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研究

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研究范文1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现代服务业体系;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6-0077-02

1 现代服务业体系的基本概念与时代特征

现代服务业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和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研究成果,产业结构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生产活动以单一的农业为主的阶段,农业劳动力在就业总数中占绝对优势;第二阶段是工业化阶段,其标志是第二产业大规模发展,工业实现的收入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逐步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第三阶段是后工业化阶段,其标志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由快速上升逐步转为下降,第三产业则经历上升、徘徊、再上升的发展过程,最终将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

对比工业化阶段规律,服务业结构演变同样具有规律性。一般来讲,在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以发展住宿、餐饮等个人和家庭服务等传统生活业为主;在工业化社会,与商品生产有关的生产迅速发展,其中在工业化初期,以发展商业、交通运输、通信业为主,在工业化中期,金融、保险和流通服务业得到发展,在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新型业态开始出现,广告、咨询等中介服务业、房地产、旅游、娱乐等服务业发展较快,生产和生活服务业互动发展。在后工业化社会,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业等进一步发展,科研、信息、教育等现代知识型服务业崛起为主流业态,而且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按照服务对象的不同,现代服务业一般可以划分为四大类:一是基础服务类,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二是生产和市场服务类,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三是个人消费服务类,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四是公共服务类,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

现代服务业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高端,创新,集群”。“高端”是指高文化品位,高技术含量,高增值服务,高素质、高智力的人力资源结构,高感情体验、高精神享受的消费服务质量。“创新”是指创新服务领域和新服务模式。创新服务领域,指现代服务业体系适应现代城市和现代产业的发展需求,突破了消费业领域,形成了创新的生产业、智力(知识)型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新领域。创新服务模式,指现代服务业是通过服务功能换代和服务模式创新而产生新的服务业态。

“集群”是指现代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集群性特点,主要表现在行业上的集群和空间上的集群。

2 传统服务业体系发展模式的构成与比较

综合来看,我国传统服务业发展的模式主要有:整合模式、外包模式、招商模式、内涵式发展模式等多种形式。

2.1 整合模式

包括不同服务行业之间的横向产业整合、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价值链整合、同一服务行业内部的资源整合,以及区域内资源整合等形式。一是服务行业之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服务企业通过制订合作计划,在合作伙伴圈中通过与互补企业合作来实现互惠互利、共谋发展的目的。二是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经济发展既需要强大的现代制造业作为支撑,也需要发达的服务产业与之相配套。三是从服务企业的角度看,整合包括生产业务单元整合、资本业务单元整合、信息服务整合、经营整合等。在服务企业内部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对企业自身组织架构、人员、流程、信息、渠道等内部资源进行重组和配置。四是区域服务业的发展还需与周边城市产业发展规划的协调和整合,积极寻求城市之间在服务业上合作的切入点,考虑产业的承接性、延伸性和互补性。

2.2 外包模式

即企业从专业化角度出发将一些原属于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转移出去成为独立经营单位的行为,或者取消使用原来由企业内部所提供的服务,转向使用由企业外部更加专业化的单位所提供服务的行为。通过资源外向配置和业务外包,企业可以实现与外部合作伙伴共担风险、缩减成本的目的。

2.3 招商模式

通过建立招商促进机构,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吸引内外资来投资服务业。由于服务业项目占用土地资源少,该模式可以突破土地制约瓶颈,创造较高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2.4 内涵式发展模式

即以大型服务企业为龙头,依托行业和产业链平台,通过创新服务业管理体制、组织形态和服务品种,走以知识型、效益型、生产配套型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 基于供应链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创新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路径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实施供应链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政府在财政、货币之外的第三类宏观调控手段。供应链管理包含生产、流通及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所有环节,整合和包含了物流、金融、信息、外贸、中介服务、商贸流通等各类传统、现代和高端服务业资源,实施供应链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整合服务业体系资源、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效益的优化配置,而且对于促进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也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学意义上的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进行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

从运作模式的角度看,供应链管理实际上是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为追求整体成本最小化而达成的合作协议。从经济管理的角度看,供应链管理较好地实现了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供应链内部达到了最优化。推而广之到现代服务业管理过程中,借助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建立相关制度,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为物流、金融、商贸流通、中介服务等服务业与相关产业搭建合作平台,促进经济资源有效整合,那么,既可以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也可以有效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与社会服务职能,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实施供应链管理有助于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既然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物流、金融、信息、外贸、中介服务、商贸流通等不同的经济门类都可以作为区域经济供应链的一个环节,纳入到对地区经济的宏观供应链管理之中,那么,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中引入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有助于统筹协调不同经济部门的功能与作用,有助于优化配置各类社会经济资源,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质量。

按照服务业的演进历程看,现在许多地区在发展规划中所要大力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指现代化了的传统服务业,比如,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银行、保险、货代等行业,它们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现代服务业。根据我国服务业现有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范式,把提高传统服务业的现代化程度作为发展服务业的抓手是符合当前实际的。现代化的传统服务业往往提供了一个服务的流程,而基于供应链的创新现代服务业则是对流程进行深度优化和资源整合,深度专业化及整合性就是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的最大区别。而供应链的管理则是实现深度专业化与整合性的捷径和重要工具。

从事现代服务业的企业必须具备集成和整合资源的能力,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这样,它就具备了把单一的环节做成大规模产业的能力;而由于在整个服务业当中每一个环节都是大规模的,因此从整体上拓展了现代服务业的疆界,从而有效地带动发展现代服务业。

4 基于供应链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创新建设的方法和对策

建设基于供应链的创新型现代服务业管理体系要通过供应链联盟这种新型管理模式对服务业中各行业经济组织主体进行全面管理,协同、扶持,构建跨部门、跨行业、跨业态的新型服务业管理综合体系,涵盖服务业中的总部经济、信息产业、金融产业、物流产业、电子商务,并覆盖、影响、带动传统制造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主要方法:

一是以现代物流为主线,贯穿于服务业发展脉络。二是以金融与中介服务为依托,支撑起服务业发展体系。三是以信息与电子商务为平台,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

通过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调整服务业经济结构,主要是加快实现由传统服务业、主要是消费型服务业占主导向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占主导的根本转变。要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的运行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整合服务业资源,打通服务业瓶颈,建立和完善信息互通渠道和服务业发展运行机制,为企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投资与发展环境。通过整合区域产业资源建立推进供应链联席会议制度、服务业工作联络员制度、服务业信息交流制度;通过搭建平台,分向引导产业合作,通过建立新型的服务业经济体系管理监控体系、统计体系,对服务业的经济运行有效的进行监管,实现实时、可视化的管理,通过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对优秀的社会组织的培养和培育,实现对社会管理和行业管理领域进行过程引导和规范,实现政府对创新活动和创新行为的有意识引导、调控和激励,形成卓有成效的社会管理创新生态机制。

参考文献:

[1] 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 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3] 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1).

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研究范文2

1 国外航运企业发展物流的特点

在国际知名的大企业中,有许多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国内航运公司参考和借鉴的,以马士基物流服务做参考,其优势主要有:①注重国际物流;②物流业务的分工细;③有硬件的投资;④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而马士基的成功经验只是国外众多成功经验中的一个。通过对数个航运集团物流战略与业务内容的研究,可以发现国际海运集团开展物流服务有一些共性:

1.1 一般都设有供应链服务部门。以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提供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物流公司为客户提供物流与供应链解决方案是区别于传统的服务的标志。

1.2 物流战略以海运为基础,也就是重视以海运为基础的(与海运相关的)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服务。

1.3 非常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系统是提供物流服务的关键。国外航运公司应用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和手段。使运输、装卸、仓储、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处理等活动实现全程的可视化、自动化、无纸化和智能化。

1.4 重视国际网点的建设,一般都拥有全球物流服务的网络。随着国际贸易对多式联运要求的提高,许多航运企业要想在运输市场上生存,就要打破限制,将业务拓展到陆上运输。于是出现了船公司登陆,登陆方式有:①多式联运产业的经营人加强合作,为货主提供增值服务;②跨国海运集团在海外建立物流中心据点,重视内陆运输、仓储及多式联运的整体性,积极配合货主的外流战略。

另外还有较多细分的专业服务:如提供货物的集运;提供全球运输管理服务;提供专业的仓储和配送服务;提供各类增值服务。

2 我国航运企业的现状分析

我国航运企业发展物流具有一系列的优势条件:航运集团的国际物流网络较好,有一定的客户基础,比较典型的是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等;实物网也比较强;拥有传统的货源市场,较健全的全球网络咨询。但我国航运企业仍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

2.1 我国规模较大的航运企业普遍已经拓展了物流服务,如中远物流、中外运物流、中海物流等,规模较小的航运公司相对开展物流起步晚一些,物流运作中各项服务都在发展之处,竞争力弱。

2.2 我国的物流服务行业真正的有一定规模和形成网络的企业只有少数几个。像中外运物流,中远物流,中海物流都是国内有名的物流服务企业,但只是这几个企业真正有一定规模。

2.3 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和观念还不足。大多数航运企业对现代物流的意义和作用还认识不足,习惯于传统的运输经营方式,相当一部分航运企业还停留在以价格为中心的低层次无序竞争中,阻碍了一些物流业的发展。

2.4 现有装备及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函待提高。中國内地的现代物流仍处发展初期,航运所能提供的综合物流服务功能不健全,技术装备水平及管理手段不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要求,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现代物流策划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也十分缺乏。

2.5 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信息技术落后。仓储、运输等物流设施数量己经不少,但基础薄弱,功能单一,管理水平落后,多由区域性的小企业分散经营,形不成规模和网络,专业化程度不高,只能满足简单、低水平的单环节服务。

3 我国航运物流的对策

一个航运企业要占领国际市场,应该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具有从事外贸运输的经验和能力,包括货运、船舶及其他与物流有关的业务;第二个是具有全球性或者区域性的物流网络。具体操作上来讲,有几点建议值得各航运企业参考:

3.1 利用航运企业的品牌优势,拓展物流服务范围 在物流系统中,实力最强的应该是各大航运公司。部分航运企业在长期经营中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各航运企业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点,拓展物流服务范围。可因地制宜,不拘一格,既可以通过契约方式,与铁路、公路、航空和仓储企业合作经营物流业务;又可以投入人力和资金,自己独立经营综合物流;还可以与国外的物流经营人进行联合,在引进资金和技术的同时,确定和扩大自己的市场。

3.2 建立以港口为依托的物流基地,扩大增值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港口是货物集散和信息交流的中心,以港口为依托的新兴物流服务主要体现在物流配送上。显然,港口在现代物流中的作用还远不止这些,因为物流本身的功能也决不仅仅是产生空间和时间效用。除了传统功能以外,港口应充分利用优势,以传统的装卸和储存功能为依托,扩大产品增值服务的范围,提供诸如货物包装、贴标签、散件组装、修理、退货处理及简单性加工等方面的增值服务。

此外,以港口为中心的信息交流亦应从目前的分散状态转变为集中、增值的过程。应以大容量、高精度的电子信息系统武装港口的基础信息平台,对物流服务商,客户,海关,银行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整理和,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从而提高物流的增值功能。

大力发展国际化,以建立全球物流体系,全面提高专业物流相关专业人才的素质也是函待改进与提高的。

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研究范文3

关键词: 物流企业物流 网络供应链 多元化

我国引入物流概念已有约20年时间,但是物流业却发展迟滞。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是由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基础设施落后,库存结构不合理,管理方法因循守旧,服务功能不全,服务水平也不高,缺乏现代物流的理念,无法满足现代物流的高要求。这些情况都阻碍了物流业在中国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的迅猛成长,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化大生产促使原材料、制成品等在国与国之间快速流动。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世界物流走上发展的“高速公路”。随着国内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而在合理的过渡期后,服务行业将对国外服务供应商基本放开,速递、货物储运、货仓、技术检测和分析、包装服务等方面的限制也将逐步取消,允许国外的服务供应商建立自己全资拥有的经营机构。例如:EedEx和大田公司的合作,合作计划包括将物流网络建设到中国的每一个乡镇;又如马士基物流(MAERSK),依托原有的货代网络在中国沿海20多个城市建立物流网络等等。这些外国物流企业的进入将会抢占中国市场的份额,这势必对中国物流业形成巨大的冲击波。所以要注意国外物流企业的发展,找出适合中国物流企业发展的方向,在中国国内物流服务市场对外开放的情况下有能力与国外企业进行竞争。

一、国外物流企业的发展

随着世界范围内物流热的一再升温,国际知名航运企业、货代企业、空运企业等纷纷向物流企业转变,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壮大,也加剧了物流企业的竞争。随着物流企业之间的联合、兼并、拓展、重组,物流领域的分化态势日趋明显,一些实力雄厚的物流企业通过各种途径迅速做大。

(一)区域纵横与洲际纵横

欧洲的物流业务起步早,起点高,环境健康,投资回报可靠。一部分欧洲物流企业专注于在本区域发展壮大,而荷兰的物流公司Frans Mass在本国物流界地位得到加强后,立刻将触角伸向南欧,首选西班牙作为辐射南欧的基地。先是分别在瓦伦西亚、巴塞罗纳和塞维拉的码头上兴建三座仓储中心,然后在Alovera兴建一座7000平方米的综合物流中心,同时计划再设12个办事处覆盖西班牙全境。“西班牙计划”实施后,Frans Mass可成功将其欧洲的业务联成一体,并为进军东欧打下基础。随着业务的膨胀和实力的增强,多数物流企业不满足于在一个区域发展,尤其对于物流业的巨头来说,冲破洲际界限,才是它们的终极目标。马士基物流,公认的物流界巨头之一,与其姊妹公司马士基海陆班轮公司并称为A.P.Molle集团的“双子星座”。马士基物流自成立以来,发展迅猛,业务量平均每年增长50%,主要客户集中在高科技领域、汽车制造领域和化妆品领域。近年来频频在世界范围内兼并企业,拓展业务,其全球范围的业务覆盖网络日渐完成。在欧洲,收购了法国的D'Click物流公司,为马士基物流进一步拓展法国物流市场打开了方便之门;在澳大利亚,收购了悉尼的货代公司O'Farrells;在南美洲,在哥伦比亚的波哥大、厄瓜多尔的Guayaquil、委内瑞拉的LaGuiara的办事处设立后,宣告了马士基物流历时12个月之久的“南美滚动发展计划”的最终完成,目前已分别在南美的阿根廷、乌拉圭、巴西、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巴拉圭、厄瓜多尔、秘鲁和智利设有办事处。

(二)兼并做大与强强联合

通过兼并同行,可以壮大实力,扩大市场,减少竞争,这些优点已成为物流企业的共识。马士基物流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兼并、整合,迅速崛起为巨头就是―――个成功案例。为加强在特定领域内的竞争能力和物流服务优势,物流巨头与特定行业的巨头强强联合打天下,已日渐成为物流领域的一大特色。英国物流集团Exel的德国子公司Exel德国公司最近与比利时的IT巨头sita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强强联合,共同扩大在货物空运领域的影响力。Sita总部位于布鲁塞尔,有50年历史,是世界著名IT企业之一,长期为多家航空公司提供完整的lT基础服务,包括综合网络、桌面电脑等,目前服务的范围包括220个国家和地区的740条航线。与sita建立合作关系后,Exel德国公司接管了Sita传统客户汉莎航空的全部物流业务。根据合同,Exel德国公司负责将有关电子产品、零配件从Exel在德国的物流中心Flnoersheim发至汉莎航空在全球的230个网点,并须按要求随时组装汉莎航空的750种备件产品并空运至指定地点(“桌到桌服务”),而且Exel还负责汉莎航空网点搬迁的所有电子设备的拆除和转移工作。除运输服务外,Exel还将负责为汉莎航空提供整套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服务。物流巨头和IT巨头的强强联合,被业内人士普遍看好,并被认为是物流业发展到高层次的必经“路径”。

(三)突出个性

向特殊市场提供物流服务,突出个性化服务特色,是拓展物流发展空间,提升企业知名度的绝佳途径。根据市场确立业务重点,是瑞士物流区域Fiege的一个重要经营特色,如在欧洲,Fiege清晰地在不同市场上确立了不同的业务重点,在意大利,业务重点为零配件、化学品、药品、食品、服装和消费品物流;在瑞士,业务重点为纸板和纸张物流;在德国和捷克,业务重点为印刷品物流。

(四)“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现代供应链综合服务

从2001-2003年的三年间,通过三大收购战,UPS将自己打造成全球首个全程全能的物流超级巨无霸。其“蝴蝶效应”因三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合一的网络而迅速传递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2001年5月份UPS并购了美国第一国际银行,将其改造成Lips金融部门,这场战役马上波及到包括中国在内的物流业务。UPS收购了MailBoxesEtc,尽管并没有极大地增强其在零售领域的实力,但却将信息端点全面延伸到了美国本土更加深入的社区。

二、发达国家物流发展对我国物流业的启示

在全面取消国外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政策限制和关税壁垒的新形势下,现代物流竞争进一步加剧,同时也蕴涵着巨大的商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必须调整思路,强化优势战略,才能实现

中国物流业跨越式发展。

(一)供应链多元化发展

国外的UPS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从企业多元化扩张的角度分折,如今供应链多元化己经成为企业发展扩张的法宝。中国的海尔在物流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供应链物流成为海尔的核心竞争力,海尔物流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并正在逐步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国内的海南航空也已经初尝供应链多元化的丰硕成果,如今海航已有机场、航空运输、酒店旅游和百货业四大业务,而收购西安民生更是意在西安商业银行。海航的扩张方式和UPS可谓殊途同归,机场是开展航空运输的基础,也可以称之为海航供应链的上游,而酒店旅游和百货业就是海航供应链的下游,海航收购西安民生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改善海航的资金链,另一方面也打造了产业链,形成全方位、全程的发展格局。供应链的多元化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发挥规模优势,做大做强更具竞争力的物流企业集团

企业只有做大,才有规模优势;企业只有做强,才有竞争力。国外物流业的涌入,使中国物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更严峻的挑战。必须用现代物流理念审时度势,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通过兼并、联合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

(三)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打造大型专业化物流企业

物流业在不同区域可以将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作为自身发展壮大的根基,围绕核心业务发挥竞争优势。优势资源为优势产业奠定了基础,而优势产业又为物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一方面,大型专业化物流企业方便快捷、高效有序的服务可以使优化资源配置更有保障,使企业生产的供、产、销更加顺畅,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优势产业的发展又会强有力地推动专业物流企业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国内物流企业虽然在管理水平、资金、竞争力等方面与国外企业相比都有很大差距,但我们的优势在于立足本土,更了解本国国情和国内巨大的产销市场,更熟悉各地的资源状况和产业优势,并且多年经营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只要认识到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对物流发展的重要性,实行强强联合,完全可以增强企业实力,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专业化物流企业。

(四)突出中国特点,利用口岸和内陆交通优势壮大物流企业规模

我国运输资源长期条块分割,铁路、公路、航空、海运等资源分别隶属于铁道部、交通部、航空总局、海运局等不同部门,交通优势作用受到影响,而且又没有一个部门或机构能统筹协调全社会的物流管理。目前国际物流业的发展已呈现全球化趋势,欧美物流业掀起并购热潮。我国物流业要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应通过建立必要的物流综合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对水运、铁路、民航等实行统一协调、组织和管理,克服行业垄断和竞争。对于口岸物流而言,要在控制物流枢纽港的基础上,加大对港口码头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物流业的技术含量,开发利用各种专业化、机械化、系列化和自动化装备,发挥口岸黄金水运线对内对外贸易的优势,提高物流效率;内陆交通设施近几年已有很大改善,宏观上要加强对运输资源的调度和管理,引导传统运输业向智能运输和现代物流业方向发展,逐步实现运输的网络化、数据化管理。物流企业要善于利用更有利于扩大市场范围和节约物流成本的交通枢纽,拓展业务范围,扩大物流企业规模。

(五)凭借特色优势,占领市场,赢得主动

物流企业往往都有自己的核心业务也叫主导业务,在多年的经营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就形成了企业自身的特色优势,并拥有广阔的市场。在物流业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要善于凭借这种特色优势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跻身中国物流百强企业的北京福田物流有限公司,立足于福田车销售物流、供应物流、售后服务物流、社会第三方物流,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38个分公司、16个物流配送中心和3个中转库,形成了以汽车物流为主导的特色优势。

[参考文献]

[1]何黎明.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解决四大问题[N].经济日报,2004.11.28.

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研究范文4

关键词 服务外包 国际化 经济效应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提供的数字,目前全球软件与服务外包市场以30―40%的速度递增,2004―2006年市场总值分别达3000亿、5850亿和1.2万亿美元。服务外包关系已经突破国家界限而呈现出鲜明的国际化趋势,更进一步讲,服务外包国际化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选择,都是崭新的课题。

一、服务外包国际化的现状与特点

服务外包,包括信息技术外包(ITO)和商务流程外包(BPO),一般来说,ITO主要包括系统操作服务、系统应用服务、基础技术服务;BPO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企业业务运作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服务外包的迅速兴起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在工业化中后期,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进一步提高,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务劳动投入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而生产知识技术型的服务需要很大的一次性投资以及非常专业化的人才。在资本快速周转、市场变化迅速的商业环境下,企业自行内部化生产其所需服务具有很大的经营风险。采用服务外包则可以降低和转移这种风险。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制造业外包相类似,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外包国际化(又叫离岸服务外包或海外服务外包)得到快速发展,成为现代服务外包的显著特点。

1.服务外包国际化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

国际服务外包的市场规模扩大具体表现为参与服务外包的国家越来越多以及国际服务外包支出的总值越来越大。目前,服务发包市场仍是传统的美国、欧洲和日本,但接包市场除了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和印度等被视为发展最为成熟的离岸ITO与BPO接包市场之外,中国、菲律宾、墨西哥以及中东欧地区逐渐参与进来,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目前,全球服务外包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据研究机构GARTNER预计,全球ITO支出2004年为1928亿美元,到2008年可增至2442亿美元,增长率达26.7%;2006年全球BPO市场总值达1347亿美元,较2005年上升8.3%;到2008年,全球BPO支出将由2004年的1113亿美元上升至1575亿美元,增长率41.5%。

2.服务外包国际市场份额不均

目前,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和印度被视为发展最为成熟的离岸ITO与BPO接包市场,中国、菲律宾、墨西哥以及中东欧地区正在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在发展最为成熟的外包市场中,印度最具竞争力,占全球ITO与BPO市场40%以上份额。在全球20大ITO/BPO供应商中,有7家是印度公司。虽然印度将继续占有绝对优势,但其他地区(特别是中国)外包服务商正积极拓展业务,竞争能力不断增强。从2006年的接包市场分布看,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拉丁美洲以及东欧发展迅速,已分别占据20%、9%和7%的市场份额。

3.服务外包国际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新路径和新趋势

服务外包的国际化(或离岸外移)及与其相伴的服务贸易全球化,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并将对全球经济版图产生深远的影响。继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产品内分工和制造业外包浪潮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转变并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和经济全球化以后,服务外包国际化也将促进经济全球化并推动发展中经济体实现战略转型,这在印度得到了突出表现。

二、服务外包国际化发生的经济学原因

从经济学理论分析,服务外包的兴起,究其根源是经济分工深化的结果,而服务外包的国际化与国际分工的深化是国际分工演进同一过程的两种表现。1928年,阿林・扬格(Allyn A.Young)在论文《收益递增与经济进步》中阐述了这样的思想(后来被称为“扬格定理”):报酬递增的本质是市场规模的扩大带来的专业化分工水平的加深,这种分工加深导致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从而形成了一个分工深化和贸易增长互为因果的演进过程。但是国际分工的水平受到交易成本的限制,只有交易成本不断降低,才能推动国际分工由产业间分工转向产业内分工更进一步转向产品内分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服务贸易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为服务业的国际分工深化提供了客观条件,促进了服务业内部专业化,于是服务外包逐渐成长为独立的产业。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理论,企业对中间投入品和工序流程要考虑外部购买还是内部提供问题。在生产成本相同的假设条件下,内部提供会增加组织成本,外部购买要支付交易成本,理论平衡点应满足在最后一个承包环节上边际组织成本等于边际交易成本,如果组织成本高于交易成本,则外包发生。但是用于解释服务外包的国际化,这一理论则稍嫌不足,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最能解释服务外包的国际化现象。所谓比较优势是指某国的一定经济活动能够密集使用其内部比较丰裕要素带来的低成本优势。与制造业外包相比,服务外包国际化的资本密集度和沉没成本都较低,主要的成本为人力资源成本。因为不同经济体内的人力资源丰裕度和相对价格的差异化,在技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选择人力资源相对价格较低的国家进行服务业某些环节的生产,能够节省成本从而获得比较利益。如图1所示,CC为发包国的成本曲线,C*C*为接包国的成本曲线,当中间品生产处于区间[0,Z*]时,C*C*低于CC,因而外包生产能够获得比较利益,而当中间品生产处于区间[Z*,Z]时,C*C*高于CC,因而国内生产有利。

三、服务外包国际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目前,国内外对于服务外包国际化的文献还很少,但是综合制造业外包和国际服务外包的研究文献,一致的结论是,服务外包国际化引致的发包国失业很少,却可以促进发包国和接包国经济增长和增加技术性工人的工资福利。本文根据Hanson and Harrison(1999),Feenstra and Hanson(1997),Feenstra(2003)的相关分析模型,来分析服务外包国际化的经济效应――对就业和工资的影响。

假设:有三种生产要素:技术型劳动为H,非技术型劳动为L,固定资本为Kn,其要素价格分别为w、q、r,Yn为固定产出,Zn为能够改变生产函数的结构变量,包括两个主要变量:(1)外包以每个行个行业进口的投入品的支出来计算;(2)技术升级以高科技资本占资本存量的比例来计算。我们用短期成本函数Cn(w,q,Kn,Yn,Zn)来估计一国对技术型劳动/非技术型劳动的相对需求,Cn(w,q,Kn,Yn,Zn)为对数函数。通过对成本函数求偏导,我们可以得到对技术型劳动的需求 snH(如公式所示):

可以看出对技术型劳动的相对需求是外移的,也就是说相对需求是上升的,同时也说明技术型劳动的相对工资是上升的。这个结论对于发包国和接包国都是同样适用的,这意味着两国对技术型劳动的相对需求都增加,两国技术型劳动的工资都上升。

Feenstra(2003)对美国;Hanson and Harrison(1999)、 Feenstra and Hanson(1997)对墨西哥;Anderton and Brenton(1997)对英国; Hsieh and Woo(1999)对香港 以及Head and Ries(2000)对日本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证明外包增加对技术型劳动的相对需求。Mary Amiti和Shang Jin Wei(2004)选取五个服务行业研究1992年到2001年之间服务外包对美国就业和劳动生产率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制造业和服务部门外包的增加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密切相关,这是由于企业把其效率最低的生产转移到更便宜的国家。Brainard和Litan(2004)的研究证明,美国中等家庭的收入在1985―2004年之间增加了20%,某些损失了的工作在美国国内又得到了重新配置,某些部门或行业的工作损失会由于其他部门或行业就业机会的增加所抵消,美国劳动力市场将向要求教育和培训的高工资、高熟练工作转换,即使外包导致了某些劳动力的波动,提高效率却可以引起生产扩张及其他部门就业的增加。

四、结语与启示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服务外包国际化可以带来发包国和接包国双方技术型劳动就业的增加和相对工资的增长,服务外包国际化对双方都能带来净福利的增长。

服务外包国际化对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实践和政策意义,服务外包国际化突出体现了服务业生产方式的可贸易性革命,有助于发展中国家获取自身发展需要的技术、知识、人才和市场条件。目前,我国的服务外包远落后于印度、东欧等国家,原因在于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较晚,而且国内缺乏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外包服务企业,难以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中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但是中国外包业务与亚太地区时区差异最小,使公司能从有效支持中受益,中国还拥有许多掌握日文、韩文等语言的人才,因此,中国战略性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几乎所有世界500强公司在中国设立亚太地区的服务外包基地。 预计2010年全球外包市场将达到20万亿美元,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是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我国应充分在市场、成本、配套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吸纳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吸引先进的服务业FDI的进入并培植本土的服务业,成为国际服务链的主要提供者,提高我国的产业和贸易结构,在新一轮的国际分工中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参考文献

Amiti,Mary and Shang-Jin Wei,Fear of Service Outsourcing,Is It Justified, IMF Working paper,forthcoming,2004.

Feenstra,R. and Hanson,G.,Foreign Investment,Outsourcing and Relative Wages,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rade Policy:Papers in Hornor of Jagdish Bhagwati,MIT Press,1996.

Feentra,Robect.C Gordon H.Hanson,Globalization,Outsourcing,and Wage Inequal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LXXXVI:240-245,1999.

Hanson,G. and Harrison,A.,Trade Technology, and Wage Inequality,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52(2) January,1999.

Young,Allyn A.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Economic Journal,38(152),527-542,1928.

陈景华:服务业离岸外移的经济效应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

卢锋:当代服务外包的经济学观察――产品内分工的分析视角,《世界经济》,2007年第8期。

郑春霞、陈漓高:国际分工深化中生产者服务贸易的增长及对我国的启示,《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研究范文5

国际物流的总目标是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即选择最佳的方式与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地将货物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国际物流系统是由商品的包装、储存、运输、检验、流通加工和其前后的整理、再包装以及国际配送等子系统组成。因其是为跨国经营和对外贸易服务,使各国物流系统相互"接轨",因而与国内物流系统相比,具有国际性、复杂性和风险性等特点。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使国际物流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目前,世界上跨国公司及其分支机构遍布全世界,跨国公司的产值已占到发达国家总产值的40%以上,跨国公司正向围绕总体战略协同经营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对国际物流提出更高的要求。 上海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一直保持快速发展,上海口岸2007年进出口总额为520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5%,增幅连续第3年超过20%。上海口岸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例仍保持在四分之一左右。2007年,上海口岸进口呈逐步加速之势,全年进口货值1924.3亿美元,同比增长18.6%,日均进口达5.27亿美元。出口依存度以上升到60%。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使我国在世界贸易的格局中占据有利的地位,提高的竞争能力和经营优势,加强国际物流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国际物流业是随着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的迅猛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网络经济发展的产物。加快发展国际物流业,是顺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必然选择,它对提高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以及扩大对外开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十年来,上海经济和外贸以平均每年两位数的增幅快速增长,这为上海发展国际物流业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首先,从地域优势看,上海地处华东地区,同时作为长江的龙头,上可辐射至华北地区,下可辐射到华南地区,沿江可辐射到中西部地区。其辐射面之广,是国内其它城市无法比拟的。

其次,从基础设施看,上海正在形成包括交通运输、加工、仓储配送、信息网络等多环节组成的物流大循环系统。上海在“九五”期间,与国际物流业发展有关的信息港、航空港、深水港“三港”逐步建立,其中,作为中国电信三大国际出口局之一的上海电信已拥有通达全球的高速通讯网络,使上海国际物流业发展具备了信息支撑的保障。

更为重要的是,上海拥有一批强势的国际货运及仓储企业。1992年以前,上海只有29家国际货运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经原外经贸部批准的上海货代企业目前已有338家,(其中,外省市在沪企业121家,占35.8%,上海本地企业217家,占64.2%。在这些企业中,三资企业119家,占35.2%,其中包括:马士基、APL、FedEX等国际级物流企业的参与。)

上海外贸仓储企业现有仓库47个,面积约99万平方米,2000年总收入3.7亿人民币,日储存量52.8万吨。

外贸货代、仓储企业数量的增加,反映了国际物流业务量快速增长的趋势。(上海70%以上的进出口运输均由货代企业承担)代表上海国际物流发展规模的国际集装箱运输量在近几年平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新突破。2007年口岸进出口总额达到520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5%。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6亿吨,连续三年位居全球首位;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615.2万标准箱,跃居全球第二位,其中洋山深水港区达到610.8万标准箱,水水中转比例超过45%。上海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5156.6万人次,增长12.1%;航空货物运输总量达到290.1万吨,增长14.8%,其中浦东国际机场货运量已跃居全球第五位。以长江“黄金水道”和洋山深水港区为依托的国际运输服务平台初步形成。

由此可见,国际贸易促进了国际物流的发展,同时,国际贸易也对物流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这必然要求物流国际化要有新的内容,其中包括:物流设施国际化、物流技术国际化、物流服务国际化、货物运输国际化、包装国际化和流通加工国际化等等。

然而,目前上海国际物流业突出的问题是现有的物流状态和潜在的物流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除了物流“硬件”上的落后外,“软件”问题更大,体制和观念滞后,不少物流企业不能提供国际通行的标准服务,尤其是缺乏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这些与我国加入WTO以后的物流市场需求量增加的趋势是不相适应的。

一、加快上海发展现代国际物流的规划框架和具体目标

上海市已把物流列为“十五”期间重要的新兴支柱产业之一,在《上海市“十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加速物流发展,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尽快改变物流落后的状况,以适应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

上海应将进一步强化上海的国际贸易环境的服务功能,逐步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新的环境格局。推进上海市国际物流业发展和融合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有:

1.整合上海现代物流业;

2.加快大小洋山深水港建设,把上海建设成航运中心;

3.提高通关效率,按期、圆满完成“大通关工作”;

4.加速物流中心、分拨中心的规划和建设;

5.注重发展第三方物流;

6.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等在物流中的应用。

二、上海发展国际物流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上海物流业在上海服务行业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上海市将物流产业作为上海未来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几年发展,上海社会物流总量基数很大,同时,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也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建成了与港口、航空、公路和铁路等相关联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信息港建设的阶段性计划――“1520”工程已经实现,高速、宽带、大容量的信息网络平台已基本建成。但是,上海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企业,国内大型海运企业的运作也仅仅停留在运输和配送服务,基本上处于物流发展的初期,上海物流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

1.上海现代物流业的整合现状存在“三分三不”问题

所谓三分,即物流管理分立、物流资源分散、物流流程分割。物流管理分立,从社会角度来说,是指现代物流运行中的市场规则、政府调控、企业运作、行业自律等四个方面缺乏协调,尚未形成合力;从政府管理来说,是管理体制不顺,市发改委、市经委、市外经贸等10多个职能部门管物流,他们往往各行其是,政出多门,缺乏统筹规划和整体协调。物流资源分散,是指社会物流设施、设备、信息、人才、资金等资源分散在不同行业企业内,难以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资源利用率低、积压浪费严重。物流流程分割,是指现代物流8个环节,缺乏合作与融合。所谓“三不”,主要指物流功能不全,物流服务不周,物流效率不高。这种“三分三不”问题,势必造成上海经济领域的物流普遍存在库存大、周转慢、成本高、效率低、服务水平不高和浪费严重的现象。

2.没有形成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

由于物流的各项作业分属于交通、工商、税收、信息等不同部门管理,而物流企业的发展在我国刚刚起步,过去由有关部门制定的众多的法规很难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求。上海虽然在海关通关方面实行了“提前报关、实货通行”模式,但是在公路、铁路、航空货物运输,包装、仓储业方面的管理办法以及涉及物流企业的工商、税务、海关、检验、企业登记规则及单证的有关法规和规定方面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亟待发展的、知识密集的行业,政府如何在政策上予以扶持,确立统一的政府主管部门,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方法,目前还缺乏明确的规定。

3.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标准化体系尚未建立起来

物流系统是流通系统的“桥梁、纽带”,连接着生产与再生产、生产与消费,物流系统的运行需要多地区、多部门、多行业相互衔接,多种设施、多个操作系统分工协作,因此需要统一的标准化体系。由于制造物流装备的厂家分属各部门,以致目前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各个物流作业环节使用的设备,如各种运输工具、包装容器、托盘、集装箱、仓库等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还没有形成有利于物流活动的标准化体系;在包装、运输和装卸等一些流通环节,缺少必要的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物流用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基础标准的制定工作还未完全开展起来,特别是没有形成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这种状况导致物流成本上升和服务质量降低,影响了上海物流活动的质量、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以及国际物流活动的通畅。

4.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上海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虽然达到一定规模, 但运营效率有待提高, 物流网络功能有待进一步优化,多式联运式无缝连接不够,陆路运输较为拥堵,尤其是市内配送较为混乱, 铁路、港口、内河运输运营效率有待提高,尤其是港口国际中转比例太低, 距离国际枢纽港的差距还很大。

5.专业化物流服务跟不上上海经济发展的需要

(1)服务面较狭窄,市场覆盖面不宽,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从事国际物流服务的多,国内物流服务的少;从事外资合资企业服务的多,国内企业服务的少;从事销售物流的多,采购物流、生产物流的少;

(2)物流服务功能仍以传统业务为主,物流增值服务不够,如J IT配送、“零库存”管理、物流运作方案策划、信息服务等比较弱,做供应链管理服务的更少;

(3)缺少个性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市场定位不准,往往一哄而上,无序竞争;

(4)企业信息化、网络化程度普遍较低,中高级管理人才缺乏,等等。

6.物流供需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许多企业采取”大而全” “小而全”的模式,没有想到业务外包,没有注意到社会分工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一方面企业物流需求未能释放, 物流服务外包明显不足, 以2004年为例,上海物流外包占物流总费用比例仅为25%, 明显低于美国的49%和欧盟的65%; 行业集中度。而另一方面当前的物流企业数目庞大,但规模偏小,服务功能不全面和服务质量较低,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许多客户还有个性化的需求,这样就更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了.缺乏集成运用信息技术, 提供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的骨干物流企业,低端物流服务竞争过度, 金融物流、供应链策划等高端物流服务供给不足。

7.长三角物流区域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上海物流业同其他城市或地区的物流业相比,上海的物流发展相对较快,发展相对较为完善。上海的物流业不仅仅为上海的企业服务,而是为整个长江流域的企业服务。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上海物流业已初具规模,并且已经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但是上海的物流发展对长三角地区的引领作用和辐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8.国内物流企业尚不具备规模化竞争优势

目前对于上海物流整个行业来讲,具有物流性质的企业高达3万多家,其中有国外独资企业、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国内合资企业、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数量占有半壁江上,但相对的规模较小。这些物流企业均有不同的分工,经济规模少、服务收入超5亿是少数,大多数在亿元上下,少的只有上百万、几百万元;主要有速递公司、仓储公司、运输公司、配送公司、货运公司、以及物流软件开发商和物流设备生产商等组成。从发展趋势上分析,这些小公司的分工是越来越细,但是规模普遍较小,不足以与跨国物流公司如马士基、UPS、Fedex竞争,尚不具备规模化竞争优势。

9.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低

目前,多数物流企业采用传统运作方式,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货物跟踪系统等尚未得到普遍应用,信息传输的速度和准确性得不到较大提高,单据处理成本、库存成本、差错成本、人事成本不能有效加以控制,有的企业的通讯手段甚至还停留在使用电话、传真方式上,影响了物流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虽然上海目前在建设“三港、三网”、发展电子商务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物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经营效率一直没有较大改进,网上交易、通关、、保险、银行支付、信息反馈等都没有广泛应用,商流、物流、信息流不能实现及时化传达,现代物流系统要求的服务、快速及时、节约、规模化、库存调节五大目标无法实现,因而极大地影响了企业运作效率和行业竞争力的提高。

10.物流人才缺乏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运输、调配人员,而是一批即熟悉服务对象的生产、经营和销售,熟悉物流服务组织、运输组织管理相关业务,又熟悉市场营销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物流信息开发维护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并且熟悉现代物流业务、了解国际惯例、富有操作经验的中高端物流专业人才, 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还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进程。物流企业的竞争实质上也将是人才的竞争。而目前上海物流人才培养不力,原有从业人员已无法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因此,要使上海物流实现跨越式发展,尽快培育、引进物流人才已是当务之急。

三、上海国际物流发展的相关措施

当前,国外物流管理和技术发展很快,新的技术不断涌现。我们要积极务实地推进物流信息化和现代化,充分重视无线射频(RFID)等新技术的推广和要用,加强供应链研究。随着物流领域的对外开放,外资物流企业加快在我国发展的步伐。外企在资金、管理、技术、研发及品种结构上具有比较优势。我们要密切关注和善于学习国外企业的经验和技术,发挥自身优势,尽快提高物流能力和服务水平,缩短与外资企业的差距,发展自己,壮大自己。要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加快物流领域的对外开放,提高我国的物流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要鼓励外商、外资进入我国物流领域,投资物流基础设施,参与我国物流市场竞争。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国内物流企业随着我国的企业和产品“走出去”,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

1.发展上海现代物流业,培育良好的物流市场

发展上海现代物流业,通过广泛收集国内外物流信息动态,研究客户群体对物流企业不同层次的需求,调整服务方式与手段;以电子商务网络为依托,建立与物流、商流相配套的电子商务网络,实现即时供应,网上交易,拓展物流服务范围;同时,以多式联运为手段,建立陆运、海运、空运相互衔接配套的运输网络,注重整体规划建设综合性、专业性的物流基地,结合工业园区、港口码头建设,形成立体化的物流系统。优化整合多种物流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开放型、综合性公共物流交易与信息平台,实施《上海市加快自主品牌建设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加快培育物流自主品牌企业。

2.建立健全法规政策体系,引导和扶持行业发展

上海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组织形成交通运输、贸易、海关、工商、税务等政府职能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参加的协调和统一管理机构,专门负责研究、制定和协调物流产业发展的各项法规和相关政策,形成相互协调、有机统一的整体。同时,通过部门协调积极推进大通关建设,提高上海口岸的通关效率。

结合政府“两大类型,五大园区”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支持措施和具有前瞻性的现代物流发展专项规划,并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等结合起来考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3.培育和规范物流市场体系,推进物流产业化

上海现代物流的发展要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联通内外的大贸易、大流通,构建开放性、互联互通的社会化物流配送网络,尽快建立以第三方物流企业(TPL)为主导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体系。通过改造和提升,培育大型、超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企业集团,促使传统物流企业经营模式转换、升级。通过积极引导和鼓励工商企业剥离物流部门,实行物流业务外包,实现物流活动社会化和物流服务的高效、优质、柔性化。

4.积极推进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要尽快淘汰已落后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准,大力推行物流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实现物流标准的国际化和体系化,并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不断改进物流技术,实现物流活动的合理化。根据《上海市现代物流标准化三年行动计划》,支持科研院校、协会和企业参与物流国家标准的制定,地方标准。支持电子标签(RFID)在危险化学品、食品冷链、保税车辆和集装箱、托盘管理等方面率先推广应用。

同时,通过政府牵头,加快物流业信息平台的建设。通过鼓励国有、私营企业、外资和个人等多重投资主体参与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共建、共享信息基础设施,推广EDI、GPS技术系统在物流业的应用,加速上海物流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特别要依托信息港的建设,将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作为上海城市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物流业务宽带信息网络和大中型企业健全完善的物流信息网络,为电子商务提供广泛、及时、准确的国内外物流信息和相关增值业务,实现速度(Speed)、安全(Safety)、可靠(Surely)和低费用(Low)的3S!L原则。通过集物流企业和航空公司、港口物流等一体化的进出港快递联合处理、多式联运网络体系和运用现代信息系统提供及时的组织、中转、分拣、包装、配送等综合服务,实现通关、支付、保险、、反馈等各项业务的网上交易。

5.加强物流人才的培育与引进

上海现代物流的发展对物流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物流人才严重短缺。因而政府在制定物流业发展规划的同时,也应该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通过采取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相结合、正规教育和在职培训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方面培养方针,扩大高素质物流人才的供给,尤其是精通国际物流的复合型人才,如物流企业经理、物流部门经理、物流策划人员和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人员。积极探索物流管理人员培训方案,加强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注重在职物流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使物流人才结构向物流核心行业运输、仓储业、配送业等多点分布。

6.大力倡导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是物流发展的又一趋势。物流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物流的发展同时也会给城市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如运输工具的噪声、污染排放、对交通的阻塞等,以及生产及生活中的废弃物的不当处理所造成的对环境的影响。21世纪提出了绿色物流的要求,即对物流系统污染进行控制,在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规划与决策中尽量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如采用排污量小的货车车型,近距离配送,夜间运货(减小交通阻塞,节省燃料和减小排放)等。上海物流业的发展应高瞻远瞩,在规划、发展初期就制定相关环境保护措施,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处理的物流系统,大力倡导绿色物流,将物流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小。

7.构筑物流运输平台,加快发展港口物流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与港口、航空、陆地口岸相关联的水路、航空、公路和铁路等综合运输网络体系,极大地提高上海口岸现代物流的集疏运能力。

发展港口物流枢纽。“十五”期间,上海将以深水港建设为重点,同步推进外高桥港区建设。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集装箱深水枢纽港建设,以集装箱运输为核心,建成国内最大、亚太地区重要的全球现代物流服务基地,成为世界经济供应链中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物流节点之一,充分发挥港口在上海现代物流业中的核心作用,为沿海、沿江经济带、华东地区、西部大开发和全国服务,为国际物流服务。航空物流枢纽建设。根据上海空港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一市两场”的独特格局,“十五”期间将加快浦东机场建设和虹桥机场改造,初步确立以浦东国际机场为主、虹桥国际机场为辅的亚太地区航空枢纽港的地位;大力发展国际航空货运和航空快递,拓展航空过境、中转和直达运输等各类服务,进一步开辟国际大都市直达航线,形成以浦东和虹桥两个国际机场为基地,连接国际、辐射内地的航空物流网络;上海机场初步建成集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信息等为一体的现代化航空物流枢纽基地。

公路物流枢纽建设。 “十五”期间上海将建成高等级、无障碍、覆盖面宽、设施一流的高速公路网的基本框架,全方位覆盖市域,呈放射状与周边省市对接,与全国公路货运主枢纽衔接,畅通物流重点功能区域和物流交通枢纽之间的连接。

铁路物流枢纽建设。上海将发挥铁路的行业优势,加强地方与铁路部门间的协调,合理规划、整合布局铁路货运站,增辟对外铁路通道,确立铁路市场化经营服务目标,推进铁路集仓储、装卸、运输、包装、销售等一体化经营模式,加快建立铁路快捷货运网络体系,提高其集装箱等综合货运能力和实施多式联运、综合物流的综合服务能力。

加强多式联运网络建设。上海将强化多式联运向国外和国内两个扇面的辐射功能,进一步实现交通干支线网络的合理配置,形成以上海为枢纽的国际多式联运网络体系,达到“南接港澳,北连俄欧,东通海外,西达中亚”的目标。

8.构筑物流信息平台,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