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气象服务调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气象服务调查范文1
关键词 气象服务;问卷调查;公众效益;满意度;青海共和;2016年
中图分类号 P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218-02
气象服务是气象事业的立业之本,与国民经济以及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2]。气象服务是气象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也是发展气象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将气象服务划分为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和专业气象服务3类。所谓公众气象服务,是指通过各种传播手段为满足社会公众了解天气的需求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保障安全所提供的气象服务[3-4]。目前,公众气象服务产品主要有短时临近预报、短期预报、一周天气趋势预测、月天气趋势预测以及重大天气过程、重要社会活动等开展的专题气象服务产品,服务主要通过短信、电视、网站、显示屏等途径提供。为更进一步掌握共和县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状况,客观、真实地了解各用户对气象服务产品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共和县气象局开展了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统计分析调查问卷结果情况,以期改进今后的气象服务工作,切实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1 调查概况
1.1 调查时间与调查对象
调查时间:2016年8月。调查对象:县政府所在地恰卜恰镇的各行各业人员,参与问卷调查的共有600人,基本涵盖了工人、农民、医务人员、学生、个体经营者、离退休人员、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年龄为18~70岁。
1.2 调查内容
针对目前共和县气象局现有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调查共设计了多个问题,主要涉及公众对天气预报的总体评价、对气象服务的评价和态度、对气象信息的了解、对气象服务的需求等方面。
1.3 问卷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600份,回收529份,有效问卷520份。9月对有效问卷进行了汇总、统计、分析。其中城镇居民366份,占70.4%;乡村居民154份,占29.6%。农民占的比例相对较多,为26.0%;其次是学生,占20.0%;工人、干部、个体人员比例为10.2%~14.2%;其他人员占2.1%。被调查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60岁之间,占93.8%。其中,30~49岁最多,占75.2%;其次是50~60岁,占9.8%;再次是18~29岁,占8.8%;60岁以上最少,仅占6.2%。从被调查者的学历情况来看,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最多,占29.0%;其次是高中学历,占20.2%;中专和本科学历人员基本一致,占18.2%左右;大专学历人员占13.8%,研究生学历人员最少,仅为0.6%。
2 结果与分析
2.1 公众对天气预报的关注程度
由D1可知,共和县公众对天气预报“非常了解”的占22.1%;“比较关注”的占36.5%;“一般关注”的占33.8%;“不太关注”的占6.3%;“一点也不关注”的占1.1%。公众对天气预报表示“非常了解”“比较关注”“一般关注”的占92.4%,说明天气预报与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等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2.2 公众对天气预报准确性的评价
由图2可知,公众感觉天气预报“很准确”的占13.3%,感觉“准确”的占19.8%,感觉“基本准确”的占65.0%,感觉“不准确”的占1.3%,感觉“很不准确”的占0.6%。“基本准确”以上的公众占总人数的98.1%,但仍有1.9%的公众感觉天气预报“不准确”,说明天气预报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2.3 公众对天气预报预警和气象预警信号准确度的评价
由图3可知,公众认为天气预报预警和气象预警信号“很准确”的占11.2%,认为“准确”的占26.0%,认为“基本准确”的占57.7%,认为“不准确”的占4.8%,认为“很不准确”的占0.4%。公众认为天气预报预警和气象预警信号“基本准确”以上的人次占总人次的94.9%,说明天气预报预警和气象预警信号得到的绝大多数公众的认可,但也有约5%的公众认为天气预报预警和气象预警信号“不准确”,因此需进一步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率。
2.4 公众对天气预报预警和气象预警信号及时性的评价
由图4可知,公众认为天气预报预警和气象预警信号“很及时”的占11.0%,认为“及时”的占39.6%,认为“一般”的占46.2%,认为“不及时”的占2.9%,认为“很不及时”的占0.4%。公众认为天气预报预警和气象预警信号“及时”以上的人次占总人次的50.6%,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天气预报预警和气象预警信号的及时性,并提高提前量。
2.5 公众认为对生活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
公众认为对自己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是冰雹、大风和暴雨,分别占49.0%、44.2%和42.3%;其次是沙尘和干旱的影响,占37.7%和33.1%;霜冻、高温、连阴雨等占19.6%~25.2%;寒潮和低温分别占11.0%、9.8%。这些数据结果表明共和县高原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明显(表1)。
3 结论与讨论
(1)通过此次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情况统计分析,大部分公众对天气预报比较关注,公众对天气预报表示“非常了解”“比较关注”“一般关注”的占92.4%,不太关注的人员比例占6.3%,“一点也不关注”的比例仅为1.1%。认为天气预报“比较准确”“基本准确”以上的公众占总人数的98.1%,说明天气预报与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等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但仍有1.9%的公众感觉天气预报“不准确”,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仍然是气象部门最需要改进的重中之重,只有通过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才能不断满足社会对气象日益增长的需求[5-6]。
(2)共和县天气预报预警和气象预警信号的及时性较差,公众认为天气预报预警和气象预警信号“及时”以上的人次占总人次的50.6%,有约3.3%的公众认为“不及时”或“很不及时”,因此气象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天气预报预警和气象预警信号的及时性,提高提前量。
(3)共和县影响公众生活的气象灾害分别是冰雹、大风、暴雨、沙尘、干旱和高(低)温等,数据结果表明共和县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明显。
4 参考文献
[1] 王建萍,刘耀武.陕西县级农业气象服务调查及思考[J].陕西气象,2008(6):4.
[2] 骆月珍,雷俊,吴扬,等.公共气象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与讨论[J].浙江气象,2009,30(1):24-26.
[3] 王新生,陆大春,汪腊宝,等.安徽省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J].气象科技,2007,35(6):853-857.
[4] 段欲晓,潘进军,李青春.北京地区公众气象服务需求分析[J].干旱气象,2009,27(2):172-176.
气象服务调查范文2
[关键词]:气象服务;预期收益;评估与分析
一、气象服务预期效益评估概述
1、气象服务预期效益评估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我国的气象变化越来越频繁,一些极端的气象现象的发生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所以气象服务经济建设、社会生活的关系日益紧密,气象服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气象服务具有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提供各种气象信息的公益属性以外,还具有经济的属性,即气象服务可以通过一定的投入获得一定的收益,所以必须用一定的方法对气象服务预期的收益进行评估,以考虑其经济投入,为气象部门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2、气象服务预期效益评估的分类和内容
气象服务预期效益的可以多种分类,按照空间分为宏观效益和微观效益,按照受益对象来分公众气象服务效益、决策气象服务效益和专用气象服务效益。目前在我国比较经常使用的是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和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公众气象服务的效益主要是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多元性、层次性、整体性和正面性的特点,主要是公众气象服务的各种现状、公众对气象服务有什么样的需求,包含什么样新的需求、公众获取气象服务的行为习惯及来源渠道并在此基础上析了公众对气象服务评价,包括气象信息准确率评价、气象服务及时性评价以及气象服务的总体满意度。
行业气象服务总效益是指国民经济行业组织应用气象服务产品获得各种效用的总和,主要内容是行业气象服务贡献率、行业气象服务效益值、行业对气象服务的敏感度、需求度、满意度等评价,具有不确定性、难以度量性、多因素性和难归属性的特点。本文的对两种气象服务的预期收益进行分析。
重大灾害性天气评估的对象主要是对某次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进行评估,投入比较大,偶然性比较强,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对该次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的预报是否准确、预报及时性指标、气象服务覆盖率指标、政府部门对气象信息的反馈指标、决策部门响应指标、社会采取措施指标,气象服务效果指标,具有偶然性和不易控制性的特点,所以其投入不一定能够看到效果。本文主要对上述前两种进行分析说明。
二、气象服务预期效益评估思路与方法
1、气象服务预期效益评估思路
根据气象预期服务的评估工作内容和特点,可以知道是一项复杂、困难和难以量化的工作,其要收集的数据量大,加工处理困难,因此要评估好气象服务的预期效益必须建立好的评估思路,使用合理的评估方法。
评估思路上,总体上要不易量化的进行定性评估,对易量化的进行定量评估。两种气象服务效益评估要从阶段性、临时性的项目服务到规范化、常态化、人性化的思路进行。工作思路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建设好国家效益评估体系和标准,形成专门和专业的机构负责效益评估的规范化管理,包括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行业气象服务成本效益计算标准、有序的和全面的多行业的气象服务效益值,还要建立好评估方法、评价标准、数据存储、调查问卷、资料获取、质量控制、计算分析等技术进行规范和国家级和省级效益评估的组织结构、人才设施、业务流程。
其次为便于开展效益评估研究、连年效益评估值的比较以及国际化的比对研究要建立效益评估规范化业务流程和可操作性强、交互性好的效益评估业务系统,完善的效益评估数据库;建立跨年度、跨行业、跨区域的公众、行业、决策、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数据库,形成连贯的、可比的效益评估数据。在以上的基础要,要注意利用历史数据对效益评估方法模型、方案进行修订和优化实现对规律的控制和把握。要将用户的参与同专业分析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反馈,真正建立起来动态和连续的效益评估。
再次要避免气象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问题,使用多部门多渠道联合的工作方式和借鉴其他领域的公共方式,拓展多种多样化的用户调查方式和渠道。要加强同其他部门和跨国之间的合作,把评估工作和资料使用做细做好,实现资源的共享。
最后要针对典型案例库要建立基于网络的重大灾害天气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收集正在发生的灾害性天气平台各项评估指标,及时进行灾后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同时,评估指标可以作为案例库的一部分内容被收集、存档,形成典型案例,进人历史案例库为以后工作提供借鉴。
2、气象服务预期效益评估方法
气象服务的预期效益评估方法没有形成一种国际上公认的评价方法和评估模式。本文在研究以往的文献的基础上,针对公众气象服务的效益的方法主要有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的评估、气象服务的支付意愿法、平衡计分卡法、影子价格法等权变评价法,对行业气象效益评价方法主要使用了生产效应法、贝叶斯决策理论模型、成果参照法,德菲尔法。
三、气象服务预期效益评估与分析具体实施
针对公共气象服务预期效益的评估,比较简单,在明确调查的目标和调查内容之后,首先要制作调查问卷,之后对问卷进行发放,回收问卷之后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即可得出相关的数据。
而行业气象服务预期效益的调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使用传统的德菲尔法的过程中要对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根据地区的差异性或者按照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后,选取10名以上的内部气象服务专家以气象服务敏感度和效用大小进行评定;第二,依据组织和运营方式的普遍性、产品和产值的主导性、单位规模和稳定度的代表性进行选取根据评定结果选取敏感性行业中典型企业采用剂量—反应分析进行气象服务作用及效用的个例调查分析得出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第三,获得了典型企业的气象服务贡献率后,对典型企业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进行适当的调整,设计出5个档次供专家进行评价。聘请专家采用权变分析对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进行分析。最后根据上述的结果在加上国家统计局的GDP就可以得出结论。
参考文献:
[1] 张钛仁.气象现代化效益评价方法探讨及评估[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
气象服务调查范文3
1.1天气在线商务营销模式分析
1)天气在线有偿服务的对象、方式和主要内容。其有偿收费项目的主要对象是企业用户,为其提供线上浏览的历史气象资料和14天天气预报会员服务及月、季度短期气候预测等,服务方式包括在线服务和发送邮件2种(表1)。从产品内容上讲,提供的气象信息站点多、要素全是天气在线网站的主要特点。2)天气在线主要的商务模式。一种是基于气象信息本身的专业气象服务盈利模式,提供两种气象服务收费模式:注册为会员和点击付费(表2)。还有一种商务模式是通过加载广告的形式,通过为客户各类网络广告或赞助其网站的有关栏目的方式盈利。天气在线在网站的每一页上都预留了广告位。客户的广告主要在网页的第一屏显示,其中旗帜广告在固定广告位(也是用户电脑屏幕上的固定位置)上显示。各城市预报页面和各国(地区)及中国各省页面都有广告位供客户选择。由于人们出差旅行时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因此许多旅客在制定旅行计划前都会登录气象网站查询未来的天气信息。由此天气信息服务和商旅服务成了一条服务链上的上下游关系。根据对天气在线网站广告的分析,发现其广告客户主要分布在旅游(如旅馆、机票和旅游线路预订)、留学服务、医药、防晒用品(在紫外线预报页面)、电子商务等行业。
1.2气象商城与天气在线的比较
浙江天气网气象商城根据收费标准开辟3种类型的气象服务:一种是每月50~200元不等的小额支付气象服务;二是提供在线的气象信息查询服务;三是根据用户需要特别定制的行业专业气象服务,该类型的服务采用书面合同的形式签订,类似传统专业气象服务,服务模式采用定制网页形式。
1.2.1气象商城的优势
1)页面美化度高:由于天气在线页面广告较多,产品布局设计也较为杂乱,简洁、美化程度不如气象商城(图1).2)服务手段多样性强:天气在线主要通过在线浏览和邮件发送两种方式提供气象信息服务,而气象商城服务手段较多,除上述两种外还包括短信、传真、网页定制等方式。3)具有网上支付功能:气象商城支持网上支付,开辟了小额支付网络气象服务的先河。支持支付宝和银行转账功能,使得用户体验感更强。
1.2.2气象商城的不足
1)产品丰富度不足:与天气在线相比,气象商城缺乏较多基础产品,如全球城市预报、全球站点的多要素实况数据、全球站点的历史资料数据、亚洲主要海域的风、水温、波高、潮汐等要素的预报。2)商务模式灵活度不够:与天气在线独立的商业气象服务经营氛围不同,气象商城脱胎于气象部门,其商务经营受到更多的束缚。尤其在广告投放方面受国家主站的控制更为严格。
2公众需求对网上气象商城产品和营销模式的启示
近为进一步了解公众对网络气象服务的需求,通过网站、短信、发放问卷等形式,并结合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开展全国公众气象服务调查评价,对公众满意度评价因子和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进行了重点调查,其结果对气象商城的产品设置和营销方式都有所启示。
2.1气象商城应主推准确性较高的短期预报产品和实况产品
调查中选择公众广泛关注的及时性、便捷性、实用性和准确性作为评价气象服务满意度和重要性的评价因子。结果显示:1)浙江省公众对气象服务便捷性的满意比例最高,达73.2%,其次是气象服务的实用性,达67.6%;对气象服务准确性的满意比例最低,仅为19.5%,但选择比较满意的比例最高,达59.6%。(图2a)2)浙江省公众认为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最重要,远高于其他3项指标。但对其满意度评价最低,满意度仅为77.5分,明显低于对气象服务的总体评价。(图2b)图2气象服务满意度(a)和重要性(b)评价及对比从以上调查结果看,公众对预报产品的准确性最为关注,但同时满意度最低,说明现阶段影响公众对气象服务认可度的主要因素仍然是气象产品的准确性问题。因此在气象商城产品设计和宣传推广上一方面要主推准确性较高的短期预报产品或实况产品,同时突出更新频率、滚动预报的特点,以增强公众粘合度。
2.2气象商城的营销中应充分应用现有的手机和电视资源进行推广
在电视、广播、网络、手机、固定电话和其他等众多信息传播渠道中,55.4%的公众希望通过网络获得气象信息,低于手机的72.8%和电视的70.4%(图3a)。相比较而言,希望通过广播(31.4%)和固定电话(23.8%)获取气象信息的公众相对较少。进一步对网络渠道进行调查显示,客户端软件和搜索引擎搜索是浙江省公众希望通过网络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类型,二者的比率分别为38.6%和38.0%,而通过气象服务专门网站获取气象服务的公众仅为24.2%(图3b)。由此可见,手机和电视是浙江省城乡公众希望获取气象信息的最重要的渠道,但仍有超过一半的公众希图3公众希望望通过网络获取气象信息。超过3成的公众通过客户端和搜索引擎获取气象信息,仅有24%的公众通过专门的气象服务网站获取。以上调查结论表明,现阶段手机和电视仍是气象服务的主渠道,单纯的网站气象服务影响力和覆盖面还远远不够,在气象商城的商务模式中要尽量结合现有的手机和电视资源进行推广。同时在气象商城的营销中应充分运用客户端和搜索引擎。
3制定网上气象商城商务营销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突出行业服务特色
气象产品以有价商品的形式进入市场,无疑面临着各种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与公众可以随时随地免费获取的公益产品不可避免的发生冲突。因此行业气象服务产品,必须针对不同行业对气象的不同需求,对气象产品进行深度开发,且要注意产品的包装、细化,只有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气象服务产品以及优质服务才会拥有市场,才会实现与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区隔,并培植客户的粘性忠诚。
3.2力争软性广告盈利
利用中国天气网点、浙江天气网点击量及影响力排名,通过软性广告的形式为相关企业进行宣传推广服务:针对行业的气象服务产品设计开发时添加气象周边产品企业的宣介内容或链接、相关企业推介排名。
3.3探索外包合作方式
气象部门提供信源和产品,通过与专业网络营销公司的外包合作,推广气象商城,获取利润采取分成模式。或是直接与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城合作,围绕气象周边产品的生产、销售、流通等环节,寻求可能的合作盈利途径。
4网上气象商城营销推广的建议
4.1通过免费体验吸引用户
一段时间内向注册用户免费发送1~2种定制产品的信息套餐,以培养用户通过气象商城打包获取气象信息的习惯,引导顾客购买。为了维持和提高与顾客的良好关系,甚至可以提供一定的折扣或返利,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增强其忠诚度。
4.2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网络营销
通过付费搜索引擎、百度新浪等问答式社区、网址导航站、论坛软文推广、邮件营销等方式开展网络营销,进一步扩大气象商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3通过异业合作扩大覆盖领域
跟异业的合作可以扩大自己的推广渠道,因为与异业合作的时候,大家的客户是重叠的,两者的互换合作就可以把共同的消费者联系到一起,为促销活动带来一些比较好的资源,如与旅行社、旅游景点的合作等。
4.4充分利用气象部门现有资源开展其他形式的线上推广
气象服务调查范文4
关键词: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学习支持服务
中图分类号:G72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基于网络的远程学习逐步成为在职员工的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远程学习具有其他学习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又有很强的交互性。学员可以跨越时空,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信息呈现多感官化、学习内容多样化。在远程教育培训过程中,课程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教育培训成功的两大关键因素,其中课程资源建设尤为重要,为以学员为中心的远程培训准备和创造了前提物质条件,为学员的自主学习提供保障,而学习支持服务则是使远程学习顺利发展和有效实现的重要组织条件和保证。
本文通过对气象远程培训学员的学习过程及其对学习资源利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了关于当前气象远程教育发展的分析和建议,希望为远程教育培训起到推动作用。
二、分析方法
参照相关研究并针对气象远程教育的具体情况,我们编制了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状况调查问卷,确定调查问卷的对象为基层台站气象职工,采用的是网上自愿参加填写问卷的方式,问卷填写均无记名,要求其做出独立的、不受任何影响的自我评定。在设计过程中,经过了多人多次的修改完善。调查问卷包括了学员的背景资料、学习的一般情况、不同学习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培训效果等。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97份。
三、结果与分析
(一)学员背景结构
经过对回收问卷的统计,参与本次调查的学员中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的占65.6%,大专学历占12.2%,中专及以下学历占20.0%;气象专业的学员占81.7%,非气象专业理工类占15.6%,文史类占1.7%。可见,参加气象业务类远程培训的学员中以气象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在职职工为主。
(二)学员学习状况
本次调查问卷了解了气象远程培训中学员的学习状况,主要涉及参加远程培训的动机、上网情况、上网学习时间、每次学习时长等。报名参加气象远程培训的动机依次主要是:当前工作需要(49.4%)、提高综合能力(37.2%)、对专业的兴趣(12.8%)、对远程培训方式感兴趣(0.6%)。远程培训的成功更多地依赖学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高度的自主学习意识,这就需要解决好学员的学习动机。在本次调查过程中我们还调查了学员每周上网时间以及每周上网学习时间(见表1),有43.8%的学员每周上网时间在6小时以上,而上网用于学习的时间则相对较少,有45.6%的学员每周上网学习时间低于2小时。因此,有必要加大远程培训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推进气象远程培训工作。同时远程培训还应适当安排好培训时长,以保证参加培训的学员能够有时间学完教学计划中所要求的学习内容。
(三)气象远程平台课程资源的利用情况
目前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的主要课程资源有培训教材等文字资料、气象远程教学平台教学课件、远程学习点辅导员组织的教学活动、音视频实时课堂答疑辅导、气象远程教育互动社区、电子图书、访问互联网上的相关站点、DVD多媒体教学光盘等。本次调查分别了解了各种资源的使用情况和发挥作用的情况。我们让学员在李克特4级量表上评定每种资源形式使用的多少和发挥作用的大小,即1―4分别为极少、较少、较多、极多四个等级,具体的评定情况见(图1)。
图1表明,学员对课程资源的使用情况存在很大不同,使用较多的课程资源包括:培训教材等文字资料、访问互联网上的相关站点、气象远程教学平台教学课件;使用较少的课程资源是音视频实时课堂答疑辅导、远程学习点辅导员组织的教学活动、平台互动社区、电子图书、DVD多媒体教学光盘。
气象远程教学平台教学课件在气象远程培训中发挥作用最大;相反,虽然使用培训教材等文字资料较多,但相对而言却没有发挥出较大的作用。这说明适用于基层台站学员的文字教材较少,这与到基层台站调研的结果是一致的。这就要求尽可能多的编写具有针对性的、能够适应基层台站业务发展的教材;另外访问互联网上的相关站点虽然较多,但发挥的作用不够突出,这方面主要是由于学科的特殊性造成的,因为气象业务的专业性很强,真正在互联网上访问到的有价值的站点还不多。
学员较少使用音视频实时课堂答疑辅导、平台互动社区、电子图书、远程学习点辅导员组织的教学活动等,并且评价其发挥的作用也相对较弱,而这几项均属于学习支持服务的范畴,说明发挥学习支持服务的作用还不够。在课程资源建设中往往重视课程的网络资源的开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课程设计、课件制作上,而忽视了学习支持服务的作用,从而造成了学习支持服务薄弱的现象。
(四)学员在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中的总体收获
针对气象远程培训的特点和学员的实际情况,我们采用4级量表(1.非常小,2.比较小,3.比较大,4.非常大)的形式对学员的学习效果在不同的层次、不同方面做了调查,并且计算了相应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从表2中可以看出,学员在气象远程培训中有一定的总体收获,并且在各个层面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在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了解和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以及基本业务技能的提高上收获最大,相比之下,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方面则相对有待加强。尤其对于广大基层台站气象职工,更有必要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训练提高学员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讨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对目前在气象远程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归类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资源不能满足基层台站气象职工的需要;二是学习支持服务较薄弱。因此,应该加强气象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的建设,不断完善气象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一)加强气象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
气象远程教育不仅要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还要具有丰富充实的课程资源。由调查结果来看,学员使用最多的课程资源形式是培训教材等文字材料与平台教学课件。平台教学课件的形式基本集中于流媒体课件形式,在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中发挥着支柱性作用。虽然这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远程学习课程资源形式,但目前的课程资源总体上还不够丰富,尤其是学员希望有较多的符合基层台站业务需求的、针对性强的教学课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善措施:
1.加强培训教材建设与精品网络课程建设
培训教材是精品网络课程的基础,培训教材建设是精品网络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系列化的、优秀的培训教材与精品网络课程相呼应非常必要。培训教材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和扩展性,要能够体现基层台站气象业务实际需求,并适宜用于基层台站大规模的培训。精品网络课程建设则是一个系统工程,明确建设目标,科学制定建设规划。可以针对各门类课程建立相应的课程团队,具体包括内容专家、授课教师、教学设计人员、技术开发与支持人员等,对课程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精心设计,制作出一批高质量的精品网络课程。
2.完善课程资源评价标准及评价体系
课程资源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因此必须注重其在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在远程培训中不断使用,根据使用情况的反馈对课程资源不断进行评价,从而修改、补充、完善课程内容及表现形式,以改进课程的质量,满足学员的需求。
(二)完善气象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远程培训的成功不仅需要优质的远程教育资源,还需要对学员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支持服务。学习支持服务是指为学员提供的各种促进性资源或活动。它以学员为中心,主要包括提供学习资源、对学员的辅导和帮助、教学信息、收集学员的反馈信息、检测学员作业、组织考试和其它教学活动等内容。对学员的学习支持服务是气象远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前的气象远程培训中学员可以利用的学习支持服务还相对比较薄弱,在培训过程中学员之间的交流不充分,很少利用电子图书资源及互动社区。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学习服务支持体系,突出学习支持服务的针对性,为学员提供更为全面、及时、便捷的学习支持服务,更好地满足学员自主学习的需要,确保气象远程培训的实效。
1.完善学习支持服务制度
根据学习支持服务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相应的约束机制,做到有制度、有落实、有检查,使学习支持服务落到实处。比如,每次专业课程的培训都要按照课程的特点配备远程辅导教师。辅导教师分为两部分:一是专业教师,二是教学管理教师。辅导教师有明确的基本职责:专业教师要批改作业、解答论坛里学员提出的专业学习疑惑、进行实时课堂答疑辅导等;教学管理教师要组织教学活动,回答或收集学员通过电话、论坛或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的咨询问题等。
2.对学习支持服务进行评价
根据设施、人员、资源、支持服务等四要素对学习支持服务进行评价,查找学习支持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和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以此作为一种监控气象远程培训质量的常态手段。
3.强化电子图书的功能
实际上电子图书是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经过调查发现,学员很少利用电子图书的资源,这无疑是资源的浪费。因此有必要加大宣传电子图书的功效,并为学员提供方便快捷的电子图书服务。
4.强化远程学习点的学习辅导及监督功能
远程学习点往往对学员的学习支持服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众多的学习点还没有很好地发挥这样的功能。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学员非常希望当地的辅导员组织讨论和交流活动,这是因为参加远程培训的学员有很强的学习孤独感。因此应适当加强远程学习点的学习辅导支持功能,规定学习点辅导员应围绕培训内容组织学员学习交流、学习笔记评比,开展学习竞赛,同时要求辅导员对远程学习点的学习活动进行监督,预防挂机现象发生。
五、结语
以上是根据本调查问卷的结果提出的一些分析和建议。在远程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思考,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完善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网络自主学习与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创造良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以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远程教育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黄清云.国外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王红艳,胡卫东.中国在线学习研究现状与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13,(8).
[3]刘述,杨婷婷.管理学视野下的学习中心支持服务规范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3,(2).
[4]刘峰,李凤兰.远程培训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
[5]钟启泉.课程的逻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吴庚生,张建伟,李绯等.关于远程学习过程及效果的实证分析[R] .重庆: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年会,2001.
[7]张国民,张剑平,邱红霞.基于教学交互视角的网络课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8,(7).
[8]章玳.学习支持服务:开放大学的视角[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5).
[9]张增良.移动学习下的外语远程教学探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2).
[10]邹范林.远程教育运行机制若干问题探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9,(2).
[11]刘晓晴,郑燕林,王以宁.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实用性问题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2).
[12]张晓.远程教育科研合作文化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2).
气象服务调查范文5
一、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情况在市委组织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局目前已将大学生村干部纳入全市气象信息员管理范畴。与市移动公司开展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和信息化建设合作,由移动通信部门为气象信息员开辟气象信息发送专用端口,利用农信通、畜牧通及移动大喇叭等服务平台向农民朋友发送预报、预警、科普等气象信息,充分发挥基层气象信息员协助做好气象服务作用。
加强对气象信息员队伍管理。每季度对气象信息员信息进行抽查核实,确保气象信息员信息真实、可靠。将中国局、省局印制的《气象信息员工作手册》、《气象信息员培训教材》等书籍、材料发放到信息员手中,近期将编制印发《气象信息员工作日志》、《气象信息员工作责任卡》和《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发放至每位气象信息员。
二、制度制订及落实情况完善气象信息员气象预警信息和气象灾害信息上报制度。气象部门预报未来有气象灾害时,要及时通过手机短信发送至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和应急联系人;气象信息员接到预警信息后,要及时通过短信、广播、电话、大喇叭、上门等方式,尽快将预警信息传递到辖区内公众手中。当信息员确认有气象灾害发生时,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快赶往灾害发生地开展灾情调查,并在2小时内将灾情信息上报至气象部门。
三、培训情况
气象服务调查范文6
在市气象局党组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支持、配合局领导工作,团结全体职工、齐心协力、努力工作。下面就一年来的政治思想和主要工作情况向领导和同志们述职,请予以审议。
一、强化学习,更新观念
认真参与防灾减灾大讨论活动。通过对总书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认真学习,深感党和国家对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经过学习,使我进一步认清了形势,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坚定了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学习法律知识。坚持《宪法》、《气象法》、《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实施办法》、《诉讼法》和部门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不放松,学会了用法律来护卫单位发展。
学习专业知识。认真组织、参与业务学习和质量分析会,加强自学,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二、以提高基础业务质量为重点,夯实基础
用制度管人,促进业务质量不断提高。年初,进一步完善了各项业务规章制度,落实综合目标考核管理,分工负责、任务清楚、责任明确、奖惩逗硬。对《业务值班制度》、《业务学习制度》、《交接班制度》等执行情况常检查、常监督,同时定期和不定期的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抽查气薄-1和值班日记,肯定成绩,查找差距,增添措施。
加强学习,增强服务意识。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业务学习、质量分析会,按照业务科制订的业务学习方案,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了业务技能。通过全市防灾减灾大讨论活动后,全体业务人员进一步认识到做好基础业务工作的重要性,端正了工作态度。
加强设备检修,确保资料齐全。今年我局二级站设备和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多次出现故障,发现故障后,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组织业务人员进行排查。并先后多次带领业务人员冒着恶劣天气前往各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点进行维护,查找原因、认真分析、及时排除,保证了仪器的正常工作,确保了资料的完整。
今年,观测、发报、预审无出站错,通过百班验收7个。
三、以提高气象服务质量为中心,树立形象
气象服务准确、及时、周到。在中长期预报和短期灾重天气预报服务上,坚持分析、讨论、制作、签发制度。截止目前,共印发决策服务材料31期;开展专题专项服务35次。并通过短信平台、等方式将预报及时传递到各级领导和群众手中,准确的预报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为抗灾自救赢得了主动权,做到了领导、用户、群众满意,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全力搞好抗震气象服务。月日时分汶川发生级地震后,我局迅速反应,立即成立了抗震救灾应急气象保障服务领导小组。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值班,开展好抗震气象服务,抗震气象保障专题预报七期。县长同志来我局视察工作,并询问了震后天气趋势,他说:“气象局反应迅速,工作有条不紊,气象服务主动及时”。
努力增强气象服务针对性。为了解春耕生产情况,更好地搞好春季气象服务,汛前,组织业务技术人员深入、、等镇乡。通过认真的调查了解,摸清了当前我县农业生产现状,分析了制约农业生产的因素,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了情况;为我们有针对性的开展气象服务和增强服务的适用性,提供了依据。
四、稳步推进气象科技服务
增强手段,大力宣传。一是充分利用报刊、活动、电视节目等宣传气象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气象、关注气象、支持气象。今年共发放资料3000余份,制作电视节目四期,接待咨询群众800多人次,上报气象信息23期。
加强部门协作,规范气象科技服务工作。一是积极申请办理氢气球灌充施放许可证和广告经营许可证,目前已取得两证,增强了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的合法性。二是进一步加强年度检测工作。分别与县安监局和县教育局配合,对易燃易爆场所和全县中小学校的防雷安全工作进行了一次综合检查。三是理顺关系,规范了前期可行性评估工作。目前,我局已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窗口。
积极开展雷灾事故调查。月21日,县城北变电站遭雷击,我局迅速组织技术人员对此次雷击事故进行调查,通过实地调查,作出分析报告后向县安委会汇报,并制作一期防雷简报在党政网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服务到位,效益明显增长。今年,通过与各部门的配合协作和气象科技服务人员的努力,效益与历年同期相比明显增长。
五、廉洁勤政,在廉政建设中既唱好“主角”,也唱好“配角”
廉政建设在我局具有较健全的规章制度和较完善的监督程序,作为一名领导,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知情、参与、监督、评判的过程充分体现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同时也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环节。在日常事务中如设备维修,物品添置等诸多事项,我们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办事。同时我也要求大家在工作中不漏项、不违章,每个工作环节都实行阳光操作、透明处理,无论事大事小都要做到廉洁自律、奉公守法,在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既唱好了“主角”,也唱好了“配角”。为保证廉洁自律工作落到实处,在保持先进性中作出了应尽的职责。
六、体会
一是加大了知识更新的力度。由于队伍缩小,一个人要胜任几项工作,促使在职人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业务质量,从业人员自学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二是竞争意识普遍增强。随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落实,打破了“铁饭碗”,在职职工认清了形势,学会了用新观念、新知识包装自己,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三是责任心不断加强。由于人少事多、任务重,全体职工打破了八小时工作制,以工作质量的好坏为标准,全力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
七、存在的不足
1、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不够,政治修养还有待提高。
2、管理经验不足。
八、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