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核心素养下的实验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核心素养下的实验教学范文1
2014年,我国教育部提出了核心素养概念,由此拉开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之序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旨在使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以及终身发展之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所需具备的能力包括各种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具体到英语学科而言,英语核心素养主要体现为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品格等多个方面。其中,语言能力指的是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思维能力指的是学生以英语思维进行信息的搜集、处理、分析、判断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化品格指的是学生所具备的国际化意识以及开放的心态,能够理解接纳不同的文化,尊重文化的差异性以及多样性,能够开展跨文化交流。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各阶段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指导有效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初中英语教学是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承接,也是为高中英语教学奠定基础的阶段,更需要教师重视学生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二、初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1.组织学习探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程的关键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取有效方式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特别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有效的引导,使学生掌握分析、推理、判断等多种思维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多种思维能力。以外研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的“Hobbiescanmakeyougrowasaperson”的教学为例,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DavidSmith因热爱写作而成为了成功作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通过问题设计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探究,即根据文章脉络设计表格,并提出对应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分析文章的主题,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完成表格的填写,从而回答教师的提问。此外,教师也可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探究活动,分配学习任务,共同探讨文章的内容,使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发展思维能力。
2.丰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习之基本能力,也是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之重点。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具备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后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全面把握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基础、能力水平以及性格特点,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共同成长。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在课堂上点名让他们朗读课文,增强他们的语感,培养他们读的能力。对于英语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可让他们在课堂上复述课文,或是回答一些基础问题,以发展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而对于英语基础好的学生,由于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教师则可让他们以英语进行话题探讨或辩论,培养他们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发展其思维能力。此外,教师也可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分组改编课本剧,根据自身的语言能力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多种活动的参与来获得自我提升。
3.深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文化品格
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也是英语核心素养培养之重要内容,毕竟英语是一门国际性语言,培养的是具有开放意识以及包容意识的人才,这就需要学生能够理解他国文化,并尊重他国文化,能够礼貌沟通,接受文化的多样性。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介绍他国文化,渗透文化与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包容并蓄的文化品格。例如,在教学“Publicholidays”一课时,课文中提到了“IndependenceDay”,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补充美国独立日相关的背景知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那段历史,进而认识到该节日对于美国人民的重要性,产生认同感与情感共鸣,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核心素养下的实验教学范文2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概念;重要性;方法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相对来说比较偏向形式化,基本是由教师演示,学生模仿之后再总结实验结果的形式进行教学,但这种形式并不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基本政策,这就需要教师审时度势,根据新课改的新要求,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参与探究实验,而这一切都要基于物理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需要明确其重要性,并寻找优化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方式。
1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
1.1概念
高中物理教学主旨是在学生认知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由于高中学生即将面临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而物理的难度相对来说较大,正确理解物理的基本内涵将有利于学生系统物理思维的建立,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学习物理基本知识、物理操作技能,以及学习物理的有效方法和学习态度之上提出的为学生未来发展考虑的重要内容,核心素养强调顺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实际生活运用,不仅是理论知识,还包括科学实践的过程,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科学导向,由此可见,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科学观和社会认知的决定性条件[1]。
1.2重要性
由核心素养的概念可知,学生借助学校教育而形成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是进行物理实验的动力,而教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求知欲增长,只有学生的求知欲、积极性有效提高,物理的内涵才能够充分体现,也才能够被学生充分理解,二者相互促进且相互补充,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离不开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核心素养的培养也离不开物理这门科学性极强的学科支持,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才是正确的物理教学方向。
2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是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的关键,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如下:
2.1开展小组合作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虽然思维不够缜密,却有着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这一时期的学生所缺乏的不是刻板固守的强硬纠正,而是有力有效的方向引导,对于高中物理教师来说,想要进行科学的物理实验教学,就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个性特点,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正适用于高中学生,也适用于实验教学[2]。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同龄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与促进比教师督促更加有效,例如,教师要进行实验之前,将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名学习能力较强、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求这名同学不动手操作,而是指导小组其他成员亲手操作,出现疑问时可以讨论解决,这种方式加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例如,在《电流表的改装及内接外接法》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并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探讨电流表的改装知识,以及内接外接法等知识,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水平。
2.2结合生活实际
虽然人类发展中必然会受到社会条件等框架的制约,但这并不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恰恰相反,这种制约反而会使学生走向更加正确的道路,物理实验教学也是如此,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是有约束的,这为教师制定了教学思维的导向,教师需要根据这一内容将实验设计得更加贴合实际生活,脱离开实际的实验都是不科学的,与核心素养的要求不符,因此,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探寻物理实验的踪迹,并将其运用到学习中,才能达到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目的,从而引导学生的思想越来越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例如,在利用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进行长度测量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以及相应的测量工具去测量生活中的一些实物,如矿泉水瓶瓶盖的内外径、小水杯的深度、水笔笔盖的内外径等,要让学生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物理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
2.3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要求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也是核心素养的要求之一,因此,教师要将这一内容体现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个体参与,加强学生主动认知与学习,物理本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抽象学科,学生参与将提升物理思维的建立能力[3-4],例如:在探究“单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笔者曾经分别让三个同学上台做演示实验。第一个同学在同一高度同时放开两个摆长相等、质量不同的单摆,结果两个单摆摆动同步。经过几次实验,实验结果基本一样,因此得到实验结论“单摆的周期与质量无关”。第二个同学在不同高度同时放开两个完全相同的单摆,实验结果两个单摆摆动也同步。同样经过几次实验,实验结果大同小异,因此得到了第二个结论“单摆的周期与振幅无关”。第三个同学则在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两个质量相同、摆长不同的单摆,实验结果在第一次实验里发现两个单摆摆动不同步。这一下子,这位同学有点慌了,赶紧再做一次实验,结果两个单摆还是不同步。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只好红着脸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此时,笔者问全班学生:“从刚才第三位同学的实验中,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呢?”本来预想,学生应该会异口同声地说:“单摆的周期和摆长有关。”但出乎预想的是,学生的回答是:“第三位同学的实验操作能力太差了!”那位同学的脸更红了。笔者想马上反驳,说结论应该是“单摆的周期与摆长有关”?这样的话,显得苍白无力。那应该怎么办呢?笔者接着说:“既然大家觉得刚才这位同学的实验操作能力太差了,那么我们就请一位“高手”上台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样?”在大家的推荐下,一位大家认为实验操作能力较强的同学上台,重新做了第三个演示实验。结果两个单摆还是不同步的摆动,甚至有个不相信的同学又上台做了演示实验,结果还是一样。此时,课堂上安静了许多,笔者接着说:“其实,不是第三个同学的实验操作能力太差,而是单摆的周期与摆长有关。第三个同学得到的不应该是大家的质疑,而应该是大家的表扬。”疑团彻底揭开了,上台做实验的同学得到了鼓励,其他同学通过这次小小的“曲折”也明白了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还学会了应该更深入的看问题。再如:老师在进行打点计时器实验测定匀变速运动时,首先老师示范打点计时器的操作方法,而后可以让学生自行操作,期间老师游走于学生之间为学生答疑解惑,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2.4鼓励实验创新
创新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物理实验的创新又是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教会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又能帮助学生挖掘实验的精髓,展示实验的思想和魅力,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个实验时,基于本实验操作的难度和复杂性,笔者先花了一节课的时间把本次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内容和学生一起探究了下,然后又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去操作实验,但有学生按教材中的原方案操作实验后,发现误差较大。经过分析后,学生觉得误差较大的原因是实验室所提供的小车质量没有办法远大于钩码的质量。实验室有质量更大的小车吗?没有。那怎么办呢?这时,几个实验能力较强的同学围着实验桌进行讨论。笔者提示可以对实验方案进行创新,也就是更改实验方案啊!虽然已经临近下课,但在笔者的鼓励下,学生的学习热情上来了,陷入了一阵思考和讨论中……最终得出了一个不需要小车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这个前提条件的创新实验方案。是的,对于上面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些老师会蜻蜓点水地应付过去,但笔者认为学生的潜能是不容小觑的。如果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鼓励和帮助,或许会让学生在有限的实验课堂时间内,有所创新,收获无限的知识。这也是符合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创新实验教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学习的重要支持,而物理这门学科对树立学生科学观和综合认知能力有很大帮助,物理实验又是促进学生物理能力提高的有效教学手段,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教学,才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曾雪琴 单位:福建泉州城东中学
参考文献:
[1]胡涛.改进方法,提高效果———谈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改进[J].技术物理教学.2013(01).
[2]翁宗琮.城乡结合部高中学生物理探究实验现状调查与对策———以广州市第一高中为例[J].物理通报.2015(S1).
核心素养下的实验教学范文3
【关键词】化学素养核心素养;初中化学;化学实验;推理能力;培养策略;证据推理
培养学生能力是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贯穿于化学实验教学的始终,而实验的整个科学探究过程都离不开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化学核心素养一般分为3个维度,分别是化学知识与技能、化学过程与方法、化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笔者经过多年初中化学教学研究和实践,认为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不仅要以化学核心素养为基础,还要掌握一定的教学策略,现总结如下,望能起抛砖引玉之效。
一、夯实学生化学基础知识
夯实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是提高学生证据推理能力的前提,是学生逻辑推理和判断的依据。在化学实验中,只有学生牢固掌握了化学基础知识,才能在推理时思路清晰,进行正确的推理。化学基础知识不仅包括化学概念、原理和性质,还包括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化学基本观念,包括元素观、变化观、守恒观等,这也是学生在推理过程所需要的“证据”,是初中化学教学的核心内容。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教学中,我让学生推测本实验所要使用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在推测制取装置时,学生需要知道自己制取氧气时所使用药品的状态,是液体与液体、固体与固体还是液体与固体,反应条件时加热还是常温,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氧气的药品是KMnO■,反应条件是加热,因此应选择的制取装置是固固加热型,又由于所用药品粉末在受热时易进入导管,所以在导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在推测收集装置时,学生需要知道氧气的基本物理性质是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进行收集。由此可知,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在实验中进行正确推理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才能让学生的推理有理可依、有理可据,让推理变得顺理成章。
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是化学教师实验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学生推理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实验探究能力包括: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是科学探究的基础和前提,能让学生的分析、综合和归纳能力得到发展;科学猜想能力,是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所给信息进行的合情推理,为实验探究提供目标,在此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缜密性;设计实验方案能力,是遵循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科学、简易、可行的实验具体步骤,是学生推理能力的具体体现,在此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是学生利用实验数据发现规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快捷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过程,也是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中不可或缺甚至是关键的组成元素。如在燃烧的条件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探究燃烧的条件常用的方法是对比实验法,控制其中一种影响燃烧的条件,保持其他条件一致,逐步总结得出燃烧的必备条件。学生在推理总结实验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作出合理的猜想,然后通过科学、合理的实验操作验证猜想的正确与否,最后作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提高学生语言表述能力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还要匹配相应的语言表述能力,否则自己的推理过程只能成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鸡肋”。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学会把“内部信息”转化为外部语言,让其他人感受到自身推理的缜密性、条理性,让化学实验过程变得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学生在表述自己的证据推理过程时,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表述的语言要准确、严谨、精炼、规范,在细微之处见真章。如在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实验教学中,在实验过程中,我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使用pH试纸时,若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则所测溶液的pH会如何变化?大多学生的答案是:因为湿润试纸相当于稀释了溶液,则所测pH会降低。是这样吗?我们来分析下:若用蒸馏水润湿,相当于稀释了待测溶液,导致所测溶液的pH不准。对酸性溶液来讲,测得的pH将偏大;对碱性溶液来讲,测得的pH将偏小;对中性溶液来讲,测得的pH不变。由此可见,在分析推理过程中,语言的严谨性直接关系着答案的准确性,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是初中化学教师实验教学中重要教学目标之一。
四、加强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
证据推理能力的提高还需要学生加强自我反思的能力,在反思中自我监控、自我调节,使获得的知识得到升华,使已学的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通过反思,学生可以找出自己对实验认识的缺失,强化化学实验知识,形成实验的自我内化。我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每进行完一个实验后会安排“疑难解答”环节,针对实验中常考点、易错点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反思实验的过程中得到答案,使学生对实验有个更清晰的认识。
聚焦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每一位初中化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重视核心素养的形成,提高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是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潘嘉燕.加强实验探究 培养学生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1(05)
[2]公红心.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J].学周刊,2016(08)
核心素养下的实验教学范文4
一、创客教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的必要性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对优化教学模式的需求《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规定要“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然而,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识大多为题海战术,刷题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动手实践的机会几乎没有,甚至连高考必考实验,很多学生在高中三年都不能全部做一遍。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够、创新意识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立足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创客教育能让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模式的有效转变,让原本以知识灌输为主的物理课堂融入更多的实践探究、动手操作及小组合作等创客理念,给多彩的物理课堂提供有利条件。这种可以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既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又能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将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创新充分融合,最终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模式。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对优化学习方式的渴望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学习者的客体性、被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性。传统物理教学总是强制学生接受大量的理论、公式、定理等,但这些理论、公式、定理因离我们的实际生活太远,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又很难达到先贤们的认知高度,导致学生在似懂非懂中听课,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接受,在一知半解中应用,最终导致物理学习越来越难,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创新想法越来越少。而创客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努力将教师如何“教”转变成学生如何“学”。通过这些学习方式的改变,更能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团队意识,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的要求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物理教学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技能的强化,而这些正是传统教育所缺乏的。通过创客教育融合下的物理课堂,学生一来可以做到对课程知识的深入了解,二来可以以此为前提探讨相应物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助推自身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二、创客教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性
(一)开放性的创客理念,给物理课堂插上创新的翅膀创客空间的设置,为学生展现自身创意、开展物理实验探究创设了一个相对便捷的平台。开放性的创客空间为创客教育和物理教学的融合带来更多可能性,不仅可以拓宽有限的物理课堂,还能给学生课下的很多创意提供展现的机会;它能创建一种创新向上、勤于动手、友好沟通、共享共用的教学氛围,也能助力教学思路的革新和教学模式的优化;有了更宽广的能将创意付诸实践的平台,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在无形中得到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也必将大幅度提高,物理教学也就更能达到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二)丰富的创客资源,拓宽物理实验教学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助推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创客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适时融入,在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简化实验原理解析、带动学生创新创造等方面优势显著。立足于常规性的物理实验教学,教师可以收集和精选各种创客资源,并将其适时融入实验教学中,有助于调动学生展现实验成果、共享创意想法的积极性。在创客项目的开展过程中,时常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物理实验器具,以及计算机等数字化资源,资源形式呈现出一定的多元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加快创意产品化进程,同时还能让学生在物理实验探究中不断强化创新意识,提升综合能力。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动手,带领他们熟练使用与物理学习相关的各类仪器,以期制造出更多独具特色的创意品。比如,在“传感器”实验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自主设计声光控灯、温度报警器等;在“二极管”实验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将自主设计的创意作品同物理知识联系起来,触类旁通,助力电学电路、物理结构、力学结构等内容的解析。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有侧重地融入创客思维及相关资源,在引导学生轻松研习物理实验原理和规律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助推实验技能提升。
核心素养下的实验教学范文5
:2005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促进了高校实验室建设,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您能谈谈贵中心的建设理念吗?
张文兰:陕西师范大学数字传媒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始建于1990年,扩建于2002年,2006年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8年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是西部首家、西北唯一一家传媒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自获批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以来,中心顺应全媒体时代的社会需求,秉持“以学生为本,文、理、艺多学科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着力培养复合型现代传媒人才”的实验教学理念,坚持“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提升实验教学效果,逐步形成了文、理、艺多学科融合与共享,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媒体实践相互拉动、相互支撑的“多层次、综合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在实验教学中,结合传媒学科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强调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实验教学与传媒实践的结合、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结合,与诸多媒体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不断将新型的传媒实践技能引入实验教学中,形成了具有传媒特色的实验教学模式与方法。
:您能结合教育教学简要谈谈实验中心在培养学生方面取得的成绩吗?
张文兰:中心的实验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学生在“科讯杯”国际影像节、两岸四地大中华地区摄影及录像新秀比赛、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大学生DV比赛、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大赛、齐越朗诵节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等各类比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80多项;多名获奖学生及其作品被凤凰卫视、陕西卫视、华商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或播出。
学生外出拍摄
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在近年来就业危机不断加剧的历史境遇中,陕西师大传媒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大批毕业生被中央电视台及各地媒体、高校、政府机构、部队接纳,南方广电集团一次就接收陕西师大6名毕业生,陕西电视台连续3年每年接收陕西师大十几名毕业生,还有毕业生被央视网、环球网、上海文广集团、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曲江文化产业国家级示范园、第四军医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单位接收,而且赢得了这些单位的好评。
社会实践“重走路”活动
:设备利用率低是各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贵中心在维护和保障现有设备正常运行,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张文兰:利用购置的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和自主开发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中心加大了实验室开放管理力度,计算机类实验室每天开放14小时;中心大部分实验室还面向本校其他专业本科生开放,其他专业的学生经过预约也可以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和技能训练。实验室的开放管理极大地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中心绝大部分仪器设备利用率达到98%。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中心每年配有1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专项维修经费,保障了仪器设备完好率在95%以上。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建设过程中结合学校实际与院系学科特点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请问贵中心在建设和评审过程中形成的突出特色是什么?
张文兰:1.确立了文、理、艺多学科融合的培养理念,有效促进了学生人文素养、技术素养和艺术素养的同步提高
中心为了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学院文、理、艺学生兼招的优势,在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设计上,力图将文、理、艺相互交叉和渗透,从而使学生人文素养、技术素养和艺术素养全面提高,逐步向多学科融合、多媒介融合的复合型人才过渡。
2.形成了新闻传媒、影视传媒和教育传媒三类传媒实验教学资源共享、相互融合的“多层次、综合化”实验教学体系
中心依据“多层次、综合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在继续做好基础性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加强了不同专业学生的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教学,促进新闻传媒、影视传媒、教育传媒三类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形成了多项具有特色的实验项目,如新闻与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联合办刊办报、编导与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联合进行的从策划到摄录采编播电视节目的制作等。这种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旨的“多层次、综合化”实验教学体系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学生在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创作的作品已获得国内外大量奖项。
3.逐步建立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媒体实践”三位一体模式,使实验教学成为连接学校与媒体的重要纽带
针对目前高校传媒教育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目标与媒体需求不接轨的问题,中心建立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媒体实践”三位一体模式。一方面注重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内在关系,凸显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实验教学与校内外各类媒体之间的互动。在这一互动关系中,实验教学成为学生进入媒体的准备环节,而媒体又成为实验中心的延伸部分。4年来,中心在校内外多家媒体建立了实践基地,真正将实验教学由学校延伸到媒体。这种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各媒体普遍反映陕西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媒体的业务骨干。
广电学生在安徽宏村实践
:教师是人才培养中最宝贵的资源,贵中心在引进优秀人才,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张文兰:1.专职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中心在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合理规划、加大举措,近些年积极鼓励年轻教师,特别是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先后引进的多位博士都承担了中心的实验教学及实践教学任务。这些具有高学历的年轻教师的加盟,为中心补充了新鲜血液,优化了实验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了实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兼职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基于传媒学科实践性、开放性和外向性强的特点,为了使学生的技能素养能够与当前业界前沿需求对接,中心还聘请了16位实战经验丰富、成绩卓著的媒体高端人士为兼职实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横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出版社等媒体,他们采用讲座或授课的形式,向学生讲授传媒一线实战经验与技能。
3.实验教师的培训与学习
中心先后支持实验教师外出学习交流达百人次,其中2名教师赴澳大利亚墨尔本霍姆格林学院影视制作学校、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学习。此外,中心还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每年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大赛,由国家教学名师现场指导、点评,充分发挥了名师在教学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并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贵中心在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很多经验和成果值得推广与借鉴,您能给我们介绍贵中心近期取得的较为突出的建设成果吗?
张文兰:中心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教育部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创新项目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2项,陕西省优秀教材1本;1位教师(傅钢善)荣获“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荣誉称号;承担省部级以上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5项,国家级课题4项,校级教改项目19项;承担科研项目国家级4项,省部级34项,横向项目19项;出版实验教材6本;接待50多所高校及媒体企业243人次来访;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80多项。中心实验教学成效显著,已初步实现了对西部地区传媒教育的示范辐射功能。
核心素养下的实验教学范文6
“基础”课旨在“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基础课’的主线。”课程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下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引领贯穿于始终,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统摄当代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观和社会主义观。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转折点,如果说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侧重于知识的认知教育,那么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更着重于能力培养、责任意识的培育,这里的责任既包括大学生对自己的责任,也包括对家庭责任和对国家社会责任。因此《基础》教材的编排并不是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更多注重基于严密的逻辑体系之上,对引导大学生对自身、社会和国家关系的理性思考。绪论部分是本书的总纲,着重强调大学生的身份转变———即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同时初步勾勒了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政治素质;第一章紧承绪论,向学生展示了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科学理想的重要性;第二章阐释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公民,应该对国家的发展担当的责任,凸现了国家意识和主体意识教育;第三章从宏观上说明了作为当代大学生欲担负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应该以何种人生态度进入社会,即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第四、五、六章分别从道德、法律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具备的道德素质、法律素养;第七章是第四、五和第六章这三章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践行:以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为载体,阐述了公民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结语部分是课程的落脚点,与绪论部分相呼应,浑然一体,通过理论教学引导大学生的理性思考,从心智上走向成熟。
2“责任公民”培育:“基础”课的题中应有之意
如前文所述,纵观“基础”课程教材的逻辑体系,“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其核心关键词,而这是现代“责任公民”必须具备的要素,理当为广大青年大学生所必备:因为从逻辑上说,“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前提应该是“责任公民”。因此,使广大青年学生成为“责任公民”是“基础”课程的应有之义。“责任公民”一词衍生于“公民”。有学者认为,“责任公民就是拥有这种责任心与责任能力的公民”。众所周知,“公民”一词源于古希腊城邦,随着时代的变迁、政治传统差异,不同的学术流派对“公民”内涵的解释各有侧重。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律辞海》将“公民”界定为“具有一国国籍的自然人”,而《现代汉语辞典》关于公民的解释是:“具有或者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这是对自然人是否具备我国“公民资格”抑或“公民身份”的认证。从对“公民”的概念分析看出,“公民”应当具备两个核心要素,即“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现代汉语辞典》将“义务”界定为“公民或法人按照法律规定应尽的责任”,如继续追溯“责任”的内涵,根据《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责任”包含两层含义: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好分内的事必须承担的过失或责罚,因此“责任”和“公民”本是孪生姊妹。但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受西方古典自由主义所主张的“个人权利优先于任何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个人主义泛滥、消费主义盛行等消极影响。因此,“具备公民身份,并不意味着其就成为真正的公民,每个社会成员只有行使了公民责任和义务,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即本文所指的“责任公民”。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史首先是人的活动史。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人的一般责任时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你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认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数以万计的“责任公民”的积极参与,大学生承接着社会的当下与未来,因此,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水平将直接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发展。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公民责任意识,但也有调查研究表明,部分大学生“出现了自我责任放大与社会责任弱化的趋势,表现为重物质实惠轻理想目标、重个人本位轻社会本位、重自我实现轻社会责任”的现象。“当前某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责任感缺乏,表现为:一是知行脱节,践行能力弱。二是崇尚自我,社会责任感缺乏。三是心理脆弱,自我责任感淡薄。”这既不符合“责任公民”的要求,更违背了高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初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此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3以“基础”课为依托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培育社会主义“责任公民”《基础》中指出:“青年一代要成长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修养,磨练意志、砥砺品格、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这正是“责任公民”的内在要求。“责任公民”强调个体的发展与促进社会的发展相统一、社会发展带动个体发展,最终实现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循环与互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公民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责任公民”的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在“基础”课的教学中融会贯通,高度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三个“递减”的层面展示了国家的建设目标、社会的制度保证及个人的行为准则。“‘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这部分内容与《基础》教材第二章的爱国主义相关内容密切相关,主要阐述了国家建设目标的最终实现,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个公民应3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应用型本科机电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非常必要。创新型的实验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3.1实验教学层次的创新
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着手,构建创新型的实验教学层次,主要包括基础型实验教学、提高型实验教学和创新型实验教学三个层次。(1)基础型实验教学:这一层次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验证课程理论,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工程背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对专业的兴趣。实验内容包括硬度实验、范成实验、直径的测量等常规实验项目。这个层次主要针对低年级知识背景,课程安在一二年级之间。(2)提高型实验教学:这个层次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在学科或专业内的综合实验技能,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科学思维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机械制造工艺实验、机电一体化系统实验、液压与气动实验、先进制造技术实验等内容。这一层次的实验教学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时间安排在二、三年级之间。(3)创新型实验教学:这个层次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设立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基金来组织参加校内外的各种课外科技活动和竞赛,激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内容包括数字化制造实验、机械CAD/CAM实验、机械类设计大赛、机器人制作等环节组成。课程安排在三四年级之间,面向专业教学模块。
3.2实验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
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需要创新型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一套适应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管理制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合理安排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教学的地位,增加实验教学的学分比重等内容。它的建设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3.3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创新
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根本条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必须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能力。
3.4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创新为保证
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需要完整的质量保证制度。(1)构建面向创新型实验教学质量的制度保证体系。严格规范实验教学活动,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2)构建面向创新型实验教学质量的过程保证体系。在实验教学教学内容和选题方面,要紧密结合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增强实验教学计划的先进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在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上,要精心安排,周密布置;在实验教学的指导导上要加强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改进。(3)构建面向创新型实验教学质量的评估体系。制定完整的适合本专业教学特点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使其既能反映实验教学现状与教学质量情况,又要繁简得当、可操作性强。实验教学评分机制的改革是整个实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制定合理的评分项目和评判标准,一方面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和实施过程控制,另一方面,严格实行实验教学答辩制,提高答辩环节在整个实验教学中的权重,引导学生把设计重点放在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5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
不同的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有不同的优势和特点。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归纳式和讨论式等多种新型的实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直观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堂内容的信息量和实验教学效果。通过运用综合性、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寻找适合实验教学内容的最佳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