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园林景观设计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园林景观设计前景范文1

关键词:色彩,园林景观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园林景观风格方面,色彩占有重要的组成部分,园林景观富有味道、形态、色彩等各式各样的美学特征,是一种综合性比较强的艺术形式,其景观中的色彩最是吸引人们的眼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及美的感觉,色彩在艺术的领域有着无法估量的作用,不同的色彩,能孕育出风格别样、迥异的园林艺术风格,人们在欣赏一件艺术品的时候,色彩往往比较先入眼球,对视觉有冲击效果,基于这万面的原因,一个有着较好的视觉设计,常常有着先声夺人的力量,当然在色彩的选择万面也需要仔细斟酌,色彩的表现也有基本的要求,要达到对比与和谐的效果,色彩冷暖的风景园林设计经常将人们的感情联系在一起。并产生丰富的联想以求精神的满足,因而能感受到不一样的园林景观美,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园林景观效果。

1 园林景观植物色彩设计的原则

1.1 统一原则

统一表达是协调一致的意思。在整个园林景观设计中,一般将绿色定为园林景观的主色调。而园林景观植物色彩的统一原则即指将同一色相的植物运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以形成协调的色彩氛围。 色彩的作用多种多样,不同的色彩可赋予周边环境不同的性格,例如冷色创造出宁静的环境;而暖色则给人一种喧闹明快的感觉。色彩的不同运用会造成不同的园林风格。所以在任何情况下,园林景观设计都不能将植物色彩单独使用,要从整体色彩效果出发。

1.2 调和原则

调和原则是将 2 种或 2 种以上的色彩进行相互搭配,使园林景观丰富多变,又给人以舒适之感。同一色系的色彩一定是协调的,例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等。如果是互补色,可采取二八原则,例如 80%的黄色与 20%的紫色相搭配,这样的组合在视觉效果上能够达到协调统一。

1.3 均衡原则

均衡指的是一种构图上的等量原则,它与平衡的意思相近,却高于平衡所表达的意境。由于冷色在视觉上具有收缩感,因此同等面积的暖色要比冷色给人的视觉效果大。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如想展示出暖色和冷色同等面积的感觉,就必须使冷色的面积略大,从而达到色彩视觉平衡的效果。高亮度的植物与低亮度的植物也应合理搭配,使之在视觉上达到平衡。

1.4 对比原则

在整个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为了展示丰富多变的植物景观效果,往往利用色彩三要素或各色系间的冷暖对比,轻重对比以及软硬对比等手法营造出独特的植物景观。为了发挥园林设计的最大艺术效果,在实际设计中,可多用补色的对比组合,相同数量的补色植物对比较单色的植物在色彩视觉效果上要强烈得多,尤其是在大型的铺装广场上,高大建筑物前使用作用更大。

2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2.1门色彩是园林意境创造常用的手法之一

意境通常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审美效果,它有主、客观两种表现形式,即主观的想象和客观的反映,通过园林的构成要素色彩来制造气氛,突显主题,是中国园林在创造意境上常用手法之一,能达到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寄情于景的作用。

2.2色彩能够增加园林空间的艺术活力

在园林景观中,色彩更着意于表现园林的整体风格和环境主题,通过不同的色彩表现出或淡雅、古拙、质朴、豪华、富丽和高贵等不同形态的美,色彩与罕气透视的关系也可以增强园林景观的艺术美,一些特殊的要求如强调空间的深远、远方的主景,可以通过饱和和补色对比的色相去点缀,这样就会使距离显得不那么远,冷色可以给人一种收缩感,运用在一些罕间有限的环境下,可以弥补空间的不足,一种肃穆、幽静和清冷的氛围便油然而生。

3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的运用

3.1园林景观设计中山石和水体色彩的运用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水的设计主要用来体现天罕及水岸周围景物的色彩的纯净以及追求水中倒影的平衡构图。这就要求水体的本身应当保持足够的清洁,才能使周围景物的色彩更加纯净和清晰。而在园林设计中有许可多不可为的因素,就像天罕和天然山水的色彩就是不可改变的,因而再设计中可以运用天罕和山水的特点来用作背景的使用可以将水与假山石相结合,不仅能够表现出水得灵气,还能让植物水等来弥补假山

颜色的不足。而通过水面映射植物及周围建筑的倒影,也能够产生不一样的艺术效果。

3.2园林景观设计中建筑色彩的运用

与游人关系密切的就是园林景观设计中耳朵建筑要素,虽然其在园林中所占比例不是很大,但其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的构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与不可为因素不同的是,建筑可以由设计者自由设计其颜色与园林的搭配。但建筑在色彩的设计上也应该要结合具有地万特色的气候等天气条件来设置色彩,还要注意设计的色彩要与建筑的功能相统一,并且建筑的设计还要与园林周围的环境关系取得联系,不仅要注意协调还要有鲜明的对比,最后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民族特点以及群众的生活喜好。

3.3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道路和广场色彩的运用

园林景观中,植物色彩是园林在构图中最具可塑性和最活跃的因素,植物色彩运用得当不仅能够营造出缤纷色彩的景观,还能使园林景观更具有生命力。道路和广场的色彩受建筑材料本身的特性影响一般都是偏灰色,因此在景观设计中道路的色彩应该与具体的环境设置相结合,并且不适合过于鲜艳的颜色,而在道路两侧的草坪中可以适当选择一些色彩较亮的植物等装饰,而道路在其他地万的颜色应该以中性色为主。

4 植物色彩的四季变化布局

4.1 春景的设计

春天是希望的季节,是新生的季节,呈现出一派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景象。鲜花是这个季节的主角,它们用艳丽的色彩点缀着园林,增添了园林的观赏性。在景观设计中,为了展现出春季盎然的意境,在植物色彩的选择上应多选择一些给人以欢快、有活力、喜悦感觉的色彩,如嫩黄、洁白、淡绿、粉红等给人春天欢快的气息。园林景观中柳树长长的枝条上已展开了淡黄色的嫩叶,代表了新生,新生的树叶展现出与老叶不同的色彩,形成对比,更能够突显出春的意境。

4.2 夏景的设计

夏季是一个炎热的季节,人在这个酷暑难耐的季节易滋生烦躁的情绪,因此在植物颜色的搭配上应选择冷色系植物,冷色系具有视觉收缩感,因此在远景的景观设计中使用绿色较多,给人以清爽、舒心的感觉,同时,适当的点缀一点蓝色,易使人联想到海水,让人心旷神怡,给人的感觉更加和谐。

4.3 秋景的设计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植物色彩应呈现出收获的喜悦,如橘红、金黄和鲜红等成熟的色彩。满山层林尽染,大地一派秋景,满眼的落叶飘落四方。这些秋天的植物色彩给园景增添了浓厚的浪漫气息。

4.4 冬景的设计

冬季是养精蓄锐的季节,万物凋零,植物失去了鲜艳的色彩,进行“休养生息”,等待春暖花开。相比之下,植物色彩则显得比较单一。因此,常绿植物和枝干的植物便很重要。但仔细寻觅,不难发现,无论是公园街角或是景观带,有那么一抹亮色让人眼前一亮,它就是羽衣甘蓝。

结语

在现阶段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坚持能够体现地域特色的设计原则,把园林景观从局部到整体进行合理化的调色。从而使其更好的反映该地区的综合实力。置身风景如画的环境中,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一种心灵的洗礼和生机盎然的,还能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心情。森林离不开绿色,就像园林景观设计离不开色彩一样,现代园林中多姿多彩的色彩景观在美化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园林景观设计前景范文2

关键词:存在问题;园林景观环境;设计

一、园林景观环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盲目追求“档次”

“档次”原本是景观设计师应追求的设计理念。问题出在对“档次”的理解上,“档次”往往被理解为宏大的气派或用材的豪华考究,它意味着大量财力的投入。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如此巨大的财力投入能否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二是该场所是否真正具备“档次”的环境条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情决定我们要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盲目模仿,照搬照抄,缺乏个性

每一件园林作品都要有其特有的风格及地方特色,要深刻体现该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然而由于近代中国历史的原因,西文园林风格对我国园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致使欧美式园林在中国大地遍地开花,各地纷纷效仿,而失去了中国园林的风格和个性。

(三)注重表面

只注重视觉上的宏伟、气派、高贵及堂皇的形式美,而不顾工程的投资及日后的管理成本我国目前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算高,在园林建设上要量力而行,不可盲目同西方发达国家攀比。近几年兴起的草坪热,各大中城市都曾有过,终因其管理维护成本太高而纷纷流产,造成了人力物力上的极大浪费,这个教训也是深刻的。

(四)忽视与当地环境的和谐统一,破坏整体的生态环境

天然的地形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因此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与当地的环境的和谐统一。因山势,就水形,景自境出。如杭州孤山的西泠印社,是中国典型的台地园,从山麓到山腰、山顶,布置了不少建筑、道路和绿地,但并不是把自然削成一层层的人工平台,而是附属在自然的山形地势上,格外地亲切、妥帖。

二、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环境设计的追求和提高

(一)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追求

衡量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是否健康安全,指标之一就是人与生态自然是否和谐发展;因此,现代居住区的园林景观环境的设计规划,应该以关注人们的健康和人与自然和谐相融为主,在实际设计中,应该适当地控制建设的密度,使人工设施和环境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上要高效利用,不能浪费资源。设计的始终追求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丰富园林景观设计的功能

居住区的园林景观环境设计除了能够给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外,还可以补充其他休闲娱乐的功能,使功能丰富起来,方便居民的各种需要。在新的居住区开发时,就可以综合考虑将居住、工作、休闲、娱乐等功能都尽可能的包含进去,不能包含的,就以就近原则为主,这样,人们的各种需求在近距离的范围内都可以得到一定的满足,减少了出行,节约了时间,也使人们的各项交流都变得方便和频繁。

(三)运用配置绿色植物的艺术手法和基本原则来提高整体环境

现代居住区的园林景观环境设计中,绿地规划是不可缺少的,是生态效益的基本保证。居住区的绿地种类较多,主要作用是改善居住区的生态环境,为居民的健康着想。绿地建设中,如何配置绿色植物,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配置绿色植物时应该以绿地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利用不同植物的搭配,使环境得到美化,空气得以净化;在绿色植物的配置中,讲求以植物造景,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美丽,给居民一个赏心悦目的氛围。

1.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1)加强对比和衬托艺术手法的应用,形成整体的均衡协调。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根据植物的特征与形态,形成花形花色对比、姿态高低对比、叶形叶色对比,完美体现艺术构思、有效衬托植物景观。对于树从的配置与组合,尤其要注意其相互间的协调性,最适宜地办法就是将姿色形态差异不大的树种进行组合,另外,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比较合适的是体型大小的对比、水平面与垂直对比、色彩明暗对比。对于不同的植物,其形态姿势各个相同,因此,配置植物时,追求的是植物与植物以及景观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和谐,与此同时,还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季节变化,形成相互之间的平衡状态。

(2)运用植物背景的协调性,形成一种调和韵律。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避免景观的单调性,注意调和景观背景,一般而言,比较适合作为背景的植物多为乔木类,根据这一点,要对植物进行分层配置,其顺序一般为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另外,还要注意的一点是植物花色花期的配置,构成更加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通常情况下,前景树要低于背景树,植物密度要适宜,最佳的配置就是构成绿色屏障,加强衬托作用。所谓韵律的协调,就是要做到高低搭配,此起彼伏,空间变换,避免布局呆板,形成节奏韵律感。其中,最容易体现植物韵律感的地带就是狭长形地带以及道路的两旁。

2.植物配置基本原则

(1)文化特色与经济适用原则。所谓文化特色,主要是指植物文化。对于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植物文化,因此,在配置园林植物时,也遵循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一方面要体现全民族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还要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同时,在植物配置在体现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还在遵循经济适用原则,力求植物在养护管理上的简单经济,实现植物配置的自然适宜,杜绝人工性过强、养护管理费用过高的植物的配置。

(2)生物学与生态学原则。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复杂多变,同时,植物也是一个生命体。所以,在配置园林植物时,必须要掌握植物的生态学与生物学原理,具体包括以下几点:首先要掌握植物的可造型性或者是可塑性,包括植物枝茎的韧性以及萌芽性,其次要了解植物独特的形态特征,做到对植物整体形态以及观赏价值的全面了解;然后要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不同的植物其生长特性不同,同时,植物与环境又具有统一性,所以必须要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能为影响因素,如:阳光、温度、土壤、空气等;最后要全面掌握植物多样性,通过对植物多样性的了解,衬托景观设计的协调与美观。

(3)艺术原则。 审美是人们生活的基础。因此,在园林植物配置时,要遵循艺术性的原则,体现植物自然美。为此,在配置植物时,要追求植物与植物、植物与环境的对比协调、多样统一,实现景观设计的均衡稳定,体现植物的节奏韵律。

(4)意境美与形式美的融合。在配置园林植物时,不仅要体现出园林植物的形式美,更加体现出其意境美。从某种意义上讲,园林美可以体现出社会美、自然美以及艺术美,而园林植物作为一种自然植物体,其本身就是美的综合体现,通过其植物的形式美,合理配置,实现其产生的意境美,提高植物的观赏价值。

三、结束语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本,坚持住宅空间形态规划格局、建筑风格、环境品质、文化特色,做到住宅和环境的和谐、功能的完善,使住宅建筑、人文景观、户外空间、绿化系统等交融在一起,即赋予绿地空间多样性与功能的兼容性,形成良性住宅区绿色景观生态系统,并进而和大地自然景观生态系统相连。让住宅区存在于可持续发展的绿地景观生态系统中,让人们生活于近自然的环境中。

参考文献:

【1】樊鹦.浅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11)

【2】陈浩信.环境设施设计方案[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3】章俊华.居住区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谭旭成.现代住宅小区视觉景观环境设计分析探讨[J].广东建材,2008(11)

园林景观设计前景范文3

关键词:人性化;园林景观设计;应用发展趋势

1 人性化园林景观在小区中的功能

1.1空间功能

园林景观在设计上必然会要求设计出与小区实际地形相吻合的休闲空间,主要供业主休息、观赏和互相沟通,因此人性化设计的园林景观首先会利用有限的小区地理环境开发出尽可能多的为业主提供足够交往和活动场地,营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人性化的园林景观设计注重从空间上把握小区整体的层次感和整体性,始终保持小区空间划分的人性化和科学性的统一。

1.2休闲放松功能

小区以居住、发展和休闲为主要目标,园林景观是业主放松身心,融入自然,亲近自然的最便捷地点。业主都希望自己经过一天的辛劳和疲惫,可以在充满自然生态的环境中协调身心,放松自我。园林设计景观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因此在园林设计中保持人性化,从灯光、装饰、小径设计等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园林景观的休闲放松功能。

2 人性化园林景观设计在小区中的应用

尊重自然、以人为本是当前人性化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主题,并且在设计中力图秉承创新的设计理念,体现小区开发的人性化。人性化园林景观设计首先必须建立在对小区环境的深入了解和对小区居民需求的了解上。人性化的设计在小区中的应用是园林景观适应了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的必然结果。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核心的,关键在于体现人的价值,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人性化园林景观设计在小区的应用中,首先应该站在人的基础上考虑设计的整体发展方向,以综合性的发展方式来解决园林设计中的难题,并且有层次的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在小区中的应用首先是要给居民的生活带去方便,更重要的是通过园林景观使得居民与自然与小区的关系更为和谐融洽。小区园林景观会最大限度的与居民的行为方式相符合,它展现了对人的情感的体谅,为居民营造了舒适的环境。

除此之外,在人性化设计的应用中还必须考虑到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结构的人以及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对小区园林景观的需求。在应用上展示出不同的设计风格和园林景观的不同功能,比如针对老年人和小孩相对集中的小区可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减少复杂小径的设计增加一些娱乐和观赏性设施,满足老年人和小孩的心理需求。园林景观的设计对心理需求层次的满足并不直观,它反映在园林景观设计的细节方面,常通过材质、风格、大小等构成方式展现出来。居民对小区园林景观的心理需求是一个过程,是通过个人兴趣取向及甚或品质追求展现出来的。人的心理感受是小区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方面,也是最为核心的内容,只有真正满足了居民的心理需求,园林景观设计的人性化特征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无论是园林景观中的一片叶、一潭清泉还是花香、竹影,关键在于其对居民心理活动及情绪的影响,这些景物都会引起人思维和情感的变迁,真正触景生情。

3 人性化的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展趋势

3.1强调人与环境、环境与区位的互动

园林景观设计是小区建设的重要一环,随着社会发展,生态自然环境的进一步破坏,人类渴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也更加强烈。因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必然会继续贯彻,但在其中也会融入环境与人的关系,环境与区位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和谐统一,在小区中居民能够通过园林景观加强与自然的互动,参与自然的发展变化。园林景观的布局与小区空间将会进一步融合,使之成为小区空间的一部分,体现园林景观的协调性。环境与区位的互动主要是指园林景观的设计与小区所处地区的文化和地理因素相协调,体现其独特性以及和谐共生性。

3.2可持续发展与人性化相结合

可持续发展观是当今时代的主体,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环境正严重的遭到破坏,可持续性的生态发展观已经深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在今后人性化园林景观设计中必然会将可持续发展观融入其中,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小区园林景观的生态化发展。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也是将传统的景观设计与现代环境发展观念相结合的,比如在园林景观设置中尽可能节约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高科技的生态农业技术与园林景观的设计相结合,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与人性化的结合。

综上所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性化园林景观设计在小区中应用的主题,也是其设计的核心宗旨。人性化的园林景观设计是当前景观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它适应了人类追求生活品质的需求和愿望。崇尚自然、以人为本,真正将人性化园林景观设计应用到小区建设中区,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体现绿色环保的当代居住环境理念。

参考文献

1 章采烈.中国园林艺术通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园林景观设计前景范文4

【关键词】园林景观;色彩设计;特殊性;规律

前言

随着园林事业的高度重视及发展,园林景观建设项目也逐渐增多,实践中所暴露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园林景观缺乏色彩设计就是众多问题中的一个。在园林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人们忽视或尚未足够重视一个较重要的色彩处理问题,以致使设计的效果受到影响。色彩在园林景观中最能引起视觉美感,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并产生情感反应,既可以装点生活,美化环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也是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的一种体现。由此可见,作为环境艺术的园林景观对于色彩的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使之达到整体统一协调的目的,实现视觉上的美感。

1 园林景观色彩设计的重要性

植物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造景元素,所以在大部分园林景观中尤其是城市公园、绿地中都是以绿色为基调色的,而建筑、小品、水体等景观元素的色彩是作为点缀色而出现的。但在一些以硬质铺装为主的广场和休息活动场地,铺装色彩在园林景观色彩构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植物色彩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但不管是以哪种颜色为主,园林景观色彩设计都要遵循色彩学的基本原理,运用色彩的对比和调和规律,以创造和谐、优美的色彩为目标。

对于园林景观中的灯光设计,它不仅增加和延伸了园林景观的审美时空,也可反映景观审美的三维多变性。而灯光设计中,对灯光色彩的应用又尤为重要,特别是渲染气氛和效果的金卤灯、彩卤灯、地埋灯和水景灯。光源的亮度和色彩直接影响园林景观的效果,应用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反复推敲。一般金卤灯(黄色光源)和彩卤灯(红、蓝、紫等光源)常用于景观中的建筑、雕塑和假山等方面,以强调园林景观的主体;地埋灯常用于主景植物和植物造景的小品,但在此环境中忌用黄色光源,因黄色光照射在绿色的树叶上,树叶变成褚黄色或土黄,似乎已是“死树”,不符合人们审美的心理需求,用绿色光源为最佳。此外,水景灯的多种色彩的光源,常用于喷泉和有水景的园林景观小品中,建造出多彩的灯光,使园林景观设计更加完善深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园林景观中的色彩设计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它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的客观因素,也有来自于设计者的主观因素等。可以说,园林景观中的色彩设计是由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其规律性很难把握,不过,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整体色彩统一协调,实现视觉上的美感,所以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下面就对园林景观中的色彩设计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园林设计者提供参考。

2 园林景观的色彩设计

2.1 园林景观色彩的搭配――着重处理好主色和支配色的关系问题

园林景观色彩的搭配,最主要的就是要使园林景观环境的的整体色调统一起来。要想统一,色彩必须要有主色和次色之分,其中次色起支配的作用,由此必须处理好园林景观中支配色的问题。支配色虽然不一定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和周围环境取得一致的调和,但却必须保持某种调和的关系。这就要求支配色对色相、明度、彩度都要综合考虑。如公园、广场、绿地中,从整体来看都是以深浅不同的绿色植物组合作为支配色的,其它的景观元素的色彩(如建筑外形、小品、铺地、水体等)一般都是穿插其间作为点缀色而出现。但绿色植物作为支配色并非是固定的,在一些主要活动场所,绿色也可以成为点缀色和背景色,而其它的景观元素的色彩则成为支配色。因此,在不同场景中,究竟哪一种色彩处于支配地位是由设计所追求的色彩效果决定的,只要主次色搭配合理、和谐,这样的色彩效果就是可以的,这样的色彩设计就是合理的。

2.2 园林景观色彩的组合――从大色块来研究和考虑色彩的组合

不管是哪种颜色作为主色还是支配色,在研究和考虑色彩的组合时,应该尽可能地从大面积和大单元来考虑。如当一块场地以绿色为基调色时,我们可以先考虑使中间道路的颜色和绿色取得调和,再逐步深化其它景观元素的色彩以取得对比和调和,接着还要深人设计不同深浅的绿色是否有对比,整体是否调和,是否还要加人其它的花卉颜色,铺地的颜色是否丰富,整体是否有冷暖,设色面积是否合适,明度和彩度是否符合场地气氛等。总而言之,园林景观色彩设计不管追求的是怎样的风格,从开始到结束都要贯彻对比和调和的设计原则,要满足人眼视觉平衡的要求。当然在不断深人的设计过程中,也要考虑其它因素发挥的作用,如光、材质、心理、气候、文化等。园林景观色彩设计其实同其他设计一样,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比较的过程。我们做设计时应多画方案,利用草图多进行比较分析,从多个方案中选取最合适的一个。

2.3 园林景观色彩的协调――使装饰色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在园林景观中,我们可以利用色彩的造型能力,使景观小品或建筑成为视线的焦点或成为景观的标识,但不管这样的装饰色彩多优美,前提都是要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协调。但经过观察表明,这样的装饰色从整体的色彩调和看,都有过度的情况,我们在选择其色彩时一定要谨慎,不仅从单体上要得到协调的色彩效果,与周围环境更要协调。

当色彩设计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如果发现色彩过于单调或是对比过于强烈,设计时可以适当加人其它颜色,使色彩更趋向丰富和柔和。我们可以在色彩构图中加入灰色、黑色等,都能取得较好的调和效果。不过这些色彩的加入要注意与原来色彩的和谐、协调,以免喧宾夺主。总而言之,取得色彩调和的方法是多样的,还需要我们多观察,通过实践多进行总结,才能使色彩与周围环境更协调。

2.4 园林景观色彩的融合――营造具有节奏和韵律的色彩空间

园林景观中经常会划分出不同的空间,空间和空间之间又有不同的层次,需要有过渡。所以我们在做色彩设计时,要注意不同空间色彩的过渡,要把属于不同空间的色彩联系起来,使园林景观色彩局部和局部之间有所差异、对比和层次感。在园林景观布置形式方面,利用点、线、面、体来表现景物的动静、强弱、刚柔等姿态,使景物产生节奏感,与这些技法相对应,可以营造不同色彩的空间,使它们在色相、明度、彩度上有所区分,营造具有节奏和韵律的色彩空间,则可以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更大限度地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色彩在园林景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园林景观色彩设计十分重要,设计者要从园林景观色彩的搭配、组合、协调和融合这四方面分析和把握园林景观中色彩设计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说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着重处理好园林景观中主色和支配色的关系问题,从大色块来考虑和研究色彩的组合,使装饰色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营造具有节奏和韵律的色彩空间,这样的色彩设计才是合理的,进而设计出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余坤.现代园林景观中的色彩设计分析[J].大舞台,2010,(04).

[2]丘岳榕.论园林景观设计的色彩效果与应用[J].建材与装饰,2007,(11).

[3]李能巡;李能建.园林景观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色彩问题[J].现代园艺,2009,(12).

[4]杜树荣.浅谈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7,(04).

园林景观设计前景范文5

关键字:园林景观、设计、空间构成、形态

一、园林景观的设计特点

园林景观设计的组成元素是自然设计和人工元素。自然设计:自然设计包括气候、地形、花草树木、山河湖泊等。人工元素包括铺地、雕塑、水体、设施、小品等。园林景观设计主要是考虑以上自然设计和人工元素的结合,气候主要表现在日照、气温、气压、风向、湿度和降水的差异,这对地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应充分考虑项目所在的地区的自然条件,有的放矢,利用气候特点展现地方区域特色。在进行园林设计的时候,还要注重绿色设计在景观设计中所占有的位置,人们能享受绿化带来的环保节能,也能感受到自然的美丽,绿化之间要讲究植物的疏密、高矮、种类和色彩的搭配,树木、草坪、花坛能形成有效的一体。水可以减少空气空的灰尘、增强空气的湿度、调节气温和净化空气。周围的环境设施包括休息设施、照明设施、候车设施、服务设施、娱乐设施、广告设施、拦阻设施等,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装饰美化功能。

古代园林景观,更看着的是环境,艺术的表现,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时考虑最多的是人性化空间,以“人”为本。各大城市都有广场,广场很大,人不能留足,原因树很少,配套的景观构建物少,草坪大,不让人进。雕塑虽然很大却让人窒息,控制范围和比例关系考虑不够充分。现代园林的景观设计应多注重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历史、尊重文脉。不做违背人的行为和自然的事情,使我们的设计更好的做到人与自然的协调,使现代园林景观更具现代特色。

二、园林的造景元素。

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注重造景元素的布置和设计,合理的设计能为园林景观增添别具的色彩,园林景观主要的造景元素有水景、置石、景观构筑物、装饰性元素等。

1、水景。水给园林中的景观增添了很多色彩,人们对水的亲切感和依赖性与生俱来,在园林的景观设计中,都会设置水景,小溪,小河,池塘,点缀荷花,从生态学角度,水对改善小气候环境、营造舒适、降低噪音、清新的景观空间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外水还能为园林的水生植物和动物提供生存的环境,还可以设置不同的水景,如荷花池,喷泉,叠水等等,都可以给园林添加一份色彩。

2、置石。恰到好处的石头点缀,往往是设计的亮点,“石”无论放在哪种地方,必须与周围的环境相匹配,营造一种和谐、自然、恰静的环境,四季更替,唯有石是保持不变的,即使在冬季,石也能把自身的特色表现出来,使冷寂的冬季也有了独有的景色。在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石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与园林内的景观相协调,只有做到和谐统一,才能达到美的效果。

3、景观构筑物。在园林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景观构筑物的位置布置,形式,景观构筑物包括花台、花架、凉亭、楼台、围栏等形式,他们构成了园林中的景观焦点,为人们提供了活动的场所,同时还方便了植物的攀沿,营造了一个丰富有趣的环境,构筑物还划分了园林的空间,现成了一定的层次感。在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构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要充分考虑,只有做到颜色等的协调,才能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4、装饰性元素。园林的装饰如同建筑的装饰,必须经过精心和周密的设计,才能达到美的效果,装饰性元素的应用在园林景观的布置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元素可以是盆花,象征性着吉祥的宠物,几个精美的陶瓷罐,几个漂亮的灯饰,他们通常是非固定的,可以不断变法,而且给园林里面增添了不少色彩。

三、园林景观的空间构成和形态:

园林景观的空间构成要充分使用实体的要素,包括建筑、水体、地面、墙面、标识、自然地形等,园林景观空间变法的构成基本上分成3种形式:实体围合构成的空间、实体之间张力产生的空间、实体占领构成的空间。无论是“围合”“占领”,还是这两种的混合形式都是构成空间的积极手段,合理的运用会给你以良好的空间感;反之,若“围合”得太松又会使人感觉不到空间的存在,“围合”得太紧也会给人以封闭、压抑、难以透气的感觉。若“占领”处理不好也会给人带来杂乱无章的感觉。这与占领物与周围其他物体的尺度、比例、色彩等因素都可能有关,主要是要有全局概念。

景观空间中最常见的形态有太高式空间和下沉式空间、凹与凸空间、母子空间、穿插空间、虚拟和虚幻空间。①太高式空间和下沉式空间,在局部面积或大面积的地面降低高度,或因原有的基地条件所限制,在统一的整体中形成一个界限明确,富有变化的独立空间。不同层次的抬高与降低空间的处理方法,增加了空间的韵律感。②凹与凸空间:凹入是指局部退进的一种形式,常常一面相对开放,是一面相对封闭。随着凹入程度的增加,空间的私密、安静、独立的特征也会相应的增强。凸出的空间特征则与凹入空间相反。③母子空间:是在大空间内围合出小空间,有亲切感,具有私密与公共、封闭与开敞并存的特点。在外环境中更好的满足人们多层面的心理需求。④穿插空间:在平面以及垂直方向的空间组合形式。这种空间对人流的组织和分散,各空间的融合、交流、联系起着重要的作用。⑤虚拟和虚幻空间:虚拟空间是指已在界面的空间中用局部变化再次限定的空间。虚幻空间是镜面反射原理的一个运用。如用不同于周围的地面材料来限定一个区域。可以丰富空间的层次、增加空间的深度。

四、结语

咱们作为社会整体的一员,时刻与周围的一切产生联系,好的园林景观设计能洞察人的情感,体会文化与哲理的审美,易引起社会的共鸣,只有了解了园林景观设计的特点和空间构成,形态,同时融入文化的元素,以自然和人为主导理念的中国元素与现代园林的结合,使园林景观的设计更加合理,符合自然与人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卢军.构成艺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装饰.2005(03)

[2]陈瑜.莫计合.顺德市德胜广场园林绿化设计[J].广东林业科技.2002(1)

[3] 石强,李科林, 廖科.景区环境影响评价[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园林景观设计前景范文6

关键词:园林景观; 园林设计;规划设计;现状; 建议

Abstract: as the people to the community landscape environment asks rising,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residential areas are also increasingly mature. Live belong to the most basic human requirements,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for people's activities provided places, people pursue higher quality living conditions and the environment. People living environment for the values of constantly changing, indoor environment has got enough attention residential external environment is causing after more and more wide attention.

Keywords: landscape; Landscape design; Planning and design;present situation; suggest

中图分类号: TU98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1.1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住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对地势的利用、水系的改造、树木的保留要因势利导,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景观设计还应当发挥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区。景观设计应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

1.2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建筑的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景观设计的风格取向必须考虑建筑的特色。如具有巴渝民居特色的住区,建筑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语汇,景观设计应崇尚“自然天成”、“依山就势”、“随高就低”的艺术效果;如某房地产开发的深圳“第五园”,第五园的原创现代中式住宅,打造前所未有的现代中式住宅院落,让天井、前庭、后院出现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面,在整体规划设计上,对中式传统住宅形式进行现代手法的演绎,展现了项目对实现人文自然的现代中式居住观的追求和探索,整个项目给人一种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的亲和感。

1.3强化中心、创造层次感和围合感。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应着重于强化中心景观;层次感是评价住区环境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住区景观设计应提供各级私密空间,并且各层次之间应有平缓的过渡。住区中公私动静变化细致,应努力营造一个“围而不闭,疏而不透”的空间氛围。

1.4人性化的设计原则。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在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中,还表现为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为此将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塑造成具有浓郁居住气息的家园,使居民感到安全、温馨及舒适,产生归属感,被居民所认同。人性化设计原则即想居民之所想,造居民之所需。在设计开始前,应对整个住宅区进行朝向和风向分析,以利于组织好住宅区的风道。在景观规划阶段需考虑到向阳面和背阳面的处理,人们在冬天需要充足的日照,而在夏天又需要相对的遮阳,还有提供和设置娱乐交流的场所。

1.5景观的自然生态原则。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要在尊重、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的前提下,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充分利用基地的原生态山水地形、树木花草、动物、土壤及大自然中的阳光、空气、气候因素等,合理布局、精心设计,创造出接近自然的居住区绿色景观环境。

1.6经济性原则。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要在保证各项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既要考虑到环境景观建设的费用,还要兼顾到建成后的管理和运行的费用。

2园林设计的现状

园林设计在我国应该说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我们的造园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有一批在世界上堪称绝佳的传统园林范例和理沦说它年轻,是由于这门‘学科在实践中发展、演变和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接轨,又是近几十年的事20世纪80年代之前,园林规划设计业内人士很少,加上国力有限,除了出现过个别优秀作品外,总体上还处于比较初级的水平受传统园林和前苏、联城市与居民区绿化以及文化休息公园理沦的影响,一般地讲,轴线、景区、山水绿地加上传统的或革新式的园林建筑符号,成为园林设计的普遍模式人们心目中的公园形象,基本上是绿荫下的亭台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了,城市化的进程带动了全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繁荣随着城市功能的逐步健全,以公园、绿化广场、生态廊道、市郊风景区等为骨卜的城市绿地愈加成为城市的现代标志,成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生活品质和满足文化追求的必然城市园林生态、景观、文化、休憩和减灾避险的功能定位逐步被业内认同从传统园林到城市绿化,再到城郊一体化的大地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观念在逐步深化和完善,领域也在拓宽设计人员在实践中小断结合国情,在继续从传统文脉中吸取营养的基础上,吸纳国外的一些新思潮、新理念,顺应现代生活的需求,创造了一批较好的作品小少风景园林师小仅主导着园林规划设计,还参与城市总体规划,介入城市设计,从更大更宽的层面上发挥着作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是在小断探索、创新并与时俱进的这些实践反过来又丰富完善着现代园林的设计理沦专业人员在社会思潮、学术动向和决策者的好恶夹缝中苦苦地摸索、追逐、捕捉,以求适者生存总体上讲,规划设计主流是好的但是要找到既能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和专家认同的,又能成为城市传世经典之作的还小多。

3建议

3.1园林设计上植物多样性与适应性同时并重。这几年,城市绿化提出了增加绿化树种、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目标。于是许多城市一味求新,盲目引进外来树种。为求好心切引进新品种不是不可以,但如果忽视了苗木的适应性,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且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3.2完善园林设计法规。首先是对于《建设工程勘查设计管理条例》(2000)有关条文的修改,如第二章资质资格的管理等等。

一系列园林设计法规的建立,如注册园林师签字制度、注册园林师条例、设计收费标准、工作量范围标准、后期跟踪服务标准、园林设计标准合同、园林师事务所设立标准等等。

3.3实施专业教育的大调整,培养适合新时代的园林规划与设计工作者。

首先是专业教育结构层次的调整。要使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具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其专业教育需要有3个层次:①面向学科:为长远学科建设培养的高层次博士、硕士人才;②面向社会:为国家园林管理和规划设计建设部门培养的大学本科、硕士人才; ③面向中国数量与质量日益高涨的风景园林建设市场:为各类规划设计院所、园林工程公司培养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人才。其次是专业知识结构的调整。一方面,要考虑引入环境艺术、旅游策划的专业课程;同时,还要引入建筑学科、地理学科、计算机与信息学科、社会人文学科等专业知识。这是以课程设置为实质的专业知识结构调整。

3.4规划设计人才的知识结构有待完善。

现有的规划设计人才有来自城市规划专业院系的;也有艺术院系的;有建筑院系的,还有农林院系,来自不同院系的人才都各有各的特长,同时也存在各自的不足,由此,根据目前的专业状况,应该有一个合作互补的专业团队。

4 结语

居住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要求,也是最主要的一项生活构成和行为内容。住宅区环境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承担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近年来,商品住宅市场蓬勃发展。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市场的优胜劣汰,建设规模越来越向大型化社区发展。从开发销售到购买者或使用者的选择,住宅区的环境和景观建设已成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对促进住宅建设的经济活动和居住者的生活质量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在关注室内环境的同时也关注住宅区外部的生活空间,从满足基本生理需求逐渐到追求心理及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

中文期刊网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

期刊咨询
在线服务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