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的弊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允价值的弊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允价值的弊端

公允价值的弊端范文1

在具体的改革道路上,政治方面为会计改革提出了大致的改革方向:一是降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复杂性;二是缓解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三是加强财务信息的透明度。IASB在降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复杂性方面主要通过简化金融资产的分类和计量,采用单一的减值模型,结束多种减值模型并存的形势,再改革套期繁琐规则,简化套期会计处理。在环节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方面主要改革是探索新型减值模型,例如预期损失模式,并且为缺少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提供更详细的指导,赋予报告主体更大的公允价值选择权,降低错配效应的发生率。在加强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方面则是增加风险披露的内容,将终止确认标准进一步完善。其中对套期会计的简化工作正在逐渐完善,前期的简化工作主要是套期项目一旦制定不能更改或撤销,对于其中的特定项目不实行部分套期,只能够进行全额套期,并且取消80%~125%追溯式的有效性测试和组合套期的测试。针对金融工具的复杂性,其中存在了许多的讨论,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针对降低金融工具的复杂性的问题已经提上IASB议程,经过长期的探索得出的最后方案时将所有的金融工具全部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但是这种方案就不需要对金融资产分类和减值测试,也不需要规范金融资产的转移和对嵌入式衍生工具进行拆分。另外一个需要提出的就是这种最终方案又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复杂性。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之前使用的已发生损失模型受到了许多非议,特别是模型的内外在逻辑不协调,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在于初期报告主体对金融资产进行计量时会考虑预期损失,但是在后续的计量中却忽略了这一要点,最终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已发生损失模型的弊端还在于只有发生了事件才能够确认减值,在进行后期的减值测试中减值认定和相应的处理存在较大的差别,并且已发生损失模型对于什么时候能够转回已确认的减值损失更是不详。

2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会计的重塑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经济之后,公允价值会计的弊端暴露无遗,因此对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会计的重塑变得更加迫在眉睫。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公允价值会计的弊端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是处于一种市场不稳定的条件下才暴露出来的。在这种形势下,不能够只将公允价值会计放在这种极端的形势中。因为即使是再完善的制度在极端市场条件下也会有弊端。因此,在针对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会计的重塑方面应该循序渐进。

2.1减值模型的重塑在针对减值模型的重塑方面,已经提出了利用预期损失模型替换已发生损失模型,虽然在实际的推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其中也有一些成功的转换案例。根据理论的实际性,预期损失模型符合了环节顺周期效应的改革方式,但是在具体的重塑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有在推行过程中,针对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企业等运行预期损失模型过程中缺少评估信用风险的模型、流程、数据等基础设施。特别是市场经济刚起步的国家,其中金融机构在信用风险管理领域的数据库建设、风险评估、专业的人才等方面还很薄弱,无法真正将预期损失模型应用其中。

2.2预期损失模型替换已发生损失模型在进行重塑过程中利用预期损失模型对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也提出了新挑战。需要的是整个金融机构内部进行更加严格的内部控制。在审计方面预期损失模型大大地增加了审计难度和诉讼风险。在对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会计的重塑过程中,需要的是将改革中的问题进行全面剖析,才能够更好地进行重塑。首先目前使用的公允价值计量不能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就废止,而是应该听取相关部门的意见,特别需要强化对特殊目的的投资工具的并表管理,提高终止确认标准。全面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在整个重塑过程中,虽然IASB对降低金融工具的复杂性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但是当复杂性降低至一定程度就无法再继续。只采用在金融资产方面做出简化,其计量的复杂性没有变化。即使是采用混合计量模式、选择适当的减值模型,对套期会计进行规范,对嵌入式衍生工具进行分拆,也不能够将金融资产的复杂性降低。

3结语

公允价值的弊端范文2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新会计准则;财务报告

一、公允价值的概述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的国际会计准则中的第39号准则,将公允价值系统的阐述为:“在独立公平的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地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了财务会计报告标准FASB157,该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将收取的或转让一项负债须支付的价格”。

在我国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被定义为:“在公允价值中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从上述极具有权威的定义来看,无论是国际财务会计理事会还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还是我国财政部,对公允价值概念的理解基本一致。

二、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

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及美国财务报告准则相比,我国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在确定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范围时,结合我国目前特殊的经济环境作了审慎的改进。必须满足公允价值计量的一定条件,即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公允价值能持续可靠的获得时,方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手段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该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交易的,则该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即为其公允价值,且不需对该公开的市场报价做任何调整;第二层次,该资产或负债不存在活跃市场交易的,但与该资产或负债相类似的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交易的,则该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参考相类似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格确定,并依据该资产或负债的自身状况、交易条件的差异等因素对参考价格进行修正;第三个层次,同类或类似的资产或负债均不存在活跃市场交易的,应按照估值技术(如期权定价模型、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等)确定其公允价值。第一层次的公开市场报价是最相关、最可靠的参考;第二层次是次优选择,须做适当调整;第三层次需要管理层依据主观判断选择恰当的估值模型,采用不同的估值技术带来的结果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我国新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指出把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金融工具、生物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17项具体准则中运用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

三、公允价值计量中存在的弊端

首先,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会增加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波动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的变动将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并相应的调整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由于评估公允价值时受经济环境、市场预期、企业信用、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导致企业出具的财务报告信息极易受市场条件的影响,进而影响财务信息使用者尤其是外部财务报告使用者对财务报告的理解。加之在某些情况下,价格波动与企业决策的无关性、市场信息的失灵都会导致公允价值不公允,这些都会反应在财务报告中,甚至会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

其次,公允价值计量可能成为管理者的盈余管理工具。由于评估资产或负债时公允价值的方法多种多样,很多情况向需要管理者根据主观判断做出选择,这就为企业管理者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来操纵利润提供了可能性。比如,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获得时,公司管理者可以选择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期末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增强了公司的盈余弹性。在需要时公司管理者可能调增投资性房地产资产的账面价值的账面价值来创造利润。又如,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换入或换出的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存在利益关系的企业很可能在财务状况恶化时利用公允价值难以准确确定这一特点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来在虚增利润,达到扭亏为盈的目的。

四、解决公允价值运用中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公允价值计量运用中暴露出的弊端,为有效降低其带来财务报风险。特提出以下几点应对对策:

1.建立与公允价值相适应的市场环境和会计制度环境

目前我国市场缺乏活力、不够健全,公允价值计量所依赖的市场环境并不成熟,其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就值得怀疑。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必须完善的市场经济,规范市场竞争机制,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公允价值计量这一属性已在相关具体准则得到普遍应用,但是缺乏系统的指导性操作规范。参照IASB和FASB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相关具体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操作指引,营造良好的会计制度环境,以更好推动理论研究和会计实务的结合。同时,市场管理部门应严格规范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操纵利润行为的界定,并制定严厉的处罚措施,加大对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使企业管理层权衡处罚的损失和操纵利润带来的收益之后,做出自觉遵守相关会计准则要求合理确定公允价值的决策。

2.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国家应尽快出台规范公允价值披露的具体准则以及应用指南,使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财务报告的可理解性增强。

3.加强审计监督作用

公允价值应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素容易导致被审计单位的错误和舞弊,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重点关注财务报告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资产或负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评价被审计单位公允价值计量的确认、后续计量是否合理以及披露是否充分。当无法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或财务报告中存在公允价值计量的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应考虑是否对其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以引起财务报告使用者的注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要求。

4.合理外部资产评估技术

在实际操作中,从市场上直接借鉴交易价格作为公允价值,忽略了交易对象自身状况、交易环境等因素对交易价格的影响,不能真实准确的反映企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在缺乏活跃的价格市场和可比价格的市场情况下,适当引入外部独立的评估机构来确定公允价值。内部会计人员在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计量中适当的引入资产评估技术,合理修正市场的参考价值,将大大增加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杨娟.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探究[J].财会研究,2008(15).

[3]李刚.试论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J].财会研究,2008(15).

公允价值的弊端范文3

(一)市场存在竞争

市场竞争就是买卖双方为了争夺自己想要的事物而进行价格竞争以及其他竞争而使用的一些方式和方法,现如今我国的油田企业发展的虽然很好,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来看,我国的油田企业有着很大的竞争对手和竞争力,为了更好的争夺市场上的竞争力,可以选择垄断式的竞争方法,因为如果一方可以将油田行业进行垄断的话,就会有着更大的优势去选择怎样竞争来控制价格以及调整现有的模式,所以由此来看垄断式的市场竞争模式具有更大的优势以及发展的空间。在具有垄断式的竞争当中,买卖双方一定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非自愿性。在传统的市场竞争当中,通常都是价格与双方的自愿性决定能否达成最后的统一。

(二)市场信息的完整性

交易双方在进行买卖交易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对于市场上的信息有所了解,无论是任何的一种买卖双方在进行交易的过程当中都会通过考察事物的信息来判断其具有的风险性和可操作性,一般情况下买方都是取利大者而为之,对于市场当中的信息仅仅是供买卖双方参考的信息,而不是能够确定石油价格或者是决定石油产量的最终消息。除此之外在市场信息获取的过程当中,如果买卖双方当中的一方对于市场当中的信息有所了解,而对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这种信息是不具备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也不会影响交易过程当中的任何环节,因为在交易的过程当中只要双方能够对于价值观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就会彼此之间产生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达到双方之间的可以共同发展的目的,但是这种发展的前提是市场信息的完整性。

(三)交易双方经济地位平等

因为现如今市场行业当中存在着一些垄断的现象,所以并非所有的交易都是公平的,也有一些交易存在着不公平性,所以在市场当中的交易尽量都是公平易,尽量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完成,这种交易模式是值得采取的,但是一旦交易双方达成了某种协议,从而实现了经济以利益之间的关系,那么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了负债风险与收益风险之间的关系,一旦构成了这种经济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对市场上的一些信息造成误导的作用,进而影响了市场价格或者是市场的发展趋势。

二、引入公允价值的必要性

对于公允价值的理解很多人有着不同看法,但是笔者认为公允价值的必要性在于它的内在价值,如果在投资某家公司的股票或是证券的时候,所要注重和关注的并不仅仅是该家企业的现有资产以及现在价值,应该更加的注重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前景,所以将目光放长远,也是公允价值的必要性所在。在没有引入公允价值之前,历史成本计量是一个重要的会计原则,会计报表反应的是过去企业发生的一些经济方面的交易,对于一些投资者来说,需要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所判断才会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有所了解,所以适当的引入公允价值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是有着很大的帮助,并且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引入公允价值的必要性不仅仅可以对现有产品的价值进行确切的衡量,还可以将市场上信息的内容有所掌握和了解。通过综上所述的情况可以发现,公允价值已经突破了原有的传统价值观念,才传统的信息计量成本当中,会计全部都会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而现如今的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更多的是采用对于投资者来判断企业未来发展的前景。

三、对公允价值在国内应用现状的分析

(一)公允价值在计量时的不准确性

在具有非货币性的交易当中,非货币资产如果放弃货币计量的中介行为,便可以发展成为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之间的交换以及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之间的交换行为,这两种交换行为在当今的公允资产价值当中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公允价值所代表的往往都是具有一定了解和熟悉的双方之间为了达到某种关系的公共盈利,而产生的一种双方通过信息的搜集以及价格的协商最终确定产品价格的行为。笔者认为公允价值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代表着金融市场上的大势所趋,也可以代表着交易双方对于价值的认可程度。

(二)在关联方交易中,公允价值的使用所暴漏出的弊端和问题更为严重

在当今的社会当中,企业与企业之间为了能够在经济效益上得到最大化,互相之间已经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模式,为了展示自身的竞争优势,很多企业已经采取了扩张自身资本和规模效应,这种竞争导致了很多石油企业在进行资本扩张的同时实现了关联方之间的交易,这种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是建立在资产和经济利益关系的基础之上,因为很多企业的生存之道是经济效益的发展,所以只有资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内在联系才会为关联方之间的合作关系做基本的保障。在公允价值的使用过程当中,所暴漏出的最大弊端就是关联方之间的微妙关系就可以影响着两者之间的价格甚至是市场当中的价格,这种关联关系也在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的进行着改进。

(三)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有争议

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到目前为止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因为审计人员在进行企业公允价值的评估当中会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目标有所定位,但是如果在进行公允价值的审计当中,工作人员受到来自于社会以及各种方面因素的影响,就将会公允价值有着错误的判断以及错误的思维定视,这种问题的出现并不占少数,这种对于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已经有着一定的争议。但是如果企业的管理部门能够对于这一想象进行披露,将会在很多的程度上改善这一现象的发生。

四、结语

公允价值的弊端范文4

关键词:公允价值;审计信息披露;可靠性;公允性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2

一、引言

2014年1月26日,财政部在借鉴IFAS13的内容的基础上,《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CAS39,2014),该准则的实际上是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一步深化,也再一次引起学界对于公允价值审计的研究思潮。

FASB制定公允价值计量(FVMs)框架(FAS157和IAS39),其主旨在于提升财务报表相关性,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财务报表信息披露的重要环节,其关注点却在于可靠性,如果能够将相关性和可靠性更好的融合在一份财务报告中,那么会计信息将更好的实现其决策有用的目的。这种融合作用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下尤其重要,但是基于注册会计师公允价值审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却并不充分,本文旨在联系CAS39的,探讨公允价值审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二、文献综述

(一)公允价值审计概念、内容、准则研究

谢诗芬(2006)借助分析我国公允价值概念与FASB中的公允价值概念、美国审计准则制定历程,指出我国2006年制定的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概念界定的不合理性,同时从会计准则(2006)中缺乏单独的《企业会计准则XX号――公允价值计量》为出发点,分析了公允价值审计理论和实务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陈朝琳(2014)、陈美华(2014)紧随2014年财政部公布CAS39的节奏,对CAS39进行了解读,并指出了新公布的39号准则存在的退出价格与实际应用中的进入价格存在矛盾,公允价值获取和应用缺乏核心评价标准等问题。

(二)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研究

孙丽影等(2008)构建了两个博弈模型,提出仅依靠市场的力量,公允价值信息是无法达到决策有用性的目标的和保障公允价值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必须依赖于一个有效的管制安排。

戚英华等(2008)基于Wallman提出的彩色报告模式和蒙特卡罗分析法,提出了对于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创新和改革。提出将资产负债表按流动性分类改为以公允价值、非公允价值分类列报和原有基础之上再另行编制一张资产负债表两种思路;在利润表中将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利得或损失列入全面收益表,对于直接列入所有者权益的项目,可考虑全部列入收益表。

潘念萍(2009)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提出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一些思考。认为针对我国的情况,应该优化市场环境的基础上,构建以规则为导向的公允价值统一框架,完善完整和系统的公允价值估价程序,扩展公允价值信息披露内容,引入风险披露,同时加强对于公允价值运用的监督。

宋琳(2012)认为财务报表信息中对于公允价值的引入使得会计报表产生的收益是实现与未实现的信息的混合体,对会计净收益产生的了歪曲,应该对会计信息进行表外披露。

赵彦锋(2013)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2009年年报数据运用实证分析的方式分析了公允价值对于资产负债表、损益、行业的影响,并讨论了公允价值计量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在公允价值运用的过程中,其计量可靠性的判断标准不统一、确定方法缺乏统一规范、披露不够充分仍是实现公允价值可靠性的几大阻碍。

(三)审计信息披露研究

孙h(2006)提出上市公司存在审计报告信息披露失真、非标准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不当、审计收费信息披露不足等审计信息披露方面的问题。

陈小林等(2009)指出应当利用超链接方式披露专业胜任能力信息,建议财务报告中披露初次审计收费、非审计服务收费、审计服务收费变化的原因信息。

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方提供的信息在为财务报表信息做出合理保证的同时,可以为财务报告提供弥补信息,提高可靠性,增加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学界对于公允价值可靠性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在实施上具有较大的难度。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加强监督(孙丽影等,2008;潘念萍,2009),从设置有效的管制安排角度来降低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增加财务报表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一类是从改变信息角度(戚英华等,2008;吴晖等,2010;宋琳,2012),这一类又分为改变现有的信息格式(比如将资产负债表由原来的流动性划分变更为计量属性划分)和增加现有信息报表(增加表外披露和公允价值变动平衡表)。两种方案都是从管理层提供信息角度来思考的,而现行的市场形式下,管理层提供全面综合的信息给信息使用者的动机并不强烈,设置监督机制存在很大的成本问题,改变信息的形式或者增加现有报表无疑会引起其他方面的问题,其成本效益也有待于商榷,最大化发挥现有机制的作用显得非常的必要。

注册会计师提供公允价值审计信息具有多方面的必要性和优势。注册会计师审计公司财务报表已经是一个建立完成的监督机制,在审计报告之外提供公允价值审计信息的附加成本并不大;注册会计师是作为独立方出现在公允价值审计过程中,从形式上来讲,信息使用者对于其的信任度高于管理层,由其提供公允价值信息能够增加可靠性;事务所在审计的过程中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事项是经过加工的,更容易提供集中的信息披露,减少了混杂性,增加了可理解性。可见,研究公允价值审计信息披露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三、理论和现实层面的必要性

(一)理论分析

1.促进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博弈过程中的双方共赢

公允价值审计信息的披露有利于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双方共赢,提供公允价值审计信息能够弥补管理层提供信息的可靠性,保护注册会计师自身的利益。

管理层提供信息的公允性要求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可靠性要求导致双方提供的信息具有互补性,注册会计师同时提供公允价值审计信息能够增强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公允价值的设定是基于相关性(黄世忠,2008),而公允价值审计则更加关注可靠性(Carmichael,2004,Maines&Wahlen,2005等指出,独立审计师总是倾向于更多关注FVMs的可验证性,并非其与股票价格相联系的相关性)。双方面提供信息有利于增强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在双方提供不同目的信息的博弈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处于劣势,赋予独立审计师公布公允价值审计信息的权利可以保护其利益。公允价值审计相对其他的审计过程,增大了审计的风险。注册会计师无法向审计报告使用者等说明其是否已经完全履行了应尽的责任,更容易遭受到外界的误解,披露足量的公允价值信息可以向公众展示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流程、内容,更重要的是利用信息公开的方式向公众展示其尽到了勤勉义务,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2.促进独立性,增加信息相关性,减少委托成本

公允价值审计信息披露可以促使注册会计师贯彻独立性要求,通过增大信息使用者获取的信息量,减少信息使用者的委托成本。管理层与信息使用者构成委托关系,出于自利原因,管理层有动机操纵公允价值信息(孙丽影,杜兴强,2008)。信息使用者牵涉进了两个委托关系:管理层与信息使用者的委托关系,注册会计师与信息使用者的委托关系,要求注册会计师提供证明其勤勉尽职、独立审计的证据,能够减少第二种委托关系的违约可能性,促使注册会计师回到第一种独立性状态。

3.提供更加系统化的信息,提高决策的效率

注册会计师有能力提供加工、验证过的公允价值信息,这将更加有利于利益相关者获取系统化的决策信息,提高决策的效率。财务报表当中提供的公允价值信息非常的分散,信息也非常的简洁,信息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快速的定位,也很难从提供的信息中发现某种逻辑联系。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将公允价值作为重点考虑的项目,集中进行分析和考察,有能力能够提供更加完整的具体信息并进行集中反映,有利于投资者提高决策效率。

提供公允价值审计信息增加了投资者的能动性,可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对于不同程度的“合理性保证”的要求。信息使用者更倾向于相信注册会计师提供的信息,现行审计报告绝对化、统一化的审计意见只能传递统一的信号给信息使用者,并不能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对于不同信息保证程度的要求,即没有解决“多大程度上提供保证”这个问题,单纯的“合理保证”并不具有充足有效的信息,所以注册会计师有必要披露有关于公允价值审计过程中的信息,增加信息含量,为投资者进一步加工信息提供依据。

(二)现实必要性

1.公允价值审计信息披露有助于提升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

公允价值审计对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准入门槛却并没有相应的提高,要求注册会计师披露更加详尽的审计信息有利于过滤本身无法胜任公允价值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增强公众监督、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的谨慎性。公允价值审计、不仅需要注册会计师拥有财务会计知识,也需要更多的综合能力,而我国现行的注册会计师准入门槛主要是注册会计师证书,从信息披露角度提高胜任要求就显得很必要。

2.使得公众有机会对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实行监督

公开的信息披露可以使公众更好的监督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并没有非常明确的第三方进行监督,其作为严格中立人的形象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成立。注册会计师执业过程中同样存在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也就是当管理层操纵公允价值的情况下,不合格的注册会计师更加倾向于完成审计工作,合格的注册会计师更倾向于规避风险,管理层更倾向于笼络注册会计师掩盖自身的弊端,基于这种考虑,透明、公开的信息披露可以减少独立性缺乏有效监督的弊端。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理论和现实意义两个角度分析了公允价值审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拓宽单纯从管理层提供信息角度提升公允价值信息质量的思路,考虑从注册会计师角度来完善公允价值信息提供的公允性和可靠性。独立审计师在提供审计报告的同时,可以提供有关公允价值的内部控制、公允价值涉及到的具体事项、金融工具风险分析、数据输入来源、重要性水平等公允价值审计资料,借此弥补管理层信息提供量上的不足;由于注册会计师提供的信息更倾向于可靠性,这与财务报表提供的基于公允性的公允价值信息形成了互补,公允性和可靠性的融合互补可以提供更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财务报告。

参考文献:

[1]葛家澍.现代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历史信息与预期信息并重[J].会计之友,2010,4.

[2]张传明.注册会计师的角色与公允价值审计――金融危机引发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0,7.

[3]孙丽影,杜兴强.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管制安排[J].会计研究,2008,11.

[4]宋琳.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研究[J].财会通讯,2012,1.

[5]赵彦锋.公允价值计量经济后果[J].财会通讯,2013,3.

[6]戚英华,曾勇.公允价值信息披露创新研究[J].财会月刊,2008,5.

[7]陈小林.XBRL财务报告中审计信息的披露设计[J].会计之友,2009,12.

[8]陈朝琳.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解读[J].财会月刊,2014,7.

[9]陈美华.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J].会计之友,2014,13.

[10]吴晖,高源.公允价值信息披露――基于经济后果的若干探讨[J].财会研究,2010,07.

[11]李平.刍议改进财务报告中的公允价值信息披露[J].财会月刊,2010,4(中旬).

[12]谢诗芬.论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若干重大问题[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6.

[13]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S].2014

公允价值的弊端范文5

1.1 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优势和劣势

在财务报表中可以更加真实地披露信息。企业持有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资产负债表日,确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时,是参照活跃市场上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现行价格;不能取得现行市场价格的,可以参照活跃市场上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最近交易价格。采用成本法则只能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则可以更加及时、真实地反映资产的价值。

1.2 更好地体现全面收益观

资产负债表观下的收益,应视为企业一个会计期间的净增加,是一个全面收益的概念,可以全面反映其对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贡献,表面企业实际财富的增加值,优化资产和资本结构,充分关注企业长期战略和可持续发展。

1.3 公允价值难以做到真正公允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计量是根据资产负债表日的时间市场的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现行市场价格来决定的。但是由于房地产的价格近期波动比较频繁,同一个城市不同地方的价格也差别较大。若以同地区较高的价格来估计本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会高估本企业的资产;反之,则会低估本企业的资产 。

1.4 公允价值可能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完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可能会受到一些人的干扰和利用,而这些人为因素影响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均调整了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也会影响企业的利润。

2 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机会和威胁

2.1 国际会计大环境的趋同使然

当今世界是一个流动的世界,我国的经济也与世界结合越来越紧密,相互依存和相互加强日益加深,迫切需要借鉴国际通行的规则,不断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为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同步发展提供一个标准趋同,信息沟通的信息平台。

2.2 房地产市场越来越成熟

房地产产业是我国经济的龙头行业,近些年我国的GDP的飞速增长与房地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从2014年来,房地产业的发展出现了疲惫的迹象。但是,一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对房地产业的走势尤为关注。尤其是这次房地产的危机时,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政府今后对房地产业的监管会更加严格,房地产业也会越来越规范和成熟。

2.3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接受程度低于历史成本

在会计计量属性上,人们更加倾向于选择以实际交易为基础,具有确定性,客观性,靠得住的历史成本,而对具有变动性和不确定性,需要特定的方法才能取得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有一种排斥,而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相比历史成本更加复杂。

2.4 房地产的波动性

中国房地产泡沫说,很久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尤其是2013到2014年中国房地产的价格是更加扑朔迷离。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加之中国房地产的波动性,会影响到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性,进而影响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发展。

3 SWOT矩阵分析公允价值的运用

(1)针对优势和机会:加强监督和指导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

(2)针对劣势和机会:提高内部控制的质量。

(3)针对优势和威胁:提高人员职业素质,继续教育学习。

(4)针对劣势和威胁:完善相关会计准则,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学习。

4 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好处

①公允价值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将快速变化的经济情况及时地反映出来。②预测功能。公允价值也有历史成本所不能比较的优越性。历史成本虽具有可验证性,但历史成本无法揭示资产的经济实质——未来经济利益。③在当前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企业金融资产和负债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公允价值优于历史成本。

5 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弊端

(1)新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操纵利润的规定。例如,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是在有确凿证据其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房地产公司可以隐藏证据并使得其不确凿,等需要的时候再出示确凿证据。显然,他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切换为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人为的操纵利润;

(2)公允  []价值的应用在一些地方不符合会计稳健性。金融工具活跃,市场价格变化快,不符合会计的稳健性;

(3)信息质量的可靠性难以保证,公允价值的获取存在一定的难度,过度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6 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使用的建议

①适度使用公允价值,逐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目前尚不具备全面采用公允价值的条件下,最好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模式并存的方法。②通过立法来提高技术的可操作性。当不存在公平市价时,需要应用现值技术来计算出相应的公允价值,在这方面我国应该会计准则以及有关法律规章上予以规范。

主要参考文献

公允价值的弊端范文6

论文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拨乱反正

(江西华泰会计师事务所,江西九江,332000)

会计作为一门基础经济学科,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展。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讲,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从最初簿记发展到今天的公允价值会计、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的发展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是十分恰当的。2009年9月G20国匹兹堡峰会,呼吁国际会计准则机构制定一条全球统一的会计准则,并在2011年6月前完成趋同项目,我国现已经制定出相应的国际会计准则全面趋同路线图。可见,会计的重要性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此次,国际会计准则在全球全面趋同方案出台,是在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背景下孕育而生。采用全球统一的会计准则确保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增强世界各国会计信息的透明性、可比性,但其潜在的后果也是可怕的。首先。由于公允价值会计本身的缺陷,在此次金融危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相反其产生的顺周期性,将会进一步加剧未来资本、金融市场的波动,一旦发生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将对世界各国经济产生更为严重的创伤;其次。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科学技术手段落后,市场发育的不完善等条件限制,适应全球统一的国际会计准则还需要一段相当长的过程。因此在金融危机远远没有结束的情况下,不顾计世界各国实际情况,冒然在全球范围内推出统一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国际会计准则,确有不妥当之举。公允价值理论诞生于二十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西方国家提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当时全球经济正处于严重通货膨胀,资产升值与资产的历史成本之间存在严重背离,因此暴露出历史成本计量的弊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能真实反映资产、负债现时市场价格。随着全球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大量金融产品涌现,必然要通过建立复杂数学模型估算其内在价值,于是现值计量得到广泛使用。公允价值理论由此把这种估算的价值也体现为公允价值,甚至将采用其他方法计量资产价值也称之公允价值。那么公允价值到底是啥呢,公允价值理论至今也未给予明确解释。也就是说,公允价值既包括对资产市场价格计量也包含资产价值计量,那么其反映是资产价值还是资产价格呢,是一个比较困惑的问题,如果公允价值理论不能从理论上给以完善的话,那么将影响未来公允价值会计发展。事实上,公允价值会计似乎更强调会计信息相关性,而忽略可靠性,或者说公允价值是在牺牲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基础上,发展、丰富会计信息相关性,以便为决策服务,由此会计计量由最初的对资产价格计量逐渐倾向对资产价值估价,突出体现在金融资产或者金融负债计价方面,会计职能从最基本的反映职能正演变成预测功能,因此会计信息真实性、可靠性必然受制于人的主观性、未来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其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由此也值得怀疑。从会计理论上讲,资产价格与价值体现资产不同的价值属性,不同的价值属性不具有可加性、可比性。表现在会计计量上,我们不能对某些资产采用现行市价计量,而对另一些资产采用现值计量,如果采用混合计量模式,其结果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而现行公允价值计量恰恰是采取现行市价计量、现值计量等混合的计量模式,其最终计量结果即不能准确反映资产价值又不能真实反映资产价格。确切地说,公允价值本质应该采用现行市价计量,并不是现值计量,更不是混合计量模式。毫无疑问,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基本的功能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为前提,以供决策服务。因此会计最本质的职能是反映,而不是预测。采用市场价格计量最大特点突出了会计计量的反映功能;而不是认为地判断其计量资产价值是否公允,从这个意义讲,会计本质更应该是“照相机”而不是“预报员”。也就是说,会计最根本、最本质的任务,真实、客观、准确地反映会计主体在某一时点资产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可以大胆地预言公允价值计量其实就是单一的现行市价计量,为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也必将是公允价值理论未来发展方向,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1.尉然(1969--),男,江西省人,江西华泰会计师事务所九江分所所长,会计师,本科,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资产评估师,律师等,会计基础理论、金融法)