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

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范文1

关键词:新技术;运输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

近年来随着经济市场的大幅改革,各大企业对于自身发展方向重新做出了调整,由于市场份额变小,市场竞争变大,企业在提升自身效益的同时,还需要通过运用一些新技术控制运营成本,从而达到开源节流,控制风险的目的,运输企业的主要成本来源于物流供应链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发展,运用新技术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发展寻求新的出路。

一、运输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工作

运输企业物流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主要包含了采购管理环节、仓库管理环和运输配送三个方面,运输管理的全过程是相互影响的,其中的联系相当紧密,要做好供应链管理,就要从这三个角度开始入手,既要做好各环节的分项管理,又要做好三者之间的统筹管理,才能有效地提升供应链管理的效率。采购管理主要是对物品采购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包含全部的采购环节,从采购任务的下达到产品的检验,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好。仓库管理首先要做好供应链上下端的统筹管理,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并且要做好进出货物的登记、交接等工作。运输管理是对货物的运输过程进行管理,做好交接手续,保证货物的完好无损,并且要根据情况应对一些突发事件,像一些特殊货物,要采取特殊的手段进行保存,如一些食品类,需要做好冷藏,防止运输过程中食品发生变质,并且要确保货物按时到达指定仓库。供应链管理过程中有多个环节,运输企业只有不断的优化供应链模式,采取先进的管理手段,才能减少成本的输出,提升企业管理效率。

二、运输企业运用新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随着经济市场的全球化发展,运输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只有通过运用新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才能提升企业的实力,才能确保运输企业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供应链是运输企业的生命线,优化运输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不管对于优化企业的软实力和经济实力而言,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现代服务至上的市场竞争中,优化管理模式,无形之中就优化了企业的服务水平,有利于企业快速的占据市场份额,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运输企业是以服务为核心的企业,只有重视管理,优化管理模式,才能不断的提升服务质量,打开更加广阔的运输市场。目前,市面上的运输企业在物流系统的构建上由于受到地区、地理环境等方面因素的限制,使得物流系统存在明显的缺陷,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能够迅速的帮助企业找到物流系统中的核心问题,从而减少地区在服务质量上的差异,促进运输企业服务质量在区域上的平衡发展,因此,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构建完善的物流供应链系统十分重要,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运输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管理有延迟性

在传统的物流供应链管理中,供应链的核心点是生产商,生产商决定了产品的特性、产品的特点,供应商物流采购等方面的工作都是以生产商产品的特性和生产量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策略。因此,传统的企业采购具有一定的延迟性,采购环节都依据生产而作业的,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生产商提供给企业的产品与市场所需总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管是在质量上,还是在产品特性上,由于生产商和消费者无法直接对接,生产商无法获得一线的消费者需求,因此提供给企业的产品便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导致了生产商无法精确把控产品特质,造成了采购管理的延迟。

(二)仓库管理模式落后

仓库管理是物流供应链管理中的核心部分,仓库管理主要是对进货量、剩余库存量和发货时间等数据进行统计和管理,企业如果无法准确地掌握仓库基本情况,就会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影响企业的信誉度,同时也增加企业仓库管理的成本,造成库存积压,给企业造成较大的影响。传统仓库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有市场,对于市场的把控能力较低,同时,难以预见后期市场的变化,比如,市场中所需要货物比实际库存要大,但是这个时候库存中却没有货物,或者有可能出现相反情况,库存积压,这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增加企业的成本支出。因此,信息时代,对于仓库管理的主要优势在市场分析准确,能够为仓库管理、仓库进货出货提供有力的数据保证,从而为企业减少成本支出。

(三)运输信息对接延迟

在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中,运输信息堆对接延迟,直接影响了运输的效率,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将货物首先进行包装、然后在进行出后,最后确定货物信息安排运输,整个过程中,信息的对接要及时准确,保证运输的通畅及时,确保货物运输动态能够被消费者、企业、供货商所掌握,但是在实际的货物运输中,信息对接有一定的延迟性,影响了企业的服务质量。

四、新技术条件下运输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策略

(一)创建现代化信息平台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现代企业在物流供应链管理方向上要进行调整,依据现有情况构建现代化信息平台,实现客户和生产商、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第一,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建立采购平台,转变传统的作业理念,建立以客户为核心的采购管理模式,将客户放在整个采购环节的中心地位,定期的统计消费者的需求,了解市场走势,并且根据现有数据统计和分析出下期产品的特性和需求结构,并且将这些信息通过互联网反馈给生产商,从而实现需求和购买的高度统一和融合,提升采购管理的效率。企业通过建立信息平台,构建了一个消费者和客户沟通的桥梁,有效地提升了销售效率,减少了库存成本。第二,创建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企业要根据自身规模和发展战略,引进与自身管理模式匹配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产品从入库到发出,再到客户手里的全方位动态化管理,利用扫描软件对产品入库扫描跟踪。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搭建起一个以客户为中线的产品动态流动网,不管是仓库、企业、运输部门度可以通过系统掌握产品的运输动态,从而根据实际状况制定运输计划。

(二)优化物流共享模式

对于运输企业而言,信息共享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企业可以根据大量的物流信息制定企业发展策略,分析市场走向,评价出客户对于产品的客观态度,并且可以根据评价结果调整企业的产品生产或者是管理模式,从而减少企业的库存压力,做好仓库管控,减少企业的风险。物流信息本身就具有较为明显的商业价值,在信息共享问题上,企业依据情况收取费用,也可以与其他企业交换信息,依据这些信息,可以进行分析和总结,分析出同一产品或者是不同产品的市场数据,从而利用市场数据制定销售策略,做好仓管库存管理,企业还可以根据物流数据挖掘更多的潜在客户,并且可以从中分析出客户流失的原因,从而重新制定销售策略,企业可以在信息共享平台中增添物流动态、运输方式、价格查询等,吸引其他企业与部门对平台的关注。在现代的运输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中,企业要借助大数据不断的开拓市场,提升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

(三)利用信息技术拓宽网络渠道

传统的运输企业在拓宽网络渠道的过程中面临诸多的障碍,但是现在是信息化市场,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线上和客户的零距离对接,了解掌握客户的信息,从而为仓库管理、市场分析、客户需求把控提供理论基础。运输企业要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拓宽网络渠道,就要大力的发展信息技术,构建信息技术平台,整合线上资源,合理的利用线上的所有资源,构建一个系统的网络销售渠道,并且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中断服务,加强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实现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直接对接。在运用信息技术拓宽网络渠道时,企业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优化,一是建立零售网点,构建连锁式的经营模式,连锁式的经营模式不仅可以减少企业的成本,而且还可以提升运输企业的在管理上的规范化,确保企业可以随时了解各连锁店的实际运营情况,二是建立专业的物流配送体系,加之以信息技术的深层渗透,进一步的扩大市场的接触面,专业的物流配送体系不仅可以对接供货商,而且还可以直接接触到客户,因此可以从一线直接了解到市场的需求和客户的情况,进而通过市场总结和归纳,反馈给企业,企业再根据反馈结果调整物流策略,从而不断的优化物流服务水平,优化物流供应链整体运营架构。

(四)构建线上线下结合式平台

运输企业在近几年来受到电子商务的冲击,如果不加以改变,终会被市场所淘汰,因此,运输企业发展网络多元化营销渠道,构建线上和线下的销售平台,通过二者的有机结构,达到去库存,减少企业消耗的作用,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运营模式,其实,对于运输企业而言,其核心点在于库存,再者就是销售,线上营销模式减少企业成本,线下的影响可以让客户进行零距离体验,可以进一步地让企业从中了解到市场的走向,从而做好库存管理。现在由于线上销售模式的转变对于运输企业的影响十分的明显,线上销售模式应该多角度发展,不仅重视线上零售发展渠道,更要注重线上疲乏销售渠道,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确保线上销售渠道的完整转型,进而达到拓展业务的要求。五、结语总而言之,由于现在运输企业竞争压力极大,运输企业要想长久在市场中立足,就需要在服务上进行不断的优化,提升服务质量,注重新技术的应用,才能提升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黄渊.新技术条件下的运输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09):108-109.

[2]史永进.新技术条件下的商贸流通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J].商业经济研究,2018(04):77-79.

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范文2

关键词:集成供应链模式;物流管理模式;现代企业;研究探讨

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冲击了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要求现代企业必须对自身的物流管理进行变革和创新,以适应信息化的社会发展。集成供应链是一种新兴的物流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整合人力、数据、信息技术等资源,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让现代企业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中能够站稳脚跟,不至于被时代所淘汰。所以,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积极研究集成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致力于探索出一条可行性强的道路,促进现代企业的繁荣发展。

一、集成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概念及特点

集成供应链管理模式是指,处在供应链节点上的企业放弃传统的管理理念,树立数据型的管理思想,积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全部供应链成员的材料采购、生产制造、销售、财务管理等环节进行整合,并将其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开发和管理。

集成供应链下物流管理衍生出了新的特点,包括快捷、信息化、多样性、人性化、无缝衔接、客户满意度。快捷性是指,集成供应链的物流运输更加便捷,供应时间缩短、速度提高,可以保证物流管理的正常运行;信息化是指,集成供应链的物流管理可以将市场的供求信息与物流管理现状有效结合,提高物流管理信息的透明度;多样性是指,集成供应链的物流管理可以丰富物流的运输方式,拓宽物流的销售形式,扩大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人性化是指,集成供应链的物流管理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提供人性化的物流服务;无缝衔接是指,集成供应链可以有效衔接上、下游的供应商,提高物流信息管理的追踪能力;客户满意度是指,集成供应链的物流管理可以为客户提供精细化的物流服务,最大程度地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保证客户对企业产品的忠诚度。

二、集成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积极意义

集成供应链管理模式对于优化现代企业的物流管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可以有效衔接供应链节点企业,形成协同效应。物流作为当前最热门且最具潜力的行业,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代将集成供应链应用到物流管理中,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对企业内部的生产、销售、售后等环节进行优化和创新,有效整合企业内部的各项资源,从而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促进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的繁荣发展。

二是有利于凝聚自身核心竞争力,达到强强联合的效果。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物流行业与制造业、农业、工业等领域都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企业将集成供应链应用到物流管理中,可以帮助企业联系到高质量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并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凝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达到强强联合的效果,促进现在企业的蓬勃发展。

三是各成员可以共担风险,利益共享。集成供应链节点上的各个成员,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现代化企业将集成供应链应用的物理管理中,可以有效地上传下达、联系左右,构建一个整体的供应链,使各个成员可以共担风险、利益共享,促进现代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目前我国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物流管理的库存量大

传统物流供应链存在时间上的缓冲问题,即上游制造商和下游零售商都存有某些产品的存货。上、下游存货的积压现象,是导致供应链上其他环节缺货的最直接的原因,也就是说如果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他们各自的仓储存货时点不一致,就会进一步加大库存量的问题。同时,如果库存管理出现失误,再加上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影响,当货物到达供应链的最后一个节点时,库存水平与社会实际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就会被弱化,不利于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二)传统物流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反应速度慢

目前,我国物流行业采取的是分部门管理体制,即根据不同运输方式,从中央到地方相应的管理部门和层次。这种分割式的管理体制将整个社会的物流过程碎片化,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限制了物流行业的发展。企业在展开物流管理时,受管理体制的限制,传统物流的配送渠道比较松散且具有固定性,如果供应链上出现脱節现象,那么就会使热销产品跟不上市场的需求,拉低物流管理的反应速度,降低了现代企业的物流管理效率。

(三)传统物流管理的业务处理存在滞后性

随着我国经济和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一些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应时而生,但是其在业务处理、售后服务和管理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都只从事简单的运输、仓储服务,在流通管理、流通信息服务、售后服务、物流成本控制等附加服务方面,缺少科学合理的物流管理规划,不能提供全程有质量的物流服务。此外,许多企业缺乏物流管理的理念,没有完善和规范物流内部管理体系,形成粗放的经营管理体制,大大降低了物流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四、现代企业物流管理基于集成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原材料采购物流管理的创新

原材料采购环节,是企业内部经营活动展开的前提条件,是满足物流生产制造需求的重要物质保障。现代企业基于集成供应链对物流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可以帮助企业寻找到合适的原材料供应商,并与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有效避免由于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导致生产成本过高的现象。

现代企业在展开原材料物流管理过程中,可以构建SCM供应链管理,使供应链节点上的各个成员可以共享企业的信息和数据,企业可以联系自身的发展实际情况,提高搜集有效资源的能力,帮助企业节约在原材料采购环节方面消耗的资金。但是,SCM供应链管理运行的前提条件是:企业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具有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因此,企业应该和上游供应商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取得上游供应商的信任,获得供应商的原材料支持,提高企业物流产业链的工作效率。

(二)生产物流管理的创新

生产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关键环节,生产物流管理是指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活动,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监督。从原材料投入生产的管理方面来看,企业基于SCM供应链管理,可以有效监督原材料的投入和产出状况,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从生产过程方面,企业基于SCM供应链管理,可以获取整个物流供应链上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可以协调供应链节点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帮助企业减少生产和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物流管理的效率,间接性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销售物流管理的创新

销售环节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企业的销售收入和经营利润,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向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是现代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面临互联网、物联网的经济发展新态势,现代企业必须基于集成供应链对物流管理进行创新,构建集成化SCM物流管理模式,该模式可以拓展企业的销售渠道,提高现代化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力,有效避免因为个别供应商垄断导致产品销售不出去的现象。此外,企业构建集成化SCM物流管理模式还可以根据潜在客户的需求,对客户群体进行细化和分工,从而展开精细化的销售管理模式,积极销售物流管理体系,帮助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目标,促进企业的现代化进程。

(四)建立健全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上游供应商主要负责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下游分销商主要负责将企业的产品推向市场,生产物流管理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即原材料采购物流管理、生产物流管理、销售物流管理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现代化企业物流管理基于集成供应链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可以将物流系统中若干组成部分无缝衔接,组成一个有序、协调的整体。同时,企业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对物流链上的信息进行搜集、处理、分析和加工,可以发挥各个成员的最大效用,优化自身的物流管理模式。此外,企业发展集成化SCM物流管理模式,可以获得快捷、多样的信息,同时根据市场的需求提供人性化的物流管理服务,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完善客户反应体系,加强物流管理的售后服务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现代化企业物流管理基于集成供应链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可以实现供应链节点各个企业的资源信息共享,从而准确的定位客戶群体,设计符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的物流销售渠道,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提高企业库存空间的使用效率,积极去库存,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仓储成本和销售成本,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的发展目标。同时,企业还应该完善自身的客户反应体系,加强物流管理的售后服务,增强客户的情感体验,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推动促进形成战略伙伴关系,积极构建坚实的供应链,推动物流行业的现代化步伐。

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范文3

【关键词】物流管理 供应链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传统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企业的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连接供应链节点的纽带,达到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的目的,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实现了企业供应链上各个合作商的有效沟通和企业间的同步化,优化企业物流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将详细分析现阶段,在供应链系统的大环境下,现阶段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并针对企业物流管理上遇到的阻碍,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一、供应链管理的界定

供应链最早是由皮特.鲁德克的经济链经过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转变而来的,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供应链它是企业管理系统中,通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种流程,它是由一个企业共同合作的不同商家而构成的物流网络,加强企业供应链的有效管理,完善供应链中涉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相关信息,最终实现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公司成本、从而达到供应链运作最优化的目的。

二、供应链系统下,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企业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物流管理是降低成本,增强效益,提高消费者满意度的有效手段,可以说,一个企业物流管理管理水平的高低,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然而现阶段,在供应链系统下,企业物流管理上,还存在着许多障碍,比如,来自于各组织的观念问题、人才问题、传统企业机构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内部和贸易伙伴间的协调问题、绩效评估问题等等。这些物流管理上的障碍,造成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误会,影响了企业形象,弱化了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以下内容将详细分析现阶段在供应链系统下,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一)企业物流管理制度不健全

成功的企业背后一定有规范性的企业管理制度在规范性的实施,建设一套完善的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企业物流管理制度不健全,是使物流管理效率下降的主要原之一,一套完善的企业物流管理机制,可以体现在供应链上的多个环节,比如,企业采购成本的管理不健全,企业供应链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企业物流的管理水平上,缺乏完善的考核制度等,完善供应链中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规范制度,建立完善的企业物流管理制度,是提高物流管理效率的有效方法。

(二)企业物流设备及管理技术落后

随着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传统的物流管理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物流管理上的需求,企业物流管理设备的落后影响了货物的运输、储藏,传递等一系列流程,企业物流设备的落后,阻碍了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交流,使信息不能有效的传达,消费者反应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反馈给企业,从而影响了企业的信誉度,降低了顾客的满意度,在物流管理技术上,企业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和完善,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交互性强的特点,然而在物流技术管理上的应用却不是很多。

(三)企业物流人才专业素质低

增强物流管理人才的专业技能,是提高物流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物流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低,极大的影响了物流管理的服务质量,培养企业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是解决物流管理问题的首要任务。

三、供应链系统下,优化企业物流管理的有效措施

企业物流管理的优化关乎着企业的未来,一套完善的企业物流管理系统,不但可以增强企业的效益,提高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在供应链的系统下,加强企业物流管理,建立企业完善的物流管理制度,是提高物流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以下内容将详细分析现阶段供应链系统下,企业物流管理上存在的弊端,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一)建立完善的企业物流管理机制

成功的企业离不开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针对企业的物流管理,在管理制度上应该着重强调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管理,保证从货物的采购、生产、物流、需求四个流程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目的,针对企业物流管理人员,要提高物流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落实“以顾客为本”的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有效实现与消费者的真情互动,加强物流管理供应链的重视,建立完善的考核评定体系,进行物流管理人员的定期考核测评,利用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物流管理专业人员,对提高物流管理效率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完善培训制度,培养专业化人才

人才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为了提高物流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企业可对物流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加强对物流管理供应链的重视,从而提高物流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物流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是解决物流管理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加强企业管理技术的创新

在物流管理流程中,除了要保证物流机械设备的先进性,信息物流管理也要具备创新性,针对消费者向企业反应的问题,不能得以及时解决,企业在物流的信息管理上,要与时俱进,加强现代先进技术的使用,让科学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到物流管理中,比如针对消费者的反馈意见,企业要借用,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的网络技术,将供应节点畅通的联系起来,从而有效的控制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

四、结束语

在供应链系统的大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管理的完善,对实现供应链一体化有着深远的意义,企业供应管理人员对供应链管理理念的重视,实现了提高消费者满意程度的同时,为企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益,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物流管理效率,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完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是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的有效手段,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范文4

一、供应链下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在现代环境下,企业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来竞争,并在供应链中创造附加值,他们必须与合作伙伴建立合作渠道。合作伙伴适用于托运人、承运人与物流服务提供商,选择长期的物流合作伙伴促进绩效的改进。合作伙伴可以通过共同活动和信息共享降低成本和提高物流绩效。例如,在物流服务提供商横向合作治理机制的完善能够提高企业交通运输网络的效率,提升信息共享和合作过程的速度,从而提高企业绩效和提高企业在市场的成功概率。从托运人的角度,可以减少贸易伙伴间的协同关系、库存和提高效率,从而降低管理成本,加快交货,提供给终端客户更高的服务质量。因此,企业基于供应链优化的物流管理不单单对企业自身有利,这种效果是协同的,具有正外部性。物流决策对于组织来说是一项越来越复杂的任务,因为这些决策涉及战略、战术和操作层面的决策,并且涉及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供应链管理中有一些目标可以实现。提高客户满意度和服务、提高竞争力是企业要实现的主要目标。供应链管理的目的也是为了降低成本和资源,参与产品创新以及提高效率和效益。供应链管理还注重降低库存水平和各自的成本,增加利润,提高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合作。

二、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单独的物流成本记账核算系统,核算方法不合理

虽然国家已经了关于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标准,但是由于物流成本的结构和组成的复杂性,现在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中很难实现物流成本的清晰统计。但是物流作为企业的一个完整部门,从制造商到供应商再到顾客,这一流程的核算混迹于各个综合会计科目中间,不免产生混乱,难以取得反应物流一体化效绩测量所需的数据。

(二)物流成本管理设置理念下,无法适应供应链管理的变化趋势

在以往的管理模式之下,企业无法实施统一化的物流成本核算,这就导致只有极少数企业可以从全局性的角度出发,完成物流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任务。此外,此种分散式的管理方式,还会引发物流成本信息失真的问题,难以运用成本管理的途径,对物流流程加以优化,导致最终所制定的低成本战略仅仅成为口号,不能高效落实到实践中,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无疑极为不利的。

三、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措施方法

(一)采用物流标准化的方法进行物流管理

物流作为一个非常大的系统,其标准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制定出相应的技术标准以适用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设备、专用工具等各个系统;制定出相应的工作标准以适用于系统内各个分领域,例如包装、装卸、运输等方面。以系统作为起点,将各分系统与分领域中技术标准与工作标注的配合性再加以研究,从而制定出一个统一的标准以适用整个物流系统。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物流的?俗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这一过程中的基本设备统一规范。例如,现阶段的托盘标准可以与各种运输装备、装卸设备标准之间有一个良好的衔接,在这方面有效地提高了托盘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适用性,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商品运输、储存、装卸等过程的自动化和机械化水平,增加整个物流配送系统的运转效率,对降低物流成本做出极大的贡献。

(二)基于供应链管理需要,构建系统化的物流成本核算机制

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市场目标具有一致性,它的物流核算方式从理论上来讲,也需要做到有机地统一。通过对现阶段每个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工作的情况进行分析,而后发现了较为普遍的问题,即各自为政落实工作。基于此,核心企业可以选择在各个节点之中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和计算》落实到实践中,与此同时,秉承着适度、准确的原则,将会计核算资源作为物流成本管理的数据参考,而后还可借助其他的方式,对隐性成本进行深度发掘,最终使整体的物流成本控制更为完整。此外,还可对企业物流成本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予以了解和掌握,将其作为日后物流成本项目管理的基础和重点,还要对物流成本支付形态层面加以考虑。在确定物流范围的基础上,提高物流成本管理控制水平,发挥物流成本核算机制的作用,为接下来的物流成本控制工作的落实提供制度保障,也可使物流管控行为更具针对性和规范性,提高管控过程的工作效率,为整个公司的运营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建立基于信息共享的企业物流管理体系

建立基于信息共享的企业物流管理体系,是一个企业保持和发展其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信息共享”也可以称为“知识共享”或“信息集成”。供给中存在着无数的信息,如物流、商业、战略、战术等等。信息共享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大量的好处,例如减少库存和有效的库存管理、降低成本、提高风险能见度(显著减少不确定性)。企业要在优化供应链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建立起基于信息共享的企业物流管理体系,通过各个流程之间的信息共享,能够避免企业旧有流程的冗余,减少信息查询等成本。

(四)提高人员整体水平

物流企业在人才的招聘上要注重标准的制定,注重招聘流程的高效性,只有积极地降低招聘成本,获得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为企业所用,帮助企业提升工作效率。另外,京东商城在人才管理上,要注重薪酬激励机制的建设,做好工时分配和记录,保障工作效率的同时制定较为全面的管理机制,积极引进高科技技术手段,如高效地财务软件,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合理地优化配置人才资源,只有在提升效率的同时降低劳动分配率,制定完善地培训流程,适当降低培训成本和管控人员成本,才能使得企业效益最大化。

(五)重视效率化的配送

尽可能缩短用户订货花费的时间,制定合理的进货体制,是企业物流发展的客观要求。现阶段,企业应采取效率化配送,重视车辆的配置计划,用以提高装载率以及车辆的运行管理。构筑行之有效的配送计划信息系统,使得生产厂商配车计划的编制与生产计划联系起来,可以降低运输和进货的成本。降低物流企业物流成本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协调各部门以及外部关系,以使各部门在物流系统的优化过程中互相配合。

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范文5

关键词:钢铁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100-02

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由于全球钢材需求增长主要受益于中国、印度以及独联体、中东和拉美等新兴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迅猛增长,而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对新兴国家的影响有限,因此,国际钢铁工业协会认为2008年全球钢铁业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2007年全球钢材表观消费量11.9亿吨,较2006年增长6.8%。严格讲,从2006年开始国内钢铁已显示出过剩迹象,只不过是由于强劲的出口增长,消化了新增产量,掩盖了这一矛盾。2007年,中国实际生产粗钢4.89亿吨,粗钢表观消费量4.34亿吨,靠净出口5 488万吨,才使国内供需矛盾基本平衡。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加剧,出口进一步回落,这一矛盾将逐步显现。虽然钢材需求总量呈增大趋势,但增速放缓;宏观调控,抑制出口;国内新增钢铁产能集中释放,使得本来就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更加严峻,低端产品竞争加剧。因此当前整体环境相当严峻。

钢铁行业在中国是一个基础最好的行业之一,技术和资金都是最雄厚的,企业信息化基础是最好的,集约化程度也是相对较高的。但与发达国家同行相比,在技术工艺、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吨钢能耗等方面仍有不小的差距。加之今年以来原材料、燃料持续的涨价进一步加大钢铁企业的成本压力,随着钢铁市场竞争的白热化,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向“第三利润源”要效益是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钢铁物流通过专业化通管,一定能用最少的运力,走最少的路程,经最少的环节,花最少的费用,耗最少的时间完成运输作业任务,使物流系统作用发挥在“创造利润”上,进一步确定物流系统是企业“第三利润源”的地位。为缓解不断上升的成本压力,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应强化严、细、实管理,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加大循环经济推进力度,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钢铁行业作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其多渠道的大宗原材料、燃料、冶金辅助料及备品备件的采购特征和大批量、多品种的产品多分销网络成了与其他行业不同的物流管理体系,其运作模式和管理思想更加符合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要树立物流管理不仅是服务业是创利性工作的观念。必须确立公司物流系统不仅是一个服务配套体系,更是一个潜力无限的朝阳产业,产业化运作,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在当前的原料供应和产品市场竞争条件下,降低物流成本必然会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降低产品总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一个新的值得关注的亮点。所以钢铁企业必须强化物流管理,疏通企业“血脉”。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的目的一般有五点:

(1)为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为了保障正常的生产供给和产品销售渠道畅通;(3)通过规范进厂物流、厂内物流、出厂物流,全面提高企业投入、产出的总体运营效率,降低库存、盘活资金;(4)通过供应链物流管理提高企业的市场反应速度,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5)为了树立企业良好的内、外部物流形象。

二、现代物流管理系统符合钢铁企业发展的需要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系统模型和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物流模型相比,信息的流量大大增加。需求信息和反馈信息不是逐级传递,而是网络式传递的,企业通过ERP/Internet可以很快掌握供应链上不同环节的供求信息和市场信息。因此在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系统有三种信息在系统中运行:(1)需求信息;(2)供应信息;(3)共享信息。共享信息的增加对供应链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可以做到共享信息,供应链上任何节点的企业都能及时地掌握到市场的需求信息和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情况,每个环节的物流信息都能透明地与其他环节进行交流与共享,从而避免了需求信息的失真现象。归纳起来,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的特点可以用如下几个术语简要概括:信息―共享、过程―同步、合作―互利、交货―准时、响应―敏捷、服务―满意。

供应链物流管理指的是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实施对供应链物流活动的组织、计划、协调与控制。作为一种共生型物流管理模式,供应链物流管理强调供应链成员组织不再孤立地优化自身的物流活动,而是通过协作(Cooperation)、协调(Coordination)与协同(、Coliaboration),提高供应链物流的整体效率,最终达到供应链成员整体获益的目的。

三、针对钢铁企业的现状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提出的解决方案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制造业的全球化、网络化过程。虚拟制造、动态联盟等制造模式的出现更加迫切需要新的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传统的企业组织中的采购(物资供应)、加工制造(生产)、销售等看似整体。但却是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的企业运作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制造模式发展的需要而那种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自我封闭的管理体制更无法适应网络化竞争的社会发展需要。因此,供应链的概念和传统的销售链是不同的它已跨越了企业界限。从建立合作制造或战略伙伴关系的新思维出发,从产品生命线的源头开始到产品消费市场,从全局和整体的角度考虑产品的竞争力使供应链从一种运作性的竞争工具上升为一种管理性的方法体系,这就是供应链管理提出的实际背景。

钢铁行业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目标是将上端钢厂、钢铁流通企业、物流配送体系、下端客户和供应商进行交流和协作,实现钢铁行业从钢厂到终端用户的整个体系中业务的统一流程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工作效率、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现代钢铁企业对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提出了符合实际操作的更高的要求:

1.需要建立全方位的,内容最为丰富的信息平台。其中应包括:商流信息板块、物流服务板块(资源信息、产业信息、仓储信息、产品资源市场)和产品营销体系。

2.基于电子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实现从电子信息收集、配比、交易、物流配送到资金结算全过程电子化管理。主要生产流程保持畅通无障碍,即产品采纳―资源―价格―供需对接―仓储―加工―配送―货款支付―深化保障―订单下单。

3.针对传统钢铁企业所在地区仓储物流企业众多,信息不畅,业务拓展不顺,资源浪费的特点,整合现有社会资源,建立物流分拨中心,在钢铁电子信息平台上做好钢铁物流分拨的电子化,进一步完善钢铁物流分拨系统。通过系统解决物流分拨、加工、配送、信息反馈功能,通过这些功能的实现,使“钢领”在钢铁物流上真正发挥综合协调、货物监管、质量保障、信息互动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整合社会的钢铁仓储、加工、配送资源,减少重复健身,降低物流成本,大大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4.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在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中贯穿物流和信息流两个运动过程。物流是企业的基本流,它的运动进程产生各种运动信息,而企业管理者针对这些信息作出决策,以决策信息再控制物流运动,规划调节物流数量、方向、速度、目标,使之按一定目的和规划运动。企业信息化工程应充分考虑物流系统的特点,满足物流系统的基本要求,为物流系统搭建一个技术平台。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是物流系统的灵魂,更是主要的发展趋势。物流系统的运行,关键在于“流通”上,“流通”的顺畅与否关键在于合理的计划安排上,让占有较大资金的物资长期处于静止状态,是一种浪费,理想状态的物流是“零库存”,这就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所以物流设施的投人应该以运输设施和信息化为主。

钢铁企业面临原料供应日趋紧张、运价上涨、运力不足、竞争加剧的严峻挑战。从经济效益来看,钢铁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丰富产品、提高质量、采用先进技术获得的利润也越来越有限,而物流领域的含量却低于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因此物流管理是提高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经济全球化把物流供应链管理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企业可以利用各国、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分散生产和销售。物流社会化能使企业可利用的物流资源成级数倍增长,即优化了资源配置,又节约了物流费用。国内大型钢铁企业一定要走出重生产、轻物流的管理误区,重视物流供应链管理,更新运输管理思想理念,不断完善钢铁物流的功能,使物流真正成为钢铁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为钢铁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颖.钢铁服务业的“纲领”路线[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2):3-35.

[2]刘玉瀛,余英武,王晔.浅谈供应链管理环境下钢铁企业的物流整合[J].物流技术,2004,(11):20-23.

[3]张远贵,易树平,等.钢铁企业面向供应链的物流战略研究[J].价值工程,2007,(4):63-66.

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范文6

提高物流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物资采购工作在企业经济活动中作用重要,分析企业物流的运作模式和现状,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效地控制采购成本是当今企业必须关心的一个紧迫话题。

【关键词】

物流运作模式;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纷纷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以较低的交付成本、更好的物流服务在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越来越成为企业战略中不可分割的组成。

1 企业物流的运作现状

我国物流的第一个基础性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与2001年4月,有效填补了物流经营管理理论的空缺,但目前仍存在研究缺乏综合性,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强,管理手段落后,很多企业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缺乏“第三利润源”的理念,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没有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等问题。

2 现代企业物流的运作模式

20世纪60-70年代,发达国家物流企业经历了将竞争焦点集中于生产领域,通过降低物质资源消耗,获取 “第一利润源泉”;通过提高生产率获取企业的“第二利润源泉”的发展过程。70年代后,增强竞争力的焦点从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包括采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分销、售后服务等物通活动以及有关信息活动,出现了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单个企业依靠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美日等国企业纷纷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强化核心能力,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而将其它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构筑一体化物流战略,在全球范围谋求物流外包,企业只有与别的企业结成供应链才有可能取得的主动权。与合适的供应商、储运商等结成战略联盟,成为长期的、稳定的战略伙伴。通过合作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实现互惠互利,提高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3 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方面

供应链管理是把供应商、生产厂家、分销商、零售商等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企业都联系起来进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生产及销售的有效链接和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合理流动,达到成本的降低。构造高效供应链应具备的关键点有:

3.1 以顾客为中心,供应链管理发点和落脚点是市场需求

顾客价值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包括三个部分:客户服务,即企业如何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对客户的反馈和期望作出反应;客户服务应对市场细分,分析服务成本,进行销售收入管理。需求传递,即企业以何种方式将客户需求与产品服务的提供相联系;指企业把产品和服务送达客户的销售渠道组合,这一环节对成本有直接影响。合理预测分析并制定计划是重要的职能。采购战略,即企业在何地、怎样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采购战略决定成本结构和所承担的劳动力、汇率、运输等风险。

3.2 注重核心竟争力

在供应链管理中,其重要的理念就是强调企业的核心业务和竞争力,并将之在供应链上准确定位,将非核心业务外包。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别的企业无法模仿(它可能是技术,也可能是企业文化)、资源市场上买不到、其资源和能力具有互补性不可分、资源具有组织性不因个体或局部原因而丧失等特点。

3.3 相互协作的双赢理念

传统的企业供销之间互不相干,供应商和经销商都缺乏合作关系。在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下,企业间除了自身的利益外,追求整体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合作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竞争的关键。在供应链管理中,不但有双赢理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手段把理念形态落实到操作实务上,将企业内部供应链与外部的供应商和用户集成起来,集成化是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关键。管理的重点是以面向供应商和用户取代面向产品,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产品、工艺、组织、企业文化等),实现信息共享。通过为用户提供与竞争者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或增值的信息而获利。

3.4 优化信息流程

信息流程是企业内员工、客户和供货商的沟通过程,信息系统只是支持业务过程的工具,企业的商业模式决定着信息系统的架构模式。为了优化供应链管理,便于管理人员迅速、准确地获得信息,须从与生产有关的第一层供应商开始,环环相扣,直到货物到达最终用户手中,真正按链的特性设计业务流程,使各节点企业都具有处理物流和信息流的能力。形成贯穿供应链的数据库信息,集中协调不同企业的关键数据,所谓关键数据,是指订货预测、库存状态、缺货情况、生产计划、运输安排、在途物资等数据。充分利用电子数据交换等技术手段,达到共享重要信息。

3.5 整合内部物流降低采购成本

企业的物耗占产品成本的一半以上,控制采购成本对经营绩效至关重要。采购成本控制是物流管理的重要部分,也是耗用资金多,容易失控的环节。据测算悉降低1%的采购成本可以使利润提高5%~10%。降低采购成本是企业“第二利润源泉”。企业的采购价格;定额科学的采购量;及时、全面、准确地物流信息;准确、安全、经济的运送和储备方式;具有预见性和灵活的采购策略;良好员工的素质等都是影响物资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成本控制的6个方面有:(1)制订采购预算与计划。对采购资金理性的规划,有效控制资金的流向和流量,从而控制成本的。(2)采购价格的确定中要弱化个人行为,注重调查和收集信息,采取竞争性谈判方式确定采购价格。(3)利用采购环境。充分利用供应链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市场信息机制,使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减少盲目性,降低决策风险,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目的。(4)择优供应商管理。给所有符合条件的应商均等的机会,基于长期降低采购成本的理念强化供应商的管理。(6)储备管理。使库存在能满足产需要的情况下尽可能最小化,即数量上合理的最小化。(7)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的素质也是控制采购的重要环节。

总之,企业按市场规律构筑适合自己的一体化物流战略,整合内部物流,建立严格的业务规则和制度,采用高科技物流设备,在物流运作中广泛采用EDI、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形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形成系统和网络,提高物流综合效益。同时把外部物流交由第三方去做,以多种方法吸纳资金引入竞争机制,更多地使用社会化物流。以一体化的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来寻求资源采购、生产装配和产成品分销,参与市场竞争,通过一体化物流既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树立良好信誉,提高市场竞争力,可以为企业力营造良好经营环境,寻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参考文献】

[1]宋健。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8。

[2]田会。从转型对企业动力系统的影响看国有企业改革[J]。管理世界,2009(9)。

[3]供应链管理的四大支点。中国教师()

[4]浅析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的控制。中国教师()

[5]物流企业运作模式及发展战略。中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