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政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时代思政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时代思政教育

新时代思政教育范文1

关键词:思政课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思政课教学的理念是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职院校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正确价值观及人生观养成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新时代背景及思政教学理念下,如何实现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政课教育高效的开展,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效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己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政课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研究问题和工作任务。

1高职院校学生实施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及说明

大学生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中流砥柱,对于国家建设及民族兴旺来讲,大学生是重要的人才资源,是国家的希望,肩负民族复兴的重任。一名优秀的大学生首先应该具有优秀的思想素质,树立明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责任使命,而实现这一愿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及必要。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作为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大学生课程体系规划中应将思政课教育教学作为主修课程纳入日常教学中,以推进思政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2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基本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基本现状

近些年,国家逐渐加大了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在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了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性及要求。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学校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基于高职院校招生特点,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已成为工作重点。而随着国家及高职院校对思政教学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有了显著的进步。(1)对思政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提高。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与教育教学研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意见、方针政策,在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教法改进、教学研究、师资力量加强等方面卓有成效。国家提倡职业院校“德技并修、知行合一”背景下,高职院校对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是在平等的地位对待的,部分学校更提出了“强技能必先强思政”的理念,说明高职院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放在了重要的地位。(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基于高职院校办学特点,与其他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较为薄弱。而同时,通过调查发现,有些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胜任力不太满意或觉得与其他本科院校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异,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渠道不断拓展。对现有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内容进行调查,不难发现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渠道不断拓展,如今思政教学已逐步向媒体、网络、社会等拓展,而接受的渠道也逐渐向手机、网络、报纸杂志等过渡。相对于传统的思政教学,现在的思政课教学形式及教学内容已经逐步拓宽,体现了与时俱进的要求。

2.2存在问题

关于现有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虽然目前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情况,无论是从学校及学生认识,还是从教学工作开展中均取得了不少的进步,但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1)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的认识程度存在偏差。如一部分学生并没有认识到思政课教育教学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性,更没认识到思政课教学对其今后工作及成长的重要性,这种被动的在学校接受思政学习的思想将使得其教学效果收获甚微。而另一方面,由于学校缺乏对思政课教学重要性的宣传及指导,使得部分学生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的逃课等问题相当严重,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的降低了思政课教学质量,同时也使得学校开展思政课教育的目的及国家对大学生的要求不能有效的贯通,久而久之,思政课教学形式化的问题必然存在,且对学生成长及成才带来显著影响。(2)思政课日常教学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部分教师实施思政课教育时,仍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更有甚者,课堂上学生睡觉、说话的学生普遍存在。该类学生的存在将对其他学生造成严重影响。而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于教学方式方法问题,即如何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听、主动的想及主动的接受思政课教学是关键,学校及思政课教学工作者应特别引起重视。(3)思政课教学考核方法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思政教学与其他自然学科存在明显的区别,思政课教学在掌握思政课基本理论知识的情况下,应理解其精神实质及内涵,以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现有思政课考核采取试卷考试或以论文结课的方式不能全面评估学生对思政课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其结果将对思政课教学存在误判,可能对教学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3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举措

3.1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学的主体在于学生,教师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发挥引导作用。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至关重要。基于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学校除了重视学生技能知识的培养外,应将学生思政课教育教学作为重点课程来抓,并将思政课教育教学纳入高校课程改革的重点项目来实施,以使任课教师及学生能够认识到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二是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实际教学工作中应牢牢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创造性,以实现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开展思政课教学工作。

3.2加强教师个人素质及技能的培养

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的技能水平及素质属于主要的方面,学校应作为重点进行培养:一是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思政课教师技能的培养,鼓励在职教师学习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以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思政教研队伍;二是思政课教师思维观念的转变也是关键,思政课教育教学已被作为学生重要的课程进行教学。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思政课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形式化的思政课教学理念,将思政课教学作为主修课程来对待,采取多种方式,应用多种手段开展思政课教学,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3.3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信息反馈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反馈机制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一方面可以改善日常思政课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能针对性开展思政课教育教学。对于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建立听课制度,如高职院校可成立监督小组,建立有督导专家、校领导等人员组成的监督小组,不定期对思政课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了解,及时发现思政课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及特点,以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二是任课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开展座谈,及时了解高职学生内心的想法及在学习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对学生实施针对性辅导及在后期教学中加以改进。

3.4注重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多方面评估学生

关于思政课教学中对学生教学效果的评估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分析,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对学生思政课教育教学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从过程、结果分比重进行考核,如关注学生的考勤、作业及实践活动等,以对学生思政课教学质量有全面的掌控及判断;二是关注参与评价在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施。即对学生应既作为评价的对象,也作为评价的主体进行考虑,并将自评、班委评价及老师评价结果相融合,以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全方位对思政课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了解,以使学生有针对性的改进与提高;三是注重评价的公正性及限定硬性指标,如对于一些经常旷课及不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应给予学生不及格的评价,以督促或规范学生对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而相反,对于思想素质表现优异的学生可给予满分或其他奖励,以激励其他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热情。

新时代思政教育范文2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高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全方位提升受教育者的政治觉悟,助其具备优秀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举止。而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存在一些不足,导致其教育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基于此,应当从新媒体的视角来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进而优化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以便支持、规范思想政治教育,使之能够把握机遇,克服困难,提高教育的有效性[1]。由此看来,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的优化构建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从新媒体的视角来审视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的实际情况,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点为: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象性增强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全方位互动”特性的新媒体广发的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这其中就包括教育领域,这使得传统的、陈旧的“灌输式”的教育体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相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了微信、校园电视台、QQ等多种新媒体平台,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能够感染和影响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这一方面来说,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特点之一是形象性增强[2]。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等性增强

新媒体环境之中,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多种新媒体的应用,如QQ、朋友圈、校园BBS等能够营造轻松、自然的氛围来促进师生之间交流与沟通,发生思想碰撞,进而自然地、自由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另外,运用新媒体展开的交流与沟通是比较随意的、民主的、平等的,利于消除师生之间的代沟,促使师生之间更像朋友一样的交流,如此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效果更佳。从这一方面来说,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等性增强[3]。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增强

新媒体时代下,新媒体的优势之一是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来进行信息传播。相应的将新媒体有效的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资料的下载、分享,进而丰富教育内容,良好的教授学生。同时,也能够将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视频上传到网络上,方便学生随时上网查看视频,解决学习困惑。这极大程度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二、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一定改变,这种改变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机遇,即:

1.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加自由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直面式的现场教育,而基于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运用的教育形式更加多元化,这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及适用性有很大帮助。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具有多元性、交互性及虚拟性特点的新媒体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利用QQ、微信、校园BBS等多媒体平台来展开教学活动,如此不仅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良好的学习,还能在课下利用多媒体来进教育视频观看与学习,提高学生知识水平。所以,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加自由,利于提高教育的有效性[4]。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丰富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般是指教育者根据教育规律、书本知识及个人经验来设置既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方案,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比较枯燥。而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则可以灵活的运用新媒体来获取网络共享的教学资源,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料将其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更加准确的、有效的教授和培养学生,促使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得以提高。

3.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更加多元

新媒体环境下,QQ、微信、微博等多媒体平台的运用将逐渐代替传统的教学手段,如灌输式教学、填鸭式教学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将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促使学生能够产生熟悉感,进而积极主硬斡肫渲校良好的学习,这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有很大帮助[5]。所以,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更加多元化,能够优化调整教育教学活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增强,更为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条件。

(二)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当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具体来说,就是高校学生能够利用新媒体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信息的同时,还能获取其他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对学生成长与发展带来有利影响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一旦学生深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可能造成学生思想观念偏差;知识储备不足或教学经验有限的教师对多媒体的了解甚少,相应的其不懂得如何灵活且有效的应用多媒体,那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多媒体的应用将形式化存在,相应的新媒体将不能发挥作用,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停滞不前[6]。

三、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的研究

面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待提高的情况,为了能够将新媒体有效的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其有效性,应当在新媒体时代下构建健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使之能够对基于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予以支持和约束,从而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教育性及适用性。

(一)建立“管理有方”的领导体系

新媒体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新的特性。而如果缺乏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案与体系,高校的各项教育工作将很难在新媒体时代下展开。为了在新时代环境下良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建立“管理有方”的领导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着眼于大局,充分了解新媒体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而理性看待高校领导能够处理的问题,如宏观上规划与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战略;切实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投入经费的问题、网络建设及媒体设施采购等问题等,进而科学合理的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系[7]。

(二)建立新型的传播体系

考虑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限于课堂上的教学,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并不能内化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相应的学生在45分钟内获得到的思想政治内容有限,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也难以提高。为了有效利用新媒体来改变这一局面,还要注意构建新型的信息传播体系,也就是从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广泛性角度出发,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信息传播可能受到的阻碍,进而科学合理的构建新型的传播体系,扩展信息传播的渠道、优化信息传播的方式、调整信息传播的内容等。

(三)建立学生自主管理体系

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利用多媒体教育平台重点培养并发掘思想道德方面的先进学生团体,树立起相关学生团体在广大学生群体当中的影响力和威信,建立起学生自主的思政教育与管理体系。如此学生才能真正的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恚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调整自己思想意识,从而正确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灵活的运用新媒体来获取思想政治知识,良好的学习,从而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水平[8]。所以,为了在新媒体时代中良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的学生自主管理体系也是非常必要的。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此时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而是立足于新媒体上,通过合理构建领导体系、新型传播体系及学生自主管理体系等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从而支持和规范基于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有效性,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还能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松林.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5):119+121.

[2]吴智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微信平台为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02):111-113.

[3]鲍中义,熊龙.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08):22-24+44.

[4]李慧.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6):68-69.

[5]李洪杨,姜彦新.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人间,2015(36):181.

[6]孙琳.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2):128-129.

新时代思政教育范文3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思想政治

1.“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第一,移动终端载体。移动终端是大学生了解社会信息的重要渠道。社会进步的今天,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节奏也明显加快,信息时代的到来让大学生沉浸在信息的海洋中。他们没有耐心去阅读大篇幅的文章,更加倾向于快速阅读,通过简短的阅读得到自己想了解的信息。所以,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是碎片化的,许多学生乐于在手机这种移动终端上阅读新闻,了解社会热点事件。第二,微博载体。微博自出现以来,受到许多大学生的追捧。微博中所应用的书写方式较为简单,容易整理与编辑,方便读者阅读。到目前为止,微博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一个创新载体。一些高校不仅应用微博,还开创了学校的微博,在微博平台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权威地位动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去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但是微时代背景下,不良信息会通过微平台走到学生面前,如果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不坚定,就会为其所动,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稳定性。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水准下降。信息反馈水准,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工作者会通过传统的方式将思想政治观点直接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理解与实践中将其转化。但是微时代下,学生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去表达自己的个人观点。

3.“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1)积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微平台。目前,许多高校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也吸引了大量的学生粉丝。但是,学生对于学校官方微博的关注,只是对学校各项事务十分好奇,满足自己的好奇心。部分高校没有利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平台,是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微平台的趣味性,利用大学生关注娱乐事件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微博,了解大学生的兴趣点,将学生的兴趣与思想政治教学联系起来。(2)奋力缩小思想政治教育微距离。拉小微距离,主要内容在于接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思想水平之间的距离,缩小高校官方微博与学生微空间的距离。努力缩小微距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与内容进行改革,会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更强的时代性。教师应当利用微平台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3)及时科学有效的微信息。在微时代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建立高校官方平台那么简单。在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平台之后,教师还应当在微平台上及时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信息,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上开展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讲究微信息的及时性,主要表现在速度及内容的及时两方面,提高思想政治微平台的亲和力。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内容的创新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选择能够引起学生注意力的社会热点事件,有利于引起学生重视。

4.总结

利用微时代的创新元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创新,利用学生喜爱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感受,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需求,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琦,沈涛,杨艳琼.基于网络环境的高校红色德育载体建设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6).

新时代思政教育范文4

关键词: 信息时代 高校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1.我国高校校园网络发展迅速

我国高校校园网建设迅速,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取得了三方面的成绩:其一,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主动性。其二,探索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机制。其三,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打造了一系列“红色品牌”。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在高校的广泛应用,使校园一步步信息化,这为高校校园网络建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物质技术环境,但是,当前高校校园网络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

2.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门的网络管理人员,网络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网站更新速度较慢。

目前高校的网络管理人员以兼职人员居多,网络并未成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没有明确的奖惩制度及网络的管理人员相应的职责与义务。对于网络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性,具体的管理工作也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

(2)在经费上,硬件投入相对充足,但软件经费投入相对不足。

如今各大高校纷纷加大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对于计算机房、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硬件设施都已向数字化校园迈进。但是,网络专职人员相对缺乏,对于网络管理人员的配备和网络环境需要投入的经费,大多数高校都涉及较少,造成高校网络无人管理,更新困难,最终影响了高校思想教育的步伐。

(3)网络思想教育的吸引力不足。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往往基于传统观念,认为网络思想教育不切实际,不会有任何效果,虽然部分工作者建立了红色网站或者思想教育博客,但是由于其融思想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不够或者内容更新缓慢,导致此类网站不够受欢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缺乏一定的吸引力。

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针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针对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特点,其主要应遵循的方针如下:

(1)个体适应性方针。由于个体的思想层次具有差异性,这就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工作方式,从而使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个体和不同情境的需要,达到个体的最大适应性的要求。

(2)引导与监督相结合的方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引导和监督,如今各种复杂的信息充斥在网络中,如何加强网络的有效监督,运用恰当的后端,对网络负面信息进行拦截,抵制各种有害信息的侵害,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需求。

(3)服务型教育方针。在新形势下应将服务贯穿于教育当中,通过学习、就业、心理咨询、勤工助学、社团活动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网络服务,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化。

(4)线上线下结合方针。除了在网络上对在线的学生进行网络服务外,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线下也要对学生线上出现的问题予以解决。

4.信息时代下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1)建立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网络技术基础,只有熟练地运用网络技术手段,才能较好地掌握学生在网上的相关思想动态。只有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技术培训,提高其网络动手能力,才能及时地获取、分析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动态,从而对其进行引导。

(2)创建良好的网络思想教育平台。

已有的高校网络思想教育平台多集中为高校的校内网(勤工助学、心理咨询、就业指导主页等)、校园BBS论坛、腾讯QQ、飞信等,而针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系统的教育的平台则比较少见,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与学生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使其涵盖学生的专业学习、综合素质培养、就业服务等。具体方式包括时下流行的网络情景对话(微博在线交流)、网络学习课堂、网络思想案例、网络模拟面试等。

(3)树立正确的学生成才服务理念。

网络思想工作者要从服务入手,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尤其要注意倾听广大学生关心和关注的事情,确立为他们解答疑惑、排忧解难的服务宗旨,如设立网络信箱,及时了解问题,对正当合理的要求给予重视并尽可能解决;对暂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给学生以合理的解释,逐步创造条件予以解决;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坚持原则,做好工作,取得学生的理解,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新时代思政教育范文5

一、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挑战与机遇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造成极大的挑战,从目前趋势分析,大学生是思维活跃的群体,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兴趣浓厚,比如微博微信等等,他们参与度正在持续升温。对于新媒体在现阶段发挥的关键性作用是显而易见,但是从另一角度分析,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意识到新媒体也同样存在很多负面因素,如多元化价值观、消极负面消息,这些信息对于自制能力相对较差,而且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而言影响是深远的,这对于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也是非常不利的因素。根据实际调研可知,新媒体本身是以视觉表现及丰富的内容呈现为主,引导很多大学生参与尝试,使其过度沉迷于此,从而破坏大学生的平衡,引发其心理健康问题。在虚拟网络之中,很多学生可以借助虚拟的身份切换不同的角色,这在很大程度上使性格内向的学生无法自拔,这极易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机遇

除去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给予其发展机遇。针对新媒体来说,其属于开放性与信息量丰富的平台。这不单是获取信息的工具,更是给予交流沟通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实现点对点,还有面对面的交流,借助QQ微博等形式,进行私人乃至公开的交流。而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借助手机与电脑等形式,从而获取新媒体带来快速的信息内容,并且还能借助于此进行沟通情感,增进彼此的交流,从而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内容。

新媒体的自身强大的功能性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层面:首先,新媒体能够将文字与图片,还有影像与声音,将其进行很好的结合与塑造,再加以呈现,这其中不仅包含大量的信息,而且具有极强的生动性;其次,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具有自身的优势性能,不仅使用资费较低,更重要的是快捷方便,能够借助不同的平台获取信息;最后,新媒体平台,信息传播本身具有极强的实效性,能够通过这一平台浏览最新鲜的资讯内容,让大学生能够了解最新的新闻动态。针对上述因素分析,新媒体运用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之中具有极好的群体基础,而且还能准确及时不同类型学生实用新型,这样才能将思政教育转化成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能够有效利用新媒体形成自我管理意识,通过新媒体平台,能够激发学生不同类型的主题活动,彰显班级工作成果,这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极好的宣传效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新媒体时代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思考

(一)倡导核心价值观,优化思政工作理念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大众的生产与生活都带来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冲击更大,这是因为新媒体本身概念比较模糊,而且具有极强的交互性,政治性应该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我国思政教育的核心取决于我国的国家属性,即社会主义,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通常都是以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意识为主?w,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因而针对高校思政教育而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切入点,把握网络文化的正确方向,将理想信念作为其中的核心所在,让大学生能够在烦扰的世界中明确自身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坚定他们的学习方向与信条。必须要从根本上遏制消极意识形态的侵入,构建多元化同时具有和谐化的高校新媒体文化。与此同时,对于高校而言,他们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时,则需要借助新媒体优势性,通过不同的传播手段,创新传播形式,传播和谐理念,从而推动社会主义价值观能够真正得以体现,使其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

(二)强化思政教育人员的媒体素养,注重思政队伍建设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作为其育人非常关键的环节一直是关注的焦点所在,随着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众中的广泛应用,如何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开展思政教育则是高校目前需要思考的问题。高校应当充分彰显新媒体思政教育功能,借助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这在某种程度上对思政教育者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需要对思政教育者进行适当的培训,提升他们的媒体素养,这样才能彰显新媒体自身的育人功能。所以要想最大限度提升思政教育人员的媒体素养,则首要任务就是对其进行相对应的新媒体技术培训,如此促使其新媒体实际应用能力得以显著提升。针对思政教育人员而言,他们必须要与时俱进,跟随时展潮流,注重自身的技术的提升,掌握新媒体的实际应用功能,真正发挥新媒体在思政教育工作的作用;而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对于思政教育工作者来说,他们必须认真学习传播学知识,掌握传播技巧,在信息时代,思政教育者必须有效利用新媒体自身的传播特点,掌握思政教育信息,从而最大限度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效能。

(三)创新思政工作平台

新媒体由于其自身的优势性而受到大学生群体的喜爱,很多学生通过新媒体了解新鲜的要闻,同时通过社交软件内容,所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必须要充分抓住新媒体这一重要领域,借助设置载体搭建平台的方式,从而让新媒体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领,使其能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这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与生活都是非常有利的。通过新媒体能够挖掘比较丰富的素材,从中汲取推进社会进步的优秀成果,如此进行传承与创新,构建多元化的交流平台,搭建互动性极强,而且是可以平等对话交流平台。借助这一平台,思政教育者可以与学生保持良好的联系,并且能够与其进行交流,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信息,探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思想动态,掌握安全稳定动态。对于个别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则需要教育工作者单独与秘密沟通与交流,这样才能保障学生的私密问题,让学生能够更愿意通过这种形式与教育者进行沟通与交流。通过这样的形式,从而推动思政教育存在学生日常生活之中。

(四)构建学生干部新媒体队伍

学生干部在大学生群体之中是先进分子,他们自身的综合素养较高,是联系教育工作人员与学生的良好纽带。对于学生干部而言,他们本身来源于学生群体,所以他们对于学生更为了解,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观点与思想极易被学生所理解。所以在新媒体背景下,在学生干部之中构建高素质新媒体队伍是非常必要的,这样能够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能够最大限度拓宽思政教育的空间,更重要的是提升工作的实际效果。构建高素质能力强的学生干部的新媒体队伍则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展开:第一,筛选具有责任感且能力极强的学生干部,使其加入到新媒体队伍之中;第二,强化培训与学习,从而让学生能够应对新媒体风险意识,提升消极意识的风险意识。此外,还需要注重业务学习,借助案例分析,还有模拟演练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升新媒体在工作能力;第三,健全考核制度,借助考核评价的形式,从而激励学生干部自身的积极性,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在考核过程中,才能正确运用新媒体的优势性。

新时代思政教育范文6

现代心理学高校思想教育管理

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1.未成熟性

当代大学生虽然在身高、体重、内脏系统、大脑等生理素质方面发展成熟,但是其心理发展却还表现出不成熟性。因其不了解中国国情,未能充分把握社会转型期的特点,所以,当代大学生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

2.片面性

当代大学生要求独立自主,勇于接受挑战,对未来充满期待,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良好,但是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却并没有同步发展起来,所以, 当代大学生存在智力发展与其他发展不平衡的特点,造成了其心理发展的片面性。

3.不稳定性

处在17~23岁之间的大学生在对待许多社会问题上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并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来,然而,因其大多是独生子女,且缺乏挫折教育,所以,他们在情绪、人格等方面还表现出不稳定的特质,会经常性地出现情绪波动、健全人格缺失等现象。

二、现代心理学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1.现代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一般情况下,我们从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三个方面来研究人类的心理。现代心理学经历了构造主义、机能主义、格式塔心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等流派发展,逐步建立起研究人类认识、情感、意志、能力、需要、动机等内容的心理学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心理学应运而生,教育中的心理学应用不断深入,为我们进行教育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是指社会及社会群体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的社会化活动。以为指导,充分学习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法制与道德,有利于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善思想政治管理水平,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是能力培养、心理发展的统一体,一方面,根据大学生的发展现状进行合理调试,强化教育的导向、激励、评价功能;另一方面,又通过教育管理提升教育发展,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综合考虑教育管理,教育与管理有机统一的良好态势。

3.现代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关系

现代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现代心理学中的许多学习心理、发展心理本身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范畴。例如,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表示,刺激-反应-强化是进行成功教育与学习的程序,只有在教育中不断给学生提供刺激,使其行为正常反应出来,并且定期强化。按照行为主义的观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成败就在于教育者是否充分地利用了刺激-反应-强化的手段。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目的是现代心理学的狭义范畴,即努力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促使其得到健康发展。

三、现代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策略

1.促进大学生积极认知

(1)积极进行自我认识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诸多不良心理都或多或少地源于认知。现代心理学主张从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出发,充分而全面地认识到人的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差异性,促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与特长。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调动其积极因素,使其看到自身潜能与美德,培养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能。

(2)形成高度的自尊感

自尊源于大学生对自我的主观评价。只有对自己的学业、道德、为人处事进行正确的评价才可能形成高度的自尊感,否则就会出现由成绩下滑、应变能力下降、人际关系不稳定等心理问题导致的挫败感。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应开设一定数量的课程,满足学生需要,使其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提高其自尊心、自信心。

(3)增强自我效能感

社会心理学家、后行为主义者班杜拉从强化出发,区分了外在强化、自我强化、替代性强化,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理论,指出自我效能感是指自己对完成或组织某一特殊任务的主观评价,并且认为学习是由社会模仿、替代性强化、榜样示范形成的。在此基础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应该考虑在学校树立典型、模范、代表以供大学生学习,发挥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积极的情绪体验

不良情绪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从而影响心理健康,而积极地情绪体验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促进学生愉悦感、成功感和满足感,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时应充分刺激、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提供多种成功的体验。

3.发展大学生人格

人格是大学生思想、行为、情绪的统合模式。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是持续发展的过程,伴随人的一生,当代大学生主要处于统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两个阶段,是获得忠诚与自信、爱与友谊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时,我们应着重发展学生的人格品质,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其忠诚、友爱的良好特质。

(1)培养良好的性格

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格的核心。性格有好坏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所以,一方面我们应该要以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把握好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时代主义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又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落实好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中的道德问题。

(2)培养良好的气质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本身并没有善恶、好坏之分,每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时,应充分考虑到气质的作用,全面认识气质类型,对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做到心中有数,联系学生的职业规划与选择,培养良好的气质。

4.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及价值观已经基本形成,很难在短时间内纠正规模巨大的不良行为及意识,所以,只有通过创建教育环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获得思想政治素养,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使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芳芳.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东北石油大学,2012,(03):12-39.

[2]蒋翠云.积极立心理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12,(05):17-25.

[3]唐元,龚光军.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9,(03):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