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的方法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学的方法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学的方法论

生态学的方法论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四个结合

作者简介:周晓阳(1953-),男,湖南祁东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唐文(1987-),女,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 衡阳 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2BDY005)、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构建雁城市民生态文明素质培育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2010-HYSKJJ-ZHONGDIAN-01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210-02

为了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优化教育方法,克服传统教育方法的片面性,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把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结合起来,把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只有做到了这“四个结合”,才能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1.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所谓“显性教育”,是指通过正式开设专门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而进行的课堂教育。[1]显性教育具有公开性、正规性、系统性等特点。通过生态文明意识的课堂显性教育,可以集中地向大学生系统传授生态文明理论,使他们全面深入地掌握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生态科学等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生态文明理论水平,丰富他们的生态文明理论知识,增强他们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自觉。

所谓“隐性教育”,是指课堂正规教育之外其他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其具有隐蔽性、非正规性、多样性等特点。[1]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隐性教育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利用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生态环境、大众媒体、第二课堂等各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的非正规的、隐蔽的、分散的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隐性教育可以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具有持久的影响力。[2]

2.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紧密结合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各有其优势与不足。显性教育的目的明确,具有正规性、直接性、系统性的教育优势,但也有单一化、灌输性、呆板性等教育弊端,单纯开展显性教育,其教育效果往往不够理想。而隐性教育具有间接性、多样性、持久性等教育优势,但也有非正规性、复杂性、目的不够明确等弊端,单纯依赖隐性教育,也不可能完全达到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因此,必须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生态文明理论显性教育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的隐性教育,从而克服这两种教育方式的弊端,更好地发挥二者的优势,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目前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两种倾向:有些高校片面强调显性教育,忽视了隐形教育,不重视课堂之外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有些高校则片面强调隐性教育而不重视显性教育,连一门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都没有开设。这两种倾向都是片面的,都不利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必须克服这种错误倾向,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二、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1.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所谓“理论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概念和判断,借助一定的推理形式而进行的系统知识的传授活动。理论教育具有逻辑性、抽象性、系统性等特点。首先,理论教育是由概念、判断和一定的推理方式构成的,具有逻辑性。在生态文明理论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逻辑性,发挥理论逻辑的力量,让大学生掌握生态文明理论的内在逻辑,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理论教育不是具体的事实陈述,而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阐述,具有抽象性。在生态文明理论教育中,必须突出重点和难点,解决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问题,以提高他们的理论层次。最后,理论教育是一种系统的知识传授,具有系统性。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理论的系统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生态文明理论水平。

所谓“实践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深刻教育,以巩固他们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创造能力。实践教育具有直接现实性、社会历史性和自觉能动性等特点。首先,实践教育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可以使生态文明理论见之于现实,使之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其次,实践教育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最后,实践教育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可以发挥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创造能力。

2.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的基本原则,也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方法。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必须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才能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目前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片面强调理论教育的作用,而否定实践教育的作用。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生态文明理论教育课程,但很少组织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使理论脱离实际,犯了唯理论的错误。二是片面强调实践教育的作用,而否定理论教育的作用。一些高校虽然组织大学生开展了一些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活动,但没有开设专门的生态文明课程,使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系统的理论性,犯了经验论的错误。因此,必须把生态文明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又以实践来检验、丰富和发展理论,克服唯理论与经验论两种错误倾向,全面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创造能力。另外,还要克服“两张皮”的现象,注重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在生态文明理论教育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理论教育同解决实践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在生态文明实践教育中,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注意用实践经验来检验、丰富和发展理论,要求大学生撰写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社会调查报告。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1.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的内涵与特点

所谓“传统教学手段”,是指以书本为载体,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解和学生听讲与练习为主要活动方式的一种教学手段。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凭借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即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课堂教学,开展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的理论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依赖于教师的传授和点拨。传统教学手段具有教学成本低、便于随机应变、利于双向互动等特点和优势。首先,传统教育具有教学成本低的特点。这种教学手段花费精力小,投入经费少,节省了教学成本,有助于提高教育的经济效益。其次,传统教育手段具有随机应变的特点。采用这种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情况变化,临时采用措施,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突发性事件。最后,传统教育手段具有双向互动性特点。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发挥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的优势,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开展个性化教育,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所谓“现代教学手段”,是指采用各种电化教育器材和教材,把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电影机、VCD机、DVD机、计算机等现代教学器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新型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网络、QQ群及电子邮箱、手机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具有高科技性、生动形象性、内容丰富性等特点和优势。首先,现代教学手段具有高科技性。它采用现代高新技术进行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现代教育手段操作能力。其次,现代教育手段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它可以将抽象的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影像展示出来,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最后,现代教学手段具有内容丰富的特点。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教育内容传播给学生,包含信息量大,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

2.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的相互结合

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各有其优势和特点,但也有各自的不足,这就要求在生态文明教育中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克服各自的不足,以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

采用现代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方法既能发挥多媒体、黑板板书各自的优势,又能克服它们各自的缺点。如:多媒体具有信息容量大的优势,但也具有学生记忆不深刻的缺点,而这一不足恰恰能通过黑板板书来弥补,因为黑板板书停留时间长,从而能起到突出重点、难点的作用。而黑板板书只能对所学知识作静态、平面地展示,这一不足又可通过多媒体来弥补,多媒体能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一体,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因此它能够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兴趣。再如:现代教学手段虽然具有高效性的优势,但它不利于师生双向互动和情感交流,而传统教学手段可以弥补其不足,有助于师生情感交流,开展个性化教育。因此,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必须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3]

四、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1.他律与自律的内涵与特点

所谓“自律”,是指通过自我约束、自我调整,把言行控制在社会道德、法律及制度规范允许的范围内。自律也叫“自我教育”,具有自主性、自觉性、自控性等特点。首先,自律具有自主性的特点。学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能够发挥自主性。在他律过程中,学生只是一种被动的教育对象,而在自律过程中,学生却成了独立性的主体。通过生态文明的自律,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主性。其次,自律具有自觉性。学生在生态文明自律过程中,必须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生态文明的自我修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最后,自律具有自控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自律可以使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觉选择与调整,以保证自己在道德与法律制度的规范内活动,防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发生。

所谓“他律”,是指他人对自己进行的教育。他律包括学校教育、社会团体教育与家庭教育等,具有外在性、互动性、强制性等特点。首先,他律具有外在性特点。教育者从外部把教育内容灌输到受教育者头脑中去,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发生变化。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社会团体、家长都要发挥好他律的作用,相互配合做好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大学生受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其次,他律具有互动性特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必须做到双向互动,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在生态文明的他律过程中,必须做到双向互动,才能使教育双方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尤其是在课堂教育中,更要注重师生的双向互动,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最后,他律具有强制性特点。无论是学校教育、社会团体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要受社会法律制度的约束,具有强制性。学校教师、党团组织、家长都应按照法律制度和组织规定,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他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成为生态文明的合格建设者。

2.他律与自律的有机结合

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到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体现了内因与外因辨证统一的哲学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4]自律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因,他律是生

态文明教育的外因。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在于自律,自律在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当然,他律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学校教师、社会团体和家长的教育,大学生仅靠自律难以真正树立起生态文明观念。因此,应当把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起来,在自律的基础上加强他律,在他律的前提下加强自律,使生态文明观念内化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并外化为生态文明行为,使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成为生态文明的合格建设者,自觉地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世宏.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

[2]王艳.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4).

生态学的方法论范文2

一、选择题

1.生态学是研究。()

A.水分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B.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C.环境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D.气候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学作为一个学科名词是首先提出来的。()

A.德国人

B.英国人

C.美国人

D.日本人

3.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A.生物

B.环境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4.现代生态学的研究重点是。()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个体

5.生态学研究的最低层次是。()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6.现代生态学的特点是。()

A.个体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群落生态学

D.系统生态学

7.物种是由联系起来的个体的集合。()

A.外在因素

B.内在因素

C.环境

D.地理区域

8.个体生态学就是在层次上研究生物与环境的一一对应关系。()

A.个体水平

B.种群水平

C.群落水平

D.生态系统水平

9.研究生物个体发育、系统发育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生态学分支称为。()

A.个体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群落生态学

D.景观生态学

10.生态系统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生态学家提出的。()

A.坦斯利

B.高斯

C.温·爱德华

D.克利斯琴

11.生态系统主要是。()

A.分类学上的单位

B.功能上的单位

C.结构上的单位

D.形态学上的单位

12.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于生态学发展的。()

A.萌芽时期

B.建立时期

C.巩固时期

D.现代生态学时期

二、填空题

1.生态学又称之为。

2.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3.美国生态学家欧德姆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和的科学。

4.生态学一词是由首先提出来的。

5.在现代生态学发展中,生态学发展的主流是。

6.按研究方法划分,生态学可分为、和等。

7.生物种群上一层次的生物组织层次是。

8.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和。

三、简答题

1.简述生态学的含义及变化。

2.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3.简述生态学的发展历程。

4.简述生态学的基本视角。

5.简述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四、论述题

试述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A3.C4.C5.A6.D7.B8.A9.A

10.All.Bl2.B

二、填空题

1.环境生物学

2.环境

3.结构功能

4.海克尔

5.生态系统生态学

6.野外生态学实验生态学理论生态学

7.生物群落

8.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系统分析和模型

三、简答题

1.生态学的经典定义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定义的发展代表了生态学的不同发展阶段,强调了不同的生态学分支和领域。有关生态学定义的差别主要是关于居住对象“生物”、居住地“环境”以及两者关系的内容有所不同。不同发展阶段生态学定义也不断发展,生态系统生态学时期定义为: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现代强调人类生态学,定义生态学为:研究生物及人类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2.按研究对象的生物组织水平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区域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按生物分类类群划分有普通生态学、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和微生物生态学等;按生境类型划分有陆地生态学和水域生态学等;按研究方法划分有野外生态学、实验生态学和理论生态学等;按生态学与其他科学的交叉划分有生理生态学、分子生态学、数学生态学和化学生态学等;按应用领域划分有农田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渔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人类生态学和生态伦理学等。

3.生态学的发展可概括为四个时期,即生态学的萌芽时期、生态学的建立时期、生态学的巩固时期、现代生态学时期。从大约公元前2000年到l7世纪海克尔首次提出生态学名词为生态学的萌芽时期;从生态学名词提出到19世纪末称之为生态学建立时期;20世纪l0—30年代为生态学的巩固时期;l935年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后生态学进入现代生态学时期。

4.生态方法论的许多原理与哲学思想中整体与部分、事物相互间普遍关联等辩证唯物论有关,这使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系统生态学研究体现了以下几个观点:

(1)层次观。认为任何系统都是其他系统的亚系统,同时它本身又是由许多亚系统组成的。生命物质有从大分子到细胞、器官、机体、种群和群落等不同的结构层次。生态学研究机体以上的宏观层次。虽然每一生命层次都有各自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但高级层次的结构和功能是由构成它的低级层次发展而来的。

(2)整体观。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的生物有机体和无机环境要素构成的整体,系统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系统整体功能。

(3)系统观。系统研究,必须探讨各组分间、各层次间作用与反馈的调控,以指导实际系统的科学管理。

(4)综合观。生态学与一些基础学科如遗传学、进化论、生理学和行为学等相互交叉,同时还大量地利用了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气象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测量技术。现代生态学家们还广泛地吸收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协同论、突变论及耗散结构的新概念和新方法,深入地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5)进化观。进化观认为各生命层次及各层次的整体特性和系统功能都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长期协同进化的产物,协同进化是生态系统普遍存在的现象。

(6)新生特性原则。当低层次的单元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较高层次的功能性整体时,总会有一些在低层次从未有过的新生的特性产生。

5.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可归纳为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系统分析和模型等三方面。野外调查研究是对难以或无法在实验室内进行的生态现象、生态过程的实地考察;实验室研究包括控制实验和实验室分析,控制实验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单项或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生物影响的方法;系统分析和模型是把研究对象视为系统,用各种模型,包括数学模型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论述题

随着生态学的发展,现代生态学已形成了明显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系统理论在生态学中广泛应用,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成为生态学发展的主流,系统分析方法成为生态学的方法论基础。

(2)现代生态学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宏观方向发展到全球生态学,成为主流;微观方向发展到分子生态学,其成果同样重大不容忽视。

生态学的方法论范文3

自然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重点研究对象,但事实上,当人类占据了食物链顶端之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研究就难以脱离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分析。然而,社会生态系统这一概念则突出了人类社会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对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的比较研究就十分必要。从社会学与生态学的双重视角出发,有利于解释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的异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道家重视“道法自然”被动顺应自然规律的“自然观”,变为儒家重视“以人为本”强调人在自然中的能动性的“社会观”。这一本质转向引发了种种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互动转向,从而为我们探究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相似性与差异性提供了原生动力。

一、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似性

(1)概念抽象与方法论上的相似性

从概念抽象上来看,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相互交叉的理论内涵。在我国学者研究中,社会生态系统是指:“人类社会系统及其环境系统在特定时空的有机结合。只要有人在其中活动,它们都是某种社会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是人类智慧圈的基本功能单元,而智慧圈则是一个极为庞大和复杂精巧的社会生态巨系统,也是社会生态系统的最高层次”①。从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生态系统是由人类社会系统与环境系统有机紧密结合而成。社会系统包含人类活动的一切非自然的因素,而环境系统中的“环境要素即生存环境,则分为无机环境、有机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部分”②。自然生态系统的概念最早由坦斯利提出,他认为自然生态系统“在最广泛意义上,不仅包括复杂的有机体,还包括复杂物理因素组成的生物群落环境-生物因子,这个我们所谓的自然生态系统有不同种类与规模”③。并且,自然生态系统还表示为一种“一切和别的一切东西相联系”④。那么,我们从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概念中能够得到这样的一个最基本的观点: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环境要素与自然生态系统有交叉重合之处,而自然生态系统则作为社会系统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主导的人亦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的组成部分。从方法论上来看,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都具有相似的方法论的理论基础。用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是“整体论”的观点,用生态学的角度来说是“系统论”的观点。这种理论之间的联系建立在一个普遍的事实之上,那就是“我们是自然性动物(naturalcreatures)。也就是说我们是居住在富饶且复杂的生物情境关系种的一个动物物种”①。我们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因此,从根本上讲,我们的行为能被生态学的系统论观念所囊括并加以解释。不仅个体如此,上升到群体与更高层面,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强烈的相关性与可类比性。这些相关性与联系源自于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互交叉性,使得这种相关性是有机的相关,而不是生搬硬套地将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类比。

(2)生态系统“阀值”理论研究的印证

目前较为流行的生态系统“弹性理论”以及社会学中“安全阀制度”的理论研究都体现了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社会”与“自然”的相似性。在生态系统研究中,“生态系统弹性”是基于系统论与生态系统平衡观念的演变而发展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不仅仅能用在自然生态系统之中,也能生动地阐释其在社会系统的发展演变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弹性,即一个系统在经历干扰后不会发生态势转变而是回复到原来稳定状态的能力,是可持续的关键”②。与弹性相关的重要指标是“阈值”。“阈值”通俗的意义就是指系统不同状态之间过渡的一个临界点。阈值的突破可以利用“球-盆模型”加以模拟与解释(图1)③。生态学中的“球-盆模型”是一个解释系统如何在受到干扰从一个平衡进入另一个平衡中去的重要模型。当系统与系统之间转换的焦点———阈值一旦被突破。系统将会改变,任何原有的或是潜在的弹性都不能继续发挥作用。如在太湖水域生态系统的中,磷含量就是系统的一个阈值。因此,解决太湖问题就聚焦于解决突破磷含量阈值带来的问题。

社会系统也存在弹性,社会系统的改变也可以使用“球-盆模型”予以解释。决定社会系统弹性的因素在于社会系统的结构特质。在结构上同质性强烈的社会系统的弹性弱于异质性强烈的社会系统。异质性强烈的社会较容易自下而上地促进社会和谐,而各种社会不安定因素难以产生,即便产生也较为容易被多元文化的社会所吸纳与溶解。社会生态系统不仅仅存在阈值,而且存在一个“安全阀”,这是美国社会学家科塞用以解释社会冲突的正功能时使用的概念。社会冲突理论学派认为,社会安全阀是一种制度。科塞称之为“安全阀制度”。他使用“安全阀制度”用以表示“将敌对感情引向替代对象”④。社会中存在各种矛盾与冲突,冲突能量的集聚有可能破坏社会系统,而安全阀制度正是在社会可控范围内将这种力量与能量的制度化的发泄工具与疏导工具。

笔者认为,在“球-盆系统”中“安全阀”可以作为“阈值”的一个缓冲地带。安全阀具有自我释放压力的能力,使得各种负向指数无法突破“阈值”水平。在社会-生态的复合系统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会对阈值的突破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进而造成自然生态系统在不同程度上的变化。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社会生态系统是伴随着人的产生而演变的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似性源于他们之间的结构与特点的相互交叉。自然生态系统的理论也能与社会生态系统问题有机结合,并做出了简洁而明了的解释,有助于解决社会生态系统的复杂问题。但因为社会生态系统远比自然生态系统复杂,所以他们之间仍存在着巨大的区别。因此,在阐释他们的相似性之后,必须分析他们之间的区别,才能更好的寻找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发展规律。

二、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差异性

(1)社会生态系统中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p#分页标题#e#

部分学者在对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定义时,唯一的区别就是系统描述的是“人类与环境的结合”还是“自然生命与环境的结合”。的确,我们不能否认人类与动物间存在的联系与相似性。但是,人类与动物具有很大的区别。早在笛卡尔的二元论中,已经开始强调人的主体性:作为主体的“我”具有完全的特殊性。一切均可怀疑,唯独“我”的纯粹的思维不受质疑。直至胡塞尔的主体间性现象学的诞生,突破了将人与周围各种事物划分成主客体二元,逐步认知到,“我”之外还有另外的主体。然而,就胡塞尔而言,通过移情也只能将人类与人类的主体性相连,而非人类的事物,包括动物以及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都被认为是为客体。但无一例外的,他们共同直接或者间接地强调了人作为自然界的主宰者的地位。人与动物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人具有能动性,可以主动积极地改造环境,而不是被动消极地适应环境。人具有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将成为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塑造一个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区别的社会生态系统的重要依据。人从出生开始,逐步通过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形成自我的观念,从而进一步进行社会交往,并接受社会化的形塑。这一系列的道路与一般动物存在天壤之别。人类存在感性、知性、理性,正是这些独一无二的特性指导着人类主动改造(破坏)、影响着自然生态系统。而有人加入的生态系统则成为社会生态系统。

(2)社会生态系统中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存在

社会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是人与其生存环境。而人的生存环境不仅仅是自然的无机和有机环境,还包括了人的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中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因素也是社会生态系统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我国学者马世骏曾提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这一概念。“因为社会生态无论是区域生态(城市、乡村、城乡复合体等)还是全球生态(生物圈或生态圈),都有其自然性、经济性和社会性”①。之前所提到的政治、社会与文化因素则包含在社会子系统之中。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自然子系统并列组成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笔者认为,将经济子系统单独列出且与社会子系统并列,出于以下两个原因。其一,经济子系统为社会子系统提供物质与经济基础,而且,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加深,经济子系统将作为一个单独的子系统存在。其二,经济子系统建立在个体的基础之上,讲求个体的理性选择,这与强调群体性的社会组织有明显的差别。社会子系统中强调社会性因素,而社会性因素又可划分为追求同质性的机械团结与异质性的有机团结。因此,在社会子系统中并不是以个体的理性选择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基础的,而是强调社会整体的结构功能最优,在同质性的社会中必要时会牺牲个体以满足群体利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常常被视为与自然并列的人类文化。“文化可以被视为社会环境或社会生态系统”②。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可被视为社会生态系统的一个典型代表,是一个文化系统。在这里,文化范畴更加广阔。人们生活在前人与当今人类创造的文化之中,并受到文化与被文化影响的自然的双重制约。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得出一个结论: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结构与功能两方面。从结构上看,自然界要早于人类社会而存在,但社会生态系统的结构比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更为复杂,这种复杂性不仅仅以人的生物性为基础,更大程度上源自于人的社会文化属性。这与人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密切相关。社会生态系统的阈值不似自然生态系统那么单一,它包含着种类繁多的因素,这些因素既有社会的,也有自然的。社会生态系统比自然生态系统复杂并不等同与社会生态系统比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更加稳定。因为有人的能动性与文化因素在内,使得“阈值”很容易被突破。从功能上看,因为结构复杂,所以一般而言,社会生态系统的功能远比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更复杂,作用范围更加广泛。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人利用系统的复杂功能,主动控制系统本身,以抵制系统的负面效应的出现,但是违背了系统弹性的原理,已有的研究与事实也多次证明控制也可能造成弹性的丧失。所以当系统再无法加以控制,系统变革无法避免时,社会生态系统便会遭到严重的毁灭性打击。而非人的范畴内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缺乏人的主动控制,各种变化受自然规律的控制,在弹性理论的指导下,有一套良好的自我调节与循环机制,在经历适应性循环转换时表现出较小的冲突性,系统能相对平缓地度过转换期。因此,导致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出现差异的因素主要是人类本身、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以及人所创造的文化。而其差异性表现在基于这些因素之上的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差异。

三、塑造社会生态学学科独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通过比较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我们发现在讨论社会生态系统时,必须研究人类社会行为。而涉及人和人的活动时,我们必然也会将其放入社会生态系统中加以分析。因此,社会科学在完善自身发展道路的时候必然会借鉴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社会生态系统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这似乎也是社会科学一贯分析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就中国而言,“文明史早期,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中,天命论思想占统治地位,学者把天命奉为万物的主宰”①。在西方,社会学与人类学等社会科学在其发展初期都借用了生物进化论的思想来描述人类社会的发展,但这无疑是将人的自然属性放在了首要位置而造成的结果。在社会科学中后期的发展道路中,通过范式的转换,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意识到仅仅依靠借鉴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与方法是不够的,进而发展了一套与人类的主体性与能动性这一“社会人”属性相关的社会科学理论。可是随着生态系统对人的影响日益曾加,人类也慢慢反思人类活动对其生存环境的影响。倾向于作为一门希望涵盖并解释整个人类活动的社会学,追求其自身发展的完整性的学科,又重新与作为自然科学的生态学交好。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也是生态学发展与多方面渗透的原因之一。生态学具有社会功能,“表现在科学的认识功能和生产力功能,即理论功能和实践功能”②。这曾经在早期社会学中的整体论观点中得到体现。而且与现行的生态农村,生态城市等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建立密切相关。#p#分页标题#e#

生态学的方法论范文4

[关键词]生态学;三位一体;生产力;生产关系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2-0149-02

生态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世界范围内颇有影响的“绿色运动”中,是当代西方重要的新兴流派之一,也是当代西方的一个活跃的生长点。生态学已成为一股思潮,在这股思潮中,其思想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是美国学者詹姆斯·奥康纳。

一、奥康纳对自然、协作概念的阐释

奥康纳认为,传统历史唯物主义在自然方面存在理论缺失,因而缺乏丰富的生态感受性。自然在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的两个重要特性,即自然之本真的自主过程和自然的终极目的性的忽视和否定。所谓“自然之本真的自主过程”,就是说人类通过劳动活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自然界本身也在改变和重构自己。所谓“自然的终极目的性”,是说自然界本身就是它存在的目的,这一目的具有无条件的至上性。奥康纳明确指出,马克思本人很少对自然本身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虽然马克思看到了自然在人类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更多的是把它看作人类劳动的外在对象。恩格斯在他看来也弱化了生产过程中人类力量和自然界本身的力量是相互作用、相互统一的事实。他说:“历史唯物主义的确没有一种(或只在很弱的意义上具有)研究劳动过程中生态和自然界之自主过程的(或“自然系统”)的自然理论。”因此,要寻找自然在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的地位,恢复自然本真的自主过程性和终极目的性,奥康纳重建了历史唯物主义,以自然观念来揭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内在机制。在奥康纳看来,传统唯物主义关于历史变迁和发展的阐释不仅存在着自然的缺失,而且也存在着对文化的忽略和弱化。他认为主要原因就在于传统历史唯物主义对“协作”作了单方面的处理。在他看来,在的理论中存在着对待“协作”的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技术决定论的倾向,这种倾向把协作模式归因于“技术的必然性”,认为这种协作模式是现有的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技术水平以及自然条件。因而,它关注的是劳动的分工与专业化。而另一种倾向则是从权利关系的起源来推导协作模式的性质,倾向关注于劳动者的分工和单面化。奥康纳认为,前一种倾向是把协作看成了生产力,后一种倾向把协作看成了生产关系,他们对协作概念都没有达到科学全面的理解,都是片面的和错误的。在奥康纳看来,任何一个既定的协作模式都既是一种生产力也是一种生产关系,不同的控制类型与相应的技术和劳动分工类型相一致;同样,不同的技术和劳动者的分工的类型也是与相应的控制形式相一致的。可见技术因素和权力因素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更进一步,一个特定的协作模式或多或少都是建立在文化规范和生态(自然)样式的基础上的,因此,协作模式是被技术、财产、权力、文化四重因素规范的,它们都是以具体的、历史的、有条件的方式积淀在特定的协作模式之中。这里奥康纳用劳动关系来概括协作方式,把劳动与协作等同起来。

奥康纳在讨论了协作方式与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的历史发展后,声称以协作范畴作为修正历史唯物主义的切入点,“任何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首先必须迈出的一步是,对协作和劳动关系模式与历史的变迁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在这里劳动被视为调节因素。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重构

奥康纳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目的在于重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奥康纳概括了传统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规定,狭义的理解就是包括工业技术、机械和工具以及工人的技能在内的关系,广义的理解即把一种对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或潜在的生产能力的一种说明。生产关系被理解为人们在开发自然的过程中所构建的社会关系,它的内涵则是指包括社会产品的占有关系在内的财产占有形式和权力占有关系。在这里,奥康纳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同时都是文化的和自然的。

奥康纳认为,生产力同文化形式一样具有累积性,生产关系从属于历史过程中的渐进式变化和周期性的革命性转型,所以,二者的关系中,就整个历史过程来看,生产力被视为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奥康纳指出,在这种传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解读模式中,文化和自然的线索是缺失的,或者说,文化和自然没有获得它们在历史中应有的地位。

自然包括“第二自然”都是独立的历史性存在,研究历史变迁和发展除了研究技术、劳动分工、财产关系和权力关系外,还要研究具体的、历史的文化和自然形式。实际上,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跟地球上物质和能量的热力学原理、化学循环的运作以及动植物的生态分布等问题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劳动既是一种物质性的实践,也是一种文化实践,人类通过劳动活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自然界本身也在改变和重构自己。奥康纳认为,社会劳动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它与文化和自然界、语言、主体间性、生态学之间是一种调节与反调节的关系。因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既是文化的又是自然的。

在奥康纳的生态学历史观看来,生产力具有两种维度:一是客观维度,由自然界提供的或通过劳动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以及生产对象所构成的;二是主观维度,它既包含总体上的活劳动力,还包含着劳动力的不同组合或协作方式,而这些方式不仅受技术水平的影响,还受文化实践的影响,奥康纳认为,自然系统在一定意义上是自主性的生产力,因此,生产力既是自然的生产力又是文化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也具有两个维度。就它的发展以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垄断规律与资本的集中以及资本主义的其他一些发展规律为基础而言,它是客观的;就它所包含财富范畴同时也具有文化的意蕴,并且它所具有的建构特定的剥削方式的方法是受制于具体的文化实践活动而言的,它又是主观的。自然的生产关系则是指自然条件或自然过程的一定形式与任何其他因素相比,对任何一个既定的社会形态或阶级结构的发展,提供更为多样的可能性。因此,生产关系是文化的生产关系。

三、自然、文化、劳动的三位一体

奥康纳通过以上的阐述,重新理解了自然和文化。他认为,不能像马克思本人那样,把文化理解为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的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这是前人类学的理解方式。他指出,应该从现代人类学维度,并从日常生活之规范和意义层次上把文化理解为与社会的基础相互交织的一种实践。同样地,奥康纳认为马克思对“自然”的理解也是前人类学的。他断定,马克思是不知道也不可能具有现代生态学理论及其哲学意义的,从现代生态学来看,自然不仅是合作者,而且还是自己的合作者。这个自主的合作者能为社会劳动或物质生产过程提供自主生产力。在这样的一个理论建构中,奥康纳认为劳动的文化和自然维度上的不确定性,共同决定了劳动关系或协作方式的不确定性。

奥康纳用他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人类系统和自然界系统的辩证关系,他围绕这一问题加以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需要将自己的内涵向外扩展到物质自然界中去,因为自然界,不管是第一自然还是第二自然,都对人类历史产生影响,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还须将内涵向内延伸,这将对人类历史和自然界历史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到底需要向生物学领域和客观自然界领域延伸到怎样的程度。奥康纳尝试用生态学的历史观来改进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和社会世界的完整性之间的矛盾。奥康纳用这种方法论模式,提出他自己的核心观念:劳动、文化、自然是三位一体的。奥康纳这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修正中,劳动仍然保持着它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中心范畴的地位,但作为日常生活之规范和意义的现代人类学维度上的文化范畴,以及作为一种自主生产力的现代生态学维度上的自然范畴,都丰富了劳动范畴。

奥康纳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目的在于重构这种将文化和自然的主题与传统的劳动或物质范畴融合在一起的方法论模式。因此,奥康纳赋予劳动以文化和自然的特征。他说,人类的劳动不仅建构在阶级权力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而且建立在文化规范、文化实践和自然系统基础上,而文化规范、文化实践反过来被劳动的形式决定,自然系统反过来被劳动调节,劳动、文化、自然就构成一个整体。

[参考文献]

[1]约翰·贝拉米·福斯特,董金玉.资本主义与生态环境的破坏[J]. 国外理论动态,2008,(6) .

[2]崔存明.中国环保体系发展中的制度创新[J]. 国外理论动态. 2008,(6).

[3]阿拉斯戴尔·麦克比恩,李平.中国的环境:问题与政策[J]. 国外理论动态,2008,(6).

[4]加·阿格尔著,慎之等译.西方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5]德·施密特著,张伟译.历史和结构[M]. 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3 .

[6] 周义澄. 自然理论与现时代[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生态学的方法论范文5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246-02

前言

借鉴生态学知识,结合体育理论与实践,从自然生态学、社会生态学视角,把体育这个巨大的系统综合起来,进行系统、整体地研究。本文从课堂教学生态环境、学校体育教学生态不平衡的因素、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等方面强化人们的体育生态意识与观念,促进人们遵循生态体育的行为。这为实现“体育――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对加快与繁荣体育学科建设起着积极作用。体育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新课程理念下对体育课堂教学进行生态学分析对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和现实的意义。

科学技术进步既带动了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迅猛发展,也加剧了人类与自身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随着这一矛盾冲突的持续升级终于催生了作为一种新思维方式的生态学及生态哲学,继而人们又将研究触角伸向教育问题之后则孕育、孵化了教育生态学,正是由于该学科的诞生才为学校教育教学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理论及实践探索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

一、课堂教学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指生物个体或群体及周围事物的总和,它包括物质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个体或群体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在生态环境中,对生物个体或群体的生活或分布起着影响作用的因素称为生态因子。课堂教学生态环境是指影响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它包含物质环境、规范环境和文化环境在内的复杂的生态系统。任何对课堂教学产生影响作用的因素均称为课堂教学的生态因子。课堂教学生态环境中最活跃也是最重要的生态因子是教师和学生。

(一)体育课堂教学生态的物质环境

体育课堂教学生态的物质环境是指对体育课堂教学能产生影响的与物质相关的因子所形成的环境。从这些物质因素所产生的功能角度看,体育课堂物质环境中的物质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与课堂空间相关的物质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课堂教学的场地、所需运动器材等等。它们构成了体育课堂教学客观的空间环境和学生所感知到的“主观化了的客观空间”,它们直接制约了体育课堂教学的规模和水平。二是与体育课堂教学相关的物质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指体育课堂教学所使用的各种教学媒体,教师通过对这些教学媒体的合理使用,建构了全新的课堂教学环境,并将对体育教学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体育课堂教学生态的规范环境

体育课堂教学生态的规范环境也称制度环境,是由对体育课堂教学能产生影响的与课堂教学规范性相关的因子所形成的环境。从这些规范性因素的来源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涵:

首先是来源于社会和学校方面的规范性要求。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缩影,是社会要求的具体体现,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途径,所以课堂教学被打上了很深的社会规范性和学校规范性的烙印。

其次是来源于教师方面的规范性要求。要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会对学生提出各个方面的要求,一旦这些要求被学生所内化,就形成了对课堂教学产生影响的课堂制度。

第三是来源于授课班级内部的规范性要求。

(三)体育课堂教学遵循的原则

体育课堂教学应摆脱限制因子的束缚,遵循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达到最优化;根据教育生态链法则,强化整体效应,创设良好的内外环境;避免花盆效应,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形式虽然各异,但达到的目的却都是一样的。只要我们体育教师开动脑筋,钻研业务,相信田径各项教学内容都可采用体育游戏来进行。通过游戏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原则、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完全得到体现。

考核内容与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改革,其效果最终还是要通过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考试予以检验。对学生身心发展有利的改革,对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知识有利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考试时可制订多项合理的考试内容供学生选择,如有竞技性内容与游戏性内容的选择等。体育部(室)只规定每位学生需要测试多少项田径课教学内容而已,而不是像过去的硬性规定考试内容;可把平时的课堂考查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加大来进行评分;可把田径理论课内容增加,多层次全方位地传授锻炼身体的一般方法并进行考试等。总之,要能准确、真实反映学生身体素质状况或技术水平程度。这才会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达到高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和掌握体育运动知识的基本要求。

二、学校体育教学生态处于不平衡

学校体育教学生态失衡现象表明教与学之间关系恶化、系统内师生及生生等生态因子之间交流迟滞甚或平衡与失衡、竞争与协同等生态法则失灵,故而要求把握教学生态系统运行规律实施限制因子以扩大空间等四项策略,使学校体育教学生态复归到平衡状态。

在绿色思潮的推动下,生物生态学也开始引进体育领域,人们开始用生态学的眼光来审视体育本身,发起了“绿色体育”、“绿色奥运”等运动。人类一方面面临着生态系统的外环境危机,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人类自身健康和道德情感的内环境危机。

三、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揭示了人的生态生成性

体育的生态生成也正体现在这一过程中。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就在于人自身的价值,即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是人的身心的完美展开和全面实现,是个体人格和社会人格的和谐与统一。

自然向人生成是一个生成性的生态过程。在人的生态生成中,不仅有物质和能量变换的生态关联,还存在着信息的关联。生命必定具有节律,节律感应是生命存在和活动的一种生态基础和生态机制。节律感应作为生物的生态调适活动,是生物的本能产生对节律形式的选择,以优化生命,体育运动正是这种“本能选择”的产物。体育运动以自身所具有的运动节奏形式,通过生理和心理的节律感应达到对生命节律的影响和调试。体育活动以节律为中介调适生命还表现在内外的相互转化上,当人体的内在节律发生不适的变化时可以借助体育的节律性达到调节。

人的生命本质主要在实践中展开。通过实践,人的本质得以对象化从而得到现实的表现。表现形式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和确证。运动行为通过身体技巧达到吸引的目的,借助肢体动作和复杂的运动形式来表现人的体力和体能,展示人的身体力量和形体美感,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但这些外在的动作表现乃至单纯的动作表现,都需要人的思想及贯穿在运动中的情绪,这些都蕴含着对生命的体验,体验自己的生命力量。

竞争不仅是生之表现而且是创生和优生的有力机制,竞争源与各生态因素自发的生命本能,是生命本质的表现。竞争是体育的灵魂。运动场上激烈的角逐、顽强的拼搏是竞争,每一项成绩的取得靠竞争,每一项纪录的创造是竞争,这是人与人的竞争,是人与自身的竞争,是出自人类本能的好胜心、自尊心和臻美心的竞争。竞争是生命的本性,也是生态优化的需要。

四、人在生态关联中具有特殊的生态机制

对于人类体育活动来说,直接出发点则是体育需要。在人类形成初期,原始人就花费很大的精力从事体育性活动,如动作技能教育活动、医疗保健活动、祭祀中的竞技活动等,这是因为他们有这方面的强烈需要。他们需要健体强身,需要宣泄情感,需要祈求神灵和祖先的保护。体育需要不仅有发生学上的生态根源,其具体内涵也受社会生态环境的制约,而且其本身还有特定的生态结构。

(一)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体育的“创生功能”表现在体育促进了自然向人的生成,并在这一生成过程中将继续发挥作用。

(二)体育的生态功能的第二个方面是体育的护生功能。体育的护生功能体现在:体育能强身健体,增强人的体能和技能;抵御和治疗疾病,修复人体能力;满足宣泄情绪、释放压力的欲望。

(三)第三是体育的优生生态功能。体育的优生功能是指体育通过人类自身的行为,改变自身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使主体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五、结束语

以人为本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新世纪体育的追求,是体育的生态意识觉醒的体现。我们对体育的重新认识应从人本生态观的视角审视体育需要,优化体育生态功能,运用生态观指导体育,让体育沿着绿色人文的方向健康发展。

体育生态学的建立是体育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生态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的出现符合“天人协调”、“人文和谐”的理念,让人们从根本上认识与理解“生态体育”、“生态奥运”、“绿色奥运”的实质,从而为实现体育与自然双胜,人类和社会双赢的和谐关系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胡小明.新世纪体育的走向[J].体育与科学,2001,(4).

[3]石中英.人文世界、人文知识与人文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

[4]曾永成.文艺生态学引论[M].北京:人民文艺出版社,2000.

[5]杨四耕.当代新基础教育的生命美学观及其方法论意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

生态学的方法论范文6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学理念;应用

Abstract: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ecological concepts into building system, build a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system well; make the building system in harmony with the overal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uture.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ecology;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1、生态学及生态建筑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其周围环境系统之间的全部关系的学科。生态学认为任何大小的空间内的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交换而构成一个开放的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有序整体,即生态系统。依据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建筑必须考虑人类整体以及自然整体的生存和生活。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建筑与其周围的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周围整体环境中的一个环节,建筑物对其周围环境的影响应当控制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之内,使得整个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使得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处于和谐状态,一言以蔽之,即实施生态建筑。这样的建筑以整体和谐、高效环保、 灵活性强为其根本特点,因此,生态建筑在设计的时候,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首先,整体设计。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应当从生态整体的观点出发,使得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环境之间达到和谐共生, 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得人、建筑、环境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

其次, 高效无污染。这一原则是前一原则的延伸。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采用对自然环境以及对人体无害的材料,尽可能减少建筑物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以最少的非再生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使用价值,即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这是生态建筑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生态建筑最为显著的特点,贯穿于建筑的始终。

再次,灵活多适。由于建筑系统在其全寿周期内,与周围环境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相互作用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建筑物的功能在这个周期之内也会发生变化,为了避免过早废弃,需要建筑师采用 “适应性改变”、“灵活性设计概念”、“长寿多适概念”以及“合理废弃概念”等策略,以使建筑物能够适应未来的变化。

2、生态建筑的基本特征

生态建筑的环境要有洁净的空气、水源与土壤不受到不良自然环境的危害, 也不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基本特征如下:

2.1建筑物要尽量保持和开辟绿地。在建筑物周围种植树木防风、遮荫,改善景观,保持生态平衡。重视室内空气质量,保持新风在室内的流动。

2.2建筑物的资源、能源和其他消耗至最低程度。建筑物应该充分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资源。尽量利用清洁能源(如地热与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和风能 ),保护与改善自然环境。在满足人们的健康、舒适、安全使用的情况下降低消耗、节省资源。

2.3建筑物应有合理的朝向布局,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建筑物的形体布置合理, 应减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以减少采暖与制冷能耗,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应该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构造,并具有良好的自然采风系统以及充分的自然通风条件; 建筑物内的房间设置、布局恰当,既满足使用舒适度,又节省能源。

2.4回收并重复使用资源。从旧有建筑物中拆除的建筑材料,如砖石、钢材、木料、板材和玻璃等,尽可能保护好,根据不同情况,力求回收利用,做到建筑材料―――建筑―――建筑材料―――新建筑的良性循环。

3、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进行建筑设计

一个生态系统,如果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就会引发生态危机。城市生态系统亦然。一个优化的城市生态系统除要求功能多样,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自调节能力,还要求各项功能协调,系统内耗最小,这样才能达到系统整体的功能效率最高。因此一栋建筑的设计, 甚或是一个街区设计就要考虑城市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尽量增加局部的自然生态要素,并且与特定的气候及地理环境相适应,这样才能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减少城市系统循环的梗阻, 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生态学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把问题的各个要素放入一个整体系统内,并以相互联系的方式来对待,问题的最终解决不是单一地消灭或改变其要素, 而是达到一种系统内的平衡。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启发, 建筑设计, 也应当把设计放到整个城市生态系统当中,对历史、文化、经济、社会、气候、地形、心理行为等要素加以考虑,把问题与答案、思考过程与设计结果放在整个系统内,动态地研究或探讨它,以寻找最佳设计方案。这就是作为生态学角度进行建筑创作的整体方法论。( 图 1)

图1生态学角度的创作方法论图解

城市生态系统除具有生态系统的某些特征外,又具有人为性、开放性、复杂性等特点。城市的开发建设与建筑活动要兼顾这两方面的特性,使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使建筑与城市生态系统协调,城市生态系统与大自然生态系统协调, 从而使建筑环境与城市环境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首先,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工程处于一定的自然生态系统之内,应注意保护自然景观,特定地段的物种多样性, 创造自然开敞的绿地系统,并与当地的气候和地形相适应, 注意节能。自然景观的破坏是一个无法修复的不可逆过程,有效地利用自然景观资源远比破环它更经济,更容易形成特色。城市物种本已贫乏,保护犹不及,更不应毁坏。创造自然开敞的绿地系统,为生物提供繁衍之地, 增加人类对于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 同时也能调节城市的微气候。

其次,建筑设计处于特定的人类文化系统之中,要注重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心理行为等要素的继承和创新。这与近年来所探讨的文脉的继承有类似之处,只不过本文是借用生态学的研究方式,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把这些要素放置到一个动态系统之内,来考虑建筑设计在这个系统中的操作过程。建筑设计不应当消灭或改变这些要素而是要进行创新和重组,疏导原系统的梗阻,降低原系统的内耗,达到系统内的新平衡。当代人常会感到环境的混乱不定和无归属感,这是由于建筑与环境设计和文化诸要素割裂所致。

4、生态建筑设计方法

4.1建筑与人和谐共生

在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决不是“人类中心论”。建筑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健康、无害、舒适的环境。建筑应满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利用自然条件创造优美的外部视觉景观,改善室内环境品质,提高舒适度,降低环境污染。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才是绿色生态建筑的基本内涵。

4.2建筑与自然环境共生

在对建筑物进行规划设计时,首先要遵循这一原则,即尽可能尊重和保留有价值的生态要素,尽量少地干扰和破坏自然环境,使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和共生。设计时,必须尊重这些自然因素,必须考虑建筑物对这些因素所可能造成的影响,根据这些因素的本质特性,科学地确定建筑面积,因地制宜,设计合理的建筑类型,选用对周围生态环境干扰少的建筑材料,减少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全方位考虑建筑绿化,降低能源消耗,以使得设计出的建筑物对这些自然因素的影响降至最小。

4.3建筑与社会环境和谐

建筑物在与自然环境共生的同时,还必须与社会环境和谐,因此,在建筑方案设计之前,必须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域景观、审美品位进行详细的调查,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建筑语言,设计恰当的空间形态,使建筑物在其全寿周期内,对当地的地域景观、传统建筑能够起到保护和发展的作用,对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能够起到保持作用,对土地、能源、交通不形成压力作用,能够让居民参与建筑设计与街区更新过程,保持地域的恒久魅力与活力等。

5、我国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5.1 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

生态建筑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核心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但是有人认为只要将建筑物周围加一些绿化就是生态建筑,在建筑物内部点缀一些植物就是生态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生态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生态建筑等等。

5.2 缺乏对农村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其中城乡的差别较大。目前各个学科研究的重点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研究,特别是东北地区。大部分的研究都从本学科(生态学、 环境学、 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农业建筑学)的专业角度出发,虽然研究的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各个学科之间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行深人的研究,特别是如何在特定地区将人居环境与植物环境工程结合起来是函待解决的课题。

5.3 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目前,我国建筑界发表了许多关于生态建筑的论文,这些论文对于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绝大多数的论文都停留在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国外先进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