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内影视行业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内影视行业现状范文1
1.基于微课的翻转教学模式研究——以大学影视英语课堂为例
2.中美两国影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3.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影视旅游发展研究
4.影视节目名称的法律保护路径探析
5.影视旅游研究:一个应有的深度学术关照——20年来国内外影视旅游文献综述
6.我国影视旅游发展与规划探析
7.国内外影视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
8.从韩剧旅游热论中国影视旅游的深度开发
9.“文化帝国主义”的传播扩张与中国影视文化的反弹──加入WTO,中国影视艺术的文化传播学思考
10.影视主题公园旅游体验质量研究——以无锡影视主题公园为例
11.影视旅游者动机细分及其形成机制——新西兰霍比特村案例
12.影视型主题公园旅游开发“共生”模式研究及其产业聚落诉求——以央视无锡影视基地为例
13.影视湘西:想象共同体及其与湘西旅游的共生发展
14.影视旅游:旅游目的地营销推广新方式
15.中国影视文化产品“走出去”的问题与对策
16.论影视作品的法律关系
17.高职高专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8.《红楼梦》影视改编与传播研究述评
19.影视旅游的发展现状、影响及问题
20.论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视觉艺术的创建
21.论影视翻译课程的技术路径
22.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23.影视旅游形成、发展机制研究——以山西乔家大院为例
24.影视后期制作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研究
25.数字技术在影视广告后期制作中的运用
26.论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
27.影视大数据:影视互动体验与量化认知的根本
28.中国影视文化贸易现状及原因分析
29.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与游客旅游意向——基于影视旅游视角的综合研究
30.我国影视城旅游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无锡影视基地、横店影视城为例
31.影视主题公园游客旅游体验质量评价研究——以横店影视城为例
32.影视翻译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
33.中国影视翻译研究14年发展及现状分析
34.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
35.影视文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36.影视史学的思考
37.影视字幕翻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8.中国影视基地现状和产业化发展对策
39.西方语境下的影视翻译研究概览
40.中国的影视翻译研究
41.影视营销对游客旅游决策影响实证分析——以张家界借力《阿凡达》营销为例
42.影视字幕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43.基于影视旅游动机的城市居民出游意向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44.影视的传播与文学的接受
45.功能对等理论在影视翻译中的应用
46.民俗的影视整合及审美价值
47.服饰是影视艺术无声的语言
48.影视拍摄对外景地旅游发展的影响分析——以浙江新昌、横店为例
49.中国影视贸易国际化目标市场选择模型研究
50.新世纪以来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研究述评
51.“韩流”给我国影视旅游的启示
52.旅游景区影视营销模式研究
53.影视教学法在初级阶段日语语体教学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54.体育影视作品及其价值取向探析
55.大电影产业链的完善之路——长影集团影视资源衍生价值开发与影视文化拓展
56.影视人类学——人类学的扩展
57.影视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契合研究
58.中国影视文化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59.中国影视基地现状和产业化发展对策
60.论中国影视文化安全——基于韩剧与国产影视剧比较的视角
61.全球价值链视阈下我国影视产业升级策略探究
62.横店:中国影视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样本——基于共享性资源观理论的案例分析
63.简论中、美、日三国当代动画影视风格差异
64.论影视艺术的文化属性
65.影视文化及其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66.影视旅游者旅游动机研究——铁岭龙泉山庄旅游者实证分析
67.文学与影视:双重视域中的纠结与互动
69.从影视本体研究看文学与影视联姻的必然
70.体育影视价值解读
71.影视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以横店影视城与镇北堡影视城为个案
72.从改编到生成:寻找文学与影视的平衡
73.关于严歌苓作品影视改编的思考
74.影视文化三论(上)
75.对影视文化创意产业若干问题的思考
76.日语高年级听说课中影视教材的导入
77.重视影视教育 培养电影思维——高校要建立正确的影视教育观
78.论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
79.论影视旅游及其“资源—产品”转化
80.浅析影视翻译目的
81.基于价值链的影视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横店影视城为例
82.色彩在影视动画中的审美意义
83.影视文化产业走出去研究——以江苏广电总台为例
84.影视为出版造势——对影视图书出版的研究分析
85.中国影视翻译研究十四年发展及现状分析
86.试论舟山海岛的影视旅游
87.当代影视文化传播研究的历史性转向——兼论视觉文化传播理论的现状与发展
88.受众与影视品牌战略发展的民族化思考——北京电影、电视观众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89.影视的网络化传播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90.旅游目的地推广与影视旅游研究
91.影视文化价值取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92.国产影视作品的译制与国际传播
93.浅论构建新媒体时代的公共气象影视服务体系
94.从民俗影视片的特点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95.西方影视翻译研究的最新发展——《影视翻译:屏幕上的语言转换》介评
96.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的冲突与交融
97.国内外影视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98.从韩流看“影视表象”与“旅游地形象”的构筑
99.基于影视艺术的教学资源建设新模式——网络影视课件学
100.影视旅游者目的地形象感知及行为意向研究——以澳门为例
101.建构民族影视的核心竞争力——从传媒变革看当代影视教育的方向
102.论影视语言的特性
103.中国影视业在亚洲影视业新格局中的文化定位及其历史使命
104.翻译目的论与影视字幕翻译
105.中国影视行业如何形成世界级竞争力
106.“复仇”的“原型、仪式、跨文化性”——从《基督山伯爵》的影视改编谈文学经典的传播现象
107.探析视听语言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
108.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影视教育
109.论影视旅游产业机制与发展策略
110.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思考
111.贵州影视旅游开发现状与发展思路
112.浙江影视旅游的发展与营销策略研究——以横店影视城为例
113.从韩国影视旅游的成功谈我国影视旅游的开发
114.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影视文化消费的趋势与对策
115.我国影视城的旅游开发研究
116.影视发热 旅游升温——谈影视与旅游的产业联姻
117.论搭建我国影视产业保险体系的策略——以好莱坞影视保险体系为蓝本
118.对外汉语影视课中教师的主体作用
国内影视行业现状范文2
【关键词】高校教育;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近几年来,影视行业进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电影特技伴随着电影的发展,在经历九十多年的辉煌后,迈入了数字时代。电影的数字化发展,更让电影工业将重心转移到运用数字特技特效制作大投资的营销领域。再加上中国大力扶持和发展文化产业,影视相关产业的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影视特效相关专业,综合类院校高等教育纷纷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部分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设置了影视特技特效课程。然而在这“供需”两旺且影视教育极短急速的发展势态下,综合类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影视特技特效课程教育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一、教学现状
(一)学科概念混淆,设置单一
影视特技特效从广义上说,可以划分为传统电影特技和数字电影特技两大类。传统电影特技包括特效模型、特效化妆及特效拍摄;数字电影特技包括,三维模型数字化建立、数字摄影摄像技术、特殊效果数字模拟、合成特辑软件等一切用数字技术拍摄、制作及加工出的完整影片过程。当今影视特技特效呈现的是传统特技与数字特效相结合的局面。传统特技特效在专业的电影院校已经建立相关的学科,还有一部分技术掌握在各大电影制片厂里,以原有的“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存在,近几年来也有从国外学成回来开办的专门培训机构。在综合类院校来讲,目前不存在广泛开设的可能。就数字特技来说,目前大多数综合类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仅停留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但理解却大有偏差,有的院校理解仅仅为后期制作,课程设置为影视特技特效合成课程。而讲到后期特技,又有很多院校把它片面地理解成Premiere之类的视频剪辑。有的院校甚至连合成课都没有,只是在影视摄影摄像基础课程里做一些当前影视片里的特效分析。
(二)师资薄弱
课程设置单一很大部分程度原因是目前专业教师稀缺。面对影视行业的蓬勃发展,不少高校纷纷开设各相关专业,盲目扩招。这种在没有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扩招,往往会应时所需临时开设一些专业课程,加之又缺乏专业基础深厚的教师,很多专业的教师都是从其他非该专业的院系抽调过来,其教学质量可想而知。特技特效专业师资队伍薄弱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受行业特点限制,影视特技特效属于新型的技术型尖端行业,其在国内的发展也仅仅数十年,国内相关专业院校所输出的人才太少,培养的高端人才大部分进入各大特效公司工作,因为特效公司的高薪是当前教育行业所不能企及的;第二,影视特技特效行业同时也是实践性的行业,长期在实践第一线上的人员在学历上必然有所取舍,而高校的招聘师资的硬性条件是高学历,导致一些拥有丰富实践性经验的技术人员不能进入高校;上述这两项是导致广播电视编导特技特效专业师资薄弱的重要原因。
(三)教学与实践脱节
因为师资力量薄弱,大部分在编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多是从其他专业抽调或转来,不少教师只是理论基础较丰富,却没有太多的行业实践经验。在影视特技特效专业来讲,很大程度上技术是艺术的基础,没有雄厚的技术支撑,理论也无从实现。同时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2+2”教学体系比较流行,学分制导致专业课减少,大学一、二年级主要理论授课,三、四年级才落实在具体的操作课上,这时,学生们即将踏入社会,作为技术性强的高端专业,课时量不够,学的也不够深。随着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套模式的弊端也逐渐凸显:学院派的编导们普遍存在“上手快,后劲不足”的缺点。理论为实践服务,两者的关系是相互融合而绝不是泾渭分明。将理论与实践生硬的分开,日后学生独立完成实践操作时可能会产生不适应、无所适从的情况。
(四)教学设备老旧
特效行业最大的投入是设备和技术的研发,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目前大多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特技特效的教学环境上是完全跟不上时代的。且不说高端的摄影设备,动态捕捉这些系统,简单的蓝绿屏影棚都不能配备。拿计算机来说,目前家庭个人电脑都普及了64位系统,而不少教学机器却还在32位系统上,也就是说一个制作软件已经更新到了R17版本,而学校的教学机因为条件的限制只能装CS4的版本,对这种情况,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我们已经落后了“几条街”了。
(五)人才培养
在师资和教学设备都跟上的情况下,对人才的培养也是要因行业做相应的对策调整。在过去,我们对于人才的培养往往在谈“复合型”人才。但特殊行业有其特殊性。就特效行业在目前来讲,有一条准则就是越大的公司分工越细。小的视觉特效工作室或部门分工就不那么明确,建模、动画、灯光可以是同一个人,一个岗位的工作可以贯穿整个流程。大公司可能更看重员工的专项技能,希望个人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作为“复合型”来说,学生拿出去的简历往往显示不出任何专项性特长,或者往往显示出你并不了解团队合作。影视特技特效是一项团队工作。所以从要求来说在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与经验的同时,专精你最在行的那个领域。
二、改革方案
国内影视行业现状范文3
关键词:完美世界;蓝海战略;电影产业
中图分类号:I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一、“完美世界”的发展与成绩
2008年,国内领先的网络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之一的完美时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进军电影及电视剧产业,成立“完美世界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方向是文化娱乐产业,包括影视剧投资制作与发行及艺人经纪。2010年7月,通过收购北京鑫宝源和上海宝宏影视多数股权,完美世界建立了在影视剧行业的骨架。
电影方面完美世界的成绩更加让人瞩目。都市爱情喜剧《非常完美》上映十日票房过6000万,国内累积票房成绩过亿。2011年上半年的《钢的琴》获得同年上海电影节、第14届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及第28届金鸡奖五项大奖提名。同年底,由网络小说改编剧本的都市爱情电影《失恋33天》以不足千万成本,在众多进口强片的档期挤压下,获取了3.5亿票房的成绩,成为当年国产片最大黑马。《失恋33天》不仅创造了市场奇迹,更提供了宝贵经验,让电影界对中小成本影片特别是现实题材影片充满期待,也让完美世界影视在树立行业品牌的同时发现了一片创新战略带来的蓝海。
二、创新战略开创电影业蓝海
(一)国内电影产业整体环境
1.市场需求大,投资主体众多
伴随着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改革进程,电影产业正在飞速发展,2011全年生产故事影片558部,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131.15亿元,较2010年增长28.93%[1]。巨大的蛋糕吸引了多种资本的进入,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目前我国参与创作和投资的制片机构超过600余家[2],除了专门的影视制作企业之外,还包含房地产集团、娱乐传媒公司、广告公关公司、互联网渠道商、网游公司等。例如盛大集团就和湖南广电合作,成立了北京华影盛世文化传播限公司。
2.产业的不均衡现状
必须注意到的是,国内电影市场中依旧存在大量投资回报率低、制片模式不完善等问题。2011年虽然全国总票房超过131亿元,但其中国产影片票房仅为70.31亿元,占全年票房总额的53.61%[3]。而在年产五百多部电影当中,最终只有100多部在院线上映,剩下的几百部多数无声无息。同时按照业内的“二八定律”,目前上映的影片中80%的电影拿到总票房的20%,剩下的20%的电影赚了80%的钱。当下国内电影产业的进入成本和预期利润之间有巨大不平衡,而众多潜在进入者对这一情况缺乏客观理性的认识。
3.大投资、大制作的“红海”
面对汹涌而来的资本、急剧扩张的市场需求,和海外进口大片的强大压力,国产电影目前核心竞争力较弱,反而陷入了一味求“大”的红海。拼投资规模、拼制作,拼明星,却忽略了作为电影本质的故事。实际上,中国电影整体上仍是一种粗放式的增长,并未仔细研究成本和价值关系中的新可能,大部分投资制作方未能够从“如何提升买方(观众)获得价值”入手做战略层面的思考。
(二)完美世界的电影价值创新
为避免陷入大片残酷竞争的“红海”,作为影视行业的新人,完美世界重新定义产业内在价值,着力开创新的市场空间。完美世界选择了都市人文题材中小成本影片作为投资方向,并使用签约合作的一线电视剧人作为创意力量,实现了低成本和差异化的结合及产业生产函数的重建。
1.提升买方(观众)价值
蓝海战略的理论中,效用和价格的二者结合才是企业为消费者创造出的买方价值。而创意产业中,价值“取决于消费者心目中对象征商品主观的、个性化的诠释”[4]。电影产业的买方价值即为影片对观众多重主观需要的满足。目前国内电影市场大量充斥古装武侠、玄幻惊悚等题材,对于表现国人真实生活状态的优秀影片很少。然而观众对于这类电影的需求一直存在——从《唐山大地震》、《观音山》等影片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即可看出。可以说,当下电影市场提供的产品类型远未实现观众群体内的所有价值。
完美世界充分意识到电影产业中买方价值亟待提升的现状。在影片选题方面充分学习借鉴了电视剧这一最具大众传播效果的文化产品,以电视剧的优势特征:平民化、本土化、生活化、真实化、情感化为核心属性打造电影作品。《失恋33天》剧本源于网友根据亲身经历的热门文章,讲述当下都市年轻人最关注的婚恋情感话题;改编剧本尽量忠实原著,保持其“接地气儿”的原生态特点;同时,导演滕华本身就是知名电视剧导演,影片拍摄风格和演员表演风格具备了电视剧平时、生动、直白的特点。上述这些特征让《失恋33天》成为一种具备“类电视剧属性”的电影,完美世界通过它实现买方价值的提升,即提供观众以市场边界之外的产品。
2.降低成本
打破现有价值与成本之间的权衡取舍关系,是开创蓝海必经之路。除了依靠影片类型的创新,完美世界还实现了制片过程中的成本降低。选择中小成本都市题材影片,操作机制灵活,周期短,投资低,风险相对较小。制作方面,完美世界不仅眼光精准地发现了一些颇具实力的年轻导演(如《钢的琴》导演张猛),更创造性地利用电视剧导演参与大电影的拍摄。这种决策无疑是大胆的,然而对于实现价值蓝海又是可行的:一方面,都市人文“类电视剧”电影对于电影专业性、高技术难度的拍摄和制作手段并不是必须,另一方面完美世界的签约导演及制片人均为业内一线,业务素质、行业眼光足以驾驭类似题材规模的影片,同时这些创意核心人才往往携带广泛深厚的行业资源,如演员、制作团队,均为电影拍摄节省了大量成本。
当企业的行动对自身的成本结构和买方价值主张都产生积极影响时,价值创新就会在交汇区域得以实现[5]。熊彼特的创新管理理论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完美世界影视通过对买方(观众)价值进行深入探索,联合新资源和新市场,通过“电视剧型电影”类的中小成本影片的战略定位成功实现了价值创新,开创了中国电影行业大片纷争环境下的一片蓝海。
参考文献:
[1] [2] [3]2012年电影局新闻通气会稿.
国内影视行业现状范文4
【关键词】:IP 影视剧 原因 影响 现状
IP一词在近几年大红大紫。IP的改编一般包括:电影、电视剧、网剧三种。IP影视剧也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一种潮流,是当前影视行业的一大热潮现象。IP剧的盛行是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如何改善IP剧行业的现状显然也已经成为了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1、IP剧盛行的原因
1.1强大的读者群的支撑
IP影视剧一般都是由著名小说或出色的网络小说改编,如路遥《平凡的世界》改编成的同名电视剧,较早的由郭敬明的《小时代》改编的系列电影,还包括一些比较有名气的网络作家如顾漫的《何以笙箫默》、《微微一笑很倾城》、《最美的时光》等,都是由于其小说已有了强大的读者群,在此基础上进行改编很容易得到读者群的共鸣和支持,这些固定的粉丝群体愿意为这些影视剧买单。一个很典型的数据,最近刘同的小说《谁的青春不迷茫》改编成的同名电影正在热映中,而截止到上映前一天的某网络购票网站的数据显示,有80700人想看此电影。这个庞大的数字可以说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小说的读者群带来的。还有包括由何炅的音乐《栀子花开》改编的电影,《栀子花开》这首歌是很多年轻人青春时的记忆,当这样一部影片上映时,必定会在短时期内掀起一股热潮。还有最近新上映的《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也是如此。而相对原创剧本而言,IP剧风险比较低,收益率比较高。最近几年,多部高票房电影由IP改编而来,多部现象级电视剧也是来源于IP改编。一组数据显示:九夜茴的《匆匆那年》收获了5.8亿票房;饶雪漫同名小说改编的《左耳》票房4.8亿。开心麻花的话剧《夏洛特烦恼》改编成的电影14.4亿,投资回报比爆棚。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强大的读者群无疑成了最好的票房保证。
1.2原著基础上剧情的再创造
任何一部IP剧都不是完全按照原著来演绎的。拿电视剧版《何以笙箫默》来说,在小说中,本是没有路远风这个角色的,而按照电视剧的时长,经过电视编剧的再创造,加上一个对整个剧情有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的角色给整部电视剧带来了更多的看点。我们在感叹男一霸道帅气的同时,也被男二、男三、男四的幽默风趣所吸引。一部影视剧的成功,不仅仅是只有主角的功劳,而有些时候恰恰是配角能更好地把一部戏的独特之处展示出来,这也是电视剧版的《何以笙箫默》在经过改编之后能取得如此收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2、IP剧的优势与不足
2.1IP剧的优势
IP剧的盛行,首先给影视公司带来了最大的利益。当一部知名的小说或者网络作品被看好并被改编成影视剧时,其中的巨大经济利益毫无疑问流向了与之相关的影视公司。这些影视公司也是在看中作品的潜在价值后大量的投资,包括对演员的选择,对一些品牌赞助和广告的选择。当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上映后,这些影视公司必然就成为最大的获益方。其知名度一旦打响,会有更多的影视作品与之合作,如此发展下去,形势一片大好。同时也包括旗下艺人的知名度的提高等等。其次,IP剧的盛行也给原著小说的再生产、再销售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播出,也让本就畅销的小说一直处于热销榜单之首。同时,一些热播影视剧还会给社会其他产业、行业带来新的销售热点。《琅琊榜》和《花千骨》的热播曾一度引爆胡歌和霍建华的热度,而以其形象制作出来的衍生品也瞬间成为销售的热点。花千骨手游迅速兴起,并形成全民下载热潮。由此看来,这是IP剧给相关的服务业、制造业、软件行业等带来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2.2IP剧的不足
IP剧虽然盛行,但是在目前发展情况来看,也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首先,有些IP剧有对原著的过分改编。新版《红楼梦》就曾在网络上掀起一阵大众疯狂热议,不论是从演员的选择还是剧情的改编上,都受到了广大小说迷的吐槽。其次是影视作品的深度问题,由于商家过分追求影视剧的商业利益,忽视作品的质量问题,不免会出现粗制滥造剧,即使可以在上映之初风靡一时,但最终也会销声匿迹。例如何炅导演的《栀子花开》和电影版《何以笙箫默》,虽然在演员的选择上都很挑剔,而且播出前观众期待值极高,但是由于影片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深度,有些影片只重视对演员颜值的关注,而这些演员的演技也实属欠佳,因此在上映之后差评如潮,最终消失在国内电影市场的涛涛洪流之中。过分追求对高人气明星艺人的选用所引发的全民追星热潮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一些缺乏自制力和自控力的青少年以错误的引导。
3、如何改变IP剧的现状
国内影视行业现状范文5
[关键词] 韩流;中国影视市场;问题;影响
【中图分类号】 J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305-1
随着韩国影视剧的热播,韩流已经渐渐席卷了整个亚洲,成为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尤其是对于与之比邻的中国而言,其影响更为深远和宽广。韩国影视剧多以爱情和家庭为主,注重细节刻画,画面华丽而唯美,其中不乏俊男美女。然而在韩流对中国影视市场如此之大的影响之下,中国的影视却显得竞争力不足,甚至相形见绌,被韩国影视抢夺了不少市场份额。因此针对韩流对中国影视市场的影响和对策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一、中国影视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商品化程度较低。我国的影视发展和其他行业一样,受到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市场经济发展并不完善,因而使得我国的影视商品化程度较低,国际市场化并不明显。从我国入世之后,在不断的引进国外先进的拍摄技术、方法的同时,也遭受来自世界各国影视的市场抢夺战。相比之国外,我国在影视发展之上还较为落后,拍摄技术、方式、题材等之上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目前我国的影视作品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不高,其主要作用并非商品,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承载物。对于市场反应、票房等之上关注度较低。
(二)在影视制作过程当中的错误思想。在发展我国的影视之时,对于国外的借鉴颇多,甚至部分影视制作直接生搬硬套国外模式。与此同时我国的影视发展受到好莱坞的影响颇大,有很大一部分的行内人员认为,要与国际市场接轨就必须如同好莱坞一样的呈现一种豪华、盛大的场景,这种错误思想也导致多部面向国际市场的电影出现大量浪费、相互较为雷同等现象出现。比如耗资三千万美元的《英雄》,斥巨资超过人民币一亿而打造的《神话》等。除此之外,雷同剧也较多。就我国的影视制作近几年大部分对准宫廷剧,在国内掀起一阵“宫斗热”、“穿越热”等。甚至部分编剧为了博取观众眼球,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不惜任意篡改历史。
(三)不注重市场导向,缺乏创新。我国目前的影视作品缺乏文化底蕴,并未以市场作为导向,所制作的影视作用缺乏新意,甚至部分作用的唯一看点就是几个影星而已。这样的作品一方面并不会引起广大群众的共鸣,另一方面也并未很好的担负起作为影视剧作应有的社会责任,甚至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比如曾经在我国风靡一时的《大长今》,其中讲述的就是主人翁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一种精神。而这部韩剧的成功,很大程度之上来源于观众对于主人翁这种精神的感动和认同。反观我国的影视剧,却并未积极的以市场为导向,不够了解观众的情感倾向、兴趣等方面,进而使得影视剧朝着低俗化、低档次发展。
(四)相关机构措施不完善。中国影视市场相关机构发展不健全,缺乏应对措施。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盗版猖獗,低俗影视作品泛滥市场。在面对盗版、低俗影视等充斥市场之时,政府只是被动的采取措施,致使影视市场发展一直阻碍颇多。同时影视企业在发展之时也较为缺乏市场竞争意识,着眼点只是国内这个有限的市场,并未积极主动的挑战国际大影视公司,以此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除此之外,传媒机构对于中国影视文化作品的了解不足,这也是造成韩流席卷中国市场,中国影视备受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在韩流影响之下推动中国影视市场发展的措施
(一)重视人才培养。积极的培养影视人才,不断提高影视创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养影视人才之时,不仅要求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同时要求具有相当的社会责任心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能够认真负责,积极上进。并且作为影视工作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善于深入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素材挖掘,同时立足于国际市场不断的完善自身的影视技巧、编剧水平等。
(二)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影视创新。中国和韩国自古相邻,并且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较大,两国人民在审美、价值观等之上都有着较多的共同之处。这就要求作为中国影视工作者,立足于韩流之所以成功占领亚洲甚至世界市场的成功因素,并且将其进行借鉴,不断的推动我国影视创新和提高创作水平。充分利用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比如儒学、武术等方面。注重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同时结合市场需求的影视作品,进一步推动我国影视行业的发展。
(三)遵守市场经济的规律原则。遵守市场经济的规律原则,既要注重满足于观众们的文化需求,又要注意提高影视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要求。这就要求影视创作者积极的面对市场的挑战,和行内行外各类机构合作,寻找市场新卖点,不断的推动中国影视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放眼全球市场,进一步扩大中国影视市场。立足于中国影视市场的实际情况,放眼全球,积极加入国际竞争当中,不断的扩大中国影视在国际之上的市场份额。在韩流席卷中国的同时,虽然在一定程度之上抢占了国内市场,对于我国影视行业造成不利影响。但在一边应对韩流的影响的同时,另一边也要放眼全球市场,谋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影视作品,推动我国影视剧的商业化发展。
三、结语
针对韩流对中国影视市场的巨大影响,要求中国影视行业看到在这种影响之下中国影视市场和影视创作的不足之处,充分的挖掘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影视作品。同时既要看到国内市场,更重要的放眼世界市场,推动中国影视的商业化发展,进一步扩大中国影视的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李思屈.媒介“弱控制”与国家“软实力”――关于外资进入中国影视市场的管理与政府作为的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01:20-21+29.
[2]余尉.中国民营影视企业生存现状与发展对策[D].江西财经大学,2010.
国内影视行业现状范文6
由艺恩咨询主办的第四届中国_文化娱乐产业年会10月18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顺利召开。中国文化产业基金、小马奔腾、华策影视、中影集团、合润传媒、优酷土豆集团、万达院线、国影基金、新丽传媒、追光动画等影视以及新媒体机构高层发表精彩演讲并展开热烈讨论,以前沿视角和独特观点引领文化娱乐产业发展新方向,会议现场反响热烈。上下午会场累计近千人次出席参与,到场嘉宾集合了影视动漫、新媒体等业内公司以及金融机构和相关产业链企业。
本次年会设立上午文化娱乐产业主会场和下午电影、新媒体电视剧、娱乐营销、影院四大分会场。分别围绕大数据推动文化产业创新、文化娱乐产业资本运作、跨媒体整合;电影产业升级方向、资本驱动电影;电视剧市场投资、网络自制内容发展;娱乐跨界营销、明星价值透视;影院资本整合、影院技术发展等话题,全方位、多维度地结合目前政策、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现实问题共同探讨。
上午的主会场中,艺恩咨询总裁郜寿智在“蝶变、裂变――中国文娱业趋势洞察”的主题演讲中首次揭晓了中国文娱类首份系统评选榜单――ENAwards紫勋奖。在蝶变的行业分析中,郜寿智用“井喷、大并购、内容为王”三个关键词总结了近期中国文化娱乐产业所展现出的突出特征,并预测2014年文娱产业规模将首次突破2000亿(包含电影、电视、动漫、音乐、视频新媒体、游戏)。在裂变的行业想象中,郜寿智从创新(可穿戴设备为娱乐产业提供新动力)、重构(技术改变娱乐产品和服务形态)、变革(大数据应用将改变娱乐内容的生产方式)三方面揭示了未来科技技术对于文娱产业发展的深层影响,并通过三组数据对未来十年产业规模发展进行了想象预测。同时,中国文化产业基金董事总经理陈杭发表题为《文化产业链的M&A》的演讲,从资本层面介绍了国内文娱产业掀起的并购浪潮,指出并购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并预测国内文化传媒产业的并购浪潮在未来三到五年内会进一步发展。
下午的电影分会场中,民生银行文化产业金融事业部副总裁万晓芳阐述了国产电影项目投融资新动向,追光动画CEO王微的“用互联网基因做动画电影公司”的精彩演讲掀起;在新媒体、电视分会场上,乐正传媒总裁张建珍对海外综艺节目引进制作与播出现状进行了精彩的观点阐述,凤凰网COO李亚发表了关于多屏时代的媒体融合新趋势的主题演讲。
下午分会场还分别进行了主题为“资本驱动电影项目”、“中国动画电影的逆袭之路”、“中国电影创新营销模式”、“内容vs渠道――谁是大数据时代的赢家”、“电影技术――梦想照进现实”、“万块银幕时代,中国影院如何提升收益”和“明星的品牌价值”、“品牌内容营销――品牌与情节的双赢之道”等一系列话题的互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