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的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学的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学的发展

艺术学的发展范文1

关键词:理工科类院校;艺术学科;困境;发展途经

作者介绍:文雅(1986-),女,江西南昌人,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音乐学教育;杨婷(1975-),女,湖南长沙人,华东交通大学艺术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

基金项目:华东交通大学校立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对我国理工科类院校艺术学科专业发展途径的探讨”(编号:14YS02),主持人:文雅。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2-0092-05

近年来,国内教育体制的逐步转变直接造成了综合类学科、交叉学科以及边缘性学科等新兴学科相继出现,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各类大学相继设置了能够与之相互支持的艺术类学科和专业。综合性大学开设艺术专业课程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也成为我国现代大学发展的一大特色。在综合性大学中,不少理工类院校处于在原有强势学科的基础上衍生出相关艺术学科专业,其办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理工类院校传统学科的专业教育对于解决现实的问题确实存在着很大的优势,然而,在面临出现知识体系无法解释相关问题的困惑时,艺术教育所培养的感性认知能力通常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工科类院校开设艺术学科专业,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是期望学生利用从艺术教育中获得敏锐的感受力和创造力为专业学习研究提供动力和源泉。其次,根据理工类院校自身发展的的学科特点和需要,开办艺术类学科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对其他学科内容进行补充,从客观调整文理学科的比例,优化学科结构,形成学科之间的互补与交叉性。再次,工科背景下艺术学科的办学模式在专业教学、学科发展及建设等方面更易于开拓新的思路,创建学科品牌,为其在艺术教育领域争得一席之地。

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与培养方式根据时代的变迁正在发生转变,以往的应试教育体制已逐步向素质教育体制倾斜,在理工类院校开设艺术学科专业是我国对创新型复合人才的素质教育要求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必然结果。然而,目前虽然大部分理工类院校都成立了艺术学院(系),开设了相关的艺术学科专业课程,但是,随着近年来生源的减少以及人才市场的饱和,理工类院校背景下的艺术专业教育的发展正面临严重的困境。大规模理工科院校重复建设艺术专业,使其尽管在建设规模与教育模式上有所区别,但大多数的院校在学院系部设置、教学手段、师资来源、学科和专业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这些矛盾一方面直接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如何探寻破解之道,走出理工类院校艺术专业发展所面临的尴尬困境是目前艺术学科专业教育相关人员急需思考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理工类院校艺术学科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我国现行的艺术学科专业教育体系目前基本上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自1952年全国进行一次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后,从综合性大学设置的艺术学院中拆分出来的单科艺术院校,如:中央美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另一种是改革开放以来,以1983年厦门大学设置艺术学科,开办艺术专业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成立的艺术学院。如:1997-1998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相继成立艺术学系或艺术学院,随后,2001-2005年,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也陆续成立艺术学院。至今为止,除中山大学之外,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都成立了艺术学院或开办了艺术专业。

在上述的第二类院校中,不少综合性大学都是工科类作为强势学科的理工类院校。原本,在理工类院校开办艺术学科的初衷是处于学科结构优化及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然而,由于理工科院校长期以来受到“重科学,轻人文”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艺术学科的建设往往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在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面,艺术专业的从属地位,直接影响了艺术学科专业的发展进程。目前,理工类院校背景下的艺术学科专业的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几点困境。

(一)办学定位模糊不清

学科办学定位则与学科所在地域的相关资源、社会人才需求和所在学校师资特色、科研力量相关,它确立了学科培养什么类型人才、怎么培养、培养目标等。理工科院校开办艺术学科从动机上来看主要有两点:一是出于学科结构的优化,推动学校素质教育,二是“艺考”带来的丰厚利润可以作为学校增长经济收入的一种方式。对于理工类院校来说,艺术学科的建设首先是定位于为理工类专业服务的附属地位,其价值在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履行艺术教育的社会职责。

目前,国内大部分理工科类院校的艺术学院(系)的学科建设在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与专业的艺术学院并无差异。比如:理工科类院校的艺术学院(系)课程设置的参照对象往往是专业艺术学院。这样直接的影响是使其学科专业很难依托于学校的优秀资源摆脱专业艺术教育体制带来的弊端,尤其在课程设置上会出现严重的混乱局面:课程体系不合理,各门课之间难以形成一定的关联性,无法设立出属于本校特色的艺术学科专业。学校的办学定位与艺术学院(系)定位的不相一致性,是一些院校的艺术专业迷失办学方向的主要因素。

(二)专业发展受到限制

理工类院校开设艺术专业的动机及定位的困惑,直接反应在艺术学科专业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国内理工科类院校艺术学科专业的设置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单一的艺术设计专业为主要学科专业所成立的艺术学院(系),一般来说,在专业的设置上通常由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专业作为主要专业方向。如:青岛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的室内设计等相关专业,他们最早源于学校原有的建筑学科。第二类是由综合性艺术学科专业所组建的艺术学院(系),如笔者所在的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工、理学科为主的学校,2006年从原有土木学科分支出环艺设计等相关专业,与人文学院分支出的音乐学专业共同形成了艺术学院的主要学科专业方向。以目前艺术学科专业设置的比例上来看,相较于音乐学专业,由于艺术设计专业大多是从机械类相关学科衍生而来,因此,在各大理工科类大学的发展已形成一定较大规模。

事实上,艺术专业自开设于理工类院校之后,便受其院校和原有的教育体系的制约。一方面,在工科院校中,由于艺术学科专业不是传统优势学科,也不是重点专业发展方向,加上专业的设置常常由筹建艺术学科专业的专家根据自身所从事的学科角度出发进行建设和管理,因此在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学评价及办公场所等诸多环节上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另一方面,社会认知度、师资来源及学生就业等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艺术科学专业的办学理念。从招生方面来看,理工类院校的艺术专业招生在生源逐年减少的状况下还要与专业院校争夺生源。而在就业方面,由于理工类院校艺术专业设置的社会认知度不高,难以与专业院校相抗衡,再加上目前市场的人才过剩的局面,使得艺术学科专业在人才输出上一开始就面临严峻的形势。这内外两方面因素正逐步影响其专业可持续发展。目前,大部分理工科院校,尤其是地方性院校开办的艺术学科专业在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后,由于无法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艺术学科,已出现了逐渐衰败的困境局面。

(三)师资配备结构失调

武汉大学表演研究所所长彭万荣先生在《综合性大学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文中对2008年重点综合性大学艺术师资做了一个初步的数据统计。数据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综合性高校的艺术学科专业教育师资在总量上存在这明显的不足,尤其是艺术学科带头人的普遍匮乏,严重制约了所在大学艺术专业的长远发展。实际教学需要与教学评估需要是目前理工类院校艺术学科专业师资压力的主要来源。前者是为了保证教学的正常运作,后者则是从师资结构上来考核专业办学的规模[1]。

相对其他传统学科,艺术学科在国内的硕士和博士点为数不多。目前,大部分理工科类院校已成立了专门的艺术学院或机构,但是,在师资来源上与一般专业院校并无差异,并且在学历和职称上也普遍偏低,造成了师资配备在学历结构上的不合理。与此同时,作为教学的主力,年轻的讲师和助教在教育观点和意识上能够为艺术学科专业注入新鲜血液,可是,由于年轻教师大多数为刚走出校门的年轻学生,在教学经验上严重不足,而自身业务能力也难以担当与其他专业相匹敌的学科建设的重任,因此年轻的教师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没有归属感,从而引发一些潜在的问题。

当然,为了完成教学评估或学科建设工作,大部分理工类院校也会对师资结构进行调整,通常采用的办法是高薪从兄弟院校引进与艺术学科专业相关的教授或专家,或者是直接将从事相关专业实践活动的专家经过岗位转换成为高级职称。这样的做法虽然扩大了高级职称教师队伍,弥补了师资年龄结构上的缺陷,但是,前者由于年龄偏大,容易产生对学科知识补充和缺乏热情与动力的问题,后者则是因为长时间的社会实践使得转岗教师无法短时间内适应新的工作性质,准确认识教育教学规律。此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由于长期以来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在艺术学科专业发展中具有强大的话语权,甚至可以左右着其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也就为其长足发展埋下隐患。

(四)教学管理难以进行

由于学科背景不同,理工科类艺术教育与专业院校的艺术教育在办学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办学形态和办学模式。理工类院校经过长期的积累,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管理机构和机制,同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学和管理体系。就艺术自身的创作和艺术教育而言,有其积极的意义。然而,由于艺术学科专业自身的特殊性,使其在教学管理、课程编排、教学评价等方面与学校自身的管理模式产生了矛盾和冲突。我国艺术学科专业长期以来所执行是专业艺术学院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如果硬性的将艺术学科专业的教学管理嫁接到理工类院校上,也就加大了管理机构的工作难度。

目前,虽然越来越多的理工类院校已经意识到过于理性的管理模式和政策在客观上对艺术学科专业的发展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同时也在努力探寻艺术学科专业特殊性与理工类院校原有的规范性相结合的教育管理,而至今通用的办法一般是实施院校两级管理,下放部分管理权力到艺术学科专业,同时给与一定的政策倾向性,但是,从目前所产生的效果来看,这种方法仍然无法从本质上解决理工科类院校艺术学科专业在教学和管理方面的困境。

二、理工类院校艺术学科专业未来的发展途径

加强艺术学科专业特色与创新教育是我国各大高校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作为理工类大学也必须同样思考如何利用自身办学的优势,改进和完善目前艺术学科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形成学科专业品牌。笔者基于当前理工类艺术学科专业教育现状所面临的问题,结合当前艺术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理工类院校艺术学科专业未来发展途径提供几点建建议。

(一)明确学科办学定位

从现代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形势来看,艺术类专业只设置在特定的艺术院校内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利于多学科交叉和互补的办学思想。在理工科类院校,艺术学科专业的设立所体现的办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承担推动所在高校素质文化教育的角色,二是依托于高校办学特色,优化学科结构。

首先,从承担推动所在高校素质文化教育的角色来说,艺术学科专业的开设首先要突破传统的艺术教育观念。具体来说,一方面是大力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本着培养高校复合型人才的理念,对理工类大学生进行艺术学科专业中的通识性教育。例如成立“大学生艺术教育中心”,针对全体学生在艺术设计或音乐审美等学科进行常识的普及性教育。另一方面依托艺术学科专业教育的平台,积极开展艺术技能培训,承办校园艺术文化活动。比如以艺术学院为承办方,艺术专业学生社团为主体,策划和举办类似于“艺术文化节”等相关艺术展演活动,既可以推动工科院校人文环境的发展,也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其次,从优化高校学科结构的角度来说,理工科院校艺术学科专业的设置实际上是国内交叉性学科兴起的必然产物。因此,在艺术学科的办学定位上,必须重视其学科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地区结构,一定要依托于学校自身的学科优势,利用学科交叉的背景,培养创新型艺术专业人才以适应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具体的措施主要有:(1)专业设置以高校自身强势学科作为支持,创建学术品牌。如在交通类工科院校中,艺术设计专业的开设通常是源于土建、机械等工科专业(如作者本人就职的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最早源于土建),从学术积累和学识品牌的角度考虑,其学科建设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必须与交通领域紧密相连;(2)在教学体系中,不仅要重视艺术学科专业中,同时也要重视相关学科诸如:文学、美学、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应区别于传统艺术教育模式中单一的专业教育,强调其它交叉性学科的地位和作用,并将相关学科知识纳入必修课程体系。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艺术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一直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单方面的灌输式、示范式、教师主导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目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要求。目前,国内高等教育将艺术人才的培养方向基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艺术表演和设计型,主要方向是培养艺术家,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北京舞蹈学院及地方性专业的艺术学院开设的艺术表演和设计专业。第二类是艺术教育型,主要方向是培养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教师,如诸多师范高校所开设的艺术学科专业。第三类是消费市场型,主要是培养商业或市场流通领域的专业人才。在这三类人才培养方向中,第一种类型较为集中,第二种类型较少,第三种类型几乎是空白,而这一类专业的人才正是目前社会急需的,也是理工科类大学艺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由于它主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探索消费者、(艺术)商品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内容涉及经济、技术、社会、人文等方面,因此在专业设置及培养模式上必须区别于前两类。

理工类院校艺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该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优化课程教学模式,依托于理工类院校科学研究的特点,在注重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同时,积极借鉴和吸收先进的理教学理论、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避免传统夫的灌输式、示范式、教师主导式的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教学与课程讨论环节,形成教与学的互动。二是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开设专业和设置课程。目前,国内市场对于艺术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例如技术型、管理型、交通型等等。因此,错位培养艺术学科专业人才,是理工类院校可以考虑尝试的途径。具体的途径可以是在尊重基本的艺术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将艺术策划、艺术传播、艺术营销等新型应用门类作为主要教学研究内容融入艺术学科建设,同时以案例调研、专业实习和媒体技术运用作为特色教学手段,依托于学校资源,与国内外知名学院、艺术团体及公司建立广泛交流合作,积极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部门,如各级政府文化芝术管理部门、各类艺术院校教育管理部门、各类表演艺术团体、设计公司、影视业、演出公司、群艺馆等部门输送优秀的复合型艺术人才。

(三)调整教师配备结构

理工科院校艺术学科专业教育大部分由于学校办学起步晚,经验不足,而在高校扩招的情况下,开设专业又较为全面,包括有艺术设计专业、动画设计专业、艺术管理专业、广告策划等专业同步进行使得师资队伍建设无法满足高校教学和科研需求。大部分理工类院校的艺术专业师资力量受到专业特点的限制在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别。为了能在理工类高校艺术学科专业的建设中形成合理的阶梯式师资结构,必须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两方面双管齐下。

出于实际教学和教学评估的需要,理工类院校艺术学科专业教育的人才引进和培养一方面要着重于建设具有专业知识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保障教学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则是在师资结构的角度上考虑办学的规模和学科建设方向。因此,从兄弟院校引进具有高职称的教授、副教授,在职称评审政策上区别于工科专业要求,根据专业特色给予一定的政策倾向性,加大力度培养本校讲师、助教,使其合理师资年龄结构在老、中、青三个年龄层次上合理搭配等,都是调整师资结构的良好途径。

此外,根据理工科类院校的艺术学科专业特色的多元化特征,针对“本土”艺术教师,可以考虑采用跨学科的培养模式。一来在科研上易于形成综合性的专业团队,完善学科的发展;二来在教师实践教学中,利于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的学习能力,使得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能够精密结合,发挥最大的作用。

(四)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这里所提的综合管理水平一是教学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教学质量的保证方面,二是学科建设的科研管理水平,主要针对科研团队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学科建设产生的影响。

艺术专业原本属于应用型学科,然而在理工类院校背景下其学科的建设是无法避免其教学型和研究型的特点。从教学管理上来说,长期以来,由于学科特性,艺术学科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中形成了自由化、随意化的倾向,教师教本的老旧,随意教授内容,更改教学时间,学生自由散漫,迟到旷课及上课睡觉等陋习已普遍存在。原本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教学活动,常常被分解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两个单位。为保证艺术学科专业教学质量,在教学管理上,需要严格按要规章制度落实日常教师的上课、调课、听课和查课工作,对于教学事故要查明原由,公平处理。在教学活动中,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应该形成相匹配的联动机制,共同了解和管理学生的上课情况。例如:教师在课堂上需及时记录学生的考勤与课堂教学情况,并同时将相应问题反馈给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辅导员及时对学生做相关工作。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相互协调,通过高效、严格进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此外,科研团队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艺术学科专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十年来,综合性大学在艺术学科建设领域的声誉和影响力日渐隆厚,甚至在学术研究领域可以与单科艺术院校并峙,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推出了不少在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力的学术成果,而越来越多的艺术界学术精品、学术大师相继在综合性大学中产生,从艺术学科专业建设的角度来看,取得这样的成果与他们学术团队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工科院校背景下的艺术学科专业建设可以借助其严密、规范、有序的学科,逐步由个体创作的状态转为集体合作的模式,以依托和抱团发展的方式提高科研团队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注重学术及品牌创立,并最终以团队的形式为工科类院校艺术学科专业的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使其在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

艺术学的发展范文2

毫无疑问,影视传媒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促发了快速发展现状。传媒艺术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当代文化构成的最为重要的对象之一,在影响人心、陶冶精神上举足轻重。而围绕传媒艺术的教育事业更是突飞猛进大规模扩展。按照原有学科门类,传媒艺术长期以来一直置身于文学门类中,分别驻足于文学门类的新闻传播学科和艺术学科中,其生存规则和发展所限也和其所依托一样得失相间。而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过决议,将艺术学独立为国家第13个门类,其中设立5个一级学科,“戏剧影视学”成为包容于传媒艺术的一个一级学科。这既和中国艺术文化的地位得到高度重视、社会对于艺术精神价值的更多认可息息相关,也是传媒艺术在新形势下跃升到新的平台与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的契机。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也伴随着艺术与传播文化的高速扩展,传媒艺术理应顺应时展需要成为一级学科来进一步建设。将视野放大到社会历史背景中看,传播的力量不亚于物质生存的力量,而随着国力不断增强,重视艺术文化和传播价值是衡量国家文化发展平衡与否的重要因素。可以说,中国艺术文化建设和传播力量的发挥顺乎自然,而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所迎来的新的契机,使得传媒艺术教育格局也将发生重要变化。

影视传媒艺术教育因为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而获得新的发展生机,就艺术而言,是伴随人类精神发展史而存在的重要对象,更是人类情感抒发历史的主要呈现。艺术学是公认的独立研究对象的学科,但作为研究人类艺术思维和艺术表现形态规律的学科,从来就存在却并非被格外重视,在阶级纷争和艺术形态至上的年代,艺术只是修身养性和小资娱乐的对象,不登大雅之堂的意识也表现在艺术学不太为学术所认可。但传播的兴起改变了艺术学的地位,某种程度上,依赖传播而走出象牙塔的艺术,在社会的认可度大大提升,而随着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艺术传播也日渐具有影响,但限于旧有学科划分,其在众多学科中没有得到专业人士预期的高度认可,不断涌现的对于艺术学地位的议论就情有可原了。人们抱怨的只是被轻视的不满、被划归门类的错误、被另类要求的误解等,所以,合理性的学科门类定位的渴望滋生奔涌也是事理所然。如今艺术学升级为门类后,名分真正确立,接着需要的就不只是理论上成立与否,而是需要观念的进步和自身完善的支持,甚至需要在自立门户时让自身理论基业得到夯实,同时应当在自身独立的精神支柱上论证强化。

首先,随着艺术门类的独立建制,影视和新媒体艺术自身的独立性研究需要加强,确立自身独立身份和自有规律的意识需要强化。其次,有了自主掌握学科发展规律的可能性,对于影、视、广播、动画、新媒体等自身差异性与共通性的认识需要更为扎实的理论支持。接着,“传媒艺术”的综合性特征的认知需要梳理,学科包容了戏剧戏曲、影视广播、动画新媒体等,其相互影响使得艺术既有本质如何把握,传播导致变化的异同都需要更为深入的探讨。

二、新形势下的传媒教育认知

艺术学升级门类后,艺术传播教育所面对的现实也有了不小的变化,我们所应对的任务也随之而生。

(一)首当其冲的就是传统传媒的单一性教育面临综合性教育设置的问题。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后,直接带来学科教育影响的就是一级学科的大幅膨胀。此前,在2010年一次全国范围的一级学科调整中,原有文学门类下的整个“艺术学一级学科”增加了包括艺术学一级博士点和硕士点在内的130多所学校,其中包括电影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的艺术传媒学科。按照2011年新门类建立后相应对应调整的原则,这些刚刚获批还没有静下心来的学科迅速跃入快车道:2011年申报新的学科门类下的五个一级学科的学校猛增,一下子就有424个学科申报点,其中报一级学科硕士点35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8个。和传媒相关的一级学科申报超过100个学科,其中报博士点一级学科中的“戏剧影视学”有17个学科,报硕士点一级学科“戏剧影视学”的有89个。显然,过度增长的学科遭遇到共同的问题:如何适应获批后新的学科建设和方向调整,尤其是综合性的人才培养问题。比如,即将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目录中“戏剧影视学”初拟设定11个专业: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制等。其中几乎都涉及或包容影视传播。而研究生培养的二级学科目录初步确定为: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戏剧影视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编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戏剧影视摄影、戏剧影视音乐与录音、播音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教育。其中也几乎都涉及或包容影视传播。影视传媒的时代需求不言自明,但综合性的传媒艺术学理建设还需要假以时日来巩固提高。

显然,综合性是时代走向,也是传媒更好发挥时代影响力的内在要求,而影视传媒在成为文化产业的先导定位上,不能不扩大自身的视野,而影视传媒教育的综合性设置变化无论是实际需要还是学科要求,都已经迫在眉睫。

(二)传媒的学术理论阐释需要加深。在综合性明显的趋向中,学科自身、学科与学科交融的机理需要更为合理的理论阐释。在电影与电视、传播与艺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之中的各自性状、交织可能都需要进行理论的探究。作为技术性强的已有学科,影视传媒学科在自身学科基础认知上一直有游弋和漂浮的成分,在艺术的精神性和传播客观性认识上都需要更为扎实的学理透视。实际上,艺术学科自身整体上也遭遇到门类建立后的理性认识矛盾,我们以往强调艺术门类确立对于艺术学科发展意义重大无可置疑,引起艺术教育界的不断研究也是必要之举。但5个一级学科的现有格局也未必被全部认同,主要原因在于艺术门类之间的差异性较大,而影视和戏剧在表现形态上也差异大于归同,但为了学科独立的大归类而聚合的格局基本合理,但回到自身的划分就难免凸显一些矛盾。尤其是戏剧戏曲与影视广播的分立要求明显,却需要合理联系的麻烦不小,而传播特性和影视艺术之间的关系梳理更为迫切。显然归类的学科建设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将来还将遇到如何考量一级学科的学术含量问题。理论如何梳理,理性如何对待 技巧创作、学术理论和传播客观性的关系,正是影视传媒需要正视的问题。

(三)传媒学科教育的质量提升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尽管影视传媒迅猛发展是绝对的好事,但鱼龙混杂和缺乏明确门槛的问题也将凸显出来。不能不说,在此前原艺术学目录下放宽的一级学科点申报,也许在别的学科门类发展中比较自然,因为没有门类升格的新跃进,艺术学科在旧体制下的大膨胀和新规中的一级学科核定显然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却不能不交织而造就学理和逻辑的难题。传媒艺术也是如此,迅猛发展的需求与扎实学历的支撑之间还有不小的裂痕需要弥补。简言之,艺术学科和传媒学科的质量忧虑相伴而生。专家们一般都认为艺术学科需要发展,但质量跟进十分必要。由于上一轮的学科论证有归于宽泛之嫌,而且是准许在8个原二级学科划分范围中的三级学科方向上进行一级学科申报,要由此来进行归并复杂化的新一级学科在学科门类意义上的对应,其拔苗助长的一些渴望,就容易催生刚刚建立的艺术门类大膨胀的一级学科局面。传媒学科也难以避免。在传媒学科申报者中,一些学科学理基础不好,而学科拼凑现象明显,教学科研带头人学术影响力很弱,队伍的质量也不高。如此这般的学科发展不免影响着影视传媒学科的发展质量。严格新生学科的对应理应成为重要问题。而在审核程序和甄别步骤上,依赖学科评议组的学术判断,与制定有步骤的删选规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既有膨胀发展的不利因素,也为真正需要并且也有条件的学科上台阶提供机会。及早规范传媒艺术学科的入道门槛和学科建设规格已经迫在眉睫,实施必要的准入制与质量监督也势在必行。而关键是确立学科在人才艺术质量把握与传媒水准的衡量上,否则,我们一些学科教学基本准则就难以确立,人才质量也必然不能提高。

总之,传媒艺术学科教育在适应时展大局与学理规范要求之间,在传媒的客观规律把握与宣传的意识形态性之间,在理论要求和实践性之间,都有新的探究问题需要细致的质量把控。艺术学升门类后传媒艺术学科获得更为开阔的发展空间,意义不可低估,按照艺术传播规律进行学科建设,更多依赖行家来评判、推进发展学科,促进传媒艺术学理更为扎实的深度建设,都具有了更为有利的条件。“独立成人”也就意味着更为宽广的心胸和视野。艺术学门类将要开始新的建设,必须从观念上重视学科门类是一个理论体系的建立,而不是简单的番号变化,艺术学科性质内容的介定,才是学科为自立门户建设的重要事情。艺术传媒的自身理论基础建设和学科定位将会是下一步重要的工作,我们期望在传媒教育中,中国特色的传媒学科和传媒教育经验将得到确立,独立精神的艺术传媒摒弃随波逐流的屈就市场和娱乐放纵,高扬艺术人文精神的高尚性和传播的客观公正精神,适应新背景下传媒艺术发展规律,造就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三、新形势下综合大学复合型优秀影视高端人才培养构想

我们已经到了重新思考影视人才培养变化的新阶段,而其中电影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的先导性对象,这里着重从适应时代需要的电影高端人才入手来窥视如何培养影视传媒人才,首先要对电影人才基本认识:

(一)中国艺术教育包括电影教育经历着历史性的变化,包括观念变化和社会需求现实变化

一般而言,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艺术教育,限于传统局限和艺术教育较为狭隘的局面,几乎等同于艺术技巧教育,艺术教育以培养专业艺术人才为唯一标准,以艺术表演对象和个人技艺突现为设置目标,课程体系基本沿袭苏式表演体系的路子。这是和物质基础条件薄弱相关的培养艺术专才的旧式路径,口耳相传的师徒教育和注重技巧忽略文化的教育成为简单精英教育的伴随物。包括电影教育在内,遵循的是艺术是个人技巧技艺的体现,看家的本领和吃饭的本事都在于技艺高低,于是推崇的就是艺术专一技巧教育。就整体社会形象而言,艺术也是高雅的代名词,专业艺术教育就是培养艺术专才的教育。这导致的是传统艺术教育成为精英艺术表演专才,技巧成为衡量标准,单一专才教育的时代必然性和人才培养必要性都无可置疑,以电影学院为代表的电影教育取得了门类区分、各自掌握专业分工的基本路子。其长处是以技能精到为目标分工合作的电影创作体制,保证了电影的综合性的聚合。但不能不看到其弊端可能是突现了在获得技巧专一的同时,其他关系到人的全面的价值的让位和文化素养的低落。电影人才适应少而精的专才教育也是时代之需,却不是长远之态。

近10年,被时展促发而逐渐醒悟的艺术教育开始观念和体系上的变化,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凸显,具有人文素养的综合性人才在实践中凸显其价值。电影创作从单一性的电影学院分科教育到跨科类的创作(如摄影、美术系毕业生成为导演等),再逐渐扩展到戏剧学院等其他艺术门类人才崛起成为电影创作专才(包括在编剧、导演、表演人才上非电影学院分科培养人员成为电影创作崭露头角角色),综合性人才慢慢地从综合高校的各类学科学生中涌现成为电影创作的新生力量等。而这一新现象在电视台更为明显:越来越多非学电视人员成为创意主体的骨干。于是,时代需要高素养、综合素养艺术人才的趋势日渐明显。艺术教育对人的全面成长的要求,和电影创作需要综合型人才的期望,超越了仅仅是技能教育阶段,而引起大规模的综合性高校影视专业的发展热潮。综合文化进入电影艺术学科教育视野、技巧之外的文化素养的迫切性要求加强、认可培养艺术家需要综合功底的认识扩大等,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以艺术专才为唯一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电影教育的多样化开始呈现。

而环顾国外,以电影教育发达的美国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南加州大学、纽约大学等为代表)成为高端电影人才基地,跨学科人才深造成为美国电影创作主力、综合性大学培养电影出色人物的例子越来越明显,创作人才迭出于综合大学的现实,大大鼓舞了中国电影教育的综合性发展步伐。中国电影学科在综合性大学或综合性艺术学院发展迅速已经令人惊讶。

与此同时,综合大学的电影专业教育注重研究生层面的高端人才的优势得到展现,博士、硕士点的迅猛发展,改变了电影创作的技术型单一人才的景观。以MFA专业硕士人才为目标的电影艺术教育格局开始形成。中国电影教育已经走到专业院校和综合院校并驾齐 驱的阶段,但专业分科性占据电影实践主力的长处和发展局限、与综合性人才增多却还不能影响创作大局的现象凸显出来。

(二)复合型高端电影人才培养的现实分析

综合性大学进入电影人才培养肇始于1993年,当时教育部批复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设立影视教育专业,这是综合性高校第一次染指电影教育。次年,北京师范大学被教育部批复设立了“影视艺术与技术”硕士学科,开始招收电影学硕士,后按照学科目录调整自然变成“电影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两个学科点。综合性大学的电影学科有别于专业电影学院的培养体系,在北师大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成熟,在2001年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奖。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获得中国高校第一个电影学博士点,随后以此电影学博士点为核心,北京师范大学又获得中国第一批为数不多的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高端电影人才培养在研究生不同层面得到发展。

与此同时,专业艺术院校如电影学院也开始在研究生层面招收高端电影人才,开始转变电影创作只要分科性人才的观念,综合性意识逐渐渗入专业艺术学院。而综合大学的电影高端人才培养则驶向快车道。

在这里,重要的是艺术教育观念的变化:包括电影创作不仅仅是分科技术人才培养而需要综合性素养教育,综合院校的电影人才培养自有其时代需要和独特性,专业艺术院校的电影人才也必须在人文综合素养和超越技术技能培养上扩展。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数字技术的发展,DV影像创作的普及性时代到来,电影的技术创作门槛降低,而创意的文化水准越来越重要。社会需要更多的影视影像创作人才,更多跨专业人才进入影视创作,电影人才期望高端提升的愿望增强,几所重要的首批MFA培养高校的艺术硕士报名人数高涨,更多电影人才培育学校跟进,高端电影人才教育需求增加。

在包括《阿凡达》带来的3D技术的风行和乔布斯的苹果手机所引发的创意创造的现实面前,电影创造性思维的价值得到高度重视。随着视觉时代已经到来的现实,综合性电影创造人才的意义更得到广泛认同。中国电影教育迎来了综合性教育与专业性人才相互融合的时代。将专业性提升为综合性创造人才和综合性培养需要拓展跨学科意识,以及专业与综合相互为用的认识,促发电影培养新观念,恰逢其时人才培养意识促发了需要多校整合资源、联合培育电影人才的时代,复合型电影高端人才培养研究生学位计划肯定会带来电影高端创作人才涌现的新景观。

(三)如何创设复合型高端电影人才培养的思考

复合型高端电影人才需要强化理论观念和技能操作的结合,北京师范大学的电影人才培养除了前述的最早开设综合性大学电影在职硕士、第一个综合高校电影硕士点、第一个高校电影学博士点以及第一个开设高校电影制作专业(培养出如演员潘粤明、导演宁浩),以及创设至今的大学生电影节为电影多样人才实践打下基础等外,形成对于综合性复合型电影创作人才培养多层次培育的经验。其中,综合性电影人才培育观念的确立第一重要,而培育课程和方式成为实现的保障,理论和创作实践结合的实施要求是促发因素,以师资保证和教师素养提高来支撑也是必要的措施。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获得国家唯一的中国电影史重大攻关项目的资助,周星教授和于丹教授的电影与电视课程分别获得国家精品课程,周星教授还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多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在电影历史与理论、纪录片理论、影视创作实践等方面获得突出成就。

艺术学的发展范文3

关键词:艺术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多元文化;生态发展

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是促进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之际,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存在生态失衡的现象。高校艺术素质教育是当代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教学改革中研究其生态发展策略以促进高等教育更好的发展。

1.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应以人为本

现代生态观认为世界是“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各种生态因素普遍联系、相互作用。“高等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系统” [1],艺术素质教育应该提倡以人为本。这里的“人”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利用一种审美态度和艺术的情感来促进“人―社会―自然”生态发展。通过艺术教学活动,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娱乐,既可以丰富我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活跃教学氛围,又有益于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谐关系,让学生从中体会并努力创造“人―社会―自然”和谐的美。艺术素质教育本身具有学科个性、主体性与创造性等特点,教师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应该充分肯定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尊重学生个体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同时,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与教学环境,提供机会让教师进修和交流。这样艺术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才能以人为核心,生态平衡发展。

2.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多元文化生态发展

2.1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在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今天,文化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张应强教授认为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其文化功能,就是通过选择文化、传承文化、创造文化实现文化与人的双向建构来促进文化与人的发展。[2] 艺术素质教育不仅需要走国际化道路,也必须要注重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我们要利用好文化这一环境来发展高校艺术素质教育,从而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艺术素质教育生态发展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艺术素质教育培养人才,应该让学生感受到世界上不同民族的艺术殿堂,博采众长,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解读多元文化、多元艺术,提高自身的人文艺术底蕴,丰富视角,培养自身敏锐的艺术感觉或感知能力,从而形成独特的文化个性及表现语言,在多元文化生态环境中来进行文化的创新。《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就要求把艺术产生的历史、文化、民族背景作为艺术课程研制的基础,强调艺术教育的文化多样性。[3]我们应把艺术素质教育的眼光放在国际层面,可以与国际学校进行艺术素质教育联合办学,以师资互动、学员互动、学术互动的形式促进文化开放、文化传播、文化交流,从而让我们的学生对世界各民族文化认识、理解与尊重,促进多元文化生态发展。

2.2关怀传统文化

艺术素质教育生态发展要关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融合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价值观念,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创造性的继承与发展,我们要探索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并转换成现代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孕育,形成了一定的理念思想、风俗习惯及文化意识,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法、建筑、服饰等方面,这些文化饱含独特的内涵和审美方式,都可能成为我们进行艺术创造的依据,甚至成为我们进行学科研究的基础平台或拓展空间。高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校的人文气氛,倡导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增设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并且高校教师应以身作则,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在传授艺术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

3.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可持续生态发展

3.1教学改革内容上的可持续生态发展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美学的最高范畴,体现了传统的生态思想与智慧。它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宇宙中一切生命是相互关联、相互统一的,人的发展应与自然的发展相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又是人与社会、人自身全面持续发展的基础。艺术素质教育的发展应尊重高校教育生态系统的自身规律,树立“天人合一”教育生态观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控制好其发展速度、规模与质量,处理好人、社会、自然、经济、文化等因素在教育系统中的生态平衡关系。

艺术素质教育在教学改革内容上的可持续生态发展,首先应注重艺术素质教育的学科交叉性。艺术本身就是以多学科为基础,艺术素质教育不仅包括艺术创作,还包括艺术史、美学、艺术批评与鉴赏,涉及到哲学、社会学、考古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同时还要将艺术与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有机结合,如艺术与自然科学、艺术与人文等,建构学科之间的这种联系有助于学生认识整体、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并且可以将艺术方法与精神渗透到其它研究领域。其次,在生态思想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当今高校的艺术素质教育应提倡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人―社会―自然”可持续发展,开设一些联系生活实际并且有时代特征的教学活动。例如带主题性的摄影课、美术展览、设计比赛或大型文艺演出、学校社团活动等多样形式,让学生通过艺术课堂与艺术活动,利用科学的、人文的、古今中外等多元的知识结构与优秀文化来处理“人―社会―自然”的关系,培养人和自然的亲切情感,树立“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学观。

3.2教学改革操作形式层面的可持续生态发展

艺术素质教育在教学改革操作形式层面的可持续生态发展。在艺术素质教育生态系统中应把握好教育者、被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环境等多元生态因子的可持续生态发展。艺术课程包括校内、校外、正式和非正式的艺术学习,其中涉及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教育媒介与教育环境的综合。例如采用产学研结合办学,开展一些动态的艺术素质教学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文化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等,开阔视野,以增加人文方面的知识,也可让成功的、有经验的社会人士以讲座、论坛的形式传授交流艺术知识,同时可以让学生到相关企业或社会团w,参加艺术实践。信息时代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艺术教育媒介十分丰富,面授课堂、翻转课堂、网络资源等,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艺术素质教育课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动画、微课、网络精品课程,让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变得丰富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更加浓厚。充分把握艺术课堂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严谨与活泼的操作形式,既可以丰富高校公共艺术课堂,又可以提高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4、小结

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艺术素质教育应以人为核心,遵循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协调发展的规律与要求,协调其文化生态环境,在教学改革内容与操作形式层面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生态发展策略,使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1

[2]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1

[3]刘沛译.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J].中国音乐教育,1998.6.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艺术学的发展范文4

[关键词] 血液;不良反应;祛除白细胞输血;成分输血

[中图分类号] R4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1-41-03

输血医学的发展史是从20世纪初卡尔・兰德斯塔纳发现红细胞ABO血型系统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引入了抗凝血剂柠檬酸三钠来防止凝血,自此以后临床输血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中期以前临床输血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如何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家开始研究输血引发的不良反应,以及如何正确的处理血液来防止输血后给输血者带来的疾病或感染,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T病毒和朊病毒等的感染[1-2]。如此引发了一场输血医学上的革命,包括滤除白细胞的临床输血和成分输血的诞生和应用。

1 输血的不良反应

截止2009年2月,已发现人类红细胞的近260种血型抗原,分为30个血型系统;白细胞抗原有160余种,血小板有24种特异性抗原[3],血液成分的复杂多样,是造成输血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1.1 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及标准

临床上因输血引起不良反应有: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ebrile non-ha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FNHTR):输血前无发热,输血中或输血后2h体温升高1℃以上(≥38℃),并伴有寒战、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者,为发热反应。输血中或输血后即刻出现的皮肤瘙痒、潮红、荨麻疹、呼吸困难或胸闷者为过敏反应。而患者没有明显的指征,只是感觉全身不舒服,该症状可确定为全身不适。在这些不良反应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占得比例最高,达到了54.8%;其次为过敏反应[4]。

1.2 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

FNHTR的发生主要原因是由于输入的血液中存在白细胞从而导致的。人体内的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差异巨大,不同的个体之间几乎没有完全匹配的HLA[5]。因此,每次输入全血液,就相当于一次组织移植,引起接受个体发生免疫反应,如发热、免疫排斥和免疫抑制等;而同时伴随着异体白细胞的进入,可能会同时带入了亲白细胞病毒,如HIV、巨细胞病毒(cytomegaoviyns,CMV)、T淋巴细胞病毒和疯牛病病毒等[6]。另外,活化的白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7],如白细胞介素-1IL-1、IL-6和TNF-α,作为内源性致热源也可引起发热反应。经统计,临床上还有30%的血小板输血也可导致发热,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通过大量的试验证明,血小板不是导致发热的主要原因,仍然是由白细胞释放的趋化因子导致的。

过敏反应的原因主要是受血者的血液中缺乏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在第一次输入含有IgA的血液时会产生相应的IgA抗体,当再次输入含相应的IgA的血液时,就会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引发过敏症状的出现。在血液的保存过程中,白细胞活化所产生的活性物质,如白三烯和组胺等,也可引起过敏反应。

输血后移植物抗寄生病是一种罕见但是高死亡率的输血并发症,其发病原理是输入的血液中带有大量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而受血者免疫功能较低,未被宿主识别为外来物而植入,就会引起严重的反应。如果将血液过滤,尽量的祛除血液的白细胞,可使此类病症发生率大大降低[8-9]。尤其是生活在寄生虫高发区的供血者,更要提倡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也降低输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供血者的生活环境决定了所接触的抗原,造成供血者血液中的抗体种类不同,其结果就是白细胞所带有的抗体差异,这一切是造成输血不良反应的罪魁祸首。

2 去白细胞的方法及意义

明确了输血不良反应主要是由白细胞引起的。除白细胞就成为临床成分输血所采用的首要技术手段和方法。

2.1 除白细胞的方法

除白细胞所采用的方法需满足以下条件:首先,白细胞的去除率要高,至少达到99%以上;然后,祛除白细胞的过程中,有效细胞的生理活性不受损坏,如红细胞(RBC)的回收率应达到90%以上[10]。最后,该方法应具备操作简单,设备简化,费用低廉等特点,以便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目前,临床上祛除白细胞的方法主要有离心法冰冻融化法洗涤法照射法和过滤法。

过滤法祛除白细胞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方法[11-14],采用无纺布合成纤维做成的白细胞过滤器,能特异性吸附血液中的白细胞,滤除在血液采集和储存过程中出现的细小血液凝块、死亡的细胞细胞碎片等,能提高输血质量和输血的流畅性。过滤不仅可以祛除巨细胞病毒(CMV)HIV-1HIV-2等病毒,还可以将克氏锥虫等寄生虫滤除,降低寄生虫病的发病率。试验论证将血液用白细胞过滤器过滤后,白细胞滤除率达到99.6%,红细胞回收率96.3%,而凝血因子红细胞脆性无明显变化(P>0.05),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为1.7%,较应用之前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率明显降低。两者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55.38,P

离心法也是临床常用的去除白细胞的方法。采用离心的方式将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等密度不同的血液成分进行分离。实验证明,离心去除白细胞后,血液中的其他成分生理活性基本保持正常[16]。根据不同功能需求所设计的离心机,可以将微小比重差异的物质分离开来,因此,离心法成为现代生物技术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从祛除白细胞这一医学方法就可看出,每一项技术或应用的发展,都需要多学科、多门类技术的进步和支持才能实现并得到完善。

2.2 祛除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意义

祛除白细胞输血可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如果一次输入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中白细胞的含量低于5×109cells/L,就能有效的防止非溶血性发热反应;预防HLA同种异体免疫反应,降低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生率[17];防止与输血有关的疾病传播,有效阻止巨细胞病毒、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Ⅰ型病毒和新型克亚氏病毒等高亲白细胞病毒[18];以及降低输血后移植物抗寄生病的发生率。另外,去除白细胞更利于血液的储存,研究表明,去除白细胞的血液储存一段时间后,平均红细胞体积(MCV),pH值,游离血红蛋白(Hb),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的形态等血液指标变化率,明显小于未去除白细胞的对照组[19-20]。祛除白细胞这一输血医学上的改革,目前已成为输血医学重大进步的标志性举措,在临床医学的应用技术方面具有具足轻重的地位。

3 成分输血的诞生

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21],80%以上的患者不需要传统的全血输注,而只需要血液的一种或两种成分。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成分输血开始代替全血输血。成分输血具使所需血液成分中的有效成分的浓度纯度活性高,治疗疗效好,输用安全、不良反应少以及一血多用、节约血液等优点。临床成分输血的使用度,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医院掌握与运用现代输血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22]。

目前,我国临床上常用的的成分血主要有:洗涤红细胞、红细胞悬液,白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新鲜或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凝血因子。

红细胞悬液[23-25],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红细胞制剂,适用于血容量正常的慢性失血性贫血,以及手术前后纠正贫血或手术中的出血患者。洗涤红细胞,是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祛除其中的血浆等物质后,制备的红细胞制品,适用于血浆蛋白过敏的人群或新生儿溶血等。浓缩血小板制剂可分为单采或手工浓缩血小板,该制剂用于血小板功能异常导致的出血患者,因化疗,放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血管性内凝血等引起血小板减少出血或血小板减少的患者[26]。新鲜冰冻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分,包括全部的凝血因子,用于补充蛋白质,维持酸碱平衡,运输调节和维持胶体渗透压等。适用于消耗性疾病患者引起的重度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以及大面积烧伤引起的血液浓缩症等[27]。冷沉淀凝血因子[28]是在控制条件下融化新鲜冰冻血浆而采集的沉淀物,含有原血浆中大部分的凝血第Ⅷ因子。适用于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Ⅷ缺乏症,儿童性血管性血友病,大面积烧伤,严重感染,白血病和肝功能衰竭的患者。由此,祛除白细胞的血液,不仅降低了输血带来的不良反应,同时各种成分血,为不同患者提供不同了的不同需求的满足,使每一个供血者的血液得到充分的应用,这不仅是满足了受血者的需求,同样使供血者所提供血液发挥了最大限度的作用。

4 总结

目前,去除白细胞血液制品已在加拿大和欧洲许多国家实施,在发展中国家也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应用[29],它减少了FNHTR和CMV的传染风险,但去白细胞输血在降低癌症复发的风险上似乎并没有明显的作用[30];而它在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感染和死亡率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地统计和研究。另外,去白细胞输血在经济效益上也存在一定争议[31]。

临床成分输血在我院开始应用之后,跟踪的输血发生的不良反应,尤其是针对免疫力下降和手术过程中的用血情况,其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病例大大减少,所发生的类似输血后的不良反应,其反应的厉害程度也大大减轻。具体数值有待统计学的统计和归纳。

输血是在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实施,已将我国的输血工作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但在理解和具体实施方面还存在许多的误区。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提高血液捐助者的筛选标准,谨循输血的原则,同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降低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和感染的风险。做到确有输血指征的,尽可能应用成分输血,不输或少输全血。未来随着基础医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及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推动输血医学不断地向前发展,从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 Conor T,Martin F,Patricia H,et al.Cost-effectiveness of prion filtration of red blood cells to reduce the risk of transfusion-transmitted variant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in the Republic of Ireland[J]. Transfusion,2012,52(11):2285-2293.

[2] Shapiro MJ.To filter blood or universal leukoreduction:what is the answer?[J].Critical Care,2004, 8(2):27-30.

[3] 包福德,严仲文.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性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1):1368-1369.

[4] 黄碧,庞伟君,林晓霞.30例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7):2583-2584.

[5] David L,Allen,Geoffrey F.Platelet and neutrophic antigen[M].Practical Trans- Fusion Medicine,2009: 44-54.

[6] 欧阳显楚.去除白细胞,临床输血更安全[J].健康必读,2004,4:47.

[7] 刘相富,林东军,刘文达,等.白细胞滤器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附50例报告[J].新医学,2008,39(5): 295-297.

[8] 方晓蕾.去白细胞输血[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26(6):F004.

[9] Sen A,Khetarpal A,Jetley parative study of predeposit and bedside leucodepletion filters[J].Medical Journal Armed Forces India,2010,66(2):142-146.

[10] Vincent JL,Sakr Y,Sprung C,et al.Are blood transfusions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mortality rates? Results of the Sepsis Occurrence in Acutely ill Patients study[J].Anesthesiology,2008,108:31-39.

[11] 周红梅.不同型号滤器去除白细胞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3,5(4):281-282.

12] Eleftherios C,Vamvakas,Morris A,et al. Transfusion-related mortality: the ongoing risks of allogeneic blood transfusion and the available strategies for their prevention[J].Blood, 2009, 115(15): 3406-3417.

[13] Smith D, Lu Q, Goldfinger D, et al. Survey of current practice for prevention of transfusion-transmitted cytomegalovirus in the United States:leucoreduction vs.cytomegalovirus-seronegative[J].Vox Sanguinis, 2010,98(1):29-36.

[14] Munira J,Shahina T,Abdul A,et al.Transfusion associated CMV infection: Transfusion strategies for high risk patients[J].Bangladesh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2010,4(2):2072-3105.

[15] 沈长新,夏琳.白细胞过滤器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检验,2001,16(4):5-6.

[16] 金宗骧,刘亦武.离心法制备少白细胞血小板的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1994,7(2):64-66.

[17] 王佃爱,李峰,王新红,等.滤除白细胞输血器在防治HLA抗体引起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中的作用[J].哈尔滨医药, 2005,25(30):37-39.

[18] Carson JL,Berlin JA.Will we ever know if leukoreduction of red blood cells should be performed?[J]. Canadian Journal of Anesthesia,2004,51(5):407-410.

[19] Ran Q,Hao P,Xiao Y J, et al.Effect of irradiation and /or leucocyte filtration on RBC storage lesions[J]. PLoS One,2011,6(3):e18328.

[20] Zimmermann R, Wintzheimer S, Weisbach V, et al.Influence of prestorage leuk-oreduction and subsequent irradiation on in vitro red blood cell(RBC)storage variables of RBCs in additive solution saline-adenine-glucose-mannitol[J]. Transfusion,2009,49:75-80.

[21] 热西旦,敖英.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6):29.

[22] 杨爱莲.临床输血的发展及血液成分的应用[J].医药论坛杂志,2009,30(17):29-30.

[23] Middelburg RA,van de Watering LM,van der Bom JG.Blood transfusions: good or bad? Confounding by indication,an underestimated problem in clinical transfusion research[J].Transfusion,2010,50:1181-1183.

[24] Pape A,Stein P,Horn O,et al.Clinical evidence of blood transfusion Effectiveeness[J].Blood Transfus,2009,7:250-258.

[25] Marik PE,Corwin HL.Efficacy of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 in the criticallyill: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Crit Care Med,2008,36:2667-2674.

[26] Wandt H,Wendelin K.Therapeutic platelet transfusion versus routine prophylactic transfusion in patients with ha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an open-label,multicentre,randomised study[J].The Lancet,2012, 380(9850):1309-1316.

[27] Teixeira PGR,Inaba K,Shulman K,et al.Impact of Plasma Transfusion in Massively Transfused Trauma Patients[J].Journal of Trauma-Injury Infection & Critical Care,2009,66(3):693-697.

[28] 林力红.血液成分制品的安全输注[J].福建医学杂志,2005,27(4):157-158.

[29] Sharma RR,Marwaha N.Leukoreduced blood components: Advantages and strategies for its implement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Asian journal of transfusion science,2010,4(1):3-8.

[30] Fergusson D,Khanna MP,Tinmouth A,et al.Transfusion of leukoreduced red blood cells may decrease postoperative infections :two meta-analyse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Canadian Journal of Anesthesia,2004,51(5):417-425.

艺术学的发展范文5

关键词:初中数学;质疑精神;创新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有关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通过教学和学习,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形成必要的基本技能外,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

态度。

为了适应时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教学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创新是教育的生命,而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质疑是一种探索,更是一种创新的心理素质,质疑是人类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精华,只有拥有质疑精神的人,才具备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

作为教师应该立足转变教育观念,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培养和增强学生质疑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质疑能力;作为学生,要积极思考,树立自信,敢于质疑,敢于对已有知识、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思路。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质疑精神。

一、在引入新知识之前,设计合理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提问的兴趣

对新知识的引入与学习,学生往往充满兴趣,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经验和知识基础,设计合理、生动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提问、质疑的兴趣。

二、进行解题方法的总结与归纳,培养学生随时进行反思、质疑的习惯

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以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前提,而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些必要的、重复的训练。如何尽量减少单纯的训练,避免训练的机械化,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完成练习后,主动去总结解题的经验,能在不断总结和提炼后,逐步形成经验性反思能力,从而将基础知识转化为基本能力。

著名的美籍匈牙利数学家G.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有这样精彩的描述:即便是相当优秀的学生,在得到了题目的解答,并将整个论证简洁地写下来以后,就会合上书,去找别的事情做。就好比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吃完老师给他们盛的饭以后就会骄傲地宣布“我吃完了”,绝不会考虑到自己是否吃饱,或是再盛第二碗。因为“任务”已经被出色地完成了。学生在解答问题时或许也是这样的“任务心理”,其实他们的做法遗漏了解题中一个重要而且有益的阶段。通过回顾完整的答案,重新斟酌、审查结果及导致结果的途径,它们能够巩固知识,并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一个好的教师必须理解这些,并使他的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没有任何一个题目是彻底完成了的,总会有些事情可以做;在经过充分的研究和洞察以后,我们可以将任何解题方法加以改进;而且无论如何,总可以深化我们对答案的理解。

三、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反思,发展学生的质疑、概括能力

在概括解题经验的基础上,学生的思维水平需要获得进一步的提升,那就是对同类问题的概括、归纳和总结,概括这类问题的特点、解题思路和常用方法等等,能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形成概括性反思能力。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自我评价水平,这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数学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怀疑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问”是一种疑,是一种思索,更是一种创新与发现,没有了问题意识就等于没有了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具有敢问的自信心和自觉意识。学生对遇到的问题产生质疑,恰恰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表现。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是一种科学态度和能力,它与思维的关系密切,质疑的过程闪烁着理性的光辉、探索的欲望、无穷的勇气和批判性,闪烁着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

艺术学的发展范文6

浅议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发展

黄岩北洋小学 许婵

随着素质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的。新环境下教学方法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结合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保证学生在新的教学情境下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现代化教学发展的'环境下,想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实现对知识的掌握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开展情境教学。

一、设置问题,构建情境

在课堂中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内容就要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在妙趣横生的提问过程中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结合浓厚的兴趣去思考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让其积极思考问题发展的方向,带着学生探求新的知识点。

二、制造悬念,构建情境

教师要意识到一个完整的课堂除了要在课上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知识之外,还要在课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分析并掌握学习内容,意识到每堂课结束的时候并不是教学内容的完成,更不是学生思维的终点,教师要深刻明白学贵存疑这句话的意义,要引导学生在了解学习内容之后提出疑惑,对课堂的知识存有学而不厌的态度。小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对新事物容易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喜欢研究新的事物,如果在每堂课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当中的知识点设置一些具有特点的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在下课后展开分析和讨论,这样能够强化学生独立研究新知识的能力。

三、结合多媒体教学,构建情境

新课改环境下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更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开展教学工作,要结合多种多样的教学设备为学生创造更加形象,立体的学习环境。(fanwen.chazidian.com)为知识的掌握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学数学课程教育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开设并应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辅助课堂教学,通过计算机的应用让学生在形象立体的知识传输环境掌握课本儿上较为枯燥的知识。

四、激发竞争感 构建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