。二是要实现从近几年来重信息化装备建设轻实验常规装备建设向实验常规装备与信息化建设并重的转移。既要克服有了信息化建设,遗弃实验常规装备建设和管理,又要克服已经开展新装备工程,而把信息化建设凉在一边的做法,一定做到两方面并重。
3,要逐步实现“三个改变”。一是改变工作方法。改变只是低头干工作,不愿请示和汇报的方法。要努力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指导,取得主管部门的信任,争取更多的职责和政策。这样就能够做到对基层学校仪器设备装备、实验室管理和使用调控、监督和检查。二是要改变只懂硬件装备,而不懂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的现象。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新时期装备工作所需的业务素质,拓展装备工作的空间。三是改变对基层装备工作状况评估办法。对基层学校的评估、检查不能只看新老“三室”仪器设备配备的好,摆放的齐,就是好而是要看其使用,看其各种管理、使用记录和报告学生操作情况,也要看其实际仪器使用和常规药品消耗状况,真正反映出基层学校的装备、使用情况,并及时总结通报,提高装备部门的管理和指导的权威性。
(二)全力推进教育“新装备”工程
1、认真制订*年—*年农村中小学“新装备”工程和“*”时期教育装备及信息工作规划。
2、认真抓好“新装备”工程的试点县工作。指导和协助该试点县“新装备”工作,落实试点工作要求。
3、认真做好“新装备”工程建设计划,做到实事求是。同时,要分清轻重缓急,分期分步进行建设。
4、以“新装备”工程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市基础教育网”的建设工作,加快学校入网步伐,实施远程教育工作。同时,想方设法让乡镇中心小学以下学校装备计算机。
(三)努力提升装备工作的地位
要提升装备工作的地位,我们认为,要努力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首先是解决“事要做”的问题。也就是要把学生实验操作列入中考考试范围。所以,新的一年,我们将深入基层学校调研的基础上,外出学习取经,着手撰写《*市学生实验操作中考考试方案》,争取*年中考实施,促进学校的各项装备工作。
第二是解决“能做事”的问题。要能做事必须要有经费的保障,为此,我们一定要理顺装备工作经费投入政策,这件事我们已将请示报送市政府,要求由市政府或市政府同意教育、财政、物价三家出台文件,明确“一费制”中设备购置费占“10—15%的比例和设备购置费必须专款专用规定。
第三是解决“事做好”的问题。要保证学校把事做好,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加以检查和管理。为此,信息中心提出了强化对教育装备工作强化督导考核的意见,这事我局领导班子也同意了所提意见,并明确要求信息中心与督导室商量,一是将教育装备及信息工作每个年度的重点工作列入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基础教育实绩考核内容当中。二是结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范化建设和高中等级学校的评估中,评估组要严格按教育部的新课程配备目录和省教育厅的配备标准和使用要求进行评估打分。
第四是解决“做事好”的问题。对突出抓好装备的应用和使用工作,必须想方设法发挥装备的最大作用,让广大校长、教师感受和体会到使用好装备、现代化的装备,带来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工作中的轻松便利,工作上的效率实惠,让他们觉得这是自己教学和工作中不可缺少和离不开的东西。
(四)大力改善装备管理使用工作
装备工作的管理是关键,使用是目的,就*的情况而言,我们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要确保有人管理、有人使用。下一步需要我们努力加强以市教育局及信息中心管理和技术人员为核心的教育装备工作领导小组,归口管理全市教育装备工作;以实验员、计算机教师、网络管理员、电教人员为基础,形成全市技术骨干队伍;全员培训、全体参与,形成教育装备及信息技术的应用队伍的三支队伍的建设。
2、要不定期开展实验教学、装备管理等方面的专项检查和评比工作,促进各地不断提高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
教育信息化总结范文3
4月29日,先进制造部全体老师在深入学习《总体方案》后,针对实训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的研究和讨论,会上讨论总结如下:
1、实训指导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师德和师风:《总体方案》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职责。为更好地引导广大教师履行职责,方案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会议上,先进制造部全体老师一直认为,应该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首要要求,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比如说:实训过程中热爱学生认真指导学生实训对学生有耐心、对于学生违反实训纪律的应注意批评的方式和方法、上课期间认真指导实训不抽烟不玩手机等。
2、对于实训内容和课程应尝试改革:根据工程训练中心实际的设备情况,统一工程实训各个工种的加工任务,设计一套能体现各工种特点的标准零件,将学生的加工任务标准化,每个工种之间相互联系,整个实训过程中,每个学生完成两到三个成品。让学生根据老师和课程的安排,成功的完成各个工序。学生走完从传统机械加工到现代加工的全过程,就可以加工出几个指定的零件。这样既有利于对学生成绩的考核、有利于统一和规范教学,也使得学生之间产生无形的竞争,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设计每个工种的标准考核零件,考核零件应具备该工种的主要工艺特点,零件不宜过难,要保证大多数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根据各考核零件特点,设计统一的考核标准。教师按照打分标准给学生评判实习成绩,进而对学生的实训形成有效的考核机制。
3、规范学生实训的评价标准:方案提到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对于实训教学也是一样,不能单纯依靠学生完成加工零件为单一考核标准,还应加强安全实训、文明实训、劳动纪律和创新能力方面的考核,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工程素质和能力素养。
教育信息化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育信息化;信息化硬件环境;信息化资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到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作用: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江苏作为教育大省,全省80余所高职院校均开始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地方发展不均衡、重赛不重应用等问题,如何突发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瓶颈,真正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一、高职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综述
近年来,学界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领域成果非常丰富,主要集中在高职教育信息化工作现状分析、信息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和教育信息化对高职院校及教师的影响及应对三个方面。
在高职教育信息化工作现状分析方面,姚磊(2011)认为当前高职教育信息化存在认识不到位、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化建设、管理机制不健全、对社会主动服务意识不强等四个方面问题;孙淳(2013)研究了高职院校信息化标准的建设,从领导、计划管理、组织管理和控制管理四个方面论述了信息化标准建设的方案;徐文静(2013)分析了高职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提出要完善队伍、加强管理和统筹、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王妤夜(2014)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中理念落后、规划不足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景亚妮、孙炎(2010)以张家口市为例,分析了信息化建设中的误区。
在信息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方面,饶钦焕(2013)基于复杂性视角,提出高职信息化教育存在开放性造就的复杂性、非线性造就的复杂性、特殊性造就的复杂性,因此信息技术能够提高高职教育信息化的境界;郭慧玲、陈伟(2013)研究了各类信息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学科本位型教学方式、学科辅助型教学方式和综合研究型教学方式三种类型;周世杰(2012)基于“数字化校园”理念,提出了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云计算平台、开发与服务平台、通信服务平台等;彭召波、彭召军(2013)基于江苏经验,分析了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体制机制建设方案,总结了形成三个覆盖、实现四个助推、完善五项保障的“三四五”工程特点;姬琳(2014)基于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统计数据,指出我国信息化教学的地区差异比较大,但同时开展信息化教学的人才基础已经具备,应当树立现代信息技术理念,高度重视“核心人群”的作用,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开展信息化教学提升工作。
在高职院校及教师的影响及应对方面,宋建军(2009)分析了高职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高职教师在信息化时代应提升终身学习能力、科研能力、沟通和学习能力、指导能力和信息化课程设计能力,并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张静成、邵顺增(2011)以个性化学习特点分析为切入点,提出了高职教育信息化中远程教育的特点;康东等(2013)分析了高职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提出环境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重点内容、人才培养是核心关键;邓居英、李建国(2013)提出教学信息化建设体现在“三分软件、三分政策、四分服务”;张静成(2010)探了高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新型教学模式,提出要兼顾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互动;唐文晶等(2015)总结了对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的调查结果,提出当前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环境配备不足、企业经验不足、理念与实际融合不足等问题,并向职业院校提出了应用渠道、统一规划、顶层设计、协调推进信息化教学的建议。
二、江苏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不足
江苏作为我国东部发达省份之一,经济基础较强、电子信息设备普及率较高,同时高职教育发展水平也较高,因此在江苏发展高职教育信息化有着比较好的基础。近年来,江苏的高职院校对于教育信息化改革普遍较为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度普遍较快,硬件设备支持力度较大,在全国性职业教育信息化比赛中取得的成绩也较为突出,但同时仍然存在教师整体信息化教学能力不均衡、学生接受信息化教学的意识不足、环境配套重硬件轻软件、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周期过长等等,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一)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均衡
2015年,张一春、王宇熙(2016)对江苏74所高职院校超过800名教师进行了信息化教学能力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情况来看,高职院校教师普遍接触并了解教育信息化理念并接受过相关培训,也能够对信息化教学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但整体情况并不均衡。
一是信息化教学课程设计能力不够强。大多数高职教师对信息化教学工具的掌握仍然比较初级,对于传统工具如Office、WPS、即时通讯工具等较为熟悉,但对于动画制作软件、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等现代化工具了解不足、掌握不够,进而导致多媒体课程设计能力较为欠缺,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信息化教学的要求。
二是教学资源获取与创造能力较差。信息化教育的基础在于大量教学资源的创造和占有,但高职院校教师受自身能力和时间的限制,往往难以实现充分的信息检索和获取。同时,网络时代信息化教育的“共享”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对有能力创造新型教学资源的教师而言是一个挑战,在知识产权无法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创造信息化教育资源的积极性。
三是教学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还是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配备信息化、网络化的教学环境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偏高,加之部分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技术工具不够熟悉,导致其难以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
(二)“重比赛轻应用”现象较为突出
姬琳(2014)对于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从结果来看,江苏职业院校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普遍较高,主要表现为参赛院校数量较多、获奖总数多、获奖比例高。但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在信息化教学方面“重比赛轻应用”的情况较为突出,相当一部分教师或教师团队针对教学大赛的目标或要求开展针对性准备和训练,但将竞赛获奖作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出发点和目标,在日常实际教学中却较少采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造成竞赛水平同平时教学水平不相称。
(三)新技术转化教学资源效率过低
伴随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当前已经进入以云技术、移动互联和人工仿真技术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时代。与突飞猛进的信息技术相比,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水平和能力明显较为落后,教学方式仍然以传统的办公软件、影音软件和手段为主,教师对于技术前沿不了解、不掌握,而新技术从研发成功到实际应用到教学中的周期过长、效率过低,这些都不利于新技术转化为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
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教育信息化是随着信息通讯技术(ICT)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在美国率先提出并实施,并于新世纪开始在世界发达国家蓬勃发展起来的。近年来,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具体而言可分为三个方面:
1.国家(地区)发展规划的设计和实施。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对教育信息化有着明确的规划,其中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实施步骤、资金来源、技术手段等都有着较为明确的要求,从而为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构建了坚实的制度保障。美国在1997年制定的教育发展规划中就已明确了其在21世纪初的信息化建设具体指标,全美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也制定了师生信息技术和能力的具体要求;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在其2009年制定的2010-2012年战略中明确E-learning、研究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云计算等作为其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领域;法国公布“2012数字法国”计划,强调互联网普及和数字服务发展;日本教育信息化指南,从学校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的指导、教学科目中ICT应用、信息教育体系的推进与构建等10各方面详细规划了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机制;等等。
2.高度重视新技术与教育信息化的互动创新。新世纪尤其是第二个十年以来,信息通讯技术(ICT)进入爆发式发展阶段,各类新产品、新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整体而言呈现出个性化(Personalization)、社会化(Socialization)和移动化(Mobilization)三个重要趋势。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这一趋势,并不断针对新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先后提出了“One to One”模式、“自带设备”(Bring Your Own Device)、云教育、MOOCs、翻转课堂等新思路,而这些新思路本身又反过来影响和促进了相关新技术的适应性调整和针对性发展,形成了技术创新与教育创新的良性互动。
3.强调高校教师与民间团体在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从发达国家的教育信息化实践经验来看,教师和民间团体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普及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管部门也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其开展教育信息化尝试和创新工作。比如,在美国教育信息化浪潮中,Kinvolved、Practice makes perfect、Schoology、Strive for College等多个程序既是由民间团体或是教师、学生个人所创办,通过创造信息化教育工具与方法,推动了信息化教育产业化的新模式和新思路;新加坡鼓励教师将各类电子信息成果转变成能够直接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软件或模块如Packet Tracer、Simventure、Retail Workshop等,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充分提高真实环境下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江苏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策略建议
江苏高职教育信息化进程有其突出特点,既具有充足的经济和教育资源作为基础,同时也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既拥有大批广泛接触并接受信息化教育理念的教师,也存在信息化教学水平不高、技术方式落后的弱势。因此,进一步推动江苏高职教育信息化发展,必须实现理念、硬件环境、软件环境、人才应用的统一,创新信息化教育手段,提升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效果。
(一)树立现代信息技术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理念
教育主管部门、职业院校应当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一方面从宏观和中观层面制定并完善教育信息化中远期规划,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另一方面切实加大对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资源投入,确保信息化工作得到足够的支持。同时,高校应当引导教师转变传统化教学理念,接受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学方式,提升信息化教学效率。
(二)创建符合国际水平的信息化硬件环境
信息化的硬件环境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因素。目前江苏省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始重视信息化教室、信息化实训室的建设,但真正的信息化硬件环境不仅仅是通过网络、电脑、移动终端实现的,而应该通过这些硬件设施构建一个完整的信息化硬件系统,通过这个信息化硬件系统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实时交互、多媒体课堂教学、一键上下课及自动点名、教室环境智能感知、高密度WIFI及物联网覆盖、云平台无缝连接以及支持各种智能终端互动教学等方面的综合功能。
(三)建成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也是关系到教育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到2020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框架中:完成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库及优秀数字文化资源的建设。我们应在构建信息化硬件环境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软件环境,高职院校教师可利用江苏省在线课程中心爱课程网等信息化资源网站创建、引用和管理在线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碎片化、虚拟化等方式实现多地点、低限制以及个性化的学习。
(四)加强高职院校信息化应用人才队伍的建设
主管部门和职业院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丰富信息化教学评价方式,激发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兴趣与信心,在此基础上选拔信息化教学能力强的教师组成骨干团队,开展信息化教学精品课程设计和教学资源积累,完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同时,应进一步完善高职信息化教学培训体系。从国家、省市、学校三个层级建立并完善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培训体系,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探索技术引领、广泛参与、普遍应用移动通讯技术的多元化培训机制。在微观培训中,更加重视技术介绍、知识学习和工具使用;在宏观培训中,更加重视理念树立和方式创新,从而促进高职教师队伍整体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最终有效提升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一春,王宇熙.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 70-74.
[2]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 2012 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Ⅱ)国际比较研究[J].调研世界,2013,(1): 4-9.
[3]魏雪峰,李逢c,钟靓茹.2015年度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动态及趋势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6,(4): 120-126.
[4]胡永斌,张定文,黄荣怀,李馨,赵云建.国际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5,(1): 1-5.
[5]赵诚.2015 年教育信息化新趋势[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2): 15-17.
[6]孙淳.高职教育信息化标准的建设与管理研究[J].信息技术, 2013, (42): 147-150.
[7]唐科莉.新加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新趋势[J].环球,2010,(3): 75-76.
作者简介:
朱捷(1984-),女,江苏南京,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教育信息化总结范文5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1-0111-01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使得教育现代化,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学生信息交流、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等,而在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程度还不高,要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农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尤其是软件的建设。
一、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教育信息化将改变农村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农村学校,教师们讲课都是“黑板+粉笔”的传统手段,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教育信息化理念深入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设备(多媒体计算机、电子白板、校园网等)进入农村学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改变了农村教师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改变了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育信息化将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共享。农村学校由于受经济和环境的制约,教育资源比较匮乏,接受新知识与学习空间狭窄,使得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随着农村信息化教育基础设施的逐步建设和运用,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的状况得到解决,让农村学校的师生够通过教学光盘、卫星接收、网络等方式与城里的师生一样能获取大量的优秀教育资源,促进农村教育公平、均衡的发展。
(三)教育信息化将提高农村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随着教育信息化在农村的深入,农村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发生转变,现代化教学设备走进课堂,提高了农村教学水平。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农村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实现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二、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实施,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开始逐步实现。因此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入手。
(一)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农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实施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条件。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指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等。在当前农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还难以满足教育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情况下,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适合追随时代潮流,不适合攀比追求品牌与配置,而应注重选择经济实惠、适合实用的设备, 以避免因计算机等教育信息设备更新速度过快而造成的经济负担,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发展水平,结合实际的量力而行,建设适合农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
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信息化设施更新快,损耗大,因此耗材和维护的费用大。首先各级政府要保证教育的基本建设和发展所需经费,尤其要向农村地区和西部贫困地区倾斜,对能带动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但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单纯依靠政府的投入来保证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比较难的。因此,应当多方筹措资金,分批投入实施。而且还可以通过必要的政策,采取多种方式,吸引一些企业单位增加对教育资源的投资和捐助,以保持农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贫困地区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力度,要按照学校标准化建设要求有步骤的逐步改善一批农村学校的信息化条件。
教育信息化总结范文6
@龚曙光(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我国教育一直以来都存在着教育资源的均等化问题及因材施教的问题,教育信息化可以把现有的教育体系拉上更高的台阶。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从四个方面推进教育信息化。1.扩大参与人人通工程的教育信息化专家团队规模。2.注重和加强网络学习空间优秀产品和优秀案例的发现、总结与推广工作。3.加强对信息化教育企业科技和应用创新的支持。4.政府应改变重硬件轻软件的采购方式,适应“软件即服务”的发展潮流。
@张大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涉及多方面的条件和因素,除人才的个人内在因素外,教育过程、文化环境、人才制度、国家综合实力等也是重要的因素。
@周洪宇(华中师大教授):我国有近7万个边远山区教学点,教育信息化能以较低成本将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教育信息化目前存在共享机制不健全、评价体系不完善、农村信息力量薄弱等问题。建议实施“农村教学点网络联校”工程,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招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