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

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范文1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支撑拆除位移安全

一、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

长宁区240街坊住宅项目――宁国府邸由上海百事达西郊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兴建,项目位于可乐东路、青溪路、野奴泾河组成的三角地块内。基地东侧是著名的上海西郊国宾馆,北侧为高档别墅檀香别墅―檀宫(上海四大名宅之一)。基地用地范围形状为三角形,沿青溪路边长约125米,沿可乐路边长约220米,沿野奴泾河道边长约250米。本工程包括11幢3层多层住宅楼、1幢2层服务配套用房和1个地下一层车库,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3595.5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9512平方米。

本工程基坑内置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支撑中心标高为-1.95米,圈梁及支撑均采用C30级钢筋混凝土。支撑截面尺寸分别为800×700mm,800×950mm,700×700 mm。

二、地下管线概况

北侧地下车库外墙距离红线最近约3.0m,红线外是可乐东路,路宽约16.0m,道路下主要分布有三条地下管线,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基坑北侧地下管线分布一览表

管线名称 直径(mm) 埋深(m) 地下结构基础外边线与地下管线最近距离(m) 备注

天然气 300 0.86 6.5 低压

配水 500 1.30 16.0 /

信息 / 1.05 17.5 九孔

南侧地下车库外墙距离用地红线最近约6.0m,红线外侧是野奴泾,河宽约14.0m,河岸设有护岸,护岸与地下车库外墙最近距离约6.0m。

三、机械拆除施工工艺

1、机械拆除施工流程

型钢支撑换撑支撑、联系杆与围檩切断支撑、联系杆混凝土破碎钢筋割除垃圾清理

2、型钢支撑换撑

本工程地下室底板浇筑至基坑围护桩边作为基坑底部的传力带,待传力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即可进行型钢支撑安装工作,本工程采用H300x300x10x15型钢换撑。

3、支撑、联系杆与围檩联系点切断

拆除过程中支撑、联系杆的震动会通过围檩、围护桩传递给周边的土体,势必会造成土移的累积,一旦超过某个特定值就会影响到周边道路下的管线安全。在钢筋混凝土支撑在被拆除后、钢支撑受力之前的瞬间会产生应力释放,同时力会传递到钢支撑上,这是的也是会产生土移。采取在支撑、联系杆端部与围檩切断可以把因拆除的震动传递到土体的力降到最低,减少土体唯一累积,最大程度的保护周边道路管线的安全。

4、支撑、联系杆混凝土破碎

待相关区域内的支撑、联系杆与围檩联系点切断后方可对支撑进行拆除,考虑到支撑一端部混凝土已被拆除,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机械在支撑上行走是存在极大的危险性的。利用100T的吊车把镐头机吊运到基坑底部,镐头机在基坑底部地下室底板上行走,同时对支撑进行拆除。

5、钢筋割除

待支撑、联系杆拆除到端部后,方可进行钢筋的气割。

6、垃圾清理

支撑、联系杆的钢筋割除后通过调运至基坑底部的小挖机、铲运机把拆除下来的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在通过停放在栈桥上的加长挖机装车外运。

四、拆除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监测记录

考虑到拆除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本次拆除在基坑周边共布置52个点,沿可乐东路、青溪路每5m布置一个点,野奴泾河边每8m布置一个点。本次选沿可乐东路的六个点作为位移分析点(单位:mm)

D1 D2 D3 D4 D5 D6 备注

2011.1.1 0 0 0 0 0 0 拆除前

2011.1.2 +3.92 +4.21 +3.83 +4.24 +2.96 +3.22 支撑、联系杆端部切断中

2011.1.3 +3.84 +3.97 +3.10 +3.68 +2.17 +2.49 支撑拆除过程中

2011.1.4 +3.64 +3.84 +3.01 +3.13 +2.00 +2.11 支撑拆除过程中

2011.1.7 +2.12 +2.16 +2.09 +2.22 +1.89 +1.89 拆除后

2011.1.9 +1.99 +1.85 +1.87 +1.95 +1.76 +1.61 拆除后

说明:“+”为向基坑内移动,“-”为向基坑外侧移动

监测记录表明对支撑、联系杆与围檩联系点切断的方案是可行的。

五、拆除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

1、选择合格的专业拆除单位。应严格按照合格分包商评审程序,审查拆除单位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件。

2、专业拆除单位的人员管理。检查分包单位进场人员的证件,企业负责人、专职安全员的安全考核证、操作人员的上岗证件。

3、设备管理。拆除机械进场前,做好例行保养和验收工作,确保设备不带病运转。

4、安全技术交底。拆除作业施工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技术负责人应到施工现场指挥施工。

5、拆除作业的安全防护。施工人员进行拆除工作时,应该站在专门搭设的脚手架或其他稳固的结构上进行操作;高处作业应严格遵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带及安全防护措施,严禁作业人员直接踩踏在不牢固的踏板上作业,作业现场必须设有防坠落设施。

6、根据被拆除高度选择拆除机械,严禁超载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1];供机械设备使用的场地必须保证足够的承载力;作业中机械不得同时回头、行走、超高作业;人机不可立体交叉作业,机械作业时,在其回旋半径内不得有人工作业;

7、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动火管理制度。施工作业需要动火时,必须履行动火审批手续,领取动火证后,方可在指定时间、地点作业。作业时应配备专人监护,作业后必须确认无火源危险后方可离开作业地点。拆除建筑作业现场如有易燃、可燃物时,严禁明火作业。

六、拆除过程中的文明施工

1、不准向下抛掷拆除较大构件,拆卸下来的各种材料应及时清理,按品种、类别堆放在平整的地面上,高度应符合安全规定,并留有一定的间距,防止倒塌伤人。拆除工程完工后,应及时将渣土清运出场。

2、对拆除或拆除现场的危险物品不能与一般物料混放,应放置到安全场所或采取清洗、安全销毁等措施进行处理。

3、清运垃圾的车辆出场前,对车辆轮胎进行冲洗,覆盖好运输的建筑垃圾,确保车辆上路不跑、冒、滴、漏。

4、拆除作业时,应选择低噪音的设备,或设置隔音等围档材料,按照要求在场界周边进行噪声测试,确保噪声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

七、结束语

本次支撑拆除在通过项目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在充分的事前策划,过程中精心组织,拆除过程中基坑、管线无突变,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受到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管线单位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范文2

机械制图是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技术基础课,在专业建设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长期以来,机械制图课程改革始终没有摆脱学科体系的影响,理论与实践脱节,培养方向不明确,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并没有练就一项过硬的专业技能,因此必须进行改革。为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有必要对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

1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现状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了一定时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特别是在中职教育中的课程体系的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出现了采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的手段,但整个教学过程并没有出现大的改变,这可能是各职业学校的教学水平、当地经济、学生情况的不同,导致教学质量没有更好地提高。

中职生初进校门就开始学习机械制图,从制图基础知识、相关的标准开始,到投影原理和基本体的表达与识读,再到绘制图样和识读工作图,需要学习的内容比较多,但由于中职学生大多数都是没有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在初中时期,这些学生学习能力不足或者不够重视学习,导致在以后的知识学习上理解能力就慢了许多;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约束力较差;主要表现在学生不主动学习,只依靠在短短的课堂上学习,难以消化老师所教授的知识点,同时由于制图课程本身的专业性质,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难度就相对较大。

2中等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基于现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现状,对课程教学的改革,是提高中职教学质量的最好办法,是加快中职学校发展的必然需求。教学改革要能跟上现代化学校发展的步伐,深化中职教学改革,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首先是现代化教学发展的需要,现代化教学的发展必须要求改革;其次是实践应用的需求,当前继续沿用高等教育和普通教育传统的教育方法模式,许多教师仍是课堂上的统治者,学生仍在被动学习,没有发挥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改革已经成为燃眉之急。最后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下,要求中职学校能培养出具有高质量、高效益、高技能的优秀人才。

3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中职的“机械制图”教学,涉及机械制图的知识,与各种图样打交道。学生对制图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熟练程度,反映了学生整个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因此,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要从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入手来研究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改革。

31中职机械制图课程要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

专业课程的知识基础是重要的,是以后更高更快学习的基础。在中职机械制图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以基础为重,设计开发利于学生学习基础的教学方法。在制图课程的基础教学阶段,基本概念必须要掌握。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抽象的概念加以图形和总结提炼,使其简单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多加以练习,促进学生对基础图形,定义的掌握,鼓励学生对空间图形多想、多思,实现看、画、想的结合,强化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提高。采用的方法有:语言表达,模型直观展现。语言表达讲解,在制图教学中,学生通过听老师语言的讲解和认识,对教师所表达的知识形成表象和想象的直观作用。模型直观展现,多采用挂图、幻灯片和投影等,能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的图形和轮廓。

32中职机械制图课程要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专业课程要加强实践性和职业性,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职机械制图要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统一,以把学生培养成工程师的目标进行产学的实践能力。在教学内容设置时,必须坚持以能力为重点,从课程结构上设计知识点,围绕看图、画图的目标,将机械制图和CAD 融合编排,组成新的课程体系,运用CAD软件作为绘图平台,多练多学,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空间构思能力和绘图能力。在课程教学上,实现精讲多练,直接用计算机绘图操作,突出实践,突出专业性;另外,强化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加强实习实训,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进而提升技能,做到“知行合一”。中职学校要统一安排学生实行实习的过程,通过模拟实训,完成相关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也是对实践操作的学习,为学生就业时能尽快适应企业的管理和要求打下良好的基础。

33中职机械制图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范文3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新思路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重在培养学生x图和绘图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空间想象力和思维力、掌握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并能熟练利用合理的表达方案进行绘制机械产品装配图和零件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传统课程。随着社会对机械类应用型人才机械制图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形式已很难适应科技社会的发展。如何更新教学观念,建立新的教学体系,探索新的教改模式已经逐渐成为众多大学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教学体系、教学过程设置、助学、考核着手,探索了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1教学体系系统化

机械制图课程的实践性和基础性非常强,讲授的知识面宽并且设计后续专业课程内容,必须与相关课程形成良好的配合,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整体学习系统。应当建立系统的教学体系,教学需突出实用性,并有效融合机械相关知识。

将机械制图课程定位于培养设计制图能力,而非单纯的制图技能。在机械制图课程开设之前,可进行金工实习以及机械基础知识入门学习;利用机械制图课程设计,初步将机械制图训练过程与机械设计联系到一起,体现设计制图的思想。并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开设中,指定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案,形成以设计―工艺―绘图为主线的课程学习体系,将制图课程的学习深化到后续课程之中,使学生的制图水平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得到不断提高和升华。

2教学设置实用化

2.1改善师资结构,强化教学实用性。打破教研室限制,不设置专门的机械制图教研室,改由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专业课教师直接担任机械制图课程。利用专业课教师丰富的实际课题研究经验,避免了制图教学过程的单一性。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将专业研究成果、经验和成功开发案例引入制图教学,从而实现制图教学同实际应用的有机联系,使得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真正脱离传统意义上的读图绘图训练,从而更适应行业发展需要。

2.2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改善单纯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师适当采用绘图软件增加授课效果。对于一些难点和重点,教师必须进行实际绘图,逐步细致讲解绘图过程。由于受教室场地、光线、学生人数等客观因素的限制,黑板作图只能对教室前几排的学生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黑板作图耗时费力,影响教学进程。这时,教师可利用二维绘图软件(如AUTOCAD)模拟完成黑板教学,既可保证图形的清晰性,又加快了绘图速度。通过对某些局部的放大显示,保证了图形的良好可读性。此外,可利用三维软件现场建模,及时帮助学生构造形体的空间形状,有助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2.3强化课程设计环节,注重理论学习的创造性培养。延长机械制图课程设计时间,将单纯的零件测绘实践改为“测绘+设计”的模式。首先,给出某种产品的部分零件实物,让学生完成零件的测绘;然后,根据测绘数据、依据具体设计装配要求,自主设计个别主要零件;最后,绘制完成整个产品图纸。这种课程设计模式,既训练了学生对卡钳、游标卡尺、量角规等常见测量工具的使用技能,又培养了学生创新设计简单零件的能力。以培养学生设计制图能力为目标,要求学生在课程设计完成后,交出成套手绘草图、AUTOCAD电子图稿和全套打印图纸。经过课程设计,学生通过零件的测绘、设计,可熟悉产品出图的全过程,并加强了自身徒手绘图、计算绘图能力。

3助学形式网络化

开发网上助学系统,开展网上学习、测试和答疑。校园网络的普及使学生能够更为方便地接受远程教学,更好的吸收知识。可利用校园网络优势,研制开发网上助学系统,系统设置学习模块、测试模块、答疑模块。学习模块主要提供教师上课所用的课件和教案,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并配备了相应的例题解析;此外,该模块还链接其他高校制图精品课程网页,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针对机械类不同专业教学需要,在训练测试模块设置了不同难度的测试习题。系统开辟教师在线答疑专栏,学生通过网上留言或发邮件方式向老师提出问题,同时师生间也可通过BBS论坛交流学习信息。学生可利用该系统,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学习情况,选定相应难度的试题,利用系统的二维绘图功能完成解题过程。系统自动对学生输入的答案做出判断,给出学生成绩,并提供正确答案以供参考。

助学系统充分利用网络生动、直观、形象、和交互的特点,既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又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能根据情况调整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教师学生互动学习、人机交互的良好教学机制。

4测试方法的人性化

制图考试形式不能仅局限于简单的书面测试,而要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分段考试,机械制图成绩构成如下:

制图基础考试(40%)+课程设计(30%)+软件知识考试(15%)+平时成绩(15%)=机械制图总成绩(100%)

对于制图基础部分的内容涉及得都是基础知识,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及读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是可采用闭卷的形式考评学生的掌握程度。当然,可采用标准化考试模式,即采用考试选题系统,直接让学生上机考试。该部分考试成绩占学生总成绩的40%。设计制图部分,重点要求学生掌握设计绘制机械零件图纸及装配图纸的能力。由于该部分内容跟专业结合较紧密,应作为考核的重点。该部分可通过“测绘+设计”课程设计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整个机械零件图纸绘制过程,既考核了学生对零件图、装配图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培养了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并考核了学生手工制图和计算机绘图能力。该部分以图纸形式提交给教师,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

AUTOCAD软件的考核部分可借鉴AUTODESK公司工程师培训要求,采用试题库的形式进行。考试直接在电脑上进行,每个学生的试题均从试题库随机抽取,题型各不相同。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AUTOCAD软件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15%。AUTOCAD软件的实际应用操作能力考评则在课程设计中进行。

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范文4

关键词:机械制图 CAD 教学改革

“机械制图”以及“CAD技术”均是职校开设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课程目标是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在掌握“机械制图”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识图与制图能力,通过计算机辅助软件进行绘图。传统的课程安排中,这两门课程是分开进行的,然而将两门课程分开进行存在许多漏洞,不仅有内容重复的情况,还要增加课时,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不佳。现阶段,探讨《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措施是教学改革的实际出发点。作者认为,将“机械制图”以及“CAD技术”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以机械制图课程作为CAD课程的理论基础,以CAD课程作为机械制图课程的操作工具,两者相辅相成,可提高《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机械制图与CAD》一体化教学现状

(一)添加式教学

将CAD教材知识加入到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教材中。这种教学方式具有操作便捷、实施简单等优势,但未重组计算机绘图的内容,使两门课程未得到有效的融合,且教学课时少,导致学生在计算机绘图的学习过程中无法进行全面的训练,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教学质量不理想。

(二)独立式教学

将CAD分离出来,单独开设一门课程。这种教学方式可有效突出计算机绘图课程的重要性。然而机械制图课程与CAD课程一旦出现了时间段上的分离教学,就一定会使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与计算机实际操作发生时间性脱节,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组合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是指由同一个教师进行授课,先讲解机械制图的理论知识,再讲解计算机绘图的操作方法。组合式教学方法相比独立式与添加式教学方式,突出了计算机绘图的全面性,较符合学生对学习机械制图知识的认知规律。但两门课程仍存在未有效融合的缺陷,两门课程未能有机结合则导致内容衔接不合理,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融合式教学

融合式教学即是将机械制图课程与CAD课程进行整合,合并成一门课,并以各知识点作为设计模块,机械制图以及CAD课程的学习同时进行,使两门课程的教学的有效融合,对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采取综合、增加、压缩以及精简等方法,将重复交叉的课程内容精简化,合理兼顾到两个课程,落实机械制图作为教学基础,CAD作为深入教学的这一教学方式,通过丰富教学的内容以及手段,调动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

二、《机械制图与CAD》一体化教学方式的改革

通过分析添加式、独立式、组合式以及融合式等教学模式与《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的相互关系,根据机械专业的特点及其需求,借助实践探讨有机融合两门课程的教学方法。

1.对两门课程进行整合,将实际应用作为整合目标,适当调整、优化两门课程原有的教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材,并将其分 为十大模块:(1)国家标准;(2)CAD的理论知识与几何制图;(3)点、线、面投影与三视图;(4)创建简单图形、基本体投影;(5)轴测图基本理论;(6)组合体的识图、绘图与尺寸标注;(7)标准件及其常用件的相关知识;(8)零件图;(9)装配图;(10)专题测绘、综合训练。

2.联合CAD软件授课与多媒体授课,采用穿插讲授的教学方法对两门课的知识点模块进行讲解,实现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计划对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借助CAD技术对课程教学内容中的复杂图形进行制作,将其制成分解动画,通过多媒体将其呈现,以深化学生对复杂图形的理解,加深教学过程的感受,从而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进行有效培养。

3.同时抓好手工绘图以及计算机绘图的教学工作,两方面的绘图练习量比例要适当,并制定对应的评价方法,与课程的考核挂钩。通过适量地练习手工绘图,打好绘图基本功,灵活应用计算机绘图软件,以满足机械制图现阶段对绘图技术的需求,有效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实际动手能力、读图能力、绘图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等。

4.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1)“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将课程知识点隐藏在学习任务中,使学生通过团体协作、小组讨论、问题分析等方式,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实现“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构建意义,在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2)实例教学方法,授课教师在授课中选取典型的绘图实例辅助知识点的讲解与练习,调动学生对《机械制图与CAD》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3)多媒体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将相关的图片、动画以及作图步骤呈现出来,同时通过课堂互动以调动学生对学习知识点的积极性;(4)示范教学方法,在CAD技术的授课中,通过示范计算机绘图的过程,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绘图的要点。

5.将课程内容进行重组时,教师首先分析行业现阶段的发展趋势以及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在课程任务中结合职业对受教育者的素质、态度、技能、知识等方面的要求,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使教学内容与现阶段企业的需求相符,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道德。

6.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不仅要考核学生平时对手工绘图以及计算机绘图的完成度与参与度,还要考核理论笔试以及上机技能,采用过程评价联合终结评价的考核方式。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对机械制图课程以及CAD课程进行整合,除了可弥补分离两门课程的缺陷,还可丰富教学手段,促进教学内容的衔接,帮助学生打好绘制机械图与阅读的基本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绘图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范文5

但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这样的准备对于其他基础学科来讲工作量是比较大的。例如,需要准备上课的图纸、模型、挂图等等,这样的工作占用了教师大量的备课时间,从而降低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其次,上课过程中,机械制图教师的板书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板书。如果采用粉笔与黑板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那么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必定要画大量的图,使用的黑板版面大,重复的手动动作比较多,这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一节课下来老师跟学生的互动机会很少。更难的是,在分析机械几何体的结构过程中,要想讲清楚各种类型的组合体视图,授课教师就要有较高的画图技巧。例如,在讲解剖视图的时候,只有美术基础比较好的老师才能准确地画出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的剖视图,一旦教师没有这个特长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早已找到了提高自己工作效率的新方法,新信息技术逐渐运用于机械制图教学当中,至此,机械制图这门“古老”学科的教学正在发生变革。对现在的中专学生而言,中职教育更应该注重的是科学思维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机械制图与CAD结合在一起有很多好处。但是要想减轻学生的负担,使教学过程中的思路更加清晰,将两者整合在一起,就要取其精华,对它们的内容进行精简与融合,相互之间有更好的渗透,才能达到人们期望的效果。举个例子来说,传统的机械制图课,教师要想绘制圆弧连接,就要通过绘制平行线或者同心圆,在找出圆心点、切点之后再画出连接弧。其实,这样画法下的弧,无论技巧多么好的老师只是让这个图形很接近圆弧而已,并不能十分精确地表现出来。而用CAD制图却十分简便,几个命令就可以解决这样的简单的问题,而且做得十分精准。毋庸置疑,CAD绘图具有高效、精准的特点,可以说完美地辅助了机械制图的教学。反过来说,正是机械绘图让CAD这种应用型的软件发挥了最大的作用。

不仅如此,机械绘图跟CAD的结合还提高了学生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的兴趣。绘图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其基础知识中会介绍国家的有关规定,以及绘图的仪器和工具。如果单纯地去讲这些东西,在第一节课上,学生很可能会对这门课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失去兴趣。如果结合CAD的基础知识,形象生动地演示,让学生们了解到计算机技术在制图过程中的应用与发展,让学生们看到计算机的方便与灵活,就可以激发学生对制图学科的兴趣。

CAD绘图的直观教学,加强了学生对制图内容的深刻了解。引导学生直观分析,增强立体空间感,可以有效展示“实物”变成“图”的过程,这样也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CAD绘图中,三维实体化教学真正做到了思维过程和教学过程的一致,便于引导学生分析作图条件的空间情况,使学生在空间――平面――空间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得以较好地理解。如在组合体的三视图的教学中,可先做出三维实体,再对实体进行“视觉样式”中的命令操作,可得到相应表面模型以及线框模型。

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从多个角度让学生观察组合体,观察三视图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组合关系的认识一目了然。这种上课模式,轻松、便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增强了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体与面、面与线的几何关系,这改变了传统的以逻辑思维为主的学习模式。在机械制图和CAD结合的过程中,以计算机绘图合成为技能训练的主线,以机械制图课程为应用课题,使传统模式与现代方法有机地结合,可以贯穿机械制图教学的始终,可以培养学生手动绘图能力,增强课程的实用性、直观性及趣味性。

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范文6

关键词:机械制图;中职;探索与研究;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机械加工制造业也越来越发达,机械设备也由原来的人工操作到现在的自动化,例如数控机床的出现,但是,机械图纸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或缺的。

凡是机械加工业就会有机械图纸的存在,可见学好机械制图课程对将来想要在机械加工业发展的学生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中职学生能否认识到这一点并达到教学的要求、又能否达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下面我将从以下两个部分进行探索与研究、并提出一些在实践中切实可行的方法。

1.明确学习目的,扫清心理障碍

在课程的一开始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让学生明白了为什么而学,他们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这比强迫他们去学效果要好得多。在我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感觉到很多学生都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个课程,学习这个有什么用处呢?所以在课堂上表现的很懒散,睡觉、说话、看小说、甚至玩手机游戏。如果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你再怎样的认真备课,课上再怎么努力的讲课都是白费心思的,他们根本听不进去。所以在课程的一开始,我就积极的和学生沟通,让他们意识到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同时让他们知道在岗位竞争激烈的现今社会,拥有一技之长是多么的重要。

另外,我还发现有很多学生其实很想好好学,但是总是认为即使自己想学也学不会,存在着很深的自卑感。针对这种情况,我就鼓励这些学生多回答问题,让他们尽可能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赞扬,让他们一点点的重建学习的自信心,扫清心理障碍。

条条大路通罗马,走向成功的道路也是有多条的,中职学校的学生也有值得他们骄傲和自豪的特长,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在不同的学校学习其实都是一样的,在中职学习并不代表你就比别人差,关键是看你有没有认真去学。

2.因材施教,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刚工作的时候,第一年教的就是机械制图这门专业课。那时候没有经验,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讲课,虽然很认真,但是效果并不好,学生普遍反映没怎么听懂。随着教学时间的增加,我发现要上好一堂课其实没那么简单,它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例如刚开始的时候我就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讲的内容太深太快了。教学应该因材施教,应该根据学生以及课程的特点,制定确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此,我在课堂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尝试,现浅谈如下:

2.1机械制图与Inventor软件的结合

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脱离于别的学科而单独存在的,机械制图也是一样的。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我发现,把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软件相结合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二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承。

经常会有学生问我,老师现在制图都用计算机了,谁还用手画,那学这门课程还有什么意义呢?机械制图是基础,它教会你怎样识图画图,而计算机绘图软件是工具,只有你学会了识图看图这些基础知识,才能利用绘图软件画出你所需要的机械图样,所以说机械制图的课程是基础,是必不可缺的。

在众多的计算机绘图软件中,我觉得Inventor这款软件最适合中职学生学习,因为它界面简单,人机交互功能强,很容易上手。例如在讲阀杆的结构时,我尝试着先让学生Inventor软件绘制出阀杆的模型,然后再让学生在分析它结构的基础上,画出它的三视图和剖视图。这样让学生自己亲自做出模型,由于参与了整个造型过程,对阀杆的结构自然很清楚,画出它的三视图和剖视图也变得更容易。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多次使用此种教学方法,受到学生的普遍好评,他们很乐于接受这种教学方法,认为这样使机械制图变得更形象直观,更简单。

2.2分组学习,团队合作

在课堂上,我把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分配任务,让学生自荐担任组长,分配给每个人不同的任务。比如在讲四通阀阀杆视图和剖视图的时候,我让组内的学生分别完成阀杆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剖视图,轴测图的绘制,组内成员各有分工,有问题由组内成员共同解决。绘制完成后,组内成员相互讨论交流,改正绘图错误的地方,最终完成图形的绘制,然后组与组之间再进行讨论交流。而每个学生任务完成的情况,组长对其团队协作精神的评价都将与平时成绩挂钩。

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到很有趣,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起讨论交流,发现问题共同解决,有的学生说感觉这样学习不孤单了。而且我发现,大家都会很用心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在课堂上不再沉默寡言,学会了沟通与交流,我想这对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是很有帮助的,工作中需要的正是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

2.3传统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虽然现在多媒体课件功能已经很强大了,可以演示动画和播放视频等,但是我觉得在课堂上书写板书还是很有必要的。板书可以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便于记忆和回顾;而多媒体课件内容丰富多彩,动画的演示过程可以使知识点更加形象直观。所以在课堂上,我把多媒体课件和传统的板书书写结合起来,使两者优势互补。

以上就是我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一些探索和研究,在教学方法上我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有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得到学生的肯定。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有的学生不愿意参加小组内的学习,有的学生则没有足够的学习耐心……另一方面机械制图与其他的机械课程联系紧密,知识点又很多,在有限的课时都讲完是不可能的。那么对于专业基础知识薄弱的中职学生来说,怎样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取舍和编排,再以怎样的形式教给他们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学有所得?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不断探索和研究的。

在经济和信息都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也需要不断的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并把那些先进的优秀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让学生掌握一技之能,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夏华生,王梓森.《机械制图》(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