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音乐教学改进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音乐教学改进措施范文1
关键词:音乐;农村;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58-01
音乐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需从小学抓起,但是就当前小学音乐教育而言,情况堪忧,尤其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弊端层出不穷,主要表现在音乐教育不受重视、教学设备落后、音乐教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等。因此,针对此类问题,
一、学校应当转变思想观念
在农村小学里,从校长,领导到普通教师都有着一种偏见思想,把音乐课看成是可开可不开的“杂课”,简称豆芽科,一切都应“副”从主便,因此很多音乐课都被敷衍了事,有的上成了语文,数学,有的则上成了自习课。目前,乡村的许多中心小学仍没有专职技能教师,就是有专职的教师都安排从事语文或数学科教学,让教师既教语文或数学,又兼音乐,是一种更好的“统筹安排”;在教师的眼里,认为乡村音乐教学,是被人所遗忘的。这样,老师的专业知识随时间的洗礼慢慢的遗忘,难免会有几分伤感,就这样农村音乐教学空白更多。
殊不知,这里的学生们是多么地喜欢上音乐课,可是每次上音乐课,却叫他们很失望,越来越重的负担使他们也不得不“副”从主便,所以我认为,作为校长,领导,老师,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给学生上音乐课的权利。
二、教师应当改进教学模式
我的小学生生涯也是在农村度过的,因此我仍然清楚地记得那时上音乐课,老师从不教歌谱,总是“您”教一句我们跟一句地学唱歌,一直唱到下课铃响。这样单调,古板的教学模式,难怪学生唱准的没几个,也难免这些学生会五音不全。现在,我以教师的身份走向农村,却发现仍有些音乐教师仍用这种模式教会着这些天真烂漫,很赋天性的孩子。我开始犯疑,难道在这日新月异的年代里,我们的音乐天地却是一同往昔的吗?我有点不寒而栗,假如再这样一如既往地教下去,音乐将会与时代同行吗?
再者,结构混乱,且教师随意增删教学内容。这个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因为教材中的有些内容对于农村的孩子确实有困难。“文有定理,而无定法”,是要求在教学中有创意,但还不到自编教材的地步吧!特别是有关最常见的乐理知识,教师对其是置之不理。
对此,我想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1、音乐课的结构安排要科学。
音乐教学跟语文数学一样有一定的结构,当然这是一般形式,一般为: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并注意:一般欣赏内容不与教学新歌安排在同一课时;节奏训练要么放在课前,要么放在教学新歌之后,听唱训练与视唱相结合进行,一二年级不要求唱会整首歌的曲谱,一般以唱游形式为主。
2、教师要力求教学方法多样化。
虽然上音乐课是孩子乐意的,感兴趣的,但也会碰到枯燥乏味的内容,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启发调动,如在教学基础知识时,要用鲜明,直观的形式进行教学。如用台阶的高低表示唱名中音的高低,用谱表上的音符在键盘上的位置对照图帮助学生识别音的高低;用三角铁和舞板的发音说明音有长短;在教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可采用线的长短示意,这样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在教学乐句时,可采用视唱法与听唱法相结合进行,碰到六度音程或七度音程,可以用打手势进行,这样化难为易,学生就学得轻松。
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注重生动性和技巧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通过开展各项活动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让学生从中找到自我实现的另一种方式,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真正做到健康、全面地发展。
三、要统一认识,把加强音乐教育列入议事日程
在加强健康向上的音乐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在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重任,尽快地改变落后的状态,以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学校各级领导和全体音乐教师要统一认识,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紧迫感,必须充分认识加强音乐教育对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要把加强音乐教育列入议事日程,从课程安排、教学实施的完善、师资力量等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音乐教育的需要;在目前最起码要正常开设音乐课,做到真安排、开足课、上好课。
四、加大教学设施投入
应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如增加电视、各种器乐、光盘资料等,改善现有的音乐教学条件,调动农村音乐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五、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很多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本身就没有接受过专业学习,有教学热情和基础的教师也大多闭门造车,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若得不到提高,即便是领导再重视、教学设施再完善,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因此,引进专门人才、对现有教师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还应要求音乐教师规范教学,提高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音乐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积极探索在音乐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蔡菊先.浅谈农村小学音乐教学[J].中华少年,2016(08)217-218.
小学音乐教学改进措施范文2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虽然课堂教学改革的开展已经有些年头,但是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改革一直以来缺乏应有的重视。面对这样的教学改革现实,探索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是极其必要的。
一、更新教学观念,促进音乐学科地位的落实
素质教育的落实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作。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音乐教育的有效落实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课堂音乐教学的有效落实,要保障音乐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必须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指导。传统的音乐教学理念,更多是基于音乐教学结果的实现而形成的教育观点与教育方式,这样的教学观念更多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而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的每一个讲述与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实施对学生来说都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只是音乐教学实施中的被动接受者和音乐学习的从属者。这样的教学思想与观念指导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教学效率相对较低。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不高,对音乐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这样的小学音乐教学在教学效率方面不尽如人意。因此,要改变这样的教学状况,就要从根本上更新音乐教学的陈旧观念,对音乐学科本身要充分重视起来的同时,落实小学音乐教学在所有学科中应有的教学地位,更新教学的观念,推进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落实,促进音乐教学的有效开展,要改变固有的对音乐教学的学科定位认识,就得从根本重视音乐教学的实施,推进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落实。
二、要改革教学方式,以先进的教学方式推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开展
在小学音乐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教学方式的选
择。对于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加以区分,把能够适应现代音乐教学需要的教学方式保留下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现有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开展。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更多是以自己在课堂教授为主,一切活动都围绕着教师的讲述,学生很少有参与活动,以及学生间彼此互动的机会。学生在教师“填鸭”与“灌输”中,逐渐失去了音乐学习的兴趣,课堂的教学气氛变得压抑而缺乏生气,这样的教学现实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面对这样的教学现实,就要下大力气改革现有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不相适应的部分,以高效的教学方式推进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实施。
三、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实施
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促进教学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音乐教学情境的创设对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样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在教学的诸多环节中,教师有意识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如在一些充满自然气息音乐教学内容的教学实施中,教师可以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的视频,这样的视频内容也同样充满大自然的气息,让音乐的声音之美与自然的形象之美有机结合到一起。在自然情境的创设中,让音乐教学充满情趣,由此可知,情境教学的有效实施对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实施大有益处。
四、要改革原有的教学方式,促进彼此的交流与互动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实施中,学生学习是缺乏彼此交流的,学生学习更多是闭门造车式的独来独往,这样的教学效果很难实现预期要求,教学的实效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缺乏交流的教学一定是缺乏效率的教学。因此,要改变原有的缺乏交流的教学方式,就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创新教学的手段与教学的方法,在不同教学内容中,创设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彼此的互动交流中学会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学会依据提出的问题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案,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研究问题,学会总结规律,让学生学会创新,学会发现,学会自主思考,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提升。教师要善于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要在学生与学生彼此互动的基础上,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彼此互动,教师在教学中还要积极创新教学的方法,改进原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学会体验,在体验中感悟音乐之美,在体验中感受音乐之魂,在教学的交流与互动中,不断提升音乐的素质,促进音乐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传统的音乐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阻碍教学实施的因素,这些不利于教学实施的因素,对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实施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如何改革现有的音乐课堂教学对促进音乐课堂教学的高效实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为视角,初步探寻小学音乐教学的规律,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促进音乐教学的有效开展,促进音乐教学的不断推进。
小学音乐教学改进措施范文3
关键词:农村;音乐教育;措施;建议
目前,国家非常重视素质教育,而音乐教育也成为素质教育的一员,人们早已认识到音乐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过程中,有了巨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较大的“盲区”,现状令人甚为堪忧。本文主要分析了此现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1 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虽然我国已经提倡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教育改革尚不深入,改革方针不能很好地落实,甚至有的还将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指标。很多学校还将升学率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奖金挂钩,于是利用体、音、美课补习文化课成为农村小学的正常现象。对于学生家长来说,其自身缺少文化,于是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认为考上好的中学、大学是摆脱农村劳作生活的唯一出路。他们只关心孩子语文、数学等“主课”的成绩,把音乐课程当成“副课”而从不重视,更不提倡学生参加各项文体活动。
2、教学资源不足。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基础的教学条件教学就无从谈起。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学硬件投入本身就很紧张,而用在音乐教学设备等资源添置上的资金就更是微乎其微。很多学校连普通的风琴都没有,更不要说专门的音乐教室、专业器材以及现代化教学设施了。因此,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是目前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普遍现象。
3、教师专业能力欠缺。教师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目前,乡村小学音乐教师中有不少并非音乐专业毕业,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学习,甚至很多都是半路出家,能唱几首歌、会一个简单的乐器就开始教学。这些教师本身对音乐知识一知半解,更不用提对学生提供良好的音乐教学和艺术熏陶了。而对于从事音乐教育老师本身来说,学校的不重视、自身对本课程认识的不足等情况也导致教师教学没有激情、没有动力,甚至敷衍了事。
4、教材设置不合理。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选择适合该阶段的教材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关键。现在的很多音乐教材根本不适应农村小学的教学现状,教材比较深奥,内容设置不合理。甚至征订教材的老师并不是教音乐的老师,导致了所订教材的不适宜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无法因材施教,只好抛开课本来教学,这样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学缺乏系统性。
2 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改进的对策
1、加强重视,加大教学设施投入。要改变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首要任务是改变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要充分认识到在农村开展和重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重视音乐教学,重视音乐教师。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考核标准,使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规范化、切实有效。另外,还应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如增加电视、各种器乐、光盘资料等,改善现有的音乐教学条件,调动农村音乐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2、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很多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本身就没有接受过专业学习,有教学热情和基础的教师也大多闭门造车,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若得不到提高,即便是领导再重视、教学设施再完善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因此,引进专门人才、对现有教师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还应要求音乐教师规范教学,提高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
3、教材选择注重针对性。要全面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水平不能忽视教材选取的环节,在教材征订的前期要做好调研和考察工作,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教材征订的工作应征求授课教师本人的意见,避免外行选择了不合适的教材而导致教材征订的形同虚设,不利于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
4、因材施教,创造音乐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注重生动性和技巧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通过开展各项活动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让学生从中找到自我实现的另一种方式,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真正做到健康、全面地发展。作为基础阶段的小学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智力、创造力甚至人格塑造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农村,更应该注重孩子这方面的培养。只有认识到不足并积极改进,才能促进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农村孩子的全面发展。
5、把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感到课堂心理时间短暂而愉快,课堂心理空间广阔而丰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讨论,开展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多学,教师尽可能少讲。这样学生会快乐地多学,又能体现老师的主导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在课堂中如何去实现音乐的少教多学呢?
①课前做好调查,以学定教。
精心的课前准备是实现“少教多学”的基础,课前要充分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此为基础来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
②把传授变为探索,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少教多学”的课堂上,学生不再只是通过教师的讲授来获得知识。在现在课堂里,教师要通过循循善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摸索、体悟去理解新知。因为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才是真正的牢靠的知识。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摒弃“满堂灌”,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合作交流,让他们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探索、老师只是适时的点拨、引导和总结深化。
③学会等待,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
为什么现在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那么仓促?是因为他们看到问题就想知道答案,而忽视了过程。经过调查、反思,我们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老师平时上课为了赶时间、赶进度,在学生思考过程中一次次地打断他们,然后把我们的观点强加给他们。在进行了“少教多学”的研究后,大家发现,在自己的课堂上一定要学会等待。往往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卡住,这可能正是他们思维效率最高的时刻,这种思维结果会留下最深刻印象,如果老师启发得当,全班同学也会进入一个高度集中的思维过程。所以,老师要做“有心人”,要在无意识的情境中给学生创设有意识的思考环境。同也要教会学生等待,破茧成蝶需要时间,任何习惯的养成都需要时间。“书要留白才好看”,等待是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一种尊重。在数学的学习上,过程和答案同等重要。
④变教师总结为学生梳理。
以往的课堂,我们只是让学生做好“听”的角色就行了,认为你听好了自然就学会了,但现实与愿望总是有差距,总有那么多的学生看似一个很好的听众,却学不会老师所教的知识。经过“少教多学”的课堂实践,我们发现,在做好上面几点的基础上,如果能让学生自己梳理学过的知识,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巩固深化,要比老师去总结效果好的多。所以在今后的总结环节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谈体会、谈心得,谈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再予以“画龙点睛”。学生之间也要相互交流,学生总结出的知识和方法的关键点,更易于被同伴接受,会起到教师总结不能达到的功效。
小学音乐教学改进措施范文4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问题;对策
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讲,其是目前我国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措施,教学质量同学生以后的发展存在密切的关联。另外,音乐素养已经变成了综合素养的关键构成内容,因此,作为小学音乐老师,应深入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从而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
一、当前教学期间存在的不足
(一)学校并没有重视音乐课程教学
目前,我国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期间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要问题就是学校对音乐教学的模式,并没有对音乐的重要性有深入的了解。所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职人员没有认识到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重要地位,甚至一些学校中,音乐教师由其他的科任老师兼任,音乐变成了副科,教学时间被严重侵占。
(二)教学模式较为陈旧
导致小学音乐教学质量较低的另一原因在于教学模式陈旧。目前,在教师讲解音乐课程期间,仍采用以往的教学措施,过于重视自身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参与。在讲解课程知识时,教师多采用灌输的方法,先让学生聆听音乐,然后照本宣科地进行讲述。此种教学形式过于枯燥,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降低教学质量。
(三)教学资源相对紧缺
因为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在进行音乐教学期间,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较为紧缺,大多数音乐老师仅凭借手中的书本作为资源,并没有相应地引进课外音乐知识,从而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
二、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加大对音乐教学的重视
想要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及效率,首要方法就是增强对音乐的重视,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其一,在音乐教育资金方面加大投入。对于音乐教学来讲,其所要消耗大量的教育资金,想要帮助学生完善自身成长,就需要增加资金方面的投入;其二,在教学人手方面增加投入。学校应选聘专业的音乐教师,不可以出现其他教师代课的情况。
(二)更新教学方法
1.利用游戏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普遍喜爱玩耍,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将游戏融入教学活动中,从而让学生在做游戏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讲解“找朋友”这一歌曲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找朋友”的游戏,选出6名学生作为邀请者,在音乐的1、2小节中一边拍手一边唱歌,到想要邀请的朋友面前,在歌曲中的3、4小节做出邀请的动作,然后互相敬礼、握手,由被邀请者继续游戏。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一边进行游戏,一边学习歌曲,并且培养了学生主动、大方的个性。
2.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
如今,很多教师都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获取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能够将较为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方便学生理解。而将多媒体技术与音乐教学融合在一起,还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例如,教师在讲解歌曲“小青蛙找家”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模拟夏季荷塘的环境,画面上有荷花、太阳等,为学生播放歌曲原音,让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演唱,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丰富教学资源
对于小学音乐课程来讲,其同学生的生活存在密切的联系,不应该被局限在课本教材中。小学音乐老师应善于将音乐教学与生活关联在一起,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例如,教师在讲解“摇篮曲”时,就可以让学生回忆在他们的印象中父母都唱过什么样的摇篮曲,然后教师再为学生播放多种摇篮曲,让学生找寻歌曲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然后讲解相应知识,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此种方法,不但能够将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消除学生对音乐知识的陌生感,同时也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及发展夯实基础。
总而言之,伴随着目前教学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变化,作为教师,应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采用多种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讲,其在美育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音乐老师应深入对其进行研究,找寻教学期间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地予以解决,加大对音乐教学的重视,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及发展夯实基础。因此,对小学音乐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是值得教职人员深入思考的事情。
参考文献:
[1]胡兵.音乐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02).
小学音乐教学改进措施范文5
关 键 词:生源质量 教学目的 师范性
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但目前相当一部分高师音乐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到中小学以后,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教学,指导课外活动,他们很难适应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这与毕业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专业知识面狭窄、全面素质和全面能力不高有很大的关系。究其原因主要有几下两点:
一、生源质量下降
近年来,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有的在增办新专业,有的开始申报硕(博)士点,还有一些中等师范也升格为高校,成立了音乐系科,不少师范大学的音乐系还升格为音乐学院。随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一系列扩招,考生的录取比例有了很大提高,学生人数大幅增加。以往高师音乐专业的考生,大多是本着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爱,才报考高师音乐专业的,专业素质相对好些。如今,由于扩大了招生规模,考生的进校几率大大增加,一部分文化课较差的考生,经过几个月的专业突击,就能考上高师音乐专业;而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自觉性、接受能力和悟性都比较差,很难完成学业,导致了教学质量滑坡。扩招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大青年进入高等学府学习音乐的迫切要求,也使办学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它的负面效应势必会影响到生源的质量和未来音乐师资的水平。
二、 教学目的存在盲目性
长期以来,高师音乐专业的教学,一直受着专业音乐院校教学模式的影响,按专业院校的模式来塑造自己的学生,课程分类太细、太专业化,并且学科间缺乏相互渗透;在教师和学生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主修”,轻“副修”的不良倾向;课程设置没有突出“师范性”;教学内容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严重脱节,这些都是造成学生不能很好胜任音乐教学工作的原因。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因此,从生源质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都应该紧紧围绕这一目的,把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师资人才作为高师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为此,应该采取一些合理的、符合实际的改进措施。
(一)提高生源质量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应着眼未来,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和能力,确定招生规模。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音乐教师。未来的音乐教师不仅要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知识面,而后者对一个人专业的发展和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文化水平能确立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学生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学习的能力、学习的自觉性、学习的习惯以及接受知识的能力等方面就会加强。要培养高素质的音乐教学人才,首先要具备这些能力。因此,提高生源质量,必须要提高艺术类文化课分数线。
(二)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应突出“师范性”
声乐课和钢琴课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两门必修课,是基础,没有主次之分和“主修”与“副修”之别。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嗓音条件好的学生,只注重声乐技巧的学习和训练,不肯在钢琴上下功夫;嗓音条件不太好的学生,只肯在钢琴上下功夫,很少开口练唱。这样就形成了嗓音条件好的以学声乐为主,嗓音条件差的以学钢琴为主,使声乐和钢琴这两门必修课,变成“主修”与“副修”课,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是能唱不能弹或能弹不能唱。
首先,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弹琴和唱歌是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只会弹琴不会唱歌或只会唱歌不会弹琴是不能适应教学工作的。因此,在声乐和钢琴这两门必修课之间杜绝存在“主修”和“副修”现象,对学生来讲,“主修”是钢琴和声乐,“副修”则是在学好这两门课程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多掌握一些其他乐器的演奏技能与技巧。在教学中,要把个别辅导课、小组课和集体课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即兴伴奏课与钢琴课以及声乐课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理论基础课同专业技巧课有机地结合起来。
其次,要重视合唱指挥课、器乐课、乐队编配知识课以及形体舞蹈课。这些课程虽然高师音乐专业大多都开设,但往往不被重视。事实上,合唱队的组织、舞蹈队和军乐队的训练在中小学课外活动中是很重要的。在课时上,按大纲规定只开设一年,每周两课时,这些远远不够,应多增加课时,延长开课时间。此外,在课程设置上还应参照《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由国家教育部组织专家制定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是当代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成果。在总结我国新时期音乐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创造性地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中小学音乐学科的课程标准、内容标准等一系列新的教学规范和要求,是一个具有纲领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指导文件。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不要局限于音乐及音乐教学本体,要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论,增开一些必要的人文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知识含量,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使未来的音乐教育者能更好地胜任音乐教学工作,真正起到推动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作用,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小红《高师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小学音乐教学改进措施范文6
音乐教育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兼有音乐艺术和教师教育双重实践特点的专业。目前,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存在严重的问题,音乐学院式的实践教学长期制约着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
(一)缺乏全面系统的育人方案
目前,部分高等院校对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构建,但研究者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刻,没有结合当前音乐教育的发展和音乐基础教育改革等问题,没有切实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没有形成深入了解和研究中小学、从而服务中小学的研究理念,致使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规范化的管理、立体型的培养方案、多元化评价方式,以及全程化、具体化的监控措施。
(二)忽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在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先导作用。随着音乐教育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被提到日程上来,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备是音乐教师专业化的具体体现。音乐教育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教师任教的职业行为,这对于学生形成教育和教学能力,以及毕业后胜任教师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没有建立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桥梁,致使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残缺,音乐教育实践长期处于混乱状态。
(三)重音乐艺术实践,轻教学能力培养
由于长期受到音乐学院教学体制的影响,目前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着重音乐艺术实践、轻教学能力培养的倾向。音乐教师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相割裂的现象依然存在,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教学实践能力较弱,毕业后不能迅速适应、甚至不能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存在着对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基本规范了解不够,对真实课堂教学的掌控能力缺乏,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不分等现象。这些问题说明在以往的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缺少对学生教学能力的有效培训,没有对学生的教学选择能力、设计能力、实施能力、评价能力、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的适应期。
(四)专业技能学院化,考核方法陈旧化
目前,音乐教育专业的专业技能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模仿音乐学院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技能目标是音乐学院的标准,过度注重学生专项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学生落入能唱不能弹、能弹不能跳、能跳不能指挥、能上舞台却不能站讲台的境地。音乐专业基础教学要求教师具备弹、唱、跳、指挥四项专业技能,也就是音乐教师应有的四项基本功。原有的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没有将四项专业技能和基础音乐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没有从中小学校的实际教学出发,没有将音乐基础教学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有效地渗透到实践教学中,没有把实践教学培养目标调控到综合能力的培养上。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内容脱离基础教育的需求,并且考核方法单一、陈旧,缺少创新,没有将多元考核的方法运用到实践教学中。
二、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涵
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当以音乐基础教师的需要为本,强调可操作性;以音乐基础教育发展为导向,强调实用性;以培养音乐教师创新能力为主,强调实践性。
(一)改革目标
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视角,构建一个能适应新形势、符合新要求、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优化课内、强化课外、交叉融合、功能互补”的思路,使学生具备“站得讲台、上得舞台、创新有为、教研有方”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改革内容
1.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紧紧围绕“三型”即“全面发展型、综合型、创新型”〔1〕的原则和“三性”即“基础性、师范性、专业性”〔1〕的原则,将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与音乐专业技能作为实践教学训练的两条主线,并使其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建立突出师范性、注重专业性、强调融合性、贯穿连续性、体现立体型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成为合格的音乐教师设计出较为完整的发展图景。2.设计音乐教育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本着深入中小学、了解中小学、研究中小学、服务中小学的构建理念,设计一套更为合理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3.调整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内实践教学课时长期以来,我国音乐教育的目标偏重于培养学科专家型的音乐教师,课程体系呈现出单一学科纵深发展的局面,没有体现教师教育的专业特点〔2〕。根据《意见》要求,按照“优化课内、强化课外、交叉融合、功能互补”的思路,突出实践教学的比重,整合优化课程结构,适当精简、压缩部分专业理论课程的课时,突出与能力培养关系更密切的实用课程与实践教学的课时。4.构建“5421”音乐教学能力训练模式和“4441”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训练模式“5421”音乐教学能力训练模式:“5”即根据音乐教师教学活动的“教学行动前”“、教学行动中”和“教学行动后”三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活动的内容及所需的能力,将音乐教学能力分为教学选择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五个方面“,5”是音乐教学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4”即“四项达标”———说课达标、音乐课件制作达标、教案设计达标、一节公开课达标;“2”即抓住两个环节———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使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实现从识岗、试岗到顶岗的过渡;“1”即一个课题研究,引导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对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与反思,选题做研究,培养其研究意识和科研能力。“4441”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训练模式:“4”即“四项达标”———中小学教材歌曲自弹自唱达标、少儿舞蹈组合达标、中小学教材歌曲指挥达标、河南地方戏曲(民歌)演唱达标等;“4”即“四级垂降式舞台艺术实践”,是指大学生艺术展演和大学生科技艺术节等大型艺术活动、院级专业汇报演出、班级专业汇报演出、学生个人演奏、演唱会等,在实践中锻炼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通过四个层面的舞台艺术实践平台,使舞台艺术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高;“4”即“四个团队”———民乐团、舞蹈团、合唱团、管乐队四个艺术实践团队,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通过参加“四个团队”的活动,为将来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和组织课外音乐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1”即掌握一种民族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5421”和“4441”模式将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技能、专业技能等职业技能有计划、分步骤、循序渐进地分配到各个学期中;采用量化分解、分期完成、强化训练、集中考核的方法,构建了多元化、立体型的系统格局,形成了覆盖面广、普及率高、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活动模式,使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得到普遍提升,有效提高了其综合实践能力。
三、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科学构建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管理机构
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和制度管理三个方面。在组织与制度管理方面,主要由学校、教务处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宏观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对实践教学体系运行起到监督、督导作用;学院具体负责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管理,制定独立的、完整的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方案等,以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正常运行。
(二)健全和完善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音乐教育专业开展实践教学,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机制是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保障。因此,必须成立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机构,制定一套科学、完整、可行的评价方案,并在评价过程中对随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及时进行改进,确保评价工作的正常开展,使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机制不仅是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音乐教育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成效的主要途径。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指标、评价的方式与方法以及评价制度等,都是实践教学质量评价需要注意的问题。只有根据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有的能力结构来确定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考核的内容和措施,才能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三)建设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开展的条件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